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退耕还林(草)中的应用探讨

3S技术在退耕还林(草)中的应用探讨

一、3S技术在退耕还林(草)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树西[1](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改善石漠化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挖掘林业资源信息、监测评价综合效益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学有关人地协调发展、生物多样性、目标决策、3S技术等理论,针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评价指标因子深度挖掘、天空地多尺度协同对林产业效益评价专题信息提取等科学问题和科技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2018-2021年协同天空地通过对野外考察、定位采集、天空地数据挖掘、资料调查收集等多手段、多数据、多方法为一体,挖掘生态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运用空间分析、熵权法、综合指数模型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惠民效益与综合效益实现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揭示特色林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因素,提出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发展和评价提供科技参考。1基于2015-2020年的两期遥感影像和相关地理专题数据,结合天空地一体化多源数据挖掘不同等级石漠化特色林产业专题资源信息,提取石漠化区生态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整体改善了石漠化区生态环境状况。近5年来关岭-贞丰花江无石漠化面积比例由2015年的20.62%增长至23.28%,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动态度分别下降了0.29%、6.64%、5.58%、14.89%;毕节撒拉溪无石漠化面积比例由2015年的11.07%增长至13.55%,潜在石漠化动态度增长了39.94%,但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动态度分别下降了47.88%、34.51%、0.31%;施秉无石漠化面积比例由2015年的49.70%增长至50.81%,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动态度分别下降了7.07%、53.85%、1.61%。不同地域石漠化等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演进以重度向轻度过程演进为主。2基于喀斯特石漠化环境背景按照指标选取原则,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多源数据挖掘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因子,以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改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定提升。依据指标体系结构层次的属性特征,即土地覆盖、植被覆盖度、生物多样性、石漠化程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涵养水源、人均收入、林产值、产业结构变化、人口密度、基础设施覆盖度、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生活保障、贫困率。采用熵权法计算生态效益权重为0.42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权重为0.298和0.276。该指标体系及科学指标权重赋值法综合反映了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3基于指标权重通过线性加权求和以确定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并构建天空地一体的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表明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随时间提高的变化程度,即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总体发展效益水平明显提升,但不同石漠化等级之间特色林产业的效益发展程度有所不同。近5年间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区)特色林产业综合得分由2015年的0.156增长至2020年的0.247。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区)综合得分由0.096增长至0.201。施秉(无-潜在石漠化区)综合得分由0.094提升至0.206。不同地域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对资源要素进行合理分配以及不同生计策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值得商榷。4通过线性组合加权函数建立了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表明综合效益增长变化明显。近5年间中-强度石漠化(关岭-贞丰花江)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由2015年的0.492提升至0.756,相较于其他两地区增长幅度最小(0.264),综合效益等级由中等(0.4~0.6)转变为较好。潜在-轻度石漠化(毕节撒拉溪)综合效益由2015年的0.296增长到2020年的0.622,综合效益等级由较差转变为较好(0.6~0.8)。无-潜在石漠化(施秉)综合效益分别为0.283、0.604,综合效益增长了(0.321),综合效益等级由较差(0.2~0.4)转变为较好(0.6~0.8)。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足以实现生态恢复与维持农户生计发展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实施对生态环境具有直接性影响,而社会经济环境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未来需建立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及综合效益评价,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循环发展。

胡宇[2](2021)在《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林业经营手段在不断更新和进步。自1999年以来,国家提出的退耕还林工程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林业技术随之产生。数字林业技术作为林业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改善了生态环境的质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数字林业技术特点和结构体系的分析,详细阐述了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旨在进一步促进数字林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李伟[3](2021)在《浅析退耕还林工程中数字林业技术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国家经济的提升,工业、农业以及建筑行业等都在迅速发展,而发展带来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也愈加严重。目前的生态现状,森林、草地的覆盖面积偏低,水土流失面积逐渐扩大,土地荒漠化、土质盐碱化也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响应退耕还林的政策来加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已经逐渐成为了技术发展的趋势。而针对目前的林业现状,"数字林业"也开始出现在大众面前,数字林业技术于退耕还林工程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阐述数字林业技术的概念、结构体系,分析数字林业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且说明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基础薄弱、标准不一以及方法单一等问题,探讨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应用以及相关发展前景,并以云南省为例,分析退耕还林带来的影响,同时讲解数字林业技术在树木砍伐、抚育间伐和造林计划以及森林防火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最后分析数字林业技术的相关使用原则,以供简单参考。

田一辰[4](2020)在《基于3S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及权衡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耕还林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恢复工程,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民生福祉的双重目标。然而,由于调节/支持型生态服务和供给服务经常存在内在权衡关系,对景观尺度科学的生态系统管理提出挑战;那么,如何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成效,最大程度降低调节/支持型生态服务和供给服务间的权衡,是科学研究与工程管理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辽宁东部水源涵养功能区(抚顺县、清原满族自治县和新宾满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域,基于3S技术,采用野外采样、农户调查与模型模拟等方法,首先对第一轮(2000-2015年)退耕还林工程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评估其生态成效;其次采用情景分析法模拟了潜在高值区(相同投入/收益更高)退耕还林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并对比真实情况提出提高退耕还林生态成效的空间优化配置;最后通过分析不同造林方案(经济林与生态林的面积比例和空间格局)对调节/支持型和供给型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关系的影响,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造林选择与景观布局提供参考。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15年间,由于退耕还林工程导致的土地利用转化面积为4209.7 ha,占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的14.5%。农田转化为森林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面积为3459ha,占退耕还林工程区域面积的82.2%。空间分析显示,退耕还林工程主要集中在相对平坦区域,大于15度坡耕地仅占实际退耕还林总面积的12.6%。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碳储量从2000年的1.5×105 t增长到2015年的5.1×105 t,平均碳密度从36.5 t/ha增长到121.2 t/ha。15年间土壤侵蚀量平均值从17.1 t/ha降至4.4 t/ha,从轻度侵蚀降为微度侵蚀。氮输出平均浓度从2000年的5.7 mg/L下降至2015年的0.2 mg/L,从严重超标下降至符合Ⅰ类水质标准。洪水缓解能力在15年间增加了62.6 mm。尽管退耕还林工程在研究区取得显着成效,但坡耕地未得到有效退耕,目前该区仍有大于15度坡耕地6160.9 ha。(2)针对第一轮退耕中存在的潜在退耕区(坡耕地)与水源地的敏感带(河岸带),采用情景模拟分析上述生态高值区退耕对生态服务的影响。2015年实际碳储量与河岸缓冲带情景和坡耕地退耕情景的碳储量并无显着差别。相同面积下,洪水调节能力由大到小顺序为:陡坡耕地(55.8 mm)>河岸缓冲带(36.2 mm)>退耕还林实况(26.1 mm)。到河流的土壤侵蚀治愈量大小顺序为:高坡度地区(12.6 t/ha)>退耕还林实况(2.4 t/ha)>河岸缓冲区(2.2 t/ha)。水质净化功能的能力由大到小顺序为:河岸缓冲带情景(8.1mg/L)>陡坡耕地情景(6.5 mg/L)>退耕还林实况(5.2 mg/L)。河岸缓冲区更能发挥水质净化功能的生态服务功能,坡耕地更能发挥水土保持功能与洪水调节功能,建议新一轮退耕应优先关注上述区域。(3)在2015年的陡坡耕地与河岸缓冲带内的耕地中,设置一系列不同比例的经济林情景。各情景模拟结果显示,随着经济林比例的增加(比例:10%、20%至77%),尽管总供给服务呈上升趋势,单位面积的供给服务不断下降(按红松松子产量估算),碳储量功能、洪水调节能力不断下降,土壤侵蚀量与氮输出浓度不断上升。在供给型服务功能(经济收入)上升的同时,调节型服务功能不断下降。本文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后,认为研究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经济林的比例应不高于50%,且应根据立地情况和生态高值区优化景观布局。

郝姗姗[5](2020)在《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功能空间格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了解和掌握水土保持空间格局,可以更好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服务。本研究选取黄土丘陵区彭阳县为研究区,以1995-2015年为研究时间尺度,基于遥感数据、DEM数据、土壤数据、气象数据等,在ArcGIS、ENVI和MATLAB等平台的支撑下,集成利用3S技术、RUSLE模型、BPNN模型、InVEST模型、像元二分模型、趋势显着分析法、地形面积差异修正等方法,以植被恢复为背景,首先通过探究影响土壤侵蚀最显着的因子,结合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彭阳县的植被恢复空间格局;再以土壤保持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两个指标,结合植被恢复空间格局,分析其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最后通过对土壤保持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进行评估,划分重要性评估等级,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综合评估水土保持空间格局。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地形与土壤作为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在空间尺度上,地形SL因子对土壤侵蚀的显着性最强,土壤可蚀性K因子的显着性最弱;在时间尺度上,降雨侵蚀力R因子的显着性随降雨量的变化呈波动性;水土保持措施P因子和植被覆盖与管理C因子的显着性与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有关;BPNN的预测误差均小于5%,可以有效预测各影响因子对土壤侵蚀的显着性;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的显着性整体表现为:SL>P>R>C>K。(2)1995-2015年,研究区76.99%的区域植被明显改善,22.94%的区域呈稳定状态,0.07%的区域退化明显,且均通过了 0.05的显着性检验;植被增长型在海拔1900-2000m区间,在坡度大于15°的半阴坡和半阳坡区呈显着优势分布;植被稳定型以海拔大于2100 m为主导优势分布区,在坡度小于2°的平地呈显着优势分布;植被减小型面积较小,优势分布单一,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1500 m的区间内,在坡度小于6°的阴坡区。(3)彭阳县土壤保持量与水源涵养量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在研究时段,研究区土壤保持量分别为133.86、176.51、223.59、255.23、269.12 t/(hm2.a);在空间尺度上,土壤保持量呈现植被增长型>稳定型>减小型,且当植被变化类型在不同海拔、坡度、坡向等级为主导优势分布时,增长型的土壤保持量以显着增加为主,稳定型以平稳与缓慢增加为主。研究期内的水源涵养量分别为90.07、77.73、95.40、151.27、170.49 m3/(hm2.a);在空间尺度上,水源涵养量呈现增长型≤稳定型,减小型基本不变;当植被变化类型在不同坡度、坡向等级为显着优势分布时,增长型的水源涵养量以缓慢增加为主,稳定型则以波动增加为主;而在不同海拔等级为优势分布时,增长型的水源涵养量急剧增加,稳定型则逐渐减少。(4)彭阳县土壤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等级均呈一般重要和较重要向高度重要与极重要区域转移的趋势。1995-2015年,研究区土壤保持功能一般重要和较重要区面积显着减少,由在县域呈大面积分布转变为仅分布在红河茹河流域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而高度重要与极重要区面积显着增加,由1995年仅分布在红河茹河流域及六盘山生态保护区转变为在全域均有分布。研究区水源涵养功能一般重要和较重要区面积显着减少,由1995年的大面积分布转变为2010年和2015年仅分布在彭阳县的东北部;高度重要和极重要区面积显着增加,由1995年仅分布在红河茹河流域和六盘山生态保护区转变为在县域呈大面积分布,以研究区南部与西北部变化最为显着。(5)1995-2010年,彭阳县水土保持功能以一般重要和较重要区域为主,由1995年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1.08%递减为2010年的48.70%,而2015年以中等重要区域为主,面积占比达44.15%;1995-2015年高度重要和极重要区域面积由1995年的1.70%递增为2015年的18.41%,主要由1995年主要分布在红河茹河流域和六盘山一带逐渐转变为2015年的全域分布,以研究区南部与西北部最为显着。

陈征宇[6](2016)在《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为了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国家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不仅关系着当前的生态环境效益,也对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体现出数字林业技术的实际价值,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这种先进的林业技术和退耕还林工程有着正确的认识,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地保障。本文将对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

郭鑫[7](2015)在《浅谈“3S”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3S"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能等优势,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可有效地进行前期规划、面积核查、退耕林地的动态监测以及退耕还林后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评价等工作,为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建立一个精准、高效的规划、管理与监测体系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该文主要总结了"3S"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

赵子忠,桑娟萍,廖永峰[8](2012)在《退耕还林工程中遥感技术应用研究现状》文中认为采用遥感技术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规划、验收和监测,具有科学、经济、客观、高效等特点,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同一地区退耕还林前和退耕还林后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通过用GIS中的空间分析技术可定期获得该地区已经退耕还林的面积,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可用于退耕还林工程的监测,了解退耕还林地的植被生长状况及质量状况,实现对退耕还林地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实时评价。

张辟芳[9](2012)在《基于SPOT5遥感影像提取退耕还林小班信息的两种方式比较》文中认为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之一,已为国家生态安全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保障。运用不同的分类技术,提取退耕还林小班动态信息,探索更适宜的小班信息提取方式及小班精度检验方式,有利于更准确的掌握工程进展和实施成效,从而为生态工程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提供科技支撑,为森林资源调查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参考。本研究以四川省洪雅县柳江镇的两期SPOT5数据为数据源,采用分类后叠加比较方式提取从2004年耕地转化为2008年林地的退耕还林小班。试验中主要选取了监督分类和面向对象分类两种分类方法,从分类过程、分类效果以及提取的退耕还林小班准确性检验三方面,对两种分类技术进行了综合比较和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监督分类地物边界不够完整,并存在“椒盐反应”,SPOT5影像2004年和2008年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86.69%和92.16%;采用面向对象分类能更好的保留地物的完整性,地物边界清晰,SPOT5影像2004年和2008年总体分类精度分别达到了95.71%和96.15%,分类效果好于监督分类,尤其是耕地、水体和建筑用地表现最为明显。(2)使用不同时期的分类专题图叠加提取退耕还林小班变化信息是可行的,信息提取的精度取决于分类精度。(3)总体上,面向对象分类提取退耕还林小班的数量精度、面积精度及小班林地类型、小班位置的准确性都高于监督分类,表明采用面向对象分类的方式提取退耕还林小班优于监督分类。

魏升平[10](2012)在《我国退耕还林(草)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退耕还林工程是世纪之交我国政府主导的一项重大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也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社会性、区域性和时效性很强的大型项目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群众参与程度高、工作程序复杂,管理难度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前进的步伐,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借助于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生产工具,才能实现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看,我国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经历了起步阶段、拓展应用阶段和加快发展阶段的过程,虽然已取得了显着成效,但较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信息化、信息化管理的深刻内涵出发,剖析了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架构特征,探讨总结了我国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的三种模式。一是以计算机单机运行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应用为特点的单机技术应用模式;二是以管理信息系统(MIS)、“3S”技术应用为特点的管理信息系统模式;三是以管理信息系统、互联网络技术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式。以陕西省吴起县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为例,归纳总结了我国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在信息化管理发展架构、管理业务能力、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信息化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主要经验和理论研究与实践应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和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的特点,从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利用、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体系的重构、信息化管理理念的转变、信息安全策略和信息化建设的地区差异等方面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3S技术在退耕还林(草)中的应用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S技术在退耕还林(草)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二)喀斯特环境天空地一体化与林产业效益监测
    (三)天空地一体化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1 文献论证与获取
        2 研究阶段划分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色与难点及创新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数据资料获取及可信度分析
        1 天空地数据
        2 野外调查数据
        3 收集资料数据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一)数据挖掘
        1 航天数据
        2 航空数据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
    (二)数据处理
        1 航天数据处理
        2 航空数据处理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处理
四 产业效益指标信息提取
    (一)特色林产业提取
        1 特色林产业分类标准
        2 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时空分布特征
    (二)生态环境指标因子
        1 土地覆盖
        2 石漠化类型
        3 植被覆盖度
        4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5 生物多样性
        6 涵养水源
    (三)社会经济指标因子
        1 人口密度
        2 人均收入
        3 林产值
        4 产业结构变化
        5 基础设施覆盖度
        6 恩格尔系数
        7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8 贫困率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1 指标选取原则
        2 指标因子选取
        3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4 指标体系建立
    (二)指标数据标准化
        1 标准化方法
        2 极差标准化
    (三)指标权重确定
        1 权重计算方法
        2 指标权重计算
    (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1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建立
        2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计算
六 综合效益评价
    (一)“两山”效益
        1“两山”理论
        2“两山”效益评价
    (二)扶贫效益
        1 扶贫发展
        2 扶贫效益评价
    (三)惠民效益
        1 惠民内涵
        2 惠民效益评价
    (四)综合效益
        1 综合效益
        2 综合效益评价
七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退耕还林工程的基本含义与特点
2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2.2重造轻管观念严重
    2.3宏观指导不足 难以应对市场风险
    2.4政策法规需要完善
3 数字林业技术的内涵、特点及结构体系
    3.1数字林业技术的内涵
    3.2数字林业技术的特点
    3.3数字林业的结构体系
    3.4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指导作用
4 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
    4.1 大数据的存储、处理
    4.2 信息共享
    4.3 可视化与 VR 技术
    4.4 3S技术
    4.5 加强森林与林木数字化管理
    4.6 推动退耕还林工程发展
5 结语

(3)浅析退耕还林工程中数字林业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林业技术
    1.1 概念
    1.2 结构体系
2 数字林业技术的发展现状
3 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3.1 退耕还林中数字林业技术的应用
    3.2 数字林业技术的应用原则
4 结语

(4)基于3S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及权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3S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2.2 生态服务评估研究进展
        1.2.3 生态服务权衡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与数据资料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 地面调查数据
    2.3 农户问卷调查数据
    2.4 InVEST模型原理及数据处理
        2.4.1 碳储量模块
        2.4.2 季节性产水模块
        2.4.3 水土保持量模块
        2.4.4 水质净化模块
        2.4.5 供给服务估算
    2.5 情景模拟
        2.5.1 生态高潜力区的情景设置
        2.5.2 林型选择的情景设计
3 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评估
    3.1 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土地利用变化
    3.2 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成效评估
        3.2.1 碳储量服务评价分析
        3.2.2 洪水调节服务评价分析
        3.2.3 水土保持服务评价分析
        3.2.4 水质净化服务评价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3.3.1 小结
        3.3.2 讨论
4 高潜力区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4.1 高值区对碳储量功能的影响
    4.2 高值区对洪水缓解功能的影响
    4.3 高值区对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
    4.4 高值区对水质净化功能的影响
    4.5 小结与讨论
        4.5.1 小结
        4.5.2 讨论
5 不同退耕还林情境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5.1 经济林供给服务分析
    5.2 碳储量能力分析
    5.3 洪水调节服务分析
    5.4 土壤保持服务分析
    5.5 水质净化服务分析
    5.6 小结与讨论
        5.6.1 小结
        5.6.2 讨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5)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功能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水土保持治理概况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方法
    3.2 数据来源
第四章 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因子显着性分析
    4.1 BPNN预测结果
    4.2 回归模型预测结果
    4.3 精度评价
    4.4 土壤侵蚀因子的显着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地形因子的黄土丘陵区植被变化空间格局研究
    5.1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5.2 不同地形因子下的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5.3 植被覆盖变化对地形因子的响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功能空间格局及重要性评估
    6.1 土壤保持功能空间格局
    6.2 水源涵养功能空间格局
    6.3 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3 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退耕还林工程的相关内容
2 数字林业技术的主要内容
3 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
    3.1 在退耕还林工程中预防自然灾害方面的应用
    3.2 退耕还林工程长远规划布局方面的应用

(7)浅谈“3S”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3S”技术简介
2 退耕还林工程现状
3“3S”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
    3.1 退耕还林区域的规划布局
    3.2 退耕林地的面积核查
    3.3 退耕林地的动态监测
    3.4 退耕还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评价
4 前景与展望
    4.1 利用“3S”技术实现退耕还林工程的信息化管理
    4.2 利用“3S”技术建立退耕还林工程数字化动态监测体系
5 结语

(8)退耕还林工程中遥感技术应用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退耕还林工程遥感监测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1. 1 在退耕还林前, 根据遥感影像对退耕还林区域做出科学规划
    1. 2 退耕还林后, 对退耕地还林还草保存情况进行宏观验收和监测
    1. 3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对退耕区域新造林地的长势进行监测
2 退耕还林工程遥感监测技术应用的建议
    2. 1 将退耕还林设计图与遥感影像分类图叠加, 可进行快捷面积核查
    2. 2 利用不同时期遥感影像的对比, 可进行林地的管护和效益评价
    2. 3 选择遥感影像时要考虑其价格因素
    2. 4 退耕还林初期, 为满足退耕还林监测的精度要求需选择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
3 结语

(9)基于SPOT5遥感影像提取退耕还林小班信息的两种方式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遥感发展概述
        1.1.1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发展概况
        1.1.2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应用现状
    1.2 退耕还林遥感监测现状及问题
        1.2.1 国外退耕还林监测
        1.2.2 国内退耕还林监测
    1.3 遥感动态信息提取技术
        1.3.1 目视解译提取
        1.3.2 基于影像的计算机提取
    1.4 影像分类发展历程
        1.4.1 人工目视解译
        1.4.2 基于像元的影像分类
        1.4.3 面向对象的影像分类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3 主要研究内容
    2.4 数据来源
    2.5 处理软件
    2.6 研究方法
    2.7 技术路线
3 数据预处理
    3.1 柳江镇DEM的制作
    3.2 遥感影像正射校正
    3.3 遥感影像增强处理
    3.4 遥感影像融合
    3.5 研究区域裁剪
    3.6 小结
4 影像分类
    4.1 分类地类设置
    4.2 影像分类
        4.2.1 监督分类
        4.2.2 面向对象分类
    4.3 分类效果评价方式
        4.3.1 主观目视评价
        4.3.2 客观定量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两种分类技术比较
        4.4.2 两种分类效果比较
    4.5 小结
5 退耕还林小班信息提取及精度检验
    5.1 退耕还林小班提取
    5.2 退耕还林小班精度检验
        5.2.1 验证区选择
        5.2.2 参考小班数据获取
        5.2.3 统计分析检验方案
        5.2.4 分层抽样检验方案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基于统计分析的精度比较
        5.3.2 基于分层抽样的精度比较
    5.4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7 创新点及展望
    7.1 创新点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我国退耕还林(草)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我国退耕还林(草)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和发展
    一、 信息化与退耕还林管理
        (一) 信息化
        (二) 信息化管理
        (三) 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
    二、 我国退耕还林(草)实施状况
    三、 我国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 我国退耕还林(草)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模式
    一、 我国退耕还林管理业务概况
    二、 我国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模式
        (一) 单机技术应用模式
        (二)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式
        (三) 知识管理系统模式
    三、 三种模式的差异分析
第三章 吴起县退耕还林(草)信息化管理
    一、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二、 吴起县退耕还林信息管理系统
        (一) 系统体系结构与特点
        (二) 系统主要功能
    三、 吴起县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的经验与成效
        (一) 构建组织领导保障体系
        (二) 增大科技投资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三) 建立县乡两级业内管理数据库
第四章 我国退耕还林(草)信息化管理的经验与主要问题
    一、 我国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经验
        (一) 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发展架构初步形成
        (二) 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拓展,管理业务能力明显提高
        (三) 组织管理体系强化
        (四) 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开始起步
    二、 我国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我国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的理论研究问题
        (二) 我国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实践应用问题
第五章 对我国退耕还林(草)信息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 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力度
        (一) 进一步深化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核心的“3S”技术的应用
        (二) 建立覆盖全国的退耕还林工程信息网络系统
    二、 重构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结构体系
        (一) 加强组织领导机构建设
        (二)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三) 进一步推动林业工程管理电子政务的发展
        (四) 建立和完善相关规范与标准
    三、 转变观念,强化信息化管理意识
    四、 建立退耕还林信息化管理安全策略
    五、 消除退耕还林地区间信息化管理水平差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3S技术在退耕还林(草)中的应用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刘树西.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 胡宇. 林业建设, 2021(01)
  • [3]浅析退耕还林工程中数字林业技术的应用[J]. 李伟. 农村实用技术, 2021(01)
  • [4]基于3S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及权衡分析[D]. 田一辰.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5]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功能空间格局研究[D]. 郝姗姗. 宁夏大学, 2020(03)
  • [6]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J]. 陈征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18)
  • [7]浅谈“3S”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J]. 郭鑫. 安徽农学通报, 2015(11)
  • [8]退耕还林工程中遥感技术应用研究现状[J]. 赵子忠,桑娟萍,廖永峰.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04)
  • [9]基于SPOT5遥感影像提取退耕还林小班信息的两种方式比较[D]. 张辟芳.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7)
  • [10]我国退耕还林(草)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D]. 魏升平. 长安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3S技术在退耕还林(草)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