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技巧可以记住物质的性质

有一些技巧可以记住物质的性质

一、巧记物质性质有诀窍(论文文献综述)

赖美君[1](2020)在《初中物理程序性知识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理程序性知识是一类以学科领域知识为基础并致力于如何解决物理问题的知识。伴随着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出,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已然成为物理教学的主题,并且物理核心素养中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做出了说明。而物理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正是促进学生物理学科关键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物理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丰富物理教师教育知识理论的同时为教师提供物理程序性知识的教学依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通过文献法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以义务教育阶段“沪科版”物理教材中的程序性知识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对其进行了整理与分类。同时,通过对教材进行梳理,笔者发现初中阶段物理程序性知识出现在力学、电学、光学中的频率相对较高。其次,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物理程序性知识的调查,从而了解物理程序性知识教学的现状和困难。调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初中物理教师对教育心理学内容及程序性知识概念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不高;(2)教师和学生对物理实验都持积极的态度;(3)教师更加注重物理程序性知识转化阶段的培养,学生更集中在转化阶段的学习;(4)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不同的物理程序性知识学习阶段存在差异。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以现有的程序性知识教学模型与物理学科的特点相结合初步构建了物理程序性知识阶段教学模型,并提出与之对应的教学策略。不仅如此,为了使物理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程序性知识阶段教学模型和教学策略,笔者设计了三个物理程序性知识教学案例。案例中将物理程序性知识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师与学生同模型中对应的具体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且呈现了与教学模型相对应的教学过程。

叶萌[2](2019)在《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思维导图自被提出以来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几十年的发展时间里已经被运用到各行各业,在教育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老师使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思维工具,以放射性思维模式为基础,以研究对象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向四周发散分支,使知识网络更具系统性和整体性,且能够实现思维可视化,它转变了传统的以简单罗列为主的思维方式,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帮助者,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地理知识结成“网”,帮助学生梳理整合知识点,让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构建。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和相关专着、书籍,对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以问卷、访谈的形式调查其在一线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结合调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应用研究,并通过实验对照,提出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通过查找和探究大量关于思维导图的相关文献、书籍,分析了思维导图的研究现状,结合教学实际说明了思维导图对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二、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学生学习现状与教师使用思维导图的情况。根据学生成绩选择实验班与对照班,选取地理必修1中较适合使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部分章节,从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课后总结、章后整合四个方面详细说明如何在地理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通过《自然界的水循环》展示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全过程,选取必修2的两节内容在实验班进行自主学习,为研究做参考。三、通过对调查问卷、听课教师访谈与测试成绩分析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并为老师提出了三点使用思维导图的建议。四、最后对思维导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与讨论,主要结论有:1.地理教学与思维导图整合优势明显;2.思维导图作为学习工具可以助力学生学习;3.构建课前-课中-课后贯穿式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对于出现的问题展开深刻讨论,为本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思路。

杨莺[3](2019)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学内容的复杂性、教学情境的变化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等各种难以控制甚至不可控的因素,决定了在真实的日常教学中,往往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教学意外”或复杂情况。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运用自身的教学机智化弊为利、“转危为安”。那么,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理解教学机智,有哪些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又该怎样运用教学机智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基于以上思考,本文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前人研究,总结并提出“教学机智”的含义、特征和意义,搭建本文的理论框架。教学机智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当中,面对课堂生成性事件,师生共同作出的契合时机的创造性教学实践行为,具有情境性、创造性、实践性和互惠性的特点。同时,合理运用教学机智,有利于赋予历史课堂鲜活的生命力、探寻潜在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及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其次,运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个别访谈等方法,以扬州、无锡两地的历史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目前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教学机智的现状。调查发现:第一,历史教师对“教学机智”的认知度较低;第二,历史教师应对课堂意外事件的态度和做法不佳;第三,历史课堂出现教学机智事件的频率不高。在调查基础上,通过SPSS19.0对问卷中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影响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教学机智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课堂的教学时机和教学气氛等。最后,针对以上现状及调查结果,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应从教学机智的“变”、“势”、“机”、“诚”四方面着手,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处变不惊,以变应变;第二,因势利导,化弊为利;第三,把握时机,因机施教;第四,实事求是,坦诚相待。与此同时,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应做到:妙用历史谐音;恰用课堂“留白”;巧用生成性资源;勤用教学反思。

陈兰娟[4](2019)在《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改进》文中提出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独特的、专有的语言,是化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化学学科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对于化学用语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化学知识的学习,而初中化学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一开始就要学习大量的化学用语,能正确书写和熟练的运用化学用语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初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基本要求。本论文用八年级化学用语学习现状和学习方法的学生问卷调查研究,以及教师的八年级化学用语教学情况问卷调查研究作为基底,以了解八年级化学用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作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改进。本论文分为引言、相关理论基础、八年级化学用语教学现状调查、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效果分析以及问题与展望六个部分。以初中化学用语知识为载体,通过分别发放学生和教师的调查问卷结合教师访谈了解八年级学生化学用语的教学现状,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原有教学策略的不足有:缺乏对化学用语学习方法的指导;缺乏对微观表征的深入教学;缺乏化学服务于生活的意识;不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在化学用语学习上存在以下问题:1.多数学生学习的方法机械、单一,课堂效率不高。2.多数学生认识到了化学用语的重要性,但是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3.没有认识到化学用语的工具性特点,主动应用意识不强。4.三重表征之间的相互转换存在很大的困难。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分别针对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1.元素符号教学策略改进:(1)利用游戏,提前记忆,辅助教学。(2)“宏-微-符”相结合,整合记忆。(3)中英结合,实名结合,形成技能。2.化学式教学策略改进:(1)模型教学,建立“宏-微-符”三重联系。(2)处处渗透,养成自觉规范使用的习惯。(3)让化学走进生活,让生活渗透化学。3.化学方程式教学策略改进:(1)小组合作,共同建构新知识结构。(2)“读-写-用”+三重表征,促进知识内化。通过对照班和实验班的教学效果分析,可以得出针对于化学用语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仅使学生对化学用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的容易,同时促进了对化学用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继续扩大研究范围和深度,加强对课堂的全方位监测,进一步提高教学策略改进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倪玲燕[5](2018)在《践行科学核心素养,建构科学分类观——以“物质的分类”的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核心素养落实到初中科学教学中,包括科学核心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三部分。文章以"物质的分类"的教学设计为例,采用问题教学法,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观念建构"教学策略,使科学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

张勇[6](2017)在《初中课堂教学失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教改攻坚处,研究正当时。失衡表明事物或系统各部分各要素之间不稳定、不协调、失序的关系。在课堂教学领域,失衡问题频发,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课堂教学失衡就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配置教学资源不当,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方面不稳定、不协调、失序的问题。本研究遵循“问题—实践”的研究思路。首先,言明研究问题来源和研究价值,对以往研究进行国内外的梳理和评析的基础上,厘清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研究的开展找准“方向”。其次,“问题从实践中来”,对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进行理性审视是研究的起点。通过深入初中课堂教学一线,基于课堂观察、听课记录、访谈等日常教学实然状态的凝练,课堂教学失衡问题凸显,即存在学教失衡、身心失衡、承创失衡、情智失衡、德知失衡、同异失衡。深就其因,是教学思维方式对立、教学实践能力薄弱、教学评价制度偏颇和家校联系配合虚化。第三,对课堂教学均衡理论问题进行梳理,以拓展研究的视野并寻找本研究的理论支持为后续解决“失衡”的问题铺平道路。研究以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观、课堂生态作为课堂教学均衡的理论利器,揭示课堂教学失衡的本质,即课堂教学道德性缺失、感情性麻痹、创造性扼杀和实践性缺场。为直击问题,将核心策略进行聚焦,初步建构课堂教学失衡的调适策略,即从内部矫正与外部协调相向发力。第四,内部矫正策略在实验学校初步实践。一是情智相长互益师生。强调感情先行,以情富智,将“学”、“说”、“唱”、“做”四类行为赋予全新意义;二是循环学习贯通教学。提出“六疑”(即自学寻疑、互帮答疑、倾听解疑、群言辩疑、练习测疑、反思质疑)的课堂教学循环,并与课外学生自主循环“里应外合”相互贯通。三是核心建网举纲目张。研究提出以“基于核心知识结构”为纲,以“教师建网”作为备课的统领,以学生“自主建网”作为课堂产出的回应,形成知识的高阶思维。四是问题导向跟踪提高。采取“问题跟踪”与“变式提高”的方法,紧盯教学问题不留遗存死角,反复攻坚克难直至质量提升。第五,外部协调策略实践在强化教师自我理解、变革教学组织形式、营造校园激励文化和协同家校育人合力等方面大做文章。在教学主体上,以教师自我理解激活师生主体间性,将学生视为伙伴,师生共赴生命前程;在教学形式上,变革组织方式使思维动与静状态和谐互生,网络上与下共鸣合振;在教学文化上,重视人本精神,挖掘学习动机,建构激励氛围;在教学合力上,回归本性良知,家校情感融通,促进学生成才。研究表明,以实践策略逐步调适课堂教学失衡,对初中教学有所助益。课堂教学要朝着均衡的方向努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均衡地配置教学资源,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保持稳定与协调。研究课堂教学尚待进一步精准、专业视域与教学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扩展。建立课堂教学失衡或均衡的测量模型,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是未来研究的路径。

范华莉[7](2015)在《历史概念有效学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所谓历史概念是指对客观存在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历史事实的抽象概括。历史概念的特性如共时性、发展性、结构性等使历史概念不论是认知还是理解、使用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历史概念学习作为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起点,对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历史辩证思维的发展和学习技能的提升有重要推动作用。历史概念的有效学习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建立,在学生真正把握历史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历史概念指导和教学,才能最终实现历史概念学习的有效性。随着新时期教学改革和教学目标的进一步人性化和科学化,历史基础知识和概念将构成历史学习的起点和研究的新领域。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历史概念学习中,学生的主要历史概念学习困难表现为对历史概念认知不清和缺乏历史概念学习方法两个方面,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在大量的历史信息中认识历史概念的内涵、分类等和教授掌握历史概念的方法对学生的历史概念有效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学生(主要指高中生)学习角度入手,将学生的历史概念学习需要作为展开的基础,全面分析学生的概念学习障碍,并为解决该问题提出相应的学习方法示例和学法指导,如加强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学习历史概念学习方法、深入历史概念体系构建等,希望为历史概念学习和教学提供一些可行建议。从教师角度入手,进行历史概念学习有效方法指导和教学示例,将历史概念教学的具体操作和实施进行有效的分析,使历史概念有效学习成为可行之法。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效学习相互配合促进,最终实现历史概念的有效学习,更好地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

周琳[8](2013)在《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学生对于学习语法缺乏兴趣和热情,课堂上毫无生气,学生大多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追根溯源,主要原因在于在传统的语法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师生间、生生间缺乏合作交流。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全面展开英语实践活动,有碍于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们要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新旧课标都强调在教学目标上和教学方式上要大力倡导互动合作的理念,这与传统的死板的语法教学有着天壤之别。课标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更好地进行语法教学,进而做到让每个学生体验到荣誉感和成就感,获得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有助于改变传统课堂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本研究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合作学习的定义并界定了本研究中合作学习的定义。同时,介绍了了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及国内外在合作学习方面的历史和研究现状。第三章重点介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从设计方案到具体实施再到分析结果,本章都围绕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逐一开展。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和获得的教学建议。通过为期6个月的具体实验实施,各种数据和结果显示: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在语法课堂上变得更为积极主动、以前的学习焦虑感有所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有了可喜的改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有了一定的增长。因此,语法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有助于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语法的热情和能力。

盛曹颖[9](2013)在《遗忘理论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文中认为高中生物学知识面广,材料琐碎,无论是具体、直观的知识,还是抽象知识,从宏观现象到微观结构,涉及许多基本概念、生物原理、生命现象,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学生普遍感到记忆量大,枯燥无味,“易懂难记”。而遗忘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如果能够遵循遗忘的客观规律,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有效的学习和复习,是有希望减缓遗忘的进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生物学业成绩的。本文首先对相关遗忘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中找出遗忘的规律,以便为课堂实践提供比较科学的理论指导;然后做了关于高中生物记忆现状的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从中了解目前在江苏新高考背景下,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关于遗忘的现状,遗忘现象确实是生物学学习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接着,尝试提出相关的课堂实践对策,主要从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两个角度,去探讨如何根据遗忘理论,有效安排教学和学习;最后进行实证研究,对笔者执教的两个平行班级的对照实验,对照班级常规教学,实验班级运用遗忘理论有效整合教学方法,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实验,结果发现两个班级存在显着性差异,实验班明显进步。说明此次教学改革是有一定效果和参考价值的。所以在生物新课程中,帮助学生运用遗忘规律,掌握一些科学记忆的方法,快速、准确、牢固地记忆一些基础知识,无论是应对高考,还是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陈丽艳[10](2012)在《浅谈化学用语教学策略》文中提出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语言,它包括多种符号和化学式,常见的有化学图示、化学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在化学用语的教学实践中,依据信息加工理论,化学用语教学必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活动,教师的"教"必须适应学生"学"的规律。

二、巧记物质性质有诀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巧记物质性质有诀窍(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物理程序性知识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1.1.2 初中物理学科知识特点
        1.1.3 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2章 物理程序性知识相关的理论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程序性知识
        2.1.2 物理程序性知识
    2.2 初中物理程序性知识
        2.2.1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程序性知识整理
        2.2.2 初中物理程序性知识分析
第3章 初中物理程序性知识教学现状调查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2 调查实施过程
        3.2.1 问卷的编制与预调查
        3.2.2 问卷正式发放与回收
        3.2.3 问卷统计与分析
        3.2.4 访谈的准备与资料收集
        3.2.5 访谈分析
    3.3 调查结论
第4章 初中物理程序性知识教学模型建构
    4.1 物理程序性知识教学模型建构
        4.1.1 初中物理程序性知识教学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4.1.2 初中物理程序性知识教学模型建构
        4.1.3 基于物理程序性知识教学模型的教学策略
    4.2 初中物理程序性知识教学设计案例
        4.2.1 滑轮的定义及其实质
        4.2.2 连通器的特点
        4.2.3 质量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初中生物理程序性知识学习情况问卷调查
    附录 B: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案
第二章 思维导图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2.1 研究对象的选取
    2.2 学生学习现状调查及分析
    2.3 教师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三章 思维导图应用研究方案
    3.1 预留课时讲解
    3.2 课前预习阶段
    3.3 课中讲解阶段
    3.4 课后总结阶段
    3.5 章节整合阶段
第四章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应用研究
    4.1 新授课-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
    4.2 自主学习-以《人口的合理容量》为例
    4.3 思维导图应用效果分析
    4.4 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教学机智与高中历史课堂
    第一节 教学机智的含义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教学机智的含义
        二、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机智的特征
        一、情境性
        二、创造性
        三、实践性
        四、互惠性
    第三节 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教学机智的重要性
        一、赋予历史课堂鲜活的生命力
        二、探寻历史课堂潜在的教学资源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第二章 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教学机智的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教学机智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过程
        四、调查结果
    第二节 影响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教学机智的因素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经验
        二、教师的教学反思
        三、课堂的教学时机
        四、课堂的教学气氛
第三章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原则与实践策略
    第一节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原则
        一、“变”:处变不惊,以变应变
        二、“势”:因势利导,化弊为利
        三、“机”:把握时机,因机施教
        四、“诚”:实事求是,坦诚相待
    第二节 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教学机智的实践策略
        一、妙用历史谐音
        二、恰用课堂“留白”
        三、巧用生成性资源
        四、勤用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任务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理论
    2.3 建构主义理论
第3章 初三化学用语教学现状调查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4 调查结论
        3.4.1 教师原有教学策略的分析
        3.4.2 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改进
    4.1 八年级化学教材中的化学用语
    4.2 “元素符号”教学策略改进
        4.2.1 利用游戏,提前记忆,辅助教学
        4.2.2 “宏-微-符”相结合,整合记忆
        4.2.3 中英结合,名实结合,形成技能
    4.3 “化学式”教学策略改进
        4.3.1 模型教学,建立“宏-微-符”三重联系
        4.3.2 处处渗透,养成自觉规范使用的习惯
        4.3.3 让化学走进生活,让生活渗透化学
    4.4 “化学方程式”教学策略改进
        4.4.1 小组合作,共同建构新知识结构
        4.4.2 “读-写-用”+三重表征,促进知识内化
第5章 教学效果分析
    5.1 “元素符号”测试效果分析
    5.2 “化学式”测试效果分析
    5.3 “化学方程式”测试效果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作者简历

(6)初中课堂教学失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价值
        一、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师生教学生命的必然要求
        三、回应课堂教学研究发展趋势转变
        四、亟待变革课堂教学失衡的现实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失衡与均衡
        二、课堂教学失衡
    第四节 文献述论
        一、国外相关研究述论
        二、国内相关研究述论
        三、国内外研究的启示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实验学校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伦理
        六、拟创新之处
第二章 初中课堂教学失衡现象透析
    第一节 失衡的课堂教学现场
        一、学教失衡
        二、身心失衡
        三、承创失衡
        四、情智失衡
        五、德知失衡
        六、同异失衡
    第二节 课堂教学失衡原因追寻
        一、教学思维方式的对立
        二、教师专业能力的薄弱
        三、课堂评价制度的偏颇
        四、家校联系配合的虚化
第三章 课堂教学均衡的理论反思
    第一节 课堂教学均衡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
        二、课堂生态理论
    第二节 课堂教学失衡的实质反思
        一、道德性的缺失
        二、感情性的麻痹
        三、创造性的扼杀
        四、实践性的缺场
    第三节 课堂教学失衡的调适思考
        一、内部矫正
        二、外部协调
第四章 初中课堂教学失衡的内部矫正策略
    第一节 情智相长互益师生
        一、感情先行
        二、以情富智
    第二节 循环学习贯通教学
        一、课内循环
        二、课后延伸
    第三节 核心建网举纲目张
        一、萃取核心
        二、自主建网
    第四节 问题导向跟踪提高
        一、反馈跟进
        二、变式提高
第五章 初中课堂教学失衡的外部协调策略
    第一节 强化教师自我理解
        一、辩论式研修
        二、内省式生成
    第二节 变革教学组织形式
        一、动静结合
        二、虚实互补
    第三节 营造校园激励文化
        一、课堂激励
        二、课外激励
    第四节 协同家校育人合力
        一、信息共享
        二、情感相融
第六章 研究总结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历史概念有效学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历史概念有效学习的理论依据及必要性
    第一节 历史概念有效学习的理论依据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节 历史概念有效学习的必要性
        一、历史概念学习是历史学科学习的基础
        二、历史概念学习是历史课程教学与考试要求
        三、历史概念学习是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基础
        四、历史概念学习是学生历史思维培养的重要过程
第二章 历史概念有效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中学生历史概念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的编制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问卷设计
        四、调查方法
    第二节 历史概念有效学习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历史概念有效学习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二、历史概念有效学习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三、历史概念有效学习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第三节 历史概念有效学习的障碍分析
        一、教师方面
        二、学生方面
        三、其他方面
第三章 历史概念的有效学习策略
    第一节 明确历史概念分类,深化历史概念学习认知
        一、按概念性质划分
        二、按重要程度划分
    第二节 掌握历史概念有效学习方法,化死为活巧记忆
        一、单一历史概念识记方法
        二、复合历史概念识记方法
    第三节 依托历史概念,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一、按时段划分
        二、按教材编制体例划分
第四章 历史概念的有效学法指导
    第一节 历史概念有效学法指导的内容
        一、历史概念学习能力的指导
        二、历史概念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三、历史概念学习心理的指导
    第二节 历史概念有效学法指导的原则
        一、坚持整体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二、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三、坚持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第三节 历史概念有效学法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一、由“重知识”转向“重过程”
        二、正确示范和指导历史概念有效学习方法
        三、及时巩固和积累概念学习经验
    第四节 历史概念有效教学实例与实践
        一、历史概念有效教学实例
        二、历史概念有效教学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8)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问题的背景
    1.3 研究的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合作学习的定义
    2.2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2.2.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Social Constructivism Theory)
        2.2.2 “群体动力”理论(Group Dynamics Theory)
    2.3 合作学习的历史和研究现状
        2.3.1 合作学习在国外的历史和研究现状
        2.3.2 合作学习在国内的历史和研究现状
    2.4 思考与创新
        2.4.1 基于理论与研究现状的思考
        2.4.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3章 研究的具体实施
    3.1 学生合作学习与语法学习的状况调查与分析
        3.1.1 问卷调查
        3.1.2 访谈
        3.1.3 主要存在问题
    3.2 教师语法教学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3.2.1 访谈
        3.2.2 主要存在问题
    3.3 合作学习应用于语法教学的研究方案的设计
        3.3.1 研究目的
        3.3.2 研究对象
        3.3.3 研究内容
        3.3.4 研究步骤
        3.3.5 数据采集与分析
    3.4 合作学习应用于语法教学的研究方案的实施
        3.4.1 合理分组
        3.4.2 任务驱动
        3.4.3 教师的角色转换
        3.4.4 合理评价
    3.5 合作学习应用于语法教学的研究成果
        3.5.1 形成了合作学习在语法教学中的基本教学流程
        3.5.2 通过合作学习形成了一些实用的语法教学策略
        3.5.3 形成了以课前、课中、课后为板块的合作学习任务分配方案
        3.5.4 形成了一套积极合理的评价方案
    3.6 合作学习应用于语法教学的成效
        3.6.1 合作学习后学生的变化
        3.6.2 合作学习后教师的变化
第4章 结论与思考
    4.1 研究结论
    4.2 问题解答
    4.3 启示与思考
    4.4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问卷调查
    附录 2 访谈提纲
    附录 3 课堂实录
    附录 4 随堂检测材料
    附录 5 实验班和对照班语法随堂测试成绩对照汇总表
    附录 6 实验班和对照班英语考试成绩(综合)对照汇总表
    附录 7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空)
致谢

(9)遗忘理论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1 课题的提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 国外相关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
第二部分 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遗忘的现状调查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2.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 对策或建议
第三部分 遗忘理论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和实践
    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
        1.1 基础知识庞杂
        1.2 重视能力培养
    2 运用遗忘理论指导教师上课
        2.1 合理把握课堂节奏,化整为零
        2.2 及时巩固新知识,乘热打铁
        2.3 经常复习旧知识,温故知新
        2.4 重视板书设计,展现知识主干
        2.5 有效编制教学案,延伸课堂
    3 运用遗忘理论指导学生学习和复习
        3.1 掌握生物识记方法,科学合理用脑
        3.2 有效及时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部分 遗忘理论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证研究
    1 研究对象
    2 实验变量
        2.1 自变量
        2.2 因变量
        2.3 控制变量
    3 实验材料
        3.1 教学材料
        3.2 测试材料
    4.研究方法
        4.1 文献分析法
        4.2 访谈法
        4.3 问卷调查法
        4.4 实验法
        4.5 对比分析法
    5 实验过程
        5.1 实验准备阶段
        5.2 实验实施阶段
        5.3 实验验收阶段
    6.数据的处理方法
    7 课堂实践案例
        7.1 课堂实录案例一
        7.2 课堂实录案例二
    8.结果与分析
        8.1 历次成绩对比
        8.2 实验前测
        8.3 实验后测
        8.4 实验后测
        8.5 实验后测
        8.6 实验后测
        8.7 结果分析
第五部分 结论与反思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浅谈化学用语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懂”
二、“想”
三、“读”
四、“写”
    1.课前讨论与听写, 达到语言、思维恢复和重构的目的。
    2.测试形式多样化, 提供恢复和重构的变式训练。
    3.引入竞争机制, 提高恢复和重构的速度。
五、“记”

四、巧记物质性质有诀窍(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物理程序性知识教学研究[D]. 赖美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2]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 叶萌. 石河子大学, 2019(05)
  • [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研究[D]. 杨莺. 扬州大学, 2019(02)
  • [4]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改进[D]. 陈兰娟. 鲁东大学, 2019(12)
  • [5]践行科学核心素养,建构科学分类观——以“物质的分类”的教学为例[J]. 倪玲燕. 中学教学参考, 2018(20)
  • [6]初中课堂教学失衡问题研究[D]. 张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7]历史概念有效学习研究[D]. 范华莉. 苏州大学, 2015(02)
  • [8]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周琳. 上海师范大学, 2013(S2)
  • [9]遗忘理论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 盛曹颖. 苏州大学, 2013(11)
  • [10]浅谈化学用语教学策略[J]. 陈丽艳. 中学教学参考, 2012(20)

标签:;  ;  ;  ;  ;  

有一些技巧可以记住物质的性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