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一些认识

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一些认识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几点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莫葵凤,郭进磊,阙勇平,李红梅[1](2021)在《国内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现状的文献可视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提出在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之后,1+X证书制度的研究呈快速上升趋势,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文章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发现目前1+X证书制度试点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而且高职院校的研究成果比中职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更丰富。为了更好地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的常态化发展,1+X证书制度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及应用将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主要趋势。

姜晓雷[2](2021)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产生了一定影响,从评价主体来看,培训评价组织的发展为高职教育第三方评价机构注入新活力,从评价内容看,既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同时要加强专业技能、对实际问解决题能力的评价,重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从评价方法看,坚持“成果、效果、结果”评价,转变重知识轻技能的教学评价,转变一次性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与增值评价。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部分。这一部分首先提出了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阐明了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其次对相关政策进行分析,查阅学术研究文献,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了敲定。第二章:“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这一部分主要是阅读书籍、查阅文献寻找到“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从而为第三章分析并建构其基本框架奠定基础,即从“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分析框架及论证。采用本研究提出的三个范畴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进行论证,即“谁”作为评价主体、评价的内容是“什么”、以及“怎样”进行评价,并论证建构出的分析框架的可行性。第四章:研究“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状与问题。借鉴文献法与访谈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深入了解我国实施“1+X证书”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的现状以及试点中问题与困难,依据前文建立的三个维度找出评价主体、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五章:德国“双元制”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借鉴与经验。本章主要介绍了德国“双元制”与“1+X证书”制度的联系,并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三个层面分析了德国“双元制”对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1+X证书”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重点总结了高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的经验。第六章: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出改进的对策。本章从评价主体、内容和方法三个维度出发,根据前文访谈出现的问题,提出完善“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陈杰[3](2019)在《大庆火车站的老天桥》文中研究说明十一长假回大庆探亲,和以往一样,每天散步都要到火车站的老天桥走走。父母家在老天桥附近,几分钟的路程。自1978年参加高考离开大庆,这座老天桥一直巍然挺立在我的心中。相信每一个在大庆生活过的人,都会记住这座老天桥的。因为天桥是伴随着大庆的发展而出现的。大庆火车站的前身是"萨尔图"火车站,是1897年建设的中东铁路上的一个小站,据有资料介绍,原来的车站是一个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小平房,站台上只有两三条铁路线。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一场震惊

徐姝[4](2019)在《高职院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用更高的标准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而且高职院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高低,对学校思想教育的开展和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具有直接的影响。

李奕[5](2019)在《权力制衡视野下的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要求构建符合高职教育性质特点的现代高职院校管理制度,而建立健全治理结构则是公办高职院校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实现高职院校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主要借鉴权力制衡理论,结合对公办高职院校基本性质的认识,剖析其现行治理结构中存在的矛盾冲突,提出优化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设想。本文分四章对公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问题进行论述,概述于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公办高职院校基本性质和权力制衡。公办高职院校基本性质是在依法治校背景下分析其治理结构问题的基础。权力制衡既是分析公办高职院校现行治理结构的工具,也是优化治理结构的理论支撑。本研究将公办高职院校基本性质作为逻辑起点,以权力制衡理论为工具对优化高职院校治理结构进行研究。第三章:深入分析当前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首先,介绍了四川省高职教育和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的基本情况;其次,利用自编问卷对选取的五所公办高职院校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第三,通过对访谈结果的汇总和分析,总结目前公办高职院校治理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第四,从权力制衡的视角,提出了优化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框架设计。第四章:提出优化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制度构想。本章对公办高职院校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学术机构和监督机构的性质定位和运行机制进行论述,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内部治理结构,集中体现了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曾岚[6](2018)在《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以S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提出社会日益进步,专业分工越发明细,每个工种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要求日益具体化,工作范围不断缩小,工作内容正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各工种之间的协作不断密切,配合极为重要。这种协作是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整合与对接。如何将相似性质的专业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资源联合利用与共享,这是企业需要探索的重点内容,也是作为专业人才培养阵地的高职院校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出台推动了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整合与发展,同时也推进了专业群建设的步伐。换言之,专业群建设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获取长足发展的决胜招。高职院校专业群具有联合性强、集体效应大、市场适应性强、资源利用合理等特征,因此,加强专业群的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扩张外部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S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的现实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访谈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该学院专业群建设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训环境和师资队伍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并剖析了当前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当前S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专业群建设的观点不统一、协同意识淡薄、管理与运行存在困难、评价机制尚未建立、专业群的专业划分欠合理等,其原因在于:合作意识相对欠缺、对专业群建设的认识不全面、前期投入相对较少、专业群管理经验不足、创新能力较低等。通过系统剖析,本研究认为,高职院校加强专业群建设应该遵循围绕产业链建设原则、教育教学资源适应性原则、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原则,进一步畅通专业群建设路径,构建基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群和开放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培养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学团队,共建、共享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同时还要笃牢专业群建设的堡垒,加强可行性论证,加强建设区域内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联系,加强方向性指导和政策保障,加强专业群内部各专业相对平衡,加强专业群建设的监督、完善评价机制等。

张晨阳,王宁宁[7](2018)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科研状况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高等职业院校的科学研究是我国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路径出发,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开展路径及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以期展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工作状况,并做出简要述评,提出科研工作研究的创新性思考。

杨新宇[8](2009)在《新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开展的困窘及其构想》文中指出结合科研管理的工作实践,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为实证,分析了新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开展的困窘,主要存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科研工作经历欠缺、科研时间无法保证、科研整体水平较低、科研管理机制不尽合理等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科研工作开展的基本构想:明确科研定位、强化科研意识、健全科研管理机制、强化科研激励机制、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王玫武[9](2007)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之管见》文中研究说明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其科研工作比较薄弱。为此,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要坚持为教学服务,提高办学质量;要坚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方向,突出办学特色;要有创新的管理机制,提升学校的竞争力;要重视科研队伍的建设,提高科研水平。

关尚杰[10](2006)在《加强高职院校科研队伍建设的几点认识》文中指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能否快速发展,关键在于科研队伍的建设。只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科研人才,才有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和科研成果;只有重视科研队伍建设,培养具有很强科研能力的教师群体,才能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出合格的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为“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必须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科研队伍的建设。

二、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几点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几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现状的文献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数据分析
    (一)发文量分析
    (二)被引文数量分析
    (三)作者发文频数分析
    (四)期刊来源分析
    (五)研究机构分析
        1. 研究机构的发文数量
        2. 研究机构的类别
        3. 研究机构的地域分布
    (六)研究热点分析
        1. 高频关键词的可视化呈现
        2. 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七)研究内容分析
        1.1+X证书制度的相关政策解读与研究
        2.1+X证书制度背景下人才培养研究
        3.1+X证书制度背景下:教师、教学、教材“三教”改革研究
        4.1+X证书制度背景下考核培训与评价研究
        5. X证书与专业融合研究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1. 充分发挥“政行企校”多元主体协同育人作用
        2. 发挥牵头院校作用,协同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3. 加强对培训评价组织的培育、建设与监管
        4.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1+X证书的含金量及社会认可度
        5. 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学分银行和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设

(2)“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1+X证书”制度的提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存在一定问题
        (三)学者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不足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内容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理论研究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现状与问题研究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策研究
    四、文献综述
        (一)“1+X证书”制度的研究
        1.关于“1+X证书”制度提出的背景研究
        2.关于“1+X证书”制度提出的目的研究
        3.关于“1+X证书”制度内容的研究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机构研究
        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4.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三)研究述评
    五、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六、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1.收集资料的方法
        2.分析资料的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1+X证书”制度
        (二)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二、理论基础
        (一)第四代评价理论及其启示
        (二)素质教育理论及启示
        (三)多元智能理论及启示
第三章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分析框架及论证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多元与互动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纵向深化与横向扩展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灵活与客观
    (四)“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分析论证
第四章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的现状与问题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的现状
        1.政府关于“1+X证书”的规章制度基本建立
        2.培训评价组织规模不断扩大
        3.培训评价组织的遴选与管理不断完善
        4.“1+X证书”制度试点下校企合作加强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的问题
        1.校企评三方协同动力缺乏,精准培训难度大
        2.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3.高职院校实训设施有待改善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的现状与问题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的现状
        1.“1+X证书”开发领域不断扩展
        2.高职院校开始注重专业技能的评价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的问题
        1.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不够
        2.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存在一定问题
        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现状与问题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现状
        1.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素养+职业技能”的评价方法逐步完善
        2.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评价方法更加客观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问题
        1.第三方评价机构以结果评价为主,忽视综合性评价
        2.未建立完善的第三方教育评价支持体系
        3.学分互认、转换的评价方法落实不到位
第五章 德国“双元制”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借鉴与经验
    一、评价主体:德国“双元制”涉及众多相关利益主体
    二、评价内容:德国“双元制”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评价方法:德国“双元制”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第六章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策研究
    一、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
        (一)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二)完善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建设
        (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四)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作用
    二、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
        (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二)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的评价
        (三)重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
    三、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二)探索增值评价,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三)建立国家统一的“X证书”考核标准
        (四)学校学业评价与职业技能考核融合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参考文献
        着作类
        期刊类
        学位论文类
        报刊类
致谢

(4)高职院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科研能力较低的原因
    (一) 有限的科研投入时间
    (二) 缺乏科研意识
    (三) 科研能力较低
    (四) 缺乏科研氛围
二、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能力的措施
    (一) 将辅导员的工作负担减少
    (二) 将辅导员的科研意识加强
    (三) 将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提升
    (四) 积极营造科研氛围
三、结束语

(5)权力制衡视野下的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1.2.1 公办高职院校
        1.2.2 治理结构
    1.3 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2 公办高职院校基本性质和权力制衡
    2.1 公办高职院校基本性质
        2.1.1 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
        2.1.2 国家行政授权主体
        2.1.3 学术组织
    2.2 公办高职院校权力制衡
        2.2.1 权力的内涵及特征
        2.2.2 权力制衡理论概述
        2.2.3 权力制衡理论的适切性
3 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现状分析
    3.1 四川省高职教育发展概况
    3.2 四川省高职院校治理的基本情况
    3.3 公办高职院校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府校关系不协调,自主办学受限制
        3.3.2 党政分工不明确,权力边界不清晰
        3.3.3 政学关系不平衡,学术自治难实现
        3.3.4 民主监督不健全,师生权利难保障
        3.3.5 校企合作不完善,制度建设待加强
    3.4 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实施框架
        3.4.1 权力制衡: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设计原则
        3.4.2 四维制衡: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权力体系
        3.4.3 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框架设计
4 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优化设计
    4.1 建立党委主导的董事会决策制度
        4.1.1 董事会的职能定位
        4.1.2 董事会的产生方式
        4.1.3 董事会的运行方式
        4.1.4 董事会的保障措施
    4.2 探索校院(院系)二级管理体系改革
        4.2.1 管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4.2.2 大处室制:校(院)级管理机构的优化
        4.2.3 权力下移:校院(院系)管理体系的优化
    4.3 公办高职院校学术机构改革
        4.3.1 学术委员会的性质地位
        4.3.2 学术委员会的职能范围
        4.3.3 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机制
        4.3.4 学术委员会的保障措施
    4.4 公办高职院校民主管理与监督机构改革
        4.4.1 监督委员会的性质地位
        4.4.2 监督委员会的职能范围
        4.4.3 监督委员会的运行机制
        4.4.4 监督委员会的保障措施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以S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专业群建设概述
    第一节 专业群的基本特征
        一、联合性强
        二、集体效应大
        三、市场适应性强
        四、资源利用合理
    第二节 专业群建设的目标
        一、调整专业结构
        二、优化资源配置
        三、形成办学特色
第三章 S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S职业技术学院基本情况
        一、学院基本情况
        二、学院专业群设置
    第二节 S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现状
        一、S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基础
        二、S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目标
        三、S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实施
    第三节 S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问题剖析
        二、原因分析
第四章 加强S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的建议
    第一节 明晰专业群建设的原则
        一、坚持围绕产业链建设专业群
        二、坚持围绕教育教学资源适应性建设专业群
        三、坚持突出重点强化专业群特色
    第二节 畅通专业群建设的路径
        一、构建基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群
        二、建设开放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三、培养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学团队
        四、共建、共享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三节 笃牢专业群建设的堡垒
        一、加强专业群建设的可行性论证
        二、加强专业群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联系
        三、加强专业群建设的方向性指导和政策保障
        四、加强专业群内部各专业相对平衡
        五、加强专业群建设的监督,完善评价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S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专任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2 专业群建设负责人访谈提纲
致谢

(7)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科研状况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认识、思考、探索的研究
二、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三、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研究
    (一) 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相关研究
    (二)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其他相关研究
四、对高职院校科研激励的研究
五、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路径、地位与作用、价值等的相关研究
六、简要评述
    (一) 对特定类型高职院校科研状况研究较少
    (二) 高职院校科研微观层面的多维视角研究较少
    (三) 高职院校科研研究尚有领域大有潜力可挖
七、结语

(9)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之管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要坚持为教学服务,提高办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要坚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方向,突出办学特色
三、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要有创新的管理机制,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四、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要重视科研队伍的建设,提高科研水平

(10)加强高职院校科研队伍建设的几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高职院校科研队伍的现状
    1. 缺乏稳定的科研团队。
    2. 没有相对固定的研究领域。
    3. 缺乏强烈的科学研究意识。
    4. 缺乏高素质的研究群体。
    5. 缺乏科学研究的动力。
    6. 缺乏准确的科研定位。
二、加强我国高职院校科研队伍建设的几点认识
    1. 加大内部培养力度, 提高其综合科研能力。
    2. 加强科研扶持, 使其尽快脱颖而出。
    3. 注重高层次科研人员的培养, 带动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
    4. 采用“专兼结合”, 壮大科研队伍。
    5. 采用“横向联合”, 补充科研力量。
    6. 实行专项基金制度, 促进科研人员的迅速成长。
    7. 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 推动科研队伍的建设。
    8. 建立教学、科研成果的共享机制, 壮大和充实科研队伍。

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几点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现状的文献可视化分析[J]. 莫葵凤,郭进磊,阙勇平,李红梅.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 2021(02)
  • [2]“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 姜晓雷.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3]大庆火车站的老天桥[J]. 陈杰. 黑龙江档案, 2019(06)
  • [4]高职院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研究[J]. 徐姝. 高教学刊, 2019(11)
  • [5]权力制衡视野下的公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李奕.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6]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以S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曾岚.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7]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科研状况研究述评[J]. 张晨阳,王宁宁. 文教资料, 2018(16)
  • [8]新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开展的困窘及其构想[J]. 杨新宇.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 [9]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之管见[J]. 王玫武.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3)
  • [10]加强高职院校科研队伍建设的几点认识[J]. 关尚杰.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2)

标签:;  ;  

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一些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