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理解与心理素质

听力理解与心理素质

一、听力理解与心理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郑吉婷[1](2021)在《初中生思辨能力倾向与英语听力理解水平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宁[2](2021)在《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理解试题的效度特征和反拨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考作为高等教育的入学考试,直接影响考生的前途,因而一直都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英语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其中,听力部分主要通过听力理解试题来检测学生在交际使用中对英语掌握的程度,其效度备受关注。尽管学界对高考英语听力试题的效度研究的成果颇丰,但将试题的效度和反拨作用整合研究较鲜见。鉴于此,笔者对高考英语全国卷Ⅱ听力理解试题的内容效度、表面效度和反拨作用展开研究,了解试题的效度特征和对听力教学的影响,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2016—2020年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理解的内容效度特征如何?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理解的表面效度特征如何?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理解的反拨作用如何?本研究以以上问题为中心,对2016-2020年这5年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理解试题进行分析,对万州区城区的3所中学的215名高三学生和6名高中英语教师展开了调查,以Bachman的任务特征框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研究依据,使用了文本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三种研究工具,并采用了描述性统计等数据统计程序。研究结果显示,2016-2020年全国卷Ⅱ的高考英语听力理解试题内容效度逐步提高,总体效度保持较高水平,其反拨作用显着,与试题效度保持一致性。经过分析,发现试题特点如下:在内容效度中,输入特征与预期回答特征更加符合《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听力材料的主题强调人与社会的发展,重视学生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信息的简单推断技能的考查,重视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在输入与预期回答的关系中,近五年听力理解试题宽广型题目占比较小,狭窄型占比有所增大,表明近五年的题目难度系数有所降低,但其负面影响是不利于区分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在表面效度中,考试说明、与文本有关变量、与说话者有关变量的满意度较高,表明考生对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整体态度颇好。在反拨作用中,整体而言,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对教学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前者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目标和学习行为以及教师的听力教学等方面,后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参考建议:命题者应不断更新和丰富话题内容;保持语篇难度、长度及语速的一致性,提高试题效度;改革现有听力理解题型,适当增加主观题比重。英语教师应转变观念,以教促学;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把握高考新风向;结合传统教学与多模态教学,提升听说能力,听力策略指导和应试心理辅导;学生需夯实基础,学有所思,丰富素材,听说并进。

朱玲[3](2020)在《焦虑对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听力能力是外语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听说读写能力中,听力的作用最为基础,直接影响着学生整体语言水平的发展(金晓添,2019)。在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重点普遍为词汇语法课,课堂上缺乏有效的英语听力训练,当教师用英文提问时,大多数学生无法准确获取提问内容,只会低头沉默。长期下去,会让学生对英语听力缺乏自信心,丧失英语听力兴趣,容易在听力过程中出现过多的焦虑因素,更甚者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也普遍未意识到焦虑对听力能力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因此过研究了解学生当前的听力焦虑状况以及寻求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来缓解学生的听力焦虑是十分可行且必要的。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众多研究学者开始意识到了焦虑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本文以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对江西某高中高二学生的英语听力焦虑状况以及如何缓解学生听力焦虑以提高学生听力水平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探讨1)笔者所在学校高二学生的听力焦虑状况如何?2)听力焦虑对听力理解有何影响?3)学生产生听力焦虑的原因是什么?4)如何缓解学生的听力焦虑?笔者在江西某高中高二年级三个班级学生共182名学生发布高中生英语听力焦虑调查问卷,共计收回158份有效问卷。借助SPSS 26分析收集的数据,对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解答分析。研究发现:1)学生普遍存在外语听力焦虑,焦虑存在于听力理解过程中。2)听力焦虑和听力理解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260且p值小于0.01,说明焦虑与听力之间存在低度负相关关系,即学生听力焦虑值越高,听力理解水平越差;听力焦虑值越低,听力理解水平越好。3)引起学生听力焦虑的因素多样,笔者主要从紧张和焦虑、缺乏自信、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态度四个维度来探讨听力焦虑的影响因素。缺乏自信心是学生听力焦虑的主要来源,其他因素对学生的听力焦虑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笔者也随机抽选了不同焦虑程度学生以及同年级有过听力课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访谈,以期在访谈中寻找听力焦虑的影响因素以及探讨缓解焦虑的途径。在教学实验阶段中,以访谈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听力焦虑测试、教学实验和两次听力水平测试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得出同伴因素、教师因素以及学校因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焦虑。4)可从学生同伴,教师,学校三方面入手共同缓解学生的情感焦虑,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周少妍[5](2020)在《认知负荷模式下汉英模拟交传记忆困难及应对策略实践报告 ——以公共课《认识武汉·大国工业》为例》文中指出武汉,作为我国中部中心城市,从国家老工业基地向国家先进制造业迈进。公开课《认识武汉·大国工业》贯彻教育部“课程思政”行动计划,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城市独特魅力与“工业大国”的转型决心。因此,本报告选取公开课中的三章课程内容为语料,旨在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城市工业发展,展现中国的经济实力,促进经济合作与交流。本次口译实践发现的主要问题为记忆方面的困难,分为原语专业知识记忆障碍,笔记记忆混乱,听辨记忆信息缺失,心理焦虑和字幕影响等。通过对认知负荷模式中理解、记忆和产出等认知活动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合理分配负荷,包括充分准备专业知识,完善笔记系统,调节心理压力等。通过本篇实践报告,译者发现记忆困难问题归根结底是认知负荷问题。因此,提升口译综合能力保证各项负荷不超载至关重要。同时,对于记忆方面的原因分析与解决策略也是提高口译质量的关键。希望本文对交传中记忆策略的相关研究及实践运用提供一些启示。

徐浩[6](2020)在《开封市第三十三中学足球训练项目口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在足球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学校邀请外国足球教练对校内球队进行训练,旨在提高球队的整体表现,并追上国际足球发展的步伐。河南省开封市第三十三中学多年来在校园足球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多次在河南省中学足球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开封市赢得无数次荣誉奖项。此次翻译任务受三十三中学校方委托,为巴西足球教练克里斯·索萨先生提供为期一个月的翻译服务。笔者在此期间负责克里斯先生的授课以及日常生活方面的工作。由于足球口译与日常陪同口译不同,对口译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在语言质量上对自己有高要求,而且也要在足球领域提前学习准备相关专业知识以保证授课的质量。本文以Hans Vermeer于20世纪70年代在翻译界提出的着名的目的论(the Skopos Theory)作为指导理论。根据该理论的定义,翻译行为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原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性原则(Coherence Rule)与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目的原则认为翻译活动的目的决定译文的性质;连贯性原则认为译文内容需要保持连贯,同时也要与原文保持连贯;忠实性原则认为译者的译文必须忠实原文,但最终的忠实程度取决于译文的目的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Vermeer,Hans,2000:17-19)目的论为分析本次口译活动中出现的失误难点提供了理论依据,帮助更好地分析在口译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本报告将分为以下四章。第一章介绍这次口译任务的主要内容。这一章主要阐述了口译任务的来源、口译项目的意义以及翻译任务的具体要求。第二章介绍了口译的整个过程。这一章主要分为译前准备、口译过程以及译后评价三个方面。译前准备主要叙述了“术语表的准备”、“翻译理论的准备”、“翻译计划的制定”以及“足球口译策略回顾”。第三章从听力理解与译文产出精力的角度,以及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对口译过程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难点进行分析。其中在听力理解方面,主要对语内知识与语外知识对听力理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分为“翻译实践回顾及相关思考”与“对今后工作的启发及展望”这两部分。这一章对此次口译实践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此次口译活动的不足。根据本次口译活动的分析与总结,得出了“继续提升双语水平”与“增加背景知识的储备”的结论。双语水平是口译活动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双语能力,就无法出色地完成任务。如果要在口译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效果,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知识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口译活动中熟练使用笔记也会促进译者翻译的能力。本文以目的论作为指导,以开封市第三十三中学室外授课以及室内座谈的交替传译实践为例,重点分析在口译过程中出现的理解和表达环节出现的失误与成功的案例,并提供理论解释和应对策略,为加强后期练习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以及口译实践提供借鉴,帮助提升译员的口译能力,并且改善译文质量。

陈丽[7](2019)在《高三英语听力教学元认知策略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万州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交际,听力理解能力在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听力理解通过对听到的信息进行积极预测、筛选、释义和评估等心理过程而实现。鉴于英语听力理解的特征,掌握和熟练运用元认知策略定会在听力学习方面事半功倍。本研究以2018级万州区高三师生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一诊”相关数据为基础,同时,在后续研究中辅以2018高考相关数据,进一步证明基础数据的可靠信度。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听力教学效果提出建设性意见。本研究首先根据2018年“一诊”分析大会得到的相关图表,确保2018年重庆市万州区“一诊”英语考试与高考英语听力理解的难度可比性,了解18级高三学生听力理解现状,本研究对万州区15名高三英语教师展开访谈,得知两次考试难度相当,且当前万州区高三学生英语听力理解得分普遍较高;其次,为了解当前万州区高三学生的英语听力现状,及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运用情况,本研究以2018年万州区随机抽取的150名高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问卷调查,并通过SPSS24.0和excel2007对所采集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随后,对万州20名高三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英语教师对听力元认知策略的认知、教授情况及对学生问卷遗留问题的看法,其中学生问卷遗留问题包括:局限于课堂,很少制定自己的听力计划,对影响听力效果的因素缺乏关注,听后评估习惯差。本文引言主要梳理选题缘由、相关文献和概念界定;第二章主要涉及研究方法的设计和三个研究问题:(1)万州区高三学生听力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万州区高三英语教师听力教学中对元认知策略的认知和教授情况如何?(3)本研究对提高万州区高三英语听力教学的对策启示?第三章是调查数据分析;第四章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探究对策及建议;第五章结论部分:(1)学的现状:善于应试,缺少长远计划;惰性较大,缺少良好学习习惯;依赖教师,缺少学习主动性;限于课堂,浪费了“学习森林”;限于训练,缺少反思。(2)教的现状:缺少对元认知策略的认知,待了解,纷纷表示认可该学习策略;误导学生过分关注知识内容而非学习策略;教师们期望为学生减负,过分重视应试教育;(3)相关对策:第一,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正确引领,加强教师教学理论知识培训,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方针;第二,教师队伍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提高自身教学理论素养,多方联合,重“素质”弱“应试”,科学布置任务,塑自主学风;第三,学生提高主观能动性,明确学习主体,严格自律,重视学习策略,审视学习效果。

杜洁[8](2018)在《陕西省取消自主命题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以铜川市一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陕西省教育厅颁布了新高考政策的通知,自2016年起陕西省高考英语取消自主命题,开始使用教育部统一制定的试题,也就是“全国卷”,此次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在英语高考中新增了听力测试,并且将测试成绩计入了英语科总分。而在陕西省高考英语自主命题十年期间,长期取消英语听力测试早已降低了学校与教师、家长与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的重视,再加上受到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的影响,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学大都忽略了对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提升高中生英语听力水平,顺利迎接新高考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针对此现象,笔者进行了抽样调查、问卷调查、课堂观摩并对师生展开了深入访谈,在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展开了为期半年的教学实验,以铜川学情为例初步研究了当前陕西省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状况。通过研究结果,笔者发现目前高中生在英语听力学习方面存在着学习兴趣不浓厚、基础知识不扎实、方法策略不得当等问题。在研究发现的问题基础上,笔者结合“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元认知理论”和“图式理论”等相关英语听力教学理论,从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出发,指出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学校如何改善教学环境等英语教学效能提升策略和教学方法。为检测所提策略的可实施性和科学性,笔者对所在班级进行了相关教学实验,以实验前的听力成绩和学习态度为基准,两个班级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并在实验结束后再次进行学业测试和问卷调查,通过比对实验结果,笔者发现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很大程度地改善英语听力水平,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能够有效地消除听力障碍。听力学习是一个漫长且缓慢的过程,听力教学不应仅仅局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而应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在生活中学习并实践于生活中,真正实现素质化教育。

杨春兰[9](2018)在《新高考下高中英语听力教与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汉中市为例》文中认为听是领会和获取语言信息最为主要的途径,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首,也是交流信息或交流情感的主要方式。听是个体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听力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听力理解主要考查的是学生日常生活对话的理解和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有效的听力教学促进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是语言知识架构的基础,是践行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顺应高考英语改革的大趋势。2014年9月,国务院、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这便标志着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启幕。自2016年起,陕西省高考统考科目均采用国家试题,高考英语考试的内容新增加了听力部分的测试,而且要求将听力成绩记入高考总分,这无疑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英语高考形式的变化,英语听力的要求提高了,那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理当顺应新高考的新要求,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切合学生实际,与时俱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因此,本研究针对汉中市高中学校,在新高考视角下探究高中英语听力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汉中市汉中中学、龙岗中学和铺镇中学的25名教师和535名学生分别实施访谈与问卷调查。笔者梳理高考概念、改革变化及国内外听力研究现状为理论基础,根据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学生学习主要存在听力认知不清晰、学习态度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心态不佳造成听力障碍、心理素质亟待提高、学习策略缺乏、策略使用不平衡、缺乏良好的听力习惯等问题;教师存在听力教学认知不明确、教学方法欠缺、忽视学生情感因素、忽视听力课堂教学、忽视听力教学过程、忽视听力教学的多元化评价等问题。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讨论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期望为英语听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新高考政策的落实提供理论支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推动英语听力回归于生活实际应用,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孙莉[10](2018)在《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有效考试是教育永恒的话题,反拨效应是经久不衰的考试现象。本文首次尝试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阈,运用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三结合的研究方法,全方位探索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希冀为反拨效应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通过探究反拨效应系统的生成和运行机制,找出提高正面反拨效应的正确对策。全文共13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和文献综述,包括第1章和第2章。第1章是绪论,阐述选题缘由、背景、研究思路、内容、意义、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章是文献综述,首先说明了动态系统理论的背景、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研究原则,以及与复杂科学的关系,并介绍了主要复杂科学学派及其理论,描述了复杂动态系统的特征;然后阐述了语言测试的内涵和属性,梳理了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的关系,界定了反拨效应的概念与研究层面,并回顾了反拨效应的主要研究内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情况。这部分的工作是整个研究的基础,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和构建框架模型,包括第3章和第4章。第3章是基于动态系统理论视阈观察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系统,阐释了反拨效应系统的概念内涵,剖析了反拨效应系统的特征,提炼了研究视角和方法,明确了系统研究主要围绕功能、环境、结构与要素展开,并论述了环境与系统的关系、环境分类和环境特点。第4章是反拨效应系统框架模型的解构与建构,借鉴前人的各项研究成果,站在动态系统理论的新视角,在整体把握系统的基础上解构系统,运用隐喻、特大黑箱、化繁为简、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复杂范式去认识系统,从而构建了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本研究认为反拨效应系统主要由具有执行功能的主集成系统和支持其运行的动力次集成系统组成,另外还有一套以人的需求集结并管理整个系统的控制集成系统。反拨效应系统的主体是人,无论是主集成系统的分析,还是次集成系统的探究,都离不开对主体的洞察。在深入观察主体活动和系统要素关联后,本文又进一步构建了主集成系统模型和次集成系统模型。这部分的工作为下一阶段的着力点提供了指引,同时也拓展了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第三部分是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以构建的理论框架模型为指导,对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系统展开详细的研究,包括第5章至第10章。第5章翔实地描述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环境,探寻了系统与环境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路径。第6章剖析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并在深入分析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勾勒了整个系统的单元组成模型。第7章是对主集成系统的解析,从系统主体入手来探究主集成系统,构建了主集成系统的结构模型和关联模型。第8章围绕驱动次集成系统进行分析,即讨论了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决策介主体,绘制了期望模块的要素组成模型,阐述了华文会考的构念和试卷编制,揭示了激活系统的期望驱动力的生成机理。第9章开始进入传动次集成系统的探索,先分析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试运行流程和机制,发现了期望驱动力是系统运行所需的正向动力;再分析了华文会考的质量传动模块,着重阐释了效度和信度两大子模块的动力生成和传动情况,揭示了与主集成系统技术决策评估反馈为节点的反拨网络连接的传送模式。第10章考察语言教育传动模块,分析了华文会考系统、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语言观和教育观,描述了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熵增现象和矛盾力产生过程,指出语言教育模块的动力生成源于会考与教学的不一致,传动方式则是通过与华文教学决策关联的要素集结成的网络向主集成系统传送正向和负向动力。第11章是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风险专论,列出了教育决策产生的直接和间接风险影响力,说明了风险防控力和再生风险影响力的生成逻辑,阐述了边生成、边防控、边传送、边合成风险的复杂传动机制,指出社会权重模块传送的动力对反拨效应系统的运行和演化具有全局性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归纳总结和研究展望,包括第12章和第13章。第12章是对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总结,在归纳概括系统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动力供应网络模型和运作机制模型,揭示了反拨效应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与主体的意识、决策的制定、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等变量相关,并提出了六条促进华文会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具体建议。第13章是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创新点,以及后续研究展望。

二、听力理解与心理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听力理解与心理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2)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理解试题的效度特征和反拨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三节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 效度
        二 效度类型
        三 反拨作用
    第二节 听力理解相关要素
        一 定义
        二 原理
        三 覆盖的技能
        四 影响因素
    第三节 语言测试效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相关研究
        二 国内相关研究
    第四节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 万州区高中学生及高中英语教师
        二 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试题(2016—2020 年)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文本分析法
        三 问卷调查法
        四 访谈法
    第四节 研究依据
        一 Bachman&Palmer的任务特征框架
        二 《课程标准》
        三 教学大纲
        四 考试大纲
    第五节 研究过程
        一 框架与问卷设计
        二 文本分析、问卷调查与访谈调研
        三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研究发现与分析
    第一节 内容效度分析
        一 输入特征
        二 预期回答
        三 输入特征与预期回答的关系
        四 小结
    第二节 表面效度分析
        一 基本信息
        二 考试说明
        三 与文本有关的变量
        四 与说话者有关的变量
        五 整体态度
        六 小结
    第三节 反拨作用分析
        一 学习动机与目标
        二 学习影响
        三 学习行为
        四 教师访谈分析
        五 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建议
    第一节 本研究的发现
        一 内容效度
        二 表面效度
        三 反拨作用
        四 小结
    第二节 建议
        一 对命题者的建议
        二 对英语教师的建议
        三 对学生的建议
第六章 总结
    第一节 研究不足
    第二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关于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理解试题的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2 关于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理解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的访谈提纲(教师)
    附录3 2016-2020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Ⅱ听力试题
    附录4 2016-2020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Ⅱ听力理解录音文本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3)焦虑对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听力能力的重要性
        1.1.2 基于学生听力水平现状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焦虑定义
        2.1.2 外语焦虑
        2.1.3 外语听力焦虑
        2.1.4 听力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情感过滤假说
        2.2.2 人本主义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内外学者对于焦虑的相关研究
        2.3.2 国内外学者对于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理解因素的研究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分析
    3.3 测试工具
        3.3.0 英语听力水平测试
        3.3.1 听力焦虑调查问卷分析
        3.3.2 访谈问卷分析
    3.4 数据收集
第4章 数据分析
    4.1 学生听力焦虑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4.1.1 焦虑和听力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4.1.2 学生听力焦虑影响因素分析
        4.1.3 听力焦虑调查问卷研究结果总结
    4.2 访谈结果展示与分析
        4.2.1 学生访谈结果与分析
        4.2.2 教师访谈问题结果展示与分析
第5章 教学实验
    5.1 实验过程
    5.2 结果分析
    5.3 总结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发现与基本结论
    6.2 本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生英语听力焦虑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生访谈问题
    附录三 教师访谈问题
    附录四 两次听力测试材料
致谢

(5)认知负荷模式下汉英模拟交传记忆困难及应对策略实践报告 ——以公共课《认识武汉·大国工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任务描述及口译过程
    2.1 任务描述
        2.1.1 任务背景及来源
        2.1.2 任务内容
        2.1.3 目标受众
        2.1.4 任务目的与意义
        2.1.5 任务计划
    2.2 口译过程
        2.2.1 译前准备
        2.2.2 译中过程
        2.2.3 译后总结
三、交传记忆困难问题剖析
    3.1 专业知识繁杂造成记忆障碍
        3.1.1 百科知识繁杂
        3.1.2 生僻名词密集
    3.2 笔记不规范造成记忆混乱
        3.2.1 笔记内容冗余
        3.2.2 笔记结构不清
        3.2.3 笔记反应速度慢
        3.2.4 数字笔记信息遗漏
    3.3 口译不良习惯造成记忆缺失
        3.3.1 听辨听词不听意
        3.3.2 短时记次不记主
    3.4 外部因素造成记忆困难
        3.4.1 译员焦虑
        3.4.2 字幕干扰
        3.4.3 讲者习惯
四、合理分配认知负荷应对记忆困难问题
    4.1 专业知识的认知负荷分配
        4.1.1 译前百科知识预测
        4.1.2 译前生僻名词积累
    4.2 笔记系统的认知负荷分配
        4.2.1 译中笔记信息省略
        4.2.2 译前笔记规范训练
        4.2.3 译中脑记笔记结合
        4.2.4 译前数位转换学习
    4.3 口译习惯的认知负荷分配
        4.3.1 译前意群听辨练习
        4.3.2 译前短时记忆训练
    4.4 外部因素的认知负荷分配
        4.4.1 译前自我心理暗示
        4.4.2 译中视听信息修正
        4.4.3 译前讲者资料准备
五、口译实践总结
    5.1 交传记忆问题总结
    5.2 交传记忆建议
    5.3 交传实践不足与改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原文及译文
附录二 术语表
附录三 记忆自评表
致谢

(6)开封市第三十三中学足球训练项目口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原文
译文
翻译报告
    1 翻译任务描述
        1.1 翻译任务来源
        1.2 口译资料简述
        1.3 翻译项目意义
        1.4 委托方性质
        1.5 翻译任务的具体要求
    2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术语表的制定
        2.1.2 翻译理论的准备
        2.1.3 翻译计划的制定
        2.1.4 足球口译策略回顾
        2.2 口译过程
        2.3 译后评价
    3 翻译案例分析
        3.1 听力理解对口译的影响
        3.1.1 语内知识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3.1.2 语外知识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3.2 “译文产出精力”对口译的影响
    4 总结
        4.1 口译实践回顾及相关思考
        4.2 对未来工作的启发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7)高三英语听力教学元认知策略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万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实践意义
        二 理论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三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 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
        二 元认知策略的定义和分类
    第五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问题设计
    第二节 调查对象
    第三节 调查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访谈法
第三章 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节 学生问卷的数据分析
        一 学生基本信息的描述性分析
        二 听力元认知策略量表的因子分析
        三 元认知策略量表的信度检验
        四 元认知策略量表的效度分析
        五 听力元认知策略量表的描述性分析
        六 元认知策略量表的差异分析
    第二节 教师听力元认知策略访谈数据分析
        一 教师听力元认知策略认知及教授情况访谈数据分析
        二 听力元认知策略学生卷遗留问题访谈数据分析
    第三节 听力元认知策略的运用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学的现状
        二 教的现状
        三 原因分析
第四章 听力元认知策略教学对策
    第一节 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正确引领
        一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理论知识培训
        二 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方针
    第二节 教师队伍贯彻执行
        一 提高教学理论素养
        二 多方联合,重素质轻“应试”
        三 科学布置任务,塑自主学风
    第三节 学生自主学习
        一 明确学习主体,严格自律
        二 重视学习策略,审视学习效果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基本结论
        一 万州区高三英语听力元认知策略教学问题
        二 万州区高三英语听力元认知策略教学问题归因
        三 万州区高三英语听力元认知策略教学提升对策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陕西省取消自主命题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以铜川市一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陕西省2016年高考英语改革政策解读
        1.1.2 听力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1.3 高考命题变化对高中英语课程实施的导向性影响
    1.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听力教学理论成果
    2.2 国内听力教学理论成果
第三章 听力教学的理论基础
    3.1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
    3.2 元认知理论
    3.3 图式理论
第四章 陕西省取消自主命题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研究
    4.1 研究背景
        4.1.1 研究的问题及目的
        4.1.2 研究对象分析
    4.2 研究方法
        4.2.1 抽样调查法
        4.2.2 问卷调查法
        4.2.3 课堂观摩法和师生访谈法
    4.3 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4.3.1 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研究
        4.3.2 英语听力学习兴趣研究
        4.3.3 英语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研究
        4.3.4 英语听力学习方法策略研究
第五章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5.1 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1.1 学习兴趣不浓厚
        5.1.2 基础知识不扎实
        5.1.3 方法策略不科学
    5.2 听力教学效能提升策略
        5.2.1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5.2.2 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5.2.3 学校改善教学环境
    5.3 提升效果实验研究
        5.3.1 实验班级教学模式
        5.3.2 对比班级教学模式
        5.3.3 实验结果及启示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致谢

(9)新高考下高中英语听力教与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汉中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高考改革方案的颁布
        二、高中英语新课标的推进
        三、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
        四、汉中市作为陕南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地区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论文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新高考
        二、听力相关概念
    第二节 听力教学的相关理论
        一、图式理论
        二、认知策略
        三、元认知策略
        四、社会/情感策略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数理统计法
第三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教师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听力认知方面
        二、听力教学目标与方法方面
        三、情感因素方面
        四、听力评价方面
    第二节 学生听力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认知方面
        二、兴趣态度方面
        三、学习动机方面
        四、心理素质方面
        五、听力策略使用方面
第四章 听力教与学的建议
    第一节 高中英语听力“教”的建议
        一、探究新高考,优化课堂教学
        二、树立正确的听力认知,改进教学理念。
        三、重视情感教学策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培养元认知策略意识,促进听力自主学习
        五、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听力学习策略
        六、重视听力过程,教学组织方法灵活化
        七、听力教学评价多元化
        八、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和专业发展
    第二节 高中英语听力“学”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听力观,端正学习态度
        二、借助图示理论调动学生听力兴趣
        三、夯实语言基础,均衡语言技能发展
        四、加强元认知意识,促进听力自主学习
        五、掌握听力学习策略,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的结果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中英语听力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背景
        1.2.1 动态系统理论与应用语言学
        1.2.2 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动态系统理论与语言测试反拨效应
    2.1 动态系统理论的阐释
        2.1.1 动态系统理论简介
        2.1.2 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2.1.3 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及原则
    2.2 动态系统与复杂科学
        2.2.1 复杂科学的研究及其发展
        2.2.2 主要复杂科学学派及其相关理论
        2.2.3 复杂动态系统的特征
    2.3 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2.3.1 语言测试的内涵和属性
        2.3.2 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
        2.3.3 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的概念界定
    2.4 关于反拨效应的研究
        2.4.1 反拨效应的研究内容
        2.4.2 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回顾
        2.4.3 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回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的反拨效应系统
    3.1 反拨效应系统的概念内涵
    3.2 反拨效应系统的特征
        3.2.1 反拨效应系统的开放性
        3.2.2 反拨效应系统的复杂性
        3.2.3 反拨效应系统的动态性
        3.2.4 反拨效应系统的非线性
    3.3 综合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
    3.4 反拨效应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3.4.1 反拨效应系统的功能
        3.4.2 反拨效应系统的结构
        3.4.3 反拨效应系统的功能、结构与环境
    3.5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
        3.5.1 反拨效应系统与环境
        3.5.2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范畴
        3.5.3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特点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反拨效应系统的研究框架
    4.1 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
        4.1.1 反拨效应系统的架构解析
        4.1.2 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
    4.2 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
        4.2.1 基于测试使用的横向子集成系统
        4.2.2 基于决策制定的纵向子集成系统
        4.2.3 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的框架模型
    4.3 反拨效应次集成系统
        4.3.1 反拨效应驱动次子集成系统
        4.3.2 反拨效应传动次子集成系统
        4.3.3 反拨效应动力次集成系统的框架模型
    4.4 反拨效应控制集成系统与系统主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演化环境
    5.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社会环境
        5.1.1 新加坡社会概况
        5.1.2 新加坡历史背景
        5.1.3 新加坡的语言生态环境
        5.1.4 新加坡社会文化特征
    5.2 新加坡教育概况
    5.3 新加坡语言测试与语言教育政策沿革
        5.3.1 英属海峡殖民地时期(1819-1942)
        5.3.2 二战后英属直辖殖民地时期(1946-1958)
        5.3.3 迈向自治与合并时期(1959-1964)
        5.3.4 以生存为导向的建国初期(1965-1978)
        5.3.5 以效率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时期(1979-1996)
        5.3.6 以能力为导向的经济创新时期(1997-2011)
        5.3.7 以价值导向的经济全球化时期(2012-)
    5.4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特征
    5.5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与组成单元
    6.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
        6.1.1 华文会考的特点和用途
        6.1.2 对测试使用的反拨功能
        6.1.3 对决策制定的反拨功能
    6.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组成单元
        6.2.1 主要组成单元的界定
        6.2.2 主要组成单元的介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
    7.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的主体
        7.1.1 华文会考使用与主体分类
        7.1.2 教育决策类型对主体的影响
    7.2 主集成系统纵横交错的结构
    7.3 主集成系统多元复杂的关联
        7.3.1 以考生前途的社会援助为节点展开的反拨网络
        7.3.2 以教育决策的评估反馈为节点展开的反拨网络
        7.3.3 主集成系统的动态关联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驱动次集成系统
    8.1 华文会考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主体与驱动力
    8.2 华文会考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期望模块
    8.3 华文会考的构念及构念理论
        8.3.1 交际语言能力和任务型测试
        8.3.2 认知理论与综合性测试
        8.3.3 华文会考与其他母语会考的一致性
    8.4 华文会考试卷的编制
        8.4.1 华文会考试卷的格式
        8.4.2 华文会考试卷一:写作
        8.4.3 华文会考试卷二:语文理解与运用
        8.4.4 华文会考试卷三:口试/听力理解
        8.4.5 华文会考试卷的编制期望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一)
    9.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试运行
        9.1.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试运行的流程
        9.1.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试运行的机制
    9.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测试质量传动模块的构成
        9.2.1 华文会考质量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9.2.2 华文会考质量传动模块的主体
    9.3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效度因素
        9.3.1 基于华文会考形式和试卷内容的效度分析
        9.3.2 基于华文会考等级分数结果的效度分析
    9.4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信度因素
        9.4.1 施测因素
        9.4.2 考生因素
        9.4.3 内容因素
        9.4.4 评分因素
    9.5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动力传送机制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二)
    10.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构成
        10.1.1 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10.1.2 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主体
    10.2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语言教育观
        10.2.1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语言观
        10.2.2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教育观
    10.3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语言教育观
        10.3.1 基于语言观的熵增现象
        10.3.2 基于教育观的熵增现象
    10.4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与语言教育模块的传动情况
        10.4.1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传动结构和动力类型
        10.4.2 利益矛盾传动力
        10.4.3 意图矛盾传动力
        10.4.4 客观矛盾传动力
        10.4.5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传动过程
    10.5 语言教育模块的动力传送机制
    10.6 本章小结
第11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三)
    11.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构成
        11.1.1 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11.1.2 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主体
    11.2 教育决策风险传动子模块
        11.2.1 教育决策主体与风险影响力的生成
        11.2.2 教育决策的风险影响力类型和传动情况
    11.3 华文会考风险防控传动子模块
        11.3.1 华文会考风险的特点
        11.3.2 华文会考风险的担当主体
        11.3.3 风险防控力和再生风险影响力的生成
    11.4 社会权重模块风险传动情况
        11.4.1 学校风险共同体及其风险传动情况
        11.4.2 家庭风险共同体及其风险传动情况
    11.5 社会权重模块的风险传动机制
    11.6 本章小结
第12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研究总结
    12.1 关于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运作机制
    12.2 关于如何促进华文会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建议
第13章 结论
    13.1 主要工作与结论
    13.2 主要创新点
    13.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听力理解与心理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思辨能力倾向与英语听力理解水平相关性研究[D]. 郑吉婷. 吉林师范大学, 2021
  • [2]全国卷Ⅱ高考英语听力理解试题的效度特征和反拨作用研究[D]. 张宁.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7)
  • [3]焦虑对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研究[D]. 朱玲. 西南大学, 2020(05)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认知负荷模式下汉英模拟交传记忆困难及应对策略实践报告 ——以公共课《认识武汉·大国工业》为例[D]. 周少妍.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6]开封市第三十三中学足球训练项目口译报告[D]. 徐浩. 河南大学, 2020(02)
  • [7]高三英语听力教学元认知策略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万州区为例[D]. 陈丽. 重庆三峡学院, 2019(03)
  • [8]陕西省取消自主命题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以铜川市一中为例[D]. 杜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新高考下高中英语听力教与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汉中市为例[D]. 杨春兰. 陕西理工大学, 2018(08)
  • [10]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D]. 孙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听力理解与心理素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