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类药物:概述和发展趋势

碳水化合物类药物:概述和发展趋势

一、以糖类为基础的药物:概况和发展趋向(论文文献综述)

陈蕾[1](2021)在《典型疏水性新兴污染物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环境领域关心的新兴污染问题,特别是疏水性的新兴污染物,由于其较高的生物毒性且易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富集,导致难以被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去除。厌氧消化是实现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技术,同时可以通过沼气等形式回收资源,因此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研究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疏水性新兴污染物(选取典型抗菌剂三氯生(Triclosan,TCS)为代表)在固相和液相中的迁移规律对于该类污染物的去除意义重大。本文探究了TCS对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研究污泥溶液中关键因素、污泥性质和污泥吸附位点对TCS吸附的影响,借助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找寻TCS在消化过程中迁移的规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考察了有机质浓度、pH、氨氮(NH4+-N)浓度和温度这几种溶液中关键因素对TCS固液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中的蛋白质通过疏水作用、氢键作用与TCS结合促使液相中TCS的富集,使固液分配系数(Kd)由12645.92 L/kg显着降低至56.02L/kg。多糖浓度升高使Kd由16026.44 L/kg降低至8444.06 L/kg。腐殖酸(Humic acid,HA)浓度升高使Kd由9034.31 L/kg降低至7244.75 L/kg。多糖和HA主要通过氢键作用力与TCS结合来增大TCS在液相中的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既可作为有机质参与液相中TCS的吸附,也可以改变溶液p H值,继而改变TCS在污泥固液两相中的分配,使Kd由10957.66 L/kg降低至7833.15 L/kg。在4-6的p H变化范围内,Kd由5404.01 L/kg增大至8946.43 L/kg;而在6-9范围内,Kd又降低至5404.01L/kg。p H除了可以通过改变污泥与TCS间的静电作用力外,还能间接影响溶液中的有机质浓度以及改变TCS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来影响TCS在污泥固液两相中的浓度分布。NH4+-N通过降低污泥固相部分与TCS间的静电力并促进污泥与TCS间的氢键形成,使Kd由8865.13 L/kg增大至12264.93 L/kg。温度可通过直接影响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间接影响溶液中的有机质浓度来改变TCS在污泥两相中的分布,使Kd由3858.03 L/kg降低至1876.32 L/kg。(2)关于不同性质的污泥对TCS在污泥固液两相分配的影响以及不同污泥结构对TCS吸附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污泥中有机质浓度对TCS固液分配系数变化的影响较大,且有机质含量的差异是导致污泥吸附位点对TCS吸附能力不同的主要原因。初级处理污泥的总固体含量(Total solid,TS)与TCS的Kd成正相关。活性污泥、厌氧消化污泥TS的增加使Kd分别由9971.43 L/kg降低至4676.87 L/kg以及由3220.39 L/kg降低至748.08 L/kg。而浓缩污泥和脱水污泥TS的增加使Kd分别由6285.56 L/kg增大至20130.12L/kg以及由11409.27 L/kg增大至14837.02 L/kg。另一方面,受到各吸附位点中有机质浓度的影响,TCS主要吸附在微生物细胞内和残余沉淀物,而在溶解型胞外聚合物(Soluble extracellular polymer substance,S-EPS)、松散结合型胞外聚合物(Loosely bound extracellular polymer substance,LB-EPS)、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Tightly bound extracellular polymer substance,TB-EPS)中的分布较少。此外,S-EPS、LB-EPS和TB-EPS对TCS的吸附能力也存在差异,其中TCS在厌氧消化污泥S-EPS中的占比最多,而在其他类型的污泥中的TB-EPS中的占比最大。(3)通过将添加0、100、200和500 mg/kg TCS的剩余活性污泥(Waste activated sludge,WAS)在中温(35±2℃)条件下分别进行厌氧消化来探究TCS对WAS厌氧消化过程有机质消耗、产酸和产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TCS可促进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有机质的释放以及产酸过程,但抑制产甲烷过程。添加500 mg/kg TCS反应器的VFAs浓度最大为2.51 g/L,而200、100和0 mg/kg TCS反应器中的VFAs浓度分别为2.13、1.80和1.65 g/L。与0 mg/kg TCS空白对照反应器相比,浓度为100、200和500 mg/kg TCS的反应器中的甲烷抑制率分别为11.11%,21.14%和28.71%。其中,TCS通过增强乙酸激酶(Acetate kinase,AK)、一氧化碳脱氢酶(Carbon monoxide dehydrogenase,CODH)的活性促进产酸,同时抑制了产甲烷过程中辅酶F420活性以抑制产甲烷过程。基于16S r RNA基因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现添加TCS增大了典型产酸微生物Romboutsia、Terrisporobacter(土孢杆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3(梭菌属)和Petrimonas(理研菌属)等的相对丰度,但是降低了产甲烷微生物Euryarchaeota(广古菌门)的相对丰度。(4)通过PCA对WAS厌氧消化过程中影响TCS固液分配的因素(pH、SCOD、NH4+-N、多糖、蛋白质、VFAs和挥发性固体(VS)降解率)进行分析。TCS在厌氧消化0-2天由于上清液中有机质的消耗以及在p H和NH4+-N的复合作用下使得TCS倾向于从液相迁移至固相中;2-6天范围内,Kd主要在p H、VS降解率、TS和VS的作用下逐渐降低;消化6天以后在有机质消耗和NH4+-N浓度的增大进一步增强了污泥对TCS的结合力,使TCS再次迁移至固相中。消化10天后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变化幅度减缓,使得Kd在10天至厌氧消化结束期间保持相对稳定。

于婉晨[2](2019)在《基于转录组学及蛋白质组学阐释虚寒证、虚热证的生物学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虚寒证、虚热证发生的生物学机制,并使用右归丸、左归丸“以方测证”,论证IL-1及其信号通路的降低是虚寒、虚热证产生的共同分子基础,Lipin-1表达的高低变化决定虚寒、虚热证寒热倾向的科学假说,阐释虚寒证、虚热证的生物学机制。通过对虚寒、虚热证大鼠一般状态、相关宏观指标及血清学(细胞因子网络及激素)相关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创新性使用RNA-seq转录组测序技术结合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虚寒证、虚热证中显着性变化的差异基因、蛋白,根据其表达变化及GO功能改变,通过KEGG富集通路研究其相互作用关系,围绕IL-1与Lipin-1,多层面的论证虚寒、虚热证的分子机制。q RT-PCR及Western Blot法定量0预测靶标蛋白变化并验证基因组及蛋白组学结果可靠性,论证假说,拓展前期研究成果。根据右归丸、左归丸对虚寒证、虚热证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佐证虚寒证、虚热证的生物学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及病机理论研究提供支持,并为虚寒证、虚热证生物学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应用经典虚寒及虚热证模型复制方法,采用大剂量的苦寒中药“生石膏、龙胆草、黄柏、知母”组方,按照2:1.2:1:1.5的比例进行虚寒证动物模型构建;应用大剂量的具有辛温大热药性的中药“熟附子、肉桂、干姜”,按照“1:1:1”灌胃给药14天,建立虚热证动物模型。运用PLS回归方程通过对大鼠体重、自主活动、寒热趋向、舌象、爪象、温度变化、肛温、趾温、基础代谢及一般状态观测结果进行评分,评价模型大鼠虚寒(0-0.5)、虚热(0.5-1)状态判断模型复制成功,筛选成功复制的模型大鼠进行后续研究。2观察大鼠组织形态学上的改变、并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采集下腔静脉血)检测IL-1β、IL-4、IL-6、TNF-α、C3、C4、Ig A、Ig G、Ig M、TAOC、IL-2、IFN-γ等细胞因子相关指标及T3、T4、TSH、TRH、GH、Lipin-1、乳酸、丙酮酸、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肝糖原及ATP酶活力等内分泌激素代谢相关指标于虚寒、虚热证大鼠血清中含量变化,及给予右归丸、左归丸进行干预后的变化情况,讨论其差异及发生机制。3使用转录组测序结合差异蛋白组学技术进一步对病证微观分子层面的变化进行筛测:对显着性差异基因及蛋白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富集通路分析,推导虚寒证、虚热证发生机制中关键差异蛋白(基因),及其(磷酸化、氧化、乙酰化等)翻译后修饰其功能变化与机制间关系,以探究虚寒证、虚热证发生的生物学机制,及右归丸、左归丸的作用机制及潜在靶点。4 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总RNA中IL-1β、IL-1R、IL-1Ra、NF-κB、Lipin-1、AP-1、TGF-β1、PPARγ、FABP4、FFA、Hspb1、Ecm1、Ifit1、Acpp、Insig1等主要相关基因表达,对转录组测序基因结果可靠性进行分析;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实验法)检测肝组织总蛋白中IL-1β、IL-1R、IL-1Ra、NF-κB、Lipin-1、AP-1、TGF-β1、PPARγ、FABP4、FFA等主要相关蛋白表达,验证差异蛋白质组学结果。结果:1虚寒证、虚热证模型大鼠表征及转录组蛋白组学研究1.1一般状况观察发现,虚寒模型大鼠出现嗜睡蜷卧、饮食、饮水减少、体重减轻、大便溏薄、唇及趾掌颜色偏青白、毛发杂乱、枯槁、小便清长等表现;虚热证模型大鼠出现体型瘦削,体重减轻、饮水增加,毛发杂乱、光泽度差,烦躁不安,睡眠减少、尿黄、便干等特征性症状表现。1.2虚寒证模型大鼠喜温恶寒、自主活动减少、基础代谢、整体温度及肛温、趾温均出现显着性下调,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降低,免疫机能降低(P<0.05);虚热证模型大鼠喜寒恶热、自主活动、基础代谢显着性升高(P<0.05);整体温度、肛温、趾温明显增加,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降低,免疫紊乱性降低,能量代谢病理性升高(P<0.05)。1.3虚寒证、虚热证模型大鼠血清IL-1β、IL-4、C3、C4、Ig A、Ig G、Ig M、TAOC、IL-2、IFN-γ较空白对照组显着降低(P<0.01)IL-6、TNF-α明显升高;T3、T4、TSH、TRH、GH明显降低(P<0.05)。Lipin-1、乳酸、丙酮酸、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肝糖原及ATP酶活力等指标于虚寒证中明显降低(P<0.05),虚热证证显着性升高(P<0.05)。1.4转录组学结合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虚寒模型组筛选出显着性差异基因323条,虚热模型组检测出显着性差异基因共166条。蛋白质组学虚寒证筛选出显着性差异蛋白58个(上调26个,下调32个),虚热证76个(其中显着性上调蛋白52个,显着性下调蛋白24个)。其显着性差异功能主要集中富集在刺激应答、防御反应、氧化还原为主的免疫反应及以脂代谢、类固醇荷尔蒙生成及类固醇的生成分解、脂肪的生成及分解等生物过程等功能。KEGG通路分析显示,虚寒证模型组显着性变化通路集中在视黄醇代谢、线粒体代谢、类固醇荷尔蒙生成、胆汁分泌、初级胆汁酸合成、Jak-STAT、AMPK、PPAR信号通路、P450药物代谢、亚油酸、胆固醇代谢信号通路等以脂代谢为代表的代谢相关信号通路及ABC转运、NF-κB、炎症介导的TRP信号通路等免疫调控信号通路。1.5 qRT-PCR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定量(肝组织)免疫及代谢关键基因m RNA表达,虚寒、虚热证大鼠IL-1β及IL-1R及NF-κB(P<0.05)表达均明显下调;虚寒证TGF-β1、FABP4、Lipin-1、AP-1有下调趋势。虚热证Lipin-1、PPARγ、FABP4、FFA有明显升高(P<0.05)与基因组学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可靠。1.6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对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代谢、免疫相关蛋白表达进行检测,虚寒、虚热证模型大鼠的JUN、Lipin-1、IL-1β、IL-1R2、IL-1Ra、14-3-3tau蛋白表达出现显着下降(P<0.05*);Smad2蛋白表达显着性升高(P<0.01**)。虚热证模型大鼠的JUN、NF-κB蛋白表达下调(P<0.05*);IL-1Ra升高(P<0.05*),与蛋白质组学结果相一致,证实其检测结果真实可靠。2右归丸、左归丸干预后,对虚寒证、虚热证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及代谢、自主活动、温度等有明显调整作用,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右归丸治疗后,(GO)分类标准进行功能注释,内分泌及精氨酸、丝氨酸、花生四烯酸、脂代谢、脂肪的生物合成及分解,糖代谢、类固醇及氨基酸代谢等物质及能量代谢方面缓解虚寒证出现的代谢抑制情况,IL-1、NF-κB、PPAR信号通路激活,调控机体的代谢及免疫改变。实时荧光PCR验证检测基因表达量与测序结果相一致,验证了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蛋白组学检测,进一步缩小范围得出,其变化主要涉及细胞组织与生物发生、生物过程的调控、对刺激的反应、代谢过程、戊糖与葡萄糖醛酸盐的相互转化、赖氨酸退化;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糖酵解和糖质新生、脂肪酸降解、色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褪黑素代谢、线粒体代谢、LPS/IL-1、丙酮酸代谢、Glycerolipid新陈代谢、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等代谢功能及通过调控TNF、PI3K-Akt、MAPK、p38、及免疫应答IL-1、IL-6及TNF分泌等功能及通路,改善虚寒、虚热证紊乱的免疫机能。WB验证蛋白质组学结果,其数据表达具有一致性,蛋白质组学检测结果真实可靠。IL-1与Lipin-1是机体组织细胞功能代谢调节、免疫应答、应激等重要调节细胞因子,是机体细胞信号网络的关键节点。本实验以IL-1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主要切入点,宏观数据及微观组学结果表明,虚寒模型组出现以IL-1、JAK-STAT、磷脂酰肌醇为代表的信号通路显着性降低,其中CPT1、Lipin-1、FABP4、leptin-1、LEPR、Lbp(LPS)、Vnn1、Il33等代谢、免疫主管蛋白表达降低。虚热证以CPT1、FABP4、Lipin-1、LEPR、Ache、Leprot为代表的基因表达病理性升高,共同激活AMPK(rno04152)、NF-ΚB、JAK-STAT、磷脂酰肌醇为代表的信号通路。其中,褪黑素信号通路显着性升高及降低可能是造成虚热证烦躁不安、虚寒证嗜睡蜷卧、易疲劳症状出现的关键病机。结论:论证了IL-1及其信号通路的降低是虚寒证、虚热证产生的共同分子基础,Lipin-1在虚热证模型组中表达明显升高,于虚寒证模型组中表达降低,证实其高低变化是产生虚寒证、虚热证差异的关键这一科学假说。并拓展了Leptin、LEPR及NF-ΚB、JAK-STAT、磷脂酰肌醇等信号通路作为虚寒证、虚热证发生的关键通路,Leptin及LEPR是虚寒证、虚热证的潜在靶标。为后续对虚寒证、虚热证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王勇[3](2019)在《两种不同来源的降血糖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糖尿病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不足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生活品质,寻找稳定可靠的降血糖活性成分尤为重要。天然来源的黄酮类化合物Carambolaflavone A是从杨桃叶中提取的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碳苷黄酮,我们通过利用Suzuki-C糖基化方法,以12步最长的线性步骤实现了Carambolaflavone A及其对映体的首次全合成,总收率分别为16%(L-fucose)和11%(D-fucose)。通过综合考察,揭示了4A分子筛对Suzuki-C-糖基化反应的不良影响,阐明了含氢键的酚羟基在Suzuki-C-糖基化中的转化过程,并最终确定了Carambolaflavone A的正确构型。从糖类药物分子库里虚拟筛选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Z10分子具有对α-葡萄糖苷酶的优良抑制活性,有望开发成新型的降血糖活性药物。我们将已设计好的结构Z10进一步改造得到的理论活性最优分子Z10’为目标分子。拟采用D-核糖为手性源,通过RCM反应,实现五元环碳假糖的构建,再采用Suzuki偶联构建Z10’分子骨架,为活性测试以及通过活性测试结果验证该计算方法辅助药物设计的合理性奠定基础。

王小明[4](2019)在《荒漠肉苁蓉缓解体力疲劳的有效组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组前期应用“谱-效”关系对肉苁蓉的化学成分及体外清除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抗氧化能力和抗疲劳药效进行研究,得到两个有效组分分别为总苷类和多糖类成分,但两者的药效作用存在差异,而且这两类成分在本课题组较早的研究及相关文献报道中均发现其口服吸收不良、肠道吸收利用度差,因此,其抗疲劳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本论文通过化学成分定性、定量表征方法,结合药理学的药物代谢和药效学实验及代谢组学、高通量肠道菌群测序技术的应用,对肉苁蓉缓解体力疲劳作用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其缓解体力疲劳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并获得了这些成分在调节体力疲劳中的异常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紊乱方面的贡献,以及对体力疲劳异常肠道菌群的正向调控作用,诠释了肉苁蓉抗疲劳的有效组分及药效作用,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开发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1肉苁蓉提取物化学成分及体内代谢研究采用UHPLC-Q/TOF HRMS技术对肉苁蓉70%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在线快速鉴定,共鉴定44个化合物;首次综合高效凝胶色谱-多角度激光散射联用仪、离子色谱仪及高分辨液质联用仪,对肉苁蓉多糖的分子量分布情况、单糖组成、部分酸水解成寡糖片段后的聚合度和序列结构进行定性分析,建立起其所含大分子多糖成分的表征体系,为后续开展肉苁蓉药材质量评价、药效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对肉苁蓉70%乙醇提取物在体内的代谢情况进行分析,基于UPLC-Q/TOF/MS和质量亏损过滤(MDF)策略鉴定代谢物,在大鼠血浆、尿液、粪便中共鉴定出20个原形类成分,32个代谢物,血浆中包括13个入血原形类成分及16个代谢物,尿液中包括18个原形类成分及24个代谢物,粪便当中包括17个原形类成分及17个代谢物,表明其在体内经历了广泛地代谢,其代谢类型以水解、甲基化、磺酸化以及葡萄糖醛酸化等形式存在。体内代谢特征分析发现,粪便中检测到了大部分的苯乙醇苷类的原形类化合物以及包括母体化合物和水解产物在内的还原、甲基化及磺酸化等代谢产物,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口服吸收利用度低,与被肠道菌群代谢造成其低的肠道生物利用度有关。肉苁蓉中的主要成分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在体内代谢活化后共同起效,次要成分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也是被代谢成苷元后吸收入血,初步阐明了肉苁蓉的体内代谢情况,为筛选其药效物质及临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和体外肠道菌群培养方法,进一步分别研究肉苁蓉中4个代表性苯乙醇苷化合物的体外菌群代谢情况,发现此类化合物极易发生糖苷键及酯键水解代谢,最终水解成其苷元羟基酪醇和咖啡酸。生成的降解代谢物会继续发生Ⅰ相、Ⅱ相代谢反应生成新代谢物,代谢位点主要在酚羟基结构单元上。证实了肠道菌群在苯乙醇苷类化合物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此外,采用体外DPPH抗氧化实验对9个原形苷类化合物及代谢后生成的12个特征代谢物进行活性评价,进一步明确发挥抗氧化活性的结构与邻二酚羟基结构有关。体内、体外代谢研究结果都表明其主要化学成分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可被肠道菌群代谢,产生了与原形成分相似活性的代谢产物苷元羟基酪醇和咖啡酸等酚酸类似物,吸收入血后协同发挥相应的药理效应。此外,应用UPLC-Q/Trap-MS/MS技术的多反应检测(MRM)模式,采用内标法建立了肉苁蓉中10个化合物含量的同时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药典要求,表明建立的定量方法灵敏、快速、可靠,结合多糖成分的含量测定,可更全面的用于肉苁蓉药材质量标准研究。2肉苁蓉缓解体力疲劳、抗氧化作用的药效学及代谢组学研究采用多种药效学评价指标和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的代谢组学技术对长期负重游泳导致体力疲劳模型的小鼠以及分别给予总苷、多糖以及总苷-多糖联合用药的药物治疗组进行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分别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色谱-质谱条件对不同极性的内源性代谢物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分析,共鉴定27个与体力疲劳疾病最为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体内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及嘌呤、嘧啶核苷酸代谢途径紊乱,经研究总苷、多糖及两者合用用药治疗对机体疲劳的代谢组学产生的影响时发现,机体代谢轮廓上治疗后不同程度的偏离模型组趋于正常组,联合用药可回调的代谢物最多,其次为总苷和多糖组分,改善其相关代谢途径的紊乱,并结合抗疲劳相关的药效指标对肉苁蓉抗疲劳的有效组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3体力疲劳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及总有效组分的调控研究应用16S rRNA基因测序法对体力疲劳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物种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体力疲劳小鼠中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门和属水平的结构组成均出现差异,表明这些肠道菌群可能在体力疲劳疾病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研究了总有效组分对体力疲劳诱导的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及绝大部分相关菌属紊乱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表明肉苁蓉总有效组分可对体力疲劳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进行调控,从而发挥药效作用,但是仅限于菌群测序的初步研究结果还需要结合其它方法进一步深入验证。综上所述,本论文应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技术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研究,结合药效学、体内、外代谢及代谢组、肠道菌群调控,多层次、多角度地阐释了各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特别是这些口服后低生物利用度、吸收不良但是具有显着活性的成分可能是通过肠道菌群的转化被活化发挥药效,还能够作用于菌群,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达到对机体产生调节的作用。

于金高[5](2018)在《“藻戟遂芫俱战草”配伍禁忌基础研究 ——基于肠道—菌群及水通道蛋白的生物学机制》文中认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属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2011CB505300)——“藻戟遂芫俱战草”配伍关系与毒效表征的基础研究(2011CB505303)课题中的一部分。本论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甘草-芫花反药组合为主要研究内容,分别从肠道病理损伤、肠道黏液分泌、肠道菌群以及水通道蛋白等方面研究二者配伍禁忌的生物学机制;论文同时以肠道菌群为中心点,研究了甘草与甘遂、京大戟、海藻等合用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分为4个章节,各章节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归纳如下:一、文献研究本部分依次从中药配伍安全性研究现状、中药“十八反”现代研究进展、甘草-芫花配伍禁忌毒效表征和物质基础三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在中药“十八反”现代研究部分较详细地归纳了 9个方面的反药配伍禁忌的生物学机制。最后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设计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实验方案。二、基于肠道和肠道菌群的甘草-芜花反药组合生物学机制(一)基于整体动物水平的甘草-芫花反药组合致肠道机械屏障损伤的研究1.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小鼠肠黏膜组织的影响本节以正常小鼠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肠道病理标记物水平以及肠道组织病理切片两个方面反映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肠黏膜组织损伤情况。结果表明,芫花或甘草单用对小鼠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无明显影响,但甘草-芫花合用则明显升高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表明甘草-芫花合用造成了肠黏膜组织损伤;同时相比于芫花或甘草单用组,甘草-芫花合用组磷酸脂多糖入血量显着增加,表明甘草-芫花合用损伤了肠黏膜机械屏障功能。小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各肠段的病理组织切片显示,芫花或甘草单用可造成轻微的十二指肠损伤,但是对回肠和结肠基本无明显影响;但是甘草-芫花合用不仅对十二指肠有轻微损伤,且能造成回肠黏膜发生明显的炎症浸润、黏膜下层水肿以及黏膜上皮细胞缺失现象。2.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小鼠肠道黏液化学表型的影响实验进一步对小鼠肠道黏液进行考察,从黏液的唾液酸修饰、硫酸化修饰情况反映黏液的稳定性及其对肠道微环境的影响。实验表明,芫花单用能够增加小鼠肠道中性黏液/酸性黏液的比例,而芫花与甘草合用后进一步增加该比例,即减少酸性黏液的比例。类似的,芫花或甘草单用能够增加小鼠肠道黏液硫酸化黏液的比例,甘草-芫花合用后进一步增加该比例,使黏液更加偏向硫酸化修饰。黏液的这些化学表型变化将使黏液层稳定性下降,酸性下降,并可能促进硫酸盐还原菌的增殖。3.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黏膜上皮紧密连接、黏液分泌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从黏膜上皮紧密连接、黏液分泌相关蛋白表达的角度研究甘草-芫花合用导致肠道机械屏障受损的生物学机制。芫花或甘草单用不能明显影响小鼠回肠黏液蛋白MUC2和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但甘草-芫花合用则显着下调小鼠回肠MUC2蛋白和ZO-1蛋白的表达,同时显着上调白介素-1β、白介素-6的表达量。同样在结肠,甘草-芫花合用能够显着下调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量,显着上调白介素-1β表达量。(二)基于细胞水平的甘草-芜花反药组合致肠道机械屏障损伤的研究本节实验从肠黏膜细胞存活率、迁移率以及肠黏膜细胞黏液分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等方面探究甘草-芫花合用损伤肠道机械屏障的生物学机制,并明确具体化学成分。实验表明,甘草、芫花或甘草-芫花合用,以及芫花酯甲、甘草酸等化学成分均不能明显影响IEC-6细胞的生长和迁移,说明肠黏膜组织损伤是由药物本身之外的因素导致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芫花素、芹菜素、甘草酸及其单葡萄糖醛酸代谢产物能够剂量依赖性降低LS174T细胞MUC2蛋白的表达,芫花酯甲能够剂量依赖性升高该细胞MUC2蛋白表达,而甘草酸能够削弱芫花酯甲上调MUC2蛋白表达的作用。甘草酸、芫花素等成分还能同时下调MUC2基因转录,甘草酸、甘草次酸、芫花酯甲等成分能够上调黏液硫酸化修饰相关基因转录。在IEC-6细胞中,芫花素、芹菜素、芫花酯甲以及甘草酸单葡萄糖醛酸代谢产物、甘草次酸均能剂量依赖性下调ZO-1蛋白的表达。可见,芫花和甘草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均能同时下调肠黏膜细胞黏液分泌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二者合用将导致药效的叠加,从而引起甘草-芫花合用对肠黏膜机械屏障的损伤。(三)基于细胞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甘草-芜花反药组合调节肠道屏障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本节实验主要以肠黏膜细胞LS174T为研究对象,并选取芫花中的芫花素和甘草中的甘草酸为代表性成分,研究芫花素、甘草酸以及二者合用对LS174T细胞代谢轮廓和蛋白质组的影响,从而分析芫花素-甘草酸合用可能在哪些方面影响肠道屏障功能。实验表明,芫花素和甘草酸均能影响LS174T细胞的甘油磷脂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苷代谢功能,二者合用后则主要影响甘油磷脂代谢通路,说明二者在甘油磷脂代谢通路方面产生叠加作用。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异常将对细胞膜及其膜受体的功能产生干扰。蛋白质组学实验表明,芫花素和甘草酸造成的上调或下调差异蛋白中,各有将近一半的差异蛋白为二者共有,说明芫花素和甘草酸的调节作用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叠。在代谢通路方面,芫花素和甘草酸显着调节的20条通路中,有8条通路为二者共有,且在合用组这些通路调节作用得到加强。芫花素-甘草酸合用能够影响包括病毒感染、致病菌感染、紧密连接、细胞损伤等方面的生物学过程,这些过程与肠道屏障功能密切相关。(四)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结构及其宏基因组的影响本节实验应用16SrDNA测序的方法研究甘草-芫花反药组合的配伍禁忌特征,通过比较甘草、芫花或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正常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挖掘合用增毒相关信息。结果表明相较于芫花或甘草单用,甘草-芫花合用能够更加明显地引起小鼠肠道菌群群落结构的变化。芫花或甘草单用分别引起3个和2个菌属丰度发生变化,而甘草-芫花合用能够引起13个菌属丰度变化,且能够引起条件性致病菌脱硫弧菌属丰度提高近10倍,相关性分析表明脱硫弧菌属相关菌群丰度也发生了显着变化。宏基因组预测分析表明,甘草、芫花和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共引起肠道菌群2306个代谢基因发生变化,对应着341条代谢通路中的化学反应。在芫花或甘草引起的前20条差异化学反应中,均出现硫化氢代谢相关基因,且在甘草-芫花合用组中这10个基因的丰度均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通过检测小鼠粪便和血清中的硫化氢水平发现,甘草-芫花反药组合能够显着提高小鼠粪便硫化氢含量,并显着降低小鼠血清硫化氢浓度,说明甘草-芫花反药组合打破了小鼠肠道硫化氢代谢平衡。三、甘草与甘遂、大戟、海藻等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章内容在甘草-芫花反药组合研究的启发下,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探索“藻戟遂芫俱战草”中其它反药组合的配伍禁忌特征。并且进一步利用肠道菌群预测大戟类药材千金子与甘草之间是否也存在配伍禁忌。结果表明甘草-甘遂反药组合对肠黏膜组织不能造成明显的损伤,且与甘遂或甘草单用相比甘草-甘遂合用也不能进一步破坏肠黏膜屏障功能。但是,肠道菌群研究显示,甘草-甘遂反药组合能够造成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发生显着的变化,使脱硫弧菌属细菌的丰度上升10倍,使极低丰度的寄生型支原体属细菌上升至15.5%的丰度,成为丰度最高的菌属。同时,合用组中肠道菌群宏基因组中碳固定通路、能量代谢通路、醌类合成通路相关基因均被下调,而磷酸转移酶系统、戊糖磷酸途径、甘油酯代谢和脂代谢通路相关基因均被上调。这些基因调节均与支原体属细菌的变化相吻合。进一步研究表明,甘草-甘遂反药组合破坏了肠道菌群脂代谢平衡和硫化氢代谢平衡,使粪便中胆固醇含量和硫化氢含量均显着增加。这些结果表明甘草-甘遂反药组合破坏了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及其相关代谢平衡,可能会对机体健康产生威胁。甘草-京大戟反药组合、甘草-海藻反药组合均能够显着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群落结构,扰乱菌群的代谢。其中甘草-京大戟组合能够增加产生氨气和硫化氢的细菌丰度,并增加支原体属等寄生型细菌的丰度,增加肠道菌群孢子形成相关代谢、脂类代谢等功能,削弱肠道菌群三羧酸循环等能量代谢功能。甘草-海藻组合同样能够增加支原体属细菌丰度,扰乱肠道菌群果糖代谢、脂肪酸代谢以及含硒化合物代谢等功能。千金子中的二萜醇酯类化合物大戟因子L1与甘草合用同样能够扰乱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代谢、亮氨酸代谢、甲烷代谢、糖鞘脂合成、鞘脂代谢、分支酸代谢等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功能,降低蛋白质修复功能和碳水化合物降解功能,使肠道菌群较多地分解芳香氨基酸产生吲哚等有害代谢产物,同时碳水化合物降解功能降低不利于短链脂肪酸等物质的产生,不利于维护肠道菌群群落结构的稳定。四、基于水通道蛋白(AQPs)的甘草-芫花反药组合生物学机制(一)甘草-芜花反药组合利尿作用评价采用腹腔水负荷小鼠模型分别表征芫花单用、甘草单用以及甘草-芫花合用对小鼠尿量的影响,并对影响尿液生成的关键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药典高限剂量范围内,芫花单用能够表现出明显的利尿作用,甘草对小鼠尿量无明显影响,但是当芫花与甘草合用后芫花的利尿作用明显降低。在此过程中,无论是甘草、芫花或甘草-芜花合用对肾小球滤过率均无明显影响。芫花在发挥利尿作用的同时能够显着降低尿液浓缩倍速,稀释尿液,而甘草或甘草-芫花合用均无此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芫花单用对尿液中主要电解质Na+、K+、Cl-离子的重吸收均无显着影响,而甘草或甘草-芫花合用能够导致K+离子流失。甘草、芫花或二者合用对血清抗利尿激素、醛固酮水平均无显着影响。综合以上数据,结合文献表明芫花可能通过影响肾小管水分的重吸收发挥利尿作用,而肾脏水通道蛋白AQPs可能是其中的关键靶点。(二)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肾脏AQPs蛋白表达的影响在腹腔水负荷小鼠模型基础上,采用WesternBlot法分别研究甘草、芫花或甘草-芫花组合对肾脏AQPs表达的影响。在肾脏主要的AQPs亚型AQP1、AQP2、AQP3、AQP4中,芫花单用能够显着下调小鼠肾小管AQP2蛋白表达,甘草单用能够显着上调AQP2蛋白表达,而甘草-芫花合用对AQP2蛋白表达量无显着影响。甘草、芫花或甘草-芫花组合对AQP1、AQP3、AQP4蛋白表达均无显着影响,同时对三种AQP2主要的磷酸化形式、对AQP2上游蛋白精氨酸加压素受体AVPV2R蛋白表达均无显着影响。这表明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可能通过直接上调或下调肾小管AQP2蛋白表达量造成合用“降效”的现象。进一步研究表明芫花中的芫花酯甲、芫花素等成分能够剂量依赖性下调肾小管细胞AQP2蛋白表达,而甘草中的入血成分甘草次酸能够剂量依赖性上调肾小管细胞AQP2蛋白表达,且甘草次酸能够减弱芫花酯甲或芫花素的调节作用。动物实验进一步证明,芫花酯甲和芫花素具有一定程度的利尿作用,均能一定程度上下调小鼠肾脏AQP2蛋白表达,且芫花酯甲和芫花素的利尿作用以及下调AQP2的作用均受到甘草酸的干扰而减弱。(三)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AQP2蛋白调节机制本节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芫花酯甲、芫花素以及甘草次酸调节AQP2的分子机制。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以及信号通路构建,结果表明,芫花素、芫花酯甲和甘草次酸共匹配出30个蛋白靶点和49条信号通路。在甘草次酸相关的11个靶点中,9个靶点同时与芫花酯甲和芫花素关联。在所有靶点和信号通路中,MEK1和FGFR1蛋白及其对应的ERK信号通路同时与芫花酯甲、芫花素以及甘草酸相关,且文献报道该通路参与了 AQP2的调节过程。后续利用AutoDock Vina分子对接软件进一步证明芫花酯甲、芫花素和甘草酸能够选择性地结合到MEK1蛋白和FGFR1蛋白的活性位点,且结合能均高于各靶点自带的天然配基。后续细胞实验进一步证明芫花酯甲、芫花素、甘草酸均能通过调节肾小管细胞p-ERK和p-CREB水平(ERK通路关键靶点)改变AQP2的表达量,且甘草酸能够减弱芫花酯甲或芫花素的调节作用。

黄阳波[6](2018)在《聚酰胺正渗透复合膜的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化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人类社会对淡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膜分离技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在洁净水的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21世纪兴起的一项新型的膜分离技术,正渗透(FO)从本质上来讲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低压甚至无压操作,能耗较低;对许多污染物几乎完全截留,分离效果好;低膜污染特征;膜过程和设备简单等。因而该技术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在海水淡化、废水回用、食品加工和渗透发电等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正渗透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高性能正渗透膜的开发。本文从改善聚酰胺薄层复合(TFC)膜的底膜结构和亲水性为出发点,研究了底膜的结构和性质与复合膜正渗透性能的关系,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膜改性手段,提高了聚酰胺正渗透复合膜的水通量和截留率,评估了正渗透技术用于苯酚废水处理的可行性。首先,从底膜结构入手,选取了聚砜浓度、铸膜液溶剂以及致孔剂三个对底膜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底膜结构和性能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复合膜正渗透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SEM)、孔隙率和渗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铸膜液中聚砜浓度增加,相转化成膜时溶剂和非溶剂的交换速度变慢,聚合物的沉淀过程逐渐由瞬时液-液分相过渡到延时液-液分相,导致底膜结构膜主体内指状大孔结构减少,海绵状孔增多,孔隙率下降,造成复合膜的正渗透水通量的下降;随着铸膜液溶剂由N-甲基吡咯烷酮(NMP)变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底膜结构由指状长孔过渡到海绵状孔结构,孔隙率显着减小,大大增加了膜的传质阻力;随着致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添加量的增加,底膜内部的指状长孔更加明显,孔的连通性更好,逐渐以长长的开孔为主,正渗透水通量显着提高,但当PVP含量过高时,复合膜的正渗透性能反而下降。试验结果表明,底膜的结构和性质直接影响到复合膜的正渗透性能,而底膜的结构和形貌主要取决于相转化过程中溶剂和非溶剂的交换速度以及添加剂的含量。在本试验的研究范围内,聚砜含量为14~18%,溶剂选用NMP,PVP含量为0.5wt%时较为适宜。在讨论了膜的性能与底膜结构的关系的基础上,接下来的试验尝试了在聚砜铸膜液中掺杂纳米SiO2,以期改善底膜的亲水性,优化膜的多孔结构,减小复合膜在正渗透过程中的内浓差极化。以亲水性纳米SiO2作为改性剂,通过共混的方式,将不同含量的纳米SiO2粒子(1wt%,3wt%和5wt%)添加到铸膜液中,制备出了渗透性能改善的薄层纳米复合(TFN)正渗透膜。对制备出的改性膜进行了全反射红外(ATR-FTIR)和扫描电镜能谱(EDX)表征,结果表明,改性膜的纳米SiO2粒子只是以物理共混的方式作为添加剂分散在聚砜膜中,没有与聚砜分子形成新的化学键。对改性膜的接触角、孔隙率和渗透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O2改性改善了底膜的润湿性、提高了孔隙率并减小了结构参数,大大提高了底膜的纯水渗透通量。然而,当纳米SiO2含量较高时,纳米粒子之间容易发生团聚,但不会影响复合膜活性层的完整性和致密性。改性膜的纯水渗透系数和盐渗透系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折中效应(Trade-off effect),B/A值随着底膜中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纳米SiO2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改性剂来提高聚砜膜的水通量,却不能提高TFN膜的选择性。最后,FO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O2改性能明显提高复合正渗透膜的水通量,水通量由TFC膜的18.2LMH提高到TFN-5膜41.9LMH。但是,反盐扩散通量也是随着底膜中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过量的纳米SiO2改性会降低膜的截留率,从而对正渗透膜的性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同时改善TFC膜的水通量和截留率,克服用纳米SiO2掺杂改性的缺陷,进一步的试验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对聚砜底膜进行了三种不同形式(上表面、下表面和双面改性)的聚多巴胺(PDA)改性。对PDA改性层进行了用ATR-FTIR、X射线能谱(XPS)和SEM表征以及接触角和渗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DA层被成功的制备在了多孔聚砜底膜表面,并在底膜表面引入了大量的亲水性基团,提高了 PSf底膜表面的亲水性,减小了正渗透过程中的内浓差极化(ICP)现象。TFC PDA@top PSf膜的盐截留率明显提高,而TFC PDA@bottom PSf膜表现出了明显改善的水渗透性。这表明不同改性方式下PDA所起的作用不同,PSf膜上表面的PDA改性有助于提高界面聚合过程中聚酰胺活性层的致密性;而PSf膜下表面的PDA改性能显着提高底膜的亲水性,因为多巴胺分子很容易通过底膜下表面的大孔进入膜内部而附着在孔壁上。最后,三种PDA改性的TFC膜的正渗透水通量相对于原始膜均明显改性,TFC PDA@bottom PSf膜的水通量相对于原始膜显着提高。而TFCPDA@topPSf膜的反盐扩散通量最低,相对于原始膜有明显的改善。因此,结合两者优点制备出的TFCPDA@dualPSf膜在获得较高水通量的同时并不会造成汲取质的大量流失,克服了 TRrade-off问题,其性能明显优于SiO2改性的TFC膜。最后,选用本文制备的聚酰胺薄层复合(TFC)膜和一种本课题组研发的AgCl矿化改性聚酰胺复合(MTFC)膜作为正渗透膜,以苯酚废水的处理为正渗透技术的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不同操作条件下,包括原料液中苯酚浓度、pH、离子强度和汲取液浓度,正渗透技术去除废水中苯酚的效率。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研究范围内,苯酚的截留率与原料液的浓度无关,而膜的朝向对苯酚的去除效率有很大影响。尽管AL-DS模式下的水通量很高,但其苯酚截留率较低,并且该模式下,原料液中的污染物会在多孔支撑层内积累,造成不可逆的污染。通过增加汲取液的浓度或原料液的pH可以改善苯酚的截留率。当进料溶液的pH值为11时,TFC膜和MTFC膜的截留率可分别高达97.0%和98.8%。苯酚的吸附试验表明,吸附行为可能和溶质与膜的亲疏水性、静电相互作用以及反盐扩散有关。此外,膜污染试验表明,FO工艺过程中的苯酚污染过程是可逆的,并且通过简单的物理清洗即可使水通量恢复理想水平。最后,本章节的研究证明了利用TFC膜和MTFC膜的正渗透过程是处理苯酚废水的可行和潜在的替代方法。

翟娅菲[7](2015)在《ABO血型抗原的生物法合成及其与肠道菌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糖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体中,不仅是不可或缺的生物体组成成分,也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此外,糖类往往作为信息分子与其它分子相结合来发挥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此,以糖类为研究对象的糖生物学是了解生命过程和发展人类健康事业的重要科学,并日益被科学界和生物医药公司所重视。ABO血型系统是人类认识最早且最为普遍的血型分类系统,可分为A、B、O和AB型四种,其血型抗原的本质是糖蛋白和糖脂,血型是由糖链末端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的。组成ABO血型的单糖包括GlcNAc、Gal、GalNAc及fucose。目前,血型与疾病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已知胃癌、胰腺癌、冠心病、高血压、渗出性中耳炎和病毒性脑炎等疾病均在不同血型的人群中发病率不同,但相关研究仍处在病例统计分析水平,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机理仍然不清楚。ABO血型抗原对于血型与人体健康的研究至关重要,因此,ABO血型糖抗原及其它生物活性糖类的制备对于其在生物医学中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酶法合成寡糖具有高效化学和立体构型选择性且经济省时,此法已趋向于替代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但由于Leloir型糖基转移酶的底物糖核苷酸的数量有限且价格昂贵,限制了此法在大量合成生物活性寡糖方面的应用,严重阻碍了糖及糖缀合物在医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糖核苷酸是单糖的活化形式,是由核苷一磷酸或核苷二磷酸与单糖的异头碳连接形成的。糖核苷酸主要作为糖基转移酶的底物发挥作用,不仅可以作为糖基供体来研究糖基转移酶的生化性质,还可以通过对糖核苷酸中的单糖进行修饰从而形成糖基转移酶抑制剂或将单糖衍生物添加到糖缀合物中来标记糖链或研究糖类的代谢途径。生物酶法和微生物发酵法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均是有潜力实现糖核苷酸工业化生产的方法。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是互利共生的,是人体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人体的一个重要“功能器官”,在宿主的代谢、免疫调控、防御、大脑发育以及人类行为等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肠道菌群紊乱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肠道菌群与宿主共同进化的过程中,来自宿主的遗传因素、生活环境、饮食以及社会行为等内在或外在因素都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肠道菌表面多糖有脂多糖、荚膜多糖和胞外多糖,其中很多糖结构由于与人类ABO血型抗原相似而具有血型物质活性,能与ABO天然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因此探究ABO血型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不仅可以解释血型与疾病易感性之间的关联,又可为ABO天然抗体起源的假说提供一个有力的佐证。本论文的目标之一是简化UDP-GlcNAc的酶法合成并通过小规模制备得到其纯品。UDP-GlcNAc是GlcNAc转移酶催化的糖基化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本课题组之前已用来自长双歧杆菌的GlcNAc1位激酶(NahK)和来自大肠杆菌的截短的核苷酸焦磷酸化酶(truncated GlmU)合成了 UDP-GlcNAc,这里我们将这两种酶进行了融合表达并摸索了融合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pH 8.0,温度40℃。之后,以GlcNAc, ATP和UTP为底物,用融合酶进行一步法反应生成了UDP-GlcNAc,产率为88%。反应液经过碱性磷酸酶消化降解副产物后再经过分子筛分离纯化。最终总产率可达77%,得到的产品的纯度可达90%以上。含有fucose的生物分子拥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而能够催化其合成的糖基转移酶的必要糖基供体底物为GDP-Fuc。在本论文的第三章中,我们将来自于脆弱拟杆菌的合成GDP-Fuc的补救途径引入了大肠杆菌中。此外,由于GTP是GDP-Fuc生物合成的一个重要底物,我们过表达了 GTP生物合成补救途径中的一些酶来增强它的合成。对加强表达的酶进行不同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工程菌株,并通过摇瓶发酵比较了它们生成产物的能力。其中同时表达Fkp, Gpt, Gmk和Ndk的菌株产量最高,每克干重细菌内含有4.6±0.22μmol,是只表达Fkp菌株的4.2倍。通过分批补料发酵,GDP-Fuc的产量进一步提高到6.6±0.14 μmol/g。与利用从头合成途径发酵生产GDP-Fuc相比,此方法不仅产量更高而且可以用来合成在fucose残基上有化学修饰的GDP-Fuc类似物。影响肠道菌群组成的因素多种多样,某些细菌的表面多糖具有ABO血型抗原活性,那么血型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本论文的第四章分析了提取于不同血型的171个个体的肠道菌群16SrDNA序列。不同血型人群的肠道菌群组成基本相似,但在不同的分类水平上存在一些差别。拟杆菌门、互养菌门以及柔膜菌门在不同血型人群中有差别,而其它门均无显着性差异。在各分组间α多样性在A型血人群的肠道菌群中最低,此外我们还发现A型和AB型人群的肠道菌中有益菌的数量比其它血型少。为了进一步探索肠道菌群适应宿主选择压的机制,我们进一步检测了不同组的肠道菌群的血型抗原活性,发现A型血人群的肠道菌群有更高的A抗原活性,B型血人群的肠道菌群有更高的B抗原活性,而O型和AB型血人群的肠道菌群拥有相同的A和B抗原活性。这些结果说明ABO血型的确能够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细菌表面多糖的血型抗原活性不同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这就为血型与疾病易感性的机制研究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总之,本学位论文利用酶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合成了两种糖核苷酸。通过构建融合酶简化了 UDP-GlcNAc的酶法合成,对大肠杆菌进行了代谢工程改造,获得了高效合成GDP-Fuc的工程菌株。确定了 ABO血型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并从细菌表面多糖与血型抗原的关系入手,初步解释了血型与肠道菌群间的相互关系。

刘洪明[8](2015)在《由糖衍生的四种骨架类型的酮类化合物的水相合成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水化合物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可再生有机化合物,而且它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其它的可再生有机化合物。因此,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如何将这些丰富的可再生碳水化合物更多的应用于化工,能源还有材料方面以减少甚至替代化石燃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了一种由部分保护的糖与甲基酮一锅合成不同碳骨架类型糖衍生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在合成这些碳水化合物衍生的酮类化合物时,我们用廉价的LiOH,FeCl3和HCl作为催化剂。并且大多数的反应都是以水作为反应的介质。所有的这些反应条件都比较温和,大部分的反应是在60 oC下反应的,也有少部分是室温条件下进行的。且所有的这些反应收率良好。我们总共的得到了37个四种不同类型的糖衍生的酮类化合物。这四种不同的碳骨架类型分别是:呋喃取代的二酮,呋喃取代的α,β-不饱和酮,烯三酮和二烯二酮类化合物。这些合成四种不同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均可放大到10克规模,通过投料时将反应物四苄基葡萄糖或者三苄基木糖的量放大到10 g。在这四种不同类型的碳骨架中,烯三酮和二烯二酮这两类化合物中同时包含C=C,C=O和OH官能团,这两种骨架类型的化合物合成方法尚未有报道。总之,本文报道了一种由保护的半缩醛糖和甲基酮在水相中用廉价的催化剂催化一锅合成四种不同碳骨架类型的酮类化合物的反应。这些反应操作简单,收率良好,而且可以放大。这些为更好的将碳水化合物应用到化工或者医药中间体开辟了一条实用通道。

王金凤,臧恒昌,李连,张惠,姜玮,王凤山[9](2014)在《硫酸软骨素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对其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不同来源及生产工艺得到的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其硫酸化的位点和程度、相对分子质量均存在差异,而这是影响CS生物活性的关键因素。该文旨在通过概述CS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促进CS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与总结。该文综述了CS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CS的药代动力学、抗氧化、抗骨关节炎、抗凝血等生物活性的影响。观察到CS的活性与其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息息相关,并深入研究了CS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与其活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将有利于提高CS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更有利于拓展CS的临床应用价值。

朱晓阳[10](2014)在《鼠伤寒沙门氏菌与日本血吸虫共感染小鼠的代谢组学研究》文中提出共感染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感染同一宿主的现象。共感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据估计世界上六分之一的人口受到了共感染的影响,而仅和寄生虫相关的共感染就达到八亿人次。共感染对传染性疾病的影响主要是在病原的感染性、宿主的易感性、宿主的临床症状以及相关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等方面。目前有关共感染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主要是关于一些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并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病原的共感染上,比如HIV、HBV、HCV以及在非洲、中南美洲等地流行甚广的一些寄生虫病感染。在共感染研究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较多,而有关共感染病原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对宿主影响的研究则较少。因此本论文选择鼠伤寒沙门氏菌和日本血吸虫共感染BALB/c小鼠这一模型研究两种病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小鼠的影响。在共感染实验前,本论文首先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经灌胃感染BALB/c小鼠,造成了感染性疾病模型。然后利用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了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对小鼠体液和组织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说明,在不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亚致死剂量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能够在小鼠肠道内成功定植,并发展成鼠伤寒沙门氏菌病。感染显着影响了脾脏和回肠的组织结构及其小分子物质代谢,但对肝脏和血清的影响较小。感染组小鼠尿样代谢的动态变化反映了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性疾病自然感染的发生发展过程。此外,感染抑制了宿主对能量物质的利用,扰乱了宿主的物质代谢、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同时,实验结果也显示了宿主对感染的应对,包括宿主肠道菌群形成的"colonization resistance"、宿主免疫系统形成的免疫应答极化以及产生诸如亚甲基丁二酸等具有抑菌效应的代谢物等。这些结果展示了在此感染过程中病原和宿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之后,在已有的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研究以及本论文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小鼠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和日本血吸虫共感染BALB/c小鼠研究了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五周时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能够降低小鼠体内血吸虫的成虫率,减少肝脏和结肠内血吸虫卵的数量,减轻了共感染小鼠血吸虫病的严重程度,从而促使共感染小鼠生存率的升高。此外,通过比较日本血吸虫单独感染和共感染小鼠肝脏、血清代谢组的变化发现:鼠伤寒沙门氏菌在共感染小鼠中发挥了作用,降低了日本血吸虫病对小鼠的影响。两组实验动物尿样代谢的动态变化同样证明了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组实验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4和IFN-γ含量的测定发现: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降低了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血清中的IL-4含量,升高了IFN-γ的含量。这说明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弱化了血吸虫病宿主机体形成的Th2体液免疫应答极化,使其转向Th1细胞免疫应答,并在此过程中消除了部分的血吸虫成虫,从而减少了共感染小鼠体内的血吸虫虫卵数量,降低了虫卵沉积对肝脏、肠道等器官组织的损伤,减轻了血吸虫病病情。本论文的第一部分工作研究了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对宿主机体体液代谢以及相应组织器官的影响,论述了鼠伤寒沙门氏菌病在实验小鼠体内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宿主机体对该种病原细菌感染的应对。第二部分关于鼠伤寒沙门氏菌和日本血吸虫共感染的研究发现了在共感染状态下一种病原对另外一种病原感染致病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的探讨了这种作用可能的发生机制。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对这两种感染性疾病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深化人们对共感染性疾病的认识,为这类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二、以糖类为基础的药物:概况和发展趋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糖类为基础的药物:概况和发展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疏水性新兴污染物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三氯生及其研究现状
        1.1.1 三氯生简介
        1.1.2 三氯生对生态环境的威胁
    1.2 三氯生在环境中的迁移及赋存
        1.2.1 三氯生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
        1.2.2 三氯生在水环境和固体环境中的赋存
    1.3 三氯生在污泥处置过程中的迁移转化
        1.3.1 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
        1.3.2 厌氧消化技术概述
        1.3.3 三氯生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迁移转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溶液中关键因素对三氯生固液分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计
        2.2.3 分析与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三氯生在污泥中的吸附平衡
        2.3.2 有机质浓度对污泥中三氯生固液分配的影响
        2.3.3 pH、氨氮和温度对污泥中三氯生固液分配的影响
        2.3.4 多种机制协同作用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污泥性质及结构对三氯生吸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计
        3.2.3 分析与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处理单元产生的污泥对三氯生固液分配的影响
        3.3.2 污泥吸附位点对三氯生的吸附影响
        3.3.3 不同污泥结构吸附三氯生前后的三维荧光分析
        3.3.4 不同污泥结构吸附三氯生前后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3.3.5 不同污泥结构吸附三氯生前后的Zeta电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氯生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固液迁移及对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计
        4.2.3 分析与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三氯生浓度对污泥溶解的影响
        4.3.2 三氯生浓度对污泥TS、VS降解的影响
        4.3.3 三氯生浓度对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4.3.4 三氯生浓度对厌氧消化产酸和产气性能的影响
        4.3.5 三氯生浓度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3.6 厌氧消化过程中三氯生在污泥固液两相中的迁移转化行为
        4.3.7 厌氧消化过程中影响三氯生迁移规律因素的机制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基于转录组学及蛋白质组学阐释虚寒证、虚热证的生物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虚寒证、虚热证大鼠模型建立及评价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模型建立药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模型建立
        2.3 指标检测
        2.4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虚寒、虚热证PLS模型评价
        3.2 虚寒、虚热证模型大鼠自主活动、寒热趋向、基础代谢、体温变化
        3.3 虚寒、虚热证模型大鼠内分泌激素及代谢相关指标改变
        3.4 虚寒、虚热证模型大鼠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指标改变
    4 小结
第二部分 “以方测证”右归丸、左归丸对虚寒证、虚热证的改善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品及试剂
        1.3 主要实验用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药品制备
        2.3 实验给药
        2.4 指标检测
        2.5 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右归丸对虚寒、左归丸对虚热证大鼠自主活动、寒热趋向、基础代谢的影响
        3.2 右归丸对虚寒、左归丸对虚热证模型大鼠温度指标的影响
        3.3 右归丸对虚寒、左归丸对虚热证模型大鼠脾及胸腺指数的影响
        3.4 右归丸对虚寒、左归丸对虚热证模型大鼠代谢内分泌激素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3.5 右归丸对虚寒、左归丸对虚热证模型大鼠IL-1β等细胞因子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4 小结
第三部分 虚寒证、虚热证及右归丸、左归丸干预后大鼠肝全基因表达谱变化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及药品
        1.3 主要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治疗给药
        2.3 组织样本采集
        2.4 RNA提取及质检
        2.5 转录组测序方法步骤
        2.6 转录组测序数据处理及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转录组测序样本总RNA质检结果
        3.2 转录组测序各组实验结果
第四部分 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 数据来源
        1.1 数据对比用基因库及其链接
        1.2 基因表达水平(数据可靠性)分析
    2 数据分析方法
        2.1 差异基因及其聚类分析
        2.2 基因功能分析(GO Analysis)
        2.3 显着性差异基因主要富集通路分析(KEGG pathway)
        2.4 可变剪切分析
        2.5 SNP/INDEL分析
        2.6 基因结构注释优化
    3 实验分析结果
        3.1 各实验组显着性差异基因主要GO功能分析
        3.2 各实验组显着性差异基因主要富集通路分析
    4 小结
第五部分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基因表达及数据可靠性分析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总RNA提取
        2.2 引物设计
        2.3 荧光定量PCR实验步骤
    3 数据处理
    4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可靠性结果
        4.1 基因扩增曲线
        4.2 基因熔解曲线
        4.3 实时荧光PCR数据结果
    5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虚寒证模型组及右归丸治疗后虚寒证大鼠能量代谢、免疫关键基因表达影响
    6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左归丸治疗后虚热证模型大鼠能量代谢、免疫关键基因表达变化
    7 小结
第六部分 TMT联合NanoLC-LTQ-Orbitrap技术分析虚寒、虚热证及右归丸、左归丸干预组大鼠肝差异表达蛋白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药品
        1.3 主要实验试剂
        1.4 主要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治疗给药
        2.3 组织样本采集
        2.4 组织样本前处理
        2.5 肽段提取及标记
        2.5.1 肽段提取
        2.5.2 同位素标记
        2.6 标记后样品预分离
        2.6.1 流动相A、B配置方法
        2.6.2 HPLC预分离梯度设置
        2.7 差异蛋白质组学实验步骤
        2.7.1 蛋白组学实验流程
        2.7.2 Orbitrap Fusion Lumos MS/MS分析测量方法设置
        2.8 差异蛋白质组学数据处理及分析
        2.8.1 数据处理使用软件
        2.8.2 软件分析及数据处理内容
    3 实验结果
        3.1 虚寒证模型组及其各治疗组总蛋白筛测
        3.2 虚热证模型组及其各治疗组总蛋白筛测
第七部分 差异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1 数据来源
        1.1 数据分析方法
    2 分析结果
        2.1 虚寒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蛋白表达改变
        2.2 虚热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蛋白表达比较
        2.3 右归丸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着性差异蛋白表达变化
        2.4 右归丸治疗后与虚寒模型组相比差异蛋白表达变化
        2.5 左归丸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蛋白表达变化
    3 小结
第八部分 WesternBlot验证部分差异蛋白表达及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数据可靠性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主要试剂
        1.3 实验方法
    2 抗体选用及前处理
        2.1 抗体选择
        2.2 样品前处理
    3 实验流程
    4 数据处理
    5 统计分析
        5.1 Western Blot验证结果
        5.2 条带
        5.3 灰度分析
        5.4 Western Blot法检测虚寒证模型组、右归丸治疗组大鼠代谢、免疫相关指标蛋白表达的影响
        5.5 Western Blot法检测虚热证模型组、左归丸组大鼠代谢、免疫相关指标蛋白表达的影响
        5.6 数据结果
    6 小结
讨论
    1 虚寒、虚热证动物模型复制及评价方法
    2 IL-1、Lipin-1 在虚寒证、虚热证生物学机制中的地位及作用
    3 中医对虚寒证、虚热证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4 虚寒证、虚热证模型建立依据
    5 虚寒证、虚热证模型发生生物学机制研究现状
    6 现代技术手段在虚寒证、虚热证病证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7 虚寒证、虚热证治疗药物治疗选用依据
    8 右归丸对虚寒证治疗的作用机制研究
    9 左归丸对虚热证治疗的作用机制研究
    10 实验结果讨论
    11 转录组结合蛋白质组论证虚寒证、虚热证的生物学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3)两种不同来源的降血糖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糖尿病的发展概述
    1.2 糖尿病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1.2.1 1型糖尿病治疗
        1.2.2 2型糖尿病治疗
        1.2.3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
    1.3 糖类药物分子的合成
        1.3.1 糖苷化反应的研究
        1.3.2 糖苷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第2章 天然来源黄酮苷Carambolaflavone的合成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Carambolaflavone的合成研究
        2.2.1 芹菜素C环片段3 和芳基受体4 的合成
        2.2.2 L-岩藻糖给体5 的合成
        2.2.3 糖苷化条件的尝试
        2.2.4 碳苷异构化和Suzuki O→C重排机理的验证
        2.2.5 文献报道结构1 的线性合成
    2.3 D-Carambolaflavone A的合成研究
        2.3.1 D-岩藻糖给体20 的合成
        2.3.2 岩藻碳苷D-Carambolaflavone A的线性合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计算机改造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分子Z10'的合成探索
    3.1 研究背景
        3.1.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Z10’分子的设计
        3.1.2 环碳糖的合成概述
    3.2 Z10’的合成研究
        3.2.1 环碳糖片段的合成
        3.2.1.1 Tebbe介导的串联反应构建环碳环
        3.2.1.2 RCM反应构建环碳环的尝试(a)
        3.2.1.3 RCM反应构建环碳环的尝试(b)
        3.2.2 异喹啉片段3-3 的构建策略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部分
    4.1 天然来源黄酮苷Carambolaflavone的合成研究
    4.2 合成样品与文献报道的谱图分析比较
    4.3 Z10’的合成
参考文献
部分代表化合物的谱图
附录一 :缩略语ABBREVIATIONS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4)荒漠肉苁蓉缓解体力疲劳的有效组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抗疲劳作用研究及评价现状
    第二节 植物多糖的检测方法及分析应用
    第三节 肠道菌群与中药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肉苁蓉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第一节 肉苁蓉提取物中苷类及多糖成分的定性分析
    第二节 肉苁蓉提取物中苷类及多糖成分的含量测定
第三章 肉苁蓉提取物的药效学及体内代谢情况研究
    第一节 肉苁蓉提取物缓解小鼠体力疲劳作用研究
    第二节 肉苁蓉提取物的体内代谢情况研究
第四章 肉苁蓉有效组分缓解体力疲劳小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第一节 体力疲劳小鼠模型的构建及肉苁蓉有效组分缓解体力疲劳的药效学研究
    第二节 体力疲劳小鼠模型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第三节 肉苁蓉有效组分缓解体力疲劳小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第五章 肉苁蓉总有效组分与肠道菌群的作用研究
    第一节 苯乙醇苷化合物的体外肠道菌群代谢研究及清除DPPH体外抗氧化评价
    第二节 体力疲劳小鼠的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及肉苁蓉总有效组分的调控研究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总结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藻戟遂芫俱战草”配伍禁忌基础研究 ——基于肠道—菌群及水通道蛋白的生物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药配伍安全性研究概述
    第二节 中药“十八反”现代研究进展
        一、“十八反”的核心论点与作用模式
        二、“十八反”的生物学证据及其机制
    第三节 甘草-芫花配伍禁忌的毒效表征与物质基础
    第四节 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肠道和肠道菌群的甘草-芫花反药组合生物学机制
    第一节 基于整体动物水平的甘草-芫花反药组合致肠道机械屏障损伤的研究
        一、甘草-芫花反药组合造成的肠黏膜组织损伤
        二、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结肠黏液层化学表型的影响
        三、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肠道黏液分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基于细胞水平的甘草-芫花反药组合致肠道机械屏障损伤的研究
        一、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
        二、肠黏膜细胞黏液分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
        三、肠黏膜细胞黏液分泌、黏液化学修饰相关基因转录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基于细胞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甘草-芫花反药组合调节肠道屏障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
        一、甘草-芫花反药组合代表性成分对细胞代谢轮廓的调节
        二、甘草-芫花反药组合代表性成分对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节 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结构及宏基因组的影响
        一、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结构的调节作用
        二、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肠道细菌宏基因组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甘草与甘遂、大戟、海藻等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第一节 甘草-甘遂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结构及其宏基因组的影响
        一、甘草-甘遂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结构的调节
        二、甘草-甘遂反药组合对肠道细菌宏基因组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甘草-京大戟、甘草-海藻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及其宏基因组的影响
        一、甘草-京大戟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结构及其宏基因组的影响
        二、甘草-海藻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及其宏基因组的影响
    第三节 扩展研究:千金子-甘草合用对肠道菌群结构及其宏基因组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水通道蛋白(AQPS)的甘草-花反药组合生物学机制
    第一节 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利尿作用评价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肾脏AQPs蛋白表达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AQP2蛋白调节机制研究
        一、基于网络药理学的AQP2调节机制研究
        二、基于分子对接技术验证分子间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第四节 AQP2调节通路的细胞实验验证
结语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一、综述:水通道蛋白在利水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二、MIMCD-3细胞、IEC-6细胞、LS174T细胞培养方法
    附录三、本研究使用的WESTERN BLOT实验方法
    附录四、本研究使用的Q-PCR实验方法
    附录五、粪便总DNA提取方法
    附录六、16S RDNA测序数据分析代码
    附录七、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聚酰胺正渗透复合膜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正渗透过程概述
        1.2.1 正渗透的基本原理
        1.2.2 汲取液
        1.2.3 浓差极化
        1.2.4 反盐扩散
        1.2.5 膜污染
    1.3 正渗透膜的研究进展
        1.3.1 相转化膜
        1.3.2 薄层复合膜
        1.3.3 改性膜
    1.4 正渗透技术的应用
        1.4.1 海水淡化
        1.4.2 废水处理
        1.4.3 渗透发电
        1.4.4 食品和饮料浓缩
        1.4.5 其它应用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2 底膜结构和性质对复合膜正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2 聚砜底膜的制备
        2.2.3 界面聚合
        2.2.4 膜性能及形貌的表征
        2.2.5 底膜的纯水渗透通量的测试
        2.2.6 复合膜正渗透性能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砜浓度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3.2 铸膜液溶剂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3.3 致孔剂的含量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纳米SiO_2/聚砜的TFC正渗透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3.2.2 纳米SiO_2改性底膜的制备
        3.2.3 聚酰胺活性层的制备
        3.2.4 底膜和复合膜的表征
        3.2.5 膜的渗透性能和FO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纳米SiO_2改性对底膜形貌的影响
        3.3.2 纳米SiO_2改性对底膜性质的影响
        3.3.3 纳米SiO_2与底膜的化学结构表征
        3.3.4 纳米SiO_2对复合膜性质的影响
        3.3.5 纳米SiO_2对复合膜正渗透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聚多巴胺改性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4.2.2 聚砜底膜的制备
        4.2.3 底膜的聚多巴胺改性
        4.2.4 聚酰胺活性层的制备
        4.2.5 原始膜和改性膜的表征
        4.2.6 复合膜的渗透性能和FO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DA改性膜表面的化学性质
        4.3.2 底膜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4.3.3 改性前后复合膜的表征
        4.3.4 改性膜的FO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正渗透技术用于苯酚废水处理的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5.2.2 聚砜底膜的制备
        5.2.3 聚酰胺复合膜的制备
        5.2.4 氯化银矿化改性聚酰胺复合膜的制备
        5.2.5 复合膜的表征
        5.2.6 正渗透性能测试
        5.2.7 膜污染试验及膜清洗方案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苯酚浓度和膜面朝向对苯酚去除效率的影响
        5.3.2 汲取液浓度对苯酚去除效率的影响
        5.3.3 原料液pH对苯酚去除效率的影响
        5.3.4 离子强度对苯酚去除效率的影响
        5.3.5 苯酚在膜表面的吸附行为研究
        5.3.6 膜污染和清洗试验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ABO血型抗原的生物法合成及其与肠道菌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ABO血型系统
        1.1.1 ABO血型抗原及形成
        1.1.2 人类的ABO天然抗体
        1.1.3 ABO血型与疾病
        1.1.4 寡糖的合成
    1.2 糖核苷酸及其合成
        1.2.1 糖核苷酸的种类及功能
        1.2.2 糖核苷酸的化学合成
        1.2.3 糖核苷酸的酶法合成
        1.2.4 糖核苷酸的发酵法合成
    1.3 细菌表面多糖
        1.3.1 细菌表面多糖的分类
        1.3.2 细菌表面多糖与血型抗体的相互作用
    1.4 肠道菌群与人类的关系
        1.4.1 肠道菌群的组成
        1.4.2 肠道菌的功能
        1.4.3 肠道菌群与疾病
        1.4.3.1 肠道菌群与肠道疾病
        1.4.3.2 肠道菌群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
        1.4.3.3 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疾病
        1.4.3.4 肠道菌群与神经精神疾病
    1.5 论文内容大纲
第二章 trGlmU-NahK融合酶的性质研究以及在UDP-GlcNAc合成中的应用
    2.0 引言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和载体
        2.1.2 酶、试剂和耗材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的构建
        2.2.2 NahK- trGlmU融合酶的表达与纯化
        2.2.3 酶的活性检测
        2.2.4 定量检测方法
        2.2.5 最适催化条件的摸索
        2.2.6 酶活的测定方法
        2.2.7 UDP-GlcNAc的小规模合成
        2.2.8 UDP-GlcNAc的纯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NahK和trGlmU融合片段的克隆
        2.3.2 NahK、GlmU以及trGlmU-NahK融合酶的表达与纯化
        2.3.3 NahK、GlmU以及trGlmU-NahK的活性检测
        2.3.4 trGlmU-NahK融合酶与NahK和GlmU的生物化学性质比较
        2.3.5 UDP-GlcNAc的小规模制备
        2.3.6 UDP-GlcNAc的纯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DP-Fuc的发酵法合成
    3.0 引言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和载体
        3.1.2 酶、试剂和耗材
        3.1.3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的构建
        3.2.2 重组菌株诱导条件的摸索
        3.2.3 重组菌株的摇瓶发酵
        3.2.4 重组菌株的分批补料发酵
        3.2.5 菌体干重的测量
        3.2.6 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和岩藻糖浓度的检测
        3.2.7 比生长速率的计算
        3.2.8 细胞内GDP-Fuc、GMP和GTP的提取
        3.2.9 GDP-Fuc、GMP和GTP的检测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代谢工程菌株的构建
        3.3.2 重组酶表达条件的确定
        3.3.3 工程菌株生长状况的比较
        3.3.4 重组菌株产生GDP-Fuc的比较
        3.3.5 菌株B的分批补料发酵
        3.3.6 鸟嘌呤核苷酸合成加强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类ABO血型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4.0 引言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所用菌株
        4.1.2 抗体、试剂和耗材
        4.1.3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0 提供样品志愿者的招募
        4.2.1 血型的确认
        4.2.2 粪便样品的采集
        4.2.3 D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4.2.4 DNA样品16S rDNAV3-V5区的454测序
        4.2.5 序列的整理和归并
        4.2.6 OTU的获得
        4.2.7 OTU及其丰度分析
        4.2.8 基于OTU的物种组成和丰度分析
        4.2.9 样品Alpha多样性分析
        4.2.10 肠道菌群的分离提取
        4.2.11 菌体的固定
        4.2.12 菌体表面多糖血型抗原活性的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收集样品情况
        4.3.2 序列统计
        4.3.3 OTU统计
        4.3.4 OTU Veen图分析
        4.3.5 不同血型样品共有或特有的OTU分析
        4.3.6 肠道菌群的系统发育分析
        4.3.7 主成分分析
        4.3.8 样品的Alpha多样性分析
        4.3.9 不同血型组肠道菌群组成在门水平上的差异比较
        4.3.10 不同血型组的肠道菌群在钢、目和科水平上的差异比较
        4.3.11 不同分组样品在属水平上的有益菌和有害菌的组成差异比较
        4.3.12 肠道菌群的ABO血型抗原活性
        4.3.13 人类ABO血型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
    4.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一、本论文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二、本论文的不足与改进方法
附录和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外文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由糖衍生的四种骨架类型的酮类化合物的水相合成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糖类化合物的介绍及研究进展
    1.2 水作为有机反应介质的研究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试剂
    2.3 反应中部分溶剂和试剂的预处理与部分原料和底物的制备
        2.3.1 反应中部分溶剂和试剂的预处理
        2.3.2 反应中的部分原料和底物的制备
    2.4 水相一锅法合成糖衍生的酮类化合物
        2.4.1 水相一锅法合成呋喃取代的二酮化合物
        2.4.2 水相一锅法合成呋喃取代的 α,β 不饱和酮化合物
        2.4.3 水相一锅法合成烯三酮类化合物
        2.4.4 水相一锅法合成二烯二酮类化合物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生成四种类型的化合物可能经历的反应路径
    3.2 呋喃取代的二酮化合物合成的条件筛选与结果讨论
    3.3 呋喃取代的 α,β 不饱和酮化合物合成的条件筛选与结果讨论
    3.4 烯三酮类化合物合成的条件筛选与结果讨论
    3.5 二烯二酮类化合物合成的条件筛选与结果讨论
    3.6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9)硫酸软骨素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对其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硫酸软骨素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特点
2 硫酸软骨素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
    2. 1 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2. 2 对免疫调节和抗炎活性的影响
    2. 3 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2. 4 对抗凝血活性的影响
    2. 5 对生物材料性能的影响
    2. 6 其他
3 总结和展望

(10)鼠伤寒沙门氏菌与日本血吸虫共感染小鼠的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鼠伤寒沙门氏菌
        1.1.1 沙门氏菌的分类和生长特性
        1.1.2 沙门氏菌的感染和致病机制
        1.1.3 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1.2 血吸虫病
        1.2.1 吸虫病的流行
        1.2.2 血吸虫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活史
        1.2.3 血吸虫感染性疾病的特征
        1.2.4 吸虫病的检测和防治
    1.3 共感染
        1.3.1 共感染的特点
        1.3.2 血吸虫和细菌的共感染
        1.3.3 血吸虫和病毒的共感染
        1.3.4 血吸虫和其他寄生虫间的共感染
    1.4 代谢组学简介
        1.4.1 代谢组学的定义和特点
        1.4.2 代谢组学研究的基本流程
        1.4.3 代谢组学研究所用的检测技术
        1.4.4 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方法
    1.5 核磁共振技术简介
        1.5.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1.5.2 化学位移
        1.5.3 自旋偶合和裂分
        1.5.4 代谢组学中常用的核磁共振谱图
2 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独感染对BALB/c小鼠影响的代谢组学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设计
        2.2.3 细菌和实验动物感染
        2.2.4 实验样品收集
        2.2.5 细菌检测方法
        2.2.6 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2.2.7 组织病理学检测
        2.2.8 亚甲基丁二酸在脾脏组织中的含量测定以及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生长的抑制试验
        2.2.9 样品的处理、NMR谱图的测定和处理、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鼠伤寒沙门氏菌成功感染宿主小鼠
        2.3.2 鼠伤寒沙门氏菌病的进程和组织病理变化
        2.3.3 不同组小鼠血清中IL-4和IFN-γ的浓度
        2.3.4 小鼠尿样、血清、脾脏、肝脏和肠道组织的一维NMR氢谱
        2.3.5 血清、脾脏、肝脏和肠道组织内与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有关代谢物的变化
        2.3.6 鼠伤寒沙门氏菌宿主感染进程中尿样的动态变化
        2.3.7 脾脏中亚甲基丁二酸的含量以及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2.4 讨论
    2.5 小结
3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影响的代谢组学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试剂和实验材料
        3.2.2 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设计
        3.2.3 日本血吸虫尾蚴的逸出和实验小鼠的血吸虫尾蚴感染
        3.2.4 细菌菌株、菌落计数和灌胃感染
        3.2.5 样品收集
        3.2.6 细菌检测和血吸虫成虫收集
        3.2.7 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测定
        3.2.8 组织病理学检测
        3.2.9 样品的处理、NMR谱图的测定和处理、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检测
        3.3.2 组织病理变化
        3.3.3 不同组小鼠血清中IL-4和IFN-γ的浓度
        3.3.4 血吸虫成虫率
        3.3.5 实验小鼠的累积死亡率
        3.3.6 小鼠尿样、血清和肝脏组织的一维NMR氢谱
        3.3.7 血清、肝脏组织内和感染有关的代谢物的变化
        3.3.8 宿主共感染进程中尿样的动态变化
    3.4 讨论
    3.5 小结
4 总结和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以糖类为基础的药物:概况和发展趋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疏水性新兴污染物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 陈蕾. 江南大学, 2021(01)
  • [2]基于转录组学及蛋白质组学阐释虚寒证、虚热证的生物学机制[D]. 于婉晨.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3]两种不同来源的降血糖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 王勇.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荒漠肉苁蓉缓解体力疲劳的有效组分及作用机制研究[D]. 王小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
  • [5]“藻戟遂芫俱战草”配伍禁忌基础研究 ——基于肠道—菌群及水通道蛋白的生物学机制[D]. 于金高.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2)
  • [6]聚酰胺正渗透复合膜的改性及应用研究[D]. 黄阳波. 武汉大学, 2018(06)
  • [7]ABO血型抗原的生物法合成及其与肠道菌关系的研究[D]. 翟娅菲. 山东大学, 2015(01)
  • [8]由糖衍生的四种骨架类型的酮类化合物的水相合成反应的研究[D]. 刘洪明. 天津大学, 2015(03)
  • [9]硫酸软骨素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对其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王金凤,臧恒昌,李连,张惠,姜玮,王凤山. 药物生物技术, 2014(02)
  • [10]鼠伤寒沙门氏菌与日本血吸虫共感染小鼠的代谢组学研究[D]. 朱晓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14(01)

标签:;  ;  ;  ;  ;  

碳水化合物类药物:概述和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