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北坡亚高山云杉冷杉林植物种类组成及重要价值

长白山北坡亚高山云杉冷杉林植物种类组成及重要价值

一、长白山北坡亚高山云冷杉林的植物种类组成及重要值(论文文献综述)

赵广东,陈健,许格希,马凡强,杨洪国,史作民,刘顺,熊凯,张运,薛樵,刘千里[1](2021)在《川西米亚罗亚高山暗针叶林动态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文中研究指明亚高山暗针叶林是川西米亚罗林区的主要植被类型。为了更好地了解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亚高山暗针叶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依据美国热带森林研究中心(CTFS)和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的建设标准,于2016—2019年在四川省米亚罗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亚高山暗针叶林建立了一个面积为9.6 hm2(400 m×240 m)的动态样地。本文基于2019年9月完成的动态样地内胸径(DBH)≥1 cm的木本植物调查数据,分析了亚高山暗针叶林的区系类型、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径级分布。结果表明:动态样地内DBH≥1 cm的木本植物存活个体共有50055株,其中独立个体24183个,分枝或萌株25872个,隶属于14科20属32种。温带区系成分的科和属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64.28%和85.00%,温带区系特征明显。高山柏(Juniperus squamata)、云杉(Picea asperata)、松潘小檗(Berberis dictyoneura)和滇川醉鱼草(Buddleja forrestii)为稀有种,占总物种数目的12.50%。共有10个物种的重要值> 2,其重要值之和为90.54。排名前4位的岷江冷杉(Abies fargesii var. faxoniana)、糙皮桦(Betula utilis)、密枝圆柏(Juniperus convallium)和紫花茶藨子(Ribes luridum)的重要值分别为30.55、15.74、9.95和8.80。动态样地面积小于1.6hm2时,物种数目随动态面积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当动态样地面积达到6.76 hm2时,32个物种全部出现。动态样地内所有存活个体的平均胸径为5.29 cm,整体径级分布呈倒"J"型,DBH<2.5 cm存活个体数量占总个体数量的59.63%。

吴苗苗[2](2021)在《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在公元946年经历了一次毁灭性的火山喷发,这次喷发被认为是近2000年以来全球发生的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这次喷发几乎破坏了周围半径约50 km范围内的森林植被。位于50 km外的森林几乎未受到火山干扰的影响,是促进火山干扰区域内部森林恢复的基带种源,而在火山干扰区域内幸存下来的树木则为残遗种源。受这些种源和种子传播的驱动,森林的演替重新开始。经过多年的演替,目前长白山各个海拔带上的森林植被已经基本恢复。特别是在长白山北坡,温带,寒温带和亚高山带森林沿海拔垂直分布,与气候带相对应,森林的景观趋于稳定状态。但是在长白山的西坡和南坡,这种典型的垂直的植被带尚未发育完全,早期演替森林斑块随机分布在各个林带中。台风干扰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发生在长白山西坡和南坡的周期性的台风干扰会造成大面积的树木死亡,导致森林景观的破碎化。然而,由于火山喷发区域海拔较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小;再加上充沛的降水和漫长的冬季使其很少受到林火干扰的影响。因而火山喷发后长白山的森林景观动态受到由种子传播所驱动的森林自然演替,台风干扰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因此,火山喷发后的长白山森林演替动态为量化种源,环境和台风干扰的影响提供了理想的平台。此外,台风干扰作为引起长白山北坡和长白山西坡南坡森林景观差异的重要因素,对于长期台风干扰对森林景观动态影响的评估对预测未来的森林景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森林景观模型LANDIS PRO对长白山历史的森林景观和台风干扰的时空序列进行重建(1710-2010),模拟林分尺度和景观尺度下的森林演替动态。本研究通过设计因子实验来分析不同种源(基带种源和残遗种源)在火山喷发后森林景观恢复中的作用,以及立地环境和台风干扰在塑造森林景观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另外,通过对长白山北坡和长白山西坡和南坡的森林景观进行比较从而分析长期台风干扰对长白山各个植被带森林景观动态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通过建立景观模型框架对过去300年长白山的历史森林景观和干扰进行重建,是少数重建历史森林景观的时空动态的尝试之一。LANDIS PRO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当前的森林调查数据和景观格局的比较表明,重建的森林组成、结构和空间格局可以代表当前的森林状况。模拟的火山喷发后的森林恢复轨迹也被证实遵循普遍的林分动态理论。这些都表明LANDIS PRO森林景观模型是对火山喷发后历史森林景观和干扰进行时空重建的有效工具。重建的历史森林景观可以为量化火山喷发后森林景观恢复(1710年-2010年)过程中各驱动因素的影响提供一个合理,可靠的平台。(2)在森林恢复的早期阶段,基带种源对森林的恢复发挥着主导作用,而残遗种源对森林恢复的影响很小,但是残遗种源的影响会随着森林恢复而逐渐增大。此外,残遗种可以促进晚期演替树种的恢复,进而影响树种组成,加快森林的演替。对森林历史景观进行时空重建,可以为模拟种子传播且量化种源在火山干扰后的景观恢复中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3)森林景观的早期恢复主要受到立地环境的强烈影响,森林的恢复趋向于一种确定的过程。随着森林的逐渐恢复,环境条件的影响逐渐减弱。在森林恢复的晚期,多次台风事件的累积效应使得台风干扰逐渐发挥主导的作用。因此短期研究可能会限制对干扰累积效应的理解,长期的森林历史景观重建才可以全面地揭示环境,干扰和演替之间的相互作用。(4)在森林恢复的早期阶段,台风干扰对各个植被带的影响很小,但随着森林的演替其对各植被带的影响逐渐增大。台风干扰的出现会导致阔叶红松林带和岳桦林带中的晚期/顶极演替物种的重要性降低,但是会增加暗针叶林带中的晚期/顶极演替物种的重要性。由于不受台风干扰的影响,长白山北坡其森林景观经过280年的恢复后即可达到一种准平衡地状态,而受台风干扰影响的长白山西坡和南坡的森林景观经过300年的恢复后仍未达到平衡状态。但由于台风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经过250年的恢复后逐渐趋于稳定,这意味着受台风干扰的森林景观在300年后很可能会达到另外一种平衡状态。因此,大型的且不频繁的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有长期,持久的影响,需要在更长时间尺度上进行监测。

刘万生[3](2020)在《不同海拔岳桦林的群落特征及竞争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调查不同海拔岳桦林(Form.Betula ermanii)的群落结构特征,在黑龙江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不同海拔梯度建设了 3块面积为1 hm2的岳桦林固定样地,初步统计出海拔1 540 m样地内共有植物27种,其中乔木有5种,岳桦(Betula ermanii)和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是优势种;海拔1 600 m样地内共有植物30种,其中乔木有5种,岳桦是优势种;海拔1 680m样地内共有植物20种,其中乔木有4种,岳桦和鱼鳞云杉是优势种;不同海拔林分径级结构均呈现倒“J”型分布。为了研究不同海拔岳桦林竞争关系,以3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样圆法确定了竞争范围,并利用Hegyi竞争指数分析了岳桦的种内和种间竞争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海拔1 540 m岳桦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分别占总竞争强度的34.78%和65.22%,说明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种间;岳桦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岳桦种内>鱼鳞云杉>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花楷槭(Acer ukurunduense)>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海拔1 600 m岳桦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分别占总竞争强度的61.72%和38.28%,说明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种内;岳桦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岳桦种内>鱼鳞云杉>花楷槭>花楸>臭冷杉。海拔1 680 m岳桦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分别占总竞争强度的58.57%和41.43%,说明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种内;岳桦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岳桦种内>鱼鳞云杉>臭冷杉>花楸。随着海拔的升高,岳桦的主要竞争压力由种间竞争逐渐向种内竞争变化。海拔1 540 m和1 680 m岳桦的胸径与整个林分、伴生树种以及岳桦种内的竞争强度均成幂函数关系,随着对象木胸径增大,三种竞争强度均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通过所得的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出岳桦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海拔1 600 m岳桦的胸径与整个林分和岳桦种内的竞争强度均成幂函数关系,可以预测出岳桦种内和整个林分的竞争强度,但岳桦种间竞争强度与岳桦胸径间的相关性较低,不能预测岳桦与伴生树种间的竞争强度。本文为我国温带地区岳桦林的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种群竞争研究和合理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陆龙龙[4](2019)在《长白山林区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阔叶红松林是长白山地区海拔1100 m以下的地带性顶极群落,因采伐、火烧等干扰的影响,形成不同类型的次生林群落。为加快次生林的恢复和次生演替的进展,掌握各演替阶段群落特征。本文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以长白山林区854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种类和立地相结合的方法划分演替序列,定量探讨演替阶段,进而对各个演替序列下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特征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群落主要层片优势种构成,同时考虑立地条件,筛选出属于阔叶红松林区的样地854块,其中属于旱生序列的243块,中生序列398块,湿生序列213块。各演替序列在演替过程中林分类型演变规律均以先锋阳性树种构成的初始植物群落开始,经软硬阔混交林向硬阔混交林转变,最后达到顶级阔叶红松林群落。(2)研究区域共发现植物1024种,分属97科401属。其中乔木83种,分属17科35属;灌木87种,属19科33属;草本854种,属76科338属。湿生演替序列发现植物种类937种,分属94科383属;旱生演替序列植物种类580种,分属77科280属;中生演替序列植物种类640种,分属85科285属。科属组成显示植被具有集中于菊科、禾本科、毛茛科、蔷薇科等一些世界性大科中的特点,有较多的寡种属和单种属。(3)根据群落主要树种更替特征,每一序列的演替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演替值介于1-3归为演替初期,特点为先锋树种比重逐渐降低;演替值3-5归为演替中前期,特点是过渡树种数量和在群落中的地位逐渐增加;演替值为5-7归为演替的中期阶段,主要特点表现为过渡树种在群落中的优势程度逐渐下降;演替值介于7-10为后期阶段,亦达到典型的阔叶红松林阶段。(4)群落总的物种丰富度除旱生序列外,其它两个序列在演替中前期或中期达到最高;三个演替序列下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均在演替中期达到最高;演替阶段的不同对乔木物种丰富度的影响高于其它生活型和群落。旱生序列的物种丰富度明显低于其它两个序列,并且演替序列的不同对乔木和灌木物种丰富度的影响高于对草本和群落的影响。(5)各演替序列在各演替阶段全部个体(DBH≥5cm)的径级结构显示:除旱生序列7-10阶段径级结构为单峰型外,其余演替序列的各阶段均为倒“J”型或类倒“J”型。各演替序列的先锋树种径级结构在演替1-3和3-5阶段径级结构多为单峰型;过渡树种在演替3-5阶段,径级结构多为倒“J”型;在5-7阶段多为类倒“J”型;顶级树种红松在演替5-7阶段径级结构为倒“J”型,在7-10阶段为单峰型。随演替的进展,径级分布向大径级偏移。

喻素芳[5](2019)在《南盘江流域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次生林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特征关联分析》文中提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森林结构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属性,与森林的功能密切相关,合理的结构是充分发挥多种功能的基础。因此,研究森林结构及其影响因子对于森林经营及优化决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中国西南地区南盘江流域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受人为干扰后经长时间自然恢复的松阔(PYI)、松栎(PYII)、松杉栎(PYIII)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样地法设置样地进行系统取样和调查,分析了三种针阔混交林的树种组成、植物多样性、直径结构、树高结构、冠幅结构、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开敞度和竞争指数等方面结构特征,同时对地形因子、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活性、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等立地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及测定分析,采用冗余分析(RDA)方法探讨了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因子的关系,旨在为该困难立地条件下退化森林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针阔混交林主要组成树种不同,植物多样性也存在差异。PYI的主要优势树种有细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var.Tenuifolia)、小果珍珠花(Lyonia ovalifolia(Wall.)Drude var.Elliptica)和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PYII的主要优势树种有细叶云南松、栓皮栎和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PYIII的主要优势树种有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C.E.Bertrand)Beissn.)、栓皮栎和细叶云南松,由于它们的伴生树种类型差异较大,因此群落间乔木层组成树种相似系数都较低。三种针阔混交林植物多样性指数主要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PYIII在乔木层和灌木层均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但其乔木层和灌木层香浓-威纳指数、辛普森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三种针阔混交林中均为最低。2.三种针阔混交林均具有典型异龄林林分直径结构,但树高和冠幅分布结构差异较大。PYI、PYII和PYIII的径级分布曲线都呈倒“J”形,PYIII的平均胸径较大,PYI较小。树高分布曲线PYI整体呈单峰状,PYII为多峰状,PYIII呈双峰状,树高结构均偏左分布,平均树高也表现为PYIII较大,PYI较小。三种针阔混交林林木冠幅主要分布在1.0-3.0 m之间,平均冠幅为PYII>PYIII>PYI。3.三种针阔混交林树种混交度、林木大小分化度及生长空间整体表现出相似性,而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异,竞争力也不等。PYI、PYII和PYIII整体都处于中度以上混交,其中PYII混交程度最高。无论是胸径还是树高,PYI、PYII和PYIII林木整体分化都均匀,但它们的生长空间都不足,且PYI严重不足。林分林木空间分布格局PYI总体呈团状分布,PYII和PYIII总体呈随机分布。三种林分中PYIII的林木间的竞争压力最大,PYI最小。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林分的空间结构因子角尺度、开敞度、竞争指数与非空间结构因子乔木株数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胸高断面积密切相关,同时这些空间及非空间结构因子对植物物种多样性都影响显着。4.三种针阔混交林都位于中低海拔区域,坡度和坡向不同。土壤都呈弱酸性。不同林分的土壤含水量、p 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等土壤理化因子均表现出显着差异,且在林分密度较大及细叶云南松株数密度较高的PYI中均为最低。季节对土壤理化因子也产生了显着的影响,除p H、土壤含水量和土壤C/N比外,其他因子均表现为干季高于湿季。5.反应土壤微生物活性、生物量、功能的各项生物指标因子在三种不同针阔混交林中存在差异,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总PLFAs量、细菌PLFAs量、真菌PLFAs量、丛枝菌根真菌PLFAs量、AWCD、功能香浓-威纳指数、功能辛普森指数的差异都达到了显着水平,且它们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含水量、p 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有关。三种针阔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对6大类碳源利用量较高的均是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Biolog碳源主成分分析表明,三种针阔混交林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起分异作用的是氨基酸类碳源。磷脂脂肪酸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三种林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显着不同;土壤G-/G+、Mono/sat在三种林分间的差异也达到显着水平,而Bact/Fungi则无显着差异,表明不同混交林分的土壤好氧环境虽然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但不同这些差异不会改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冗余分析方法较好的解释了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和立地环境因子间的关系。Monte Carlo置换检验表明:非生物环境因子中,土壤含水量、p 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坡度、坡向对林分结构影响显着。生物环境因子中对林分结构影响显着的有: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总PLFAs量、细菌PLFAs量、丛枝菌根真菌PLFAs量、微生物利用碳源数、微生物功能香浓-威纳指数、微生物功能辛普森指数以及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碳源、羧酸碳源和酚酸碳源利用量等。通过冗余分析得出的立地环境各指标因子与单个林分结构因子相关关系的排序发现:乔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标、林分高度及灌木密度与坡度密切相关;林分树种混交度及大小分化程度与坡向密切相关;灌木物种丰富度、林分平均胸径、胸高断面积、开敞度、林分郁闭度、乔木密度、竞争指数等林分结构因子与土壤土壤含水率、p 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及全磷含量等土壤养分因子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量、活性、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等土壤微生物特性因子也都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综合上面主要研究结果发现:受干扰经长期自然恢复的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次生林林分结构不同,非生物环境和土壤生物环境也存在显着差异,且林分结构与环境因子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特别是当林分土壤养分含量越高,微生物活性越强时,越有利于提高林木胸径的增长,同时土壤肥力越高的林分生长空间也越充足,林木竞争力也越强,由于植被-土壤-微生物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反过来也亦如此,当林分整体长势较好、生长空间充足时,可以更好的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和提高微生物活性及繁殖力。南盘江流域优越的水热条件、丰富的树种资源为植被自然恢复提供了环境和物质基础,但自然恢复过程中侵入树种杂乱,树种间竞争并逐步淘汰所需时间长,因此,仍需要采取人工促进措施,对种类组成与密度进行适度调控,改善林分结构及立地环境,以加速恢复退化的森林。

黄婷[6](2017)在《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陕西省延安宝塔区流域、安塞县纸坊沟流域、吴旗县金佛坪流域、米脂县高溪沟流域、宜川县交子沟流域五个流域的典型人工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调查和室内分析,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流域、不同立地类型群落物种组成及植物多样性,探讨不同立地类型群落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不同林龄刺槐、山杏林下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探索不同海拔下植物群落的动态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征研究物种在各流域分布情况不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在五个流域均有分布,山杏(Armeniaca sibirica)主要分布在米脂、吴起、延安、宜川流域,小叶杨(Populus simonii)主要分布在米脂、吴起、宜川流域,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主要分布在米脂、宜川流域,苹果(Malus pumila)在米脂、延安、宜川三个流域均有种植,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主要分布在吴起流域,河柳(Salix chaenomeloides)主要分布在安塞流域,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主要分布在宜川流域。各流域均以多年生草本和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半小灌木和半灌木较少,该区世界广布的科占据主要地位,菊科、蔷薇科是本地区的主要科。宜川峁顶主要以人工经济林为主,上、中、下坡位以人工乔木林为主,沟谷以草本为主;延安和安塞流域的峁顶均以草本为主,上、中、下坡位以人工乔木和灌木林为主,沟谷以草本为主;吴起和米脂峁顶以人工乔木林为主,其他坡位以人工乔木林和灌木林为主,并辅以少量草本。坡度大于30°范围内的群落中物种较多,陡坡物种较少。各流域阳坡均分布刺槐等乔木林,各流域半阴坡和半阳坡分布的物种较其他坡向多,安塞和延安流域阴坡均分布有灌木林。吴起的草本群落较多,其他流域的群丛均以木本群落为主,宜川的群落相似性高于其他流域,应考虑立地条件的综合效应,合理配置林分。2.不同人工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及环境解释宜川流域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高于其他流域,延安的Simpson指数较高,Shannon-wiener指数较低,优势种地位突出,群落处于发展变化阶段。随着海拔升高,群落均匀度指数降低,优势度十分明显。半阴坡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植被多样性最高,而阳坡最低,坡度越大,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越高,在平缓的半阴坡营造侧柏林和刺槐林更加利于植被恢复。处于下坡位的群落内物种更加均匀,中、下坡位营造植被有利于植被恢复。半阴坡的中、下坡位更适于营造植被,而在阳坡的造林应以保护和恢复草本群落为主,仅在水分条件较好、能够满足乔木或灌木生长的坡面微地形内,进行适当比例的乔、灌、草复合配置丰富群落层次结构,优化群落生态功能。3.人工刺槐群落林下植物的演替研究刺槐群落林下群落各演替阶段物种丰富,属较少的科和单种属植物在群落中占明显优势,退耕年限达到30a时,刺槐群落郁闭度达到最大,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等在各演替阶段林分下都有分布,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分布受到各生态因子的影响,年限、植株密度、土壤全磷、土壤碳氮比是影响刺槐群落林下物种演替的主要生境因子。影响刺槐群落林下物种组成因素主要来源于退耕年限、植株密度、郁闭度、胸高断面积等植物特性和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及土壤碳氮比、氮磷比、碳磷比等土壤性质两类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4、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的演替研究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的演替与上层林分的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林下植物的组成和多样性指数随上层林分退耕年限的增加发生波动。幼龄山杏群落林下植物以野苜蓿和猪毛蒿为主,物种种类较多,植物长势较好,中龄山杏群落林下植物以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L.)为主,物种种类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植物长势减弱,高龄山杏群落林下植物以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和翻白萎陵菜(Potentilla discolor)为主,物种种类增加,多样性升高,植物长势变好。林下植物的丰富度主要受植株密度和坡向影响;优势度及均匀度主要受坡度影响,物种多样性主要受胸高断面积和郁闭度影响。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的演替受山杏群落的郁闭度、胸高断面积、植株密度、坡度、坡向的影响较大。5、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及环境解释不同海拔梯度范围物种分布均以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为主,其中菊科最多,高海拔处四大科占比较低海拔处高。乔木和灌草层的物种丰富度均呈单峰格局,海拔是物种丰富度的重要影响因子,其解释了总物种丰富度45.1%(P<0.01)的变差;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物种的优势度和均匀度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但波动幅度不大;随着海拔升高,群落相似度减弱,物种代替速率增加;海拔主要影响物种丰富度,坡度主要影响群落优势度及均匀度。综上,各流域在平缓的半阴坡营造侧柏林和刺槐林、陡坡发展灌木更加利于植被恢复,米脂、吴起、延安、宜川流域应大力发展山杏林,在人工经营过程中适当引入猪毛蒿、草地早熟禾能促进林下植物群落演替,米脂、吴起、宜川流域发展小叶杨群落,米脂、宜川流域营造油松群落,米脂、延安、宜川营造经济树种苹果,吴起营造沙棘群落,宜川流域继续发展花椒群落。各流域以多年生草本和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可适当在阴坡引入灌木促使人工林配置合理,根据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规律对低海拔区和高海拔区的群落进行适当人为管理,结合植物特性进行合理配置,从而达到较好的植被恢复效果。

郭韦韦[7](2017)在《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天然更新的优化结构和数量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良好、持续的天然更新是保证一个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为了研究最适合林下幼树生长的主林层郁闭度条件,以及不同主林层密度条件下最合理的幼树数量范围和组成结构,基于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检查法I大区内连续三年定位观测的61块20m × 20m的更新样地,两块一公顷大样地和一块50m × 50m近原始林样地,运用森林经理学、统计学和生态学等方法研究了郁闭度从0.61到1.00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天然更新幼树的树种结构、株数分布、水平空间格局、幼树生长、进界和枯损模型,结合主林层断面积和q值,分析不同主林层密度下适合的更新幼树数量和组成。同时,对云冷杉林处于不同演替阶段时的3种林型进行调查,分析其更新幼树的组成及生长状态。具体结果如下:通过鱼眼镜头照片计算各样地郁闭度,将郁闭度分为四个等级:0.61-0.70、0.71-0.80、0.81-0.90和0.91-1.00。统计发现,幼树数量随郁闭度的增加呈抛物线趋势---先增大后减少,在郁闭度0.71-0.80之间时样地幼树数量最大,为6680株/ha。色木槭幼树和冷杉幼树是各郁闭度等级下重要值最高的树种。郁闭度0.71-0.80之间时乔木层和幼树层多样性指数最高。同时,隶属函数值结果表明,郁闭度0.71-0.80之间时林分总体稳定性最高。四种郁闭度范围内,主要树种的幼树株数随地径级或高度级均呈倒J型分布,其中,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幼树的株数分布效果较好。但郁闭度0.91-1.00之间的样地中,云杉幼树株数和地径的最适方程为对数函数,幼树总体的株数分布最适方程为复合函数、增长方程和指数函数。郁闭度0.81-0.90之间的样地内,云杉幼树株数分布最适方程为复合函数、增长方程和指数函数。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以及二阶点格局方法分析不同郁闭度等级下的幼树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郁闭度0.71-0.80时样地平均角尺度最小,大小比数和混交度最高的是郁闭度0.81-0.90的样地。郁闭度0.71-0.80之间时,幼树在0-3m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聚集分布现象,其他尺度内以随机分布占优势。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冷杉幼树不宜在自身母树树冠下生长,红松幼树和云杉幼树在小尺度范围内多呈正相关。调查期内,随郁闭度的增加,幼树总体和各优势树种幼树的高度生长量和生长率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郁闭度0.71-0.80时最高。幼树总体地径平均生长量先减小后增大,郁闭度0.71-0.80之间时最低;而紫椴和色木槭幼树的地径生长量在郁闭度0.71-0.80时最大。云杉幼树的地径生长量随郁闭度增加而减小。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幼树总体、色木槭幼树和冷杉幼树的冠幅生长量逐渐增加;郁闭度0.90以上时幼树总体平均冠幅生长量达12359.7 cm2,是郁闭度低于0.70时冠幅生长量的两倍。多元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幼树的生长受到上层郁闭度、乔木株数、林分断面积、灌木盖度和自身大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Poisson模型、零膨胀模型以及Hurdle模型,对主要树种的幼树进界株数和枯损株数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零膨胀负二项模型(ZINB)能够较好地拟合各主要树种幼树的进界和枯损株数;主林层郁闭度、主林层密度、腐殖质厚度、幼树自身胸径大小等对幼树的进界和枯损有显着的影响。将主林层乔木按照q值和胸高断面积进行等级划分,针对不同q值下的主林层结构和幼树株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林层胸高断面积处于20-30 m2.ha-1且q值为1.4时,幼树的地径生长量和胸径生长量最大,此时,林分的每公顷乔木株数在800-1350株之间,而幼树的数量可达到4267株/ha。当林分胸高断面积在40-50 m2·ha-1时,蓄积量在400 m3·ha-1左右,q值为1.5时,幼树密度在7100株/ha,此时幼树的各项生长量较大。比较不同演替阶段三种林型(杨桦次生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云冷杉近原始林)内主要树种幼树组成和生长状态。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行,乔木株数密度下降,但胸高断面积显着增大。紫椴、冷杉、云杉等顶级树种重要性增加,先锋树种更新不良,逐渐退出此生态系统。云冷杉林乔木、幼树的株数和分布较为合理,未来可持续发展,而次生林和近原始林幼树数量相对较少。近原始林径阶分布不合理,应采取抚育择伐等措施,调整群落结构,降低郁闭度,改善群落内生长空间分配不均匀性;适当增加林窗,促进冷杉、红松更新及幼树生长,提高群落生物多样性,加速演替进程,促使群落朝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郭其强[8](2016)在《西藏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藏东南色季拉山东坡急尖长苞冷杉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及定位监测的基础上,对不同海拔种群的生境、空间分布格局、年龄结构与动态、结实特性、天然更新、群落学特征、蒸腾耗水和生理可塑性等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种群生存的限制因子和对海拔升高的适应机制,为急尖长苞冷杉天然种群的保护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生物学特性表明:种群集中分布在西藏色季拉山东坡海拔37004380 m区域;分布区年均气温为-0.27-4.52℃,降雨量为12371340 mm,年均日照时数为9072327 h;土壤为酸性森林褐土,表层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均较高;种群幼苗生长特性表明在37003900 m处高生长最快,在4100 m处平均个体叶片数和总叶面积最高,在4380 m处地径和根系生物量最大;种子繁殖是种群更新的唯一方式,结实存在大小年现象;群落中共有172种植物,分属121属47科,其中优势科为菊科、蔷薇科和杜鹃花科,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种占总属的81.82%;林分密度和幼苗、幼树数量总体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物种丰富度指数总体不高,但均匀度指数较高,表现为典型地带性顶级群落特征;砍伐、放牧和采挖对种群繁衍不利。(2)急尖长苞冷杉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有衰退迹象:年龄结构为“L”型,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Ⅲ型,为增长型种群。不同海拔下更新幼苗数量均较多,但在ⅡⅢ龄级死亡率均较高,且致死因素不同,低海拔区是因自疏作用所致,中海拔区是因林下较厚的苔藓层阻碍了幼苗根系的养分摄取,而高海拔区则是因低温所致。不同海拔下随龄级增加种群数量均呈近似正弦波动性降低,其波动周期约为60年。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未来60、90和120年后,种群<Ⅴ龄级的数量大幅减少,说明未来种群有衰退的趋势,加上种群老龄化加剧和分布区限制,都会使种群致危趋势增加。(3)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结实和种子萌芽受环境影响:种群结实存在大小年现象,一般3年为一个周期;树龄20年左右开始结实,30100年为结实旺盛期;单株结果量以3900 m处为最高,但结果树密度和比例则分别以4300和4380 m处为最高;球果主要着生在树冠上层和南向,其长度、宽度、单果种子数和种子长度、宽度和千粒重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种子发芽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不同温度下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高低均表现为20℃>25℃>15℃>10℃,同海拔下温度对种子发芽率影响显着。(4)急尖长苞冷杉种子雨、土壤种子库和幼苗定居与生境因素关系密切:种子雨从当年9月开始,1112月达到高峰,止于翌年35月,持续时常约9个月;种子雨密度和完整率均以3900 m处最高,分别为175粒/m2和71.25%,而4380 m处最低,分别为60粒/m2和41.43%;相关分析表明种子雨密度与完整种子比例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林分密度和物种丰富度呈显着正相关。不同海拔土壤种子库密度以3900 m处最高,密度和完整率分别为206粒/m2和38.35%,而4380 m处最低,分别为67粒/m2和23.88%;不同海拔土壤种子库主要分布在地表至10cm土层以内,其中以地表和02 cm土层最多,占种子库总数量的70%以上;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种子库密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种子完整率、凋落物与苔藓层厚度呈显着正相关,而与坡度呈极显着负相关;更新幼苗以年龄≤4 a生的数量较多,而大龄级幼苗缺乏,在林下为强聚集分布,环境因子中气候条件与外界干扰强度、林分状况和土壤条件对幼苗生存影响较大。(5)急尖长苞冷杉群落种对间总体为较弱的正联结性,乔木树种以随机和集群分布为主:乔本层种群种间关系为不显着的正关联,灌木和草本层种间为显着正关联,JI值表明群落中各种对间总体表现为松散的正关联;急尖长苞冷杉总体为随机分布,仅小径级在中海拔处(3900和4100 m)为集群分布,伴生树种西南花楸为随机分布,而林芝云杉和方枝柏为集群分布。(6)急尖长苞冷杉蒸腾耗水特性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树干液流速率和影响因子在3850和4300 m处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夏季树干液流昼夜变化均为单峰曲线,而冬季较弱或无液流。不同点:同径级个体树干液流速率在3850 m处明显较4300m处高,且持续时间长;树干液流高峰期在3850 m处为510月,而4300 m处为69月;影响树干液流的主要环境因子及排序在3850 m处为:PAR>Ta>Ra>VPD>Swc,而4300 m处为:Ta>PAR>Ra>Swc>RH。(7)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叶片功性状及内含物分析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单叶面积减小,而比叶重和厚度增加;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和氮含量均以4100 m处最高,而SOD、APX活性和MDA含量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光合参数表现为,Pmax在4100 m处最高,Lsp最大值出现在3700m处,而Lcp和Rday最大值出现在4380 m处。急尖长苞冷杉5类生理可塑性指数大小排序依次为:光合参数>叶片酶活性和MDA含量>氮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叶片形态学特性,由此判断色季拉山海拔4100 m是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的最适分布区。(8)未来应减少对种群的不利干扰,适当采取人工干预措施,减少灌、草和苔藓层覆盖以改善林下生境,提高种子萌发、幼苗定居与发育,促进种群的天然更新和可持续发育,实现种群的长期稳定存在。

郭子良[9](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李冰,樊金拴,车小强[10](2012)在《我国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结构特征、更新特点及经营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云冷杉林是世界主要森林类型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探明天然云冷杉林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制定科学的经营管理措施,因地制宜地合理经营云冷杉林意义深远而迫切。文中概述了我国天然云冷杉林的分布、结构和更新演替特征,分析了经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1)对禁伐区内的云冷杉林分,坚决杜绝一切采伐活动;对限伐区要严格控制采伐强度,一般控制在伐前蓄积量的15%以内;对商品林经营区可按每公顷蓄积量的大小确定适宜采伐强度,并按照林分特点进行经营,做到科学择伐。2)对林地草本植被密集、灌木覆盖度不大、采伐迹地上有种源条件的进行封育、栽植或补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3)建立秦岭冷杉、大果青杄、元宝山冷杉等珍稀濒危物种自然保护区和科学试验站,积极开展就地保护,减少人为破坏。4)适时采种,就地建立苗圃,开展育苗造林,扩大人工种群,促进天然更新。

二、长白山北坡亚高山云冷杉林的植物种类组成及重要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白山北坡亚高山云冷杉林的植物种类组成及重要值(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米亚罗亚高山暗针叶林动态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建设与调查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动态样地的地形
    2.2 物种组成
    2.3 区系构成
    2.4 物种优势度
    2.5 种-面积曲线、种-多度曲线和种-个体曲线
    2.6 径级分布
3 讨论

(2)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火山喷发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2.2 火山喷发后的植被演替研究进展
        1.2.3 种源和种子传播在火山喷发后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1.2.4 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1.2.5 环境对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
        1.2.6 长白山森林植被的分布及演替规律
        1.2.7 森林植被演替动态模拟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域的确定
        2.1.2 地理位置
        2.1.3 地质地貌
        2.1.4 气候特征
        2.1.5 土壤特征
        2.1.6 植被特征
        2.1.7 水文特征
        2.1.8 干扰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总体研究思路
        2.2.2 森林景观模型LANDSI PRO
        2.2.3 LANDIS PRO模型参数化
        2.2.4 模型结果验证方法
        2.2.5 森林调查数据
        2.2.6 初始树种组成的确定
        2.2.7 历史台风干扰的重建
        2.2.8 因子实验设计
        2.2.9 LINKAGES模型
第三章 种源对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的影响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区
        3.2.2 LANDIS RPO模型参数化
        3.2.3 模拟结果验证
        3.2.4 预案设计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分析
        3.3.1 模型结果验证
        3.3.2 火山喷发后的森林恢复轨迹
        3.3.3 基带种源和残遗种源在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影响
        3.3.4 基带种源和残遗种源对各树种恢复的重要性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立地环境和台风干扰在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中的重要性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区
        4.2.2 历史台风干扰重建
        4.2.3 LANDIS RPO模型参数化
        4.2.4 模拟结果验证
        4.2.5 预案设计
        4.2.6 数据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模型结果验证
        4.3.2 模型重建的森林动态
        4.3.3 立地环境和台风干扰对森林恢复的影响
        4.3.4 立地环境和台风干扰对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
    4.4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台风干扰对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区
        5.2.2 LANDIS RPO模型参数化
        5.2.3 模拟结果验证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林分尺度下台风干扰对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影响
        5.3.2 景观尺度下台风干扰对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影响
    5.4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不同海拔岳桦林的群落特征及竞争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岳桦的研究
    1.2 竞争的研究
        1.2.1 竞争的概念
        1.2.2 竞争的研究历史
        1.2.3 竞争强度的测度
        1.2.4 竞争木的确定
        1.2.5 竞争指数与对象木胸径的关系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样地的设置与调查
    2.3 竞争范围的确定
    2.4 数据处理
3 不同海拔岳桦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3.1 岳桦林组成特征
        3.1.1 海拔1540m岳桦林组成特征
        3.1.2 海拔1600m岳桦林组成特征
        3.1.3 海拔1680m岳桦林组成特征
    3.2 岳桦林群落的径级结构
        3.2.1 海拔1540m岳桦林的径级结构
        3.2.2 海拔1600m岳桦林的径级结构
        3.2.3 海拔1680m岳桦林的径级结构
    3.3 本章小结
4 不同海拔岳桦林的种内和种间竞争
    4.1 对象木及竞争木的胸径分布
        4.1.1 海拔1540m岳桦林对象木及竞争木的胸径分布
        4.1.2 海拔1600m岳桦林对象木及竞争木的胸径分布
        4.1.3 海拔1680m岳桦林对象木及竞争木的胸径分布
    4.2 岳桦的种内和种间竞争
        4.2.1 海拔1540m岳桦的种内和种间竞争
        4.2.2 海拔1600m岳桦的种内和种间竞争
        4.2.3 海拔1680m岳桦的种内和种间竞争
    4.3 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的关系
        4.3.1 海拔1540m岳桦林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的关系
        4.3.2 海拔1600m岳桦林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的关系
        4.3.3 海拔1680m岳桦林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长白山林区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演替理论
        1.2.2 阔叶红松林演替研究进展
        1.2.3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气候特征
        2.1.2 土壤与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调查方法
        2.2.2 演替序列的划分与演替阶段的计算
        2.2.3 数据处理方法
第3章 阔叶红松林演替序列的划分及林分组成
    3.1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演替序列的划分
    3.2 各演替序列主要林分类型
        3.2.1 旱生演替序列
        3.2.2 中生演替序列
        3.2.3 湿生演替序列
    3.3 小结
第4章 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序列群落组成特征
    4.1 不同演替序列物种组成
        4.1.1 基本组成
        4.1.2 科的组成
        4.1.3 属的组成
        4.1.4 种的组成
    4.2 各演替序列不同演替阶段主要树种更替变化
        4.2.1 旱生演替序列主要树种重要值变化趋势
        4.2.2 中生演替序列主要树种重要值变化趋势
        4.2.3 湿生演替序列主要树种重要值变化趋势
        4.2.4 各演替序列主要树种演替规律
    4.3 小结
第5章 阔叶红松林各演替序列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特征
    5.1 各演替序列不同演替阶段物种丰富度特征
        5.1.1 旱生演替序列
        5.1.2 中生演替序列
        5.1.3 湿生演替序列
    5.2 同一演替阶段不同演替序列间物种丰富度特征
    5.3 小结
第6章 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序列径级结构
    6.1 旱生演替序列径级结构
    6.2 中生演替序列径级结构
    6.3 湿生演替序列径级结构
    6.4 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科研成果
致谢

(5)南盘江流域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次生林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特征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森林结构
        1.3.2 森林立地环境
        1.3.3 研究评述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土壤
    2.5 植被
    2.6 森林资源
第三章 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地设置
        3.1.2 样地调查
        3.1.3 研究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物种组成及植物多样性
        3.2.2 林分非空间结构
        3.2.3 林分空间结构
        3.2.4 林分结构相互关系
    3.3 讨论
第四章 针阔混交林立地环境特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地设置
        4.1.2 数据采集及分析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非生物环境
        4.2.2 生物环境
    4.3 讨论
第五章 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特性关联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地设置
        5.1.2 数据采集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2.2 林分非空间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2.3 林分空间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林分结构特征
        6.1.2 立地环境特征
        6.1.3 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相关关系
    6.2 创新点
    6.3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6)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1.2.2 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2.3 林下植物群落演替研究
        1.2.4 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适应性研究
    1.3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样地选择
        2.2.3 样方设置与群落调查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流域人工植物群落组成分析
        2.3.2 不同立地条件人工植物群落组成分析
        2.3.3 不同立地类型人工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人工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及环境解释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样地选择
        3.2.3 样方设置与群落调查
        3.2.4 数据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流域人工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3.3.2 不同海拔人工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研究
        3.3.3 不同立地条件人工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研究
        3.3.4 陕北黄土丘陵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因子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人工刺槐群落林下植物演替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样地选择
        4.2.3 样方设置与群落调查
        4.2.4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人工刺槐群落林下植物科属种的组成
        4.3.2 人工刺槐群落林下植物优势种的更替
        4.3.3 人工刺槐群落林分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动态特征
        4.3.4 人工刺槐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动态特征
        4.3.5 影响不同退耕年限刺槐群落林下物种组成的生境因子分析
        4.3.6 影响不同退耕年限刺槐群落林下物种组成的因子方差分解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演替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样地选择
        5.2.3 样方设置与群落调查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群落特征变化
        5.3.2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科属种组成
        5.3.3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数量特征
        5.3.4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5.3.5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聚类分析
        5.3.6 演替序列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5.3.7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的CCA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及环境解释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样地的布设及群落调查
        6.2.3 生态因子获取
        6.2.4 测定方法
        6.2.5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海拔梯度植物群落科属种组成分析
        6.3.2 不同海拔梯度上物种α多样性变化规律
        6.3.3 不同海拔梯度群落β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
        6.3.4 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子解释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7.2 不同人工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环境解释
    7.3 人工刺槐群落林下植物的演替研究
    7.4 人工山杏群落林下植物的演替研究
    7.5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及环境解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样地中所涉及的植物种类
致谢
作者简介

(7)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天然更新的优化结构和数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天然更新数量特征
        1.2.2 天然林更新空间格局分布
        1.2.3 林隙中的天然更新
        1.2.4 环境对天然林更新的影响
        1.2.5 林分结构对天然林更新的影响
        1.2.6 枯倒木、倒木、树桩等对林分更新的影响
        1.2.7 不同林型对更新的影响
        1.2.8 林分更新的进界和枯损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自然环境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状况
        2.1.4 森林植被类型
    2.2 社会经济条件
    2.3 森林资源及经营状况
    2.4 样地设置和数据采集
        2.4.1 检查法样地简介
        2.4.2 本研究试验样地的设置
        2.4.3 数据处理
    2.5 研究方法
        2.5.1 不同郁闭度下幼树株数分布
        2.5.2 不同郁闭度下幼树树种组成结构
        2.5.3 幼树水平空间格局分布
        2.5.4 幼树生长量和生长率
        2.5.5 稳定性评价
        2.5.6 幼树生长模型
        2.5.7 林分水平的幼树进界和枯损模型
        2.5.8 林分径阶基尼指数(GC)和q值
3. 不同郁闭度下幼树组成
    3.1 引言
    3.2 结果分析
        3.2.1 调查初期乔木和幼树的基本特征
        3.2.2 各树种更新幼树的株数分布变化
        3.2.3 不同郁闭度下更新幼树的重要值
        3.2.4 不同郁闭度下幼树多样性指数
    3.3 讨论
    3.4 小结
4. 不同林分郁闭度下幼树株数分布
    4.1 引言
    4.2 结果分析
        4.2.1 幼树株数随地经级分布
        4.2.2 幼树株数随高度级分布
    4.3 讨论
    4.4 小结
5 主要树种幼树空间格局及种间关联性
    5.1 引言
    5.2 结果分析
        5.2.1 幼树的整体水平分布格局
        5.2.2 不同尺度下各样地幼树点格局分布
        5.2.3 主要树种幼树与主林层乔木关联性研究
    5.3 讨论
    5.4 小结
6. 林分幼树生长及群落稳定性
    6.1 引言
    6.2 结果分析
        6.2.1 地径生长
        6.2.2 高度生长
        6.2.3 冠幅生长
        6.2.4 林分特征对幼树生长量的影响
        6.2.5 不同郁闭度下群落稳定性
    6.3 讨论
    6.4 小结
7. 基于计数模型方法的林分幼树进界和枯损研究
    7.1 引言
    7.2 结果分析
        7.2.1 不同郁闭度下幼树进界株数
        7.2.2 不同郁闭度下幼树枯损株数
        7.2.3 主要树种幼树进界株数模型
        7.2.4 主要树种幼树枯损计数模型
    7.3 讨论
        7.3.1 幼树进界
        7.3.2 幼树枯损
    7.4 小结
8. 幼树与主林层耦合
    8.1 引言
    8.2 结果分析
        8.2.1 q值与幼树数量及生长状态
        8.2.2 主林层断面积与幼树数量及生长
    8.3 讨论
    8.4 小结
9.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三种林型幼树特征
    9.1 引言
    9.2 结果
        9.2.1 三种林型样地特征
        9.2.2 三种林型主林层和更新幼树层初始特征
        9.2.3 三种林型株树和蓄积分布特征
        9.2.4 三种林型幼树株数随地径级分布
        9.2.5 三种林型乔木和幼树枯损及生长
        9.2.6 不同树种乔木和幼树生长量和生长率
    9.3 讨论
        9.3.1 三种林型主要树种组成
        9.3.2 更新幼树生长状态
        9.3.3 幼树株数随地径级、高度级分布和空间分布格局
    9.4 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西藏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冷杉属植物研究现状
        1.2.1 种群区域分布与生物学特性
        1.2.1.1 植物种群区域分布特性
        1.2.1.2 种群与群落学特性
        1.2.1.3 种群分布格局
        1.2.1.4 群落种间关系特性
        1.2.2 生殖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1.2.2.1 结实特性
        1.2.2.2 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
        1.2.2.3 幼苗发育与定居
        1.2.3 生理生态学特性
        1.2.3.1 叶片结构及内含物特性
        1.2.3.2 蒸腾与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
    1.3 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维持存在问题
        1.3.1 天然种群分布区域有限,种群扩展能力较弱
        1.3.2 幼树数量少,种群老化严重
        1.3.3 种群生殖生态学特性仍不够了解
        1.3.4 种群的生态适应机制仍不清楚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1.4.1 区域分布与生物学特性
        1.4.2 种群动态及发展趋势预测
        1.4.3 种群生殖生态学特性
        1.4.4 种群生理生态学特性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性
        2.1.3 水文概况
        2.1.4 植被类型
        2.1.5 急尖长苞冷杉分布区生境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与气象监测
        2.2.2 样地设置与调查
第三章 急尖长苞冷杉基础生物学特性
    3.1 研究方法
    3.2 急尖长苞冷杉基础生物学特性
        3.2.1 物种分类学特性
        3.2.2 个体生长发育
        3.2.3 生殖特性
        3.2.4 群落学特征
        3.2.4.1 林分结构特征
        3.2.4.2 区系特征与物种组成
        3.2.4.3 物种重要值分析
        3.2.4.4 物种多样性指数
        3.2.3.5 急尖长苞冷杉群丛命名
    3.3 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受到的外界干扰
    3.4 结论
第四章 急尖长苞冷杉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预测
    4.1 研究方法
        4.1.1 个体年龄确定
        4.1.2 年龄结构图绘制
        4.1.3 生命表编制及存活与死亡曲线绘制
        4.1.4 时间序列预测
    4.2 种群动态分析
        4.2.1 年龄结构分析
        4.2.2 种群静态生命表
        4.2.3 存活与死亡曲线
        4.2.4 时间序列预测
    4.3 讨论与分析
第五章 急尖长苞冷杉结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
    5.1 研究方法
        5.1.1 样地设置与调查
        5.1.2 室内试验与处理
        5.1.3 统计分析和绘图
    5.2 结实及其空间格局
        5.2.1 结实频率与母树特性
        5.2.2 单株结果量与空间分布格局
        5.2.3 球果与种子特性分析
        5.2.4 种子发芽特性分析
    5.3 讨论与分析
第六章 急尖长苞冷杉种子雨、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定居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样地设置
        6.1.2 种子雨收集与统计
        6.1.3 幼苗发育调查
        6.1.4 土壤种子库调查
        6.1.5 幼苗发育与定居
        6.1.6 数据处理
    6.2 种子雨、种子库与幼苗定居分析
        6.2.1 种子雨特征
        6.2.1.1 种子雨时间动态与质量
        6.2.1.2 种子雨与地上植被的相关性
        6.2.2 土壤种子库特征
        6.2.2.1 土壤种子库储量与质量
        6.2.2.2 土壤种子库垂直分布
        6.2.2.3 种子库和林下生境的相关性
        6.2.3 幼苗发育状况
        6.2.4 幼苗定居分析
        6.2.4.1 幼苗年龄结构
        6.2.4.2 幼苗高度结构
        6.2.4.3 空间分布格局
        6.2.4.4 生境条件对幼苗生存的影响
    6.3 结论与分析
第七章 急尖长苞冷杉群落种间联结性及乔木空间分布
    7.1 研究方法
        7.1.1 样地设置与调查
        7.1.2 数据处理与测度方法
        7.1.3 多物种间总体联结性检验
        7.1.4 种间关联性分析
        7.1.5 种间关联程度的测定
        7.1.6 空间格局分析
        7.1.7 计算与绘图
    7.2 种间联结性与空间格局分析
        7.2.1 急尖长苞冷杉群落主要种群间的总体关联性
        7.2.2 急尖长苞冷杉群落主要种群的种对关联性
        7.2.2.1 乔木层种间关联性
        7.2.2.2 灌木层种间关联性
        7.2.2.3 草木层种间关联性
        7.2.3 群落乔木树种点格局分析
        7.2.3.1 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
        7.2.3.2 点格局分析
    7.3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急尖长苞冷杉蒸腾耗水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8.1 研究对象与方法
        8.1.1 研究对象的确定
        8.1.2 树干液流的测定方法
        8.1.3 边材面积的确定
        8.1.4 环境因子的测定
        8.1.5 数据处理
    8.2 蒸腾耗水及其影响因子
        8.2.1 急尖长苞冷杉树干液流日变化
        8.2.2 急尖长苞冷杉树干液流季节变化
        8.2.3 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分析
    8.3 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急尖长苞冷杉生理可塑性与生态适应性分析
    9.1 样地设置和测定方法
        9.1.1 样地设置与采样
        9.1.2 叶片性状测定
        9.1.3 光合特性测定
        9.1.4 生理可塑性分析
        9.1.5 数据处理方法
    9.2 生理可塑性与生态适应性
        9.2.1 叶片性状分析
        9.2.2 叶绿素与氮含量特性
        9.2.3 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
        9.2.4 光合特性分析
        9.2.4.1 光合—光响应曲线分析
        9.2.4.2 光合日进程特性
        9.2.4.3 光合作用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9.2.5 生理可塑性分析
    9.3 讨论
        9.3.1 功能性状对海拔升高的响应
        9.3.2 急尖长苞冷杉生态适应性分析
第十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10.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10.1.1 主要结论
        10.1.2 创新点
    10.2 对急尖长苞冷杉种群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10.2.1 减少不利干扰,保护优良乔木树种
        10.2.2 适时采取人为干预,促进天然更新和幼树生长
        10.2.3 大力开展人工育苗和造林,扩大种群分布范围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1.3.2 生境廊道设计
    1.3.3 小结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2.1 引言
2.2 原则
    2.2.1 区划原则
    2.2.2 命名原则
2.3 区划依据
    2.3.1 地貌区划依据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2.4 区划方法
    2.4.1 地貌区划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2.5 地貌区划系统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2.7.1 东北温带区域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2.8 结论与讨论
    2.8.1 地貌区划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结果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4 结论与讨论
    3.4.1 结论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5 结论与讨论
    4.5.1 结论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5.4 结论与讨论
    5.4.1 结论
    5.4.2 讨论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6.1 引言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6.3 案例研究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4 结论与讨论
    6.4.1 结论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7.1 引言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1 数据来源
    7.2.2 数据处理
    7.2.3 优化布局原则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7.4.1 东北温带区域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7.4.8 总体布局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7.6 结论与讨论
    7.6.1 结论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我国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结构特征、更新特点及经营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冷杉林的分布
2 云冷杉林的群落特征
3 云冷杉林的种群特征
4 云冷杉林的更新
5 云冷杉林的经营管理
    5.1 合理采伐
    5.2 科学集材
    5.3 合理更新

四、长白山北坡亚高山云冷杉林的植物种类组成及重要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米亚罗亚高山暗针叶林动态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J]. 赵广东,陈健,许格希,马凡强,杨洪国,史作民,刘顺,熊凯,张运,薛樵,刘千里. 生态学杂志, 2021(11)
  • [2]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吴苗苗.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不同海拔岳桦林的群落特征及竞争关系研究[D]. 刘万生.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4]长白山林区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研究[D]. 陆龙龙. 北华大学, 2019(01)
  • [5]南盘江流域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次生林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特征关联分析[D]. 喻素芳.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6]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D]. 黄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7]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天然更新的优化结构和数量标准研究[D]. 郭韦韦.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8]西藏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D]. 郭其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0)
  • [9]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10]我国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结构特征、更新特点及经营管理[J]. 李冰,樊金拴,车小强. 世界林业研究, 2012(03)

标签:;  ;  ;  ;  ;  

长白山北坡亚高山云杉冷杉林植物种类组成及重要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