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言与清丽——《源氏物语》与《枕草》的美意识比较

艾言与清丽——《源氏物语》与《枕草》的美意识比较

一、哀艳与清丽——《源氏物语》与《枕草子》美的意识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雷雅杰[1](2021)在《日本平安文学对白居易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名片,在汉语国际推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李白、杜甫以及白居易作为唐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相关的海内外研究均位列前三。在这些研究中笔者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即日本学者对白居易的研究成果远比李、杜二人相加起来都多。此外,在洛阳香山白园的石碑上更是题有:“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您是日本文化的恩人,您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您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的碑文。由此可见白居易对日本文化的重要性。因此,研究白居易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成为了唐代诗歌域外传播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平安时期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鼎盛阶段,其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制度、风俗、宗教、服饰、文学甚至是文字等均受到了中国的影响。白居易的诗歌在这一背景下传入日本并受到了日本各阶层的争相传诵。更是在日本文坛中形成了历经四百年经久不衰的“白居易现象”,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与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嵯峨天皇以及小野篁开始,到岛田忠臣以及菅原道真为主的平安韵文世界,再到后期以紫式部与清少纳言为代表的物语散文世界,这一时期的文学都有着对白居易诗文学习与借鉴的痕迹。因此,研究平安时期日本文学对白居易的接受情况,对中国诗歌海外推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文学域外传播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文学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着重阐述平安时期中日文化交流背景及白居易诗文得以在日本广泛传播的原因。第二部分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就平安时期日本文学对白诗的接受情况进行文本的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日本文学对白诗的接受,经历了一个从接受模仿到本土创新的过程。同时,在接受中也具有显着特点。在形式方面,学习白诗的七言律诗及长律进行创作。在内容方面,以借用白诗中的词汇、典故及意象为主。在题材方面,多接受白居易的闲适诗和感伤诗,通过对生活与自然的描摹来表现日本民族的“物哀”思想。第三部分则是通过平安文学对白居易的接受特点及其在日传播现状为汉语国际推广中的诗歌的推广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启示。

晏筠[2](2021)在《《源氏物语》和《枕草子》的白诗引用与美学表达探析——以对《白氏文集》的引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源氏物语》和《枕草子》是平安时期女流文学的代表,同为日本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这两部作品成书时间相近,作者同为宫中女官,并深受中国汉学影响。但是,这两部作品文风却迥然不同,分别代表了日本两大传统美学——物哀(もののあわれ)和明快(をかし)。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了对白居易诗歌的引用方面。即使是引用白居易同一篇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也截然不同。因此,该论文旨在通过对《白氏文集》的引用这样一个新的角度,分析日本两大传统美学的特点,以期对日本美学文化思想有所把握。

胡雄[3](2020)在《日本平安朝贵族的琴乐文化生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早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平安时期,来自中国的乐器“琴”便在日本经历了一场“迅速”的兴衰变化。琴作为一件外来乐器,在平安时期的日本自始至终未经历有组织的、系统的传播。但现存众多平安时期各方面文献类型中,均有提及琴这一事物,足以窥见琴在日本平安时期的辉煌一面。而日本一直有“中古以来琴曲断绝”之说,故本文首先从平安时期的政事政史、汉诗文集、物语、纪实、类书、丛书等文献出发,整理并收集平安时期琴的相关史料。其次针对收集真理的文献进行进一步考证与辨析,并尽可能还原出平安时期日本贵族的琴乐生活,发掘出其特征,以总结琴的域外发展规律。旨在探究被日本学者誉为“王者之宝器”的琴究竟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地位出现在平安时期贵族的日常生活中,而又因何缘故在短短二百年间迅速崛起却又如昙花一现的消亡。进而总结出经验,对当代琴乐传习之要点展开思考。本论文主要内容共分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平安时期文献中的七弦琴及其辨析方法。首先确认平安时期确有琴及相关文献史料的存在。并对相关文献史料按照“直接分辨”、“文学辨析”、“文献对比”等三种方法判别文献中的“琴”是否为中国的“七弦琴”。第二章:平安初期贵族琴人及其琴乐生活特征。首先确定研究的主体即平安时期18位代表性贵族琴人的身份特征,并分析平安时期日本贵族的琴乐传习模式。而后对平安时期贵族琴人的具体演奏活动特征和琴乐在日本的“本土化”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平安朝贵族的汉诗文作品着手,探查汉文学影响下平安时期日本贵族的琴乐思想和审美理念。第三章:首先发掘在琴技失传的“物语时代”,琴在物语文学中遗留的影响及其特征。其次从平安朝贵族的论着中探查琴在日本由盛入衰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总结经验为当代琴乐在国内外的传播提供理论依据和帮助。

周秦[4](2019)在《论川端康成小说的视觉性》文中认为川端康成是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作为以细腻情感打动读者的文学巨匠,其文学的独特魅力是在东西文化思维的融合、传统与新文学思潮的碰撞中迸发出的。纤细敏感的艺术感知与坎坷多灾的个人经历使他的文学具有直触人心的力量,充溢着视觉感的文字是其文学独特艺术之美的体现,读者通过文学中情物相交的视觉图景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川端康成在文学创作中融入了许多视觉元素,这些视觉元素并非是割裂的部分。色彩与光影作为视觉图像的内容,相互交融呈现出流光溢彩的艺术效果。情感与内涵蕴含在色彩变幻与光影交错中,通过视觉性的表达更直观地显现出来。镜像作为一种构图形式,呈现出虚实相交、主客合一的特征,文学的内在结构在镜像的映照下更为工整。色彩、光影、及对称的镜像三者有机整合,共同塑造了川端康成文学的视觉世界。由视觉性为视角,可以窥见川端康成文学背后的奥妙,体会蕴含在文字与想象视觉之中的微妙情感。小说中极具视觉感的文字与川端康成浓厚的艺术素养和纤细敏感的视觉感知息息相关。他在绘画氛围的熏陶下产生了别具一格的艺术表达灵感,又将坎坷人生中生成的“孤儿根性”与“恋心”互相渗透,并将二者淬炼为其小说中视觉世界悲与美的内在核心,这个内核支撑着川端康成在痛苦的人生中吟唱生命与美的赞歌。他用浸透了悲美的眼,细致地观看自然草木、世相人情,并用视觉性的文字描绘出来。川端康成文学独特的视觉之美不仅是他个人艺术思维的结晶,更是古今东西思维碰撞的产物。他在东方传统土壤的滋养下温和内化西方新锐的表达手法,使得其文学中的视觉性表达兼具新意与典雅。禅意与古韵蕴含在川端康成视觉性的文字中,表现出超脱尘世之美。他也在小说中超脱的视觉世界里寻找到了疗愈心理病症的良药,通过视觉之匙开启了通往古典之路的大门。

生冬冬[5](2019)在《《和寂听一同读源氏物语》日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翻译是异文化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特别是文学作品的翻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读文学作品评论性着作的翻译方法,笔者选取了日本女性作家濑户内寂听的作品《和寂听一同读源氏物语》作为翻译文本。这部作品目前还没有中文译本。文学翻译并不单是文字的转换过程,译者需要考虑到原作的用词风格以及文化背景,尽量保持原作的文化风貌。同时也必须要考虑到译文读者的阅读感受。在这次的翻译实践中,最为重要的翻译难点就是复杂句的翻译、单词的翻译以及四字格的翻译。为了让目的语读者也能够感受到原作的魅力,笔者特地选取了英国着名翻译家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理论,同时将理论与其他翻译技巧相结合,才得以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在翻译过程中,笔者重视各式各样翻译方法之间的相互结合,并根据上下文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通过这次的翻译实践,笔者收获了宝贵的文学翻译经验。

权夏萍[6](2019)在《20世纪20-40年代《源氏物语》在中国的传播及接受研究—兼及建国初期钱稻孙译本》文中提出《源氏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一朵艺术奇葩。如同《红楼梦》的研究被称为“红学”一样,《源氏物语》这一日本古典文学史上的最高峰在中国的研究被称为“源学”。学界普遍认为谢六逸1929年写的《日本文学史》翻开了源学在中国的新篇章。回顾源学在中国的九十多年,其兴起与中国大陆第一本《源氏物语》全译本——丰子恺译本的问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到目前为止,从研究角度来说,源学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主题论、比较文学和研究史方面。并且,关于研究史方面,主要是从丰子恺译本问世后开始梳理。对1980年代以前的时期从未涉及过。目前笔者可查到的《源氏物语》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谢六逸所写的《日本之文学》(《长沙商务印书馆》,1920),单篇发表的研究论文可以追溯到1937年王锦第翻译的《桐壶》(《再生》,1937,见附录1)译文。因此,目前的源学研究范围较为狭窄,很难把握《源氏物语》在中国传播及接受的全貌和本质。鉴于此现状,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民国时期特别是20年代—40年代以及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相关译介文章从具体内容、参考译本、作者分析及所载刊物等角度进行考察,探究在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不同时代背景下,《源氏物语》分别被哪些群体所关注、如何关注、如何译介等问题,以求弥补部分国内源学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钱稻孙翻译《源氏物语》的历程,探究钱稻孙译文采用了何种底本这一问题,以期加深对源学乃至中日文学交流特征的理解。本研究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源氏物语》的研究数据入手,将中国学者在国内外发表的《源氏物语》相关论文(包含期刊和硕博士论文)分别作以统计,分析国内、外不同角度研究的不同特点。第二章重点就民国时期《源氏物语》相关的研究学者及其论文、论着和所载报刊分别展开研究。从译介学角度来看,谢六逸《日本之文学》(长沙商务印书馆,1920)中册里,节选性质译文《空蝉》应该算是国内最早的《源氏物语》译文。除此之外,还有笔者找到的八篇发表于各个期刊上的文章也不容忽视。第三章从时间上紧接着第二章,进入新中国建国初期。早于丰子恺译本的钱稻孙译本,尽管目前仅存第一章《桐壶》译文,但其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因此重点从翻译历程和译介学角度对其展开研究。最后一章总结全文,指出本研究的独特之处和尚存在的不足,作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历史学考据法,结合相关史料,对民国时期到建国初期的相关论文进行整理与分析。资料搜集方面最大限度的运用了日本古典文学图书馆数据库、国立国会図书舘デヅタルコレクツヨン、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晶晶[7](2018)在《论白诗对日本平安朝女流文学的影响——以《枕草子》和《源氏物语》为例》文中提出作为日本平安朝女流文学的重要作品,《枕草子》和《源氏物语》极具代表性,因此通常将《枕草子》和《源氏物语》统称为"文学双壁",在日本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对《枕草子》和《源氏物语》的研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的中国大陆文学色彩,尤其是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特点,更是直接影响着《枕草子》和《源氏物语》的创作风格和形式。本文就以《枕草子》和《源氏物语》为切入点,深入探究了白诗对日本平安朝女流文学的影响,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与帮助。

胡佳梦[8](2017)在《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下的《枕草子》译本对比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日本三大随笔之一的《枕草子》,对于日本后事的连歌和俳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中译《枕草子》现存许多版本,但迄今为止内地最有影响力的中文版本当数周作人译本。台湾则属作家兼翻译家林文月的译本,将这两个版本拿来对比的读者也是大有人在。如何翻译《枕草子》才能让中国人理解日本文学,接受日本文化。以此为出发点,笔者运用韦努蒂的翻译理论,通过译本的比较分析,试图再现两位优秀译者的身姿。解构主义的代表着劳伦斯韦努蒂从批判在消除不同地理,社会环境下产生的政治文化上的差异,在译本中营造出一种欧美读者所适应的环境的结构主义观点出发,着眼于其造成的不仅是译者,更使得那些使用目的语言的国家自身的文化也不能够得到公平的待遇,始终稍逊一筹的社会现象。主张译者通过直译的手法,使读者认识到文化差异,也就是译者将自己的翻译痕迹暴露出来的这一观点。译者的个人意志和努力通过译本传达给读者,同理读者也能从译本中窥探译者的意识。译本中用词,注解的使用和和歌的翻译手法等等都能够窥见译者的自身修养,翻译观念和生活背景。在《枕草子》的翻译中,两位译者都尽力保持原作的韵味,体现出文化差异。用中文讲述日本文化的过程中,不仅是原作者清少纳言的才气,译者的周作人和林文月的文风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雷芳[9](2017)在《日本“物哀”美学范畴史论》文中研究说明“物哀”,日文写作“もののあはれ”,是日本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之所以研究“物哀”,因为通过“物哀”能把握日本审美文化的精髓。今人对“物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对平安时代物语文学作品的分析,二是对本居宣长物哀论的阐释研究。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其一,长达五百年的中世也以“物哀”为精神底流;其二,本居宣长提出“物哀”论的隐秘动机以及他在文论领域的话语建构;其三,近现代日本文学在传承物哀美学时以多元化为其主要特征。所以对“物哀”美学的研究须将其置于整个日本文学史中,作动态变化考察。认为“物哀”具有特定的美学内涵,并随着时代发展而美学内涵不断丰富。全文共分为五章。遵循历史和逻辑的两条线,考察“物哀”在整个日本文学史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按照理念自身的发展规律,即萌芽、雏形、沉潜、确立、展开等阶段,分别阐释了不同阶段的美学内涵。第一章分析了上古时代“物哀”的萌芽与中国物感说的关联,进而对上古文学创作中的“物哀”进行了研究,还分析了“もののあはれ”与“物哀”的关系。认为感物心动为“物哀”最初的美学内涵,它的产生源发于中国的物感说。《古今和歌集》两序模仿《诗大序》,形成日本最早的物哀论原型。在将“物”与“情”具体化的过程中,融入日本古人对自然万物纤细的感受性,从而形成不同于物感说的“感物”意识。因此,日本古代文学创作中的“物哀”,是以对自然万物的细腻、具体的感动为其主要特征。日本“物哀”不同于中国“物感”,日文以“もののあはれ”表示此概念,正是强调语音是决定语意的关键,为此我们应在日本文化的语境下理解“物哀”的原生态。第二章从平安时代紫式部的物语理论批判出发,着重对《源氏物语》进行了文本分析,进而分析了平安佛教中的“无常”与“物哀”之间的关系。认为消极的“无常感”是“物哀”雏形阶段的美学内涵。以“情”为核心的“物哀”,经受了平安佛教无常观的洗礼,细化为文学作品中人对自然、人生、社会以及死亡的无常感体验。此时的“物哀”仅止于“悲苦”的感受性上,没有通向达观境界的寂静。第三章研究了“物哀”在整个中世的沉潜过程,具体分析了它在隐士文学中的体现,在和歌“幽玄”论中占据的位置,以及与武士道精神的美学碰撞。认为“物哀”在沉潜阶段的美学内涵有三。其一,随着与“道”的一体化,“物哀”深化为积极的“无常观”;其二,在“幽玄”论中体现为余情之哀、狭义的幽玄、余情、有心等;其三,经禅宗精神洗礼,融入武士道精神,生发出“殉死之美”的内涵。第四章研究了“物哀”论在近世的确立,着重分析本居宣长提出“物哀”论的隐秘动机和美学话语建构过程,接着分析了近世文论与“物哀”论的关联,最后对近世文学作品中的“物哀”进行了分析。认为“物哀”正式确立时的美学意蕴为自然人情礼赞。近世文论家共同勾勒了文学艺术的人情谱系,本居宣长确立的物哀论就位于这一谱系的延长线上。他基于对自然人情的肯定,运用语音中心主义,颠倒假名与汉字的位置关系,以“あけれ”为中心建构了一套具有日本特质的美学话语。因此,其物哀论的本质实为人情论。近世文学的“物哀”色彩也以人情与义理的博弈为主要特征。第五章研究了“物哀”美学在近现代的展开,着重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位作家——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文学作品中各不相同的“物哀”内涵。认为“物哀”在近现代的展开阶段呈现三副美学面孔,即世界苦的审美体验、同情美学以及意识形态论。具体到文学作品中又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美学内涵,认为谷崎润一郎的“物哀”表现为“阴翳”,川端康成的“物哀”体现为“悲美相通”,三岛由纪夫的“物哀”核心是“毁灭”。

尚学艳[10](2015)在《浅析《枕草子》清新明快的写作风格》文中研究说明日本平安时代作为繁荣昌盛的时代,其文学在兴盛的同时也开始发生转变,唐风去,和风来,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便诞生于这个昌盛的时期,清少纳言作为一位女性作家,以其特有的敏感与多情,将日本平安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感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形成清新明快的文学风格,《枕草子》从意象、色彩、修辞到写作样式都带有特有的清新格调,本文即围绕《枕草子》的此种特点展开分析。

二、哀艳与清丽——《源氏物语》与《枕草子》美的意识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哀艳与清丽——《源氏物语》与《枕草子》美的意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平安文学对白居易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日本平安时期的“白居易现象”
    1.1 平安时期及之前中日文化交流情况
    1.2 平安时期的“白居易现象”及其原因
第二章 平安时期日本韵文文学对白诗的接受
    2.1 平安时期日本韵文对白居易诗歌的接受
        2.1.1 汉诗世界对白诗的接受
        2.1.2 和歌世界对白诗的接受
    2.2 平安时期日本韵文对白居易诗论的接受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平安时期日本物语文学对白诗的接受
    3.1 平安时期物语文学对白诗的接受情况
    3.2 《源氏物语》对中国文学的接受情况
    3.3 《源氏物语》对白诗的接受情况
    3.4 《源氏物语》对白诗的接受特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安时期日本散文文学对白诗的接受
    4.1 平安时期散文文学对白诗的接受情况
    4.2 《枕草子》对中国文学的接受情况
    4.3 《枕草子》对白诗的具体接受情况
    4.4 《枕草子》对白诗的接受特点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平安时期“白居易现象”对中国诗歌海外推广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源氏物语》和《枕草子》的白诗引用与美学表达探析——以对《白氏文集》的引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日本传统美学
2《源氏物语》与《枕草子》
3 研究缘起
4《源氏物语》和《枕草子》引用的白诗及美学表达
    4.1 对于《长恨歌》的引用
        (1)《枕草子》。
        (2)《源氏物语》。
    4.2 对于《琵琶行》的引用
        (1)《枕草子》。
        (2)《源氏物语》。
5 结语

(3)日本平安朝贵族的琴乐文化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原始史料综述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三、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平安朝文献中的琴及其辨析方法
    第一节 平安朝卧弹乐器辨析
        一、“七弦十三徽”——中国的“琴”
        二、从出土文物看平安朝的“日本古代琴”
        三、日本本土卧弹乐器——和琴
    第二节 平安朝七弦琴相关文献之辨析
        一、文学辨析法
        二、文献对比法
第二章 平安朝贵族琴人及其琴乐生活特征
    第一节 贵族琴人之身份及其琴乐传承方式
        一、贵族琴人的身份特征
        二、“父子相承”的琴乐传承方式
    第二节 贵族琴乐之应用
        一、琴乐演奏场合
        二、琴与日本宫廷雅乐的融合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平安朝贵族的琴乐思想
        一、“魏晋风度”影响下贵族琴人的隐逸思想
        二、贵族文人“以琴致仕”的意向
第三章 日本“中古绝音”与中国当代琴乐传习之思考
    第一节 “绝音”时代之异象——源氏物语中的琴乐
        一、源氏物语中“琴瑟和鸣”与中世“琴音断绝”之矛盾
        二、琴——贵族身份之象征
    第二节 以古鉴今——当代琴乐传习之思考
        一、平安朝重器轻道的习琴风气
        二、当代琴乐域外传播之要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论川端康成小说的视觉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0.4 “视觉性”的概念界定
第1章 川端康成小说中视觉性的表现
    1.1 意义的色彩化
        1.1.1 白色:空灵圣洁之美
        1.1.2 红色:爱欲官能之美
        1.1.3 黑色:悲寂死亡之美
    1.2 情绪的光影化
        1.2.1 光:美好事物的赞歌
        1.2.2 影:负面情绪的宣泄
        1.2.3 光影变换:情感的波动变化
    1.3 对称构图的镜像化
        1.3.1 对称的镜像人物
        1.3.2 对称的镜像世界
第2章 川端康成小说中视觉性的形成原因
    2.1 个人艺术素养的积淀
        2.1.1 深厚的绘画素养与绘画情结
        2.1.2 纤细敏感的视觉感知
        (1).“孤儿根性”与黑色阴翳及眷光心理
        (2).“恋心”与裂变的红色
    2.2 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
        2.2.1 新感觉派与感觉视觉化
        2.2.2 战争的毁灭与死亡阴影
        2.2.3 禅宗的重建与白色宗镜
    2.3 文化传统的浸染
        2.3.1 文学的视觉传统
        2.3.2 美学的视觉倾向
第3章 川端康成小说中视觉性书写的意义
    3.1 疗愈心理病症的良药
    3.2 亲近自然回归古典的渠道
    3.3 促进文学视觉化的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和寂听一同读源氏物语》日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摘要
第一章 はじめに
    1.1 瀬戸内寂聴について
    1.2 『寂聴と読む源氏物语』を选ぶ理由
第二章 伝达翻訳理论について
    2.1 ピーター?ニューマークについての绍介
    2.2 伝达翻訳理论
第三章 翻訳実践分析
    3.1 复雑のセンテンスの翻訳
    3.2 単语の翻訳
    3.3 四字の熟语および成语の表现方式
    3.4 関系知识の翻訳
    3.5 その他における翻訳
第四章 おわりに
    4.1 体験と心得
    4.2 不足と今後の课题
参考文献
谢辞
付録1 原文
付録2 訳文

(6)20世纪20-40年代《源氏物语》在中国的传播及接受研究—兼及建国初期钱稻孙译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国内研究现状
        2、中国学者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中国学者在国内外有关《源氏物语》的研究
    1.1 译介研究
    1.2 中国学者在国内发表论文数据统计与分析
    1.3 中国学者在国外发表论文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二章 民国时期《源氏物语》在中国的传播及接受
    2.1 抗战初期社会背景及留日学者
    2.2 民国时期文献的整理、分析及翻译底本探究
        2.2.1 中国学者对日本古典文学的早期简介
        2.2.2 民国时期的具体文献(论着)
        2.2.3 民国时期的具体文献(译介文章)
    2.3 所载报刊(从三份特殊报刊入手:《再生》《远东》《华文大阪每日》)
    2.4 作者王锦第和王锡禄
        2.4.2 关于王锡禄生平
第三章 关于钱稻孙译本
    3.1 钱稻孙译《源氏物语》经过
    3.2 钱稻孙译文底本探究
第四章 结语
    一、研究内容回顾
    二、创新与不足
附录1: 中国学者在国内发表论文数据统计表(截止到2018年10月底)
附录2: 中国学者在国外发表论文数据统计表(截止到2018年1月底)
参考文献
    日文文献
    中文文献
致谢

(8)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下的《枕草子》译本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凡例
はじめに
第一章 淸少纳言と『枕草子』
    第一节 清少纳言の生涯と『枕草子』の创作背景
    第二节 『枕草子』の中国语訳
    第三节 问题の提起と先行研究
第二章 文化派の翻訳理论
    第一节 脱构筑主义とその発展
    第二节 异质化(foreignization)
    第三节 ヴェヌテイの理论と『訳者の不可视性』
第三章 訳者翻訳観の「可视」
    第一节 周作人の翻訳観(直訳)
    第二节 林文月の翻訳観
    第三节 テキスト分析
第四章 訳者生活背景の「可视」
    第一节 周作人と『枕草子』
    第二节 林文月と『枕草子』
    第三节 テキスト分析
第五章 訳者の性别·素养の「可视」
    第一节 改革者の意志
    第二节 女性の言叶
终章 訳者の「可视」
参考文献
谢辞

(9)日本“物哀”美学范畴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问题发现及研究目的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感物心动:“物哀”论的萌生
    第一节 “物哀”论的中国渊源
    第二节 “物哀”论原型
        一、“物哀”论与和歌的产生
        二、“志·言·诗”与“心·词·歌”
    第三节 物感说与“感物”意识
        一、天人感应
        二、物感说
        三、“感物”意识
    第四节 感物心动
    第五节 “もののあはれ”先于“物哀”
第二章 消极的“无常感”:“物哀”的雏形
    第一节 “情之诚”与“物哀”
    第二节 “物哀”与《源氏物语》
        一、《源氏物语》与佛教
        二、多重“物哀”审美
        (一) 自然审美:情景交融
        (二) 人生审美:哀对人生
        (三) 社会审美:世态炎凉
        (四) 死亡审美:唯美的悲哀
    第三节 “物哀”与“无常感”
第三章 由飞花落叶而殉死之美:“物哀”的沉潜
    第一节 飞花落叶
        一、悟道哀深
        (一) 四海真如天
        (二) 无心亦知哀
        (三) 春樱花下死
        二、无常观趣
        (一) 积极的“无常观”
        (二) 诗情雅趣
    第二节 “幽玄”与“物哀”
        一、余情之哀
        二、狭义的幽玄
        三、即“余情”即“物哀”
        四、即“有心”即“知物哀”
    第三节 殉死之美
        一、禅意
        二、剖腹之美
        三、生存共鸣
        (一) 人生苦的情感体验
        (二) “物哀”与“死亡”
第四章 自然人情礼赞:“物哀”论的确立
    第一节 本居宣长的“物哀”论
        一、复古神道
        二、对抗汉意
        三、“知物哀”
    第二节 隐秘动机
        一、文学与政治
        二、“物哀”与“好色”
        三、“物哀”与“人情”
    第三节 日本美学话语建构
        一、汉字书写与假名书写
        二、语音中心主义
        三、建构假名话语体系
    第四节 人情文学观与“物哀论”
        一、“诗道人情”说
        二、乐趣说
        三、虚实皮膜论
        四、风雅说
        五、文学人情说
    第五节 人情与义理的博弈
        一、执着情爱战胜义理
        二、为情而死冲撞义理
第五章 “物哀”美学的展开
    第一节 “物哀”的三副美学面孔
        一、世界苦的审美体验
        二、同情美学
        三、意识形态论
    第二节 谷崎润一郎:阴翳美
        一、感物悲人
        (一) 家族没落的悲凉感
        (二) 感时伤逝的自然意象
        (三) 女性的悲剧性命运
        二、阴翳美学空间
        (一) 永恒的女性
        (二) “生活定式”
        (三) 阴翳
    第三节 川端康成:悲美相通
        一、川端美学与东西方文化
        二、女性命运之悲
        三、情景交融生虚幻
        四、死亡之凄美境界
    第四节 三岛由纪夫:实践毁灭以求美
        一、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二、肉体的毁灭
        (一) 观念之爱的永恒
        (二) 美的自我陶醉的胜利
        (三) 大义与至诚
        三、物的毁灭
        四、自我彻底毁灭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浅析《枕草子》清新明快的写作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一、《枕草子》内容的清新明快
    1、对生活琐事的记录
    2、对自然景色的描写
二、《枕草子》审美意象的清新明快
    1、色彩——紫色
    2、物象——花、雪
三、《枕草子》形式的清新明快
    1、修辞手法——“物尽”
    2、体裁格式——随笔
    3、语言风格——直接
【结语 】

四、哀艳与清丽——《源氏物语》与《枕草子》美的意识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平安文学对白居易的接受研究[D]. 雷雅杰. 山西大学, 2021
  • [2]《源氏物语》和《枕草子》的白诗引用与美学表达探析——以对《白氏文集》的引用为例[J]. 晏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12)
  • [3]日本平安朝贵族的琴乐文化生活研究[D]. 胡雄.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论川端康成小说的视觉性[D]. 周秦. 湘潭大学, 2019(02)
  • [5]《和寂听一同读源氏物语》日汉翻译实践报告[D]. 生冬冬.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6]20世纪20-40年代《源氏物语》在中国的传播及接受研究—兼及建国初期钱稻孙译本[D]. 权夏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论白诗对日本平安朝女流文学的影响——以《枕草子》和《源氏物语》为例[J]. 李晶晶. 家庭生活指南, 2018(09)
  • [8]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下的《枕草子》译本对比研究[D]. 胡佳梦.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9]日本“物哀”美学范畴史论[D]. 雷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10]浅析《枕草子》清新明快的写作风格[J]. 尚学艳. 语文建设, 2015(27)

标签:;  ;  ;  ;  ;  

艾言与清丽——《源氏物语》与《枕草》的美意识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