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景区定位

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景区定位

一、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景区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史鹏飞[1](2021)在《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德说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山”早已超越了地理环境的范畴,在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中蕴含着独特的象征意义。近年来,山地旅游以迅猛之势席卷全球,这也必将对山地资源丰厚的中国尤其是“九分山和原,一分坝和田”的山地大省——云南,在大众旅游深化发展、全域旅游战略示范、品质旅游创意设计的旅游发展新阶段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山地旅游发展亦受到了足够的实践及学术关照。然而,除少量资源禀赋极高的山地外,山地旅游的发展往往陷入重效益、轻内涵和有理念、缺衔接的窘境,其中原因纷繁,却难以回避供需脱节的现实问题。倘若旅游者只是为了享受精致的服务、千篇一律的产品,那何以选择山地?于旅游者而言,山地的比较优势究竟为何?山地旅游的内在价值何以彰显?本研究的讨论将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希冀为山地旅游研究及实践提供些许参考。本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编号:41961021)、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价值认同测度研究”(编号:2020YUFEYC034)为依托。研究将山地情感性、精神性、象征性特质与旅游者个性化、情感化、多元化消费需求相统一,聚焦山地旅游体验,以情境理论、情感认知评价理论、顾客感知价值理论为支撑,在溯源山地非功用性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这一研究主题,试图从新的视角探究山地旅游比较优势、山地旅游价值彰显等现实问题。在对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剖析中,搭建了“逻辑框架梳理-价值内涵解构-体验价值测度—优化路径探析”的分析框架,重点回答了3个研究问题:“什么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其中包含哪些潜在的具体维度?”“如何测度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不同案例地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维度是如何表现的?”“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各维度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基于这种关系提升优化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水平以促进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针对问题1这一探索性问题,研究以大数据爬取技术获取马蜂窝、知乎网的山地旅游网络游记为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逐级编码,抽象出55个初始范畴、13个主范畴,逐步“浮现”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核心范畴,辨识了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具体维度,并对其内在机理及实质进行了阐释;针对研究问题2这一描述性问题,研究以扎根理论分析成果为依托、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参考,遵循一系列量表开发程序开发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测度量表,并以云南省典型山地旅游目的地玉龙雪山景区、苍山景区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Mann-Whitney U test的连续过程检验、修正了测度量表,对比分析了玉龙雪山景区和苍山景区的测度水平;针对研究问题3这一涉及因果性的问题,研究摒弃了传统的线性和对称思维,引入csQCA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所构建的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收益”复杂因果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了影响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的多个条件组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优化提升路径及策略建议。对3个研究问题的探析主要形成如下结论:1)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核心范畴是“人-山对话下的成己之路”,包括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两个向度共计13个维度。其中,“我”的身体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生成的中介;“山”的情境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彰显的载体;“成己”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终极指向。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在中国的实践彰显了个人主义价值,其体验价值的意义中心是自我意识的回归和成就自我的终极指向。2)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测度量表包含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编制21个测量项)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编制32个测量项)两个部分,所编制的测量项简约地表征了所测维度,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经测度,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在不同山地旅游目的地表现出了显着差异,可作为山地旅游目的地特色化定位、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依托。除情感价值外,玉龙雪山景区在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整体水平表现上均好于苍山景区,两地在多个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维度和具体属性方面存在统计上的显着性差异。3)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之间存在复杂因果关系,证实了所构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收益”因果模型的合理性,并提出从定位重构→精神性的“召唤结构”、业态创新→具身化的“沉浸场所”、产品设计→挑战性的“成己镜像”、意境生成→差异化的“第三空间”、文化表征→神圣感的“体验世界”、情感联结→互动性的“对话之域”等方面提升优化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水平。本研究着眼于“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这一研究主题所进行的探究,是对旅游者与山地“人-山”关系新的诠释,在对3个具体研究问题做出回答后,本研究认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是山地旅游发展的内核,是山地旅游的比较优势所在,也是山地旅游内在价值彰显的重要途径,将对深化山地旅游研究并指导山地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沈丹阳[2](2020)在《城固·桔园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迈入新阶段,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在资源、生态、劳动力等因素的相互制约之下,我国城乡差距日益显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下的效用型增长已经开始促使我国小城镇转型发展,特色小镇的发展对于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地处西部地区拥有独特地域资源的小城镇来说,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是实现其区域价值及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桔园镇地处秦岭南麓浅山丘陵地带,是陕西省重点发展镇,镇域特色旅游资源、柑桔农业资源富集,然而审视其发展现状,存在产业发展模式滞后、旅游资源分散、形象特色缺失等问题。通过对现状问题的梳理,整合开发思路,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提出桔园特色小镇开发规划策略,从而推动桔园镇特色化转型发展,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类似的小城镇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本文进行了基本概念解析、相关理论和文献的梳理,结合案例总结了特色小镇典型发展模式。在现状分析过程中,对桔园镇外部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阐述,论述了桔园镇发展条件与发展现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依据现状主要问题,在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指导下,构建桔园镇特色资源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分析,同时结合GIS在空间层面对桔园镇特色资源进行多维度评价及可视化分析,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指引提供了依据。其次,针对桔园镇发展核心问题,确立了桔园特色小镇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及阶段性发展目标,确立了桔园镇“产业体系网络化、生态景观一体化、空间布局协同化、运营管理体制化的总体发展框架”。最后,基于总体策略引领,桔园镇立足生态、产业、旅游、空间、运营等多重维度,在特色资源评价与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生态景观发展结构、产业体系构建策略、旅游功能开发模式、空间布局形态结构及开发运营体制机制等五方面的策略,用于指导桔园特色小镇的发展转型。

李婷[3](2020)在《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与建设研究 ——以丽江玉龙雪山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正处于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阶段,人们消费观念与方式逐渐发生转变,对生命和生活质量提出更高需求,突出表现在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与旅游消费上。随着大健康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健康+旅游”新业态的巨大发展潜力开始显现,健康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2017年我国首批13个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公布,其中有6个属于山地环境型,山地发展健康旅游的优势逐渐凸显,这为我国山地旅游目的地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新方向。目前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迫在眉睫,当务之急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山地旅游目的地发展健康旅游的潜力加以评价,评价结果不仅可以反映其发展潜力,也能反映旅游地当前发展健康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对症下药”提供了依据。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较少,而关于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的研究更是寥若晨星,如何科学评价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发展潜力、推进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等问题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今后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评价提供科学方法,为其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帮助和经验借鉴。论文借助了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健康旅游、山地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通过文献可视化分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研究的主要内容、热点与趋势、研究历程以及作者之间、机构之间的合作网络关系,从文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山地旅游与健康旅游受政府支持力度强、政策环境利好,对其相关研究自2016年起进入迅速增长期。在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后,对相关概念进行厘清,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尝试性提出了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定义,用需求层次理论、产业融合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我国传统健康思想与中医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并联系健康旅游的发展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的“横向升级”新理解。然后对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条件与模式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了健康旅游目的地的生态依托型—生态疗养旅游地、文化驱动型—文化养心旅游地、医养植入型—医疗医护旅游地、养老综合型—养老度假旅居地、体旅融合型—运动健身旅游地等五种建设模式;结合山地的优势与劣势,归纳出三种适宜国内一般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生态依托型-山地疗养度假旅游地、文化驱动型-山地文化养生旅游地、体旅融合型-山地户外运动旅游地。基于以上分析,初步拟定了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评价指标,经过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多次专家咨询后最终确定了评价体系,利用SPSS软件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构建了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山地健康旅游产品、山地健康旅游环境、山地健康旅游管理、山地健康旅游配套服务设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2)一级指标中,山地健康旅游资源所占权重最高(0.4547),其次是山地健康旅游产品(0.2407),山地健康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和旅游环境权重相同(0.1203),占比最小的是山地健康旅游管理(0.064),说明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在山地健康旅游地的建设和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3)二级指标中,自然健康旅游资源所占权重最高(0.3637),其次为山地健康旅游专项产品(0.1925)、健康旅游专项服务设施(0.0963),说明自然健康旅游资源对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其三级指标中气候舒适度所占权重最高(0.1889),说明舒适的气候是建设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硬件”条件;(4)在山地健康旅游产品的三级指标中,山地运动旅游产品所占权重最高(0.101),其次是山地疗养旅游产品(0.0643)、山地度假旅游产品(0.0305),这表明山地运动旅游产品是当前人们广泛认同并参与到山地健康旅游活动中的重要形式,因此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离不开多元、丰富的山地运动旅游产品;(5)在山地健康旅游环境的三级指标中,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占比最高(0.4433),说明地质安全是开展山地健康旅游的重要基础保障。论文选取玉龙雪山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究,对其建设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评价,采取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走访等方法搜集相关数据、了解当地实情,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玉龙雪山旅游目的地综合得分S=3.5855,属于中等发展潜力旅游地,具有较好的发展健康旅游的潜力;(2)玉龙雪山的健康旅游产品中,山地运动旅游产品、山地疗养产品得分较高,说明适宜体旅融合型-山地户外运动旅游地、生态依托型—山地疗养度假旅游地两种建设模式;(3)基于评价结果分析和实际调研,认为当前玉龙雪山发展健康旅游的主要困境为:无力支撑“遍地开花”、人文资源“孤芳自赏”、航母策略“一枝独秀”等问题。(4)针对问题,提出了推动产业融合,丰富产品供给;整合营销力量,树立特色品牌;完善服务体系,打造智慧旅游;协调多方利益,优化旅游管理;提升安全保障,注重生态保护等五大发展路径建议。

牛嘉仪[4](2020)在《新疆莎车县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旅游业作为连接沿线国家、城市的重要纽带之一,在拉动经济增长、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的同时,能够有效促进生态环境及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沿线旅游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莎车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历史文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开发条件,旅游开发潜力巨大。但当前旅游业发展面临着资源开发程度低、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附加值不足等困境。如何将资源潜力转化为现实价值、将资发展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本县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莎车县旅游资源,明确莎车县旅游业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从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入手,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通过构建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对莎车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了本县旅游资源的品质等级结构及开发顺序;通过对莎车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就区位交通、社会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客源市场进行了详尽分析。此外,针对县内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广阔的地理空间,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最邻近点分析、核密度分析、连接度分析、通达度分析、可达性分析等,对旅游资源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和旅游交通网络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空间布局、市场开发、营销策略、产品开发方面对策建议,为莎车县旅游业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冯斐[5](2020)在《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部门,两者既具有内在差异,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属性是旅游业更具魅力的产业属性,其文化比重及其价值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效用不断扩大,是一种必然的积极的产业发展趋势。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信息,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文化事业繁荣拓展了传播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40年起飞、赶超和跨越式发展,旅游业通过“涓滴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017年,我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1,可以说,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产业部门亟待通过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打造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增长新引擎。因此,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既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向国际社会积极倡议“一带一路”愿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长江经济带作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在地理区位上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覆盖全国21%的国土面积,GDP和人口占比均超过全国的40%,域内拥有以长江流域文化为载体,丰富多元、底蕴深厚的文旅资源。伴随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的文旅经济也从单一扩张转向融合发展,开始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然而,“实践之树常青,但理论却是灰色的”,相比于如火如荼的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对于文旅融合产业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将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对其文旅融合产业的体系性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以资源创新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特征分析—能力评价—区域差异—效率测度—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为研究框架,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1)通过详实的文献梳理与概念辨析,对文旅产业的资源系统和融合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阐释;(2)借助历史分析法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该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识别;(3)基于专家访谈与统计分析,构建了系统而全面的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4)并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各要素维度的资源能级进行了有效评价,从而挖掘区域内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特征;(5)基于时空特征,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6)基于研究结果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地研究,本文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在资源端存在阶段性特征,包括2007年以前的项目带动阶段、2008至2010年的要素驱动阶段;2011至2013年的融合发展阶段以及2014年之后的创新驱动阶段;(2)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具有多层级结构,由基底层、中间层、潜力层三个层级以及条件性资源、主体性资源、发展性资源3大体系构成;(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能级的区域特征呈固化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下游区域“多极均衡发展”、中游地区的“两翼互补拉动”、上游地区的“四川单极突进”总体发展态势;在时间序列上呈现稳态提升趋势,尤其是2011年进入融合发展阶段以来,文旅融合资源总体水平快速增长。(4)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时变性特征明显,且投入冗余情况较严重,具体表现为:1)总体层面及三大区域都表现出阶梯上升状的资源利用效率特征;2)主体性资源系统中的文旅企业规模、文旅人资规模以及发展性系统维度中的文旅生态资源、区域创新资源的投入冗余率较高;3)从区域来看,与上游和下游相比,中游地区的投入冗余情况相对较好,各项投入要素的冗余水平基本平衡。(5)资源要素对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向不尽相同。其中,文旅市场规模HB与文旅生态资源ML对于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相反,区域交通条件FCD、对外依存度FTD、文旅品质资源QRS对现阶段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则具有一定的消极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协调发展5个方面的建议:(1)建立全域视角的要素协调平台,探索文旅融合产业新形象与新品牌;(2)注重区域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促进文旅市场主体内新业态的形成;(3)协同旅游、经济与生态间关系,提升区域文旅产业耦合度与融合性;(4)正视沿线省区的空间差异特征,通过跨区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5)降低文旅融合过程的投入冗余,实现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高效发展。

苏鹏[6](2020)在《潍坊滨海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特征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旅游景区(点)系统是区域旅游目的地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它是由不同层次的景区以及景点所构成的,具有层次性与复杂性的系统。目前关于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的较少,也没有形成理论系。近年学者对此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绝大多数是关于A级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特征及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对在一定区域内由不同级别以及类别组成的景区(点)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滨海地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的研究也较少。潍坊滨海区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是国内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而潍坊则作为风筝的故乡、世界风筝之都,同时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公布的重要沿海开放城市,拥有较为悠久的海洋开发历史以及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传承。潍坊滨海区位于潍坊市主城区以北,山东半岛的中北部、我国最大的内海渤海南岸,于2010年被设立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短短的十年内由一片荒芜的盐碱地发展成了现代化新城,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海洋化工业以及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集群。与此同时,伴随着潍坊滨海区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与扶持力度的不断增加,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但总体来讲,由于开发年限较短暂,潍坊滨海区旅游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对其旅游景区(点)系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鉴于以上背景,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以及在对潍坊市滨海新区旅游景区(点)进行调研、分类和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潍坊市滨海新区旅游景区(点)类型和分布进行分析,并从空间分布特征、布局形态特征、结构关系特征、连通性特征四方面进行研究,构建潍坊市滨海新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分析框架。在分析框架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α指数、β指数、γ指数、紧密度指数以及平均路径长等分析方法,分析潍坊滨海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的特征,并指出潍坊市滨海区旅游景区(点)系统存在的问题。经过研究发现,目前潍坊滨海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的问题主要有:空间分布均衡性存在问题,分布较为集中;连通性有待提升,交通有待进一步改善;景区交流互动不紧密,未形成合力;特色优势不集中,缺乏高品质景区(点)等,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随后,本文从优化布局、整合开发、提高连通性以及加强合作等几个方面,提出优化潍坊滨海新区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的对策,以求对潍坊滨海区的旅游可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增强地区旅游经济活力,科学均衡发展上出一份力。

段启慧[7](2020)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威远县穹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全域旅游概念自提出后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旅游业而言,全域旅游是旅游业面临转型升级发展时期的重大战略导向,是旅游业的一场深刻变革,自提出至今已形成了各地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局面。全域旅游涉及全域空间,涵盖全域业态,围绕全域资源进行开发,力求实现全民共建共享智慧成果的目标。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全域旅游品牌打造及与之对应的品牌产品体系构建也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首先以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品牌识别理论、旅游开发的RMP(昂普)理论、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论文撰写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归纳总结等方法对论文相关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全域旅游、旅游产品、旅游品牌、品牌旅游产品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发展共性及优势举措,将其借鉴融入到本文的理论依据中。其次,通过对全域旅游进行解读,指出全域旅游化、旅游品牌化、品牌产品化、产品体系化“四化”角度的重要性,并以此为思路构建出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品牌旅游产品开发“四全”体系,即首要对全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其次对全域旅游品牌进行设计,再次对全域开发空间进行优化,最后打造全域品牌产品的开发体系。之后,本文以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为研究对象,对威远县整体概况、威远穹窿地质遗迹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进行探究,分析威远县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威远县面临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天府旅游名县、全域旅游示范区等重大发展机遇,但存在威远穹窿品牌产品支撑不够、威远穹窿文化挖掘不够、现有旅游产业资源融合不够等问题。最后,结合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对威远县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全域旅游背景下威远县穹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并在该体系的基础之上围绕威远穹窿旅游主品牌,穹窿古砦文化、穹窿山水度假、穹窿森林生态、穹窿工业遗产、穹窿乡村休闲旅游子品牌,构建“主+子”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以五方面为重点进行具体旅游产品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注重产业融合、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理念的运用,以达到威远县旅游资源的物尽其用。这一新的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既能有效解决区域面临的产品与品牌之间的关系问题,实现旅游知名度的提升,又能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县域各层面综合实力的提升。本文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构建的威远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类似地区如何正确看待品牌与旅游产品之间的关系提供思考,为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提供发展思路。

易帆[8](2019)在《全域旅游下山岳型景区协同发展研究 ——以石门县夹山风景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全域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同时,国内对山岳型景区这一特定景区类型的研究较少,根据分析,山岳型景区主要有历史名山风景区、自然风光景区、生态度假景区三大发展方向。山岳型景区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其内部子系统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用协同学的理论和方法展开研究具有适用性和可行性。通过理论研究,并引入协同学理论和哈肯模型,发现山岳型景区协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建设具有巨大的带动发展,通过对时间段协同度的分析,得出全域旅游建设对区域发展带来的重要推动作用。对山岳型的影响因子、动力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系统间的协同能力是序参量,并受资源管理、组织、技术、文化四个方面的影响。在以上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竞合、特色化、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交通便捷五大发展原则;总结出当前环境下的山岳型景区主要有政府、企业、产业、资源、市场五大协同发展模式;从定位、空间布局、交通游线组织、项目打造、配套建设等方面提出山岳型景区协同发展的方法论。最后引入石门县案例,将石门县全域旅游发展体系下的石门县县城、夹山风景区、夹山镇与南峰村的关系进行梳理,并对夹山风景区的建设进行重点研究,以现状评价作为出发点,用协同学观点展开评价,并从范围及空间控制、战略定位、项目策划与营销、道路交通规划、资源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提升、综合运营管理等多方面展开提升改造内容,以求减少内部矛盾,以提升景区协同发展度。

陈维彬[9](2019)在《乡村振兴导向下的村落景区构建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城乡发展不均衡,乡村发展相对滞后则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表现。2017年10月,党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标志着乡村振兴成为接下来的我国的工作重心,而乡村旅游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乡村发展新动力,如何借力乡村旅游振兴乡村发展是当前的问题。杭州市临安区作为“千万工程”的先行践行区,其乡村规划起步较早,已取得了较多的经验与成果,并于2017年3月提出建设村落景区工作,重点培育10个试点村落景区,摸索美丽乡村的转型升级路径。因此探索乡村振兴导向下临安村落景区规划策略是解决目前临安乡村建设瓶颈、引导村落景区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途经。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文献研读、理论剖析、实地调研与案例实证相结合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理论推演,总结概括村落景区的概念定义、特征类型,分析当前村落景区存在的问题,解析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内涵,提出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的规划策略,以期能够助力临安乡村发展,并为同类型的乡村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结合文献综合分析与相关理论推导,分析当前城乡统筹、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明确界定“村落景区”的定义、特征与类型,为读者勾勒出清晰的认知体系;(2)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临安乡村规划的发展趋势,总结目前村落景区建设的可取之处,剖析村落景区业态、游览体验、乡土特色、建设氛围、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3)运用德菲尔法,通过文献查阅、相关标准查阅总结归纳出影响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的指标因子,构建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标的权重,得出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的规划侧重点,为后文构建村落景区的规划策略提供评价体系支撑(4)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辨析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的内涵,基于此构建村落景区关于产业振兴、环境振兴、文化振兴、制度振兴、社会振兴五方面的规划策略,总结提出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的规划模式;(5)依据前文的研究成果,将规划策略与模式运用到笔者参与的村落景区实际项目中,验证规划策略与模式的可行性。总的来说,乡村振兴导向下的村落景区这一乡村建设发展新路径的本质,就是以乡村振兴为引领,以乡村旅游为抓手,将村落与景区统筹建设,充分吸收政府、社会资本、村民主体的力量,破解乡村发展的瓶颈,构建利于乡村现代化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新型乡村发展模式,以达到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最终目的。

王梦婕[10](2019)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丹凤县旅游资源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的陕西省商洛市的丹凤县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特困县,在经过对其旅游相关资源的综合性分析之后发现,其各类旅游相关资源等级一般,旅游资源典型程度不高,旅游发展涉及的各类因素发展相对欠缺,属于典型的旅游资源非优区及发展欠发达区域。本文试图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探讨丹凤县旅游后期发展的对策,为丹凤县的旅游及相关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同时也是从对丹凤县的研究出发,找到类似旅游资源非优县域的评价方法并对其旅游发展寻找相应的途径。经过对全域旅游及县域旅游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的研究与探讨后,本文首先对丹凤县域范围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级、分类并分析了各基本类型的分布特征;随后在旅游资源等级评价里,首先利用AHP方法结合yaaph软件检构建了资源评价模型,之后采用模糊多层次综合评判方法计算得出丹凤县旅游资源总得分为6.8596,等级一般;再结合旅游资源储量、平均品质、空间分布类型与交通状况的量化评价,综合得出丹凤县旅游资源储量与平均品质较低、景区呈现聚集分布但受制于地形与交通而难以发展的结论。随后,文章依据实地调查、文献分析以及286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现阶段丹凤县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相关的理论基础研究了丹凤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可行性并针对丹凤县的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其全域旅游发展路径。

二、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景区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景区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1)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旅游者需求和目的地选择的新特点
        二、目的地开发及转型发展的新要求
        三、山地旅游深度体验性特质挖掘的新机遇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山地旅游研究
        二、非功用性相关研究
        三、山地旅游非功用性相关研究
        四、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问题、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重、难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山地旅游
        二、非功用性旅游体验
        三、体验价值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情境理论
        二、情感认知评价理论
        三、顾客感知价值理论
    第三节 山地的功用性与非功用性分析
        一、山地功用性:生存与生产的物质空间
        二、山地非功用性:浪漫与理想的精神王国
        三、山地旅游:亟待回归的非功用性实现路径
第三章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解析
    第一节 分析方法阐述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
        二、资料分析方法:扎根理论
        三、数据来源
        四、分析工具
    第二节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解构过程
        一、扎根理论的分析准备
        二、开放式编码
        三、主轴式编码
        四、选择式编码
        五、理论饱和与研究的科学性
    第三节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逻辑机理
        一、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
        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
        三、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实质
第四章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测度
    第一节 测度准备与步骤阐述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
        二、案例地选择
        三、测度步骤阐述
    第二节 量表开发与问卷设计
        一、从扎根理论到概念化、操作化的理论探讨
        二、量表开发过程概述
        三、研究变量与测量项选择
        四、问卷内容与形式
        五、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第三节 数据收集与量表检验
        一、数据收集与筛选
        二、差异显着性检验与样本概况
        三、信度与效度分析
        四、量表生成
    第四节 案例地测度结果对比评价
        一、测度结果总体评价
        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对比分析
        三、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对比分析
第五章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维度组态分析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
        二、研究假设
        三、体验价值“投入-收益”模型构建
    第二节 “投入-收益”模型定性比较分析
        一、研究方法选择
        二、定性比较分析过程
        三、定性比较组态阐释
    第三节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水平的优化提升
        一、定位重构:精神性的“召唤结构”
        二、业态创新:具身化的“沉浸场所”
        三、产品设计:挑战性的“成己镜像”
        四、意境生成:差异化的“第三空间”
        五、文化表征:神圣感的“体验世界”
        六、情感联结:互动性的“对话之域”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局限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局限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山地旅游网络游记文本目录
    附录B 云南玉龙雪山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调查问卷
    附录C 云南苍山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调查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2)城固·桔园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实践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特色小镇
        2.1.2 规划策略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产业集群理论
        2.2.3 新型城镇化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4 典型发展模式剖析
        2.4.1 产业发展模式
        2.4.2 空间组织模式
        2.4.3 运营管理模式
3 桔园镇发展现状与特色评价
    3.1 桔园镇发展现状
        3.1.1 发展条件
        3.1.2 现状基础
        3.1.3 现状问题总结
    3.2 桔园镇特色资源整合
        3.2.1 特色资源构成
        3.2.2 特色资源属性
    3.3 桔园镇特色资源评价
        3.3.1 确定评价对象
        3.3.2 确立评价指标
        3.3.3 设置评价语集
        3.3.4 多维要素评价
        3.3.5 空间综合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桔园镇特色小镇发展的思路及框架
    4.1 总体思路
        4.1.1 发展理念
        4.1.2 战略定位
        4.1.3 发展目标
        4.1.4 发展重点
    4.2 发展框架
        4.2.1 生态景观构建
        4.2.2 产业转型发展
        4.2.3 空间融合布局
5 桔园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规划策略
    5.1 生态格局规划
        5.1.1 发展思路
        5.1.2 生态格局构建
        5.1.3 分类引导策略
    5.2 产业网络构建
        5.2.1 构建思路
        5.2.2 产业转型策略
        5.2.3 产业体系构建
    5.3 旅游功能开发
        5.3.1 开发思路
        5.3.2 功能开发路径
        5.3.3 旅游产品谱系构建
        5.3.4 旅游空间布局
    5.4 空间布局规划
        5.4.1 布局思路
        5.4.2 空间布局策略
        5.4.3 空间结构布局
    5.5 开发运营策略
        5.5.1 权责化主体分工协作
        5.5.2 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
        5.5.3 可持续运营收益来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表目录
致谢

(3)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与建设研究 ——以丽江玉龙雪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大健康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1.1.2 “健康+旅游”新业态发展潜力巨大
        1.1.3 山地发展健康旅游的优势逐渐凸显
        1.1.4 中国山地旅游目的地亟需转型升级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文献分析数据来源
        1.2.2 健康旅游研究综述
        1.2.3 山地旅游研究综述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健康旅游
        2.1.2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需求层次理论
        2.2.2 产业融合理论
        2.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4 我国传统健康思想与中医理论
第3章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建设条件与模式分析
    3.1 建设条件分析
        3.1.1 环境条件
        3.1.2 资源价值
        3.1.3 产品基础
        3.1.4 市场构成
    3.2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
        3.2.1 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
        3.2.2 山地建设健康旅游目的地的优劣势
        3.2.3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
第4章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
    4.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4.2.1 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
        4.2.2 运用德尔菲法筛选、调整指标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4.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3.1 AHP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4.3.3 权重结果分析
    4.4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第5章 丽江玉龙雪山旅游目的地实证研究
    5.1 玉龙雪山健康旅游发展概况
        5.1.1 研究区域
        5.1.2 旅游业发展水平
        5.1.3 山地健康旅游资源
        5.1.4 山地健康旅游产品
        5.1.5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5.2 玉龙雪山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评价
        5.2.1 问卷调查与数据评价分析
        5.2.2 评价结果与分析
    5.3 玉龙雪山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路径
        5.3.1 推动产业融合,丰富产品供给
        5.3.2 整合营销力量,树立特色品牌
        5.3.3 完善服务体系,打造智慧旅游
        5.3.4 协调多方利益,优化旅游管理
        5.3.5 提升安全保障,注重生态保护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第一轮专家调査问卷:指标筛选
附录2 第二轮专家调査问卷:权重打分
附录3 玉龙雪山健康旅游评价—游客调查问卷
附录4 玉龙雪山健康旅游评价—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新疆莎车县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旅游资源
        2.1.1 概念演变
        2.1.2 分类基础
    2.2 旅游资源评价
        2.2.1 评价方法
        2.2.2 研究领域
    2.3 旅游资源开发
        2.3.1 开发模式
        2.3.2 开发路径
        2.3.3 现实存在问题
    2.4 相关理论基础
        2.4.1 旅游区位论
        2.4.2 增长极理论
        2.4.3 网络化理论
3 莎车县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3.1.1 旅游资源调查
        3.1.2 旅游资源分类
        3.1.3 主要旅游资源情况
    3.2 评价指标遴选
        3.2.1 指标遴选思路
        3.2.2 成熟指标模型借鉴
        3.2.3 初选指标池构建
    3.3 指标筛选及确定
        3.3.1 指标筛选过程
        3.3.2 指标及体系确定
    3.4 指标权重
        3.4.1 评价体系各层次权重确定
        3.4.2 权重结果分析
    3.5 指标评价及资源分级标准
        3.5.1 指标评价标准
        3.5.2 资源分级标准
4 莎车县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4.1 莎车县旅游资源评价
        4.1.1 定性分析
        4.1.2 定量评价
        4.1.3 评价小结
    4.2 莎车县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4.2.1 区位交通支持条件分析
        4.2.2 社会经济支持条件分析
        4.2.3 政策环境分析
        4.2.4 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4.2.5 客源市场条件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GIS的莎车县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5.1 基础数据处理
        5.1.1 旅游资源点位选取
        5.1.2 数据资料来源及处理
    5.2 莎车县旅游资源总体空间分布结构
        5.2.1 空间分布类型
        5.2.2 地形地貌分析
        5.2.3 基于水系的缓冲区分析
    5.3 连接度分析
        5.3.1 α指数分析
        5.3.2 β指数分析
        5.3.3 γ指数分析
    5.4 通达度分析
        5.4.1 通达度指数
        5.4.2 紧密度指数
    5.5 可达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莎车县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6.1 开发思路
    6.2 空间分区策略
    6.3 市场开发策略
        6.3.1 形象定位
        6.3.2 目标市场
        6.3.3 营销策略
    6.4 产品开发策略
        6.4.1 旅游产品开发
        6.4.2 旅游线路开发
7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莎车县旅游资源评价指标调查表
附录二 莎车县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致谢

(5)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创新
        二、研究思路创新
        三、研究内容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研究
        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研究
        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量化研究
        六、区域层面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实证研究
        七、长江经济带文化及旅游相关研究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长江经济带相关研究趋势
        四、文旅融合产业相关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评述与启示
        一、现有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二、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规模经济理论
        二、新资源理论
        三、资源基础理论
        四、发生学理论
        五、嵌入式理论
        六、区域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
        一、概念界定
        二、文旅融合产业主体类型及动力机制
        三、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定义及属性
        四、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的特征
    第三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理论分析框架
        一、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分析框架搭建依据
        二、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分析框架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脉络及历史变迁
        一、总体发展脉络
        二、发展历史变迁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现状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开发现状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演化特征
        一、空间功能演化特征
        二、区域政策演化特征
        三、文旅资源演化特征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特征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特征分析
        二、基于资源要素维度的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依据
        一、研究设计与技术路径
        二、现有研究中文旅融合产业评价体系的描述性统计
        三、基于扎根理论对现有文献指标的三阶段编码分析
    第二节 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维度分析
        二、“嵌入式”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要素系统结构
        三、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第三节 指标选择和评价赋权
        一、指标甄别与筛选
        二、指标评价模型
        三、指标赋权处理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综合评价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水平评价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二、长江经济带各发展阶段资源水平评价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整体水平评价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一、资源要素维度的耦合机理分析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三、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耦合协调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各子系统发展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要素耦合协调度的类型分析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效率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效率分析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投入冗余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投入冗余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投入冗余分析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计量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一、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层面的实证结果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6)潍坊滨海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特征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滨海旅游区在其中的地位
        1.1.2 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已成为区域旅游经济的重点研究对象
        1.1.3 潍坊滨海新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优化上的地域需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滨海旅游区研究综述
        1.4.2 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及内涵
        2.1.1 旅游景区(点)
        2.1.2 旅游空间结构
        2.1.3 旅游系统
        2.1.4 旅游景区(点)系统
        2.1.5 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优化
    2.2 相关理论与方法
        2.2.1 旅游系统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点一轴系统理论
        2.2.4 核心—边缘理论
第3章 潍坊市滨海区概况
    3.1 区位概况
        3.1.1 地理区位概况
        3.1.2 交通区位概况
        3.1.3 经济区位概况
    3.2 自然环境概况
        3.2.1 地质环境概况
        3.2.2 气候环境概况
        3.2.3 水文环境概况
        3.2.4 自然资源概况
    3.3 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3.3.1 行政区划与人口概况
        3.3.2 经济发展水平概况
    3.4 旅游业发展概况
    3.5 旅游资源概况
第4章 潍坊市滨海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分析
    4.1 潍坊市滨海区旅游景区(点)基本概况
        4.1.1 旅游景区(点)类型
        4.1.2 旅游景区(点)分布情况
    4.2 潍坊市滨海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分析
        4.2.1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2.2 布局形态特征分析
        4.2.3 结构关系特征
        4.2.4 连通性特征分析
    4.3 潍坊市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4.3.1 空间分布均衡性存在问题,分布较为集中
        4.3.2 连通性有待提升,交通有待进一步改善
        4.3.3 景区交流互动不紧密,未形成合力
        4.3.4 特色优势不集中,缺乏高品质景区(点)
第5章 潍坊市滨海区旅游景区(点)系统优化策略建议
    5.1 优化布局,集中优势,实现层次化发展格局
        5.1.1 集中优势,发挥核心带头作用
        5.1.2 串联发展,构建旅游带
        5.1.3 均衡发展,推进边缘地带建设
    5.2 整合开发,共同发展,打品牌、增特色,强品质
        5.2.1 加强旅游资源调查,提升优化空间
        5.2.2 实现资源整合,树立整体品牌形象,打造区内特色线路体系
        5.2.3 完善产品体系,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建设高品质景区
        5.2.4 贯彻“大旅游”发展理念,实现旅游一体化发展
        5.2.5 区内联动发展,完善产业链条,提升消费水平
        5.2.6 优化客源结构、精准对接需求,实施节庆引爆
    5.3 完善交通,提高连通性
        5.3.1 继续加强交通建设,增强东西向交通
        5.3.2 完善旅游集散中心体系
        5.3.3 增强自驾服务体系
        5.3.4 加强主城区建设,实现强力支撑
    5.4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内外联动共赢
        5.4.1 积极融入大旅游圈,加强与周边区市合作
        5.4.2 搭建合作平台,多领域共同发力
结论
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全域旅游背景下威远县穹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全域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的一种新理念
        1.1.2 品牌旅游产品是增强全域旅游竞争力的关键
        1.1.3 威远穹窿是威远县世界级旅游品牌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全域旅游相关研究
        1.3.2 旅游产品相关研究
        1.3.3 旅游品牌与品牌旅游产品相关研究
        1.3.4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新颖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新颖点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全域旅游
        2.1.2 旅游产品
        2.1.3 旅游品牌
    2.2 理论基础
        2.2.1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2.2 品牌识别理论
        2.2.3 旅游开发的RMP(昂普)理论
        2.2.4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体系构建
    3.1 全域旅游解读
    3.2 全域旅游背景下品牌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3.2.1 全域旅游化
        3.2.2 旅游品牌化
        3.2.3 品牌产品化
        3.2.4 产品体系化
    3.3 品牌旅游产品开发“四全”体系构建
        3.3.1 全域旅游资源整合
        3.3.2 全域旅游品牌设计
        3.3.3 全域开发空间优化
        3.3.4 全域品牌产品打造
第4章 威远县旅游开发基础条件分析
    4.1 威远县概况
        4.1.1 区位条件
        4.1.2 自然地理环境条件
        4.1.3 社会经济环境条件
    4.2 威远穹窿地质遗迹特征
        4.2.1 威远穹窿地质构造特征
        4.2.2 威远穹窿形成与演化
    4.3 威远县旅游发展现状
        4.3.1 威远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4.3.2 威远县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5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威远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5.1 威远优势旅游资源确定
        5.1.1 威远穹窿旅游资源类型
        5.1.2 威远穹窿旅游资源重新审视
        5.1.3 威远县优势旅游资源评价
        5.1.4 威远穹窿优势旅游资源分区
    5.2 威远穹窿旅游品牌设计
        5.2.1 威远穹窿旅游品牌识别
        5.2.2 威远穹窿旅游品牌定位
        5.2.3 威远穹窿旅游品牌推广
    5.3 威远穹窿全域旅游开发布局
        5.3.1 一心
        5.3.2 两环
        5.3.3 五区
    5.4 威远穹窿品牌旅游产品打造
        5.4.1 威远穹窿品牌旅游产品体系构建
        5.4.2 威远穹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全域旅游下山岳型景区协同发展研究 ——以石门县夹山风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全域旅游
    2.2 山岳型景区
    2.3 协同学理论
第三章 全域旅游下山岳型景区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1 山岳型景区与周边城镇协同发展分析
        3.1.1 山岳型景区与城镇相互作用分析
        3.1.2 模型构建
        3.1.3 模型变量与内涵
        3.1.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3.2 山岳型景区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序参量
        3.2.1 山岳型景区系统动力因素分析
        3.2.2 山岳型景区系统序参量识别
第四章 全域旅游下山岳型景区协同发展机制构建
    4.1 全域旅游背景下山岳型景区协同发展的原则
        4.1.1 竞合原则
        4.1.2 特色化原则
        4.1.3 以人为本原则
        4.1.4 生态优先原则
        4.1.5 交通便捷原则
    4.2 山岳型景区协同发展模式
        4.2.1 政府主导模式
        4.2.2 企业引领模式
        4.2.3 产业主导模式
        4.2.4 资源主导模式
        4.2.5 市场主导模式
    4.3 山岳型景区主题定位
        4.3.1 发展目标定位
        4.3.2 功能定位
        4.3.3 形象定位
    4.4 山岳型景区空间布局
        4.4.1 空间布局的原则
        4.4.2 山岳型景区主要空间布局模式
    4.5 山岳型景区交通体系与游线组织
        4.5.1 外部交通体系规划
        4.5.2 内部交通及游线规划
    4.6 山岳型景区项目设计
        4.6.1 山岳型景区项目设计的原则
        4.6.2 山岳型景区项目设计的方法
    4.7 山岳型景区配套设施发展
        4.7.1 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4.7.2 品牌营销
        4.7.3 资源环境保护
        4.7.4 综合运营管理
        4.7.5 信息化建设
第五章 石门县全域旅游体系下的夹山风景区
    5.1 典型案例选取
        5.1.1 石门县
        5.1.2 夹山风景区
    5.2 石门县全域旅游发展体系
        5.2.1 石门县全域旅游城乡体系建设
        5.2.2 石门县全域旅游空间布局
    5.3 夹山风景区现状分析
        5.3.1 旅游资源评价
        5.3.2 周边产品供给分析
        5.3.3 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
        5.3.4 小结
    5.4 夹山风景区协同发展规划
        5.4.1 范围及空间控制
        5.4.2 空间结构
        5.4.3 功能分区
        5.4.4 战略定位
        5.4.5 项目策划与营销
        5.4.6 道路交通规划
        5.4.7 资源环境保护
        5.4.8 基础设施提升
        5.4.9 综合运营管理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与启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石门县2006-2017 年模型构建指标数据
    附录2 模型分析标准化后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9)乡村振兴导向下的村落景区构建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的攻坚点
        1.1.2 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趋势
        1.1.3 我国乡村建设的发展及遇到的问题
        1.1.4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兴未艾
        1.1.5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的基本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综述
        2.1.1 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演变过程
        2.1.2 城乡统筹的理论研究进展
    2.2 国内外乡村振兴发展进程综述
        2.2.1 国外乡村振兴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2.2 国内乡村振兴发展进程综述
    2.3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进程综述
        2.3.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进程综述
        2.3.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进程综述
    2.4 国内外乡村旅游建设实践研究
        2.4.1 国外乡村旅游建设实践研究综述
        2.4.2 国内乡村旅游建设实践研究综述
    2.5 本章小结
3 村落景区构建的理论解析
    3.1 村落景区概念构建的逻辑解析与概念界定
        3.1.1 相关概念解读分析
        3.1.2 村落景区概念构建的逻辑解析
    3.2 村落景区的概念界定
        3.2.1 村落景区的定义
        3.2.2 村落景区的名字提出缘起与释义
    3.3 村落景区的构建动因与特征解析
        3.3.1 村落景区的构建动因
        3.3.2 内部特征
        3.3.3 外部特征
        3.3.4 村落景区的分类
    3.4 本章小结
4 乡村旅游发展与村落景区现状分析
    4.1 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发展分析
        4.1.1 国家层面的乡村旅游地分布情况
        4.1.2 浙江省乡村建设发展与乡村旅游发展
    4.2 临安乡村规划建设阶段
        4.2.1 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点
        4.2.2 美丽乡村精品线:线
        4.2.3 村落景区:面
    4.3 临安村落景区规划建设情况
        4.3.1 临安村落景区的建设基础
        4.3.2 临安村落景区的分类情况
        4.3.3 临安村落景区的资金投入情况
        4.3.4 临安村落景区的运营管理
    4.4 临安村落景区存在的问题
        4.4.1 业态创新不足
        4.4.2 游览体验不佳
        4.4.3 乡土特色不强
        4.4.4 建设氛围不浓
        4.4.5 运营动力不足
    4.5 本章小结
5 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乡村振兴内涵解读
    5.2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景区内涵解读与构建目标
    5.3 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评价指标的选取
    5.4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5.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5.4.2 构建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综合评价的判断矩阵
        5.4.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5.4.4 分配各评估指标的权重
    5.5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5.6 综合评价体系指向下的村落景区注意要点
    5.7 本章小结
6 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6.1 村落景区规划的资源要素分析
        6.1.1 村落景区的区位资源
        6.1.2 村落景区的旅游资源
        6.1.3 村落景区的设施资源
    6.2 乡村振兴导向下的村落景区规划模式的路径构建
        6.2.1 生态维育策略:优化乡村环境
        6.2.2 文化重塑策略:重现乡土风情
        6.2.3 三产发展策略:促进三产融合
        6.2.4 多方治理策略:实现有效治理
        6.2.5 社会更新策略:增强乡村活力
    6.3 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流程与模式结构图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村落景区构建路径的规划实践—杭州市天目山村落景区
    7.1 天目山景区及周边村落群概况
        7.1.1 天目山景区旅游市场特征分析
        7.1.2 天目山村落景区各村落基本情况
    7.2 天目山村落景区现状特征
        7.2.1 交通区位
        7.2.2 行动计划背景
        7.2.3 生态格局解析
        7.2.4 人文资源解析
    7.3 天目山村落景区存在问题
        7.3.1 产业结构不完善
        7.3.2 景村环境不协调
        7.3.3 文化氛围不浓郁
        7.3.4 治理基础较薄弱
        7.3.5 发展活力较不足
    7.4 天目山村落景区规划策略
        7.4.1 统筹村域资源,定位景区品牌形象
        7.4.2 确立各区主题,构建村域产业体系
        7.4.3 导控村域风貌,优化村域旅游环境
        7.4.4 彰显月乡文化,丰富村域人文活动
        7.4.5 完善治理体系,打造村域和谐社会
        7.4.6 搭建致富平台,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7.5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表目录
附录二 :“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综合评价指标评估”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三 :“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综合评价指标评估”AHP专家咨询问卷(乡村规划评价因子重要性比较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10)全域旅游背景下丹凤县旅游资源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全域旅游”研究现状
        1.3.2 县域旅游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全域旅游
        2.1.2 县域旅游
        2.1.3 旅游资源
    2.2 理论基础
        2.2.1 合作竞争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旅游产业融合理论
3 丹凤县概况及旅游资源特征
    3.1 丹凤县基本情况
        3.1.1 丹凤县自然环境
        3.1.2 丹凤县地理区位
        3.1.3 丹凤县交通概况
        3.1.4 丹凤旅游政策环境
        3.1.5 丹凤县社会经济概况
    3.2 丹凤县旅游资源概况
4 丹凤县旅游资源评价及现状分析
    4.1 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构建
        4.1.1 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4.1.2 旅游资源储量与平均品质分析
        4.1.3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与景区交通状况分析
    4.2 丹凤县旅游资源评价结果与分析
        4.2.1 旅游资源等级评价计算过程及评价结果
        4.2.2 旅游资源储量与平均品质评价及结果
        4.2.3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与景区交通状况分析
    4.3 丹凤县旅游产品现状分析
        4.3.1 依托物质文化资源的观光型产品
        4.3.2 依托以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体验型产品
    4.4 丹凤旅游市场调查分析
        4.4.1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4.4.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4.5 丹凤县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4.5.1 发展理念未能与时俱进
        4.5.2 旅游配套设施功能不齐全
        4.5.3 旅游新业态培育不足
        4.5.4 旅游投资少,项目推进难度大
        4.5.5 宣传力度欠缺,推广方式不新颖
        4.5.6 产业融合程度较低,旅游发展缺乏支撑
    4.6 本章小结
5 全域旅游背景下丹凤县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5.1 丹凤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5.1.1 政府的政策支持
        5.1.2 持续增长的旅游需求和稳定的客源市场
        5.1.3 逐步完善的交通条件
        5.1.4 城乡环境的持续优化
    5.2 全域旅游背景下丹凤县旅游发展思路
        5.2.1 全域旅游理念引领
        5.2.2 坚持可持续性绿色生态发展
        5.2.3 全域旅游合理规划
    5.3 丹凤县全域旅游发展对策和建设路径
        5.3.1 “全时空”“全要素”构建丹凤旅游产品体系
        5.3.2 “全产业”“全方位”促进丹凤产业融合发展
        5.3.3 “全部门”“全社会”助力丹凤旅游发展
        5.3.4 “全过程”“全游客”优化丹凤旅游体验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景区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研究[D]. 史鹏飞. 云南财经大学, 2021
  • [2]城固·桔园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沈丹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与建设研究 ——以丽江玉龙雪山为例[D]. 李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新疆莎车县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 牛嘉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冯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潍坊滨海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特征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D]. 苏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7]全域旅游背景下威远县穹窿品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段启慧.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8]全域旅游下山岳型景区协同发展研究 ——以石门县夹山风景区为例[D]. 易帆.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2)
  • [9]乡村振兴导向下的村落景区构建路径研究[D]. 陈维彬.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2)
  • [10]全域旅游背景下丹凤县旅游资源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 王梦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景区定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