内外结合治疗黄褐斑60例临床观察

内外结合治疗黄褐斑60例临床观察

一、内外合治黄褐斑60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邓洋[1](2021)在《苓桂术甘加味方联合埋线治疗脾虚湿蕴证黄褐斑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脾虚湿蕴证黄褐斑通过苓桂术甘加味方联合埋线的临床研究,目的是探索一种新的治疗脾虚湿蕴证黄褐斑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将脾虚湿蕴证黄褐斑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时间12周,采用苓桂术甘加味方联合埋线治疗;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时间12周,对照组采用口服氨甲环酸片500mg/日联合埋线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后各做1次填写病例观察表(附表2)及VISIA图像分析系统评分表(附表2),每例患者均进行皮损颜色评分、皮损面积评分等,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皮损总积分、治疗前后两组各阶段及组内皮损总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肤检测仪(VISIA)图像分析系统评分分值及皮肤色斑改善变化率,年龄、病程长短、皮损总积分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对比记录有无不良反应,随访时间3个月,同步记录对患者复发情况,通过SPSS26.0统计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70.00%,治疗组86.67%,对该两组进行对比,临床疗效上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后两组皮损总积分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后两组各阶段皮损总积分的对比:(1)组间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周、4周后皮损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分别与治疗6周、8周、10周、12周后皮总积分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两组分别比较治疗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后和治疗前皮损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比两组VISIA图像分析系统评分分值及两组皮肤色斑改善变化率:治疗后两组患者VISIA图像分析系统评分分值低于治疗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两组皮肤色斑改善变化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年龄与临床疗效的比较:三个年龄段的基本痊愈和显效率分别为66.67%、66.67%、44.4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6.病程长短与临床疗效的比较:三个不同病程间基本痊愈和显效率分别为65.22%、57.14%、56.2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7.皮损总积分与临床疗效的比较:三个不同皮损总积分间基本痊愈和显效率分别为90.00%、74.19%、21.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8.两组不良反应的对比:治疗组有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余均未出现不良反应。9.两组复发率的对比:治疗后跟踪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是15%,对照组的复发率是50.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苓桂术甘加味方联合埋线治疗脾虚湿蕴证黄褐斑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临床疗效显着。

曹日曲[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外治黄褐斑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褐斑是一种难治性复发性的色素沉着疾病,临床表现多为面部片状棕色或黑褐色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它的发病与紫外线辐射和激素水平改变有密切关系,发病机制尚不确切,目前认为是各种因素导致皮肤局部黑素细胞增殖或活性增加使得色素的合成加速,现有的西医治疗手段无法彻底根治,难以维持长期效果,近年来中药治疗黄褐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中药外用治疗被不断付诸临床实践,但医家对外用中药的配伍各执一词,相关报道不尽相同,外用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研究匮乏,基于此作为本实验研究的背景。目的:通过对大量中药外治黄褐斑临床试验相关文献的挖掘,获得中药外治黄褐斑的用药规律和特点,以及有效核心中药处方。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有效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预测关键基因及主要参与通路,利用分子对接验证,有望为中医药外治黄褐斑原理实验提供靶向参考,指导临床精简用药,为进一步新药开发增加思路方向。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全文共4个数据库获得2000年至2019年中药外治黄褐斑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全部文献,利用纳入和排除标准提取有效文献的药物处方信息,经标准化处理后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2019对用药频次进行描述性分析,借助SPSS Modeler 18.0中的Apriori算法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分析,获得支持度、置信度和提升度参数结果,并利用SPSS 25.0中的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组间连接聚类和二元尤尔Q测量,归纳用药规律,获得核心有效中药处方。通过数据库和文献获得核心有效中药的成分组成,分别根据成分分子属性和经皮吸收特点筛选活性分子,并建立活性成分蛋白质基因靶点集合,利用疾病靶点数据库获得黄褐斑相关靶点基因集合。利用Cytoscape软件中的Network Analyzer对活性成分靶点及黄褐斑靶点互作关系进行分析,获得拓扑参数值,筛选核心活性成分和活性成分参与治疗黄褐斑的主要基因靶点,并建立核心药物-活性成分-黄褐斑-靶点网络图。将活性成分和黄褐斑相关的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根据P-value值进行排序,筛选出活性成分参与治疗黄褐斑的重要通路并进行讨论。此外将交集靶点提交至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网络,并将上述网络导入Cytoscape 3.8.0,利用内置的Centiscape插件,基于中心性获得交集靶点PPI的关键基因。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将获得的核心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主要关键靶点进行半柔性对接,获得二者的位点结合情况,以验证机制预测的可靠性。结果:共筛选出1308篇文献,纳入51首处方,参与药物71味,涉及药物总频次383次,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前5位是白及、白芷、茯苓、僵蚕和白附子,累计使用频次占总频次的41.78%。聚类分析获得两大类药物,其一是白及、细辛、白芷、僵蚕、白附子和白蔹,其二是茯苓、当归、白术和白芍。获得关联组合34项,所有的提升度均大于1,置信度最高的二项关联组合是白及→细辛,三项关联组合是白芷→白附子and僵蚕,白芷→白蔹and僵蚕,白及→细辛and白芷,白芷→白芍and僵蚕,它们的置信度百分比为100%。获得活性成分31种,核心处方药物靶点207个,黄褐斑相关靶点707个,56个交叉靶点,Cytoscape绘制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获得242个节点和531条网络,Degree排名前5名的药物节点是槲皮素、山奈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异落叶松脂素,活性成分参与治疗黄褐斑的基因靶点Degree值最高的是PTGS2。交集靶点的PPI网络获得潜在蛋白靶点56个,利用Centiscape完成拓扑分析,Degree平均值为5.06,中介中心性平均值78.86,筛选出交集靶点PPI网络关键基因一共13个,前5名是JUN、MAPK1、RB1、AKT1、RXRA。5个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山奈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异落叶松脂素和6个主要关键靶点JUN、MAPK1、RB1、AKT1、RXRA、PTGS2的结合能绝对值均大于5 KJ·mol-1。结论:(1)黄褐斑外用中药的治疗原则是归经为要,兼以补虚温经活血,药物归经选择多为肝胃肾经,一些特殊的不常作内服的药物如珍珠粉等也值得深入探究。(2)中药外治黄褐斑的核心有效药物处方是白芷、白蔹,茯苓、白及、僵蚕、细辛和白附子的组合。(3)核心有效药物处方治疗黄褐斑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槲皮素和山奈酚,参与的重要基因靶点可能是PTGS2和MAPK1,主要通路是一氧化氮氧化应激通路。

彭一[3](2020)在《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制定检索策略,检索主要中英文数据库中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文献,文献检索截止时间2019年12月。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数据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31篇文献,涉及31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299名研究对象,因有2篇文献有多个试验组,故总共包括了34个不同实验组,每个实验组视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共有34个研究。纳入研究的发表年份为2002年-2017年,试验组干预措施主要以中医相关治疗为主,对照组干预措施为西医治疗。结局指标主要包括有效率、皮损积分、积分下降指数、性激素水平等,针对不同结局指标行相关Meta分析,结果提示:皮损积分比较的8个研究:I2=94%,MD=-0.90,95%CI[-1.42,-0.37];P=0.0009。另外,中医药治疗黄褐斑与西医治疗相比,在影响有效率(RR=1.33,95%CI[1.24,1.42];P<0.00001)、积分下降指数(MD=0.15,95%CI[0.11,0.20];P<0.00001)、颜色积分(MD=-0.74,95%CI[-1.03,-0.45];P<0.00001)、面积积分(MD=-0.56,95%CI[-0.72,-0.40];P<0.00001)、促卵泡刺激素(MD=-3.23,95%CI[-5.82,-0.63];P=0.01)、促黄体生成素(MD=-6.44,95%CI[-9.45,-3.43];P<0.0001)、雌二醇(MD=-129.79,95%CI[-152.29,-107.28];P<0.00001)方面更具优势,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中医药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肯定,与西医治疗相比,在有效率、积分下降指数、颜色积分、面积积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方式方法丰富,但临床研究的处理因素和疗程缺乏统一标准,且本研究纳入的文献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结论的可信度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故需要更多科学、合理的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加入,才能为中医药治疗黄褐斑提供更可靠的循证学依据。

陆娟娜[4](2020)在《针灸治疗黄褐斑选穴特点和配穴规律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近20年有关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进行统计分析黄褐斑针灸的主要腧穴,探讨其选穴特点、配穴规律为黄褐斑的临床治疗方法提供思路与借鉴。方法:文献来源:收集1999年1月至2020年1月20多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检索入口:关键词、主题词、标题,检索式为:黄褐斑、针刺、针灸治疗;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明确诊断黄褐斑或肝斑,治疗方法、穴位选取明确;治疗过程中,必须以针具刺穴位;穴位纳入标准:参照临床上十四正经穴位和奇穴给予鉴定。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文献未涉及十四正经及经外奇穴,不以研究十四正经或经外奇穴为目的。文献数据处理:根据一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之后进行人工分类、整理,将相关穴位经络等资料输入微软Office中的Excel软件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92篇,其中包括了 14144个黄褐斑病例,纳入文献中专注研究局部围刺治疗黄褐斑有17篇文献,专注个别证型有23篇,专注火针治疗黄褐斑有5篇,专注穴位注射4篇;本次研究共录得102个穴位,总使用频次为1307次,当中有25个穴位使用频次超过15次;三阴交穴(106)使用率最高,其次依次为阿是穴(104)足三里(101)、血海(83)、曲池(68)、肝俞等常用穴;使用次数和使用频次在经络统计中足太阳膀胱经有17个经穴,选用频次达276;足太阴脾经有6个经穴,选用频次达205;足阳明胃经18个经穴,频次197;手阳明大肠经占5个穴位频次为154;督脉占8个穴位频次为81。在配穴规律,三阴交-足三里这对穴位同现频次在本研究为最高77次;其次为血海-三阴交频次为64次,第三为血海-足三里频次为58次。临床选穴配穴上可以灵活运用这些经的其他穴,作个体化治疗。结论:从研究结果看出,治疗黄褐斑首选三阴交穴,而在平时针灸治疗上,依次选用的穴位为足三里、血海、曲池和肝俞等多医者选用而确切有效的穴位;同时,可依次从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督脉中选择其他穴位协助。在配穴中,可选三阴交配足三里为主要配伍处方。

刘俊豪[5](2019)在《结合中医体质内外合治黄褐斑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从中医体质入手,研究黄褐斑患者个体的体质类型分布规律,讨论黄褐斑患者体质类型与黄褐斑疾病发病的相关性。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全面、客观的评价结合中医体质内外合治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在对黄褐斑的治疗中得到新的思路。方法:1.中医体质类型与黄褐斑发病的相关性研究对310例黄褐斑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研究,通过完成一般情况调查表及中医体质判定量表等,评价其体质特点及类型,运用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分析,研究中医体质类型与黄褐斑发病的相关性。2.结合体质内外合治黄褐斑的临床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质黄褐斑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均采用中药药物面膜治疗,治疗组加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加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治疗2、4、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皮肤亮度评分及体质类型的变化情况。运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研究结合中医体质内外合治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结果:1.中医体质类型与黄褐斑发病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完成308例黄褐斑患者各体质类型统计,经X2检验,X2=2464.00,P=0.00,统计结果表明:体质类型占比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气虚体质占比(38.31%)最高,经logistic回归分析,P<0.05,统计结果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合体质内外合治黄褐斑的临床研究结果研究完成本项研究的98名患者,经过6周治疗,结果如下:(1)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9.80%、79.5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6周后MASI评分分别为(14.66±3.15)、(13.65±2.75)、(12.44±2.58)、(10.91±2.26),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6周后MASI评分分别为(14.56±2.59)、(14.10±2.47)、(13.10±2.21)、(11.97±2.07),治疗组MASI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经不同周期的组间比较,治疗2、4周后,MA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6周后皮肤亮度(L*)评分分别为(51.84±1.92)、(52.53±1.77)、(53.14±1.53)、(54.25±1.33),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6周后皮肤亮度(L*)评分分别为(52.13±1.83)、(52.40±1.73)、(52.73±1.66)、(53.61±1.42),治疗组皮肤亮度(L*)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经不同周期的组间比较,治疗2、4周后,皮肤亮度(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治疗组治疗前,单一体质患者19例,复合型体质患者30例,治疗后,单一体质患者31例,复合型体质患者18例;治疗组治疗前,单一气虚质患者19例,复合型气虚质患者30例,治疗6周后,单一气虚质患者13例,复合型气虚质患者18例;治疗前患者体质为平和质者有0例,治疗后有10例。结论:1.中医体质类型与黄褐斑发病的相关性研究结论气虚体质是与黄褐斑发病相关的体质类型,是黄褐斑发生的高发因素。2.结合体质内外合治黄褐斑的临床研究结论(1)针对气虚体质黄褐斑患者,口服中药联合中药外治面膜较口服氨甲环酸片联合中药外治面膜具有明显优势。(2)口服中药联合中药面膜外敷的方法能明显改善患者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3)口服中药联合中药面膜外敷的方法能明显增加患者皮肤亮度。(4)口服中药联合中药面膜外敷的方法对气虚质患者中的复合体质向单一体质转换有调节作用;对气虚质向平和质转换有调节作用。

黄曾[6](2019)在《基于“阳明脉衰”理论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补益阳明经气”法治疗35岁以上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为丰富针灸治疗黄褐斑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和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把符合标准的黄褐斑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为针药结合方案,对照组为指南药物方案,4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本研究对以上黄褐斑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期(即第一疗程结束)、治疗结束及随访期进行黄褐斑面积及严重指数(MASI)评分,在治疗前后进行焦虑量表(HAMA)评分,试验期间对所得数据进行记录、分析、统计,最终得出结论,从而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病程、MASI评分、HAMA评分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MASI总分:试验组组内比较治疗前与治疗中期、治疗中期与治疗结束、治疗前与随访期评分均P<0.05,治疗结束与随访期评分比较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治疗前与治疗中期、治疗前与随访期评分均P<0.05,治疗中期与治疗结束、治疗结束与随访期评分比较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中期、治疗结束评分均P>0.05,随访期评分比较P<0.05。面积评分: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前与治疗中期、治疗前与随访期均P<0.05,治疗中期与治疗结束、治疗结束与随访期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中期、治疗结束均P>0.05,随访期评分比较P<0.05。颜色深度评分:试验组组内比较治疗前与治疗中期、治疗中期与治疗结束、治疗前与随访期评分均P<0.05,治疗结束与随访期评分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中期、治疗前与随访期评分比较均P<0.05,治疗中期与疗结束、治疗结束与随访期评分比较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中期、随访期评分均P<0.05,治疗结束评分比较P>0.05。颜色均匀性评分:试验组组内比较治疗中期与治疗结束、治疗前与随访期评分均P<0.05,治疗前与治疗中期、治疗结束与随访期评分比较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治疗前与治疗中期、治疗结束与随访期评分均P<0.05,治疗中期与治疗结束、治疗前与随访期评分比较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中期、治疗结束评分均P>0.05,随访期评分比较P<0.05。3.HAMA评分:对照组躯体性反应评分治疗前后对比P>0.05,对照组其余各项评分、试验组各项评分组内比较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总评分P<0.05,其中精神性焦虑反应评分比较P<0.01,躯体性焦虑反应评分比较P>0.05。4.疗效评价:治疗中期试验组有效率70%,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疗效对比P>0.05;治疗结束试验组有效率83.33%,对照组有效率70%,两组疗效对比P>0.05;随访时试验组有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53.33%,两组疗效对比P<0.05。结论:1.从“阳明脉衰”论治35岁以上女性黄褐斑患者临床有效。2.从“阳明脉衰”论治能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尤其是精神性焦虑方面。3.从“阳明脉衰”论治方案对比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两者总体疗效相当,但前者在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控制复发、安全性方面更有优势。

杨雨晴[7](2019)在《玉容散中药熏蒸配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证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应用玉容散熏蒸配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证黄褐斑的临床研究,为中医药内外合用治疗黄褐斑提供更多的思路借鉴。方法:选择7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桃红四物汤口服,每日3次,每次100ml,每日1剂;治疗组给予玉容散熏蒸配合桃红四物汤口服,面部熏蒸每3日1次;两组均口服维生素E 0.1g/次,1次/d,维生素C 0.2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于治疗前、第2周、第4周、第8周、治疗结束(第12周)观察记录患者皮损面积、皮损颜色、中医兼证及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结束后对治疗效果治愈及显效的患者进行三个月的随访,观察其复发情况。最终对两组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疗效分析治疗组痊愈1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4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3.64%。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2.两组复发率分析治疗组中,痊愈及显效患者共19例,复发2例;对照组中,痊愈及显效的患者共4例,复发1例。两者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两组均未出现重度不良反应事件,治疗组共3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轻度不良反应。两组不良事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容散中药熏蒸治疗气滞血瘀证黄褐斑在皮损改善方面优于口服桃红四物汤,中药熏蒸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中药对照组,值得进一步研究。

冯铄晴[8](2019)在《玉容化斑汤联合E光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玉容化斑汤联合E光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旨在为黄褐斑的联合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和新思路。方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玉容化斑汤联合E光治疗,对照组在E光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后,对比治疗前后皮损及症状积分,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完成69例临床病例,其中治疗组实际完成35例,临床治愈10例,显效17例,好转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43%,愈显率77.14%。对照组实际完成34例,临床治愈4例,显效14例,好转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0.56%,愈显率52.94%。(1)总疗效分析:疗程结束后两组总有效率、愈显率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后两组间皮损指标比较:在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间皮损面积、颜色、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间皮损颜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皮损面积、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间皮损面积、颜色、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治疗组在治疗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皮损面积、颜色、总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治疗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皮损面积、颜色、总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在治疗1个疗程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表明两组治疗方案对黄褐斑患者面部皮损均有改善,且疗效随治疗时间而愈加显着;同时此次研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起效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故本次研究表明玉容化斑汤联合E光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势,是联合治疗黄褐斑的可行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期推广应用。

李灯彤[9](2018)在《祛斑冲剂联合光子嫩肤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祛斑冲剂联合光子嫩肤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并就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分析,为黄褐斑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共观察肝郁气滞型黄褐斑60例,均为女性。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祛斑冲剂联合光子嫩肤;对照组给予红花逍遥胶囊联合千白氢醌乳膏。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皮损面积、颜色、中医证候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26.7%,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率为6.7%,总有效率63.3%。在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改善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祛斑冲剂联合光子嫩肤治疗女性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总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肯定,并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张晨[10](2016)在《逍遥散加减联合七白散面膜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逍遥散加减内服联合七白散面膜治疗女性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综合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该法治疗黄褐斑的优势。方法:随机把91例黄褐斑患者分成三组,其中联合组共31例,用逍遥散加减内服联合七白散面膜外敷;中药组有30例,采用逍遥散加减内服;面膜组有30例,采用七白散面膜外敷;联合组为治疗组,对照组则是中药组和面膜组,4周为一疗程,每疗程结束后观察1次疗效,共3个疗程,观察3次。比较这三种方法治疗前和治疗后皮损的严重程度、中医证候、生活质量等有无改善,注意观察治疗期间有无不良反应。最后所有的数均用SPSS软件来处理分析。结果:(1)治疗前,三组患者的MASI、中医证候、DLQI评分通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与各自治疗前的比较均优于治疗前(P<0.05)。(2)三组患者治疗后4周,皮损积分(MASI)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最优,中药组和面膜组比较无差异;治疗后8周、12周,联合组>中药组>面膜组。(3)三组患者治疗4周后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最优,中药组和面膜组比较无差异;治疗后8周、12周末,联合组>中药组>面膜组。(4)三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中药组>面膜组。(5)三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联合组>中药组>面膜组。(6)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的复发率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小于中药组及面膜组。(7)治疗期间三组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逍遥散加减内服联合七白散面膜治疗女性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此方法不仅效果肯定,而且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少,治愈后的复发率低,可以值得临床参考与使用。

二、内外合治黄褐斑60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外合治黄褐斑6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苓桂术甘加味方联合埋线治疗脾虚湿蕴证黄褐斑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资料和方法
    1 观察来源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脱落标准
        2.6 中止/终止试验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治疗组疗法
        3.2 对照组疗法
        3.3 疗程
        3.4 随访
        3.5 注意事项
    4 观察方法及指标
        4.1 临床疗效指标
        4.2 评分方法及标准
        4.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4.4 计算VISIA图像分析系统测评方法及皮肤色斑改善变化率
        4.5 观察方法
        4.6 安全性评价
        4.7 疗效指数评价标准
    5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纳入病例
    2 一般资料
    3 结果
        3.1 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3.2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总积分的对比
        3.3 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各阶段治疗前后皮损总积分的比较
        3.4 VISIA图像分析系统评分分值及皮肤色斑改善变化率
        3.5 年龄与临床疗效的比较
        3.6 病程与临床疗效的比较
        3.7 皮损总积分与临床疗效的比较
    4 不良反应评价
    5 复发率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从脾虚湿蕴论治黄褐斑
    2 西医对黄褐斑的认识及治疗
    3 苓桂术甘加味方原理及方药分析
        3.1 组方原理
        3.2 方药分析
    4 埋线治疗的分析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两组总有效率的对比
        5.2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总积分的比较
        5.3 两组患者各阶段治疗前后皮损总积分的对比
        5.4 观察VISIA图像分析系统评分分值比较和皮肤色斑改善变化率
        5.5 年龄与临床疗效的对比
        5.6 病程长短与临床疗效的对比
        5.7 皮损总积分与临床疗效的对比
        5.8 两组不良反应的对比
        5.9 治疗组、对照组复发率的对比
    6 特色与创新之处
    7 问题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黄褐斑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2)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外治黄褐斑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古籍对黄褐斑的认识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黄褐斑的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实验一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外治黄褐斑的用药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检索策略
    2 文献筛选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 数据录入及标准化处理
    4 统计学方法
    5 结果
        5.1 用药的频次分析
        5.2 外用药的聚类分析
        5.3 基于关联规则的用药规律
    6 讨论
        6.1 主要用药分析
        6.2 用药组合聚类分析
        6.3 用药组合关联网络分析
实验二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核心中药外治黄褐斑的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核心药物的获取
        1.2 活性成分的筛选
        1.3 活性成分靶点构建
        1.4 黄褐斑相关靶点构建
        1.5 共同靶点的筛选
        1.6 核心药物-活性成分-黄褐斑靶点网络图的构建
        1.7 GO和KEGG富集分析
        1.8 交集靶点PPI网络构建
        1.9 分子对接
    2 结果
        2.1 活性成分的筛选
        2.2 活性成分和黄褐斑的交集靶点
        2.3 核心药物-活性成分-黄褐斑-靶点网络图的构建与分析
        2.4 GO和KEGG富集分析
        2.5 核心中药和黄褐斑交集靶点PPI网络构建
        2.6 分子对接模拟
    3 讨论
        3.1 主要活性成分分析
        3.2 主要靶标分析
        3.3 主要通路分析
        3.4 分子对接验证
小结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前言
综述 黄褐斑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病因病机
    2.中医药治疗
        2.1 中医治疗专家共识
        2.2 经验总结
        2.3 中药面膜
        2.4 中成药
        2.5 针刺
        2.6 穴位埋线
        2.7 穴位注射
        2.8 其他治疗
    3.中医药治疗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材料和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
    1.4 资料提取
    1.5 文献质量的评价
    1.6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
    2.3 纳入研究的干预措施和结局指标
    2.4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3.Meta分析结果
    3.1 有效率比较的Meta分析
    3.2 皮损积分比较的Meta分析
    3.3 积分下降指数比较的Meta分析
    3.4 颜色积分比较的Meta分析
    3.5 面积积分比较的Meta分析
    3.6 FSH 比较的 Meta 分析
    3.7 LH 比较的 Meta 分析
    3.8 E2 比较的 Meta 分析
4.讨论
    4.1 研究结果
    4.2 纳入文献的质量和研究的局限性
        4.2.1 文献质量的分析
        4.2.2 异质性的分析
        4.2.3 偏倚的分析
        4.2.4 安全性的分析
    4.3 研究意义和展望
5.结论
参考文献
病案举例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4)针灸治疗黄褐斑选穴特点和配穴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1.1 病名探讨
        1.1.2 病因病机
        1.1.3 古代中医对黄褐斑的治疗
        1.1.4 中医对黄褐斑的治疗现状
        1.1.5 近现代针灸用穴规律研究
        1.1.6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第二章 针灸选取规律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来源
        2.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3 文献的选择
    2.3 研究过程
        2.3.1 文献纳入
        2.3.2 纳入文献的年份分布
        2.3.3 纳入文献的资料整理
    2.4 研究结果
        2.4.1 腧穴使用统计
        2.4.2 腧穴经络分布统计
        2.4.3 非针刺方式的腧穴探讨
        2.4.4 针刺与其他疗法的联用
        2.4.5 治疗黄褐斑腧穴在人体各部位的分布情况
        2.4.6 腧穴配伍分析
        2.4.7 黄褐斑用穴的探讨
第三章 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
    3.1 治疗黄褐斑的经络
        3.1.1 三阴交穴
        3.1.2 阿是穴
        3.1.3 足三里
        3.1.4 血海
        3.1.5 曲池
    3.2 治疗黄褐斑的穴位
        3.2.1 足太阳膀胱经与黄褐斑
        3.2.2 足阳明胃经与黄褐斑
        3.2.3 足少阳胆经与黄褐斑
        3.2.4 督任二脉
    3.3 综合疗法
    3.4 黄褐斑选穴特点
    3.5 黄褐斑治疗规律总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不足之处及展望
        4.2.1 不足之处
        4.2.2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5)结合中医体质内外合治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医体质类型与黄褐斑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 调查对象
        2 诊断标准
        3 体质判定标准
        4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4.1 纳入标准
        4.2 排除标准
        4.3 剔除病例标准、退出标准、中止/终止研究标准
        4.3.1 剔除病例标准
        4.3.2 退出标准
        4.3.3 终止标准
        5 研究设计
        6 调查问卷的设计
        7 研究方法
        8 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 黄褐斑患者性别分布
        2 黄褐斑患者年龄分布
        3 黄褐斑患者体质类型构成分析
        4 体质分布分析
        5 研究结论
    四.讨论
        1 对中医体质学说的认识
        2 中医体质学说对气虚质的理解
        2.1 形成中医气虚体质的主要因素
        2.2 气虚体质的形成机理
        2.3 气虚体质流行病学调查
        3 中医气虚质与黄褐斑患者发病的相关性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结合中医体质内外合治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前言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2.2 西医诊断标准
        2.3 气虚质体质判定标准
        3 病例选择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剔除病例标准、退出标准、终止研究标准
        3.3.1 剔除病例标准
        3.3.2 退出标准
        3.3.3 终止研究标准
        4 总体设计
        4.1 样本数确定
        4.2 随机方法及盲法实施
        4.3 试验分组及耗材
        4.4 治疗方法
        5 观察指标及方法
        5.1 背景资料观察
        5.2 黄褐斑色斑评价指标
        6 工作流程
        7 统计方法
    三.研究结果
        1 治疗前统计比较
        1.1 两组黄褐斑患者入组数情况
        1.2 两组黄褐斑患者性别情况
        1.3 两组黄褐斑患者年龄情况分析
        1.4 两组患者治疗前MASI评分比较分析
        1.5 两组患者治疗前皮肤亮度(L*)评分比较分析
        2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前后统计比较
        2.1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前后MASI评分比较
        2.2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前后皮肤亮度(L*)比较
        2.3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MASI评分比较
        2.4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皮肤亮度(L*)评分比较
        2.5 两组治疗后疗效分析
        2.6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兼夹类型
        2.7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体质构成
        2.8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单一体质类型构成
        3 安全性分析
        4 研究结果分析
    三.讨论
        1 关于治疗方案的分析
        2 辨证论治中结合辨体质的思路
        3 关于兼夹体质及体质可转化性
        4 黄褐斑治疗现状与不足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第三部分 文献综述
    1 黄褐斑的研究进展
    2 中医体质学的概念及发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基于“阳明脉衰”理论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研究背景
        1.1 黄褐斑发病率高,迁延难愈
        1.2 黄褐斑易诊难治,西医方案弊益相当
        1.3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疗效肯定,绿色安全
        1.4 针灸疗法疗效确切,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有待进一步拓展
        1.5 从“阳明脉衰”入手,针药并用补益阳明经气
    2.研究目的
研究方案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技术路线图
        2.2 样本量的估算
        2.3 随机分组方法
        2.4 对照方法
        2.5 盲法设计
        2.6 治疗方案
        2.7 观察记录
        2.8 临床评价
        2.9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2.10 质量控制
        2.11 伦理学原则
    3.结果及分析
        3.1 受试者入组情况
        3.2 基线分析
        3.3 治疗结果及数据分析
    4.案例举隅
讨论
    1.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的认识
        1.1 发病因素
        1.2 发病机制
        1.3 治疗方法
    2.传统医学对黄褐斑的认识
        2.1 病名源流
        2.2 病因病机
        2.3 治疗方法
    3.“阳明脉衰”与黄褐斑的发病关系
        3.1 阳明多气多血
        3.2 经脉循行
        3.3 阳明、冲脉共调气血
    4.病证结合,确定“方术”
        4.1 “补益阳明经气”法的确定思路
        4.2 中药汤剂选择依据
        4.3 针灸方案选择依据
        4.4 对照组方案选择依据
    5.疗效结果及分析
        5.1 基线分析
        5.2 治疗后组内及组间各量表评分结果及分析
        5.3 总体疗效评比分析
        5.4 本研究方案的优劣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件1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附件2 量表
    附件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玉容散中药熏蒸配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证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一般资料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西医临床病因分型
        2.2.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脱落与剔除标准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
        1.1 总体设计
        1.2 样本量计算
        1.3 随机分组
    2 技术路线图
    3 治疗方法
        3.1 治疗组:玉容散中药熏蒸合口服加减桃红四物汤
        3.2 对照组:口服加减桃红四物汤
        3.3 药物及治疗用具来源
    4 注意事项
    5 治疗疗程及随访时间
    6 观察指标
        6.1 基本信息
        6.2 基本病史
        6.3 疗效观察指标
        6.3.1 皮损面积及颜色评分
        6.3.2 中医兼证症状评分
    7 疗效评定标准
    8 安全性评价
    9 随访
    10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一般情况
        2.1 两组入组及脱落情况
        2.2 两组性别分布情况
        2.3 两组年龄情况分析
        2.4 两组病程情况
        2.5 社会特征构成
        2.6 临床特征构成
    3 两组治疗前后效果比较
        3.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3.2 两组皮损面积评分对比
        3.3 两组皮损颜色评分对比
        3.4 两组皮损总积分评分对比
        3.5 两组中医兼证改善情况分析
        3.6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情况
        3.7 复发情况
第四部分 讨论
    1 立论依据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病机及机制的认识
        2.1 黑素合成及转运降解等过程
        2.2 黑素合成、转运及降解过程中重要的酶、信号通路
        2.3 黄褐斑发病病机及机制
    3 中医治疗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
        3.1 病名溯源
        3.2 传统医学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
        3.3 现代中医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
    4 本研究治疗依据
        4.1 选用玉容散依据
        4.2 选用中药熏蒸依据
        4.3 选用加减桃红四物汤依据
    5 此次研究结果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一:样本量估算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玉容化斑汤联合E光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样本量估算
        2.2 病例来源
        2.3 病例选择
    3 研究方法
        3.1 技术路线
        3.2 病例分组
        3.3 治疗药物及仪器设备
        3.4 治疗方案
        3.5 观察方法及指标
        3.6 疗效判定
        3.7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及分析
        4.1 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
        4.2 治疗后结果与分析
        4.3 不良反应事件
        4.4 复发率比较
    5 讨论
        5.1 中西医对黄褐斑的认识
        5.2 E光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
        5.3 立项依据
        5.4 组方分析
        5.5 药物功效及药理研究
        5.6 结果分析
    6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附录
    附录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仪器
    附录三:器材
    附录四:病例报告表
    附录五: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9)祛斑冲剂联合光子嫩肤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一般资料
    二、诊断、纳入、排除、剔除、中断标准
        (一)诊断标准
        (二)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四)剔除、中断标准
    三、研究方法
        (一)药物及治疗方法
        (二)疗程
        (三)注意事项
    四、评分标准
    五、观察指标
        (一)疗效观察
        (二)安全观察指标
    六、生活质量相关调查
    七、疗效判断标准
    八、统计学分析
    九、结果
        (一)临床疗效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积分比较
        (三)不良反应
        (四)随访情况
讨论
    一、中医对黄褐斑的认识
        (一)病名追溯
        (二)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西医对黄褐斑的认识
        (一)遗传因素
        (二)情绪因素
        (三)激素水平
        (四)紫外线照射
        (五)其他方面
    三、立法依据
    四、组方分析
        (一)药物组成
        (二)方药分析
    五、现代药理分析
    六、BBL光子嫩肤技术
    七、疗效分析
        (一)临床疗效分析
        (二)中医证候分析
        (三)生活质量分析
    八、问题与展望
        (一)研究存在的问题
        (二)展望期许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10)逍遥散加减联合七白散面膜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分析
    1 发病因素分析
    2 MASI积分的分析
    3 三组疗效的比较
    4 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分析
    5 中医证候疗效变化分析
    6 生活质量变化的比较
    7 复发情况的比较
    8 不良反应的比较
    9 研究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黄褐斑的中医研究
    2 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3 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选择依据
    4 逍遥散加减的选择依据
    5 中药面膜七白散的选择依据
    6 组方分析
    7 现代药理分析
    8 联合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机制初探
结论
展望
调查问卷表
附图:三组部分患者治疗前后照片对比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内外合治黄褐斑60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苓桂术甘加味方联合埋线治疗脾虚湿蕴证黄褐斑临床研究[D]. 邓洋.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外治黄褐斑的网络药理学研究[D]. 曹日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Meta分析[D]. 彭一. 暨南大学, 2020(03)
  • [4]针灸治疗黄褐斑选穴特点和配穴规律探讨[D]. 陆娟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结合中医体质内外合治黄褐斑的临床研究[D]. 刘俊豪.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基于“阳明脉衰”理论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研究[D]. 黄曾.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玉容散中药熏蒸配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证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雨晴.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玉容化斑汤联合E光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D]. 冯铄晴.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祛斑冲剂联合光子嫩肤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D]. 李灯彤.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逍遥散加减联合七白散面膜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晨.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内外结合治疗黄褐斑60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