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恨歌》的主题意义

浅谈《长恨歌》的主题意义

一、浅论《长恨歌》主题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雷雅杰[1](2021)在《日本平安文学对白居易的接受研究》文中认为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名片,在汉语国际推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李白、杜甫以及白居易作为唐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相关的海内外研究均位列前三。在这些研究中笔者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即日本学者对白居易的研究成果远比李、杜二人相加起来都多。此外,在洛阳香山白园的石碑上更是题有:“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您是日本文化的恩人,您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您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的碑文。由此可见白居易对日本文化的重要性。因此,研究白居易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成为了唐代诗歌域外传播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平安时期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鼎盛阶段,其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制度、风俗、宗教、服饰、文学甚至是文字等均受到了中国的影响。白居易的诗歌在这一背景下传入日本并受到了日本各阶层的争相传诵。更是在日本文坛中形成了历经四百年经久不衰的“白居易现象”,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与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嵯峨天皇以及小野篁开始,到岛田忠臣以及菅原道真为主的平安韵文世界,再到后期以紫式部与清少纳言为代表的物语散文世界,这一时期的文学都有着对白居易诗文学习与借鉴的痕迹。因此,研究平安时期日本文学对白居易的接受情况,对中国诗歌海外推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文学域外传播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文学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着重阐述平安时期中日文化交流背景及白居易诗文得以在日本广泛传播的原因。第二部分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就平安时期日本文学对白诗的接受情况进行文本的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日本文学对白诗的接受,经历了一个从接受模仿到本土创新的过程。同时,在接受中也具有显着特点。在形式方面,学习白诗的七言律诗及长律进行创作。在内容方面,以借用白诗中的词汇、典故及意象为主。在题材方面,多接受白居易的闲适诗和感伤诗,通过对生活与自然的描摹来表现日本民族的“物哀”思想。第三部分则是通过平安文学对白居易的接受特点及其在日传播现状为汉语国际推广中的诗歌的推广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启示。

赵可[2](2020)在《历史题材旅游演艺投射与感知形象差异研究》文中指出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演艺已成为传播旅游地历史文化和满足游客文化体验需求的重要旅游产品。旅游演艺取材主要来源于历史素材,在旅游业“形象导向”的发展趋势下,对历史题材旅游演艺进行投射与感知形象差异研究,可以有效评估其营销成效,为其形象优化提供实践借鉴。本研究在界定历史题材、旅游演艺、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概念的基础上,选取《宋城千古情》《长恨歌》《大宋·东京梦华》为研究样本,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认知-情感-整体三个维度,分别对历史题材旅游演艺营销主体和游客的网络文本进行高频特征词、主题标签云、语义网络、情感分析和要素吸引力值测算,进而分析投射与感知形象差异及其特征,并据此厘清形象优化的关键问题,得到实践启示。研究发现,历史题材旅游演艺投射与感知形象差异性特征表现为主题传播形象涵括宽泛、内容浅显,主题认知形象聚焦核心、内容充实;情感传达形象特征单一、情绪中性,情感认知形象内涵丰富、情绪正面;整体投射形象吸引力严重不足,投射形象与感知形象吸引力要素间差异明显。基于此,历史题材旅游演艺投射形象是依托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以演艺内容和文化体验为亮点,以规范景区经营和发展配套娱乐活动为手段,形成的演艺为核心、景区和地域为关联要素的文化旅游产品形象;历史题材旅游演艺感知形象是以演艺场景和舞美设计的感官冲击为依托,以服务要素为重点,以配套娱乐活动为关联的娱乐体验形象。历史题材旅游演艺形象优化的关键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何提高游客对旅游演艺中地域历史文化内涵的接受程度和正面情绪感知强度,改变历史题材旅游演艺宣传亮点(演艺内容和文化体验)与游客关注点(演艺场景和舞美设计)不同的现状等方面。因而,历史题材旅游演艺形象优化需要在挖掘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增强游客的文化获得感,创新历史题材体验方式,提高游客的观演融入感,关注演艺场景舞美创新,加强感官体验内容推介等方面完善实践。

李晓娇[3](2020)在《《长恨歌》研究的民俗观照》文中指出白居易自云“一篇长恨有风情”,“长恨”就是《长恨歌》。《长恨歌》全篇一百二十句,诗中主要情节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兼采民间盛行的传说,关系到重大历史事件,又以陈鸿《长恨歌传》附行。因而,学术界对于《长恨歌》的研究,一直以来,多集中在其主题思想方面,出现了爱情主题说、讽刺或暴露主题说、双重主题说、隐事说、时代感伤说等众多观点。无可置疑,《长恨歌》以隽永优美的语言、独特的审美韵致与绚烂丰富的想象力,在唐代诗坛具有极高的艺术地位,并深远地影响着后世各类文学作品。可是,它的价值体现并非仅仅局限在文学领域,更是延伸至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许多其他研究领域。本文立足《长恨歌》文本,同时又尝试超越对其文本本身的研究,运用联系的观点和方法(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联系的观点,在这种关系基础上去把握事物、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就是联系的方法),试从较为新颖的民俗学角度入手,以民俗视域对《长恨歌》进行新的审视,让诗歌回归至它原有的历史背景与生活真实中去,进而挖掘其中具有民俗价值的信息,借以洞察《长恨歌》反映的多元文化价值。全文通过民俗服饰、民俗活动与道教元素等方面来对《长恨歌》进行民俗视域的重新观照。在民俗服饰部分中,通过与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完成对金步摇、翠翘、玉搔头、金钗、金雀、花钿等首饰,云鬓、花冠等发式,蛾眉、柳眉等眉饰以及大袖、小袖等服饰的考证。民俗活动部分中,同样结合相关史料,对诗中涉及的皇帝赐宴、大酺等宴饮活动,霓裳羽衣乐舞,春游活动及温泉沐浴等活动进行民俗方面的考证。同时将目光放至于诗中所占篇幅极大的道教活动,通过结合唐代社会深厚的道教文化背景以及作者本人与道教的不解之缘,重新审视《长恨歌》中所营造的“虚无缥缈”“楼阁玲珑”“绰约多仙子”的道教仙境以及诗中所提及的羽化登仙、飞神驭气等道教活动。在通过比对一定的历史文献材料,证明诗中所涉及的服饰、活动、宗教要素具有历史真实性的同时,再以民俗的眼光反观《长恨歌》,从而对其有更加圆融而全面的认识。本文通过充分认识与借鉴着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诗史互证”的研究方法,在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将《长恨歌》与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等进行对比互证,重视作者白居易的“诗史”特性,承认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长恨歌》的写实性和它所包含的唐代民俗文化价值,将艺术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进行辩证统一。全文基于联系的观点,运用历史的研究方法来解读文本,以史学的理性态度剖析诗歌的文化背景、民俗背景,最大程度地挖掘出《长恨歌》中的民俗文化信息,从而更为深刻地认识并探寻到其内在的精神与价值。

百合提努尔·普拉提[4](2020)在《传播学视角下《长恨歌》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研究》文中认为《长恨歌》是王安忆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用平淡细腻的笔调讲述弄堂里琐碎的日常生活图景,以此来展示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小说一经出版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此同时还相继被改编成话剧、电影和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2006年播出的同名电视剧《长恨歌》在整体上因为忠实小说原着的改编,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和不俗的收视率。论文主要分为四章来探究传播学视角下《长恨歌》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研究。论文将文学研究方法与传播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基于传播学视角论述《长恨歌》的小说文本到改编成为电视剧,以及不同传播媒介所带来的不同的传播效果。绪论部分,主要阐释研究选题的缘由,归纳总结现阶段对小说《长恨歌》和电视剧《长恨歌》的相关学术研究状况,简要说明论文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从传播文本讨论小说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及王安忆在创作之外对话剧、电影等其他领域的浓厚兴趣,表现出王安忆的创作具有影视化的倾向。第二章,主要论述《长恨歌》从小说到电视剧的媒介变化过程,分析小说和电视剧在叙事语言、思维、时空和情节这四个方面的不同。第三章,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性别与年龄、学历与专业这两方面讨论小说和电视剧受众群体的特点。第四章,重点讨论小说和电视剧所带来的不同的传播效果,讨论对待当下影视改编的态度。结语部分,总结小说与电视剧《长恨歌》两种不同媒介所带来的不同传播效果的认识,并且简要说明对影视改编的态度。

陈宛希[5](2013)在《建国以来的《长生殿》研究:回顾与反思》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革命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意识形态对文化、艺术与学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意识形态语境中建构起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规范,深刻制约着文学写作与文艺批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长生殿》研究中,新文艺观在导致了文艺批评政治化、简单化现象的同时,也推动了《长生殿》研究模式的现代转换。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大陆地区《长生殿》研究的历史,意在通过这一考察,总结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揭示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和特点,并尝试性地对这一“个案”所反映出来的学术研究与非学术因素之关系加以审视和反思。鉴于当代中国文艺与政治的复杂关系,本文将建国以来《长生殿》研究史,以1979年为界分为两大阶段。这两个阶段的《长生殿》研究由于处于不同的政治语境,受到不同的文化政策的制约和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关于《长生殿》的讨论是文化学术与政治之间复杂关系的一个缩影。它表明,学术的繁荣有赖于正确处理政治与学术的关系,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的同时,学术也应当拥有充分的自由和独立性。学术研究具有自身的逻辑轨道,学术问题应当在学术的范围内,以学术的方式来解决。而学术研究的参与者也应当遵守学术的基本规范,在坚持自己看法的同时,宽容地对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展开冷静而理性的批评和争论,求同存异。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发展,促进中国文化与学术的发展和繁荣。

邓晶,亓晴[6](2012)在《2009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表明前言本索引收录的是2009年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出版的期刊、报纸上发表的有关古代诗歌研究的论文。整理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全国报刊索引》(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编辑出版)及相关的刊物。每个条目所列内容

陈曼,赵熙[7](2011)在《2008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说明前言本索引收录的是2008年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出版的期刊、杂志、报纸上所发表的有关古代诗歌研究的论文。整理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全国报刊索引》(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编辑出版)及相关的刊物。每个条目所列内容为:序号.题目//作者//发表刊物(出版地)//期数//页码。为了便于检索,特列简明目录如下,每部分则依论文题目首字汉语拼音排序,首字相同依次字,以此类推。

梁万新[8](2011)在《城与乡:俗世生存的审美建构 ——王安忆后期小说论》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王安忆一向追求叙事风格的多变。从《长恨歌》开始,王安忆便热衷于对俗世生存的细致书写,也更加自觉地表明自己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感性追求。本论文立足于王安忆继《长恨歌》之后的所有小说,以“俗世生存”为切入点,分别从城市和乡村两个视域,论述了其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丰饶的俗世生存镜像。与此同时,本论文分别从俗世生存的精致、“此岸”的世界与“彼岸”的境界、创作主体的自我超越等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了王安忆笔下的这种俗世生活所隐含的、极为丰富的审美内涵,推演了创作主体内在的艺术观念与审美理想。在叙事策略和形式表达上,王安忆后期小说普遍采用了一种散板式的叙事结构、舒缓的叙事节奏和细密的语言风格。这种形式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也使王安忆笔下俗世生存的审美质感得到了很好的彰显。最后,本论文还对王安忆后期小说创作所表现出来的诸种审美局限,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总结。

陈劲松[9](2011)在《“闹热”及其背后的“冷清” ——《长生殿》研究》文中认为1688年,洪昇的传奇巨制《长生殿》甫一面世,便引起极大的轰动,直至今日依然盛演不衰。有关《长生殿》的评论与研究,也随着剧作的“诞生”,从未间断。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界对《长生殿》的研究,多采用文艺学的研究手法,从案头出发,对其主题、人物及艺术特色进行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长生殿》学术研究也渐呈百花齐放之态。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宗教学、民俗学、人类学等方法纷纷“登场亮相”,拓宽了以往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然而,学界至今还没有一部能把这些新的理论与方法糅合起来,进行《长生殿》研究的专着。在廿一世纪的今天,无疑是一件憾事。本人拟在吸收学界最新研究的基础上,以“闹热”的戏剧观作为研究理论与线索,从创作技巧、民俗积淀、域外传播、演出效果等方面,多视角、多层面地对《长生殿》这部作品,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挖掘。既还原出《长生殿》表面“闹热”的“形”,又抓住清初江南文人处于两难境地,无路可走的“冷清”之“魂”。本文的研究思路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绪论:对《长生殿》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综述,并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一章:揭示出“闹热”的戏剧观,与明清易代之际审美趣味的契合,并阐明其在戏剧史上的意义和价值。然后从作者对素材的“轻抹”与“重描”,对大众审美心理的洞察及把握,对戏剧叙述节奏的掌控和调度等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深入研究探讨洪昇是如何让《长生殿》“闹热”起来的。第二章:从帝王“推崇”与节日狂欢两个角度,对《长生殿》盛演至今的文化机理进行分析探讨。《长生殿》的演出与日后产生的持续效应,凸显了康熙在文艺政策上的政治韬略,缓和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对清初的政治稳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长生殿》中的节日狂欢元素与民间世俗活力的释放,也是《长生殿》热演不衰的重要因素。《长生殿》中的四大节日,以及在节日中的民众狂欢,无疑是《长生殿》的“闹热”在民间生活上的反映,和舞台上《长生殿》的“闹热”之间相映成趣。第三章:摆脱以往较为单一的文艺学研究手法,在分析《长生殿》中李隆基、杨玉环这两个人物形象时,着力将二者的文学形象、民俗形象及舞台形象之间的互动关系阐述清楚。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运用道教文化与人类生殖文化的大视野,并结合剧中出现的节俗文化,对二人民间偶像化的成因进行探讨。第四章:以白居易《长恨歌》对佛经文学的借鉴,及其在邻国日、韩的流播为线索,深入探讨李、杨爱情及其民间信仰在文化交流中的传承与嬗变。首先从绘画艺术与舞台表演的关系上,揭示李、杨形象与佛教艺术飞天之间的渊源;接着,阐述两人形象及爱情在日、韩戏剧文化中的嬗变。第五章:以洪昇接受的哲学思想为突破点,从剧中的李、杨之“悔”与洪昇所述的“蘧然梦觉”(《长生殿前言》)两个层面,彰显清初江南文人的两难境地,从而揭示出《长生殿》“闹热”背后的“冷清”。结语:从洪昇的遭遇出发,揭示在所谓康雍乾“盛世”的外衣底下,其愈发严苛的文艺政策,造成了清代士人阶层的集体“失语”,《长生殿》终成绝响。清代中叶,文人创作的缺失,昆曲的衰落,使得戏曲的发展转而向元杂剧“借故”(借用故事),并传承其精神。“花部”“闹热”的背后,掩不住的是文人传奇创作的大“冷清”。

文艳蓉[10](2009)在《白居易生平与创作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唐代着名诗人白居易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对白居易的生平与创作展开讨论,试图在域外文献、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结合探研的基础上,对白居易研究作出新的开拓。本文共有六章,约30万字,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白居易家世与交游研究。利用新出土文献对于学术界长期争议的白居易家世问题进行再探讨,以厘清其远祖世系与子嗣延续;对于前人涉猎较少的白居易家族婚姻状况详加研讨,通过白氏家族与杨氏、皇甫氏以及张氏家族婚姻的考证,展示白氏家族的婚姻特点;在白居易的交游方面,侧重于梳理他与牛、李党争人物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党争属性与表现进行新的审视。其二是白居易诗文版本研究。重点利用域外文献,尤其是日本所藏的珍贵文献,分大集本、单行本和各类选本,对其源流进行全面的考述,以拓展白居易着作的版本研究。同时对白居易诗文的石本与墨本,进行详尽的钩稽,以探讨白居易作品这一独特的流传方式,并清理出流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其三是白居易诗实证研究。重点定位于两个方面:一是《长恨歌》与《琵琶行》的专题研究。日本保存的《长恨歌序》,是白居易的原序,由此可证实《长恨歌》与《长恨歌传》并非一体的关系;《长恨歌》的主题虽众说纷纭,但由文献疏证入手而重新阐释,爱情说也可得到证实。《琵琶行》与唐代教坊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史料实证和内涵挖掘,可以证实唐代教坊第一部为胡部,教坊四部为胡部、龟兹部、鼓架部和清乐部,唐代教坊入籍年限为十三岁,中唐教坊已趋向民间化。二是白居易诗分类原论。白居易元和十年(815)编集时分为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通过现有资料还原其作品的原生状态,是本文致力的重要方面。诗歌四分类对古律之分和情志之辨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也明显地存在着有始无终与体格混杂的阙失.其四是白居易诗在日本的受容研究。本文尽量利用日本存留的相关文献以及研究成果,以阐述不同时期白居易诗在日本的受容特点:平安时代,白居易在日本的受容异常深广,呈现全面展开的态势;五山时代,日本汉文学侧重于对闲适诗和闲适精神的受容;江户时代,由于受我国明代文学思潮影响,白诗受容主要表现为对“白俗”的贬低,但主流之外也有欣赏热爱白诗之人.此外,诗媒意识、佳句情结和选本受容,是各个时期日本对白居易诗受容的共同特点和主要方式。

二、浅论《长恨歌》主题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长恨歌》主题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平安文学对白居易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日本平安时期的“白居易现象”
    1.1 平安时期及之前中日文化交流情况
    1.2 平安时期的“白居易现象”及其原因
第二章 平安时期日本韵文文学对白诗的接受
    2.1 平安时期日本韵文对白居易诗歌的接受
        2.1.1 汉诗世界对白诗的接受
        2.1.2 和歌世界对白诗的接受
    2.2 平安时期日本韵文对白居易诗论的接受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平安时期日本物语文学对白诗的接受
    3.1 平安时期物语文学对白诗的接受情况
    3.2 《源氏物语》对中国文学的接受情况
    3.3 《源氏物语》对白诗的接受情况
    3.4 《源氏物语》对白诗的接受特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安时期日本散文文学对白诗的接受
    4.1 平安时期散文文学对白诗的接受情况
    4.2 《枕草子》对中国文学的接受情况
    4.3 《枕草子》对白诗的具体接受情况
    4.4 《枕草子》对白诗的接受特点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平安时期“白居易现象”对中国诗歌海外推广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历史题材旅游演艺投射与感知形象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文旅融合如火如荼,演艺产品竞争激烈
        1.1.2 演艺形象树立成关键,取材多为历史题材
        1.1.3 演艺观演效果参差,形象差异程度是分际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研究综述
        1.3.2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历史题材
        2.1.2 旅游演艺
        2.1.3 旅游投射形象
        2.1.4 旅游感知形象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旅游形象感知概念模型
        2.2.2 旅游符号三角体系理论
        2.2.3 投射与感知形象理论
        2.2.4 旅游期望目标吸引力理论
        2.2.5 旅游系统理论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3.1.1 样本选择
        3.1.2 数据采集
        3.1.3 数据预处理
    3.2 测量模型
    3.3 测量内容
        3.3.1 认知维度测量内容
        3.3.2 情感维度测量内容
        3.3.3 整体吸引力测量内容
    3.4 测量方法
        3.4.1 认知维度测量方法
        3.4.2 情感维度测量方法
        3.4.3 整体吸引力测量方法
第4章 历史题材旅游演艺投射与感知形象维度分析
    4.1 历史题材旅游演艺投射与感知形象认知维度
        4.1.1 投射形象认知维度
        4.1.2 感知形象认知维度
    4.2 历史题材旅游演艺投射与感知形象情感维度
        4.2.1 投射形象情感维度
        4.2.2 感知形象情感维度
    4.3 历史题材旅游演艺投射与感知形象整体吸引力
        4.3.1 投射形象整体吸引力
        4.3.2 感知形象整体吸引力
第5章 历史题材旅游演艺投射与感知形象的差异
    5.1 投射与感知形象差异分析
        5.1.1 认知维度差异分析
        5.1.2 情感维度差异分析
        5.1.3 整体形象差异分析
    5.2 投射与感知形象差异的成因
        5.2.1 分化产生差异
        5.2.2 接收产生差异
        5.2.3 反馈产生差异
    5.3 投射与感知形象差异缩减的关键
第6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实践启示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长恨歌》研究的民俗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长恨歌》的研究现状
        1.1.1 主题思想研究
        1.1.2 艺术成就与后世影响
        1.1.3 陈寅恪“诗史互证”的研究观点
    1.2 《长恨歌》的创作背景
        1.2.1 白居易的“诗史”性质
        1.2.2 李、杨爱情故事的广泛流传
    1.3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2章 《长恨歌》中的服饰民俗研究
    2.1 首饰与发式
        2.1.1 金步摇、翠翘、玉搔头、金钗、金雀、花钿等首饰
        2.1.2 云鬓、花冠等发式
    2.2 眉饰
    2.3 服饰
第3章 《长恨歌》中的民俗活动研究
    3.1 宴饮
    3.2 霓裳羽衣乐舞
    3.3 春游
    3.4 温泉沐浴
    3.5 七夕盟誓与寄物
第4章 《长恨歌》中的道教民俗研究
    4.1 《长恨歌》创作的道教背景
    4.2 《长恨歌》中的道教元素
        4.2.1 道教仙境的营造
        4.2.2 羽化登仙、飞神驭气及招魂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传播学视角下《长恨歌》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论文创新之处
2 作者与两种传播文本
    2.1 王安忆与小说《长恨歌》
    2.2 王安忆与电视剧《长恨歌》
3 传播媒介的变化
    3.1 叙事语言的不同
    3.2 叙事思维的差异
    3.3 叙事时空的差异
    3.4 叙事情节的改写
4 传播受众分析
    4.1 传播受众的认识
    4.2 小说《长恨歌》受众分析
        4.2.1 性别与年龄的分析
        4.2.2 学历与专业的分析
    4.3 电视剧《长恨歌》的受众分析
        4.3.1 基于性别与年龄的分析
        4.3.2 基于学历与专业的分析
5 传播效果研究
    5.1 影视改编的效果
    5.2 对影视改编的态度
结语
附录 王安忆《长恨歌》小说、电视剧受众接受程度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5)建国以来的《长生殿》研究: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上篇 “学术事件”与“思想事件”——1954—1956年间的《长生殿》讨论
第一章 清至民国时期《长生殿》研究概述
    第一节 清代《长生殿》研究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长生殿》研究
第二章 1954—1956年间的《长生殿》讨论:爱情主题说及其批判
    第一节 讨论的开端:关德栋的爱情主题说与山东大学中文系的讨论会
    第二节 《长生殿》讨论中的“人民性”问题
    第三节 政治主题说
    第四节 复杂主题说
    第五节 事件史的观照
第三章 1957-1960年间的《长生殿》讨论:人性论及其批判
    第一节 “双百方针”的提出及其影响
    第二节 爱情主题说的展开与辩护
    第三节 学术性的论争
    第四节 形势的变化与批判的升级
    第五节 “学术事件”与“思想事件”
第四章 1961—1965:调整时期的《长生殿》研究
    第一节 调整时期形势的演变
    第二节 “爱情主题”论者对主题统一与否的看法
    第三节 “复杂主题”论者对不同主题间关系的歧见
    第四节 人性论批判的继续
    第五节 基本否定论
    第六节 上篇小结 下篇 重归学术之路:1979—2012年间的《长生殿》研究
第五章 1979—1987年间的《长生殿》研究:重新起步
    第一节 思想内容和主题研究
    第二节 对作品及其所言之情的评价
    第三节 有关洪昇生平及《长生殿》创作的考辨
    第四节 作品艺术性研究
    第五节 《长生殿》是否历史剧的辩论
    第六节 模糊性之争
第六章 1987—2005年间的《长生殿》研究:走向多元化
    第一节 传统话题的延展与深入
    第二节 艺术分析与评价
    第三节 序、跋、批点研究
    第四节 新视角与新方法
第七章 2005—2012年间的《长生殿》研究:新进展与新问题
    第一节 思想性与艺术性研究
    第二节 文本比较研究
    第三节 研究领域的拓展
    第四节 下篇小结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8)城与乡:俗世生存的审美建构 ——王安忆后期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王安忆小说创作概观
    第二节 王安忆小说创作研究述略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及其价值
第一章 城与乡:丰饶的俗世生存镜像
    第一节 城市里的俗世生存镜像
    第二节 乡村里的俗世生存镜像
    第三节 重塑俗世生活的韵致
第二章 俗世生活的审美建构
    第一节 俗世生活的精致
    第二节 "此岸"的世界,"彼岸"的境界
    第三节 创作主体的自我超越
第三章 王安忆后期小说的叙事策略:散板与细密
    第一节 散板式的叙事结构
    第二节 舒缓的叙事节奏
    第三节 细密的语言风格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王安忆生平及创作简表(1954-2010)
附录二:王安忆创作研究论文目录(1981-2010)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9)“闹热”及其背后的“冷清” ——《长生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话语对接的困惑与纠偏——上世纪初至87年研讨会的《长生殿》研究
    二、多元化研究视角的确立——87年以后的《长生殿》研究
    三、案头与场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长生殿》研究
第一章 《长生殿》如何“闹热”起来
    1.1 “闹热”与时代审美趣味的契合及其在戏剧史上的意义
    1.2 李、杨爱情从宫闱走向世俗的民俗化建构 ——洪昇对素材的“轻抹”和“重描”
    1.3 “才子佳人”模式与“老夫少妻”模式并用——洪昇对大众审美心理的洞察及把握
    1.4 情节排场上的“冷”、“热”相剂——洪昇对戏剧叙事节奏的掌控和调度
第二章 帝王“推崇”与节日狂欢
    2.1 文化上的“统战牌” ——康熙政治韬略在文艺政策上的凸显
    2.2 《长生殿》中的岁时节令及其蕴含的狂欢元素——《长生殿》盛演不衰与民间活力的释放
第三章 《长生殿》中李、杨形象塑造背后的民俗积淀
    3.1 人间“玄宗”与天上“真人” ——李隆基与道教文化之渊源
    3.2 “传呼法部按《霓裳》” ——梨园君主李隆基与戏神信仰
    3.3 三月三日游幸曲江——风流天子李隆基与媒神信仰
    3.4 七夕“乞巧”和祈求“有喜” ——多子帝王李隆基与生育神信仰
    3.5 蓬莱玉妃与西王母 ——杨玉环“不死”传说的道教文化背景
第四章《长恨歌》对佛经文学的借鉴及李、杨爱情在东亚戏剧的嬗变
    4.1 白居易《长恨歌》对佛经文学的借鉴及其在域外的影响
    4.2 “变文”与“变相” ——《长生殿》中李、杨形象与佛教艺术中的飞天
    4.3 谣曲中哀怨的“病贵妃”与喜庆的唐玄宗--李、杨形象及爱情故事在日本文化中的重塑
    4.4 葫芦里走出了杨贵妃——韩国唱剧《兴夫哥》里的杨贵妃、葫芦文化及其他
第五章 “闹热”背后的“冷清
    5.1 “神道设教”与李、杨之“悔——“白歌陈传”佛、道思想在《长生殿》中的演进
    5.2 “邯郸梦醒”与“蘧然梦觉——清初江南文人的两难境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白居易生平与创作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学术视角的确定
    二 研究途径的思考
    三 研究目标的制订
第一章 白居易家世婚姻新证
    第一节 白居易的先世考辨
        一 关于白居易先世的纷争
        二 白居易远祖非胡姓辨
        三 白居易父母"舅甥婚配说"再辨
    第二节 白居易的子嗣考辨
        一 历代白居易嗣子之争
        二 以侄孙阿新为后辨
        三 景受即龟郎考
    第三节 白居易及其家族婚姻考论
        一 白居易与杨氏家族的婚姻
        二 白氏家族与皇甫家族的婚姻
        三 白氏家族与张氏家族的婚姻
        四 白氏家族婚姻的特点
第二章 白居易交游新考
    第一节 牛李党争与白氏交游新证
        一 白居易与牛党人物的交游
        二 白居易与李党人物的交游
        三 白居易在牛李党争中的态度
    第二节 新出墓志与白氏交游发覆
        一 白居易与卢载交游考
        二 白居易与卢贞交游考
        三 申论
第三章 白居易诗文版本综考
    第一节 白居易诗文石本考
        一 诗歌石本
        二 文章石本
    第二节 白居易诗文书迹考
        一 中国部分
        二 日本部分
        三 申论
        附录 白居易书迹考
    第三节 日本白集版本源流综考
        一 《白氏文集》大集本
        二 单行本
        三 白集选本
        附录 日本白集主要版本系统图
第四章 《长恨歌》与《琵琶行》新证
    第一节 论《长恨歌》的序与传
        一 《长恨歌》的流传
        二 《长恨歌》、《长恨歌序》与《长恨歌传》的关系
        三 《长恨歌传》考辨
    第二节 《长恨歌》爱情主题考论
        一 《长恨歌》主题的学术史回顾
        二 "风情"考辨
        三 《长恨歌》的主题
        四 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考察
    第三节 《琵琶行》与唐代教坊乐伎制度
        一 名署教坊第一部:唐代教坊部类
        二 十三学得琵琶成:唐代教坊乐籍年限
        三 自言本是京城女:中唐教坊的变迁
    第四节 从《琵琶行》看中唐士伎同悲诗
        一 《琵琶行》与白居易的士伎同悲情怀
        二 中唐士伎同悲诗考
        三 中唐士伎同悲诗潮的文化成因与内涵
第五章 白居易诗分类原论
    第一节 白居易讽谕诗原论
        一 讽谕诗的创作原因
        二 讽谕诗的原生态作品
        三 原始讽谕诗的分类
    第二节 白居易闲适诗原论
        一 闲适诗的定义解析与原生态作品
        二 原始闲适诗的思想渊源
        三 原始闲适诗的文学渊源
    第三节 白居易感伤诗原论
        一 感伤诗的心理成因
        二 感伤诗的原生态再现
        三 感伤诗的特征与影响
    第四节 白居易杂律诗原论
        一 原始杂律诗的复原
        二 原始杂律诗的内容
    第五节 白居易诗分类的意义和阙失
        一 意义:古律之分与情志之辨
        二 阙失:有始无终与体格混杂
第六章 白居易诗日本受容述论
    第一节 白居易诗在日本的受容
        一 平安时代
        二 五山时代
        三 江户时代
    第二节 日本白居易诗受容的方式
        一 诗媒意识
        二 佳句情结
        三 选本受容
附录 《白居易集笺校》人物补正
主要征引及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浅论《长恨歌》主题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平安文学对白居易的接受研究[D]. 雷雅杰. 山西大学, 2021
  • [2]历史题材旅游演艺投射与感知形象差异研究[D]. 赵可. 湘潭大学, 2020(02)
  • [3]《长恨歌》研究的民俗观照[D]. 李晓娇. 山东大学, 2020(02)
  • [4]传播学视角下《长恨歌》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研究[D]. 百合提努尔·普拉提.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5]建国以来的《长生殿》研究:回顾与反思[D]. 陈宛希.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07)
  • [6]2009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J]. 邓晶,亓晴.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2(02)
  • [7]2008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J]. 陈曼,赵熙.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1(02)
  • [8]城与乡:俗世生存的审美建构 ——王安忆后期小说论[D]. 梁万新. 暨南大学, 2011(10)
  • [9]“闹热”及其背后的“冷清” ——《长生殿》研究[D]. 陈劲松. 上海师范大学, 2011(10)
  • [10]白居易生平与创作实证研究[D]. 文艳蓉. 浙江大学, 2009(04)

标签:;  ;  ;  ;  ;  

浅谈《长恨歌》的主题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