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和公民空间设计

公民社会和公民空间设计

一、市民社会与市民空间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应卓加[1](2021)在《基于空间句法的哈尔滨既有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商业街区的建设和设计逐渐成为了城市规划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以及城市规划政策的不断更新,哈尔滨的商业街区空间形态也随之发生改变,并伴随着一些问题。本文以研究哈尔滨商业街区空间形态和市民出行规律为出发点,通过构建空间句法模型和分析空间句法参数,探讨既有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特征和现存问题的产生原因。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归纳法、实地调研法和空间句法分析法三种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选取哈西商业街区、爱建商业街区和群力商业街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前期实地调研以及数据采集,初步阐述街区空间街道尺度、商业业态、街道环境等现存问题,然后通过谷歌地图及实地勘察,绘制轴线图并运用Depthmap软件建立轴线模型和线段模型,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角度分析不同拓扑步数下的连接值、选择度、整合度、深度值等空间句法参数,经分析得出这三个商业街区空间具有街道空间等级秩序明确,街道尺度大,可理解度强等特征。最后将参数分析结果与市民实际出行数据进行回归拟合,找到市民出行规律:步行人流的分布受到小尺度下的选择度影响显着,车流的分布与大范围半径下的整合度具有较高的相关度。为了提升市民的街道使用感受,从街道的规划与街区微更新两个角度提出优化策略。在街道规划时,让街道的使用者参与其中,多元参与下的街道规划更加贴近人们的需求。同时,为了激活街道空间活力,结合市民出行偏好,构建线段模型,找出关注度较高的街道,设立街区微空间提升点,从“点”、“线”和“面”三个方面提出街区更新方法,为今后哈尔滨商业街区建设与更新给出一定的建议和实践指导意义。

张丹阳[2](2020)在《基于站城一体的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及其“公共性”研究》文中指出高铁枢纽具有“巨硕空间”的特征,密集地承载了城市中各类人群的行为活动,构成一个复杂的空间系统,而直接承载这些行为活动的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本文从站城一体的视角出发,以系统性的思维对高铁枢纽公共空间进行体系化的归纳以及多维度的“公共性”研究,着重强调高铁枢纽公共空间同时具有的城市场所价值和交通节点价值,并分析其在高铁客站与周边城市之间如何发挥“粘合剂”的作用,符合高铁枢纽在站城融合过程中的动态发展特征和多主体参与特征,对把握我国站城一体发展过程中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的构成及其良性动态发展规律来说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研究。在研究交通建筑公共空间物质层面的基础上加入对其公共性的探索,即是关注城市特色和人的需求,是在以新的思维研究轨道交通的站城一体化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高铁枢纽地区的空间建设累积了诸多问题,从城市设计和场地设计的尺度来看,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高铁枢纽的设计多侧重对机动车进行交通规划,而忽视步行系统对高铁枢纽内外公共空间的串联,造成枢纽与城市之间被高架车行道隔离以及枢纽内外各层次公共空间的碎片化;第二,高铁枢纽内外的公共空间存在空间边缘化、活力不足、可达性不足、场所灵活性不足、管理运营方式落后以及地域性缺失等问题;第三,现状大量高铁枢纽的设计注重“上帝视角”的附加美学价值,忽略了复杂的人群在与交通建筑公共空间互动过程中所展示出的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第四,我国对于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研究集中于站前广场和换乘空间,而忽视了以系统整合的方法对高铁枢纽公共空间进行整体性的归纳分析。本文从现实问题出发,对高铁枢纽公共空间进行现状问题总结及原因剖析,聚焦问题的根源在于其缺少系统性、多维度的分析研究框架。进而,以高铁枢纽发展的“站城一体”为远期目标,选定能够多维度判定公共空间价值的“公共性”属性作为研究视角,强调高铁枢纽公共空间在“站”与“城”的融合过程中的触媒价值,应用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的理论从“城”的视角研究“站”的空间,具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性。笔者从“站城一体”的视角和公共空间“公共性”的视角,分别进行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基础理论研究,其中,从站城一体化视角出发的研究内容包括站城一体化开发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范围界定、类型分析、类型界定方式总结和模式梳理,为构建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从公共空间“公共性”视角出发的研究内容包括东西方社会背景下的“公共性”理论溯源、“公共性”评价模型及维度的梳理、“公共性”评价维度的归纳总结以及以日本轨道交通百年来的发展为例探究其公共空间“公共性”的转变。在此基础上,笔者基于基础理论研究选取4个日本新干线枢纽和我国高铁枢纽进行实地调研,从枢纽基本情况、空间布局、出入口复合空间、站前复合空间、乘降空间、步行系统以及与步行系统直接接驳的城市公共空间入手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从而构建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并分析其特征与问题。其次,笔者以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优化提升为评价目标,以“公共性”评价为研究方法,对评价维度进行释义并分析评价指标的影响要素,尝试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为验证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笔者选取两个公共空间子体系,对前述4个枢纽案例进行“公共性”多维度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提升策略,为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持续性更新改造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撑,并为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以期促进我国高铁枢纽与周边城市区域的站城融合。

乔振伟[3](2020)在《“智慧”时代西安市民中心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们正在进入5G万物互联互通互动的智慧时代,智慧城市理念不断深化,“万物皆数”正在重构城市空间形态,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交互,联通着信息数据,让当代城市越来越呈现出即时性、多维度、多样化和大样本的数据属性,智慧化技术和大数据正在运用于城市与建筑空间研究与设计中。市民中心作为重要的城市空间,在设计中重视功能与空间的营造,也关注城市与建筑空间运营对设计的影响;更好的营造空间和运营空间,让市民更好的参与空间节事活动与智慧化体验,让城市与建筑空间更舒适宜居。本文研究基于智慧时代背景和智慧城市理念,对时代特征、市民中心发展、需求及其设计理论成果梳理总结;采用智慧化技术,OSM地图数据、腾讯宜出行热地图大数据、空间句法、功能POI大数据、大众点评数据和实地调研等多源数据对案例量化分析对比。对研究内容展开分析研究:OSM地图数据研究市民中心空间结构与功能要素构成有着集中又开放的相似性;ArcGIS分时段热地图与活跃区域面积占比,反映市民中心活跃程度与市民活动规律;空间句法模型反映空间可达性程度;ArcGIS核密度分析POI反映功能分布与集聚状态,功能设施分布密度越大的空间,活力也较高;大众点评数据反映市民对空间体验需求。多源数据各个层面侧重解析,形成市民中心对应空间规划设计方法,突出空间营造设计和空间运营上的特点的研究。对西安市民中心现状进一步研究,针对对应问题与市民中心需求,融合案例研究成果,总结可借鉴的地方和应该规避的地方,形成市民中心的规划设计原则要点,进而提出城市市民中心设计策略并进行项目实践实证,同时,希望能对城市市民中心规划设计与建设起到现实的指导与借鉴作用。本文在第一章明确西安市民中心规划设计的相关时代背景、城市与建筑相关设计理论与技术工具,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以及具体研究方法和论文整体框架;在第二章对论文相关概念进行解析,技术工具引入,深入研究智慧时代影响要下市民中心特征、职能和需求变化,智慧建筑和市民中心设计理论研究;第三章通过多源数据有针对案例各个层面侧重分析,研究市民中心空间结构与功能要素、空间活力程度和市民活动规律、空间的可达性及功能设施分布,还有市民中心空间互动与智慧化要点进行各个侧重分析对比;第四章对西安市民中心现状进行量化分析,形成对标案例的设计目标、原则和策略;第五章项目概况分析,引入合计原则和策略,旨在实现西安市民中心的功能复合、空间开放共享、空间品质提升、交互体验的智慧化、绿色节能等设计目标,实现美好、富有特色、舒适宜居和充满内涵的城市市民中心。最后,以笔者对全文成果进行总结,并对智慧时代城市市民中心规划设计与建设前景进行展望。

王海荣[4](2019)在《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作为一个人口聚集性生存的空间存在,其空间本身不再被看成是死亡的、固定的、非辩证的、静止的容器,而是成为一种支配性的、建构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关系、利益结构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它在扩张、更新、重组,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流动和剧烈变化;它背后有国家/政府的主导、市场的作用、社会力量的参与,各种利益主体围绕空间资源在互相博弈。空间反映着国家与城市中不同社会主体间的权力关系,同时,空间的边界规定着城市与国家的关系;空间是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国家要在有界空间范围内促进城市空间发展,服务于国家建设的政治目的,同时,也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可能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诉诸城市空间治理,防范和化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风险与危机,协调多元空间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维持国家的一体化发展与社会秩序稳定。本文以空间理论和城市政治理论为理论资源,梳理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历史变迁,从城市空间治理背后的政治意义和所要面对的城市空间问题两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要进行城市空间治理,继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空间生产与治理上的表现和具体化。解释这种体制是如何在推行非均衡空间发展战略的情况下,维持了中国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以及它本身在城市空间生产和治理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试图提出推进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路径。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起点。城市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战略空间。对于中国而言,在超大规模的地域范围内,在多元民族、区域、文化、阶层的社会结构中推进现代化进程,空间是国家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家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战略需要,有选择性地干预地理空间,介入城市空间生产,促进城市空间治理转型与变迁,进而引发了不同的空间效应和结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内容从巩固新生政权、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转变,城市空间生产经历了从强调空间控制、空间商品化、突出空间公共性质向空间多重属性全面发展的转变,城市空间治理模式经历了管理型地方政府、经营型地方政府、服务型地方政府向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地方政府的方向转变。空间始终内在于整个国家治理和城市治理过程之中,与国家建设联系在一起,对于维持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但是,城市空间治理的内在矛盾也带来了空间难题,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且差异化特征明显。这体现为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个层面的一种叠加式的城市空间结构问题,而由此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使城市内部面临失序、分裂和碎片化的风险,使国家的合法性和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现实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凸显了城市治理的空间维度。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层面上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单一制国家决定了它通过城市空间治理既要实现现代国家建设的目标又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从本质上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是党运用国家权力并动用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在城市空间生产层面促进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并解决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城市空间问题的过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包括党的领导、中央与地方的府际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关系;在空间生产维度上,包括这种体制对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属性的生产。国家与城市中的不同权力主体介入城市空间生产形塑着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模式。但是,不同治理主体空间生产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失衡也是引发城市空间问题的根源。党和国家追求对城市空间生产的控制与秩序,以维护政治的合法性;市场参与者通过开发、建设、运营各种生产性和消费性空间,实现资本的增值;城市中的广大市民则试图维护具有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城市空间治理体制既是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动力机制又引发了城市空间问题,既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内在逻辑的反映,又构成了城市空间治理的现实挑战。面对城市空间治理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空间问题,我们应当从权力结构和空间生产的维度上探索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协调和理顺多元空间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即,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宏观统筹与引导、加强政府对市场的规范和引导、加强政府对社会的培育与引导。在空间生产维度上,推进城市空间多重属性的全面发展。即,在城市经济空间生产上坚持科学与创新、在城市政治空间生产上注重包容与协商、在城市社会空间生产上秉持公平与共享、在城市文化空间生产上突出特色与传承、在城市生态空间生产上强调绿色与低碳。

唐静[5](2019)在《基于空间公共性理念的当代市民之家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当代中国双重社会转型的现实背景入手展开研究。我国现代化发展时期是工具理性得到“高扬”的时期,“发展、效率、效益”等工具理性的关键词几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市民公共活动空间中的自由平等的对话机制,不断受到来自私人市场、公共权力等领域工具理性机制的吞噬。市民之家作为从传统政务服务中心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大型公共服务建筑,其主要包含核心功能—政务服务,以及延伸功能—公共活动,这两部分空间分别对应了市民之家公共性表述的两个不同方面,即以目的导向为特征的国家公共性以及以市民交往活动为特征市民公共性。这两部分功能决定了当代市民之家具有了双重社会职能,空间具有了双重需求。如何处理这两部分功能空间的关系,使人们在配合政务系统运行所进行的目的性活动之外还能拥有交往活动的可能,实现国家与市民公共性表述的平衡,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在现代社会公共性衰弱,市民之家公共性价值不明的背景下,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回溯阿伦特和哈贝马斯政治哲学领域的公共性理论,以及转译为建筑学领域的空间公共性理论,在基础理论和对当代市民之家功能空间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市民之家空间公共性理论。同时基于此理念对当代市民之家现状进行批判性审视,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从功能、空间、形态、环境角度提出市民之家空间公共性理念建构的原则。建构市民之家空间公共性四个层面的具体策略:功能复合化建构、空间多义性营造、形态多元化表达、环境一体化塑造。最后通过具体实际项目的设计实践检验相关理论。

彭俊铭[6](2016)在《当代文化建筑的市民性研究 ——以大理州群艺馆设计为例》文中提出网络化、数字化自上世纪末开始向全球蔓延,加快了政治经济的全球化浪潮,加速了文化在全世界重新整合、调整和发展。在全球化进程中,城市用地紧缺导致公共文化建筑功能日趋多元化、复合型。城市中文化建筑对城市和社会的作用越发显着,市民活动建筑功能和内在多元化、复合型发展方向,成为未来城市公共文化建筑的核心要素。这类新兴的文化建筑模式积极回应了我国当下的城市问题,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城市交通、改善文化生活环境,还能提高建筑的活力与寿命。作为一种高效集约的手段,市民公共活动建筑的开发在旧城更新改造与城市复兴计划中都具有积极作用。新型建筑技术创造了新的建筑尺度和美学观念,建筑公共空间营造变成建筑表达的核心,但更多繁复的城市诉求以及市民公共文化诉求成为当代公共文化建筑将面临的挑战。这类建筑综合体,提供了市民文化活动场所,为建筑与城市在表达市民情感、文化、精神方面,提供了最贴近、最便利、最精准、最形象的广阔天地。怎样与市民的文化、生活进行有效互动,在内涵、形态上与周边环境有效契合成为公共文化建筑亟待探究的方向。从市民性出发的当代公共文化建筑研究建立在理论研究与实际调研的基础上,虽然市民性这一概念愈发地被设计者提及,但针对这一概念的具体解析却微乎甚微。笔者通过研究中西方从市民社会到市民性这一概念的发展,结合当代社会背景对市民性在建筑领域的涵义进行解析。透过市民性的发展及理论研究,分析国内外公共文化建筑,得出市民性在建筑活力、建筑寿命、建筑与社会文化关系、建筑与城市关系的重要性,并总结出一系列基于市民性的空间控制策略。依据项目特有的城市背景、建筑环境、市民意愿,方案结合前文所研究的当代公共文化建筑中市民性的控制方式来处理场地与环境,力争营造出具有场地特点、契合下关市民意愿的当代公共文化建筑。

朱垭梁[7](2015)在《法律的空间哲学阐释》文中指出空间转换与人所遵守的法律的转换之间存在的因应关系促使我们去思考法律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法律所可能具有的空间维度。法律中的空间现象则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探寻这一问题的重要路径。在法律文本、法律运行以及法学研究中,均存在着大量空间现象。通过对这些经验材料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与法律有关的空间主要有两种:一是场所空间,二是领域空间。基于场所空间对法律所作的阐释是对法律的一种外部描述,场所空间性是法律的外部特性。法律中出现的各种空间现象,比如法律的效力范围的地域性、地理位置的变化与法律规则转化之间的因应关系、法律研究中的空间思维运用等等,都是法律场所空间性的外在表现。该视角能够让我看到法律的多样性、法律体系的层次性以及法律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成特性。它能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一个法律系统(不仅限于国家法)都不是孤立和自足的,它们都是一个更大的法律系统的子系统。同时,任何一个法律系统都是在与由其他系统所构成的外部环境的互动中不断生成着的系统,是一个在失衡——调适、整合、内化——平衡——失衡的过程中不断扬弃自身,持续进化的过程。在进行法律解释时,我们不仅需要从这个规范所属的那个系统中去寻找依据,而且还需要从其他系统中去寻找依据。又,既然法律犹如生物体一样,是在系统中不断生成着的,那么法律解释就可以被看作是推动法律流变的一部分。基于领域空间对法律所作的阐释是对法律的一种内部描述,领域空间是法律的重要内容。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法律上的权利和权力分别可以被看作是私人物质领域空间和公共精神领域空间符号化的结果。大部分私法中的权利都可以被视为法律对于通过劳动实践所构建起来的私人物质领域空间的确认,是这些私人物质领域空间的符号化。国家权力则可以被看作是法律上的公共政治领域空间,即作为观念的公共政治领域空间符号化为法律文本的产物。当作为符号的法律权力“降解”后,它们就转化为了各种物质性公共领域空间,如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法院的办公大楼,各种公共产品等等。由于人与领域空间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法律所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包括权力)义务关系,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领域空间与领域空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法律可以被认为是调整领域空间关系的社会规范。法律存在于场所空间中,同时又以领域空间关系为调整对象,所以,我们可以说法律在客观上具有空间性。这使得我们有可能将空间上升为一种法学思维方式,即法学的空间思维。空间思维不同于时间思维,他能够共时性地观察存在于不同空间中的各种法律,在肯定这些法律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的基础上分析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的关联以及动态互动关系。这能够克服时间思维在阐述共时性法律现象方面的不足。前者通常把各种形态的法律看作是线性发展的、处于不同进化阶段的、有进步和落后之分的历史现象。从法律文化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抹杀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岳华[8](2014)在《城市公共空间之市民性的思考——以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社会重要的公共领域以及城市人居环境中重要的构成要素。自20世纪中期美国城市更新运动以来,伴随着当代美国市民社会的发展,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市民公共生活的重要的空间载体,其市民性日益得到广泛关注。该文以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为样本,探讨了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之市民性及其空间表述,以期对当前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有所启示。

尔惟[9](2014)在《从权利空间走向市民空间——论城市绿轴活力营造》文中指出本文基于近年来中央绿轴这一空间要素在国内新城建设中普遍实践的现象,探讨了其对于新城建设发展的利弊关系,分析了当前这类城市空间活力不足的问题根源,提出对于中央绿轴应加快进行市民化改造的主要观点。同时借鉴国外近年来对于已建成中央绿轴的更新实践经验,从空间尺度,形象识别、场所营造和交通可达等四个方面提出中央绿轴市民化改造的思路和方法。

岳华[10](2013)在《当代德国城市公共空间之市民性的表述》文中提出自1990年两德统一后,德国在近二十多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以消除城市的缺陷和改善城市的面貌。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当代德国市民社会重要的公共领域以及城市人居环境中重要的构成要素,正日益得到广泛关注,其数量与品质都大为提升。文章以当代德国城市公共空间为样本,对城市公共空间中市民性的表述进行了重点的探讨。

二、市民社会与市民空间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民社会与市民空间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空间句法的哈尔滨既有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街区
        2.1.2 商圈
        2.1.3 商业街区
        2.1.4 空间形态
    2.2 空间句法理论
        2.2.1 空间句法的概念
        2.2.2 空间句法的定量分析模型
        2.2.3 空间句法的组构变量参数
    2.3 街道空间相关理论
        2.3.1 场所空间理论
        2.3.2 城市意象理论
        2.3.3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2.4 空间理论的哲学建构
        2.4.1 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2.4.2 权力空间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空间句法的哈尔滨商业街区空间现状调研及分析
    3.1 研究整体方案
        3.1.1 研究范围选取
        3.1.2 调查方法
    3.2 三个商业街区空间现状
        3.2.1 哈西商业街区
        3.2.2 爱建商业街区
        3.2.3 群力商业街区
    3.3 基于空间句法参数的空间形态分析
        3.3.1 前期准备工作
        3.3.2 哈西商业街区
        3.3.3 群力商业街区
        3.3.4 爱建商业街区
    3.4 基于空间句法参数的市民出行规律研究
        3.4.1 构建模型
        3.4.2 流置相关性分析的回归拟合
        3.4.3 三个商业街区的流量相关性分析
    3.5 空间句法下的商业街区形态特征
        3.5.1 商业街区规划的空间特性
        3.5.2 权力空间:基于空间句法的商业街区形态特征
        3.5.3 市民空间:步行流量与空间句法参数拟合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哈尔滨商业街区空间提升策略
    4.1 哈尔滨商业街区的空间表征下的建造逻辑解析
        4.1.1 自上而下的空间规划
        4.1.2 商业街区主导规划的参与方
        4.1.3 高整合度和选择度下的权力空间
    4.2 哈尔滨商业街区规划的局限性及提升路径
        4.2.1 自上而下建造的商业街区规划局限性
        4.2.2 市民空间
        4.2.3 公众参与
        4.2.4 多元参与下的城市建设及提升路径
    4.3 基于空间句法下的哈尔滨商业街区微更新提升策略
        4.3.1 市民出行偏好参数解析
        4.3.2 空间提升策略
        4.3.3 城市空间提升机制与路径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2)基于站城一体的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及其“公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关于我国枢纽综合开发的问题
        1.1.2 关于提升客运枢纽旅客出行品质的问题
        1.1.3 关于高铁枢纽公共空间公共性的问题
    1.2 研究综述
        1.2.1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价值相关理论
        1.2.2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基础理论研究
    2.1 站城一体化开发相关理论与实践
        2.1.1 概念释义
        2.1.2 相关理论
        2.1.3 开发实践
        2.1.4 发展特征
    2.2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范围界定
        2.2.1 高铁枢纽相关概念辨析
        2.2.2 高铁枢纽地区的空间范围界定
        2.2.3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范围界定
    2.3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类型研究和模式梳理
        2.3.1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类型分析
        2.3.2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类型界定
        2.3.3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模式梳理
    2.4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及子体系构建
        2.4.1 构建原则
        2.4.2 体系归纳
3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理论研究
    3.1 东西方社会背景下的“公共性”理论溯源
        3.1.1 西方社会公共领域与公共空间
        3.1.2 中国社会转型与公共性建构
    3.2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模型及维度梳理
        3.2.1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模型梳理
        3.2.2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模型的维度梳理
    3.3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维度构建
        3.3.1 相关评价模型的特征总结
        3.3.2 本文应用的基础评价模型
        3.3.3 本文“公共性”评价维度的构建
    3.4 探究交通枢纽公共空间“公共性”变化——以日本轨道交通枢纽为例
        3.4.1 日本轨道交通枢纽公共空间的发展脉络梳理
        3.4.2 各阶段日本轨道交通枢纽公共空间“公共性”分析
        3.4.3 分析与小结
4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
    4.1 调研计划
        4.1.1 调研目的
        4.1.2 调研准备
        4.1.3 调研内容概述
    4.2 日本新干线枢纽公共空间体系探究——以东京站枢纽、品川站枢纽为例
        4.2.1 东京站公共空间调研
        4.2.2 品川站公共空间调研
    4.3 我国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探究——以北京南站、北京西站高铁枢纽为例
        4.3.1 北京南站公共空间调研
        4.3.2 北京西站公共空间调研
    4.4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类型界定及体系构建——以调研案例为例
        4.4.1 类型界定
        4.4.2 体系构建
        4.4.3 特征分析及问题总结
5 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多维度评价研究
    5.1 构建思路
    5.2 构建原则
    5.3 评价维度
        5.3.1 基础维度
        5.3.2 扩展维度
    5.4 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要素
        5.4.1 限定性要素
        5.4.2 激活性要素
        5.4.3 特异性要素
    5.5 指标体系构建
        5.5.1 指标体系
        5.5.2 评价过程
    5.6 案例多维度评价
    5.7 评价结果分析
        5.7.1 东京站
        5.7.2 品川站
        5.7.3 北京南站
        5.7.4 北京西站
    5.8 公共空间优化提升策略——以北京南站为例
        5.8.1 站房空间布局
        5.8.2 站前复合空间
        5.8.3 站内乘降空间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建构了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系统性理论研究框架
        6.1.2 建构了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类型界定方式
        6.1.3 建构了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及所含子体系
        6.1.4 建构了高铁枢纽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多维度评价体系
        6.1.5 提出了基于多层次分析的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优化提升策略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的视角问题
        6.2.2 研究的量化问题
        6.2.3 研究的本土性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评价指标体系的评分标准
附录B 应用评价体系进行“公共性”多维度的评价表格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智慧”时代西安市民中心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社会历史背景:智慧社会及智慧城市理念发展
        1.1.2 学科发展背景:智慧城市与建筑学的研究与发展
        1.1.3 项目现实背景:城市更新与西安市民中心的建设
        1.1.4 研究的目的
        1.1.5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及相关设计理论与设计理念
        1.2.1 智慧时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城市市民中心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3 城市与建筑设计相关理论理念比较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3.4 创新之处
    1.4 本章小结
2 “智慧”时代的影响下市民中心研究内容建构
    2.1 “智慧”时代影响下市民中心空间发展研究
        2.1.1 “智慧”时代对市民中心的影响要素
        2.1.2 “智慧”时代影响下市民中心特征解析
        2.1.3 “智慧”时代影响下市民中心需求趋势
        2.1.4 “智慧”时代建筑设计的思维与技术工具
    2.2 当前智慧城市与建筑及其理论演变与发展研究
        2.2.1 智慧城市与智慧建筑的基本概述
        2.2.2 智慧建筑的设计理论演变与发展
    2.3 当前城市市民中心规划设计理论演变研究
        2.3.1 城市市民中心基本定义与特征解析
        2.3.2 城市市民中心空间规模及职能的发展
        2.3.3 城市市民中心功能要素及设计理论发展
    2.4 本章小结
3 当代城市市民中心及智慧建筑案例分析研究
    3.1 当代市民中心规划设计项目案例分析研究
        3.1.1 深圳福田深圳市民中心(2003)
        3.1.2 成都天府广场规划设计(2007)
        3.1.3 钱江新城杭州市民中心(2010)
        3.1.4 滨海新区市民文化中心(2017)
    3.2 智慧建筑与城市空间设计案例分析研究
        3.2.1 德勤阿姆斯特丹大楼智慧化设计
        3.2.2 智慧桑坦德城市空间设计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西安市民中心现状研究及设计原则与策略
    4.1 西安市民中心基本现状研究
        4.1.1 西安市民中心基本现状研究
        4.1.2 智慧时代西安市民中心的定位与设计目标
    4.2 “智慧”时代西安市民中心智慧化设计原则
        4.2.1 回归人本,尊重需求
        4.2.2 空间开放,实现共享
        4.2.3 功能复合,多样融合
        4.2.4 多元交互,智慧体验
        4.2.5 虚实协调,适应变化
    4.3 “智慧”时代西安市民中心规划设计策略
        4.3.1 城市市民中心功能与空间营造设计策略
        4.3.2 城市市民中心宏观层面智慧化规划策略
        4.3.3 城市市民中心微观层面智慧化构建策略
    4.4 章节小结
5 西安市民中心规划设计实践
    5.1 西安市民中心项目定位及概况
        5.1.1 西安市民中心项目概况
        5.1.2 引入智慧时代市民中心设计原则与策略
    5.2 智慧时代西安市民中心功能与空间营造
        5.2.1 市民中心功能与空间构建
        5.2.2 市民中心秩序与活力营造
    5.3 智慧时代西安市民中心宏观运营
        5.3.1 市民中心整体层面运营规划
        5.3.2 市民中心开放空间智慧家具
        5.3.3 市民中心媒介界面智慧化
        5.3.4 市民中心智慧停车场空间
    5.4 智慧时代西安市民中心微观运营构建
        5.4.1 市民中心多元微中心交互
        5.4.2 市民中心个性化服务体验
        5.4.3 市民中心大数据运用与安全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篇:研究成果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成果总结
    6.2 本研究的不足
    6.3 未来研究展望
    6.4 结语—智慧时代与未来建筑学
放大图表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方法
        (二)比较研究方法
        (三)文献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空间与空间生产
        (二)治理与城市治理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
    二、理论基础
        (一)国家空间理论
        (二)城市治理理论
    三、分析框架
        (一)城市权力结构维度的三对关系
        (二)城市空间生产维度的五重属性
第二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过程与模式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1949-1978:巩固新生政权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城市中的“单位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城市区域中的“中央国家”: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二节 1978-2002:促进经济增长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经营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竞争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三节 2002-2012: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城市中的“社会回归”: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城市区域中的“平衡策略”: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四节 2012-2018: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全面深度改革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三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与问题对象
    第一节 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
        一、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
        二、中国国家建设与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关系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转型的特点
    第二节 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问题对象
        一、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
        二、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表现形式
        三、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特点
第四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内在逻辑与现实挑战
    第一节 内在逻辑: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特殊性与优越性
        一、领导核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国共产党”
        二、集权与分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三、有为与有效: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四、主导与自主: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现实挑战:城市空间生产逻辑的冲突与失衡
        一、基于政治建构的权力逻辑:作为控制与秩序的空间
        二、基于资本增值的市场逻辑:作为生产与消费对象的空间
        三、基于生活需要的社会逻辑:作为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
第五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治理结构
        一、全面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领导
        二、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三、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四、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节 完善城市空间属性的生产
        一、城市经济空间的生产坚持科学和创新
        二、城市政治空间的生产注重包容与协商
        三、城市社会空间的生产秉承公平与共享
        四、城市文化空间的生产突出特色与传承
        五、城市生态空间的生产强调绿色与低碳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基于空间公共性理念的当代市民之家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市民之家的定义
        1.2.2 市民之家发展起源
        1.2.3 市民之家的特点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理论研究
    2.1 当代社会公共性衰弱的现实
        2.1.1 消费社会生活中公共性衰弱的现实
        2.1.2 对“公共性”内涵的误读
    2.2 空间公共性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2.2.1 公共性的概念研究
        2.2.2 空间公共性定义及内涵
        2.2.3 当代中国空间公共性特征
    2.3 市民之家概念界定及其发展演变
        2.3.1 相关建筑类型概念解析
        2.3.2 我国政务服务功能空间演变历程
        2.3.3 西方市政厅建筑内涵解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市民之家空间公共性的理念建构
    3.1 市民之家空间公共性概念解析
        3.1.1 市民之家空间公共性概念及内涵
        3.1.2 市民之家空间公共性建构目标
        3.1.3 市民之家空间公共性建构意义
    3.2 当代市民之家建筑设计现状分析与反思
        3.2.1 自我隔离的空间表达——开放性的缺失
        3.2.2 内向理性的功能组成——多样性的吞噬
        3.2.3 差异明显的空间等级——非平等的对话
        3.2.4 炫耀权利的建筑语言——展示机制作用
    3.3 当代市民之家建筑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3.3.1 权利崇拜的作用
        3.3.2 公共性表述失衡
        3.3.3 价值定义不清晰
        3.3.4 功能定位不明确
    3.4 市民之家空间公共性理念建构
        3.4.1 功能的高效性与多样化
        3.4.2 空间的公共性与开放性
        3.4.3 形态的地域性与文化性
        3.4.4 环境的包容性与场所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代市民之家空间公共性建构策略
    4.1 市民之家空间公共性的功能复合化建构
        4.1.1 功能构建的影响要素
        4.1.2 功能复合化具体表现
        4.1.3 功能复合化设计策略
        4.1.4 功能复合化建构意义
    4.2 市民之家空间公共性的空间多义性营造
        4.2.1 空间营造的影响要素
        4.2.2 空间多义性设计原则
        4.2.3 空间多义性设计策略
        4.2.4 空间多义性设计意义
    4.3 市民之家空间公共性的形态多元化表达
        4.3.1 形态多元化影响要素
        4.3.2 形态多元化表达原则
        4.3.3 形态多元化设计策略
    4.4 市民之家空间公共性的环境一体化塑造
        4.4.1 环境一体化影响要素
        4.4.2 环境一体化塑造原则
        4.4.3 环境一体化设计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市民之家空间公共性设计策略应用实践
    5.1 常德市鼎城区市民之家应用实践分析
    5.2 项目概况
        5.2.1 项目概况
        5.2.2 区位环境
    5.3 设计切入
        5.3.1 复合化的功能组织分析
        5.3.2 空间公共性的营造模式
        5.3.3 空间公共性的形态表达
        5.3.4 空间公共性的景观环境塑造
    5.4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A 实地调研案例汇总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致谢

(6)当代文化建筑的市民性研究 ——以大理州群艺馆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市民性研究
    2.1 市民性起源
        2.1.1 西方市民社会起源
        2.1.2 我国市民社会起源
    2.2 市民性发展
        2.2.1 市民社会的流变过程
        2.2.2 市民性空间的演变过程
    2.3 市民性
        2.3.1 市民性解析
        2.3.2 市民性与建筑设计
第三章 文化建筑市民性问题研究
    3.1 文化建筑在城市中的发展及特点
        3.1.1 文化建筑在城市中的发展
        3.1.2 文化建筑在公共建筑中的特点
    3.2 公共文化建筑中市民性缺乏的现象及其问题
        3.2.1 公共文化建筑中市民性缺乏的现象
        3.2.2 我国文化建筑市民性缺乏的问题
    3.3 公共文化建筑市民性分析
        3.3.1 国内外案例分析
        3.3.2 市民性的策略和路径
    3.4 建筑的市民性特征
        3.4.1 市民公共意志
        3.4.2 开放性
        3.4.3 意向性
        3.4.4 亲民性
        3.4.5 综合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市民性空间策略研究
    4.1 建筑边界空间营造
        4.1.1 模糊边界界定
        4.1.2 丰富边界空间
    4.2 空间现象学与建筑设计研究
        4.2.1 满足市民群体在城市空间的活动
        4.2.2 满足市民的空间需求
    4.3 建筑空间语言表达
        4.3.1 走向开放的功能空间
        4.3.2 走向活化的公共空间
    4.4 市民性空间的核心内容研究
        4.4.1 功能空间与活动空间容量配比(适宜容量配比)
        4.4.2 活动时间对空间组合的影响(适宜空间组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理州群艺馆方案设计
    5.1 关于群艺馆
    5.2 项目概况
        5.2.1 区位分析
        5.2.2 场地及周边分析
        5.2.3 设计目标
        5.2.4 设计依据
    5.3 设计方法与过程
        5.3.1 观察研究市民行为活动
        5.3.2 市民访谈及问卷调研
        5.3.3 问题发现与设计方案演化
    5.4 设计策略
        5.4.1 建筑与城市的互成性——顺应城市肌理与建筑设计
        5.4.2 引导市民融入性的文化建筑——提高市民参与与建筑设计
        5.4.3 紧凑公共活动空间的充分利用——活动的垂直延续与建筑设计
        5.4.4 从设计策略到设计方案
    5.5 设计方案
        5.5.1 方案表达
        5.5.2 结构体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问卷调查表

(7)法律的空间哲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空间经验所引发的思考
    二、文献梳理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路径的选择和研究框架
第一章 与法律有关的空间现象及其理路
    第一节 空间是什么?
    第二节 与法律有关的空间现象
    第三节 作为场所的空间与作为领域的空间
第二章 法律存在于场所空间中
    第一节 场所空间的层次与法律地图
    第二节 场所空间的结构与法律系统
    第三节 场所空间视角下的法律是什么?
    小结
第三章 法律以领域空间关系为调整对象
    第一节 领域空间的法律化
    第二节 作为符号的法律降解为领域空间
    第三节 领域空间视角下的法律是什么?
    小结
第四章 两种空间的统一性与法律的空间性
    第一节 两种空间的统一性
    第二节 法律的空间性
    第三节 法律与空间发生关联的内在机理
    小结
第五章 法律的空间性与法学空间思维
    第一节 什么是法学空间思维?
    第二节 法学空间思维的意义
    第三节 法学空间思维的运用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与致谢

(8)城市公共空间之市民性的思考——以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之市民性的解读
    1.1 国家与市民社会的桥梁
    1.2 市民公共生活的空间载体
    1.3 社会公众共享的公共物品
2 芝加哥千禧公园市民性的空间表述
    2.1 强化公共性与开放性
    2.2 共享互动的场所精神
    2.3 功能多元化与复合化
    2.4 市民文化元素的植入
    2.5 整合与优化城市交通
    2.6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结语

(10)当代德国城市公共空间之市民性的表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德国市民社会的发展概况
二、市民社会发展的城市空间诉求
三、城市公共空间之市民性的表述
    1. 确保公众利益优先权
    2. 强化公共性与开放性
    3. 创建共享的场所精神
    4. 功能多元化与复合化
    5.“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四、结语

四、市民社会与市民空间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空间句法的哈尔滨既有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D]. 应卓加.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2]基于站城一体的高铁枢纽公共空间体系及其“公共性”研究[D]. 张丹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智慧”时代西安市民中心规划设计研究[D]. 乔振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D]. 王海荣. 吉林大学, 2019(02)
  • [5]基于空间公共性理念的当代市民之家设计策略研究[D]. 唐静. 湖南大学, 2019(07)
  • [6]当代文化建筑的市民性研究 ——以大理州群艺馆设计为例[D]. 彭俊铭.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7]法律的空间哲学阐释[D]. 朱垭梁. 南京大学, 2015(01)
  • [8]城市公共空间之市民性的思考——以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为例[J]. 岳华. 华中建筑, 2014(11)
  • [9]从权利空间走向市民空间——论城市绿轴活力营造[A]. 尔惟. 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 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 2014
  • [10]当代德国城市公共空间之市民性的表述[J]. 岳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标签:;  ;  ;  ;  ;  

公民社会和公民空间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