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结肠造口患者自尊和社会支持的评价

早期结肠造口患者自尊和社会支持的评价

一、结肠造口早期患者的自尊和社会支持评估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闫媛媛[1](2021)在《基于循证与叙事构建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文中认为背景:造口患者存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适应问题,使造口护理呈现专科性和复杂性特点,造口适应对于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造口适应过程复杂,有待探索一条有效途径全面解决造口患者身-心-社-灵综合需求。叙事循证医学模式提倡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联合,初步开发出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模型,可使客观数据与主观体验相互联合,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在解决造口患者综合需求方面具有优势。目的:本研究基于叙事循证医学模式理论框架联合行动研究实施,探索造口患者适应需求,调查造口专科护理实践现状;探索肠造口患者适应因素影响机制;构建基于最佳证据的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检验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的有效性,探索标准化实践方案联合叙事护理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评估对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以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循环过程作为研究实施基本框架,在每阶段实施过程联合不同方法:第一阶段,以质性研究描述性现象学调查造口患者适应需求与造口专科护理现状;第二阶段,通过整合综述法获取造口适应相关文献,分析造口适应因素影响机制;第三阶段,以循证方法检索、筛选、评价、汇总造口适应最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分级和级别推荐,包括造口护理临床实践指南、造口专科护士角色与实践职责相关文献、第二阶段获取的造口适应相关文献;第四阶段,通过改良德尔菲法构建基于最佳证据,且适宜本土特色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确定模式的具体维度和标准实践方案的具体条目;第五阶段,以叙事探究结合个案研究形式,探索标准化实践方案联合叙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途径及临床意义,完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结果:(1)造口患者适应需求调查与造口专科护理现状:通过对11名造口患者及7名相关医务工作者半结构化访谈和现场观察得出四个主题类属:主题1:造口患者适应需求多元化,包含6个次级主题(生理性需求、支持性需求、信息需求、情感需求、社会文化适应需求、自我护理需求);主题2:造口患者适应过程与时间具有相关性;主题3:造口适应与个人经历有关;主题4:造口专科护理存在发展机遇。(2)造口适应因素分析:获取符合评价标准的造口心理-社会-文化适应相关文献22篇,获取45条相关证据,持续比较分析法得出结果,造口适应与支持具有相关性,通过作用于多种适应因素,促进造口患者达到个人-行为-环境的适应状态,由此构建造口适应支持要素模式图,包含3个适应条件:家庭支持、医疗支持、社会支持;9个适应因素:时间、认知、生理、心理、自我护理、信息、经济、文化、同伴支持;3个适应要素:个人、行为、环境。(3)造口适应最佳证据获取:共获取经AGREEII质量评价工具A级和B级推荐的造口护理相关临床实践指南8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造口专科护士角色与实践职责相关文献6篇,结合前期获取的造口心理-社会-文化适应22篇相关文献,共提取实践者、评估、专项护理、自我护理、健康教育、生活重建、出院前指导、延续护理8个类属,获取最佳汇总证据30项。(4)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实践方案构建:通过一轮改良德尔菲法达成专家共识,问卷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86,最终确定造口适应实践模式6个维度:时间、实践者、实践内容、实践措施、实践工具、评价;时间维度:疾病诊断期、术后住院期、出院准备期、调整适应期4个分期;实践内容:评估、专项护理支持、信息支持、心理社会适应支持4项;实践措施:基于提取的30项最佳证据,以时间维度为纵轴,实践内容为横轴,确定每一阶段相应实践内容下具体执行措施,各执行措施以条目清单形式列出,可根据时间分期选择相应条目内容,共形成73条推荐建议;实践工具:提供经检验有效的相应工具;评价:各阶段过程性考核和综合评价。(5)叙事与循证联合可行性评估:以前期拟定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为指导依据,研究者运用叙事探究方式介入造口术后患者生活,与患者、家属及相关医务工作者形成三维叙事探究空间,选取其中3例造口术后参与者,以个案护理故事形式展示标准化护理方案执行联合叙事干预过程,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未发生并发症,或已发生并发症患者在干预后得到缓解。结论: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可实现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联合,用于造口专科护理实践中,借助行动研究框架为最佳证据与人文关怀在同一情境下发挥共同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基于循证方法构建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在造口专科性护理实践中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叙事与循证联合可用于造口适应实践的应用,叙事可发挥评估收集资料、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质性研究的联合作用,易于探索患者内心体验。

胡洁蔓[2](2021)在《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结直肠外科广泛开展,患者住院时间显着缩短。直肠癌临时造口多为回肠造口,造口排泄物稀薄量大且腐蚀性强,造口护理难度大。如何让临时造口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造口护理技术成为当前临床造口护理工作的难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临时造口还纳后,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肠功能障碍,降低其术后生活质量。目前,关于造口护理的实践和研究均集中在造口建立期,尚缺乏还纳后患者的护理方案。研究目的:描述并分析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在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的支持性护理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支持性护理需求状况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系统检索、评价和汇总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护理循证证据;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框架,按照患者需求、证据综合、证据传播、证据应用4个环节开展研究。1.患者需求:采用混合方法研究中的会聚平行混合方法对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临时造口患者进行需求分析。分别对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临时造口患者开展同期的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在定量研究部分,分别对长春市两所三甲医院行ERAS理念下直肠癌根治术和临时造口术的造口建立期患者,以及行造口还纳术的造口还纳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简版癌症支持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和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还纳期患者调查问卷还包括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量表。在质性研究部分,采用最大差异抽样法选取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两个阶段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根据事先设计的访谈提纲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整合。2.证据综合:采用系统检索的方法对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对符合纳入排除条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内容分析,提取和总结相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分级和推荐强度划分,最终形成最佳实践信息册或总结。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原始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总结归纳。3.证据传播:基于前期对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两阶段患者需求分析的结果,以及关于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护理循证证据的最佳实践信息册和还纳期护理相关文献系统评价结果,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通过邀请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开展专家会议法对该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形成终稿。4.证据应用:通过在吉林省两所三甲医院开展前瞻性同期类实验研究,一所医院采用上述护理方案,另一所采用ERAS理念下常规护理方案,并在患者造口术后1个月、3个月和9个月继续对患者进行持续随访评估以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1.患者需求:造口建立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总分中位数为68,四分位间距为19.75,且都有着广泛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其中信息需求、支持需求和心理需求得分最高,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是57.95(47.73)、50.00(50.00)和47.50(40.00)。该阶段患者信息需求主要包括造口护理相关信息和癌症治疗相关信息,支持需求主要为获得医疗团队的支持。自卑、无力感、内疚和担忧是该阶段患者主要的心理问题。造口还纳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总分中位数为95,四分位间距为35,略好于造口建立期患者。信息需求和支持需求是该阶段患者得分最高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是72.73(36.36)和40.00(45.00)。该阶段患者信息需求主要包括管理症状的方法和疾病的预后相关信息,支持需求包括医疗团队的支持和同伴支持。2.证据综合阶段:通过对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和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指南和系统评价进行文献检索,最终分别纳入指南文献5篇和系统评价7篇,以及指南文献9篇和系统评价3篇。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汇总以及专家小组的论证,最终形成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和造口建立期护理最佳实践信息册。因缺乏造口还纳期护理指南,对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原始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并总结归纳出9个方面的系统评价结果。3.证据传播阶段: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经研究小组反复讨论,构建了《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包括护理原则、造口两阶段护理子方案以及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子方案三个部分。通过专家论证法将该方案进行简化和修订,形成终稿,包括护理原则、造口建立期护理方案和造口还纳期护理方案三个部分,造口建立期护理方案和造口还纳期护理方案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延续性护理三个方面。4.证据应用阶段:除社会家庭状况维度外,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其他维度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除在性需求维度外,干预组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造口还纳时间以及LARS的严重程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论:1.ERAS理念下造口建立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支持性护理需求程度较高,其中信息需求特别是造口护理和癌症治疗相关信息以及获得医疗团队的支持是该阶段患者最主要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2.ERAS理念下造口还纳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支持性护理需求程度较高,其中信息需求特别是管理症状的方法和疾病的预后相关信息以及获得医疗团队和同伴的支持是该阶段患者最主要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3.构建的《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应用于我国结直肠ERAS临床情境中具有一定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推广并为临床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于玲玲[3](2021)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与配偶感知压力和二元应对对夫妻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的生活质量、感知压力和二元应对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患者和配偶感知压力和二元应对对夫妻生活质量影响的主客体效应,为今后护理领域积极开展“以夫妻为中心”的二元干预研究以提高患者、配偶及整个家庭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吉林省五所三甲医院行结直肠癌手术的150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及其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中文版感知压力量表、二元应对量表进行调查。运用SPSS26.0和AMO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的生活质量、感知压力和二元应对状况: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的生活质量平均得分分别为432.39±118.04和416.57±107.30。无论是患者还是配偶在年龄大于70岁以上、文化程度低、家庭平均月收入小于1000元、夫妻关系一般、有慢性病、造口术后时间在1~3个月、完全不能造口自理、有造口并发症的人群生活质量得分均较低。除了上述共性的部分外,患者在排便不规律、每月购买造口用品的费用在300元以上方面生活质量得分更低,而配偶在患者术后性生活减少方面生活质量得分更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的感知压力平均得分分别为31.67±5.71和32.71±5.30。无论是患者还是配偶在文化程度低、家庭平均月收入低、夫妻关系一般、部分或完全不能造口自理的人群感知压力得分均较高。除了上述共性的部分外,患者在造口术后时间为1~3个月、有慢性病、有造口并发症方面的感知压力得分更高,而配偶在患者造口术后时间为1个月~方面感知压力得分更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的二元应对平均得分分别为102.51±8.52和101.14±7.65。无论是患者还是配偶在文化程度低、家庭平均月收入小于1000元、夫妻关系一般、有慢性病、造口术后时间在1个月~、有造口并发症的人群二元应对得分均较低。除了上述共性的部分外,患者在完全不能进行造口自理方面二元应对得分更低。(2)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生活质量、感知压力和二元应对间的差异:在生活质量方面,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精力、精神健康得分均高于配偶(t=2.035~5.947,P<0.05),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均低于配偶(t=-2.089~-2.069,P<0.05);在感知压力方面患者得分低于配偶(t=-2.340,P<0.05);在二元应对方面,患者压力沟通、消极二元应对得分均高于配偶(t=4.805~9.592,P<0.05),委托二元应对得分低于配偶(t=-14.852,P<0.05)。(3)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生活质量、感知压力和二元应对间的关系: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与配偶生活质量得分呈正相关(r=0.646,P<0.01)。患者感知压力得分与配偶感知压力得分呈正相关(r=0.513,P<0.01)。患者压力沟通、支持二元应对、委托二元应对、消极二元应对和共同二元应对得分与配偶压力沟通、支持二元应对、委托二元应对、消极二元应对和共同二元应对得分呈正相关(r=0.378~0.519,P<0.01)。(4)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主客体效应分析:主体效应方面,患者和配偶的压力沟通、支持二元应对、委托二元应对和共同二元应对均能正向预测自身的生活质量(P<0.05),而感知压力和消极二元应对均能负向预测自身的生活质量(P<0.05)。客体效应方面,患者和配偶的压力沟通、支持二元应对、委托二元应对和共同二元应对均能正向预测对方的生活质量(P<0.05),而感知压力和消极二元应对均能负向预测对方的生活质量(P<0.05)。结论:(1)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及其配偶的生活质量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仍有待提高。无论是患者还是配偶其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家庭月收入越低、夫妻关系一般、有慢性病、造口术后时间越短、完全不能造口自理是患者和配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除了上述共性的部分外,排便不规律、每月购买造口用品费用越高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而患者术后性生活减少是配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因此,提供护理服务时在考虑其共性部分的同时也应注意个体差异。(2)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在生活质量总分、精力、精神健康、压力沟通和消极二元应对方面的得分高于配偶,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感知压力和委托二元应对方面的得分低于配偶。(3)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的生活质量、感知压力和二元应对间彼此相关。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的生活质量分别受自身及对方感知压力和二元应对的影响。患者和配偶的压力沟通、支持二元应对、委托二元应对和共同二元应对越高,则自身及对方的生活质量越高;患者和配偶的感知压力和消极二元应对越高,则自身及对方的生活质量越低。建议医护人员在对具有特殊健康管理需求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等进行研究和实际疾病控制时,应将患者和配偶视为一个整体,制定有效的“以夫妻为中心”的慢性病健康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配偶及整个家庭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陈娇[4](2021)在《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干预方案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函询构建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干预方案,并将该方案应用于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中,探究干预方案对结直肠癌患者造口自我护理、社会心理适应性及造口自我效能的影响,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方案构建和干预研究两个阶段。1.方案构建:通过查阅文献和小组讨论,制定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初始干预方案,通过对18名长期从事胃肠肿瘤方向的临床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确定最终的干预方案。2.干预研究:选取76名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适应性领导理论干预方案,评价适应性领导理论干预方案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的影响。结果:1.专家函询结果:18位专家平均年龄(45.11±8.16)岁,工作20年以上者达66%;两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两轮专家提出意见率分别为100%和28%;第一轮专家权威系数和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0.944和0.224,第二轮为0.939和0.307。从两轮专家函询结果判断本研究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构建的干预方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2.干预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共73名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的时间效应(F=129.017,P<0.001)、组间效应(F=4.287,P=0.042)、时间与组间的交互作用(F=4.178,P=0.017)均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出院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社会心理适应能力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者社会心理适应能力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时间与组间的交互作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出院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造口自我效能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者造口照护、社交自我效能、饮食选择、从事劳动信心、保持活力信心、造口自理能力、自我效能总分的时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造口照护、社交自我效能、保持活力信心、造口自理能力、自我效能总分的组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造口照护、社交自我效能、保持活力信心、造口自理能力、自我效能总分的时间和组间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出院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造口照护、社交自我效能、保持活力信心、造口自理能力、自我效能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过查阅文献、小组会议,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2.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提高结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社会心理适应性,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

杨艳[5](2020)在《治疗性沟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了解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现状,分析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影响因素。2.根据脑卒中患者疾病知识水平、抑郁程度、社会支持水平、应对能力等制定治疗性沟通方案,探讨治疗性沟通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提供策略依据。方法1.横断面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住院治疗的205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待患者病情平稳后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患者一般资料问卷和残疾接受度量表。用频数和构成比来描述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其临床资料,(?)±s描述计量资料,单样本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影响因素。2.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8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住院的113例缺血性脑卒中残疾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病情平稳后进行基线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问卷、脑卒中健康知识问卷、医学应对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残疾接受度量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基线调查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一般性沟通,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性沟通直至患者出院,出院后通过微信群继续实施为期3个月的干预,出院1个月和出院3个月时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的方式进行量表重测。采用卡方检验进行两样本一般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干预前后及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两组的差异,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横断面研究: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处于中等水平,总得分为(83.43±11.86)分,扩大维度、转变维度、包容维度、从属维度得分分别为(25.2±4.33)、(23.52±3.84)、(22.68±4.11)、(11.99±2.46)分;经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医保类型、治疗方法、MRS评分、合并症、发病次数及卒中类型的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水平不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RS评分、家庭人均月收入、卒中类型、发病次数、是否已婚是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影响因素。2.随机对照研究(1)治疗性沟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试验组患者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抑郁得分在组间、时间、组间×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性沟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社会支持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试验组患者社会支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得分在组间、时间、组间×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性沟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对疾病能力的影响: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应对各维度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试验组患者面对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回避与屈服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面对维度、回避维度与屈服维度得分在组间、时间、组间×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性沟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影响: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残疾接受度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试验组患者残疾接受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残疾接受度得分在组间、时间、组间×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性沟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出院1个月和出院3个月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生活质量得分在组间、时间、组间×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残疾接受度处于中度接受水平,MRS评分、家庭人均月收入、卒中类型、发病次数、是否已婚是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医务工作者应重视对患者残疾接受度的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或方法来提高患者的残疾接受度。2.治疗性沟通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提高社会支持水平,提高面对疾病的能力,减轻屈服与回避倾向,提高患者残疾接受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性沟通的效果越来越显着。治疗性沟通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目的明确、有针对性,在临床上可实施性高,值得护理人员逐步推广应用。

王璟[6](2020)在《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在患者术后、化疗中期、化疗结束及化疗结束后3个月各时段照顾负担的水平;分析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从患者术后到化疗结束后3个月照顾负担的轨迹及其潜类别;分析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不同时间点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及照顾负担各潜类别影响因素,并对患者生命质量和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进行主客体依赖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纵向研究设计,以照顾者适应模型和癌症家庭照顾模型为指导,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中科院肿瘤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鄂尔多斯中心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医院等医院,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85对大肠癌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在患者手术后、化疗中期、化疗结束、化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调查表、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QOL-C30)、照顾者-一般情况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FCTI)、简易应对量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CRA)。利用SPSS22.0、MPlus8.3、SAS9.4及Statal5.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广义方程估计、潜变量分类增长模型、主客体依赖模型。结果:(1)对大肠癌患者不同时期生命质量的15个维度进行描述,躯体、角色、情绪、认知以及社会功能维度与总健康的得分在化疗中期处于低值,说明患者在化疗中期时,总健康与躯体、角色、情绪、认知以及社会功能较差,除去失眠,患者的疲乏、恶心呕吐、疼痛、气促、失眠、食欲减退、便秘及腹泻等在化疗中期较为明显,而患者在手术后失眠症状较其他时期更为严峻,并且患者在化疗结束后经济困难较其他时期更为严重。(2)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普遍存在照顾负担,对照顾者影响较大的是“时间受打扰”和“经济困难”两个维度;照顾负担在随访期间先上升后下降,在化疗中期较为严重。照顾者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在化疗中期得分最低;而照顾者照顾能力和消极应对趋势为先升后降,在化疗中期得分较高。(3)不同时期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因素不一,临床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手术后,影响照顾负担的患者因素包括:直肠癌患者、患者收入较高、患者认知功能较差,照顾者因素包括:照顾者需照顾他人、、照顾能力欠缺且采取消极应对,会加重照顾负担。化疗中期,影响照顾负担作用由大到小依次是患者恶心呕吐、患者性别、患者情绪功能、照顾者消极应对以及照顾者民族。其中患者为男性、情绪功能较差,恶心呕吐症状严重会加重照顾负担;照顾者为少数民族且采取消极应对措施会加重负担。化疗结束后,患者行开腹手术、恶心呕吐及气促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其照顾者照顾负担较重;照顾者社会支持水平高,较少采用消极应对,会减轻照顾负担。在最后一次随访,增加照顾负担的因素主要是患者收入较低、躯体功能较差,出现便秘症状及照顾者社会支持水平较低。(4)采用增长混合模型将照顾者照顾负担分为了三个潜类别,分别为低负担(12.97%)、中负担(55.14%)、高负担(31.89%),三组照顾负担随时间为先升后降趋势,在化疗中期照顾负担最重。不同潜类别组的照顾负担影响因素不同,其中低负担组的影响因素是患者的年龄(β=-1.501,P=0.002)、患者的性别(β=5.714,P=0.020)、自理程度(β=5.464,P=0.003)、疲乏(β=0.079,P=0.011)、食欲丧失(β=3.101,P=0.009)以及照顾者年龄(β=3.364,P=0.000)、教育程度(β=-2.206,P=0.000)、与患者同住状态(β=4.881,P=0.000)、照顾时长(β=3.932,P=0.000)、一般自我效能(β=-0.273,P=0.000)、照顾能力(β=1.710,P=0.000)。中负担组与患者躯体功能(β=-0.054,P=0.023)、角色功能(β=-0.070,P=0.001)、社会功能(β=-0.016,P=0.046)、疲乏(β=0.085,P=0.000)、恶心呕吐(β=0.080,P=0.000)、失眠(β=0.029,P=0.005)、经济困难(β=0.030,P=0.001)以及照顾者分担照顾患者人数(β=-1.133,P=0.002)、社会支持(β=-0.309,P=0.000)、照顾能力(β=0.202,P=0.002)、消极应对(β=0.348,P=0.001)有关。高负担组的影响因素为患者自理程度(β=1.348,P=0.047)、总体健康状况(β=-0.097,P=0.012)、疲乏(β=1.072,P=0.013)、恶心呕吐(β=0.064,P=0.010)、疼痛(β=0.084,P=0.016)以及照顾者年龄(β=-0.322,P=0.029)、居住在农村(β=-1.772,P=0.012)、照顾时长(β=0.273,P=0.001)、分担照顾患者人数(β=-2.501,P=0.002)、一般自我效能(β=-0.207,P=0.045)、社会支持(β=-0.312,P=0.025)、照顾能力(β=0.354,P=0.000)。(5)通过主客体依赖分析照顾者照顾负担与患者生命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模型拟合结果较好,大肠癌患者手术后生命质量受到手术后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β=-0.387,P=0.000);化疗中期患者生命质量受到手术后照顾者照顾负担(β=-0.779,P=0.004)和同时期(β=-10.808,P=0.000)照顾负担影响,化疗中期(P=0.846)和化疗结束后(P=0.992)照顾负担不能有效的预测化疗结束后患者的生命质量;化疗结束后三个月患者的生命质量受到同时期(β=-9.474,P=0.000)和化疗结束(β=-4.987,P=0.013)照顾负担的影响。结论:①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随时间发生改变,整体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各维度照顾负担同样随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化疗中期照顾负担较重。②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各时期的影响因素不同,提示临床工作人员要注意照顾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情况,但需要结合各时期照顾负担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③分析各潜类别组影响因素,总体来说,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照顾者的一般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以及照顾能力对各潜类别组照顾负担影响较大,但是每个潜类别组有其独特的影响因素,提示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和照顾者的不同特征来识别其照顾负担程度,或根据不同程度照顾负担进行针对性的干预。④通过主客体依赖模型可知,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受到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照顾者负担越重,患者生命质量越低。且照顾者的照顾负担也受到患者生命质量影响,提示医护人员应将患者及其照顾者视为一个护理单元,并在患者的疾病轨迹中一起为其服务。

何月月[7](2020)在《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调查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病耻感与心理社会适应、应对方式的相关性;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应对方式在心理社会适应于病耻感间的中介作用模型,探究三个变量之间的作用路径机制,为医务人员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帕金森病患者的病耻感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选择某三甲医院确诊为帕金森病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266例。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病耻感量表(24-item Stigma Scale for Chronic Illness,SSCI)、改良H-Y分级量表(Hoehn&Yahr grading scale)、帕金森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Psychosocial Adjustment Scale for Parkinson’s disease,PAS)和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经双人录入Excel,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运用Amos24.0构建心理社会适应、应对方式及病耻感的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作用路径关系。结果1.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总分为(54.35±11.25)分,内在病耻感为(32.71±7.43)分,外在病耻感为(21.64±4.83)分,各维度均分由高到低为:内在病耻感(2.52±0.90)分和外在病耻感(1.97±0.76)分。2.帕金森病患者面对型应对方式得分为(16.28±4.15)分,回避型应对方式得分为(17.29±2.22)分,屈服型应对方式得分为(11.05±2.86)分。帕金森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总分为(83.79±15.27)分,各维度均分排列顺序依次为:自我效能(3.18±0.80)分,自尊(2.66±0.78)分,社会支持(2.62±0.99)分,焦虑/抑郁(2.55±1.05)分,自我生活态度(2.50±1.04)分,自我接纳(2.31±0.91)分。3.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职业、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运动分类的帕金森病患者间的病耻感得分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病耻感总分及各维度与面对型应对方式呈显着负相关,与回避和屈服型应对方式呈显着正相关;与心理社会适应总分及各维度均呈现负相关关系。4.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运动分类、屈服型应对方式、自我生活态度和社会支持是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51.0%(P<0.05)。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面对、回避和屈服型应对方式分别在心理社会适应和病耻感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分别为8.1%、7.5%和23.1%。结论1.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病耻感,以内在病耻感为主;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应对方式以回避和屈服型为主,较少选择面对型应对方式。2.心理社会适应越好和采用面对型应对方式倾向的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越低;较常采用回避和屈服型应对方式的患者病耻感越高;维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可帮助患者减少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选择面对的应对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减少屈服型应对方式来进一步改善病耻感。3.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主要受年龄、婚姻、运动分类、屈服型应对方式、自我生活态度和社会支持的影响,医护人员应了解其病耻感的特殊性,采用针对性干预方案改善患者的病耻感,提高生活质量。

龚婷[8](2019)在《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及自尊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描述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现状,分析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探讨患者病耻感和社会支持、自尊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中干预患者病耻感提供参考价值和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南昌市某所三甲综合医院门诊就诊的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资料,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使用Excel进行双人录入,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总分为(52.74±9.76)分,其中社会排斥为(21.31±4.05)分,经济歧视为(6.96±1.89)分,内在羞耻感为(11.28±2.93)分,社会隔离为(13.19±2.95)分。2.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为(41.85±9.35)分,其中主观支持为(22.31±6.19)分,客观支持为(11.77±3.81)分,对支持的利用度为(7.78±2.80)分。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自尊总分为(23.2±3.91)分。3.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购买造口用品报销费用、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造口接受程度、造口自理程度、与医护人员的交流程度的患者病耻感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总分及三个维度(社会排斥、内在羞耻感和社会隔离)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p<0.01),与客观支持呈正相关(p<0.01)。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与自尊总分呈负相关(p<0.01)。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的因素有:年龄、造口自理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造口接受程度、与医护人员交流程度、文化程度、自尊,7个变量共解释说明总变异为58.3%。结论:1.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存在中等程度的病耻感。2.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可明显降低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3.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自尊越低导致病耻感越高。4.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造口自理程度、自尊、家庭人均月收入、造口接受程度、文化程度、与医护人员交流程度。

廖茜[9](2019)在《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护理干预方案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影响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韧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心理韧性与医学应对方式、社会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探讨基于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干预方案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韧性、适应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方法1.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2月在湖南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42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OAI-23)进行调查。了解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和社会心理适应现况。2.随机抽取湖南省某三甲医院胃肠外科80名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分成干预组(38名)和对照组(36名)。干预组接受基于接纳承诺疗法制定的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时分别对患者的心理韧性、适应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结果1.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韧性水平总得分(64.51±12.43)分,各维度平均得分分别是自强(2.70±0.58)分、坚韧(2.57±0.96)分、乐观(2.39±0.57)分;面对平均得分为(17.23±4.40)分;回避平均得分为(16.03±2.54)分;屈服平均得分为(8.99±3.63)分;社会心理适应得分为(45.07±11.67)分。2.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性别、自我护理情况以及家庭人均月收入是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P<0.05)。3.相关分析表明:心理韧性与社会心理适应、面对呈正相关(r=0.365,r=0.494;P<0.01),与屈服应对呈负相关(r=-0.394;P<0.01),社会心理适应与面对应对呈正相关(r=0.213;P<0.01),与屈服应对呈负相关(r=-0.447;P<0.01)。心理韧性、社会心理适应与回避应对三者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韧性结构方程最终适配度指标为:RMSEA=0.068、GFI=0.960、CFI=0.972、TLI=0.955、NFI=0.949、IFI=0.973,该模型各项拟合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拟合度较好。5.两组患者在一般人口学资料、心理韧性、社会心理适应和自我护理水平基线得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心理韧性总分及坚韧、乐观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强维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心理韧性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适应总分及接受维度、积极的生活态度维度得分情况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适应水平总分、接受维度、积极的生活态度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我护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韧性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因素包括:职业、文化程度、性别、自我护理、家庭人均月收入。2.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韧性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社会心理适应水平,还可以通过面对、屈服应对方式,间接影响社会心理适应水平。3.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干预方案能有效促进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增强社会心理适应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徐静[10](2019)在《家庭保健视角下健康信念对肠造口患者院后早期护理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旨在了解家庭保健在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中的意义,分析肠造口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间健康管理的需求情况及出院后支持计划的发展现状,探究健康信念干预对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促进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社会心理适应提供实践指导和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1)质性研究:运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4月在镇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造口门诊就诊的12例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访谈由两名护理研究生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在一个私人安静的空间里进行,以当场记录和录音相结合的形式与患者进行面对面深入访谈,每次访谈时间约为2540分钟,使用解释性的现象学分析,以此了解肠造口患者院后家庭保健中的健康管理需求。访谈人数以资料达到饱和状态为准。(2)干预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镇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10例因结直肠癌行结肠或回肠造口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有55例,试验组有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造口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造口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信念模式干预,干预周期为3个月。该干预模式主要是通过提高患者术后早期信息察觉、技能学习、需要感知等方面的能力来形成自我健康信念;以健康目标为导向,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进而促进积极生活态度的产生,形成健康行为。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情况调查表对肠造口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资料进行收集。在患者术后第1天、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时采用中文版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OAI-20)和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分别评估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及生活质量情况。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用的统计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四格表卡方检验等。结果:1.质性研究结果:肠造口患者过渡期身体意象、日常和社交生活活动、造口管理教育、家庭及社会支持等方面问题突出,护理需求明显。2.干预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造口类型、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干预前试验组肠造口患者术后社会心理适应总得分为28.49±11.09分,对照组适应总得分为27.00±12.07分,患者总体处于低适应水平;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术后社会心理适应总分、正性情绪得分、负性情绪得分、社会生活适应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术后社会心理适应总分、正性情绪得分、负性情绪得分、社会生活适应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3)在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术后社会心理适应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5)在护理干预后,试验组造口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36%,对照组造口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73%;四格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造口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患者有2例发生造口周围性皮炎,对照组患者有8例发生造口周围性皮炎,两组患者造口周围性皮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居家健康管理需求迫切。2.健康信念能提高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及生活质量。3.肠造口患者术后出院后支持计划有待完善。

二、结肠造口早期患者的自尊和社会支持评估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肠造口早期患者的自尊和社会支持评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循证与叙事构建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造口适应意义
        1.2 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整合研究
    2 理论基础
        2.1 叙事循证医学模式
        2.2 行动研究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4 技术路线图
    5 概念界定
    6 研究内容
        6.1 成立行动研究小组
        6.2 研究步骤
        6.3 研究方法
    7 伦理问题
    8 质量控制过程
        8.1 方法控制
        8.2 研究团队协作完成
        8.3 提高研究者可信度
第一部分 造口适应需求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参与者
    3 研究内容
        3.1 研究过程
        3.2 研究工具
        3.3 数据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主题1:造口患者适应需求多元化
        4.2 主题2:造口患者适应过程与时间具有相关性
        4.3 主题3:造口适应与个人经历有关
        4.4 主题4:造口专科护理存在发展机遇
    5 讨论
        5.1 造口患者多元适应需求亟待关注
        5.2 造口患者个人经历与社会文化具有相关性
        5.3 造口患者适应过程与时间具有相关性
        5.4 造口专科实践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6 反思评价
第二部分 造口适应因素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过程
        3.1 确定研究主题
        3.2 文献检索
        3.3 证据筛选与提取
        3.4 数据评估
        3.5 数据分析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第三部分 造口适应最佳证据总结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肠造口护理相关指南评价研究
        2.2 造口专科护士角色与实践相关文献质量评价
        2.3 肠造口适应最佳证据总结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纳入指南整体质量较高
        4.2 造口专科护士角色定位
    5 反思评价
第四部分 造口适应模式实践方案的初步建构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对象
    4 研究内容与统计结果
        4.1 文献回顾与证据整合
        4.2 改良德尔菲函询调查
        4.3 改良德尔菲专家论证会
    5 研究结果
        5.1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构建
        5.2 《造口适应标准化实践方案》构建
    6 讨论
        6.1 造口评估工具有待进一步完善
        6.2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构建的重要性
        6.3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构建的科学性
    7 反思评价
第五部分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可行性评估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收集数据方法
        2.4 数据分析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原则
    3 研究结果
        3.1 患者资料
        3.2 个案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叙事在造口适应实践中的作用
        4.2 叙事在护理中的应用
    5 反思评价
第六部分 讨论与建议
    1 讨论
        1.1 研究设计的适宜性分析
        1.2 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在专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探讨
    2 未来建议
        2.1 加强造口专科护理体系完善
        2.2 研究的可持续性改进与优化
        2.3 本研究后续展望
    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一个理论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核心概念界定
        1.2.2 相关理论
        1.2.3 ERAS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内容
        1.2.4 ERAS在结直肠外科治疗护理中的应用的文献回顾
        1.2.5 癌症患者需求测评工具
        1.2.6 结直肠癌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及其相关因素的文献回顾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患者需求
    2.1 ERAS理念下造口建立期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混合方法研究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方法
        2.1.3 研究结果
    2.2 ERAS理念下造口还纳期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混合方法研究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方法
        2.2.3 研究结果
    2.3 讨论
        2.3.1 造口建立期患者护理需求分析
        2.3.2 造口还纳期患者护理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证据综合:系统评价
    3.1 成立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造口护理循证实践小组
    3.2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文献的检索和评价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研究结果
    3.3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证据的总结和等级评价
        3.3.1 研究目的
        3.3.2 研究方法
        3.3.3 研究结果
    3.4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文献的检索和评价
        3.4.1 研究目的
        3.4.2 研究方法
        3.4.3 研究结果
    3.5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证据的总结和等级评价
        3.5.1 研究目的
        3.5.2 研究方法
        3.5.3 研究结果
    3.6 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文献系统评价
        3.6.1 研究目的
        3.6.2 研究方法
        3.6.3 研究结果
    3.7 讨论
        3.7.1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3.7.2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3.7.3 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证据传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
    4.1 成立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制定小组
    4.2 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
    4.3 《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的专家论证
        4.3.1 研究目的
        4.3.2 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证据应用:临床试点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和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研究方法
        5.2.3 评价指标
        5.2.4 资料收集
        5.2.5 质量控制
        5.2.6 伦理许可
        5.2.7 统计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失访情况
        5.3.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5.3.3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5.3.4 干预方案对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5.3.5 干预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5.3.6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不同时点的造口相关并发症比较
        5.3.7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造口还纳时间比较
        5.3.8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LARS严重程度比较
    5.4 讨论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造口建立期患者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 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三 造口建立期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表
    附录四 造口建立期患者访谈提纲
    附录五 造口还纳后患者问卷调查表
    附录六 造口还纳期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表
    附录七 造口还纳期患者访谈提纲
    附录八 中文版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Ⅱ
    附录九 AMSTAR评价清单及说明
    附录十 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 版)
    附录十一 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与配偶感知压力和二元应对对夫妻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5 文献回顾
    1.6 理论依据及研究框架
    1.7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设计类型
    2.2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2.3 研究工具
    2.4 资料收集
    2.5 统计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学考虑
    2.8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和正态性检验
    3.2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的一般人口学和患者疾病特征
    3.3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单因素分析
    3.4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感知压力现状及其单因素分析
    3.5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二元应对现状及其单因素分析
    3.6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生活质量、感知压力和二元应对间的差异性分析
    3.7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生活质量、感知压力和二元应对间的相关性分析
    3.8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感知压力、二元应对与生活质量的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的生活质量现状
    4.2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的感知压力现状
    4.3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的二元应对现状
    4.4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生活质量、感知压力和二元应对间的差异性
    4.5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生活质量、感知压力和二元应对间的相关性
    4.6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配偶感知压力、二元应对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创新性
    5.3 本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B:量表授权
附录 C:调查问卷
附录 D:医学伦理审查报告
附录 E:综述 慢性病患者和配偶二元应对理论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干预方案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适应性领导理论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适应性领导理论的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结直肠癌
        1.4.2 造口
        1.4.3 适应性领导理论
第2章 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构建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干预方案
    2.1 组建研究小组
    2.2 查阅文献
    2.3 小组会议
    2.4 德尔菲专家函询
        2.4.1 专家的选择
        2.4.2 制定函询表
        2.4.3 统计学方法
        2.4.4 函询结果
第3章 适应性领导理论干预方案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剔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类型
        3.2.2 样本量的确定
        3.2.3 分组方法
        3.2.4 干预方法
        3.2.5 研究工具
        3.2.6 资料收集
        3.2.7 质量控制
        3.2.8 伦理原则
        3.2.9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
        3.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3.2 两组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3.3.3 两组患者社会心理适应性比较
        3.3.4 两组患者造口自我效能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适应性领导理论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4.2 适应性领导理论干预方案能够提高结直肠癌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
    4.3 适应性领导理论干预方案能够提高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能力
    4.4 适应性领导理论干预方案对结直肠癌患者造口自我效能有一定效果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局限性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B 知情同意书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我国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疾病自我隐瞒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治疗性沟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4 研究假设
一、住院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统计学方法
        1.1.4 质量控制
        1.1.5 伦理原则
        1.1.6 技术路线
    1.2 结果
        1.2.1 脑卒中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与临床资料
        1.2.2 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得分
        1.2.3 不同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的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得分比较
        1.2.4 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多因素分析
    1.3 讨论
        1.3.1 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现状分析
        1.3.2 脑卒中残疾患者残疾接受度影响因素分析
    1.4 小结
二、治疗性沟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干预效果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研究工具
        2.1.4 研究方案
        2.1.5 出院后随访
        2.1.6 统计学处理
        2.1.7 质量控制
        2.1.8 伦理原则
        2.1.9 技术路线
    2.2 结果
        2.2.1 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2.2.2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抑郁、社会支持、应对、残疾接受度、生活质量的基线资料比较
        2.2.3 干预前后两组疾病知识得分的比较
        2.2.4 干预前后两组抑郁得分的比较
        2.2.5 干预前后两组社会支持得分的比较
        2.2.6 干预前后两组应对各维度得分的比较
        2.2.7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残疾接受度得分的比较
        2.2.8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的比较
    2.3 讨论
        2.3.1 治疗性沟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知识水平的影响
        2.3.2 治疗性沟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2.3.3 治疗性沟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的影响
        2.3.4 治疗性沟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对能力的影响
        2.3.5 治疗性沟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的影响
        2.3.6 治疗性沟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4 小结
结论
创新之处
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残疾接受度量表
附录二 抑郁自评量表
附录三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附录四 医学应对量表
附录五 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
综述 残疾接受度的研究进展
    1 残疾接受度
        1.1 残疾接受度的概念
        1.2 残疾接受度理论框架与测量工具
    2 残疾接受现状与影响因素
        2.1 残疾接受现状
        2.2 残疾接受度的影响因素
    3 残疾接受度对康复结局的影响
    4 残疾接受度干预现状研究
    5 小结与展望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大肠癌流行病学特征
    二、照顾负担
        (一) 照顾负担的相关概念
        (二) 照顾负担测评工具
    三、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
        (一)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现状
        (二)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因素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相关概念
        (一) 照顾者
        (二) 家庭照顾者
        (三) 照顾负担
        (四) 纵向研究
        (五) 癌症轨迹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四、理论框架
        (一) 癌症家庭照顾模型
        (二) 照顾者适应模型
        (三) 本研究理论模型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工具
        (三) 资料收集
        (四) 质量控制
        (五) 统计分析
        (六) 技术路线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一、随访完成情况
    二、大肠癌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人口学及疾病资料的描述分析
        (一) 大肠癌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
        (二) 大肠癌患者疾病相关资料
        (三)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基本特征
    三、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描述性分析
        (一) 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描述分析
        (二) 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变化趋势
    四、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照顾能力、应对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一)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描述分析
        (二)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的描述性分析
        (三)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的描述性分析
        (四)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五、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手术后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因素
        (二) 化疗中期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因素
        (三) 化疗结束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因素
        (四) 化疗结束后3个月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因素
    六、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水平及异质性
        (一)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水平及变化特点
        (二)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异质性分析
        (三)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不同潜类别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四)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不同潜类别影响因素分析
    七、大肠癌患者与家庭照顾者主客体依赖性研究
        (一) 手术后及化疗中期患者生命质量与照顾者负担主客体依赖模型
        (二) 化疗中期及化疗结束患者生命质量与照顾者负担主客体依赖模型
        (三) 化疗结束及化疗结束后3个月患者生命质量与照顾者负担主客体依赖模型
第五章 讨论
    一、大肠癌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基本特征分析
    二、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现状分析
        (一)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各维度子负担与总负担的变化趋势
        (二)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潜类别的变化趋势
    三、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因素分析
        (一)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不同时期影响因素的分析
        (二)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总负担及三个潜类别组影响因素的分析
    四、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与照顾者照顾负担的主客体依赖分析
        (一) 手术后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和照顾者照顾负担主体和客体效应明显
        (二) 化疗中期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和照顾者照顾负担主体效应明显
        (三) 化疗结束3个月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受到化疗结束及同时期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随时间发生变化
        (二)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各时期照顾负担影响因素不同
        (三)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各潜类别组照顾负担影响因素不尽相同
        (四) 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受到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
    二、研究的创新性
    三、局限性及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一) 样本代表性不足
        (二) 随访时间不充足
        (三) 照顾负担潜类别差异性挖掘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
    附录3 患者疾病相关信息
    附录4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QOL-C30)
    附录5 家庭照顾者一般情况调查表
    附录6 一般自我效能表
    附录7 社会支持量表
    附录8 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
    附录9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附录10 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7)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3 理论依据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资料收集与数据处理
    4 伦理原则
    5 技术路线
    6 质量控制
结果
    1 帕金森病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2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应对方式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分析
    3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的单因素分析
    4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与心理社会适应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5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1 帕金森病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2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应对方式和心理社会适应的现状分析
    3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的人口学差异分析
    4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心理社会适应及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
    5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的多因素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8)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及自尊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造口患者病耻感研究现状
        1.2.2 造口患者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
        1.2.3 造口患者自尊的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
        1.3.1 病耻感
        1.3.2 社会支持
        1.3.3 自尊
        1.3.4 尿流改道
        1.3.5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量
        2.2.2 研究工具
        2.2.3 资料收集
        2.2.4 质量控制
        2.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基本资料
    3.2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得分
    3.3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
    3.4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自尊得分
    3.5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对病耻感的影响
    3.6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3.7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与自尊的相关性分析
    3.8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一般资料
    4.2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现状
    4.3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社会支持现状
    4.4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自尊现状
    4.5 一般资料对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4.5.1 年龄
        4.5.2 与医护人员的交流程度
        4.5.3 文化程度
        4.5.4 造口自理程度
        4.5.5 家庭人均月收入
        4.5.6 造口接受程度
    4.6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4.7 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病耻感和自尊的相关性
    4.8 对策与建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局限性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综述
    参考文献

(9)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护理干预方案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影响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概念性定义
    1.6 理论基础及架构
    1.7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韧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基于接纳与承诺疗法的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韧性及适应水平干预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3 干预结果
    3.4 讨论
第4章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10)家庭保健视角下健康信念对肠造口患者院后早期护理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调查
        1.1.2 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
        1.1.3 造口术的发展
    1.2 相关概念
        1.2.1 家庭保健
        1.2.2 健康信念
        1.2.3 肠造口术后早期阶段
        1.2.4 适应水平
        1.2.5 生活质量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肠造口患者院后家庭保健中健康管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2.1 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3 结果
        2.3.1 主题1:造口手术影响
        2.3.2 主题2:身体意象
        2.3.3 主题3:日常生活活动
        2.3.4 主题4:造口和性生活
        2.3.5 主题5:造口管理教育需求
        2.3.6 主题6:支持需求
    2.4 讨论
        2.4.1 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院后造口适应水平及生活质量
        2.4.2 保证过渡期患者疾病信息的衔接性,提高延续性护理的质量
        2.4.3 强化患者社会情感支持,提升患者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价值
    2.5 小结
第三部分 健康信念干预对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适应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1 对象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2.1 样本流失情况
        3.2.2 两组患者基线比较
        3.2.3 健康信念模式干预的效果观察
    3.3 讨论
        3.3.1 健康信念模式可提高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社会心理适应水平
        3.3.2 健康信念模式可提高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生活质量
        3.3.3 健康信念模式可减少肠造口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
        3.3.4 健康信念模式的远期效果观察
第四部分 小结
    4.1 本研究的结论
        4.1.1 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居家健康管理需求迫切
        4.1.2 健康信念能提高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及生活质量
        4.1.3 肠造口患者术后出院后支持计划有待完善
    4.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3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4.3.1 研究的局限
        4.3.2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结肠造口早期患者的自尊和社会支持评估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循证与叙事构建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D]. 闫媛媛.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 胡洁蔓. 吉林大学, 2021(01)
  • [3]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与配偶感知压力和二元应对对夫妻生活质量的影响[D]. 于玲玲. 延边大学, 2021(02)
  • [4]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干预方案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陈娇. 南昌大学, 2021(01)
  • [5]治疗性沟通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残疾接受度的干预效果研究[D]. 杨艳.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D]. 王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何月月.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8]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及自尊的相关性研究[D]. 龚婷. 南昌大学, 2019(01)
  • [9]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护理干预方案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影响的应用研究[D]. 廖茜. 南华大学, 2019(01)
  • [10]家庭保健视角下健康信念对肠造口患者院后早期护理效果的影响[D]. 徐静. 江苏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早期结肠造口患者自尊和社会支持的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