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

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

一、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论文文献综述)

龚丽英[1](2021)在《肾移植术后感染病原体分布、多重耐药菌耐药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肾移植术后受者的长期结局。了解肾移植术后感染病原体的分布情况、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以进一步加强对肾移植术后感染的管理,并为多重耐药菌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7年至2019年期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肾移植手术并术后发生感染的受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受者的基础信息(性别、年龄、肾脏原发病及合并症情况等),肾移植手术相关信息(供肾类型及免疫抑制方案等)及感染信息(病原体种类、药敏试验及相关临床指标等)。研究结果共有119名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感染,累计感染142次,共分离出214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46株,革兰阳性球菌47株及真菌21株,共检出多重耐药菌110株。1.肾移植术后病原体分布情况:肾移植术后3个月是病原体检出高峰阶段,总体而言大肠杆菌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是术后6个月内最常见的细菌,大肠杆菌是肾移植术后6个月后检出率最高的细菌。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是感染的高发阶段,泌尿系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对于泌尿系感染,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非发酵菌是主要致病菌,而6个月后,肠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对于肺部感染,非发酵菌是其术后最常见的病原体。2.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耐药情况:多重耐药的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及SMZ的耐药率均高于90%,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阿米卡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其耐药率分别为4%、13%及23.3%。所有多重耐药的非发酵菌均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及氨曲南耐药,只有33.3%的非发酵菌对阿米卡星耐药。多重耐药的肠球菌对高浓度的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及环丙沙星耐药,其耐药率均大于94%,而对利奈唑胺耐药性最低,其次是万古霉素,其耐药率分别为0%及5.3%;多重耐药的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最高为85.7%,而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率最低均为0%,其次是利福平耐药率为7.1%。3.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及耐药性变化: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总体检出率(P=0.02)及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P=0.04)的呈增加趋势;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P=0.023)呈降低趋势。4.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女性(OR=3.597,95%CI=1.564-8.272,P=0.003)、感染病原体大于 1 种(OR=3.957,95%CI=1.505-10.496,P=0.003)及术后 1 个月后(OR=3.158,95%CI=1.401-7.122,P=0.006)是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是感染的高发阶段,大肠杆菌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病原体,泌尿系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感染。2.多重耐药的肠杆菌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也可作为替代治疗方案;对于多重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是首选方案,但针对多重耐药的葡萄球菌利福平也可作为替代方案。3.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呈增加趋势,但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呈降低趋势4.女性、病原体大于1种和肾移植术后1个月后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兰天池[2](2021)在《单中心肾移植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诊疗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肾脏移植是治疗肾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我国主要的肾脏来源有公民逝世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 death,DCD)和亲属活体捐献(relative living donation,RLD),其中DCD是目前肾脏来源的主流。随着肾移植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显着减少,而由于受体本身基础疾病多、供体源性感染、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抗排斥药物的使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感染成为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肾移植术后并发的肺部感染如不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往往迅速进展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ry distress syndrme,ARDS)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及时诊断、有效治疗肾移植后肺部感染尤为重要。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早期,患者往往无明显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也不具特异性,我们需要探索一种能够及时诊断移植后肺部感染、能监测肺部感染转归的可靠方法,以指导我们的治疗方案。目的:分析单中心肾移植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其有效的诊疗方案。方法: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肾脏移植的病例术后规律接受肺部CT平扫检查(DCD受者每45天/次,RLD受者每78天/次),主要根据肺部CT影像评估肺部感染的程度和变化趋势,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调整抗生素方案和/或抗排斥药的强度,观察所研究病例围手术期的肺部感染发生率、重症肺部感染发生率、因肺部感染导致的死亡率、肺部感染的病死率等,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两年共完成肾脏移植311例,DCD肾移植186例、RLD肾移植125例。总的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发生率18.97%(59/311),重症肺部感染发生率3.53%(11/311),因肺部感染的死亡率0.96%(3/311),肺部感染的病死率5.08%(3/59)。RLD组肾移植病例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发生率9.60%(12/125)、重症肺部感染发生率0.80%(1/125)、轻症感染向重症感染的进展率8.33%(1/12),因肺部感染的死亡率0.00%(0/125),肺部感染病死率0%(0/12);DCD组肾移植病例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发生率25.27%(47/186)、重症肺部感染发生率5.38%(10/186)、轻症肺部感染向重症肺部感染的进展率:21.28%(10/47)、因肺部感染的死亡率1.61%(3/186),肺部感染的病死率:6.38%(3/47)。RLD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重症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D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LD组肺部感染的病死率、轻症肺部感染向重症肺部感染的进展率与DCD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内福州市单中心研究报道肾移植术后围术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8.93%、重症肺部感染发生率8.49%,均分别高于我中心总的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发生率18.97%、重症肺部感染的发生率3.53%。结论:(1)肾移植后病例及早接受肺部CT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肺部感染、判断感染的程度及转归,并主要据此调整抗生素方案和/或免疫抑制剂强度,获得了满意的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的救治效果;(2)DCD受者较RLD受者有更高的围术期肺部感染发生率、重症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因此临床中需要重视DCD受者的肺部CT监测,结合肺部CT结果积极的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

程素芬[3](2020)在《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enio,PJP)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疾病进展快,死亡率高;早期干预可明显降低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肾移植受者相关风险因素及发生PJ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以利于早期采取有效防治,降低移植术后PJP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分析2015年9月-2019年9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人民医院共收集22例肾移植术后确诊为PJP患者资料,将其设置为病例组;根据22例肾移植术后PJP患者移植时间(前后2月)按照1:4的比例[1]挑选88例未发生PJP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研究肾移植患者相关变量对肾移植术后PJP发生的影响及两医院PJP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肾移植受者相关风险因素及独立风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中,预防使用磺胺时间(PJP组,1.36±2.57非PJP组,4.94±1.70)、血透时间(PJP组20±19.104,非PJP组,1.9±6.51,)、术前透析方式(术前腹透PJP组45.5%,非PJP组81.8%)、高血压病史(PJP组63.6%,非PJP组22.7%)、既往CMV病毒感染史(PJP组45.5%,非PJP组1.1%,)、血清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抗体(阳性PJP组63.6%,非PJP组21.6%)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预防使用磺胺时间(P=0.001),既往CMV感染史(P=0.008)是PJP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本研究中,PJP的相关风险因素为预防使用磺胺时间、术前血透时间、术前透析方式、高血压病史、既往CMV感染史、血清CMV抗体检测;其中预防使用磺胺时间、既往CMV感染史是肾移植术后PJ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血清CMV-IgM、CMV-IgG抗体效价增高时建议延长预防性使用磺胺药物时间。肾移植术后PJP患者期待以移植科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诊疗平台共同诊治,最大程度减轻病人痛苦、经济负担及药物毒副作用。

杨璟[4](2021)在《肾移植术后感染的细菌谱及药敏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了解肾移植术后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肾移植术后感染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病区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诊治的187名肾移植术后感染患者尿液、痰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检出的337株致病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包括了解微生物标本类型、细菌培养结果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结果检出的337株细菌中根据标本来源不同,痰液170株(50.45%)、尿液76株(22.55%)、引流液61株(18.10%)、血液24株(7.12%)、其他6株(1.78%)。革兰阴性菌270株(80.12%)、革兰阳性菌67株(19.88%)。其中检出的革兰阴性菌中最多感染菌株为肺炎克雷伯杆菌93株(27.60%),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0株(8.90%)、铜绿假单胞菌30株(8.90%);革兰阳性菌中最多感染菌株为表皮葡萄球菌16株(4.75%)、粪肠球菌16株(4.75%),其次为屎肠球菌15株(4.45%)。非发酵菌属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6.67%和33.33%;肠杆菌科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菌株的占比率为75.27%和88.89%,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约30%左右;葡萄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的耐甲氧西林菌株占93.75%,,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屎肠球菌,但对四环素的耐药率81.25%则高于屎球菌13.33%,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均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结论肾移植术后感染部位以肺部多见,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耐药性较高。肾移植术后感染患者应及时开展病原学监测,完善细菌培养及其耐药性检测,对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耐药菌株产生、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杨晓闪[5](2018)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随着器官移植技术发展的逐渐成熟,肾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其中一个最有效的方法。肾移植后为达到抑制排斥反应的目的,术后患者需长期口服较大剂量的免疫抑制剂,致使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受到攻击,导致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各种致病菌感染,其中以肺部感染最常见。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不同于普通的肺部感染患者,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力差,发生肺部感染时有发病迅速、进展快等特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围绕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进行,目的在于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有利于临床及时调整救治方案,提升临床诊治水平,尽可能降低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死亡率。目的分析总结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为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0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5例确诊为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根据其出院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分析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得出各指标最佳截断点及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所有数据以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65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平均年龄(38.4±8.7)岁,其中男性55例,女性10例,男女性别之比为5.5:1。具有吸烟史36例,既往糖尿病史14例。重症肺炎发生在术后2-6个月的有42例(64.61%),发生在术后1年的有61例(93.84%)。65例患者中,发热占52例(80.00%),其中以中度发热(48.08%)和高度发热(25.00%)多见。病原菌检出36例次,其中以细菌最常见(66.67%)。胸部CT以弥漫性磨玻璃样密度影(69.23%)、斑片状高密度影(60.00%)多见。存活组39例,死亡组2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提示:存活组与死亡组在预防性应用更昔洛韦、血红蛋白、D-二聚体、APACHE II评分、合并休克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D-二聚体(OR=7.449,P=0.004)、APACHE II评分(OR=1.254,P=0.013)是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4.ROC曲线分析提示:D-二聚体的最佳截断点为1.35mg/L,当D-二聚体>1.35mg/L时,提示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良的预后;APACHE II评分的最佳截断点为21.5分,当APACHE II评分>21.5分时,提示其可能会出现不良的预后。结论1.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多发于术后1年内,以2-6个月多见,以发热作为首发表现较常见,且多为中度及以上发热。所检出的病原体中以细菌最常见。胸部CT多以双肺多发炎症阴影为表现。2.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死亡率高,预后差。高D-二聚体、高APACHE II评分是影响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具备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警惕,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可降低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病死率。

杨其顺,姜伟,黄赤兵[6](2018)在《肾移植后肺部感染分期诊治:可提高肾移植后功能的稳定率》文中认为背景: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病情进展快,治疗中免疫抑制剂的调整至关重要,关系到肺炎的转归及移植肾功能的维护,因此对病情做到准确判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肾移植后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总结肾移植后肺部感染分期诊治情况与经验,探索恰当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分期诊治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肺部炎症的病情进展,将肺部感染分为3期:感染早期、感染进展期、重症肺部感染期,予以不同的免疫抑制调整联合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在无确切临床病原学资料时,给予广谱抗生素、抗病毒、抗霉菌等药物联合治疗,病原学明确后,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结果与结论:(1)178例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患者,发病时间为肾移植后1-6个月90例(其中2-4个月78例),6-12个月16例,12-24个月14例,24-36个月12例,大于36个月46例;(2)肺部感染早期临床症状不突出,发热是最早或主要表现,有时是唯一的表现,部分病例有干咳、咳白色黏液痰,混合细菌或真菌感染时痰量增多,肺部体征多不明显,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肺部间质性炎症;(3)178例患者中,173例治愈,治愈率97.2%,临床效果显着;(4)5例死亡病例中,3例死于急性呼吸衰竭,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3例出现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6例出现移植肾功能受损,3例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均成功逆转;(5)分析结果表明,肾移植后肺部感染起病大多隐匿,病程进展迅速。依据病情对肺部感染进行分期,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联合激素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调整机体免疫抑制状态,及时明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采用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有助于提高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治愈率和移植肾功能稳定率。

孟勇[7](2018)在《停用免疫抑制剂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停用基础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将这一组患者标为A组,该组患者使用的常规抗真菌治疗方案,即在抗真菌药物治疗基础上,逐步减量免疫抑制剂至维持量,不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收集自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肾移植术后患者诊为肺部真菌感染病例共30例的临床资料,将这组标为B组,这些患者使用与A组相同种类抗真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早期治疗即停用所有免疫抑制剂药物,并给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采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症状、病原体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抗真菌治疗后的疾病转归情况,对采集相关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A组病程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在性别、年龄、发病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发病时间为术后20—166天,平均45天,其中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的17例,术后3到6个月者有5例。B组30例患者发病时间术后24—162天,平均47天,其中发生于肾移植术后3个月的22例,肾移植术后3到6个月8例。两组患者术后发病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症状体征方面,两组数据对比,B组低热患者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热、呼吸困难、有无咳嗽、体征、指脉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A组出现弥漫磨玻璃样改变的有14例,出现斑片状影的10例,结节影5例,空洞影2例。B组出现弥漫磨玻璃样改变的有17例,斑片状影的14例,结节影7例,空洞影3例。组间A组弥漫性磨玻璃样影多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病情转归方面,A组22例患者中,治疗有效15例,无效7例,有效率68.2%。B组30例患者中,治疗有效28例,无效2例,有效率9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组治疗有效率与患者病程时间、肺部弥漫性病变呈负相关(P<0.05),与患者低热均呈正相关(P<0.05);B组治疗有效率与患者肺部弥漫性病变呈负相关(P<0.05),与患者低热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1、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停用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人免疫球蛋白的疗效更佳;2、停用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有效率与患者肺部弥漫性病变呈负相关,与患者低热均呈正相关(P<0.05);3、提示停用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有望成为一种高效的治疗手段。

易熠[8](2017)在《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肾移植后深部真菌感染少见,诊疗棘手。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性,并改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统计2013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病例资料。按入选标准筛选出诊断为IPFI的病例21例,设为IPFI组。并从同期术后发生细菌性肺炎以及正常肾移植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分为IPFI组、细菌性肺炎组、正常组。摘取并分析年龄、性别、并存疾病、AR史、免疫抑制方案、生物诱导方案、CT影像学表现、FK506药物浓度、微生物学结果、病理学结果、住院时间、抗真菌药物方案、转归等指标。探讨该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结果:入选病例2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59岁,平均年龄为44.76±8.52岁。6例(29%)为拟诊,4例(19.0%)为临床诊断,11例(52%)为确诊。发生率为7.42%,死亡率4.76%,治愈20例。平均住院时间为40.6天(11102天)。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时间:发生在1个月内者有4例(19.0%),2-6个月者有16例(76.2%),6个月后者有1例(4.76%)。CT影像学表现:8例(38.1%)出现间质性病变,5例(23.8%)有渗出性病变,3例(14.3%)出现新月征病变,2例(9.52%)出现实变,2例(9.52%)出现结节性病变,1例(4.76%)出现空洞样病变。病原学分布:根据痰及BALF培养共分离出真菌菌株16株,白色假丝念珠菌7株(43.8%),曲霉菌4株(25.0%),克柔念珠菌3株(18.8%)、高里假丝酵母菌1株(6.25%)、白色假丝酵母菌1株(6.25%)。疾病:IPFI组中并存糖尿病6例(28.6%),高血压7例(33.3%),细菌性肺炎组中并存糖尿病8例(26.7%),高血压9例(30.0%),正常组中并存糖尿病2例(6.67%),高血压7例(23.3%)。糖尿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抑制维持方案:IPFI组感染前2周FK506血药浓度为(8.24±2.07)ng/ml,感染时FK506血药浓度为(10.0±1.90)ng/ml,感染控制后FK506血药浓度为(7.95±2.41)ng/ml。正常组FK506血药浓度为(8.63±2.20)ng/ml。IPFI组感染时FK506血药浓度与正常组FK506血药浓度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肾移植术后IPFI感染死亡率高,预后差,随访中应用有所警觉;2、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白色假丝念珠菌最为多见;3.移植术后6个月内为感染高发时间段;4.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过度是发生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5.及时应用足剂量的抗真菌药物是治愈的关键,足疗程的抗真菌维持治疗能有效控制进展。

李雨珠[9](2017)在《39例肾移植术后肺部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文中提出肾脏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手段[1],是中国临床上开展最早、例数最多、技术最成熟的大器官移植[2]。2012年《柳叶刀》发表的首个中国慢性肾脏疾病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慢性肾病的患病率为10。8%,预计约有1.95亿患者,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高。肾脏移植作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最理想的肾替代治疗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推广,中国移植科学登记系统数据中心(Chinese Scientific Registry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 Data Center,CSRKT)的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我国共完成了 7131例肾脏移植手术,仅次美国居全球第二位[3]。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及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4],肾脏移植的近期及远期存活率均有显着提高,但急慢性排斥反应、术后感染等因素严重影响受者的预后及存活率,尤其肾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因其发病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复杂多变给临床诊断带来较大困难,已成为实体器官移植后移植物丢失及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及欧美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侵蚀性真菌病的发生率根据免疫抑制程度、各移植中心环境及预防性药物使用方案不同等因素而不尽相同。TRANSNET长达五年监测对实体器官移植受者进行较为全面研究,结果表明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侵蚀性真菌病以念珠菌最为多见,其次为曲霉菌、隐球菌、非曲霉菌(除外接合菌)、地方性真菌、接合菌及卡氏肺孢子虫[5]资料显示,约有75%的肾移植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过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感染,其中约26%患者直接死于感染。虽然肾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病引起了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关注,但由于肾移植术后患者病情相对复杂,可归因的相关因素较难确定。我国尚无肾移植相关IFD大规模循证医学资料,肾移植术后IFD的预防及治疗尚无被大范围认可的标准方案,大多数为临床医生经验性治疗方案。因此对于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部真菌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肾移植术术后肺部侵袭性真菌病的检出和诊断水平对于提高肾移植效果及提高肾移植术后患者生存率有重大意义。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肺部侵袭性真菌病(IFD)的临床特点,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侵袭性真菌病(IFD)的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肾移植术后患者共346例,按照入选标准筛选出诊断为肺部侵袭性真菌病的病例,死亡病例为病例组,非死亡的病例为对照组,分析IFD的发病时间、发病率、死亡率、主要真菌构成比以及各种抗真菌药物的有效性。结果39例肺部侵袭性真菌病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9例,男:女=3.33:1,平均年龄岁(20-62岁);39例肾移植受者中,5例发生于肾移植术后三个月内,占总发病率的12.8%,18例发生于术后半年内,占总发病率的46.15%,25例发生于术后一年内,占总发病率的64.1%,8例发生于术后两年后,占总发病率的20.51%。肺部影像学表现:其中21例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样改变,斑片状影8例,多发结节状影4例,肺纹理增多4例,单发结节状影3例,空洞影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侵袭性真菌病多发于肾移植术后3-6个月内,患者多以发热、咳嗽、咳痰就诊,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病原体检出率较低,以白色念珠菌多见(36%),肺部CT表现多样性,以肺部弥漫性磨玻璃样影多见,影像学表现对临床诊断具有指导意义。肾移植术后肺部侵袭性真菌病发病迅速,早期诊断鉴别肺部感染类型,早期选择敏感抗真菌药物可以大大提高肾移植受者肺部侵袭性真菌病存活率,缩短治疗时间,节约治疗费用。

于立新,曾明星[10](2016)在《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4年9月我院器官移植科收治的176例肾移植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对这40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病原菌培养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以及其他相关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0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9岁,2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发生在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病原菌培养阳性19例,病原菌中念珠菌属感染17例,其中白色念珠菌11例,克柔氏念珠菌2例,光滑念珠菌3例,热带念珠菌1例,曲霉菌感染1例,假丝酵母菌感染1例,培养阴性21例,合并感染24例。采用抗真菌药物及辅助治疗后38例治愈,死亡2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多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最常见,多为混合感染,且病情重、发展快,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采用抗真菌药物及综合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二、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肾移植术后感染病原体分布、多重耐药菌耐药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肾移植术后泌尿系感染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单中心肾移植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手术方法
    2.3 抗排斥药使用方案
    2.4 常用抗生素方案
    2.5 围术期患者肺部CT的监测方案
    2.6 肺部感染的CT表现及PSI分级
    2.7 肺部感染的治疗
    2.8 观察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总体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发生情况
    3.2 RLD 组与DCD 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
    3.3 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课题综述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特征性CT表现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临床资料收集与分组
    2.3 观察指标及定义
    2.4 免疫抑制方案
    2.5 PCP诊断
    2.6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的一般资料
    3.2 PJP组与非PJP组间分析
        3.2.1 对PJP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3.2.2 对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3.3 两医院PJP患者相关变量分析
        3.3.1 肺部感染发生时间段
        3.3.2 两医院PJP患者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4)肾移植术后感染的细菌谱及药敏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标本收集
        2.1.1 标本来源
        2.1.2 送检标准
    2.2 研究方法
    2.3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菌种分布
    3.2 药敏结果及耐药性分析
    3.3 临床治疗
4 讨论
5 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综述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5)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肾移植后肺部感染分期诊治:可提高肾移植后功能的稳定率(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对象
        1.3.1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
        1.3.2 纳入标准
        1.3.3 排除标准
        1.3.4 临床表现
        1.3.5 实验室与器械检查
    1.4 方法
        1.4.1 调整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1.4.2 抗感染治疗
        1.4.3 对症及支持治疗
    1.5 主要观察指标
2 结果Results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2.2 肺部症状及发病时间
    2.3 治愈率
    2.4 死亡原因分析
    2.5 不良反应
3 讨论Discussion

(7)停用免疫抑制剂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入选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临床资料与分组
    3. 观察指标
    4. 手术方式
    5. 免疫抑制维持方案
    6.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
    7. 治疗策略
        7.1 用药方案
        7.2 用药观察指标
        7.3 抗真菌药物疗效
    8.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肾移植术后IPFI的感染时间分布情况
    3. 并存疾病
    4. 感染类型及合并感染情况
    5. 肾移植术后IPFI的临床表现
    6. 病原体检出情况
    7. IPFI的胸部影像学表现
    8. 他克莫司(FK506)的药物浓度对比
    9. 肾移植术后IPFI的诊断及药物治疗结果
    10. 转归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39例肾移植术后肺部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小结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肾移植术后肺部隐球菌感染两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参考文献
致谢

(10)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1.2 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方案
    1.3 真菌感染的诊断要点
    1.4 治疗方法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四、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论文参考文献)

  • [1]肾移植术后感染病原体分布、多重耐药菌耐药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D]. 龚丽英. 山东大学, 2021(12)
  • [2]单中心肾移植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诊疗分析[D]. 兰天池.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D]. 程素芬. 南昌大学, 2020(08)
  • [4]肾移植术后感染的细菌谱及药敏性研究[D]. 杨璟.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4)
  • [5]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D]. 杨晓闪. 郑州大学, 2018(01)
  • [6]肾移植后肺部感染分期诊治:可提高肾移植后功能的稳定率[J]. 杨其顺,姜伟,黄赤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08)
  • [7]停用免疫抑制剂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D]. 孟勇. 泰山医学院, 2018(06)
  • [8]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分析[D]. 易熠. 福建医科大学, 2017(07)
  • [9]39例肾移植术后肺部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D]. 李雨珠. 南方医科大学, 2017(01)
  • [10]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 于立新,曾明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6(06)

标签:;  ;  ;  ;  ;  

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