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城区行道树配置结构分析

都匀市城区行道树配置结构分析

一、都匀市市区行道树配置结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梁金硕[1](2020)在《济南市旅游路道路绿地植物群落评价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道路绿化不仅起到一定的生态效益,而且具有重要的美化功能,同时道路绿化景观是一个城市的门面,它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地域特色与风貌。本文通过对济南市旅游路道路绿地植物群落的实地调研,运用生态学、植物学和植物群落学等的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并归纳统计了道路绿地植物群落的种类构成、数量特征,结构组成、丰富程度、健康情况等相关数据。对济南市旅游路各路段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和视觉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中等级为I的典型植物群落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并为济南市道路绿地植物群落的配置优化和提升设计提供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与成果如下。对旅游路道路绿地植物群落的类型分析与统计:植被型有7种,3个常绿阔叶林、7个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93个落叶阔叶林、15个针阔混交林、9个针叶林、2个常绿阔叶灌丛、6个落叶阔叶灌丛。群系有92个,群从有235个。本次调研对植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特征分析:共有植物44个科、90个属、110个种,以被子植物为主。植物群落中乔木的科属种数量分别是:23个科、40个属、50个种,有10种常绿乔木和40种落叶植物,灌木的科属种数量分别是:15个科、28个属、32个种,草本的科属种数量分别是:12个科、21个属、24个种,藤本的科属种数量分别是:3个科、4个属、4个种。落叶乔木种类最多有40种,占比36.35%,一年生草本、藤本类、竹类的种类较少。其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的植物种类比例为12:8:6:1,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的植物种类比例为1:4,常绿灌木与落叶灌木的植物种类的比例为7:9,常绿与落叶乔灌木的种类比例为1:3。依据调研的结果,在植物群落水平结构中,共有197个混交式林地,占总群落数的84%。有37个纯林式林地,占总群落数的16%。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中“乔木+小乔木+灌木+草本”结构出现频度最高,有117个占比50%,“乔木+小乔木+草本”结构出现频度较高,有55个占比15%,“小乔木+灌木+草本”和“小乔木+草本”两种结构较少。“灌木+草本”结构的群落出现的频度最低,“单层”结构没有出现。调研的235个植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为很少的植物群落有14个占比6%;丰富度为一般的植物群落有169个占比72%;丰富度为丰富的植物群落有48个占比21%;丰富度为很多的植物群落有3个占比1%,说明旅游路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整体一般。植物群落调研得出在乔木中国槐出现的频度最高为47.23%,频度在20%以上的乔木树种有白蜡、大叶女贞、榆树,灌木中频度在20%以上的有扶芳藤、金银木、连翘、紫荆,草本中频度较高的有麦冬、马尼拉草、牛筋草分别为47.66%、40.85%、29.79%。综合评价结果为:有6个地段评价等级为I级,占评价植物群落的20%;有19个地段评价等级为Ⅱ级,占评价植物群落的63%;有5个地段评价等级为Ⅲ级,占评价植物群落的17%。这说明济南市旅游路道路绿地植物群落平均综合效益水平较好,但是综合效益评价中评价高的植物群落数量不多。从评价等级为I级的路段中选择具代表性的植物群落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拍摄植物群落现状图片并绘出平面图,分析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配置模式和结构类型等,并分析植物群落的优点和不足。最终得出植物群落物种选择和配置模式的相关结论,并为今后济南市道路绿地的植物群落优化和建设提供建议。

明巧[2](2020)在《成都市温江区22种行道树枝条的抗风性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成都市温江区22种行道树进行枝条材性性状中力学特性和纤维(管胞)形态指标的测定,分析这些树种枝条材性性状各指标的相对强弱,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抗风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三次大风后受损情况的调查,分析各行道树实际抗风性强弱。主要结果如下:(1)本试验研究的22种行道树之间枝条的力学特性指标差异明显,红叶石楠枝条的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与香樟相比差异显着。研究表明,树体力学特性中的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均与抗风性呈现正相关关系。(2)本试验研究的22种行道树之间枝条的纤维(管胞)形态指标差异明显。研究表明,树体纤维(管胞)形态中的长度、长宽比、双壁厚和壁腔比均与抗风性成正相关关系,而宽度和腔径均与抗风性成负相关关系。(3)根据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抗弯强度与冲击韧性,纤维(管胞)腔径,纤维(管胞)壁腔比共3项之间的相关关系系数值呈现出显着性,相关系数值分别为0.727、0.814、-0.642,差异显着,说明抗弯强度与冲击韧性、纤维(管胞)壁腔比之间均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纤维(管胞)腔径之间有着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抗弯强度与纤维(管胞)长度,纤维(管胞)宽度,纤维(管胞)长宽比,纤维(管胞)双壁厚共4项之间的相关关系数值不显着,抗弯强度与这4项没有相关关系。(4)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22种行道树枝条的抗风性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分介于0.158~0.733之间,不同树种的抗风性能差异明显。紫叶李和红叶石楠的抗风性较好,红花羊蹄甲和乐昌含笑的抗风性较差,不适合作为行道树。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树种分为三个类群,抗风性Ⅰ级(即抗风性较强)的树种有10种;抗风性Ⅱ级(即抗风性一般)的树种有6种;抗风性Ⅲ级(即抗风性较弱)的树种有6种。(5)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22种行道树的风害受损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分值在0.018~0.065之间,差异较为显着,风害受损情况明显不同。红花羊蹄甲和杜英枝条风害受损情况较为明显,说明它们的抗风能力较弱。通过对风害受损综合分值的聚类分析,将树种分为三个等级,风害受损Ⅰ级(较轻)的有8种,抗风性较强;风害受损Ⅱ级(一般)的有7种,抗风性中等;风害受损Ⅲ级(严重)的有7种,抗风性较弱。(6)抗风性隶属函数总值与风害受损情况综合评分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7种树种分级结果完全一致,5种树种分级相近,未出现完全相矛盾的分级情况。由此可见,通过抗风性隶属函数总值和风害受损情况综合评分分别聚类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模糊隶属函数法可作为行道树种抗风性评价方法,可通过枝条的材性性状来预测行道树种抗风性的强弱。(7)本研究分别建立了抗风性强弱的材性性状指标预测方法和风害受损综合评价方法,两种抗风性综合评价方法相互验证,有着较高的一致性,这为城市选择抗风行道树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美莲,李志强,银红,高润宏[3](2015)在《行道树绿化模式夏季小气候效应与人体舒适度研究》文中认为对呼和浩特市市区行道树"一板两带和三板四带"2种主要绿化模式不同走向小气候要素进行实地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行道树能减弱到达地面的总辐射,三板四带均比一板两带减弱明显,减弱程度与行道树走向有关,东西向减小幅度为134 W/m2,南北向减小174 W/m2;从温湿度来看,一板两带和三板四带东西向降温分别达1.9℃、2.7℃,增湿达4%和7%;南北向降温分别达1.7℃、2.1℃,增湿1%和4%,减弱程度还与太阳方位有关;从影响最大风速来看,东西向三板四带式减弱达4.1m/s,一板两带减弱达1.5m/s;南北向三板四带式减弱达2.8m/s,一板两带减弱达1.3m/s,三板四带对风速的减弱作用比一板两带的大,减弱程度不仅与行道树走向有关,还与当日盛行风向有关;行道树均可提高人体舒适度,尤其是三板四带式效果更好。通过对不同道路绿化设计模式的小气候效应量化角度分析研究,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王娇娇[4](2015)在《天津港植物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稳定的城市生态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植物群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是城市绿地的基本构成单位。为了认清植物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在城市港口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本文对天津港港区园林绿地植物群落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天津港绿地研究区域内有植物37科63属98种,其中蔷薇科(Rosaceae)植物最多为19种,其次为豆科(Leguminosae)10种,落叶植物占优势。2、天津港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水平空间结构和垂直空间结构。水平空间结构中混交群落占优势,占比例相对较大为84.21%,纯林群落所占比例较小为15.79%。垂直空间结构可以分为6种类型,乔木+(灌木+灌木绿篱)+宿根花卉+草坪占调查群落结构的52.76%、乔木+灌木+宿根花卉+草坪占调查群落结构的28.14%、乔木+(灌木+灌木绿篱)+草坪占调查群落结构的9.05%、乔木+草坪占调查群落结构的5.03%、乔木+灌木+草坪占调查群落结构的4.02%、乔木+宿根花卉+草坪占调查群落结构的1.01%。3、天津港绿地的乔木树种中,树木平均径级最大的是垂柳为25.00cm,最小的是油松为3.61cm,树木的平均径级集中分布在10.00cm—12.00cm之间。树木平均高度最大的是毛白杨为11.46m,最小的是龙柏为4.13m,乔木的平均树高集中分布在5.00m—10.00m。平均健康值最高的是栾树为3.96,最低的是银杏为2.67,平均健康值集中分布在3.00—3.80之间。4、天津港绿地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国槐和毛白杨。在选取的197个样方中有76个样方出现了国槐,有64个样方出现了毛白杨;频次出现较低的为垂柳、山桃,仅出现在其中2个样方中,元宝枫、龙爪槐等仅出现在其中的1个样方中。5、天津港绿地中的植物重要值,乔木树种毛白杨、国槐的远远大于其他乔木树种,为20.74%和16.20%,龙柏、红花刺槐、垂柳等重要值较小,均小于1%。灌木中大叶黄杨、金叶女贞、龙柏篱、紫穗槐的重要值相对较大,分别为18.12%、15.44%、14.05%和13.22%,‘白碧’桃、‘凯尔丝’海棠、迎春、雀舌黄杨等重要值较小,均小于1%。6、天津港绿地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整体水平不高。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反映出基本一致的趋势。其中,三号区花园的乔木层和灌木层多样性指数最高;邮轮母港绿地的草本植物多样性水平最高。物种多样性的趋势呈现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并且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呈现正相关。

陈彦花[5](2014)在《莆田市绿化树种的结构及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发展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其中城市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近年来许多生态学者提出“把森林引入城市,使城市坐落在森林之中”,城市公园、道路、居住区的树木是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现代城市生态环境、人们生存空间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此为背景,在对国内绿化树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莆田市主城区内的荔城大道、学园路、交战路、荔园路、延寿路、东园路、文献路、迎宾路、福厦路等31条主要道路、东岩山公园、凤凰山公园、玉湖公园、延寿公园、浅水湾公园、荔枝公园、南湖公园、绶溪公园8个公园、金域华府、荔园小区、正鼎soho、欧氏领袖、兴安名城、西山小区、丰美健城、三信家园8个居住小区的绿化树种为对象。对道路、公园、居住小区绿化树种组成结构、绿化树种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多样性等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莆田市主城区的道路、公园、居住小区的绿化树种结构进行优化,并提出改善建议。通过研究主取得了以下的主要研究成果:(1)莆田市道路绿化树种类共计33科52属64种,其中乔木占14科28属37种,灌木占22科25属27种。乔木灌木的科数、属数、种数比分别为0.63:1,1.12:1,1.37:1。莆田市道路绿化树种中常绿树种的数量超过落叶树种的数量,其比例为2.71:1,所有的道路绿化树种中常绿树种占总株数的73%,而落叶树种占总株数仅为27%。绿化树种的垂直结构中,乔、灌二层相结合的立体结构类型的街道有23条,占所调查道路的62.1%,出现乔木单层的有14条,占到37.8%。莆田市绿化树种垂直结构一二级较多,而三四五级却很少,垂直空间结构层次感较强,空间变化较为丰富。莆田的绿化树种的多样性指数SDI都达到0.858以上,均匀度指数为0.622,结果表明总体较好,树种较丰富,生物多样性较好,但是具体到单条路,其多样性表现出严重不均衡,其中荔园路绿化树种的多样性表现最好,SDI值0.862,而凤凰路、区府路、古城路、东大路四条路绿化树种多样性表现最差,只有一种树种,比较单一,SDI值为0。均匀度指数延寿路最大为0.647,而凤凰路、区府路、古城路、东大路四条路绿化树种均匀度指数最小为0。(2)莆田市公园绿化树种类共计46科79属108种,其中乔木占29科58属72种,灌木占21科31属36种,乔木灌木比科数、属数、种数比分别为1.38:1,1.87:1,2:1。莆田市道路绿化树种中常绿树种的数量超过落叶树种的数量,其比例为1.76:1,所有的道路绿化树种中常绿树种占总株数的63.81%,而落叶树种占总株数仅为36.19%。莆田市公园绿化树种中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之比为2.67:1,城市公园绿化树种的乡土树种比例占到68.09%外来树种占31.01%。公园绿化树种的结构形式都是乔、灌二层相结合的立体结构类型。公园一级、二级绿化树种树高阶株数较多,五级的最少。公园整体来说SDI都达到0.97113以上,均匀度指数为0.92728,结果表明总体较好,树种较丰富,生物多样性较好。整体绿化树种多样性较好,但是不同的公园其多样性表现出严重不均衡,其中荔枝公园绿化树种的多样性表现最差,SDI值0.765,而绶溪公园绿化树种多样性最好,其SDI值为0.958。均匀度指数延寿公园最大为0.897,而荔枝公园均匀度指数最小为0.703。(3)莆田市8个居住小区绿化树种类共计39科57属70种,其中乔木占23科29属36种,灌木占26科33属34种,乔木灌木比科数、属数、种数比分别为0.88:1,0.84:1,1.05:1。莆田市居住小区绿化树种中常绿树种的数量超过落叶树种的数量,其比例为6.14:1,调查的居住小区绿化树种中常绿树种占总株数的86%,而落叶树种占总株数仅为14%。莆田市居住小区绿化树种中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之比为1.14:1,外来树种种类比较丰富,但数量不多。居住小区绿化树种的乡土树种比例占到53.2%外来树种占46.8%。乔、灌二层相结合的立体结构类型的街道有7个,占所调查道路的87.5%,出现乔木单层的有1个,占到12.5%。莆田居住小区绿化树种二级、三级绿化树种树高阶株数较多,二级为821株,三级为406株,其中五级的最少为18株。因此,它的垂直空间结构层次感较强,空间变化丰富。居住小区绿化树种的多样性指数进行计算,SDI都达到0.912以上,均匀度指数为0.752,结果表明总体较好,树种较丰富,生物多样性较好,但是不同的小区其多样性表现出严重不均衡,其中荔园小区路绿化树种的多样性表现最好,SDI值0.823,而西山小区绿化树种多样性表现最差,比较单一,SDI值为较小。均匀度指数欧氏领袖最大为0.665,而西山小区绿化树种均匀度指数最小为0.172。(4)根据莆田市绿化树种结构分析,分别对莆田市的道路、公园、居住小区的绿化树种组成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优化。莆田行道树的树种应尽可能的提高排在前边的行道树树种如芒果、高山榕、大叶榕、小叶榕、柳叶榕在行道树中的比重。此外,对公园、居住小区的绿化树种结构也提出了优化方案。

龚利彬[6](2013)在《长沙市岳麓区行道树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指出行道树种的选择是道路绿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道路绿化成败的关键。本文在对岳麓区71条道路,213条样带行道树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翻阅大量一手资料和图纸,分析岳麓区行道树的垂直结构、适应性、生态效益及引种情况,同时对行道树品种及配置的现状,影响行道树生长的环境因数进行了调查,并利用matlab7.0软件的聚类分析方法,对行道树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合理的优化对策。研究结果为:岳麓区维护范围内共有行道树139247株,16个树种,隶属于12科,14属。行道树中香樟数量最多,占总数的52.37%,广玉兰、悬铃木、栾树、银杏等4个树种株数占总数的17.29%,形成了以这5种树为基调树种,其他树种相结合的绿化模式。岳麓区行道树胸径分部不均匀,平均胸径偏低,且以小径阶的树木为主。胸径≤10cm的树木占45%,胸径10cm≤15cm的树木占34%,胸径15≤40cm的树木占20%,胸径>40cm的树木占1%。从行道树抗寒、抗旱、抗病虫害、耐修剪、滞尘、耐贫瘠、耐涝性、生长势、观赏性和管养费十个方面,利用综合指数法和最短欧式距离法,对岳麓区现有的16种行道树和12种乡土树种及优秀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得出岳麓区适合作为行道树的树种共有22种,包括可以开发利用的行道树有8种,为岳麓区选择行道树种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岳麓区部分路段行道树的栽植、修剪、养护、管理进行追踪调查和比较分析,为岳麓区行道树管理养护提供了参考建议。

刘玉平,武海龙,姜静静[7](2012)在《通辽市科尔沁区行道树结构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分析行道树的结构有利于城市行道树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为了掌握通辽市科尔沁区行道树的结构特征,更好的发挥其作用.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通辽市科尔沁区13条主要街道的行道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通辽市科尔沁区行道树共有乔木13种,分属于7科8属,共5776余株,其中榆树(Ulmus pumila L.)、银中杨(Poplus alba’Berolinensis’L.)、国槐(Sophora japonica L.)、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四个树种占行道树总数的68.6%.行道树平均树高为8.2m.树高在5-15m的就占其总株数的82.5%.行道树平均胸径为17.7cm.调查区内树木的径级主要分布在10-20cm,占总数的63.8%.有82.1%的行道树评为健康,整体健康状况较好.

高慧[8](2011)在《南京市主城区道路路侧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各大城市以建设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进行城市绿化建设,其中的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地是道路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路环境中的重要景观要素,它直接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作为国家园林城市的南京,良好的道路绿地景观是体现“绿色南京”的重要方面。路侧绿地作为与行人最接近的绿地形式,其景观效果、生态效果的优劣会给人们最直接的感受。因此,研究南京市道路路侧绿地植物景观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优缺点,探讨今后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从主城区的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中共选取了73个样地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以植被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的数量特征、群落的生态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再从观赏特性角度,对典型路侧绿地植物景观的配置模式做了分析;最后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用层次分析法对40个典型植物群落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群落特征方面:路侧绿地植物种类丰富,但是乡土特色不太明显,且存在少数物种被大量广泛应用的现象,从而使得道路景观单一雷同。常绿与落叶植物比较,后者在数量上取胜。2、配置模式方面:路侧绿地植物景观的配置形式灵活、多样,随着绿地宽度不同,配置类型各异。不同道路类型之间植物景观也有差异,其中次干道稍好,支路稍差。3、综合评价分析:南京市主城区路侧绿地植物景观的综合品质整体良好,三个评价指标中,生态性指标权重排在首位,接下是景观质量指标、社会服务指标。40个样地中达到I级的有四分之一,达到II级的超过三成,而超过四成的样地隶属于IⅡ级和Ⅳ级。本文最后总结了南京市主城区路侧绿地的植物景观特点,提出了景观发展优化建议,期待道路绿地能够向生态性、地方性、艺术性、独特性等方面发展。

李新[9](2011)在《基于CITYgreen的居住区绿地生态效益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在我国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相关工作量大而面广,城市规划及设计在城市化进程中起到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其最终成果直接关系到城市功能水平的优劣、城市及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好坏以及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我国近三十年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不足和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和反思,发达国家在城市规划及设计中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与手段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城市生态绿地设计,比较常用的就是American Forests在1996年研发出的可以定量分析和评价生态绿地对城市生态影响和环境效益的设计工具——CITYgreen,它可以定量计算出树木的各项指标对城市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固碳释氧、降低能耗等方面的影响和效益。由于CITYgreen的分析结果比较科学准确,能够对城市生态效果和效益做出预测评价,使规划设计师和政府管理者对城市生态效益和相关的经济价值有比较客观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为他们提供了一些辅助决策的参考依据,能够作为设计单位和政府规划部门的重要决策工具,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和优化城市规划及设计。本课题研究主要围绕局域城市绿地展开,研究区域设定为某居住区,在获取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和数字模型,分析研究区域绿地的结构,并利用CITYgreen,对研究区域绿地的生态效益进行计算,进一步利用模型的模拟功能,预测未来研究区域绿地的生态效益,在此基础上,对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做出简要阐述。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会对今后小区环境规划的工作起到指导和参考的作用,广泛采用本研究的成果将会极大地改善小区规划方法的科学性和生态性。本课题属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其原理是可靠的,其手段是先进的,其思路是科学的,但仍需要在大量实际工程实践中加以验证、修订和完善。

高焕章,郑艳秋,尹前进,王斌成,黄建新[10](2009)在《厦门市中心城区道路绿化现状与构景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厦门市思明区道路绿化现状的抽样调查,概述了主要城市干道的绿化现状,分析了平面布局、空间结构及构景特征,提出了当前道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展望了未来城市道路绿化发展趋势。

二、都匀市市区行道树配置结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都匀市市区行道树配置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济南市旅游路道路绿地植物群落评价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2.1 城市道路绿地发展史
        1.2.2 城市道路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1.2.3 城市道路绿地植物群落配置与评价研究
    1.3 道路绿地植物群落相关概念
        1.3.1 道路绿地相关概念
        1.3.2 植物群落相关概念
        1.3.3 植物群落的结构概念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济南市及旅游路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土壤状况
        2.1.5 自然植被状况
    2.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
第3章 植物群落调研
    3.1 植物群落的样地设置
    3.2 植物群落的类型
    3.3 植物群落的组成
    3.4 植物群落的结构
        3.4.1 植物群落水平结构
        3.4.2 植物群落垂直结构
    3.5 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
    3.6 常见植物种类及其出现频度
第4章 综合评价与分析
    4.1 选择评价材料
    4.2 层次分析法(AHP)概念
    4.3 构建评价模型
    4.4 评价因子权重值及检验
        4.4.1 构造判断矩阵
        4.4.2 层次排序和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4.4.3 各评价因子综合评价分值
    4.5 综合评价的结果
        4.5.1 判断矩阵的构造与排序
        4.5.2 综合评价等级
第5章 植物群落分析、结论与建议
    5.1 植物群落分析
        5.1.1 评价等级为I的植物群落分析
    5.2 结论
        5.2.1 道路绿带植物群落的种类选择
        5.2.2 道路绿带植物群落的配置模式
    5.3 建议
        5.3.1 道路绿地植物群落植物配置的总体建议
        5.3.2 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群落的配置建议
        5.3.3 乔、灌、草和藤本的选择和配置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济南市旅游路道路绿地植物群落调研表
附录2 各路段典型植物群落摄影图片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2)成都市温江区22种行道树枝条的抗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抗风性研究进展
        1.2.1 林木抗风性研究
        1.2.2 行道树抗风性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2 研究目的意义
3 研究内容
    3.1 材性性状的研究
    3.2 风害受损情况的调查研究
4 研究方法
    4.1 材性性状试验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仪器与试剂
        4.1.4 取样
        4.1.5 指标测定
    4.2 风害受损情况调查研究方法
        4.2.1 调查时间、地点
        4.2.2 调查方法
        4.2.3 调查内容
    4.3 数据分析
        4.3.1 层次分析法
        4.3.2 综合评价—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
        4.3.3 聚类分析法
    4.4 技术路线
5 结果与分析
    5.1 22 种行道树枝条的力学特性比较
        5.1.1 抗弯强度的比较
        5.1.2 冲击韧性的比较
    5.2 22 种行道树枝条的纤维(管胞)形态比较
        5.2.1 长度的比较
        5.2.2 宽度的比较
        5.2.3 长宽比的比较
        5.2.4 双壁厚的比较
        5.2.5 腔径的比较
        5.2.6 壁腔比的比较
    5.3 22 种行道树枝条的抗风性综合评价
        5.3.1 指标相关性
        5.3.2 层次分析
        5.3.3 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抗风性综合评价
        5.3.4 抗风性强弱聚类分级
    5.4 22 种行道树风害受损情况综合评价
        5.4.1 风害受损情况
        5.4.2 判断矩阵、权重值与一致性检验
        5.4.3 风害受损综合评价
        5.4.5 风害受损情况聚类分级
    5.5 两种抗风性综合评价分级对比
6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行道树枝条的材性性状对抗风性的影响
        6.1.2 行道树风害受损的影响因素
        6.1.3 行道树抗风性强弱的研究方法
    6.2 结论
    6.3 展望
7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行道树绿化模式夏季小气候效应与人体舒适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区概况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太阳总辐射强度分析
    3.2空气温度分析
    3.3空气相对湿度分析
    3.4平均风速分析
    3.5人体舒适度比较
4结论与讨论

(4)天津港植物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气候、土壤概况
    2.3 天津港区域划分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范围
    3.2 研究内容
        3.2.1 天津港绿地植物群落结构调查分析
        3.2.2 天津港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3.3 样方的设置
    3.4 植物群落分析的方法
        3.4.1 植物群落结构参数的选择
        3.4.2 植物重要值的计算
        3.4.3 植物多样性指标的选择
4 结果与分析
    4.1 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4.1.1 空间结构分析
        4.1.2 植物群落乔木层径级分析
        4.1.3 植物群落乔木层树高分析
        4.1.4 植物群落乔木层健康状况分析
        4.1.5 天津港不同乔木层径级分布
        4.1.6 天津港不同乔木层树高分布
        4.1.7 天津港不同乔木层树木健康状况
        4.1.8 天津港乔木层不同径级健康状况
    4.2 天津港乔木出现频率
    4.3 天津港乔灌木重要值分析
        4.3.1 天津港乔木重要值
        4.3.2 天津港灌木重要值
    4.4 天津港植物多样性分析
        4.4.1 天津港道路植物多样性分析
        4.4.2 天津港公园绿地植物多样性分析
        4.4.3 天津港办公区绿地植物多样性分析
    4.5 天津港不同植物群落相应多样性指数分析
        4.5.1 天津港不同植物群落Gleason丰富度指数分析
        4.5.2 天津港不同植物群落Shannon-Weiner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分析
        4.5.3 天津港不同植物群落Simpson优势度指数分析
        4.5.4 天津港不同植物群落Piclou均匀度指数分析
    4.6 天津港绿地存在问题
        4.6.1 乡土树种应用频率较低,缺乏地域特色
        4.6.2 景观单调,几个相同“单元”简单地重复
        4.6.3 配置方式单调,缺乏景观多样性
        4.6.4 色彩单调,缺乏季相变化
        4.6.5 养护管理不到位,景观缺乏生机
    4.7 天津港绿地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7.1 根据港区环境条件,做到“适地适树,因地制宜”
        4.7.2 深入发掘优良乡土树种,提高优良乡土树种的运用力度
        4.7.3 注重植物群落栽植,创造丰富的景观层次
        4.7.4 加强彩色叶植物的应用,突出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
        4.7.5 做好栽植后养护管理,提高绿地景观效果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5)莆田市绿化树种的结构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城市绿化树种研究现状
        1.2.1 道路绿化树种及结构研究的现状
        1.2.2 公园绿化树种及结构研究现状
        1.2.3 居住小区绿化树种及结构研究现状
        1.2.4 绿化树种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收集和整理资料
        1.5.2 实地调查
        1.5.3 调查及分析方法
        1.5.4 层次分析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莆田市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与气象
        2.1.4 自然灾害
        2.1.5 土壤与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
        2.2.2 社会经济
3 莆田市绿化树种结构分析
    3.1 莆田市中心城区主要道路调查结果与分析
        3.1.1 莆田市主要道路绿化树种及分布情况
        3.1.2 道路绿化树种组成结构分析
        3.1.3 道路绿化树种空间结构分析
        3.1.4 道路绿化树种结构多样性分析
    3.2 莆田市中心城区公园的绿化树种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公园绿地现状
        3.2.2 公园绿化树种空间结构分析
        3.2.3 公园绿化树种结构多样性分析
    3.3 莆田市居住区绿化树种结构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莆田市居住区绿化树种情况
        3.3.2 居住区绿化树种组成结构分析
        3.3.3 居住区绿化树种空间结构分析
        3.3.4 居住区绿化树种结构多样性分析
4 莆田市绿化树种结构优化
    4.1 莆田市中心城区主要道路绿化树种结构优化
        4.1.1 莆田市行道树树种结构优化
        4.1.2 莆田市侧分带与中央分割带树种结构优化
    4.2 莆田市中心城区公园的绿化树种结构优化
    4.3 莆田市居住区绿化树种结构优化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道路绿化树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旳课题研究与主要社会实践
致谢

(6)长沙市岳麓区行道树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区概况
        1.1.1 长沙市概况
        1.1.2 岳麓区概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行道树概念及国内外应用现状和历史
        1.3.1 行道树的概念与功能
        1.3.2 行道树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行道树种植历史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城市道路的等级分类
    2.3 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
        2.3.1 调查对象
        2.3.2 抽样方法
        2.3.3 调查内容
        2.3.4 生长势和观赏性评价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岳麓区行道树树种结构分析
        3.1.1 岳麓区主干道行道树树种结构分析
        3.1.2 岳麓区主干道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3.1.3 岳麓区次干道行道树种结构分析
        3.1.4 岳麓区次干道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3.1.5 岳麓区支路行道树种类
        3.1.6 岳麓区街巷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3.2 岳麓区行道树垂直结构分析
    3.3 岳麓区主要行道树综合评价
        3.3.1 评价指标及举例说明
        3.3.2 行道树的评价方法
        3.3.3 行道树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与建议
    3.4 岳麓区行道树胸径结构分析
4 岳麓区行道树应用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
    4.1 存在问题
        4.1.1 树种结构不合理
        4.1.2 行道树冠幅偏小,难起到遮荫作用
        4.1.3 行道树养护管理难度大
        4.1.4 行道树后期管理养护欠缺
    4.2 关于岳麓区行道树运用的建议
        4.2.1 挖掘本地资源,优化树种结构
        4.2.2 注重速生与慢生行道树的搭配
        4.2.3 降低维护人员养护难度,提高养护水平
        4.2.4 加强后期养护管理
5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通辽市科尔沁区行道树结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地区概况与调查方法
    1.1 通辽市概况
    1.2 通辽市科尔沁区概况
    1.3 调查方法与内容
        1.3.1 调查方法
        1.3.2 调查内容
2 结果与分析
    2.1 行道树数量及树种构成
    2.2 行道树垂直结构上的分布特征
    2.3 主要树种水平径级结构分布特征
    2.4 行道树的健康状况
3 结论与讨论

(8)南京市主城区道路路侧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的引出
        1.1.1 城市道路
        1.1.2 城市道路绿地
        1.1.3 植物景观
    1.2 城市道路绿地的作用
        1.2.1 生态功能
        1.2.2 安全功能
        1.2.3 景观功能
        1.2.4 其他功能
    1.3 国内外道路绿地的及其研究现状
        1.3.1 国外道路绿地研究现状
        1.3.2 国内道路绿地研究现状
    1.4 南京市道路绿地景观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京市主城区路侧绿地植物景观群落特征分析
    2.1 研究对象
        2.1.1 南京市概况
        2.1.2 研究的范围与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方法
        2.2.2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物种组成分析
        2.3.2 植物类型特征分析
        2.3.3 数量特征分析
        2.3.4 相似性比较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南京市主城区道路路侧绿地配置模式分析
    3.1 研究对象
    3.2 配置结构分析
        3.2.1 垂直结构分析方法
        3.2.2 路侧绿地平均宽度计算
        3.2.3 分析结果
    3.3 配置类型分析
        3.3.1 分析方法
        3.3.2 路侧绿带配置类型
    3.4 典型配置模式实例分析
        3.4.1 乔-灌复层的配置模式实例分析
        3.4.2 乔-灌-草复层的配置模式实例分析
    3.5 小结和讨论
        3.5.1 配置结构的分析
        3.5.2 配置类型的分析
        3.5.3 典型配置模式实例分析
第四章 南京市城区典型道路路侧绿地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与分析
    4.1 研究对象
    4.2 评价方法体系构建
        4.2.1 评价方法
        4.2.2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4.2.3 评价指标的选取
        4.2.4 评判标准的确定
        4.2.5 评判过程
        4.2.6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值和一致性检验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权重的计算
        4.3.2 综合评价的计算
        4.3.3 分析
    4.4 讨论与不足
第五章 总结
    5.1 南京主城区路侧绿地植物景观特点
        5.1.1 南京主城区路侧绿地植物景观优点
        5.1.2 南京主城区路侧绿地植物景观缺点
    5.2 道路路侧绿地景观发展优化建议
        5.2.1 提高物种多样性,注重乡土植物应用
        5.2.2 合理营建植物群落,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5.2.3 增加彩叶植物和地被的应用,丰富植物景观的季相和层次变化
        5.2.4 依据道路宽度、道路类型和周围环境合理选择配置模式
        5.2.5 加强支路路侧绿地建设,适当采用垂直绿化形式
        5.2.6 加强植物养护,完善管理体系
        5.2.7 挖掘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
    5.3 论文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基于CITYgreen的居住区绿地生态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IS和RS的应用及发展
        1.2.2 GIS和RS等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2.3 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分析
        1.2.4 CITYgreen在国内外的应用及研究
    1.3 相关概念及辨析
        1.3.1 城市绿地的概念
        1.3.2 城市绿地的功能
        1.3.3 生态效益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CITYgreen的分析方法及原理
    2.1 CITYgreen系统介绍
        2.1.1 CITYgreen概述
        2.1.2 CITYgreen系统平台
        2.1.3 CITYgreen基本操作
    2.2 CITYgreen基本原理
        2.2.1 暴雨径流控制(水土保持)
        2.2.2 大气污染物清除
        2.2.3 碳的存储和吸收(固碳)
        2.2.4 能源节约
        2.2.5 生长模拟
        2.2.6 评价项目
    2.3 研究规模
    2.4 广域城市绿地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选取及数据库建立
    3.1 研究区选取及依据
        3.1.1 研究区边界确定
        3.1.2 研究区选取依据
        3.1.3 居住区绿地分类及作用
    3.2 创建底图和属性设置
        3.2.1 遥感影像预处理
        3.2.2 识别地图投影和确定图距单位
        3.2.3 目录结构
    3.3 数据库建立
        3.3.1 空间信息获取及处理
        3.3.2 属性信息获取及处理
        3.3.3 数据库建立技术路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居住区绿地数据处理及结构分析
    4.1 居住区绿地实地调查
    4.2 数据类型
        4.2.1 数据采集标准
        4.2.2 树木数据信息
        4.2.3 建筑数据信息
    4.3 CITYgreen的基础数据处理方法
        4.3.1 基础树种数据库本地化更新
        4.3.2 CITYgreen的字段信息
        4.3.3 CITYgreen对树高、树径数据的处理
        4.3.4 CITYgreen对树木健康状况的分级
        4.3.5 CITYgreen对树木生长状况的确定
    4.4 居住区绿地结构分析
        4.4.1 居住区绿地水平结构分析
        4.4.2 居住区绿地垂直结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居住区绿地生态效益研究
    5.1 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研究
    5.2 居住区绿地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5.2.1 树种信息更新
        5.2.2 空间要素配置
        5.2.3 参数设置
    5.3 居住区绿地生态效益预测方法
        5.3.1 生长模拟
        5.3.2 新树冠图层的生成及配置
        5.3.3 生态效益预测
    5.4 居住区绿地评价及预测结果分析
        5.4.1 居住区绿地整体评价及预测结果分析
        5.4.2 居住区绿地主要树种评价及预测结果分析
        5.4.3 居住区绿地主要树种生态效益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CITYGREEN基础树种数据库
    附录2 CITYGREEN测斜仪的制作方法
    附录3 树木条件的评估标准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四、都匀市市区行道树配置结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济南市旅游路道路绿地植物群落评价与研究[D]. 梁金硕.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9)
  • [2]成都市温江区22种行道树枝条的抗风性研究[D]. 明巧. 四川农业大学, 2020
  • [3]行道树绿化模式夏季小气候效应与人体舒适度研究[J]. 王美莲,李志强,银红,高润宏.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5)
  • [4]天津港植物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分析[D]. 王娇娇.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2)
  • [5]莆田市绿化树种的结构及优化研究[D]. 陈彦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2)
  • [6]长沙市岳麓区行道树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D]. 龚利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06)
  • [7]通辽市科尔沁区行道树结构特征分析[J]. 刘玉平,武海龙,姜静静.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 [8]南京市主城区道路路侧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研究[D]. 高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4)
  • [9]基于CITYgreen的居住区绿地生态效益研究[D]. 李新. 河北工程大学, 2011(11)
  • [10]厦门市中心城区道路绿化现状与构景特征分析[J]. 高焕章,郑艳秋,尹前进,王斌成,黄建新.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2009(04)

标签:;  ;  ;  ;  ;  

都匀市城区行道树配置结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