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结构设计与应用分析

隔震结构设计与应用分析

一、隔震结构设计及应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玲飞[1](2021)在《设有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的超高层隔震建筑的地震反应分析》文中提出在国内外采用隔震技术的一些建筑遭遇到强震的考验,都表现出优越的减震效果。近几年,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隔震技术被拓广应用到高层建筑中。隔震支座具有抗拉刚度远小于抗压刚度的特点。超高层建筑因其高宽比大,当采用隔震技术时,在强烈地震动作用下,隔震支座会出现受拉破坏现象,易造成超高层建筑倾覆,阻碍了隔震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上的应用。本文通过在隔震层布置防提离抗倾覆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开展相关的研究,旨在推动隔震技术应用于超高层建筑。以西安某既有的超高层抗震建筑为基础,构建超高层建筑隔震研究方案。根据超高层隔震建筑要求隔震支座竖向承载力大,水平位移限值大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大直径叠层橡胶支座和摩擦滑板支座混用的隔震方案,并在隔震层布置防提离抗倾覆装置。建立三种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即传统抗震、无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的隔震和设有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的超高层建筑结构模型,重点研究超高层隔震建筑的防倾覆问题。采用RubberIsolator单元与Gap单元并联的方式,来模拟铅芯橡胶支座拉压刚度不一致的特性,采用Hook单元模拟防提离抗倾覆装置。根据拟建场地的地震动参数选取3组地震动记录(EL-Centro波、Ctralif波和Ren gong波),考虑多遇、设防、罕遇和极罕遇4种地震动水准进行动力分析:(1)对比分析设置防提离抗倾覆装置前后的超高层隔震建筑各支座拉应力与竖向提离变形的变化;铅芯橡胶支座与滑板支座的滞回曲线的变化;支座上部的柱底轴力与柱底剪力的变化;隔震层近端、远端两侧的位移差及翻转角的变化;(2)输入三组地震动记录计算得水平向减震系数;通过对比超高层抗震建筑和设有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的超高层隔震建筑楼层加速度放大系数、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来分析设有抗倾覆装置的超高层隔震建筑的减震效果;(3)取远源长周期地震动记录进行动力时程分析,评价地震反应特点。结果表明:(1)设置防提离抗倾覆装置后,在罕遇与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与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竖向承载力与水平向位移均满足要求;防提离抗倾覆装置在罕遇和极罕遇水准地震动下发挥了作用,采用这种装置是可行的;(2)各隔震支座的轴向拉应力与竖向提离变形均有大幅减小,铅芯橡胶支座的滞回曲线更加饱满光滑,滑板支座的滞回曲线略为紊乱;建筑的四个角部的支座水平变形轨迹一致,防提离抗倾覆装置对隔震层的水平方向变形基本没有影响;(3)设有防提离抗倾覆装置后,隔震层近端、远端两侧的位移差及翻转角均明显减小,剪力墙处下降幅度大于框架处;(4)输入三组地震波计算所得的水平向减震系数平均值较小;设有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的超高层隔震建筑相较于抗震建筑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均大幅下降,且随地震烈度增大,减震效果更明显;在远源长周期地震动记录(汶川地震发生时西安测得的原始地震动数据)作用下,隔震层满足安全性验算,能较大幅度的降低地震反应,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段案清[2](2021)在《GFRP叠层橡胶支座的隔震分析》文中指出

刘晓楠[3](2021)在《基于AP1000核电站屏蔽厂房TMD减震结构的铅基堆隔震研究》文中提出

屈魏超[4](2021)在《装配式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受力性能数值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和发展装配式建筑,目前国内的住宅类高层建筑多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所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工程领域得到迅速推广与应用。隔震技术能够通过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少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减轻地震对结构的影响,将隔震技术应用到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是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已有装配式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首先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装配式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的精细化模型。对装配式与现浇钢筋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单、双排套筒连接、连梁跨高比及隔震层刚度对装配式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装配式和现浇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的骨架曲线、刚度退化、破坏模式基本相同。然而当结构进入塑性阶段后,装配式隔震结构底部剪力墙接缝张角逐渐明显,装配式隔震结构底部三层剪力墙的纵筋屈服数量小于现浇隔震结构。随着结构位移的增大,装配式隔震结构由于接缝张角引起的顶点水平位移占比达到10%左右,装配式隔震结构的隔震层转动引起水平位移占比小于现浇隔震结构。(2)截面配筋率相同时,单排套筒连接结构的承载力低于双排套筒连接结构。当结构进入塑性阶段后,单排套筒连接结构接缝张角更加明显,底部三层剪力墙纵筋屈服数量小于双排套筒连接结构。随着结构位移增大,单排套筒连接结构接缝张角引起的顶点水平位移占比超出双排套筒连接结构约5%~15%,单排套筒连接结构的隔震层转角小于双排套筒连接结构。(3)随着连梁跨高比减小,装配式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的墙肢耦合度增加,结构承载力和层间剪力提高,墙肢及连梁破坏更加严重,墙肢内部纵筋应力增大,结构中、下部接缝位置的张角更明显,隔震层竖向变形更加均匀,隔震层转角呈下降趋势。(4)随着LRB隔震支座规格减小,隔震层竖向刚度降低,装配式隔震结构易在隔震层转换梁端部发生压弯破坏,加重上部结构塑性损伤,导致结构承载力下降,剪力墙内部钢筋应力增大,与转换梁相连的底层剪力墙接缝位置张角提高;隔震层竖向刚度越小的装配式隔震结构,其隔震层竖向变形更加不均匀,隔震层转角呈上升趋势。

莫帅高[5](2021)在《RC框架隔震结构等效线性化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能否准确预估结构非线性峰值位移响应是隔震结构等效线性化设计的关键,等效线性化分析方法可基于反应谱法有效地计算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进而加快运算的效率和提高分析的精度,从而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安全性。本文以两栋RC框架隔震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对5种隔震层等效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影响等效计算结果精度的主要因素是等效刚度、等效阻尼比的计算方法;其次,基于SDOF体系位移峰值响应一致的等效原则,建立适用于隔震结构等效线性化方法的精度评价准则;最后,面向不同实际地震波下的等效分析方法整体精度预测需求,以对隔震结构的关键地震峰值响应指标预测能力为核心目标,研究了基于不同类型地震动拟加速度反应谱的等效线性化分析方法,并在74条非脉冲地震动和59条脉冲地震动反应谱法计算结果基础上,评价了各等效方法的精度及稳定性,还分析了地震动相关特征参数对反应谱法等效计算结果的影响,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本文所选用的5种代表性隔震层等效参数计算方法,包括R-H法、ASD法、JPWRI法、G-Iwan法、Hwang法,研究它们所计算的等效参数随隔震层位移延性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延性系数需求在(30~50)时,R-H法、JPWRI法和Hwang法的等效刚度比值差距不到3%。但G-Iwan法和ASD法的比值差距最大约为15%。随着延性系数逐渐接近50时,R-H法、JPWRI法和Hwang法所算得的等效阻尼比值差距明显,最大约为10%。(2)评价基于《隔规》设计反应谱下的等效计算方法,对RC框架隔震结构分别在中、大震作用下剪力、位移响应指标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在中震下,对于隔震层位移响应指标而言,我国规范采用的R-H法预测精度最高,误差值在(6~9)%,对比Hwang法的(13~19)%优势明显。但对于层剪力、楼层位移角响应指标来说,R-H法的精度误差值在(-25~-16)%,预测能力下降明显,Hwang法精度误差在(-10~-3)%,预测能力明显提高。并且,Hwang法在大震下,对上述各响应指标的预测精度均较高,基本在10%之内。因此,在反应谱等效分析方法中采用Hwang法会得到更好的结果。(3)评价基于非脉型地震动拟加速度反应谱下的等效计算方法,对结构关键地震响应指标的预测精度,并基于74条非脉冲波的误差结果,分析地震动相关特征参数对等效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规范采用的R-H法预测响应结果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相比,误差值基本在(19~26)%,对上部结构破坏形态的重要性指标-层间位移的预测稳定性明显具有优势。Hwang法的精度误差在(16~20)%,仅从计算精度看,采用Hwang法较R-H法可以提高(4~5)%;场地类型是影响等效线性化预测关键响应精度的重要因素。土质越松软,等效线性化预测关键响应精度降低(5~15)%。(4)评价基于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拟加速度反应谱下的等效计算方法预测精度,基于59条脉冲波的误差结果,分析地震动特征参数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我国规范所采用的R-H法对于脉冲波下的结构关键响应指标预测精度误差基本在(15~20)%,较非脉冲波整体提高5%左右,对层间位移的预测稳定性依旧最好。Hwang法的精度误差在(11~17)%,整体提高4%左右;PGV/PGA、场地类型、脉冲周期均是影响等效线性化预测关键响应精度的重要因素。PGV/PGA值提高30%,等效线性化预测关键响应整体精度降低20%左右。土质越松软,整体精度降低10%左右。受脉冲周期影响,等效线性化预测关键响应精度变低,整体精度范围在(25~30)%。

张思卿[6](2021)在《基于MIDAS的塔式仿古建筑结构隔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留于世人不计其数,其中古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凝聚了古人智慧结晶。随着时代车轮的前进、人为干扰、自然灾害等因素,古建筑保护愈发艰难,因此急需采取相关措施拯救古建筑文化。仿古建筑与古建筑虽然建筑外观相同,但所使用材质和固有的复杂结构形式造就了二者抗震性能有很大的区别。当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不能适应某些工程需要时,人们便提出了“隔震”理念。因此,对塔式仿古建筑进行隔震加固研究具有很大的实际工程意义。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基础隔震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相关的学习,进而对基础隔震所使用的隔震支座的种类、作用及力学性能加以认识。同时,分析传统托换技术的利与弊,针对既有塔式框架建筑寻求一种快速托换的施工技术。通过对实际建筑结构进行简化处理得到多质点的结构模型,列出动力微分方程式进行推导求解。其次,分析对比建立五种隔震方案模型,通过引入水平减震系数,判断各隔震方案的水平地震作用比原结构所降低的程度,将减震系数作为评估上部结构隔震效果的指标,并结合层间位移、剪力、加速度、结构耗能分布等参数,选出既有塔式古建筑最优隔震方案。最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分析整体结构屈服薄弱位置,为既有塔式仿古建筑结构隔震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在不同荷载组合工况下对隔震层进行验算。判断隔震支座水平位移、支座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是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为其在隔震加固设计中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崔浩亮[7](2021)在《近断层地震下基于蛙跳-模糊算法隔震结构减震分析》文中认为提高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能力是土木工程研究的热点方向。基础隔震能有效减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但是在地震作用下隔震层的位移会明显增大,尤其在近断层地震动激励下更加严重。本文以隔震结构为研究对象,将隔震层和压电摩擦阻尼器结合起来,利用提出的蛙跳-模糊控制策略对压电摩擦阻尼器的输出电压进行实时调整,以减轻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变摩擦阻尼器的工作特点,基于蛙跳算法和模糊控制提出一种半主动控制策略,对压电摩擦阻尼器进行控制,将隔震层速度和位移输入到模糊控制器中,利用蛙跳算法优化模糊控制规则后输出控制电压,实现对压电摩擦阻尼器的控制力实时调节。(2)建立压电变摩擦阻尼器和隔震支座的力学模型以及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的理论分析模型,根据地震特征选取脉冲型、非脉冲型和远场地震动,利用提出的蛙跳-模糊控制策略对隔震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3)进行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的减震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地震作用下蛙跳-模糊控制策略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提出的蛙跳-模糊控制策略可以减少隔震层的位移和顶层加速度响应,并且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体现了较好的适应性。

武沛松[8](2021)在《大位移摩擦摆隔震结构及其抗极罕遇地震性能》文中研究指明隔震技术是结构抗震领域近半个世纪以来突出的研究成果之一,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已建成的隔震建筑大多集中在潜在地震发生区域,由于地震发生、强度和特性的不确定性,在设计基准期内隔震建筑仍可能遭受极罕遇地震的作用。隔震建筑等重要建筑为了避免结构破坏以及建筑功能丧失,其抗震需求明显高于普通建筑,增加抗极罕遇地震能力不仅能够实现日益增长的抗震需求也能够提高结构的安全储备。研究探索新的隔震方式和设计方法,既付出不大的代价、又经济有效地实现隔震结构抗极罕遇地震的性能目标是本文研究的方向和主要内容。隔震措施可以使上部结构在罕遇地震下处于弹性或轻微弹塑性状态,从而有效保护设防烈度下结构构件及非结构构件的安全,实现结构预期的抗震性能。目前对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设防地震及罕遇地震方面,对极罕遇地震下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的研究不足。研究表明,传统隔震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破坏主要是由于隔震支座变形过大引起,增加隔震支座的变形能力能够直接、有效地实现隔震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的提高。传统橡胶支座由于水平变形能力与支座刚度呈正相关,提高橡胶支座的变形能力与提高隔震效果之间存在矛盾。传统摩擦摆支座水平隔震能力能够避开竖向承载力、支座尺寸的限制,可以实现更柔的隔震层,进一步研究开发,可望实现更大水平位移的隔震层,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抗极罕遇地震的性能目标。这也是本文研究主要的切入点和相关内容。本文从大幅提高隔震层水平位移能力和隔震结构最主要失效模式“隔震层破坏”安全储备的基本目标出发,分别提出了以隔震层整层作为滑动面、整体或分块组合体作为滑块的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结构体系和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结构体系,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位移摩擦摆隔震建筑结构体系抗极罕遇地震性能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了将主体结构整体安置于一个超大半径滑动球面的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结构体系,实现了超长隔震周期和超大隔震层滑动位移;通过设计合理的摩擦系数控制隔震层的起滑和耗能,使得隔震结构具备抗远超设防烈度的极罕遇地震能力。通过上部结构在隔震层滑动面上的整体转动以及滑动面各接触位置支反力方向的不同,推导建立了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结构体系的运动方程,分析得到了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结构具有不同于传统摩擦摆隔震结构的一些力学性能:隔震结构具有刚度恒定、周期不变的特点,但是,结构隔震周期和摩擦力作用并非直接对应滑动面半径及滑动面摩擦系数;通过定义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结构等效半径和等效摩擦系数,实现了隔震结构自振周期和摩擦力作用的准确表征和计算。通过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合理设计的隔震上部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下仍能保持弹性;隔震层最大位移远超传统摩擦摆支座极限位移,极罕遇地震摩擦摆实际滑动位移远未达到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支座极限位移,且隔震层的残余位移不影响正常使用,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结构具备抗极罕遇地震的能力。2、提出通过多组上下滑动面及内部分块组合体滑块形成隔震层的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结构体系,该隔震体系使上部结构保持平动、同时隔震层具备大变形能力,可满足特殊隔震建筑对平动功能性和抗超罕遇地震安全性的需求。建立了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层的运动方程,推导得出了与隔震结构动力特性对应的等效质量、等效摩擦系数、等效地震作用等重要参数。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结构具备抗极罕遇地震能力。极罕遇地震下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上部结构能够保持弹性,楼面加速度不超过加速度敏感型构件的要求;隔震层实际地震位移远未超过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支座极限位移,震后留有残余位移的隔震层隔震能力不变。对比了整体式和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支座的适用条件,其中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支座适合对安全性需求高、允许结构出现小幅度摇摆、隔震层水平向预留足够大滑移空间的隔震建筑;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支座适合不允许出现小幅度摇摆、隔震层竖向预留足够大滑移空间的隔震建筑。3、为开展整体式和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支座底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设计了一座15层的大位移摩擦摆框架隔震结构,考虑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变形以第一振型为主,提出了采用刚体框架与橡胶支座结合模拟隔震层上部结构主振型响应的等效单自由度隔震结构体系试验模型;设计并委托加工制造了整体式和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支座,实现了隔震层的缩尺模拟。通过白噪声加载工况试验,验证了试验中对主体结构动力特性缩尺的准确性;通过有无初位移的罕遇、极罕遇地震工况试验,准确模拟了隔震层响应,验证了隔震层在极罕遇地震下具备足够的位移能力、上部结构能够保持弹性;对比有无支座初始位移的加载工况,上部结构隔震效果和在隔震层上的滑动趋势基本不变,表明震后支座残余位移对之后地震的抗震性能影响很小。通过实验精细标定了摩擦摆支座摩擦系数和隔震结构周期。隔震层响应和上部结构隔震效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4、对于高层隔震建筑,提出了每隔若干层布置一个隔震层的多层隔震结构体系,结构前几阶隔震周期均可远超地震卓越周期,大幅降低隔震结构前几阶振型的地震效应,从而大幅减小分块隔离的主体结构和整体结构的地震作用。在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多层隔震结构体系中,地震作用产生的倾覆弯矩与上部结构整体倾斜产生的弯矩方向相反,结构更不易发生倾覆。以20层的双层隔震结构为例,分析了极罕遇地震下双层隔震体系的抗震性能,得到了比底层隔震结构体系更好的隔震效果,整体抗倾覆能力提高了二倍。成功设计和完成了整体式和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双层隔震结构体系振动台试验,验证了双层隔震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下不会出现破坏,主体结构的隔震效果很好、并且没有倾覆风险。

孙猛[9](2021)在《转动地震加速度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作用可能造成结构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是倒塌,因此进行大量抗震研究并推出了抗震规范来指导结构的抗震设计。现有的抗震设计和理论研究大多是针对地震动的平动分量,而忽略了地震动转动分量对于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随着抗震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地震动转动分量的研究正日益提上日程。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转动分量及其对结构响应的研究现状,获取地震动转动分量的理论方法,利用频域法由地震动平动分量获取了转动分量加速度时程,分析转动地震加速度时程的特性。采用ABAQUS建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和隔震结构模型,对地震动平动分量和转动分量单独及耦合作用下的抗震结构和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对于8度大震输入下的抗震结构,转动分量与平动分量耦合作用下相比于平动分量单独作用下最大加速度响应的增幅达10%,最大层间位移响应的增幅达20%,最大角柱剪力的增幅达19%,转动分量作用下会使楼层扭转角响应大幅增加,大震时转动分量对动力响应的影响要大于小震的影响。对于8度大震输入下的隔震结构,转动分量与平动分量耦合作用下相比于平动分量单独作用下最大加速度响应的增幅达100%以上,最大层间位移响应的增幅达25%,最大角柱剪力响应的增幅达18%,会大幅增加尤其是结构中部楼层的扭转角响应。隔震结构对于平动分量作用下结构响应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而对于转动分量作用的减震效果较差。

余猛[10](2021)在《采用减震—隔震混合技术的超高层建筑抗震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其中分布在高烈度地区的超高层建筑也随之增加,因此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变得尤为重要。结构抗震设计常用的方法有传统抗震方法、减震或隔震方法、减震-隔震混合应用方法。目前关于结构的隔震设计与消能减震设计已有较大的发展,而减震-隔震混合应用技术仍在发展中。本文结合一栋拟建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探讨在实际工程中采用减震-隔震混合抗震技术的可能性。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用YJK软件建立三种方案的结构分析模型:方案一为传统抗震结构模型;方案二为基础隔震结构模型;方案三为减震-隔震混合应用结构模型。对三种方案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分析三种方案结构的动力特性。(2)对三种方案结构进行小震下反应谱分析、中震和大震下弹性时程分析。对比三种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分析减震-隔震混合应用技术对结构抗震性的影响,并与基础隔震技术对比。(3)根据我国结构设计规范,对三种方案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并对比三种方案的结构特性,分析三种结构的经济性。探讨隔震-减震混合应用技术优越性以及减震-隔震混合应用技术在实际工程中运用的可能性。根据上述工作,本文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小震作用时,相较于方案一,方案二与方案三的减震效果基本相同,层间位移均减少10%~30%;中震作用时,方案三的减震效果更为明显,层间位移减小45~75%;大震作用时,对于结构的1~10层,方案三减震效果更好,因隔震支座布置的不同,隔震层以上的结构方案二减震效果更好,但方案三仍有很好的减震效果。减震-隔震混合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结构抗震性能。(2)大震弹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方案三层间隔震的部分支座退出工作,导致结构减震效果降低,但由于消能减震器仍起作用,使整体结构变形仍在规范限值内。减震-隔震混合应用技术为结构提供两道安全防线,增加了结构安全性。(3)采用减震-隔震混合应用技术设计,上部结构的混凝土和钢筋用量都有明显的降低,提高了结构的经济性,因此减震-隔震混合应用技术运用于实际工程中具有可行性。

二、隔震结构设计及应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隔震结构设计及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设有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的超高层隔震建筑的地震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高层建筑基础隔震倾覆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地震反应分析的理论基础与连接单元的计算模型
    2.1 地震反应分析的理论基础
        2.1.1 地震动输入的运动方程
        2.1.2 时程分析概述
    2.2 隔震支座计算模型
        2.2.1 隔震支座分类
        2.2.2 铅芯橡胶支座的拉压刚度不一致的考虑及计算模型的构建
    2.3 防提离抗倾覆装置计算模型
        2.3.1 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的种类
        2.3.2 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的内部构造
        2.3.3 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的参数计算
        2.3.4 防提离抗倾覆装置计算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计算模型的建立
    3.1 抗震结构模型的建立
        3.1.1 工程概况
        3.1.2 地震波的选取
        3.1.3 模型建立的正确性分析
    3.2 隔震建筑分析模型的建立
        3.2.1 采用考虑拉压刚度不一致的铅芯橡胶支座简单模型
        3.2.2 隔震建筑分析模型的建立过程
        3.2.3 荷载工况的定义
        3.2.4 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的应力与变形的安全性验证
    3.3 设有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的超高层隔震建筑模型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4 设有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的超高层隔震建筑安全性验算
    4.1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验算
        4.1.1 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的安全性验算
        4.1.2 罕遇地震下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的安全性验算
    4.2 极罕遇地震作用下安全性验证
        4.2.1 极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安全性验算
        4.2.2 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防提离抗倾覆装置安全性验证
    4.3 防提离抗倾覆装置发挥作用的过程
    4.4 本章小结
5 设有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的超高层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特点分析
    5.1 地震作用下防提离效果分析
        5.1.1 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应力与竖向变形的对比
        5.1.2 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的水平变形轨迹
        5.1.3 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边角柱的柱底轴力、剪力的对比分析
        5.1.4 地震作用下隔震层近端、远端两侧的隔震支座翻转角对比分析
    5.2 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防提离效果
        5.2.1 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应力与竖向变形的对比
        5.2.2 极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的水平水平变形轨迹
        5.2.3 极罕遇地震作用下柱底轴力与柱底轴力变化
        5.2.4 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隔震层近端、远端两侧支座翻转角对比分析
    5.3 隔震层顶部与顶楼顶部侧移时程曲线对比
        5.3.1 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顶部与顶楼顶部之间的侧移时程曲线对比
        5.3.2 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顶部与顶楼顶部侧移时程曲线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设有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的超高层隔震建筑的减震效果分析
    6.1 设有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的超高层隔震建筑的水平向减震系数
        6.1.1 隔震结构与抗震结构的振型和自振周期
        6.1.2 设有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的超高层隔震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计算
    6.2 减震效果分析
        6.2.1 楼层位移
        6.2.2 楼层加速度放大系数
        6.2.3 层间位移角
        6.2.4 层间剪力
    6.3 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
        6.3.1 楼层位移
        6.3.2 楼层加速度放大系数
        6.3.3 层间位移角
        6.3.4 层间剪力
    6.4 长周期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特点
        6.4.1 长周期地震动
        6.4.2 远源长周期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装配式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受力性能数值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基础隔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装配式基础隔震结构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5.1 本文研究目的
        1.5.2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装配式与现浇钢筋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受力性能对比研究
    2.1 概述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1 灌浆套筒有限元模型
        2.2.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有限元模型
    2.3 装配式和现浇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受力性能对比分析
        2.3.1 骨架曲线及刚度退化曲线
        2.3.2 破坏模式和钢筋应力
        2.3.3 接缝处受力性能
        2.3.4 隔震层转动及受力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排和双排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受力性能对比研究
    3.1 概述
    3.2 骨架曲线及刚度退化曲线
    3.3 破坏模式和钢筋应力
    3.4 接缝处受力性能
    3.5 隔震层转动及受力性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连梁跨高比对装配式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受力性能影响
    4.1 概述
    4.2 骨架曲线及刚度退化曲线
    4.3 破坏模式和钢筋应力
    4.4 接缝处受力性能
    4.5 隔震层转动及受力性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隔震层刚度对装配式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受力性能影响
    5.1 概述
    5.2 骨架曲线及刚度退化曲线
    5.3 破坏模式和钢筋应力
    5.4 接缝处受力性能
    5.5 隔震层转动及受力性能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成果

(5)RC框架隔震结构等效线性化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不同类型地震动对隔震结构影响的研究现状
        1.2.1 近断层脉冲波下的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研究现状
        1.2.2 远场长周期地震波下的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研究现状
    1.3 等效线性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1.3.1 等效线性化的计算方法
        1.3.2 等效线性化方法的比较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等效线性化方法
    2.1 原型结构设计信息
    2.2 现有等效线性化方法的选取
        2.2.1 五种等效线性化参数计算方法的选取
        2.2.2 五种等效线性化参数的比较
    2.3 等效线性化方法精度评价准则
        2.3.1 等效线性化方法的原则
        2.3.2 等效线性化方法的精度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隔规》设计反应谱下的等效线性化分析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地震波的选取
        3.2.1 地震记录的相关具体信息
        3.2.2 7 条地震波加速度的平均反应谱
    3.3 设防地震下隔震结构关键设计指标分析
        3.3.1 隔震层最大水平位移、剪力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3.3.2 隔震上部结构楼层剪力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3.3.3 隔震上部结构层间位移角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3.4 罕遇地震下隔震结构关键设计指标分析
        3.4.1 隔震层最大水平位移、剪力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3.4.2 隔震上部结构楼层剪力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3.4.3 隔震上部结构层间位移角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非脉冲型地震动下的等效线性化分析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非脉冲型地震动的选取
    4.3 隔震结构关键地震峰值响应指标对比分析
        4.3.1 罕遇地震下隔震层最大水平位移(MBD)
        4.3.2 设防地震下上部结构的底部最大剪力(MBS)
        4.3.3 罕遇地震下上部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MIDR)
    4.4 非脉冲型地震动对等效响应结果的参数影响分析
        4.4.1 非脉冲型地震动震中距的影响分析
        4.4.2 非脉冲型地震动场地类型的影响分析
        4.4.3 非脉冲型地震动震级的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基于脉冲型地震动下的等效线性化分析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脉冲型地震动的分类及选取
        5.2.1 脉冲型地震动的分类
        5.2.2 脉冲型地震动的选取
    5.3 隔震结构关键地震峰值响应指标对比分析
        5.3.1 罕遇地震下隔震层最大水平位移(MBD)
        5.3.2 设防地震下上部结构的底部最大剪力(MBS)
        5.3.3 罕遇地震下上部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MIDR)
    5.4 脉冲型地震动对等效响应结果的参数影响分析
        5.4.1 脉冲型地震动PGA及 PGV/PGA的影响分析
        5.4.2 脉冲型地震动震中距的影响分析
        5.4.3 脉冲型地震动场地类型的影响分析
        5.4.4 脉冲型地震动震级的影响分析
        5.4.5 脉冲型地震动脉冲周期的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基于MIDAS的塔式仿古建筑结构隔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 国内外隔震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隔震技术发展与现状
        1.2.2 国内隔震技术发展与现状
        1.2.3 隔震加固技术存在的问题
    1.3 课题项目来源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钢抱箍托换技术研究
    2.1 托换技术
        2.1.1 托换技术的概念
        2.1.2 托换技术的发展
        2.1.3 托换技术的分类
        2.1.4 传统基础隔震支座的施工步骤
    2.2 钢抱箍托换技术
        2.2.1 钢抱箍节点构造
        2.2.2 钢抱箍托换施工过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隔震技术特性及设计
    3.1 基础隔震的原理
        3.1.1 基础隔震的基本概念
        3.1.2 基础隔震的基本原理
    3.2 叠层橡胶支座的概述
        3.2.1 天然橡胶隔震支座
        3.2.2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
    3.3 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
        3.3.1 形状系数
        3.3.2 竖向刚度
        3.3.3 水平刚度
        3.3.4 竖向极限抗拉承载力
        3.3.5 竖向极限受压承载力
        3.3.6 阻尼
        3.3.7 恢复力模型
    3.4 隔震结构动力分析原理
    3.5 工程概况
    3.6 隔震设计思路及计算方法
        3.6.1 隔震设计思路
        3.6.2 隔震设计方法
    3.7 隔震支座
        3.7.1 隔震支座的选择
        3.7.2 隔震支座的布置方式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分析
    4.1 非隔震模型分析
        4.1.1 YJK模型分析
        4.1.2 MIDAS元模型分析
    4.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
        4.2.1 自振周期对比分析
        4.2.2 振型对比分析
    4.3 上部结构弹性分析
        4.3.1 地震波的选择及调整
        4.3.2 结构层间剪力分析
        4.3.3 结构层间位移分析
        4.3.4 结构加速度分析
        4.3.5 结构耗能分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罕遇地震作用下动力弹塑性分析
    5.1 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
        5.1.1 耗能分析对比
        5.1.2 塑性铰状态
        5.1.3 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
        5.1.4 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性能分析
    5.2 隔震层验算
        5.2.1 校核隔震层的水平最大位移
        5.2.2 隔震支座竖向应力校核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7)近断层地震下基于蛙跳-模糊算法隔震结构减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隔震技术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模糊控制研究现状
    1.4 蛙跳算法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控制算法和半主动减震方案
    2.1 引言
    2.2 蛙跳算法
        2.2.1 蛙跳算法原理
        2.2.2 蛙跳算法实现流程
    2.3 模糊控制
        2.3.1 模糊控制原理
        2.3.2 模糊控制基本结构
        2.3.3 模糊化
        2.3.4 知识库
        2.3.5 模糊推理
        2.3.6 解模糊
        2.3.7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2.4 蛙跳-模糊控制策略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隔震结构分析模型和半主动减震算例
    3.1 引言
    3.2 铅芯橡胶支座力学模型
        3.2.1 双线性滞回模型
        3.2.2 等效线性化模型
        3.2.3 Bouc-Wen模型
    3.3 压电摩擦阻尼器
        3.3.1 压电材料特性
        3.3.2 压电陶器驱动器
        3.3.3 压电摩擦阻尼器力学模型
    3.4 隔震结构运动方程
    3.5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3.6 蛙跳-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3.7 半主动控制算例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断层地震下基于蛙跳-模糊算法的半主动隔震结构减震分析
    4.1 引言
    4.2 近断层地震动
        4.2.1 近断层地震动特征
        4.2.2 近断层地震动选取
    4.3 结果分析
        4.3.1 隔震层响应
        4.3.2 结构顶层峰值响应
        4.3.3 结构峰值层间位移
        4.3.4 结构基底剪力
        4.3.5 结构能量反应
        4.3.6 输出电压
        4.3.7 不同强度地震下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大位移摩擦摆隔震结构及其抗极罕遇地震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摩擦摆隔震支座力学性能
    1.3 摩擦摆隔震支座抗震性能
    1.4 新型摩擦摆隔震支座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结构及其抗极罕遇地震性能分析
    2.1 引言
    2.2 隔震建筑抗极罕遇地震能力与主要破坏模式分析
    2.3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提出和基本构造
        2.3.1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提出
        2.3.2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概念设计
    2.4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结构的力学模型与性能
        2.4.1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支座的等效半径
        2.4.2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支座的等效摩擦系数
    2.5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底层隔震结构抗极罕遇地震性能与参数影响
        2.5.1 主体结构的层间变形
        2.5.2 隔震支座的水平变形
        2.5.3 隔震支座的残余变形
        2.5.4 隔震结构的整体抗倾覆能力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结构及其抗极罕遇地震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支座的提出和基本构造
        3.2.1 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提出
        3.2.2 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概念设计
    3.3 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结构力学模型与性能
    3.4 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底层隔震结构抗极罕遇地震性能与参数影响
        3.4.1 主体结构的层间变形
        3.4.2 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损伤
        3.4.3 隔震支座性能及残余变形
    3.5 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与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隔震结构力学性能比较
    3.6 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与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底层隔震结构抗极罕遇地震性能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及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底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
    4.1 引言
    4.2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底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设计
        4.2.1 试验加载装置
        4.2.2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底层隔震结构设计方案
        4.2.3 振动台试验相似系数
        4.2.4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底层隔震结构比例模型设计与安装
        4.2.5 振动台试验方案
    4.3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底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
        4.3.1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底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概况
        4.3.2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底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数据分析
        4.3.3 振动台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
    4.4 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底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设计
    4.5 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底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
        4.5.1 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底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概况
        4.5.2 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底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数据分析
        4.5.3 振动台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位移摩擦摆多层隔震结构及其抗极罕遇地震性能分析与振动台试验
    5.1 引言
    5.2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多层隔震体系的提出及概念设计
    5.3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多层隔震结构抗极罕遇地震性能分析
    5.4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双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设计
    5.5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双层减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
        5.5.1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双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概况
        5.5.2 整体式大位移摩擦摆双层减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数据分析
        5.5.3 振动台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
    5.6 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双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设计
    5.7 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双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
        5.7.1 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双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概况
        5.7.2 组合式大位移摩擦摆双层减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数据分析
        5.7.3 振动台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转动地震加速度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地震的危害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转动分量的概念
        1.2.2 转动分量造成的震害现象
        1.2.3 转动分量的研究历程
        1.2.4 转动分量作用对于结构的影响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地震动转动分量
    2.1 转动分量获取方法简介
        2.1.1 弹性波动理论法
        2.1.2 两点差法
        2.1.3 基于地震仪响应的差异性的方法
    2.2 频域法理论
        2.2.1 频域法的理论推导
        2.2.2 转动分量计算公式
        2.2.3 视波速的确定
    2.3 地震动转动分量计算
        2.3.1 地震波的选取
        2.3.2 转动加速度时程计算结果
    2.4 地震动转动分量的特性分析
        2.4.1 速度脉冲
        2.4.2 位移特性
        2.4.3 频谱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3.1 ABAQUS有限元分析概述
        3.1.1 ABAQUS软件简介
        3.1.2 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理论简介
        3.1.3 建筑抗震计算分析方法
    3.2 基于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
        3.2.1 建模方式与主要流程
        3.2.2 建模的关键步骤及参数
        3.2.3 ABAQUS纤维杆件模型
    3.3 抗震结构分析模型
        3.3.1 模型基本信息
        3.3.2 抗震结构各阶振型及验证
    3.4 隔震结构分析模型
        3.4.1 隔震支座选型和布置
        3.4.2 隔震结构动力特性及验证
        3.4.3 隔震层的验算
    3.5 分析工况设置与结构响应评价指标
        3.5.1 分析工况设置
        3.5.2 结构响应评价指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转动分量作用下的抗震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4.1 加速度响应分析
    4.2 层间位移响应分析
    4.3 层间扭转角响应分析
    4.4 柱端剪力响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转动分量作用下的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5.1 加速度响应分析
    5.2 层间位移响应分析
    5.3 层间扭转角响应分析
    5.4 柱端剪力响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采用减震—隔震混合技术的超高层建筑抗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工程抗震的发展
        1.2.1 传统抗震方法
        1.2.2 结构振动控制方法
    1.3 结构消能减震组合体系的概述
        1.3.1 结构消能减震
        1.3.2 结构隔震概述
        1.3.3 结构减隔震混合体系应用概述
    1.4 减隔震混合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意义
2 减震与隔震装置
    2.1 减震与隔震装置的种类
        2.1.1 隔震装置的分类
        2.1.2 消能减震器的分类
    2.2 减隔震装置的参数
        2.2.1 铅芯橡胶支座参数
        2.2.2 粘滞阻尼器参数
    2.3 本章小结
3 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方案对比
    3.1 工程概况
    3.2 结构方案
        3.2.1 方案一
        3.2.2 方案二
        3.2.3 方案三
    3.3 三种方案结构体系的模态分析
        3.3.1 自振周期对比
        3.3.2 振型图对比
    3.4 三种方案的小震反应谱分析
        3.4.1 层间位移对比
        3.4.2 层间剪力对比
    3.5 中震作用下动力时程分析
        3.5.1 地震波的选取
        3.5.2 层间位移对比
        3.5.3 层间剪力对比
    3.6 大震作用下弹性时程分析
        3.6.1 层间位移对比
        3.6.2 层间剪力对比
    3.7 本章小结
4 三种方案的结构设计
    4.1 方案一结构设计
        4.1.1 结构超限分析
        4.1.2 结构设计
        4.1.3 小震反应谱分析
        4.1.4 中震分析
        4.1.5 大震弹塑性分析
    4.2 方案二结构的设计
        4.2.1 上部结构设计
        4.2.2 小震反应谱分析
        4.2.3 大震弹塑性分析
    4.3 方案三结构的设计
        4.3.1 分析方法
        4.3.2 结构设计
        4.3.3 小震反应谱分析
        4.3.4 大震弹塑性分析
    4.4 三种方案的结构设计对比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隔震结构设计及应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设有防提离抗倾覆装置的超高层隔震建筑的地震反应分析[D]. 孙玲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GFRP叠层橡胶支座的隔震分析[D]. 段案清.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3]基于AP1000核电站屏蔽厂房TMD减震结构的铅基堆隔震研究[D]. 刘晓楠.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4]装配式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受力性能数值分析研究[D]. 屈魏超.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5]RC框架隔震结构等效线性化分析方法研究[D]. 莫帅高. 北京建筑大学, 2021
  • [6]基于MIDAS的塔式仿古建筑结构隔震性能研究[D]. 张思卿.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1(01)
  • [7]近断层地震下基于蛙跳-模糊算法隔震结构减震分析[D]. 崔浩亮. 燕山大学, 2021(01)
  • [8]大位移摩擦摆隔震结构及其抗极罕遇地震性能[D]. 武沛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9]转动地震加速度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研究[D]. 孙猛.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10]采用减震—隔震混合技术的超高层建筑抗震分析[D]. 余猛.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隔震结构设计与应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