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专业学会

美国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专业学会

一、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会计职业化(论文文献综述)

任震宇[1](2021)在《民国会计师行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

杜永奎,赵悦[2](2020)在《法务会计职业化生成机制与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法治社会建设和审判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推动下,我国法务会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随着社会各界规避风险需求的不断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诉讼活动、会计信息使用人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等均需要职业化法务会计服务,而其供给主要依赖于需求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或专题培训等有限的来源。明确法务会计的职业化属性,通过理论分析可知,提升职业化水平,缩小法务会计从业领域的不断拓展与胜任能力不足、风险意识欠缺之间的差距,可有效缓解从业人员供求矛盾。

李佩瑶[3](2019)在《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飞速发展的中国逐渐步入世界舞台中央。社会生活的发展、经济领域新动能的出现,都呼唤国家审计更好发挥预防、揭示、抵御的作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审计机关作为履行法定审计监督职能的政府部门应当与时俱进,以新面貌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国家审计人员是国家审计机关开展各项审计工作的核心,职业化管理对提升国家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规范国家审计人员行为、加强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满足国家审计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提高国家审计质量、更好发挥国家审计的监督作用。本文第一章从宏观角度阐述了研究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的背景和意义,并且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出该主题的研究脉络与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阐释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的内涵。第三章主要分析推行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将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与注册会计师、法官职业化管理进行对比,借鉴注册会计师、法官的职业化管理制度。第四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国家审计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章借助案例分析的方式展现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现状,最后提出推进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的建议。本文旨在为国家审计机关更好规划、开发、利用国家审计人力资源提供一些思路,推动国家审计工作更好地开展。

段亚楠[4](2019)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内部审计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水平需要与时俱进,审计署第11号令的颁布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展开研究,构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采取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书面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胜任力理论、国内外相关组织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规定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开展书面访谈,发现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存在审计沟通意识不足、职业道德意识薄弱、缺乏创新意识和工作热情等主要问题。本文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特殊性、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趋势、以及审计技术和方法的更新等方面阐述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构建的必要性,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组织针对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规定和有关学者在我国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基于能力要素法和功能分析法相结合的构建方法,同时结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书面访谈结果,本文构建了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审计工具和技术、职业道德和政治意识五个要素组成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并阐述了框架中各专业胜任能力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关键要素的含义。本文设计调查问卷进一步检验了框架的合理性,文章的最后根据框架的要求从从完善准入制度、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加强政治素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国内外组织的相关规定和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为框架的构建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为了使框架更具有针对性,本文结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书面访谈结果,将政治意识纳入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中,并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验证了框架的合理性。

王九洲[5](2019)在《我国社会工作立法研究 ——基于市场规制的分析视野》文中认为社会工作初始在与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的远离中“孤立独行”。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一支宏大的社工人才队伍战略要求,此后逐步形成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工作政策。首先建立起水平评价类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制度,该制度得到《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17年版)》保留。《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两地社工资格互认”遭到香港社工界联合抵制,中山“星晖社工”合同纠纷案暴露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人的社会工作职业能力遭遇社会怀疑,公信力面临危机。其次民政部于2009年印发《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民办非企业单位类别增设实行行政许可准入制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为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提供社会组织平台,其后珠海、汕头等地以之为基础,进行社会工作地方法制改革和创新,将水平评价类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为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创设社会工作者执业注册、职业名衔专有权、年检、强制后续教育,以及行政许可类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准入、社会工作机构督导等法制,但这些法制创新存在逾越行政许可设定权限的合法化危机。再次以政府采购社会工作服务作为社会工作人才使用和社会工作事业的主渠道,将企事业单位一并纳入政府采购社会工作服务承接主体范畴,但这一法制创新缺乏相应法制支持,引发法制冲突风险。深圳“郭社工”伦理事件引发社工行业自律权限问题。这些都呼吁国家吸纳境外先进制度,以最小的改革成本建立统一适用于各类主体的社会工作立法。社会工作市场可分为普通(即非专业)社会工作市场和专业社会工作市场。水平评价类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制度本质属于职业自由准入范畴,不能阻止没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人进入社会工作市场,此类准入自由的社会工作市场即普通社会工作市场,社会工作服务采购人有权自由选择有或没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社会工作者,适用普通市场运行法制和监管制度,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管,适用民法总则、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国务院从2015年至2018年连续4年把发展、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地方政府在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中基于实践需要对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供应商及其从业者提出一系列资格要求,专业社会工作市场应运而生,此类对社会工作服务供应商和社会工作者提有行政许可条件、职业资格证书和注册要求的社会工作市场即专业社会工作市场。制度变迁受制于制度路径依赖规律约束,为克服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公信力不足问题和保证专社会工作市场社会工作机构及其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可建立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相对接的社会工作教育项目认证制度、社会工作实习机构认证制度、社会工作实习督导认证制度,改革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资格、非认证合格社会工作教育项目毕业人员应在认证合格社会工作实习机构及其认证合格督导指导下实习满1年,建立专业社工执业注册、注册社工名衔专有使用权、注册社会工作机构行政许可、注册社会工作机构名称专有使用权制度。为与政府采购社会工作服务制度相对接,需要建立统一适用于非营利性注册社会工作机构与营利性的企事业单位的注册社会工作机构准入和认证制度。专业社会工作市场的专业性必须具有可持续性,需要建立注册社会工作机构及其注册社会工作者年检制度和后续教育制度。专业社会工作市场不仅需要专业性也需要合法性与道德秩序,这就需要及时将违法乱纪的注册社会工作机构及其注册社会工作者作为“劣币”清理出市场。专业社会工作市场由社会工作行政主管机构主管,在适用通行于各类市场的市场监督法制基础上适用专业社会工作市场专门市场监督法制。专业社会工作市场的准入许可规制实质属于制度推荐范畴,并不违反水平评价类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制度建立的社会工作职业自由与普通社会工作市场进出自由法制。

詹秀秀[6](2018)在《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会计师,以服务公众利益为目的的一项职业,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于社会,在维护经济秩序方面发挥作用;于个别组织,在协助管理层决策方面发挥作用。会计师的作用是否能得到实际的发挥,会计职业化的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会计职业化程度的高低的具体体现就是会计师的职业胜任能力。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将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列为会计职业化重点关注的领域。对比之下,我国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的状况和会计职业化发展的程度都不容乐观。并且,在我国,以往学术界对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公共会计师群体,对私有会计师群体则有所忽略。鉴于上述情况,本文针对会计师整个群体,围绕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这一主题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期研究结果对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的整体提升有所启示,从而促进会计师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包括会计师(公共会计师和私有会计师)、会计职业化、职业胜任能力;并对构成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的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次,根据构成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的三个方面,笔者设计了网络调查问卷,并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总结出目前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存在的问题,如职业意识存在误区、技术胜任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未达要求等。接着,通过回顾2013年震惊社会公众的“万福生科”案例,本文分析了由于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然后,针对以上研究发现的问题及影响,本文概括了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不高的以下原因:会计生态处于失衡状态;会计教育存在误区;与会计有关的各类机构缺少在会计领域内的有效协作;与国际专业机构之间缺少互动;行业监管不力;法律不完善;继续教育流于形式或基本缺失七个方面。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水平的提升提出了相关建议:广泛传播会计生态意识;改革会计教育;增强相关机构的有效协作;积极参与国际互动;加强行业监管;完善会计法律;加强继续教育。希望通过本文以上研究,可以提升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水平,助力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配合我国经济在国际社会更好发展。

李宗彦[7](2016)在《我国大学会计教育职业化发展: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在大学会计学历教育中融入职业会计师资格课程体系成为我国大学会计教育职业化发展的主要形式,也是近年来我国大学会计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本文调查了我国高校会计学历教育职业化发展的主要形式与现状,提出以国际会计教育准则为标杆构建我国大学会计教育职业化发展的思路与框架,并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角度对我国会计学历教育职业化发展提供具体建议。

王玉娟[8](2016)在《社会供需视角下的管理会计职业化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相比于财务会计等其他行业的发展,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明显滞后,管理会计职业化进程缓慢。基于学界对职业化理论的研究成果,从供需理论的视角探讨了管理会计师的社会供给与需求问题,指出中国管理会计的职业化发展路径:破解五大关键问题,最终实现管理会计的国际趋同。

喻梅[9](2016)在《民国时期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化思想及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分析梳理民国时期中国注册会计师在组建行业公会、制定职业道德规范以及萌发职业尊严三方面体现出的职业化思想,研究了近代中国注册会计师群体在上述职业化思想的指导下如何完成职业化过程,形成了独特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化思想。民国时期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化思想兼有借鉴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张学军,陆颖[10](2015)在《从美国公众公司财务报表审计制度析我国审计现状》文中研究说明公众公司应当向社会公众公布其已审计的财务报表这一制度在国外已经实施了八十多年,在我国亦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各国发展情况有所不同。本文以美国为参照对象,通过分析美国财务报表审计制度产生的社会意义及其建立的社会基础,指出影响我国财务报表审计制度作用有效发挥的因素,并据此提出改善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现状的相关对策建议。

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会计职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会计职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2)法务会计职业化生成机制与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务会计职业化的基本条件
    (一)法务会计职业化的市场需求
    (二)法务会计职业化的社会供给
二、法务会计的职业化属性
    (一)专家辅助人
    (二)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维护者
    (三)信息风险的降低者与分摊者
三、法务会计职业化生成机制
    (一)法务会计职业化的理论基础
    (二)法务会计职业化的实践价值
四、法务会计职业化水平提升策略
    (一)服务领域的特定性
    (二)从业规范的法定性
    (三)从业人员的专业化
    (四)行业管理的规范化

(3)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内涵的相关文献
        1.2.2 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制度设想的相关文献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和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的相关概念
        2.1.1 国家审计人员界定
        2.1.2 职业化和职业化管理的含义
        2.1.3 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第3章 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1 推进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3.1.1 突出国家审计专业性的内在需求
        3.1.2 满足国家审计全覆盖的方法需要
        3.1.3 树立国家审计权威性的必经之路
    3.2 推进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3.2.1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3.2.2 人员基本素质过关
        3.2.3 审计专业教育深化
    3.3 人员职业化管理制度借鉴
        3.3.1 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化管理借鉴
        3.3.2 我国法官职业化管理借鉴
        3.3.3 发达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借鉴
第4章 我国国家审计人员管理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国家审计人员管理问题
        4.1.1 审计人员遴选方面
        4.1.2 审计人员培训方面
        4.1.3 审计人员激励方面
        4.1.4 审计人员考核方面
        4.1.5 审计人员道德考察方面
    4.2 国家审计人员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4.2.1 未形成职业化管理体系
        4.2.2 未完善职业化制度保障
        4.2.3 未营造职业化管理环境
第5章 C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现状
    5.1 背景介绍
    5.2 审计人员数量和职业素养现状分析
        5.2.1 审计人员数量不足
        5.2.2 年龄结构待改善
        5.2.3 拥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低
        5.2.4 文化程度偏低
        5.2.5 专业结构单一
    5.3 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问题分析
        5.3.1 人才选拔方式待完善
        5.3.2 激励措施不足
        5.3.3 后续培训力度不强
        5.3.4 晋升渠道不畅通
        5.3.5 考核与评价机制不科学
        5.3.6 审计职业道德考察机制不健全
第6章 推进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建议
    6.1 以公务员体制为基础的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
        6.1.1 建立人员分类管理制度
        6.1.2 建立双轨道管理制度
        6.1.3 建立审计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6.2 以提升专业胜任能力为核心的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
        6.2.1 调整人员遴选标准
        6.2.2 细化职业考核制度
        6.2.3 完善职业后续培训
        6.2.4 加强人员激励力度
        6.2.5 建立职业退出机制
    6.3 以审计职业道德为保障的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
        6.3.1 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
        6.3.2 建立审计职业道德考察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研究
    2.2 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及框架的相关研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文献述评
3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3.1 胜任力理论
        3.1.1 胜任力内涵
        3.1.2 胜任力模型
    3.2 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相关规定
        3.2.1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相关规定
        3.2.2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相关规定
4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现状分析
    4.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突出优势
    4.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内部审计人员配置不科学
        4.2.2 内部审计团队管理的长效性不足
        4.2.3 内部审计人员审计沟通意识不足
        4.2.4 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和工作热情
        4.2.5 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有待提高
5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设计
    5.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5.1.1 国有企业的特点
        5.1.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特殊性
        5.1.3 提升政治觉悟的需要
        5.1.4 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趋势
        5.1.5 审计技术和方法的更新
    5.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的构建原则
        5.2.1 前瞻性和现实性相结合
        5.2.2 系统性和全面性相结合
        5.2.3 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3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的构建方法
        5.3.1 功能分析法
        5.3.2 能力要素法
        5.3.3 两种方法相结合
    5.4 国内外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的借鉴
        5.4.1 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借鉴
        5.4.2 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借鉴
        5.4.3 国内学者代表性研究成果的借鉴
    5.5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的实践需要
    5.6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的确定
    5.7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要素之间的关系
    5.8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关键要素含义
        5.8.1 专业知识
        5.8.2 专业技能
        5.8.3 审计工具和技术
        5.8.4 职业道德
        5.8.5 政治意识
6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的检验
    6.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调查问卷的设计
        6.1.1 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
        6.1.2 调查问卷的设计内容
        6.1.3 调查问卷的回收统计
    6.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6.2.1 调查样本总体情况统计
        6.2.2 专业胜任能力要素的描述性分析
        6.2.3 专业胜任能力要素的分类检验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准入制度
        7.2.2 更新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
        7.2.3 提升专业技能,实现价值增值
        7.2.4 运用新兴审计工具和技术,提高审计效率
        7.2.5 提升职业道德素养,赢得信赖
        7.2.6 加强政治素养建设,强化政治意识
        7.2.7 完善培训体系,多路径强化内部审计人员培训
附录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后记

(5)我国社会工作立法研究 ——基于市场规制的分析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会工作立法的相关政策背景及其存在问题
        一、社会工作在社会服务中的独特地位
        二、社会工作政策的特点
        三、我国社会工作政策和立法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第二节 社会工作立法研究综述
        一、境外社会工作立法现状
        二、境内社会工作立法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二章 社会工作立法的概念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与社会工作相关重要概念的界定
        二、社会工作立法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社会工作市场规制立法的分析框架
        一、社会工作市场规制的分析框架
        二、制度路径依赖及其分析框架
        三、我国社会工作立法的市场规制与制度路径分析
第三章 社会工作市场准入规制及其立法构建
    第一节 社会工作市场准入规制及其检讨
        一、市场准入规制的概念
        二、社会工作市场准入规制及其检讨
    第二节 社会工作市场准入规制的立法构建
        一、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认证制度面临的挑战
        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认证制度的完善
        三、社会工作市场准入规制的立法构建
第四章 社会工作市场运行规制及其立法构建
    第一节 社会工作市场及其运行规制
        一、普通社会工作市场及其运行规制
        二、专业社会工作市场及其运行规制
    第二节 社会工作市场运行规制的立法构建
        一、注册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持续保证规制立法
        二、注册社会工作机构服务能力持续保证规制立法
        三、专业社会工作市场交易行为规制立法
第五章 社会工作市场监管及其立法构建
    第一节 社会工作市场的外部监管及其制度构建
        一、普通社会工作市场的行政监管主体及其立法构建
        二、专业社会工作市场的行政监管主体及其立法构建
        三、社会工作市场的社会监管及其制度构建
    第二节 社会工作市场的内部监管及其制度构建
        一、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内部监管及其制度构建
        二、社会工作行业的自律监管机制及其制度构建
第六章 社会工作市场退出规制及其立法构建
    第一节 社会工作职业市场退出机制及其立法构建
        一、社会工作职业市场退出机制
        二、社会工作职业市场退出机制的立法构建
    第二节 社会工作服务市场退出机制
        一、社会工作服务市场退出机制
        二、社会工作服务市场退出机制的立法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动态及评述
        1.2.1 会计职业发展的研究
        1.2.2 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的研究
        1.2.3 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研究
        1.2.4 会计教育方面的研究
        1.2.5 评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会计师的概念
        2.1.1 公共会计师
        2.1.2 私有会计师
        2.1.3 公共会计师与私有会计师的异同
    2.2 会计的职业化和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的内涵
        2.2.1 会计的职业化
        2.2.2 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的内涵
    2.3 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的构成要素
        2.3.1 技术胜任能力
        2.3.2 职业技能
        2.3.3 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
        2.3.4 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的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现状及问题
    3.1 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的调查
        3.1.1 调查问卷设计
        3.1.2 调查样本选则
        3.1.3 调查问卷回收统计
    3.2 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的现状
        3.2.1 会计师基本情况
        3.2.2 技术胜任能力
        3.2.3 职业技能
        3.2.4 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
        3.2.5 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
    3.3 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存在的问题
        3.3.1 职业意识——为公众利益服务意识缺乏
        3.3.2 技术胜任能力——实际能力往往低于所在岗位任职条件
        3.3.3 职业技能——相关观念缺失
        3.3.4 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与职业要求存在差距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不足产生的影响——以“万福生科”案为例
    4.1 “万福生科”案例回顾
    4.2 “万福生科”案财务造假手段分析
        4.2.1 虚构销售增加收入
        4.2.2 虚增预付账款
        4.2.3 虚增在建工程
        4.2.4 隐瞒重大事项
    4.3 “万福生科”案中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分析
        4.3.1 私有会计师为公众服务意识淡薄、违背职业道德
        4.3.2 公共会计师技术胜任能力未达要求、职业道德水平低
    4.4 “万福生科”案对各方面造成的影响
        4.4.1 损害社会公众利益
        4.4.2 企业自身及相关会计师事务所丧失生存发展空间
        4.4.3 损害职业会计师信誉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5.1 会计生态处于失衡状态
    5.2 会计教育存在误区
        5.2.1 缺少对会计师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5.2.2 重纯会计概念的解读,少实际场景的结合
        5.2.3 与专业证书配套的学习资源以应试为主
    5.3 与会计有关的各类机构缺少在会计领域内的有效协作
    5.4 与国际专业机构之间缺少互动
    5.5 行业监管不力
        5.5.1 对公共会计师的监管
        5.5.2 对私有会计师的监管
    5.6 法律不完善
    5.7 继续教育流于形式或基本缺失
        5.7.1 公共会计师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5.7.2 私有会计师继续教育基本缺失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升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的相关建议
    6.1 广泛传播会计生态意识
    6.2 改革会计教育
        6.2.1 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6.2.2 改进教学形式
        6.2.3 丰富会计学习资源
    6.3 加强相关会计机构的协作
    6.4 积极参与国际会计相关工作
    6.5 加大行业监管力度
        6.5.1 提高注册会计师资格准入门槛
        6.5.2 健全私有会计师聘用与监管机制
    6.6 完善法律制度
    6.7 加强继续教育
        6.7.1 完善公共会计师继续教育考核机制
        6.7.2 落实私有会计师继续教育制度
    6.8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8)社会供需视角下的管理会计职业化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界背景梳理
二、管理会计师的社会供需现状分析
    (一)需求现状
    (二)供给现状
三、管理会计师社会供需失衡的原因探究
    (一)管理会计本身的特性限制了其应用,相应限制了其供需
    (二)不完备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与制度,相应削弱了其供需
    (三)上市公司、股东、债权人和政府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偏重和需求
四、管理会计职业化的路径选择:破解五大关键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高等教育问题
    (二)理论体系建设问题
    (三)行业结盟问题
    (四)法的保护问题
    (五)职业自律问题

(10)从美国公众公司财务报表审计制度析我国审计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公众公司财务报表审计制度概述
二、我国公众公司财务报表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财务报表审计制度发展建议

四、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会计职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会计师行业发展研究[D]. 任震宇. 淮北师范大学, 2021
  • [2]法务会计职业化生成机制与提升策略研究[J]. 杜永奎,赵悦. 财会通讯, 2020(09)
  • [3]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研究[D]. 李佩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4]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研究[D]. 段亚楠.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5]我国社会工作立法研究 ——基于市场规制的分析视野[D]. 王九洲. 扬州大学, 2019(02)
  • [6]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问题研究[D]. 詹秀秀. 江苏科技大学, 2018(03)
  • [7]我国大学会计教育职业化发展: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J]. 李宗彦.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6(12)
  • [8]社会供需视角下的管理会计职业化路径选择[J]. 王玉娟. 会计之友, 2016(19)
  • [9]民国时期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化思想及建设研究[J]. 喻梅.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6(03)
  • [10]从美国公众公司财务报表审计制度析我国审计现状[J]. 张学军,陆颖. 财会通讯, 2015(28)

标签:;  ;  ;  ;  ;  

美国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专业学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