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水补给实例介绍,以减少挖掘桩降水的影响

补水补给实例介绍,以减少挖掘桩降水的影响

一、补水回灌减轻挖桩降水影响的实例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1](2020)在《巨野矿区某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综合利用》文中提出煤矿开采不可避免地排放矿井水,同时部分煤矿位于缺水地区。研究矿井水的处理与利用,有利于缓解煤矿缺水现状,提高绿色矿山建设和清洁生产水平,促进矿区生态文明发展。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科技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巨野矿区某煤矿矿井水水化学特征,开展了高矿化度水处理技术、中低温矿井水余热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实践,拓展了矿井水综合利用途径,提高了绿色矿山建设和清洁生产水平。该研究可望为改进矿井水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深入分析了某煤矿矿井水化学特征及变化规律。该煤矿建井期间,矿井涌水量一度达到1600m3/h,投产以后很快趋于稳定,涌水量为1200m3/h左右。矿井涌水主要来源于3煤顶底板砂岩水和底板三灰水,3砂含水层涌水量为460m3/h左右,三灰含水层涌水量为430m3/h左右,温度大于40℃,矿化度超过4g/L,水化学类型为SO4-Na型水,为中低温高矿化度矿井水。(2)提出了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方案并开展了工程应用。设计了“超滤+反渗透(BWRO)+一级管式微滤除硬系统+反渗透(SWRO)+二级管式微滤除硬系统+离子交换+脱碳塔+电渗析+MVR蒸发结晶”的组合工艺方案,处理规模为740m3/h,设计进水全盐量、硫酸盐分别为4540mg/L、2510mg/L,出水全盐量、硫酸盐分别低于1600mg/L、650mg/L,满足山东省地方排放标准,同时优化管网布置,将部分出水用于煤矿生活、办公场所及东副立井工业场地。分析蒸发冷冻母液水质,提出后续蒸发结晶脱除氯化钠、杂盐途径,提高出水水质。(3)优化了中低温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方案。根据煤矿供暖现状,进行热量平衡核算,分析利用矿井水余热代替现有锅炉进行煤矿供暖的可行性,结合该煤矿工业广场布局及现有供水管网布置,确定煤矿余热资源优化布局及建设方案,实现了煤矿中低温矿井水余热综合利用。本论文有图30幅,表23个,参考文献82篇。

刘阳[2](2020)在《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关中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建设问题频发,大面积农田、林地、水系被侵占为建设用地,导致自然村落不断被蚕食,原有的生态安全格局被打破,自然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乡村规划建设套用现代城市规划技术模式,造成乡村排水困难、内涝频发、水土流失、水体污染严重等雨水问题,严重威胁到城乡生态安全。本文以关中平原为核心研究区域,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综合利用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专业知识,探讨关中乡村现存的雨水问题及其应对的解决途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挖掘关中传统乡村雨水管理的生态经验。本研究结合低影响开发理念,提出关中地区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体系,并探讨了不同要素条件下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设计策略。首先,对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发展阶段、核心理念、原则和目的、关键技术以及主要措施进行详细分析,深入解析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内涵特征,并论述了低影响开发理念与美丽乡村雨水管理的关联性,分析国内外低影响开发优秀实践案例。其次,分析关中地区降水、水文、地貌、土壤等自然环境特征及其问题,挖掘关中地区传统雨水利用措施,结合关中地区美丽乡村进行的基础调研,剖析现阶段关中雨水景观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导致问题产生的关键点。再次,本文以低影响开发理念为基础,结合关中传统雨水利用措施,构建关中地区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体系,提出适合关中场地地域性特征的雨水景观设计策略。最后,选取咸阳市旬邑县纸坊村进行可行性验证。本文通过对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关中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总结关中地区美丽乡村高效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为我国人居环境整治,构建功能复合、多元效益的乡村生态景观提供地域性经验,为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贡献力量。

胡锦枝[3](2020)在《LID视角下结合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水景优化营造》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持续的开发与建设,地球水资源被大量的消耗和污染,生态水文系统也被不同程度的打乱与破坏。于是,气候变化与旱涝灾害等问题开始逐日俱增。目前,在对国外低影响开发理念与实践的探索基础上,我国“海绵城市”的提出正是解决自身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最佳思路导向。另外,由于水景以其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对于人居环境有着较大的提升作用,房地产竞相以水景设计作为其楼盘价值销售热点。然而,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城市水资源严重匮乏,促使居住区水景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城市居住区中水资源紧缺、水质污染问题,以“海绵城市”总方针下的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为目标,从低影响开发的本质出发,探讨雨水管理与风景园林建设的内在联系,以一种可持续的景观途径使场地恢复到开发前的水文循环状态。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对国外的案例分析,梳理了低影响开发的国内外进展及研究现状;结合对昆明居住区的实地调研,分析居住区水景的建设现状及问题,评估居住区水景优化营造的研究价值;随后,以问题为导向、以低影响开发的本质为出发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尺度上提出低影响开发视角下的营造策略,最后以昆明云安阳光城为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结合雨水利用的水景优化营造的具体思路和方案。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昆明10个居住区的实地调研,了解到目前昆明居住区水景主要存在水量不足、水质较差等问题;运用城市开放空间价值评价法(CVM)评估得出昆明居住区水景的经济价值为24951万元/a,其中,居民的月收入、受教育程度、小区水景干涸度与最大支付意愿值(WTP)呈显着线性正比关系。(2)本文围绕LID雨水利用的本质出发,从宏观上提出生态恢复的三大策略——改造地形、恢复土壤、生态重建,以构建雨水生态系统,模拟自然雨水管理过程;从中观上提出居住区雨水管理——“雨水收集-渗透过滤-调蓄储存”三大处理架构,建立雨水集流、渗滤、调蓄系统;从微观上,根据LID场地设计原则与问题导向,将“源头控制”与“末端输出”高效对接,进一步提出了居住区水景营造设计策略。(3)在对昆明云安阳光城小区进行雨水潜力、水量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低影响开发理念建立“雨水集流—雨水渗滤—雨水调蓄”的系统架构,进行雨水生态系统的方案量化设计,随后对该小区进行结合雨水利用的水景优化改造,最终实现居住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的三效合一。

杨建辉[4](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张莹[5](2019)在《重污染城市河流水污染特征分析及补水方案研究》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大量人口和工业生产向城市聚集,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威胁着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目前中国城市面临着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环境恶化问题极为突出。在许多城市,“水质型缺水”特征明显,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水环境污染每年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水环境评价与模拟是评估区域水污染现状、解析污染源、预警污染风险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首先对面临严重污染问题的深圳市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着重分析了严重污染的河道底泥氮磷元素的吸附解吸附特征。MIKE系列软件是目前世界上领先的优秀水质模拟软件。软件的功能涉及整个水文水质循环,从1D到3D,从水动力到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模拟,其中MIKE-11模型主要用于河口、河流、灌溉系统和其他内陆水域的水文学、水力学、水质和泥沙传输模拟。本文在流域水环境评价的基础上利用MIKE-11模型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研究,模拟了茅洲河流域的水质,并计算了以共和村断面为控制断面,地表水V类水质为标准下的茅洲河流域水环境容量。最后,利用MIKE-11模型计算了流域基于不同补水景下水质达标情况,发现若仅采用河口建闸拦污和污水厂提标改造的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善流域水质,因此需要引外流域客水补充地表径流,并评估了引西江补水对流域水质的改善效果,为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在详实的调查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解析了茅洲河流域的外源污染负荷,2015年COD、氨氮和总磷的入河负荷分别为86201吨/年、8420吨/年和433吨/年,并且发现茅洲河流域各污染来源中,生活源、工业源和径流面源的贡献率依次减小。通过对沿河点源污染排放特征的解析,发现流域中782个排水口有污水排放,每日排放量约为33.44万m3。流域大部分排污口COD、总磷、氟化物和LAS超标在10倍以下,但氨氮浓度超标集中在1050倍之间。河流污染负荷通量的计算表明茅洲河支流每日向干流排入COD 42.4t、氨氮6.26t、总磷0.55t、氟化物2.83t以及LAS 0.229t。(2)基于对底泥采样数据的分析评价,发现茅洲河流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Pb、Cd、Cr、Cu、Zn、Ni含量较高。从空间来看,茅洲河主要支流沙井河底泥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茅洲河干流下游,再次是中游。分污染物来看,全河水平上底泥深度为02m有机质含量较高;底泥深度01m总氮总磷含量最高,随深度含量逐渐降低。茅洲河底泥总氮总磷含量垂向变化存在随深度的增加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重金属中Cu含量最高,Zn含量次之,Cd含量最低。各个总金属含量排序为Cu>Zn>Cr>Ni>Pb>Cd。(3)通过对茅洲河底泥中氮磷元素的吸附解吸附特征规律和底泥中的氮释放通量的研究,发现氮磷元素的吸附解吸附实验研究发现01米深度的底泥平衡浓度最高,其次为12米,23米深度的底泥平衡浓度最低。上覆水体的氮磷浓度分别小于2mg/L和0.4mg/L时,发生表层底泥的解吸附现象。(4)利用MIKE-11建立的茅洲河水质数学模型具有很好的精度,准确的模拟了茅洲河水质数据,反映了茅洲河水质变化规律。除个别情况外,共和村断面氨氮浓度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最低氨氮浓度出现的时间差在30分钟之内,同时在该时刻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十分接近,因此模型能够很好地反应共和村断面的氨氮浓度变化规律;通过对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较小,平均为20.68%,因此模型的可靠性较好,该模型能够应用于茅洲河水质数据的模拟预测。(5)通过对四种补水情景的模拟,发现仅利用污水厂出水提标和修建河口挡潮闸的方式虽能显着改善水质,但仍不达标(地表水V类)。在叠加东莞侧和深圳侧引西江水补充径流后,全流域水质达标且有较大的安全冗余。综上所述,本文以茅洲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全面评估了茅洲河流域的内外源污染。应用MIKE-11模型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研究,系统模拟了流域内水质过程,经模型校准和验证,模拟效果良好。在水质模拟的基础上,计算了流域的水环境容量。并通过设置不同的流域补水情景,利用模型分析了引西江补水措施对流域水环境的改善效果。本研究为我国严重污染的城市流域底泥污染释放特征解析与水环境模拟提供了参考案例,并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先进思路。

陈嘉文[6](2019)在《坡地地下结构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等压力日益增大。坡地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缓解各种城市问题、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坡地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发展将不可避免会遇到地下水的问题,无论是阻水结构还是减压抗浮结构,都会不同程度地改变、干扰地下水环境,表现为地下水位的升高或降低、地下水流量的增加或减少,进而改变土体结构及其工程性质、危害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安全、恶化地下生化环境或影响地表植被生长等。本文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坡地地下结构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围绕这一核心内容,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分析单个地下结构物对坡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利用GeoStudio软件分析多种类型的地下结构物及其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规律,并探讨影响坡地渗流的几个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单个地下结构物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对策。(2)分析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对坡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利用GeoStudio软件分析两种类型的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及其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规律,并探究上下游地下空间开发顺序、留空宽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对策。(3)制作并改进一套二维渗流试验砂槽模型,重点研究结构物端部有无绕流、上下游变水头差及变嵌入深度条件下的渗流场变化规律。(4)分析绕渗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将二维剖面渗流计算软件GeoStudio与多层渗流计算程序进行对比,验证多层渗流计算程序可用于三维绕渗的影响分析。利用多层渗流计算程序分析绕渗带来的地下水环境影响,并得到何种情况下绕渗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较轻。

邵冬生[7](2019)在《常州市雨水利用规划及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文中认为我国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我国东西、南北水量不均,淡水资源的匮乏问题日益突出。到2030年,我国将缺水400亿~500亿立方米,全国将有100多个城市将成为极度缺水城市。而“海绵城市”项目的设想与推进也应运而生,雨水的收集利用,是打造“海绵城市”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根本出路。江苏省常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年均降水量1091.4mm,水资源总量35.54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754m3。虽然不属于缺水地区,但近年来,市政管网等配套工程设施跟不上城市的飞速发展,也出现了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状况。随着城市人口的攀升,住宅小区在城市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论文将雨水利用作为小区建设规划的重要因素,研究住宅小区收集利用雨水资源的方式方法以及技术措施,为建设海绵城市以及改善住宅的生态环境提供不同的思路。论文结合国内外水循环利用的研究现状,明确雨水收集利用的分类及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合常州市水资源情况对常州市雨水利用潜力进行分析,根据对常州市水文情况、水资源污染情况、降雨情况的调研,探讨常州市雨水利用的必要性。结合常州市水工程建设情况以及海绵城市项目推进进度,对常州市雨水利用发展提出了建议和设想。通过对2017年雨季的降雨特征监测发现,降雨初期污染物浓度高,随着雨水对下垫面的冲刷越来越强,污染物浓度随之增大,在降雨开始后的15~20分钟,污染物浓度逐渐减小,然后趋于稳定。通过对雨水径流水质的监测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区域内,雨水径流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和总氮(TN)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用径流水质的COD指标变化来确定TP、TN的变化。同时根据采样监测数据,计算出4mm的初期弃流量,经过弃流后的雨水水质只需经过后期雨水处理系统简单处理,就能达到小区杂用水水质标准。最后以常州市某小区为例,对小区的雨水利用进行了系统的规划,根据雨量平衡分析,计算小区内小区年需水量与可利用的年雨水径流量,论证了小区雨水作为绿化、道路浇撒、洗车以及景观用水水源的可行性。根据雨水积蓄系统有效水容积计算,按照可以提供小区10天杂用水量的需求,优化设计出清水池。根据小区雨水综合利用规划,对屋面、道路、绿地雨水收集利用提出各种工程措施。论文中的实例小区将水生态与人造景观充分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节水、节能、恢复水体环境和保护水资源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盛亚民[8](2018)在《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策略研究 ——以涡阳县为例》文中认为海绵城市是应对城市水环境问题的一个新的策略概念。海绵城市策略的提出经历了国家推动、地方热潮的过程,相关技术指南也广泛铺开,但系统性的策略框架仍未达成广泛一致性,不利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开展,也不利于相关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基于此,本文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策略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从最佳管理措施、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基础设施三个角度梳理并总结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根本关系是人水关系,并提出了从问题治理到系统构建的基本逻辑。其次,以《涡阳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为案例,从气候、降水、防洪、下垫面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涡阳县水环境现状特征,进而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四个方面提出了涡阳县水环境治理中的主要矛盾,并最终概括出涡阳县开展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求和趋势。再次,基于对国内外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探讨,以及对涡阳县水环境现状的分析,通过补差、理水、构序、慧行四个方面具体的规划策略的梳理,提出涡阳县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策略内容,包括(1)补差策略为内涝积水点整治、黑臭水体防治、采煤沉陷区修复;(2)理水策略为饮水、调水、疏浚和河道生态建设,构建雨水管网-湿地公园-河道的水利用系统;(3)构序策略为低影响开发和资源化利用系统;(4)慧行策略为动态监测、评价和一体化管控平台建设等。通过四个层面的策略梳理,构建其系统化的海绵城市建设内容。最后,在理论分析与案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策略框架,包括(1)补差——问题点治理、(2)理水——水系统梳理、(3)构序——良性人水交互关系构建、(4)慧行——可持续智慧化运维系统。这四个层面内容体现层层递进的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关系,既治标又治本,既有短期效果又有长期可持续性,是具有广泛借鉴意义的海绵城市建设策略的系统性框架。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高度的系统性,通过四个方面策略系统框架的梳理,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对相关研究和实践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姜涛[9](2018)在《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雨洪管理问题研究 ——以中美部分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环境适应性的可以应对城市雨洪灾害的海绵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基于雨洪管理的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实现减轻城市雨洪、改善水环境、节约城市管理成本、营造视觉美感等多个目标。建设海绵高校既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未来生态校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论文针对高校校园的雨洪管理问题,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探索在高校校园景观中实现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具体策略和途径。论文从梳理国内外雨洪管理的发展历程开始,探索了高校雨洪管理的发展进程,为我国海绵高校建设提供发展思路。通过多种研究方法,论文详细分析了美国多所高校雨洪管理相关文件的内容,为我国高校雨洪管理提供参考借鉴。结合我国高校的特点,分析了雨洪管理措施的适宜性问题,并对具体的设计目标、策略和过程以及模型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影响雨洪管理措施实施的重要环境因素(土壤、水系等)也进行了研究。论文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对50所美国高校总体规划文件的分析表明,不同高校总体规划文件中雨洪管理的地位和内容有较大差异,并可划分为三个层次。总体规划文件中雨洪管理的具体目标涉及对校园水系的修复、流域保护和可持续场地构建等方面,雨洪管理的内容则包括现状环境、具体策略和建议、项目建设和评价、合作与外联等。总结了规划文件编制具有基础资料丰富、弹性规划、规划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特点。(2)对24所美国高校雨洪管理专项规划文件分析表明,其雨洪管理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执行总结、现状分析、规划控制和建议、规划实施与评价等方面,每部分内容结合具体高校的情况而有所差异。我国的高校雨洪管理规划编制应在结合自身情况的前提下,充分借鉴美国高校在政策规范、设计导则、基础数据库构建、雨水模型评价与分析、可衡量的目标与评价、规划的一般方法和成果等方面的有益成果,并积极与校园总体规划、景观规划进行衔接,探索出适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校园雨洪管理规划模式与方法。(3)高校校园雨洪管理问题的存在成因比较复杂,地形地势、降雨量、管道尺寸大小、绿地情况等都可能会造成校园内涝问题的产生。因此,其解决策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设施等共同应对雨洪问题。(4)高校校园绿地雨洪管理应注重结构性措施和非结构性措施(组织、管理、制度等)的联合使用。同时,对校园绿地土壤、水系、管网等的调查和监测,对于绿地雨洪管理的决策起着基础支撑作用。(5)不同高校校园绿地应结合场地特点在校园尺度和场地尺度两个层面进行雨洪管理规划。校园尺度侧重于总体的雨洪管理策略和途径,场地尺度则侧重于具体最佳管理实践设施(BMP设施)的布局和整合。高校绿地在对校园地面雨水径流的量和质进行控制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融入艺术化雨水设计理论(ARD)提出的其他设计目标进行多目标设计。(6)通过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和统计方法提取了结合雨洪管理的高校绿地景观的视觉感知要素,认为其视觉感知主要集中在色彩、植物搭配和组合、水体的形态等方面。对于不同类型的BMP设施而言,其具体的视觉感知要素也有差异。在高校绿地的规划建设和改造中应该结合具体的BMP设施特点,优先对显着影响师生视觉感知的景观要素进行合理设计与布局。(7)成都高校校园的海绵型绿地建设正在快速发展。成都多所高校的调研表明,相当一部分校园绿地土壤和水系存在不达标的情况,这也成为其利用绿地和水系进行雨水下渗和滞留的障碍。因此,需要结合具体原因进行相应的改进。对51处高校校园绿地的表层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不同功能区和类型绿地其具体的土壤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同种类型的绿地其具体指标也变化幅度较大。为了促进各绿地植被的正常生长和促进雨水下渗,其应该结合各绿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如对于土壤压实度过高和含水量过低的绿地,应该进行松土和灌溉;对于土壤有机质和营养成分过低的或板结的绿地,则应该及时施肥,或者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对于土壤pH不符合植被生长情况的,则应通过添加酸性或碱性肥料来改善土壤pH。对34处高校校园景观水体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有16处水体为劣Ⅴ类,占到调研水体的47.06%,这些水体类型涉及水池、河道、景观湖等。而造成这些景观水质较差的原因主要是BOD、COD、TN和NH3-N等的超标,同时劣Ⅴ类水体其浊度和色度也往往难以满足标准,对其视觉美感造成一定的影响。(8)以成都代表性高校为例,展示了结合雨洪管理的高校校园绿地设计的方法,并通过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模型)验证了方案在降雨径流量的削减和径流水质净化方面的效果。同时还尝试构建了成都高校校园雨洪管理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为成都其他高校绿地的雨洪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李建中[10](2018)在《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矿开采实践表明,煤矿从开采到关闭这一生产过程会对矿区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数万小煤矿进行了关闭和整合,闭坑矿井带来的安全与环境问题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其中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问题已在多地区出现,矿井突涌水、地下水位下降、泉井干枯、含水层水质恶化、串层污染等问题时有发生,对煤矿区地下水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带来了一系列水环境安全风险。然而我国目前对于矿区含水层破坏尚无明确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手段,现有的技术标准或规范不能完全适用于闭坑煤矿含水层有效的评价管理,因此亟需加强对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的风险管理与综合研究。本文在充分搜集全国煤矿资料以及典型案例含水层破坏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含水层破坏的各种形式,凝练出煤矿开采含水层破坏包括地面塌陷型、水动力变化型以及污染驱动型三种模式;基于含水层破坏机理研究构建了适用于评价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风险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迭置指数法的原理与方法,建立了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风险评价的综合指数模型,运用建立的模型对污染驱动型含水层破坏的典型案例-山东省淄博洪山-寨里闭坑矿区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含水层破坏风险评价,并基于综合分析提出了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风险管理对策和技术流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形式与典型案例研究通过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项目工作的开展,充分搜集和调查了全国煤矿区含水层破坏情况,对2017年9995座关闭矿山进行了相关调研,并重点分析了山西国阳一矿和峰峰煤矿等典型闭坑煤矿区的含水层破坏情况。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研究,总结了煤矿开采-关闭这一过程对煤矿采空区含水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结构层面、含水层动力层面和水化学层面。其中含水层结构破坏主要表现在煤层之上的覆岩发生垮塌、导水裂隙、离层和弯曲,导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渗漏到井下,以及对下伏含水层、隔水层破坏,导致底板突涌水等。含水层水位变化主要表现为开采阶段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以及煤矿闭坑后含水层水位大幅回弹。矿区含水层水质恶化主要途径包括:闭坑煤矿地表固体废弃物、煤矸石堆淋溶污染、闭坑煤矿地面塌陷积水入渗污染、顶板导水裂隙串层污染、底板导水裂隙串层污染、封闭不良钻孔、断层和陷落柱串层污染等。(2)提出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模式通过对全国闭坑煤矿区地质环境问题的梳理,深入研究了含水层破坏的典型案例,从矿山宏观特征,特别是出现的环境危害属性及表观表现形式的角度,结合理论分析,凝练出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主要表现在含水层结构控制层、地下水动力层与水质恶化三个层面,对比分析了含水层破坏的各种形式,将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分为三种模式:地面塌陷型、水动力变化型以及污染驱动型。(3)构建了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提出风险管理对策及技术流程。基于含水层破坏模式、破坏风险因素的分析,综合考虑影响含水层破坏的所有可能因素,筛选出包括含水层结构破坏、地下水位变化、含水层水质恶化3个一级指标及12个二级评价指标的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聚类分析、专家咨询、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筛选出的所有指标进行了评价分级;利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对所有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与赋值;基于迭置指数法的原理与方法,采用加权求和法建立了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风险评价的综合指数模型。(4)山东省淄博洪山-寨里闭坑矿区污染驱动型含水层破坏风险评价研究山东省淄博洪山矿区是国内典型的由于煤矿闭坑导致深部奥灰水串层污染的案例,是闭坑煤矿污染驱动型含水层破坏的典型,本研究通过野外示踪实验,运用同位素分析法,分析了矿区奥灰水含水层水质恶化的原因,其示踪实验和同位素分析结果均显示,矿区闭坑引发奥灰水串层污染,其污染途径为矿区内止水不良的供水井。运用建立的含水层破坏风险评价的综合指数模型,对洪山-淄博闭坑矿区含水层破坏进行风险评价,其结果显示,洪山矿区奥陶系石灰岩岩溶含水层破坏风险的综合指数为7.9914,说明该含水层破坏存在高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洪山-寨里矿区含水层破坏风险管理对策,包括前期调查、风险评估和风险防控三个环节。探讨了防治含水层破坏风险的具体措施:1)生产矿山的预控制;2)合理选择开采方式和预留防水煤柱;3)封堵串层污染井;4)合理利用矿坑水、控制老空积水水位;5)地下水污染的后治理。以风险评估理论为指导,提出了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风险管理的对策及技术流程,其内容包括前期调查、风险评估以及风险防控主要环节。从矿山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矿山生命周期含水层破坏的风险管理模型。上述研究成果首次对我国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机理及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地面塌陷型、水动力变化型、污染驱动型”三种含水层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的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充分,提出的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对加强资源枯竭型矿区地质环境保护以及水资源保护等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二、补水回灌减轻挖桩降水影响的实例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补水回灌减轻挖桩降水影响的实例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巨野矿区某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3 煤矿矿井水的利用现状
2 巨野矿区某煤矿矿井水水质特征
    2.1 矿井水来源分析
    2.2 水质变化情况
    2.3 现状及存在问题
3 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工艺设计
    3.1 处理规模
    3.2 设计进出水水质
    3.3 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技术路线
    3.4 工艺比选
    3.5 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
    3.6 小结
4 中低温矿井水热源应用
    4.1 热源应用技术
    4.2 煤矿热源需求及供暖现状
    4.3 煤矿余热资源赋存及利用现状
    4.4 煤矿余热资源利用布局优化
    4.5 余热利用效果分析
    4.6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关中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建设生态问题突出
        1.1.2 .乡村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1.1.3 .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
        1.1.4 .乡村建设结合低影响开发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
        1.4.1 .低影响开发理念
        1.4.2 .美丽乡村
        1.4.3 .雨水景观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低影响开发
        1.5.2 .乡村规划建设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低影响开发理论研究
    2.1 .低影响开发理论
        2.1.1 .低影响开发的原理
        2.1.2 .低影响开发的目的
        2.1.3 .低影响开发核心理念
        2.1.4 .低影响开发的关键技术及措施
    2.2 .低影响开发与美丽乡村雨水管理的关联性
        2.2.1 .提高乡村径流调蓄能力
        2.2.2 .提高污染净化能力
        2.2.3 .提高雨水利用能力
    2.3 .国内外优秀案例
        2.3.1 .国外案例研究——印度卢平研究所季风花园
        2.3.2 .国内案例研究——万科绿色研究发展中心
        2.3.3 .案例经验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中美丽乡村现状分析及调查研究
    3.1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问题
        3.1.1 .关中自然环境特征
        3.1.2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问题
    3.2 .样本美丽乡村的选取
        3.2.1 .样本选取原则
        3.2.2 .调研方法与思路
    3.3 .重点调研案例研究
        3.3.1 .安吴村
        3.3.2 .东韩村
        3.3.3 .李家岩村
    3.4 .关中美丽乡村现状问题
        3.4.1 .村庄设计不合理
        3.4.2 .广场绿地缺失
        3.4.3 .硬质化铺装占比大
        3.4.4 .雨水利用能力不足
        3.4.5 .水处理设施缺乏
        3.4.6 .景观规划灵活应变力欠缺
    3.5 .关中传统雨水利用措施
        3.5.1 .径流集蓄工程技术
        3.5.2 .造田集雨工程技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中乡村雨水规划设计体系构建
    4.1 .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目标
        4.1.1 .雨水管理
        4.1.2 .雨水资源化
        4.1.3 .场地生态修复
        4.1.4 .地域性景观
    4.2 .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4.2.1 .生态优先原则
        4.2.2 .场地扰动最少化
        4.2.3 .基于“小规模、分散化、源头式”设计理念
        4.2.4 .创造多功能雨水景观设施
        4.2.5 .因地制宜原则
    4.3 .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内容
        4.3.1 .院落空间
        4.3.2 .公共空间
        4.3.3 .生产空间
    4.4 .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步骤
        4.4.1 .现状调研分析
        4.4.2 .生态敏感性分析
        4.4.3 .汇水分区规划设计
        4.4.4 .确定具体实施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用于不同要素的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设计策略
    5.1 .基于关中自然条件的低影响开发设计策略
        5.1.1 .基于关中气候条件的乡村低影响开发
        5.1.2 .基于关中土壤条件的乡村低影响开发
        5.1.3 .基于关中地貌条件的乡村低影响开发
        5.1.4 .基于关中绿地植被的乡村低影响开发
    5.2 .基于关中人居场地要素的低影响开发设计策略
        5.2.1 .乡村院落住宅设计
        5.2.2 .乡村道路设计
        5.2.3 .乡村公共广场设计
        5.2.4 .乡村河道水系设计
        5.2.5 .乡村农业种植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咸阳市纸坊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区位分析
        6.1.2 .交通区位分析
        6.1.3 .自然条件分析
    6.2 .场地现状分析
        6.2.1 .用地现状分析
        6.2.2 .道路分析
        6.2.3 .建筑情况分析
        6.2.4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分析
        6.2.5 .广场绿地分析
        6.2.6 .河道水系分析
        6.2.7 .农田山体分析
        6.2.8 .排水设施
        6.2.9 .问题总结
    6.3 .建设目标及设计原则
        6.3.1 .设计目标
        6.3.2 .设计原则
        6.3.3 .设计思路
    6.4 .纸坊村雨水景观总体方案设计
        6.4.1 .汇排水分析
        6.4.2 .设施选择与技术流程
        6.4.3 .设施布局
    6.5 .设施节点设计
        6.5.1 .山体台塬雨水设计
        6.5.2 .雨水湿地
    6.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LID视角下结合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水景优化营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我国城市居住区水景现状
        1.1.2 理论背景——海绵城市建设推广及居住区水景的迅速发展
        1.1.3 政策背景——坚持低影响开发的建设模式为基本原则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居住区的概念及其空间构成
        2.1.1 城市居住区
        2.1.2 居住园林环境
        2.1.3 居住区水景
    2.2 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内涵
    2.3 雨洪控制及其相关概念
        2.3.1 雨洪控制利用的概念
        2.3.2 雨洪控制与风景园林的关系
        2.3.3 雨水利用与居住区水景营造
    2.4 低影响开发及其相关理论
        2.4.1 低影响开发
        2.4.2 城市生态系统
        2.4.3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2.4.4 可持续景观设计
    2.5 国外研究进展
        2.5.1 德国雨水管理利用研究进展
        2.5.2 美国雨水管理利用研究进展
        2.5.3 澳大利亚雨水管理利用研究进展
    2.6 国内研究进展
    2.7 国外典型案例设计分析
        2.7.1 低影响开发技术应用案例——美国High Point住宅区改造
        2.7.2 结合雨水利用的水景营造案例——美国纽约皇后区植物花园设计
第三章 基于CVM的昆明市居住区水景调研及其价值评价
    3.1 调研区域介绍
        3.1.1 昆明水资源概况
        3.1.2 昆明土壤质地
        3.1.3 调研居住区基本情况
        3.1.4 现状问题总结
    3.2 城市开放空间价值评估方法——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应用及原理
        3.2.1 CVM简介
        3.2.2 CVM的经济学原理
        3.2.3 CVM的评估流程
    3.3 调研目的与调研方法
        3.3.1 调研目的
        3.3.2 调研方法
    3.4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3.4.1 样本统计分析
        3.4.2 支付意愿值统计分析
    3.5 调查结论
        3.5.1 昆明居住区水景经济价值估算
        3.5.2 调查结果总结
        3.5.3 调研结论
第四章 基于LID视角下结合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水景营造策略
    4.1 构建LID引导下的雨水生态系统
        4.1.1 雨水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4.1.2 雨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
        4.1.3 模拟自然雨水管理过程
    4.2 LID引导下居住区雨水处理系统架构
        4.2.1 雨水集流系统
        4.2.2 雨水渗滤系统
        4.2.3 雨水调蓄系统
    4.3 LID场地设计原则
        4.3.1 维护场地自然排水模式
        4.3.2 最大化自然渗透力
        4.3.3 保护现有植被与敏感区
        4.3.4 最小化不渗透面积
    4.4 LID视角下结合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水景营造设计策略
        4.4.1 分析场地水文条件
        4.4.2 优化自然排水路径
        4.4.3 LID居住区水景营造
第五章 LID视角下结合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水景优化营造——以云安·阳光城为例
    5.1 区域水文特征及云安·阳光城概况
        5.1.1 区域水文特征分析
        5.1.2 云安·阳光城概况
        5.1.3 水景现存问题
    5.2 云安·阳光城住区雨水潜力分析
        5.2.1 可收集利用的雨水总量
        5.2.2 居住区年需水总量
        5.2.3 居住区水量平衡分析
    5.3 LID视角下云安·阳光城住区雨水处理架构优化营造
        5.3.1 居住区水景优化营造原则
        5.3.2 雨水集流系统优化营造
        5.3.3 雨水渗滤系统优化营造
        5.3.4 雨水调蓄系统优化营造
        5.3.5 LID设施的运行与维护
    5.4 云安·阳光城住区水景优化营造综合成本效益评估
        5.4.1 经济效益分析
        5.4.2 环境效益分析
        5.4.3 社会效益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调研问卷

(4)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重污染城市河流水污染特征分析及补水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黑臭河流成因及治理技术简述
        1.2.2 内源污染释放研究简述
        1.2.3 水环境容量研究进展
        1.2.4 水质模型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性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的创新性
2 茅洲河流域外源污染排放规律研究
    2.1 茅洲河流域基础水环境信息介绍
        2.1.1 研究流域概况
        2.1.2 茅洲河水质概况
        2.1.3 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概况
    2.2 茅洲河外源污染负荷分析
        2.2.1 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2.2.2 2015年茅洲河污染负荷估算
    2.3 流域沿河点源污染排放特征研究
        2.3.1 调查与分析方法
        2.3.2 数据处理方法
        2.3.3 排污口污染负荷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茅洲河流域内源污染排放规律研究
    3.1 底泥沉积物有机质、氮、磷、重金属分布规律研究
        3.1.1 底泥沉积物有机质分布规律研究
        3.1.2 底泥沉积物氮营养盐分布规律研究
        3.1.3 底泥沉积物磷营养盐分布规律研究
        3.1.4 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与储量空间分布
    3.2 流域主要水污染问题诊断
    3.3 本章小结
4 河道底泥氮磷污染物吸附解吸附特征规律研究
    4.1 预实验研究
        4.1.1 底泥中总氮的吸附/解吸附特征
        4.1.2 底泥中总磷的吸附/解吸附特征
        4.1.3 试验结论
    4.2 底泥吸附解吸正式试验研究
        4.2.1 底泥中总氮的吸附/解吸附规律
        4.2.2 底泥中总磷的吸附/解吸附规律
        4.2.3 底泥中氨氮的吸附/解吸附规律
    4.3 茅洲河底泥沉积物氮释放通量研究
        4.3.1 样品采集与分析
        4.3.2 计算方法
        4.3.3 不同点位底泥总氮释放通量分析
        4.3.4 茅洲河沉积物氮释放通量推算
        4.3.5 结论
    4.4 本章小结
5 茅洲河干流水质模拟及水环境容量研究
    5.1 MIKE-11 模型
        5.1.1 模型概况
        5.1.2 模型基本原理
        5.1.3 操作方法
    5.2 基础数据与茅洲河干流MIKE-11 水质模型建模
        5.2.1 建模数据简介
        5.2.2 模型构建
    5.3 模型验证和优化
        5.3.1 模型验证
        5.3.2 模型优化
        5.3.3 模型的缺点分析
    5.4 茅洲河水环境容量估算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MIKE-11 的茅洲河干流补水改善水质方案研究
    6.1 补水必要性分析
    6.2 补水水源分析
        6.2.1 流域内水资源潜力分析
        6.2.2 水库水量补水潜力分析
        6.2.3 再生水补水潜力分析
        6.2.4 新建扩建蓄水工程分析
        6.2.5 城市雨水利用潜力分析
        6.2.6 区外调水
        6.2.7 补水水源对比分析
    6.3 补水情景方案设计
    6.4 补水改善河道水质效果分析
        6.4.1 本底情景(S-Ⅰ)水质模拟结果分析
        6.4.2 S-Ⅱ情景下水质模拟结果分析
        6.4.3 S-Ⅲ情景下水质模拟结果分析
        6.4.4 S-Ⅳ情景下水质模拟结果分析
        6.4.5 S-Ⅴ情景下水质模拟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治理对策建议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茅洲河综合整治难点与对策建议
        7.2.1 茅洲河综合整治难点
        7.2.2 茅洲河综合整治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授权或申请的专利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坡地地下结构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渗流理论研究的发展概况
        1.2.2 地下空间开发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研究
        1.2.3 地下水环境对城市地质环境的作用
        1.2.4 坡地地形渗流特性的研究
        1.2.5 地下结构物阻水作用的计算方法
        1.2.6 减压抗浮法的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单个地下结构物对坡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2.1 坡地地形地质及常见地下结构物
        2.1.1 坡地地形地质
        2.1.2 常见地下结构物
    2.2 有限元计算模型
        2.2.1 GeoStudio软件介绍
        2.2.2 模型几何、网格和材料性质
        2.2.3 自由溢出面的处理
        2.2.4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2.3 单个地下结构物对坡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2.3.1 单个大型结构物的影响
        2.3.2 防渗墙或防渗帷幕的影响
        2.3.3 减压抗浮方法中集水结构物的影响
    2.4 对影响坡地渗流的几个因素的探讨
        2.4.1 成层土的影响
        2.4.2 上游远场地下水位的影响
        2.4.3 坡度的影响
        2.4.4 降雨的影响
    2.5 减少单个地下结构物对坡地地下水环境影响的对策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对坡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3.1 下游开发新结构对上游既有地下结构物的影响
    3.2 上游开发新结构对上游既有地下结构物的影响
    3.3 对影响坡地渗流的几个因素的探讨
        3.3.1 地下结构物间留空宽度的影响
        3.3.2 地下结构物嵌入比的影响
    3.4 减少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对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绕渗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4.1 绕坝渗流的计算
    4.2 二维渗流试验
        4.2.1 试验模型
        4.2.2 试验目的及试验条件
        4.2.3 试验操作方法
        4.2.4 试验结果分析
    4.3 三维绕渗有限元分析
        4.3.1 多层渗流计算程序
        4.3.2 留空宽度对三维绕渗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常州市雨水利用规划及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雨水利用现状
        1.2.2 国内雨水利用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1.3.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问题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常州市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形地貌
    2.2 常州市水资源基本情况
        2.2.1 常州市水资源现状
        2.2.2 常州市水污染类型
    2.3 工程示范小区情况简介
    2.4 研究方法
        2.4.1 水质监测方法
        2.4.2 雨水收集利用的分类研究
第3章 常州市雨水利用现状及雨水利用潜力分析
    3.1 引言
    3.2 常州市水工程概况
    3.3 常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3.3.1 常州市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3.3.2 常州市海绵城市空间结构
        3.3.3 推进海绵型地块建设
    3.4 常州市雨水利用必要性分析
        3.4.1 常州市区雨水资源总量计算
        3.4.2 常州市城区可利用雨量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区公共用水量调研及雨水径流水质分析
    4.1 引言
    4.2 常州市用水量分析
    4.3 常州小区公共用水量调研
    4.4 雨水利用整体规划
        4.4.1 推行雨水利用的必要性
        4.4.2 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4.5 设计小区雨水径流水质分析
        4.5.1 屋面径流水质分析
        4.5.2 路面径流水质分析
        4.5.3 绿地径流水质分析
        4.5.4 小区雨水收集水质标准分析
        4.5.5 雨水径流水质相关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住宅小区雨水利用的设计实施与工程应用
    5.1 引言
    5.2 小区概况
    5.3 收集利用系统选择
        5.3.1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选择
        5.3.2 目标及原则
    5.4 工艺流程设计与方案
        5.4.1 雨水收集途径
        5.4.2 雨水水质分析
        5.4.3 水量平衡计算
        5.4.4 雨水综合利用规划设计
        5.4.5 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5.5 经济及环境效益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策略研究 ——以涡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课题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海绵城市
        1.3.2 系统性策略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理论基础
        2.1.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1.2 低影响开发(LID)
        2.1.3 绿色基础设施(GI)
        2.1.4 借鉴意义
    2.2 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策略梳理与逻辑思考
        2.2.1 国外关于海绵城市的各种策略梳理
        2.2.2 中国国家指南中的策略梳理
        2.2.3 安徽指南中的策略
        2.2.4 海绵城市系统性策略的相关思考
    2.3 海绵城市系统性策略的基本逻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涡阳县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3.1 案例选择背景
    3.2 涡阳县水环境现状特征
        3.2.1 气候特征
        3.2.2 水环境质量
        3.2.3 防洪设施
        3.2.4 洪涝特点
        3.2.5 城市下垫面条件
        3.2.6 现状工程体系及设施情况
    3.3 涡阳县水环境主要矛盾点分析
        3.3.1 水安全方面
        3.3.2 水资源方面
        3.3.3 水环境方面
        3.3.4 水生态方面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涡阳县海绵城市的系统性策略
    4.1 系统性策略的逻辑分析与主要内容
        4.1.1 系统性策略的逻辑分析
        4.1.2 系统性策略的主要内容
    4.2 补差策略:问题点治理
        4.2.1 “补差”策略的导向与主要内容
        4.2.2 内涝积水点整治
        4.2.3 黑臭水体防治
        4.2.4 采煤沉陷区修复
    4.3 理水策略:水系统优化
        4.3.1 “理水”策略的导向与主要内容
        4.3.2 引水、调水与疏浚措施
        4.3.3 河道生态建设
        4.3.4 构建雨水管网总出口—湿地公园—河道的水利用系统
    4.4 构序策略:人水交互关系改善
        4.4.1 人水交互关系改善的策略导向
        4.4.2 低影响开发策略引导
        4.4.3 资源化利用策略引导
    4.5 慧行策略:可持续智慧运营
        4.5.1 可持续智慧运营的策略导向
        4.5.2 海绵城市建设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4.5.3 海绵城市一体化管控平台
        4.5.4 在线排水监测预警系统
    4.6 海绵城市系统性策略的基本框架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雨洪管理问题研究 ——以中美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变化背景下雨洪灾害的严峻性
        1.1.2 城市化对城市水文的影响
        1.1.3 灰色基础设施的局限性
        1.1.4 新时期海绵校园建设的契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国外雨洪管理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雨洪管理的研究现状
        1.2.3 研究概况总结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雨洪管理
        1.4.2 高校绿地景观
        1.4.3 基于雨洪管理的高校绿地景观
        1.4.4 结构性与非结构性措施
        1.4.5 BMP设施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综合
        1.5.2 案例分析
        1.5.3 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
        1.5.4 交叉学科研究
    1.6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的内容
        1.6.2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雨洪管理的历史探索与当代实践
    2.1 我国城市雨洪管理的历史回顾
        2.1.1 雨洪管理的思想和理念
        2.1.2 雨洪管理的法规和制度
        2.1.3 雨洪管理的技术体系
        2.1.4 雨洪管理的具体应用
    2.2 国外城市雨洪管理的历史回顾
        2.2.1 防洪与排水
        2.2.2 雨水收集利用
    2.3 国外高校雨洪管理的当代实践
        2.3.1 对高校快速发展建设的反思
        2.3.2 高校已建排水系统的不足
        2.3.3 国外高校建设与现代雨洪管理的发展
        2.3.4 美国典型高校雨洪管理规划相关文件介绍与分析
    2.4 我国高校雨洪管理的发展进程—以美国雨洪管理体系为参照
        2.4.1 基于美国雨洪管理进程的分析
        2.4.2 基于社会技术理论的分析—以美国雨洪管理体系为例
        2.4.3 社会技术理论下我国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发展建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持续雨洪管理与高校校园绿地的关系
    3.1 高校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常用措施及其应用方法
        3.1.1 高校常见的雨洪管理措施及其应用分析
        3.1.2 高校雨洪管理措施的应用方法
    3.2 高校校园景观要素与水文过程
    3.3 结合雨洪管理规范的高校校园绿地设计要求分析
        3.3.1 国家和行业层面的分析
        3.3.2 地方层面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雨洪管理的高校校园绿地设计流程
    4.1 明确设计目标和原则
        4.1.1 设计目标
        4.1.2 设计原则
    4.2 现状分析
        4.2.1 气象水文分析
        4.2.2 场地条件分析
    4.3 方案阶段
        4.3.1 雨洪管理措施设计与布局
        4.3.2 雨洪管理措施与校园绿地系统要素的整合
        4.3.3 雨洪管理技术设施规模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RD理论下高校校园绿地的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5.1 ARD理论概述
        5.1.1 理论背景
        5.1.2 主要内容
    5.2 美学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5.3 结合雨洪管理的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美景度评价
        5.3.1 研究方法与内容
        5.3.2 评价结果与分析
        5.3.3 结合雨洪管理的高校绿地景观与美景度之间的关系研究
    5.4 其他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5.4.1 教育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5.4.2 娱乐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5.4.3 安全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5.4.4 公共关系目标及其设计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成都市高校绿地雨洪管理现状及评价研究
    6.1 高校雨洪管理措施现状调查
        6.1.1 调研方法和内容
        6.1.2 样点选择
        6.1.3 校园雨洪管理设施现状
    6.2 高校校园绿地土壤和水系质量调查分析
        6.2.1 土壤质量调查
        6.2.2 水系质量调查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成都市高校绿地雨洪管理规划实践研究
    7.1 现状分析
        7.1.1 区域现状分析
        7.1.2 场地现状分析
    7.2 校园绿地雨洪管理方案设计
        7.2.1 总体规划方案
        7.2.2 局部设计方案
    7.3 方案评估
        7.3.1 SWMM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7.3.2 结果与模拟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展望
附件 高校校园雨洪管理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成都地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美国50所大学总体规划文件统计表
附录2 美国24所大学雨洪管理专项规划文件统计表
附录3 高校校园BMP设施景观美景度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4 高校绿地雨水利用景观视觉评价要素SD法评价体系表
附录5 高校土壤调查样点图
附录6 高校景观水体调查样点图
作者简介

(10)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2.1 闭坑煤矿地下水研究现状
        1.2.2 矿山含水层破坏研究现状
        1.2.3 矿山环境风险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特色与创新点
        1.4.1 论文特色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闭坑煤矿问题研究
    2.1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1.1 煤炭资源分布及特点
        2.1.2 煤炭资源开发历史与发展阶段
    2.2 我国煤矿矿山关闭与管理现状
        2.2.1 煤炭矿山关闭政策历史发展及相关法规
        2.2.2 煤炭矿山关闭的现状
        2.2.3 煤炭矿山关闭技术
    2.3 我国闭坑煤矿矿山环境问题
        2.3.1 煤矿区地面塌陷
        2.3.2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2.3.3 土地资源压占与破坏
        2.3.4 含水层破坏
        2.3.5 水土环境污染
        2.3.6 典型案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机理与模式研究
    3.1 煤矿开采过程对含水层的影响分析
        3.1.1 含水层整体结构破坏
        3.1.2 含水层水位影响
        3.1.3 含水层水质影响
    3.2 煤矿闭坑后含水层地质环境效应分析
        3.2.1 煤矿关闭后矿区的人类活动
        3.2.2 煤矿关闭后地质环境结构变化特征
    3.3 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的主要模式
        3.3.1 地面塌陷型
        3.3.2 水动力变化型
        3.3.3 污染驱动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闭坑矿山含水层破坏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
    4.1 含水层破坏风险评价方法
        4.1.1 含水层破坏风险评价的基本流程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权重确定
        4.1.4 评价模型及评价等级分级
    4.2 含水层破坏风险管理与防控
        4.2.1 风险识别
        4.2.2 针对风险的法律法规制定
        4.2.3 风险管理对策及技术流程
        4.2.4 风险防控的技术措施
    4.3 基于矿山生命周期的矿山含水层破坏风险管理模型
        4.3.1 矿山生命周期
        4.3.2 风险管理模型的组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案例研究——山东淄博洪山矿区
    5.1 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5.1.1 自然地理条件
        5.1.2 地质条件
        5.1.3 水文地质特征
        5.1.4 矿业活动概况
    5.2 矿区含水层破坏状况
        5.2.1 含水层结构破坏
        5.2.2 地下水流场演化
        5.2.3 闭坑后地下水污染状况
        5.2.4 含水层破坏可能原因分析
    5.3 含水层破坏机理分析
        5.3.1地下水示踪实验
        5.3.2 水化学与同位素分析
    5.4 含水层破坏风险评价
        5.4.1 风险分析
        5.4.2 风险评价
        5.4.3 评价结果
    5.5 含水层破坏的应对措施与成效
        5.5.1 风险管理对策
        5.5.2 应对风险的技术措施
        5.5.3 效果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补水回灌减轻挖桩降水影响的实例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巨野矿区某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综合利用[D]. 王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关中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刘阳. 长安大学, 2020(06)
  • [3]LID视角下结合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水景优化营造[D]. 胡锦枝.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重污染城市河流水污染特征分析及补水方案研究[D]. 张莹. 重庆大学, 2019(01)
  • [6]坡地地下结构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D]. 陈嘉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常州市雨水利用规划及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D]. 邵冬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8]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策略研究 ——以涡阳县为例[D]. 盛亚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9]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雨洪管理问题研究 ——以中美部分高校为例[D]. 姜涛.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10]闭坑煤矿含水层破坏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D]. 李建中.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补水补给实例介绍,以减少挖掘桩降水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