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百万吨级船舶的十八台机器

支持百万吨级船舶的十八台机器

一、十八台机配套百万吨船(论文文献综述)

曲成举[1](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张博彦[2](2020)在《全球能源互联网视角下的中国与欧亚地区电力合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与欧亚地区电力合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中国的援助,由此中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电力工业体系。由于政治原因而停滞30多年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中国与欧亚地区电力合作得以重启,并在电站建设和输电建设合作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资源挑战,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提出了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推动用清洁绿色的生产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中国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倡导实行“可再生能源+特高压技术+智能电网”的三位一体模式,即以电力网络为基础,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特高压输电技术、互联网技术及智能电网技术,形成多种能源高效利用和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能源互联共享平台。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为中国与欧亚地区电力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多年积累的电力合作实践经验,利用欧亚地区是“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布局地区的优势,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与欧亚地区电力互联网建设合作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宏观层面看,对共同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全球气候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从中观层面看,是加快欧亚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将资源优势在更大程度上转化为经济优势,降低对传统能源依赖的有效途径;从微观层面看,是惠及企业和民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支撑。中国、俄罗斯和中亚五国所处的亚洲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用电负荷中心,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中国拥有强大的基建能力、成熟的电力技术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整体思维,并有望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枢纽。如上优势为推动中国与欧亚地区以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连接各用电负荷中心的互联电网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展望未来,中国与欧亚地区电力互联网合作将主要聚焦在电网的互联互通以及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朱强[3](2015)在《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科研成果之一。最初核能的开发,仅用于军事目的,如众所周知的原子弹、氢弹及核潜艇等。随着核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升,人类已经能成功地将核能用于发电,实现了核能的民用化转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核电技术已经从第一代发展到目前的第三代,而且第四代核电技术也正在积极的研发和实验当中。目前,核电作为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和采用。美国、法国、俄罗斯等传统核电强国以及韩国等新兴核电国家,不断完善和提高本国第三代核电技术的竞争力,在加快本国核电建设的同时,都在积极开拓国际核电市场,并已制定详尽的核电出口政策,指引本国的核电技术和装备走出国门,抢占国际市场。中国核电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过程,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实践,中国目前也已经掌握了成熟的核电技术,尤其是自主知识产权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开发。在抓好本国核电站建设的同时,中国核电走出国门也迫在眉睫。如何抓住当前全球范围内这难得的核电发展机遇,扩大本国在核能此类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管理“走出去”,提升本国的国际形象,显得刻不容缓。目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充分意识到核电“走出去”的意义和重要性,在国际上多个场合亲自推销中国的核电技术和装备,核电“走出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自从核电“走出去”战略这个概念提出之后,政府各有关部委、各企业以及核电出口的相关参与方,都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各核电企业也都施展自身的本领争相出海,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内部竞争。但是,真正关于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优势和劣势、以什么产品走出去、如何“走出去”、要达到什么目标、各参与方的职责分工等系统性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却很少。为此,我国需加快完善和提升核电“走出去”战略的具体内容以及详细对策,用以指导核电出口,保障战略的稳妥实施和推进,最终在国际核电市场上取得丰硕成果。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便在于此。本文以核电“走出去”战略理论和实践为基础,问题分析为重点,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补充、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统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呼应、案例分析和经验分析相协调、国际比较分析法、内外因分析法,系统分析了当前的美国、法国、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日本等核电强国的发展历史和出口经验、中国核电具备的能力,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核电“走出去”战略概念的形成过程,并用SWOT-PEST分析工具系统深入分析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比较了走出去的几种模式。本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在于,首次提出了核电“走出去”战略的完整内容,并根据该战略提炼出了详细的战略实施对策建议。对于核电“走出去”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总而言之,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名词或者定义上。应该涵盖具体的内容,如实施战略拟达到的目标、实现的方式、战略实施的主体、主要产品及品牌等。在此基础上,再细分出政府、企业等各参与方的分工与职责,落实各自承担的具体工作并形成合力。只有保证核电“走出去”战略内容的完整性、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才能最终成功实现核电安全稳妥“走出去”,在国际市场获得丰硕的成果。

董庚[4](2014)在《历史、技术变迁与社会关系 ——眉镇原发型产业集群的形成》文中提出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些产业集聚现象,这些产业集聚区作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不但是一种经济地理现象,更是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也成为了世界各地政府和经济组织的促进经济发展的工具。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和其他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块状经济和产业集聚区,这些产业集群地区基本上都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在自然资源缺乏、工业基础薄弱、空间区位优势不明显以及缺少国家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出现的。那么,这些地区的产业集群是如何形成的?其形成的条件和机制是什么?这就是本文提出的问题。西方学界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较早,到今天为止已经形成了一些经典文献,这些理论视角基本上可以分为市场机制的分析视角、制度主义分析视角和嵌入性分析视角,分别强调了市场竞争的作用、国家或政府制度建构和产业政策的作用、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本的作用,有力地解释了西方的产业集群的形成,但是在解释中国社会转型期乡村地区原发型产业集群的形成时,解释力度有所不足。本文采取嵌入性视角,通过建构出一个“历史—技术变迁—社会关系网络的动态重叠机制”来尝试解释中国的原发型产业集群现象。产业集群的形成其实是一个经由产业起步期、产业快速发展期、产业集群形成期的三个连续发展的阶段,历史、技术变迁和社会关系网络三个因素都共同作用于每个阶段中,只不过由于发挥关键作用的因素不同而在它们之间具有一个主次之分,且随着产业发展阶段的推进三个因素也会相应呈现出一个动态变化。三个因素紧密勾连在一起,不可分割,共同贯穿作用于产业集群的整个形成过程中。本文依据这个解释机制,尝试分析了眉镇原发型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将眉镇纺织产业的发展分为1970-1995年的起步阶段、1995-200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和2000年之后的产业集群形成阶段,通过对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梳理,尤其是寻找每个发展阶段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眉镇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除了受到了市场、国家制度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之外,更深刻地受到了当地的历史、技术变迁和社会关系网络的共同作用。在产业的起步阶段,产业历史起到了更关键的作用,给予人们一种关于纺织业的历史意识和选择偏好,这也是眉镇之所以发展纺织业而不是发展别的行业的主要原因,通过社会关系网络的作用人们寻找到生产资料和实现了一定的技术变迁,从而使得纺织业从意识变为现实,这也为眉镇纺织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由中国纺织业改革引发的宽幅织布机技术转移到眉镇为纺织业发展形成了关键的作用,而先期织布业主的历史经验和社会关系网络为宽幅织布机在眉镇扩散减少了不确定性,从而使得宽幅织布机的技术刚性得以发挥,也从而使眉镇织布业获得巨大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在产业的集群形成期,社会关系网络为生产资料汇聚到眉镇形成织布业的配套产业,以及在配套产业与主体的织布业形成产业分工网络时发挥了关键作用,而这些关系网络的存在必然是与从业者早期的从业经历和各种联系有关。因此,本文认为眉镇原发型纺织产业集群是在历史、技术变迁和社会关系网络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历史是产业起步期的主导因素、技术变迁是产业快速发展期的主导因素,社会关系网络是集群形成期的主导因素,在主导因素起作用的同时,其他两个因素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三者互相重叠在一起,共同构成眉镇纺织产业集群的动力来源。

李有寿[5](2014)在《塔河油田能耗评价研究与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节约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我国能源面临着日趋严峻的考验,考验着国家的智慧。塔河油田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油气能源的同时本身也有严重的问题: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且能耗随着老油田开发难度加大逐年增长。开展能耗研究,采取节能措施,有利于塔河油田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更多的油气资源,是塔河油田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论文对塔河油田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油田节能要求,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塔河油田生产用能特点,深入分析塔河油田能耗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涵盖3个子系统的塔河油田能耗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对塔河油田的能耗现状的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最后得出结论:塔河油田能耗高,必须结合项目进行节能降耗优化。在改进能源决策、加强能源运行调节和应急管理、实现节能降耗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王成[6](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提出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张犇[7](2012)在《民国上海大空难 ——以1946年圣诞之夜三民航机失事为焦点的考察》文中提出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迄今已逾百年。清季民元是其奠基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基于现实需要,始大力发展民航,开辟了2条主要航线,空运规模日渐扩大。抗战时期,中国民航事业受到毁灭性打击,而又在后期绝处逢生,并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民航业也形成了由中国、中央两大国有航空公司为主的格局,其中中美合资的“中航”居主要地位。战后至新中国成立这四年多时间,中国民航在产业规模上迅速膨胀,而随着国民党政权的覆灭,旧民航也随之分化。中国民航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空难史。从外国人在中国国内的首次飞行表演失事,到冯如的遇难,再到徐志摩的“吻火”,一路空难悲剧。战后四年,民航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民航飞行密集度提高,但由于航空软硬件不完备,基础不牢固,造成大量民航失事。“复员运输”期间有7次空难,之后又经历了空前的民航失事高潮,在1946年、1947年两年之交,前后不足50天时间内,国有两民航公司重大失事8架次,死伤共计173人,造成公众心理恐慌和舆论大哗。这一系列事件对于中国民航业发展影响颇巨,当局采取了很多措施予以弥补,在完善航空场站设施、制定制度法规和机构改革等方面都有建树。此后,民航运营环境渐好,但也续有数次失事,随着国内局势的变化,航空公司的资产损失又有了新的动向。上海是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最主要的民用航空港,在这一阶段繁忙的空运中起着枢纽作用,而发生于此期的大小民航空难或多或少都与之有些关联,此期的民航空难史是民国上海社会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充分挖掘档案、报刊资料,对1946年圣诞之夜三民航机在上海失事事件做了全景式梳理,对于灾难发生的现实环境、失事情形、抢险过程、善后处理、申诉情形、责任承担、社会影响等,尤其是遇难人员各自的惨烈状况和人生故事做了全面的展示,并以此为核心,向前后延伸,对民国末期民航空难予以系统性爬疏,旨在展现当时社会生活的这一重要侧面。

刘春玲[8](2010)在《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文中认为本文以1898年—1949年间青岛的市政建设为研究对象,引入市政学、管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此期间青岛的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与论述。1898年德国租借青岛后,大规模的建港建城拉开了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序幕,此后青岛经历了日本的两度侵占、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统治。本文纵向梳理了德租时期的“依法治城”、日据时期的“以军治城”和“以华制华”、北洋政府时期在“自主治市”过程中进行的官制改革,以及国民政府时期的市长制及“专家治市”等不同的政府组织构建系统及运行机制;通过对1900年《青岛城市规划》、1910年《青岛市区扩张规划》、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1939年《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和《青岛特别市母市计划》的分析,深入探讨这些城市规划在技术层面和可实施性上有着哪些特点,对青岛的城市现代化、空间布局、城市规模、建筑文化、人文景观等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通过对青岛港、胶济铁路、道路、下水管道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研究,和自来水、供电、公共交通、公共卫生与防疫、园林绿地等城市公用事业的研究,以及城市居民的住宅建设及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的考察,探讨青岛如何按照现代西方市政理论去实践和构建城市设施,如何按照“现代方式”去规划和整顿城市空间,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居住环境和培养了市民的现代生活方式,市政府又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城市管理的,对青岛的城市化和都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最后,本文总结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三个特点,即制度建设具有连贯性、持续性;市政建设经费来源固定化;市政工程实行招商承建制度、有统一的建筑标准和有规范的监管机制。

王启东[9](2010)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天灾频传,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于是联合国在1992年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又在1997年于日本签署《京都议定书》,订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规范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2012年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低于1990年的5.2%。该议定书为具有温室气体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并于2005年2月6日正式生效,开启进入全球合作抗暖化的实践阶段。随着中国的“增长”、“崛起”和“发展”作为全球化最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是国际焦点,不仅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的关注,而且受到各方的重视和讨论。全球问题必须以宏观面来检视,本文从全球治理出发,以国际关系及国际法的视角考察,从历次主要国际环境会议和多方立场。中国为发展中国家,依议定书的规定有共同的责任,但不承当减量的义务。美国曾以中国没有承当义务为由退出公约,后虽然签下巴里岛路径图,但在哥本哈根会议依然掣肘中国。欧盟也软硬兼施,加上原本和中国同盟的小岛国联盟,因国土即将淹没,面临生存问题,与中国也渐生芥蒂。且中国的环境生态脆弱,近年来天灾不断,面临国内外的压力,必须严肃正视。中国高经济成长带来高污染,污染排放量跃登世界第一。然而国内还有很多人的生活落后,脱离贫穷必须经济发展。在环保与经济成长冲突下,本文检视国际合作及法律规范,国内对环境治理全面检视实践面,以及未来的走向。考察中国目前成就,展望未来以达成可持续发展成为目的。这是工业革命后,人类生活的大革命,势必无可回避。

陈德宏,王新军[10](2006)在《跨越梦想——中国石油长庆西峰油田勘探开发大纪实》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石油危机中绽放的一朵奇葩中国近十年石油勘探的最大成果甘肃省工业强省战略的重要支柱陇东革命老区经济腾飞的助推器中国石油现代化管理的一面旗帜引子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 0 04-2 0 20年)》(草案)。会议认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制定并实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解决好能源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二、十八台机配套百万吨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八台机配套百万吨船(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1.3.2 选题的创新性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5.4.2 铁路运营管理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6.1.1 党组织的建立
        6.1.2 青年团的建立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6.2.3 发动政治运动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6.3.2 改造经济制度
        6.3.3 改革行车制度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2)全球能源互联网视角下的中国与欧亚地区电力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四节 基本分析框架与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与欧亚地区电力合作现状研究
    第一节 中国与俄罗斯电力合作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地区电力合作
第二章 全球能源互联网:欧亚地区电力合作新机遇
    第一节 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倡议
    第二节 全球能源互联网实践探索
    第三节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与特点
第三章 中国-欧亚地区电力互联网建设展望
    第一节 中国-欧亚电力互联网相关设想
    第二节 中国-欧亚电力互联网建设未来重点合作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本文的背景及意义
        (一) 背景
        (二) 意义
    二、“走出去”战略相关理论回顾
        (一) 马克思主义国际投资理论
        (二) 对外贸易理论
        (三)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三、关于核电“走出去”战略的研究综述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世界主要核电国家核电发展综述
    第一节 世界主要核电国家发展历史及出口经验总结
        一、美国
        二、法国
        三、俄罗斯
        四、韩国
        五、加拿大
        六、日本
    第二节 世界核电当前总体情况以及主要技术路线
        一、世界核电当前总体情况
        二、当前主要技术路线
    第三节 国际核电市场竞争现状
        一、国际核电发展形势
        二、核电强国竞争态势以及中国核电的竞争机会
        三、当前国际核电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 中国核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有关“走出去”成果
    第一节 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历史
    第二节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进程
        二、我国核电当前的技术路线
    第三节 我国核电已具备“走出去”的能力
        一、我国核电产业已具备的能力
        二、我国当前主要核电出口技术的竞争力
    第四节 中国主要核电企业及其“走出去”成果
        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二、中国广核集团公司
        三、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四、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五、核电设备企业
第三章 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及其意义
    第一节 “走出去”战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第三节 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必要性
    第四节 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 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战略环境分析(SWOT-PEST)
    第一节 SWOT-PEST分析模式的提出
    第二节 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环境的SWOT-PEST分析
        一、中国核电“走出去”内部资源及能力的优势分析(S)
        二、中国核电“走出去”内部资源及能力的劣势分析(W)
        三、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外部机遇分析(O)
        四、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外部威胁分析(T)
第五章 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基本方式选择
    第一节 以工程总承包方式“走出去”
        一、以E+P+C模式“走出去”
        二、以E+P+CM模式“走出去”
        三、以E+P模式“走出去”
        四、以其他工程模式“走出去”
        五、工程总承包方式的优劣分析
    第二节 以直接对外投资方式“走出去”
        一、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动因
        二、核电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三、直接投资方式的优劣分析
    第三节 以贸易方式“走出去”
        一、核电技术出口
        二、核电设备出口
        三、以贸易方式“走出去”的模型分析
        四、贸易方式的优劣分析
    第四节 其他模式(BOT、PPP模式)
        一、BOT模式
        二、PPP模式
第六章 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的内容及推动其实施的对策
    第一节 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的内容
    第二节 推动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实施的主要对策
        一、政府应采取的对策
        二、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三、金融及保险机构应采取的对策
        四、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应采取的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历史、技术变迁与社会关系 ——眉镇原发型产业集群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
        (一) 研究缘起
        (二) 问题提出
        (三) 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及其认定
    二、 产业集群理论的文献综述
        (一) 产业集群分析的三种理论视角
        (二) 国内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经验研究
    三、 理论视角、核心思路与篇章安排
        (一) 嵌入性理论视角
        (二) 分析框架和研究思路
        (三) 篇章安排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 个案研究法
        (二) 研究过程与资料的获取
第一章 眉镇纺织产业的基本情况
    一、 关于眉镇的介绍
        (一) 眉镇的区位和交通
        (二) 眉镇的乡镇建制沿革情况
        (三) 眉镇的经济情况
    二、 眉镇纺织产业的总体情况
        (一) 集群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 完整的产业体系
        (三) 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市场主体
    三、 眉镇纺织产业的区位分布
第二章 眉镇织布业的复兴:历史意识与选择偏好(1970-1995 年)
    一、 眉镇地区悠久的家庭纺织业传统
    二、 关于织布业的集体记忆与潜在的产业社会关系
        (一) 眉镇家庭织布业的集体记忆
        (二) 眉镇家庭织布业再度复兴的产业社会关系
    三、 产业历史因素基础上眉镇织布业的复兴
        (一) 第一个源头:70 年代社队企业时期的织布业
        (二) 第二个源头:90 年代乡镇企业时期的织布业
    四、 眉镇织布业复兴后的发展形态:以家庭作坊式企业为主
第三章 眉镇织布业的快速发展:技术变迁与技术刚性的发挥(1995-2000 年)
    一、 纺织业改革:国有企业“限产压锭”与技术转移
    二、 技术转移之“掮客”:“机贩子”与技术转移
        (一) 早期的“机贩子”群体
        (二) 后期的“机贩子”与宽幅织布机的转移
    三、 规模优势:技术变迁与眉镇织布业的快速发展
        (一) 技术扩散的总体情况
        (二) 技术的引入和扩散过程
        (三) 技术刚性的发挥:历史意识与社会关系网络
    四、 竞争优势:技术转移与宽幅布生产市场的形成
        (一) 农村产地专业市场的两种类型:衍生型专业市场和吸纳型专业市场
        (二) 眉镇纺织业吸纳型市场的形成
        (三) 眉镇吸纳型市场形成的优势
第四章 眉镇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社会关系网络与产业分工网络(2000 年以后)
    一、 纵向分工链条的扩展:棉纱销售业、浆纱业与织布业
        (一) 棉纱销售业的形成
        (二) 浆纱业的出现
    二、 横向分工网络的扩展:技术设备市场与织布业
        (一) 织布机配件市场的形成
        (二) 织布机的贩销、制造行业
    三、 横向分工网络的扩展:劳动力市场与织布业
        (一) 劳动力的主体来源
        (二) 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三) 劳动力与雇主的合作关系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一、 结论
    二、 本文的创新点和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塔河油田能耗评价研究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塔河油田能耗现状分析
    2.1 塔河油田概况
    2.2 塔河油田能源消耗概况
    2.3 塔河油田能源消耗结构现状
    2.4 塔河油田能源使用设备现状
    2.5 塔河油田节能管理制度分析
    2.6 塔河油田节能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2.6.1 在节约油气方面推广应用了以下技术
        2.6.2 节约用电主要方法
        2.6.3 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式
    2.7 小结
第3章 塔河油田能耗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塔河油田生产用能特点分析
    3.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3.4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4.1 评价指标体系划分逻辑
        3.4.2 塔河油田发能源技术效率指标
        3.4.3 塔河油田能源经济效率指标
        3.4.4 塔河油田能源社会效率指标
    3.5 小结
第4章 塔河油田能耗评价
    4.1 评价原则与方法
        4.1.1 评价原则
        4.1.2 评价方法
    4.2 选择评价模型
        4.2.1 主成分定义
        4.2.2 贡献率概念
        4.2.3 主成分价值函数法步骤
    4.3 塔河油田能耗评价实例
        4.3.1 评价对象选择
        4.3.2 能源技术效率分析
        4.3.3 能源经济效率分析
        4.3.4 油田企业能耗评价结果分析
        4.3.5 塔河油田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4 小结
第5章 塔河油田节能降耗建议
    5.1 塔河油田节能降耗工作建议
        5.1.1 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决策系统及评价考核制度
        5.1.2 科学化开展能耗测试及统计分析
        5.1.3 系统优化能源使用结构
        5.1.4 合理降低输电线路损耗提高供电质量
        5.1.5 开发推广先进节能技术
    5.2 节能项目的实施建议
        5.2.1 挥发气、火炬气回收及增加轻烃处理能力项目
        5.2.2 偏远单井放空气回收项目
        5.2.3 塔河油田分布式电源综合控制先导技术项目
        5.2.4 太阳能集输原油加热技术开发及试验研究
        5.2.5 利用放空天然气建成跃参区块输配电发电设施
        5.2.6 太阳能集输原油加热技术开发及试验研究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二、区位特点
        三、交通状况
    第二节 资源基础
        一、农牧业资源
        二、矿能资源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第三节 历史渊源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二、手工业的嬗变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一、煤炭产量
        二、煤矿基本建设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政策支持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民国上海大空难 ——以1946年圣诞之夜三民航机失事为焦点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中国民航事业的艰难步履
    一、 中华民航小史
    二、 战后国内民航事业的基本状况
    三、 抗战前后迭次航机失事事件追述
第二章 圣诞夜下的惨烈一幕
    一、 三机失事的整个经过
    二、 被难人员及家属的血与泪光
    三、 1947 年初的国内空难恐怖
第三章 惨剧之后棘手的善后工作
    一、 如何发生
    二、 如何赔偿
    三、 如何追究
    四、 如何改进
第四章 惨剧外的回响
    一、 彼时世上空难多
    二、 骇时奇祸终尘封
结语
主要参引文献
附录
    一、 总附表
    二、 关于民用航空失事的若干文献
后记

(8)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选题意义
        (一) 对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的研究,对城市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 在反思中为当今青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三 课题研究的概念解析、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 有关市政的概念
        (二) 研究目标
        (三) 研究内容和框架
    四 本文的突破与创新
        (一) 视角新颖
        (二) 史论结合与图文并茂
        (三) 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
        (四) 充分挖掘运用新史料
第一章 青岛的城市近代化进程
    第一节 青岛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第二节 清末建置与传统市镇的形成
    第三节 以商贸为中心的港口城市的初步形成
    第四节 多功能中心城市的形成
第二章 城市政府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 德租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依法治城”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军治城”“以华治华”
        一 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军治城”
        二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华制华”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府构建与“自主治市”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专家治市”
        (一) 市政府的构建
        (二) 区以下行政组织的构建
        (三) 市政机构的主要职能
第三章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
    第一节 德占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南北狭长”带状空间结构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城市规划与五大功能分区的空间结构
    第三节 日占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南宿北工的空间布局
    第四节 青岛近代城市规划的特征分析
第四章 按照“近代方式”构建的基础设施
    第一节 远洋和内航并重的青岛港
    第二节 与山东腹地相连通的胶济铁路
    第三节 实用与人文并重的街路
    第四节 雨污分离为主体的下水管道
第五章 以“城市近代化”为主旨的公用事业
    第一节 保证城市用水的自来水建设
    第二节 以民用和工业动力为基础的城市供电
    第三节 多元、便捷的公共交通
    第四节 “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与防疫
    第五节 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园林绿地
第六章 住宅建设与城乡居住条件的改善
    第一节 人口城市化与城市住宅建设
    第二节 市内平民和乡区民众居住条件的改善
第七章 多元的文化娱乐设施与文化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多元的娱乐文化设施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发展
第八章 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特点
    第一节 制度建设具有连贯性、持续性
    第二节 市政建设财政资金来源的固定化
    第三节 市政工程建设的制度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后记
中文摘要
Abstract

(9)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研究范围
    第三节、相关文献评析
    第四节、研究方法及架构
    注释
第一章 全球化治理理论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第一节、全球化之概述
    第二节、全球治理理论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第三节、全球环境治理的各种组织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第四节、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五节、小结
    注释
第二章 温室气体减排国际义务的规范分析
    第一节、《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项下的减排国际义务
    第二节、中国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现立场的国际法分析
    第三节、《京都议定书》项下的减排国际义务
    第四节、《京都议定书》项下中国承担的减排义务及展望
    注释
第三章 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障碍与发展
    第一节、中国关于减排国际义务的国际法理论和现实根据分析
    第二节、中国履行减排义务的障碍与基本立场
    第三节、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发展趋势:从巴里岛路线图到哥本哈根会议
    第四节、欧盟地区关于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第五节、美国关于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第六节、小岛国联盟对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注释
第四章 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制度建构、成就与展望
    第一节、理论与实践之政策工具
    第二节、环境税收制度
    第三节、碳排放交易制度
    第四节、清洁发展机制
    第五节、可再生能源制度及其它代表性制度
    注释
结论
    第一节、潮流与变迁
    第二节、理论反思与研究发现
    第三节、前瞻评估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历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索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十八台机配套百万吨船(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2]全球能源互联网视角下的中国与欧亚地区电力合作[D]. 张博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3]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研究[D]. 朱强.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3)
  • [4]历史、技术变迁与社会关系 ——眉镇原发型产业集群的形成[D]. 董庚. 上海大学, 2014(07)
  • [5]塔河油田能耗评价研究与建议[D]. 李有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6]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7]民国上海大空难 ——以1946年圣诞之夜三民航机失事为焦点的考察[D]. 张犇.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03)
  • [8]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D]. 刘春玲. 吉林大学, 2010(09)
  • [9]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D]. 王启东. 暨南大学, 2010(09)
  • [10]跨越梦想——中国石油长庆西峰油田勘探开发大纪实[J]. 陈德宏,王新军. 飞天, 2006(01)

标签:;  ;  ;  ;  ;  

支持百万吨级船舶的十八台机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