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补偿混凝土的开发与应用

收缩补偿混凝土的开发与应用

一、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开发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德民,郭耀雄,潘玮璠,谷亚军,方博,辜振睿[1](2022)在《苏州轨道交通工程超长梁板结构裂缝控制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高性能膨胀剂具有早期膨胀能大、水化反应需水量小的特点,用其配制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在合理的浇筑施工和养护措施下,能够大幅度提高轨道交通工程超长梁板结构的裂缝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苏州轨道交通工程胥口车辆段上盖二层梁板混凝土内温度修正后微应变在3 d内达到最大值(+50~+100με),在30 d后降至-100~-20με,膨胀组分在早期产生的膨胀量逐步被混凝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所消耗,起到了补偿早期部分收缩量的作用;二层板内温度修正后微应变在30 d后较二层梁内减小约50με,薄板结构在各项约束条件下收缩更大,更易产生收缩裂缝。

沈玉,王旺宁[2](2021)在《钢-砼组合桥梁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制技术及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依托陕西省平镇高速公路项目,研究钢-砼组合桥梁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及应用。由于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性能要求是多元的,对其性能的影响因素也较多,目前缺少成熟的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及其设计方法,本文提出最适合钢-砼组合结构桥梁的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制技术,形成钢-砼组合桥梁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无缝施工工法及质量控制方法。

贾福杰[3](2021)在《中等尺寸混凝土水化抑制与温度收缩补偿研究》文中指出温度收缩问题从混凝土诞生起就一直存在,20世纪初人们已经认识到大体积混凝土会由于水泥水化放热而导致温度收缩开裂。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开裂问题,大量设计、施工及材料措施已经被广泛研究与应用。近年来,受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水泥超细化与C3S含量增高等不利因素影响,像隧道衬砌、地铁管廊侧墙、工民建地下室外墙等采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中等尺寸结构由于温度收缩引起的开裂日益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功能,甚至危及结构耐久性和服役寿命。本文针对中等尺寸混凝土温度收缩开裂问题开展研究。发明了一种水化热抑制缓释微胶囊(Hydration Heat Inhibition Sustained-Release Microcapsule,简称HIM);揭示了HIM缓释作用机理,探明了HIM水化抑制效果,确立了HIM适用范围;建立了基于水化抑制与收缩补偿协同的混凝土温度收缩调控技术及开裂温度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工程实践。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发明了一种水化热抑制缓释微胶囊。针对中等尺寸混凝土水化放热规律,创新性提出采用微胶囊的结构形式,使具有水化抑制功能的核材在混凝土中产生梯度释放效果,实现减缓水泥水化放热速率,持续调控水泥水化的作用。通过微胶囊设计与制备,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制备出了具有缓释通道的多孔球状水化热抑制缓释微胶囊(HIM)。(2)揭示了HIM对水泥水化放热影响规律,阐明了HIM缓释作用机理。HIM能够延缓水泥的水化放热速率,但对累积放热总量几乎没有影响。本文试验条件下HIM主要调节水泥矿物C3S和C2S的水化进程,对C3A和C4AF水化影响甚微。XRD、TG-DSC及SEM验证了HIM的缓释作用机理,在壳材的包覆作用下,核材缓慢持续的溶出到水泥浆体中,不断的吸附到水泥颗粒表面形成水化屏障层,持续抑制水泥水化,使得水泥快速集中放热变成缓慢梯度放热,从而起到降低水化温升的效果。(3)确立了HIM的适用范围。HIM对于水泥类型的适应性良好,不同保温条件、环境温度和结构尺寸混凝土的模拟温升试验与有限元分析显示,HIM适用于具有良好散热条件的中等尺寸结构混凝土。(4)建立了基于水化抑制与收缩补偿的混凝土温度收缩协同调控技术及开裂温度预测模型。协同调控在混凝土中产生了“1+1>2”的叠加效果,显着降低了温度收缩开裂风险。进行了协同调控温度应力试验,试验结果与预测模型符合良好,模型可用于工程混凝土开裂温度预测。(5)进行了混凝土温度收缩协同调控工程实践,开发了基于“互联网+”传感测量技术的温度/变形监测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移动端实时查看。采用协同调控技术,大兴国际机场剪力墙试验段混凝土裂缝从38条减少到4条,开裂风险显着降低,实践结果表明该技术对于中等尺寸混凝土温度收缩开裂控制具有指导价值。

叶义成,陈常钊,姚囝,王其虎,崔旭阳,黄兆云[4](2021)在《膨胀型浆体的膨胀材料若干问题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弱层理面急倾斜岩层内巷道顶板层状岩体易产生"顺层滑移"破坏,利用膨胀型浆体对弱层理面进行注浆,产生"先挤后黏"的注浆加固效果,提高顶板围岩的强度和完整性,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针对膨胀注浆加固支护技术,提出了膨胀型浆体概念,分析了膨胀型浆体的膨胀作用机理。如何选择膨胀材料是配制膨胀型浆体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各类膨胀型材料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论述了各类膨胀型材料的膨胀机理。从膨胀发育时间、体积膨胀率、力学强度、膨胀应力4个方面分析了膨胀型材料的特性,选定HSCA-Ⅱ型静态破碎剂为膨胀源进行了膨胀型浆体配比试验、体积膨胀率试验、力学强度试验,分析了静态破碎剂-膨胀型浆体的膨胀发育时间、体积膨胀率和力学强度特征。研究表明:随着静态破碎剂掺量增大,静态破碎剂-水泥新型膨胀型浆体的抗压强度减小,膨胀发育时间延长、体积膨胀率增大;静态破碎剂-水泥新型膨胀型浆体的膨胀发育时间合理、体积膨胀率较大、自身强度较高、膨胀应力能在支护岩体中提供挤压力,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意义。为实现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后期还需要在膨胀材料优选及研发、膨胀型浆体膨胀机理、膨胀型浆体-岩体力学行为、膨胀型浆体膨胀—固化—流动耦合作用机制、膨胀型浆体协同支护理论与技术等方向开展大量的理论及试验研究。

钟杰来[5](2020)在《水泥基地坪的性能优化及功能扩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对工作场所地坪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耐磨以及多功能化的水泥基地坪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水泥基地坪也存在不足,首先是水泥基地坪在硬化过程中发生体积变形,会使地坪发生收缩而产生龟裂甚至是脱落。再者,地坪中孔隙的存在不仅会造成地坪面层结构疏松而产生起砂,且外界的杂质也可通过这些孔隙进入地坪面层,影响地坪的使用性能。本文先通过将膨胀性能优异的复合膨胀剂加入到水泥基地坪中减少水泥基地坪的收缩,防止其发生龟裂以及开裂。再通过在水泥基地坪的面层上涂敷固化剂等材料提升地坪的表面硬度和亮度。最后采用染色剂和抛光剂扩展地坪的功能性。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以A膨胀剂、HE膨胀剂、HC膨胀剂、MgO膨胀剂、EA1膨胀剂和EA2膨胀剂等六种膨胀剂为变量,考察了掺入多种膨胀剂对水泥基地坪样条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HE膨胀剂、MgO膨胀剂、EA1膨胀剂和EA2膨胀剂的掺量均为18g时,地坪样条的伸缩率取得最大值为+0.0159%。再者,在硅酸钠与硅酸钾比例为3:2的混合液中加入1%的工业硼砂制备固化剂,并研究该复合固化剂对水泥基地坪样块的表面硬度以及光泽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经过复合固化剂处理的地坪样块表面莫氏硬度为6.5,光泽度值为18.57 Gs,与单一的钠基材料及钾基材料相比均有所提升。最后,制备染色剂和抛光剂。当蓝色原浆与中黄色将的比例为27:4时,得到目标绿色染色剂;当黑色色浆与白色色浆的比例1:2和2:1时,可分别得到浅灰色染色剂和深灰色染色剂。当以微晶蜡乳液、光亮剂以及水的比例为1:1:1制备复合抛光剂时,地坪样块的光泽度值提升最大为21.3 Gs。

张世伟[6](2020)在《双膨胀源补偿收缩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混凝土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在水化硬化过程中会由于自身水化反应及混凝土水介质传输原因导致混凝土产生收缩变形,收缩引起的混凝土开裂是造成工程病害最主要的原因。为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收缩开裂问题,可采用向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膨胀剂,通过膨胀剂水化反应生成膨胀源,进而产生混凝土体积的膨胀,在外界约束限制条件下,混凝土自身会产生一定的预压应力,从而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目前,国内使用较为广泛的混凝土膨胀剂为以水化生成物钙矾石的硫酸盐型膨胀剂,其具有早期膨胀速率快、膨胀量大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后期收缩落差大、延迟性钙矾石反应、需水量大、养护要求高等缺点。Mg O膨胀剂由于具有相对缓慢的水化速率,因此其具有延迟膨胀的特性,其次水化产物稳定,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将硫铝酸盐型膨胀剂与Mg O膨胀剂复掺,两者取长补短,可获得适宜的膨胀量与膨胀分布,提高混凝土各龄期的抗裂性能。本文将UEA膨胀剂与Mg O膨胀剂复掺,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抗压、抗拉、断裂)与变形性能试验(限制膨胀率和干缩变形),研究了两种膨胀剂复掺比例对混凝土力学及变形性能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补偿收缩混凝土抗裂性能评价的指标,该指标可以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用于优选适用该工程的最优配合比。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单掺10%UEA膨胀剂降低了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与弹性模量。Mg O膨胀剂掺量的增加使得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抗压强度及极限拉伸值有较为明显的提升。UEA膨胀剂膨胀效果主要产生在14天前。随着Mg O膨胀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早期限制膨胀率随之降低,14天到28天内UMC4:1组膨胀性能最好,之后随着Mg O持续水化反应,Mg O掺量较多的混凝土后期的膨胀性能越好。Mg O膨胀剂的掺入能改善混凝土强度与变形的协调性。2.两类膨胀剂对混凝土的干缩收缩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膨胀剂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晶体填充了混凝土内部孔隙,使混凝土结构变得更加密实,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减弱,从而降低了混凝土干缩值,二是氧化镁膨胀剂水化反应对湿度要求相对硫铝酸钙类膨胀剂较低,因此氧化镁膨胀剂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也能产生一定的膨胀。3.通过补偿收缩混凝土P-CMOD曲线发现,补偿收缩混凝土断裂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裂缝产生阶段、稳定扩展阶段与失稳扩展阶段。掺入10%UEA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断裂韧度与断裂能低于普通混凝土,但UEA膨胀剂对后期断裂韧度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在Mg O与UEA膨胀剂复掺条件下,Mg O掺量的增加导致混凝土早期断裂韧度与断裂能较低,同时Mg O后续的水化反应对混凝土断裂韧度与断裂能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但当Mg O掺入量为5%时,后期的过度膨胀反而对断裂性能的提高有抑制作用。4.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评价指标,指标中不仅将混凝土力学与变形性能相结合,同时考虑了混凝土的干缩变形,研究结果表明:UEA与Mg O膨胀剂复掺比例为2:1时混凝土抗裂性能最好。

张兆辰[7](2020)在《水土大桥预制桥面板现浇叠合带混凝土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依托重庆嘉陵江水土大桥实体工程,开展水土大桥预制桥面板现浇叠合带混凝土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在分析当前国内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即通过级配理论构建混凝土材料堆聚结构,并研究了用水量、水胶比、外加剂掺量、膨胀剂品种和掺量对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力学性能、变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级配理论构建混凝土的堆聚结构,采用泰波理论进行级配设计,通过改变实验指数n使集料级配达到最大密实度,研究发现当实验指数n值小于0.55时集料的堆积密度随着n值的增加而增大,在n值为0.5时集料达到最大堆积密度,级配密实度达到最大,当n值大于0.55时堆积密度开始下降,级配密实度降低。采用粒子干涉理论进行级配设计,通过改变粒径比使集料级配达到最大密实度,研究发现集料堆积密度随着粒径比的减小而增大。通过改变堆聚结构混凝土配合比的拨开系数来优化混凝土的工作性,研究发现当拨开系数介于1.10~1.20时,混凝土的工作性随着拨开系数的增大而增加,当拨开系数位于1.20时混凝土工作性最优。但是拨开系数超过1.20之后混凝土出现流浆泌水甚至离析且混凝土抗压强度开始下降。(2)通过改变膨胀剂掺量、胶凝材料组成以及混凝土设计方法研究硫铝酸盐型膨胀剂HEAA对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力学性能以及变形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证明:混凝土的工作性与HEAA膨胀剂的掺量之间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但通过堆聚结构设计的混凝土整体的工作性略差于传统设计方法的混凝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HEAA膨胀剂的掺量增加而降低;当HEAA膨胀剂掺量低于胶凝材料总量11%时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随着HEAA膨胀剂的增加而升高,当HEAA膨胀剂掺量超过11%后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开始下降。(3)通过改变膨胀剂掺量、胶凝材料组成以及混凝土设计方法研究氧化钙型膨胀剂SCEA对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力学性能以及变形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证明:混凝土的工作性与SCEA膨胀剂的掺量之间并虽并未发现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但混凝土的工作性整体表现良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表现出随着SCEA膨胀剂的掺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随着SCEA膨胀剂的增加而升高,当SCEA膨胀剂掺量为8%时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达到最大。(4)无论是通过堆聚结构设计的混凝土还是配合比设计规程设计的混凝土,膨胀剂的掺入量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均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掺入SCEA型膨胀剂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都要优于掺入HEAA型膨胀剂;总体上HEAA型膨胀剂表现出了膨胀速率快,膨胀效能大但后期体积稳定性不如SCEA型膨胀剂,而SCEA型膨胀剂虽然膨胀速率低于HEAA型膨胀剂,但其膨胀速率稳定,后期出水后体积稳定性优良,在约束条件下导致开裂的风险低于HEAA型膨胀剂混凝土。(5)结合工程进度,进行了施工配合比的验证并提交了工程应用的技术资料。

胡超凡[8](2020)在《水泥基灌浆料膨胀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基灌浆料因具有高流动性、早强、高强和微膨胀等特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轨道交通、冶金、电力等行业,大量替代了传统的细石混凝土,极大地提高了施工质量与效率,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但国内的水泥基灌浆料整体质量水准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在目前水泥基灌浆料相关的研究中,比较关注各项原材料对水泥基灌浆料基本性能的影响,但对于水泥基灌浆料相关标准与规范中各项指标制订的目的,以及这些指标是否存在缺陷却很少有研究探讨。为探究国内水泥基灌浆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解决,本文对比研究了国内外几种水泥基灌浆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差异,试验探索了塑性膨胀剂对水泥基灌浆料的性能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水泥基灌浆料竖向膨胀率指标与凝结时间的关联性、硬化后膨胀率补偿收缩的实际效果以及水泥基灌浆料的长期变形性能控制,以期促进水泥基灌浆料的发展。通过对水泥基灌浆料主要性能指标的试验,认为黏度、有效承载面、变形性能是水泥基灌浆料值得关注的三个问题。发气型的塑性膨胀剂是目前实现水泥基灌浆料塑性膨胀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会降低水泥基灌浆料的抗压强度。竖向膨胀率与凝结时间的试验结果表明,相关标准中以3h为界区分水泥基灌浆料塑性膨胀与硬化后膨胀是存在缺陷的,表面上满足竖向膨胀率指标要求的水泥基灌浆料实际上可能并不能同时提供塑性膨胀和硬化后膨胀,应将初凝和终凝时间分别作为水泥基灌浆料塑性膨胀的终止点和硬化后膨胀的起始点,才能同时保证塑性膨胀和硬化后膨胀的有效性。通过自由膨胀与限制膨胀的对比试验,发现水泥基灌浆料硬化后膨胀率的大小无法衡量其补偿收缩的效果。最后给出了水泥基灌浆料综合变形性能控制建议:水泥基灌浆料在加水拌合至初凝应有一定的塑性膨胀;初凝到24h应保持持续膨胀,但不能超过一定上限;还应制订长期的收缩指标,如订立水泥基灌浆料加水拌合后1d到28d在无约束条件下的自收缩指标。

王冉冉[9](2019)在《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混凝土自密实性和无收缩性的研究,配制了马滩红水河钢管混凝土拱桥用C55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以降低工程中钢管混凝土结构脱空、脱粘概率。本文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根据混凝土自密实、无收缩性能的相关理论和调控机理,分析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配制C55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混凝土主要参数如下:砂率为45%,胶凝材料用量为530 kg/m3,减水剂和膨胀剂掺量分别为胶凝材料的2.3%和10%,粉煤灰、矿渣粉、膨胀剂等掺合料用量为150 kg/m3。2)通过不掺、单掺钙类、双掺钙镁复合膨胀剂混凝土性能测试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掺入膨胀剂,在掺合料、缓凝高效减水剂的作用下,混凝土自密实性能(填充性、间隙通过性、抗离析性)能够达到配合比设计目标,实现大流动度、无离析、无泌水的特性;3)通过掺入不同数量胶凝材料和膨胀剂的混凝土性能测试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掺入足够的胶凝材料和适量的膨胀剂可以保证混凝土整体的膨胀性、膨胀量达到目标要求;胶凝材料越多,膨胀越明显。4)C55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应用于钢管混凝土构件中,通过对其核心混凝土温度和变形历程进行监测与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入模后双掺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为47℃,温缩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界面粘结影响不大;早期双掺组混凝土膨胀最大;后期收缩阶段双掺组混凝土温降收缩变形最小;凝结后7d内,双掺组混凝土膨胀接近0;7d后,双掺组混凝土中Mg O膨胀剂仍会继续作用发生微量膨胀,抑制混凝土的收缩;温升阶段核心混凝土膨胀轴向总体变形轴向比径向大约20%左右。5)C55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应用马滩红水河钢管拱桥中,经过对钢管内核心混凝土温度-变形历程监测,结果表明:混凝土温升阶段发生显着体积膨胀,约束条件下膨胀变形峰值在450×10-6左右,温降阶段混凝土收缩值低于混凝土自生线膨胀系数10×10-6,有显着抑制收缩的效果。本文研究了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的配制以及其在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情况,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对解决钢管混凝土结构脱空、脱粘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田明昊[10](2020)在《地铁车站主体混凝土开裂分析及性能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地铁车站作为轨道交通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因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具有施工工期长、结构受力及施工过程复杂、结构体系转换频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养护质量不易控制等特点,经常出现开裂渗水等质量问题,为地铁车站的运营带来巨大安全隐患。为解决地铁车站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地铁车站顶板、底板、侧墙等构件分别进行了温度应力分析,研究了其开裂情况,同时建立整体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简化计算的可靠性。根据计算的应力结果进行材料设计和混凝土的性能提升研究,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和膨胀剂,进行物理、力学和变形等试验研究,提升混凝土抗裂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某地铁车站相邻两诱导缝间顶板、底板、侧墙及整体结构分别进行分析计算,研究了地铁车站混凝土在浇筑后及使用阶段中,在温度应力、荷载、收缩变形等因素作用下的温度场分布、内部应力状态和变形大小,分析了易开裂部位及开裂原因,明确了防裂目标。并通过整体与各构件的对比分析,验证了简化计算的可靠性。通过分析可知,在综合因素耦合影响下,各结构部位有多处混凝土材料屈服,产生开裂,最大应力约2.9MPa,出现在侧墙的底部与底板连接处。(2)分别探讨了不同诱导缝间距、厚度、线膨胀系数三个因素对顶板的温度、内部应力和变形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因素对温度、应力及变形等不同方面的影响程度不同。诱导缝间距离对顶板的应力和温差影响不大,主要影响构件的纵向变形。板厚对构件的纵向变形影响较小,对应力和温差影响较大。线膨胀系数对构件的温差没有影响,对应力和变形影响较大。(3)在混凝土中掺入钙镁质膨胀剂和玄武岩纤维,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对混凝土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及变形性能的影响,从而制备补偿收缩纤维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通过试验研究表明,膨胀剂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收缩变形,玄武岩纤维能够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增强其韧性,两者双掺能够较好的控制混凝土的开裂,提升抗裂性能。选取性能最优组,对其本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了轴压和轴拉的应力应变关系等相关参数,为膨胀纤维混凝土的计算提供准确参数。同时,对其进行了微观试验研究,从微观层面进行了补偿收缩纤维混凝土高抗裂性能的机理研究。(4)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掺入纤维和膨胀剂后的膨胀纤维混凝土有限元模型,通过更改材料属性参数及本构关系数据,实现对膨胀纤维混凝土的有限元分析,得到膨胀纤维混凝土顶板、底板及侧墙的内部应力和变形大小,并与普通混凝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掺入功能材料后的模型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各部位混凝土无屈服现象产生,混凝土抗裂性能提升效果良好。(5)通过从力学分析和变形分析两个方面的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研究,发现膨胀纤维混凝土的应力应变计算和试验值变化规律相同,普通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计算和试验值变化规律也相同,两个方面的计算和试验结果拟合度均较高,计算结果具有较高可靠性。

二、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开发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开发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苏州轨道交通工程超长梁板结构裂缝控制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工程概况
2 超长梁板结构裂缝控制重难点分析
3 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及做法
    3.1 掺加高性能膨胀剂
    3.2 设计补偿收缩混凝土
    3.3 完善施工技术措施
4 应变和温度监测数据分析
5 工程应用效果
6 结论

(2)钢-砼组合桥梁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制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工程简介
2 关键技术
3 原材料
4 混凝土配合比及方案设计
5 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5.1 施工准备工作
    5.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6 实际应用
结语

(3)中等尺寸混凝土水化抑制与温度收缩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混凝土温度收缩开裂研究
        1.2.2 水化热抑制材料
        1.2.3 微胶囊缓释技术
        1.2.4 膨胀材料补偿温度收缩及评价方法
    1.3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1 存在的问题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原材料、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
    2.2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
        2.2.1 微观性能测试
        2.2.2 宏观性能测试
第3章 水化热抑制缓释微胶囊设计及制备
    3.1 水化热抑制缓释微胶囊设计
        3.1.1 微胶囊设计原理
        3.1.2 微胶囊核材选择
        3.1.3 微胶囊壳材选择
        3.1.4 不同核材制备微胶囊抑制效果
    3.2 水化热抑制缓释微胶囊制备
        3.2.1 微胶囊抑制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3.2.2 微胶囊制备
        3.2.3 微胶囊结构与表面形貌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HIM作用机理、抑制效果及适用性研究
    4.1 HIM水化抑制作用机理
        4.1.1 HIM对水泥水化放热过程的影响
        4.1.2 水化动力学分析
        4.1.3 HIM对水泥单矿水化的影响
        4.1.4 HIM缓释作用机理研究
    4.2 HIM水化抑制效果
        4.2.1 HIM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的影响
        4.2.2 HIM对降低混凝土温度收缩开裂风险的效果
        4.2.3 HIM水化热抑制效果对比
    4.3 HIM适用性研究
        4.3.1 HIM对不同类型水泥有效性
        4.3.2 HIM适用范围测定与有限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水化抑制与收缩补偿协同的混凝土温度收缩调控技术
    5.1 不同矿物源膨胀材料对混凝土温度收缩应力的补偿研究
        5.1.1 膨胀材料温度应力补偿机理
        5.1.2 不同矿物源膨胀材料温度应力试验研究
        5.1.3 HIM抑制水化对有效膨胀发挥区间的影响
    5.2 混凝土温度收缩协同调控
        5.2.1 混凝土温度收缩协同调控机理
        5.2.2 基于协同调控的混凝土开裂温度预测模型
        5.2.3 水化抑制与收缩补偿协同调控验证
    5.3 混凝土温度收缩协同调控工程应用
        5.3.1 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地下室剪力墙概况
        5.3.2 “互联网+”混凝土温度/变形监测技术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膨胀型浆体的膨胀材料若干问题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膨胀型浆体注浆加固支护思路
    1.1“先挤后黏”注浆加固作用机理
    1.2 膨胀型浆体的理想膨胀作用机理
2 膨胀型岩土材料的膨胀机理
    2.1 含蒙脱石的膨胀土
    2.2 含硫酸盐的膨胀岩
    2.3 水泥膨胀剂
        2.3.1 硫铝酸钙类膨胀剂
        2.3.2 氧化钙类膨胀剂
        2.3.3 氧化镁类膨胀剂
        2.3.4 复合类膨胀剂
    2.4 混凝土发泡剂
    2.5 岩石静态破碎剂
3 膨胀型材料特性分析及其优选
    3.1 膨胀型材料特性分析
        3.1.1 膨胀发育时间
        3.1.1. 1 含蒙脱石的膨胀土
        3.1.1. 2 水泥膨胀剂和静态破碎剂
        3.1.2 膨胀体积
        3.1.2. 1 含蒙脱石的膨胀土
        3.1.2. 2 水泥膨胀剂
        3.1.2. 3 混凝土发泡剂
        3.1.2. 4 静态破碎剂
        3.1.3 单轴压缩强度
        3.1.3. 1 水泥膨胀剂
        3.1.3. 2 泡沫混凝土
        3.1.3. 3 静态破碎剂
        3.1.4 膨胀应力
        3.1.4. 1 含蒙脱石的膨胀土
        3.1.4. 2 硫铝酸钙类膨胀剂
        3.1.4. 3 氧化钙类膨胀剂
        3.1.4. 4 氧化镁类膨胀剂
        3.1.4. 5 静态破碎剂
    3.2 膨胀型材料优选
        3.2.1 膨胀材料选择
        3.2.2 膨胀型浆体膨胀特性及力学强度特征
4 总结与展望

(5)水泥基地坪的性能优化及功能扩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地坪的概念及分类
    1.2 水泥基地坪的概念及分类
        1.2.1 不发火(防爆)耐磨地坪
        1.2.2 激光整平(钢纤维)混凝土地坪
        1.2.3 水泥基自流平地坪
        1.2.4 水泥基磨石地坪
        1.2.5 渗透密封固化剂地坪
        1.2.6 不发火防静电耐磨地坪
        1.2.7 水泥基耐磨地坪
    1.3 水泥基地坪的特点
        1.3.1 水泥基地坪收缩的分类
        1.3.2 水泥基地坪收缩及开裂的研究现状
        1.3.3 水泥基地坪起砂的原因及表现形式
        1.3.4 水泥基地坪起砂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工作思路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工作思路
第2章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2.1 主要原材料
        2.1.1 硅酸盐水泥
        2.1.2 细集料
        2.1.3 膨胀剂
        2.1.4 固化剂
        2.1.5 水
    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抗压强度
        2.3.2 收缩试验方法
        2.3.3 硬度测试
        2.3.4 光泽度测试
        2.3.5 地坪样块微观形貌测试
第3章 膨胀剂对水泥基地坪性能优化及功能扩展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2.1 不同种类膨胀剂的试样制备
        3.2.2 复合膨胀剂的试条制备
    3.3 结果分析
        3.3.1 同掺量不同种类膨胀剂对水泥基地坪样条收缩率的影响
        3.3.2 膨胀剂对水泥基地坪样条收缩率影响的机理探讨
        3.3.3 直接法分析复合膨胀剂的配方
        3.3.4 后退法分析复合膨胀剂的配方
        3.3.5 复合膨胀剂对水泥基地坪样块抗压强度的影响
        3.3.6 掺入复合膨胀剂后的水泥基地坪样块微观形貌表征
    3.4 小结
第4章 固化剂对水泥基地坪性能优化及功能扩展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2.1 密封固化剂的样块制备
        4.2.2 密封固化剂配方及制备
        4.2.3 染色剂的配方及制备
        4.2.4 抛光剂配方及制备
    4.3 结果分析
        4.3.1 传统固化剂对水泥基地坪的光泽度的影响
        4.3.2 传统固化剂对水泥基地坪的硬度的影响
        4.3.3 固化地坪的微观形貌表征
        4.3.4 无机盐对传统固化剂的影响
        4.3.5 复合固化剂对水泥基地坪的硬度及光泽度的影响
        4.3.6 复合固化地坪样块的微观形貌表征
        4.3.7 绿色染色剂对水泥基地坪功能性的影响
        4.3.8 灰色染色剂对水泥基地坪功能性的影响
        4.3.9 抛光剂的类型对水泥基地坪样块光泽度的影响
        4.3.10 复合抛光剂对水泥基地坪样块光泽度的影响
    4.4 工程案例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双膨胀源补偿收缩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研究现状
        1.2.2 补偿收缩混凝土研究现状
        1.2.3 抗裂性能指标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试验方案
    2.1 试验材料
    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3 试验方案
3 双膨胀源补偿收缩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
    3.1 混凝土抗压强度
    3.2 混凝土抗拉强度
    3.3 混凝土抗拉弹性模量
    3.4 混凝土极限拉伸值
    3.5 混凝土限制膨胀率试验
    3.6 混凝土干缩试验
    3.7 补偿收缩混凝土抗裂性能指标
    3.8 小结
4 双膨胀源补偿收缩混凝土断裂试验
    4.1 膨胀剂对混凝P-CMOD曲线变化规律影响
    4.2 膨胀剂对混凝断裂韧度变化规律影响
        4.2.1 膨胀剂对混凝土起裂韧度的影响
        4.2.2 膨胀剂对混凝土失稳韧度的影响
    4.3 膨胀剂对混凝土断裂能的影响
    4.4 小结
5 混凝土微观试验
    5.1 膨胀剂对混凝土早期内部结构的影响
    5.2 膨胀剂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影响
    5.3 XRD物相分析
    5.4 总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水土大桥预制桥面板现浇叠合带混凝土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概况
    1.2 高性能混凝土及其配合比设计
        1.2.1 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现状
        1.2.2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概述
    1.3 补偿收缩混凝土研究与应用现状
        1.3.1 补偿收缩混凝土研究现状
        1.3.2 膨胀剂研究现状
        1.3.3 高性能混凝土的变形及膨胀剂补偿作用机理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
        1.4.1 研究意义与背景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磨细矿渣粉
        2.1.3 粉煤灰
        2.1.4 减水剂
        2.1.5 膨胀剂
        2.1.6 粗骨料
        2.1.7 细骨料
    2.2 试验方法与仪器
第三章 基于级配理论的混凝土堆聚结构设计
    3.1 级配理论
        3.1.1 最大密度曲线理论
        3.1.2 粒子干涉理论
    3.2 混凝土堆聚结构级配设计
        3.2.1 基于泰波理论的级配设计
        3.2.2 基于粒子干涉的级配设计
    3.3 级配参数对合成矿料堆积密度的影响
    3.4 拨开系数对混凝土拌和物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浇带C60 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确定
    4.1 基于普通配合比设计规程混凝土材料设计
        4.1.1 配合比参数选定
        4.1.2 HEAA-Ⅰ型膨胀剂掺量
        4.1.3 SCEA-Ⅰ型膨胀剂掺量
    4.2 基于堆聚结构设计的混凝土材料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掺膨胀剂补偿收缩现浇带混凝土性能研究
    5.1 堆聚结构补偿收缩混凝土性能测试
    5.2 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对比研究
        5.2.1 不同膨胀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5.2.2 不同设计方法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5.3 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影响对比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施工配合比验证
    6.1 施工配合比设计与试验结果
    6.2 施工配合比试验结果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8)水泥基灌浆料膨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水泥基灌浆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水泥基灌浆料膨胀性能研究现状
    1.3 补偿收缩的研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工作性能试验
        2.2.2 力学性能试验
        2.2.3 竖向膨胀率试验
        2.2.4 有效承载面试验
        2.2.5 凝结时间试验
        2.2.6 自由膨胀与限制膨胀试验
第3章 水泥基灌浆料性能指标探索
    3.1 主要性能指标差异
        3.1.1 流动度与黏度
        3.1.2 抗压强度
        3.1.3 竖向膨胀率
        3.1.4 有效承载面
        3.1.5 国内水泥基灌浆料存在的问题
    3.2 塑性膨胀剂对水泥基灌浆料性能影响
        3.2.1 塑性膨胀剂对水泥基灌浆料竖向膨胀率的影响
        3.2.2 塑性膨胀剂对水泥基灌浆料流动度的影响
        3.2.3 塑性膨胀剂对水泥基灌浆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泥基灌浆料竖向膨胀率与凝结时间的关联性研究
    4.1 问题的由来与背景
    4.2 试验研究
        4.2.1 水泥基灌浆料凝结时间的差异
        4.2.2 水泥基灌浆料竖向膨胀率与凝结时间的关联性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泥基灌浆料硬化后膨胀率补偿收缩的效果研究
    5.1 问题的由来与背景
    5.2 试验研究
        5.2.1 水泥基灌浆料硬化后膨胀率的补偿收缩效果
        5.2.2 水泥基灌浆料长期变形性能控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研究及应用现状
        1.2.2 设计原理和模型
        1.2.3 性能的测试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自密实、无收缩性能研究相关理论及测试方法
    2.1 自密实、无收缩性能研究相关理论
        2.1.1 流变性能研究模型
        2.1.2 混凝土收缩膨胀理论与特点
        2.1.3 自密实性能调控机理
        2.1.4 分阶段、全过程抑制混凝土收缩调控机理
        2.1.5 实现自密实、无收缩性能的方法
    2.2 自密实、无收缩性能测试方法
        2.2.1 自密实性能测试方法
        2.2.2 膨胀性能测试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的影响因素和配合比设计
    3.1 技术指标
    3.2 原材料性能影响
        3.2.1 水泥
        3.2.2 骨料
        3.2.3 水
        3.2.4 外加剂
        3.2.5 膨胀剂
        3.2.6 粉煤灰
        3.2.7 矿渣粉
    3.3 配合比设计参数的影响
    3.4 搅拌工艺的影响
        3.4.1 材料投放方式的影响
        3.4.2 加水方式的影响
        3.4.3 搅拌方式的影响
        3.4.4 搅拌时间的影响
        3.4.5 搅拌速度的影响
    3.5 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的配制
        3.5.1 配合比设计
        3.5.2 混凝土的拌制
        3.5.3 混凝土试件成型与养护
    3.6 性能测试
        3.6.1 水胶比和砂率差量计算所得混凝土配合比的性能测试结果
        3.6.2 检验收缩膨胀性能用混凝土各项性能测试结果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的应用实例
    4.1 钢管混凝土构件
        4.1.1 钢管混凝土构件中核心混凝土配合比
        4.1.2 管内应变计布置与浇筑过程
        4.1.3 管内混凝土温度、变形过程监测结果与分析
    4.2 钢管混凝土拱桥
        4.2.1 工程概况
        4.2.2 实际施工配合比设计要求
        4.2.3 工程实际应用情况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SBT-AS早期混凝土自收缩应变测试仪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地铁车站主体混凝土开裂分析及性能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地铁车站主体混凝土开裂原因分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混凝土开裂研究现状
        1.3.2 混凝土裂缝控制及性能提升研究现状
    1.4 目前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4.1 混凝土开裂研究存在的问题
        1.4.2 混凝土裂缝控制及性能提升存在的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2.1 试验原材料
        2.1.1 胶凝材料
        2.1.2 集料
        2.1.3 外加剂
        2.1.4 功能材料
    2.2 试验仪器和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基本物化性能测试方法
        2.3.2 试件制备
        2.3.3 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
        2.3.4 微观分析
第三章 地铁车站普通混凝土有限元分析
    3.1 热分析基本原理
        3.1.1 热传导方程及其定解条件
        3.1.2 温度场有限元计算原理
        3.1.3 热应力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
    3.2 混凝土变形及其破坏准则
        3.2.1 混凝土变形分析
        3.2.2 混凝土破坏准则
    3.3 地铁车站有限元模型及分析步骤
        3.3.1 工程概况
        3.3.2 单元选取
        3.3.3 本构模型的选取
        3.3.4 参数确定
        3.3.5 材料间相互作用
        3.3.6 网格划分
    3.4 地铁车站顶板混凝土有限元计算及结果分析
        3.4.1 模型建立
        3.4.2 边界条件及荷载
        3.4.3 地铁车站顶板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3.4.4 地铁车站顶板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
        3.4.5 地铁车站顶板变形计算结果分析
    3.5 地铁车站底板混凝土有限元计算及结果分析
        3.5.1 模型建立
        3.5.2 边界条件及荷载
        3.5.3 地铁车站底板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3.5.4 地铁车站底板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
        3.5.5 地铁车站底板变形计算结果分析
    3.6 地铁车站侧墙混凝土有限元计算及结果分析
        3.6.1 模型建立
        3.6.2 边界条件及荷载
        3.6.3 地铁车站侧墙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3.6.4 地铁车站侧墙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
        3.6.5 地铁车站侧墙变形计算结果分析
    3.7 地铁车站混凝土整体模型分析
        3.7.1 地铁车站结构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3.7.2 地铁车站结构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
        3.7.3 地铁车站结构变形计算结果分析
    3.8 不同因素对地铁车站混凝土的影响
        3.8.1 板长对顶板的影响
        3.8.2 板厚对顶板的影响
        3.8.3 线膨胀系数对顶板的影响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铁车站混凝土开裂控制及性能提升研究
    4.1 前言
    4.2 膨胀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3 膨胀纤维混凝土物理性能研究
    4.4 膨胀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4.4.1 功能材料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4.2 功能材料对抗拉强度的影响
        4.4.3 功能材料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4.4.4 功能材料对折压比的影响
    4.5 膨胀纤维混凝土变形性能研究
    4.6 膨胀纤维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研究
        4.6.1 膨胀纤维混凝土轴压应力应变关系
        4.6.2 膨胀纤维混凝土轴拉应力应变关系
        4.6.3 膨胀纤维混凝土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等参数的确定
    4.7 膨胀纤维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
        4.7.1 膨胀纤维混凝土细观分析
        4.7.2 膨胀纤维混凝土扫描电镜分析
        4.7.3 膨胀纤维混凝土X射线衍射分析
    4.8 C60 膨胀纤维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研究
        4.8.1 C60 膨胀纤维混凝土配合比及力学性能
        4.8.2 C60 膨胀纤维混凝土轴压应力应变关系
        4.8.3 C60 膨胀纤维混凝土轴拉应力应变关系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铁车站膨胀纤维混凝土有限元分析
    5.1 前言
    5.2 顶板膨胀纤维混凝土有限元分析
        5.2.1 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5.2.2 应力和变形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5.3 底板膨胀纤维混凝土有限元分析
        5.3.1 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5.3.2 应力和变形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5.4 侧墙膨胀纤维混凝土有限元分析
        5.4.1 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5.4.2 应力和变形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5.5 整体结构膨胀纤维混凝土有限元分析
        5.5.1 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5.5.2 应力和变形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5.6 C60 膨胀纤维混凝土顶板有限元分析
        5.6.1 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5.6.2 应力和变形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5.7 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7.1 力学计算结果对比验证分析
        5.7.2 变形计算结果对比验证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工作

四、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开发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州轨道交通工程超长梁板结构裂缝控制关键技术[J]. 王德民,郭耀雄,潘玮璠,谷亚军,方博,辜振睿. 新型建筑材料, 2022(01)
  • [2]钢-砼组合桥梁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制技术及应用[J]. 沈玉,王旺宁. 混凝土世界, 2021(06)
  • [3]中等尺寸混凝土水化抑制与温度收缩补偿研究[D]. 贾福杰.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2021(02)
  • [4]膨胀型浆体的膨胀材料若干问题研究进展[J]. 叶义成,陈常钊,姚囝,王其虎,崔旭阳,黄兆云. 金属矿山, 2021(01)
  • [5]水泥基地坪的性能优化及功能扩展研究[D]. 钟杰来. 湖南大学, 2020(12)
  • [6]双膨胀源补偿收缩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D]. 张世伟. 郑州大学, 2020(02)
  • [7]水土大桥预制桥面板现浇叠合带混凝土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D]. 张兆辰.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水泥基灌浆料膨胀性能研究[D]. 胡超凡. 浙江大学, 2020(01)
  • [9]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D]. 王冉冉. 广西大学, 2019(03)
  • [10]地铁车站主体混凝土开裂分析及性能提升研究[D]. 田明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

标签:;  ;  ;  ;  ;  

收缩补偿混凝土的开发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