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水土保持草资源调查与采集

黔西北水土保持草资源调查与采集

一、黔西北地区水保型禾草资源的考察与收集(论文文献综述)

杨青[1](2020)在《全国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及空间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基于生态系统的保护是防止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手段。通过构建指标体系,确定生态系统的重要等级,确定重要生态系统的名录及空间特征,阐明优先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为我国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题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我国森林、灌丛、草地、沼泽、荒漠、湖泊自然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以生态系统受威胁性、原真性、特有性、代表性等生态系统属性作为重要性等级划分的准则;基于生态系统分类、生态系统类型遥感数据、全国生物量数据等,利用GIS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对研究数据进行叠加运算、重分类、区域统计等处理,再进行归一化和定量评估。根据指标阈值将生态系统评价为极重要、重要、较重要三个重要性等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基于生态系统丛,构建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出生态系统重要性的等级,确定了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名录。(2)我国重要生态系统的类型数量共有470类,占自然生态系统总数的54.97%。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数量最多,共176类,占所有重要生态系统类型总数的37.45%,占所有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总数的20.58%;草地生态系统次之,共114类,占所有重要生态系统类型总数的24.26%,占所有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总数的13.33%。我国重要生态系统的面积共有247.89万km2,占自然生态系统总面积的38.11%。其中,草地生态系统面积最多,共118.76万km2,占重要生态系统总面积的47.91%,占自然生态系统总面积的18.26%;并且主要集中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浑善达克、科尔沁、阴山北部,以及新疆天山-准格尔盆地西南缘区、阿尔泰区、塔里木河流域、西藏的藏西北羌塘地区等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面积次之,面积为192.10万km2,占自然生态系统总面积的29.54%,占陆地生态系统总面积的20.84%;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藏东南、川西北、武夷山-戴云山区、闽南山地、浙闽山地以及海南岛中南部区、台湾中央山、玉山等地。(3)优先生态系统共有244类,占所有重要生态系统类型总数的51.91%,占所有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总数的28.54%。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种类丰富,共有124类,占所有重要等级类型总数的26.38%,占所有评估单元类型总数的14.50%。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藏东南、川西北、武夷山-戴云山区、闽南山地、浙闽山地以及海南岛中南部区、台湾中央山、玉山等地。优先生态系统的面积共有185.75万km2,占所有重要生态系统总面积的74.93%,占自然生态系统总面积的28.56%。其中草地生态系统面积最多,共有86.20万km2,占重要生态系统总面积的34.77%,占自然生态系统总面积的13.25%。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藏东南、川西北、武夷山-戴云山区、闽南山地、浙闽山地以及海南岛中南部区、台湾中央山、玉山;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阴山北部等地;新疆天山-准格尔盆地西南缘区、阿尔泰区、塔里木河流域区等地;西藏的藏西北羌塘地区、羌塘-三江源区;祁连山区等地。(4)综合分析重要生态系统各级评价指标分布情况,即得出我国重要生态系统名录的主要决定因素:我国地域广阔,生态系统地带性分布明显,区域特有性是决定我国生态系统重要性的主要指标。(5)既满足我国特有,又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仅存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中,主要分布在藏东南、横断山南段区、六盘山-子午岭地区、太行山区、大别山区、台湾中部等地。并且川滇冷杉林、大果圆柏林、台湾松林、望天树林是同时具有国家特有和代表性两个评价指标且原真性为Ⅰ级的生态系统,其中望天树林受威胁等级为Ⅰ级,主要分布在我国横断山南段区东部。这类生态系统具有特殊的保护意义,不仅原真性高且属于我国特有生态系统类型,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赵吉麟[2](2019)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立地类型划分及其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文中认为森林立地学是探究林木生长环境条件及其分异规律的科学。开展立地类型划分并对林地进行多功能性评价,进而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对区域森林未来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在收集气象、土壤、地形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的方法,确立了立地分类的主导因子,运用ArcGIS将各个主导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完成宁夏地区立地类型划分,根据研究区生态功能现状,进行林地多种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明确不同立地类型应发挥多种功能。研究结果如下:(1)选取地形、海拔、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含盐量、土壤类型为宁夏地区立地划分的主导因子。(2)将宁夏回族自治区分为5个立地区,分别为贺兰山山地立地区、宁夏平原立地区、中部丘陵风沙区立地区、南部黄土丘陵立地区、六盘山土石山立地区,18个立地组,45个立地类型。(3)根据宁夏生态环境现状,进行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价、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评价。将每种生态功能重要性等级分为4级:一般重要、比较重要、中等重要、极重要。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结果中极重要和中等重要性所占比例较小,主要分布的区域在六盘山山地和贺兰山山地等江河源头。一般重要地区所占面积36900 km2,占比71.3%;比较重要地区面积14100 km2,占比27.3%;中等重要面积736 km2,占比1.42%;极重要地区面积只有64 km。水土保持重要性评价是在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中等重要区所占面积最大25100km2,占比48.47%;极重要区面积最小只有1900km2,占比3.55%。一般重要区面积9100km2,占比17.59%;比较重要区面积15700km2,占比30.39%。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中中等重要区面积24200 km2,在四种重要性等级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一般重要区面积24000 km2,比较重要区和极重要区所占面积较小。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评价结果中极重要地区面积22800km2,所占面积比例最大,其次是一般重要区面积12116km2,中等重要区和比较重要区面积分别为8925km2和7957 km2。(4)分区域统计出每种立地类型中林地应发挥的主导功能及其他辅助功能,并提出相适宜森林发展策略。在水源涵养功能中等以上重要的地区如六盘山中高山森林暗灰褐土立地类型应以营造水源涵养林为主;在水土保持功能中等以上重要的区域如台地落叶阔叶林立地类型应加强水土保持林的营造;在植被资源比较好的立地类型区如高海拔平原温带落叶灌丛立地类型应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导功能,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在防风固沙功能中等及以上重要的立地类型如沙地荒漠风沙土立地类型等要以营造防风固沙林为主的森林发展策略。

李念[3](2018)在《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生态文明,加大生态系统保护,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抵御洪水,防止土地沙漠化,减少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碳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是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系统保护提出的新要求,湿地保护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当前湿地面临生物多样性减退,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湿地保护缺位,保护管理任务艰巨,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缺乏科技支撑,湿地保护意识薄弱等系列问题。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管理好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保护湿地和扩大湿地面积的有效措施,是实现湿地保护、生态恢复与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载体。但由于我国湿地公园的发展仅有十余年历史,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其具体的发展和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急需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中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开发越快,破坏越严重”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湿地公园建设中规划科学性不够,以宏观的总体规划为主,实践上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方法欠缺,详细规划阶段的控制工作目前尚未形成体系和统一的规范;在控规指标的规范和要求方面,科学依据支撑不足,规划执行不到位,管理混乱,未能协调解决好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冲突问题,严重影响了湿地公园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立足建设美丽中国的宏观背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生态恢复学、环境承载力以及环境心理学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案例比较分析、实地调查、统计分析、生物反馈测量法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基于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与恢复、科普宣传与教育示范,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设目标,对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在研究国内外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和体系,提出了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构成要素、控制内容和控制要求,并运用在实践的个案设计中,验证其理论研究假设,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导则。本文的主要探索性研究表现在:一是系统性地构建了国家湿地公园规划的控制性体系和分析框架。本研究综合运用生态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在详细梳理国家湿地公园发展历程和发展态势,总结和借鉴相关规划体系、设计规范条例,比较分析国内外湿地公园建设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国家湿地公园总规为指导,以用地控制、生态恢复规划控制、科普教育规划控制、行为活动控制、景观规划控制以及人工设施控制在内的六大控制要素为核心的规划控制体系。并结合调查数据对各大要素中的具体内容作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进一步形成了控制和引导湿地公园的规划控制整体框架,为国家湿地公园相关设计规范的编制提供参考依据。二是运用多学科理论,从游客心理和生理视角对规划做了实证分析。一方面,基于网络文本的分析,从游人使用的角度,对已建成的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深入分析,明晰了游人对国家湿地公园的形象感知以及游人视角上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问题,为日后国家湿地公园的良好运营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建议。另一方面,对湿地景观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总结湿地景观类型及其外表特征和组合形态结构特征,利用人体生理参数客观定量分析了景观环境特征对人的生理影响,为未来的景观设计,以及景观的多用途发挥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系统性地从化解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的视角构建了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控制导则。基于国家湿地公园规划的控制性体系研究和个案实践的分析,在对指标的控制数值进行量化测定,对控制程度进行引导衡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规划控制具体目标、要求等为导向,瞄准于六大控制要素的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控制导则,从而为规划实践提供了具有方向性和可操作性的参考。由于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涉及的学科多、领域广,是一项系统性、多学科交叉的工程,而从规划到建设又是一个复杂和需要多方面协调和考虑的过程。加之,目前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控制研究还处于探索之中,不少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本研究下一步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方向。

吴月[4](2017)在《围封对柳杨堡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的影响》文中认为围栏封育作为一项恢复退化草地植被的有效措施在宁夏盐池县广泛实施并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显着效益,但同时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当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已经逐渐稳定之后,如何管理封育区内的草地资源,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难题。本研究将关注点放在对牧业生产有利的饲用植物资源上,试图通过数量生态学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在完全封育条件下,盐池县柳杨堡人工封育区内饲用植物的生长状况和与相关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封育管理方式之下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和土壤环境之间的差异,来探究封育措施对饲用植物资源的影响,从而为封育草地后续管理方式的改善提供基础资料。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柳杨堡人工封育区内处于完全封育措施下的区域,自2002年至2016年间,共出现42种饲用植物种,6种有毒植物种。饲用植物在群落中占据主要地位,毒杂害草的出现并未对其生长造成威胁;在饲用植物盖度、平均高度、生物量、密度、物种数这几个种群数量特征指标中,饲用植物密度和物种数受年降雨量的影响较大;影响饲用植物在完全封育区内分布最主要的土壤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土壤容重和土壤速磷。(2)在完全封育区,自2002年至2016年,随着封育时间的增加,饲用植物盖度和生物量在封育前期均明显增加,饲用植物盖度在封育满8年(即2010年)时达到最大值随后保持稳定持续至调查结束(即2016年),饲用植物生物量在封育满9年(即2011年)时达到最大值但随后开始下降,并且截止到2016年,依旧保持下降趋势。(3)通过两两比较2016年未封育、半封育区、完全封育区这三个区域之间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以及土壤环境指标的差异发现:完全封育区与半封育区之间的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指标、土壤指标均没有差异;而未封育区与完全封育区之间有2个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指标(生物量、密度)有明显差异,同时还有3个土壤指标(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有差异;未封育区与半封育区之间有1个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指标(生物量)表现出了明显差异,有2个土壤指标(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率)有差异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知,经过14年的围栏封育,完全封育区的饲用植物恢复效果显着,同时,采取完全排除人为干扰的管理或允许有部分人为干扰不会对柳杨堡封育区饲用植物的生长恢复效果以及土壤特征带来明显不同。考虑到完全禁牧会致使偷牧行为的不断发生,我们建议:盐池县可以对当地一些恢复较好的退化草地改变管理方式,例如将部分恢复效果较好的草地解封,允许适当放牧,合理控制放牧的时间和频率;或者采取划区域放牧的方式,通过划分区域,让牧民们在某个区域放牧到一定期限后又换到另一个区域继续放牧这样交替的方式来缓解对一个地区持续放牧的压力,从而缓解退化草地保护与牧民放牧之间的矛盾。

张国昕[5](2017)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和生态文明理念视野下,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亟需开展研究的领域。本文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建国以来移民历史最长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和移民规模最大的陕南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域5个市、11个县(区)、13个镇(乡)、16个移民点开展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践、技术四个层面开展了西北宁陕地区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生态移民宜居环境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开发规划优化、宜居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社会融合和社会成本分析等问题,意欲为优化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推动移民安置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针对移民搬迁安置过程面临的各种挑战,本文首先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剖析,归纳和分析了移民人居环境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移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现代和传统、全球和本土、有序和无序、传承和创新六对关系的分析,从哲学、历史学和动力学三个维度解读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了移民生态文明建设三维结构优化调控体系。三维结构包括:由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调控目标维,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构成的调控对象维,由观念转变、制度保障、技术更新构成的调控任务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回顾和研究区域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案例分析,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在开展传统村落依山傍水而建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凤堰明清古梯田农耕模式;在开展传统建筑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土建筑结构与营建技术的本土化特色;在开展宁夏吊庄四代移民建筑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吊庄移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典型案例分析为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地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迪。通过调查移民规划实施过程在观念转变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主要障碍,开展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的研究。通过开展研究区域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环境影响分析、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收入分析、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分析、以及移民安置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展开技术经济评价和故障分析,尝试建立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实践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以满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包括规划3个阶段、9项生态文明制度、29项具体指标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全过程控制的“3929”制度保障体系,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针对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移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开发实践过程反映的技术需求,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技术研究。重点针对研究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及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等问题,探索构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包括三大空间组团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设计、本土化建筑设计、整体性设计和分类指导设计等5项策略和27项技术措施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更新的技术策略体系,并通过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更新工程和集中安置移民新村设计更新工程的案例分析,为技术策略体系应用提供工程示范。

马啸,周朝杰,张成林,孙铭,郭志慧,王小利,张建波[6](2015)在《扁穗雀麦种质资源形态和农艺性状变异的初步分析》文中指出检测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对于利用和有效管理种质非常重要。本研究对87份世界来源的扁穗雀麦种质利用常用的9个形态-农艺性状进行了统一田间评价。结果表明,所有采用的性状变异系数均表现出高度的变异,尤其以单株干物质产量、分蘖数和叶宽的变异幅度最大。反映株型大小的各性状之间呈显着相关,茎粗和第一节间长与其余8个性状之间存在显着相关(P<0.01),旗叶宽与倒二叶宽的正相关性最强(r=0.912,P<0.01)。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前2个主成分可以解释总变异的74%。反映株型大小的性状以及分蘖数可能是扁穗雀麦种质形态变异的主要来源。基于欧氏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成3个主要的类群,第一类群具有最大的株型表现,茎干粗壮,旗叶和倒二叶宽大,分蘖数中等;第二类群具有中等的株型;第三类群具有较小的株型,叶片短而窄,但分蘖数较多。聚类分析很好地支持了前2个主成分分值的二维散点图的结果。总之,本研究表明扁穗雀麦是一种在西南平原和丘陵地区适应性极强的禾草,其表型多样性对于品种选育和资源收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周朝杰[7](2015)在《扁穗雀麦种质遗传多样性及重要农艺性状位点的关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扁穗雀麦是一种优质禾草,具有高产、生长快速、适应性强、抗旱的特点。同时,扁穗雀麦在水土保持、生态治理中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鉴于此,开发扁穗雀麦种质资源,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关系及定位重要的基因对扁穗雀麦进行遗传改良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对来自世界各地80份扁穗雀麦材料进行SRAP分子标记,测定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利用关联分析检测与其重要农艺性状关联的标记。取得如下结果:1、扁穗雀麦重要农艺性状的调查及相关分析表明:80份扁穗雀麦材料9个性状表现出较为丰富的变异,各性状变异系数均较大,表明这些扁穗雀麦种质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其中以单株干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对这9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第一节间长和茎粗与其余8个性状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旗叶宽与倒二叶宽的相关性最强。2、研究扁穗雀麦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得出,所用的47对引物共扩增出460条带,其中多态性带共398条,多态性占到85.9%。扁穗雀麦各种质间的Dice遗传相似系数分析表明,所有扁穗雀麦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5516-0.9825,平均值达到0.7919,表明扁穗雀麦种质间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遗传差异较大。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扁穗雀麦种质中,97.5%的扁穗雀麦种质血缘相对比较单一,仅2.5%的扁穗雀麦种质拥有混合来源。3、对扁穗雀麦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分子标记位点间存在连锁不平衡,80份扁穗雀麦种质的群体遗传结构包括3个亚群,累计有64个标记位点与性状关联,一些标记同时与1个或多个性状关联,可能是性状相关或是一因多效的结果,绝大部分性状与多个位点关联,可能是多因一效的结果。

王欣[8](2014)在《青海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在短时期内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城镇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渴求日益强烈。了解绿色空间体系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充分发挥城镇绿色空间体系在整个城市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实现我国城镇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青海海东新城即青海省海东市,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处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中心位置,是典型的西北城镇,因此研究其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影响与构建,对于我国西北城镇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可以展示并示范适应西北地区气候条件的中小城镇绿色空间体系构建的途径。本文通过对绿色空间的内涵及分类,绿色空间体系的概念等理论研究,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安全格局理论、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理论、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及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等相关理论背景,以西北地区城市化建设与生态过程为城市背景,以湟水流域自然生态背景为流域背景,根据青海省海东市的自然环境特点、城市概况、城市化发展现状、绿色空间现状类型及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分析,对青海省海东市的绿色空间体系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并通过对宏观尺度的市域、中观尺度的中心城区和微观尺度的典型绿地生境单元的三个绿色空间的规划设计,从不同尺度、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径共同构建完善的青海海东新城绿色空间体系。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大中城市绿地—生境营造模式及适应性设计方法研究》(51278410/E080202)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S1338007)的资助。

何秀院[9](2012)在《麦秸化学清洁制浆工艺及黑液联产生态有机肥的研究》文中提出论文针对我国工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禾草类秸秆资源丰富却没有适合的工业化高效利用技术;有用于制浆造纸但只利用了其中40%的纤维素,其余60%的有机质因钠碱蒸煮制浆,黑液污染未能实现有机肥功能,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生态环境;生产中缺乏既能补充土壤有机质养份,又可保持水土、保温保墒,还能固定流沙、改良沙地的多功能生态有机肥,用于我国沙化治理和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等诸方面的技术问题;以突破“秸秆资源工业化高效利用、麦秸制浆造纸黑液资源化再利用、生态地膜肥料固沙植被”三个技术难题为思路,选择山西鸿昌农工贸科技有限公司和中科院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作为协作单位,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方法,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设计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纸—肥”循环经济模式和清洁制浆黑液联产生态地膜有机肥的技术方案。论文以小麦秸秆和制浆化学原料及新产品应用为研究对象,从制浆原料入手,通过对传统麦秸化学制浆工艺的研究改进,试验采用对生态环境友好并具传统蒸煮剂化学性质的KOH(K2O)、K2SO3,Mg(OH)2(MgO)、MgSO3,NH4OH(NH3·H2O)、(NH3)、(NH4)2SO3,AQ(蒽醌)等复盐、复碱,代替传统的钠碱蒸煮制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碱性亚硫酸镁钾铵[Mg KNH4(SO3)2]清洁制浆工艺及黑液联产固沙保土有机肥试验:采用3种原料3个剂量3次重复,分别设计不同量的复盐制成9个系列配方的蒸煮剂,对照采用传统的NaOH+Na2SO3蒸煮剂。根据试验的蒸煮效果和经济成本筛选确定的工艺是:采用(NH4)2SO3 +K2SO3 + MgSO3复盐组合,其中 MgO(MgSO3)用量为 6%,K2O(K2SO3)为 10%,NH3(NH4)2SO3 为 15%,AQ 为 0.05%;液固比为 4:1,装草后空转20 min后开始升温,升温时间60min,最高温度150℃,保温时间60min,喷放时间10min。蒸煮结果经测试,该亚硫酸镁铵钾蒸煮剂对麦秸木质素的脱除率达86.5%,纸浆得率49.7%,高锰酸钾值13.6%。同时利用其清洁制浆黑液联产固沙保土有机肥已获得成功。2.氢氧化镁钾铵(MgKNH4(OH)4)复合蒸煮剂清洁制浆工艺及黑液联产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试验:分别设计不同量的镁钾铵制成8个配方的蒸煮剂,对照采用传统的NaOH+Na2SO3蒸煮剂,三次重复;根据试验的蒸煮效果和经济成本优化确定的工艺是:采用Mg(OH)2 + NH4OH + KOH复合蒸煮剂,其中 MgO(Mg(OH)2)用量为 6%,K2O(KOH)为 6%,NH3(NH4OH)为20%,AQ为0.05%;液固比为5:1,升温时间60min,最高温度150℃,保温时间90min。结果经测试,该镁钾铵复合蒸煮剂对麦秸木质素的脱除率达86.3%,纸浆得率48.35%,高锰酸钾值12%。同时,将其黑液再引入磷酸、尿素及粘合剂,进行酸析中和及粘结改性,以改善其性能,再经过喷雾干燥包装为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联产的固沙保土有机肥及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经中科院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和山西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等部门五次检验测试结果,有机质含量36.66%--42.2%,无机养分含量7.2%——13.92%,腐植酸含量27.72%,固结强度 160kPa--250kPa。3.固沙保土有机肥及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固沙植被试验:先后在中国科学院风沙环境风洞实验室和沙漠实验观测站进行了抗风蚀性能和固结强度、施工技术、操作方法、植物生长等项试验,实施了野外固沙保土与植物种子喷播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抗风蚀性能优良,适于野外作业,固沙效果明显,不失为一种新型良好的固沙植被材料”。近年来,先后在中科院野外沙漠实验站、甘肃省张掖林场、青海省共和县、晋南黄河沙滩地试验示范2358 hm2。从应用结果看:治沙效果明显且经济合算,每m2沙地固沙成本仅0.45元,比国内同类产品低4.5元,比国际同类产品低0.55元。4.本研究成果的创新点(1)研制出镁钾铵复盐MgNH4K(SO3)2和 MgKNH4(OH)4复合蒸煮剂及麦秸清洁制浆工艺。在麦秸化学制浆蒸煮剂替代关键技术上,选用对生态环境友好并具蒸煮性质的镁钾铵复盐代替传统的钠碱蒸煮麦秸、制浆造纸,使所伴生的黑液成份彻底改善为有机复合液肥;实现了麦秸40%纤维素制浆造纸和60%木质素、半纤维素等有机质与镁钾铵化合制成有机复合肥。从而突破了钠碱制浆造纸黑液污染负荷重、资源浪费多、治理成本高和亚铵法制浆存在的白度差、易反黄、影响纸质和腐蚀设备的技术难题。开创了麦秸资源工业化利用和制浆黑液再利用的新途径,使其回收资源化高效利用。基本可以消除制浆造纸黑液污染。(2)研制出多功能新型环保肥料—固沙保土有机肥和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利用上述清洁制浆黑液中大量的聚戊糖和木质素的粘结性和大量的有机质,经蒸发浓缩、改性复合和干燥固化,研制成了具有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保持水土、吸湿保水、抗旱保墒、缓释长效作用的多功能新型环保肥料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不仅固沙效果十分明显,而且富含对植物有益的有机质和氮、磷、镁等营养元素,所以能增加荒漠沙地中的养份,利于植物生长而形成植被、建成农业生态环境和牧草生产系统。同时,探索出一条农纸肥联产的循环经济和清洁制浆新工艺技术模式。(3)研究制定出一套本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与多年生抗旱固氮牧草结合,用于我国荒漠化与沙化地、河流沙滩地、工矿复垦区培肥改良、水土保持、生态植被、牧草生产的技术模式。在播种抗旱沙生植物的同时喷洒生态肥。生态肥可承担固沙的前期功能三年左右;在植物生长形成群体的过程中,生态肥可提供养份和水份,促使植物功能群体植被建成而长期持续固沙。从而解决了固沙材料成本大、费用高、难以推广的问题。5.本研究成果解决的问题和应用领域本成果的实施不仅可使制浆造纸产业由纸浆单产走向资源化利用的农纸肥联产之路;而且能将制浆造纸黑液从有费用的治理变为有效益的资源化利用;同时还可解决沙化、荒漠化土地生态植被和牧草生产的技术难题。有望实现农业秸秆-制浆造纸-生态肥料-固沙植被-牧草生产-反哺农业的农纸肥体化的循环经济。本工艺技术可应用于我国广大的中小型造纸厂麦秸清洁制浆及黑液资源化利用,联产的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适于我国西部沙化土地生态植被和牧草生产、河流沙滩地改良培肥、工矿复垦区植被恢复以及普通沙质旱地施肥保水。

魏婷婷[10](2011)在《青海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与景观动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已给我国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青海共和盆地是我国西部荒漠化比较严重地区之一。荒漠化不仅表现为植被结构和功能的退化,也伴随着土壤的退化。本研究在植被数量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退化梯度的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研究区荒漠化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的景观分类系统,并对1977、1987、2000、2005年四期遥感影像进行遥感解译与景观制图,分析了各时期的景观格局及动态,最后进行了研究区荒漠化驱动因素的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共和盆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以禾本科、菊科、藜科和豆科植物为主。研究区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以多年生草本最多,其次是一、二年生草本,灌木、半灌木最少;按照水分生态型分类,旱生植物最多,其次是中生植物。(2)研究区草地分为五种类型:有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群落Ⅰ)、无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群落Ⅱ)、有明显沙化特征的轻度退化(群落Ⅲ)、无明显沙化特征的轻度退化(群落Ⅳ)、未退化草地(群落Ⅴ)。分析了有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草地到未退化草地五种草地类型的植被特征和土壤特征。从群落Ⅰ到群落Ⅴ,各指标并不是单一的增减。群落结构从简单趋于复杂,再到简单。群落盖度逐渐增加。群落地上、地下、总生物量,群落Ⅰ、Ⅱ、Ⅲ、Ⅳ逐渐增加,到群落Ⅴ有所回落。土壤0-20cm、20-40cm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从高到低,依次为群落Ⅴ、Ⅳ、Ⅱ、Ⅲ、Ⅰ。并提出了研究区荒漠化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植被指标和土壤指标两类,植被指标包括盖度、生物量;土壤指标包括有机质含量、物理性粘粒含量。(3)在植物群落分析及荒漠化分级的基础上,提出一套适应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蚀荒漠化土地的景观分类系统。并对1977、1987、2000、2005四期影像进行了景观制图。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1977年以来共和盆地的景观动态,结果表明,研究区流动沙地不断蔓延,草地向退化方向发展,退化草地面积不断扩大。景观破碎化,异质性程度提高。研究了不同时期各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变化规律及各景观要素类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发现各景观要素在相互转移过程中活跃度不同;研究区景观要素的转化发展主要模式是:未退化草地→无明显沙化特征的轻度退化草地→无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草地→有明显沙化特征的退化草地→流动沙地。这为研究区科学高效的实施生态治理提供了依据。(4)流动沙地2000-2005年间的扩展速度比前两个时段都要快,有明显沙化特征的退化草地2000-2005年间的扩展速度比前一个时段有所降低;无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草地和无明显沙化特征的轻度退化草地扩展速度一直在下降,在2000-2005年间变为负值;而未退化草地面积减少的速度也在不断下降。说明尽管近些年采取了退牧还草、围栏封育等生态治理措施,但是共和盆地荒漠化扩展的态势虽然有所减缓,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本研究表明,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共和盆地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必须加大生态治理的力度,而且要加强对流动沙地的治理。(5)分析了共和盆地荒漠化的成因,认为,在几十年的时间尺度上,荒漠化的扩张是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叠加的结果,人为因素贡献率高。这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黔西北地区水保型禾草资源的考察与收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黔西北地区水保型禾草资源的考察与收集(论文提纲范文)

(1)全国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及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研究
        1.2.2 物种优先保护研究
        1.2.3 生态系统优先保护研究
        1.2.4 生态系统评估单元
        1.2.5 生态系统评估指标体系的类型和组成
        1.2.6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创新点
2 重要生态系统评估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数据来源
    2.3 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估方法
        2.3.1 构建重要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2.3.2 受威胁性评价方法
        2.3.3 原真性评价方法
        2.3.4 代表性评价方法
        2.3.5 特有性评价方法
    2.4 空间分布制图方法
3 全国生态系统分类及空间格局
    3.1 生态系统分类
    3.2 全国生态系统空间格局
4 各类型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
    4.1 森林生态系统
        4.1.1 受威胁性评价
        4.1.2 原真性评价
        4.1.3 代表性评价
        4.1.4 特有性评价
        4.1.5 重要森林生态系统
    4.2 灌丛生态系统
        4.2.1 受威胁性评价
        4.2.2 原真性评价
        4.2.3 特有性评价
        4.2.4 重要灌丛生态系统
    4.3 草地生态系统
        4.3.1 受威胁性评价
        4.3.2 原真性评价
        4.3.3 代表性评价
        4.3.4 特有性评价
        4.3.5 重要草地生态系统
    4.4 沼泽生态系统
        4.4.1 受威胁性评价
        4.4.2 代表性评价
        4.4.3 特有性评价
        4.4.4 重要沼泽生态系统
    4.5 荒漠生态系统
        4.5.1 受威胁性评价
        4.5.2 代表性评价
        4.5.3 特有性评价
        4.5.4 重要荒漠生态系统
    4.6 湖泊生态系统
        4.6.1 受威胁性评价
        4.6.2 重要湖泊生态系统
5 重要生态系统综合特征
    5.1 重要生态系统综合特征
    5.2 优先生态系统综合特征
        5.2.1 空间分布特征
        5.2.2 类型数量特征
        5.2.3 综合特征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重要生态系统名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立地类型划分及其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森林立地类型研究综述
        1.2.1 国外森林立地类型研究
        1.2.2 国内森林立地类型研究
        1.2.3 宁夏森林立地分类研究现状
    1.3 森林多功能研究综述
        1.3.1 国外森林多功能研究进展
        1.3.2 国内森林多功能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气象
    2.4 土壤水文
    2.5 植被状况
    2.6 社会经济
    2.7 宁夏森林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立地分类原则
        3.1.2 宁夏地区立地类型划分
        3.1.3 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
        3.1.4 明确不同立地类型应发挥的主导功能及其他功能
    3.2 研究方法
        3.2.1 基础数据库的构建
        3.2.2 技术路线
        3.2.3 立地类型划分方法
        3.2.4 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方法
        3.2.5 不同立地类型生态功能重要性排序方法
4 立地类型划分及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立地类型划分体系
    4.2 立地因子的分级
    4.3 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体系
        4.3.1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4.3.2 水土保持重要性评价
        4.3.3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
        4.3.4 防风固沙重要性评价
5 宁夏森林立地分类结果
    5.1 贺兰山山地立地区
        5.1.1 贺兰山中高山森林立地组
        5.1.2 贺兰山低山草原立地组
    5.2 宁夏平原立地区
        5.2.1 黄河冲积平原立地组
        5.2.2 缓坡丘陵立地组
        5.2.3 盐碱地滩地立地组
        5.2.4 河滩、湖泊洼地立地组
        5.2.5 清水河川道、扬黄灌区立地组
    5.3 中部丘陵风沙立地区
        5.3.1 台地立地组
        5.3.2 山地立地组
        5.3.3 罗山立地组
        5.3.4 毛乌素沙地南缘流动半流动沙地立地组
        5.3.5 腾格里沙漠南缘流动沙地立地组
    5.4 南部黄土丘陵立地区
        5.4.1 黄土丘陵山地立地组
        5.4.2 清水河上游黄土丘陵河谷川道立地组
        5.4.3 茹河蒲河周边黄土丘陵河谷川道立地组
        5.4.4 葫芦河周边黄土丘陵河谷川道立地组
    5.5 六盘山土石山立地区
        5.5.1 六盘山中高山森林立地组
        5.5.2 六盘山低山草原立地组
6 林地多功能性评价
    6.1 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价
    6.2 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
    6.3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重要性评价
    6.4 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评价
7 基于林地多功能的立地类型管理
    7.1 每种立地类型所发挥的多功能重要性排序
    7.2 不同立地类型的林业发展规划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A 宁夏立地类型划分统计表
附表B 立地类型面积统计表
附表C 不同立地类型多功能重要性排序表
附图A 宁夏立地区
附图B 宁夏立地组
附图C 宁夏立地类型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3)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湿地
        1.2.2 国家湿地公园
        1.2.3 控制性规划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湿地公园研究
        1.3.2 湿地公园控制性划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理论意义
        1.4.3 现实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框架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
第二章 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相关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意义
    2.2 环境承载力理论
        2.2.1 环境承载力理论的内涵
        2.2.2 环境承载力理论的指导意义
    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内涵
        2.3.2 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2.4 恢复生态学理论
        2.4.1 恢复生态学理论的内涵
        2.4.2 恢复生态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2.5 环境心理学
        2.5.1 环境心理学理论的内涵
        2.5.2 环境心理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 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现状分析
    3.1 国家湿地公园概况与发展演进
        3.1.1 概况
        3.1.2 发展演进
        3.1.3 发展趋势
    3.2 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要求
        3.2.1 基本目标
        3.2.2 构成要素
    3.3 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引入控制性规划的必要性
    3.5 小结
第四章 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构架分析
    4.1 经验借鉴与启示
        4.1.1 城市控制性规划
        4.1.2 美国国家公园规划
        4.1.3 相关控制体系借鉴
    4.2 总体思路及原则
        4.2.1 总体思路
        4.2.2 基本原则
    4.3 基于网络数据的国家湿地公园使用后评价分析
        4.3.1 研究方法
        4.3.2 结果分析
    4.4 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要素及内容
    4.5 小结
第五章 国家湿地公园用地控制
    5.1 用地控制基础分析
        5.1.1 开发利用现状
        5.1.2 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5.2 用地控制
        5.2.1 区划结构与内容控制
        5.2.2 用地开发控制
    5.3 小结
第六章 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恢复规划控制
    6.1 生态恢复的实践案例分析
        6.1.1 韩国光州川综合恢复项目
        6.1.2 消落带生态工程恢复
        6.1.3 案例分析与总结
    6.2 生态恢复的基本原则
    6.3 水体恢复规划控制
        6.3.1 水体恢复面临的问题与特点
        6.3.2 水体恢复措施引导
        6.3.3 水体恢复规划引导
    6.4 驳岸规划控制
        6.4.1 驳岸改造原则
        6.4.2 驳岸改造规划引导
    6.5 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规划控制
        6.5.1 规划控制原则
        6.5.2 恢复规划引导
    6.6 植物恢复控制
    6.7 小结
第七章 科普教育规划控制
    7.1 科普宣教规划现状
        7.1.1 规划主要内容
        7.1.2 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2 基于公众科普宣教偏好分析
        7.2.1 研究方法
        7.2.2 样本特征分析
        7.2.3 结果分析
        7.2.4 结论与启示
    7.3 科普教育规划控制
        7.3.1 强调原生环境的可视性
        7.3.2 将生态过程作为展示内容
        7.3.3 注重互动体验的形式
        7.3.4 多方位体现地域特色
    7.4 小结
第八章 行为活动控制
    8.1 行为活动的控制要素分析
        8.1.1 行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8.1.2 行为活动的控制要素
    8.2 交通活动控制
        8.2.1 交通活动分析
        8.2.2 交通活动控制
    8.3 游人容量控制
        8.3.1 基于拥挤度感知的游人容量调查
        8.3.2 游人容量控制
    8.4 环境保护控制
        8.4.1 生态保护的环境控制要求
        8.4.2 环境保护措施
    8.5 小结
第九章 景观规划控制
    9.1 国家湿地公园景观
        9.1.1 景观分类
        9.1.2 景观要素
    9.2 景观规划控制原则
        9.2.1 低环境影响
        9.2.2 公众的良好感受
    9.3 人工景观要素控制
        9.3.1 建筑建造控制
        9.3.2 铺装控制
    9.4 不同类型景观控制
        9.4.1 基于视觉感知的景观引导分析
        9.4.2 视觉角度下湿地景观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9.4.3 不同类型景观控制
    9.5 整体景观风貌控制
    9.6 小结
第十章 设施建设控制
    10.1 设施建设的内容
    10.2 设施建设控制原则
    10.3 设施建设控制
        10.3.1 非工程类设施建设控制
        10.3.2 基础工程类设施建设控制
    10.4 小结
第十一章 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实践
    11.1 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研究
        11.1.1 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11.1.2 现状调研与分析
        11.1.3 控制性规划研究
    11.2 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导则
        11.2.1 总体设计
        11.2.2 用地规划控制
        11.2.3 生态恢复控制
        11.2.4 科普教育规划控制
        11.2.5 行为活动控制
        11.2.6 景观规划控制
        11.2.7 设施建设控制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结论
    1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4)围封对柳杨堡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全球荒漠化与草地退化
        1.1.2 草地退化与围栏封育
        1.1.3 围栏封育对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影响
        1.1.4 盐池县治理退化草地存在的问题
        1.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关于围栏封育研究的进展
        1.2.2 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2.1 气候
        2.2.2 地形地貌
        2.2.3 土壤
        2.2.4 植被情况
    2.3 资源及社会经济概况
        2.3.1 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2.3.2 水资源概况
        2.3.3 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资源结构
        2.3.4 牧草资源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实验地布设
    3.2 基本资料收集
        3.2.1 外业调查
        3.2.2 资料查阅
    3.3 内业数据分析处理
        3.3.1 植物种分类
        3.3.2 数量特征指标的选择和计算
        3.3.2.1 饲用植物数量特征指标的选择和计算
        3.3.2.2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的选择和计算
        3.3.3 相关分析
        3.3.4 回归分析
        3.3.5 排序
        3.3.6 差异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完全封育区饲用植物与相关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
        4.1.1 完全封育区饲用植物基本情况
        4.1.2 饲用植物种群在整个植物群落中的地位
        4.1.3 饲用植物与毒杂草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4.1.4 饲用植物与土壤因子的CCA排序结果
        4.1.5 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与年降雨量的相关性
    4.2 完全封育区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数据的回归分析
    4.3 三种封育管理措施下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和土壤指标的差异
        4.3.1 三种封育管理措施下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的差异
        4.3.2 三种封育管理措施下土壤指标的差异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建议
    5.2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1-饲用植物营养成分及适口性一览表

(5)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缘起和发展
        1.1.2 当前生态移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态势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
    1.3 项目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典型案例选择
    2.1 研究区域选择
        2.1.1 生态移民概念界定
        2.1.2 研究区域和研究范围选择
    2.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
        2.2.2 陕西省生态环境特征
    2.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规划
        2.3.1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2.3.2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4 典型案例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3.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行为主体
        3.1.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功能定位
        3.1.2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行为主体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2.1“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念
        3.2.2“体国经野”的宜居环境系统规划理念
        3.2.3“师法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3.1“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观
        3.3.2 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的生态学原理
        3.3.3 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生态学原理
    3.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内涵解读
        3.4.1 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3.4.2 文明冲突的历史思考
        3.4.3 生态文明的动力学思考
        3.4.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内涵解读
    3.5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
        3.5.1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原则
        3.5.2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域移民居住环境空间开发历史的研究
    4.1 移民居住环境空间的历史演变
        4.1.1 中国历史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变化和人口迁徙
        4.1.2 宁夏西海固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1.3 陕南秦巴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2 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1 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保护
        4.2.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3 研究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及其文化传承内涵
        4.3.1 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
        4.3.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3.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4 宁夏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的历史回顾
        4.4.1 宁夏吊庄移民的历史背景
        4.4.2 银川市月牙湖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案例分析
    4.5 宁陕生态脆弱山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启示
        4.5.1 对爱辉——腾冲直线的重新认识
        4.5.2 凤堰明清古梯田的生态文明启示
        4.5.3 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启示
        4.5.4 宁夏吊庄移民“四代建筑”的历史启示
    4.6 本章小结
5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5.1 宁夏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1 银川市移民安置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2 彭阳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2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规划实施现状案例分析
        5.2.1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
        5.2.2 安康市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建设案例分析
        5.2.3 陕南地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
    5.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综合评价
        5.3.1 安置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空间开发环境影响分析
        5.3.2 迁出区生态空间修复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5.3.3 生态移民经济收入统计分析
        5.3.4 生态移民住宅建筑满意度分析
        5.3.5 生态移民安置社会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
    5.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5.4.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再认识
        5.4.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研究和工程实践
    6.1 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选择原则
        6.1.1 技术策略选择基础
        6.1.2 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6.1.3 技术策略选择原则——“一优先三结合”原则
    6.2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体系构建
        6.2.1 生态优先特色的三大空间组团设计技术策略
        6.2.2 满足资源条件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策略
        6.2.3 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本土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策略
        6.2.4 结合系统控制的整合性设计技术策略
        6.2.5 按照安置模式特点分类指导的设计技术策略
    6.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工程实践
        6.3.1 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更新工程
        6.3.2 集中安置移民新村宜居环境建设设计更新工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论文总结—对移民宜居环境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7.1.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7.1.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
        7.1.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7.1.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更新的技术研究
    7.2 主要结论——论文的创新点
    7.3 建议——对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7.4 展望——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6)扁穗雀麦种质资源形态和农艺性状变异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性状描述性分析
    2.2 各性状方差分析
    2.3 性状间的简单相关分析
    2.4 主成分分析
    2.5 聚类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3.1 扁穗雀麦形态性状变异
    3.2 基于主要形态性状变异的聚类

(7)扁穗雀麦种质遗传多样性及重要农艺性状位点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扁穗雀麦的概况
        1.1 扁穗雀麦概述
        1.2 扁穗雀麦的种质资源适应性
        1.3 国内外学者对扁穗雀麦的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扁穗雀麦育种现状
    2 分子标记的研究发展
        2.1 分子标记的概述以及分子标记的种类
        2.2 PCR标记
        2.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原理
        2.4 SRAP标记技术原理
        2.5 国内外SRAP标记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3 关联分析
        3.1 关联分析的概述
        3.2 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
        3.3 关联分析在植物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4 研究目的及思路
    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扁穗雀麦表型多样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性状描述性分析
        2.2 各性状方差分析
        2.3 性状间的简单相关分析
        2.4 主成分分析
        2.5 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扁穗雀麦形态性状变异
        3.2 基于主要形态性状变异的聚类
第三章 扁穗雀麦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PCR扩增的多态性
        2.2 讨论
第四章 扁穗雀麦农艺性状基因位点关联分析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LD分析
        2.2 利用GLM模型进行关联分析
        2.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1.1 扁穗雀麦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1.2 性状差异及相关分析
        1.3 农艺性状相关基因位点关联分析
    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青海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发展
        1.1.2 西部地区的城市建设
        1.1.3 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1.1.4 城市化的生态过程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3.2 绿色空间体系相关概念
    1.4 相关理论研究
        1.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1.4.2 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1.4.3 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理论
        1.4.4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1.4.5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西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2.1 西北地区的范围界定
    2.2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2.1 气候
        2.2.2 地形、地貌
        2.2.3 土壤
        2.2.4 植被
        2.2.5 水文
    2.3 西北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2.4 西北地区的人口增长
    2.5 西北地区的的经济水平
    2.6 西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2.7 本章小结
3 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中的绿色空间建设
    3.1 城市化发展中的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演变趋势
    3.2 城市化发展中影响西北地区自然景观演变的主要因素
    3.3 西北地区绿色空间建设的意义
    3.4 西北地区绿色空间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3.5 西北地区绿色空间的研究现状
    3.6 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经验
    3.7 本章小结
4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建设的生态意义
    4.1 湟水流域的自然生态背景
        4.1.1 湟水流域的自然景观认知
        4.1.2 湟水流域的人文景观认知
        4.1.3 湟水流域城市化发展状况
        4.1.4 湟水流域城市化发展中的脆弱生态环境形成机制
        4.1.5 湟水流域城市化发展中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4.1.6 湟水流域城市化发展中生态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4.2 海东新城的社会与经济发展
        4.2.1 海东新城历史沿革
        4.2.2 撤地设市的发展契机
        4.2.3 海东新城的自然环境概况
        4.2.4 海东新城的城市化发展
    4.3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4.3.1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生态问题
        4.3.2 海东新城生态环境变化的动因
    4.4 海东新城的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
        4.4.1 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趋势
        4.4.2 气候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趋势
    4.5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的生态效应
        4.5.1 生态过程恢复
        4.5.2 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
        4.5.3 涵养水源与保持水土
        4.5.4 雨水收集及渗透
        4.5.5 调节小气候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恢复的海东新城绿色空间体系构建模式研究
    5.1 中心城区城市绿色空间建设现状
        5.1.1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现状评述
        5.1.2 乐都区绿色空间现状
        5.1.3 平安县绿色空间现状
    5.2 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5.2.1 新城自然山水格局
        5.2.2 川道型城市空间形态
        5.2.3 枝状串珠型居住聚落形态
        5.2.4 海东市未来空间发展特点
        5.2.5 城市空间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5.3 基于生态恢复的绿色空间体系构建模式
        5.3.1 基于生态恢复的绿色空间体系建立
        5.3.2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5.3.3 城市绿色空间网络
        5.3.4 绿地单元生境营造
    5.4 本章小结
6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
    6.1 海东新城市域生态安全格局
        6.1.1 自然支撑系统
        6.1.2 人居支持系统
        6.1.3 人居建设系统
        6.1.4 市域范围生态安全总体布局
    6.2 海东新城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结构
        6.2.1 中心城区生态功能分区
        6.2.2 绿色空间廊道
        6.2.3 中心城区绿色空间节点
        6.2.4 乡土生境营造
    6.3 海东新城典型绿地单元生境营造
        6.3.1 三河六岸片区现状认知
        6.3.2 规划定位及构思
        6.3.3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6.3.4 人工调控水系统建设
        6.3.5 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
        6.3.6 绿化分区及植物配置
        6.3.7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本文研究的结论
    7.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7.3 本文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麦秸化学清洁制浆工艺及黑液联产生态有机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文献综述
    1.1 我国农业秸秆资源利用研究现状
        1.1.1 农业秸秆的特
        1.1.2 麦秸秸秆的特点及化学结构
        1.1.3 作为造纸原材料与国家政策定位
        1.1.4 我国秸秆资源及其特征
        1.1.5 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1.6 国内外秸秆资源利用的不同特点
        1.1.7 麦秸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问题
        1.1.8 麦秸秸秆资源利用的对策
    1.2 国际制浆造纸工业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1.2.1 世界制浆造纸工业发展概况
        1.2.2 国际造纸工业发展趋势分析
        1.2.3 全球制浆造纸行业发展的特点
    1.3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1.3.1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的现状与主要特点
        1.3.2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原因
        1.3.3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1.3.4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发展对策
        1.3.5 关于我国非木材制浆造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3.6 科学合理利用禾草类纤维资源的研究
        1.3.7 麦秸化学制浆黑液废水污染现状
        1.3.8 制浆造纸黑液废水的来源与特点
        1.3.9 我国麦秸化学制浆黑液污染的原因
        1.3.10 麦秸化学制浆黑液废水治理技术现状
        1.3.11 麦秸清洁制浆工艺研究
        1.3.12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清洁制浆新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1.3.13 我国麦秸化学清洁制浆研究进展
    1.4 我国新型多功能肥料研究概况
        1.4.1 我国肥料使用及生产现状
        1.4.2 有机复合(混)肥料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4.3 我国多功能肥料的发展概况
    1.5 土地沙化荒漠化现状与我国防治技术研究
        1.5.1 土地沙化的成因与国内外治沙技术研究现状
        1.5.2 有待解决的课题
    1.6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6.1 研究课题背景
        1.6.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3 研究内容与课题来源
第二章 麦秸镁铵复盐制浆工艺及黑液生产固沙保土剂的研究
    2.1 研究目的意义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工艺流程
        2.3.1 亚硫酸镁铵Mg(NH_1)_2(SO_3)_2复盐蒸煮剂制备
        2.3.2 麦秸镁铵复盐蒸煮工艺
        2.3.3 黑液分离提取工艺流程
        2.3.4 黑液蒸发浓缩
        2.3.5 喷雾干燥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1 新工艺产品质量检测
        2.4.2 技术成果鉴定及结论
    2.5 本章结论
第三章 麦秸镁钾铵复合蒸煮剂清洁制浆工艺研究
    3.1 研究目的意义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点
        3.2.2 试验材料
    3.3 试验方法
    3.4 试验结果
        3.4.1 K_2O (KOH)用量确定
        3.4.2 氧化镁Mg(OH)_2用量确定
        3.4.3 液氨NH_3试验及用量确定
        3.4.4 蒸煮温度的试验
        3.4.5 液固比的试验及确定
    3.5 结果分析与讨论
        3.5.1 镁钾铵复合蒸煮剂脱除木质素
        3.5.2 镁钾铵复合蒸煮剂对半纤维素溶出分析
        3.5.3 镁钾铵复合蒸煮剂对纤维素降解的影响
        3.5.4 制浆黑液分析
        3.5.5 黑液蒸发浓缩、改性复合、干燥制粉
        3.5.6 清洁制浆工艺与钠碱制浆工艺的成本对比
        3.5.7 镁钾铵复合蒸煮剂清洁制浆黑液回收利用情况
    3.6 本章结论
第四章 麦秸MGNH_4K(SO_3)_2清洁制浆黑液联产固沙保土有机肥研究
    4.1 研究目的意义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3 试验采用设备
        4.3.1 主要设备及技术特征
        4.3.2 制浆蒸煮剂制备
        4.3.3 试验方法及过程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制浆蒸煮试验结果
        4.4.2 结果分析
        4.4.3 亚硫酸镁钾铵复盐蒸煮制浆黑液的特性及资源化利用
        4.4.4 氢氧化镁钾铵复合清洁制浆黑液的资源化应用
        4.4.5 黑液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其产品展望
        4.4.6 制浆工艺确定
        4.4.7 与传统工艺对比成品纸技术指标变化
    4.5 新工艺经济指标
    4.6 本章结论
第五章 麦秸制浆黑液联产固沙保上有机肥产业化研究
    5.1 产业化研发概述
        5.1.1 项目产品方案及建设地点
        5.1.2 市场需求分析与产品销售方向
        5.1.3 项目实施可行性
    5.2 工艺技术路线
        5.2.1 主流程
        5.2.2 中段水处理工艺
        5.2.3 工艺特点
        5.2.4 清洁生产指标
        5.2.5 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5.2.6 循环经济分析
    5.3 本章结论
第六章 利用麦秸直接制备生态液膜有机复合肥的试验
    6.1 试验目的意义
    6.2 室内实验情况
        6.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6.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1 碱用量对小麦秸秆的转化率的影响
        6.3.2 乙醇对小麦秸秆的转化率的影响
        6.3.3 超声波对小麦秸秆转化率的影响
        6.3.4 加热反应时间对小麦转化率的影响
        6.3.5 不同的碱进行碱解对小麦秸秆转化率的影响
        6.3.6 碱解和酸解共同作用对小麦秸秆转化率影响
    6.4 本章结论
第七章 固沙保土有机肥与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检测试验
    7.1 固沙保土有机肥检验测试
        7.1.1 固沙保土有机肥的检验结果
        7.1.2 清洁制浆环保型黑液检验结果
        7.1.3 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检验结果
        7.1.4 本工艺生产的双面书写纸的检测结果
    7.2 抗风蚀和固结强度试验及野外中试
        7.2.1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7.2.2 野外中试
    7.3 检测试验结果
        7.3.1 风蚀角15℃不同风速风沙流条件下各配方风蚀量
        7.3.2 风蚀角30℃不同风速风沙流条件下各配方风蚀量
        7.3.3 抗压强度试验
        7.3.4 野外中试样品植物生长情况
    7.4 沙化土地固沙肥与牧草结合生态植被试验研究
        7.4.1 试验地概况
        7.4.2 试验材料的选用
        7.4.3 试验方法
        7.4.4 试验结果
        7.4.5 结果分析
    7.5 野外固沙实验示范案例
        7.5.1 青海省共和县沙朱玉乡上卡力岗村
        7.5.2 宁夏腾格里沙漠南端的包兰铁路北侧的沙丘
        7.5.3 晋南黄河沙滩地的示范应用
        7.5.4 中科院野外沙漠实验观测站试验示范
        7.5.5 内蒙古临河市沙化土地生物修复对比试验
        7.5.6 野外试验示范应用结果
    7.6. 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的试验
        7.6.1 在豆科作物上的试验
        7.6.2 花生施用生态膜有机复合肥的试验
        7.6.3 在枣树上的应用试验
        7.6.4 在菊花观赏品质的试验
        7.6.5 小麦施用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的试验结果
        7.6.6 小麦示范应用
    7.7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7.8 主要技术与经济指标
        7.8.1 产品技术指标
        7.8.2 节能减排技术指标
        7.8.3 综合经济指标
        7.8.4 生态地膜有机复合肥与现行产品技术比较
    7.9 本章结论
第八章 全文结论及建议
    8.1. 全文结论
    8.2 研究的新见解
        8.2.1 防沙治沙应以牧草植被为主、辅之于种树
        8.2.2 生态治沙应以农业部门为主
    8.3 建议与设想
        8.3.1 技术产品产业化问题
        8.3.2 改进思路与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 发表的学术论文
    2. 主持与参加的研究开发项目
    3. 获得的科技奖励

(10)青海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与景观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荒漠化评价研究进展
    1.2.1 荒漠化的概念
    1.2.2 国外荒漠化研究进展
    1.2.3 国内荒漠化研究进展
    1.2.4 荒漠化评价基本问题的探讨
    1.2.5 荒漠化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
    1.3.1 景观异质性
    1.3.2 景观格局
    1.3.3 等级理论
    1.3.4 尺度
    1.3.5 干扰
    1.3.6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
    1.3.7 景观动态研究进展
    1.3.8 干旱、半干旱区的景观动态研究
1.4 青海共和盆地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关键科学问题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土壤
    2.1.4 植被
    2.1.5 水文
    2.1.6 沙地的形成
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野外调查
    3.1.1 样方设置
    3.1.2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3.1.3 植被生物量调查
    3.1.4 土壤调查及土壤样品处理
3.2 植被与土壤数据处理
3.3 遥感数据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3.4 景观格局分析
    3.4.1 景观组成结构及变化
    3.4.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3.5 社会经济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四章 共和盆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数量分类
4.1 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4.1.1 科、属、种组成
    4.1.2 物种的生活型组成
    4.1.3 物种的水分生态型组成
4.2 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
    4.2.1 重要值的计算
    4.2.2 植物群落基本特征
    4.2.3 分类结果验证
4.3 小结 第五章 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
5.1 概述
5.2 植被退化梯度分析
    5.2.1 不同退化梯度的植物群落
    5.2.3 不同类型群落植被特征
    5.2.4 不同退化梯度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5.3 荒漠化评价指标
    5.3.1 荒漠化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5.3.2 荒漠化评价指标的因子分析
    5.3.3 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
5.4 小结 第六章 共和盆地景观分类与制图
6.1 概述
6.2 景观分类系统
    6.2.1 景观分类的原则
    6.2.2 景观分类系统的建立
    6.2.3 景观要素类型的基本特征
6.3 解译标志的建立
6.4 景观制图
6.5 小结 第七章 共和盆地荒漠化景观动态分析
7.1 共和盆地景观动态
    7.1.1 景观要素类型面积变化
    7.1.2 景观格局变化
7.2 共和盆地草地景观动态分析
7.3 景观要素的时空动态分析
7.4 荒漠化发展状况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共和盆地荒漠化成因分析
8.1 自然因素对荒漠化扩张的影响
8.2 社会经济因素对荒漠化扩张的影响
8.3 荒漠化影响因子主成分分析
8.4 当地发展生产的建议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1.1 植物群落特征
    9.1.2 景观动态
    9.1.3 景观格局和景观过程
    9.1.4 荒漠化的原因
9.2 问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黔西北地区水保型禾草资源的考察与收集(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国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及空间特征研究[D]. 杨青.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1)
  • [2]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立地类型划分及其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D]. 赵吉麟.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3]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研究[D]. 李念.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4]围封对柳杨堡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的影响[D]. 吴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D]. 张国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6]扁穗雀麦种质资源形态和农艺性状变异的初步分析[J]. 马啸,周朝杰,张成林,孙铭,郭志慧,王小利,张建波. 草地学报, 2015(05)
  • [7]扁穗雀麦种质遗传多样性及重要农艺性状位点的关联分析[D]. 周朝杰. 四川农业大学, 2015(01)
  • [8]青海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研究[D]. 王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9]麦秸化学清洁制浆工艺及黑液联产生态有机肥的研究[D]. 何秀院. 太原理工大学, 2012(04)
  • [10]青海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与景观动态研究[D]. 魏婷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

标签:;  ;  ;  ;  ;  

黔西北水土保持草资源调查与采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