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扣球的作用与训练

排球扣球的作用与训练

一、排球抢点扣球的作用与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李铸[1](2021)在《朱婷与李盈莹利手进攻技战术对比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女排作为2016年伦敦奥运会女子排球项目的冠军,必然被世界各国优秀女排队伍当作头号对手来展开研究,尤其是以朱婷为首的中国女排队员的进攻打法特点都已被研究透彻,可以说,中国女排的进攻技战术已经进入了甁颈期,而中国女排若想继续卫冕奥运会冠军应研究开发出新的技战术以突破甁颈期。本研究以左右利手主攻进攻作为研究的基础,其中以世界女子排坛公认最强右利手主攻朱婷、国内最强的左利手主攻李盈莹来进行详细研究,原因在于世界各国女排国家队队员绝大部分都是右利手主攻,左利手主攻较少,对于左利手主攻的进攻特点不太熟悉,而两人的进攻技战术效果对比分析又极具代表性,两人的个人特点以及技战术也各有所长。此外,本文试图通过对朱婷、李盈莹的左右利手进攻比赛数据进行分析,证明左利手主攻进攻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我们就可以在比赛中合理的加入左利手队员,利用其特点来打乱对手原有的拦防,从而达到我们的进攻目的。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对2019-2021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天津队以右利手代表的朱婷与左利手排球新锐李盈莹同时在场主打的27场、81局比赛的进攻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或希费尔精确检验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初步得出右利手与左利手在排球运动中的区别,研究的结果表明:(1)从非技术因素进行分析可知李盈莹年龄虽小,但是球龄却不少,而且左利手在进攻端优势明显,发展空间比朱婷大;而朱婷在身体素质、技战术运用、大赛经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优势明显,以上条件都是李盈莹目前所不能比肩的。(2)从发球技术上看,朱婷与李盈莹两年排超联赛无论在平均每局比赛中,还是两个赛季的联赛中,李盈莹的有效发球数均超过了朱婷,无效率均低于朱婷,这可能与两人的利手差异有关系。(3)从发球战术上看,朱婷与李盈莹两人的上手跳飘线路、找人及落点对比,李盈莹左利手反手线的发球线路、主发前排主攻、上手跳飘的集中落点在场地中后区的发球战术比朱婷右利手“雨露均沾”的发球战术更易形成有效球。(4)从发球技战术特点来看,李盈莹选择发球区中间站位,右脚在前,三步助跑冲跳;其发球性能力量大、平冲,落点中后区,节奏虽慢,变化虽少,但以左利手优势反手线为主,线路长沉底线,容易造成接发判断失误。(5)从扣球技术进行分析可知,朱婷的扣球整体效果略优于李盈莹,但李盈莹在局均总扣球数以及得分数占优,而且朱婷与李盈莹在局均被拦回数和被防起数虽然无差异,但李盈莹的效果更好,证明李盈莹左利手在进攻技术中起了一定作用。(6)从扣球战术结合技术效果看,调整进攻李盈莹整体进攻效果要优于朱婷,朱婷在平拉开、梯次(短球)、后排进攻整体效果则优于李盈莹,主要是朱婷右利手局均中线得分颇高,但是不可否认李盈莹左利手局均直线和小斜线比朱婷更加出色,这也得益于李盈莹左利手的进攻优势所在。(7)从扣球技战术特点得出朱婷在站位、助跑、起跳、手法变化、落点都比较突出而李盈莹的助跑线路长,采用冲跳的方式导致速度偏慢,但两人线路各有千秋,扣球得分也相差不大;同时,朱婷扣球高点、球速快、下手快、线路丰富、落点准、控球能力强;李盈莹则是扣球力量大、下手狠、线路长、落点深,这表明左右利手都有其优势。

崔龙珠[2](2020)在《2017~2019年中国女排进攻技术运用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20172019年的世界大型排球赛事中中国女排和其他世界强队比赛的录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剖析中国女排进攻技术的运用效果,发现中国女排自身近三年进攻技术运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制定评价进攻技术运用效果的指标和计算公式,对相关比赛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对中国女排进攻技术运用效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研究结论:1、与世界前八强的队伍相比,中国女排的年龄比美国、巴西、俄罗斯和日本女排更加年轻;身高明显高于塞尔维亚、巴西、日本和意大利女排。中国女排的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均居于世界前列,在网上高度的竞争中更占优势。2、跳飘球是中国女排最常用的发球类型,2018年站立上手飘球和跳飘球得分效果均明显优于大力跳发球;跳飘球2019年效果优于2018年,大力跳发球在2017年的效果较好,但使用频次有待增加。3、中国女排发球落点主要集中在49号区域,其中7号区和9号区的发球净得分率较高;落点为13号区域时的发球效果明显低于其他落点,建议针对不同发球区域进行专项训练,提高队员对发球线路和落点的控制能力。4、不同场上位置对发球效果无明显影响。从不同队员来看,主力队员间的发球效果无明显差异,明显优于其他队员;在不同年份间,主力队员发球效果无显着差异,发球技术的发挥相对稳定。5、中国女排使用频次最多的扣球类型是前排强攻,而立体攻的使用频次最少;前排强攻、前排快攻、立体攻和吊球的扣球效果均优于后排攻;前排快攻和吊球的扣球效果在三年间呈现逐年增高趋势。建议在一传到位的情况下增加前排快攻和立体攻的次数,适当合理运用吊球技术。6、在不同场上位置中,副攻在三年间的扣球效果存在差异,呈逐年提高的趋势。不同队员的扣球效果差距较大,主力队员扣球效果明显优于其他队员,应进一步加强扣球技术训练,提高队伍整体的扣球水平。

司宇[3](2020)在《坐式排球拦发球与接发球阵形运用及效果研究 ——以上海与浙江男队两强比赛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坐式排球作为残疾人集体体育运动项目,最早起源于欧洲,深受广大残障人士喜爱,并于1980年被列为残奥会正式比赛项目。1999年上海市成立了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组建了上海男子坐式排球队。上海男子坐式排球队至今已取得数次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冠军,在国内始终保持着较高水平。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录像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2018年坐式排球锦标赛上海队与浙江队的比赛视频,以及教练员与相关科研人员在训练和实战中提出的改善建议,对2018年锦标赛上海队拦发球与接发球阵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之后结合2019年全运会上海队与浙江队的比赛视频,将拦发球与接发球阵形在实战中的运用效果与2018年锦标赛时作对比分析。以此总结出2019年全运会上海队使用拦发球与接发球阵形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对今后上海队运用阵形提出改进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上海队运用拦发球与接发球阵形,建立拦发球与接发球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训练准备、赛前布置、赛中运用。2、上海队拦发球与接发球体系的建立,使上海队明确了拦发球的目的,减少了拦发球的盲目性与随机性,从而抑制了对手发球的冲击力,提升了接发球的总体效果。同时,解决了锦标赛出现的“卡轮”问题。但通过比赛也反映出,队员拦发球手型不标准,手指、手腕力量较差。3、上海队在接发球效果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提高了一攻的成功率。但一攻过于依赖强攻,快攻占比较少,进攻类型相对单一,也反映出二传在一攻球的分配上存在不合理现象,执行力不佳。4、上海队临场应变能力亟需提高,对比赛节奏的控制能力不强,根据对手的轮次变化灵活地改变战术部署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夏玉娟[4](2019)在《世界高水平男排一攻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的定量分析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世界高水平男排的不断发展,简洁、快速、力量已成为一攻战术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一攻日趋关键的趋势,在寻求快速的基础上,不同进攻打法传扣时间的长短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以世界高水平男排一攻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世界男排锦标赛排名前六队伍:波兰、塞尔维亚、巴西、美国、俄罗斯和意大利为统计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其中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是本文重要研究方法,本研究总共观察统计了2018年世界男排锦标赛第三阶段(六强赛)和第四阶段(半决赛和决赛)所有比赛队伍的10场,35局比赛,根据所得数据,运用EXCEL和SPSS17.0 Pearson积差相关和χ2对研究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旨在探索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了解世界高水平男排队伍不同进攻打法的传扣时间、运用及效果,探究一传到位情况下,不同进攻打法的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不同传扣时间段的不同进攻效果,为训练期间各个队伍对传扣时间的把握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近体快的传扣时间最短,其次是短平快、背快、后3立体攻、4号位平拉开、2号位平拉开,后排2后位传扣时间最长;进攻效果最好的是后3立体攻,其次是背快、短平快、近体快、2号位平拉开、后2立体攻,进攻效果最差的是4号位平拉开;不同进攻打法的传扣时间越短,对方形成单人拦网的频率越高,进攻效果较好。传扣时间越长,对方形成双人拦网的频率越高,进攻效果较差。2.近体快的传扣时间和进攻效果不具有相关性;短平快的传扣时间和进攻效果具有低度相关性;后2立体攻、后3立体攻、2号位平拉开、4号位平拉开的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都具有中度相关性;背快的传扣时间和进攻效果具有高度相关性。3.2号位平拉开和4号位平拉开在短、中、长三个传扣时间阶段中,传扣时间越短,进攻效果越好,对传扣时间的要求更高;短平快、后2立体攻和后3立体攻在短、中、长三个传扣时间阶段中,传扣时间达到一定范围即可,不一定越短越好。4.整体传扣时间长的进攻打法:后2立体攻、2号位平拉开和4号位平拉开,传扣时间越长,双人拦网的频率越高;且传扣时间越长,对方能形成有效拦网,进攻效果也较差。整体传扣时间短的打法:后3立体攻、短平快,传扣时间的长短对拦网人数的影响较小;且在不同传扣时间段,对方很难形成有效的双人拦网,对方形成拦网人数的数量对进攻效果的影响也较小。

朱玉[5](2019)在《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进攻效果的研究 ——基于2018年女排国家联赛前六强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排球技战术的发展,竞赛规则的修改,接应二传对球队的影响作用日益凸显,有文章指出女排接应二传表现出了超过主攻手的趋势,已逐渐成为进攻核心。本文通过对2018年女排国家联赛前六强接应二传的身高、体重等非技术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出中国与国外强队在身体素质方面有无差异,以此作为依据,为中国女排的选材提供可参考的建议;通过对不同国家的发球、扣球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并总结优秀女排接应的进攻优势,用于指导中国女排,改善并提升进攻能力,从而获得球队的更好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的进攻效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女排国家联赛前六强球队的接应二传在小组赛至决赛阶段共计25场比赛视频录像进行观察统计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女排接应二传的年龄与国外强队没有显着性差异,但是老队员的伤病问题突出;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与国外优秀女排均不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了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在非技术指标方面已处于世界优秀水平,但在实际比赛中网上高度的应用能力还有进步空间。2.中国女排接应二传主要的发球方式为跳发飘球,发球失误率最低,未得失分率优于国外优秀女排,说明了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发球稳定性好,但得分率低于巴西和荷兰,高于美国、土耳其和塞尔维亚,处于前六强中间水平,所以攻击力尚有提升空间。3.在本次大赛中,中国女排接应二传的总扣球次数为235次,扣球次数最多的是土耳其女排431次,将近中国女排的2倍,可见中国女排扣球总数少,与国外优秀女排在扣球效果上存在显着性差异;扣球一般率最高,得分率最低,说明了中国女排接应二传扣球进攻相对保守,缺乏一锤定音的强攻能力。4.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在4号位进攻次数最少,得分率最低,反映了在反轮进攻时,接应二传主要以跑动换位为主,4号位强攻实力欠缺;在2号位的扣球占比较大,直接得分率在前六强球队中排名第二,扣球失分率最低,破攻率最高,说明了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在2号位进攻效果较好,稳定性强,失误少,表现了较高的竞技水平;在后排进攻占小,得分率远低于其他国家。5.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在一攻系统和其它攻系统中失分率低,得分率和未得失分率与国外优秀女排的平均水平没有显着性差异,说明了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中国女排接应二传扣球稳定性强,进攻能力发挥稳定;区别于其它国外球队的是,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在其它攻系统中的扣球进攻比例高于一攻系统。6.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在面对集体拦网时,扣球失分率最低,扣球一般率最高,说明了在集体拦网情况下扣球稳定性强,自失控制较好;但得分率与巴西、塞尔维亚、土耳其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了中国女排在面对集体拦网时的扣球突破能力有待加强。

孙粼婧[6](2019)在《淄博十中男排制胜因素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淄博十中在200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命名为首批“国家级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是全省排球项目第一个国家级的传统校,也是全省乃至全国唯一在乡镇区属中学的“三大球”国家级项目学校。淄博十中排球队代表淄博市在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中,男子甲组战胜潍坊和烟台队,成功夺冠(创历史新高),女子甲组战胜青岛队获第三名(获10.5枚金牌);在山东省第24届运动会中,女子甲组战胜青岛队夺冠(实现历史性突破)。淄博十中主教练先后将472名排球运动员输送至省级以上的专业队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石油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全国十几所大学录取,质量和数量高居全国各中学及体校之首。在淄博十中男排队伍的建设当中势必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探索淄博十中制胜因素的优势与不足,力求为青少年排球队伍提供实践理论的范本。本研究以淄博十中男排制胜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得出如下结论:从运动员的角度来看:1.在身体形态方面,淄博十中男排运动员的身高在全国青少年中占据首位。2.在技术方面,淄博十中男排运动员在扣球和发球技术上的得分率最高,同时接发球的质量较高更有利于组织战术。3.在战术方面,淄博十中男排运动员在强攻和快攻战术上的得分率最高。尤其是4号位的进攻是其核心进攻点,能够体现出较好的进攻意识。4.在比赛节奏方面,淄博十中男排运动员的发球节奏和接发球节奏最快,主要体现在大力跳发球上;接发球的质量好、节奏快,增强了其战术的隐蔽性。从教练员的角度来看:1.淄博十中教练员具有独特的训练理念,注重运动员的输送与发展。2.淄博十中教练员在学历结构和任教来源方面的优势更突出,硕士研究生是淄博十中主教练的学历,在培养青少年运动员方面具有丰富的专项理论知识;助理教练为退役专业运动员任职具有一定的专项竞技实力,能够体现出教练员的资源配置较为合理。3.淄博十中教练员在执教年限和执教经验方面的优势更突出。淄博十中主教练执教时间最长为41年,进而说明教练员的执教资历较老,执教经验较为丰富。

石晓雯[7](2019)在《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主要特征研究》文中认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时隔十二年再次夺得奥运会女排冠军。中国女排虽然在本次奥运会中获得冠军,但整支队伍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在接应二传的选人用人上遇到了困难。在小组赛中国对战塞尔维亚的比赛中,中国队改由打主攻的张常宁顶替龚翔宇出任接应,可以看出中国队在接应二传队员的使用上还不是很明朗。中国队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接应二传这会在未来的东京奥运会上成为一大隐患。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18世界女排锦标赛六强赛,半决赛和决赛中,排名前六国家的主力接应二传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数据统计与整理,归纳总结出排名前六国家的女排接应二传的特征,为中国女排在东京奥运新周期中,接应二传的选人用人提供参考意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现阶段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在用人与选材上偏向于年龄年轻化和身材高大化。2除中国队与日本队外,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以强力型接应为主,中国队接应二传得分能力不如欧美强队接应二传;除埃格努采用跳发球外,其他六强国家主力接应二传发球方式均为发跳飘球,斯洛特耶斯的发球直接得分最多,中国女排龚翔宇的发球攻击性较弱,发球水平较低;荷兰、塞尔维亚、意大利队接应二传皆为队内主要进攻得分队员,且比中国队接应二传进攻次数多,进攻区域广泛,中国队总体扣球效果较差;意大利女排接应二传拦网得分能力强。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在本次世锦赛中的拦网水平处于六强接应二传平均拦网水平之上。日本女排接应二传得分能力较差。3中国女排接应二传防守次数最多,但防守效果不如日本队、意大利队和塞尔维亚队接应二传,失误最多。日本女排接应二传防守效果最好,且防守零失误。4中国女排接应二传接发球效果不如日本女排接应二传,其他欧美国家皆不参与接发球,且基本不参与调整传球,中国女排调整传球次数最多,但效果一般。

杨珊[8](2018)在《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中国女排优秀副攻队员技战术能力对比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排球比赛中不畏强敌、攻坚克难,在亿万国人的期待和见证下中,时隔12年再次获得奥运会冠军,使得女排精神再次成为鼓舞国人奋发向上、艰苦创业的的巨大精神力量。从中国女排的整体年龄来看,相比较世界女排球队还较为年轻,但就各位置而言,不难发现在副攻位置仅袁心玥一人正处于当打之年,徐云丽、颜妮都存在年龄大、伤病多等问题,且已过当打之年,恐难以再战2年后的东京奥运,显然现阶段副攻位置已成为中国女排最薄弱、最需要进行人员更换的位置。研究从中国女排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组队和挑选最适合迎战世界女排球队、最符合中国女排技战术体系的副攻队员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现役参加2017-2018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大名单中的女排副攻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其非技术指标(年龄、身高、体重、扣球高度、拦网高度等)、技术指标(拦网、扣球、发球等)及技战术的应用能力来对其技战术能力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国家队的组建和青少年副攻队员的选材和培养提供参考。研究得出:(1)非技术指标前四名为袁心玥、杨涵玉、高意、郑益昕;(2)拦网前四名为袁心玥、王媛媛、高意、颜妮;(3)扣球前四名为袁心玥、杨涵玉、颜妮、王缓缓;(4)发球前四名为袁心玥、高意、王媛媛、王辰玥;(5)综合实力前四名为袁心玥、王媛媛、高意、杨涵玉。建议:(1)坚持高大化选材标准,重视克托莱指数的提升;(2)加强拦网能力的训练,重点提高拦网意识、脚步移动和配合能力;(3)提高一攻扣球得分率,减少反攻扣球失误率;(4)全面采用跳发球技术,兼顾发球的攻击性和稳定性

薛志[9](2018)在《时间知觉能力与排球扣球击球时机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排球运动是一项隔网对抗项目,其特征是在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的协调统合中完成动作或阻碍对方,排球运动中球始终在空中飞行,运动员触球的时间非常短促,因此要求运动员对时间有准确的把握。时间知觉能力是排球运动员重要的专项能力。本研究选取排球运动中较为重要的扣球技术为研究内容,挑选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本科四个年级排球专项学生共32人作为测试对象,通过秒表以及短视频判断测试受试者的绝对时间知觉和专项时间知觉能力,并对受试者的扣球进行录像记录,运用录像分析来判断受试者扣球击球时机的准确性,探究时间知觉能力和排球扣球击球时机之间的关系。研究旨在丰富排球运动在时间知觉方面的理论基础,为教练员选材提供可能的考虑因素。主要结果:(1)绝对时间知觉能力与排球运动员扣球击球时机没有相关关系,与运动员专项时间知觉能力也没有相关关系。(2)专项时间知觉能力与扣球击球时机之间存在中度相关关系,专项时间知觉能力较好的人,扣球击球时机较准确。副攻队员,专项时间知觉能力与扣球击球时机之间存在中度正相关关系;接应二传也可能会存在专项时间知觉能力越好,扣球击球时机越准确的现象。(3)本研究所选取受试者中,运动员的运动等级与运动员时间知觉能力以及扣球击球时机之间没有相关关系。(4)在不同训练年限的运动员扣球击球时机中,2年训练年限为分界线,3年以上训练年限的运动员扣球击球时机明显好于2年及2年以下训练年限的运动员。不同训练年限的运动员专项时间知觉能力没有明显差异。

于倩倩[10](2018)在《“9段双网”理念下“二传借助快球”在高水平男排比赛中的应用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排球各大赛事的广泛开展,排球运动的竞技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竞技排球比赛中女子排球趋向男性化,男子排球更加追求高度、力量、速度,竞争愈演愈烈,特别是一攻与反击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对比赛场上运动员之间时间、节奏、信息化的配合要求也越来越高。二传手作为整场比赛的战术组织者,在比赛中如何更有效的进攻得分,这对二传手的个人能力、传球隐蔽性、进攻战术的合理安排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作为战术组织的前置条件——快球,二传与攻手之间有效的快球掩护战术,是现代排球比赛制胜的一大利器,但在每球得分制下,竞争愈演愈烈,为破坏对方接发球组织进攻的效果,发球攻击性的加强对一传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传统战术一传到位时,二传组织以快球为核心的进攻战术,在一传不到位时二传很少组织快球进攻,那么如何提高二传手的个人智慧,丰富以快球为核心的进攻战术,是每个球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了 2015年男排亚锦赛、2016年男排里约奥运会落选赛,2016男排里约奥运会,2017国际排联男排大冠军杯赛各三场,共计12场51局比赛的录像视频,通过对二传手组织分配球及对方拦网情况的统计分析,探究“二传借助快球”网上进攻战术的应用情况,旨在快攻基础上探究排球发展新出路,以期为现代排球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中二传手总体分配球方面4号位区域大于30%,亚洲球队在组织进攻中快球掩护进攻运用次数较多,欧美强队立体后排进攻的运用率明显高于亚洲球队,美国男排二传手组织分配球造成对手空网率最高。(2)“二传借助快球”在世界强队中均有运用,“二传借助快球”的关键点是时间、节奏、信息化的配合,组织进攻时应把握好传球时机,利用好时间差、位置差、空间差,多点进攻以求造成以多打少的局面,从而为本方创造有利的进攻机会。(3)“二传借助快球”战术设计在实践应用中应根据一传的情况来选用不同的进攻模式。一传到位时采用“双快”模式,进攻战术以前排快球与后排快球结合打法为主,即横向与纵深相结合,进行立体化进攻。一传不到位时采用“后快”模式,组织远网快球掩护与后排快球突破的战术打法,增加进攻点,抢时间,抢先机,以快制胜。(4)“9段双网”理念下“二传借助快球”对一传的要求降低,扩大接一传的范围,打破传统战术,创新一传到位狭窄范畴内对技战术的要求,在创新理念下一传不到位时,在不改变制胜战术目的的情况下改变战术打法,组织后排快球或者远网快球,丰富快攻组织进攻战术。为保证“二传借助快球”的战术效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二传运动员个人技术的训练。不仅要提高二传手的弹跳能力、视野能力及传球时假动作运用能力,而且仍需进一步加强传球隐蔽性和二传手与攻手间快球进攻的配合训练。(2)培养二传运动员战术意识。着重培养二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战术意识,尤其是组织分配球时对对方拦网人及防守阵型的观察。(3)转变战术训练观念。打破一传不到位时难组织快球进攻的现状,二传手在战术实践过程中应通过“二传借助快球”来寻找组织进攻的突破口,中国男排应在坚持快速多变打法的基础上借鉴欧美强队,加强后排立体攻的运用。(4)改进战术训练理念。在“快速多变”战术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加强“9段双网”理念的应用,为推动竞技排球运动的发展,此战术理念值得被进一步推广。

二、排球抢点扣球的作用与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排球抢点扣球的作用与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1)朱婷与李盈莹利手进攻技战术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和定义
        2.1.1 利手
        2.1.2 排球技术
        2.1.3 排球战术
    2.2 相关高水平技战术研究
        2.2.1 相关高水平发球及运用技战术研究
        2.2.2 相关高水平扣球技战术及运用研究
    2.3 相关非技术因素的研究
    2.4 相关利手进攻的研究
    2.5 相关排球运动员心理因素研究
    2.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6.1 研究思路
        2.6.2 技术路线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录像观察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对比分析法
        3.2.4 个案分析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3 比赛结果及相关指标说明
4 结果与分析
    4.1 朱婷与李盈莹非技术因素对比分析
    4.2 朱婷与李盈莹发球技战术对比分析
        4.2.1 朱婷与李盈莹发球技术对比分析
        4.2.2 朱婷与李盈莹发球战术对比分析
        4.2.3 朱婷与李盈莹发球技战术特点对比分析
    4.3 朱婷与李盈莹扣球技战术对比分析
        4.3.1 朱婷与李盈莹扣球技术对比分析
        4.3.2 朱婷与李盈莹扣球战术对比分析
        4.3.3 朱婷与李盈莹扣球技战术特点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创新与不足
    6.1 研究创新点
    6.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2017~2019年中国女排进攻技术运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2.1.1 进攻技术
        2.1.2 净得分率
    2.2 世界大型排球赛事的发展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2.3.1 发球技术相关研究
        2.3.2 扣球技术相关研究
        2.3.3 进攻技术相关研究
        2.3.4 国外相关研究
        2.3.5 文献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录像观察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设计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中外女排各项身体指标分析
        4.1.1 年龄
        4.1.2 身高
        4.1.3 体重
        4.1.4 扣球高度
        4.1.5 拦网高度
    4.2 中国女排发球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4.2.1 中国女排不同类型发球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4.2.2 中国女排不同落点发球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4.2.3 中国女排不同场上位置队员发球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4.2.4 中国女排不同队员发球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4.3 中国女排扣球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4.3.1 中国女排不同类型扣球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4.3.2 中国女排不同场上位置队员扣球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4.3.3 中国女排不同队员扣球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5 讨论
    5.1 关于进攻效果的赋值问题
    5.2 中国女排发球效果问题
        5.2.1 中国女排不同类型发球效果
        5.2.2 中国女排不同落点发球效果
        5.2.3 中国女排不同场上位置队员发球效果
        5.2.4 中国女排不同队员发球效果
    5.3 中国女排扣球效果问题
        5.3.1 中国女排不同类型扣球效果
        5.3.2 中国女排不同场上位置队员扣球效果
        5.3.3 中国女排不同队员扣球效果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3)坐式排球拦发球与接发球阵形运用及效果研究 ——以上海与浙江男队两强比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坐式排球的起源与我国坐式排球的发展
        2.1.1 坐式排球的起源
        2.1.2 我国坐式排球的发展现状
        2.1.3 我国坐式排球队伍发展存在的问题
    2.2 坐式排球与室内排球的区别
        2.2.1 基本技术与规则的区别
        2.2.2 战术特点的区别
    2.3 发球、拦发球与拦网方面的研究
        2.3.1 发球方面的研究
        2.3.2 拦发球方面的研究
        2.3.3 拦网与防守体系方面的研究
    2.4 发球机的相关研究
        2.4.1 发球机的使用目的
        2.4.2 发球机的基本原理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分析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上海队拦发球与接发球阵形存在问题分析
        4.1.1 拦发球存在问题分析
        4.1.2 接发球存在问题分析
    4.2 上海队训练阶段和临场备战阶段的具体措施
        4.2.1 训练阶段
        4.2.1.1 加强队伍运用拦发球战术意识
        4.2.1.2 制定不同发球位置、线路的拦发球与接发球阵形预案
        4.2.2 临场备战阶段
        4.2.2.1 预测浙江队首发人员及位置变化
        4.2.2.2 调整上海队首发位置和相应轮次
    4.3 阵形运用的实战效果及前后对比分析
        4.3.1 拦发球效果对比分析
        4.3.2 接发球效果对比分析
        4.3.3 一攻效果对比分析
    4.4 针对阵形运用的相关建议
        4.4.1 提升临场应变能力
        4.4.2 提高快球运用频率
        4.4.3 增强战术执行能力
        4.4.4 防范对手对拦发球的反拦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世界高水平男排一攻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的定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一攻的相关研究
        2.1.1 一攻系统的意义和重要性研究
        2.1.2 一攻战术打法的相关研究
    2.2 排球传扣时间的相关研究
        2.2.1 传扣时间重要性的研究
        2.2.2 不同进攻打法的传扣时间研究
        2.2.3 传扣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
        2.2.4 关于缩短传扣时间的研究
    2.3 进攻效果的相关研究
        2.3.1 不同位置队员进攻效果的研究
        2.3.2 关于一攻与进攻效果的相关研究
        2.3.3 进攻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2.4 传扣时间和进攻效果的相关研究
    2.5 到位区的相关研究
    2.6 文献综述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1.3 技术路线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3.2.1 研究重点
        3.2.2 研究难点
        3.2.3 研究创新点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4.1 研究的相关界定以及统计指标的确定
        4.1.1 一攻传扣时间的测试标准与测试方法
        4.1.2 到位区的选取与界定
        4.1.3 排球进攻类型的分类及统计指标的确定
        4.1.4 进攻效果的界定
    4.2 一传到位情况下不同进攻打法的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的分析
        4.2.1 不同进攻战术打法所占的比例
        4.2.2 不同进攻战术打法传扣时间的分析
        4.2.3 不同进攻战术打法进攻效果的分析
        4.2.4 不同进攻战术打法的传扣时间和进攻效果的分析
        4.2.5 不同进攻战术打法的传扣时间与对方拦网人数、进攻效果比较分析
    4.3 一传到位情况下,近体快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的分析
    4.4 一传到位情况下,短平快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的分析
        4.4.1 短平快的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4.4.2 不同传扣时间下不同进攻效果的比较分析
        4.4.3 传扣时间与对方拦网人数、进攻效果的分析
        4.4.4 小结
    4.5 一传到位情况下,背快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的分析
    4.6 一传到位情况下,2号位平拉开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的分析
        4.6.1 2号位平拉开的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4.6.2 不同传扣时间下不同进攻效果的比较分析
        4.6.3 传扣时间与对方拦网人数、进攻效果的分析
        4.6.4 小结
    4.7 一传到位情况下,4号位平拉开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的分析
        4.7.1 4号位平拉开的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4.7.2 不同传扣时间下不同进攻效果的比较分析
        4.7.3 传扣时间与对方拦网人数、进攻效果的分析
        4.7.4 小结
    4.8 一传到位情况下,后2立体攻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的分析
        4.8.1 后2 立体攻的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4.8.2 不同传扣时间下不同进攻效果的比较分析
        4.8.3 传扣时间与对方拦网人数、进攻效果的分析
        4.8.4 小结
    4.9 一传到位情况下,后3立体攻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的分析
        4.9.1 后3 立体攻的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4.9.2 不同传扣时间下不同进攻效果的比较分析
        4.9.3 传扣时间与对方拦网人数、进攻效果的分析
        4.9.4 小结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结论一
        5.1.2 结论二
        5.1.3 结论三
        5.1.4 结论四
    5.2 研究建议
        5.2.1 建议一
        5.2.2 建议二
        5.2.3 建议三
        5.2.4 建议四
附录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进攻打法、传扣时间和进攻效果统计表格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进攻效果的研究 ——基于2018年女排国家联赛前六强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的综述
        1.3.2 国内外有关接应二传的研究现状
        1.3.3 综述总结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资料法
        2.3.2 录像观察法
        2.3.3 数理统计法
        2.3.4 对比分析法
        2.3.5 逻辑分析法
        2.3.6 专家访谈法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中外优秀女排对战赛的总比分情况
    3.2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非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
        3.2.1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年龄的比较分析
        3.2.2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身高的比较分析
        3.2.3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体重的比较分析
        3.2.4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克托莱指数的比较分析
        3.2.5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扣球高度的比较分析
        3.2.6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拦网高度的比较分析
        3.2.7 小结
    3.3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发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3.3.1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主要发球方式的比较分析
        3.3.2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发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3.3.3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平均发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3.3.4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发球效果的逐一比较分析
    3.4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扣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3.4.1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总扣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3.4.2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平均扣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3.4.3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扣球效果的逐一比较分析
    3.5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不同位置扣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3.5.1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4 号位扣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3.5.2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2 号位扣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3.5.3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后排扣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3.5.4 中国女排接应二传不同位置扣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3.6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不同进攻系统扣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3.6.1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一攻扣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3.6.2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其它攻系统扣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3.6.3 中国女排接应二传不同进攻系统扣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3.7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集体拦网时扣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3.7.1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在集体拦网情况下扣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3.7.2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在集体拦网情况下平均扣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3.7.3 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集体拦网情况下扣球效果的逐一比较分析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淄博十中男排制胜因素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1 选题的依据
    1.2 选题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录像观察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淄博十中男排运动员身体形态与专项身体素质
        4.1.1 淄博十中男排运动员的身体形态
        4.1.2 淄博十中男排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
        4.1.3 专项身体素质与比赛成绩的综合特点分析
    4.2 淄博十中男排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分析
        4.2.1 比赛得失分、胜负局和胜负场的比较分析
        4.2.2 淄博十中男排运动员比赛技术特点分析
    4.3 淄博十中男排运动员的进攻战术特点分析
        4.3.1 淄博十中男排运动员一攻战术特点分析
        4.3.2 淄博十中男排运动员防反战术特点分析
    4.4 比赛节奏对制胜因素的影响
        4.4.1 排球技术与比赛节奏
        4.4.2 排球战术与比赛节奏
        4.4.3 心理因素与排球节奏
    4.5 心理素质对制胜因素的影响
        4.5.1 技战术指导思想及意识
        4.5.2 运动员的流畅心理状态
    4.6 淄博十中教练员执教的基本特点
        4.6.1 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4.6.2 教练员对运动员的选材
        4.6.3 教练员对运动队的培养与管理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主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特征的概念
        1.4.2 接应二传的概念及特征
        1.4.3 接应二传身体形态及素质的研究
        1.4.4 接应二传进攻能力特点研究
        1.4.5 接应二传防守能力研究
        1.4.6 接应二传在比赛中的作用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
    3.1 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非技术指标分析
        3.1.1 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年龄的比较分析
        3.1.2 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身高的比较分析
        3.1.3 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拦网高度的比较分析
        3.1.4 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扣球高度的比较分析
        3.1.5 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克托莱指数的比较分析
    3.2 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得分能力分析
        3.2.1 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总体得分能力分析
        3.2.2 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发球情况分析
        3.2.3 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扣球情况分析
        3.2.4 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拦网情况分析
    3.3 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防守情况分析
    3.4 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接发球情况分析
        3.4.1 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接发球总体效果情况分析
        3.4.2 中国队接应二传个人与全队接发球效果比较分析
        3.4.3 日本队接应二传个人与全队接发球效果比较分析
    3.5 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调整传球情况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附件

(8)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中国女排优秀副攻队员技战术能力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备战东京奥运女排比赛的需要
        1.1.2 组建女排国家队的需要
        1.1.3 女排国家队副攻队员新老更替的需要
    1.2 选题意义
        1.2.1 促进女排国家队组队的科学性和队员选择的合理性
        1.2.2 提高青少年副攻队员的选材和培养的针对性和成才率
        1.2.3 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排优秀副攻队员的选择提供参考
2 文献综述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女排副攻技战术能力的概念
        2.1.2 关于女排副攻的职责及特点的研究
        2.1.3 关于女排副攻的技战术能力的研究
        2.1.4 关于女排副攻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研究
    2.2 文献综述总结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统计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逻辑分析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副攻非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4.1.1 年龄指标分析
        4.1.2 身高指标分析
        4.1.3 克托莱指标分析
        4.1.4 扣球高度对比分析
        4.1.5 拦网高度分析
    4.2 副攻技战术能力对比分析
        4.2.1 拦网技战术能力对比分析
        4.2.2 扣球技战术能力对比分析
        4.2.3 发球技战术能力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非技术指标择优袁心玥、杨涵玉、高意、郑益昕
        5.1.2 拦网择优袁心玥、王媛媛、高意、颜妮
        5.1.3 扣球择优为袁心玥、杨涵玉、颜妮、王缓缓
        5.1.4 发球择优袁心玥、高意、王缓缓、王辰玥
        5.1.5 综合各方面择优袁心玥、高意、王媛媛、杨涵玉
    5.2 建议
        5.2.1 坚持高大化选材标准,重视克托莱指数的提升
        5.2.2 加强拦网能力的训练,重点提高拦网意识、脚步移动和配合能力
        5.2.3 提高一攻扣球得分率,减少反攻扣球失误率
        5.2.4 全面采用跳发飘球技术,兼顾发球的攻击性和稳定性
6 参考文献
致谢

(9)时间知觉能力与排球扣球击球时机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时间知觉
        2.1.1 时间知觉的概念
        2.1.2 时间知觉的理论模型
    2.2 时间知觉研究现状
        2.2.1 时间知觉与不同运动项目的关系
        2.2.2 时间知觉与排球项目的关系
        2.2.3 排球运动中扣球的击球时机
        2.2.4 时间知觉能力的测试手段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测量法
        3.2.2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绝对时间知觉、专项时间知觉、扣球击球时机三项测试数据比较
    4.2 不同运动等级测试效果对比
        4.2.1 不同运动等级受试者扣球击球时机测试结果
        4.2.2 不同运动等级受试者专项时间知觉能力测试结果
        4.2.3 不同运动等级受试者绝对时间知觉能力测试结果
        4.2.4 不同运动等级受试者测试结果分析
    4.3 不同场上专位测试效果对比
        4.3.1 不同场上专位受试者扣球击球时机测试结果
        4.3.2 不同场上专位受试者专项时间知觉能力测试结果
        4.3.3 不同场上专位受试者绝对时间知觉能力测试结果
        4.3.4 不同场上专位受试者测试结果分析
    4.4 不同训练年限测试效果对比
        4.4.1 受试者不同训练年限与扣球击球时机结果分析
        4.4.2 受试者不同训练年限与专项时间知觉能力结果分析
        4.4.3 受试者不同训练年限与绝对时间知觉能力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9段双网”理念下“二传借助快球”在高水平男排比赛中的应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有关二传手的相关研究
        1.3.2 有关快球配合的相关研究
        1.3.3 有关“9网段54区”的相关研究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录像观察法
        2.2.4 案例分析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9段双网”理念构建
        3.1.1 概念与划分
        3.1.2 理论分析
        3.1.3 实践证明
    3.2 “二传借助快球”的概述
        3.2.1 “二传借助快球”概念界定
        3.2.2 “二传借助快球”的构成要素
        3.2.3 “二传借助快球”的关键点
        3.2.4 “二传借助快球”的目的意义
    3.3 高水平男排比赛中二传分配球区域与对方拦网情况
        3.3.1 二传分配球区域总体效果情况统计分析
        3.3.2 球到位时二传分配球区域统计分析
        3.3.3 球不到位时二传分配球区域统计分析
        3.3.4 二传分配球与对方拦网情况统计分析
    3.4 高水平男排比赛中“二传借助快球”应用情况统计分析
        3.4.1 高水平男排比赛中“二传借助快球”总体应用情况统计分析
        3.4.2 球到位时“二传借助快球”情况统计分析
        3.4.3 球不到位时“二传借助快球”情况统计分析
    3.5 “9段双网”理念下二传在不同轮次借助快球进攻战术设计
        3.5.1 二传在一号位时“二传借助快球”进攻战术设计
        3.5.2 二传在二号位时“二传借助快球”进攻战术设计
        3.5.3 二传在三号位时“二传借助快球”进攻战术设计
        3.5.4 二传在四号位时“二传借助快球”进攻战术设计
        3.5.5 二传在五号位时“二传借助快球”进攻战术设计
        3.5.6 二传在六号位时“二传借助快球”进攻战术设计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排球抢点扣球的作用与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1]朱婷与李盈莹利手进攻技战术对比研究[D]. 李铸.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2017~2019年中国女排进攻技术运用效果研究[D]. 崔龙珠. 浙江大学, 2020(04)
  • [3]坐式排球拦发球与接发球阵形运用及效果研究 ——以上海与浙江男队两强比赛为例[D]. 司宇.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4]世界高水平男排一攻传扣时间与进攻效果的定量分析研究[D]. 夏玉娟.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1)
  • [5]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进攻效果的研究 ——基于2018年女排国家联赛前六强的比较分析[D]. 朱玉.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淄博十中男排制胜因素的分析研究[D]. 孙粼婧.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主要特征研究[D]. 石晓雯. 首都体育学院, 2019(07)
  • [8]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中国女排优秀副攻队员技战术能力对比研究[D]. 杨珊. 成都体育学院, 2018(12)
  • [9]时间知觉能力与排球扣球击球时机的相关研究[D]. 薛志.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
  • [10]“9段双网”理念下“二传借助快球”在高水平男排比赛中的应用探析[D]. 于倩倩.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排球扣球的作用与训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