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监视信息:海事执法监视的支撑系统

海事监视信息:海事执法监视的支撑系统

一、海监信息:海洋执法监察的支持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纪锋[1](2013)在《中国海监北海通信系统集成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海监通信系统的集成管理,是结合集成管理的理论对整个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和功能优化,从而对各个业务的子系统进行跨平台的连接。通过对整个通信系统的集成管理,更好地完成中国海监相关部门对各类海洋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分析、传递、评估等各项信息处理的工作,同时实现对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储存等工作,并满足通讯以及各类用户的基本需求。本文结合了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将集成管理理论与通信系统一体化相关技术相结合,并从理论到实践对案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在通过对中国海监北海通信系统的集成管理研究,根据中国海监北海通信站的实际需求,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通信系统集成管理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结合现有的科学技术与理论,为中国海监北海通信系统进行了集成管理改造。主要在以下三点:(1)将集成的理念应用到海监通信系统管理管理中,从而对通信系统进行流程改造和功能优化。(2)总结海监通信系统新形势下对集成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系统一体化的需求,分析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以及效果评价。(3)以笔者所在的中国海监北海通信站的通信系统集成管理改造为案例,通过案例分析,集成管理主要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实际案例中,通过实证研究概括出集成管理的方向以及其有益之处,同时为海监通信系统的集成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沈丹宇[2](2010)在《海岛执法信息系统建设刍议》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的出台和实施,有居民海岛保护和开发、建设和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合理利用情况逐渐成为我国海岛执法的重点。为加强对海岛周边海域生态系统保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很有必要建立海岛执法信息系统,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切实依法履行海岛监督检查职责。

刘志军[3](2010)在《无居民海岛及其人类活动特征遥感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居民海岛,是指不属于居民户籍管理的住址登记地的海岛。我国大多数无居民海岛具有独特的区位、丰富的物种、典型的地貌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某些海岛还拥有资源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特有的宗教文化特色等;一些远离大陆的无居民海岛已构成坚固的国防前哨阵地,形成扞卫祖国边疆的海上长城,在维护我国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巨大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上位法的支持,无居民海岛开发普遍缺少规划,开发的盲目性很大,在海岛上随意炸山采石、滥采滥伐、倾倒垃圾等,已经造成海岛生态大规模退化和严重破坏。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的实施,通过对其开展遥感监视、监测,动态了解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情况,有利于保护海岛生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遥感因其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受条件限制少、手段多,信息量大等特点,特别是随着遥感数据获取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在高分辨率影像上,不仅地物的光谱特征明显,而且其景观的结构、形状、纹理和细节等信息也更加突出。因此,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有利于实时监测无居民海岛的位置、形态、面积、岸线长度和人类活动特征,对于获取海岛的地形、判定疑似海岛的存在和识别具有重要作用,在为管理提供无居民海岛岛体及其周边海域人类活动特征等信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以国家海岛数据库为基础,基于多源多类遥感影像数据,围绕无居民海岛遥感识别、无居民岛体和周边海域人类活动特征遥感识别等无居民海岛遥感监测中的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和创新之处体现在:(1)本文从面积大小、所属行政区域和离岸距离等角度,深入分析了我国无居民海岛的特点,并对无居民海岛的岛体和周边海域人类活动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无居民海岛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资源环境条件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人类活动影响,按照其社会服务的功能划分可分为围填海、交通运输、工业用岛、旅游娱乐、仓储、农林牧业开发、公共服务、特殊用途和其他等多种类型。根据对无居民海岛遥感影像的分析,无居民海岛人类活动特征主要有码头、道路、桥梁、实体坝、房屋、人工沙滩、小型水库、人工植被和养殖水面等。(2)针对我国无居民海岛的分布广、面积大小不一等特点,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开展无居民海岛遥感识别研究。主要包括:无居民海岛遥感识别规律研究和无居民海岛岸线提取方法研究。针对无居民海岛面积小,成像环境差等限制条件,研究了无居民海岛空间尺度与识别规律,寻找无居民海岛遥感识别的最优影像分辨率。通过分析发现,无居民海岛遥感普查可采用优于3米分辨率的全色遥感数据进行全覆盖,对重点海岛区域可采用优于1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像或航空遥感影像进行详查。在获取最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基础上,提出基于Beamlets变换的海岛岸线提取方法,提取海岛岸线,并计算海岛面积。通过实验与Roberts算子、Sobel算子、Laplace算子、Canny算子、基于均值比率的D1算子和D2算子等常用检测方法相比,发现基于Beamlets变换的方法能获得更好的边缘检测结果。在通过边缘检测方法获取的封闭岸线基础上形成海岛面状图元,可以获得相对准确的海岛面积。(3)常规的登岛调查难以快速发现无居民海岛岛体的人类活动情况,但使用高空间分辨率影像能够有效监测无居民海岛的人类活动。面向像元的传统影像数据分类与信息提取方法对于高空分辨率影像的高度细节化特征难以进行有效处理,因此本文在采用Mean shifit多尺度分割算法的基础上,综合模糊分类和最邻近分类器分类方法,构建模糊多分类器模型,使用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快速获取无居民海岛的岛体人类活动特征。实验结果显示,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影像的光谱信息、纹理信息和拓补关系,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分类的精度,减少错误分类的像元。(4)无居民海岛周边海域人类活动,如浮筏式养殖、围垦养殖和围填海工业用海等,在影像上具有明显的纹理特征。为充分利用光学遥感影像完整的纹理信息,本文提出了基于模型的正则化影像融合方法,通过对同一区域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融合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模型的正则化影像融合方法比HSV、Gram schmidt、PCA等遥感影像融合方法进一步增强了特征显示能力,改善了分类精度,能够提高养殖水体的识别精度。(5)针对大区域范围内的无居民海岛人类活动,提出了基于矢量图的集成变化检测方法。通过综合集成多时相的遥感影像和各类矢量数据,采用变化检测的方式,结合面向对象多尺度和模糊分类的方法,可以实现无居民海岛群的人类活动特征信息提取。通过洋山港区综合应用实验发现,由于近年来大规模围填海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区域无居民海岛灭失严重,已极大地影响了大小洋山岛及其周边的生态系统和海洋环境。为解决无居民海岛管理的难题,本文初步建立了无居民海岛及其人类活动特征遥感识别的技术路线,为我国无居民海岛的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可非常方便快捷地实现无居民海岛人类活动特征的提取。本文有关无居民海岛遥感识别方法研究的成果,已在国家重大专项“海域海岛地名普查”和国家海洋局“国家海岛监视监测系统”项目中得以深入应用,对于我国无居民海岛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

许国栋[4](2009)在《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日趋增多,维护海洋正常使用秩序也越来越重要。根据国家海洋行政管理部门的部署,中国海监在全国开展了“海盾专项执法行动”和“海监执法示范工作”,对规范海城使用秩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缺乏海上执法码头等配套硬件设施,严重制约了海监执法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地完成环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的海监执行任务,迫切需要在大连建设海监船舶执法码头。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的建设将有利推动环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的海洋监督执法,有利于船舶的安全、维修管理,有利于节省船舶管理费用,还有利于船员的休整管理。论文从渤海海域的海监执法现状入手,论述海监执法码头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理论与技术方法,对大连海监执法码头工程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包括工程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可行性、环境适应性分析,以及工程保障分析,寻求技术、经济、环境、保障的最佳结合点,为海监执法码头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论文除序论外分为六章:第一章:根据我国海监执法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加强海监执法的重要性。同时,针对大连区域海监执法保障现状,剖析了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建立的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和现实依据,明确了建立这一工程项目的主要意义及目标。第二章:通过对可行性分析理论及其技术方法的梳理,对可行性分析的概念、作用、内容、方法进行了论述,为将可行性分析应用到大连市海洋执法码头工程项目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建设条件、项目总平面布置、辅助配套工程建设等方面,对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建设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大连湾是建港的优良港址。港区所在地理位置优越,建港技术基础和社会环境优良,交通便捷,外部协作条件成熟,方便执法船开赴所辖海区进行海上执法任务。第四章:通过对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建设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该项目具有显着的社会效益和海洋执法效益,同时也能带来一定的间接经济效益,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积极的影响。第五章:综合考虑大连的地理及水文特征、海域生态环境等,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及节能方案,对该项目的环境适用性进行了论证。第六章:对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建设的技术可行性、经济社会可行性、环境适用性分析结论等进行了总结。

本刊特约评论员[5](2008)在《强化海上执法 维护海洋权益》文中认为十年的春风化雨,十年的春华秋实,十年的辛勤耕耘,十年的辉煌业绩。今年10月,中国海监将迎来十周年华诞。为回顾和纪念这支海上综合执法队伍十周年的历史征程,本刊特开设"海监纪实"专栏,邀请中国海监总队、中国海监各海区总队以及各省、市总队的负责人追溯中国海监队伍发展史,畅谈感想,放眼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同谋划中国海监队伍未来发展宏伟蓝图。

马志华[6](2000)在《加强中国海监总队管理职能 建设中国海监信息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中国海监总队是经“中编办”批准,于1998年10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的。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海上执法监察工作从此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道路。 中国海监总队的职能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对我国内海、领海、毗连区、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实施巡航监视和监督管理,并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根据第

二、海监信息:海洋执法监察的支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监信息:海洋执法监察的支持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海监北海通信系统集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海监北海通信管理系统
        1.1.2 通信系统集成管理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研究的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集成管理的研究
        2.1.1 国外集成管理的研究
        2.1.2 国内集成管理的研究
    2.2 信息集成管理的研究
        2.2.1 信息资源管理(IRM)
        2.2.2 信息工程方法论(IEM)
        2.2.3 计算机化企业发展阶段论
    2.3 海洋监控、监测、执法的通信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2.4 研究评述
        2.4.1 现有研究的不足
        2.4.2 未来的发展趋势
        2.4.3 本研究的立足点
3 中国海监北海通信系统集成管理可行性分析
    3.1 海监北海通信系统的现状
    3.2 海监北海通信系统集成管理的提出
        3.2.1 海监通信系统的定义与构成
        3.2.2 海监通信系统的特性
        3.2.3 海监通信系统集成管理的优势
    3.3 海监北海通信系统集成管理需求、支撑与可行性分析
        3.3.1 海监通信系统集成管理的需求及支撑
        3.3.2 海监通信系统集成管理模块架构
        3.3.3 海监通信系统集成管理技术可行性
4 中国海监北海通信系统的集成管理设计
    4.1 海监北海通信管理系统改造与方案设计
        4.1.1 项目改造与建设背景
        4.1.2 项目改造与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1.3 项目改造与建设的方案设计
    4.2 海监北海通信系统集成管理的技术改进与功能优化
        4.2.1 海监北海通信系统的技术改进
        4.2.2 海监北海通信系统的功能优化
    4.3 海监北海通信系统的集成管理控制
5 中国海监北海通信系统集成管理效果评价
    5.1 海监北海通信管理系统改造总体效果
        5.1.1 系统改造效果
        5.1.2 网络改造效果
        5.1.3 建设改造效果
    5.2 海监北海通信系统集成管理的效果评价
        5.2.1 系统改造效果评价
        5.2.2 网络改造效果评价
        5.2.3 建设改造效果评价
    5.3 启示与借鉴
        5.3.1 中国海监北海通信系统集成管理改造的启示
        5.3.2 中国海监北海通信系统集成管理改造的借鉴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海岛执法信息系统建设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海岛执法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2 海岛执法信息系统的管理对象
3 海岛执法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
    3.1 基于多源数据的海岛执法数据库建设
        3.1.1 历史数据整合
        3.1.2 海岛执法数据库建设和完善
        3.1.3 海岛执法元数据库
        3.1.4 海岛执法数据更新机制
    3.2 海岛执法管理系统建设
        3.2.1 海岛开发利用行政执法检查
        3.2.2 偏远海岛巡航执法
        3.2.3 执法案例管理
        3.2.4 应急响应
        3.2.5 公共服务
4 结束语

(3)无居民海岛及其人类活动特征遥感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海岛遥感研究现状
        1.2.1 海岛遥感识别和定位
        1.2.2 海岛岸线提取
        1.2.3 岛体人类活动特征信息提取
        1.2.4 海岛周边养殖区等信息提取
        1.2.5 其他方面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无居民海岛遥感识别方法
    2.1 无居民海岛概况
        2.1.1 我国海岛调查及无居民海岛概况
        2.1.2 无居民海岛数据特征分析
    2.2 无居民海岛遥感识别规律研究
    2.3 无居民海岛岸线提取方法研究
        2.3.1 岸线类别分析
        2.3.2 岸线影像特征分析
        2.3.3 基于边缘检测的岸线提取方法研究
        2.3.4 潮位校正
        2.3.5 无居民海岛面积计算方法
    2.4 岸线提取实验与结果分析
        2.4.1 SPOT卫星遥感影像岸线提取实验
        2.4.2 SAR遥感影像岸线提取实验
        2.4.3 航空遥感影像岸线提取实验
        2.4.4 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居民海岛岛体人类活动特征遥感识别方法
    3.1 无居民海岛岛体人类活动特征分析
        3.1.1 无居民海岛人类活动特征的影响因素
        3.1.2 岛体人类活动特征程度分类
        3.1.3 岛体人类活动遥感影像特征分析
    3.2 基于Mean shift算法的多尺度图像分割研究
        3.2.1 图像分割概述
        3.2.2 遥感影像图像分割算法分析
        3.2.3 Mean Shift分割算法
        3.2.4 基于结构异质性最小原则的区域合并
        3.2.5 多尺度影像分割参数的设定
        3.2.6 构建多尺度影像分割等级网络
    3.3 面向对象的多特征模糊分类
        3.3.1 基于模糊规则的分类
        3.3.2 最邻近分类
        3.3.3 对象多特征描述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实验1:浙江宁波SPOT5遥感数据
        3.4.2 实验2:山东青岛SPOT5遥感数据
        3.4.3 实验3:福建平潭IKONOS遥感数据
        3.4.4 实验4:福建平潭Quickbird遥感数据
        3.4.5 实验5:青岛航空遥感数据
        3.4.6 分类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居民海岛周边海域人类活动特征遥感识别方法
    4.1 无居民海岛周边海域人类活动特征分析
        4.1.1 养殖
        4.1.2 围填类用海
    4.2 基于多源数据的筏式养殖遥感识别方法研究
        4.2.1 概述
        4.2.2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研究现状分析
        4.2.3 基于模型的正则化影像融合方法
        4.2.4 养殖区信息提取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居民海岛及其人类活动特征遥感识别综合应用实验
    5.1 试验区介绍
    5.2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方法
        5.2.1 概述
        5.2.2 基于矢量图的集成变化检测方法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实验过程
        5.3.2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6.2 讨论
        6.2.1 应用展望
        6.2.2 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负责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致谢

(4)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问题的提出
    0.2 国内外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综述
        0.2.1 可行性分析的理论研究
        0.2.2 可行性分析的实证研究
    0.3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0.3.1 本文的研究目标
        0.3.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0.3.3 本文的研究框架
    0.4 本文的创新点
1 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工程项目概述
    1.1 大连市海监执法概述
        1.1.1 大连市海监执法现状
        1.1.2 大连海监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1.2 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工程建设的依据
        1.2.1 建立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的理论依据
        1.2.2 建立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的政策依据
        1.2.3 建立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的现实依据
    1.3 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工程项目建设的意义
    1.4 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工程项目建设的目标
    1.5 本章小结
2 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理论与技术方法
    2.1 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理论
        2.1.1 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概念
        2.1.2 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的作用
        2.1.3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2.2 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方法
        2.2.1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2.2.2 项目建设风险分析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3.1 建设条件分析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象
        3.1.3 工程水文
        3.1.4 泥沙运动
        3.1.5 航道锚地
        3.1.6 地貌与工程地质
    3.2 项目总平面布置分析
        3.2.1 总平面布置原则
        3.2.2 总平面布置方案
        3.2.3 码头岸线
    3.3 辅助配套工程建设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社会可行性分析
    4.1 社会效益可行性分析
        4.1.1 有利于船舶安全管理
        4.1.2 节省船舶管理费用
        4.1.3 有利于船舶的维修管理
        4.1.4 有利于船员休整管理
    4.2 执法效益可行性分析
    4.3 间接经济效益可行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工程项目建设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5.1 自然环境特征及适应性分析
        5.1.1 地理特征
        5.1.2 水文及气象特征
        5.1.3 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分析
    5.2 大连湾的污染情况及码头主要污染源预测
        5.2.1 大连湾海域污染情况
        5.2.2 码头的主要污染源预测
    5.3 码头环境适应性分析及环境保护措施
    5.4 本章小结
6 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的结论
    6.1 技术可行性分析结论
    6.2 经济社会可行性分析结论
    6.3 环境适应性分析结论
    6.4 实施保障可行性分析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强化海上执法 维护海洋权益(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海监时代召唤
二、18000千米海岸线的守护者
三、300万平方千米海域的巡航兵
四、打造现代化海上综合执法队伍
五、使命光荣任重而道远

四、海监信息:海洋执法监察的支持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海监北海通信系统集成管理研究[D]. 纪锋. 青岛科技大学, 2013(07)
  • [2]海岛执法信息系统建设刍议[J]. 沈丹宇.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0(07)
  • [3]无居民海岛及其人类活动特征遥感识别方法研究[D]. 刘志军. 武汉大学, 2010(05)
  • [4]大连市海监执法码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D]. 许国栋. 中国海洋大学, 2009(02)
  • [5]强化海上执法 维护海洋权益[J]. 本刊特约评论员.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10)
  • [6]加强中国海监总队管理职能 建设中国海监信息系统[J]. 马志华. 海洋信息, 2000(02)

标签:;  ;  ;  ;  ;  

海事监视信息:海事执法监视的支撑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