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SSR 标记分析玉米轮回选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使用 SSR 标记分析玉米轮回选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一、利用SSR标记分析玉米轮回选择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论文文献综述)

路璐[1](2020)在《玉米抗南方锈病基因挖掘和精细定位》文中提出玉米(Zea mays L.)是我国重要的粮饲作物,玉米的安全生产关乎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玉米南方锈病是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气传性病害,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感病品种的推广,现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和黄淮海玉米产区均有广泛的分布,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南方锈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筛选抗南方锈病的玉米种质、发掘和鉴定南方锈病抗病基因和抗性QTL是进行抗病品种培育的基础。本研究对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南方锈病鉴定与评价。以抗南方锈病自交系齐319和感病自交系掖478衍生的重组自交系和染色体片段置换系为材料,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进行QTL定位和精细定位。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玉米种质资源抗南方锈病鉴定与评价:对337份国外引进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人工接种和抗性鉴定,从中筛选出对南方锈病表现抗病(R)、中抗(MR)、感病(S)和高感(HS)的材料各57、105、95和77份,表明上述引进种质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抗性资源,为玉米抗南方锈病育种提供基础材料。2、重组自交家系结合高密度连锁图谱进行抗南方锈病QTL定位:对以自交系掖478为母本、齐319为父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的300个家系和亲本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共开发88,268个SNP位点,最终筛选出4183个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SNP,将其锚定在物理图谱上,构建的覆盖玉米10条染色体的高密度图谱,用于RIL群体的QTL定位。结合2年表型鉴定的结果,在玉米3、5、6、9、10号染色体上共鉴定出5个抗病QTL位点,可解释表型总变异的2.84%~24.15%,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的qSCR6.01效应值最高,是一个稳定的主效抗病基因,物理位置为75.30~78.25 Mb(B73 RefGen_v3)。3、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和分子标记的筛选:根据齐319和掖478间丰富的遗传变异,从MAIZE GDB数据库公用引物和两亲本全基因组重测序信息中,筛选出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201对均匀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的标记,包括55对InDel标记和146对SSR标记。以掖478为轮回亲本,齐319为非轮回亲本,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最终构建基于201对分子标记,覆盖玉米10条染色体的198个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BC5F3)。群体中各置换系背景回复率均在96%以上,消除遗传背景产生的影响。4、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抗南方锈病QTL qSCR6.01精细定位:选取覆盖第6号染色体的6个置换系用于表型鉴定和定位,结果显示CL183的抗性水平与感病亲本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038),为携带qSCR6.01的置换系,置换片段位于umc1133~Y6q80标记之间。利用CL183和Ye478的杂交F2代进一步进行精细定位,最终将目标片段定位在标记Y6q78和Y6q79之间,物理距离为78.9 Mb到79.6 Mb。在该物理区间内共存在12个基因,其中GRMZM2G041822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家族蛋白表达相关的基因,可作为玉米抗南方锈病候选基因。qSCR6.01是在第6号染色体上首次鉴定的抗南方锈病主效QTL,将为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和遗传信息。

李森林[2](2020)在《玉米P18-7近缘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交后代性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主要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分析26份玉米P18-7近缘系与7份测验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聚类分析法进行初步聚类,对33份玉米自交系的亲缘关系进行初步划分,并综合田间试验结果与SSR分子标记结果,从26份P18-7近缘系中选取10份作为被测系与7份测验种,采用NCⅡ设计,组配70份杂交组合,通过一年两点联合鉴定,对17份玉米自交系的13个主要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70份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产量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籽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6对SSR引物一共检测到119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的基因位点变化幅度为2~7个,平均为4.57个。每个SSR标记位点的多态信息量(PIC)变化幅度为0.3802~0.8402,平均为0.687。根据SSR标记结果建立的数据库,采用NTSYS2.10e软件计算33份玉米自交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得出GS变化幅度为0.3076~0.9038,平均值为0.6193。根据UPGMA聚类分析法对这33份自交系进行初步聚类,以遗传距离0.57为基准,可以划分为6类。2.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地点内区组中,除雄花分支、全株叶片数、秃尖长、单株产量和百粒重未达到显着水平外,其它性状均达到极显着差异。在地点间,除了穗粗和行粒数未达到显着差异外,其它性状均达到极显着差异,说明大部分性状明显受生态环境和地域条件的影响。在组合间,所有性状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说明杂交组合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在地点×组合互作间,除了茎粗未达到显着水平外,其他性状均达到极显着差异,进一步说明基因与环境互作对株高、穗位高等12个性状有影响。3.分析10份被测系中,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为正效应的有6个,P18-7、P18-3、15-6、P343、PH6WC和P337利用潜力较大。综合分析其它农艺性状的GCA表明,10份被测系中初步筛选出P18-7、P18-3、15-6在贵州地区的利用潜力较大,其利用潜力P18-7>P18-3>15-6。4.通过分析70个组合两点产量SCA排名前十的组合可见,产量SCA相对效应值变化范围较大,其SCA值在-18.69~19.51,其中有35个组合表现为正效应,p343×苏37、p18-7×苏37、15-6×P-162、15-7×丹340、PH6WC×丹340、PH6WC×78599141、P117×P-162、120×Anlk01-1、p337×78599141、173×7859914等10个组合的SCA较高,其中自交系15-7与丹340的产量GCA均表现出负效应,但15-7×丹340的产量SCA却排在第四位,由此可见,杂交组合产量SCA与双亲的GCA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只有两个亲本的GCA都较高,且两个亲本之间SCA也较高时,才能选育出高产杂交组合。5.对70个杂交组合产量进行TCA及杂优模式分析,其中41个组合TCA效应值为正,29个组合为负。产量TCA排名前十位的为:P343×苏37、P18-7×苏37、15-6×P-162、P18-3×W527、P18-3×P-162、15-6×苏37、PH6WC×Anlk01-1、P117×P-162、P337×W527、PH6WC×丹340。杂交组合产量的TCA效应值表现与产量表现结果一致,TCA效应值越大,其杂交组合产量就越高。产量的变化幅度在337.84kg-612.64kg之间,最高的是P343×苏37,对产量前10的杂交组合进行杂种优势模式分析,这些组合的杂优模式大致可以分为P343和P18-7与苏湾热带种质、15-6和P117与改良Reid、PH6WC和15-7与旅大红骨、PH6WC、P337和173与78599、120和PH6WC与Lancaster及P18-3和P337与贵州地方种质选系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杂种优势群。6.对SSR分子标记得到的遗传距离与杂交组合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SCA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于潜力较好的前10位杂交组合,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雄花分支、穗行数、穗粗和单株产量表现出显着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6、0.42、0.38、0.31;而与穗长、秃尖长表现出显着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64和-0.61;其余性状则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7.对70个杂交组合籽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分析可见,籽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均随着授粉后天数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但因品种的基因型不同而存在显着差异。在授粉46d后平均含水量变化范围在22.8%<sup>34.5%之间,籽粒含水量最小值低于40%,说明授粉46d后已经完全进入生理成熟期。在授粉53d后平均含水量变化范围在19.30%<sup>30.60%之间。收获时期籽粒含水量最低的组合是P117×黄早四,其次含水量较低的组合依次为:P18-3×黄早四、120×黄早四、15-7×黄早四、P337×黄早四和PH6WC×黄早四。根据授粉后不同时期籽粒脱水速率计算结果显示,授粉后25<sup>32d籽粒脱水速率变化幅度为2.01%/d,授粉后32<sup>39d变化幅度为1.68%/d,授粉后39<sup>46d变化幅度为1.18%/d,授粉后46<sup>53d变化幅度为1.29%/d,随着授粉后时间的增加,籽粒脱水速率呈逐渐减小趋势,其平均变化趋势的拟合方程为y=-0.464x+2.474,R2=0.930。

赵长云[3](2019)在《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对玉米自交系K11和K62的改良效应》文中提出种质资源的改良创新是当前玉米育种的重要课题。回交法能快速地向轮回亲本中导入控制其它优良性状的基因,是聚合优良基因、提高育种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K11和K62为轮回亲本,分别用3个优良自交系为供体,通过不同回交次数育成的36个回交改良系,以及用3个骨干系为测验种按3×38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组配的114个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改良系主要农艺性状和分子标记遗传变异、配合力和产量杂种优势表现,比较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的改良效应,明确回交改良系的育种应用潜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主要性状变异分析显示,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轮回亲本K11和K62的改良效果均存在差异。供体A2、A3、B1和B2对降低株高、穗位高和减少叶片数的改良效果显着,但A2和B3具有增加雄穗分支数的效应;供体A1、A2和A3能有效增加穗行数和行粒数,减少秃尖长,从而提高单株产量,虽然B1、B2和B3能显着增加穗长,但同时增加了秃尖长,因而对单株产量的改良效果不大。针对上述性状而言,回交1-5次的改良效果差异不明显,育种实践上回交1-2次即可。2.分子标记研究表明,40对SSR引物在2个轮回亲本和36个回交改良系中共检测到81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2.025个,共检测到99个等位基因片段,平均2.475个。轮回亲本与其改良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随回交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以遗传相似系数0.86为阈值,采用类平均法(UPGMA)将测验种和改良系划分为8大类群,聚类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供体A1、A2和A3改良系与K11的平均差异位点数分别为6.0、9.3和10.2个,而B1、B2和B3改良系与K62间分别为7.3、5.3和1.7个;回交0-5次改良系与2个相应轮回亲本的平均差异位点数分别为20.7-1.3个和13.3-0个,平均差异位点数随着回交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回交4次以上绝大多数改良系与轮回亲本间差异位点数为0-2个,可判定为相同或相似系。因此,实际育种中应根据改良目标灵活确定回交次数。3.配合力联合方差分析结果,单株产量等13个所有考察性状GCA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株高等6个性状SCA达到显着水平;单株产量等5个性状GCA和9个性状SCA与地点间互作达极显着水平,说明这些性状配合力受环境影响大。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轮回亲本不同性状配合力的改良效应差异较大,在2个试点中,供体A3、B1和B3改良系产量GCA正向显着高于轮回亲本的个(次)数分别为8、12和5,表明这3个供体对产量GCA的改良效果显着。随着回交次数的增加,改良系平均产量GCA效应值与轮回亲本趋于一致,而回交0-5次改良系正向显着个(次)数分别为6、7、6、5、6和6,说明不同回交次数对改良系产量GCA的改良效果差异不明显,实际育种中回交1-2次即可。4.产量杂种优势分析表明,在铁岭和荥阳试点,改良系组合比相应轮回亲本组合(分类对照)增产的组合数分别有68和54个,分别占总组合数的59.6%和47.4%,其增产幅度分别为0.19%-27.70%和0.08%-22.43%。其中,供体A3和B1的改良效果最好,其2试点正向显着改良组合数均高达20个(次),其次为A2和B3;回交0和1次正向显着组合数分别为18和17个(次),改良效果好。2试点改良系组合比郑单958(统一对照)增产组合数分别为65和8个,分别占总组合数的57.0%和7.0%,其增产幅度分别为0.83%-16.53%和0.57%-10.09%。其中,供体A3、B1和B3在2试点正向显着改良组合数分别为10、23和16个(次),对产量杂种优势改良效果好;回交0和1次正向显着组合数分别为14和11个(次),与分类对照优势改良效果趋势一致。K324×B1-0在铁岭和荥阳点比郑单958分别增产17.59%和10.09%,K128×B3-1等11个组合在铁岭点比郑单958增产10%以上,达显着水平,推荐进入高一级试验。5.综合分析表明,与相应轮回亲本比较,改良系A3-1、B1-1、B1-2和B3-1的SSR标记差异位点数均达4个以上,产量显着增加或相当,株高和穗位高显着降低,其单株产量GCA效应值显着提高,是较好的高产育种亲本;A2-3和B2-2株高和穗位高GCA负效应值显着降低,可作为矮化育种潜力亲本;B1-0百粒重和粒深GCA正效应值显着提高,是改良籽粒性状的优良材料。

胡丹丹[4](2019)在《新型甘蓝型油菜的群体改良和杂种优势分析》文中指出甘蓝型油菜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重要油料作物,然而它同时也是一个年轻的异源四倍体物种,其驯化和栽培历史较短,遗传多样性有限。为了拓宽其遗传基础并创造出可用于油菜遗传育种的新型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群,课题组通过大量的种间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74份埃塞俄比亚芥(埃芥)品种的Cc基因组成分和122个白菜型油菜品种的Ar基因组成分大规模地导入至甘蓝型油菜中,培育了包含数百个系谱各异的新型甘蓝型油菜自交系群体,并引入显性核不育性状开展轮回选择,获得了由数千个体组成的遗传变异丰富的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RS群体)。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开展对该群体的性状改良及改良效果和遗传多样性评估、基因组遗传变异分析、亚基因组间杂种的杂种优势分析和预测,以期获得性状优良具有强杂种优势潜力的新型甘蓝型油菜育种群,为油菜的新型种质资源创建和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利用提供源源不断的育种材料。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分以下七个方面总结:1.对RS群体进行第五轮的群体改良,从第一、三、五轮轮回选择过程中收获的单株中各随机选取80个单株,对群体改良的效果进行评估。5轮选择后,RS群体的硫苷、芥酸含量分别降低了40.6%和89.4%,油酸含量增加了19.2%,但种子含油量的增加缓慢。千粒重、结角密度和角果粒数等农艺性状也都有提高。三个世代的新型甘蓝型油菜都表现出了丰富的表型变异,其中不乏具有优异性状的材料,如大粒、高含油量、结籽密等性状。2.对包括55份白菜型油菜、55份埃芥、56份常规甘蓝型油菜、160份第三轮RS群体株系和160份第五轮RS群体株系在内的486份材料进行了82对SSR和Indel标记的检测。聚类分析表明RS群体与常规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距离较远,遗传差异大。新型甘蓝型油菜中检测到147位点,其中有59个位点检测到了白菜或埃芥的特异性等位基因的导入,其中还包括10个埃芥B基因组等位基因的导入。此外,我们还检测到8个可能的新的等位基因。较高的杂合度表明新型甘蓝型油菜之间发生了充分的杂交,进而可能产生丰富的重组。3.从RS群体收获的材料中通过筛选、自交和小孢子培养,获得了近千份新型甘蓝型油菜自交系和双单倍体(DH)系。对51个新型甘蓝型油菜DH系及原始亲本华双3号进行了简化基因组测序,共检测到50,222个高质量标记。通过与华双3号比较,发现新型甘蓝型油菜DH系平均52%的基因组与其原始亲本华双3号产生了不同,还检测到了140个明显的B基因组信号,但这些B基因组的导入片段较小,仅有一个为160 kb的相对较大的区段。4.对6个常规甘蓝型油菜、61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及二者杂交得到的363个亚基因组间杂种进行了三个环境10个性状的考察,分析发现,种子产量表现出了很强的杂种优势,并从中筛选出了15个显着超过当地商业对照的强优势组合。5.对67个测配亲本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共获得了48,602个标记。通过对中亲优势的遗传变异组成进行分析,发现显性效应对杂种优势的贡献最大,占到了29%-41%。通过关联分析在跨环境、武汉、襄阳和景泰分别检测到了33、47、18和24个显着的杂种优势位点,其中武汉和襄阳环境下各有一个位点为白菜特异性标记。此外,在武汉环境下检测到有10个埃芥Cc特异性标记与常规甘蓝型油菜标记的加显上位性互作效应和41个白菜Ar/埃芥Cc特异性标记与常规甘蓝型油菜标记的显显上位性互作效应,表明外源基因组成分的导入在一定程度上对杂种优势有贡献。6.通过利用包含不同遗传效应的基因组选择模型对中亲优势进行预测,发现仅考虑显性效应的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0.446-0.637),与同时考虑了显性效应和三种上位性互作效应的模型的差距仅为0.02-0.08,再次证明了显性效应在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中的重要性。包含了更多材料类型的武汉环境的预测准确率最低,而整合了三个环境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值的基因组预测效率最高,表明材料类型和环境数能够提高基因组预测的准确性。

程继尧[5](2019)在《多亲本混合授粉雄性不育系群体构建及遗传多样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大豆是重要的油料和蛋白来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和加工利用历史。然而,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大豆生产无法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进口总量逐年增长。黑龙江省有着得天独厚的黑土地优势,是我国大豆的主要生产基地,但产量和品质与国外大豆相比还有明显差距。随着我国大豆进口量的不断增加,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受到世界大豆市场的巨大影响,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如何提高大豆产量和改善品质成为大豆育种工作者的主要问题。当前,生产上育成的大豆品种仅来源于少数骨干亲本,遗传背景趋同,遗传基础狭窄,以其为亲本育成的新品种产量和生态适应性难有明显突破,在逆境条件下保持高产稳产潜力不强,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创制并筛选新的种质资源是一个主要途径。利用混合授粉方法能够显着提高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多个优良品种作为父本与大豆不育系母本近距离种植,混合父本花粉可以随机对不育系母本自然授粉,该方法能够高效的利用不育系创制新的大豆种质资源。进而利用轮回选择方法对后代群体筛选可以分离出具有丰富遗传背景的优良个体,丰富种质资源,有效克服遗传基础狭窄问题。因此,本研究收集了黑龙江省种植的102份优异大豆种质资源,和ms1及ms6不育系亲本分别混合种植,构建了ms1和ms6两个不育系群体。其中,ms1不育系群体按照晚熟、中早熟和特用划分为3个亚群体。进而利用38对多态SSR标记,连续两年对不育系亲本以及后代群体1775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阐明利用多亲本混合授粉对不育系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并探讨利用分期播种、扣暗箱及蜜蜂对不育系授粉方法的效果及对不育系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力求达到提高大豆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拓宽大豆遗传基础的目的,对发掘优异基因和改良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各个世代的不同群体中,38对SSR标记检测到的平均等位变异最多的为ms6不育系群体的F4后代,平均等位变异数为8.86个。5对SSR引物(Sat219、Satt210、Satt373、Satt186、Sat337)的平均等位变异数、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对大豆不育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辨能力最强。(2)F1、F2、F3、F4代的平均等位变异数、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随着代数的增加而增大,且均比不育系亲本和混合亲本的要大。利用混合亲本能够提高雄性不育系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且随着代数增加,多样性也随之升高。(3)Ms6群体的平均等位变异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ms1-1晚熟亚群、ms1-2中早熟亚群、ms1-3特用亚群。ms1-2中早熟亚群的遗传多样性在ms1群体各世代最高。(4)F1、F2、F3、F4代中平均蛋白含量分别是42.10%、41.84%、41.42%、41.32%,平均油分含量分别是19.85%、19.69%、20.21%、20.26%;由ms1衍生的ms1-1、ms1-2、ms1-3三个亚群的平均蛋白含量分别是41.05%、42.11%、41.49%,平均油分含量分别是20.50%、20.33%、19.89%;ms1亲本的平均蛋白、油分含量分别是40.95%、17.90%。经多亲本混合授粉,大豆ms1雄性不育系后代群体的品质得到改良,蛋白油分含量均高于不育系亲本。(5)Ms1-1、ms1-2、ms1-3三个亚群的平均粒数分别是94.53个、55.81个、81.79个,平均百粒重分别是18.34 g、19.03 g、16.64 g;能够成熟的ms1不育系亲本的平均粒数和平均百粒重分别是30.78个和13.14 g。经多亲本混合授粉,大豆ms1雄性不育系后代群体的产量提高。(6)不育系后代群体大部分均可以正常成熟,且各个时期与当地对照品种相比,均略有推迟。多亲本对大豆雄性不育系进行混合授粉,改良了不育系后代群体生育期性状,丰富了生育期多样性。(7)辅助分期播种,多亲本混合授粉在自然授粉与网室内蜜蜂授粉条件下均能够拓宽不育系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蜜蜂辅助授粉提升的幅度更高。

毛熙岚[6](2019)在《新型玉米杂交种豫单112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文中提出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和工业原料,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的玉米生产上品种繁多,但大面积推广的很少,且品种同质性强,遗传基础狭窄,不能满足实际生产对品种多样化的要求。豫单112是河南农业大学新近选育并通过审定的优良玉米杂交种,它不同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两大类型(郑单958类和先玉335类)品种,为了进一步弄清其遗传特性,更好地为育种和农业生产服务,本研究用郑单958、先玉335、豫单112以及包括其亲本在内来自5大杂种优势类群共26份自交系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对不同品种杂种优势的影响,分析比较了豫单112的特征特性并对其亲本进行了杂种优势类群的划分,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89个SSR标记分析了26份玉米自交系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豫单112的亲本自交系L217和L119A分别归于Lancast和唐四平头群两大杂种优势类群,其杂种优势模式为Lancast群×唐四平头群,为选配新的优势杂交种提供了理论依据;(2)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穗下节茎粗和地上第三节茎粗存在极显着的影响,不同遗传背景玉米材料和不同环境对植株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玉米穗部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百粒重与穗长、穗粗和穗行数关系密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5、0.42和0.33;本研究结果显示豫单112的较适宜种植密度为75000株/ha;(3)豫单112及其亲本L217和L119A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2.19%、13.96%、11.67%;自交系L217和豫单112赖氨酸的含量较高,分别为0.45%和0.37%;豫单112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显着高于推广面积较大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属于优质蛋白玉米品种。

战超[7](2019)在《基于SSR标记的玉米自交系同源性分析及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玉米是重要的粮饲作物,高产优质玉米的获取至关重要。然而,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品种单一,同质化严重等现象,主要原因是种质遗传背景狭窄,技术储备相对落后,种质资源不足,基础研究周期慢长,同时在实践育种过程中不重视品质等,所以,对玉米自交系种质改良、创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259份不同血缘的玉米自交系(包含10份国内常用标准测验自交系)为供试材料,选取30对多态性优良的SSR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供试材料进行基因分型,用PowerMarker软件计算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用MEGA软件构建了259份玉米自交系的群体图。与此同时,本研究利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对玉米籽粒进行无破损品质含量测定,对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本试验以10份标准测验自交系为测试群体,利用20对核心引物,对毛细管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12对引物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无法清晰的区分条带间的差异,而在毛细管电泳中则可以清楚的显示差异,所以,本试验最终选用毛细管电泳技术,从常用的100对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优良且均匀分布于玉米10条染色体的10对引物,与20对核心引物共同组成本试验所用的30对SSR标记。2.根据SSR标记分析表明,在供试自交系中共检测出228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7.57个,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0.69,多态性信息含量最大的是引物umc1705和引物phi96100(0.86),多态性信息含量最小的引物是bnlg240(0.37),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73。3.259份玉米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在0.27-3.37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37。0.39%集中在0.00-0.50之间,16.65%集中在0.50-1.00之间,51.9%集中在1.00-1.50之间,25.08%集中在1.50-2.00之间,4.41%集中在2.00-2.50之间,1.19%集中在2.50-3.00之间,0.38%集中在3.00-3.50之间。17W1339和17W1343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27),而有14对玉米自交系之间的遗传距离达到最大(3.37)。4.利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将259份玉米自交系划分为8大主要类群,主要根据国内10份骨干自交系划分并命名,第Ⅰ类群为改良Reid群,共计25份自交系,占总数的9.65%;第Ⅱ类群为Reid群,共计63份自交系,占总数的24.32%;第Ⅲ类群为PA群(改良Reid群Ⅱ),共计11份自交系,占总数的4.25%;第Ⅴ类群为旅大红骨群,共计39份自交系,占总数的15.06%;第Ⅵ类群为塘四平头群,共计47份自交系,占总数的18.15%;第Ⅶ类群为Lancaster群,共计56份自交系,占总数的21.62%;第Ⅷ类群为自330亚群,仅由7份自交系组成,占总数的2.70%;第Ⅳ类群是唯一一类不含有标准测验自交系的类群,由11份自交系组成,占总数的4.25%。5.采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对259份玉米自交系的主要品质性状(蛋白质、脂肪、容重、淀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与脂肪、蛋白质与容重含量均为极显着正相关,容重与脂肪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淀粉与脂肪、淀粉与容重、淀粉与蛋白质含量均为极显着负相关。

段艳凤[8](2019)在《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及抗晚疫病相关基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晚疫病是马铃薯在世界范围内最具毁灭性的病害。实践证明,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根本手段。然而,由于栽培马铃薯抗源缺乏,抗性基因很容易被新的生理小种克服,致使抗晚疫病育种进程缓慢。因此,筛选优异抗源材料,挖掘优良抗性基因,阐明马铃薯与晚疫病菌互作的分子机理,对指导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尤为重要。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马铃薯种质资源晚疫病抗性评价、遗传多样性研究及晚疫病抗性相关基因分析等系列工作,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晚疫病抗性评价,筛选出10份高抗或抗晚疫病的抗源材料。利用5个不同的晚疫病菌株鉴定评价了包括野生种、安第斯栽培种及普通栽培种等192份马铃薯种质资源材料的晚疫病抗性,筛选出BCP1-3、JAM1-4、CPH1-14、TRD2-1等10份晚疫病抗源材料。这些材料的获得对于挖掘新的晚疫病抗性基因、进行抗晚疫病育种亲本选配,以及拓宽马铃薯栽培品种的抗病遗传背景具有重要意义。2.利用30个SSR标记对189份马铃薯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系统的聚类分析。30个SSR标记在189份材料中,共检测到173个等位位点,其中171个为多态性位点。每个SSR标记扩增出的等位位点数变幅为312,平均5.77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幅为0.19750.5329,平均0.3559。NJ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189份材料可分为3个大类群(类群1、类群2和类群3)。类群1包括44份材料,其中35份为野生种材料;类群2包括21份材料,其中17份为野生种材料;类群3包括124份材料,主要为四倍体栽培种,该类群还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亚类(A、B和C),其中A亚类主要为安第斯栽培种,B和C亚类则主要为普通栽培种。本研究结果表明,SSR分子标记可以明显区分马铃薯普通栽培种、安第斯栽培种和野生种。进一步将NJ分类结果与抗病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抗性材料在类群中分布比较分散,说明不同抗性材料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亲缘关系。3.利用20K SNP芯片构建了71份马铃薯种质材料的系统发育树,揭示了这些种质之间的进化关系。群体结构及主成分分析可将71份材料分为4个类群(Q1、Q2、Q3和Q4),其中Q1和Q2主要为野生种,Q3包含了野生种、安第斯栽培种及同时含有普通栽培种与野生种血缘的二倍体材料,Q4主要为普通栽培种。本研究结果表明,SNP标记可以区分马铃薯普通栽培种和野生种。同时发现不同的抗晚疫病种质在SNP标记划分类群中的分布相对集中。4.利用RNA-Seq建立了安第斯栽培种材料03112-233的抗病相关基因表达谱。用90128与CN152菌株侵染后,发现03112-233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20%与16%。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亲和与非亲和互作中,SA和ET介导的信号途径参与了03112-233对晚疫病菌株90128与CN152的抗性,而JA介导的信号途径则受到抑制。分别预测了非亲和与亲和互作相关的候选基因16个和3个。

吕百川[9](2019)在《干旱调控小麦花后茎叶果聚糖代谢转运的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果聚糖是小麦营养器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s,WSC)主要存在形式。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衰老,光合作用受阻,花前茎叶暂贮性果聚糖成为有效补偿籽粒灌浆重要碳源,但其代谢转运分子遗传机制还不清楚。为此,本研究以1套以西峰20为供体亲本和晋麦47为轮回亲本经杂交、连续回交及4代自交建立的回交导入系(Introgression lines,ILs)群体(BC3F4)160个株系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对干旱胁迫(Drought stress,DS)和正常灌溉(Well-watered,WW)条件下,小麦花后茎叶果聚糖积累转运相关性状(果聚糖含量、果聚糖花前花后转运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进行时空表型差异分析,并对目标性状进行QTL定位和遗传剖析,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ILs群体花后茎叶果聚糖积累转运相关性状表型变异广泛,变异系数在18.6979.29%(DS)和10.7458.09%(WW)之间;表型多样性指数在0.440.89(DS)和0.430.84(WW)之间;遗传力在0.290.67(DS)和0.290.63(WW)之间。果聚糖含量受发育阶段、器官,以及发育阶段及器官互作效应极显着影响;果聚糖转运率及对籽粒灌浆贡献率受水分和器官的极显着影响。2.共筛选出442个多态性SSR标记,平均每个SSR位点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31,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25。其中,B基因组和第Ⅲ同源群H’与PIC较高,而D基因组和第Ⅰ同源群较低。通过聚类分析,该群体160个株系可分为5大类群。利用多态性SSR标记构建了1套涵盖小麦21条染色体的遗传图谱,总长度5857.39 cM,每条染色体的平均长度为277.27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3.25 cM。3.对小麦ILs群体各目标性状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出82个控制小麦茎叶果聚糖积累转运相关性状的加性QTLs,分布在除1A和5D之外的19条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在0.0216.08%。共检测出122对控制果聚糖转运相关性状的上位性QTLs,在小麦21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在0.76%14.11%。所检测到的加性和上位性QTLs均与水分环境发生显着互作,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在0.01%18.08%。其中,上位性与水分互作是控制果聚糖积累转运相关性状表型变异的主导遗传因子。4.在1D、2A、2B等染色体上,发掘了14个与果聚糖积累转运相关的主效QTL位点。所检测到加性QTL在染色体不同标记区间呈不均匀分布,形成了QTL热点区域。如2A染色体的Xgwm311-Xgwm294和Xgwm95-Xgwm473.2,2D染色体的Xgwm261-Xwmc797,4A染色体的Xbarc327-Xwmc219,4D染色体的Xwmc74-Xwmc457,5B染色体的Xwmc759-Xwmc740,6A染色体的Xwmc145-Xmag1470,以及7B染色体的Xmag1134-Xcnl105,Xcfa2040-Xmag1475和Xmag353.1-Xmag1231标记区间定位了多个控制同一目标性状或不同目标性状的QTL,即存在“一因多效”现象。本研究通过构建小麦ILs群体遗传连锁图谱,对不同水分条件下该群体花后茎叶果聚糖代谢转运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和遗传剖析,明确了上位性与水分互作是控制果聚糖积累转运相关性状表型变异的主导遗传因子。所发掘的主效QTL,及其热点区域将为小麦抗旱分子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胡春辉[10](2017)在《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及SSR分子标记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和性状表现特性对玉米育种和遗传研究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试验采用100对SSR引物分析211份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对其进行了类群划分,并分析了供试自交系的遗传结构。同时,对供试自交系的2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多年多点测试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供试自交系的高效利用和进一步改良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00对SSR标记在211份自交系中共扩增到376个等位变异,平均3.76个/位点。在这些标记中,等位基因每个基因座211,多态信息含量0.200.86,基因多样性0.210.77。(2)利用NTSYS软件对211份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进行了类群划分,依据非加权组平均(UPGMA)聚类方法,同时参考所包含材料的系谱来源等信息,在GS(Genetics similarity)为0.698时可将其划分为6个类群,这6个类群依次为A群、B群、C群、D群、E群及F群。其中,A,C和E是三大类,其中包括200份自交系,占94.79%。其中A群在GS(A)=0.760时,分为6个亚群,A-1A-6亚群分别包含8、17、1、1、2和2份自交系;C群在GS(C)=0.724时,分为11个亚群,C-1C-11亚群分别包含17、6、32、2、5、21、8、7、2、3和3份自交系;E群GS(E)=0.712时分为6个亚群,E-1E-6亚群分别包含23、2、9、5、18和6份自交系。(3)对于6个不同类群之间的遗传差异,类群间遗传距离GDs值范围为0.090.46,平均GDs值为0.25,其中类群D和F遗传距离最高,为0.46,表明这两个类群存在很大的遗传差异。类群E与C遗传距离最低,为0.09,表明这两个类群存在较小的遗传差异。(4)对211份供试玉米自交系的27个农艺性状进行联合方差分析,自交系间各性状均存在显着差异。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秃尖长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03.83%;粗淀粉含量变异系数相对较小,为1.78%。,表明供试自交系性状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利用SPSS软件对27个性状进行UPGMA聚类,将211份自交系划分为11个类群。(5)对比SSR分子标记聚类结果和农艺性状聚类结果,二者的一致性较低。但对农艺性状的研究可以为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改良提供参考依据。(6)研究结果验证了5个典型的杂种优势组合模式Lancanster×LRC、改良Reid×TSPT、TSPT×Reid、Reid×Lancanster和Reid×PB;根据自交系间的遗传差异,确定了A、C和E 3个核心优势类群;根据20个重要商业杂交种的亲本,确定两种核心杂种优势模式为C×C和A×E。2个高油和1个爆裂自交系被分类在E-6和A-3亚群。

二、利用SSR标记分析玉米轮回选择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SSR标记分析玉米轮回选择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抗南方锈病基因挖掘和精细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玉米南方锈病研究进展
        1.1.1 玉米锈病
        1.1.2 玉米南方锈病生理小种和遗传多样性
        1.1.3 玉米南方锈病病理和生物学特征
        1.1.4 玉米南方锈病发生及危害
        1.1.5 玉米种质资源抗南方锈病筛选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1.1.6 玉米抗南方锈病基因研究进展
        1.1.7 玉米南方锈病防治
    1.2 QTL定位
        1.2.1 QTL作图群体
        1.2.2 分子标记
        1.2.3 QTL定位方法及软件
    1.3 重组自交系研究进展
        1.3.1 重组自交系的构建
        1.3.2 作物重组自交系研究进展
    1.4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研究进展
        1.4.1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构建
        1.4.2 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玉米种质资源对南方锈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材料种植
        2.1.3 接种及表型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种质资源对南方锈病的抗性
        2.2.2 美国和俄罗斯种质资源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利用玉米重组自交系进行抗南方锈病QTL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选择
        3.1.2 材料种植和取样
        3.1.3 接种及表型鉴定
        3.1.4 抗南方锈病QTL定位数据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RIL群体分子标记的筛选
        3.2.2 RIL群体表型数据分析
        3.2.3 RIL群体抗南方锈病QTL初步定位结果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玉米抗南方锈病主效QTL精细定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选择
        4.1.2 材料种植和取样
        4.1.3 接种及表型鉴定
        4.1.4 DNA提取及扩增
        4.1.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4.1.6 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进行精细定位
        4.1.7 候选基因的预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CSSL群体分子标记的筛选和加密
        4.2.2 CSSL群体评价
        4.2.3 CSSL群体抗南方锈病检测
        4.2.4 导入片段确定
        4.2.5 CSSL群体抗南方锈病基因精细定位
        4.2.6 候选基因的筛选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玉米抗南方锈病种质资源的鉴定
    5.2 玉米抗南方锈病QTL定位
    5.3 qSCR6.01精细定位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作者简历

(2)玉米P18-7近缘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交后代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玉米种质资源利用与研究现状
        1.1.1 种质资源的概念
        1.1.2 国内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
        1.1.3 外来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
    1.2 种质资源的扩增、改良及创新的必要性和途径
        1.2.1 种质资源扩增、改良及创新的必要性
        1.2.2 种质资源扩增途径和方法
    1.3 分子标记在玉米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4 玉米自交系遗传差异与杂交后代产量关系
        1.4.1 遗传距离
        1.4.2 配合力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室材料与方法
    2.2 SSR实验方法
        2.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2.2.2 SSR分子标记
        2.2.3 数据统计分析
    2.3 田间试验材料与方法
        2.3.1 田间试验材料
        2.3.2 田间试验方法
        2.3.3 田间试验调查与室内考种
        2.3.3.1 籽粒含水量及脱水速率的测定
        2.3.4 田间数据统计与分析
        2.3.4.1 配合力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室结果与分析
        3.1.1 SSR结果分析
        3.1.2 SSR聚类分析
        3.1.3 种质间遗传差异分析
    3.2 田间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 主要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3.2.2 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3.2.3 主要农艺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3.2.3.1 一般配合力分析
        3.2.3.2 特殊配合力分析
        3.2.3.2.1 产量特殊配合力分析
        3.2.3.2.2 主要农艺性状特殊配合力分析
        3.2.3.3 产量总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3.2.3.4 遗传参数分析
        3.2.3.5 遗传距离与配合力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籽粒含水率与脱水速率分析
    4.1 不同组合籽粒含水率的变异情况
    4.2 不同组合籽粒脱水速率的变异情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33份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5.2 玉米P18-7近缘系一般配合力分析
    5.3 70个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分析
    5.4 总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5.5 籽粒含水率与脱水速率分析
    5.6 P18-7近缘系的改良创新及利用前景
    5.7 下一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对玉米自交系K11和K62的改良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1.1.1 种质资源改良创新的意义
        1.1.2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现状
        1.1.3 国内玉米种质资源现状
    1.2 种质资源改良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1.2.1 筛选、改良地方种质资源
        1.2.2 人工合成群体改良
        1.2.3 物理、化学诱变改良
        1.2.4 回交改良
    1.3 玉米种质回交改良研究与应用
        1.3.1 自交系改良
        1.3.2 创建近等基因系
        1.3.3 创制雄性不育系
        1.3.4 外来种质利用
    1.4 种质资源的评价
        1.4.1 表型性状评价
        1.4.2 分子标记评价
        1.4.3 配合力评价
        1.4.4 杂种优势评价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田间试验设计
        2.2.2 测定性状及方法
        2.2.3 分子标记鉴定方法
    2.3 数据分析
        2.3.1 主要性状差异比较
        2.3.2 SSR数据分析
        2.3.3 配合力分析
        2.3.4 杂种优势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改良系主要性状表现
        3.1.1 主要性状方差分析结果
        3.1.2 主要农艺性状改良效果
        3.1.2.1 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3.1.2.2 供体对主要农艺性状的改良效应
        3.1.2.3 回交次数对主要农艺性状的改良效应
        3.1.3 主要产量性状改良效果
        3.1.3.1 主要产量性状比较
        3.1.3.2 供体对主要产量性状的改良效应
        3.1.3.3 回交次数对主要产量性状的改良效应
    3.2 改良系SSR标记遗传变异
        3.2.1 SSR标记扩增结果
        3.2.2 轮回亲本与改良系间遗传相似系数
        3.2.3 SSR标记聚类分析
        3.2.4 SSR标记差异位点数分析
    3.3 改良系主要性状配合力效应分析
        3.3.1 杂交组合主要性状方差分析
        3.3.2 配合力方差分析
        3.3.3 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3.3.3.1 改良系主要性状GCA效应
        3.3.3.2 供体对产量GCA的改良效应
        3.3.3.3 回交次数对产量GCA的改良效应
        3.3.4 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3.3.4.1 单株产量SCA相对效应值
        3.3.4.2 供体对产量SCA的改良效应
        3.3.4.3 回交次数对产量SCA的改良效应
    3.4 产量杂种优势分析
        3.4.1 分类对照优势分析
        3.4.1.1 改良系组合单株产量分类对照优势
        3.4.1.2 供体对改良系单株产量分类对照优势的影响
        3.4.1.3 回交次数对改良系单株产量分类对照优势的影响
        3.4.2 统一对照优势分析
        3.4.2.1 改良系组合单株产量统一对照优势
        3.4.2.2 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对改良系单株产量统一对照优势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农艺经济性状的改良效应
    4.2 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改良系配合力的影响
    4.3 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改良系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
    4.4 回交改良系的应用前景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作者简历

(4)新型甘蓝型油菜的群体改良和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芸薹属及其相关种质资源在甘蓝型油菜改良中的利用
        1.1.1 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二倍体基本种杂交
        1.1.2 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四倍体物种杂交
        1.1.3 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以外物种杂交
        1.1.4 种间杂交从头合成甘蓝型油菜
    1.2 新型甘蓝型油菜的创建及其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
        1.2.1 第一代新型甘蓝型油菜(G1)创建
        1.2.2 第二代新型甘蓝型油菜(G2)创建
        1.2.3 第三代新型甘蓝型油菜(G3)创建
    1.3 轮回选择在群体改良中的应用
        1.3.1 常用轮回选择方法
        1.3.2 利用不育系在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作物中开展轮回选择
    1.4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研究
        1.4.1 杂种优势假说
        1.4.2 杂种优势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4.3 油菜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5 基因组选择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5.1 基因组选择原理
        1.5.2 基因组选择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5.3 基因组选择在油菜中的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的改良和评估
    2.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田间试验与表型测定
        2.2.3 轮回选择群体基因型检测
        2.2.4 简化基因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的第五轮选择
        2.3.2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三个世代的表型评估
        2.3.3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评估
        2.3.4 新型甘蓝型油菜优良自交系和DH系的选育及其全基因组的遗传变异分析
    2.4 讨论
        2.4.1 不同性状基于轮回选择的群体改良效果
        2.4.2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的遗传变异
    2.5 总结与展望
3 新型甘蓝型油菜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分析
    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田间试验
        3.2.3 表型统计分析
        3.2.4 基因型检测
        3.2.5 种子产量杂种优势的基因组预测
        3.2.6 种子产量杂种优势遗传效应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2.7 种子产量杂种优势位点的全基因组扫描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三个环境下亚基因组间杂种及其亲本产量试验的表型分析
        3.3.2 种子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3.3.3 杂种亲本的基因型分析及遗传距离
        3.3.4 种子产量中亲优势的遗传结构分析及基因组预测
        3.3.5 种子产量杂种优势位点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4 讨论
        3.4.1 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表现
        3.4.2 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3.4.3 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的基因组预测
    3.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表与附图
附录Ⅱ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阶段发表成果
致谢

(5)多亲本混合授粉雄性不育系群体构建及遗传多样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大豆种质资源创新的必要性及研究进展
    1.3 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利用
        1.3.1 隐性单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系
        1.3.2 核基因引起的部分雄性不育
        1.3.3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
    1.4 混合授粉在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1.5 轮回选择在大豆资源创新方面的研究进展
        1.5.1 轮回选择的基本原理
        1.5.2 轮回选择在大豆群体改良中的应用
    1.6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6.1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1.6.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7 分子标记在大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利用
        1.7.1 RFLP标记在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7.2 SSR标记在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8 毛细管电泳技术的研究与利用
    1.9 大豆虫媒传粉研究利用
    1.10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田间种植
        2.2.2 田间调查及取样
        2.2.3 农艺性状的考察和测定
        2.2.4 SSR标记的划分
        2.2.5 全基因组DNA提取及pcr扩增
        2.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2.2.7 全自动毛细管电泳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2.3.2 表型相关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豆雄性不育系亲本及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1.1 大豆ms1 亲本与混合亲本遗传多样性分析
        3.1.2 大豆雄性不育系后代世代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1.3 各个后代群体的世代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3.1.4 不同亚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 不同不育系后代亚群间的基因型分析
    3.3 大豆雄性不育系后代的农艺性状分析
        3.3.1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后代的油分蛋白分析
        3.3.2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后代的表型分析
        3.3.3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后代的生育期分析
4 讨论
    4.1 拓宽我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构建种质基因库的途径
    4.2 对大豆雄性不育系群体的性状改良
    4.3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4 全自动毛细管电泳在分析大豆遗传多样性的优势
    4.5 蜜蜂辅助多亲本对不育系授粉效果的评价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新型玉米杂交种豫单112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的重要性
        1.1.1 国内外种质资源利用的现状
        1.1.2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方法
        1.1.3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创新成果
    1.2 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
        1.2.1 杂种优势的经典假说
        1.2.2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1.3 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3.1 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1.3.2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第二章 豫单112亲本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类群划分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3 数据整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各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方差分析
        2.2.2 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2.2.3 各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回归分析
        2.2.4 各杂交组合产量性状聚类分析
        2.2.5 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产量配合力分析
        2.2.6 基于分子标记豫单112 的亲本遗传关系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密度下玉米有关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3.1.3 性状的的测定方法
        3.1.4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材料的影响
        3.2.2 不同玉米品种的杂种优势分析
        3.2.3 不同玉米材料品质的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利用SSR标记划分杂种优势类群
    4.2 豫单112 亲本杂种优势类群的划分
    4.3 不同密度条件下对玉米植株的影响
    4.4 豫单112 及其亲本籽粒品质的分析
参考文献
ABSTRACT

(7)基于SSR标记的玉米自交系同源性分析及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自交系同源性研究
        1.1.1 玉米自交系的研究与利用
        1.1.2 玉米同源性的介绍
        1.1.3 玉米同源性在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1.2 分子标记技术
        1.2.1 分子标记技术概念及简介
        1.2.2 SSR标记的特点
    1.3 SSR标记在玉米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4 玉米品质性状简介
    1.5 品质性状相关性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田间试验
        2.1.1 供试材料
        2.1.2 田间试验设计
        2.1.3 玉米自交系授粉及收获
        2.1.4 品质性状测定
    2.2 玉米自交系群体的基因分型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统计分析
        2.3.1 遗传参数分析
        2.3.2 遗传距离聚类分析
        2.3.3 品质性状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的SSR标记的基因分型
        3.1.1 目的DNA提取结果
        3.1.2 SSR标记筛选结果
        3.1.3 供试群体基因分型结果
    3.2 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3.3 玉米自交系遗传距离的估算
    3.4 259 份玉米自交系的聚类分析
    3.5 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
        3.5.1 品质性状变异分析
        3.5.2 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4.1.2 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
        4.1.3 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2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及抗晚疫病相关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的提出
    1.2 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
        1.2.1 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分类
        1.2.2 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2.2.1 SSR分子标记
        1.2.2.2 SNP分子标记
        1.2.3 马铃薯种质资源在抗性育种上的应用
        1.2.4 国内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
        1.2.4.1 四倍体栽培种的研究利用
        1.2.4.2 野生种和原始栽培种的研究利用
    1.3 马铃薯晚疫病与抗性评价
        1.3.1 晚疫病菌的研究概况
        1.3.1.1 晚疫病菌的分类地位
        1.3.1.2 晚疫病菌的生物学特征
        1.3.1.3 晚疫病菌的生活史
        1.3.1.4 晚疫病菌的生理小种
        1.3.1.5 晚疫病菌的基因组
        1.3.2 晚疫病的症状、流行病学及防治
        1.3.3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评价
    1.4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基因挖掘
        1.4.1 寄主抗病类型及抗病机制
        1.4.2 马铃薯晚疫病R基因与QTL
        1.4.2.1 垂直抗性R基因挖掘
        1.4.2.2 水平抗性QTLs定位
        1.4.2.3 抗性相关基因挖掘
    1.5 转录组学及其应用
        1.5.1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
        1.5.2 转录组学研究技术及应用
        1.5.3 RNA-Seq在马铃薯抗晚疫病研究中的应用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马铃薯种质资源晚疫病抗性评价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物材料
        2.2.2 供试菌株
        2.2.3 接菌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供试材料对不同菌株的抗性分析
        2.3.1.1 供试材料对CN152的抗性
        2.3.1.2 供试材料对80029的抗性
        2.3.1.3 供试材料对90128的抗性
        2.3.1.4 供试材料对T30-4的抗性
        2.3.1.5 供试材料对428-2的抗性
        2.3.2 不同类别种质资源的抗性分析
        2.3.2.1 野生种材料对不同菌株的抗性
        2.3.2.2 安第斯栽培种材料对不同菌株的抗性
        2.3.2.3 普通栽培种材料对不同菌株的抗性
    2.4 讨论
        2.4.1 筛选出的优异晚疫病抗性材料
        2.4.2 种质资源对不同菌株的抗性
        2.4.3 不同类别种质资源的抗性
第三章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植物材料
        3.2.2 基因组DNA提取
        3.2.3 SSR标记分析
        3.2.3.1 标记来源和反应条件
        3.2.3.2 电泳检测
        3.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4 SNP芯片基因分型分析
        3.2.4.1 SNP芯片分型平台
        3.2.4.2 SNP数据的统计及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于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3.1.1 SSR标记多态性
        3.3.1.2 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3.3.2 SNP芯片遗传多样性分析
        3.3.2.1 SNP基因分型结果
        3.3.2.2 群体结构分析
        3.3.2.3 主成分分析
        3.3.2.4 SNP遗传多样性分析
    3.4 讨论
        3.4.1 基于SSR标记的马铃薯抗性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
        3.4.2 基于SNP标记的马铃薯抗性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
第四章 马铃薯与晚疫病菌非亲和与亲和互作的转录组学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植物材料与病原菌接种
        4.2.2 DNA提取及dRenSeq分析
        4.2.3 RNA提取及文库构建
        4.2.4 数据分析
        4.2.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4.2.6 定量RT-PCR验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03112-233的dRenSeq分析
        4.3.2 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4.3.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3.4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类
        4.3.5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与KEGG富集分析
        4.3.6 响应晚疫病菌侵染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
        4.3.7 90128及CN152侵染后特异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3.8 连续上调或下调表达的基因
        4.3.9 qRT-PCR验证
    4.4 讨论
        4.4.1 马铃薯寄主03112-233对非亲和与亲和互作的响应机制不同
        4.4.2 寄主03112-233在非亲和与亲和互作中表达不同的抗病防卫基因
        4.4.3 复杂信号转导途径参与寄主-病原互作并启动抗病防御
        4.4.4 90128与CN152诱导的非亲和互作与亲和互作的分子机制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9)干旱调控小麦花后茎叶果聚糖代谢转运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果聚糖生理代谢
    3 果聚糖代谢与作物抗旱性和产量形成的关系
        3.1 果聚糖代谢与抗旱性
        3.2 作物果聚糖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4 小麦WSC和果聚糖QTL定位研究
    5 小麦高代回交群体QTL定位研究
    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ILs群体果聚糖代谢转运表型变异与遗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间试验设计
        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ILs群体果聚糖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2.2 果聚糖积累转运表型多因素方差分析
        2.3 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ILs群体各目标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2.4 果聚糖积累转运的遗传参数分析
    3 讨论
        3.1 小麦ILs群体果聚糖积累转运与抗旱性
        3.2 小麦ILs群体果聚糖积累转运与籽粒的灌浆
        3.3 小麦ILs群体果聚糖积累转运的遗传特性
第三章 小麦ILs群体SSR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小麦DNA的提取与检测
        1.3 引物合成
        1.4 SSR标记分型检测
        1.5 SSR多样性分析
        1.6 SSR标记偏分离分析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遗传多样性分析
        2.2 聚类分析
        2.3 SSR标记偏分离分析
        2.4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 讨论
        3.1 小麦ILs群体基于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3.2 小麦ILs群体遗传连锁图谱特征
第四章 小麦ILs群体果聚糖代谢转运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和表型测定
        1.2 QTL定位
    2 结果与分析
        2.1 果聚糖含量QTL的加性效应
        2.2 果聚糖转运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QTL的加性效应
        2.3 小麦果聚糖代谢转运相关性状A-QTL的热点区域
        2.4 小麦果聚糖积累转运相关性状QTL的上位性效应
        2.5 果聚糖转运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相关性状QTL的上位性效应
    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10)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及SSR分子标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作物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研究与评价
    1.2 分子标记及其在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1.2.1 分子标记的类型与特点
        1.2.1.1 RFLP标记
        1.2.1.2 RAPD标记
        1.2.1.3 AFLP标记
        1.2.1.4 SSR标记
        1.2.1.5 SNP标记
        1.2.2 分子标记在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1.2.2.1 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1.2.2.2 种质类群划分和杂种优势预测
        1.2.2.3 品种及种质资源鉴别
        1.2.2.4 种质资源的创新
    1.3 玉米种质资源类群研究与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1.3.1 玉米种质资源类群划分
        1.3.2 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模式与利用
        1.3.3 玉米自交系的改良和利用途径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SSR引物
    2.3 试验方法
        2.3.1 田间试验设计和性状测试
        2.3.2 SSR分子标记分析方法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3.1.1 SSR标记多态性分析
        3.1.2 供试玉米自交系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与类群划分
        3.1.3 各类群间遗传多样性与主成分分析
        3.1.4 各类群间遗传距离分析
    3.2 供试自交系表型性状分析
        3.2.1 各表型性状方差分析
        3.2.2 供试自交系表型性状特征分析
        3.2.3 供试自交系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2.4 供试自交系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3.3 不同类群玉米自交系性状表现特征分析
        3.3.1 基于表型性状划分不同类群玉米自交系的性状表现
        3.3.2 SSR分子标记划分不同类群玉米自交系的性状表现
    3.4 基于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划分类群结果对比
    3.5 代表性骨干自交系与所属类群自交系的性状表现
4 结论与讨论
    4.1 SSR分子标记与玉米自交系优势类群划分
    4.2 供试自交系SSR分子标记类群与表型性状聚类分析结果比较
    4.3 未知来源自交系的类群划分与利用
    4.4 代表性骨干自交系的进一步改良与利用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四、利用SSR标记分析玉米轮回选择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抗南方锈病基因挖掘和精细定位[D]. 路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玉米P18-7近缘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交后代性状分析[D]. 李森林. 贵州大学, 2020(04)
  • [3]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对玉米自交系K11和K62的改良效应[D]. 赵长云.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4]新型甘蓝型油菜的群体改良和杂种优势分析[D]. 胡丹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5]多亲本混合授粉雄性不育系群体构建及遗传多样性评价[D]. 程继尧.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6]新型玉米杂交种豫单112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D]. 毛熙岚.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7]基于SSR标记的玉米自交系同源性分析及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D]. 战超.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8]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及抗晚疫病相关基因分析[D]. 段艳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1)
  • [9]干旱调控小麦花后茎叶果聚糖代谢转运的遗传分析[D]. 吕百川.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10]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及SSR分子标记分析[D]. 胡春辉.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使用 SSR 标记分析玉米轮回选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