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东校区抗震地质条件及抗震设防措施

郑州大学东校区抗震地质条件及抗震设防措施

一、郑州大学东校区场地地震地质条件及抗震设防应对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时哲明[1](2021)在《基于韧性城市理念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研究 ——以新郑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是人类、社会、产业、经济最为聚集的地方。城市发展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污染、传染病流行等。因此,我们应设法提高城市对灾害的处理能力,维持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韧性城市”建设,目的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强城市风险防控的能力,从而提升城市的防灾韧性,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韧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进行研究,首先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的研究状况以及韧性城市下城市防灾优秀案例,总结得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韧性城市等有关概念,引入了城市更新、智慧城市及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内容。其次,对研究对象新郑市进行实地调研,研究中心城区常见或发生概率比较大的灾害类型,得出有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洪涝灾害、火灾等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城区各防灾工程设施要素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再次,根据新郑市中心城区发生概率较大的四种灾害类型,分别构建不同类型的灾害城市韧性评价体系,通过查找资料、询问专家意见等方式确定不同灾害类型的评价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体系的指标权重;并对新郑市中心城区居民随机发放调查问卷表进行打分,计算并分析城市各灾害防灾韧性得分。最后,依据评估分析的结果,基于韧性城市理念,对存在韧性不足的城市基础工程设施及防灾智能化等提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设计策略。

王露安[2](2020)在《强震作用下大型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大型双槽渡槽结构伸缩缝位置在强震作用下极易发生碰撞,碰撞的发生将造成双槽渡槽结构破坏,进而严重影响双槽渡槽结构的输水功能。但目前关于双槽渡槽结构的碰撞问题研究较少。因此,开展双槽渡槽碰撞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从影响碰撞响应的因素出发,利用数值模拟探讨在不同工况下双槽渡槽结构的纵向碰撞响应,以期为大型双槽渡槽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某大型三跨双槽渡槽三维实体单元模型,以此研究强震作用下相邻槽身间、槽身与槽台间的碰撞问题。通过改变影响碰撞的参数:如伸缩缝间距、场地类型、地震波输入角度、槽内水深、地震波峰值等,全面分析了双槽渡槽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纵向碰撞响应规律,主要包括槽身位移、墩顶位移、碰撞次数、碰撞力、墩底剪力、墩底弯矩等。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三维实体单元可以很好地模拟双槽渡槽结构碰撞,并通过后处理模块清晰地显示碰撞发生的位置,利用云图可以展示发生碰撞位置所产生碰撞应力的大小。但三维实体单元模型在模拟碰撞问题时存在计算耗时长,占用内存大的现象。后期采用梁段单元,利用自编FORTRAN碰撞程序,开展多种工况下多跨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梁段单元,利用FORTRAN程序模拟双槽渡槽结构碰撞,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并降低内存占用。研究结果表明:(1)发生碰撞的位置可以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会导致双槽渡槽结构伸缩缝处的破坏,进而严重影响双槽渡槽的正常输水功能;(2)碰撞作用使得梁体加速度骤增,同时碰撞对槽身之间、槽身与槽台之间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别,表现为近槽台处碰撞力峰值明显增大;(3)改变伸缩缝间距对碰撞影响较大,具体表现为:一定范围内随着伸缩缝间距的增加,碰撞次数趋于减少,碰撞力峰值趋于增大;输入不同场地类型地震波时,双槽渡槽结构碰撞对地震波具有明显的频谱敏感性;随着地震波沿纵向输入角度的增大,碰撞响应减小;随着输入地震波加速度峰值的增加,碰撞响应加剧;随着槽内水体的增加,碰撞响应逐渐增大。

周东雷[3](2020)在《极罕遇地震下场地沉降大底板多塔楼PC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建筑工业化的推进,装配式结构迎来快速发展。相比传统现浇结构其具有标准化、高质量、快施工、低能耗、少人工等显着优点,然而目前装配式结构仍存在整体性差、抗震性能低等问题。采用叠层橡胶支座的基础隔震作为比较成熟的结构减震技术,在大量工程中得到应用,经受了地震的考验,受到普遍认可。装配式隔震结构的出现不仅适应了建筑工业化的需求,还满足了业主对建筑抗震安全性的预期,是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极罕遇地震概念的提出对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装配式隔震结构抵抗极罕遇地震的能力又是一个急需探讨的新问题。场地沉降是引起土木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西北地区,黄土湿陷引发的基础不均匀沉降会导致结构倾斜、开裂,从而严重威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状态。当不均匀沉降与极罕遇地震联合作用时,装配式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更鲜有学者探究。本文以大底板多塔楼PC隔震结构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极罕遇地震与不均匀沉降分别作用与联合作用下的抗震性能。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系统阐述了装配式梁柱节点的受力特点,并进行装配式节点的精细化建模;利用ETABS软件对大底板多塔楼结构进行隔震设计,确定隔震支座的布置方案,并在ANSYS中建立了对称及不对称两种布置形式下大底板多塔楼隔震结构和大底板多塔楼PC隔震结构的有限元模型。(2)通过对RC结构和PC结构输入双向地震波,对比分析了两者在罕遇地震及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楼层响应、能量耗散、大底板应力等抗震性能的差异。(3)分析计算了对称RC结构和对称PC结构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对仅在自重荷载作用下及与极罕遇地震联合作用下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出不同工况下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4)探讨了对称RC结构和对称PC结构随着基础沉降的持续,在不同沉降量作用下隔震层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和上部结构的抗震性能变化规律;总结了不均匀沉降和极罕遇地震联合作用下对结构整体安全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PC结构的抗震性能弱于RC结构,但总体相差不大;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位移显着增大,上部结构损伤更为严重,因此隔震设计时应考虑选用较大直径的隔震支座,谨慎降低上部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发生不均匀沉降后,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降低,局部沉降作用下隔震支座极易出现拉应力;不均匀沉降的早期对结构的影响最大,施工过程及后期监测应时刻关注基础沉降,及时发现,尽早处理,防止隔震支座因拉应力过大而失效退出工作。

薛晓远[4](2020)在《多维地震动作用下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地震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而随着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这一新型桥梁在全国的推广应用,地震时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近场脉冲地震动和远场类谐和地震动的威胁。然而,国内外针对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在近场脉冲地震动和远场类谐和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研究较少,因此对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在近场脉冲地震动和远场类谐和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内某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为工程背景,研究了所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改变以及不同类型地震动对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对桥梁结构震害及其原因进行了论述,从部分斜拉桥和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两个方面,介绍了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的特点及研究现状,总结了近场地震动和远场地震动的特点及这两类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的研究现状,同时对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2)对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的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了某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并依据相关规范和选波原则,从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强震数据库中筛选出近场脉冲、一般场和远场类谐和地震动,每种类型各7组。(3)以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中对桥址处地震动参数由6度0.05g提高为7度0.10g这一变化为切入点,通过调整一般场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研究了所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改变对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改变对本文桥梁的地震响应影响较大,但桥梁在现行规范下依旧可以满足抗震性能要求。(4)使用近场脉冲、一般场和远场类谐和地震动对本文桥梁进行一致激励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比于一般场地震动和远场类谐和地震动,近场脉冲地震动的脉冲特性对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的地震响应具有显着的增大效应。

卢刚刚[5](2020)在《综合管廊60°斜穿地裂缝的振动台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综合管廊是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是一种现代化、科学化、智能化、集约化的新型市政基础设施。西安市地处渭河断陷盆地沉降中心,地裂缝灾害十分发育,至今已探明的地裂缝有14条之多,且呈带状遍布整个城区。作为一种条状生命线工程,在西安地区规划建设综合管廊势必会穿越地裂缝这一不良地质条件,加之西安市地处汾渭地震带且属于高烈度设防区,不得不考虑管廊结构的抗震设防问题,但目前关于跨地裂缝段综合管廊地震响应规律的研究又比较少,这给综合管廊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鉴于此,本文依托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跨地裂缝段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地震响应及抗震减震措施研究(2017ZDXM-SF-095)”,以西安某道路下双舱综合管廊结构为原型,开展综合管廊60°斜穿地裂缝的振动台试验,探究了地裂缝场地和综合管廊的地震响应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相似三定理和量纲分析法,从模型箱与边界效应、试验材料选取与制作、测点布设、加载方案等方面,设计、制定并实施了综合管廊60°斜穿地裂缝的振动台试验方案。2.从地表裂缝、变形特征、加速度响应和竖向土压力响应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地裂缝场地的地震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地表出现长短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缝约20条,上盘裂缝的发育程度大于下盘;(2)地裂缝两侧上下盘土体的竖向变形最大,水平错动量最小;(3)在平行于振动方向上,地表和底层土体的加速度响应特征不同,而在垂直于振动方向上,两者的加速度响应特征相似;随着峰值加速度增大,加速度放大系数不断减小,但不同地震波的降低特征和在每个阶段的减小速率不同;(4)土体竖向最大土压力系数呈现两侧小中间大的“凹”形曲线特征。3.从加速度响应、应变响应和土体—模型管廊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分析总结了综合管廊的地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上盘管廊结构的加速度放大系数总大于下盘结构,与地震波种类和强度无关;(2)随着荷载等级的提高,模型管廊的横向和纵向应变响应不断增大;具体表现为顶、底板在上盘和地裂缝处横向应变响应大于下盘,中隔墙顶部的横向应变则在下盘断面最大;顶板在上盘断面的纵向应变响应较大,底板纵向应变在上盘和地裂缝处都比较大,下盘结构的纵向应变响应总体上比较小。(3)距地裂缝越近或峰值加速度越大,最大接触压力系数越大,土体—管廊结构的相互作用也越强。

王睿珺[6](2020)在《地下综合管廊网络地震响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容纳给水、再生水、雨污水、通信、热力、电力以及天然气等多种市政管线的长线型构筑物。近年来,随着综合管廊的规划和建设正逐渐形成网络规模。我国部分地区处于地震多发地带,地震灾害是影响地下综合管廊这一重要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的主要因素,对于综合管廊网络抗震性能的研究刻不容缓。本文以郑州市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综合管廊工程为背景,应用数值模拟法进行综合管廊网络非一致激励地震响应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搜集了部分国内外综合管廊震害特征、抗震研究等资料,总结了已有的地下结构抗震研究方法。(2)阐述了综合管廊网络动力分析基本理论,在比较弹性地基梁模型、土弹簧模型、管土接触模型三种管廊-土体相互作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带接口的综合管廊网络梁-土弹簧三维有限元模型。(3)选取El-Centro波,沿三种不同的传播方向输入地震一致激励和非一致激励,分析了不同激励方式和不同传播方式下综合管廊网络的变形特征、位移响应及内力响应规律,并结合管廊网络接口两端相对位移量判定管廊网络的薄弱位置和破坏形态,确定最不利的激励方式与传播方式。(4)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析地震波振动方向、非一致激励视波速、地震烈度水准、地震动特性以及接口的考虑与否等多种因素对综合管廊网络非一致激励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依据管廊网络全位置内力时程峰值分布和接口相对位移时程峰值分布,通过对比分析总结特点,对综合管廊网络结构进行简要的抗震性能评价。

陈振坤[7](2020)在《公-轨一体化双层高架桥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于2016年6月1日开始实施,适当的提高了我国各地区抗震设防要求,有部分地区从6度区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变为7度区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另外还提出了“极罕遇地震动”的概念。本文以某一体化双层高架桥实际工程为背景,本工程在设计之初,该桥址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设计完成之后,该桥址处由6度区(0.05g)提高为7度区(0.10g)。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以近场地震动、远场地震动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调整为切入点,采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法,对双层高架桥进行了抗震性能研究。一体化双层高架桥即上层为快速路,下层为轨道交通,因其在使用空间上利用效率更高,尤其适用于公路交通与轨道交通等市政工程项目之中,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对该双层高架桥采用MIDAS/CIVIL进行有限元建模,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混凝土采用Kent-Park模型,钢筋采用Menegotto-Pinto模型,建立了按四跨一联布置的双层高架桥模型,对桥梁进行模态分析,研究了该双层高架桥动力特性。(2)选取7组一般场地震动,对该双层高架桥梁进行了6度罕遇、7度罕遇和7度极罕遇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析,研究了桥墩下立柱、上立柱和主梁的内力和位移响应,分析了桥墩弹塑性状态,对该桥梁在6度罕遇、7度罕遇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随着地震动在不同强度作用下,对控制截面内力和位移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影响。(3)选取近场脉冲地震动和远场类谐和地震动,对该双层高架桥进行了6度罕遇、7度罕遇和7度极罕遇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析,并结合一般场地震动对比分析了近场脉冲地震动、远场类谐和地震动这种特殊类型地震动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发现近场脉冲地震动对结构地震损伤最大;其次远场类谐和地震动的类谐波成分对结构有显着放大效应。

张书[8](2019)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文中研究表明装配式低层建筑作为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期短、成本低廉、轻巧灵活的居住空间,在新农村建设、高端住宅及游牧式商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西南山地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建设需求也不断增加。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因劳动力不足给建筑业带来的冲击,提升区域内建筑品质,改善居住环境,而且符合国家发展建筑产业化的相关政策,是装配式建筑细分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具有典型的利基属性,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个性化的建设需求,离散型的项目分布,突发性的建设需求,与东部及沿海平原地区的市场有较大差异。由于区域内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还不完备、装配式建筑技术评价标准区域适用性不足、装配式建筑发展理念存在误区、缺乏完善的质量验收体系等因素,给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带来许多阻碍。本文关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研究,属于一个跨学科、综合性、交叉科学的范畴,涉及领域较多,需要根据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特性,构建一套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目标是促进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为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发展指明方向;为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提供决策咨询;为评价决策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基于利基理论、技术评价理论,应用文献研究法、语义聚类法、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层次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对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展开了系统性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对装配式建筑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包括装配式建筑与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之间的关系,介绍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梳理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引入利基理论和技术选择理论,论证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的利基属性,规划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技术选择方法。(2)对影响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应用语义聚类法构建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再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设计了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基本流程。将企业战略、产业共性、区域特性纳入到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多维量化指标,对指标要素进行构建,同步完成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3)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本文尝试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对重庆市巴南区涂家坝项目开展了实证研究,通过多维度的技术评价,有效减小了决策风险,方便了专家工作,缩短了评价周期,提高了评价效率,弥补了现有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和灵活性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成果,有效平衡了技术评价各方面的利益述求,既能够在宏观层面引领产业技术的发展,又能够在微观层面帮助实际项目进行决策咨询。拓展了利基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了装配式建筑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适用性方面的不足,该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装配式低层建筑在西南山地区域的推广发展起到技术支撑,还能够广泛应用在与装配式建筑咨询决策相关的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段佳宏[9](2019)在《近场地震作用下泸定大渡河特大桥减震耗能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高速公路网和高铁网的逐渐成型,交通建设的发展正逐渐向西部转移。桥梁的优势在于当交通遇到峡谷、河流时,可以直接跨越、截弯取直,而不用修建盘山公路。针对西部复杂的山区地形、峡谷纵横,大跨度悬索桥能真正的实现天堑变通途。而我国西部山区地震频发且烈度较高,断裂带错综复杂,且活动的断裂带较多,公铁交通在选线中难免邻近或跨越断裂带。据目前研究发现处于断裂带附近的结构地震响应会更大,这给西部地区桥梁的抗震设计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当遇到此类场地时,悬索桥常规设计中的减震措施将无法满足抗震要求,因此为满足抗震需求应力求多种形式的减隔振措施。本文研究的工程对象——四川泸定大渡河特大桥,此桥被多个断裂带所夹,且距最近的断裂带1.5km。假定该桥处于具有明显近场效应的场地,选择近场有脉冲、近场无脉冲、上盘和远场等4种类型的地震波作为激励,主要研究了如下4个方面内容:1.首先阐述近场地震中的各种效应,并根据其特点选择相应的台湾Chi-Chi地震波作为后文的地震激励输入。从峰值加速度、频谱特性和持续作用时间三方面阐述了近场地震波的特点以及长周期结构的地震波确定方法。2.研究了防屈曲中央扣在近场地震作用下的减震耗能性能。通过建立6种不同中央扣形式的全桥模型,分析了其动力特性的差异,计算了其在近场地震下的响应以及防屈曲中央扣的耗能能力。3.利用试验所得骨架曲线,建立以非线性弹簧模拟波形钢腹板组合横梁非线性的全桥模型,论证了组合横梁的优越性和横梁延性设计的必要性,研究了延性设计的波形钢腹板横梁桥塔对悬索桥在高烈度近场地区的适应性。4.研究了近场地震作用对纵向粘滞阻尼器参数敏感性问题。通过建立12种阻尼器参数的全桥模型,对比了在各种近场地震动作用下对本桥响应的影响,发现粘滞阻尼器受具有较大速度的近场有脉冲地震波影响较大。

刘向东[10](2019)在《基于绿色理念的郑州市瞪羚产业园某办公楼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绿色建筑与防震减灾是建筑业发展的趋势与目标,而钢结构建筑具有绿色环保、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的优点,是发展绿色建筑的优先选择,其对于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提高国家防震减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绿色建筑设计主要围绕着建筑的“四节一环保”展开;结构设计除了按常规计算外,应该进行抗震性能分析以保证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从而实现抗震目标;进行经济性能对比分析对于方案确定、节省工程投资十分必要。绿色建筑个例的研究实践,对于区域性绿色建筑的普及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郑州市瞪羚产业园某办公楼为研究对象,开展绿色建筑设计与研究,并对该项目A座办公楼进行了结构设计、经济性能对比分析及抗震性能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进行了郑州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以气候特点为引导,针对建筑规划、围护结构热工、减少热桥、气密性、遮阳及设备系统等方面研究,提出了适用于河南省寒冷地区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为后续办公楼设计提供基础。(2)进行了郑州市瞪羚产业园某办公楼绿色建筑设计。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五个方面对该办公楼进行绿色建筑方案设计和研究,利用PKPM和斯维尔两种节能软件进行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满足规范要求,且无结露现象;主要功能房间采光系数达标面积比例大于80%,眩光指数小于25;建筑室外基本无涡流区或无风区,风速最大出现在建筑东西两侧,室外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且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空气声隔声性能均满足规范中低限和高限平均值的要求,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背景噪声均满足高限限值的要求。(3)进行了郑州市瞪羚产业园某项目A座办公楼结构设计。采用PKPM建立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两种模型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从工程量和工程造价两方面对比两种结构经济性能。结果表明,两种结构各参数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不属于扭转不规则且无楼层承载力突变情况;新旧规范恒、活载取值计算对比,其楼层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相差基本在4%以内,其余参数基本无影响;钢结构比混凝土结构节约砼用量达45%,人工成本优势明显,总工日约为混凝土结构的3/5,工期大大缩短。得出A座办公楼采用钢结构方案,抗震性能好且经济高效。(4)进行了A座办公楼抗震性能分析。运用Etabs有限元软件建模分析,得出其在反应谱分析、多遇地震线性时程分析及罕遇地震非线性时程分析下的结构动力特性、层间剪力、层位移、层间位移角、塑性铰分布的规律,得出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

二、郑州大学东校区场地地震地质条件及抗震设防应对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郑州大学东校区场地地震地质条件及抗震设防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韧性城市理念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研究 ——以新郑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综合防灾是自身发展需要
        1.1.2 国家针对城市综合防灾的关注
        1.1.3 韧性城市与城市综合防灾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概况
        1.5.1 国外相关研究
        1.5.2 国内相关研究
        1.5.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韧性理念的城市综合防灾理论与实践案例概况
    2.1 主要概念解释
        2.1.1 城市防灾学
        2.1.2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2.1.3 韧性城市
    2.2 理论基础
        2.2.1 城市更新
        2.2.2 智慧城市
        2.2.3 可持续发展
    2.3 国内外实践案例分析
        2.3.1 国外韧性城市实践
        2.3.2 国内韧性城市实践
        2.3.3 案例启示
3 新郑市中心城区主要灾害调查分析
    3.1 区域地理环境现状
        3.1.1 气候分析
        3.1.2 地形地貌
        3.1.3 地质构造
        3.1.4 河流水系
    3.2 中心城区防灾要素的现状
        3.2.1 既有建筑工程现状
        3.2.2 城市交通现状
        3.2.3 城市排洪工程现状
        3.2.4 消防设施现状
        3.2.5 医疗防疫设施现状
    3.3 综合灾害危险性分析
        3.3.1 地质灾害
        3.3.2 地震灾害
        3.3.3 洪涝灾害
        3.3.4 火灾灾害
        3.3.5 重大危险源
    3.4 本章小结
4 新郑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韧性评价体系构建
    4.1 城市韧性评价体系构建基础
        4.1.1 选取评价方法
        4.1.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4.2 评价体系指标的选择
        4.2.1 指标选用的原则
        4.2.2 指标选取依据
        4.2.3 评价指标构建
        4.2.4 评价指标说明
    4.3 城市不同灾害韧性度计算及分析
        4.3.1 评价体系韧性度计算方法简介
        4.3.2 针对地质灾害的韧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分析
        4.3.3 针对地震灾害的韧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分析
        4.3.4 针对洪涝灾害的韧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分析
        4.3.5 针对火灾灾害的韧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新郑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设计研究
    5.1 韧性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原则
        5.1.1 以人为本原则
        5.1.2 经济适用原则
        5.1.3 智能化与持续化原则
    5.2 城市防灾工程设施规划
        5.2.1 城市消防工程设施规划
        5.2.2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5.2.3 城市建筑抗震工程规划
    5.3 城市应急设施规划
        5.3.1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5.3.2 应急救援疏散通道规划
        5.3.3 应急医疗系统规划
        5.3.4 应急物资储备系统
    5.4 城市灾害智能化与管理机制策略
        5.4.1 城市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5.4.2 城市管理模式机制规划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城市各灾害韧性评价各指标判断矩阵
附录B-新郑市各灾害韧性评价指标调研表
附表C-重大危险源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强震作用下大型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梁式结构碰撞响应机理
        1.2.2 梁式结构防撞措施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2 双槽渡槽结构碰撞分析方法
    2.1 引言
    2.2 恢复系数法
    2.3 拉格朗日乘子法
    2.4 接触单元法
        2.4.1 线弹性模型
        2.4.2 Kelvin模型
        2.4.3 Hertz模型
        2.4.4 Hertz-damp模型
        2.4.5 三维接触-摩擦模型
    2.5 直杆共轴法
    2.6 本章小结
3 强震作用下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分析
    3.1 引言
    3.2 工程实例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
        3.3.1 有限元模型
        3.3.2 材料参数选取
    3.4 双槽上部结构碰撞结果分析
        3.4.1 双槽槽身位移分析
        3.4.2 双槽槽身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3.4.3 双槽槽身相邻伸缩缝处碰撞力分析
        3.4.4 双槽槽身相邻伸缩缝处接触应力分析
    3.5 双槽下部结构碰撞结果分析
        3.5.1 墩顶位移分析
        3.5.2 墩底剪力分析
        3.5.3 墩底弯矩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影响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因素分析
    4.1 引言
    4.2 伸缩缝间距
    4.3 场地类型及地震波加速度峰值
    4.4 地震波输入的角度
    4.5 槽内水体的作用
    4.6 实体单元与梁段单元碰撞力对比
    4.7 本章小结
5 多跨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分析
    5.1 引言
    5.2 多跨双槽渡槽结构模型建立
        5.2.1 工程实例概况和梁段单元模型建立
        5.2.2 双槽槽身薄壁特性
        5.2.3 橡胶支座处理
        5.2.4 槽墩建模分析
        5.2.5 水体等效处理
    5.3 基于不同因素对多跨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分析
        5.3.1 地震波作用强度的影响
        5.3.2 伸缩缝宽度的影响
        5.3.3 不同地震波输入的影响
        5.3.4 槽内水体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极罕遇地震下场地沉降大底板多塔楼PC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预制装配式现状
        1.2.2 装配式隔震结构现状
        1.2.3 大底板多塔楼结构研究现状
        1.2.4 极罕遇地震研究现状
        1.2.5 场地沉降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预制装配式隔震结构模型建立
    2.1 引言
    2.2 装配式梁柱节点模型
        2.2.1 装配式梁柱节点受力特点及精细化建模
        2.2.2 结构单元类型
        2.2.3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
        2.2.4 模型验证
    2.3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模型
    2.4 整体模型及其他模型信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极罕遇地震下大底板多塔楼PC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地震波的选取及调整
    3.3 结构周期
        3.3.1 对称结构周期
        3.3.2 非对称结构周期
    3.4 对称PC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时程分析
        3.4.1 顶点加速度
        3.4.2 楼层位移
        3.4.3 层间位移角
        3.4.4 地震能量耗散
        3.4.5 层间扭转角
        3.4.6 大底板应力
    3.5 非对称PC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时程分析
        3.5.1 顶点加速度
        3.5.2 楼层位移
        3.5.3 层间位移角
        3.5.4 地震能量耗散
        3.5.5 层间扭转角
        3.5.6 大底板应力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均匀沉降对大底板多塔楼PC隔震结构的影响分析
    4.1 引言
    4.2 结构发生沉降工况的施加
    4.3 局部沉降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4.3.1 结构竖向位移
        4.3.2 隔震支座拉压应力
        4.3.3 大底板应力
    4.4 整体沉降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4.4.1 结构竖向位移
        4.4.2 隔震支座拉压应力
        4.4.3 大底板应力
    4.5 不同沉降量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4.5.1 结构竖向位移
        4.5.2 隔震支座拉压应力
        4.5.3 大底板应力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极罕遇地震-不均匀沉降下大底板多塔楼PC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5.1 引言
    5.2 极罕遇地震-局部沉降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5.2.1 顶点加速度
        5.2.2 楼层位移
        5.2.3 层间位移角
        5.2.4 层间扭转角
        5.2.5 大底板应力
    5.3 极罕遇地震-整体沉降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5.3.1 顶点加速度
        5.3.2 楼层位移
        5.3.3 层间位移角
        5.3.4 层间扭转角
        5.3.5 大底板应力
    5.4 极罕遇地震-不同沉降量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5.4.1 楼层位移
        5.4.2 层间位移角
        5.4.3 层间扭转角
        5.4.4 大底板应力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课题及项目

(4)多维地震动作用下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地震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地震
        1.1.2 桥梁结构震害
    1.2 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1.2.1 部分斜拉桥的特点
        1.2.2 部分斜拉桥的研究现状
        1.2.3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特点
        1.2.4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研究现状
    1.3 近场地震动及研究现状
        1.3.1 近场地震动的定义及特点
        1.3.2 近场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的研究现状
    1.4 远场地震动及研究现状
        1.4.1 远场地震动的定义及特点
        1.4.2 远场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2.1 引言
    2.2 静力法
    2.3 反应谱法
        2.3.1 反应谱法的原理
        2.3.2 反应谱法的求解
    2.4 时程分析法
        2.4.1 时程分析法的原理
        2.4.2 时程分析法的求解
    2.5 本章小结
3 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地震动选取
    3.1 引言
    3.2 工程概况
        3.2.1 桥梁简介
        3.2.2 主要技术指标
        3.2.3 主要工程材料及其特性参数
    3.3 桥梁主要构件的模拟
        3.3.1 波形钢腹板的模拟
        3.3.2 桥面系的模拟
        3.3.3 桥塔和桥墩的模拟
        3.3.4 桩基础的模拟
        3.3.5 斜拉索的模拟
    3.4 桥梁边界条件的模拟
        3.4.1 塔墩梁连接的模拟
        3.4.2 斜拉索与主梁连接的模拟
        3.4.3 支座的模拟
    3.5 全桥有限元模型
    3.6 桥梁动力特性分析
    3.7 分析方法及地震动的选取
        3.7.1 分析方法的选取
        3.7.2 地震动的选取
        3.7.3 峰值加速度的确定
        3.7.4 加速度时程曲线的调整
    3.8 本章小结
4 一般场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的地震响应
    4.1 引言
    4.2 塑性铰的建立
    4.3 地震动的输入
    4.4 内力响应
        4.4.1 桥墩墩底内力响应
        4.4.2 主跨跨中内力响应
        4.4.3 桥塔底部内力响应
        4.4.4 斜拉索索力响应
    4.5 位移响应
        4.5.1 支座位移响应
        4.5.2 主跨跨中位移响应
        4.5.3 桥塔顶部位移响应
    4.6 加速度响应
    4.7 本章小结
5 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的地震响应
    5.1 引言
    5.2 地震动的输入
    5.3 内力响应
        5.3.1 桥墩墩底内力响应
        5.3.2 主跨跨中内力响应
        5.3.3 桥塔底部内力响应
        5.3.4 斜拉索索力响应
    5.4 位移响应
        5.4.1 支座位移响应
        5.4.2 主跨跨中位移响应
        5.4.3 桥塔顶部位移响应
    5.5 加速度响应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综合管廊60°斜穿地裂缝的振动台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西安建设场地环境
        1.2.1 西安地裂缝
        1.2.2 西安地震历史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综合管廊地震响应研究
        1.3.2 地裂缝场地地震响应研究
        1.3.3 地裂缝场地结构地震响应研究
        1.3.4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振动台试验方案设计与实施
    2.1 试验目的及任务
    2.2 原型概况
    2.3 相似理论及相似关系
        2.3.1 相似理论
        2.3.2 相似模型
        2.3.3 相似关系
    2.4 模型箱与边界效应
        2.4.1 模型箱
        2.4.2 模型箱边界效应
    2.5 模型材料选取与制作
        2.5.1 模型管廊材料选取
        2.5.2 模型管廊制作
        2.5.3 模型土体与地裂缝材料选取
        2.5.4 模型土体与地裂缝制备
    2.6 测点布设与测量系统
        2.6.1 应变片布设
        2.6.2 加速度传感器布设安装
        2.6.3 微型土压力盒布设
        2.6.4 位移拾振器布设
        2.6.5 测量元件与测量系统
    2.7 加载系统与方案
        2.7.1 加载系统
        2.7.2 加载方案
    2.8 振动台试验方案实施流程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裂缝场地地震响应规律
    3.1 模型体系基准加速度响应
    3.2 地表变形特征
        3.2.1 地表裂缝
        3.2.2 地表变形
    3.3 地裂缝场地加速度响应
        3.3.1 地表加速度响应
        3.3.2 底层土体加速度响应
        3.3.3 土体竖向加速度响应
    3.4 竖向土压力响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综合管廊地震响应规律
    4.1 模型管廊加速度响应
    4.2 模型管廊应变响应
        4.2.1 横向应变分析
        4.2.2 纵向应变分析
    4.3 土体—模型管廊的相互作用
        4.3.1 土体—底板接触压力响应
        4.3.2 土体—左侧墙接触压力响应
        4.3.3 土体—右侧墙接触压力响应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地下综合管廊网络地震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网络发展概况
        1.2.1 国外综合管廊网络发展概况
        1.2.2 国内综合管廊网络发展概况
        1.2.3 世界各国管廊网络发展现状的对比与启示
    1.3 地下工程的受力特性与抗震研究现状
        1.3.1 地下工程的受力特性
        1.3.2 隧道抗震研究现状
        1.3.3 地下管网抗震研究现状
        1.3.4 地下综合管廊抗震研究现状
    1.4 地下工程的抗震研究途径
        1.4.1 原型观测研究
        1.4.2 理论计算研究
        1.4.3 模型试验研究
    1.5 研究内容
2 地下综合管廊网络动力分析理论
    2.1 引言
    2.2 动力分析基本理论
        2.2.1 动力体系运动方程的建立
        2.2.2 动力体系运动方程的求解
    2.3 管廊-土体相互作用模型
        2.3.1 弹性地基梁模型
        2.3.2 土弹簧模型
        2.3.2.1 轴向土弹簧
        2.3.2.2 横向土弹簧
        2.3.2.3 竖向土弹簧
        2.3.3 管土接触模型
    2.4 等效边界弹簧
    2.5 非一致地震动场模拟
    2.6 本章小结
3 地下综合管廊网络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 引言
    3.2 工程概况与地质条件
        3.2.1 工程概况
        3.2.2 地质条件
    3.3 综合管廊网络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3.1 基本假定
        3.3.2 综合管廊网络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4 地震波的选用与调幅
        3.4.1 地震波的选用
        3.4.2 地震波的调幅
    3.5 本章小节
4 非一致激励下综合管廊网络地震响应分析
    4.1 引言
    4.2 非一致地震动的输入
    4.3 计算工况与测点布置
    4.4 C11工况、C21工况对比分析
        4.4.1 变形特征分析
        4.4.2 位移响应分析
        4.4.3 内力响应分析
        4.4.4 接口相对位移分析
    4.5 C12工况、C22工况对比分析
        4.5.1 变形特征分析
        4.5.2 位移响应分析
        4.5.3 内力响应分析
        4.5.4 接口相对位移分析
    4.6 C13工况、C23工况对比分析
        4.6.1 变形特征分析
        4.6.2 位移响应分析
        4.6.3 内力响应分析
        4.6.4 接口相对位移分析
    4.7 各工况计算结果对比
    4.8 本章小结
5 地下综合管廊网络非一致激励地震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5.1 引言
    5.2 轴向与横向非一致激励地震响应对比
        5.2.1 内力响应对比
        5.2.2 接口相对位移对比
    5.3 视波速对管廊网络非一致激励地震响应的影响
        5.3.1 位移响应对比
        5.3.2 内力响应对比
        5.3.3 接口相对位移对比
    5.4 不同地震烈度水准下管廊网络非一致激励地震响应
        5.4.1 内力响应对比
        5.4.2 接口相对位移对比
    5.5 地震动特性对管廊网络非一致激励地震响应的影响
        5.5.1 位移响应对比
        5.5.2 内力响应对比
        5.5.3 接口相对位移对比
    5.6 均质梁模型与带接口梁模型非一致激励地震响应差异分析
        5.6.1 位移响应对比
        5.6.2 内力响应对比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公-轨一体化双层高架桥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双层高架桥抗震性能研究
        1.2.2 近场地震动对桥梁抗震的影响
        1.2.3 远场地震动对桥梁抗震的影响
        1.2.4 地震动参数区化图的调整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公-轨一体化双层高架桥动力特性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 桩-土相互作用模拟
        2.3.1 场地土参数
        2.3.2 土弹簧刚度计算
    2.4 桥墩纤维模型的建立
    2.5 材料本构关系
    2.6 动力特性分析
        2.6.1 动力特性分析方法
        2.6.2 模态分析的结果
3 一般场地震动作用下双层高架桥的时程反应分析
    3.1 地震动的选取和峰值加速度的确定
        3.1.1 地震动的选取
        3.1.2 峰值加速度的确定
        3.1.3 加速度时程曲线的调整
        3.1.4 地震动的输入
    3.2 双层高架桥时程反应分析
        3.2.1 控制截面示意图
        3.2.2 内力响应
        3.2.3 位移响应
    3.3 本章小结
4 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双层高架桥时程反应分析
    4.1 近场地震动选取
    4.2 远场类谐和地震动选取
    4.3 内力响应
        4.3.1 下立柱墩底内力响应
        4.3.2 上立柱墩底内力响应
    4.4 位移响应
        4.4.1 上层主梁位移响应
        4.4.2 上立柱墩顶位移响应
        4.4.3 下立柱墩顶位移响应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8)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对象
        1.4.1 装配式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的关系
        1.4.2 我国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
        1.4.3 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1.5 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重难点与创新点
        1.7.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1.7.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基于利基理论的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研究
    2.1 利基理论
        2.1.1 利基理论基本概念
        2.1.2 装配式建筑中的利基市场
    2.2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影响因素
        2.2.1 影响因素提取过程
        2.2.2 政策因素
        2.2.3 经济因素
        2.2.4 技术因素
        2.2.5 社会因素
    2.3 西南山地区域利基市场技术选择分析
        2.3.1 利基市场的选择依据
        2.3.2 利基市场中的技术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技术指标建立原则
    3.2 指标构建过程
    3.3 指标分析
        3.3.1 企业战略的评价指标g_1
        3.3.2 产业共性评价指标g_2
        3.3.3 区域特性评价指标g_3
    3.4 赋权专家遴选及权重
    3.5 层次分析法的指标赋权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及选择
    4.1 技术评价要素
        4.1.1 技术评价目标
        4.1.2 技术评价中的博弈
        4.1.3 技术评价流程
    4.2 评价专家遴选及权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总体构架
    5.2 表单及页框结构的创建
    5.3 界面设计与功能开发
        5.3.1 主界面
        5.3.2 指标体系界面
        5.3.3 技术方案界面
        5.3.4 专家赋权界面
        5.3.5 指标赋权计算界面
        5.3.6 评价方法界面
        5.3.7 结果分析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决策系统的实证分析及结果
    6.1 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光国村涂家坝项目背景介绍
        6.2.1 技术选型
        6.2.2 运营模式
        6.2.3 经济效益
        6.2.4 社会效益
        6.2.5 新技术应用
    6.2 指标权重确定及分析
    6.3 技术评价结果分析
        6.3.1 企业战略的分析及评价
        6.3.2 产业共性的分析及评价
        6.3.3 区域特性的分析及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与研究结论
    7.1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
        7.1.1 完善装配式建筑利基创新战略
        7.1.2 建立一套PDCA装配式建筑内部质量监管体系
        7.1.3 建立与利基产品相适应的企业竞争策略
        7.1.4 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定额
    7.2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7.2.1 主要研究结论
        7.2.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附录 B:与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相关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附录 C: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附录 D:西南山地区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
    附录 E:预制率构件权重和修正系数
    附录 F:山地区域城镇建筑设计评价依据
    附录 G: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附录 H:专家权重的确定过程
    附录 I:基于VIKOR的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流程
    附录 J: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附录 K: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近场地震作用下泸定大渡河特大桥减震耗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工程场地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对近场地震动特征研究
        1.2.2 近场地震动下对结构减震研究
        1.2.3 近场地震动对长周期结构的影响研究
        1.2.4 悬索桥减隔振研究及应用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大跨度悬索桥抗震及减隔振理论
    2.1 悬索桥抗震特点分析
    2.2 几何非线性
    2.3 本文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2.4 桥例概况
    2.5 模型建立及地震波合理性研究
        2.5.1 静力模型
        2.5.2 动力模型
        2.5.3 验证地震波的合理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周期结构近场地震波的确定方法与实践
    3.1 近场效应
    3.2 地震波的选择
    3.3 有效峰值加速度
        3.3.1 有效峰值加速度定义
        3.3.2 放大系数
        3.3.3 调幅方法
    3.4 反应谱特性
        3.4.1 频谱特性
        3.4.2 各规范反应谱
        3.4.3 长周期反应谱
    3.5 持续作用时间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场地震作用下悬索桥防屈曲中央扣减震耗能研究
    4.1 悬索桥不同中央扣形式
        4.1.1 刚性中央扣
        4.1.2 柔性中央扣
        4.1.3 防屈曲中央扣
    4.2 动力计算模型
        4.2.1 工况设置
        4.2.2 防屈曲支撑恢复力模型
    4.3 不同中央扣的自振特性分析
    4.4 近场作用下不同中央扣模型地震响应分析
        4.4.1 近场地震作用的影响
        4.4.2 中央扣耗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场地震作用下组合横梁桥塔的悬索桥地震响应研究
    5.1 试验介绍
        5.1.1 模型设计
        5.1.2 杠杆原理加载
        5.1.3 加载制度
        5.1.4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5.1.5 试验横梁与桥塔横梁的关系
    5.2 波形钢腹板横梁的优势分析
        5.2.1 全桥有限元模型
        5.2.2 不同横梁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5.2.3 横梁屈服前后对比分析
    5.3 近断层悬索桥地震反应分析
        5.3.1 主塔响应分析
        5.3.2 加劲梁响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场作用下悬索桥液体粘滞阻尼器参数敏感性研究
    6.1 桥梁结构纵向减震的主要措施
        6.1.1 液压粘滞阻尼器
        6.1.2 磁流变阻尼器
        6.1.3 调谐质量阻尼器
    6.2 边界条件及阻尼器参数选择
    6.3 近场作用下粘滞阻尼器参数对结构的响应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基于绿色理念的郑州市瞪羚产业园某办公楼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绿色建筑
        1.2.1 相关定义
        1.2.2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2.3 绿色建筑的特点
        1.2.4 绿色建筑——建筑业发展航向标
    1.3 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1.3.1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CO_2污染
        1.3.2 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节能效率
        1.3.3 带动产业链经济发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绿色建筑国外研究现状
        1.4.2 绿色建筑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建科院案例
        1.4.4 抗震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目前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河南省寒冷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2.1 郑州地区气候特点
    2.2 规划设计
    2.3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2.3.1 非透明围护结构设计
        2.3.2 透明围护结构设计
    2.4 减少热桥设计
    2.5 气密性及遮阳设计
    2.6 设备系统设计
        2.6.1 辅助供暖供冷系统
        2.6.2 通风系统
        2.6.3 照明及能耗监测系统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郑州市瞪羚产业园某办公楼建筑设计
    3.1 工程概况及场地条件
        3.1.1 项目概况
        3.1.2 场地条件
    3.2 建筑方案设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2.1 建筑方案设计
        3.2.2 建筑空间布局
        3.2.3 交通组织
        3.2.4 单体设计
        3.2.5 平面图
        3.2.6 立面图
        3.2.7 剖面图
        3.2.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3 节能分析模型建立
    3.4 节地与室外环境
        3.4.1 室外风环境分析
        3.4.2 屋顶绿化、下沉绿地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3.5 节能与能源利用
        3.5.1 非透明围护结构设计
        3.5.2 透明围护结构设计
        3.5.3 围护结构结露分析
        3.5.4 建筑供暖空调负荷分析
        3.5.5 建筑内表面温度分析
        3.5.6 可再生能源
        3.5.7 地源热泵及新风系统应用
    3.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3.7.1 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3.7.2 地基处理方法
        3.7.3 隔震措施
    3.8 室内环境质量
        3.8.1 室内通风设计与分析
        3.8.2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分析
        3.8.3 室内声环境分析
        3.8.4 遮阳、采光及照明设计
    3.9 绿色建筑自评估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郑州市瞪羚产业园某项目A座办公楼结构设计
    4.1 A座设计资料
        4.1.1 基本资料
        4.1.2 主要设计参数
        4.1.3 荷载工况
    4.2 结构平面布置
    4.3 结构分析
        4.3.1 周期比
        4.3.2 质量比
        4.3.3 剪重比
        4.3.4 结构位移
        4.3.5 刚度比
        4.3.6 楼层受剪承载力比值
        4.3.7 竖向构件倾覆力矩
        4.3.8 舒适度验算
    4.4 经济性能分析
        4.4.1 工程量分析
        4.4.2 工程造价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座办公楼抗震性能分析
    5.1 地震波的选取
    5.2 模型建立及校核
    5.3 反应谱分析结果
    5.4 多遇地震下的线性时程分析
        5.4.1 线性时程分析基本理论
        5.4.2 层间剪力
        5.4.3 层间位移
        5.4.4 层间位移角
    5.5 罕遇地震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
        5.5.1 非线性时程分析基本理论
        5.5.2 层间剪力
        5.5.3 层间位移
        5.5.4 层间位移角
        5.5.5 塑性铰分布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及工程实践
致谢

四、郑州大学东校区场地地震地质条件及抗震设防应对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韧性城市理念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研究 ——以新郑市中心城区为例[D]. 时哲明.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2]强震作用下大型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分析[D]. 王露安. 郑州大学, 2020(02)
  • [3]极罕遇地震下场地沉降大底板多塔楼PC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 周东雷.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4]多维地震动作用下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地震响应研究[D]. 薛晓远. 郑州大学, 2020(03)
  • [5]综合管廊60°斜穿地裂缝的振动台试验研究[D]. 卢刚刚. 长安大学, 2020(06)
  • [6]地下综合管廊网络地震响应分析[D]. 王睿珺. 郑州大学, 2020(02)
  • [7]公-轨一体化双层高架桥抗震性能研究[D]. 陈振坤. 郑州大学, 2020(02)
  • [8]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D]. 张书. 天津大学, 2019(06)
  • [9]近场地震作用下泸定大渡河特大桥减震耗能性能研究[D]. 段佳宏. 云南大学, 2019(03)
  • [10]基于绿色理念的郑州市瞪羚产业园某办公楼设计研究[D]. 刘向东. 广州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郑州大学东校区抗震地质条件及抗震设防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