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汉语词典精选词条

标准汉语词典精选词条

一、《标准汉语字典》条目选登(论文文献综述)

袁耀辉[1](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指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段然[2](2019)在《“舆论/public opinion?”:一个概念的历史溯源》文中指出从概念史的角度,追溯本土词汇"舆论"与西语public opinion的接引及其传统语义的现代转换轨迹。在public opinion自19世纪中后期初入中国时,"舆论"并未与其直接关联,直到1908年前后才实现了语义对接,而其概念意涵的对接则是在清末立宪改革中逐步展开。20世纪初,在梁启超等晚清士人的推动下,"舆论"开始进入大众视野。预备立宪启动后,"舆论"一词跃登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在与民主知识的互为推演中,逐渐衍生出国人参政、限权政府的现代意涵,近代"舆论"概念由此流行起来。然而在急速推进的时局面前,初具现代含义的"舆论"很快就陷入价值与现实脱节的困境。之后,随着学理探讨的日趋深入,"舆论"的概念意涵逐步明晰,并被专业辞书相继收录。至此,作为public opinion的"舆论"概念在中国社会传播开来。

杨丽雪[3](2018)在《《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与2016年版建筑词语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1978年版和201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建筑词语。人的类活动离不开建筑建造,同样建筑建造也离不开人类活动,建筑活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建筑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建筑词语的研究属于行业语的分类研究,对于构建现代汉语词汇分类系统具有推进意义。词义是词汇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词义引申方式、词义引申过程和词义引申原因的探索,更会丰富词义研究体系。

丁大刚[4](2017)在《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研究》以巴赫金和福柯的话语概念为理论基础,建立了一个译者话语系统,把理雅各的话语分为一般话语、翻译话语和翻译即话语,以“忠实”、“对等”、“释译”和“重译”等翻译话语为主线,贯穿考察理雅各的翻译,目的是揭示理雅各如何以话语为策略,从事翻译的话语实践。具体而言就是,理雅各在其翻译中施加了哪些意识形态,以及他的一般话语、翻译话语和翻译即话语三者如何“共谋”,促进中西文化的互释与会通,进而阐释理雅各在这一翻译过程中对待中国文化传统的态度变化及其自身思想的转变。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依据理雅各的一般话语考察其翻译人生。在19世纪英国在华传教史、英国汉学史和翻译史的观照下,主要从“人”和“书”两个方面建构影响理雅各典籍翻译的社会文化网络。第二,综合考察理雅各的翻译和翻译话语。基本上以时间为线索,把理雅各的翻译分为中文译述、《中国经典》、《中国圣书》和纯文学翻译。他的中文译述主要是为传教服务,但同时也体现了与中国文化的互动,反映了理雅各的“适应主义”传教策略和“比较护教论”。《中国经典》至今仍可视作中国典籍翻译的标杆,从其翻译过程、翻译特点和影响可资佐证,但也存在一些诸如经书的排序和版本的问题,其中渗透着理雅各的主体意识。《中国圣书》的翻译使中国古代经典在比较宗教的视域下得以神圣化,也使儒教和道教的观念借着“圣书”的名誉在西方得以传播。翻译纯文学作品是理雅各与中国古代经书的一种互文式阅读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晚年生活的心境和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此综合考察的基础上,总结理雅各的翻译思想。第三,在梳理忠实、对等、确当翻译、释译等译论的基础上,把理雅各的翻译话语放在整个翻译史的框架内,视其翻译论述为一种话语策略,并以他对“性善”、“上帝”、“道”等概念的翻译为例,探讨他在翻译中施加了哪些意识形态。理雅各以“人性趋向善”来译注孟子的“性善”,一方面表现出调和儒耶人性论的意图,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借助孟子的性善论阐发自己非国教信仰的宗教立场和后千禧年主义的神学思想与世界观。这一翻译实践反映了其“忠实”翻译话语背后的不忠、不信。“God”与“上帝”看似对等的翻译,实则是一种话语实践,是理雅各人为建构的结果。借助这一建构,理雅各不仅在学术的领域解决了译名之争,也在客观上促使儒教在西方得以发明。理雅各翻译儒家之“道”的多样化选词和翻译道家之“道”采取音译转写的方式,一方面想表达儒家之“道”丰富的道德、政治和形而上的内涵,另一方面意欲传递道家之“道”语义的模糊性和思想的神秘性。这一翻译实践是对其所理解和论述的确当翻译的违背,恰恰是一种释译。第四,在“重译”话语的观照下,重点论述理雅各对《论语》的修订和《中庸》的重译,尤其是修订《论语》译本时对孔子的重新认识和评价,重译《中庸》时对“中庸”和“诚”两个概念的重新解读和翻译,其中反映出理雅各思想的转变。其根本原因在于理雅各浸润中国文化已久以及与中国人交往而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同化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以上论述说明理雅各的中国典籍翻译并非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意味着意义的再生产和文化的再现。在21世纪的今天重新阅读理雅各的翻译,我们要看到它的思想史价值,以及对中西文化交流的意义,从而寻找中国思想进入西方的更有效途径。

徐静琪[5](2017)在《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史料的整理、归纳与分析出发,通过对中国当代书籍设计发展历程的梳理与回顾,着重探讨、总结新中国成立至“文革”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这样几个历史阶段中,书籍设计在设计风格、形式结构等方面所发生的视觉变迁及其背后设计价值标准的转变;同时,也对出版体制、文化方针对设计师群体所产生的影响,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与阐述;并进而从国外设计理念的本土化、设计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审美标准的充实、更新等方面,深入解读中国书籍艺术发展变革的内在动因。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试图呈现出中国当代书籍艺术图景,为重新审视并理解当代书籍设计的本土内涵提供可能的路径和角度。回顾当代,书籍设计的理念经历了一个由“封面画”向“整体设计”的演进过程,与此相伴随着的,是设计价值的重建和演变。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论文主要由四章组成。论文第一章主要围绕“新中国”出版体制下的书籍展开讨论。通过体制的保障及设计人员政治身份的确立,延安文艺传统在新中国“十七年”得到了延续,集体创作的模式下建构了书籍视觉图像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密切关联,形成一种崇高的美学风格。第二章是对“文革”书籍进行解读,揭示其“样板化”的特征,反思其中所包含的设计价值极度扭曲和倒退。第三章考察了八九十年代书籍面貌,主要围绕“整体设计”理念的深化,从三个方面,即民国书籍美学的传承、国外设计潮流影响下的风格模仿、书籍设计理论的形成,探讨八九十年代书籍所呈现出的“先锋”与“参照”问题。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设计师大多受过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多重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个体化的表达从集体话语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挣脱出来,设计的手法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诚然,本文对书籍视觉语言与设计思维的把握与阐述,实质上是对人、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回顾和反思。它渗透着审美和风格的转换,其根源正是时代背景下产生对社会文化的不同关注、理解与接受。通过以上研究以求勾勒中国书籍设计转变的轨迹,对构筑完善的书籍设计价值体系有所裨益。

许晓敏[6](2017)在《我国近代服装新思潮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近代(1840年1949年)服装新思潮是我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一部分,它在近代社会的变革中产生,是近代部分国人对服装的动机、造型、色彩、工艺等内容的新认识。我国近代服装新思潮的“新”是相对我国古代的服装“旧”思潮而言的。这两者具有根本差异,其中前者的本质是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后者的本质是“贵贱有差,衣服有等”的礼教。近代服装新思潮是中国服装近现代化的思想根源,对中国服装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根据近代服装新思潮所涉及的具体层面与价值体现的不同,可将近代服装新思潮分为思想的启蒙、艺术的启蒙、技术的启蒙三大类。思想的启蒙,即向民众指明为什么要“变服”,以及如何进行“变服”等问题,阐述了以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为核心的穿衣理念与相关实践,艺术的启蒙,即向民众指明“变服”之后,新装束如何为美的问题,阐述了近代服装新思潮在服装造型设计层面及审美价值趋向上的内涵。技术的启蒙,即向民众指明制作和保养“美装”、“新装”的工艺手法与技术手段。近代服装新思潮的启蒙的实现,离不开近代的报刊、法律通告、演讲、竞赛等传播形式。近代报刊是传播近代服装新思潮的主要手段,其面向大众、丰富多彩的形式,为近代服装新思潮的普及奠定了基础。此外,以自由、平等等为核心的服装法律通告,以及有关“变服”的演讲、竞赛、互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近代服装新思潮。虽然服装新思潮在近代各地区、各阶层之间的传播有差异,但总得来说,其形成离不开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近代服装新思潮中的传统文化根基主要是从思想文化的层面,探讨传统文化在近代服装领域中的传承问题。从先秦的孟子、墨子、老子、庄子到近世的李贽、李渔等人的思想中,均可看到与近代服装新思潮遥相呼应的思想,它们在历史的变迁中演变出新的内涵。近代服装新思潮是近代国人以西方文化为榜样,追求“西化”(即现代化)和融合我国传统文化而“化西”的产物。在以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为指导及对服装“道”、“器”的重视下,近代服装的创新与发展得到重视,近代女性解放及她们在服装中的新风貌得以加速呈现。同时,近代乃至近代以后国人整体的思想意识、外在形象,以及我国服装文化的现代化也受到近代服装新思潮的推动。

沈阳[7](2016)在《中国气象志编纂体例研究》文中提出编修志书是中国所特有的优秀文化传统,地方志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气象志作为地方志中的一种专业志,反映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面貌,表现天气气候的基本特征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服务当代、有益后世,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气象志编纂的缘起和现状,首先回顾了我国历代有关气象信息的着述概况;其次探讨了气象志编纂的背景,包括气象法令的颁布与修志制度的确立、气象组织的建立与气象学者的推动以及方志学的发展与方志编纂理念的转变。最后梳理了我国现有气象志的编纂成果和续修现状。第二部分研究气象志的编纂原则和方法。编纂原则继承了气象史志研究学者王鹏飞关于气象志编纂的四大原则和五个具体原则的观点,分别是时代先进性原则、志实原则、存史原则、统属原则、体例原则和地域性原则;编纂方法主要着眼于断限取舍、详主略次、叙而不论和气象志数字化等四点。第三部分研究气象志的编纂程序。从各地编志政策与工作方法的确定、资料的收集与应用、气象志的编纂主体和气象志编纂的技术规范问题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本部分对一些业内有口皆碑的专业志书的编纂过程进行了个案研究。第四部分深入研究气象志的体例结构。气象志的编修主要是政府组织、官方负责,具体是由各地气象局、气象站和地方志编修办公室合作撰就,因此具有官修志书的规范化特点,大体上继承了传统志书的章节体和横排志书的体例。与此同时,不少省市编修的气象史志有所创新,具体体现在变“横分”为“竖排”、“以时”分类转为“以事”分类,以及章节体和条目体的结合、附录的大量运用上。本部分还对气象志编纂体例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在气象史志中增加学科分支,突出气象人物在气象学史中的地位、突出气象交流、强化气象业务的表现、考证气象史志史料来源并且丰富编纂方法等等。最后指出气象志编纂的影响和研究气象志编纂体例的意义,气象志编纂的价值包括史料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对其他学科、行业的价值,研究气象志编纂体例的意义主要是从总结现有气象志的问题、对今后气象志得编纂提出指导、推动气象科学事业的发展三点展开。

鹿琼瑶[8](2016)在《《语文研究》语言学论文刊文研究(1980-2014)》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科领域内的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山西省社科院主办的中国当代语言学核心期刊之一《语文研究》从1980年至2014年所刊载的具有研究性价值的1687篇论文进行定量分析,对论文内容分布、论文作者、作者所在机构及地区分布、基金资助情况这几个指标作了统计,了解期刊都在哪些领域发文;分析作者,便于掌握本杂志稿源的质量,研究队伍的科研实力和分布地区;资金论文情况反映了语言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以便能够客观的评价这本杂志,进一步提高刊物的质量,扩大影响范围。另外,对《语文研究》杂志所有论文分方言、语法、词汇、语音、述评、语言理论、汉字、社会语言学、辞典编纂、修辞、语文教学、(文艺、作家)作品语言和民族语文语言这十三个板块进行语言学定性分析,了解每个板块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有什么特色,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后人继续研究提供了方向,有助于在熟悉语言研究发展历程的同时了解本杂志的发展轨迹,关注到当前语言研究的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紧跟语言研究热点,不至于落后。为了方便读者和研究者,笔者把《语文研究》的语言学刊文作了分类索引,作为全文的附录。对《语文研究》作定量、定性分析的过程中,笔者采用的具体的研究方法有:(1)自己建立小型的封闭式的语料库,并依照研究内容分类,便于后期统计,进行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2)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把文献计量研究方法运用到语言学科领域,尤其是对语言学核心刊物进行分析,是近年来研究的趋势;(3)归纳概括的分析方法,在对刊文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语文研究》语言学刊文的重点、特点、研究的不足等,能够更加客观评价杂志。本文创新之处是以《语文研究》刊发的所有语言学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容进行语言学归类分析,从历时的角度看,有助于了解《语文研究》刊文轨迹,也了解了语音、词汇、方言等各个板块的研究对象、热点和趋势,全面了解本杂志概貌的基础上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也起到一个文献索引的作用,便于读者迅速查找本杂志各领域发文,省时省力。在结语部分,笔者给出了本论文研究得出的结论和贡献、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语文研究》刊文情况反映了我国语言研究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刊文基本上是以大的语文事件、语文运动或语言学会议为背景的,紧跟当前争论的热点趋势,刊文质量较高。

江莉[9](2015)在《十九世纪下半叶来华西方人的汉语研究 ——以《中国评论》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评论》(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 and Queries on the Far East,1872-1901)是19世纪下半叶在远东地区发行的颇具影响力的汉学期刊,体现了在华西方人汉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文通过对全部25卷《中国评论》中汉语语言研究类文章的阅读,联系同时期《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等汉学期刊中的相关内容以及这一时期出版的其它有较大影响的汉语研究专着,考察19世纪下半叶西方人汉语研究的情况,梳理其主要观点和成就,并将其放在中西语言学研究传统中考察其理论和认识来源及其在汉语语言研究史上的贡献,以期对学术史的书写有所补充。虽然近年来对近代历史上西方人汉语研究文献已经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和介绍,但得到介绍的文献以语法学专着和汉语学习教材居多。这类着作以对汉语语音、语法在共时平面上的系统性描写为主要内容,因此,学术史的写作对于西方人汉语研究的创见大多从这两方面加以强调。但这并不是西方人汉语研究的全部内容。以《中国评论》为代表的汉学期刊揭示了西方人汉语研究更为丰富的内涵。根据对文献的梳理,我们认为19世纪下半叶西方人的汉语研究呈现出如下两个方面的特色:第一,在欧洲语言学思想影响下,注重历时性研究的思路;第二,在实用性需求的推动下,重视口语研究,重视语言教学研究。我们从《中国评论》的汉语研究中整理出五个中心论题,在本文中分别予以阐述。第一章《汉语的历史比较研究》论述以艾约瑟(J. Edkins)为代表的、将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运用于汉语语音史研究的思想,以及庄延龄(E. H. Parker)、福兰阁(O. Franke)、欧德理(E. J. Eitel)等人对其主要思路与观点的评价与修正,主要包括对艾约瑟研究中基督教神学语言观的批判、对其研究方法与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原则相违背之处的分析。第二章《词典编纂与汉语词汇和汉字研究》总结西方人以19世纪欧洲词典编纂的历史主义思想指导汉语词典的编纂,力图在字目归类与排列中体现词源关系的努力,以及由此而来的以“声符—根字”研究为中心的字源和词源研究,并重点分析在这一研究过程中西方人对于汉字形、音、义之复杂关系的深刻认识。第三章《瓦特斯对汉语起源与发展的思考》围绕瓦特斯(T.T.Watters)的系列学术随笔《汉语散论》展开,以他对汉语感叹词、拟声词和外来词的分析为重点,展现瓦特斯从语言中的这些特殊成分着眼思考汉语的历史来源、观察汉语发生和发展的外部驱动力和内部调试能力的思路。第四章《汉语学习与教学的新进展》梳理这一时期西方人对汉语学习方法的新认识和汉语教材编写的发展,其中后者是重点。这一时期的教材编写注重针对性、实用性,提倡语法讲解的内隐化,这些特征与西方人汉语研究的深入、欧洲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潮流的影响、在华西方人汉语学习的实际需求密切相关。第五章《西方人对中国语文改革相关问题的讨论》主要分析和梳理西方人关于发明统一的拼音方案以辅助汉字的倡议与实践和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汉语书面表达主要形式的主张。统一拼音方案的讨论在《中国丛报》、《中国评论》、《教务杂志》中都得到了体现,创制与完善拼音方案的实践则体现在几乎所有汉语研究着作中。书面语文白转型的倡议是以《圣经》的翻译与宣传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是最早的以白话代文言的倡议,但其具体内容与中国学界自身发起的自话文运动多有区别。

黄震云,吴晓波,吴俊杰,张燕[10](2014)在《立法语言的语体(上)》文中研究指明立法语言是准确表达立法意图、立法目的和体现立法政策的一种专门载体,比一般的语言文字严谨、规范、简洁、通俗、明确。法律文本大到行文成篇,小至遣词用字,都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要求既符合作为法律行业特殊语体的习惯和规则,也要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的语法、语义要求。根据我国立法文本的用字和用词、立法语言的口语以及立法语言的外来词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立法语言具有通用语言文字和特殊行业语言的双重特点,自然也要接受、符合通用语言文字和法律行业语言的双重规范。

二、《标准汉语字典》条目选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标准汉语字典》条目选登(论文提纲范文)

(1)《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舆论/public opinion?”:一个概念的历史溯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舆论”概念的西方溯源
二、西语public opinion的传入及其初期翻译
三、“舆论”概念的现代转换及其与public opinion的接引
    (一)清末立宪前夕的“舆论”概念使用
    (二)清末立宪、民主知识与“舆论”概念
四、“舆论”讨论的扩大化及其概念意涵的基本确立
    (一)“舆论”批判论
    (二)“舆论”矫正及建设论
    (三)学理讨论中的“舆论”
五、结语

(3)《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与2016年版建筑词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1.1.1 论题的提出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难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难点
        1.3.2 研究方法
    1.4 建筑词语概念界定
        1.4.1 建筑词语的概念
        1.4.2 建筑词语的分类
        1.4.3 建筑词语的判定特征
第2章 两版词典建筑词语收录情况对比分析
    2.1 两版词典建筑词语收录数量分析
        2.1.1 建筑词语收录变化数量统计
        2.1.2 增删的建筑词语概貌
    2.2 两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建筑词语数量差异原因分析
        2.2.1 社会发展的影响
        2.2.2 人们认知和交际心理的影响
        2.2.3 《现汉》收词原则的体现
        2.2.4 语言自身的变化发展
第3章 两版词典建筑词语释义情况对比分析
    3.1 词的一个意义的发展演变情况
        3.1.1 同一义项内具体释义内容的继承
        3.1.2 同一义项内具体释义内容的变化
    3.2 一个词的义项的演变情况
        3.2.1 义项的继承
        3.2.2 义项的增加
        3.2.3 义项的删减
        3.2.4 义项分立的特殊情况——同音同形词
第4章 两版词典建筑词语引申义发展演变探究
    4.1 建筑词语词义引申方式探究
        4.1.1 比喻引申
        4.1.2 借代引申
        4.1.3 委婉引申
        4.1.4 特指引申
        4.1.5 形容引申
    4.2 建筑词语词义引申过程探究
        4.2.1 建筑词语引申义前期阶段——依附性引申义阶段
        4.2.2 建筑词语引申义发展阶段——独立性引申义项阶段
    4.3 建筑词语词义引申的原因探究
        4.3.1 客体世界的原因分析
        4.3.2 主观世界的原因分析
        4.3.3 语言世界的原因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两版《现汉》同收建筑词语
    附录2 2016年版《现汉》新增建筑词语
    附录3 2016年版删减建筑词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理雅各研究现状
        1.1.1 以译者为中心的人物评传
        1.1.2 以原文为中心的译文指暇
        1.1.3 以译文为中心的“后学”批评
        1.1.4 以“经文辩读”为方法的中西思想对话
        1.1.5 以文献为中心的历史考辨
    1.2 翻译研究的话语路径
        1.2.1 福柯“话语”的意义
        1.2.2 话语与翻译
        1.2.3 译者话语系统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架构及内容
第二章 翻译与人生——理雅各其人其世
    2.1 理雅各其人
        2.1.1 人生的展开
        2.1.2 中国传教生涯
        2.1.3 牛津大学学者生涯
    2.2 理雅各之身份与时世
        2.2.1 传教士理雅各与19 世纪英国在华传教史
        2.2.2 汉学家理雅各与19 世纪英国汉学(翻译)史
        2.2.3 翻译者理雅各与19 世纪英国翻译史
    2.3 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的社会文化网络
        2.3.1 中国人和中国书
        2.3.2 西人和西书
第三章 翻译即话语——理雅各的翻译
    3.1 中文译述——翻译作为传教的工具
        3.1.1 《圣经》诠释
        3.1.2 章回小说
        3.1.3 方言故事
        3.1.4 教学材料
    3.2 《中国经典》——中国典籍的标准译本
        3.2.1 《中国经典》五卷本翻译始末
        3.2.2 《中国经典》五卷本的特点
        3.2.3 《中国经典》的影响
        3.2.4 三个问题
    3.3 《中国圣书》——中国宗教的发明
        3.3.1 《东方圣书》的编纂思想
        3.3.2 “儒教文本”之《书经》、《诗经》、《孝经》
        3.3.3 “儒教文本”之《易经》
        3.3.4 “儒教文本”之《礼记》
        3.3.5 “道教文本”
        3.3.6 从“经典”到“圣书”——理雅各翻译和阐释中国古代经典思想的演变
    3.4 纯文学作品——与中国经典的互文阅读体验
        3.4.1 史传小说
        3.4.2 古代散文
        3.4.3 诗词歌赋
    3.5 理雅各的翻译话语
        3.5.1 翻译目的与预设读者
        3.5.2 翻译策略与阐释原则
        3.5.3 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的诠释学反思
第四章 “忠实”翻译话语下孟子“性善”论的翻译与中西辨读
    4.1 翻译的“信”史
    4.2 理雅各的翻译“忠实”论
    4.3 理雅各对孟子“性善”的翻译与阐释
        4.3.1 别有所指的HOW
        4.3.2 “人性本善”与“人性之趋向善”
        4.3.3 “善”的定义
        4.3.4 人性论的中西“辩读”
    4.4 小结
第五章 “对等”翻译话语下“上帝”的翻译与译名之争
    5.1 翻译的“对等”概念
    5.2 理雅各解决“译名之争”的社会学解释
    5.3 《儒教与基督教的关系》(1877)
    5.4 《中国圣书》中“上帝”的翻译
        5.4.1 理雅各的论述
        5.4.2 传教士的质询
        5.4.3 理雅各的答复
    5.5 《中国宗教》(1880)
        5.5.1 理雅各的比较论述
        5.5.2 理雅各比较思想的根源
        5.5.3 评论者的意见
    5.6 《比较宗教知识于传教事业的意义》(1886)
    5.7 理雅各的比较护教论
    5.8 译名之争事实上的解决
    5.9 小结
第六章 “确当翻译”翻译话语下“道”的多样化阐释
    6.1 确当翻译与释译
    6.2 理雅各的译与释
    6.3 儒家之“道”的译与释
        6.3.1 政治意义之“道”
        6.3.2 人伦意义之“道”
        6.3.3 形而上意义之“道”
    6.4 道家之“道”的译与释
        6.4.1 理雅各英译《道德经》的社会文化网络
        6.4.2 理雅各诠释道家之“道”的原则与方法
        6.4.3 理雅各对老子之“道”的解读
    6.5 小结
第七章 “重译”翻译话语下《论语》、《中庸》多译本比析与理雅各思想的转变
    7.1 “重译”的翻译学论述
        7.1.1 重译假说
        7.1.2 重译原因
        7.1.3 修订与重译
    7.2 《论语》的修订
        7.2.1 初版本相对于样本的修订
        7.2.2 修订本相对于初版本的修订
    7.3 《中庸》的重译
        7.3.1 重读《中庸》
        7.3.2 “中庸”的重译
        7.3.3 “诚”的重译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理雅各的讣告和悼念文章目录
附录二 理雅各着译作品目录
附录三 理雅各译作书评目录
附录四 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参考书目
附录五 理雅各年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论文研究维度、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 研究范围的界定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法
    四、关于装帧、书籍设计等概念的解释
第一章 设计与体制—建国十七年的书籍设计
    第一节 建国初期图书出版业概况
        一、建国初期的出版业概况
        二、向苏联学习
        三、大跃进影响下的图书浮夸风
    第二节 书籍外观与文字要素的变化
        一、书籍结构要素的设置及开本的变化
        二、简化字的改革与汉字印刷字体
        三、图书横排变革
    第三节 领袖着作的设计风格分析
        一、毛泽东着作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
        三、鲁迅全集
        四、《中国》画册
    第四节 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获奖书籍分析
    第五节 “整体设计”与“集体创作”
        一、“整体设计”与书籍美术教育
        二、“集体创作”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
        三、“集体创作”与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六节 设计要素分析
        一、文字的运用
        1. 书法体
        2. 印刷体
        3. 美术字
        4. 手写体
        二、图像的运用
    小结
第二章 红色与样板——文革时期的书籍设计
    第一节 文革时期图书出版概述
        一、“文革”前期的停顿与破坏
        二、“文革”中后期的动荡与恢复
    第二节 文革书籍的视觉类型分析
        一、红色狂飙——毛泽东着作
        二、移植元素——“革命样板戏”书籍
        三、图像崇拜——官方期刊与红卫兵刊物
        四、文艺俗化——“文革”文学读物
        五、地下流通——黄皮书与灰皮书
    小结
第三章 多元与发展—八九十年代的书籍设计
    第一节 书籍装帧事业的复苏
    第二节 书籍出版协会与展览
    第三节 设计观念的引入
        一、日本书籍设计理念的传入
        二、民主德国书籍设计的影响
        三、香港设计潮流的引入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书籍的形式美学
        一、美学的回响
        二、文化的回馈
        三、诗性的塑造
        四、网格的探索
        五、构成的先锋
        六、设计的参照
        七、神态的朦胧
        八、系列的设计
    第五节 书籍理论研究与设计理念
        一、“书卷气”的思考
        二、书籍的形态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图版说明
作者简介
后记

(6)我国近代服装新思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近代服装新思潮的类型
    2.1 思想的启蒙
        2.1.1 近代服装人文精神
        2.1.2 近代服装科学精神
    2.2 艺术的启蒙
        2.2.1 “以美育代宗教”
        2.2.2 服装款式
        2.2.3 服装色彩
        2.2.4 服装图案
        2.2.5 服装搭配
    2.3 技术的启蒙
        2.3.1 服装工艺
        2.3.2 服装保养
    小结
第三章 近代服装新思潮的传播
    3.1 传播形式
        3.1.1 报刊
        3.1.2 法律通告
        3.1.3 演讲
        3.1.4 竞赛
        3.1.5 互动
    3.2 传播之差
        3.2.1 城乡之差
        3.2.2 受众之差
    小结
第四章 近代服装新思潮的传统根基
    4.1 先秦诸子
        4.1.1 孟子的“仁”
        4.1.2 墨子的“节用”
        4.1.3 老子的“知足”
        4.1.4 庄子的“逍遥”
    4.2 明清之学
        4.2.1 李贽的“童心”
        4.2.2 李渔的“闲情”
    4.3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3.1 从“仁”到“人”
        4.3.2 从“异端”到“异服”
        4.3.3 从“墨学”到“科学”
        4.3.4 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
    小结
第五章 近代服装新思潮的时代特征
    5.1 “西化”与“化西”
        5.1.1 “西化”
        5.1.2 “化西”
        5.1.3 “西化”与“化西”
    5.2 “道”与“器”
        5.2.1 重“道”轻“器”
        5.2.2 “器”的提升
    5.3 “新女性”与“新风貌”
        5.3.1 新女性的形成
        5.3.2 新风貌的展现
    5.4 即时影响与后世影响
        5.4.1 即时影响
        5.4.2 后世影响
    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2: 近代服装新思潮部分主要相关期刊及内容

(7)中国气象志编纂体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范围
        2、研究内容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气象志编纂的缘起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古代气象文献着述
        一、古代气象档案
        二、古代气象史料
    第二节 民国以来的气象史志
        一、论文
        二、专着
    第三节 气象志编纂的背景
        一、气象法令的颁布与修志制度的确立
        二、气象组织的建立与气象学者的推动
        三、方志学的发展与方志编纂理念的转变
    第四节 气象志的编纂现状
        一、气象志的编纂成果
        二、气象志的续修现状
第二章 气象志编纂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气象志编纂的原则
        一、时代先进性原则
        二、志实原则
        三、统属原则
        四、体例原则
        五、存史原则
        六、地域性原则
    第二节 气象志的编纂方法
        一、断限取舍
        二、详主略次
        三、叙而不论
        四、方志数字化
第三章 气象志的编纂程序
    第一节 各地编志政策与工作方法的确定
        一、地方编志政策
        二、地方志工作方法
    第二节 资料的收集与应用
        一、资料的收集
        二、资料的应用
    第三节 气象志的编纂主体
        一、气象史学家
        二、气象局修志人员
        三、地方志编纂组织
    第四节 气象志编纂的技术规范问题
        一、别字校勘与注释
        二、目录与内容的偏差
        三、气象志的底稿格式与删节原则
第四章 气象志体例结构研究
    第一节 气象志体例结构的程式化
        一、横排竖写,以时为纬
        二、章节体的运用
    第二节 气象志体例结构的创新
        一、纵分体例,以时为经
        二、条目体与章节体结合
        三、附录的运用
    第三节 气象志体例的更易(以《上海气象志》为例)
        一、《上海气象志》初稿大纲设计
        二、《上海修志向导》
        四、更易体例的信函、手记
    第四节 气象志现有体例的问题和建议
        一、气象志应体现气象事业史
        二、应增加学科分支
        三、应突出气象灾害
        四、应考证史料来源
        五、应增加气象人物立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研究成果
致谢

(8)《语文研究》语言学论文刊文研究(1980-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研究对象是多种期刊
        二、研究对象是单一期刊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语文研究》简介
        二、《语文研究》研究性论文
    第四节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统计数据与结果分析
    第一节 内容分布计量分析
    第二节 作者分布分析
        一、论文作者的合着度
        二、核心作者群分布分析
    第三节 作者单位及地区分析
        一、作者单位所属类型分布
        二、作者单位所属地区分布
    第四节 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一、基金论文数量变化
        二、基金资助项目分布
        三、基金项目级别分布
第三章 分类分析的定性研究
    第一节 方言论文
        一、探讨研究方言的文章
        二、山西方言论文
        三、外省方言论文
    第二节 语法论文
        一、古代语法论文
        二、现代语法论文
    第三节 词汇论文
        一、古代词汇论文
        二、现代词汇论文
        三、特殊词汇论文
        四、汉语词典论文
    第四节 语音论文
    第五节 着作、词典述评论文
    第六节 语言理论论文
        一、20世纪 80——90年代
        二、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
        三、21世纪初——至今
    第七节 汉字论文
    第八节 社会语言学论文
        一、语言应用研究
        二、人名研究
        三、语言文化研究
    第九节 辞典编纂论文
        一、讨论编写问题的论文
        二、讨论词典内容的论文
        三、其他
    第十节 修辞论文
    第十一节 语文教学论文
    第十二节 (文艺、作家)作品语言论文
    第十三节 民族语文论文
第四章 结语
附录:《语文研究》语言学论文刊文研究分类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十九世纪下半叶来华西方人的汉语研究 ——以《中国评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一) 西方人汉语研究文献作为近代汉语研究语料使用
        (二) 西方人汉语教育与研究史考察
    三、研究对象
        (一) 《中国评论》的基本情况
        (二) 《中国评论》中的汉语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章节安排
    六、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 汉语的历史比较研究
    第一节 艾约瑟的汉语语音史研究
        一、艾约瑟汉语研究的理论背景
        (一) 19世纪的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
        (二) 清儒古音研究理论及成果
        (三) 基督教神学世界观和语言观
        二、艾约瑟的汉语语音史观
        (一) 《汉语官话口语语法》中的语音演变论
        (二) 《汉语的演变》中的语言发展论
        (三) “词根”研究及其目的
    第二节 汉语历史比较研究问题的争论
        一、艾约瑟的支持者
        二、对艾约瑟汉语历史比较研究的检讨
        (一) 对科学与神学的清算
        (二) 对艾约瑟历史比较方法的清算
    第三节 西方人历史比较研究为汉语语言学带来的新发展
        一、汉语谱系问题的提出拓展了研究视野
        二、揭示了汉语古音研究的新思路
        三、推动了对方言语音的调查研究
第二章 词典编纂与汉语词汇和汉字研究
    第一节 西方人对汉语词典编纂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语文工具书
        (一) 《康熙字典》存在的问题
        (二) 西方人的使用诉求与中国词典编纂宗旨的差异
        二、汉欧双语词典编纂中的难题
    第二节 词典编纂与汉字词汇研究的深入
        一、17——18世纪西方人汉字观念的变化
        (一) 汉语汉字与原始语言的关系
        (二) 汉字与“真实字符”的一致性
        (三) “中文之钥”与部首学习
        二、19世纪西方人的汉语“根字”研究
        (一) 研究思路从“部首”到“根字”的转变
        (二) 《中国评论》中的汉语“根字”研究
        (三) “根字”研究在词典编纂中的实践
        三、“根字”研究在中西语言学中的理论来源与认识创新
        (一) “音近义通”与中西词源研究传统
        (二) 对形音义关系的认识和文字研究的思路创新
第三章 瓦特斯对汉语起源与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感叹、拟声成分与汉语的起源
        一、18——19世纪欧洲语言学对语言起源问题的讨论
        (一) 赫尔德与孔狄亚克的语言起源说
        (二) 缪勒与法勒的语言起源观
        二、瓦特斯的叹词、拟声词研究
        (一) 叹词
        (二) 拟声现象
    第二节 语言接触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一、语言接触与汉语新词
        二、瓦特斯的汉语外来词研究
        (一) 外来词与原词的对应关系
        (二) 汉语外来词的创制方式
    第三节 瓦特斯汉语研究的特色
第四章 汉语学习与教学的新进展
    第一节 汉语学习经验谈
        一、汉语学习难易论
        二、学习方法经验谈
        (一) 口语的自然习得与师生相授
        (二) 读写技能的学习方式
        (三) 特殊语汇的学习
    第二节 教材编写的新进展
        一、19世纪西方人汉语教材编写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
        (一) 对19世纪初汉语教材现状的盘点
        (二) 19世纪西方人汉语语法研究的创见
        (三) 19世纪欧洲第二语言教学法概况
        二、19世纪下半叶汉语教材编写中的新认识
        (一) 语法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方法的讨论
        (二) 对教材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关注
        (三) 特殊语体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第五章 西方人对中国语文改革相关问题的讨论
    第一节 统一汉语拼音方案的讨论
        一、统一拼音方案问题的提出
        二、《中国丛报》关于统一汉语拼音方案的讨论
        (一) 《中国丛报》拼音方案讨论的经验背景
        (二) 《中国丛报》关于拼音方案制定原则的结论
        三、卫三畏、艾约瑟、威妥玛三种方案中的经验积累
        (一) 汉语语音系统的描述方式
        (二) 汉语特殊语音成分的描述
        四、汉语拼音方案制定相关问题的澄清
    第二节 书面语文白转型的倡导
        一、《圣经》汉译和传教士对“文白转型”的倡导
        二、文白转型必要性的论证
        (一) 文言的弊端
        (二) 白话文的优势
        三、白话文倡议的认识背景:近代欧洲民族语言运动
        四、丕思业白话文倡议与中国学界白话文运动的思想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评论》汉语研究文章篇目汇总
附录二 《中国评论》汉语研究文章分类篇目
附录三 艾约瑟《汉语官话口语语法》中构拟的中古汉语声母和韵母
附录四 加略利的声符系统
附录五 湛约翰的根字系统
附录六 《教务杂志》中两种非罗马字拼音方案

(10)立法语言的语体(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
    ( 一) 《宪法》关于语言文字的规定与误解
    ( 二) 《通用语言文字法》与语言文字规范
    ( 三) 其他法律关于语言文字
        1. 贯彻 《宪法》 精神和民族语言文字
        2. 通用语言文字和教育
        3. 通用语言文字和工商文件的书写
        4. 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和法务
二、立法文本的用字和用词
    ( 一) 对法律文本的用字用词的统计分析
        1. 对法律文本中用字的统计分析
        2. 对法律文本中用词的统计分析
    ( 二) 对法律词汇的词频统计、频度分级和词表分析
    ( 三) 对法律词汇的分类及统计分析
    ( 四) 法律术语的语法和语义特点
        1. 法律术语的语法特点
        2. 法律术语的语义特点
    ( 五) 法律词汇的来源
        1. 继承古代汉语
        2. 吸收外来法律术语
        3. 创造新法律词语
        4. 由民族共同语的一般词汇成员转化而成的法律词汇
    ( 六) 法律词汇在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收录和释义
    ( 七) 法律词汇的文化解析

四、《标准汉语字典》条目选登(论文参考文献)

  • [1]《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2]“舆论/public opinion?”:一个概念的历史溯源[J]. 段然.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9(11)
  • [3]《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与2016年版建筑词语对比研究[D]. 杨丽雪. 河北大学, 2018(01)
  • [4]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研究[D]. 丁大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5]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D]. 徐静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6]我国近代服装新思潮的研究[D]. 许晓敏. 江南大学, 2017(03)
  • [7]中国气象志编纂体例研究[D]. 沈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6(03)
  • [8]《语文研究》语言学论文刊文研究(1980-2014)[D]. 鹿琼瑶.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
  • [9]十九世纪下半叶来华西方人的汉语研究 ——以《中国评论》为中心[D]. 江莉.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 [10]立法语言的语体(上)[J]. 黄震云,吴晓波,吴俊杰,张燕.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标签:;  ;  ;  ;  ;  

标准汉语词典精选词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