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4号强攻中个人战术运用的研究与探讨

排球4号强攻中个人战术运用的研究与探讨

一、对排球四号位强攻个人战术运用的研究与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栋[1](2021)在《Data Volley4在高水平排球队备战大型赛事技战术统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

樊博瑄[2](2020)在《2018-2019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北汽女排技战术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女排在世界排坛一直占据重要位置,从80年代女排五连冠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重新夺得奥运会冠军,中国女排始终是国人心中一面鲜活的旗帜。国家队壮大离不开人才培养,作为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主要赛事,中国女排超级联赛为国家排球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这当中北汽女排就是其主要成员之一。2018—2019赛季北汽女排首次夺得联赛冠军,本文通过作者随队工作期间所收集的数据和录像资料,以2018—2019赛季北汽女排技战术分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找出本赛季夺冠主要原因,为今后联赛保持优异成绩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非技术层面,北汽女排平均身高、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高于其对手,参赛经验丰富,但年龄偏大。在比赛中阅读比赛能力优秀,关键比赛发挥稳定,从阵容配备角度出发,北汽女排本土球员较少,外援和内援较多,本赛季夺冠主要原因之一是二次引援国家队队员丁霞和王梦洁。(2)技术特点方面,北汽女排发球得分率和破攻率高于对手,一传到位率高于对手。扣球成功率高于对手,拦网运用效果高于对手,拦网得分能力较强,整体防守效果较好,但是防守小球能力较差。(3)战术特点方面,北汽女排比赛中强攻战术运用效果主要是以四号位为主,二号位进攻为辅,强攻战术成功率高于对手,在比赛中强攻战术运用效果优秀。在快攻战术方面进攻方式单一,前快球、短平快球和背飞快球占比较高,跑动战术快攻较少,快攻战术得分率高于对手,运用效果较好。后排立体进攻战术以一号位和六号位为主,五号位后排进攻占比较低,后排进攻成功率高于其对手。(4)一攻战术体系中,北汽女排在比赛中占比由多到少为强攻战术、快攻战术和后排立体进攻战术,与对手相同。与对手相比北汽女排一攻战术体系中总进攻数少,成功率高,一攻战术体系中北汽女排后排立体进攻占比较少。(5)再攻战术体系中,北汽女排在比赛中占比由多到少为强攻战术、快攻战术和后排立体进攻战术,与对手相同。与对手相比北汽女排再攻战术体系中总进攻数少,成功率高。根据以上结论为北汽女排今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培养本土球员,增加后备人才储备,老队员多向年轻队员传授比赛经验,多展开教学比赛,提高年轻队员临场应变能力。(2)在训练中提高发球效果,丰富发球形式,长期对接发球技术训练保持接发球手感,进一步提升接发球到位率,保持扣球训练,增加扣球成功率,保持对拦网技术训练完善拦网手型,加强对小球防守能力训练,提升小球串联效果。(3)关于强攻战术,在比赛中增加二号位强攻占比,保持强攻在比赛中成功率,关于快攻战术,在比赛中多增加战术跑动进攻,保持快攻在比赛中成功率,关于后排立体进攻战术,增加五号位后排进攻占比,保持后排进攻在比赛中成功率。(4)一攻战术体系中,增加后排立体进攻占比,在训练中多增加战术跑动进攻练习,提高一攻成功率,为今后比赛取胜奠定基础。(5)再攻战术体系中,加强队伍防守训练,加强防守到位率,增加战术跑动进攻占比,丰富进攻形式,在训练中对多种防守反击形式进行训练,模拟比赛中出现情况进行训练,提高再攻成功率,为今后比赛胜利奠定基础。

戚卫杰[3](2020)在《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四号位扣球动作肌肉表面肌电特征分析》文中认为排球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球类运动项目之一,在我国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始终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精彩的观赏性及形式的多样性等特殊的文化魅力,是集速度、耐力、爆发力、灵活性融为一体的运动,同时它的攻防对抗的激烈、技巧性强及场上配合度高等拥有着极佳的吸引力。而在一场比赛中,扣球是排球进攻手段中最有利的武器,是争取比赛主动权的最佳途径。在比赛场上扣球运动员不仅可以通过增加击球力量提高扣球效果,还可以通过对扣球线路的改变来躲避对方的拦网,从而发现对手的弱点区域以达到得分的目的。制约和影响排球运动项目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对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因素之一。而年龄在14—16岁青少年运动员处于身心与生理机能急速变化及生长发育的敏感期,技术动作学习初期的2至3年内,也是技术动作打下良好动作基础的关键阶段,四号位扣球动作是学习扣球的基本技术动作,拥有良好的动作基础,有利于运动员学习更高的扣球技战术。为了可以详细的对运动员在四号位扣球动作特征分析,选取运动员在四号位,扣直线、斜线、小斜线球动作对肌肉进行表面肌电的数据采集。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不同在进行扣球动作的过程中,肌肉肌电表现也会不同,选择不同水平的运动员作为测试对象,分析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扣球动作中的肌电特征及与高水平运动员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扣球技术动作的改善提供参考。本文应用BTS FREEMG 300 32导无线表面肌电测试仪,对20名符合测试要求的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并选取10名高水平运动员数据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在测试中,由排球专家把关测试的全过程并对动作进行评价,运动员在做各线路动作时,选取最佳的3次动作采集肌电数据,动作不符合规格者进行重新测试。采用系统自带EMGSERVER软件对数据进行视频同步处理,原始数据经过滤波、平滑后,再对动作数据进行截取,最终导出为excel数据格式,对形成排球扣球动作的运动链的上下肢及躯干的15块肌肉。通过计算肌肉积分肌电值、肌肉贡献率、激活程度等肌电指标,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结果采用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结论:(1)高水平运动员在扣直线、斜线、小斜线球动作中,各阶段主发力肌肉与青少年运动员相同,肌肉发力的顺序是由下至上的。高水平运动员扣直线、斜线、小斜线球动作时肌肉肌电变化较为一致,扣球的线路不会对其肌肉产生影响。在对肌电指标的分析中肌肉积分肌电值、贡献率与激活程度均不存在差异性。(2)在助跑起跳阶段肌电特征为,高水平运动员在此阶段,扣直线、斜线、小斜线球动作肌肉表现出相似的发力规律,下肢肌肉占主导作用去干和上肢肌肉变化接近,肌肉活动均衡,背部肌肉在动作过程中作用明显,腹部和胸大肌则作用相对较小。青少年运动员在扣直线、斜线、小斜线球动作肌肉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扣直线球与扣斜线球动作肌肉激活程度对比中三角肌中束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肌肉贡献率对比中胸大肌、股内侧肌、竖脊肌具有差异性(P<0.05)。表明在此阶段不能很好的控制身体平衡,动作熟练度较低,不能很好的维持动作稳定。(3)在空中击球阶段肌电特征为,在空中击球阶段,高水平运动员扣直线、斜线、小斜线球动作肌肉表现出相似的发力规律,上肢肌肉占主导地位,其次为下肢肌肉,躯干肌肉腹直肌与竖脊肌作用较为明显。青少年运动员则在扣直线球与斜线球动作中上肢肌肉主作用肌出现较大的差异性,运动员过于集中于击球效果,而忽略肌肉之间的协调,躯干链接上下肢力量之间的传递存在力量脱节。(4)在落地缓冲阶段肌电特征为,高水平运动员在臀大肌和腿部肌群股二头肌的作用非常明显,说明缓冲非常的主动,而腓肠肌作用相对较小;在上肢和躯干肌群上,上肢肌肉作用微乎其微,躯干肌群中只有竖脊肌作用明显。青少年运动员在三条线路对比中腿部肌肉为主要作用肌,但出现较大的差异性,动作稳定性差导致落地时不能完成主动缓冲,上肢和躯干肌肉作用的主次关系不明显,出现用力不均衡的特点。

付娆[4](2020)在《18-19CUVA女排防反战术运用效果对比分析 ——以山东师范大学女排为例》文中指出现今我国大学生排球比赛日益激烈,比赛中多回合球的频繁出现使防守反击成为了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部分,国内对于专业队伍在防反战术上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对于大学生队伍在防反战术上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大学生排球队伍代表着国内大学生排球的整体实力,并且会代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大学生排球队伍切磋较量,将会直接展现出排球项目在大学阶段的发展程度。本文选取18-19年度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中山东师范大学女排与十支队伍的十场比赛作为调查对象,将18-19年度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中女排防反战术的运用效果作为研究对象,探寻18-19年度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中女排队伍在防反战术运用上的特点,探索18-19年度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中女排队伍在防守反击中的优势与不足,对侩校侩水平女排队伍防反战术水平进行一定的了解,为国内侩校女排队伍在防守反击方面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傼,促进国内大学生排球运动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各队防守反击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找出队伍之间在防反战术上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更好的提升各队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得出的结果和结论如下:1.防守在拦网方面,以双人拦网为主,单人拦网和无效拦网较多,拦起效果较好,拦回效果较差,拦网成功率低失误率侩。拦网配合趋于单一,主动拦网意识较差,拦网效果不稳定,对于战术球的拦截能力弱,缺少战术配合。在防守方面,整体失误多到位球少,对于拦起球、对方吊球和拦回球的防守意识和能力弱。攻手的防守能力有待加强,队员保护意识较差,坚持就近接球原则使防守战术配合效果不突出。2.反击进攻形式上过多的依赖于强攻尤其是四号位强功,进攻效果方面三号位的进攻效果最佳。组织进攻形式单一,进攻战术趋于简单化,缺乏自我掩护进攻的战术,队员间的配合能力和唈契程度需要提侩。3.整体来看防反各个部分的衔接较差,拦网队员与后排防守队员、防守队员与进攻队员间的战术配合能力比较欠缺,队员整体意识较差,场上角色转换意识和随机应变能力较弱,防反过程中的整体战术形式不具有多变性和灵活性。

柴倩楠[5](2020)在《第12、13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技战术运用效果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采用录像观察法,反复观看第12届、13届女排世界杯前六名的30场比赛,利用暂停或回放等手段记录相关数据,并将国际排联官网公布的比赛数据和笔者记录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集对分析法(SPA)对技术(发球、扣球、拦网、一传、二传、防守)和战术(四号位强攻、二号位强攻、单人快攻、组合快攻、后排六号位进攻、后排一号位进攻)进行同异反态势的比较分析,对第13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前六强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中国女排与其他五支世界强队在技战术运用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并将中国队两届世界杯比赛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纵向比较,了解中国女排各技战术中依然保持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不足。研究结论如下:1、第13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技术运用效果表现在发球、总体扣球、拦网和防守四项技术环节中发挥出色,无论不确定性因素如何转化,中国队在六支队伍中占有优势;在一传技术环节中中国队发挥出正常水平,但在稳定性上不及美国队;中国队二传技术运用效果欠佳,在六支队伍中优势不突出,日本队二传技术的运用效果在六支队中占有较大的优势。2、第13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战术运用效果表现在中国队凭借进攻攻击性强,进攻线路的多变,使对方前排拦网队员较难进行有效的拦网,增大了对方后排队员防守的难度,无论不确定性因素如何转化,中国队四号位强攻在六支队伍中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单人快攻和组合快攻战术中中国队的运用效果理想,攻手个人进攻能力突出,进攻线路明确快速,全队组织快攻战术配合比较默契,与其他强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暴露出发挥不稳定的弱点;中国队在二号位强攻、后排一号位进攻和后排六号位进攻中发挥不理想,与其他队伍相比不占有优势。3、通过第13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技战术运用效果与第12届对比分析,在发球、扣球、一传、防守、二传、拦网等六项技术运用效果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一传和防守这2项技术运用效果提升空间最大;在四号位强攻和后排一号位进攻这两项战术运用效果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两届比赛中国队单人快攻的运用效果都比较理想,发挥稳定;在二号位强攻、后排六号位进攻和组合快攻等三项战术运用效果不及第12届世界杯比赛。

赵威振[6](2019)在《朱婷“留洋”前后个人技术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2016年里约奥运会之后,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的核心球员朱婷,与土耳其瓦基弗银行队签约。留洋后的朱婷,面对的是欧洲国家众多顶尖俱乐部间的较量,竞争环境激烈,为探究朱婷留洋后在主要技术方面的特征变化。本文以朱婷留洋前后的技术特征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朱婷留洋前在2015世界杯和2016里约奥运会的8场比赛以及留洋后2017世俱杯和2017-2018赛季欧洲女排冠军联赛的8场比赛,共计16场比赛。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朱婷在留洋前后主要技术动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朱婷留洋前后主要技术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发球方面:留洋后朱婷的发球效率有显着提升,发球攻击区域有所变化。留洋后对主攻手的追发更加集中。留洋后大斜线占比明显下降。留洋前的发球起跳区域集中在A位,留洋后分布在A位和B位,发球的方式并没有发生改变,都是以跳发飘球为主。(2)接发球方面:留洋前后朱婷在队内的接发球比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接发球到位率在留洋后降低显着。留洋前接发球,以正面双手垫球和体侧垫球为主,在留洋后正面双手垫球的比重有所增加。留洋后在7号位被追发占比增加。(3)扣球方面:留洋后的扣球比重显着下降,但扣球效率没有明显变化。主要扣球起跳区域集中在4号区域和8号区域,在4号位起跳的进攻区域与留洋后没有显着差异,小斜线的扣球线路增加。扣调整球方面,留洋前以后区和腰线为主,留洋后中区增加。后排进攻,在留洋后向八字线的分化增加,直线减少。(4)拦网方面:留洋前,拦网的局均得分呈下降趋势。留洋后,局均得分恢复平稳,保持在0.5-0.6之间。拦强攻球和拦快攻球的效率明显上升。留洋后朱婷参与三人拦网的比重明显增加。(5)防守方面:留洋后朱婷的防守比重增加,防守任务相对留洋前有明显增加,但防守到位率有所提升。留洋前后的主要防守动作都是正面双手垫球。防守区域方面,留洋后在6、8区的基础上增加了对1区的防守。

王荣富[7](2019)在《第18届女排世锦赛教练员暂停特征及效果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2018年第18届女排世锦赛共89场719个暂停特征及效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教练员请求暂停的时机、暂停的原因及暂停的效果进行系统分析,以及对暂停的效果对每局比赛的胜负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且通过差异分析研究本届女排世锦赛赛程三个阶段教练员请求暂停的数值和暂停效果的相关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教练员请求暂停在时机上表现为,中场僵持阶段请求暂停最为频繁,暂停数比比赛开局阶段和关键分阶段之和还多。但是在暂停效果方面,关键分阶段的暂停效果>中场僵持阶段的暂停效果>比赛开局阶段的暂停效果;教练员请求暂停在原因上表现为,其它类暂停与卡轮暂停数相差无几,皆比关键分暂停数多一半;在暂停效果方面,关键分暂停的效果大于其它两类暂停的效果,卡轮暂停效果略高于其它类暂停效果;2、在教练员请求暂停前失分情况上表现为,防守受挫时请求暂停的比例最高,占53%,在进攻受挫时请求暂停的比例最低,仅占6.8%。防守受挫时请求的暂停效果最好,有效暂停占比70.8%,其中防反效果占32.8%;教练员请求暂停时场上的分差情况表现为,在比分领先时,领先4分以内的暂停比例占79.4%;在比分落后时,分差在3至7分的比例占67.0%;在总体暂停情况下,分差在3至4分的暂停比例最高,占总暂停数的30.5%,且分差在1至2分和3至4分的有效暂停与无效暂停的差异显着;分差在1-4分时的暂停有效率最高。3、经检验,有效暂停对每局比赛的胜负局没有显着性差异,即有效暂停对每局比赛的胜负可能没有影响,但是无效暂停对每局比赛的胜负有高度显着性,即无效暂停对每局比赛的胜负有较大影响。4、暂停造成对方发球失误的比例占9.2%;暂停后首个接发球到位率为58.4%。5、六强赛场均比初赛多4.54个暂停,比复赛场均多2.86个;在六强赛与初赛和复赛暂停效果的指标中,暂停后的一传效果、一攻效果、造成对方发球失误的效果都存在显着性差异。

李鹊[8](2017)在《2016年女排亚洲杯四强中国女排与其他队伍一攻各环节对比研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每球得分制的实施,对一攻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使排球得分结构产生了变化,一攻在比赛中的地位和权重提高。每球得分制意味着每一项技术都能得分或失分,一攻的地位从过去只得球权的位置一下提升到直接得分的重要位置,一攻成为排球比赛的重要得分手段。一攻强的女排队伍获胜的几率也会随着规则的改变而有所提高,同时增加了比赛胜负的偶然性。一攻系统包括一传、二传、扣球三个环节,各环节之间紧密相扣,因此每一环节战术结构运用是否合理,都直接影响到一攻的进攻效果。本文通过查阅扬州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近期关于一攻进攻的文章,运用专家访谈、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2016年女排亚洲杯比赛中中国女排与其他三强队伍共计8场比赛录像视频所有一攻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并从一传、二传分配球和进攻扣球三个环节进行比较,寻找中国女排队员与主要对手一攻各环节之间的优势与不足,为提高中国女排一攻进攻整体水平,备战东京奥运会,选拔具备全面素质的优秀队员提供一些参考。结论:(1)中国女排一传到位率低,不到位率和死球率均高,一传能力差,接球不稳定。(2)中国女排二传分配球主要集中在强攻扣球,快攻扣球分配较少,二次球运用少且攻击性差,二传传球的准确性和节奏把握不足,分配战术球能力有限。(3)中国女排一攻强攻扣球集中在4号位进攻,相比较来说2号位进攻次数少,与哈萨克斯坦和泰国相比,强攻扣死率低,而被拦、扣过和扣失率都是最高。攻手个人能力水平有限,后排立体进攻组织次数少。(4)扣球水平中国女排仅次于泰国,在战术组织中中国女排出彩之处有限,场上缺少主心骨,快攻组织主要集中在背飞,快球掩护下的平拉开扣球,和3号位短平快,近体快扣球。队员在场上跑动进攻较少,没有充分利用球网的长度和场地纵深来组织进攻。

何琳[9](2017)在《2015年世界杯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技战术对比分析》文中认为现代体育运动越来越广泛的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其中排球作为具有鲜活生命力的项目,它将娱乐、健身以及竞技融为一体,既是对抗性竞技体育比赛项目,又是促进身体健康的娱乐性项目,因此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深受世界各阶层人士的喜爱和关注。排球是隔网性对抗运动,其通过自身的比赛竞争性、对抗性和团结性,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观众朋友。现代排球运动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通过协调队员间的默契配合,技术的发挥以及教练员的指导,使这项运动的发展越来越长久。排球项目是我国三大球类项目中唯一得到过世界冠军的项目,深受着全国人民的喜爱。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曾获得“五连冠”的骄人战绩,但近些年来中国女排从教练到队员的不停更换、队员伤病的不断增加,使得中国女排陷入了固步不前的谷底。本次比赛作为一项世界性的大赛对中国女排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这是中国女排在郎指导上任后的第一次世界性大赛:第二这次比赛是为了能拿到次年顺利进入奥运会入场卷资格的重要选拔赛,只有在这次比赛中取得前两名的队伍才能直接进入奥运会的比赛,同时这也将是里约奥运会前的最后一场世界级的大型赛事:第三通过对本次世界杯比赛的技战术对比分析,从中更好的了解中国女排在比赛中采取的人员配备以及技战术的打法,找出与比赛对手之间存在的差异,根据差异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应吸取的经验与教训。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对参加2015年世界杯女排比赛中与中国女排有比赛任务的主要参赛队伍进行非技术项目的对比分析。二通过对比赛中发球、接发球、扣球、后排防守以及拦网技术的对比,得知在比赛的过程中,中国女排在每个单项技术的成功率、失误率以及得分率的多少,从而研究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在技战术上的差异性。从她们的技术运用效果中检验新一届中国女排的阵容配备合理性,检验教练的执教风格是否适合球队,检验教练员与队员默契的程度、检验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之间的差距以及现阶段的技战术打法风格是否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为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提出合理的、有价值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罗倩[10](2017)在《2014-2015云南女排晋级甲A技战术运用分析》文中提出纵观我国排球的发展轨迹,一直备受国人关注的事情就是中国女排的兴衰与成败,从1976年中国女排开始重新组建到现在,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拼搏精神,站在了世界排球锦标赛、排球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巅峰之上,曾九度成为世界冠军,成为一支骄人战绩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追捧的世界冠军队伍。中国排球协会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领导下的协会,成立于1953年,在1996年举行了第一届全国女排联赛,其后每年举行一次,已经成了各个省市地方队伍追求的最高荣誉。而近一二十年期间,在全国甲级联赛中,云南省女子竞技排球始终晋级失败,其好的发展势头并没有出现,这也充分反映出了云南省女子竞技排球运动发展中存在着的各种问题和不足。为了重振云南女排的辉煌,云南省体育局通过队伍人员调整,引进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时隔12年后,终于在全国女排联赛2014—2015赛季中重新步入了全国女子排球甲级球队当中。冲A虽然已经成功,但相对于国内传统强队,云南女排还是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差距,在技战术能力水平上仍旧有问题。为了云南女排能够继续在全国女排甲级联赛中发展及提高,以及持续保持甲级球队水平,就需要系统全面地对云南女排走向成功的各项指标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找出其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挖掘其潜在的相关优势,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本研究以2014——2015赛季全国女排联赛挑战赛比赛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综合分析研究,对云南女排各项技战术的运用情况,以及不同位置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力求从多方面对云南女排及对手的实力进行对比,从而找出云南女排的问题与不足,从中挖掘云南女排的潜力。通过研究,本文初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联赛中各个球队的技战术各有特色、各有风格;通过文献资料统计发现,其国内研究的焦点大多集中在世界较高水平的女排球队上,相对于我国国内女排队伍的技战术特点和运用等方面的归纳、整理研究比较的薄弱;通过整理数据与综合分析研究,认为云南女排需要加强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二传手要加强主动进攻能力的相关训练,而副攻手也应加强自身进攻能力的训练,提高运动员拦网水平的训练,以及提高运动队的整体防守反击能力;在训练指导思想方面,云南女排应坚持“快速”、“多变”,要不断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让云南女排的综合能力水平得到提升,最终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

二、对排球四号位强攻个人战术运用的研究与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排球四号位强攻个人战术运用的研究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2018-2019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北汽女排技战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关于排球技战术概念界定
        1.1.1 排球技术概念界定
        1.1.2 排球战术概念界定
    1.2 关于排球技术的研究
        1.2.1 关于发球与接发球技术的研究
        1.2.2 关于传球技术的研究
        1.2.3 关于排球进攻和拦防技术的研究
    1.3 关于排球战术的研究
        1.3.1 关于排球发球战术的研究
        1.3.2 关于排球传球战术的研究
        1.3.3 关于排球扣球战术的研究
        1.3.4 关于集体战术的研究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录像观察法
        2.2.4 比较分析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北汽女排非技术指标分析
        3.1.1 北汽女排队员身高分析
        3.1.2 北汽女排队员体重分析
        3.1.3 北汽女排平均年龄分析
        3.1.4 北汽女排参赛经验分析
        3.1.5 北汽女排与对手扣球高度分析
        3.1.6 北汽女排与对手拦网高度分析
    3.2 北汽女排技术分析
        3.2.1 北汽女排发球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3.2.2 北汽女排接发球(一传)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3.2.3 北汽女排二传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3.2.4 北汽女排扣球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3.2.5 北汽女排拦网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3.2.6 北汽女排防守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3.3 北汽女排战术分析
        3.3.1 北汽女排发球战术分析
        3.3.2 北汽女排强攻战术分析
        3.3.3 北汽女排快攻战术分析
        3.3.4 北汽女排后排立体攻战术分析
        3.3.5 北汽女排一攻和再攻战术分析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3)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四号位扣球动作肌肉表面肌电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表面肌电
        1.1.2 青少年
        1.1.3 高水平运动员
        1.1.4 扣球技术
        1.1.5 四号位扣直线球、斜线球、小斜线球
    1.2 国内外关于表面肌电的研究
        1.2.1 国外关于表面肌电相关研究
        1.2.2 国内关于表面肌电相关研究
    1.3 肌电在其它运动项目中的研究
    1.4 关于四号位扣球动作技术相关研究
    1.5 关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实验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对比分析法
        2.2.6 逻辑分析法
    2.3 测试流程
        2.3.1 测试仪器及材料
        2.3.2 肌肉选取
        2.3.3 测试动作
        2.3.4 测试前准备
        2.3.5 视频记录和处理
        2.3.6 肌电信号记录
        2.3.7 肌电数据的处理分析
        2.3.8 动作阶段的划分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号位扣直线、斜线、小斜线球完整动作原始肌电图
        3.1.1 青少年运动员扣直线、斜线、小斜线球动作原始肌电图
        3.1.2 高水平运动员扣直线、斜线、小斜线球动作原始肌电图
    3.2 助跑起跳阶肌肉表面肌电特征
        3.2.1 青少年与高水平运动员助跑起跳阶段积分肌电值
        3.2.2 青少年与高水平运动员助跑起跳阶段肌肉贡献率
        3.2.3 青少年与高水平运动员助跑起跳阶段肌肉激活程度
    3.3 空中击球阶段肌肉表面肌电特征
        3.3.1 青少年与高水平运动员空中击球阶段积分肌电值
        3.3.2 青少年与高水平运动员空中击球阶段肌肉贡献率
        3.3.3 青少年与高水平运动员空中击球阶段肌肉激活程度
    3.4 落地缓冲阶段肌肉表面肌电特征
        3.4.1 青少年与高水平运动员落地缓冲阶段积分肌电值
        3.4.2 青少年与高水平运动员落地缓冲阶段肌肉贡献率
        3.4.3 青少年与高水平运动员落地缓冲阶段肌肉激活程度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18-19CUVA女排防反战术运用效果对比分析 ——以山东师范大学女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2.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拦网
        2.1.2 防守
        2.1.3 进攻
    2.2 排球比赛中战术的相关研究
        2.2.1 排球比赛中进攻战术的相关研究
        2.2.2 排球比赛中防守战术的相关研究
    2.3 排球比赛中防守反击的相关研究
        2.3.1 排球比赛中防守反击的相关研究
        2.3.2 中外女排防反战术方面的相关研究
    2.4 中国大学生排球的相关研究
        2.4.1 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的相关研究
        2.4.2 大学生排球比赛中防守反击的相关研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观察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本研究中防反概念界定
    4.2 防反与比赛关系的分析
    4.3 18 -19CUVA山东师范大学女排与主要对手比赛总体局势分析
    4.4 18 -19CUVA山东师范大学女排与比赛对手防反过程中防守效果的比较分析
        4.4.1 山东师范大学女排与主要对手在拦网方面的比较分析
        4.4.2 山东师范大学女排与比赛对手防守效果的比较分析
    4.5 18 -19CUVA山东师范大学女排与比赛对手防反过程中进攻效果的比较分析
        4.5.1 接扣球组织进攻
        4.5.2 接传垫球组织进攻
        4.5.3 接吊球组织进攻
        4.5.4 接拦回球组织进攻
        4.5.5 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第12、13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技战术运用效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理由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排球技术概念的界定
        1.4.2 排球战术概念的界定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关于集对分析的研究现状
        1.5.2 国外关于排球技战术的研究现状
        1.5.3 国内关于集对分析的研究现状
        1.5.4 国内关于排球技战术的研究现状
        1.5.5 有关排球项目技战术指标选取的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录像观察法
        2.2.3 集对分析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比较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第12、13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技术运用效果比较
        3.1.1 发球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3.1.2 扣球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3.1.3 拦网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3.1.4 一传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3.1.5 防守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3.1.6 二传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3.2 第12、13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战术运用效果比较
        3.2.1 四号位强攻战术运用效果分析
        3.2.2 二号位强攻战术运用效果分析
        3.2.3 单人快攻战术运用效果分析
        3.2.4 组合快攻战术运用效果分析
        3.2.5 后排一号位进攻战术运用效果分析
        3.2.6 后排六号位进攻战术运用效果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朱婷“留洋”前后个人技术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有关中国女排的研究
        1.3.2 有关女子排球技战术的研究
        1.3.3 有关女子排球主攻手的研究
        1.3.4 有关女子排球个人技术特征的研究
        1.3.5 国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及操作定义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录像观察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对比分析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3 操作性定义
        2.3.1 场地区域划分
        2.3.2 发球线路示意图
        2.3.3 扣球线路示意图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朱婷“留洋”前后发球的技术特征分析
        3.1.1 朱婷留洋前后发球局均得分和效率分析
        3.1.2 朱婷留洋前后发球进攻区域及找人特征分析
        3.1.3 朱婷留洋前后发球线路及发球起跳区域特征分析。
        3.1.4 朱婷留洋前后发球性能特征分析。
    3.2 朱婷“留洋”前后接发球的技术特征分析
        3.2.1 朱婷留洋前后接发球总体数据分析
        3.2.2 朱婷留洋前后接发球动作特征分析
        3.2.3 朱婷留洋前后接发球区域特征分析
    3.3 朱婷“留洋”前后扣球的技术特征分析
        3.3.1 朱婷留洋前后扣球效率特征分析
        3.3.2 朱婷留洋前后主要起跳区域下进攻区域特征分析
    3.4 朱婷“留洋”前后拦网的技术特征分析
        3.4.1 朱婷留洋前后拦网总体数据分析
        3.4.2 朱婷留洋前后对不同进攻方式拦网特征分析
        3.4.3 朱婷留洋前后拦网特征(按参与人数)分析
    3.5 朱婷“留洋”前后防守的技术特征分析
        3.5.1 朱婷留洋前后防守总体数据分析
        3.5.2 朱婷留洋前后防守的动作特征分析
        3.5.3 朱婷留洋前后防守区域特征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第18届女排世锦赛教练员暂停特征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比赛中教练员暂停特征与效果的重要性
        1.1.2 研究第18届女排世锦赛教练员暂停效果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体育项目中对暂停的相关研究
        1.3.2 体育项目中对暂停效果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数理统计法
        2.2.3 调查法
        2.2.4 案例分析法
    2.3 概念界定
        2.3.1 对暂停类别的界定
        2.3.2 对暂停效果的界定
        2.3.3 主动暂停与被动暂停
        2.3.4 局间比赛各阶段的界定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国际排联关于暂停的规则分析
        3.1.1 暂停的定义
        3.1.2 暂停的规则
    3.2 教练员暂停的特征与效果分析
        3.2.1 各类暂停的分布特征与效果分析
        3.2.2 每局比赛各阶段暂停的分布特征与效果分析
        3.2.3 暂停前连续失分情况与效果分析
        3.2.4 暂停时场上的分差情况与效果分析
        3.2.5 有效暂停和无效暂停与局胜负的关系
    3.3 有效暂停的技战术运用效果分析
        3.3.1 暂停后接发球效果与对手发球失误分析
        3.3.2 暂停后一攻效果分析
        3.3.3 暂停后的拦防效果分析
    3.4 赛程各阶段的暂停效果对比分析
        3.4.1 各阶段暂停数特征分析
        3.4.2 赛程三阶段各类暂停的差异性检验
        3.4.3 赛程三阶段一传到位的差异性分析
        3.4.4 赛程三阶段一攻得分的差异性分析
        3.4.5 赛程三阶段暂停后对方发球失误的差异性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3 研究不足及展望
        4.3.1 研究的局限性
        4.3.2 后续研究及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个人简历

(8)2016年女排亚洲杯四强中国女排与其他队伍一攻各环节对比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每球得分制对排球一攻系统的影响研究
        1.2.2 对女排一攻运用效果对比分析的研究
        1.2.3 对排球一攻与防反关系运用效果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录像观察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与其他三强队伍一传情况分析
    3.2 中国与其他三强队伍二传分配球分析
    3.3 中国与其他三强队伍扣球情况分析
        3.3.1 攻整体进攻情况分析
        3.3.2 中国与其他三强队伍强攻扣球情况分析
        3.3.3 中国与四强队伍一攻快攻进攻对比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致谢

(9)2015年世界杯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技战术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理论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排球运动中有关攻防的哲学问题
    2.2 有关于中国女排近些年来的技术对比分析
        2.2.1 以进攻为主体的对比分析
        2.2.2 以防守为主体的对比分析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观察统计法
        3.2.3 比较分析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在非技术指标上的对比分析
    4.2.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技术对比分析
        4.2.1 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技术对比分析
        4.2.2 中国女排与韩国女排技术对比分析
        4.2.3 中国女排与俄罗斯女排技术对比分析
        4.2.4 中国女排与塞尔维亚女排技术对比分析
        4.2.5 中国女排与日本女排技术对比分析
    4.3 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战术对比分析
        4.3.1 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发球战术效果对比
        4.3.2 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扣球战术效果对比
        4.3.3 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拦网战术效果对比
        4.3.4 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接发球战术效果对比
        4.3.5 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传球战术效果对比
        4.3.6 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后排防守战术效果对比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2014-2015云南女排晋级甲A技战术运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1 对国内女排发球技战术的研究现状
        1.2.2 对国内女排扣球技战术的研究现状
        1.2.3 对国内女排拦网技战术的研究现状
        1.2.4 对国内女排接发球技战术的研究现状
        1.2.5 从得分效果研究国内女排整体技战术方面的研究现状
        1.2.6 国内对女排运动员竞赛场上心理因素变化的研究现状
        1.2.7 对国内女排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研究现状
        1.2.8 对国内外球队管理的研究现状
        1.2.9 现有研究的综合述评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录像分析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云南女排与主要对手基本情况分析
        3.1.1 年龄比较分析
        3.1.2 身高比较分析
        3.1.3 体重比较分析
        3.1.4 扣球高度分析
        3.1.5 拦网高度分析
    3.2 “2014-2015 全国女排联赛冲A挑战赛”技战术数据分析
        3.2.1 发球技术对比与分析
        3.2.2 接发球技术运用效果比较分析
        3.2.3 二传组织效果分析
        3.2.4 扣球技术运用能力分析
        3.2.5 拦网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3.2.6 防守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A
    附件B
    附件C
    附件D
    附件E
    附件F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对排球四号位强攻个人战术运用的研究与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Data Volley4在高水平排球队备战大型赛事技战术统计中的应用研究[D]. 王国栋. 鲁东大学, 2021
  • [2]2018-2019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北汽女排技战术研究[D]. 樊博瑄.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四号位扣球动作肌肉表面肌电特征分析[D]. 戚卫杰.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18-19CUVA女排防反战术运用效果对比分析 ——以山东师范大学女排为例[D]. 付娆.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第12、13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技战术运用效果比较研究[D]. 柴倩楠.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朱婷“留洋”前后个人技术特征分析[D]. 赵威振.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7]第18届女排世锦赛教练员暂停特征及效果研究[D]. 王荣富.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2016年女排亚洲杯四强中国女排与其他队伍一攻各环节对比研究分析[D]. 李鹊. 扬州大学, 2017(11)
  • [9]2015年世界杯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技战术对比分析[D]. 何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10]2014-2015云南女排晋级甲A技战术运用分析[D]. 罗倩.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排球4号强攻中个人战术运用的研究与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