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双学科合作活动探索

师生双学科合作活动探索

一、师生双主体协作活动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雎为民[1](2020)在《高中体育篮球课堂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策略》文中指出体育课程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篮球教学则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竞争意识培养的一种良好载体。基于此,本文围绕以下三个方面针对高中体育篮球课堂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策略加以论述:以比赛情境创设为先导,实现兴趣与竞争意识的双重激发;突出探究与竞赛两种教学形式,确保学生竞争心态的长时间保持;强调师生双主体评价,指导学生在竞争中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蔡承杰[2](2020)在《在线社区人机协作绩效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Web2.0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社区成为用户自组织聚集进行开放协作的重要线上平台。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出现使得在线社区中复杂的协作活动可以通过AI进行解决,在线社区的协作机制从人人协作向人机协作转变。然而现有的人机协作相关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同时当前领域缺少相应的理论体系,以及缺少从人机互补增强视角研究人与机器人如何通过人机协作模式影响人机协作绩效。因此,本文以在线社区典型代表Wikipedia为例对人机协作绩效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基于协调理论和团队绩效IPO模型,考虑人的认知属性、机器人的感知属性、人机协作模式、任务类型及人机协作绩效等变量间关系,并构建了在线社区人与机器人协作的研究模型,对在线社区人机协作过程进行理论研究。其次,基于流程挖掘中的α++流程挖掘算法与局部流程挖掘方法,构建了在线社区人机协作模式挖掘模型,从Wikipedia原始工作日志数据中挖掘出在线社区的人机协作模式,并进行相应的分类。接着,基于在线社区人机协作研究模型并利用基于交互项的互补效应检验方法,研究人的认知属性、机器人的感知属性对人机协作模式的影响关系,以及研究人机互补增强关系,发现在线社区人机协作模式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在线社区人机协作研究模型并利用中介效应及调节效应检验方法,研究人的认知属性、机器人的感知属性通过人机协作模式对人机协作绩效的影响关系以及在不同任务类型下人机协作模式对人机协作绩效的不同影响关系,发现人机协作绩效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上述的实验结果发现了在线社区人机协作模式影响规律以及在线社区人机协作绩效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在线社区人机协作过程中人机协作模式的形成机制,验证了在线社区中人与机器人的互补增强关系,并发现了人机协作质量与人机协作效率的不同的影响机制,并据此为在线社区提供相应的管理启示,丰富了人机协作理论及在线社区的相关研究,为在线社区后续的人机协作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詹梦颖[3](2020)在《基于教学过程数据的面对面协作学习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协作学习作为一种典型群体知识建构方式备受诸多学者关注。当前研究者较多关注计算机支持的在线协作学习,但无论在线学习系统如何智能都无法完全取代面对面式的协作学习。协作学习过程涉及的影响因素涵盖多个层面,但尚未形成系统的面对面协作学习影响因素体系,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多停留在单一定性或定量分析层面上。因此,采用量化和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基于教学过程数据分析面对面协作学习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查阅协作学习影响因素相关文献,在开放式调查问卷研究和焦点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炼面对面协作学习的影响维度,确定面对面协作学习影响因素量表条目初稿,包含了学习者特征、教师影响、协作小组特征、学习内容、学习环境五个维度以及各个维度下的多个影响因子。然后采用德尔菲法收集专家群对各项影响因子的修改意见与影响程度值,对原有的指标体系进行细微调整,筛选出18个影响因子,确定了协作学习影响因素量表框架定稿。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面对面协作学习影响维度与二级影响因子的权重值,构建出了面对面协作学习的影响因素模型。在实证研究分析阶段,借助角色行为编码系统和IIS图分析法还原教学过程,在转录文本、信息流和师生行为等教学过程数据的驱动下对面对面协作学习影响因素进行判定。数据表明,在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学习者、教师、媒体技术三个主体层面对知识点学习效果影响较大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弱,学习者的参与积极性、参与度是取得良好协作过程的关键因素。最后通过分析面对面协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判定结果,本研究提出两项较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促进面对面协作学习的发展。

顾晓诗[4](2020)在《以卓越教师培养为导向的教育实习“双导师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师教育质量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要求落实由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双导师制”要求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协同培养师范生,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本研究旨在调查以卓越教师培养为导向的教育实习“双导师制”的实施现状,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了解研究现状。其次回顾了双导师制的出现与发展脉络,以缄默知识与自由教育为理论支撑。在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探讨后,以参与卓越教师计划的师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调研,并从学生对双导师制的认知情况、导师的选聘与配备情况、对双导师的认同度与实施效果的看法、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双导师间的分工与合作情况、激励与监管情况这六个维度对双导师制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最终,结合调查结果探究当前双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当前双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双导师制度建设不足,主要表现为校内外导师职责不清以及校外导师遴选标准单一;(2)导师的责任心有待加强;(3)学生自主性较低,导致指导效果并未达到预期;(4)激励机制尚未完善导致校内外导师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监管制度不健全导致指导工作难以顺利落实;(5)校内外导师缺乏合作与有效沟通,“协同”培养流于形式。为进一步完善双导师制建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1)规范校外导师的选聘标准与程序,完善校内外导师的配备方式;(2)明确校内外导师职责,保证指导工作顺利开展;(3)探究双导师有效合作模式,创建双主体育人平台;(4)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协同培养的推进;(5)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谢洋[5](2020)在《智慧教室环境中协作学习交互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智慧教室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要求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环境,是智慧教育理念下智慧环境建设的一种范型,目前智慧教室的建设进展如火如荼,有关智慧教室环境打造和应用的研究也成为推进教学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热点。智慧教室教学中倡导采用协作型、探究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方式促进课堂交互,在教学过程中,交互效果也成为衡量智慧教室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相关的研究中,有关智慧教室教学改变传统教室教学程度的论证研究还缺乏,智慧教室环境中交互行为的系统化研究还存在空缺,同时,现代教学方式能否促进智慧教室环境中交互行为质量还尚待探讨。基于如上智慧教室研究的空缺与不足,研究提出如下三个研究问题:(1)智慧教室环境中交互行为的现状如何?当前智慧教室环境中的交互行为还存在哪些问题?(2)协作学习教学能否改善智慧教室中交互行为的质量?(3)智慧教室环境中开展协作学习活动的交互行为有哪些特征?为研究智慧教室中交互行为的现状及现存问题,研究从三个层面展开调查:一是通过问卷调查测量智慧教室教学条件下,学生对交互行为的满意度;二是对教师进行访谈,以求证智慧教室的应用情况和教师对智慧教室教学的适应程度;三是通过课堂教学行为观察,量化分析智慧教室中的交互行为。研究结合三个层面的数据,共同分析智慧教室中交互行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智慧教室中交互行为现存的问题,研究拟采用协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以期改善交互行为的质量。在对协作活动精心设计和准备的基础上,研究在智慧教室环境下开展并录制了协作学习活动。在对交互行为进行统计的基础上,计算常规教学和协作学习教学条件下交互行为的分析变量。基于两组变量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验证了智慧教室条件下协作学习方式对交互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协作学习活动中交互行为的特征。经两轮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智慧教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辅助课堂教学,但在课堂教学交互过程中还存在媒体使用方式单一化、教学方式传统化、教师角色主体化等问题。(2)协作学习能够提升智慧教室中交互行为的质量。协作学习对于智慧教室教学活动中师生主体角色的改变起到积极影响,师生在智慧教室中开展协作学习活动呈现“双主体”角色变化。(3)智慧教室环境中开展协作学习对课堂师生交互行为、生生交互行为均能起到促进效果,同时,活动过程中教学氛围民主踊跃,在共同任务驱使和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下,学生参与交互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4)智慧教室条件下的协作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培训以及教学思维定势等因素,交互工具的功能仍未能被教师充分使用,媒体功能的适用性仍是智慧环境条件下开展协作学习活动的实践中有待提高的短板。

唐冬梅[6](2020)在《“三段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邛崃市第一中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主体”思想,提倡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丰富、完善、创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是顺应教学模式改革发展趋势、落实新课改要求的必要举措。“三段五环”教学模式是为提升教学实效、构建高效课堂而进行的积极探索,该教学模式主张“双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中,实现师生的持续发展、共同发展。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学习金字塔、布鲁纳发现学习等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三段五环”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与环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涉及操作流程、实施原则、教学评价等方面,并以邛崃一中高中思想政治课一线教学实践为例。该教学模式是以“学案导学”为基础,由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及课堂教学五大环节构成。运用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方法调查“三段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一线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通过调查发现该教学模式在政治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在转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态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该教学模式也存在模式流程操作僵化、导学案使用形式化、教师对课堂时间把控不准、学生个体差异难以掌控等问题。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相互协作,共同采取积极的改进策略。学校层面:根据教情、学情,适时调整优化教学模式;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修改完善考核评价制度,促进新教学模式推广应用。教师层面:思政教师要注重提升专业素养;灵活调整“三段五环”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学生层面:明确学习目标,转变学习观念;增强自主性,提升自主学习的自主程度;增强合作意识,提升合作学习的合作效度;培养探究意识,增加探究学习的探究深度。

韩雪芳[7](2019)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365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以北海市中职校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产业结构也随之不断调整和升级,需要大量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给予支撑。基于此,国家相继出台多项纲领性文件指导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自2014年至2018年共开展三批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出台相应的配套方案,各省也纷纷开展省级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我国形成了由点到面逐步扩大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局面。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以中职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具体实践、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为起点,以生活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思想指导,以系统工程理论为管理工具,提出一种在中职学校中,科学合理、系统完整、可控制操作、可观测评价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365策略”。本文通过对当前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在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以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为个案进行研究,经过深入分析,提出“365策略”以解决当前现代学徒制中职校企合作的诸多问题。“365策略”指理顺“三种关系”,即招生与实习就业的关系、课程设置与岗位标准的关系、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遵循“六项准则”,即目标定位准则、合作共赢准则、“双导师”队伍共建准则、课程研发准则、岗位胜任力准则、基地共建准则;构建“五共机制”,即人才共育机制、课程共建机制、过程共管机制、风险共担机制、成果共享机制。由“365策略”指导而逐项展开理论论述和实证研究,证明“365策略”对指导中职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具有科学合理性和普遍适用性,可有效解决校企深度合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此研究对我国中职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孙菁[8](2019)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和大数据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符合我国新高中数学教育改革的要求。它突破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打破了时空限制,是实现课前自学、课上交流互动、协同创新、知识内化迁移,实现个性化教学、突出学生自主、教师主导的双主体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针对高中数学学科,如何创新设计翻转课堂,并在此模式下展开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在大量阅读分析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以学习循环圈、掌握学习、联通主义等六个理论为支撑,研究高中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其次,针对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和数学教学现状,对江苏省泰州市某所高中进行调查与数据分析。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提出了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梳理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结合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中函数和几何与代数的特点展开了“两分析两设计四环节”的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基本模型的框架建构、微课视频设计与自学任务单设计。同时,针对教材中圆锥曲线与方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教学实践,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践班级进行前测,在两个整体数学水平没有明显差异的班级中,随机选取一个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另一个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后,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单元检测成绩实行后测,并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和随堂听课教师的教学评价分析,生成对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反思。结果表明,将翻转课堂应用在高中学段数学学科中,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协同创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得到强化;个性化教学得到体现。但是还需要通过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增强学生的自控力,精心分配小组成员,维护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保证翻转课堂能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为今后将翻转课堂的理论与数学教学的实际相结合提供了实践依据。

贺晓娟[9](2019)在《分布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交互的过程及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前借助虚拟学习平台Moodle和社交软件WeChat相支持开展的分布式学习环境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改善分布式教与学的现状和优化同步/异步协作学习交互方面有很大的潜能。研究者认为这样的潜能体现在,可促进学生间进行资源上的分享、学习上的协作、经验上的交流及技能上的提升。但实践表明,运用分布式学习环境所开展的协作学习交互活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本研究以分布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交互过程的发生为关键点,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具体的课程开展情况,提出促进协作学习有效交互发生的策略。文章通过在对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对分布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交互过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两个子过程(知识建构与协作技能)作为把握及理解协作交互发生的聚焦点。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及观察法对实践中该环境下协作学习交互过程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三大问题:“人际互动缺失,协作交互氛围凸显沉寂”,“对话流于表面,知识建构层次与交互质量不高”、“互动程度不一,小组内部交互行为偏差”。针对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借助分布式学习环境的理念,从协作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交互行为,协作交互过程发生的具体内容为线索,提出“打造互惠共享的群体文化,促使交互发生”;“加强知识建构的循环转化,提高交互质量”;“发挥小组及领袖导向作用,提升交互行为”三大策略。且每一策略下均提出了具体的子策略,以期实现该环境下协作交互过程的有效发生。最后以浙江师范大学2018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为条件支持,进行策略的实施并从两个维度对效果进行检验:一方面采用内容分析法,依据具体的交互内容编码系统,对学习者在Moodle平台与Group Chats中文本信息的质量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与观察法,对群体间的交互关系与交互行为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策略的实施达到了学习者知识建构层次与交互质量提高以及协作技能提升的效果。结尾针对本研究存在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总结与反思,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展望。

付欣荷[10](2019)在《小学数学课堂环境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及其优化策略 ——基于教师支持的阶层线性模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乃至智能时代的更替促使师生角色、师生关系以及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面临着深刻的转型。为了响应时代的诉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推进,使小学数学课堂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师生间由“主体-客体”关系让位于“主导-主体”甚至双主体关系,知识的习得不再依赖于教师的灌输而引入了学生协作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多元化多样态的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备受重视而逐步取缔单一贫乏的传统模式,课堂不再只是教师一人的主场而需要充斥学生的声音……这些全新的要求无一不体现着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育人转向。然而,反观一线小学数学课堂现场,仍然存在诸多“非投入”状况,学生机械附和、被动怠惰的表面参与现象屡屡发生,高质量的学习过程依旧难以得到保障。那么,如何改进学生学习过程?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中究竟存在哪些缺失?怎样优化、构建引发学生学习投入的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使师生教学成果指向当代育人目标?教师又应该为此提供哪些有效支持?解答这些问题是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诉求,更是深化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鉴于上述时代背景和现实问题,本研究在运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相关理论探索的基础上,采用问卷为主,访谈、观察为辅的调研法展开实证研究。首先,通过描述统计分析为当前小学生感知的数学课堂环境、小学生数学学习投入以及数学教师支持把脉;其次,使用阶层线性模型分析探索小学生感知的数学课堂环境对数学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高阶层自变量教师支持对二者和二者之间关系的作用;接着,结合访谈与观察的质性材料,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对小学生而言良好的数学课堂环境是促发其数学学习投入状态的积极因素,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恰当的支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2)当前数学课堂环境各要素呈现参差不齐的表现样态,在学生探究与学生协作环境创设上的不成熟,导致小学生认知投入水平相对低下;(3)数学教师自主支持程度不足,阻碍数学课堂环境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效果。最后,基于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与策略:(1)构建统筹系统的数学课堂环境,引发学生学习投入状态;(2)在学生探究与协作中加强认知刺激,弥补学生认知投入缺失;(3)保障教师自主支持,增强课堂环境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效果。旨在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以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投入水平,以期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二、师生双主体协作活动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师生双主体协作活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体育篮球课堂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中体育篮球课堂在学生竞争意识培养中的载体作用
    (一)比赛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二)团队协作能够唤起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
二、高中体育篮球课堂学生竞争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以比赛情境创设为先导,实现兴趣与竞争意识的双重激发
    (二)突出探究与竞赛两种教学形式,确保学生竞争心态的长时间保持
    (三)强调师生双主体评价,指导学生在竞争中养成良好运动习惯
三、结语

(2)在线社区人机协作绩效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在线社区的群体协作研究
        1.2.2 在线社区的人机交互研究
        1.2.3 现有研究局限性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理论基础
    2.1 协调理论
    2.2 团队绩效IPO模型
3 研究模型与假设
    3.1 研究模型
        3.1.1 人的认知属性
        3.1.2 机器人的感知属性
        3.1.3 人机协作模式
        3.1.4 任务类型
        3.1.5 人机协作绩效
        3.1.6 在线社区人机协作研究模型
    3.2 理论假设
        3.2.1 人和机器人的属性对人机协作绩效的直接影响
        3.2.2 人机协作模式的中介作用
        3.2.3 任务类型的调节作用
4 研究方法
    4.1 案例选择与数据预处理
        4.1.1 案例选择
        4.1.2 数据预处理
    4.2 具体研究方法
        4.2.1 在线社区人机协作模式挖掘方法
        4.2.2 基于交互项的互补效应检验方法
        4.2.3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4.2.4 调节效应检验方法
    4.3 变量计量
5 实验结果
    5.1 流程挖掘结果
        5.1.1 在线社区人机协作Petri网挖掘结果
        5.1.2 在线社区人机协作模式挖掘结果
    5.2 实证结果
        5.2.1 基础性统计分析
        5.2.2 人和机器人的属性对人机协作模式的影响
        5.2.3 人机协作模式的中介效应分析
        5.2.4 任务类型的调节效应分析
        5.2.5 进一步分析
    5.3 结果讨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实践启示
    6.3 创新与局限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基于教学过程数据的面对面协作学习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协作学习的兴起与发展
        1.1.2 面对面协作学习研究的必要性
        1.1.3 面对面协作学习需要进一步优化
        1.1.4 协作学习影响因素研究的价值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协作学习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2.1.1 多视角研究协作学习的影响因素
        2.1.2 多以协作学习结果为研究取向
    2.2 采用数据统计、描述解释分析协作学习过程
        2.2.1 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协作过程进行数据统计
        2.2.2 采用定性的方法对协作过程进行描述解释
        2.2.3 多种方法混合策略
    2.3 面对面协作学习无法被完全取代
3 面对面协作学习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3.1 面对面协作学习影响因素量表的条目收集
        3.1.1 开放式问卷调查
        3.1.2 焦点小组讨论法
    3.2 面对面协作学习影响因素量表的初步编制
        3.2.1 面对面协作学习影响因素量表框架
        3.2.2 面对面协作学习影响因素量表(初稿)的确定
    3.3 专家调查法确定面对面协作学习影响因素量表
        3.3.1 调查对象
        3.3.2 调查过程
        3.3.3 调查结果分析
    3.4 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量表的权重值
        3.4.1 绘制层次结构模型
        3.4.2 构造判断矩阵
        3.4.3 生成判断矩阵
        3.4.4 一致性检验
        3.4.5 计算最终权重值
    3.5 面对面协作学习影响因素模型的确定
4 基于教学过程数据分析影响因素的研究理路
    4.1 教学过程数据的分析规范
        4.1.1 将面对面协作学习的视频转录成文本
        4.1.2 角色行为编码与异常行为标注
        4.1.3 对视频转录文本进行IIS图分析
    4.2 面对面协作学习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4.2.1 教学过程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4.2.2 对照影响因素模型辅助分析
5 实证研究:面对面协作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5.1 数据取样与处理
        5.1.1 数据取样
        5.1.2 数据处理
    5.2 教学过程数据分析
        5.2.1 协作小组特征维度
        5.2.2 教师影响维度
        5.2.3 学习者特征维度
        5.2.4 学习环境维度
        5.2.5 学习内容影响维度
    5.3 分析结果与优化策略
        5.3.1 分析结果
        5.3.2 优化策略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面对面协作学习影响因素量表重要度调查
附录B 面对面协作学习影响因素权重调查
附录C 面对面协作学习的角色行为编码系统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以卓越教师培养为导向的教育实习“双导师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卓越教师培养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新动向
        二、教育实习是影响“优秀教师—卓越教师”培养转型的关键环节
        三、“双导师制”有利于卓越教师培养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一、概念界定
        二、概念辨析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一、“双导师制”与“教育实习”的相关研究
        二、“卓越教师”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一、“双导师制”的相关研究
        二、“卓越教师”的相关研究
        三、“教育实习”的相关研究
        四、教育实习中双导师制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缄默知识理论
        二、自由教育理论
第二章 “双导师制”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起源:牛津大学导师制
        一、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历史发展
        二、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教学理念
        三、牛津大学的自由教育传统
    第二节 我国“双导师制”的发展历程
        一、导师制的引入与发展
        二、“双导师制”的出现与推广
第三章 双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双导师制实施现状的调查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二、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双导师制落实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双导师制的认知情况分析
        二、导师的选聘与配备情况分析
        三、对双导师制的认同度及实施效果的看法分析
        四、学生对双导师指导的满意度分析
        五、双导师间的分工与合作情况分析
        六、双导师制的激励与监管情况分析
第四章 双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与应对策略
    第一节 双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究
        一、双导师制度建设不足
        二、导师的责任心有待加强
        三、学生主动性不高
        四、激励与监管制度缺失
        五、双导师之间缺乏合作与有效沟通
    第二节 改善“双导师制”实施现状的对策建议
        一、规范校外导师选聘标准,完善校内导师配备方式
        二、明确校内外导师职责,保证指导工作顺利开展
        三、探究双导师合作模式,创建双主体育人平台
        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协同培养的推进
        五、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监管制度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展望
附录 A 以卓越教师培养为导向的教育实习“双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 B
    访谈提纲1——学生
    访谈提纲2——校内导师
    访谈提纲3——校外导师
参考文献
致谢

(5)智慧教室环境中协作学习交互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智慧教室方面的研究
        1.3.2 协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1.3.3 信息化环境中交互行为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核心概念的界定
    2.1 核心概念
        2.1.1 智慧教室
        2.1.2 协作学习
        2.1.3 交互行为
    2.2 相关理论及启示
        2.2.1 教学交互理论
        2.2.2 活动理论
        2.2.3 群体动力理论
第3章 智慧教室环境中交互行为现状调查
    3.1 智慧教室环境中交互行为问卷的设计
        3.1.1 调查问卷的制定
        3.1.2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3.1.3 问卷结果分析
    3.2 智慧教室环境中协作学习交互行为访谈的设计
        3.2.1 访谈对象、方法的确定
        3.2.2 访谈内容的设计
        3.2.3 访谈结果分析
    3.3 智慧教室环境中师生课堂交互行为观察量表的设计
        3.3.1 现有课堂行为编码体系
        3.3.2 智慧教室环境中交互行为统计体系的构建
        3.3.3 教学交互行为分析方法
        3.3.4 观察结果分析
    3.4 智慧教室环境中交互行为现状及存在问题
        3.4.1 智慧环境中交互行为现状
        3.4.2 智慧环境中交互行为存在问题
第4章 智慧教室环境中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4.1 协作学习与交互行为的关系
    4.2 智慧教室环境中协作学习教学设计
        4.2.1 智慧教室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中的教学设计
        4.2.2 智慧教室环境中协作学习教学设计案例——以初中物理《安全用电》为例
第5章 智慧教室环境中协作学习的交互行为分析
    5.1 教学交互行为分析体系的构建
        5.1.1 智慧教室环境中协作学习交互行为统计体系
        5.1.2 教学交互行为分析变量的确定
        5.1.3 智慧教室环境中交互行为分析体系
    5.2 基于视频分析技术的智慧环境中交互行为数据处理
        5.2.1 协作学习课堂视频数据处理
        5.2.2 智慧教室环境中教学活动交互行为特征的量化结果
    5.3 智慧教室环境中协作学习交互行为特征
        5.3.1 协作活动教学主体变化
        5.3.2 媒体产品功能对协作学习的适用性
        5.3.3 协作学习言语交互行为构成及其特征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智慧教室中交互行为现状及存在问题
        6.1.2 协作学习交互行为的特征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智慧教室环境中学生对课堂交互行为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C 智慧教室中常规教学视频转录稿
附录D 智慧教室中协作学习教学视频转录稿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6)“三段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邛崃市第一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课堂观察法
第二章 “三段五环”教学模式概述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模式
        (二)教学模式
        (三)高效课堂
    二、“三段五环”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模式的基本结构
        (二)模式应用于教学中的基本流程
        (三)模式的实施原则
        (四)模式的教学评价
    三、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学习金字塔理论
        (三)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三段五环”教学模式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设计
    二、调查实施
        (一)学生问卷调查实施
        (二)教师访谈实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层面
        (二)教师层面
    四、高中思想政治“三段五环”教学模式实施成效
        (一)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态度明显转变
        (二)教师教学观念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显着提升
        (三)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五、高中思想政治“三段五环”高效课堂模式实施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模式流程操作僵化
        (二)导学案使用形式化
        (三)学生个体差异难以掌控
        (四)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把控不准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三段五环”教学模式实施改进策略
    一、学校层面
        (一)根据教情、学情反馈,适时调整优化教学模式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修改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促使新教学模式的推广
    二、教师层面
        (一)思政教师注重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二)灵活调整“三段五环”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三、学生层面
        (一)明确学习目标,转变学习观念
        (二)增强自主性,提升自主学习的程度
        (三)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度
        (四)培养探究意识,增强探究学习的深度
第五章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365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以北海市中职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 研究背景
        1.经济新常态对中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2.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对中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3.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 研究的创新点
    (四)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调查研究法
        3.案例研究法
    (五) 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
        2.国外研究
        3.综合评述
二、中职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 核心概念界定
        1.学徒制
        2.现代学徒制
        3.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
    (二) 理论基础
        1.生活教育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
        3.系统工程理论
三、中职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 抽样说明
    (二) 分析方法
    (三) 数据结果
        1.学校与用工企业开展实习安置合作模式
        2.学校与教育机构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3.学校与用工企业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4.学校、教育机构与用工企业三方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四) 分析结论
四、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存在的问题
        1.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存在困难
        2.招生与实习就业愿景不合
        3.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培养目标不一致
        4.“双导师”有名无实
        5.实训基地作用不明显
        6.校企相关部门沟通不畅
    (二)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合作目标定位不够一致
        2.学徒选拔缺乏标准及契约
        3.人才培养缺乏标准
        4.双导师选拔机制尚未形成
        5.实训基地共建机制未建立
        6.校企沟通机制不健全
五、解决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问题的“365策略”与实施
    (一) 理顺三种关系
        1.理顺招生与实习就业的匹配关系
        2.理顺课程设置与岗位标准的对接关系
        3.理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关系
    (二) 遵循六项准则
        1.目标定位准则
        2.合作共赢准则
        3.“双导师”队伍共建准则
        4.课程研发准则
        5.岗位胜任力准则
        6.基地共建准则
    (三) 构建“五共”机制
        1.人才共育机制
        2.课程共建机制
        3.过程共管机制
        4.风险共担机制
        5.成果共享机制
六、“365策略”指导下中职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效果
    (一)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企业及专业变化情况
    (二)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招生变化情况
    (三)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实习及就业变化情况
    (四) “双导师”成长的变化情况
    (五)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变化情况
七、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365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附录2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365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附录3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365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读硕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综述
        1.2.1 国外翻转课堂发展综述
        1.2.2 翻转课堂的国内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关于教学设计的研究综述
        1.3.1 国外教学设计发展综述
        1.3.2 教学设计的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查研究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1.5.1 研究思路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主要创新点
2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2.1 翻转课堂的概念界定
        2.1.1 什么是翻转课堂
        2.1.2 翻转课堂的形式特征
    2.2 教学设计的概念界定
        2.2.1 教学设计的本质
        2.2.2 教学设计的作用
    2.3 翻转课堂下进行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2.3.1 掌握学习理论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3 混合式学习理论
        2.3.4 合作学习理论
        2.3.5 学习循环圈理论
        2.3.6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3 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及调查研究
    3.1 调查目的与对象
    3.2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3 调查结果与存在问题
        3.3.1 课前预习现状:不习惯、无要求、无章法
        3.3.2 课堂教学现状:效率低、无个性、无反馈
        3.3.3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现状:虚形式、重知识、轻素质
        3.3.4 高中数学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与态度:有认识、不投入、空观望
    3.4 成因分析
        3.4.1 惰性强、设计差、指导弱
        3.4.2 途径多、一言堂、难兼顾
        3.4.3 旧理念、老习惯、应试观
        3.4.4 认识少、技能低、怕超越
    3.5 相应对策
        3.5.1 加动力、明要求、勤指导
        3.5.2 信息化、翻转课、自主化
        3.5.3 新理念、强能力、重素质
        3.5.4 强意识、深融合、领变革
4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4.1 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4.1.1 学生主体性原则
        4.1.2 教学资源信息化原则
        4.1.3 重视能力素养原则
        4.1.4 反馈及时评价多元化原则
    4.2 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
        4.2.1 课前学习设计:内容信息化、目标层次化
        4.2.2 课堂学习设计:活动协作化、问题探究化
        4.2.3 学习评价设计:评价过程化、方式多元化
    4.3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分析
        4.3.1 函数
        4.3.2 几何与代数
    4.4 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型
    4.5 设计案例——《椭圆的几何性质》
        4.5.1 前期分析
        4.5.2 设计微课视频
        4.5.3 设计自学任务单
    4.6 设计案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4.6.1 前期分析
        4.6.2 设计微课视频
        4.6.3 设计自学任务单
    4.7 设计案例——《函数的零点》
        4.7.1 前期分析
        4.7.2 设计微课视频
        4.7.3 设计自学任务单
5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及其结果分析
    5.1 教学实践
        5.1.1 实践内容和对象
        5.1.2 教学实践案例——《椭圆的几何性质》
        5.1.3 教学实践案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5.2 教学实践的检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5.2.1 随行教师评价分析
        5.2.2 学生数学成绩对比分析
        5.2.3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研究总结与反思
    6.1 总结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附录一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附录二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现状及教师对翻转课堂的看法问卷
附录三 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评价表
附录四 《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
附录五 关于数学翻转课堂的学生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分布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交互的过程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交互对于协作学习的重要性
        1.1.2 分布式学习环境为协作学习交互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
        1.1.3 协作学习交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分布式学习环境
        1.4.2 协作学习中的交互
        1.4.3 分布式学习环境下的协作学习交互
    1.5 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有关协作学习交互过程的相关研究
        1.5.2 有关协作学习交互过程影响因子的相关研究
        1.5.3 有关协作学习交互策略的相关研究
        1.5.4 有关分布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交互的相关研究
2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2.1 理论依据
        2.1.1 分布式认知理论及其启示
        2.1.2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启示
        2.1.3 交互分析理论及其启示
    2.2 技术支持
        2.2.1 Moodle对分布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交互的支持
        2.2.2 WeChat对分布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交互的支持
3 分布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交互过程分析
    3.1 分布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交互过程的构成要素
        3.1.1 主体要素
        3.1.2 客体要素
    3.2 分布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交互过程模型
    3.3 分布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交互过程分析
        3.3.1 知识建构的交互过程分析
        3.3.2 协作技能的交互过程分析
4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问题分析体系
    4.2 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2.1 人际互动缺失,协作交互氛围凸显沉寂
        4.2.2 对话流于表面,知识建构层次与交互质量不高
        4.2.3 互动程度不一,小组内部交互行为偏差
5 分布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有效交互发生的策略
    5.1 打造互惠共享的群体文化,促使交互发生
        5.1.1 加强教师参与,引领互动交流
        5.1.2 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参与动机
        5.1.3 规范交互行为,优化活动秩序
    5.2 加强知识建构的循环转化,保障交互质量
        5.2.1 善用协作工具,提高互惠程度
        5.2.2 建立评价机制,引导知识建构
    5.3 发挥小组及领袖导向作用,提升交互行为
        5.3.1 科学创建小组,协作竞争共存
        5.3.2 选拔意见领袖,协调组内互动
6 策略的实施与检验
    6.1 策略实施过程
        6.1.1 创设良好学习氛围
        6.1.2 组织协作交互活动
        6.1.3 运用多元评价体系
    6.2 效果检验
        6.2.1 知识建构交互过程检验
        6.2.2 协作技能交互过程检验
7 研究总结及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实验前《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协作小组划分
附录2 内容分析编码体系及信度检验
附录3 实验前问题分析相关数据收集
附录4 实验后效果检验相关数据收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硏究成果
致谢

(10)小学数学课堂环境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及其优化策略 ——基于教师支持的阶层线性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要求
        (二)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诉求
        (三) 深化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
        (一) 把脉现状,聚焦问题
        (二) 探索关系,优化数学课堂环境
        (三) 探寻路径,构建数学课堂环境
    四、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五、研究方法
    六、技术路线及论文结构
    七、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心理动力场理论及需要——压力理论
        二、环境行为理论及社会建构论
        三、参与认同及自我系统加工理论
        四、具身认知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课堂环境
        (二) 学习投入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课堂环境的文献综述
        (二) 关于学习投入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定量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工具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 《小学生数学课堂环境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 《小学生数学学习投入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小学数学教师支持调查问卷》的设计
    第二节 定量分析方法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阶层线性模型分析
    第三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建构
        一、研究假设
        二、多层次模型建构
    第四节 研究样本的概况
        一、被试来源
        二、样本结构
第四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小学生感知数学课堂环境、数学学习投入与教师支持的现状
        一、小学生感知的数学课堂环境现状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投入现状
        三、小学数学教师支持现状
    第二节 小学生感知数学课堂环境、数学学习投入与教师支持的关系
        一、小学生感知数学课堂环境及其数学学习投入的班级差异
        (一) 随机效果单因子方差分析及其作用
        (二) 随机效果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
        二、小学生感知的数学课堂环境对其数学学习投入的影响
        (一) 随机系数回归模型分析及其作用
        (二) 随机系数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三、教师支持对小学生感知数学课堂环境及其数学学习投入的影响
        (一) 截距模型分析及其作用
        (二) 截距模型分析结果
        四、教师支持对小学生感知数学课堂环境与其数学学习投入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一) 非随机变化斜率模型分析及其作用
        (二) 非随机变化斜率模型分析结果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现状讨论
        一、小学生感知的数学课堂环境现状讨论
        (一) 小学生感知的数学课堂环境在各要素上表现不一,且均显着相关
        (二) 小学生感知的数学课堂环境存在性别与年级差异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投入现状讨论
        (一) 小学生数学学习投入在各要素及其相关程度上表现不一
        (二) 小学生数学学习投入存在年级差异
        三、小学数学教师支持现状讨论
        (一) 小学数学教师支持在各要素上表现不一
        (二) 小学数学教师支持存在教龄差异
    第二节 关系讨论
        一、小学生感知的数学课堂环境对数学学习投入的影响呈阶梯样态
        二、教师支持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投入的影响呈阶梯样态
        三、教师支持对小学生感知数学课堂环境的影响呈阶梯样态
        四、教师支持正向调节小学生感知数学课堂环境与学习投入间的关系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建议
        (一) 构建统筹系统的数学课堂环境,引发学生学习投入状态
        (二) 在学生探究与协作中加强认知刺激,弥补学生认知投入缺失
        (三) 保障教师自主支持,增强课堂环境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效果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师生双主体协作活动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体育篮球课堂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策略[J]. 雎为民. 天津教育, 2020(26)
  • [2]在线社区人机协作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 蔡承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3]基于教学过程数据的面对面协作学习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詹梦颖.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以卓越教师培养为导向的教育实习“双导师制”研究[D]. 顾晓诗.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智慧教室环境中协作学习交互行为研究[D]. 谢洋.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6]“三段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邛崃市第一中学校为例[D]. 唐冬梅.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7]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365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以北海市中职校为例[D]. 韩雪芳.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4)
  • [8]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孙菁. 江苏师范大学, 2019(12)
  • [9]分布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交互的过程及策略研究[D]. 贺晓娟.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10]小学数学课堂环境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及其优化策略 ——基于教师支持的阶层线性模型分析[D]. 付欣荷.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师生双学科合作活动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