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光谱仪触发选择系统仿真

北京光谱仪触发选择系统仿真

一、北京谱仪触发判选系统的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赵静[1](2021)在《χcJ→γV(ρ,φ,ω)的辐射衰变研究》文中认为利用BESⅢ实验在2009年和2012年采集的447.9兆ψ(2S)数据,本论文研究了χcJ→γV(J-0,1,2,V-ρ,φ,ω)的辐射衰变过程,并测量了相应的衰变分支比为:B(χc1 → γρ)=(202.7±3.8±11.6)× 10-6,B(χc2 → γρ)=(16.5±2.1±1.3)× 10-6,B(χc0 → γφ)=(3.27±1.21±0.33)× 10-6,B(χc1 → γφ)=(24.3±2.21±1.12)× 10-6,B(χc2→γφ)=(3.0±1.12±0.55)× 10-6,B(χc0 → γω)=(9.35±1.96±0.94)× 10-6,B(χc1 → γω)-(69.87±3.17±3.77)× 10-6,B(χc2 → γω)=(3.10±1.24±3.32)× 10-6,在这些结果中,第一项误差是统计误差,第二项是系统误差。其中,χc2→γρ和χc0→γω是首次观测到,信号显着性分别是8.8σ和5.3σ。另外,利用观测到的较大的信号数,我们做了χc1→γV的螺旋度振幅分析。此外,我们计算了χc1→γV衰变中矢量介子的横向极化分量的分数 fT(χc1 → γρ)=0.052±0.009±0.004,fT(χc1 → γφ)=0.12±0.05±0.04,fT(χc1 → γω)=0.060±0.022±0.011。

师晓东[2](2021)在《北京谱仪Ⅲ上D0和(?)0衰变到π+π-π+π-中偶CP占比和强相角差的测量》文中研究指明自2012年发现Higgs粒子后,粒子物理研究主要包括两个大的研究方向:对标准模型的精确测量和对新物理的直接寻找。BEPCⅡ/BESⅢ实验是目前国际上唯一一个运行能量在τ-charm能区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已经成功运行了十多年,保持着良好的探测器性能,收集到了高质量的大统计量数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高能实验物理研究的平台。在本论文中,利用BESⅢ的数据,进行了如下两项研究。CKM矩阵作为标准模型中一个基本量,其幺正性特点表现为一个闭合的三角形,对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测量是精确检验标准模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目前三个内角中精度最差的γ角,其测量需要D的衰变信息(包括强相角差、偶CP比例、衰变宽度比等)作为外部输入参数。随着B工厂采集的更多的数据,γ角的精确测量亟需更精确的D衰变信息。利用BESⅢ采集的2.93 fb-1的(?)=3.773 GeV数据,测量了D→4π±中的偶CP 比例和强相角差,得到的结果均比之前的实验测量结果精度更高,为B工厂通过BΠ→DK±等过程精确测量γ角提供了重要的输入参数,进而有助于精确测量CKM矩阵检验标准模型。暗物质,作为当下粒子物理的“乌云”之一,不能被标准模型所解释。尽管在天文观测中有很多确凿的证据,但至今没有直接观测到暗物质,对于其性质也无定论。对此一些新物理模型,例如次最小超对称模型(NMSSM),预测夸克偶素可以辐射衰变到一个新粒子A0,并继续衰变到两个超中性子χ0,而χ0是暗物质的一个可能候选者,因此可以通过夸克偶素的辐射衰变寻找暗物质。利用BESⅢ收集的4.481亿ψ(3686)数据,重建得到88.48百万J/φ事例,对粲夸克偶素J/ψ辐射衰变到暗物质的过程进行了寻找。在未观测到显着信号的情况下,基于频率学派的CLs方法,在90%置信水平下计算了该过程的分支比的上限,其中对应m(A0)为0的情况上限为7.0×10-7,好于之前CLEO-c的结果大约6倍。另外,利用本分析结果,对NMSSM的两个理论参数cos θA和tan β进行了约束。本论文还介绍了预研阶段的STCF对撞机实验。作为可能的下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STCF的亮度比目前BEPCII的亮度提高了至少50倍,能获得更多高质量的陶粲能区的数据。对于目前预研阶段的STCF,物理模拟工作需要快模拟软件来帮助进行模拟研究,本文对该快模拟软件的开发工作进行了介绍。

高勇贵[3](2021)在《北京谱仪上粲重子Λc+自旋量子数的测量以及χcJ→φφ的实验测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粲重子Λc+是粲重子谱中质量最轻的成员,它的夸克组分是一对轻夸克(u,d)和一个重粲夸克(c)。在旁观者模型中,Λc+仅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即通过c→W+s和c→W+d模式衰变。因此,对Λc+衰变的实验研究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弱相互作用在重子衰变中的动力学机制。Λc+粲重子以及粲重子谱的实验知识,将为研究底重子谱以及底重子衰变到Λc+粲重子的衰变提供重要输入信息。单个粲重子的强子弱衰变是宇称守恒破缺的。两体衰变Λ+→ Λπ+是通过W弱相互作用传播子进行的,即c→W+s。Λ和π粒子的耦合态可以处于S-波和P-波。通过粲重子的衰变末态,可以研究粲重子的极化,从而观测它的宇称不守恒。对于处在母粒子Λc+质心系中Λ粒子,极化角分布的形式为dN/dcosθΛ∝1+αΛπ+cosθΛ,其中αΛπ是衰变非对称参数。由u,d,s和c夸克组成的重子属于SU(4)多重态。Λc+下标c代表它带有单个c夸克,上标+表示它带一个正电荷。在SU(4)群中它属于20’混合多重态中,夸克模型预测它的自旋和宇称为JP=1/2+。Λc+的自旋曾经由NA32实验组进行过测量,他们探测的粲重子Λc+是从固定靶实验π-Cu→Λc+DX中产生,用衰变道Λc+→pK-π+来重建粲重子,共挑选出160个Λc+候选事例。由于实验数据统计量有限,未能确定Λc+自旋为J=1/2。现在,粒子表(PDG)中Λc+粒子自旋量子数来自于夸克模型预测。到目前为止,尚无有关其自旋信息的直接实验测量。我们采用实验数据分析中常用的螺旋度振幅理论来分析Λc+的自旋假说。螺旋度振幅理论的优点是能量部分和角度部分能被清晰分离开,同时每一级都是相对独立的,级联衰变研究起来相对容易。测量所用的实验数据采用BESⅢ在质心能量(?)=4.6GeV 处收集的积分亮度为587 pb-1的数据,利用反应过程e+e-→Λc+Λc-产生Λc+Λc-粲重子对。我们利用单标方法重建Λc+Λc-粲重子对,即在实验上探测Λc+衰变到pKS0,Λπ+,∑0π+和Σ+π0的事例,另一边的Λc-不探测,共用四个衰变道来重建Λc+。使用极大似然法来确定Λc+的自旋参数,其中使用的公式为螺旋振幅分析得到的联合角分布,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后我们采用TOY MC方法进行检验,发现自旋1/2假说相比于自旋3/2更可取,其统计显着性大约为6倍标准偏差。因此,得出的结论是Λc+的自旋为1/2,这与朴素夸克模型的预期一致。实验最终测得,相比于自旋量子数为3/2,Λc+自旋量子数为1/2的统计检验为6.07-0.30+0.38倍标准偏差。Λc+自旋量子数的确立,有助于我们研究粲重子激发态和底夸克重子的性质。在DD阈值以下,粲偶素包括ηc,J/Ψ,hc,χcJ(J=0,1,2)以及Ψ(2S),它们在实验上得到了很好的测量。粲偶素谱和它的衰变,是研究强相互作用和非微扰QCD理论的重要场所。比如,寻找新的粲偶素态,研究这些粲偶素的产生和衰变性质,测量质量和宽度,精确测量粲偶素态之间的跃迁(辐射跃迁或强子跃迁),以及寻找新的衰变道,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了解粲偶素衰变中的强相互作用和它们的衰变机制。北京谱仪实验特别适合于研究轻质和重质粲偶素态,这得益于这些粲偶素样本统计量大且本底干净。北京谱仪的主要物理目标之一是研究低于开放粲阈的粲偶素的衰变性质。Ψ(2S)可以跃迁到χcJ,J/Ψ已及ηc等,特别适合于研究粲偶素谱及其跃迁。χcJ其夸克组分是cc,是粲夸克偶素中的自旋三重态,我们将从Ψ(2S)的辐射衰变中探测χcJ,然后研究χcJ→ΦΦ强衰变过程。χcJ的自旋宇称是J++。在领头阶的QCD理论中,χcJ的强子衰变被描述为从cc湮灭至两个胶子,然后强子化为轻强子末态。如果忽略奇异夸克的质量,χcJ→ΦΦ的衰变分支比受到螺旋度守恒定则的支配,χcJ衰变分支比将会被大大压低。这导致了理论计算的分支比远小于实验测量值。尤其χc1→ΦΦ的衰变,考虑到全同粒子对称性的要求,衰变分支比受到进一步压低。理论计算比实验测量的分支比压低一个数量级以上。我们采用螺旋振幅理论对Ψ(2S)→ γχcJ,χcJ→ΦΦ,Φ→K+K-K+K-四级衰变进行分析,并减除非共振态的贡献以及它们之间的干涉。我们采用BESⅢ探测器在质心能量为3.686 GeV处采集的总共106+341兆的Ψ(2S)数据。然后用极大似然法进行拟合,最后测量得到χcJ→ΦΦ的分支比,其结果如下,其中第二项和第三项分别是统计误差和系统误差。分支比测量结果将有助于检验量子色动力学以及理解粲偶素衰变动力学原理。Br[χc0→ΦΦ]=(8.1 ± 0.2±0.4)× 10-4,Br[χc1→ΦΦ]=(4.5±0.1± 0.3)× 10-4,Br[χc2→ΦΦ]=(12.6±0.2 ± 1.0)× 10-4.对于χc0的质量和宽度测量结果为:χc0 质量:3414.60 ± 0.30±0.95 MeV,χc0 宽度:10.98 ± 0.55 ± 1.81 MeV.其在PDG中的值为:质量3414.71±0.30MeV和宽度10.8±0.6 MeV。从结果中可以看到χc0的质量统计误差与PDG平均值精度相当,宽度的统计精度则比PDG精度更高,考虑系统误差后测量结果与PDG值在一倍标准偏差内一致。对于χc0→ΦΦ(0+→1-1-)衰变道,螺旋振幅比值测量结果如下:|F1,1|/||F0,0|=0.274 ± 0.003±0.001.对于χc2→ΦΦ(2+→1-1-)的测量结果如下:|F0,1|/||F0,0|=1.285±0.217±0.039,|F1,-1|/||F0,0|=1.365± 0.206± 0.058,|F1,1|/||F0,0|=1.011 ± 0.175±0.126.对于χc0→ΦΦ的螺旋度振幅比值,pQCD的理论预言值与测量结果在理论误差范围里一致,但对于χc2→ΦΦ衰变,pQCD理论和3P0模型的预测结果都与测量结果有较大差别。χcJ分支比的测量有助于人们了解它的衰变机制,χc0质量和宽度的测量有助于理论QCD去解释粲介子结构,螺旋度振幅比值的测量将可以检验pQCD理论和3P0模型对其的预言,这些都将完善人们对χcJ粲偶素物理的认识。

陈端友[4](2021)在《D_s+→K_s0K-π+π+衰变的振幅分析和绝对分支比测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Ds+→KS0K-π+π+作为Cabibbo允许的衰变过程,具有分支比大,本底污染少的特点,因而在Ds测量中常被用作标记过程。CLEO-c实验组分别于2008年和2013年用4.17 GeV质心能量处所采集到积分亮度为298和586 pb-1大小的数据样本两次报告了该过程的分支比,其结果受限于统计量少,中间过程不明确导致探测效率不精准。可见,用振幅分析的方式研究Ds+KS0K-π+π+衰变的内部结构以减小误差,对于它自身的分支比测量和用它为标记过程的分支比的测量是很有必要的。此外,Ds+→K*(892)+K*(892)0是Ds+→/KS0K-π+π+衰变的主要中间过程,研究清楚K*(892)0与K*(892)+不同轨道角动量间的比份可为理论上计算横向极化与纵向极化进而研究CP破坏提供输入值。本文基于BESIII探测器在4.180-4.230 GeV质心能量处所采集到6.32 fb-1的数据样本,用双标记法挑选出事例数为1379,纯度为94.70%的样本。通过对该衰变进行首次振幅分析确定了其主要的中间过程,并测量出相应的拟合比份和分支比:其中,K*(892)+→KS0π+,K*(892)0→K-π+和a0(980)-→K-。第一项误差为统计误差,第二项误差为系统误差。本项研究工作填补了Ds+→KS0K-π+π+衰变振幅分析的空白,且测量了Ds+→K*(892)+K*(892)0衰变中K*(892)0与K*(892)+不同轨道角动量间的比份。根据振幅分析的结果更新了蒙特卡洛样本后,我们进行了Ds+→K0K-π+π+衰变的绝对分支比测量。测量时,分别用单标记法和双标记法挑选了单标记样本和双标记样本,求出相应的效率和产额,并依此测量了Ds+→KS0K-π+π+衰变的绝对分支比为(1.46 ± 0.05stat±0.05sys)%,也由此可得到ds+→K*(892)+K*(892)0衰变绝对分支比为(5.34 ± 0.39stat±0.64sys)%。对比PDG的结果,上述两项绝对分支比具有目前测量结果的最高精度。

宋娇娇[5](2020)在《ψ(3686)→Ω-(?)+衰变过程中的振幅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研究强子的产生和衰变过程测量强子的自旋、宇称、极化等性质,有助于深入理解强子的内部结构,对QCD的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本论文通过分析北京谱仪在北京正负对撞机上于2009和2012年采集的448×106个φ(3686)事例样本,首次测量了φ(3686)→Ω-Ω+,Ω-→K-Λ→K-pπ-,Ω+→K+Λ→K+pπ+物理过程的螺旋度振幅、Ω→KA衰变过程衰变参数ΦΩ、以及在14.2倍标准偏差显着性下确定了Ω-的自旋是3/2,而不是1/2。基于JΩ=3/2的测量值,螺旋振幅度测量结果为:h1=0.30±0.11±0.04,Φ1=0.69±0.41±0.13(A1/2,1/2/A1/2,-1/2=h1eiΦ1);h3=0.26±0.05±0.02,Φ3=2.60±0.16±0.08(A3/2,1/2/A1/2,-1/2=h3eiΦ3);h4=0.51±0.03±0.01,Φ4=0.34±0.80±0.31(A3/2,3/2/A1/2,-1/2=h4eiΦ4)。同时测量了Ω→KΛ的衰变参数:ΦΩ-=-ΦΩ+=4.29±0.45±0.23。ΦΩ-的测量结果表明Ω→KΛ过程中D-波起主导作用,这与理论预测的P-波起主导有所不同。上述测量结果存在第二组解,但是只有Φ1和Φ4有明显差别,其他测量值很接近:h1=0.31±0.10±0.04,Φ1=2.38±0.37±0.14;h3=0.27±0.05±0.02,Φ3=2.57±0.16±0.05;h4=0.51±0.03±0.01,Φ4=1.37±0.68±0.18;ΦΩ-=-ΦΩ+=4.15±0.44±0.20。ψ(3686)→Ω-Ω+衰变参数αψ计算结果是αψ=0.24±0.10.通过Ω-/Ω+单标记的分析方法,测量ψ(3686)→Ω-Ω+的分支比结果是:B(ψ(3686)→Ω-Ω+)=(5.85±0.12±0.24)× 10-5,前者为统计误差,后者为系统误差,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由之前的8.2%降为4.6%。

班正灵[6](2020)在《北京谱仪Ⅲ上ψ(2S)→π03(π+π-)和J/ψ→γ3(π+π)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J/ψ粒子的发现,ψ(2S)、ηc、hc等粲偶素粒子相续被发现,粲偶素衰变研究对于理解量子色动力学各种作用机制和粲偶素家族谱具有重要意义,hc粒子作为粲偶素家族成员之一,对它的衰变模式知之甚少,利用ψ(2S)通过π0hc过程可以对hc新的衰变模式进行寻找和研究。量子色动力学预言了新型强子的存在,如胶球、混杂态和多夸克态等,而J/ψ粒子的辐射衰变则是研究新型强子和轻强子谱的理想场所。本论文利用BESⅢ上获取的ψ(2S)和J/ψ数据开展了自旋单态粲偶素hc新的衰变模式的寻找和新型强子的研究。利用BESⅢ探测器采集的447.9 × 106的ψ(2S)事例,通过ψ(2S)→π0hc过程对hc衰变到3(π+π-)进行了研究,经过事例选择、本底分析,在3(π+π-)不变质量谱上未观测到明显的hc信号,在90%的置信水平下测量得到了hc→3(π+π-)的分支比上限为:B(hc→3(π+π-))<2.89 × 10-3。利用BESⅢ探测器采集的10 × 109的J/ψ事例,对J/ψ→γ3(π+π-)衰变进行了分析,在3(π+π)不变质量谱上存在X(1840)结构,但不对称,X(1840)的线性谱形在pp质量阈上有快速下降的形状。利用参数化的Flatte公式和两个相互干涉的Breit-Wigner函数分别去拟合该结构,均能较好的描述数据:(1)利用参数化的Flatte模型,X(1840)与pp末态表现出较强的耦合,耦合强度gpp2/g02=3.00±0.41,该耦合强度为非零的统计显着性为17.2σ。(2)采用两个相互干涉的Breit-Wigner函数拟合模型,拟合得到X(1840)和X(1880)的质量、宽度以及联合分支比分别为:#12以上两种拟合模型的结果显示观测到X(1840)与pp质量阈存在关联的迹象,说明可能存在一个粒子与pp末态或低于pp质量阈的窄共振态有很强的耦合。

冯俊华[7](2020)在《北京谱仪Ⅲ实验上3.773-4.600 GeV能量区间内e+e-→Φη产生截面的测量》文中指出从2003年Belle合作组发现X(3872)以来,一系列的类粲偶素态(XYZ态)被BaBar、Belle、CLEO和BESⅢ合作组在e+e-碰撞中观察到。如:Belle合作组在B±→K±π+π-J/ψ衰变中观测到X(3872);BaBar合作组在e+e-→π+π-J/ψ衰变过程观测到Y(4260),并被CLEO和BESⅢ合作组确认;BSESⅢ合作组在e+e-→π+π-J/ψ衰变过程观察到Y(4260)和Y(4360)。Y态的发现引发了对其性质的大量讨论。由于Y态产生于e+e-的湮灭中,故其量子数为JPC=1--。然而,Y态的本质仍然是一个谜。为了理解这些Y态的本质,人们提出许多理论解释,如混杂态、四夸克态或着强子分子模型。然而,这些模型都不能很好的解释实验上观察到的现象。寻找新的衰变模式以及测量相应衰变过程产生截面的line-shape将有助于对Y态的理解,并且可以完善现有的理论模型。BESⅢ合作组在质心能量(?)3.773 GeV上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样本,为寻找类粲偶素态和研究它们的性质提供了机会。本文利用BESⅢ探测器收集的范围为[3.773,4.600]GeV的数据样本,测量衰变过程为e+e-→Φη的玻恩截面,并且利用该过程寻找Y(4260)或者Y(4360)。遗憾的是,未能在该过程中找到它们存在的显着特征。

齐婷[8](2020)在《STCF上EMC位置、能量分辨率设计指标的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获取约100亿个J/ψ事例的大数据样本,是世界上唯一工作在τ-粲物理能区的大型科学装置,其在T-粲物理能区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北京谱仪(BESⅢ)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的探测器。电磁量能器(EMC)是BESⅢ上探测中性径迹的重要子探测器之一,其位置分辨率和能量分辨率对其探测能力有重要的影响。作为我国下一代粒子物理加速器计划之一,对超级T-粲工厂(STCF)上EMC位置、能量分辨率等设计指标的研究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对J/Ψ→γγφ蒙特卡罗样本(MC)的研究,探讨超级τ-粲工厂(STCF)上EMC位置、能量分辨率等重要设计指标。本工作主要使用基于BESⅢ以及STCF的离线软件环境,产生模拟J/ψ→γγφ信号道和本底道的衰变过程的蒙特卡罗样本,并由此MC样本进一步研究EMC位置分辨、能量分辨对光子探测效率的影响,给出信号与本底选择效率随探测器位置、能量分辨变化的趋势,得到效率曲线,为STCF确定符合物理目标的EMC参数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进而提高下一代探测器建设经费使用效率。本工作测量到了信号与本底道在不同EMC位置、能量分辨效率的变化趋势,并进一步发现提高EMC能量分辨率可以更好的提升信号的探测效率,有效降低本底噪声的污染。

刘珂[9](2020)在《BESⅢ上半轻衰变D+→(?)1(1270)0e+ve的首次观测和纯轻衰变Ds+→τ+vτ的测量》文中提出在标准模型中,粲介子的半轻子衰变过程中的强、弱作用能够很好地被分离处理,因此,理论上比较容易计算它们的跃迁率。其衰变振幅正比于CKM矩阵元与强子弱流形状因子的乘积,其中,CKM矩阵元表征弱相互作用中不同夸克的跃迁几率,而形状因子则描述终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在实验上研究粲介子的半轻子衰变对理解弱衰变过程中的非微扰强相互作用动力学有重要作用。三十年前,夸克模型曾预言了D介子到S波和P波的一系列半轻跃迁。随后,D介子到S波的半轻跃迁已经在理论和实验上被广泛研究。然而,D介子到P波的跃迁在BESⅢ实验之前还没有在实验上得到证实。含有奇异夸克的轴矢量介子K1(1270)0是1P1态和3P1态的混合态,其中混合角为θK1。早期,理论基于ISGW2夸克模型在忽略K1混合时预言D0(+)→K1(1270)e+ve的分支比在0.1%(0.3%)的量级。而近期的理论预期半轻衰变D+→K1(1270)0e+ve的分支比对混合角θK1非常敏感。尽管K1(1270)粒子在不同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理论上从不同过程中提取的θK1的值及其符号却存在较多争议。与其他过程相比,末态含有轴矢量粒子的粲介子半轻衰变为探讨轴矢量粒子的性质提供了一个非常理想的低背景环境。在实验上测定此类衰变的分支比,对探讨K1混合角有重要作用。本文第一项工作通过分析工作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Ⅱ上的北京谱仪Ⅲ在质心系能量(?)=3.773GeV采集的积分亮度为2.93fb-1的ψ(3770)数据,在国际上首次寻找到D+介子到轴矢介子的半轻衰变D+→K1(1270)0e+ve,信号的统计显着性大于13.5σ。测得的衰变分支比为B[D+→K1(1270)0e+ve]=(2.30 ±0.26-0.21+0.18±0.25)×10-3,其中前两项误差分别为统计误差和系统误差,最后一项误差来源于外部输入的次级衰变K1(1270)0→K-π+π0分支比的误差。该工作测得的分支比与CLFQM和LCSR理论预期相符合,支持θK1等于33°或者57°的理论预言,同时排除了θK1为负值的理论预言。该衰变的分支比占D+介子半轻衰变宽度的1.4%,该比值在ISGW模型的预期值1%和ISGW2模型的预期值2%之间。结合D0→K1(1270)-e+ve衰变分支比的世界平均值和D0(+)的寿命,该工作还测得Γ[D+→K1(1270)oe+ve]/Γ[D0→K1(1270)-e+ve]=1.2±0.7,这个结果与同位旋守恒预期值1相符合。另一方面,在标准模型中,粲介子D+和Ds+可以通过一个虚W+玻色子衰变为轻子和其对应的中微子,其中W+中间玻色子是在c夸克和q(d,s)夸克湮灭过程中产生的。初态c夸克和q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可以被参数化为一个描述衰变几率大小的衰变常数fD中。粲介子的纯轻子衰变过程的振幅正比于CKM矩阵元与衰变常数的乘积。在粲介子物理中,衰变常数fD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其精密测量对检验格点QCD的计算有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实验还不能通过B介子的纯轻子衰变精密测量B介子的衰变常数fB,而一些实验只能输入理论计算的fB,因此,fB的理论计算就变得非常重要。如果fD+和fD+通过了实验的检验,联合理论精密计算的fD+:fDs+:fB的比值及fD+与fD+衰变常数的测量值,就可以间接得到B介子的衰变常数fB的值,对关于衰变常数的理论计算作出关键的实验检验,进而对改进理论计算精度是非常关键的。此外,精确测量标准模型中的基本参数CKM矩阵元也是粒子物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实验上精密测量各矩阵元,能够精密检验CKM矩阵的么正性以及归一化特性,任何与期望值显着的偏离都预示着CKM矩阵是不完备的,从而揭示新物理存在的迹象。另外,在实验上精密测量Ds+介子纯轻衰变的分支比,对探讨T-μ轻子普适性也有重要意义。本文第二项工作分析北京谱仪Ⅲ在质心系能量(?)=4.178 GeV采集的积分亮度为3.19 fb-1的Ds数据,使用τ+→μ+vμvτ衰变道,测量了Ds+→τ+vτ的衰变分支比为B(Ds+→τ+vτ)=(5.22±0.21±0.17)%。测量结果与国际其他实验CLEO-c,Belle和BABAR的测量结果以及BESⅢ使用τ+其他衰变道的测量结果一致。结合CKMFitter给出的CKM矩阵元|Vcs|的世界平均值,该工作测得Ds+介子的衰变常数为fDs+=250.8±5.0±4.4MeV。使用最新的LQCD计算出的衰变常数fDs+,该工作测得CKM矩阵元|Vcs|的值为|Vcs|=0.981±0.020 ± 0.017。联合目前Ds+→μ+vμ分支比的世界平均值,我们测得分支比的比值(?)=9.51±0.62,这与标准模型轻子普适性的预期值9.74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没有发现轻子普适性破却的迹象。

王维平[10](2019)在《北京谱仪Ⅲ上Λc+的产生行为研究和连续能区R值的精确测量》文中指出在粒子物理学中,作为标准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量子色动力学是允许我们计算夸克与胶子在极小距离内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量子场理论,然而当今的粒子物理实验不能直接观测到孤立于强子的夸克和胶子。夸克和胶子的碎裂过程因其本身的复杂性而尚未被以第一性原理的角度理解。因此,利用正负电子对撞实验来研究强子,尤其是带有重味夸克的强子的产生和衰变就成了研究夸克与胶子如何形成强子,进而组成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的强有力的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北京谱仪Ⅲ探测器上物理数据的不断累积,对粲重子∧c+在其运动学阈值附近的产生行为的研究成为可能。我们利用北京谱仪Ⅲ在质心能量s=4574.5,4580.0,4590.0和4599.5 MeV采集的数据,以极高的精度测量了正负电子对撞产生粲重子对,即e+e-→∧c+∧c-的截面。在测量中,粲重子的十个Cabibbo-favored衰变道被用来独立地重建∧c+和∧c-粒子,每一个衰变道都会得到一个截面值。最终e+e-→∧c+∧c-的玻恩截面值是各个衰变道得到的截面值的加权平均。实验在质心能量仅高出粲重子对产生阈值1.6 MeV的4574.5 MeV处测得了迄今为止最为精确的截面值:236±11±46 pb,这里第一项为统计误差第二项是系统误差。这一结果清楚地表明了该过程在阈值附近显着的截面增强现象,预示着粲重子复杂的产生机制。此外,利用质心能量点s=4574.5和4599.5 MeV处大统计量的数据,我们首次在实验上通过测量粲重子产生时的极角角分布获得了粲重子的电形状因子GE与磁形状因子GM的比值|GE/GM丨,其结果分别为1.14±0.14±0.07和1.23±0.05±0.03。这些测量结果为粲重子的产生机制和内部结构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精度的实验资料。作为正负电子对湮没产生强子的总截面与产生μ轻子对的截面之比,R值测量对精确检验标准模型及量子色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R值测量精度的提高对改善跑动的电磁耦合常数在Z波色子质量处的取值a(MZ2)以及μ子反常磁矩aμ的测量精度有极大帮助。利用北京谱仪Ⅲ采集的数据,我们在连续能区s=2.2324至3.6710 GeV共计14个能量点系统地研究强子事例挑选策略,开发并优化相应的蒙特卡洛模拟工具,计算了初态辐射修正因子,为R值测量作了充分准备。

二、北京谱仪触发判选系统的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谱仪触发判选系统的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χcJ→γV(ρ,φ,ω)的辐射衰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简介
    1.1 物质的微观结构
    1.2 标准模型
        1.2.1 基本粒子的构成
        1.2.2 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1.2.3 希格斯玻色子
    1.3 强子谱
        1.3.1 夸克模型
        1.3.2 夸克的属性
    1.4 粲偶素和类粲偶素
        1.4.1 粲偶素能谱
        1.4.2 粲偶素跃迁
        1.4.3 类粲偶素
    1.5 BESⅢ实验
    1.6 论文的选题和结构
2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
    2.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
    2.2 北京谱仪
        2.2.1 束流管
        2.2.2 主漂移室
        2.2.3 飞行时间计数器
        2.2.4 电磁量能器
        2.2.5 μ子鉴别器
        2.2.6 超导磁体
        2.2.7 触发判选系统
        2.2.8 电子学系统
        2.2.9 在线数据获取系统
    2.3 北京谱仪的物理目标
    2.4 BESⅢ离线软件系统
        2.4.1 离线数据处理计算环境
        2.4.2 BESⅢ离线数据框架
        2.4.3 BESⅢ探测器模拟系统
        2.4.4 BESⅢ离线重建系统
        2.4.5 BESⅢ刻度系统
        2.4.6 BESⅢ物理分析工具软件
3 χ_(cJ)→γρ的分支比测量
    3.1 背景
    3.2 数据样本和蒙特卡洛模拟
    3.3 常规的事例筛选条件
    3.4 χ_(cJ)→γρ的研究
        3.4.1 事例筛选条件
        3.4.2 本底分析
        3.4.3 不变质量谱的拟合
    3.5 系统误差估计
4 χ_(cJ)→γφ的分支比测量
    4.1 事例筛选条件
    4.2 本底分析
    4.3 不变质量谱的拟合
    4.4 系统误差估计
5 χ_(cJ)→γω的分支比测量
    5.1 事例筛选条件
    5.2 本底分析
    5.3 不变质量谱的拟合
    5.4 系统误差估计
6 螺旋度振幅分析
    6.1 ψ(2S)→γ_1χ_(c1),χ_(c1)→γ_2ρ,ρ→π~+π~-螺旋度振幅分析
        6.1.1 检查产生子
        6.1.2 输入输出检查
        6.1.3 拟合数据
    6.2 ψ(2S)→γ_1χ_(c1),χ_(c1)→γ2φ,φ→K~+K~-螺旋度振幅分析
        6.2.1 检查产生子
        6.2.2 输入输出检查
        6.2.3 拟合数据
    6.3 ψ(2S)→γ_1χ_(c1),χ_(c1)→γ2ω,ω→π~+π~-π~0螺旋度振幅分析
        6.3.1 检查产生子
        6.3.2 输入输出检查
        6.3.3 拟合数据
7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北京谱仪Ⅲ上D0和(?)0衰变到π+π-π+π-中偶CP占比和强相角差的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粒子物理学
        1.1.1 发展历史
        1.1.2 标准模型
        1.1.3 发展前景
    1.2 论文的选题与结构
        1.2.1 研究D~0/(?)~0衰变到4π~±中偶CP比例和强相角差的意义
        1.2.2 在J/ψ的辐射衰变中寻找暗物质过程的意义
        1.2.3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实验装置
    2.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简介
        2.1.1 注入器
        2.1.2 储存环
        2.1.3 实验数据
    2.2 北京谱仪简介
        2.2.1 对撞区和束流管
        2.2.2 主漂移室
        2.2.3 飞行时间探测器
        2.2.4 电磁量能器
        2.2.5 μ子计数器
        2.2.6 超导磁体
        2.2.7 电子学系统
        2.2.8 触发判选系统
        2.2.9 数据获取系统
    2.3 北京谱仪离线软件
        2.3.1 离线软件平台
        2.3.2 探测器模拟
        2.3.3 探测器离线刻度
        2.3.4 离线事例重建系统
        2.3.5 物理分析软件工具
    2.4 超级陶粲工厂简介
        2.4.1 超级陶粲工厂加速器简介
        2.4.2 超级陶粲工厂探测器简介
        2.4.3 超级陶粲工厂离线软件系统简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D→4π~±中偶CP的比例和强相角差的测量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方法
        3.2.1 GGSZ方法
        3.2.2 ψ(3770)→D~0(?)~0的振幅
        3.2.3 偶CP比例测量的方法
        3.2.4 强相角差测量的方法
        3.2.5 相空间分bin模式
    3.3 数据样本和蒙特卡洛模拟
    3.4 事例重建
        3.4.1 初选条件
        3.4.2 单标记D的重建
        3.4.3 双标记D的重建
    3.5 偶CP比例的测量
        3.5.1 使用纯CP标记道
        3.5.2 使用π~+π~-π~0标记道
        3.5.3 使用K_S~0/K_L~0π~+π~-标记道
        3.5.4 使用全部标记道
    3.6 强相角差的测量
        3.6.1 K_i的测量
        3.6.2 c_i、s_i的测量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通过J/ψ的辐射衰变寻找暗物质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方法
    4.3 数据样本和蒙特卡洛模拟
    4.4 ψ(3686)→π~+π~-J/ψ,J/ψ→anything过程的重建
        4.4.1 ψ(3686)→π~+π~-J/ψ,J/ψ→anything过程的事例选择
        4.4.2 ψ(3686)→π~+π~-J/ψ,J/ψ→anything数目的提取
    4.5 ψ(3686)→π~+π~-J/ψ,J/ψ→γ+invisible过程的重建
        4.5.1 ψ(3686)→π~+π~-J/ψ,J/ψ→γ+invisible过程的事例选择
        4.5.2 本底的研究和估计
        4.5.3 对能谱的讨论和信号提取
    4.6 分支比上限的计算
        4.6.1 计算上限的方法
        4.6.2 系统误差的估计
        4.6.3 上限结果和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STCF快模拟软件的开发
    5.1 研究背景
    5.2 快模拟软件的模拟机制
    5.3 快模拟软件的检验
    5.4 快模拟软件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D→4π~±中偶CP比例和强相角差的测量
    6.2 通过J/ψ的辐射衰变寻找暗物质
    6.3 STC快模拟软件的开发
参考文献
附录A D→4π~±中偶CP的比例和强相角差的测量的附录
    A.1 分bin模式的介绍
    A.2 量子关联信号MC产生的检验
    A.3 全重建标记道单标记产额的检验
附录B 通过J/ψ的辐射衰变寻找暗物质的附录
    B.1 中性粒子的控制样本
        B.1.1 光子的控制样本
        B.1.2 中子和反中子的控制样本
        B.1.3 K_L~0的控制样本
    B.2 信号谱形的修正
    B.3 信号模型的讨论
    B.4 提取信号的结果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3)北京谱仪上粲重子Λc+自旋量子数的测量以及χcJ→φφ的实验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文
    1.1 标准模型
    1.2 粲重子Λ_c~+
    1.3 粲偶素衰变
第二章: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
    2.1 物理目标
    2.2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ijing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 BEPC)
    2.3 北京谱仪(Beijing Spectrometer Ⅲ,BESⅢ)
        2.3.1 束流管(Beam Pipe)
        2.3.2 主漂移室(Main Drift Chamber)
        2.3.3 飞行时间计数器(Time of Flight)
        2.3.4 电磁量能器(Electromagnetic Calorimeter)
        2.3.5 μ子探测室(Muon Chamber)
        2.3.6 超导磁体(Superconducting Solenoid Magnet)
        2.3.7 触发判选系统(Trigger System)
        2.3.8 数据获取系统(Data Acquisition System)
        2.3.9 离线数据分析系统(Offline Data Analysis System)
        2.3.10 离线软件系统(BESⅢ Offline Software System)
        2.3.11 事例产生子(Generator)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Λ_c~+自旋量子数的测量
    3.1 引言
    3.2 螺旋度振幅分析
        3.2.1 联合角分布
        3.2.2 联合角分布的特例e~+e~-→Λ_c~+Λ_c~-,Λ_c~+→pK_S~0
    3.3 实验数据和蒙特卡罗模拟
        3.3.1 实验数据
        3.3.2 软件框架与蒙特卡罗样本
    3.4 事例选择条件
        3.4.1 Λ_c~+→pK_S~0以及Λ_c~-→pK_S~0
        3.4.2 Λ_c~+→Λπ~+以及Λ_c~-→Λπ~-
        3.4.3 Λ_c~+→∑~0π~+以及Λ_c~-→∑~0π~-
        3.4.4 Λ_c~+→∑~+π~0以及Λ_c~-→Σ~-π~0
    3.5 极大似然拟合
    3.6 实验数据的拟合结果
    3.7 矩分布
    3.8 自旋假说显着性的统计检测
    3.9 系统误差
        3.9.1 带电径迹与粒子鉴别PID
        3.9.2 光子效率与Λ重建效率
        3.9.3 π~0效率
        3.9.4 ΔE,信号区和边带区
        3.9.5 M_(π~0π~0)的否决
        3.9.6 本底权重因子ω~(bg)
    3.10 本章总结
第四章: χ_(cJ)→φφ衰变的实验测量
    4.1 引言
    4.2 实验数据与蒙卡模拟
    4.3 数据分析
        4.3.1 事例挑选
        4.3.2 本底研究
    4.4 螺旋度振幅分析
        4.4.1 联合角分布公式
    4.5 χ_(c0)质量分辨
    4.6 极大似然法
    4.7 拟合结果
    4.8 系统误差分析
    4.9 分支比计算
    4.10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列表
参加学术会议
致谢

(4)D_s+→K_s0K-π+π+衰变的振幅分析和绝对分支比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引言
    1.1 粒子物理及其发展史
    1.2 标准模型
        1.2.1 夸克模型
        1.2.2 电弱统一的规范理论
        1.2.3 量子色动力学
    1.3 粲物理
        1.3.1 粲偶素
        1.3.2 D介子及其家族
    1.4 单标记与双标记法
    1.5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1.6 论文结构
    1.7 本章小结
Chapter2 探测器与样本
    2.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2.2 北京谱仪
        2.2.1 主漂移室
        2.2.2 飞行时间计数器
        2.2.3 电磁量能器
        2.2.4 超导磁铁
        2.2.5 μ子鉴别器
        2.2.6 触发判选和数据获取系统
    2.3 BESⅢ离线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
        2.3.1 BESⅢ离线数据处理和物理分析过程
        2.3.2 BESⅢ离线软件平台
        2.3.3 BESⅢ事例产生子
        2.3.4 BESⅢ探测器模拟系统
        2.3.5 BESⅢ离线刻度系统
        2.3.6 BESⅢ离线重建系统
    2.4 实验样本
    2.5 蒙特卡罗样本
    2.6 本章小结
Chapter3 重建径迹和粒子鉴别
    3.1 好中性径迹的选择
    3.2 好带电径迹的选择
    3.3 带电径迹的鉴别
        3.3.1 利用电离能损(dE/dx)进行粒子鉴别
        3.3.2 K和π的鉴别
    3.4 π~0和η的重建
    3.5 η'的重建
    3.6 K_S~0的重建
    3.7 D_s~-→K~-π~+π~-区别于Ds~-→K_S~0K~-的条件
    3.8 D_s的优化
    3.9 本章小结
Chapter4 D_s~+→K_S~0K~-π~+π~-衰变的振幅分析
    4.1 样本挑选
    4.2 本底分析
    4.3 样本纯度
    4.4 振幅分析模型
        4.4.1 振幅分析的介绍
        4.4.2 振幅分析程序
        4.4.3 概率密度函数和似然值的构造
        4.4.4 本底概率密度函数的获取
        4.4.5 自旋因子
        4.4.6 Blatt-Weisskopf势垒因子
        4.4.7 传播子
    4.5 拟合比份、干涉及其统计误差
    4.6 统计显着性的计算
    4.7 振幅分析的中心解
    4.8 拟合性能的检查
    4.9 系统误差
    4.10 本章小结
Chapter5 D_s~+→K_S~0K-π+π+衰变的绝对分支比测量
    5.1 事例挑选
    5.2 单标记产额与效率
    5.3 双标记产额与效率
    5.4 绝对分支比的计算
    5.5 系统误差
    5.6 绝对分支比的结果和各项中间过程的分支比
    5.7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Chapter 7 附录
    7.1 质心能量E_(cm)=4190-4220,4230 MeV的官方MC样本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图
    7.2 计算得到的本底PDF与本底官方MC的比较
    7.3 D_s~+→K_S~0K~-π~+π~+衰变的中心解在各个方向的投影图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图
    7.4 M_(K_S~0K-π+),M_(K_S~0π+)和M_(K-π~+)的投影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ψ(3686)→Ω-(?)+衰变过程中的振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1.2 强子结构
    1.3 粲偶素及其衰变
    1.4 重子对产生和衰变
    1.5 论文的选题和结构
第二章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
    2.1 BEPCⅡ简介
    2.2 BESⅢ探测器
        2.2.1 主漂移室(MDC)
        2.2.2 时间飞行计数器(TOF)
        2.2.3 电磁量能器(EMC)
        2.2.4 超导磁铁
        2.2.5 μ子计数器(MUC)
        2.2.6 触发判选系统
        2.2.7 电子学系统
        2.2.8 在线数据获取系统
    2.3 BESⅢ离线软件系统
        2.3.1 BESⅢ离线软件框架
        2.3.2 BESⅢ探测器MC模拟系统
        2.3.3 BESⅢ离线重建系统
        2.3.4 BESⅢ离线刻度系统
        2.3.5 BESⅢ物理分析软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ψ(3686)→Ω~-(?)~+级联衰变过程的角分布
    3.1 螺旋度坐标系的定义和螺旋度角
    3.2 重子对Ω~-和Ω~+的产生过程
    3.3 重子Ω~-和Λ的衰变过程
    3.4 Ω~-单标记过程的角分布公式
    3.5 Ω~-的极化度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ψ(3686)→Ω~-(?)~+过程的角分布分析
    4.1 单标记事例挑选
        4.1.1 径迹选择和粒子重建
        4.1.2 单标记事例选择条件
        4.1.3 本底过程分析
        4.1.4 实验数据和MC模拟数据的比较
        4.1.5 螺旋度角的分辨率
        4.1.6 信号事例数和本底事例数
    4.2 角分布拟合的方法
    4.3 J_Ω=3/2条件下的角分布拟合结果
        4.3.1 对Ω~-/Ω~+样本分别拟合的结果
        4.3.2 对Ω~-/Ω~+样本的联合拟合的结果
        4.3.3 输入输出检查
        4.3.4 联合拟合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
        4.3.5 角分布拟合的系统误差分析
        4.3.6 角分布拟合的结果
    4.4 对角分布拟合结果的讨论
        4.4.1 关于衰变参数α_(Ω-)和Φ_(Ω-)的讨论
        4.4.2 关于Ω~-的极化
    4.5 Ω~-粒子自旋的测量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ψ(3686)→Ω~-(?)~+衰变道的分支比测量
    5.1 实验数据样本
    5.2 探测效率的计算
    5.3 分支比的计算
    5.4 分支比测量的系统误差
        5.4.1 ψ(3686)事例总数的测量误差
        5.4.2 带电粒子的探测和鉴别效率的修正
        5.4.3 本底形状的描述
        5.4.4 信号形状的描述
        5.4.5 Λ质量和Ω~-反冲质量的信号区的选择
        5.4.6 Ω~-和Λ衰变分支的测量误差
        5.4.7 衰变参数α_(Ω-)和α_Λ的测量误差
        5.4.8 角分布拟合参数的误差
    5.5 衰变分支比的总系统误差
    5.6 ψ(3686)→Ω~-Ω~+衰变分支比的测量结果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致谢
Appendix 附录Ⅰ: K,p,和π的径迹探测以及粒子鉴别效率的测量
    A.1 数据和MC样本以及BOSS版本
    A.2 K,p,和π的径迹探测效率测量
        A.2.1 事例挑选过程
        A.2.2 J/ψ→p(?)π~+π~-的径迹探测效率分析过程
        A.2.3 J/ψ→K_sK~±π~(?)+c.c的径迹探测效率分析过程
        A.2.4 J/ψ→pK~-(?)+c.c的径迹探测效率分析过程
    A.3 K,p,和π的径迹探测和粒子鉴别的效率测量
        A.3.1 J/ψ→p(?)π~+π~-过程的径迹探测和粒子鉴别效率测量
        A.3.2 J/ψ→pK~-Λ+c.c过程的径迹探测和粒子鉴别效率测量
        A.3.3 J/ψ→K_sK~±π~(?)+c.c过程的径迹探测和粒子鉴别效率测量
    A.4 K,p,和π径迹探测和粒子鉴别效率的修正
    A.5 J/ψ→Λ(?)分析过程中π~+,π~-径迹探测效率和粒子鉴别效率的测量
        A.5.1数据和蒙特卡罗样本以及Boss环境
        A.5.2事例挑选
    A.5.3 J/ψ→Λ(?)的分析过程
Appendix 附录Ⅱ: 角分布Ω极化参数r_μ,Ω→KΛ衰变系数b_(μv),Λ→pπ衰变系数a_(μv)的计算

(6)北京谱仪Ⅲ上ψ(2S)→π03(π+π-)和J/ψ→γ3(π+π)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粒子物理发展简史
    1.2 标准模型
    1.3 粲偶素
    1.4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5 论文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和北京谱仪(BESⅢ)
    2.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
    2.2 北京谱仪(BESⅢ)
        2.2.1 束流管(Beam Pipe)
        2.2.2 主漂移室(Main Drift Chamber)
        2.2.3 飞行时间计数器(Time of Flight)
        2.2.4 电磁量能器(Electro magnetic Calorimeter)
        2.2.5 μ子探测器( Muon Identifier)
        2.2.6 超导磁铁(Superconducting Solenoid Magnet)
        2.2.7 读出电子学系统(Read out electronics System)
        2.2.8 触发判选系统(Trigger System)
        2.2.9 数据获取系统(Data Acquisition System)
        2.2.10 BESⅢ离线软件系统(BESⅢ Offline Software System)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粲偶素衰变h_c→3(π~+π~-)的寻找
    3.1 数据样本
    3.2 事例选择条件
        3.2.1 事例初选条件
        3.2.2 事例终选条件
    3.3 本底分析
    3.4 h_c→3(π~+π~-)分支比上限的计算
    3.5 系统误差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J/ψ→γ3(π~+π~-)的研究
    4.1 数据样本
    4.2 事例选择
        4.2.1 事例初选
        4.2.2 事例终选
    4.3 本底分析
        4.3.1 J/ψ单举蒙特卡罗样本
        4.3.2 J/ψ→π~03(π~+π~-)本底分析
        4.3.3 含有K_S~0K_S~0末态粒子的本底分析
        4.3.4 含有非π~+末态粒子的本底分析
    4.4 3(π~+π~-)不变质量谱拟合
        4.4.1 使用一个Breit-Wigner函数对3(π~+π~-)不变质量谱的拟合
        4.4.2 使用一个Breit-Wigner函数与相空间相干涉拟合3(π~+π~-)不变质量谱
        4.4.3 使用参数化的Flatte公式拟合3(π~+π~-)不变质量谱
        4.4.4 两个相互干涉的Breit-Wigner函数拟合3(π~+π~-)不变质量谱
    4.5 光子角分布的研究
    4.6 对X(1840)→3(π~+π~-)过程的中间态研究
    4.7 系统误差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北京谱仪Ⅲ实验上3.773-4.600 GeV能量区间内e+e-→Φη产生截面的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粒子物理的早期研究
    1.2 理论基础
        1.2.1 粒子物理学
        1.2.2 粲偶素家族
        1.2.3 Y态的发现
        1.2.4 BESIII实验
    1.3 论文选题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和北京谱仪(BESIII)
    2.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
    2.2 北京谱仪(BESIII)
        2.2.1 束流管(Beam Pipe)
        2.2.2 主漂移室(Main Drift Chamber)
        2.2.3 飞行时间计数器(Time Flight)
        2.2.4 电磁量能器(Electromagnetic Calorimeter)
        2.2.5 μ子探测器(Muon Identifier)
        2.2.6 超导磁铁(Superconducting Solenoid Magnet)
        2.2.7 读出电子学系统(Read out electronics System)
        2.2.8 触发判选系统(Trigger System)
        2.2.9 数据获取系统(Data Acquisition System)
        2.2.10 控制监视系统(Control Monitoring System)
        2.2.11 BESIII离线数据分析系统(Offline Data Analysis System)
第三章 3.773 - 4.600 GeV能量区间内e~+e~-→Φη抑产生截面的测量
    3.1 数据样本(Data)
    3.2 事例筛选
    3.3 数据分析
        3.3.1 信号事例数和信号统计显着性的估计
    3.4 玻恩截面
    3.5 产生子模型ConExc的验证
        3.5.1 事例筛选
        3.5.2 数据和遍举蒙特卡罗样本的对比
    3.6 系统误差
        3.6.1 径迹重建和粒子鉴别(PID)
        3.6.2 光子重建
        3.6.3 事例筛选标准
        3.6.4 拟合两光子不变质量谱
        3.6.5 积分亮度
        3.6.6 辐射修正因子
        3.6.7 中间态衰变分支比
        3.6.8 系统误差的总结
    3.7 拟合截面
        3.7.1 e~+e~-→的截面
        3.7.2 Y(4260)→Φη和Y(4360)→Φη的截面
        3.7.3 结合其他数据点的截面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STCF上EMC位置、能量分辨率设计指标的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历史
    1.2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1.3 高能物理实验
    1.4 选题背景及意义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北京谱仪到未来的STCF
    2.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
    2.2 北京谱仪Ⅲ (BESⅢ)
        2.2.1 束流管(Beam Pipe)
        2.2.2 主漂移室(Main Drift Chamber)
        2.2.3 飞行时间探测器(Time of Flight)
        2.2.4 电磁量能器(Electromagnetic Calorimeter)
        2.2.5 μ子探测器(Muon Identifier)
        2.2.6 超导磁铁(Superconduct Magnet)
    2.3 触发判选系统(Trigger System)
    2.4 离线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
        2.4.1 离线数据处理和物理分析过程
        2.4.2 离线软件平台
        2.4.3 蒙特卡罗模拟在高能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2.5 超级τ-粲工厂(STCF)
第3章 基于BSEⅢ及STCF软件环境J/ψ→γγV的MC研究
    3.1 数据样本
    3.2 蒙卡模拟
    3.3 事例选择
        3.3.1 带电径迹的选择
        3.3.2 好的光子的选择
        3.3.3 顶点拟合和粒子鉴别(PID)
        3.3.4 事例选择
    3.4 模拟重建
    3.5 效率
第4章 结论及展望
    4.1 结论
致谢
附录A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9)BESⅢ上半轻衰变D+→(?)1(1270)0e+ve的首次观测和纯轻衰变Ds+→τ+vτ的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粒子物理
    1.2 标准模型
    1.3 粲物理
    1.4 选题动机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Ⅱ和北京谱仪Ⅲ
    2.1 北京正负电子对装机Ⅱ(Beijing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 Ⅱ,BEPCⅡ)
    2.2 北京谱仪Ⅲ(Beijing Spectrometer Ⅲ,BESⅢ)
        2.2.1 束流管(Beam Pipe)
        2.2.2 主漂移室(Main Drift Chamber,MDC)
        2.2.3 飞行时间计数器(Time-Of-Flight System,TOF)
        2.2.4 电磁量能器(Electromagnetic Calorimeter,EMC)
        2.2.5 μ子计数器(Muon Counter,MUC)
        2.2.6 超导磁体(Superconducting Magnet,SM)
        2.2.7 触发判选系统(Trigger)
        2.2.8 数据获取系统(Data Acquisition System,DAQ)
    2.3 BESⅠⅢ离线数据分析系统(Offline Data Analysis System)
        2.3.1 探测器模拟系统
        2.3.2 探测器的离线刻度
        2.3.3 离线事例重建系统
        2.3.4 物理分析工具
    2.4 章节总结
第三章: 粒子鉴别
    3.1 粒子鉴别系统
        3.1.1 电离能损(dE/dx)
        3.1.2 飞行时间
        3.1.3 沉积能量
        3.1.4 穿透深度
    3.2 粒子鉴别方法
        3.2.1 电子的鉴别条件
        3.2.2 π/K介子的鉴别条件
        3.2.3 μ轻子的鉴别条件
    3.3 章节总结
第四章: BESⅢ上半轻衰变D~+→(?)_1(1270)~0_e+_(ve)的首次观测
    4.1 研究动机
    4.2 测量方法
    4.3 数据和蒙特卡洛(MC)样本
    4.4 单标记D介子
        4.4.1 单标记事例选择
        4.4.2 单标记事例数
        4.4.3 单标记效率
    4.5 信号D~+→K-π+π~0_e+_(ve)的挑选
        4.5.1 事例选择
        4.5.2 末态辐射效应的修正
    4.6 U_(miss)的定义
    4.7 本底分析
        4.7.1 强子道本底
        4.7.2 主要本底D+→(?)*(892)~0_e+_(ve)
    4.8 典型变量的数据MC的比较
    4.9 双标记效率和信号效率
    4.10 测量结果
    4.11 系统误差的估计
        4.11.1 寻迹效率
        4.11.2 粒子鉴别效率
        4.11.3 π~0的重建效率
        4.11.4 约束条件M_(K-π+π~0_e+)
        4.11.5 约束条件U_(miss)~1
        4.11.6 MC产生子
        4.11.7 MC统计涨落
        4.11.8 单标记MBc的拟合
        4.11.9 二维拟合
        4.11.10 引用分支比
    4.12 输入输出检查
    4.13 章节总结
第五章: BESⅢ上纯轻衰变D_s~+→τ+v_τ的测量
    5.1 研究动机
    5.2 研究方法
    5.3 数据和MC样本
    5.4 单标记D介子
        5.4.1 单标记事例选择
        5.4.2 单标记D介子产额和单标记效率
    5.5 信号事例D_s+→τ+(μ+v_μ(?)_τ)v_τ的挑选
        5.5.1 来自D_s~(*-)的γ/π~0的挑选
        5.5.2 μ~+的挑选
        5.5.3 额外光子总能量E_(sum)~(extra γ)的定义
        5.5.4 本底过程D_s~+→μ+v_μ的压低
    5.6 信号的探测效率
    5.7 本底分析
    5.8 拟合方法
    5.9 D_s~+→τ+(μ+v_μ(?)_τ)v_τ的分支比
    5.10 输入输出检查
    5.11 系统误差
        5.11.1 μ~+的寻迹效率
        5.11.2 μ~+轻子的粒子鉴别效率
        5.11.3 来自D_s~(*-)衰变的γ(π~0)的探测效率
        5.11.4 峰状本底D_s~+→K_L~0μ~+v_μ
        5.11.5 本底D_s~+→ημ+v_μ
        5.11.6 单标记D_s~-介子的数目
        5.11.7 M_(miss)~2的约束
        5.11.8 Tag bias
        5.11.9 MC样本统计涨落
        5.11.10 引用分支比
    5.12 系统误差总结
    5.13 衰变常数fD_s和CKM矩阵元|V_(cs)|
    5.14 章节总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学术会议与报告
致谢

(10)北京谱仪Ⅲ上Λc+的产生行为研究和连续能区R值的精确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粒子物理学
        1.1.1 亚原子物理简史
        1.1.2 标准模型
    1.2 强子谱学
        1.2.1 普通强子态
        1.2.2 奇特强子态
    1.3 论文的选题与结构
        1.3.1 研究粲重子的产生行为的意义
        1.3.2 R值的测量意义
        1.3.3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
    2.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简介
    2.2 北京谱仪简介
        2.2.1 束流管
        2.2.2 主漂移室
        2.2.3 飞行时间探测器
        2.2.4 电磁量能器
        2.2.5 μ子鉴别器
        2.2.6 超导磁体
        2.2.7 电子学系统
        2.2.8 触发判选系统
        2.2.9 在线数据获取系统
    2.3 北京谱仪离线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
        2.3.1 软件平台
        2.3.2 探测器模拟
        2.3.3 探测器的离线刻度
        2.3.4 离线事例重建系统
        2.3.5 物理分析工具软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粲重子对在阈值附近的产生行为研究
    3.1 背景简介
    3.2 数据样本和MC模拟
    3.3 截面测量
        3.3.1 信号道与事例选择
        3.3.2 能量差值△E和束流约束质量M_(BC)
        3.3.3 本底研究
        3.3.4 信号产额与探测效率
        3.3.5 系统误差的研究
        3.3.6 平均截面的测量
    3.4 极角分布研究
        3.4.1 本底研究
        3.4.2 提取产额与效率
        3.4.3 角分布结果
        3.4.4 检查和讨论
    3.5 总结与讨论
第4章 连续能区R值的精确测量
    4.1 背景介绍
    4.2 数据样本和蒙特卡洛模拟
    4.3 事例筛选
        4.3.1 Bhabha和Di-gamma事例的排除
        4.3.2 好带电径迹的判选
        4.3.3 孤立光子的判选
        4.3.4 强子事例的判定
    4.4 确定强子事例产额
        4.4.1 束流相关本底的研究
        4.4.2 QED过程本底事例数的估计
        4.4.3 各本底过程的总结
    4.5 强子探测效率的估计
        4.5.1 隆德弦碎裂强子化模型
        4.5.2 LUARLW产生子的功能
        4.5.3 产生子的调节和一叉强子事例
    4.6 初态辐射修正的研究
        4.6.1 初态辐射的定义
        4.6.2 零阶强子截面
        4.6.3 真空极化效应对初态辐射因子的贡献
        4.6.4 初态辐射修正的费曼图方案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遍举过程初态辐射修正因子的计算
    A.1 初态辐射修正因子的MC模拟
    A.2 初态辐射修正因子的数值计算
    A.3 MC模拟与数值计算的比较
附录B 束流能散的研究
    B.1 束流能散数值的确定
    B.2 基于MC模拟的输入输出检查
附录C 协方差矩阵的构造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北京谱仪触发判选系统的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 [1]χcJ→γV(ρ,φ,ω)的辐射衰变研究[D]. 赵静.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2]北京谱仪Ⅲ上D0和(?)0衰变到π+π-π+π-中偶CP占比和强相角差的测量[D]. 师晓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北京谱仪上粲重子Λc+自旋量子数的测量以及χcJ→φφ的实验测量[D]. 高勇贵.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D_s+→K_s0K-π+π+衰变的振幅分析和绝对分支比测量[D]. 陈端友.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5]ψ(3686)→Ω-(?)+衰变过程中的振幅分析[D]. 宋娇娇. 山东大学, 2020(04)
  • [6]北京谱仪Ⅲ上ψ(2S)→π03(π+π-)和J/ψ→γ3(π+π)的实验研究[D]. 班正灵.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7]北京谱仪Ⅲ实验上3.773-4.600 GeV能量区间内e+e-→Φη产生截面的测量[D]. 冯俊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8]STCF上EMC位置、能量分辨率设计指标的预研究[D]. 齐婷. 辽宁大学, 2020(01)
  • [9]BESⅢ上半轻衰变D+→(?)1(1270)0e+ve的首次观测和纯轻衰变Ds+→τ+vτ的测量[D]. 刘珂.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北京谱仪Ⅲ上Λc+的产生行为研究和连续能区R值的精确测量[D]. 王维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北京光谱仪触发选择系统仿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