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PC和DSP的嵌入式VPN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PPC和DSP的嵌入式VPN的研究与设计

一、基于PPC和DSP的嵌入式VPN研究和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刘付金[1](2020)在《基于QEMU的嵌入式通信加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伴随着高科技水平不断上升,嵌入式设备的特点之一程序化高度集中,使得嵌入式设备开发调试面临着困难的挑战,深刻影响着每个有嵌入式开发和调试需求的企业及个人。虚拟化技术为底层的嵌入式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让嵌入式设备开发效率提高和成本的下降,然而这些虚拟化平台通常对嵌入式的处理器虚拟化达不到相应的效果,存在虚拟化程度低或者操作复杂,甚至不安全的隐患。QEMU是一个代码开源且移植性高的虚拟化仿真平台,相比其他开源的虚拟化平台,可以提供更强的灵活性、更少的操作、更好的控制和更低的成本,更擅长虚拟化常见的嵌入式设备处理器。本文提出基于QEMU虚拟化平台,去虚拟化PowerPC嵌入式设备,设计研究出PowerPC的通信加密系统解决方案为用户和企业提供开发效率高、成本低和安全的嵌入式开发的一个系统。因此本文具体工作内容主要为以下:(1)搭建基于QEMU的PowerPC嵌入式平台,它是由多个宿主机和客户机组成的,客户机主要是QEMU仿真PowerPC405GPR开发板,现在很少有关于PowerPC开发板虚拟化的文献研究,而且QEMU里关于可提供虚拟化的处理器架构也很局限,因此本文借鉴QEMU运行模拟器的实现原理,自定义开发PowerPC405GPR开发板,并在QEMU中注册,将开发的PowerPC开发板加入到QEMU可提供的虚拟化处理器架构里,并为此设计对应的Bootloader。宿主机是要基于内核版本是2.4.18下运行的虚拟机,在此基础上本文搭建基于QEMU的PowerPC嵌入式平台。(2)在基于PowerPC嵌入式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并实现了基于QEMU的嵌入式通信加密系统模型。本方案设计了PCI通信数据接口和USB通信数据接口功能,完成了PCI设备和USB设备的仿真,为仿真设备创建了数据交互区,实现了宿主机和客户机之间通过内部总线设备来实现通信。相比硬件开发大大节约了开发的成本和快速解决通信接口测试问题。(3)基于通信数据接口添加了TLS加密算法设计,通过对TLS加密协议解析和实践研究,设计证书密钥管理分配和数据安全加密策略,在宿主机和客户机的通信数据接口上进行了加密设置,从而实现了数据安全,而且有效保证不被第三方攻击的可能。实验结果证明,基于QEMU的PowerPC嵌入式通信加密系统是一个稳定存在QEMU注册中,而且基于PowerPC的通信加密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快速地找到软件问题,定位出现故障地方,从而很大程度上提升虚拟化可靠性、操作性甚至安全性。

朱小全[2](2019)在《基于Z网络和开关升压网络的高增益阻抗源变换器拓扑构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绿色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适用于燃料电池、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系统的高性能高增益变换器拓扑,已成为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阻抗源变换器自21世纪初提出以来,由于其结构简单,具有单级升降压特性,能够减少整个变换器系统的功率变换级数,提高系统性能,在电力电子变换器拓扑构造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基本的Z源阻抗网络和开关升压阻抗网络为核心主线,根据它们内部自身结构的特点,通过改变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并结合开关电容和开关电感等传统升压网络的结构特性,提出了一种混合型阻抗源网络的构造方法,将其应用到DC-DC和DC-AC两种功率变换领域中,从而得到了一系列新型高性能高增益阻抗源变换器拓扑,进一步丰富了阻抗源网络的拓扑族,拓展了它的应用范围。本文所完成的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揭示阻抗源网络能够实现升压的内在机理,对四种基本阻抗源网络(Z源网络、准Z源网络、开关升压网络和准开关升压网络)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工作性能,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为后续提出和构建新型阻抗源网络和阻抗源升压变换器奠定了基础。(2)基于传统的准Z源网络和准开关升压阻抗网络,通过外部添加单个开关电容支路,与阻抗网络中固有开关电容支路结合,构成新的开关电容单元,提出了三种单开关电容分支型高增益阻抗源DC-DC变换器。该拓扑构造方法不仅易于扩展,具有一般性,且有效提升了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增益,减小了开关管和电容的电压应力。(3)在传统非共地型开关电容升压网络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共地型开关电容网络,结合基本的准Z源网络和准开关升压网络,构建了三种共地型开关电容阻抗源DC-DC变换器。该拓扑构造方法不仅解决了传统开关电容网络的非共地问题,且使得DC-DC变换器具有输出升压比高,阻抗网络中二极管、开关管和电容的电压应力小等优点。(4)利用两个基本准Z源网络嵌入组合方式,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增益准Z源阻抗网络,进而构建了一种高增益准Z源DC-AC阻抗变换器;在开关升压准Z源网络基础上,通过级联开关电感网络或开关电容网络,分别提出了一种增强型有源开关电感升压网络变换器和一种增强型有源开关电容升压网络变换器。以上两种构造方法得到的变换器拓扑,器件使用数量少,输入电流纹波小,且实现了输出与输入共地、提升了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增益、降低了阻抗网络中开关元件的电压应力。(5)在传统X型Z源阻抗网络基础上,通过把开关电感-电容单元嵌入到其固有电感支路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增强型X型Z阻抗网络。利用该阻抗网络,分别构建了一种高增益DC-AC半桥逆变器和一种非隔离型DC-DC直流升压变换器。该拓扑构造方法,不仅可以大幅提升变换器的输出升压能力,且有效降低了阻抗网络中电容的电压应力,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阻抗源网络的应用。

任嘉琛[3](2015)在《基于ARM和3G的湿地鸟鸣采集与传输系统开发》文中提出湿地是自然界之中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具有洪水调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等重要的生态功能,被称为“自然之肾”。湿地野生动物中鸟类是最具代表性的类群,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鸟的种类确定对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鸟类的鸣声所具有物种的特性,是识别鸟类的重要依据。因此,做好湿地鸟类监测调查,对维持湿地基本生态,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提供一种性能优良、成本低廉,且能无线远程采集传输鸟鸣的监测系统,在分析现有音频采集处理系统架构与3G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基于ARM嵌入式平台和3G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用于对湿地候鸟的音频信息进行采集与传输。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研究分析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优点与不足,根据鸟鸣采集和传输的需求,提出了ARM嵌入式平台结合3G上网模块和太阳能供电模块的设计方案。(2)考虑系统整体成本和性能等方面的因素,进行了相关软硬件结构设计。选定了嵌入式平台、处理器、音频传感器的型号,3G网络模块型号和3G传输制式,太阳能模块型号。(3)根据开发系统的需求选择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为ARM开发板的操作系统,并对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进行了移植,编译BootLoader启动引导程序,对Linux系统内核进行相关剪裁、配置和编译,制作yaffs2格式根文件系统,完成了系统移植。(4)为ARM开发板进行了鸟鸣采集程序设计,实现了ARM开发板的鸣声采集功能。对3G上网模块的驱动进行了编辑和加载,并编写了拨号上网脚本,实现了在嵌入式开发板进行3G拨号上网功能。为ARM开发板进行了数据无线传输应用程序设计,实现了ARM开发板的鸣声数据传输功能。设计了太阳能供电模块架构,实现了鸟鸣采集传输系统的长期电源供给。为鸟鸣监控系统搭建了VPN服务器,实现ARM嵌入式平台连接VPN服务器。(5)对鸟鸣监控系统进行了测试。首先在局域网环境,使用多线程的数据传输方式测试了系统的数据传输性能,结果系统传输速率高、音频清晰,采集稳定。然后在VPN相似网络模型下进行了设计的可行性测试,实现数据的端对端传输的可行性。最后进行了系统的综合测试,本文提出的系统方案可实现实时鸟鸣监测,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蒲文[4](2013)在《软件无线电平台中高速数据传输IPC驱动及协议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是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决定着上层无线通信协议的正常运作。如何提高底层数据的传输速率是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同时也是设计的难点。然而,在以往的数据传输设计过程中,上层软件开发人员往往需要对GPP与DSP端的底层数据传输驱动以及FPGA端的数据传输接口逻辑进行设计,这样就有如下弊端:(1)加大了开发难度,降低了开发效率。当采用不同类型或架构的芯片时,就需要重新设计驱动或逻辑接口,才能满足新的应用需求。(2)降低了软件的通用性,不利于软件在不同平台间的移植。为特定硬件平台设计的软件,难以移植到其它平台。(3)增加了各软件模块间的耦合度,不利于软件调试。由于缺乏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整个软件设计为一体,在调试时不利于问题的排查。为此,本文引入处理器间通信(IPC)这一概念,以解决数据传输的易用性与通用性问题。IPC数据传输协议的应用,简化了软件无线电平台中GPP与DSP、GPP与FPGA之间的数据传输设计。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完成了Linux环境下的平台底层链路驱动。通过该驱动,可以实现DSP与FPGA程序的加载,时钟CLK、ADC、DAC的配置,以及简单的数据传输等基础控制功能。第二,研究了DMA高速数据传输关键技术。主要针对PLX公司的PCIe交换芯片集成DMA的驱动进行移植、改写和易用性封装。这样,在PCIe总线和DMA的协助下,使平台具有了高速数据传输能力。第三,设计了IPC数据传输协议。该协议实质是一个软件抽象层,抽象了GPP与DSP、GPP与FPGA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并提供给应用程序统一的调用接口。如此就简化了上层软件的开发,提高了程序的通用性。第四,测试了平台链路驱动与IPC协议的关键功能。经测试,GPP与DSP间的数据读、写速率分别可达65MB/s、205MB/s,GPP与FPGA间的数据读、写速率分别可达358MB/s、386MB/s,基本达到了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且IPC数据传输协议具有很高的执行效率,最高可达95%。本文着眼于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中的高速数据传输,设计与实现了平台内部各主要芯片间的IPC高速数据传输协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软件无线电平台的上层开发提供基础,使得开发人员可以不用过多关注底层数据传输接口的实现,而专注于通信应用的设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通用性。

柏玉娴[5](2012)在《基于SOPC技术的嵌入式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工业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的工业控制系统在控制实时性、数据传输率、运算精度、抗干扰性、集成度、可靠性、成本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相应的控制系统平台必须具备更加强大的功能、更为丰富的高速传输接口、更强的实时性以及更快速的精确运算性能。本文根据某工业实时控制领域的应用需求,结合当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SOPC技术,以Xilinx公司Virtex-5FXT FPGA为平台的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文中介绍了SOPC技术及发展现状,给出了嵌入式控制系统的原理设计和工程实现方法。具体包括系统中采用的关键元器件选型、系统方案设计、硬件电路设计以及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软件开发及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及性能优化方法等。本文设计的基于SOPC技术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已在某工业实时控制项目中成功应用。该控制系统具有小型化、模块化、高集成化和高可靠性等优点,使得控制更加灵活,实时性更强,大大提升了系统的性能。本文所研究的基于SOPC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还可以推广到自动化控制、计算机接口、数据预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朱继珍[6](2012)在《基于Power PC的静态人脸检测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热门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电子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极大的推动了生物识别技术的蓬勃发展,人脸检测与识别作为生物识别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现在已经有部分数码产品及各种门禁和监控系统中带有人脸检测和识别功能。作为一种身份识别的信息,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已经成为嵌入式产品的应用热门,另外,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图像处理算法在硬件上实现成为可能。具体来说,人脸检测(Face Detection)指的是在待检测图片或者视频中找出所有人脸(如果存在)的位置、大小的过程。嵌入式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带来的巨大压力,迫使嵌入式开发人员必须不断创新开发理念,Open Cv以其强大的图像和矩阵运算能力以及良好的移植性在视觉应用领域的嵌入式产品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目前英特尔已经有部分Open Cv视觉算法库是专门针对嵌入式系统而开发的,Open Cv的开源性大大减少了开发者的编程压力,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开发效率和程序运行的可靠性,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它是目前作为PC软件进入嵌入式开发领域的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目前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的成熟应用主要依靠PC软件实现,本课题采用嵌入在Virtex Ⅱ Pro FPGA平台上的Power PC硬核处理器作为静态图像人脸检测系统控制核心,结合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 Cv提供的人脸检测精简代码,对Open Cv进行了二次开发,利用Xilinx公司的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EDK进行软硬件协同设计,通过超级终端显示被检测图像的人脸坐标位置。达到对一幅静态图像的人脸检测目的。

赵学功[7](2012)在《基于红外探测技术的森林防火平台3G传输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传统安防监控系统大多采用有线传输,有线传输需沿途布线,高成本成为远距离监控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在森林防火等复杂环境中又无法完成有线线路的布线工作;第二代通信系统传输速率在50kbps以内,而对视频的传输速率要求在500kbps以上,有很多其他无线传输方式如蓝牙、WLAN等,这些技术的传输速率虽然很高,但是传输距离一般在100米以内,不适用于长距离无线视频传输都不能满足要求。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和3G技术的日渐成熟,视频监控逐渐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长距离和实时视频传输。利用这种监测系统,监测人员在监控中心就可以实现对森林状态的监测,对森林防火意义重大。本设计由以TI的OMAP3530为处理器构成监控终端核心板、3G模块、GPS模块、CCD摄像头组成,核心板与3G模块、GPS模块分别通过USB、串口进行连接。本文对系统的整体开发流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首先完成了系统软硬件平台的搭建,接着在Linux系统上实现了基于V4L的视频采集,然后利用H.264视频压缩技术进行压缩编码,最后利用RTP协议将视频进行了3G传输。为了实现视频信息的采集,本文完成了TVP5146的初始化、相关内核的配置、GPS模块驱动移植等;为了实现对视频的高效率处理,本文使用了多线程技术和H.264视频压缩技术;为了实现视频的实时传输,本文完成了3G上网卡驱动移植,嵌入式PHP, Apache、SQLITE、JRTPLIB等数据库的移植,PPTVVPN客户端的建立等;为了实现对视频的播放,本文完成了H.264解码器ActiveX控件的制作和浏览器加载。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在于3G传输的实现,3G设备上网时得到的IP地址是随机的,为了能在监控中心定点对监控终端进行控制,把设备利用服务器接入网关分配到虚拟的专有网络(VPN)中,从而建立起了监控终端和监控中心虚拟专用网络,实现了3G设备和IP的一一对应。经实验验证,该系统可以对视频图像进行25帧每秒的速度传输,设计可行,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实用价值。

高松[8](2006)在《基于NP的无线局域网嵌入式VPN安全网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广泛应用的802.11无线产品,主要使用WEP协议来确保无线局域网中的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但WEP协议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致使WEP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为解决WLAN的安全问题,IEEE提出了改进的安全协议IEEE802.11i。 但是,802.11、802.11i等协议在安全性方面仍存在缺陷,而目前有两种改进WLAN安全性的方案——WAPI国家安全标准和基于有线网络的IPSec VPN技术。WAPI是我国提出的WLAN安全标准,但是实施进程不太顺利。IPSec VPN作为基于有线网络的网络层安全协议,能够提高机密性、完整性、真实性等安全服务,可以有效弥补WLAN存在的安全问题。因此,我们将IPSec VPN安全技术引入无线网络,研究和开发适用于WLAN的信息安全产品(比如网关产品),可以进一步在网络层增强WLAN的安全性,保证无线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本文在安全性方面对这四种安全协议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基于有线网络的IPSec VPN安全协议应用于无线网络来增强其安全性。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x86的嵌入式VPN网关IVW-2005,经过测试该方案可以满足当前无线局域网的需求。但是,随着WLAN向下一代具有百兆传输速率的WLAN发展,IVW-2005已经不能满足传输速率的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WLAN嵌入式VPN安全网关改进方案WG-2006。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WEP、802.11i、WAPI等无线安全协议的研究 详细分析了WEP协议的安全隐患,并对WPA、802.11i、WAPI等改进安全协议从认证、加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2)IPec协议的研究 给出了IPSec体系结构,从加密机制、密钥管理等方面对IPSec协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WEP、802.11i、WAPI以及IPSec VPN在安全性方面进行了详细比对分析。 (3)IPSec VPN网关研究 综合比较了四种IPSec VPN网关的应用案例,并简要我们设计的WLAN嵌入式IPSec VPN安全网关方案IVW-2005,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WG-2006,并给出该网关的详细设计方案。

章晓明[9](2006)在《VPN-防火墙联合设计与嵌入式安全网关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研究Linux 2.6.10内核IPsec框架与跟踪IPsec v2最新标准RFC4301,讨论了IPsec v2框架下VPN与防火墙的联合设计,同时研究了32位嵌入式系统开发和Linux内核移植,最后实现了基于华恒公司HHPPC8245开发板的嵌入式安全网关原型系统。本文的具体研究和实现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RFC4301中IPsec框架对包过滤功能的支持,研究了VPN-防火墙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对Linux 2.6.10内核IPsec处理逻辑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分析,包括IP数据包的收发、IPsec安全策略的管理和实施、IPsec与应用层的接口等,改进内核中IPsec处理逻辑,添加包过滤功能和相关应用层的接口;设计安全策略管理控制平台和基于Netlink机制的消息通信处理模块,Netlink消息格式通过分析内核IPsec模块的消息处理流程反向解析得到;详细研究了32位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华恒公司HHPPC8245开发板的体系结构,修改了Linux 2.6.10硬件平台和驱动程序相关代码,通过自行构建的交叉编译环境,将Linux 2.6.10移植到目标板;在目标板上实现了一个嵌入式VPN-防火墙安全网关原型系统,对该原型系统进行了功能、性能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工作是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PKI、ECC的高强度VPN安全网关技术与核心系统的研究”(编号BK2004039)的延续和扩展。

王丹[10](2006)在《基于嵌入式Linux的IPSec VPN网关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通过采用加密、认证、存取控制、协议封装等技术在Internet上构筑安全通道,为处于公共网络两端的内网中的用户建立可信安全连接。本课题目标旨在,基于IBM405ep硬件平台上,开发基于嵌入式Linux的IPSec VPN网关,主要工作由移植建立嵌入式Linux和实现IKEv2(Internet Key Exchange version 2)系统两部分组成。作为课题的一部分,本论文主要讨论了嵌入式Linux和IKE系统中PFKEY V2协议的具体实现。Linux内核结构复杂而且与硬件平台联系紧密,这给内核移植带来一定困难,而这也是本文的重点与难点。 文中首先就Linux内核移植与构建进行了重点阐述,涉及四个方面: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内核启动代码分析、内核可移植性分析、内核代码的修改和裁减。随后讨论了根文件系统的建立。 基于分析IKEv2协议基础上,按照协议的“最小化实现”规范,提出了总体设计方案。重点设计并实现了PFKEY V2协议,该协议主要负责提供IKE与内核安全数据库进行通信的接口。该接口采用模块化的实现思想,其包含四个关键模块:初始化模块、消息处理模块、消息创建模块、PFKEY交互模块。 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移植的嵌入式Linux系统运行良好,完全满足VPN网关对系统平台的要求;IKEv2系统能够顺利利用PFKEY接口与内核安全数据库交互,实现了对安全关联的管理和维护。

二、基于PPC和DSP的嵌入式VPN研究和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PPC和DSP的嵌入式VPN研究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QEMU的嵌入式通信加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创新及主要工作
    1.4 本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
    2.1 虚拟化技术
    2.2 QEMU基本介绍
        2.2.1 QEMU模块区分
        2.2.2 QEMU运行机制
    2.3 QEMU的翻译解析
        2.3.1 QEMU的二进制翻译解析流程
        2.3.2 TCG的代码生成流程
        2.3.3 翻译块链
    2.4 QEMU硬件设备机制
        2.4.1 QOM的特性与注册流程解析
        2.4.2 QOM硬件关系与属性
        2.4.3 QEMU的设备模型
    2.5 QEMU的PCI模型
        2.5.1 QEMU的PCI设备
        2.5.2 QEMU的PCI桥
    2.6 QEMU的USB模型
    2.7 QEMU通信安全技术
        2.7.1 通信加密技术
        2.7.2 信息认证技术
        2.7.3 数据一致性校验技术
    2.8 文章小节
第三章 PowerPC嵌入式平台搭建
    3.1 PowerPC嵌入式平台需求分析
    3.2 PowerPC嵌入式平台架构
    3.3 PowerPC嵌入式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3.4 嵌入式平台基础功能模块配置
        3.4.1 QEMU的编译安装
        3.4.2 平台编译环境的配置
        3.4.3 宿主机和客户机的搭建
    3.5 QEMU仿真Power P405GPR处理器
        3.5.1 目标PowerPC处理器硬件需求
        3.5.2 目标仿真处理器注册QEMU流程
    3.6 Power P405GPR的Bootloader设计
        3.6.1 仿真处理器Bootloader工作流程
        3.6.2 Bootloader的移植
    3.7 GDB工具修补vmlinux2.4 补丁
    3.8 本章小节
第四章 PowerPC嵌入式通信加密系统设计
    4.1 PowerPC嵌入式通信加密系统需求分析
    4.2 PowerPC嵌入式通信加密系统构架
    4.3 PowerPC嵌入式通信加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4 QEMU的PCI通信数据接口
        4.4.1 PCI仿真设备和PCI仿真桥底层设计
        4.4.2 PCI设备的数据交换区设计
        4.4.3 PCI报文读取发送模块
    4.5 QEMU的USB通信数据接口
        4.5.1 USB仿真主控制器和USB仿真设备设计
        4.5.2 USB设备的数据交换区设计
        4.5.3 USB文件模块设计
    4.6 通信数据接口加密设计
        4.6.1 CA加密证书与密钥管理策略
        4.6.2 PCI数据传输加密设计
        4.6.3 USB文件加密设计
    4.7 Main ROM固件程序设计
    4.8 文章小节
第五章 PowerPC嵌入式通信加密系统测试验证
    5.1 测试环境简介
    5.2 PowerPC嵌入式通信加密系统测试实验
        5.2.1 PowerPC405GPR开发板仿真测试
        5.2.2 客户机和宿主机仿真测试
        5.2.3 客户机Bootloader功能测试
        5.2.4 PCI通信数据接口功能测试
        5.2.5 USB通信数据接口功能测试
        5.2.6 嵌入式通信加密系统性能分析
        5.2.7 嵌入式通信加密系统安全性分析
    5.3 文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Z网络和开关升压网络的高增益阻抗源变换器拓扑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阻抗源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1.2.1 基本Z源变换器
        1.2.2 准Z源变换器
        1.2.3 开关升压变换器
        1.2.4 非耦合电感型阻抗源变换器
        1.2.4.1 非耦合电感型Z源阻抗变换器
        1.2.4.2 非耦合电感型开关升压变换器
        1.2.5 耦合电感型阻抗源变换器
        1.2.5.1 耦合电感型Z源变换器
        1.2.5.2 耦合电感型开关升压变换器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创新性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四种基本阻抗源网络的升压原理
    2.1 传统Z源阻抗网络
    2.2 准Z源阻抗网络
    2.3 传统开关升压阻抗网络
    2.4 准开关升压阻抗网络
    2.5 性能比较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开关电容分支型阻抗源升压变换器
    3.1 单开关电容分支型准Z源升压变换器
        3.1.1 拓扑构造
        3.1.2 工作原理分析
        3.1.2.1 输入电流断续型准Z源升压变换器
        3.1.2.2 输入电流连续型准Z源升压变换器
        3.1.3 参数设计
        3.1.3.1 电感设计
        3.1.3.2 电容设计
        3.1.3.3 开关元件设计
        3.1.4 性能比较
        3.1.4.1 输出电压增益
        3.1.4.2 器件数量
        3.1.4.3 电压和电流应力
        3.1.5 仿真和实验验证
        3.1.5.1 仿真结果
        3.1.5.2 实验结果
    3.2 单开关电容分支型准开关升压变换器
        3.2.1 拓扑构造
        3.2.2 工作原理分析
        3.2.2.1 准开关升压变换器1
        3.2.2.2 准开关升压变换器2
        3.2.2.3 准开关升压变换器3
        3.2.3 参数设计
        3.2.3.1 准开关升压变换器1
        3.2.3.2 准开关升压变换器2
        3.2.3.3 准开关升压变换器3
        3.2.4 性能比较
        3.2.4.1 输出电压增益
        3.2.4.2 器件数量
        3.2.4.3 电压和电流应力
        3.2.5 仿真和实验验证
        3.2.5.1 仿真结果
        3.2.5.2 实验结果
    3.3 单开关电容分支型混合准开关升压变换器
        3.3.1 拓扑构造
        3.3.2 工作原理分析
        3.3.3 参数设计
        3.3.3.1 电感设计
        3.3.3.2 电容设计
        3.3.3.3 开关元件设计
        3.3.4 性能比较
        3.3.4.1 输出电压增益
        3.3.4.2 器件数量
        3.3.4.3 电压和电流应力
        3.3.5 仿真和实验验证
        3.3.5.1 仿真结果
        3.3.5.2 实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地型开关电容阻抗源升压变换器
    4.1 共地型开关电容准Z源升压变换器
        4.1.1 拓扑构造
        4.1.2 工作原理分析
        4.1.3 参数设计
        4.1.3.1 电感设计
        4.1.3.2 电容设计
        4.1.3.3 开关元件设计
        4.1.4 性能比较
        4.1.4.1 输出电压增益
        4.1.4.2 器件数量
        4.1.4.3 电压和电流应力
        4.1.5 仿真和实验验证
        4.1.5.1 仿真结果
        4.1.5.2 实验验证
    4.2 共地型开关电容准开关升压变换器
        4.2.1 拓扑构造
        4.2.2 工作原理分析
        4.2.3 参数设计
        4.2.3.1 电感设计
        4.2.3.2 电容设计
        4.2.3.3 开关元件设计
        4.2.4 性能比较
        4.2.4.1 输出电压增益
        4.2.4.2 器件数量
        4.2.4.3 电压和电流应力
        4.2.5 仿真和实验验证
        4.2.5.1 仿真结果
        4.2.5.2 实验验证
    4.3 共地型开关升压准Z源变换器
        4.3.1 拓扑构造
        4.3.2 工作原理分析
        4.3.3 参数设计
        4.3.3.1 电感设计
        4.3.3.2 电容设计
        4.3.3.3 开关元件设计
        4.3.4 性能比较
        4.3.4.1 输出电压增益
        4.3.4.2 器件数量
        4.3.4.3 电压和电流应力
        4.3.5 仿真和实验验证
        4.3.5.1 仿真结果
        4.3.5.2 实验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种新型高增益阻抗源DC-AC变换器
    5.1 非隔离型双准Z源阻抗网络DC-AC变换器
        5.1.1 拓扑构造
        5.1.2 工作原理分析
        5.1.3 参数设计
        5.1.3.1 电感设计
        5.1.3.2 电容设计
        5.1.3.3 开关元件设计
        5.1.4 性能比较
        5.1.4.1 输出升压能力
        5.1.4.2 器件数量
        5.1.4.3 电感和电容值
        5.1.4.4 电压和电流应力
        5.1.4.5 功率损耗分析及效率比较
        5.1.5 仿真和实验验证
        5.1.5.1 仿真结果
        5.1.5.2 实验验证
    5.2 有源开关电感型准Z源阻抗网络变换器
        5.2.1 拓扑构造
        5.2.2 工作原理分析
        5.2.2.1 纹波输入型有源开关电感qZSI
        5.2.2.2 连续输入型有源开关电感qZSI
        5.2.3 参数设计
        5.2.4 性能比较
        5.2.4.1 输出升压能力
        5.2.4.2 器件数量
        5.2.4.3 电感和电容值
        5.2.4.4 电压和电流应力
        5.2.4.5 功率损耗分析及效率比较
        5.2.5 仿真和实验验证
        5.2.5.1 仿真结果
        5.2.5.2 实验验证
    5.3 有源开关电容型准Z源阻抗网络变换器
        5.3.1 拓扑构造
        5.3.2 工作原理分析
        5.3.3 参数设计
        5.3.3.1 电感设计
        5.3.3.2 电容设计
        5.3.3.3 开关元件设计
        5.3.4 性能比较
        5.3.4.1 输出升压能力
        5.3.4.2 器件数量
        5.3.4.3 电压和电流应力
        5.3.4.4 功率损耗分析及效率比较
        5.3.5 仿真和实验验证
        5.3.5.1 仿真结果
        5.3.5.2 实验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增强型Z阻抗网络升压变换器
    6.1 增强型Z阻抗网络半桥变换器
        6.1.1 拓扑构造
        6.1.2 工作原理分析
        6.1.3 参数设计
        6.1.3.1 无源元件设计
        6.1.3.2 有源开关器件设计
        6.1.4 性能比较
        6.1.4.1 输出电压增益
        6.1.4.2 器件数量及应力比较
        6.1.4.3 电感和电容值
        6.1.4.4 功率损耗分析及效率比较
        6.1.5 仿真和实验验证
        6.1.5.1 仿真结果
        6.1.5.2 实验验证
    6.2 增强型Z源升压DC-DC变换器
        6.2.1 拓扑构造
        6.2.2 工作原理分析
        6.2.3 参数设计
        6.2.3.1 电感设计
        6.2.3.2 电容设计
        6.2.3.3 有源开关器件设计
        6.2.4 性能比较
        6.2.4.1 输出电压增益
        6.2.4.2 器件数量
        6.2.4.3 电压和电流应力
        6.2.5 仿真和实验验证
        6.2.5.1 仿真结果
        6.2.5.2 实验验证
    6.3 本章小结
总结
    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2 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基于ARM和3G的湿地鸟鸣采集与传输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鸟鸣声采集监测研究概况
        1.2.2 嵌入式多媒体信息处理研究概况
        1.2.3 实际部署应用发展现状
        1.2.4 鸟类监测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及硬件平台
    2.1 系统需求分析及功能确定
    2.2 系统设计方案及结构
        2.2.1 嵌入式处理器选择
        2.2.2 嵌入式操作系统选择
        2.2.3 数据传输方式选择
        2.2.4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3 系统硬件平台
        2.3.1 嵌入式开发板
        2.3.2 鸟鸣声采集模块
        2.3.3 3G通信模块
        2.3.4 太阳能供电模块
        2.3.5 硬件系统封装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
    3.1 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
        3.1.1 宿主平台环境搭建
        3.1.2 交叉编译器的安装
        3.1.3 TFTP服务器的搭建
    3.2 U-Boot的移植与分析
        3.2.1 BootLoader简介
        3.2.2 BootLoader的编译与移植
    3.3 Linux内核的剪裁和移植
        3.3.1 内核的剪裁
        3.3.2 内核的编译和烧写
    3.4 根文件系统的移植
        3.4.1 根文件系统分析
        3.4.2 根文件系统的制作与烧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鸟鸣采集端系统软件设计
    4.1 音频采集软件设计
        4.1.1 数字音频介绍
        4.1.2 数字音频解码算法的实现方法
        4.1.3 音频采集软件的编译和移植
    4.2 3G通讯的实现
        4.2.1 3G模块的编译和加载
        4.2.2 ppp拨号脚本的编写
        4.2.3 3G拨号上网测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鸟鸣数据传输与接收功能设计
    5.1 Socket通讯的实现
    5.2 无线数据传输程序设计
        5.2.1 信号量程序多线程通讯的实现
        5.2.2 接收端鸣声数据接收程序设计
    5.3 VPN环境的实现
        5.3.1 VPN服务器的搭建
        5.3.2 嵌入式VPN客户端的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湿地鸟鸣采集与传输系统综合测试
    6.1 系统基本功能测试
        6.1.1 测试环境
        6.1.2 测试方法
        6.1.3 测试结果及分析
    6.2 VPN环境测试
        6.2.1 测试环境
        6.2.2 测试方法
        6.2.3 测试结果
    6.3 3G网络环境下系统整体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软件无线电平台中高速数据传输IPC驱动及协议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文主要贡献
    1.3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软件无线电平台中高速数据传输技术现状
    2.1 软件无线电平台
        2.1.1 USRP
        2.1.2 SFF SDR
        2.1.3 μSDR420
        2.1.4 Sora
    2.2 高速数据传输机制
        2.2.1 高速串行总线
        2.2.2 DMA 数据传输
    2.3 数据传输软件现状
        2.3.1 DSPLink
        2.3.2 SysLink
    2.4 小结
第三章 软件无线电平台中高速数据传输需求分析
    3.1 USDR-3500 软件无线电平台概述
        3.1.1 USDR-3500 平台中的 IPC
        3.1.2 USDR-3500 平台中的高速数据传输
    3.2 高速数据传输功能需求
        3.2.1 PPC 与 DSP 进行数据交互
        3.2.2 PPC 与 FPGA 进行数据交互
    3.3 数据传输接口的易用性与通用性需求
    3.4 小结
第四章 软件无线电平台中高速数据传输概要设计
    4.1 嵌入式 Linux 运行环境的搭建方案
        4.1.1 Freescale 的 LTIB 简述
        4.1.2 由 LTIB 搭建嵌入式软件环境
    4.2 USDR-3500 平台驱动软件设计
        4.2.1 基带控制
        4.2.2 中频控制
    4.3 基于 DMA 的高速数据传输设计
        4.3.1 PEX8609 简述
        4.3.2 集成 DMA 数据传输
        4.3.3 用于描述 DMA 的结构体
    4.4 IPC 协议设计
        4.4.1 IPC 软件架构
        4.4.2 IPC 提供的组件
        4.4.3 IPC 通道描述符
        4.4.4 IPC 数据传输过程
        4.4.5 同步方式
    4.5 小结
第五章 软件无线电平台中高速数据传输详细设计
    5.1 基于 PPC 的 Linux 运行环境搭建
        5.1.1 LTIB 的安装过程
        5.1.2 用 LTIB 搭建嵌入式运行环境
    5.2 基于 PCI 的 USDR-3500 平台驱动实现
        5.2.1 底层链路驱动的实现
        5.2.2 驱动的应用层接口
        5.2.3 对 DSP 的操作
        5.2.4 对 FPGA 的操作
        5.2.5 对 FMC 的操作
    5.3 基于 PEX8609 的高速数据传输实现
        5.3.1 PEX8609 SDK 的移植
        5.3.2 SDK 中描述 DMA 的结构体
        5.3.3 DMA 驱动的易用性封装
    5.4 IPC 数据传输协议的实现
        5.4.1 IPC 的初始化与退出
        5.4.2 IPC 通道的打开与关闭
        5.4.3 IPC 内存空间的申请与释放
        5.4.4 IPC 通道的读写
    5.5 IPC 接口的应用
        5.5.1 数据传输
        5.5.2 设备配置
    5.6 小结
第六章 测试与性能分析
    6.1 平台底层链路驱动测试
        6.1.1 驱动的加载
        6.1.2 DSP 程序的加载
        6.1.3 FPGA 程序的加载
        6.1.4 FMC 的配置
    6.2 DMA 高速数据传输测试
        6.2.1 DMA 驱动的加载
        6.2.2 GPP 与 DSP 间的数据传输
        6.2.3 GPP 与 FPGA 间的数据传输
    6.3 IPC 功能测试
        6.3.1 IPC 驱动的加载
        6.3.2 DSP 的数据通道测试
        6.3.3 FPGA 的数据通道测试
        6.3.4 FPGA 的配置通道测试
    6.4 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全文总结
    7.2 下一步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基于SOPC技术的嵌入式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控制系统发展历程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2 系统采用的主要技术
    2.1 SOPC技术
        2.1.1 SOPC技术概述
        2.1.2 SOPC技术特点
        2.1.3 SOPC技术在控制系统应用中的优势
    2.2 Virtex-5 FXT FPGA器件
        2.2.1 Virtex-5系列简介
        2.2.2 Virtex-5 FXT平台特性
        2.2.3 Virtex-5 FXT器件性能比较
    2.3 PowerPC 440嵌入式处理器
        2.3.1 PowerPC 440处理器简介
        2.3.2 PowerPC440处理器性能
        2.3.3 Virtex-5 FXT嵌入式处理器模块
        2.3.4 典型系统构成
        2.3.5 EDK(Embedded Develop Kit)-SOPC开发工具包
    2.4 Vx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2.4.1 操作系统的选型
        2.4.2 VxWorks操作系统简介
        2.4.3 VxWorks操作系统特点
        2.4.4 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2.5 以太网物理层芯片88E1111
    2.6 DDR2 SDRAM内存芯片MT47H64M16HR
    2.7 FLASH闪存芯片S29GL512P
3 硬件设计
    3.1 设计方案
    3.2 系统特点
    3.3 具体实现
        3.3.1 控制模块简介
        3.3.2 性能指标
        3.3.3 主要功能模块
        3.3.4 具体电路设计
4 软件设计
    4.1 软件设计概述
    4.2 集成开发环境
        4.2.1 Xilinx ISE 10.1软件
        4.2.2 Workbench3.1集成开发环境
    4.3 软件设计流程
    4.4 FPGA程序设计
        4.4.1 顶层模块及各子模块的设计
        4.4.2 嵌入式PowerPC440系统设计
    4.5 VxWorks程序设计
        4.5.1 BSP包的开发
        4.5.2 应用程序设计
        4.5.3 建立文件系统
    4.6 性能优化的主要措施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Power PC的静态人脸检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FPGA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1.3 当前FPGA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FPGA与ASIC
        1.3.2 从可编程器件发展看FPGA未来发展趋势
    1.4 两大FPGA供应商---Altara与Xilinx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1.6 论文的实验系统简介
第二章 基于FPGA的SOPC开发技术
    2.1 FPGA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
        2.1.1 与传统的嵌入式设计方法比较
        2.1.2 FPGA软硬件协同设计流程
    2.2 Xilinx的嵌入式系统解决方案
        2.2.1 Virtex-Ⅱ pro简介及Power PC405硬核体系结构
        2.2.2 Power PC405外设总线—PLB总线
    2.3 主流FPGA嵌入式处理器比较
    2.4 硬核、软核以及固核
    2.5 基于Xilinx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
        2.5.1 EDK简介
        2.5.2 EDK设计的实现流程
        2.5.3 EDK的文件类型
    2.6 在线调试工具
        2.6.1 超级终端
        2.6.2 XMD调试工具
        2.6.3 SDK软件调试器简介
    2.7 基于Eclipse平台的的SDK
        2.7.1 SDK和XPS的数据交互
        2.7.2 SDK的调试与运行操作
第三章 基于Open Cv人脸检测算法及MFC验证设计
    3.1 Open Cv简介
    3.2 Open Cv的常用数据类型和函数
    3.3 基于Open Cv的人脸检测简介
    3.4 几种人脸检测算法比较
    3.5 人脸检测算法在VC下验证设计
        3.5.1 Open Cv与VC6.0的关联
        3.5.2 基于Open Cv的人脸检测的MFC验证设计
        3.5.2.1 分步创建MFC工程
        3.5.2.2 MFC中人脸检测
第四章 基于Open Cv的人脸检测在Virtex-Ⅱ pro上的移植实现
    4.1 人脸检测系统硬件设计-----基于Power PC的硬件平台搭建
    4.2 人脸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4.2.1 处理器的大小端存储模式及其转换
        4.2.2 Power PC支持的Classifier和image在VC下的生成
        4.2.3 SDK软件开发
    4.3 下载测试
    4.4 检测结果分析
    4.5 Open Cv在嵌入式平台上的移植要点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论文的不足
    5.3 论文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基于红外探测技术的森林防火平台3G传输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3G无线通信与接入策略
    2.1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其业务特点
        2.1.1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2.1.2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业务特点
    2.2 接入3G网络的策略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
    3.1 硬件系统概述
        3.1.1 MPU子系统
        3.1.2 IVA2.2子系统
    3.2 系统硬件平台总体结构
    3.3 各功能模块设计
        3.3.1 电源模块
        3.3.2 存储模块
        3.3.3 视频解码模块
        3.3.4 USB模块
        3.3.5 串口通信模块
    3.4 PCB布线
第四章 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4.1 嵌入式Linux系统
        4.1.1 嵌入式Linux系统与其他嵌入式操作系统
        4.1.2 嵌入式操作系统选择
    4.2 系统开发环境的建立
        4.2.1 软件安装
        4.2.2 内核编译
    4.3 嵌入式PPTP VPN客户端的建立
        4.3.1 隧道技术
        4.3.2 遂道协议
        4.3.3 PPTP VPN客户端的建立
    4.4 3G上网卡驱动移植
    4.5 视频解码芯片TVP5146驱动设计
        4.5.1 OMAP3530的I2C模块
        4.5.2 TVP5146的初始化
第五章 监控终端视频采集、压缩及传输
    5.1 Camera ISP的模块
    5.2 视频处理部分的实现
    5.3 视频采集线程的实现
        5.3.1 基于V4L的视频采集
        5.3.2 视频预处理
    5.4 视频处理线程的实现
        5.4.1 内存分配
        5.4.2 使用Codec Engine调用H.264编码算法
    5.5 视频传输线程的实现
        5.5.1 JRTPLIB库移植
        5.5.2 文件传输
第六章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6.1 Apache服务器的移植
    6.2 数据库SQLITE的移植
    6.3 PHP数据库移植
    6.4 DDNS服务器的搭建
        6.4.1 DDNS服务器的实现
        6.4.2 DDNS客户端的实现
    6.5 拨号接入3G网络和VPN服务器的实现
    6.6 地理坐标信息的实现
    6.7 视频显示程序设计
第七章 系统测试与总结
    7.1 系统测试
    7.2 总结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基于NP的无线局域网嵌入式VPN安全网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WLAN安全标准的发展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WLAN信息安全规范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2.2 VPN网关嵌入式实现技术的研究概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论文的组织结构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WLAN国际安全标准分析
    2.1 引言
    2.2 WEP标准
        2.2.1 RC4加密算法
        2.2.2 WEP数据加解密过程
    2.3 WEP安全隐患
        2.3.1 密钥流重用攻击
        2.3.2 解密字典攻击
        2.3.3 消息篡改攻击
    2.4 WPA对WEP的改进
        2.4.1 WPA对WEP认证的改进
        2.4.2 WPA对WEP加/解密的改进
    2.5 RSN对WEP的改进
        2.5.1 RSN对WEP加/解密的改进
    2.6 802.11i安全隐患
        2.6.1 中间人攻击
        2.6.2 会话欺诈攻击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两种增强WLAN安全性的方案——WAPI和VPN
    3.1 引言
    3.2 无线局域网鉴别机制WAI
        3.2.1 鉴别基础结构WAI的体系结构
        3.2.2 鉴别服务单元(ASU)
        3.2.3 公钥证书
    3.3 WAI鉴别基础结构安全认证流程
    3.4 无线局域网保密基础结构WPI
    3.5 IPSec VPN信息安全规范
        3.5.1 IPSec协议体系结构
    3.6 AH协议
        3.6.1 AH协议格式
        3.6.2 AH操作模式
    3.7 ESP协议
        3.7.1 ESP协议格式
        3.7.2 ESP操作模式
    3.8 IKE协议
        3.8.1 IKE交换阶段
        3.8.2 IKE交换模式
    3.9 WAPI、VPN与WLAN国际安全标准的安全性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嵌入式VPN安全网关方案分析
    4.1 引言
    4.2 嵌入式VPN网关的总体结构
    4.3 嵌入式安全网关的软件架构
        4.2.1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4.2.2 VxWorks操作系统
    4.4 嵌入式安全网关的硬件架构
        4.4.1 基于x86的嵌入式网关方案
        4.4.2 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方案
        4.4.3 基于NP的嵌入式网关方案
        4.4.4 基于PowerPC的嵌入式网关方案
    4.5 四种嵌入式VPN网关方案的比较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NP的嵌入式VPN安全网关方案
    5.1 引言
    5.2 基于x86的嵌入式安全网关方案IVW-2005
        5.2.1 嵌入式安全网关方案IVW-2005的硬件设计
        5.2.2 嵌入式安全网关方案IVW-2005的软件设计
        5.2.3 IVW-2005的性能测试
    5.3 基于NP的嵌入式VPN安全网关方案设计
        5.3.1 嵌入式安全网关方案WG-2006的硬件设计
        5.3.2 嵌入式安全网关方案WG-2006的软件设计
        5.3.3 BSP设计
        5.3.4 IPSec设计
    5.4 系统预期的改进目标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VPN-防火墙联合设计与嵌入式安全网关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内容与相关工作
    1.4 论文贡献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嵌入式VPN-防火墙的总体设计
    2.1 嵌入式VPN-防火墙的层次结构
    2.2 IPSECFW 的操作系统平台和硬件平台
    2.3 IPSECFW 的总体设计和系统模块划分
第三章 VPN-防火墙的一体化设计
    3.1 原LINUX 内核协议栈中防火墙和IPSEC 处理流程分析
    3.2 IPSEC V2 框架内VPN 与防火墙的联合设计
    3.3 LINUX 2.6.10 内核IPSEC 框架包过滤功能的分析
    3.4 IPSEC 框架防火墙包过滤功能的扩展设计
第四章 安全策略管理控制台的设计实现
    4.1 安全策略管理控制台的功能
    4.2 NETLINK 消息通信机制的研究
    4.3 策略管理模块的实现
    4.4 消息通信模块的设计实现
第五章 嵌入式安全网关开发环境的建立
    5.1 宿主机-目标板环境的建立
    5.2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第六章 PPCBOOT 和LINUX 内核的移植
    6.1 FLASH 的组成和系统启动顺序
    6.2 PPCBOOT 的移植
    6.3 LINUX 2.6.10 内核的移植实现
第七章 嵌入式LINUX 安全网关的实现
    7.1 RAMDISK 文件系统的创建
    7.2 嵌入式LINUX 安全网关的实现
第八章 嵌入式安全网关原型系统的测试与分析
    8.1 测试环境
    8.2 IPSEC 框架下包过滤功能和VPN 的可用性测试
    8.3 嵌入式VPN 安全网关(网关1)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8.4 结论
第九章 结束语
    9.1 论文总结
    9.2 发展方向及展望
附录一 管理控制平台的MAKEFILE
附录二 GCC 和GLIBC 的PATCH
附录三 修改后的SEND_FILTER_FRAME 函数
附录四 嵌入式开发板的RC.SH 文件
附录五 测试模块源代码和MAKEFILE 文件
附录六 测试脚本源代码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10)基于嵌入式Linux的IPSec VPN网关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内容
    1.3 课题的难点和研究成果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嵌入式VPN网关的系统概述
    2.1 嵌入式VPN网关的总体设计
    2.2 实现方案
第三章 IBM405ep硬件平台
    3.1 TE-40X开发板介绍
    3.2 IBM405ep处理器
    3.3 PowerPC 40x体系结构
        3.3.1 PowerPC 405处理器的寄存器
        3.3.2 PowerPC 405处理器的指令集
第四章 嵌入式Linux的简介与可行性分析
    4.1 嵌入式系统概述
    4.2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优势与不足
    4.3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组成
第五章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与构建
    5.1 嵌入式Linux开发流程
    5.2 建立交叉开发环境
        5.2.1 开发模式
        5.2.2 创建交叉编译工具链
        5.2.3 配置宿主机开发环境
    5.3 嵌入式Linux启动分析
        5.3.1 嵌入式Linux系统启动的基本过程
        5.3.2 启动程序Bootloader
        5.3.3 Linux内核启动过程分析
    5.4 Linux内核的可移植性分析
        5.4.1 操作系统移植概述
        5.4.2 Linux内核结构
        5.4.3 Linux内核的可移植性
        5.4.4 Linux内核源代码树
        5.4.5 Linux内核移植需处理的部分
    5.5 移植Linux内核到TE-40X开发板
        5.5.1 开发板结构machdep_calls和全局变量ppc_md
        5.5.2 增加对TE-40X开发板的支持
        5.5.3 修改开发板硬件参数配置文件
        5.5.4 创建TE-40X开发板的内核配置文件
        5.5.5 增加TE-40X开发板的内核配置选项
        5.5.6 修改编译选项Makefile
        5.5.7 内核实时性的考虑
    5.6 Linux内核裁减配置
    5.7 编译构建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5.7.1 RAMdisk盘原理
        5.7.2 创建基于RAMdisk的根文件系统
        5.7.3 编译嵌入式Linux
    5.8 移植结果
第六章 VPN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1 IPSec协议概述
    6.2 IKEv2协议
        6.2.1 IKEv2协议介绍
        6.2.2 IKEv2的总体设计
    6.3 PF_KEY协议
        6.3.1 PF_KEY协议概述
        6.3.2 PF_KEY消息格式
        6.3.3 PF_KEY的消息类型
    6.4 PF_KEY的设计与实现
        6.4.1 PF_KEY协议在内核中的实现
        6.4.2 内核消息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6.5 测试分析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基于PPC和DSP的嵌入式VPN研究和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QEMU的嵌入式通信加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付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基于Z网络和开关升压网络的高增益阻抗源变换器拓扑构造研究[D]. 朱小全.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3]基于ARM和3G的湿地鸟鸣采集与传输系统开发[D]. 任嘉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4)
  • [4]软件无线电平台中高速数据传输IPC驱动及协议软件设计与实现[D]. 蒲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5]基于SOPC技术的嵌入式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 柏玉娴.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6]基于Power PC的静态人脸检测系统设计[D]. 朱继珍. 昆明理工大学, 2012(12)
  • [7]基于红外探测技术的森林防火平台3G传输系统的研究[D]. 赵学功.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8)
  • [8]基于NP的无线局域网嵌入式VPN安全网关研究[D]. 高松.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
  • [9]VPN-防火墙联合设计与嵌入式安全网关开发[D]. 章晓明. 苏州大学, 2006(12)
  • [10]基于嵌入式Linux的IPSec VPN网关的研究与实现[D]. 王丹.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基于PPC和DSP的嵌入式VPN的研究与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