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众文化的大众原则

论大众文化的大众原则

一、论群众文化的群众化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梁卫忠[1](2019)在《刍议“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工作与基层群众文化的合理对接》文中研究表明"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指的是国家财政对我国边远贫苦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开展的文化人才支持计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财政对文化人才范围最大、力度最强、时间跨度最广的支持,对于发展"三区"基层群众文化教育事业,保障"三区"基层群众文化权益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以下,笔者将针对"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与基层群众文化的合理对接,做简要阐述。一、什么是群众文化(一)群众文化的定义和特征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

刘子阳[2](2019)在《竹笛叙事性协奏曲《兰花花》的艺术品析》文中指出音乐文化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民族音乐起源于远古时期,发展到如今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使民族器乐的创作和演奏水平不断提高。在我国的民族器乐中,竹笛曲调优美,婉转动听而又携带方便,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其中竹笛独奏的形式深受民众喜欢,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竹笛独奏乐曲;这些乐曲可以按照题材分成6类:第1类是前人留下的经典名曲,如《梅花三弄》、《妆台秋思》;第2类是《太湖春》、《收割》这样的有关风土人情的描述性曲调;第3类是改编自地方民歌的独奏乐曲,如《喜相逢》、《鹧鸪飞》;第4类是《乡歌》、《幽兰逢春》这样表现内心情感的作品;第4类是现代流行的现代音乐改编曲或者是纯原创作品,如《流浪者之歌》、《梆笛协奏曲》,其特点是用五线谱记谱,并运用十二平均律体系和半孔演奏法;第6种是叙事故事型的竹笛乐曲,《兰花花》是其中的代表。这首单乐章有标题的竹笛协奏曲首先来自于陕北民歌《兰花花》,并且又是从关铭先生的二胡叙事曲《兰花花》改编而来。乐曲描写了陕北姑娘兰花花受到封建礼教迫害、遭受了爱情的不幸,但是兰花花性格坚强,勇于抗争。这首乐曲的呈示部表现的是兰花好,展开部是兰花花遭受逼婚,在线不得是逃婚情节故事描写一位受尽封建礼教迫害的年轻女孩兰花花,在爱情上的不幸遭遇,再现部则表现了她逃婚的情节,乐曲颂扬了蓝花花的忠贞爱情和封建宗法的残酷无情,乐曲的浪漫主义特色明显。在演奏技巧上,掌揉音,压揉音等创新技巧的运用惟妙惟肖的模拟出人的哭声和如泣如诉的凄切之情。对陕北风格的把握和演奏技巧的运用都非常精彩,整个作品主题非常鲜明,表现力很丰富,充分发挥出笛子的抒情特点,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上非常完美,尤其是充分展现出中国音乐善于表现神韵的特殊魅力。

李凌晨[3](2016)在《建国初期北京市文化馆的创建和整顿》文中研究表明1949年1月1日北平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各界群众翘首以待。文化馆及其派出机构文化站作为政府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综合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在接收旧有的民众教育馆的基础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从文化馆事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从1949年到1956年是文化馆上升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在1949年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北京市文化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初期发展的过程中,文化馆、站的性质、方针与任务没有得到明确,在工作方式和组织人员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让文化馆站能够稳健发展,继续为北京市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精神风貌的改进发挥应有的作用,自1953年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北京市政府根据中央文化部颁布的《关于整顿和加强文化馆、站工作的指示》,对北京市文化馆的工作进行了改进,促使文化馆的工作迈上新平台。对于北京市文化馆、站初期是如何创建的,创建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北京市政府又是如何对文化馆、站进行整改,在整改后对这一单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正是本文所选取的思考角度和研究内容。本文的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本文的正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章主要是对文化馆在1949年至1952年间的发展进程做历史回顾。本章首先介绍了建国初期北京市的群众文化和社会教育状况。然后指出北京市文化馆是在接收原有的民众教育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沟通群众与政府的一个通道,文化馆最初承担了一部分文化行政工作,并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迅猛发展。当时,北京市文化馆与全国文化馆一样,开展了以社会教育为主要方式的各项群众文化活动。第二章重点论述了北京市文化馆的整顿缘起和整顿措施。文化馆整顿的原因一是国家建设方针的调整,经济建设成为首要任务,致使文化馆的方针任务也随之转变。二是由于在快速发展中的文化馆,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如干部素质不高,人员不足,活动效果不佳,无法建立长效机制等问题。1953年以后,北京市文化馆站的整顿主要从明确方针任务、明确领导关系、优化干部、经费补充这几方面来入手,当时政府对文化馆、站的干部进行了培训,注意积极分子的培养,限制文化站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的不健康发展,并对文化馆站的房屋和经费进行了补充。第三章是对北京市文化馆的创建和整顿所进行的若干思考。首先指明文化馆的历史作用。新型文化馆建立后,不仅引领社会风尚转变,还帮助群众树立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再造了平等的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其次则指出建国初期文化馆工作对当今文化强国建设的借鉴意义。当下文化馆的工作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可以吸取当时的经验教训,并结合时代要求,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活动基地和文化作品。

马俊[4](2016)在《用先进文化引领群众性文化活动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丰富文化的载体和形式,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生活的享有者,也是其创造者、参与者。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就是要在先进文化的引领下,以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文化生活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他们的智慧,促进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市场价值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文化形式,使群众性文化活动朝着积极、健康、向上方向发展。合肥市抢抓机遇,实施“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发展战略,经济、文化、社会等发展在中部崛起起表现突出。合肥市群众性文化活动为其发展增添了亮点。调研、总结合肥市群众性文化活动,提出进一步完善性对策,具有一定意义。本论文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第一,对于先进文化与群众性文化活动进行概述,介绍先进文化的内涵、特征及价值,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内涵、特征与类型、以及先进文化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关系;第二,以合肥市为例介绍了当今社会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现状,分别从合肥市当前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两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三,对先进文化对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作用和先进文化引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研究;最后,对当今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发展,提出用先进文化引领群众性文化活动遵循的原则及引领的途径以更好的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发展。

李伏清[5](2016)在《《红旗周报》与中共“群众化”工作方式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旗周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四份机关报,是上世纪30年代中共主要的宣传媒体之一。它非常重视对"群众化工作方式"思想的宣传,传达了中央苏区"群众化"思想的核心内容:明确提出了布尔塞维克的群众化工作方式原则,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如何争取群众"、"如何宣传鼓动群众"、"如何领导组织群众"等具体问题。这一思想在当时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在如何处理党群关系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春艳[6](2015)在《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思考》文中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活动逐渐增多,同时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发展中,对于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要充分了解其品牌建设的意义,并凸显其公益性、参与性、可持续性。本文分析了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定义和意义,并提出了几点建设策略。

张艳奎[7](2015)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逐渐丰富,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公共文化服务扩展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存在着较强的地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因此加强服务体系的建设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建设对策。

何向东[8](2015)在《充分发挥文化辅导员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引领作用》文中研究说明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芜湖县文化馆重视建设一支有专业技能和志愿精神的群众文化工作队伍,为城乡群众提供专业性、公益性、经常性文化服务。本文着重对如何充分发挥文化辅导员在群众活动中的引领作用进行探讨。

李金占[9](2015)在《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管理人才价值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群众文化是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相互结合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其主要适应了我国意识形态的改变,适应我国的改革开放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制度不断的完善,文化建设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建设主要方向和核心内容,在实际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和质的飞跃。群众文化在我国的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为当前主要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建设平台,对促进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就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管理人才的价值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群众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帮助。

白晓培[10](2015)在《三门峡中心城区商业游憩区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我国公民的收入和闲暇时间不断增加。新时期多轮驱动型的新型城镇化要求城市的发展要满足人民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双重需求。国务院相继印发《服务业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鼓励商务会展、交通运输、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和休闲旅游业大力发展,城市将发展成为最大的旅游客源地的目的地。同时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网上购物成为的流行购物方式,带动了体验式商业的异军突起,推动了城市传统的商业街区、历史文化街区、生态湿地公园等向功能复合化、环境舒适化、产品多元化的商业游憩区升级转化,并成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观光的“聚焦点”。本文以三门峡中心城区商业游憩区的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为研究对象,在问题的导向下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进行研究。首先是提出问题,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选择研究方法,制定技术路线;其次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现场调研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并提出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然后是分析问题,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社会访谈和相关部门提供的官方数据资料对三门峡中心城区的发展历程、商业、游憩空间概况进行整体上的基础了解,通过商业、会展、旅游、特色休闲农业等资源基础的搜集分析与整理发现三门峡中心城区可发展成为商业游憩区的空间、依据核心资源可打造的类型及发展阶段的划分。最后是解决问题,主要是开发模式的构建和规划策略的研究。通过对三门峡商业游憩区的形成过程分析,研究其形成机制,通过相关发展影响因子的分析,建立起动力机制模型,通过空间形态、结构等特点构建出“三核联动、廊道串接、斑块嵌入、圈层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建设模式、开发模式等分析选择“TOLD”导向下的旅游综合体模式为开发运营模式;通过对三门峡中心城区商业游憩区发展的SWOT分析,制定以“人”为本、城市为体,以文化为灵魂、生态为底线,以科技为支撑、政策为保障的规划原则,从空间组织优化、游憩产品多元化、形象主题体验化、管理运营智慧化几个方面提出其规划策略和发展建议。

二、论群众文化的群众化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群众文化的群众化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刍议“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工作与基层群众文化的合理对接(论文提纲范文)

一、什么是群众文化
    (一)群众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二)群众文化的要求
    (三)群众文化的社会价值
    (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
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状况分析
    (一)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基层群众文化需求正在逐年增加
    (二)民间文化力量迅速崛起
    (三)公共文化服务形式相对单一
三、怎样更好地将“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工作与当地的群众文化事业相对接
    (一)“三区”文化人才的选拔与招聘
        1.“三区”文化人才的选拔,必须兼顾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多元化特征。
        2.“三区”文化人才的招聘,必须建章立制。
    (二)“三区”文化人才工作的督导检查
    (三)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打造精品文化项目
        1. 民俗活动是主要抓手
        2. 老艺人的保护及传承人培养势在必行
        3. 找准民间文艺与群众文化的对节点

(2)竹笛叙事性协奏曲《兰花花》的艺术品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竹笛协奏曲《兰花花》的创作背景
    1.1 兰花花的真实故事
    1.2 陕北民歌的艺术色彩
        1.2.1 地域文化的造就
        1.2.2 政治形势的契合
    1.3 作者及创作人员简介
        1.3.1 原作作者
        1.3.2 改编作者
        1.3.3 编订作者
2 “兰花花”的主要音乐元素及其音乐特征
    2.1 兰花花的主要音乐元素
    2.2 信天游的音乐特征
3 竹笛协奏曲《兰花花》的音乐分析
    3.1 竹笛协奏曲《兰花花》的曲式分析
        3.1.1 呈示部
        3.1.2 展开部
        3.1.3 再现部
    3.2 演奏中的技巧运用
        3.2.1 滑音
        3.2.2 吐音
        3.2.3 揉音
4 二胡演奏技法在竹笛演奏中的延伸
    4.1 借鉴
    4.2 创新
5 《兰花花》的艺术价值
    5.1 《兰花花》美学价值
    5.2 《兰花花》时代意义
    5.3 竹笛作品的创作和表演要符合时代的发展
6 竹笛教育模式新思考
    6.1 当代竹笛教育模式
        6.1.1 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模式
        6.1.2 全盘西化的新潮教学模式
        6.1.3 科学基础训练,配合传统风格多样化训练的教学模式
    6.2 群众音乐教育背景下的竹笛教学
        6.2.1 群众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异同
        6.2.2 群众音乐教育背景下的竹笛教学形式
        6.2.3 群众音乐教育背景下的竹笛教学原则
    6.3 普通高校的竹笛教育现状分析
        6.3.1 普通高校竹笛教育现状
        6.3.2 强化教材建设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6.3.3 教学形态的创新与改革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建国初期北京市文化馆的创建和整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重难点
    四、研究方法
一、建国之初北京市文化馆的建立和发展状况
    (一)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市群众文化和社会教育状况
    (二)北京市成建制接收改造文化馆及建立新馆站
    (三)北京市文化馆各项工作的展开
    (四)北京市文化馆创建初期的成效
二、1953年至1955年北京市文化馆的整顿
    (一)北京市文化馆整顿的缘起
    (二)北京市文化馆整顿的措施
三、对建国初期北京市文化馆工作的若干思考
    (一)建国初期北京市文化馆的历史作用
    (二)建国初期北京市文化馆工作对当下群众文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用先进文化引领群众性文化活动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先进文化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概述
    2.1 先进文化的内涵、特征及价值
        2.1.1 先进文化的内涵
        2.1.2 先进文化的特征
        2.1.3 先进文化的价值
    2.2 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内涵、特征与类型
        2.2.1 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内涵
        2.2.2 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特征
        2.2.3 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类型
    2.3 先进文化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关系
3.当今社会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现状——以合肥为例
    3.1 当今社会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基本情况
        3.1.1 群众性文化活动服务建设初具规模
        3.1.2 群众性文化活动形式多样
    3.2 当今社会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存在的问题
        3.2.1 群众性文化活动与本土特色相结合的创新性不足
        3.2.2 群众性文化活动重量不重质
        3.2.3 群众性文化活动存在“三俗”化倾向
        3.2.4 部分群众性文化活动过于追求经济效益
4.先进文化引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1 先进文化引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必要性
        4.1.1 转型期群众性文化活动多元化的必然要求
        4.1.2 满足群众性文化活动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4.1.3 推动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4.1.4 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4.2 先进文化引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可行性
        4.2.1 先进文化为引领群众性文化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4.2.2 先进文化能在引领文化建设中来抵御国内外腐朽思想的影响
        4.2.3 先进文化在引领文化建设中能够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5.先进文化引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原则和对策
    5.1 先进文化引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原则
        5.1.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5.1.2 坚持群众性原则
        5.1.3 坚持继承和创新的原则
        5.1.4 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原则
    5.2 先进文化引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的对策
        5.2.1 政府等相关部门加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基础建设
        5.2.2 社会各界创新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5.2.3 广大文化工作者指导开展品牌群众性文化活动
        5.2.4 文化监管部门推进健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氛围的形成
        5.2.5 强化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方的责任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红旗周报》与中共“群众化”工作方式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旗周报》与“群众化”工作方式原则的确立
二、《红旗周报》与群众化工作方式的内容
三、《红旗周报》与“群众化”工作方式思想的意义

(6)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定义
二、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意义
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策略
    (一)坚持群众化、地域化、长效性的建设理念
    (二)制定长期建设的发展规划
    (三)扩展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渠道
    (四)构建科学化的文化活动品牌
四、结语

(7)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一性
    (二)政策法规缺乏刚性支撑系统
    (三)融资通道不畅,基础设施落后
    (四)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匮乏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健全运行机制,实现体系建设均等化
    (二)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地域差距
    (三)扩展融资渠道,保证资金支撑
    (四)创新人才机制,实现资源整合
    (五)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文化馆建设
三、结语

(9)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管理人才价值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分析
    1. 精神放松功能
    2. 促进社会和谐和团结基部
    3. 文化象征的功能
二、管理人才的价值分析
    1. 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发展
    2. 积极的促进主导文化价值观的宣传
三、结语

(10)三门峡中心城区商业游憩区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
        1.1.2 城市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范围界定
2、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游憩、休闲与旅游
        2.1.2CBD、RBD、TBD
        2.1.3 发展模式
        2.1.4 规划策略
    2.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2.1 相关理论基础
        2.2.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2.3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3 相关实践经验研究
        2.3.1 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
        2.3.2 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启示
    2.4 本章小结
3、三门峡中心城区商业游憩区发展现状审视
    3.1 发展历程
        3.1.1 三门峡中心城区发展历程
        3.1.2 商业、游憩空间发展历程
    3.2 发展现状审视
        3.2.1 资源基础
        3.2.2 发展类型
        3.2.3 发展阶段
        3.2.4 现状问题
    3.3 本章小结
4、三门峡中心城区商业游憩区的发展模式构建
    4.1 形成机制
        4.1.1 形成过程
        4.1.2 形成机制
    4.2 动力机制
        4.2.1 影响因子
        4.2.2 动力机制
    4.3 发展模式的构建
        4.3.1 空间布局模式
        4.3.2 开发运营模式
    4.4 本章小结
5、三门峡中心城区商业游憩区的规划策略及建议
    5.1SWOT分析
        5.1.1(Strength)优势
        5.1.2(Weakness)劣势
        5.1.3(Opportunity)机遇
        5.1.4(Threats)挑战
    5.2 规划原则
        5.2.1 以人为本 ,以城市为体
        5.2.2 以文化为灵魂 ,生态为底线
        5.2.3 以科技为支撑,政策为保障
    5.3 规划策略及建议
        5.3.1 空间组织的优化
        5.3.2 游憩产品多元化
        5.3.3 形象主题体验化
        5.3.4 管理运营智慧化
    5.4 本章小结
6、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攻读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三门峡湖滨广场周边游憩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四、论群众文化的群众化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刍议“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工作与基层群众文化的合理对接[J]. 梁卫忠. 大众文艺, 2019(14)
  • [2]竹笛叙事性协奏曲《兰花花》的艺术品析[D]. 刘子阳.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3]建国初期北京市文化馆的创建和整顿[D]. 李凌晨.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1)
  • [4]用先进文化引领群众性文化活动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D]. 马俊. 安徽农业大学, 2016(05)
  • [5]《红旗周报》与中共“群众化”工作方式思想研究[J]. 李伏清.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6(01)
  • [6]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思考[J]. 唐春艳. 长江丛刊, 2015(31)
  • [7]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张艳奎. 中国民族博览, 2015(11)
  • [8]充分发挥文化辅导员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引领作用[J]. 何向东. 大众文艺, 2015(15)
  • [9]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管理人才价值浅析[J]. 李金占.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10)
  • [10]三门峡中心城区商业游憩区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白晓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标签:;  ;  

论大众文化的大众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