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松寅政治思想对梁启超的影响

吉田松寅政治思想对梁启超的影响

一、吉田松阴政治思想对梁启超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董俊[1](2021)在《国际视域下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末,梁启超追随康有为以戊戌变法正式拉开了改良救国运动的序幕。在以后的三十余年间,梁启超积极投身救国大业,他的政治活动和思想言论对近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以梁启超的领袖评传为中心,结合不同时期梁启超的个人经历、政治主张变化和救国行动,通过考察他笔下刻画的不同类型的近代领袖形象,从国际视角出发挖掘梁启超对近代领袖的塑造与其思想演变的内在联系,梳理出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的发展脉络,探讨在各个时期梁启超心目中理想领袖的特质,论述近代领袖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以及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的关系。引言部分对于近代领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参考狭间直树教授对梁启超一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结合近代领袖评传的写作时间,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分期。对梁启超研究的基本资料和与本论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论述了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一章为维新运动时期(1895-1899),通过《圣德光绪记》中梁启超所塑造的光绪皇帝和他对戊戌变法的反思,归纳这一时期梁启超对于国家领袖的基本认识;以梁启超对《仁学》的理解为切入点,分析谭嗣同的《仁学》中蕴含的启蒙精神和世界意识,结合梁启超在《谭嗣同传》中对“变法流血第一人”谭嗣同的评价,归纳梁启超对于平民领袖的初印象。从国际因素的角度考虑,这一时期是梁启超已走出“天下观”的传统思维,将中国放置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比对,寻找能够改变中国命运的近代领袖的开端,其对光绪皇帝领袖担当素质的描述,以及对谭嗣同启蒙思想和献身精神的宣传,构成了其早期近代领袖观的雏形。第二章为流亡日本初期(1899—1902),这一时期梁启超接触了大量的日文书籍,并以日本为媒介学习了西方近代政治理论,思想发生激烈变化,对于导师康有为的认知和对政治宿敌李鸿章的看法都较之前更为客观和全面。本章围绕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中对康有为时代地位和政治观点的论述,结合由于政见分歧而引起的康梁矛盾的变化,分析康有为在梁启超心中的领袖形象;集中探讨在《李鸿章传》中梁启超给予李鸿章正负两方面的评价,阐述梁启超在中江兆民影响下产生的对“新民”领袖的期待,以及其近代领袖观在西式政治理论引导下的辩证发展。第三章为旅居日本时期(1902—1912),思想激变拓宽了梁启超的眼界,他开始关注国际范围内的领袖人物,并对领袖与国家、领袖与国民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认识,形成了强调领袖个人力量与国民群体力量相结合的近代领袖观。本章对梁启超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崇拜的缘起和他塑造匈牙利民族解放领袖噶苏士、意大利建国三杰、法国罗兰夫人及英国克林威尔等人领袖形象的目的进行了论述;考察他对《松阴文钞》翻译、批注和在诸多文章中对吉田松阴的推崇,阐明领袖意志对于救国事业的作用,论证领袖个体与国家命运的关系;通过剖析梁启超对于“英雄”和“无名之英雄”历史作用的认识,论述其中外英雄说对近代领袖观的发展与形成的影响。第四章为归国从政时期(1912—1917),本章主要论述由于受到时代和主观的局限,在民国从政时期梁启超的近代领袖观发生演变,经过对局势的权衡后,他开始在领袖人选问题上导入了权宜选择维度。通过他对袁世凯先支持后反对的态度变化,分析他基于立宪的政治诉求和救国大局,做出如此选择的内外因素,揭示其近代领袖观的终极属性。回溯梁启超与孙中山的政治交往和对于救国路径的意见分歧,论述梁启超在近代领袖观上的理论极限和最终回归学者身份的原因。结论部分对正文的内容进行总体上的概括总结,进一步理清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的发育历程,归纳在这一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论述不同时期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的特点以及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汪文涛[2](2020)在《论梁启超的民族观》文中研究说明

钱坤[3](2020)在《章炳麟国民主义立法观研究(1899-1914)》文中认为在清末的中国,随着传统天下体系的解构,近代社会思潮与传统学术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与融合。在此期间,为了实现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目的,中国的法律近代化进程不断加速,与此同时,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也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为谁立法、由谁立法、立怎样的法的问题。章炳麟作为支持革命的政治家,其思想兼具传统性与近代性,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下具有极强的特色,对其立法观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法理学的起点与本质。作为变局下接受新思想的传统士大夫,章炳麟的思想中集中体现着传统与近代的矛盾,传统经学、西方近代思想与明治日本社会思潮都成为了章炳麟思想的渊源。他的思想中极具特色的民族主义色彩、对民主政治的追求以及对中国本土特色的重视使得其立法观具备了近代的国民主义色彩。章炳麟先主张维新后主张革命,但二者的目的并没有区别,都是以排满为先导的,只是在手段上由渐进式的变革转变为激进的革新。他思想中“夷夏之大防”与近代的民族主义的融合以建立国民国家的形式体现出来,他所主张的排满并不是守旧的大汉族主义,而是蕴含了其重新构建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追求。对传统的君主制,章炳麟给予了二分看待,虽然现实的君主制被普遍否定,但其对理想君主制下王权的专属性与执中性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也成为了其对代议制否定的出发点。基于对君主制与代议制的否定,章炳麟进一步否定了国家的自性并将国民作为国家的主体,由此设计出一套反代议制的民主政体。在该政体中,国家的权力被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教育四个方面,在互相牵制的同时实现权力的协调统一。由于不设立常设议会,章炳麟以民间精英制定法律并由国民对法律是否通过进行协商的方式实现国家的立法职能。同时为了保障国民与国家之间顺畅的沟通,他一方面在制度中保障国民表达思想的权利,另一方面将代表选举限定于专门问题的协商过程中,以确保代表人始终保持着国民意见表达渠道的定位。针对以废除不平等条约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法律革新思潮,章炳麟指出了其混淆手段与目的的危险性,主张在立法中重视一国法律的本土性。为此他回到了传统法律之中寻找引证,一方面在宏观上梳理出从秦朝到明代优秀的制度以供立法者参考,另一方面在微观上以先驱者的身份总结整理了五朝法的精神。章炳麟从具体的制度与抽象的精神中阐释了其对中国传统法中良法美俗的思考,虽然作为一名政治家其思想的专长并不在法律领域,但其进取的精神与独到的见解仍能对当今的世人有所启发。章炳麟的立法观以否定君主制与代议制入手提出了执中性在立法权构建中的作用;又以协商替代了竞争性选举,在专项问题上给予国民广泛的协商权利从而建构了民间精英与全体国民结合的立法模式;其针对功利主义法律革新论的批评直到现代社会仍旧不失其价值。同时,章炳麟的立法观仍旧存在问题,其在法律史研究过程中掺杂的过度主观投射导致论证上的自我循环无疑削弱了其思想的客观性,其在否定间接民权的同时提出将国家权力交由全体国民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一些民粹的意味。但瑕不掩瑜,章炳麟立法观中对国民主体地位的认识、对协商民主立法与国民有序参与的设想以及反功利的立法原则无论是对于清末的法律革新运动还是对于现代中国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都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李卓凌[4](2020)在《清末民初(1890-1919)译介热点中的“法国革命”思辨研究》文中认为就实现政治革命的途径而言,与英国革命、美国革命相比,法国革命模式显然在清末戊戌变法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广泛流布之间的一二十年(1890-1919)里,受到了最为重要的关注,然而这种关注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基于不同身份、不同立场与不同目的,在清末民初的舆论环境以及译介操作方面造成了相当复杂的差异与误读。其中,儒家思想中的“革命”一词在向法国Revolution、日文革命(かくめい)转译改造的过程,充分体现在戊戌变法前的王韬、李提摩太,戊戌变法后的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前的孙逸仙、冷血,新文化运动前期的胡适、陈独秀的文本中对“革命”的翻译和重估的话语实践上。不同知识分子所处时代、知识背景、政治立场和行为动机决定了他们关于革命观念的诠释,却又不同程度地与儒家文化发生瓜葛,呈现出或重解、或改良、或对抗的态度。主要围绕清末民初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论文集中于溯源与法国革命思想有关的翻译、介绍、理解、接受与影响的过程,通过官员、士大夫、知识分子等人不同类型文本的比较分析,追踪“法国革命”这一指符的文化译介之旅的轨迹,澄清文学使命与政治目的之间的焦点关联,进而探讨文学译介与革命政治之间的互动对近现代文学创作、文学阐释与文艺理论建构的长远影响。这对于深入研究清末民初思想和文化的关键词,也有方法论的意义。

叶欢[5](2020)在《论吉田松阴的忠诚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幕末时期,国内封建体制逐渐崩溃的同时,国外也受到了来自以英国、俄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入侵。面对西方列强的威胁,幕府最终选择了妥协,并且没得到天皇的允许,擅自与列强签订了一个个的不平等条约,引起了各藩志士的激愤。知晓当时日本存在着的幕藩体制已经无法保护日本的中下层武士阶级,发动了明治维新政变,推翻了执权两百多年的德川幕府,建立了近代的统一民族国家。但是,近代民族国家的成立,必须要求全体国民对国家有着自觉的效忠意识。在1945年之前的日本的情况下,主要就表现为对天皇的忠诚心。然而,原本幕藩体制下武士阶级的忠诚心是多元性的、阶级性的、闭锁性的封建式的忠诚,这种封建式的忠诚心向着以天皇为象征的一元性的近代式的忠诚所转变的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正是吉田松阴。吉田松阴提出了天皇之下万民平等,将忠诚向天皇集中的“一君万民论”。

张颂豪[6](2019)在《梁启超英雄形象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梁启超英雄形象书写在清末民初时期军事政治受挫中成为振兴国族,扭转时势的国魂化身,也成为新民启蒙的具体表征。这一转折孕育出梁启超崭新的英雄史观,书写小说、诗歌和人物传记中的英雄形象。其“英雄”形象书写内在理路所涉及到国族想象、新民启蒙和政治文艺观的问题,理应成为近代文化思想史上由微见着的重要景观。论文以梁启超的英雄形象书写为研究中心,以他的世界意识为起点,进而延伸到他撰写英雄传记、诗歌和小说中的英雄人物,以及他清末民初时期关于铸国新民的关键论述,就以上内容进行阐述。全文拟定为三章:一、梁启超现代国家观念创建中的民族英雄;二、梁启超“启蒙话语”中的新民英雄;三、梁启超文艺教化观与“诗人拜伦”英雄化。文中首先分析梁启超在世界意识萌发下,制造出“国民英雄”与“汉族英雄”既指向未来又指向过去的英雄形象,彼此间因国族边界的不明朗而发生藕断丝连的交织,揭示出梁启超“英雄形象”与“国族想象”互为表里的关系,并研究梁启超对本土英雄形象的改写和重构。接着追踪和研判梁启超受到日本武士精神救国论述的影响,突出英雄形象的“尚武贵力”,并将之汇入新民论述中培养“民力”,响应军国民教育思潮,书写出异国的革命英雄形象。然而,这一新民英雄书写暴露出两个问题:一是革命暴力的激化妨碍英雄形象的建构,新民效果异化为民力大于民智和民德;二是新民英雄自我绽放的主体性——“英雄造时势”的一面受到压抑,更遑论对国民进行西方去除蒙蔽,对自我进行理性批判的启蒙方式。最后一章研究梁启超的拜伦英雄化。诗人拜伦被梁启超重建和误读为民族英雄,被压抑作为诗人的第一身份。与苏曼殊的拜伦形象比对,会发现这涉及到梁启超的文艺教化观,没有处理好审美情感与政治情感相协调的问题。综上可知,梁启超的英雄形象多凭他出于救国兴邦的实用目的与当时政治意识的价值取向进行不断刻画、调整和重写。梁启超的英雄形象书写揭示出他内在相互激荡又相互拮抗的中西政治文化理念。

张彩裴[7](2019)在《缔造新国民 ——梁启超改造国民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的概念在中国有着区别于西方的历史语境,在对待民的态度以及实施的对民政策方面,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在建设现代国家的道路上,不可忽视的过渡阶段即近代中国的变革。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与之相适应的,在对待民这一概念上,中国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表现在知识阶层对改造国民思想的关注上,在西方公民学说的影响下,知识分子中的有志之士分别提出改造国民思想的主张。梁启超对改造国民思想的系统研究,源于其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在他看来,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对比国外大环境和公民理论的发展,他将目光聚焦在改造国民思想上,力图通过改造、教育公民,改变处于“混沌”之中的国民思想状态。在其相关着述和主张中,梁启超对当时民思想状态中的公共意识、奴隶性与依赖性等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这在当时无疑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梁启超认为改造国民思想应是多维度进行的,他认为呼唤国民思想中民族主义精神是不可缺少的,同时在个人主义精神层面,梁启超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认为国民摆脱奴隶性与依赖性对当时国民思想的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作用,同时也进一步促进民族主义精神的凝聚和增强。梁启超致力于将国民拉入政治大视野中,在救亡图存进而构建有现代意义的国家层面发挥民的积极作用,这就促使其对国民公共形象进行了思考,在这一方面也提出了对理想国民的构想。承接时代的使命,梁启超对改造国民思想进而建立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持有乐观的态度,并积极投身其中。他认为筹办报纸、开办新式学堂是改造国民思想的领地,同时认为在这一方面知识分子的带动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梁启超还认为将有着西方理论渊源的公民思想与儒家传统的思想进行融合是改造国民思想的理论出发点,是在当时中国国内大环境下对国民思想进行改造切实可行的方法。梁启超将改造国民思想与承担国家责任结合起来,使构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不仅仅停留在构想上。梁启超改造国民思想的研究是对国民这一复杂和深刻主题的系统探讨,是我国百年公民思想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为促进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角度,为之后改造国民、改造国民思想进而创建现代国家提供了理论和具体方法。

缪云好[8](2019)在《康有为海外诗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康有为是享誉中外的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着名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教育家和学者。所传着作颇丰,创作诗歌存近2000首,海外诗歌创作占600多首,海外散文40多篇,他的海外文学作品体现了康有为远离乡国、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怀,也真实反映了近代士人的前途和命运,康同璧在《康南海自编年谱续编》中称:“自戊戌以后,足迹所至,则三周大地,游遍四洲,历三十余国,行六十万里”真实书写了康有为16年的海外历程。本文由七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重点阐述康有为诗文研究历史和现状,从而提出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第一章,概说戊戌变法之前的社会背景、康有为的家世背景及早年生活,考述康有为的海外游历之路分为流亡低落期、漫游世界期、邻国安居期三个部分,梳理他与维新志士、日本友人、其他国家友人的海外交游。第二章,概述“海外文学”的演变及发展,探求康有为“海外文学”的创作主张。第三章,从写景、抒怀、咏史、叙事、咏物五个方面总结康有为海外诗的题材意蕴,并归纳康有为海外诗的艺术特色:造语生新,中西合璧;喜用典故,工于比兴;想象奇特,意象瑰丽;激愤豪迈,深厚沉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等方面。第四章,全面探讨康有为海外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海外散文内容:描绘海外自然风光;叙述异域风土人情;展现西方精神文明;歌颂世界历史文化;抒写中华爱国情感。论述海外散文艺术特色:夹杂佛耶语和新名词;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日记体和笔记体兼而用之;报告文学性等。第五章,着重阐述近代“海外文学”的发展,挖掘康有为海外诗与海外文两者的异同,分别研讨康有为与同时代黄遵宪海外诗的异同,以及康有为与弟子梁启超海外诗文的异同,以期做到细致、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康有为海外诗文。结语部分,简要概评康有为海外诗文创作成就,及其在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杜品[9](2018)在《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基于救亡图存的急切心态,在明治日本舆论思潮的影响下,借用日本武士道的概念和理论来重建中国尚武传统、弘扬中国传统武德,形成武士道思想。他欲以中国的武士道激励国人重拾尚武、爱国的民族精神,建设强权国家以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文立足于对梁启超相关着作、文章的文本分析,从学理的角度对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生成机制与基本内容做以系统的考察。近代中国的时代危机与观念变革、近代尚侠风潮和梁启超早期日本观三大因素构成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生成背景。在这一背景下,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经历了以侠义精神理解武士道、以尚武精神认同武士道和提出中国武士道三个发展阶段。梁启超以国家主义、民族主义、进化主义和爱国主义等价值观念作为其武士道思想的理论依据,将忠诚、道义、武勇、然诺和名誉五种德性提炼为中国武士道的基本德目,并以此为依据重组了中国古代尚武史。在建构武士道思想的过程中,梁启超提出了以“死之责任”为核心的生死观和以“合私奉公”为核心的公私观,丰富了武士道思想的内涵。建设强权国家、培育新国民道德和唤起民族精神是梁启超推崇武士道思想的目的所在。本文认为,梁启超武士道思想不是一个成熟的思想体系,存在着学理缺陷。更为重要的是,梁启超在运用武士道概念来言说中国尚武传统和民族精神时,体现出了对明治武士道的军国主义本质的认知缺乏与不警醒态度,也体现出了对民族文化不自信的心态。当明治日本侵略朝鲜、中国的野心暴露之后,梁启超放弃了武士道思想,表现出了在武士道问题上的自我警醒。本文尝试探讨武士道思想的价值以及在梁启超繁杂的思想体系中的定位,形成对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整体评价与反思。

彭昊雯[10](2018)在《《新民丛报》涉日言论浅析》文中研究指明《新民丛报》由梁启超创办于日本横滨,是改良派用来启迪民智、宣传君主立宪的重要阵地,影响颇大且深远。所刊载的涉日言论,内容包括政治、学术、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所涉及的领域颇为广泛,不仅向国民传递了新的思想,从中所体现出的日本形象也十分清晰。其中,除了介绍西方思想的日译西学,维新派群体所发表的文章,内容不管涉及的是国内还是国外,与日本相关的言论所占的比重很大,且反映了当时维新派群体对日本的态度及立场。所以,笔者认为,以《新民丛报》报纸媒介为切入点,分析这个时期日本的形象以及维新群体们对日所持的立场如何,是一个相对创新且值得深入的研究方向。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新民丛报》的基本信息,以及办报人与日本的各种联系,肯定该报所存在的日本特色;第二章至第四章,根据该报每个时间段的不同特点,将该报分为初期、中期、后期进行分段论述,整理并分析每个阶段报纸的特点及日本相关论说的内容;第五章,在前几章内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该报所呈现的日本国家、国民形象,以及当时改良派主张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的理由及具体内容。

二、吉田松阴政治思想对梁启超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田松阴政治思想对梁启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视域下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概念的界定及研究分期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和内容
第一章 维新运动时期(1895—1899):近代领袖观的萌生
    第一节 圣德光绪与领袖的担当素质
        一、“舍位忘身”的国家领袖
        二、决策能力和执政风格
        三、勤政态度和人格魅力
    第二节 谭嗣同与领袖的献身精神
        一、《仁学》中的启蒙精神
        二、舍生变法的献身精神
        三、“天下大同”的世界意识
    第三节 皇帝与平民——近代领袖观的初萌
        一、被“理想化”的国家领袖
        二、平民领袖的最初印象
        三、国际化考量下的近代领袖观雏形
第二章 流亡日本初期(1899—1902):近代领袖观的过渡
    第一节 康有为与领袖理想
        一、“先时人物”康有为的大同理想
        二、康有为世界主义的当下性意义
        三、国家思想的介入与认知转变
    第二节 李鸿章与领袖的历史局限
        一、相互态度:暧昧与仇视
        二、李鸿章功过的三种局限
        三、中江兆民的影响与“新民”领袖的召唤
    第三节 矛盾与妥协——近代领袖观的辩证发展
        一、保皇与革命之争
        二、“保教”与“教不必保”的冲突
        三、对“豪杰”态度与民国从政的非议
        四、西式政治理论与近代领袖观的发展
第三章 旅居日本时期(1902—1912):近代领袖观的形成
    第一节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从噶苏士到克林威尔
        一、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崇拜的缘起
        二、塑造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形象的目的
        三、领袖个体与国家命运
    第二节 吉田松阴与领袖意志
        一、梁启超心中的松阴形象
        二、日本阳明学与梁启超对松阴思想的“误读”
        三、《松阴文钞》的核心:领袖之“诚”
    第三节 英雄与无名之英雄——近代领袖观的完善
        一、对英雄与时势关系的早期认识
        二、隐迹在个体崇拜下的群体期待
        三、海外政治活动对近代领袖观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归国从政时期(1912—1917):近代领袖观的演变
    第一节 袁世凯与领袖选择
        一、“恨袁·挺袁·讨袁”的经过
        二、失望的批判与希望的表达
        三、立宪夙愿之上的领袖选择
    第二节 梁启超与孙中山的擦肩
        一、救亡意识下的短暂认同
        二、政治分野下的长久对立
        三、对孙中山的评价与“三种革命”的意见分歧
    第三节 学者与领袖——近代领袖观的主观局限
        一、民国局势下的权宜之计
        二、孙、梁身份差异的成因
        三、国际视域下近代领袖观的理论极限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章炳麟国民主义立法观研究(1899-19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第一章 东亚视野下的章炳麟立法观
    一、清末变局中的章炳麟
        (一)传统性与近代性的碰撞
        (二)章炳麟思想的明治渊源
    二、国民主义的理论内涵
        (一)陆羯南的国民主义论
        (二)相关概念的关联阐释
    三、章炳麟思想与国民主义
        (一)立法观内容的多元性
        (二)立法观层次的递进性
第二章 立法的原点——国民国家
    一、国民国家的先声——“公武合体”
        (一)“客帝论”——对维新的部分认同
        (二)“客帝匡谬”——从维新到民族建国
    二、国民国家的立场——“种姓和齐”
        (一)“合群明分”——主体民族主导建国
        (二)“国民一体”——超越传统华夷之辨
    三、国民国家的必然——对君主制的反思
        (一)君权的理论形态——超然中立
        (二)君权的现实异化——权力分流
第三章 立法的建构——国民政治
    一、国民政治的宗旨——“各人民之所自有”
        (一)对国家自性的否定立场
        (二)对国民主权的肯定推崇
    二、国民政治的审慎——“议院者,民之仇”
        (一)对代议民主的现实否定
        (二)对代议民主的价值批判
    三、国民政治的架构——“奇觚之专制,谛实之共和”
        (一)国家权力的协调分置
        (二)教育权的独立与执中
        (三)注重协商的公众参与
        (四)国民意志的最终表达
第四章 立法的归依——国民精神
    一、国民精神的视角——反功利主义
        (一)对法律革新的目的批评
        (二)对中土法式的系统梳理
    二、国民精神的坐标——“因其俗而为之”
        (一)注重东西方传统差异
        (二)革新中的法律本土性
    三、国民精神的引证——五朝法的开创性研究
        (一)对礼法互补的否定认识
        (二)对伦理复仇的有限认可
        (三)对士绅阶层的重点规制
第五章 章炳麟立法观价值评析
    一、章炳麟立法观的现代启示
        (一)立法权应追求执中性
        (二)立法中贯彻专项协商
        (三)立法时应着重本土性
    二、章炳麟立法观的历史局限
        (一)法史研究中“先验论”的局限
        (二)政体设计中“精英论”的局限
        (三)国家近代化中“抽象人民论”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清末民初(1890-1919)译介热点中的“法国革命”思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清末民初“法国革命”观念的引入与变迁
    (一)甲午战争前士大夫阶层对法国革命的理解与接受
    (二)维新党的“革命”阐释
    (三)中国留日学生的时局体验与对法国革命的译介宣传
二、清末民初文学译介热点中的法国革命观念
    (一)扬英美而抑法国的政治小说革命观
    (二)印刷语境中卢梭的“革命贤者”形象
    (三)从法国革命后的《悲惨世界》到辛亥革命前的《惨世界》
    (四)早期新文化运动的法国因素
三、革命道路的选择与文学旨趣的建构
    (一)革命态度与译介策略
    (二)清末民初文学译介的“文学政治”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论吉田松阴的忠诚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はじめに
    1.问题提起
    2.先行研究
    3.本研究の目的と意义
第1章 二种类の忠诚観:封建的と近代的
    1.1 日本における封建的な忠诚観
    1.2 吉田松阴の藩意识の形成
    1.3 日本における近代的な忠诚観
    1.4 吉田松阴の天皇意识の形成
    1.5 二つの忠诚観の冲突
第2章 第一次入狱前における动揺し始めた忠诚観
    2.1 游学以前
        2.1.1 出身
        2.1.2 封建的な忠诚観
    2.2 九州游学の见闻
    2.3 江戸游学
    2.4 东北游学で得た新しい视座
    2.5 ペリーの来航のインパクト
第3章 第一次入狱後における攘夷のための忠诚観—『讲孟余话』を中心に
    3.1 『讲孟余话』の背景
    3.2 国体论
    3.3 君臣论
    3.4 民政论
第4章 晩年に変化した激しい忠诚観
    4.1 着作—『幽室文稿』を中心に
    4.2 决行した行动
    4.3 书简
        4.3.1 家族への书简
        4.3.2 友人への书简
        4.3.3 弟子への书简
第5章 吉田松阴の忠诚観の影响
    5.1 积极的な影响
        5.1.1 日本国内への影响
        5.1.2 中国の志士への影响
    5.2 消极的な影响
        5.2.1 外国に対する侵略
        5.2.2 国家主义
おわりに
参考文献
谢辞
在学中における研究业绩一覧表

(6)梁启超英雄形象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第一章 梁启超现代国家观念创建中的民族英雄
    一、“世界”意识与想象英雄
    二、“国族边界”与铸造英雄
    三、对本土英雄概念重建
第二章 梁启超“启蒙话语”中的新民英雄
    一、军国民教育兴起与英雄尚武贵力
    二、革命暴力对英雄建构妨碍与新民效果异化
    三、新民英雄书写策略:救亡大于启蒙
第三章、梁启超文艺教化观与“诗人拜伦”英雄化
    一、“诗人拜伦”英雄化原因
    二、拜伦诗歌政治思想显效与个人情感淡化
    三、与苏曼殊比较下梁启超“拜伦英雄化”得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梁启超英雄形象书写相关文献题目索引(不完全统计)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7)缔造新国民 ——梁启超改造国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四)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思想的“混沌”:梁启超认为亟待改造的国民思想现状
    (一)有“部民”而无“国民”
    (二)国民奴隶性与依赖性
    (三)国民人格的多重缺点
二、理想国民的构想:梁启超改造国民思想的思路与维度
    (一)民族主义精神的唤起——“私德”与“公德”
    (二)个人主义精神的倡导——摆脱“奴隶性”与“自尊自立”
    (三)国民多重人格的改造——“进取”、“尚武”与“毅力”
三、时代的使命:梁启超对改造国民思想与国家责任的思考
    (一)创建思想领地——筹办报纸、开办新式学堂
    (二)培育思想带头人——鼓励先进知识分子的探索
    (三)开拓思想视野——公民思想与儒家传统思想的融合重构
四、批判与赞扬:思想史语境中梁启超国民改造思想的评价
    (一)对梁启超国民改造思想的积极评价
    (二)对梁启超国民改造思想的批判
    (三)评价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8)康有为海外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康有为诗文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第一章 康有为人生历程及其海外交游考略
    第一节 戊戌变法之前的康有为
        一、戊戌变法前的社会背景
        二、康有为家世及早年生活
    第二节 海外漫游时期的康有为
        一、流亡低落期(1898 年——1900 年)
        二、漫游世界期(1901 年——1909 年)
        三、邻国安居期(1910 年——1913 年)
    第三节 康有为流亡海外时期交游考略
        一、与维新志士的交往
        二、与日本友人的交往
        三、与其他国家友人的交往
第二章 康有为“海外文学”的创作主张
    第一节 “海外文学”的演变及发展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文学”的创作主张
第三章 康有为的海外诗歌
    第一节 康有为海外诗歌的题材意蕴
        一、摇曳多姿的写景诗
        二、言淡情深的抒怀诗
        三、慷慨深沉的咏史诗
        四、行云流水的叙事诗
        五、细致入微的咏物诗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造语生新,中西合璧
        二、喜用典故,工于比兴
        三、想象奇特,意象瑰丽
        四、激愤豪迈,深厚沉郁
        五、题材丰富,形式多样
第四章 康有为的海外散文创作
    第一节 康有为海外散文的思想内容
        一、描绘海外自然风光
        二、叙述异域风土人情
        三、展现西方精神文明
        四、歌颂世界历史文化
        五、抒发中华爱国情感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杂以佛耶语和新名词
        二、日记体和笔记体兼而用之
        三、多种创作手法并用
        四、报告文学性
第五章 康有为海外诗文比较研究
    第一节 近代“海外文学”发展概况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诗歌与海外散文之比较
        一、康有为海外诗文的体裁比较
        二、康有为海外诗文的思想内容比较
        三、康有为海外诗文的艺术手法比较
    第三节 康有为海外诗与黄遵宪海外诗之比较
        一、写作背景比较
        二、诗歌内容比较
        三、艺术手法比较
    第四节 康有为海外诗文与梁启超海外诗文之比较
        一、康梁海外诗歌之比较
        二、康梁海外散文之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发生背景
    第一节 “大变局”时代的危机与观念变革
        一、中国“病夫”意识的出现
        二、近代国家观念的萌生
        三、“新民”思想的酝酿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尚侠风潮
        一、近代尚侠之风的展现
        二、近代侠义精神的内涵
        三、近代侠义精神的作用
    第三节 梁启超对明治日本的初步认知与态度
        一、想象中的明治日本“虚像”
        二、现实中的明治日本“实像”
        三、梁启超对日本的早期态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以侠义精神理解武士道
        一、对日本幕末维新志士精神的解读
        二、梁启超尚侠思想中的英雄观
        三、以侠义精神解读武士道的困境
    第二节 以尚武精神认同武士道
        一、由尚侠到尚武的思想转换
        二、尚武论的内涵
        三、尚武论的问题所在
    第三节 发明中国武士道
        一、武士道概念的引入
        二、对明治武士道的消化与吸收
        三、武士道“中国化”的构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武士道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中国武士道的兴衰与系谱
        一、中国武士道的兴衰历程
        二、中国武士道的人物系谱
    第二节 中国武士道的德目
        一、忠诚
        二、道义
        三、武勇
        四、然诺
        五、名誉
    第三节 中国武士道的生死观
        一、中国武士道生死观的立论前提
        二、中国武士道生死观的核心
        三、与明治武士道生死观之比较
    第四节 中国武士道的公私观
        一、中国武士道公私观的立论前提
        二、中国武士道公私观的核心
        三、与明治武士道公私观之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梁启超推崇中国武士道的目的
    第一节 建设强权国家
        一、强权主义国家观的形成
        二、提升国家外竞实力
        三、培育“军人精神”
    第二节 培育新国民道德
        一、对公德与私德的界定
        二、私德外推即为公德
        三、中国武士道是公、私德的统一
    第三节 唤起中国民族精神
        一、寻找国民爱国心
        二、制造民族爱国之魂
        三、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缺陷
        一、人为剪裁历史
        二、缺失佛学渊源
        三、割裂中国传统精神
    第二节 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第三节 梁启超对武士道的自我警醒
        一、对武士道军国主义本质的揭示与批判
        二、重识民族道德的真髓
        三、对强权主义、国家主义的反省
    第四节 对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的定位与反思
        一、武士道思想在梁启超学术思想体系中的定位
        二、对梁启超武士道思想中“民族精神”话语的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新民丛报》涉日言论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绪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民丛报》概观
    第一节 《新民丛报》简介
    第二节 日本对梁启超的影响
第二章 《新民丛报》初期(1902年2月至1903年2月)
    第一节 与日本相关言论
    第二节 日译西学
第三章 《新民丛报》中期(1903年2月至1905年末)
    第一节 与日本相关言论
    第二节 日俄战争
第四章 《新民丛报》后期(1906年至1907年末)
    第一节 与日本相关言论
    第二节 与《民报》之论战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日本国家的形象
    第二节 日本国民的形象
    第三节 改良派的对日立场
参考文献
附录
谢辞

四、吉田松阴政治思想对梁启超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视域下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研究[D]. 董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论梁启超的民族观[D]. 汪文涛. 东南大学, 2020
  • [3]章炳麟国民主义立法观研究(1899-1914)[D]. 钱坤.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清末民初(1890-1919)译介热点中的“法国革命”思辨研究[D]. 李卓凌.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论吉田松阴的忠诚观[D]. 叶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6]梁启超英雄形象书写研究[D]. 张颂豪. 暨南大学, 2019(02)
  • [7]缔造新国民 ——梁启超改造国民思想研究[D]. 张彩裴. 吉林大学, 2019(10)
  • [8]康有为海外诗文研究[D]. 缪云好.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9]梁启超武士道思想研究[D]. 杜品.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10]《新民丛报》涉日言论浅析[D]. 彭昊雯.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吉田松寅政治思想对梁启超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