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水射流粉碎原盐的研究

高压水射流粉碎原盐的研究

一、高压水射流技术粉碎原盐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英,王辉,吴旭,贾艳,刘海鹏[1](2020)在《高压水射流粉碎白云鄂博矿石影响因素试验》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具有全国最大的铁-稀土资源的白云鄂博铁矿,区别于传统高耗能的球磨机磨矿,探究采用高压水射流粉碎技术对其矿石颗粒进行粉碎磨矿,通过给料速度与粉碎效果试验探究为其工业应用提供参考。并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出水射流的粉碎效果与"压力"无关,再根据解释破碎效果Rittinger的"表面积学说",得出高压水射流粉碎效果与流量、喷嘴直径及射流速度的关系。

高一博[2](2020)在《高压水射流粉碎白云鄂博矿提高单体解离度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矿物的单体解离是其能够被高效选别的关键因素之一,粉碎方法对矿物单体解离度有很大的影响。白云鄂博稀土矿含有十几种稀土矿物,共生密切,嵌布类型复杂,其中稀土主要富集在氟碳铈矿与独居石矿中。分析表明矿物因相互包裹穿插和交代而形成毗连、网脉、溶蚀和环状嵌布,因而对稀土矿物的分离难度极大。传统的球磨机对矿物粉碎时,由于磨矿介质(钢球)的存在,当颗粒达到微米级时很难保持颗粒的原始结晶形状与表面光泽,同时由于研磨介质的污染,难以得到高质量、高纯度的超细粉体。为了得到高质量、高纯度的超细粉体,本文在理论与FLUENT流体软件数值模拟分析的指导下,自主研发了后混式高压水射流矿物解离装置,利用高速射流束,瞬间冲击颗粒产生水楔作用,使颗粒沿不同矿物界面‘撕裂’,并以接近水流速度向靶体撞击,达到粉碎的目的。通过数值分析表明:在水射流粉碎装置的入料口直径为15mm,喷嘴与入料口垂直距离为13mm的条件下,对颗粒的有效击打效果较明显。高压水射流速度对白云鄂博矿粉碎效果的试验表明:水射流技术有着较强的超细粉碎能力,且随着射流速度的增大,粉碎效果越明显,其中在射流速度319m/s的条件下,所制备的矿物粉体在74μm及以下产率,为67.23%,较原矿增加43.23%。在同等粒度分布下,对高压水射流粉碎与常规球磨(铁介质)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了两种粉碎方式对稀土矿物的富集比和回收率、解离状态以及颗粒界面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矿物特征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分析表明:高压水射流粉碎对白云鄂博矿中稀土矿物单体解离优于球磨,具有解离度高、粒度相对均匀等特点;矿物颗粒天然界面保持较好、表面较为光洁;稀土矿物集中在38μm及以下粒级中,且稀土矿物单体解离含量比球磨提高15.46%,有益于对稀土的富集回收。试验表明水射流粉碎表现出了差异性,差异性体现在高压水射流粉碎后稀土集中在细粒级部分,而球磨粉碎后则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水射流粉碎后更加有利于对稀土矿物的分离与回收。对白云鄂博矿的矿石粉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洋凯,王岩,李成,谢淮北,许军[3](2018)在《热力辅助磨料射流切割金属的正交试验》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射流切割金属的表面质量,提出一种热力辅助磨料射流切割金属的方法。采用万用电炉加热靶物至既定温度,后用前混合磨料水射流进行切割。选取45号钢为靶体材料,并采用拟水平正交表L9(34)对射流的切割靶距、移动速度、温度、喷嘴压强等4个因素进行三水平试验,以不平度平均高度RZ作为实验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温度、喷嘴压强、切割靶距、移动速度,得出优方案为温度31℃、喷嘴压强25 MPa、切割靶距5 mm、移动速度100 mm/min,为进一步分析热力辅助对磨料射流切割机制的影响奠定一定的试验基础。

王高华[4](2015)在《基于前混合磨料射流技术清除道路标线的参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体系的飞速发展,交通标志线在提供安全、畅顺的道路交通环境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时间的推移或道路改道时,道路交通标志线可能需要重新喷涂和标设,所以在此之前需要对路面上的旧标志线进行清除。利用前混合磨料射流技术对道路交通标志线进行清洗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前混合磨料射流道路交通标线的清洗,该技术是通过磨料射流喷射作用于标志线漆层,破坏标志线漆层和道路的附着力,从而实现了道路交通标线的清除工作。得益于其环保、高效等特性,相信此技术可以取代以往的清洗方式,得到快速发展。采用前混合式磨料射流清除道路交通标线的射流最佳参数目前尚不可知,且没有实际的参考依据,因此,作者主要探究磨料水射流的压力、靶距、速度等因素对清除工作的影响。并初步确定前混合式磨料射流技术应用于交通标线的最佳工作参数。主要做如下工作:1.根据水射流理论研究,掌握磨料水射流的运动特点及清除机理。并对磨料水射流打击力进行探究,该项技术满足当前标线清除的力度,在交通标线清除方面完全可行。为后续研究射流最佳参数奠定了理论基础。2.实验研究,在高压水射流实验室开展实验,利用前混合磨料射流对道路交通标线进行清除。实验研究,在高压水射流实验室开展实验,利用前混合磨料射流对道路交通标线进行清除。采用不同射流参数对道路交通标线分别进行清除试验,选择最佳射流参数,并确定不同射流参数对道路标线清除效果及其清除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来验证采用前混合磨料射流技术清除道路交通标线的优点。3.对交通标线的清除效果和效率进行分析,得到交通标线清除效果和效率随三种射流参数的变化规律,以获得最佳清除效果和清除效率为原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并对射流参数进行组合,射流参数主要以射流压力、靶距和喷嘴进给速度通过实验验证,还要射流参数与道路标线清除效果及其清除效率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道路标线清除效果及其清除效率与射流参数的数学模型。本文通过开展的实验,验证了前混合磨料射流技术应用于道路交通标线清除领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初步确定的最佳清除参数,为本项目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为大批量实际应用提供了现实依据。

万继伟,牛争鸣,牛助农[5](2014)在《高速水射流粉碎中加速管对射流特性的影响及粉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后混式射流粉碎技术中射流粉碎工作原理和流动特性。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粉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加速管内的气、液、固多相混合介质耦合流动特性,研究了加速管管径对射流的流动特性和粉碎效率的影响,并利用加速分区理论对各加速区域特征参数进行了定量。研究表明:加速管管径对射流流动特性和粉碎效率影响显着;加速管管径越小对射流能量的约束集中效果越好;使颗粒尽量靠近或进入射流高效加速区,可获得更高粉碎效率;管径越大粉碎效率越低。

柳兆龙[6](2013)在《基于高压水射流技术的废旧轮胎解离参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高压水射流技术对子午线轮胎进行解离回收是一项全新的技术,高压水射流具有能量大、工作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其应用于废旧轮胎回收领域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当高压水射流或磨料射流冲击废旧子午线轮胎表面时,具有较高能量和冲击力的射流对轮胎橡胶产生挤压和水楔作用,以此将废旧轮胎的橡胶与钢丝分离,最终获得可回收再利用的橡胶粉和钢丝。由于该技术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如何选择射流工作参数对于废旧轮胎的回收至关重要,目前,关于参数的选择并无实际依据,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射流参数对回收效果、回收效率以及橡胶粉粒径的影响。并确定高压水射流技术应用于子午线轮胎回收的最佳工作参数。所做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理论分析,了解高压水射流以及磨料射流对物体的破坏机理,通过对水射流粉碎理论的分析,初步判断该技术应用于子午线轮胎回收领域的可行性,对于下一步探究射流工作参数提供理论依据。2.实验研究,在高压水射流实验室以及校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分别进行子午线轮胎回收试验,利用磨料射流和纯水射流分别进行回收。通过实验验证高压水射流技术用于子午线轮胎的回收具有其独到的优越性。采用不同的射流工作参数进行轮胎剥离实验,研究射流压力、喷嘴移动速度和靶距对轮胎剥离效果的影响。对磨料射流回收和纯水射流回收做了对比。3.对回收的橡胶粉进行粒度分析,得出橡胶颗粒粒径随三种射流参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获得最小粒径胶粉的最佳射流参数组合,研究射流参数对回收效率和胶粉粒径两个实验指标的影响。对射流参数和回收效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收效率与射流压力、喷嘴移动速度和靶距的数学模型。本文对利用高压水射流技术回收子午线轮胎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实验验证高压水射流技术应用于子午线轮胎回收领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初步确定最佳回收参数,为本项目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试验基础,为大批量工业回收提供了现实依据。

万继伟,牛争鸣,廖伟丽,牛助农[7](2012)在《后混式射流粉碎中多相射流特性及加速分区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后混式高速水射流超细粉碎技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粉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D 25和D 50两种加速管管型下的复杂流场做了分析,着重研究了多相流流动特性并提出了加速分区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FLUENT软件包对多相射流流动进行模拟研究结果可靠;射流紊动、掺气和卷吸特性是多相射流相间能量传递和附加相获取一定的初始动能的主要方式;加速管管径对射流流动特性和粉碎效率影响显着,其管径越大水射流紊动越剧烈,能量耗散越快,对附加相加速不利且粉碎效率也越低;附加相加速存在明显的分区,分别为理想加速区(1 R)、内层高效加速区(1R 2 R)、外层高效加速区(2 R 3 R)和低效加速区(3 R);为了获取更高的粉碎效率,需采用较小管径加速管使颗粒尽量靠近射流理想加速区。

万继伟,牛争鸣,牛助农[8](2012)在《高速水射流粉碎中射流冲击区水垫的增阻效应》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高速水射流冲击区特性和对物料粉碎效果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方法和采用自主研制的后混式高压水射流粉碎装置进行粉碎实验(以煤为粉碎物料),针对水射流在冲击区产生的水垫及其对物料粉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速水射流在靶体冲击区范围内存在水垫,水垫范围约为10倍喷嘴半径r0;射流冲击区水垫对粉碎不利,在有水垫增阻情况下,水垫对粉碎效率具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低粒级产品减产影响明显;无水垫增阻情况下,物料粉碎较前者更加高效,产率也更高;研究水射流冲击区水垫增阻减产机理,对高速水射流粉碎技术及设备研究实践具有一定理论和设计参考价值。

高惠民[9](2010)在《云母颜料制备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云母颜料工业较欧美国家起步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从基材制备到所生产的颜料,均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云母颜料基材云母粉径厚比小,分级精度不高,表面光泽差;珠光颜料颜色不纯不艳,润湿性、分散性差;国内大量存在的含铁高的白云母难于生产颜色、纯度及鲜艳度高的颜料;新型云母颜料的研发不够。针对云母颜料存在的上述问题,论文通过对云母粉制备、着色云母和随角异色云母颜料制备、荧光云母粉制备等工艺条件的系统研究,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试验结果,对提高云母颜料的纯度及色彩饱和度,扩大云母颜料的应用领域,提高我国云母资源的利用率及云母的高附加值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论文取得研究结果和创新性的结论如下:(1)采用自主研发的HWJM-A高压水射流磨进行云母超细剥片,制备的超细云母粉径厚比为61.0-91.5。与卧式离心分级机组合形成云母超细剥片、窄级别分级的颜料级云母粉制备新工艺,目的粒径10-40μm,产率大于90%。(2)采用表面修饰法,首次制备出铝酸锶系列的荧光云母粉;在获得同样光学效果时,其成本比荧光粉成本降低了近一半,并且其悬浮性和涂覆率都较荧光粉要好,其中悬浮性能提高了0.5倍,而涂覆率则提高了30%,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3)采用偶联剂包膜法对云母进行酞菁蓝着色,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湿法改性,改性剂为硅烷WD50,WD50的用量为被包覆云母质量的8%,酞菁蓝用量为云母用量的2%,改性温度100℃,改性时间30min,着色时间1.5h,矿浆初始浓度为15%,反应液pH值为8。(4)采用尿素中和法制备随角异色云母颜料,掺杂稀土Er后,云母颜料的色彩饱和度提高40.95%,色调角降低了24.84°;稀土Er、Nd组合掺杂后,云母颜料的色彩饱和度提高49.34%,色调角降低了39.640;掺杂稀土元素的云母颜料颜色更纯正、鲜艳。随角异色云母颜料的变色范围为暗红色—淡红色—银白色—淡红色—暗红色,处于全反射角时,肉眼观察为银白色,视角从全反射角向两边倾斜时,肉眼观察色调会逐渐由亮变暗。(5)系列着色云母及随角异色云母的耐酸碱性、耐光性、耐热性、耐溶剂性以及分散性等性能检测表明:着色云母的耐酸碱性、耐光照性、耐溶剂性及润湿性均较好;尿素中和法包膜并掺杂稀土所制得的云母颜料耐酸碱性,耐光照性,耐溶剂性,耐老化性较好,尤其耐溶剂性较好。(6)在制备云母颜料的基础上,通过色彩色差仪、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等现代测试技术对制备的云母颜料进行了系统的表征与分析,并对形成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采用偶联剂包膜法制备的蓝色着色云母粉,各种性能稳定的原因是因为改性云母粉中的WD50一个官能团在云母粉表面形成羟基反应,形成氢键并缩合成-SiO-M共价键,另一个官能团氨基与酞菁蓝颜料中的中心金属Cu原子形成配位键,从而使二者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WD50把云母粉和颜料牢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荧光云母的激发、发射图谱及三维图谱和荧光粉的这三种图谱的对比分析,发现荧光云母激发光谱与荧光粉激发光谱相同,发射图谱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蓝移。SEM分析表明采用表面修饰法制备的荧光云母,荧光粉在云母表面均匀分布并呈球状,粒径在50-1000nm之间。

牛助农[10](2010)在《高压水射流粉碎固体物料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传统的超细粉碎技术存在能耗高,不能保持颗粒的原始结晶形状与表面光泽,难以得到高质量、高纯度的超细粉体等问题。高压水射流粉碎技术正是应这些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本文在现有的高压水射流粉碎技术的基础上,参与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式水力超细粉碎装置。该装置利用高压水流对待粉碎物料的冲击和水楔作用、以及物料与加速管道的摩擦剪切、与靶体之间的碰撞的冲击、与研磨介质的研磨冲击、在水体中的紊动、空化及研磨介质与滤板之间的摩擦剪切等作用,来实现物料的粉碎。该粉碎装置采用最大工作压力为17MPa的高压柱塞泵为动力源,实验配备了D60无缝钢管作为加速管,采用自吸式进料方式,并对实验装置做了可视优化改进。考虑物料的易取得性以及对高压水射流粉碎的适应性,本文选用煤作为实验粉碎物料,分别在12MPa、15MPa、17MPa工作压力下,以相同的进料速度,对物料进行了一系列一次粉碎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进料速度下,工作压力越大物料一次总粉碎率越大,各等级粒径物料粉碎率也呈增大趋势,其中增大压力对提高二级(0.5mm-0.1mm)和三级(0.1mm~0.05mm)物料粉碎率作用明显,因此增大工作压力是提高一次粉碎率的重要技术途径。实验还针对同一工作压力下(实验选17MPa)不同进料速度对一次粉碎率的影响进行了系列实验,结果表明各级物料粉碎率受进料速度的影响均较明显,总体表现为进料速度越慢总粉碎率越高,各级物料粉碎率也相应提高,其中一级和三级物料粉碎率受进料速度的影响最为显着,增大幅度较大。利用FLUENT软件对复合式水力超细粉碎装置内喷嘴至冲击靶体处水气固三相流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采用有限体积法辅以RNGk-ε湍流模型离散求解,引入水气两相流VOF模型,固体粒子(煤粒)与水的耦合采用离散相模型。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箱体内的各项水力特性(流速、压力)、以及粒子的分布等特点。数值模拟中发现D40加速管内固体粒子的集束性较好,靶体处冲击点压力更大。因此,对加速管管径进行合理优化可以提高粉碎率。通过对12MPa、15MPa、17MPa工作压力下的数值模拟,发现在工作压力增大的情况下,靶体处的冲击压力也随之增大,可用于完成冲击粉碎的作用压力也增大,即物料粉碎率越高。通过对实验粉碎率的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研究可知,两者基本吻合。

二、高压水射流技术粉碎原盐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压水射流技术粉碎原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压水射流粉碎白云鄂博矿石影响因素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分析
    1.1 压力关系
    1.2 水射流粉碎效果与各因素的关系
    1.3 设备与原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给料速度与粉碎效果探究
    2.2 压力与粉碎效果的关系
    2.3 流量与粉碎效果的关系
    2.4 喷嘴直径与粉碎效果的关系
    2.5 射流速度与粉碎效果关系
3 结论

(2)高压水射流粉碎白云鄂博矿提高单体解离度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稀土矿资源概述
        1.1.1 稀土的重要性
        1.1.2 世界稀土矿的储量与分布
        1.1.3 我国稀土矿的储量与分布
        1.1.4 我国稀土矿的特点
        1.1.5 我国稀土矿资源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1.2 粉碎技术的发展
    1.3 传统的粉碎技术
    1.4 高压水射流粉碎技术
        1.4.1 高压水射流粉碎技术的发展
        1.4.2 高压水射流粉碎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3 高压水射流粉碎技术的特点
    1.5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创新点
        1.5.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5.3 创新点
        1.5.4 技术路线
2 水射流粉碎技术的理论分析
    2.1 射流束的基本特性
    2.2 射流束速度特征
    2.3 颗粒粉碎机理分析
    2.4 混料腔内颗粒受力分析
    2.5 加速管内颗粒分析
    2.6 粉碎室内颗粒受力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FLUENT数值模拟分析
    3.1 FLUENT流体力学的简述
    3.2 磨料射流的控制模型
    3.3 数值模拟的几何参数
    3.4 边界条件
    3.5 模拟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射流速度对白云鄂博矿稀土矿物解离效果的影响试验
    4.1 试验原矿
    4.2 试验设备
    4.3 试验流程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流速下粉碎效果对比分析
        4.4.2 矿粉备样与解离度
        4.4.3 解离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水射流、球磨粉碎方式作用下稀土矿物解离效果对比试验
    5.1 试验原矿与设备
        5.1.1 试验矿物
        5.1.2 试验设备
    5.2 试验流程
    5.3 试验结果分析
        5.3.1 不同粉碎方式下粒度分布对比分析
        5.3.2 不同粉碎方式下REO矿物分离性对比分析
        5.3.3 不同粉碎方式作用下的颗粒形貌对比分析
        5.3.4 不同粉碎方式作用下的稀土矿物解离度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热力辅助磨料射流切割金属的正交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装置和材料
2 正交方案设计及测量
    2.1 实验方案[16-18]
    2.2 结果测量
3 试验数据分析
4 结语

(4)基于前混合磨料射流技术清除道路标线的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 课题研究背景、来源、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课题背景
        1.2.2 课题来源
        1.2.3 课题主要内容
        1.2.4 课题研究意义
    1.3 本章小结
2 水射流清除道路交通标线理论分析
    2.1 水射流技术概述
    2.2 水射流微观破坏机理
        2.2.1 非淹没射流打击力
        2.2.2 水射流破坏的基本物理模型
    2.3 水射流粉碎技术理论
        2.3.1 水射流拉伸粉碎物料机理
    2.4 道路交通标线清除原理
        2.4.1 磨料射流粉碎原理
    2.5 清除标线射流方式的选择
    2.6 本章小结
3 前混合磨料射流技术的交通标线清除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对象简介
    3.3 实验系统介绍
    3.4 实验设计及方案制定
        3.4.1 正交实验简介
        3.4.2 实验设计及方案确定
    3.5 实验步骤及分析
        3.5.1 实验步骤
        3.5.2 试验参数选择及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影响道路交通标线清除的射流工作参数研究
    4.1 道路标线清除度分析
    4.2 基于正交实验的最佳射流参数研究
        4.2.1 正交实验极差分析
        4.2.2 实验结果
        4.2.3 实验效率分析
        4.2.4 确定最优参数组合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MATLAB软件的射流参数回归分析
    5.1 道路标线清除效率的计算
    5.2 MATLAB简介
        5.2.1 基于stepwise函数的回归分析
        5.2.2 回归模型检验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高速水射流粉碎中加速管对射流特性的影响及粉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基础
2 实验系统
3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3. 1 流动特性
    3. 2 紊动特性
    3. 3 加速特性
4 粉碎实验与机理研究
    4. 1 粉碎实验
    4. 2 粉碎机理
5 结论

(6)基于高压水射流技术的废旧轮胎解离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 课题研究背景、来源、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课题背景
        1.2.2 课题来源
        1.2.3 课题主要内容
        1.2.4 课题研究意义
    1.3 本章小结
2 高压水射流切割粉碎理论
    2.1 水射流技术概述
    2.2 水射流微观破坏机理
        2.2.1 非淹没射流打击力
        2.2.2 水射流破坏的基本物理模型
    2.3 水射流粉碎技术理论
        2.3.1 水射流拉伸粉碎物料机理
        2.3.2 磨料射流粉碎机理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前混合磨料射流技术的子午线轮胎回收实验
    3.1 子午线轮胎简介
    3.2 实验系统介绍
    3.3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3.3.1 实验步骤
        3.3.2 试验参数选择及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纯水射流方法的子午线轮胎回收实验
    4.1 射流发生系统
    4.2 实验设计
        4.2.1 实验参数选择及实验步骤
        4.2.2 实验结果分析
    4.3 基于高压水射流方法的子午线轮胎剥离实验
        4.3.1 实验设备简介
        4.3.2 实验设计
        4.3.3 实验结果分析
    4.4 基于超高压水射流子午线轮胎打击回收实验
        4.4.1 实验设备介绍
        4.4.2 实验参数选取
        4.4.3 实验效果
    4.5 本章小结
5 影响轮胎橡胶回收的射流工作参数研究
    5.1 胶粉的主要用途
    5.2 橡胶颗粒微观形貌
    5.3 射流参数对橡胶颗粒粒径的影响
        5.3.1 实验设备介绍
        5.3.2 射流压力对粒径的影响
        5.3.3 喷嘴移动速度对橡胶颗粒粒径的影响
        5.3.4 靶距对橡胶颗粒粒径的影响
    5.4 基于正交实验设计的最佳射流参数研究
        5.4.1 确定实验方案
        5.4.2 实验方法和步骤
        5.4.3 橡胶粉末粒度分析
        5.4.4 正交实验极差分析
        5.4.5 实验结果
        5.4.6 实验效率分析
        5.4.7 确定最优参数组合
    5.5 基于MATLAB软件的射流参数回归分析
        5.5.1 橡胶回收效率计算
        5.5.2 MATLAB简介
        5.5.3 基于stepwise函数的回归分析
        5.5.4 回归模型检验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高速水射流粉碎中射流冲击区水垫的增阻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射流冲击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计算
2 水垫效应实验研究与分析
3 机理研究初探
4 误差分析与控制
5 结论

(9)云母颜料制备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云母的特性
        1.1.1 云母的晶体化学特征
        1.1.2 白云母的性质
        1.1.3 白云母的应用
    1.2 颜料级云母粉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世界云母粉加工和利用现状
        1.2.2 我国云母粉加工和利用现状
        1.2.2.1 云母粉的主要加工设备
        1.2.2.2 我国云母粉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1.3 云母颜料的的研究现状
        1.3.1 云母颜料的制备方法
        1.3.1.1 液相沉积法制备云母颜料
        1.3.1.2 气相沉积法制备云母颜料
        1.3.2 掺杂稀土云母颜料的研究现状
        1.3.3 铁系珠光云母颜料的研究现状
        1.3.4 发光云母颜料的制备现状
        1.3.4.1 长余辉发光材料
        1.3.4.2 碱土金属铝酸盐磷光体的制备方法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1.4.1 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试剂、仪器
    2.1 试验主要药剂
    2.2 试验主要仪器
    2.3 试验主要设备
第3章 颜料级云母粉的制备
    3.1 云母粉制备试验
        3.1.1 HWJM-A高压水射流磨结构及工作原理
        3.1.2 磨粉试验
    3.2 分级试验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蓝色着色云母颜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4.1 颜色的表征
    4.2 着色云母颜料制备
        4.2.1 原料
        4.2.2 试验工艺及流程
        4.2.3 云母粉预处理对着色效果的影响
        4.2.3.1 酸洗预处理对着色颜色值的影响
        4.2.3.2 煅烧预处理对着色颜色值的影响
        4.2.4 改性方法对着色颜色值的影响
        4.2.5 改性剂种类对着色颜色值的影响
        4.2.6 着色工艺条件试验
        4.2.6.1 WD50用量对着色颜色值的影响
        4.2.6.2 酞菁蓝用量对着色颜色值的影响
        4.2.6.3 分散剂与酞菁蓝用量比对颜色值的影响
        4.2.6.4 改性温度对颜色值的影响
        4.2.6.5 改性时间对颜色的影响
        4.2.6.6 着色时间对颜色的影响
        4.2.6.7 矿浆初始浓度对颜色的影响
        4.2.6.8 反应液pH值对颜色值的影响
        4.2.7 偶联剂桥联作用试验
        4.2.8 蓝色着色云母颜料的性能测试
        4.2.8.1 耐酸性
        4.2.8.2 耐碱性
        4.2.8.3 耐热性
        4.2.8.4 耐光照性
        4.2.8.5 耐溶剂性
        4.2.8.6 分散性
        4.2.9 小结
    4.3 机理探讨
        4.3.1 白云母与硅烷偶联剂WD50的交联作用
        4.3.2 酞菁蓝与硅烷偶联剂WD50的交联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稀土掺杂随角异色云母颜料的制备
    5.1 随角异色云母颜料的制备
        5.1.1 试验原料及流程
        5.1.1.1 试验原料
        5.1.1.2 试验工艺流程
        5.1.2 随角异色云母颜料制备工艺条件试验
        5.1.2.1 FeCl_3用量对云母颜料颜色值的影响
        5.1.2.2 反应液初始pH值对云母颜料颜色值的影响
        5.1.2.3 反应温度对云母颜料颜色值的影响
        5.1.2.4 反应时间对云母颜料颜色值的影响
        5.1.2.5 稀土Er掺杂量对云母颜料颜色值的影响
        5.1.2.6 正交试验
        5.1.2.7 尿素用量对云母颜料颜色值的影响
        5.1.2.8 陈化时间对云母颜料颜色值的影响
        5.1.2.9 滴加速度对云母颜料颜色值的影响
        5.1.2.10 煅烧温度对云母颜料颜色值的影响
        5.1.2.11 煅烧时间对云母颜料颜色值的影响
        5.1.2.12 升温速度对云母颜料颜色值的影响
        5.1.2.13 小结
        5.1.3 掺杂稀土种类及不同稀土组合对云母颜料颜色值的影响
        5.1.3.1 掺杂稀土对云母颜料颜色值的影响
        5.1.3.2 掺杂稀土种类对云母颜料颜色值的影响
        5.1.3.3 掺杂稀土替换试验
        5.1.4 最优工艺珠光颜料的颜色值
        5.1.5 小结
    5.2 随角异色云母颜料性能测试
        5.2.1 耐酸性
        5.2.2 耐碱性
        5.2.3 耐光照性
        5.2.4 耐热性
        5.2.5 耐溶剂性
        5.2.6 耐油性
        5.2.7 吸油量
        5.2.8 耐老化性
    5.3 机理探讨
        5.3.1 FeCl_3的液相沉积过程机理探讨
        5.3.1.1 结晶机理探讨
        5.3.1.2 吸附机理探讨
        5.3.1.3 样品物相与形态分析
        5.3.2 煅烧过程机理探讨
        5.3.3 稀土掺杂及呈色机理探讨
        5.3.3.1 稀土掺杂机理探讨
        5.3.3.2 稀土呈色机理探讨
        5.3.4 随角异色机理探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掺杂铝酸锶荧光云母粉的制备
    6.1 掺杂铝酸锶荧光云母粉制备的工艺流程
        6.1.1 荧光粉制备的工艺流程
        6.1.2 荧光云母制备的工艺流程
    6.2 共沉淀法制备荧光粉
        6.2.1 沉淀剂的选择与用量
        6.2.2 反应pH值
        6.2.3 草酸铵用量
        6.2.4 反应温度试验
        6.2.5 Sr/Al比试验
        6.2.6 辅助激活剂镝用量
        6.2.7 激活离子Eu~(2+)铕用量
        6.2.8 硼酸用量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6.2.9 煅烧温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6.2.10 保温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6.2.11 小结
    6.3 燃烧(自蔓延)法制备荧光粉
        6.3.1 燃烧气氛环境的选择
        6.3.2 尿素用量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6.3.3 初始炉温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6.3.4 小结
    6.4 共沉淀和燃烧法工艺制备荧光云母粉
        6.4.1 共沉淀法制备荧光云母粉
        6.4.2 燃烧法制备荧光云母粉
    6.5 表面修饰法制备荧光云母粉
        6.5.1 荧光粉用量对荧光粉亮度影响
        6.5.2 煅烧温度对荧光粉亮度影响
        6.5.3 荧光云母粉成本及应用性能测试与计算
        6.5.3.1 荧光云母粉成本估算
        6.5.3.2 荧光云母粉的悬浮性
        6.5.3.3 荧光云母粉的涂覆率
        6.5.4 小结
    6.6 荧光粉的性能测试及机理探讨
        6.6.1 荧光粉的性能测试
        6.6.2 荧光粉XRD测试分析
    6.7 荧光云母粉性能测试及机理分析
        6.7.1 荧光云母粉发光性能测试
        6.7.2 荧光云母粉结构表征
        6.7.3 荧光云母粉发光机理探讨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专着
博士在读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
博士在读期间的发明和实用专利

(10)高压水射流粉碎固体物料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固体物料的粉碎
        1.1.1 固体物料粉碎的目的
        1.1.2 传统固体物料的粉碎方式
        1.1.3 新型高压水射流粉碎方式
    1.2 高压水射流粉碎技术在环境及其他领域的应用
    1.3 高压水射流粉碎技术的介绍
        1.3.1 高压水射流技术的发展情况
        1.3.2 高压水射流粉碎技术的特点
    1.4 高压水射流粉碎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1.5 高压水射流粉碎技术的发展前景
    1.6 计算流体动力学在射流领域的研究进展
    1.7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意义
2 复合式水力超细粉碎装置的研究
    2.1 国内外水射流粉碎装置介绍
    2.2 复合式水力超细粉碎装置的独创性
    2.3 超细粉碎装置粉碎机理的探讨
        2.3.1 水射流对颗粒的冲击和水楔作用粉碎机理
        2.3.2 颗粒与管道内壁的磨擦剪切作用的粉碎机理
        2.3.3 颗粒与靶物之间的冲击粉碎机理
        2.3.4 勺形箱内研磨介质的粉碎机理
        2.3.5 紊流—空化冲蚀粉碎机理
    2.4 超细粉碎装置的制作
        2.4.1 动力装置
        2.4.2 粉碎装置
        2.4.3 分选装置
        2.4.4 其他装置
    2.5 实验物料的选择
        2.5.1 高压水射流粉碎物料的选择
        2.5.2 高压水射流粉碎煤粒的机理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射流模拟的基本理论及计算方法概述
    3.1 计算流体动力学概述
    3.2 数值模拟的控制方程
    3.3 控制方程的数值离散方法
        3.3.1 离散化的目的
        3.3.2 常用的离散方法
    3.4 流场数值计算方法
        3.4.1 SIMPLE算法
        3.4.2 SIMPLER、SIMPLEC和PISO算法及比较
    3.5 数值模拟的模型选择
        3.5.1 流体体积模型(VOF)
        3.5.2 混合物模型(Mixture)
        3.5.3 欧拉模型(Eulerian)
    3.6 边界条件和网格的生成
        3.6.1 边界条件
        3.6.2 网格的生成
    3.7 应用的商业软件
    3.8 本章小结
4 复合式水力粉碎装置实验研究
    4.1 实验物料的烘干与称重
    4.2 复合式水力粉碎装置不同进料速度实验研究
    4.3 复合式水力粉碎装置一次粉碎实验研究
        4.3.1 实验装置的修改设计
        4.3.2 设备工作状态
        4.3.3 不同压力下射流粉碎的实验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复合式水力粉碎装置的三维数值模拟
    5.1 计算区域三维模型的建立
    5.2 网格的划分
    5.3 紊流模型和离散相模型
        5.3.1 紊流模型
        5.3.2 离散相模型
    5.4 边界条件及算法
    5.5 计算结果与分析
        5.5.1 流场模拟结果概述
        5.5.2 不同压力进口条件下计算成果的比较分析
        5.5.2.1 流速的对比分析
        5.5.2.2 靶体处压强分布的对比分析
        5.5.3 不同加速管管径计算成果的比较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高压水射流技术粉碎原盐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压水射流粉碎白云鄂博矿石影响因素试验[J]. 王建英,王辉,吴旭,贾艳,刘海鹏. 稀土, 2020(06)
  • [2]高压水射流粉碎白云鄂博矿提高单体解离度的试验研究[D]. 高一博.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3]热力辅助磨料射流切割金属的正交试验[J]. 张洋凯,王岩,李成,谢淮北,许军.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8(09)
  • [4]基于前混合磨料射流技术清除道路标线的参数研究[D]. 王高华. 安徽理工大学, 2015(08)
  • [5]高速水射流粉碎中加速管对射流特性的影响及粉碎机理研究[J]. 万继伟,牛争鸣,牛助农.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4(03)
  • [6]基于高压水射流技术的废旧轮胎解离参数研究[D]. 柳兆龙. 安徽理工大学, 2013(06)
  • [7]后混式射流粉碎中多相射流特性及加速分区理论研究[J]. 万继伟,牛争鸣,廖伟丽,牛助农.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12(05)
  • [8]高速水射流粉碎中射流冲击区水垫的增阻效应[J]. 万继伟,牛争鸣,牛助农. 化工进展, 2012(01)
  • [9]云母颜料制备及其机理研究[D]. 高惠民. 武汉理工大学, 2010(07)
  • [10]高压水射流粉碎固体物料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 牛助农.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高压水射流粉碎原盐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