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问题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从环境问题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一、从环境问题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孟凡敏[1](2021)在《高中地理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的合理设计和应用能够提高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效率,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应用课堂中学习的地理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应用导学案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结合,做到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以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为例,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梳理了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进行整理,通过访谈法总结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通过案例分析法对遴选的12个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从中总结出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的设计策略;设计了三个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案例;将笔者设计的一个导学案案例进行实施并总结出实施策略。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第一,根据访谈高三地理教师,提出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并且针对2019年人教版地理教材,将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内容系统化。第二,设计了由前测评析、考情分析、学习目标、学法指导、课前梳理、课堂探究、课后反馈七个环节组成三个导学案案例(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区域发展类),笔者从案例分析启示和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总结出:根据课前检测了解学情;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考情分析;基于课程标准和学情的学习目标制定;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学法指导;采用以图串知的形式梳理基础;创设真实情境,设计问题链条形式激活地理知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内化地理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总结反思;以学生为中心的梯度性习题反馈;设计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十条设计策略。第三,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实践,归纳出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学的三条实施策略,分别为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开展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学活动的基础;课堂探究是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学活动的关键;课后反馈的总结和评价是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导学案的升华。

朱美蓉[2](2021)在《拉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微更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活动发生巨大变化,村落公共空间也在变化;面对千村一面、老龄化、空心化、环境污染等现象,有必要微更新与活化村落公共空间。本文目的是提升空间品质,满足人的行为活动需求;活化非遗,使空间成为人性化场所,延续文脉;使其成为安全、健康、具有韧性的公共空间等。本论文主要研究历史文化语境下的行为活动与公共空间类型;运用形态类型学、场所精神、环境行为学、空间句法、生态友好、微更新等多个理论,即从形态类型、文化、以人为本、空间逻辑、生态等角度,初步提出拉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要点与策略。本文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为文献梳理、背景。第二章村落的影响因素,从形态、物质空间、行为活动方面建构藏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类型。第三章调研分析,首先、采用PSPL公共空间公共生活法调研公共空间;运用层级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分析村民行为活动特征及其在物质、社会、精神方面的需求。其次、纵向分析村落历史演进特征,横向分析物质与非物质要素特征;采用空间句法进行凸空间与轴线分析。最后、提出村落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如周围环境,风貌、设施、历史保护,社会网络、非遗节日、管理等方面问题。第四章策略,首先、总结微更新规律与动力机制、原则等;村落公共空间微更新内容包括空间层次、内容、要素、手法、主体及动因、评估策划等方面。通过植入功能、置换空间、重构网络、文化触媒等方式,解决物质空间与行为需求间的矛盾。其次、总结微更新设计要点及策略:从形态类型学角度分析文脉与原型,提出点线面微更新要点。从场所精神角度对文化型公共空间提出文化认同感、场所与乡土记忆、可识别性与风貌等微更新要点。从环境行为学角度对休闲型公共空间提出以人为本与空间活力、非遗活化、安全防卫、休闲娱乐观光等;如根据不同年龄提出儿童友好、适老化、宜居等微更新要点。从空间句法角度对设施型公共空间提出基础设施的可达性与村落的中心性等微更新要点。从生态友好角度对防灾型公共空间提出绿色低碳、防灾避难等微更新要点。从乡村振兴、沟通规划方面提出村落治理等要点。第五章达东村、吞达村微更新案例研究。

马晓聪[3](2021)在《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公共图书馆功能的多元化,传统阅览空间无法满足读者日益丰富的阅览行为模式,因此需要泛阅览空间来满足读者对行为模式的不同选择。对泛阅览空间的研究,旨在营造适合读者多元阅览行为的空间环境。本文以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运用环境行为学的行为观察法、认知地图法以及公共意向图法等调查与研究方法,对读者行为与泛阅览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对京津冀地区公共图书馆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传统公共图书馆、当代公共图书馆和改造后公共图书馆进行对比归纳,分析总结传统公共图书馆中阅览空间的现存问题和当代图书馆中泛阅览空间的优势,探讨泛阅览空间在公共图书馆中的重要地位。此外,依据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泛阅览空间中读者的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通过记录读者停留点的疏密程度,得到受读者欢迎的泛阅览空间停留节点位置。同时调查读者对于泛阅览空间形象和场所精神的认知,进一步研究影响读者对空间认知度的要素,深入剖析读者行为与泛阅览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前期对行为与空间之间的研究结果,运用环境行为学的分析方法,从空间的位置、平面形式、空间界面、色彩质感、光环境以及景观等层面探讨读者对泛阅览空间的体验和认知,得出泛阅览空间的设计策略。以突显泛阅览空间的重要性,促使建筑师更加关注泛阅览空间在公共图书馆中的价值,也为未来公共图书馆空间设计提供多角度的思考方向。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根据读者的行为心理来营造满足读者需求的泛阅览空间环境。在环境行为学理论指导下,针对泛阅览空间的不同层面提出设计策略,使泛阅览空间更符合读者的需求,提高读者对空间的认知度。进一步增强公共图书馆的空间活力,为今后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的设计提供更广泛的参考资料。

董瑞伶,高振奋,李慧敏[4](2020)在《高中地理跨学科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以“从小麦种植看人地关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春季因新冠疫情全国中小学延期开学,线上教学、专题复习成为疫情早期北京地区新的教学模式和内容,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整合新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发现新问题、提升新能力。基于地理核心概念"人地关系"设计的"从小麦种植看人地关系"单元复习,用地理视角梳理我国小麦种植的时空演化过程,综合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小麦种植面积和规模变化的原因,揭示小麦种植历程体现的人地协调发展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科综合能力,领悟人地协调内涵,彰显地理学科价值,对学生的素养发展和教师的业务能力有整体的促进作用,并对后期必修二的学习起到温故知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孙莞[5](2020)在《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活力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北严寒城市受到极端气候制约,城市冬季环境视觉效果单一乏味、景观的冬季特征不明显、景观系统脆弱不可持续、居民冬季活动受限。这也或多或少地导致了东北严寒城市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冬季活力不足,城市文化不突出等城市问题,这些城市的综合问题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本文以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为研究主体,以改善冬季景观的品质为目标,研究冬季景观的活力性。以期改善东北严寒城市的冬季景观,以景观的手段综合缓解东北严寒城市的诸多问题。论文以活力论为研究的切入点,基于相关理论基础,延伸至生命系统、连接理论,以学科交叉的方法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论文对东北严寒城市冬季景观进行调研,包括线上与线下的问卷调查、访谈与连续的参与式观察。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梳理与定性的分析可以找出人们冬季在城市公园中的行为模式与东北严寒城市公园冬季景观的现存问题;采取数据的定量分析,可以找到阻碍人们冬季活动的因素以及不同的群体对于冬季景观的行为需求;发现特定空间的特征,进而推演出冬季景观的活力;根据景观活力,建立冬季景观评价体系模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的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既是独立的生命系统,也是作用于人和城市之间的系统,城市、景观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正是景观活力的来源。研究基于冬季景观综合调研的结论,对应生命系统的目的性以及景观的构成要素提出了冬季景观的三个活力:景观空间的支撑力、功能的凝聚力、形式的吸引力。论文分别阐述了三个方面的活力在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中的价值体现。冬季景观空间的支撑力可以给景观在冬季支持人们的行为提供空间结构基础,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冬季出行网络。功能的凝聚力是景观支持人行为的活力,对人们行为的凝聚力体现在功能的季节性转换上,在满足人们冬季使用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冬季景观形式的吸引力是景观冬季的视觉活力体现,提升冬季景观的视觉活力可以强化严寒城市冬季景观的特色。景观想要对城市有所表达,需要以人们可解读的方式呈现,通过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连续的体验来完成,着重体现严寒城市的特征与文脉,彰显城市的特异性。这些都融入在了景观的空间、功能与形式中,这三个活力从不同的维度上,共同驱动着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的综合改变。寻找冬季景观活力的体现形式,才能从根源上提升严寒城市公共空间的冬季景观品质、提升严寒城市居民冬季的生活质量,进而促进严寒城市的文化传播、强化严寒城市的形象,达到借助景观提升城市综合活力的目的。

张贝丽[6](2020)在《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岩佐茂是日本当代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其环境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他结合日本现实环境问题,通过对西方主流环境伦理思想的反思与批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审视。他认为,环境问题实质上体现为人的经济活动方式问题。为此,他主张探寻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构建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相统一的环境伦理学。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共生观、环境正义观、环境实践观、可持续发展观等思想的提出,充分揭示了岩佐茂环境思想中蕴含的深厚的伦理意蕴。因此,深入研究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有助于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构筑环境伦理维度,进而对探析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源及解决途径有所裨益。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文本解读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对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阐释和评析。基本内容由绪论、七章系统性论述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创新之处及目的和意义。第一章系统梳理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一方面,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以及日本国内高速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严重产业公害等现实问题,为岩佐茂关注环境问题及其中涉及的社会性因素提供了社会历史背景。另一方面,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世界范围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及其生产方式的批判以及日本环境伦理学的整体主义立场等,为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二章明确指出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岩佐茂通过对学界关于自然道德地位论证的辩证思考,确立了超越中心之争的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立场。在这一逻辑前提下,他展开了对环境问题中存在的价值问题以及环境问题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经济活动等的思考,形成了岩佐茂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正义、构建合理的实践方式以及达成人、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指向的环境伦理思想。第三章深入分析了岩佐茂的人与自然共生观。岩佐茂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中建立起人与自然共生的研究视角。人与自然共生的整体主义实质,不仅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纷争,合理地将人的道德关怀扩展至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选择,而且凸显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向,试图通过纠正人对待自然的方式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共生。第四章全面考察了岩佐茂的环境正义观。岩佐茂通过对现存的环境不公正问题的分析,深入挖掘出环境不公正的根本原因,提出通过明确环境责任、抑制资本逻辑、构建生态社会主义来实现环境正义,展现出他将分配性正义和生产性正义、制度变革和价值批判相统一的环境正义向度。第五章合理诠释了岩佐茂的环境实践观。“资本逻辑”和“生活逻辑”是岩佐茂环境实践观的核心概念。岩佐茂通过辨析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实质,进一步明确了资本逻辑、生活逻辑与环境保护的深层关系,进而提出其超越资本逻辑、遵循生活逻辑的环境实践观。第六章深刻论证了岩佐茂的可持续发展观。岩佐茂主张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的环境伦理思想,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蕴的诠释,论述了以人与自然共生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环境正义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以生活逻辑确保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脱离异化的工业化以及构建环保型循环社会等现实路径。第七章简要评析了岩佐茂的环境伦理思想,并指出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启示。岩佐茂的环境伦理思想深化了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加强了环境伦理的实践指向,对现实问题解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我国正处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阶段,通过汲取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共生观、环境正义观、环境实践观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先进性观念,进而对我国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文化、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伦理规范、超越资本逻辑的生态伦理理路以及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目标等,具有一定的启示。结语部分总结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整体性、社会性与实践性特质,并指明论文回应了一些学界对岩佐茂的误解,为今后的岩佐茂人物思想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进而提出今后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其背后蕴含的日本环境伦理学理论特质以及与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特质的对比研究。

卢梦寒[7](2020)在《环境行为视角下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青杠树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然而,农村地区发展相对缓慢,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短缺、经济落后、乡村面貌衰败等多方面问题。针对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不仅要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同时也需要促进产业构成升级,在农业的基础上引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乡村旅游正是推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第一产业产出值的有效途径之一。旅游型新农村社区正是在此大背景下产生的,对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进行探讨,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游客提供优质的乡村旅游体验,进而促进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的研究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为基础性研究。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释义,其次概述了旅游型农村社区、环境行为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范围、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为环境行为理论基础研究,概括阐述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环境行为理论研究内容及方法,分析了环境行为理论与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研究的契合点。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为解析性研究。在环境行为理论基础上,对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环境和行为活动进行解析。第三章从文脉环境、现象环境两个维度对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进行解析。对于文脉环境,从气候地理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对于现象环境,以城市意象理论为参考,提出了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环境构成五要素:空间边界、路径空间、节点空间、景观设施、生活情景。第四章从行为角度分析了人们在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内的活动需求、功能需要与活动内容,归纳分析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行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行为活动的因素。第三部分(第五章、第六章)为案例分析与策略研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以青杠树社区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分析。总结提出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存在的现状问题,以环境与行为适应为设计原则,分别从全域空间规划整合,路径系统组织贯通,节点空间场所营造,景观设施适应设置、乡土地域文化表达五个方面细化相关行为活动需求提出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范菲[8](2020)在《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陕北佳县村落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推行,我国村落赢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在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与矛盾,村落公共空间活力衰退,缺乏人性化设计,模式化等问题层出不穷。公共空间承载着村落重要的物质环境同时也反映出村民的行为特征及日常生活,因此组织构建好公共空间对于村落发展起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陕北佳县地区七个发展程度不同的村落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赤牛坬村,神泉村、沙坪上村、木头峪村、陈家焉村、吴家山村、峪口村。通过环境行为、环境需求等相关理论的指导,对村落公共空间进行现状调研并观察村民行为活动方式与空间环境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出村落公共空间景观存在的现状问题。包括公共空间分布不合理、连接性差、功能单一化、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完整、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基于前期对人群的行为、心理及空间文化内涵作出的相关调查研究,提出了发扬地方性公共空间的地域化原则、协调自组织公共空间的耦合性原则、创造精细化公共空间的需求性的原则。总结出公共空间相关设计策略,首先,公共空间应当进行空间的织补。包含布局与层次,功能与尺度、序列与节奏;其次,补充景观设施。提出从整体性、延续性、渗透性的进行景观设施设计的补充;再次,增添实体要素,包括丰富植物绿化、材质铺装、雕塑小品;最后,凝练传统文化的特质,分别阐述了文化应成为村落建筑、公共空间、道路、河道、乡土植物设计的基底。第五部分以峪口村为例进行村落公共空间设计,根据策略指导织补村落公共空间景观布局,通过不同区域进行各个节点公共空间设计。希望以上措施可以对村落公共空间建设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邓宜丹[9](2019)在《李传锋的动物叙事小说研究》文中指出动物叙事小说作为生态文学的一部分,大都以“动物看人”的叙事视角,艺术再现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行为的乖谬,及其由于破坏生态平衡招致的各种生态灾难威胁的现实性,从而表达出作家对各种人性之恶的批判,对于人类未来不容乐观的发展前景的忧患。动物叙事小说随着我国生态文学的兴盛,终于厚积薄发在新世纪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李传锋作为杰出的生态文学作家,在其三十多年来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叙事小说。李传锋在创作这些小说时,始终从自己熟悉的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现实出发,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生态文明,依民族文化之根寻觅现代文明之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值得深入研究。本论文在充分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李传锋的动物叙事小说进行了理论总结。第一章《李传锋的动物叙事小说》对李传锋动物叙事小说进行了历时性的梳理。“动物叙事”这个概念关涉小说的叙事内容与形式。首先可以明确的是动物叙事小说中文本的叙事肯定与动物相关,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动物在不同叙事风格的动物叙事小说文本中的重要性是不尽相同的。根据动物在小说主题表达中的重要性与所发挥的作用大小的差异性,大致可细分为四种情况。李传锋的动物叙事小说的创作成功得益于故乡山川风物的启发与土家文化的滋养,作家的动物叙事小说在1989年之后日益炉火纯青,到目前为止作家创作了《退役军犬》《最后一只白虎》《红豺》等经典作品。第二章《李传锋动物小说叙事分析》从小说叙事的表层语法、深层语法与叙事特点这三个维度总结了李传锋动物叙事小说的艺术特色。李传锋动物叙事小说的表层叙事语法可归结为:叙事注意细节真实的经营,小说的审美代入感很强;擅长用调动各种艺术手法描述动物形态的外在美,以形写神间接揭示动物丰富的精神世界;善于描写动物心灵世界的美好,小说文本能带给人们无尽的审美想象。李传锋动物叙事小说的深层叙事语法是反人类中心主义的众生平等的生态伦理的创作立场;人与动物二项对立的小说内容组织原则;“动物看人”的小说叙事视角与叙事主体。李传锋动物叙事小说由于重视了叙事的经营,所以叙事很有特色。具体说来,其叙事特点为归纳为具有将作家自觉的生态意识蕴藏在具有“物性真实的”动物形象描写和塑造中,写出动物在生态日益恶化的当下生存的艰难以及让人黯然神伤的悲剧命运。第三章《李传锋动物叙事小说的文化意蕴》总结了小说所蕴含的生态文化价值立场与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蕴。李传锋动物叙事小说艺术地再现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所独有的生态文化价值立场:万物有灵的生命敬畏意识,善待万物的自律意识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想。小说的民族文化审美意蕴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作家在描写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念;其次作家通过回顾人类历史中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反思了特定历史时期生态灾难爆发的深层原因;最后作者通过动物叙事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论文结语部分总结了李传锋的动物叙事小说的艺术成就、重要意义和对未来的影响。李传锋动物叙事小说传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愤慨以及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的吁请。李传锋的动物叙事小说丰富了生态文学的创作方法,为生态文学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全球正面临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人类社会只有落实生态中心的科学发展观,选择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冲突。李传锋的动物叙事小说提出人类应该通过文明的教化,人性之善的揄扬,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新秩序的主张,这种看法对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姜钧文[10](2019)在《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以张家港市南横套河滨水绿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日益显现,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出行。随着滨水绿道建设的爆发式发展,人们期待一种集休闲、游憩、健身、通勤于一体的出行方式来改变目前的困境。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是以滨水绿道为依托,通过慢行路径将城市水系沿线的绿地、居住区、广场、商业街等串联起来的线性开放空间。其内部以慢行方式为交通形态,配有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供使用者进行娱乐、交往、通勤、游憩等一系列通勤性和休闲性慢行活动。不仅可以为慢行提供户外活动的空间场所,还能够对城市慢行交通进行有效的补充。因次,加强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设计正是解决目前困境的不二选择。本文以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其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明确其基本内涵。通过对内部慢行者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分析,阐明慢行空间设计的要点。并从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各选取一个相关的优秀案例进行实地考察,运用PSPL(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调查法对其慢行空间现状布局、使用情况以及慢行者的使用需求进行共性和差异性分析,总结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设计的方法内容。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的优秀案例进行策略性学习,从而得出基于慢行空间的滨水绿道景观设计的普遍适用的六条原则与六条策略。其中,构建完整的慢行体系,设置便捷的服务设施、利用多元元素丰富景观风貌是基础性要求,传承地域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景观交互是对城市发展、满足大众心理需求更高层次的策略。最后,以张家港市南横套河滨水绿道慢行空间景观设计为项目实践,对所得结论进行佐证。本文力求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扎实的调研数据和大量的案例学习作为指导,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滨水绿地慢行空间景观设计,期待日后能为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设计实践提供借鉴之处。

二、从环境问题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环境问题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地理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二、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整理和复习策略分析
    (一)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整理
    (二)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调查与分析
三、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案例分析
    (一)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案例分析说明
    (二)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启示
四、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案例设计
    (一)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案例组成
    (二)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案例设计—以《农业区位》为例
    (三)高三地理一轮导学案设计策略
五、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实施
    (一)“农业区位”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学实施
    (二)开展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学实施策略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案例设计
附录2:高三地理教材知识系统
附录3:高三地理一轮导学案案例分析表
致谢

(2)拉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微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存的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4 理论基础
        1.4.1 形态类型学
        1.4.2 场所精神
        1.4.3 环境行为学
        1.4.4 空间句法
        1.4.5 微更新
    1.5 研究对象与框架
第二章 西藏拉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影响因素及类型
    2.1 西藏拉萨传统村落社会文化环境与影响因素
        2.1.1 宏观层面
        2.1.2 中观层面
        2.1.3 微观层面
    2.2 拉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类型
        2.2.1 按形态分类
        2.2.2 按物质空间分类
        2.2.3 按活动空间分类
    2.3 小结
第三章 拉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调研与分析
    3.1 拉萨传统村落调研
        3.1.1 调研对象与方法
        3.1.2 评价指标
        3.1.3 行为特点
        3.1.4 需求调查
    3.2 拉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分析
        3.2.1 历史演进
        3.2.2 物质要素
        3.2.3 非物质要素
    3.3 拉萨传统村落空间句法分析
    3.4 拉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现状问题
        3.4.1 村落与周围环境现状问题
        3.4.2 公共空间现状问题
    3.5 小结
第四章 拉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
    4.1 微更新建议
        4.1.1 微更新启示
        4.1.2 规律动力机制
        4.1.3 微更新原则与实施路径
    4.2 拉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微更新内容
        4.2.1 空间层次
        4.2.2 重点内容
        4.2.3 要素
        4.2.4 手法
        4.2.5 主体、动因、评估策划
    4.3 拉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
        4.3.1 基于形态类型学的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文脉与原型
        4.3.2 基于场所精神的文化型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归属感与特色
        4.3.3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休闲型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以人为本、活力
        4.3.4 基于空间句法的设施型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可达性与中心性
        4.3.5 基于生态友好的防灾型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
        4.3.6 村落公共空间治理——乡村振兴与沟通规划
    4.4 小结
第五章 拉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微更新案例
    5.1 达东村案例
        5.1.1 概况与现状问题
        5.1.2 微更新与精细化设计
    5.2 吞达村案例
        5.2.1 概况与现状问题
        5.2.2 微更新与精细化设计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致谢

(3)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1.1.3 公共图书馆空间发展历程
        1.1.4 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的研究现状
    1.2 研究的概念、对象及范围界定
        1.2.1 基本概念
        1.2.2 研究对象界定
        1.2.3 调研对象的选取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1.3.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2 调查方法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框架
    1.5 创新点
第2章 环境行为学理论与方法解析
    2.1 环境行为学的概念与意义
        2.1.1 环境行为学概念
        2.1.2 环境行为学意义
        2.1.3 环境行为学在建筑学空间设计中的指导意义
    2.2 环境行为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2.2.1 环境行为学的发展历程
        2.2.2 环境行为学的研究现状
    2.3 环境行为学的主要理论
        2.3.1 格式塔知觉理论
        2.3.2 生态知觉理论
        2.3.3 认知地图理论
    2.4 环境行为学在阅览行为中的表现
        2.4.1 行为与环境
        2.4.2 阅览行为与环境
        2.4.3 领域性与阅览行为
        2.4.4 微观空间与阅览行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津冀地区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的调研
    3.1 实地调查概况
        3.1.1 实地调查范围与数量
        3.1.2 现场调研的目的与内容
    3.2 传统公共图书馆阅览空间调研
        3.2.1 与门厅结合的泛阅览空间
        3.2.2 与走道结合的泛阅览空间
        3.2.3 与庭空间结合的泛阅览空间
        3.2.4 调研现状问题分析归纳
    3.3 当代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调研
        3.3.1 河北省图书馆
        3.3.2 首都图书馆二期
        3.3.3 天津市图书馆
        3.3.4 唐山市图书馆
        3.3.5 衡水市图书馆
        3.3.6 调研现状结果分析归纳
    3.4 改造后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调研
        3.4.1 石家庄市图书馆
        3.4.2 调研现状结果分析归纳
    3.5 京津冀地区公共图书馆调研结果的归纳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读者在泛阅览空间中的行为模式和空间认知研究
    4.1 读者的行为模式
        4.1.1 泛阅览空间的使用主体
        4.1.2 读者的行为内容
        4.1.3 读者的行为特点
    4.2 读者处于泛阅览空间环境中的心理需求
        4.2.1 读者的心理需求层次分析
        4.2.2 读者心理需求对泛阅览空间的影响
    4.3 读者在泛阅览空间中的停留节点
        4.3.1 读者的停留行为习惯
        4.3.2 读者在不同泛阅览空间中的停留节点位置分析
        4.3.3 不同泛阅览空间停留节点的位置归纳
    4.4 读者对场所精神的认知分析
        4.4.1 场所精神的概念及形成条件
        4.4.2 读者对泛阅览空间效果的认知
        4.4.3 读者的泛阅览空间形象的认知
        4.4.4 泛阅览空间场所精神认知的总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京津冀地区公共图书泛阅览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5.1 泛阅览空间的位置和平面形式设计
        5.1.1 与门厅结合的泛阅览空间
        5.1.2 与走道结合的泛阅览空间
        5.1.3 与庭空间结合的泛阅览空间
        5.1.4 泛阅览空间位置和平面形式设计策略
    5.2 泛阅览空间的空间界面及色彩质感设计
        5.2.1 空间的边界效应
        5.2.2 泛阅览空间的空间界面
        5.2.3 空间界面的色彩质感设计
        5.2.4 泛阅览空间空间界面及色彩质感设计策略
    5.3 泛阅览空间的光环境设计
        5.3.1 光环境与人体知觉
        5.3.2 泛阅览空间的光环境分析
        5.3.3 泛阅览空间的光环境设计策略
    5.4 泛阅览空间的景观环境设计
        5.4.1 泛阅览空间内景观的作用
        5.4.2 泛阅览空间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5.5 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的设计要点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1.1 附录1
    1.2 附录2

(4)高中地理跨学科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以“从小麦种植看人地关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单元教学设计
    1.教学主题的选取
    2.教学目标的制定
    3.教学素材的收集
    4.教学内容及环节的设计
二、单元教学实施过程
    1.介绍中国小麦种植历程,提出地理问题
    2.拆分问题,形成思路
    3.探究先秦时期我国小麦种植规模和面积较小的原因
        (1)探究先秦时期我国小麦种植规模和面积较小的自然原因
        (2)进行古今气候对比,验证分析的科学性
        (3)分析先秦时期粟成为北方主要粮食作物的原因
        (4)介绍前秦时期我国小麦种植规模和面积较小的人文原因
        (5)透过早期小麦种植,揭示人地关系内涵
    4.探究秦汉以后我国小麦种植规模和面积逐步扩大的原因
        (1)黄河下游小麦广泛种植的地理背景
        (2)黄河下游小麦广泛种植的原因
        (3)黄河下游小麦广泛种植的有利条件
        (4)透过后期小麦种植,揭示人地关系内涵
        (5)对比负面案例,深化人地观念
    5.认识过往,展望未来
三、单元教学的感悟和反思
    1.跨学科单元教学主题选择
    2.跨学科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3.线上教学与未来教学
    4.未来教师专业发展

(5)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活力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气候背景
        1.1.2 经济背景
        1.1.3 文化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严寒城市
        1.3.2 公共空间
        1.3.3 冬季景观
        1.3.4 景观活力
        1.3.5 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冬季景观的活力性阐释
    2.1 冬季景观活力研究基础
        2.1.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2 研究范畴与概念
        2.1.3 活力与景观活力
    2.2 冬季景观的活力聚焦
        2.2.1 冬季景观的生命系统
        2.2.2 冬季景观的活力维度
    2.3 冬季景观的活力目标
        2.3.1 景观的适应能力
        2.3.2 景观的释放能力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严寒城市冬季景观现状研究
    3.1 冬季景观使用调查
        3.1.1 问卷调研
        3.1.2 参与观察
        3.1.3 数据分析
    3.2 冬季使用地点分析
        3.2.1 公共空间聚焦
        3.2.2 活力场地聚焦
    3.3 冬季人群需求聚焦
        3.3.1 以群体特征划分
        3.3.2 以行为类型划分
        3.3.3 需求归纳
    3.4 问题梳理
        3.4.1 布局问题
        3.4.2 使用问题
        3.4.3 视觉问题
    3.5 活力的目标重构
        3.5.1 空间的支撑力
        3.5.2 功能的凝聚力
        3.5.3 形式的吸引力
    3.6 活力的激发原则
        3.6.1 适应性原则
        3.6.2 复合性原则
        3.6.3 补充性原则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冬季景观空间的支撑力
    4.1 空间的适应性选择
        4.1.1 依托人口
        4.1.2 依托微气候
        4.1.3 依托公共建筑
        4.1.4 分化与重组
    4.2 空间的内部结构
        4.2.1 布局方式
        4.2.2 空间关系
        4.2.3 空间的冗余
    4.3 空间的连接
        4.3.1 实的连接
        4.3.2 虚的连接
        4.3.3 连接织网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冬季景观功能的凝聚力
    5.1 冬季功能的强化
        5.1.1 功能的顺应
        5.1.2 功能的转换
        5.1.3 功能的复合
    5.2 冬季活动的吸引
        5.2.1 制造人群聚集
        5.2.2 增加景观互动
        5.2.3 强化冬季体验
    5.3 精神需求的满足
        5.3.1 唤醒居民集体记忆
        5.3.2 自我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冬季景观形式的吸引力
    6.1 吸引的理论依据
        6.1.1 自然法则
        6.1.2 喜爱模型
        6.1.3 透镜理论
    6.2 冬季景观审美偏好
        6.2.1 冬季景观分类
        6.2.2 冬季的吸引点
    6.3 冬季审美透镜模型
        6.3.1 冬季特色
        6.3.2 视觉丰富
        6.3.3 景观趣味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冬季景观活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7.1 指标体系释义与评价标准
        7.1.1 空间支撑力评价
        7.1.2 功能凝聚力评价
        7.1.3 形式吸引力评价
    7.2 数据分析
        7.2.1 项目分析
        7.2.2 信度检验
        7.2.3 效度检验
        7.2.4 验证性因素分析
    7.3 评价体系构建
        7.3.1 变量计算
        7.3.2 指标权重计算
        7.3.3 模型构建
        7.3.4 模型验证
    7.4 冬季景观活力提升的途径
        7.4.1 冬季景观活力提升原则
        7.4.2 冬季景观活力提升策略
        7.4.3 冬季景观要素设计要点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形成
    1.1 时代背景
        1.1.1 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
        1.1.2 高速工业化发展与日本“产业公害”
    1.2 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思想
        1.2.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1.2.3 日本环境伦理学
        1.2.4 宫本宪一的“生产关系说”
    小结
第2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
    2.1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逻辑前提
        2.1.1 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2.1.2 对自然价值论的质疑
        2.1.3 对“中心之争”的超越
    2.2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理路
        2.2.1 环境问题的反价值性
        2.2.2 环境问题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2.3 环境问题和经济活动的辩证关系
    2.3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目标指向
        2.3.1 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
        2.3.2 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正义
        2.3.3 构建合理的环境实践
        2.3.4 达成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小结
第3章 岩佐茂的人与自然共生观
    3.1 岩佐茂人与自然共生观的主要内容
        3.1.1 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
        3.1.2 人与自然共生的形成
        3.1.3 控制自然的实质在于人对待自然的合理方式
    3.2 岩佐茂人与自然共生观的理论特质
        3.2.1 整体主义的研究视角
        3.2.2 以差异性为前提的共生价值向度
        3.2.3 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向
    小结
第4章 岩佐茂的环境正义观
    4.1 岩佐茂环境正义观的基本内容
        4.1.1 环境责任公平
        4.1.2 环境利用公平
        4.1.3 环境价值公平
    4.2 岩佐茂环境正义观的辩证特征
        4.2.1 代内正义与代际正义的统一
        4.2.2 分配性正义与生产性正义的统一
        4.2.3 制度变革与价值批判的统一
    小结
第5章 岩佐茂的环境实践观
    5.1 超越资本逻辑主导的实践观
        5.1.1 对资本逻辑的辩证思考
        5.1.2 环境危机的资本逻辑根源
        5.1.3 对资本逻辑的实践观批判
    5.2 构建遵循生活逻辑的实践观
        5.2.1 对生活逻辑的价值诠释
        5.2.2 生活逻辑对环境保护的实践指向
        5.2.3 生活逻辑的环境实践观构建
    5.3 岩佐茂环境实践观的理论特质
        5.3.1 以实践视角审视环境伦理学
        5.3.2 以生活逻辑引导实践方式变革
    小结
第6章 岩佐茂的可持续发展观
    6.1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6.1.1 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6.1.2 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意蕴
        6.1.3 可持续社会的成立条件
    6.2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特质
        6.2.1 人与自然共生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2.2 环境正义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2.3 生活逻辑确保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6.3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6.3.1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6.3.2 脱离异化的工业化
        6.3.3 构建环保型循环社会
    小结
第7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评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7.1 对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评析
        7.1.1 理论意义
        7.1.2 实践价值
        7.1.3 局限性
    7.2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7.2.1 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文化
        7.2.2 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伦理规范
        7.2.3 超越资本逻辑的生态伦理理路
        7.2.4 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目标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环境行为视角下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青杠树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统筹发展
        1.1.2 新农村建设
        1.1.3 乡村旅游的兴起
        1.1.4 旅游型新农村社区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释义
        1.3.1 成都
        1.3.2 新农村社区
        1.3.3 旅游型新农村社区
        1.3.4 外部公共空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问题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研究的环境行为理论基础
    2.1 环境行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1.1 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2.1.2 环境研究概述
        2.1.3 行为研究概述
    2.2 环境行为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2.1 观察法
        2.2.2 访谈法
    2.3 环境行为理论与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研究的契合点
        2.3.1 研究对象的适用性
        2.3.2 研究目标的一致性
        2.3.3 研究方法的可借鉴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环境解析
    3.1 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文脉环境解析
        3.1.1 气候地理环境
        3.1.2 社会文化环境
    3.2 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现象环境解析
        3.2.1 空间边界
        3.2.2 路径空间
        3.2.3 节点空间
        3.2.4 景观设施
        3.2.5 生活情景
    3.3 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的整体特征
        3.3.1 空间结构的层次性
        3.3.2 空间组织的序列性
        3.3.3 空间形态的多变性
        3.3.4 空间功能的融合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行为解析
    4.1 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中人们的公共活动需求
        4.1.1 安全性需求
        4.1.2 便捷性需求
        4.1.3 舒适性需求
        4.1.4 交往性需求
        4.1.5 多样性需求
        4.1.6 文化性需求
    4.2 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中人们的功能需要与行为活动
        4.2.1 居民的功能需要与行为活动
        4.2.2 游客的功能需要与行为活动
    4.3 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中人们的行为特征
        4.3.1 随机性与阵发性
        4.3.2 类聚性与从众性
        4.3.3 选择性与诱导性
        4.3.4 稳定性与变化性
        4.3.5 依靠性与互动性
        4.3.6 识途性与兜圈性
    4.4 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中影响行为活动的因素
        4.4.1 区域规划的合理性
        4.4.2 路径结构的清晰度
        4.4.3 空间环境的舒适度
        4.4.4 个体自身的差异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行为视角下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案例研究—以青杠树社区为例
    5.1 调研对象概述
        5.1.1 典型性研究
        5.1.2 基本概况
    5.2 青杠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环境解析
        5.2.1 青杠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文脉环境解析
        5.2.2 青杠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现象环境解析
    5.3 青杠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行为解析
        5.3.1 青杠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行为活动非参与观察调研
        5.3.2 青杠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行为活动访谈调研
        5.3.3 青杠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行为活动调研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环境行为视角下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6.1 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存在的现状问题
        6.1.1 空间区域结构划分割裂
        6.1.2 路径系统组织结构零散
        6.1.3 节点空间缺乏吸引力
        6.1.4 景观设施缺乏适应性
        6.1.5 乡土地域文化彰显不足
    6.2 环境行为视角下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的提出
        6.2.1 全域空间规划整合
        6.2.2 路径系统组织贯通
        6.2.3 节点空间场所营造
        6.2.4 景观设施适应设置
        6.2.5 乡土地域文化表达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使用人群访谈纲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8)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陕北佳县村落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村落公共空间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辨析
    2.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2.1 环境对心理学理论
        2.2.2 环境行为学理论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4 行为与空间理论
    2.3 相关案例研究
        2.3.1 陕北枣园村口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2.3.2 夏木塘村落公共空间设计实践
        2.3.3 遵义市桐梓县茅石镇中关村公共空间设计实践
        2.3.4 山西宋家沟乡村改造项目
    2.4 本章小结
3 陕北佳县村落公共空间及环境行为调研分析
    3.1 陕北佳县地域文化及村落公共空间概况
        3.1.1 陕北佳县发展背景研究
        3.1.2 陕北佳县村落的分布类型及布局方式
    3.2 陕北佳县村落公共空间调研准备
        3.2.1 村落公共空间要素的选定
        3.2.2 调研村落公共空间的选取
    3.3 发展完善型、活动形式丰富的村落公共空间实例研究
        3.3.1 赤牛坬村
        3.3.2 神泉村
    3.4 发展常态型、满足基本活动需求的村落公共空间实例研究
        3.4.1 沙坪上村
        3.4.2 木头峪村
    3.5 发展滞后型、活动形式单一的村落公共空间实例研究
        3.5.1 陈家焉村
        3.5.2 吴家山村
    3.6 村落公共空间实例调研分析总结
        3.6.1 村落公共空间与行为活动的交互关系
        3.6.2 村落公共空间及行为活动触发的问题总结
    3.7 本章小结
4 陕北佳县村落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4.1 陕北佳县村落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4.1.1 发扬地方性公共空间的地域化原则
        4.1.2 协调自组织公共空间的耦合性原则
        4.1.3 创造精细化公共空间的需求性原则
    4.2 陕北佳县村落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4.2.1 运用内生逻辑构件空间织补关系
        4.2.2 因地制宜补充景观设施短板问题
        4.2.3 突出实体要素渲染空间的丰富度
        4.2.4 凝练传统文化特质为设计的基础
    4.3 本章小结
5 为“激活”而设计—以峪口村公共空间的复兴营造为例
    5.1 峪口村概况
    5.2 峪口村公共空间与村民行为活动调查研究
        5.2.1 公共空间分布及现状
        5.2.2 活动类型及行为特征
    5.3 峪口村公共空间现状问题
    5.4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峪口村公共空间优化设计
        5.4.1 公共空间景观资源价值认知思考
        5.4.2 公共空间景观功能与布局设计要点
        5.4.3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详述
    5.5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峪口村公共空间的改造反思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致谢

(9)李传锋的动物叙事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范畴、路向与方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趋势及意义
第一章 李传锋的动物叙事小说
    第一节 动物叙事小说的相关理论介绍
    第二节 李传锋动物叙事小说创作背景
    第三节 李传锋动物叙事小说代表作品
第二章 李传锋动物叙事小说分析
    第一节 动物叙事小说的表层语法
    第二节 动物叙事小说的深层语法
    第三节 动物叙事小说的叙事特点
第三章 李传锋动物叙事小说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个体生态伦理的追问
    第二节 对于历史生态灾难的社会学反思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愿景的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以张家港市南横套河滨水绿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局限与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滨水绿道
        2.1.2 慢行空间
        2.1.3 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景观
    2.2 滨水绿道研究概况
        2.2.1 国外研究概况
        2.2.2 国内研究概况
        2.2.3 小结
    2.3 城市慢行空间研究概况
        2.3.1 国外研究概况
        2.3.2 国内研究概况
        2.3.3 小结
    2.4 目前我国滨水绿道慢行空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4.1 慢行网络不连续
        2.4.2 慢行景观缺乏特色
        2.4.3 与使用者的互动性不强
        2.4.4 慢行空间配套服务设施人性化不足
        2.4.5 生态功能需进一步提升
3 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设计的研究基础
    3.1 相关设计理论
        3.1.1 景观格局理论
        3.1.2 行为感知理论
        3.1.3 场所精神理论
        3.1.4 可持续景观理论
        3.1.5 人性化设计理论
    3.2 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使用者特征
        3.2.1 慢行空间使用者的活动特征
        3.2.2 慢行空间使用者的需求层次理论
    3.3 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的构成要素
        3.3.1 慢行交通网络
        3.3.2 慢行空间景观
        3.3.3 慢行配套设施
    3.4 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功能
        3.4.1 休闲游憩
        3.4.2 缓解城市交通
        3.4.3 增加城市个性
        3.4.4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4 典型滨水慢行空间的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
    4.1 调查方法
    4.2 调研对象
        4.2.1 深圳湾公园(东段)
        4.2.2 上海黄浦滨江东岸公共空间(浦东南路至杨浦大桥段)
        4.2.3 杭州三江两岸绿道(滨江段)
        4.2.4 北京营城建都滨水绿道
    4.3 案例地滨水慢行空间的要素构成分析
        4.3.1 慢行网络
        4.3.2 慢行景观
        4.3.3 慢行设施
        4.3.4 现状对比分析
    4.4 案例地滨水慢行空间的慢行者空间使用情况分析
        4.4.1 滨水绿道慢行空间使用情况分析
        4.4.2 滨水绿道慢行空间使用共性分析
        4.4.3 滨水绿道慢行空间使用差异性分析
    4.5 案例地滨水慢行空间的慢行者使用需求分析
        4.5.1 慢行空间类型需求
        4.5.2 交通方式需求
        4.5.3 公共服务设施需求
        4.5.4 环境文化需求
    4.6 滨水绿道慢行空间景观设计启示
5 案例借鉴
    5.1 芝加哥滨河步道景观
        5.1.1 项目概况
        5.1.2 设计策略
        5.1.3 经验借鉴——多元复合的慢行空间体系
    5.2 美国长岛猎人角南滨公园
        5.2.1 项目概况
        5.2.2 设计策略
        5.2.3 经验借鉴——景观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设计
    5.3 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
        5.3.1 项目概况
        5.3.2 设计策略
        5.3.3 经验借鉴——基于场所精神的地域化文化表达
    5.4 深圳大沙河生态长廊示范段
        5.4.1 项目概况
        5.4.2 设计策略
        5.4.3 经验借鉴——人性化的服务设施
    5.5 北京五道口优胜大厦广场景观
        5.5.1 项目概况
        5.5.2 设计策略
        5.5.3 经验借鉴——景观的交互性设计
6 滨水绿道慢行空间景观设计原则与策略
    6.1 滨水绿道慢行空间景观设计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生态性原则
        6.1.3 特色性原则
        6.1.4 多样性原则
        6.1.5 亲水性原则
        6.1.6 以人为本原则
    6.2 滨水绿道慢行空间景观设计策略
        6.2.1 构建系统完整的慢行体系
        6.2.2 设置便捷智慧的服务设施
        6.2.3 利用多样元素丰富景观风貌
        6.2.4 注重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6.2.5 实现滨水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6.2.6 加强景观的交互性设计
7 项目实践:张家港市南横套河滨水绿道慢行空间景观设计
    7.1 项目背景与场地分析
        7.1.1 城市概况
        7.1.2 项目区位
        7.1.3 上位规划解读
        7.1.4 周边环境分析
        7.1.5 内部场地认知
        7.1.6 公众需求分析
        7.1.7 SWOT分析
    7.2 项目愿景与定位
        7.2.1 概念思路
        7.2.2 规划目标与定位
        7.2.3 规划依据
        7.2.4 总体策略
    7.3 规划设计
        7.3.1 总体规划
        7.3.2 分区设计
    7.4 专项设计
        7.4.1 慢行系统规划
        7.4.2 慢行开放空间规划
        7.4.3 服务设施规划
        7.4.4 照明设施规划
        7.4.5 建筑设计
        7.4.6 植物景观规划
        7.4.7 驳岸规划
        7.4.8 海绵城市
        7.4.9 智慧园林与交互景观
    7.5 用地平衡表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自由访谈提纲
附录B: 关于XX公园慢行空间环境质量提升的问卷调查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四、从环境问题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地理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为例[D]. 孟凡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拉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微更新研究[D]. 朱美蓉. 西藏大学, 2021(12)
  • [3]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公共图书馆泛阅览空间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D]. 马晓聪.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4)
  • [4]高中地理跨学科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以“从小麦种植看人地关系”为例[J]. 董瑞伶,高振奋,李慧敏. 地理教学, 2020(19)
  • [5]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活力性研究[D]. 孙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 张贝丽. 山西大学, 2020(08)
  • [7]环境行为视角下成都旅游型新农村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青杠树社区为例[D]. 卢梦寒.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陕北佳县村落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 范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李传锋的动物叙事小说研究[D]. 邓宜丹. 湖北民族大学, 2019(05)
  • [10]城市滨水绿道慢行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以张家港市南横套河滨水绿道为例[D]. 姜钧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从环境问题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