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修复烫伤小鼠红细胞驻极体状态的机制研究

静电场修复烫伤小鼠红细胞驻极体状态的机制研究

一、静电场修复烫伤小鼠红细胞驻极态的机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苑旺[1](2018)在《驻极体5-氟尿嘧啶贴剂抑制大鼠皮肤增生性瘢痕生长及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增生性瘢痕是机体组织受到创伤后异常修复的结果,是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产物。增生性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疼痛、瘙痒等不良症状,严重可能带来功能障碍等。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瘢痕的形成是由于胶原代谢紊乱形成的。瘢痕组织是由于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产生的,基质的主要成分包括胶原纤维、结构蛋白和蛋白多糖等,其中Ⅰ型胶原纤维占的比重较大。瘢痕的形成与胶原的合成与降解紧密相关,胶原的合成和降解失衡,会引起胶原纤维的代谢减少,进而形成瘢痕组织。研究显示,瘢痕的形成与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紧密相关,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TGF-β一方面对血管生成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和层粘连蛋白;另一方面TGF-β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的表达和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促进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表达,从而抑制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因此,TGF-β被认为是影响创面愈合和瘢痕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的机制及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广泛受到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关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成纤维细胞DNA的复制和转录,进而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蛋白的过度表达,从而减轻瘢痕增生和胶原沉积。换言之,当5-FU进入瘢痕组织才能很好的发挥药效。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驻极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促渗手段,可以促进药物透过皮肤致密的角质层结构,进入皮肤内部发挥药效。在众多瘢痕治疗方法中,物理疗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其中电场(压)用于创面愈合和瘢痕治疗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将电刺激疗法用于创面愈合于2002在美国获得承认。驻极体是一类功能电介质材料,能够长期保持极化电荷和储存空间电荷。驻极体可以产生持续稳定的静电场和微电流,静电场和微电流作用于具有生物驻极态的组织和分子时,能起到良好的生物效应和促进组织康复的作用。在临床用药中,用于治疗增生性瘢痕的剂型以传统剂型为主,主要有注射剂、膏剂和霜剂等。但是传统剂型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因此本文选用透皮给药剂型,并选用对增生性瘢痕有确切效果的抗肿瘤药物5-FU为模型药物,联合驻极体研究其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及机制。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一)5-FU贴剂的制备、处方优化及性质表征本文以5-FU为模型药物,Eudragit E100为基质,柠檬酸三丁酯为增塑剂,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压敏胶贴剂。在贴剂的制备过程中,E100的质量、增塑剂与E100二者的比例可能影响贴剂的性质。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影响贴剂性质的变量,随后我们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以贴剂的初黏力、持黏力及自然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对贴剂的处方进行优化,确定优化处方,并对贴剂进行性质表征。结果显示:E100质量、柠檬酸三丁酯与E100质量比对贴剂的性质均有影响,通过综合评分法确定在E100质量为0.30g,柠檬酸三丁酯比例55%的条件,5-FU贴剂的处方最优。并对上述方法制备的贴剂进行了表征,得到贴剂的性质如下:初黏力为(4.03±0.53)g,持黏力为(122.50±7.13)min。随后对贴剂的自然释放度进行了考量,并考察了不同极性、不同表面电位驻极体对贴剂自然释放度的影响,并对5-FU贴剂的自然释放进行了数学建模。结果显示:(1)5-FU贴剂释放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2)驻极体作用后贴剂的释放量有所增加,释药量随着驻极体表面电位的增大而增加,正、负极性驻极体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释放规律同样满足Higuchi方程;(3)驻极体5-FU贴剂的释放规律满足如下方程:(?)注:Q为累计释放量,V为驻极体表面电位,t为时间(二)5-氟尿嘧啶贴剂动物实验给药方案的探究驻极体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的作用,可以改善上皮细胞的生长环境;另外驻极体产生的微电流可以刺激上皮细胞分化。而5-FU具有抑制细胞DNA和RNA复制的作用,抑制细胞的增殖。因此我们需要探索出适当的驻极体5-FU贴剂的给药方式。通过测定创面愈合率、创面皮肤厚度变化及HE染色法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学改变,探究新的给药方案。结果显示:(1)驻极体可以促进创面的收缩,作用大小与驻极体表面电位显示出正相关,正负极性驻极体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2)5-FU贴剂组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缓慢,显示出5-FU对创面愈合具有抑制作用;(3)HE染色法观察创面皮肤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显示出与创面愈合率、创面皮肤厚度相同的结论。因此,确定了最终的给药方案,即创面形成0-14天,对患处施加驻极体;14-42天,在患处加以驻极体5-FU贴剂,进行后续研究。(三)通过动物学实验研究驻极体5-FU贴剂对大鼠皮肤增生性瘢痕生长的抑制作用在确定了5-FU贴剂的制备方法、以及给药方案后,进行了5-FU贴剂抑制瘢痕生长的动物学研究。分别于给药后1周、2周、3周、4周取样,测定瘢痕增生指数,并通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考察5-FU贴剂对大鼠皮肤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瘢痕增生指数结果显示:(1)对照组大鼠瘢痕增生指数逐渐升高;(2)驻极体组大鼠皮肤瘢痕增生指数有降低的趋势;(3)5-FU贴剂组及驻极体5-FU贴剂组瘢痕增生指数降低,驻极体5-FU贴剂组效果更佳。HE染色结果显示:(1)对照组大鼠皮肤瘢痕组织持续增生,主要表现为表皮和真皮层增生。真皮层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沉积明显、粗大、致密,排列无序。(2)5-FU贴剂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瘢痕组织表皮层、真皮层均明显变薄,真皮层成纤维细胞量变少,胶原沉积现象得到明显缓解,抑制瘢痕增生作用效果显着;(3)不同极性、不同表面电位驻极体5-FU贴剂组与5-FU贴剂组相比,这一效果更加显着,随着驻极体表面电位的增加,抑制瘢痕增生的效果更显着,正、负极性驻极体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着。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5-FU贴剂组及驻极体5-FU贴剂组大鼠皮肤瘢痕组织中TGF-β表达量下降,Smad2、Smad3的表达量下降,Smad7的表达量有所上升,ColⅠ、ColⅢ的表达量下降;(2)驻极体5-FU贴剂组这一效果更加显着;(3)5-FU贴剂组及驻极体5-FU贴剂组大鼠皮肤瘢痕组织中TGF-β表达量下降,MMP1的表达量有所上升,MMP2、TIMP1、ColⅠ、ColⅢ的表达量下降,驻极体5-FU贴剂组作用更加明显;(4)驻极体5-FU贴剂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TGF-β/Smads、TGF-β/MMPs信号通路有显着影响。(四)通过细胞学实验研究驻极体5-FU贴剂对大鼠皮肤增生性瘢痕生长的抑制作用动物学实验证明驻极体5-FU贴剂对增生性瘢痕生长的TGF-β/Smads、TGF-β/MMPs信号通路有显着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和验证驻极体5-FU贴剂抑制瘢痕生长的机制。我们进行了细胞学实验,分别通过MTT法、PCR法和Western-Blot法进行考察。MTT实验结果显示:(1)驻极体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2)5-FU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CR实验结果显示:(1)5-FU给药组及驻极体5-FU给药组TGF-β表达量下降,Smad2、Smad3的mRNA表达量下降,Smad7的mRNA表达量有所上升,ColⅠ、ColⅢ的表达量下降;(2)驻极体5-FU组这一效果更佳显着;(3)5-FU给药组及驻极体5-FU给药组MMP1的mRNA表达量有所上升,MMP2、TIMP1、ColⅠ、ColⅢ的表达量下降,驻极体5-FU组作用更加明显;(4)驻极体5-FU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TGF-β/Smads、TGF-β/MMPs信号通路有显着影响。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1)给药组TGF-β蛋白表达量下降,Smad2、Smad3的蛋白表达量下降,Smad7的表达量有所上升,ColⅠ、ColⅢ的表达量下降;(2)驻极体5-FU组这一效果更佳显着;(3)给药组MMP1的蛋白表达量有所上升,MMP2、TIMP1、ColⅠ、ColⅢ的表达量下降,驻极体5-FU组作用更加明显;(4)驻极体5-FU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TGF-β/Smads、TGF-β/MMPs信号通路有显着影响。上述实验结果与动物学实验结果相一致,表明驻极体5-FU贴剂可以通过抑制增生性瘢痕形成的TGF-β/Smads、TGF-β/MMPs信号通路抑制瘢痕的生长。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动物学实验和细胞学实验对驻极体5-FU贴剂抑制增生性瘢痕生长的机制进行了探究,探索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徐立丽[2](2017)在《含化学促渗剂驻极体5-FU贴剂体外经皮转运和抑制瘢痕生长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当人体皮肤损伤至真皮层,组织修复过程中往往会形成增生性瘢痕。增生性瘢痕颜色暗红,高于正常皮肤表面,易造成疼痛和瘙痒,有时还会造成关节部位移动受限。瘢痕的发病机制复杂,导致临床上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5-FU作为一种抗肿瘤药,已证明对增生性瘢痕有确切疗效。5-FU常采用病灶内注射的给药方式,此种给药方式一次性剂量大,常引起红斑、色素沉着等副作用,而且重复注射导致患者顺应性差。因此改变5-FU的给药方式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经皮给药系统具有给药方便,无侵入性,药物释放可控等优点,在针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时,此种给药方式要优于口服和局部注射。本文拟将物理促渗因子驻极体和化学促渗剂相结合,将5-FU制备成经皮给药贴剂作用于大鼠创面,以期达到良好的抑制瘢痕生长的效果。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一)含化学促渗剂5-FU贴剂处方筛选及驻极体对贴剂性质的影响本文以尤特奇E100为基质,柠檬酸丁三酯为增塑剂,水溶性氮酮为化学促渗剂,将5-FU制备成压敏胶贴剂。通过单因素考察发现E100、增塑剂和化学促渗剂对贴剂黏性均有显着影响,之后以初黏力、持黏力和体外释药量为指标,进行正交设计试验,最终确定0.25gE100,55%m(增塑剂)/m(E100)和3%浓度的氮酮为最优处方。最优处方制备的贴剂皮肤刺激性,处方稳定性和皮肤追随性均符合药典要求。本文还考察了驻极体对贴剂黏性及体外释药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较高电位的驻极体通过降低贴剂持黏力,并与5-FU产生静电作用力而促进了贴剂中药物的体外释放。(二)含化学促渗剂驻极体5-FU贴剂体外经大鼠背部皮肤和体外经大鼠瘢痕皮肤转运规律研究将不同电位不同极性含化学促渗剂驻极体5-FU贴剂(以下简称驻极体贴剂),分别作用于离体大鼠背部皮肤和瘢痕皮肤,利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驻极体贴剂体外经正常皮肤和经瘢痕皮肤的转运规律。结果显示:(1)驻极体贴剂经两类皮肤的累积释药规律和皮肤中药物滞留规律相似。(2)较高电位驻极体贴剂的累积透皮量和皮肤中的药物滞留量也较高,且相同电位负极性驻极体贴剂的累积透皮量和皮肤中药物滞留量均高于正极性驻极体贴剂。(3)正常皮肤的累积透皮量高于瘢痕皮肤,而皮肤组织中的药物含量却低于瘢痕皮肤。(4)较高表面电位的驻极体贴剂增加了皮肤组织中的药量含量,为后期驻极体贴剂的在体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三)含化学促渗剂驻极体5-FU贴剂的动物实验研究首先制造深及筋膜层的大鼠创面,于急性炎症期过后,分别贴敷驻极体空白贴剂和驻极体药物贴剂,将皮肤样品于术后4周取样,分别做HE和Masson染色,研究驻极体和驻极体贴剂对瘢痕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1)自然愈合组的表皮和真皮层明显增生,胶原纤维沉积显着,排列紊乱,符合增生性瘢痕的特征。(2)驻极体空白贴剂治疗组形态学结构与自然愈合组相似,未表现出显着抑制瘢痕生长的效果。(3)含化学促渗剂5-FU贴剂治疗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瘢痕的生长。相较化学促渗组,驻极体贴剂治疗组更大程度的抑制了瘢痕的增生。(四)含化学促渗剂驻极体5-FU贴剂抑制增生性瘢痕生长的机制研究本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平均光密度值评估增生性瘢痕组织中Ⅰ、Ⅲ型胶原、TGF-β1和HSP47的阳性表达结果,进一步探讨驻极体贴剂抑制增生性瘢痕生长的机制。结果发现:(1)Ⅰ、Ⅲ型胶原、TGF-β1和HSP47在正常皮肤中均低表达,而增生性瘢痕组织中Ⅰ、Ⅲ型胶原、TGF-β1和HSP47阳性表达显着上升。进一步证明我们成功构建了大鼠瘢痕模型。(2)与自然愈合组相比,驻极体治疗组降低了Ⅲ型胶原的平均光密度值,对其它指标无显着影响。(3)含化学促渗剂5-FU贴剂治疗组、驻极体贴剂治疗组均降低了Ⅰ、Ⅲ型胶原、TGF-β1和HSP47的平均光密度值,而驻极体贴剂治疗组对各指标表达的抑制程度更显着。综上所述,驻极体贴剂在体外透皮试验中显着增加了皮肤中的药物含量,在动物实验研究中驻极体贴剂通过抑制Ⅰ、Ⅲ型胶原、TGF-β1和HSP47的表达显着抑制了大鼠瘢痕的生长,因此含化学促渗剂驻极体5-FU贴剂可以为临床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马琳[3](2011)在《驻极体和化学促渗剂对环孢菌素A的体外促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TDDS)是指在皮肤表面给药,使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各层,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自从1981年第一个经皮给药系统——东莨菪碱经皮吸收贴剂上市以来,随着药物缓释理论、压敏胶材料学、体内药物分析学、生物药剂学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皮肤作为药物输入体循环的现代经皮给药吸收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它包括物理促渗技术(离子导入、电穿孔、超声、微针、激光和驻极体等)、化学促渗技术(氮酮等各类化学促渗剂)和药剂学方法(微乳、脂质体、纳米粒和前药的应用)等。随着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的发展,蛋白质与多肽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医药工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但由于这类药物稳定性差,生物半衰期短,常以多聚体形式存在和不能口服给药等缺点,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不高,基本局限于注射给药,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为了减轻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经济负担,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寻找此类药物的非侵袭性(non-invasive)给药方式,即所谓的非注射给药方式。驻极体(Electret)是一类能够长期储存空间电荷和偶极电荷的功能电介质材料。驻极体透皮促渗技术是利用驻极体产生的持续稳定的静电场和微电流使皮肤角质层脂质双分子间形成暂时可逆的通道及拓宽毛囊孔径来实现增加药物通透量的一种经皮给药方法。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促渗方法,驻极体既具有类似于离子导入法产生的微电流作用于药物,促进离子型药物的经皮吸收,又具有类似于电致孔法的静电效应作用于皮肤的角质层导致诸多新增孔道的形成,有利于药物的经皮渗透,它为离子型药物和大分子多肽类药物的经皮吸收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驻极体经皮促渗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蛋白质多肽类大分子药物新剂型研发的迫切需求,自2010年开始驻极体经皮给药研究从分子量小于500Da的模型药物逐渐向分子量大于1000Da的药物扩展。以环孢菌素A(1202.63Da)和胰岛素(5807.69Da)为模型药物,研究驻极体及其制剂对上述两种药物经皮吸收的研究工作已经展开,这为拓展驻极体促渗技术的应用领域开辟了新天地。为了系统研究驻极体对蛋白多肽类药物的促渗效果,考察不同极性和不同表面电位的驻极体及驻极体与化学促渗剂联用的促渗效果,阐明驻极体透皮促渗机理,为研制驻极体蛋白质多肽类药物透皮给药新剂型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本文以环孢菌素A为模型药物,以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薄膜为材料,通过电晕充电技术将聚丙烯制备成不同极性和不同表面电位的驻极体,利用等温表面电位衰减测量研究了PP驻极体的电荷储存稳定性;借助于体外透皮实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驻极体与化学促渗剂(氮酮、油酸乙酯和甘油单油酸酯)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的促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探讨了驻极体对皮肤微观形态和结构的改变;通过开路热刺激放电和差示量热技术研究了驻极体透皮促渗机制,为后期优化环孢菌素A驻极体贴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驻极体电荷储存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1)PP驻极体的等效表面电位随时间呈指数规律衰减。2)注极栅压越高,双裸面驻极体的电荷储存稳定性越差。3)PP驻极体具有优异的电荷储存稳定性,适合用于环孢菌素A体外经皮给药研究。利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比较研究了不同极性和不同表面电位驻极体和常用的化学促渗剂(氮酮、油酸乙酯、甘油单油酸酯)对环孢菌素A的透皮吸收规律,并进一步考察了驻极体与化学促渗剂联合使用对环孢菌素A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1)正∕负极性驻极体作用离体皮肤24h后,+2000V驻极体、-1000V驻极体对环孢菌素A的累积渗透量最大,分别为9.4083μg/cm2和9.2753μg/cm2,是环孢菌素A自然透皮(对照组)累积渗透量6.2835μg/cm2的1.50倍和1.48倍;+2000V驻极体和-1000V驻极体对环孢菌素A的稳态透皮速率Js分别为0.5364μg/cm2?h和0.4822μg/cm2?h,增渗倍数(相对于对照组(Js=0.3529μg/cm2?h))为1.52和1.37,这说明驻极体对环孢菌素A的经皮给药具有一定的促渗作用。2)与对照组相比,1%氮酮、3%氮酮、5%氮酮、10%甘油单油酸酯和10%油酸乙酯分别作用于皮肤24h,环孢菌素A的稳态透皮速率分别是对照组的6.72倍、2.11倍、1.43倍、7.735倍和14.55倍(即透皮增渗倍数)(P<0.05),从大到小依次为:10%油酸乙酯>10%甘油单油酸酯>1%氮酮>3%氮酮>5%氮酮;累积渗透量从大到小依次为:10%油酸乙酯>1%氮酮>10%甘油单油酸酯>3%氮酮>5%氮酮。3)不同极性不同表面电位驻极体与不同化学促渗剂联合使用对环孢菌素A经皮促渗24h后,不同的驻极体与3种浓度的氮酮分别联用后均没有表现出协同促渗作用,而±500V驻极体+10%甘油单油酸酯联用组以及±2000V驻极体+10%油酸乙酯联用组促渗效果是各自联用组中最优异的,增渗倍数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8.87倍和19.59倍,促渗能力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2000V驻极体+10%油酸乙酯联用组>±500V驻极体+10%甘油单油酸酯联用组(P<0.05)。另外,10%油酸乙酯增渗倍数为14.55倍,与±2000V驻极体+10%油酸乙酯联用组的增渗倍数ER为19.59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即±2000V驻极体与10%油酸乙酯联用后表现出优越的协同促渗作用。基于驻极体在经皮给药中表现出的良好促渗效果,本文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了经驻极体作用后大鼠皮肤显微形态和结构的改变,以及通过开路热刺激放电技术和差示量热技术探讨了驻极体的透皮促渗机制。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的结果显示:±1000V驻极体分别作用大鼠皮肤216h过程中,皮肤的显微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皮肤角质层变薄,角质层之间连接松散,角质层外层细胞易脱落。正负极性驻极体使大鼠皮肤显微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鼠皮肤显微结构的变化程度随驻极体作用时间的增加而显着。驻极体通过改变皮肤的屏障功能、增加皮肤的通透性和加快药物的经皮渗透速度,达到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目的。开路热刺激放电技术(TSD)的研究结果表明:-500V驻极体通过改变皮肤角质层类脂的层状排列和流动性,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调控皮肤的驻极态,从而降低了角质层的屏障功能,疏通了一定的透皮通道,有利于药物的经皮渗透及其驻极体透皮制剂的研发。差示量热技术(DTA)的研究结果表明:±500VPP驻极体、±1000VPP驻极体和±2000V PP驻极体利用外静电场和微电流效应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大鼠皮肤角质层中层状类脂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脂质从凝胶态向液晶态发生相变,从而增强类脂的流动性和协同性。此外,驻极体使蛋白质发生空间构象的改变,导致肽链从右手螺旋结构转变为垂直伸展并平行排列的肽链结构,为经皮促渗打开了渗透孔道。总体而言,在脂质调控方面,负极性驻极体较正极性驻极体有更强的生物效应,-500V-1000V驻极体的作用效果较明显,并且-500V驻极体在综合调控大鼠皮肤结构方面的效果更优异。在蛋白质结构调控方面,+1000V+2000V驻极体表现出较明显的作用效应。驻极体引起皮肤角质层微观结构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电压窗口效应”。本文首次通过体外促渗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极性不同表面电位的驻极体、常用化学促渗剂以及不同极性不同表面电位驻极体与化学促渗剂联合使用对环孢菌素A透皮吸收的影响,发现驻极体与化学促渗剂联用对多肽类药物环孢菌素A具有良好的协同促渗作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热分析技术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驻极体对皮肤显微结构和驻极态具有显着的调控作用。实验表明:驻极体具有优良的药物透皮吸收促进作用,可作为一种方便有效的促渗方法用于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经皮给药新剂型的研究。本课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977089, 2010-2012)、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No.: 10ZR1437600, 2010-2011)和军队“十一五”国际合作课题(No.:06H022, 1996- 2010)资助。

程亮[4](2009)在《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储电性能及其药物透皮的在体动物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驻极体(Electret)是一类能够长期储存空间电荷或/和偶极电荷而表现出永久电极化状态的功能电介质材料。利用外源性驻极体的静电效应和微电流供给特性能有效调控生物组织与生物大分子的驻极态,促进骨折和创面愈合,加速神经再生,改善血液流变特性,调控细胞生长和凋亡,抑制细菌生长等。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驻极体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理促渗因子对皮肤长期提供静电场和微电流,改善皮肤超微结构,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本课题1)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美洛昔康为模型药物,选用聚丙烯膜(Polypropylene,PP)为驻极体材料(储电层),利用药剂学方法和栅控恒压电晕充电技术制备驻极体贴剂(包括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和含化学促渗剂(10%油酸乙酯)的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并对驻极体贴剂的电荷储存稳定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2)建立检测美洛昔康经皮给药后SD大鼠血药浓度(透过量)和给药面皮肤浸出液中美洛昔康浓度(滞留量)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借助该方法,通过在体动物实验对不含化学促渗剂的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作用SD大鼠皮肤不同时间后的血药浓度和美洛昔康在给药面皮肤中的滞留量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并与对照组(不含化学促渗剂、储电层表面电位为O V的美洛昔康贴剂)和含化学促渗剂的美洛昔康贴剂(储电层表面电位为O V)组做比较,考察负极性驻极体对美洛昔康的经皮促渗作用。此外,通过高效液相对SD大鼠血药浓度的的检测,比较研究含化学促渗剂负极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组、含化学促渗剂美洛昔康贴剂组和对照组的美洛昔康透皮情况,探讨负极性驻剂体与化学促渗剂对美洛昔康的联合促渗关系。3)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从形态学角度观察负极性驻极体对大鼠皮肤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深入探讨驻极体透皮给药制剂的促渗机理;另外利用锥-板式血液黏度计考察驻极体作用下SD大鼠血液黏度的变化,从美洛昔康的代谢角度上考察驻极体的促渗机制。实验结果显示:1)负极性PP驻极体、负极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含化学促渗剂负极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等效表面电位均呈指数规律衰减。24小时后-600V PP驻极体、-600V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600V含化学促渗剂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1200V PP驻极体、-1200V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1200V含化学促渗剂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等效表面电位的衰减值都在初始值的20%以内,显现出PP驻极体及其驻极体贴剂的良好的电荷储存稳定性。同样的结果被开路热刺激放电(Thermally Stimulated Discharge,TSD)电流实验进一步证实。2)由于PP驻极体充电面与贴剂背衬层复合时伴随电荷的接触损失,贴剂中的基质和离子性药物对储电层等效表面电位的补偿效应以及贴剂本身的厚度效应,导致驻极体贴剂的等效表面电位均低于相应的储电层PP驻极体的等效表面电位,4天后的等效表面电位PP驻极体>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含化学促渗剂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总体而言,负极性PP驻极体可以用于驻极体透皮贴剂的制备并作为药物经皮吸收的优异的促渗源用于体内外的透皮研究;3)实验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可行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用来检测SD大鼠经皮给药后血浆中美洛昔康浓度,在该色谱条件下,美洛昔康的保留时间在3.4min左右,药峰峰形对称,无空白血浆内源性物质、代谢产物的干扰,当美洛昔康血药浓度在0.05-10μg/ml范围内时,血药浓度(C)对美洛昔康的色谱峰面积(A)的线性回归方程C=0.01444A+0.01072,r=0.99986,P<0.0001,准确度94.27%~99.48%,日内精密度<3.68%,日间精密度从6.75%至12.80%,提取回收率75%~82%,完全满足生物体内药物分析的要求。此外,实验还建立另一种检测美洛昔康在皮肤给药面局部滞留量的高效液相方法,美洛昔康在皮肤浸出液的浓度在0.25-10μg/ml范围内与样品峰面积呈良好相关性(r=0.99994,P<0.0001),回归方程C=0.01192A-0.01048,该方法美洛昔康的药峰峰形对称,无鼠皮溶出物的干扰,日内精密度≤7.19%,日间精密度≤5.50%,准确度95.65%~101.65%,提取回收率>76.88%。4)经皮给药4h内,由于负极性药物的主动与被动释放及其驻极体对皮肤结构的影响,-1200V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组无论是皮肤局部滞留量还是透皮量都较对照组多。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驻极体使大鼠皮肽微静脉口径增宽,降低微循环的外周血管阻力,加快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流速度,有利于美洛昔康在体内的代谢,导致在这段时间内驻极体组血药浓度和给药面皮肤浸出液美洛昔康浓度较对照组低,但药物的起效时间提前。由于美洛昔康半衰期较长,加上驻极体促使大量美洛昔康经皮渗透入血,10h后药物在体内的再循环导致驻极体组大鼠血药浓度和给药面皮肤浸出液美洛昔康浓度高于对照组,且有出现双峰现象的趋势。另外,在研究时间范围内,-600V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组的皮肤局部滞留量和透皮量与-1200V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组变化规律一致,但-1200V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组的促渗效果要好于-600V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组。5)在整个实验时间区间内,含化学促渗剂的美洛昔康贴剂组大鼠的血药浓度较不含油酸的对照组高,说明了油酸对美洛昔康的透皮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含化学促渗剂的美洛昔康贴剂组大鼠的血药浓度也比-1200V含化学促渗剂的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组高,考虑到同步进行的体外扩散池实验中-1200V含化学促渗剂的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组的美洛昔康单位面累积渗透量要高于含化学促渗剂的美洛昔康贴剂组,而且驻极体有改善微循环、加快微循环系统的血流速度的作用,我们推测这是由于经驻极体作用后SD大鼠对美洛昔康的代谢加快造成的,在增加药物安全性的同时达到了起效时间提前的作用。另外,实验中并没有观察到10%油酸乙酯与-1200V驻极体联合使用时的协同性,推测油酸乙酯和驻极体有共同的促渗途径,在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发生通道饱和现象。6)负极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通过给皮肤提供稳定的静电场,使角质化细胞变薄,纹理褶皱增多,局部出现不连续,相互间连接减少;角质化细胞层间距离增大,出现大量缝隙;角质层整体结构增厚、疏松,局部出现脱落和碎片;表面结构明显增厚而导致结构疏松,裂隙增宽加深,曲肠状不规则结构增多,局部断裂出现不连续。结果是鼠皮屏障功能减弱,通透性的增加。7)驻极体不改变体外SD大鼠全血的黏度,但能引起大鼠皮肤微静脉扩张,微静脉的管径增宽,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流速度加快。在流体力学中,血管的外周阻力大小与血液黏度成正比,与管长成正比,与管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在血液黏度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相同时间内经过微循环的血流量增加,有利于药物的代谢。负极性PP驻极体及其驻极体贴剂具有良好的电荷储存稳定性,可以向皮肤提供长期稳定的静电场,改善皮肤微结构,对美洛昔康的经皮吸收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驻极体可以成为经皮给药系统中的一种新型的促渗因子,在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及发展潜力。本课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7066)和军队“十一五”国际合作项目(06H022)的资助。

李刚,贾方荣,林凌,万里[5](2007)在《不同物理因子对红细胞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红细胞承担着对人体全身器官运输氧气和养分的功能,对维持人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物理因子——激光、电场、磁场、电磁场和温度对血液尤其是红细胞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尽管物理因子对红细胞的作用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膜片钳技术已成为现在细胞电生理研究的有力手段,利用其研究物理因子对红细胞的作用与影响,将会为我们揭示更全面、更深入的的机理。

申海龙[6](2007)在《不同场强高压静电场对雏鸡血液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1日龄雏鸡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场强高压静电场照射雏鸡后,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和MTT测定法、免疫SPA菌体花环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照射雏鸡外周血液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增殖和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进行测定,旨在揭示不同场强高压静电场对雏鸡外周血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雏鸡经不同场强高压静电场照射后,其外周血液T、B淋巴细胞数量,T、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免疫球蛋白含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5kv和10kv高压静电场照射雏鸡后,其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对ConA增殖功能均高于未照射对照雏鸡。表明5kv和10kv,高压静电场对雏鸡外周血液细胞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5kv和10kv高压静电场照射雏鸡,其外周血液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对PMA的增殖功能均高于未照射的对照雏鸡;外周血液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也高于未照射对照雏鸡。表明5kv和10kv,高压静电场对雏鸡外周血液体液免疫机能有促进作用;而20kv高压静电场照射雏鸡后,其外周血液的各项被检指标均不同程度低于未照射的对照雏鸡,表明20kv高压静电场对雏鸡外周血液免疫机能有抑制作用。5kv和10kv高压静电场照射雏鸡外周血液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明显增强作用。但10kv高压静电场在提高照射雏鸡免疫功能方面要好于5kv照射雏鸡。本实验首次以梯度正静电场电压变化为实验条件,运用5kv、10kv、20kv和未照射对照雏鸡为参照,研究在高压静电场发生变化过程中雏鸡外周血液免疫功能改变。为生物静电技术在动物疾病临床中的开发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实验依据。

屈依丽[7](2007)在《壳聚糖生物复合驻极体骨修复材料的研究》文中认为生物体的宏观与微观结构、形态和功能经过30亿年的优化,几乎完美无缺。许多生物组织和生物大分子都具有明显的电活性,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酶、DNA和RNA、聚糖、生物膜,乃至骨骼、血管和皮肤等都是天然生物驻极体。骨骼是人们较早确认的天然驻极体材料,空间和极化电荷在体内的储存是骨骼驻极体效应的根源。生物电现象在骨的塑形和改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加快骨折的愈合过程,采用电刺激促进骨折愈合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在骨折处附加电压所形成的负电荷积累有利于骨折愈合。体外给予直流电或交流电,或者将人置于电场中来促进骨折愈合,不能排除电场对人体其他器官可能造成有害影响,而且在临床上应用不方便,并难以保证整个疗程中电刺激的稳定有效性。针对上述缺点,本课题研制了生物可降解驻极体。生物驻极体是一种电活性功能材料,作为硬组织修复材料在体内不需外电源,其负电活性具有抗菌作用,并可刺激骨组织生长。随着新组织的形成,材料逐渐降解,降解产物被机体利用吸收。实验选择生物相容性好,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壳聚糖为原料,制备生物可降解驻极体。并仿生合成壳聚糖/磷灰石复合驻极体生物材料。最后评价了壳聚糖生物复合驻极体的体外生物学性能。本课题分为三个部分:1.壳聚糖生物复合驻极体的制备及表征采用气隙击穿极化法和栅控恒压电晕极化法对壳聚糖及其复合材料进行极化,探讨极化电压、极化时间、极化温度与材料驻极性能的关系,并比较不同方法制备样品内的电荷密度、横向电荷均匀性及极化效率,储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结果显示栅控恒压电晕极化法较气隙击穿极化的方法,所需极化时间短,极化效果好,样品储电性能稳定。在栅控恒压电晕极化法中,70-75℃极化较常温极化,驻极体具有更好的电荷储存能力和储电稳定性,表明热处理可以改善驻极体的储电性能,选择高温栅控恒压电晕极化法制备的样品进行后续实验。高温电晕极化的驻极体在PBS液中初始1天内的表面电位迅速下降,之后电荷损失趋于缓和,表明驻极体表面浅阱电荷在液体环境中容易脱陷,而体内深阱电荷在液体环境中较稳定。CS/HA混合制备的复合驻极体与壳聚糖驻极体相比,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以提高,其拉伸模量增加,断裂伸长率下降,拉伸强度呈上升趋势,但复合驻极体材料的储电能力和储电稳定性较差,因此下一步实验选择高温栅控恒压电晕极化的壳聚糖驻极体进行矿化仿生合成壳聚糖复合生物驻极体。2.壳聚糖生物驻极体的仿生矿化和体外降解研究根据生物矿化原理,在体外模拟机体环境,研究壳聚糖生物驻极体的矿化行为并仿生合成壳聚糖生物复合驻极体材料。实验将壳聚糖生物驻极体浸泡在SBF、SCS和ASS三种矿化液中,进行驻极体的体外仿生矿化研究,观察驻极体负电活性对仿生矿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生物驻极体负电活性具有诱导矿化能力,有助于类骨磷灰石的沉积,增加矿化沉积的速度和沉积的量。两种快速矿化的方法仿生制备壳聚糖复合生物驻极体,SCS矿化方法比ASS矿化法的矿化时间短,可合成高度仿生、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类骨磷灰石,在组成和结构上更加接近自然骨矿物质。所以SCS矿化可作为制备壳聚糖复合生物驻极体的有效方法。仿生矿化合成的复合驻极体材料较CS/HA简单共混制备的复合驻极体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和更优良的电荷储存稳定性。体外降解实验结果显示壳聚糖生物驻极体在溶菌酶溶液中降解较快,可能是由于负电活性激活溶菌酶的功能,溶菌酶活性增强,从而使壳聚糖生物驻极体具有更好的降解性能。3.壳聚糖生物复合驻极体的体外生物学评价电学微环境是体内细胞所处的重要微环境之一,提高生物相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材料尽量模拟自然的生理状态,提供一个适合细胞粘附、增殖和分化的微环境。本实验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分离培养了大鼠BMSCs,结合贴壁法获得具有很强的体外增殖活性、纯度较高的BMSCs。通过对驻极体表面成骨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粘附铺展、增殖分化及生物合成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综合评价壳聚糖生物复合驻极体的生物学性能。结果显示:成骨细胞和BMSCs均对壳聚糖及复合驻极体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细胞在材料表面4小时即具备了稳定的粘附。细胞在驻极体材料表面立体生长并非紧贴材料表面平铺,表明其腹面细胞膜皱褶多,膜活动活跃,细胞代谢活动旺盛。壳聚糖及复合驻极体能促进成骨细胞和BMSCs的增殖和分化,并存在剂量关系,以-1kV组最为明显,而-1.5kV组开始出现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细胞数量与未极化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显着。本实验成功诱导出了成骨细胞表型的BMSCs,并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分化成熟。证明了壳聚糖生物复合驻极体作为骨修复材料可以诱导BMSCs骨向分化,促进了细胞成骨特异性蛋白的表达。综上所述,本课题采用高压电极化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生物电活性、可降解的新型驻极体骨修复材料,并探索了利用生物矿化的原理仿生合成有机/无机复合驻极体生物材料,实验制备的壳聚糖生物复合驻极体材料的负电活性具有诱导仿生矿化能力,有助于类骨磷灰石的沉积,细胞实验显示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骨诱导作用,为可降解生物活性复合驻极体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宋茂海[8](2006)在《多孔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驻极体储电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四氟乙烯多孔膜(Porous PTFE)是聚四氟乙烯(ploytetrafluoroethylene,PTFE)薄膜在一定的高温条件下经单轴拉伸而形成的具有良好透气率、柔顺性、介电性能、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电荷储存能力的生物驻极体材料。 由于PTFE多孔膜固有的开放性多层连通结构,增加了这种材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导致PTFE多孔膜的空间电荷储存稳定性随环境湿度的增加而下降。为了改善PTFE多孔膜的电荷储存能力,本课题将多孔PTF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和聚乙烯(polyethylene,PE)分别作为储电层、防水层和胶粘层,利用热融法将多孔PTFE、PP和PE制备成多孔PTFE/PE/PP复合驻极体膜。利用等温表面电位测量系统、开路电荷热释电测量系统和超微结构分析系统,研究:1)多孔PTFE/PE/PP复合驻极体膜的电荷储存特性及其电荷在材料体内的动力学特性;2)环境湿度对多孔PTFE/PE/PP驻极体的电荷储存能力影响;3)不同形貌结构的多孔PTFE制备的多孔PTFE/PE/PP驻极体的电荷储存能力的差异,4)多孔PTFE/PE/PP驻极体透皮制剂的可行性研究,寻求新的促透皮吸收的药物剂型。 实验结果显示:(1)用多孔PTFE做储电层的多孔PTFE/PE/PP驻极体与多孔PTFE具有类似的电荷储存稳定性。(2)不同厚度的多孔PTFE具有不同的电荷储存稳定性,其中70μm多孔PTFE的电荷储存能力最佳。(3)在高湿环境下,多孔PTFE/PE/PP驻极体的电荷储存稳定性优于相同厚度的多孔PTFE驻极体。(4)初始表面电位相同的多孔PTFE在制备成复合膜驻极体后,其剩余电荷比例随多孔PTFE膜厚的增加而降低。(5)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复合膜的横切面结构观察,不同厚度多孔PTFE驻极体制备的多孔PTFE/PE/PP复合膜具有较均匀的、致密的黏合强度。(6)厚度较薄的多孔PTFE具有更多更复杂的孔状结构,呈现出更多的界面、缺陷和深能阱,导致较薄的多孔PTFE制备的多孔PTFE/PE/PP驻极体具有较好的电荷储存稳定性。(7)多孔PTFE/PE/PP复合驻极体具有良好的电荷储存稳定性,可用于复合驻极体透皮制剂的研究。

李姝慧[9](2005)在《义齿基托树脂改性后极化性能及压电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当牙列缺损或缺失后,剩余牙槽嵴退化(reduction of residual ridges,RRR)使剩余牙槽嵴骨变得越来越少,上下颌牙槽嵴形状和大小发生改变,影响义齿修复人工牙的排列和义齿的固位稳定。骨骼是人们最早确认的生物驻极体材料。在骨折处附加电压效应所形成的电荷积累有利于创伤的治疗,外加电场能促进骨骼的生长。本课题研制新型改性义齿基托,在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时通过驻极体效应和压电效应,补充患者失牙区局部驻极态的丧失,利用咀嚼运动产生的微电流刺激骨向基托方向定向生长,抵御或缓解牙槽骨的吸收。 本实验对口腔义齿基托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及其与压电陶瓷钛酸钡(barium titanate,BaTiO3,BT)制成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改性研究,通过材料在不同极化条件下压电性能的研究,初步确定极化条件,为进一步研究具有驻极体性能和压电性能的义齿基托材料奠定基础。本实验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义齿基托树脂PMMA热极化及压电性能的研究 将基托树脂PMMA通过热固化方法制成圆片形试件,采用传统热极化方法,通过正交实验,改变极化条件(电压、温度、时间),测量其极化后表面电势和压电常数d33。结果显示在现有极化条件下,PMMA没有表现出热极化和压电性能。 第二部分:PMMA/BT复合压电材料极化温度及压电常数衰减的研究 选择极化场强于12kV/mm,极化时间25min,BT含量(占BT/PMMA复合物总重量的百分数)分别为80%、82.5%、85%、87.5%、90%五个水平,极化温度选择90℃、100℃、110℃、120℃和130℃,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最佳BT含量和极化

江键,王小平,叶广,宋诚荣,崔黎丽[10](2003)在《静电场修复烫伤小鼠红细胞驻极态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将-500V和-1300V聚丙烯驻极体作用于烫伤小鼠3、6和9h,通过细胞电泳仪和比色法测定烫伤小鼠红细胞表面的电荷密度及唾液酸含量,研究静电场对烫伤小鼠红细胞驻极态的调控机制.结果显示:①小鼠烫伤后各时段红细胞表面的电荷密度和唾液酸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②静电场能使烫伤小鼠红细胞表面的电荷密度和唾液酸含量较烫伤组明显上升,且与静电场的大小呈正相关性.静电场通过调控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含量来修复烫伤小鼠红细胞的驻极态.

二、静电场修复烫伤小鼠红细胞驻极态的机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电场修复烫伤小鼠红细胞驻极态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驻极体5-氟尿嘧啶贴剂抑制大鼠皮肤增生性瘢痕生长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一、增生性瘢痕的研究进展
    二、5-氟尿嘧啶简介
    三、驻极体在生物医药中的研究现状
    四、立题依据和创新点
第二章 5-氟尿嘧啶贴剂的制备、处方优化及性质表征
    一、仪器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三章 5-氟尿嘧啶贴剂动物实验给药方案的探究
    一、仪器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四章 动物学实验研究驻极体5-FU贴剂对大鼠皮肤增生性瘢痕生长的抑制作用
    一、仪器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五章MTT法考察驻极体及 5-氟尿嘧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一、仪器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六章 驻极体联合 5-FU抑制大鼠皮肤增生性瘢痕生长机制的研究
    一、仪器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含化学促渗剂驻极体5-FU贴剂体外经皮转运和抑制瘢痕生长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一、瘢痕简介
    二、5-氟尿嘧啶简介
    三、经皮给药系统
    四、压敏胶贴剂简介
    五、驻极体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
    六、立题依据和意义
第二章 含化学促渗剂 5-FU贴剂的处方筛选及性质考察
    一、仪器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驻极体联用化学促渗剂促进 5-FU贴剂体外释放的影响研究
    一、仪器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化学促渗剂驻极体 5-FU贴剂体外经瘢痕皮肤转运研究
    一、仪器与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含化学促渗剂驻极体 5-FU贴剂经背部皮肤和瘢痕皮肤转运比较研究
    一、仪器与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含化学促渗剂驻极体 5-FU贴剂的动物实验研究
    一、仪器与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含化学促渗剂驻极体 5-FU贴剂抑制瘢痕生长的机制研究
    一、仪器与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发明专利
致谢

(3)驻极体和化学促渗剂对环孢菌素A的体外促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经皮给药系统
    一、经皮给药系统概述
    二、经皮给药系统的基础
        (一) 药物在皮肤内的转运
        1、药物在皮肤内的渗透过程
        2、皮肤的代谢、储库作用和“漏槽”效应
        (二) 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
    三、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
        (一) 化学促渗技术
        (二) 物理促渗技术
        (三) 药剂学方法促渗技术
    四、经皮给药系统的应用前景
第二章 驻极体促渗技术
    一、驻极体促渗技术概述
    二、驻极体促渗技术的发展及成果
    三、驻极体对环孢菌素A 经皮促渗的立题背景
第三章 驻极体实验方法和电荷储存稳定性研究
    一、驻极体的制备及其电荷稳定性的研究
        (一) 电晕充电的基本原理
        (二) 表面电位的测量原理
        (三) 驻极体电荷储存稳定性考察
    二、热刺激放电技术及其基本原理
    三、差示量热分析技术及其基本原理
第四章 环孢菌素A 透皮给药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一、仪器和材料
        (一) 仪器
        (二) 试剂
        (三) 背衬材料(驻极体材料)
        (四) 实验动物
    二、分析方法的建立
        (一) 溶液的制备
        (二) 色谱条件
        (三) 分析方法的确证
        1、专属性考察
        2、标准曲线的建立
        3、准确度(Accuracy)和精密度(Precision)的测定
    三、驻极体和化学促渗剂对环孢菌素A 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
        (一) 鼠皮的处理
        (二) 实验分组
        (三) 溶液的制备
        (四) PP 驻极体的制备
        (五) 体外经皮扩散实验方法
        (六) 统计方法
        (七) 实验结果和讨论
        1、驻极体对环孢菌素A 经皮渗透的影响
        2、化学促渗剂对环孢菌素A 经皮渗透的影响
        (1) 不同浓度的氮酮对环孢菌素A 经皮渗透的影响
        (2) 不同化学促渗剂对环孢菌素A 经皮渗透的影响
        3、驻极体与化学促渗剂联合使用对环孢菌素A 经皮渗透的影响
        (1) 驻极体与甘油单油酸酯联用对环孢菌素A 经皮渗透的影响
        (2) 驻极体与油酸乙酯联用对环孢菌素A 经皮渗透的影响
        (3) 驻极体与不同浓度氮酮联用对环孢菌素A 经皮促渗的影响
        4、负极性驻极体与不同化学促渗剂具有最佳协同促渗作用的配伍组比较
    四、结论
第五章 驻极体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机制的研究
    一、仪器与材料
        (一) 仪器
        (二) 试剂
        (三) 材料
        (四) 实验动物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 驻极体材料制备
        (二) 溶液的配制
        (三) 实验步骤
        1、光镜实验步骤
        (1) 动物实验
        (2) 实验分组
        2.1 空白对照组
        2.2 实验组
        2、热刺激放电法实验步骤
        (1) 实验分组
        (2) 动物实验
        (3) 开路TSD 实验
        3、差热分析法实验步骤
        (1) 实验分组
        (2) 动物实验
        (3) DTA 实验
    三、结果与讨论
        (一) ±1000V 驻极体对皮肤形态的影响
        1、结果
        (1) 空白对照组与PP 薄膜对照组
        (2) +1000V 驻极体实验组
        (3) -1000V 驻极体实验组
        2、讨论
        (二) -500V 驻极体作用大鼠皮肤的TSD 研究
        1、结果与讨论
        (1) 正常大鼠皮肤的热释电效应
        (2) -500V 驻极体作用皮肤的TSD 分析
        2、结论
        (三) 正负极性驻极体作用于大鼠皮肤的DTA 分析
        1、结果与讨论
        (1) 正常大鼠皮肤的DTA 图谱分析
        (2) 正极性驻极体对皮肤作用的DTA 图谱分析
        (3) 负极性驻极体对皮肤作用的DTA 图谱分析
        2、结论
    四、结论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蛋白多肽类药物经皮给药的物理学方法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储电性能及其药物透皮的在体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 药物经皮吸收概述
        1.1 皮肤的屏障功能及药物透皮途径
        1.2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及方法
    2 驻极体概述
        2.1 驻极体及其基本效应
        2.2 驻极体材料的发展简史
        2.3 驻极体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3 驻极体在透皮吸收中的应用
    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制备 及其电荷储存能力研究
    1 驻极体及其研究方法
        1.1 驻极体材料及相关性质
        1.2 电晕极化的方法和原理
        1.3 表面电位测量
        1.4 热刺激放电
    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 实验方法
        3.1 贴剂的制备
        3.2 驻极体的制备及表面电位测量
        3.3 TSD电流检测
    4 结果与讨论
        4.1 栅控电压与双裸面薄膜驻极体等效表面电位的关系
        4.2 PP驻极体等效表面电位的衰减
        4.3 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等效表面电位衰减
        4.4 含化学促渗剂的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表面电位衰减
        4.5 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与含化学促渗剂的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电荷储存能力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驻极体贴剂的在体实验研究
    引言
    1 仪器与材料
    2 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空白生物样品(血浆和皮肤)的采集
        2.2 标准储备溶液的配制
        2.3 生物样品的制备处理
        2.4 波长的选择
        2.5 色谱条件
        2.6 分析方法的确证
    3 驻极体贴剂的在体实验研究
        3.1 材料制备
        3.2 实验分组
        3.3 在体透皮实验
        3.4 样品的储存、制备处理及色谱分析件
        3.5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驻极体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机制研究
    1 研究方法介绍
        1.1 透射电子显微镜
        1.2 扫描电子显微镜
        1.3 血液黏度检测原理
    2 仪器与材料
    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1 驻极体材料制备
        3.2 溶液的配制
        3.3 实验步骤
    4 结果与讨论
        4.1 -1200V驻极体对SD大鼠皮肤结构的影响
        4.2 -500V PP驻极体对裸鼠皮肤结构的影响
        4.3 -1200V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1.2kV MLX Patch)对SD大鼠皮肤结构的影响
        4.4 驻极体对血液黏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小结
综述药物透皮吸收研究常用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概述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不同物理因子对红细胞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激光对红细胞的作用
    1.1 弱激光血疗
    1.2 弱激光的血液流变学研究现状
    1.3 弱激光对红细胞作用产生荧光的研究
    1.4 小剂量激光对于肿瘤的治疗作用
2 电场、磁场以及电磁场对红细胞的作用
    2.1 电磁场对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2 静电场对红细胞的作用
    2.3 磁场对红细胞作用的研究
3 温度对红细胞作用的研究
4 膜片钳技术以及以及其在红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6)不同场强高压静电场对雏鸡血液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高压静电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 高压静电场的应用
        1.2.1 高压静电场在植物中的应用
        1.2.2 高压静电场在农作物栽培中的作用
        1.2.3 高压静电场在动物中的应用
        1.2.4 高压静电对生物的负面影响
    1.3 高压静电场的生物效应机制
        1.3.1 高压强电场对免疫系统损害及免疫机制
        1.3.2 高压静电场对生殖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1.3.3 高压静电场对生物体内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1.3.4 高压静电场的杀菌作用及其机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2 方法
        2.2.1 实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2.2.2 实验材料采取
        2.2.3 检测指标及方法
        2.2.4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高压静电场照射雏鸡外周血液T、B细胞增殖功能的变化
        3.1.1 高压静电场照射雏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变化
        3.1.2 高压静电场照射雏鸡外周血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变化
    3.2 高压静电场照射雏鸡血清IgG、IgM、IgA含量变化
        3.2.1 高压静电场照射雏鸡血清IgG含量变化
        3.2.2 高压静电场照射雏鸡血清IgM含量变化
        3.2.3 高压静电场照射雏鸡血清IgG含量变化
    3.3 高压静电场照射雏鸡外周血液T、B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
        3.3.1 高压静电场照射雏鸡外周血液T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
        3.3.2 高压静电场照射雏鸡外周血液B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
4 讨论
    4.1 不同场强高压静电场照射对雏鸡外周血液细胞免疫影响及其机制
    4.2 不同场强高压静电场照射对雏鸡外周血液体液免疫影响及其机制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壳聚糖生物复合驻极体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壳聚糖生物复合驻极体的制备及表征
    1 材料和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壳聚糖生物驻极体的仿生矿化和体外降解研究
    1 材料和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壳聚糖生物复合驻极体的体外生物学评价
    1 材料和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8)多孔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驻极体储电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驻极体材料概述
        1.2.1 驻极体材料的发展简史
        1.2.2 驻极体的基本效应
    1.3 药物透皮吸收概述
        1.3.1 药物透皮吸收的分类
        1.3.2 驻极体在透皮吸收中的应用
    1.4 选题背景与目的
第二章 驻极体材料的制备和主要研究方法
    2.1 材料的制备工艺
        2.1.1 驻极体材料及相关性质
        2.1.2 多孔 PTFE/PE/PP复合膜的制备
        2.1.3 多孔 PTFE/PE/PP复合膜压膜温度点的优选
        2.1.4 PP膜注极对多孔 PTFE/PE/PP驻极体的影响
        2.1.5 多孔 PTFE/ PE/ PP驻极体复合膜的表面电位的研究
    2.2 聚合物薄膜的极化
    2.3 表面电位衰减测量
    2.4 热刺激放电(TSD)
    2.5 准静态压电系数的测量
    2.6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与应用
        2.6.1 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
        2.6.2 扫描电镜的特点和应用
第三章 充电条件对多孔PTFE/PE/PP复合驻极体电荷储存能力的影响
    3.1 驻极体材料的电荷储存及衰减
    3.2 充电时间和温度对多孔PTFE表面电位和压电系数的影响
    3.3 多孔 PTFE/PE/PP复合膜与多孔 PTFE的电荷储存稳定性比较
    3.4 充电条件对多孔PTFE/PE/PP驻极体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3.5 注极温度对多孔PTFE/PE/PP驻极体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第四章 厚度对多孔 PTFE/PE/PP复合驻极体电荷储存能力的影响
    4.1 PTFE厚度对多孔PTFE/PE/PP驻极体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4.2 PTFE厚度对多孔PTFE/PE/PP驻极体热稳定性的影响
    4.3 PE厚度对多孔 PTFE/PE/PP驻极体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第五章 环境湿度对多孔PTFE/PE/PP复合驻极体电荷储存能力的影响
    5.1 环境湿度对不同厚度多孔PTFE/PE/PP驻极体电荷储存能力的影响
    5.2 环境湿度对多孔 PTFE/PE/PP驻极体电荷储存能力的影响
    5.3 大气循环对多孔 PTFE/PE/PP驻极体电荷储存能力的影响
    5.4 药物对多孔 PTFE/PE/PP驻极体电荷储存能力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9)义齿基托树脂改性后极化性能及压电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义齿基托树脂PMMA热极化及压电性能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PMMA/BT复合压电材料极化温度及压电常数衰减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主要参考文献
综述
个人简历
致谢

(10)静电场修复烫伤小鼠红细胞驻极态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动物及分组
    1.3 方法
        1.3.1 驻极体制备
        1.3.2 小鼠烫伤模型制备
        1.3.3 红细胞EPM的测定
        1.3.4 红细胞膜表面唾液酸的测定
2 结 果
    2.1 驻极体对烫伤小鼠红细胞面电荷密度的影响
    2.2 驻极体对烫伤小鼠红细胞膜表面SA的影响
3 讨 论

四、静电场修复烫伤小鼠红细胞驻极态的机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驻极体5-氟尿嘧啶贴剂抑制大鼠皮肤增生性瘢痕生长及机制的研究[D]. 苑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8(01)
  • [2]含化学促渗剂驻极体5-FU贴剂体外经皮转运和抑制瘢痕生长的动物实验研究[D]. 徐立丽.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1)
  • [3]驻极体和化学促渗剂对环孢菌素A的体外促渗研究[D]. 马琳. 第二军医大学, 2011(09)
  • [4]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储电性能及其药物透皮的在体动物实验研究[D]. 程亮. 第二军医大学, 2009(11)
  • [5]不同物理因子对红细胞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李刚,贾方荣,林凌,万里.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7(03)
  • [6]不同场强高压静电场对雏鸡血液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D]. 申海龙. 东北农业大学, 2007(01)
  • [7]壳聚糖生物复合驻极体骨修复材料的研究[D]. 屈依丽. 四川大学, 2007(04)
  • [8]多孔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驻极体储电性能的研究[D]. 宋茂海. 第二军医大学, 2006(09)
  • [9]义齿基托树脂改性后极化性能及压电性能的研究[D]. 李姝慧. 四川大学, 2005(02)
  • [10]静电场修复烫伤小鼠红细胞驻极态的机理研究[J]. 江键,王小平,叶广,宋诚荣,崔黎丽.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03(S1)

标签:;  ;  ;  ;  ;  

静电场修复烫伤小鼠红细胞驻极体状态的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