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ML的敏捷制造资源集成方法研究

基于XML的敏捷制造资源集成方法研究

一、基于XML的敏捷制造资源集成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聚波[1](2013)在《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螺旋锥齿轮作为相交或相错轴传动的基础件,因其结构紧凑、承载能力高、传动平稳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矿山机械、航空航海等领域中。由于螺旋锥齿轮的齿面几何形状、加工制造技术和啮合安装条件相当复杂,其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很难保证。随着我国齿轮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其加工效率和质量是目前螺旋锥齿轮制造所面临的紧迫任务。网络化制造,作为一种制造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制造模式,能够有效实现制造过程中的资源共享和信息集成,以及制造信息的网络化管理,为螺旋锥齿轮的制造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结合螺旋锥齿轮制造的发展需求,从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出发,综合运用螺旋锥齿轮加工制造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知识借鉴与技术创新,按照“研究相关理论、突破关键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路线,全面、系统地探索和研究了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的关键技术问题,初步构建了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的理论体系,开发出了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原型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系统分析螺旋锥齿轮的齿面几何加工特性及其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模式,并结合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过程,提出了具体实施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工业以太网的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数控设备集成控制体系结构模型,通过开发螺旋锥齿轮数控设备集成控制系统,实现了对齿轮数控制造设备的网络化集成控制和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的网络构建。(2)针对螺旋锥齿轮网络化过程中的制造信息集成与共享问题,在分析制造信息集成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XML的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信息集成与共享策略,建立了制造信息的集成模型和实现机制,并通过制定制造信息集成标准协议规范,实现了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信息的统一描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Web服务的应用集成机制,实现了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应用系统的松耦合集成,为螺旋锥齿轮的网络化制造提供了信息描述与集成共享基础。(3)通过对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功能特性与业务模型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体系结构和功能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Web服务技术构建了集成平台的应用集成框架,并利用分层的思想,提出了一种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软件体系结构,进行了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软件开发和功能实现。(4)综合运用前文提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构建了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原型系统,详细阐述了原型系统的实施方案,分析了原型系统的应用集成模式;通过弧齿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网络化制造的集成应用试验、效果分析,以及原型系统的企业应用,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模式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有效提高了螺旋锥齿轮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韦韫[2](2011)在《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化协同制造是适应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先进制造模式,它强调企业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从而实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标。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的重组优化配置是实现网络化协同制造的关键技术,也是现代集成制造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服务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驱动下,制造业逐渐呈现出采用服务化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趋势,出现了面向服务的制造。由于面向服务技术能够很好的满足面向服务制造的需求,将面向服务技术引入网络化协同制造,构建支持全球资源共享和协作的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协同制造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系统体系结构以及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配置系统体系结构。在对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配置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面向服务架构和多Agent(代理)技术提出了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配置系统体系结构。在给出了该体系结构各层内容后,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模型和IDEFO模型,最后分析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2)研究了基于元模型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建模。在分析了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建模的需求的基础上,针对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的特点对资源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资源建模对面向服务平台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同制造资源元模型,包括基础数据元模型、业务过程元模型和应用扩展元模型三方面,并在元模型中引入了与情境相关的元类,实现了元数据级制造资源建模。然后,分析了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模型的建立过程及模型的集成和扩展。最后,基于XML对制造资源进行了描述。(3)研究了面向用户需求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发现与检索。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模糊聚类的多层次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发现与检索方法:首先提出了面向用户需求的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资源模糊聚类方法——根据用户需求实现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模糊聚类,并建立了面向用户需求的资源聚类框架。提出了以资源簇内聚合度、资源簇间分离度和用户满意度线性组合为资源聚类优化目标的资源聚类质量评价数学模型,并运用GA进行了优化,以应用实例证明了该聚类方法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类型的多层次分级检索方法,建立了面向用户需求的分布式多层次资源发现框架,框架分为自组织域层、聚类层和扩散层。最后,建立了相应的检索流程。(4)研究了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多目标重组优化调度。针对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调度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影响优化调度的四个主要因素,即生产作业时间、生产作业成本、生产加工质量和资源服务质量,提出了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多目标重组优化调度的数学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Pareto多目标免疫遗传算法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调度方法,该算法综合运用了小生境技术、群体排序技术和精英保留策略,并对遗传算子进行改进,自适应的调整交叉和变异算子,结合免疫算法的免疫选择淘汰了相似个体,保证了种群多样性,避免了早熟现象的发生。免疫记忆对近似最优解进行动态邻域搜索,提高了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5)研究了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评价体系。根据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的特点和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提出了较为完备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的评价体系模型。在分析了各指标含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理论和模糊集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评价方法实现了对各指标的评价。采用灰色关联系数作为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它不仅考虑了各指标自身的影响,也同时考虑了相关指标对其优属程度的影响,因而体现了方案的整体性。(6)建立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配置系统集成框架,并设计了系统的Agent结构和各Agent之间的通信机制。在上述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原型的开发,该系统已在某航天企业中得到初步应用,效果良好。

郑立斌[3](2011)在《联合式制造资源发现与集成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剧增,全球互联网提供的科技信息总量超过20TB,而且正在以每年高于25%的速度激增。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海量的制造资源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目前还存在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各种垃圾信息大量存在,用户获取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资源信息利用率依旧较低,资源需求者无法及时、准确的找到所需资源等问题。制造资源共享是网络化制造的目标之一,而制造资源的有效发布和发现是制造资源共享的基础。目前网络化制造系统中制造资源信息的描述缺乏相对高效的发现和集成模式。本研究在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网络制造资源智能集成理论与技术研究(A0702)”、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基于联合式的制造资源发现机制研究(CX09B 191Z)”等的资助下,探索了网络环境下制造资源高效发现和集成的原理,并对以下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在分析国内外网络化制造建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有模型的不足,结合目前网络制造资源建模的需求,提出了支持不确定网络环境下的制造资源元模型;分析了目前网络制造资源建模的几种网络语言,选择语义Web标记语言为建模语言,在建模的同时引入了本体技术和信息编码技术,最后给出了制造资源元资源的形式化描述实例。该模型有效地支持了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的需求。第二,分析了现有制造资源发现模型的不足,结合UDDI (Universal Description、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WSIL(Web Service Inspection Language)和制造资源模型,首次提出并构建不确定网络环境下制造资源UDDI-WSIL联合发现机制,目前尚未见UDDI-WSIL联合式制造资源发现机制的报道。给出了该模型的框架和工作原理,分析了该模型的特点;在这基础之上讨论了制造资源发现机制、领域本体、语义网服务标识语言、本体相似度算法和匹配算法等关键技术。第三,通过对制造资源的发现模型的分析,得到一个候选的制造资源集合,并对这个集合的制造资源进行评价与选择;分析了网络制造资源评价的需求,依据现有的制造资源评价原则,给出了相应的制造资源评价指标;在网络化制造环境中,针对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制造资源评价和选择问题,在建立制造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比较判断法和模糊理论提出了一种制造资源评价模型,该方法解决了评价指标较多时的权重处理问题,增强了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结合具体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第四,在联合式发现基础之上,分析了企业中各类人员对制造资源信息的不同需求,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有针对性的主动推送制造信息,可以大大提高制造资源获取的效率,节省用户的宝贵时间:提出了制造资源主动推送服务的服务框架,分析比较了文档文本表示方法,选择向量空间模型来表示文本,分析了文本特征词的获取方法,并对主题权重进行了算法修正,建立了制造资源需求用户兴趣模型和更新模型;归纳总结了各种主动推送方法,并采用邮件推送方式实现推送服务。第五,依据前面提出的相应理论和方法,给出了原型系统的总体目标和系统的主要模块,分析了开发环境和工具、数据库设计、发现模块、个性化实现等技术;通过原型系统的运行和分析,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该系统大大提高了制造资源发现的准确率,并且具有较好的个性化特点。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祁凯[4](2011)在《面向制造业ERP的企业建模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网络经济及知识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造业面临巨大的全球竞争压力。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当今激烈竞争中强有力的工具。许多制造业通过ERP的实施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ERP是制造业中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制造业中应用ERP系统,可以使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得以集成化管理,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传统的ERP对企业内外部动态多变的环境难以支持,因此制造业需要柔性的ERP来满足管理的敏捷性等需求。如何设计和实施柔性ERP系统是制造业和软件开发商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在研发ERP领域当中,在一定程度上使得ERP具有了柔性特征,但是这种柔性仍然存在局限性。主要原因是所开发的ERP系统没有真正的掌握企业的运行规律,导致系统在某些特定范围内可用,也就是说ERP系统没有实现真正的柔性。而企业建模理论的出现恰好可以解决对企业运行规律描述不准确的问题,同时它也是制造业改造及优化经营过程中的核心环节。目前存在多种企业建模方法体系与框架,对于企业诊断及模型仿真方面都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在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中也作了相应的研究,但是在制造业ERP系统的开发及实施方面研究甚少,且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对ERP全生命周期支持上存在不足,导致分析设计模型与系统实施模型脱节,无法实现模型与ERP系统之间的互动,从而不能真正的实现柔性ERP。因此,对面向制造业ERP的企业建模理论及方法的有效设计和应用,既能够支持重用制造业已有的知识,为决策者提供支持;同时又能够支持快速实施柔性ERP系统,为实现现实世界与软件世界的无缝连接及相互转换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面向制造业ERP的企业建模进行详细研究。本文对制造业的生产类型和先进制造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制造业ERP的特点以及对企业建模的需求。针对这些需求及现有建模框架的对比分析,结合CIM-OSA及集成化企业建模的优势,从视图维、生命周期维及通用层次维视角构建三维的面向制造业ERP的企业建模框架。此框架的建立是指导整个建模过程的依据和基础。对制造业现有组织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针对超竞争环境、业务流程重组环境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组织结构变革进行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组织单元、基本组织单元、人员、角色、虚拟团队及层次结构六个元素,针对不同的组织结构需求,结合柔性的组织建模方法,设计了柔性组织结构参考模型。针对制造业ERP对资源共享、资源重用及资源的快速搜索等需求,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以生产产品为核心,对制造资源进行分类研究。设计了资源池、资源型、资源实体及资源组合的资源描述方法,并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对制造资源进行建模,设计了基于XML的资源表达模型。针对制造业过程多层次复杂性的特点,基于CIM-OSA的思想对制造业过程进行分解,并结合面向对象Petri网的方法,对过程进行建模。在过程参考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与功能模型的转换规则,抽取出层次化的功能模型,并基于IDEF0设计了功能参考模型,同时分析了功能模型与信息模型的关联关系。建立面向制造业ERP的企业建模系统,提供对企业建模框架及建模过程的支持。通过建模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了四层网络体系结构及功能体系结构,并对建模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最后应用ASP.NET、XML语言和SQL Server 2005完成了系统的开发。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哈尔滨轴承厂作为企业建模的实证研究背景,分别对轴承厂的组织结构、资源分类、业务过程进行详细建模,映射出相应的功能模型及信息模型,为制造业ERP的快速实施奠定了基础,验证了面向制造业ERP的企业建模框架及其建模方法的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面向制造业ERP的企业建模研究为软件设计及开发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解决了目前企业建模框架对ERP系统开发及实施的整个生命周期支持不足的问题,对支持柔性ERP的快速开发及重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网络环境下制造业的组织结构变革、资源重用及业务流程重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为企业快速实施及应用先进制造管理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企业模型与系统模型相互转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周桂贤[5](2010)在《E-HUB模式制造资源管理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网络化制造的制造资源及产品市场的全球化,网络化制造系统的特征表现为结构上的快速重组、性能上的快速响应、过程中的并行性与制造资源的分布性。在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异构信息系统,使得企业之间系统难以实现互联,这已成为实现基于制造资源共享的网络化制造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在国家863计划项目“基于E-HUB模式的制造资源管理系统”(2006AA04Z130)的支持下,针对中国企业制造资源整合需求开展了以下研究: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异构系统集成的研究背景、应用现状,并对异构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形成网络化制造三种基本模式的市场背景,指出了企业异构系统集成的必要性;随后对异构系统集成的相关实现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研究支持开放标准的企业集成技术,支持异构系统之间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的实现。通过对E-HUB标准体系和SOA集成结构的研究,提出了面向服务的E-HUB模式主体结构模型,并详细介绍了该框架基本的工作原理。本文以实现网络化制造环境下企业之间制造资源管理的可用服务为主要目标,提出了基于E-HUB模式的制造资源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研究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支持开放标准(RosettaNet, XML, SOAP, WSDL, UDDI, SAML, EDI等)的制造资源管理系统,从而支持异构系统之间实现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本文的关键技术研究包括:面向协同的制造资源管理业务建模技术、异构系统接口技术及实现框架、共享制造资源的建模方法、共享制造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算法等。在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一套基于E-HUB模式制造资源管理的原型系统。研究成果将为实现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以及业务互动提供有效支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综述了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企业信息化发展及商务模式研究中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思路;(2)文献探讨了基于开放式电子商务标准和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平台建设,分析了RosettaNet标准以及E-HUB模式的集成策略。有效的重用和共享各分布异构系统的现有制造资源。(3)设计并实现了E-HUB系统模型,对基于E-HUB模式的共享资源模型、基于质量的制造资源服务选择、基于遗传算法的服务选择优化进行了研究。证明E-HUB模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4)设计并探讨了E-HUB模式制造资源管理系统的安全策略。对网络环境下企业数据交换安全技术和网络入侵检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5)研究了基于AHP的制造资源模糊评估方法,在对制造资源的约束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E-HUB模式供应链管理的数学模型、并改进了制造资源评价及优化算法。(6)将基于E-HUB模式的制造资源管理系统集成的设计研究结果应用于部分中小企业,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多异构信息系统集成提供更全面的参考。通过以上研究和开发,改进了传统制造资源优化算法,并提出了一些新的E-HUB系统结构模型,为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以及业务互动提供有效支撑,也为相关领域的资源共享和服务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王正成[6](2009)在《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企业间制造资源的有效集成和优化配置,从而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集成广域优势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对于制造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国家863课题对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主要包括集成平台的体系结构与运行模式、资源建模与封装技术、资源检索与匹配技术、资源评价与服务链构建技术和集成平台系统开发等。在第一章,回顾了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发展,阐明了网络化制造产生的原因。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网络化制造资源管理中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阐述了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方向,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的结构。为更加深入分析和描述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的本质特征。第二章首先对网络化制造资源特点和集成平台的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J2EE/WebService的平台体系结构与功能模型。在运行方法方面提出了基于资源服务提供商的平台运作模式与机制,在安全方面提出了基于任务和角色的平台访问控制模型。为了解决网络化制造资源无歧义统一描述和即插即用问题,第三章首先对网络化制造资源建模进行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资源分类、资源逻辑层次和形式化定义等角度对制造资源进行完整全面的描述。在资源对象层提出了基于UML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总体模型;在资源对象语义层提出了基于OWL的网络化制造资源语义模型;在资源对象数据层提出了基于XML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数据模型。针对集成平台对资源服务即插即用性要求,研究了资源封装技术,提出了基于WSFR的资源封装方案。为了解决快速有效地检索出满足制造任务的QoS约束和需求的资源服务问题,第四章首先对制造任务模型、约束定义和制造任务的分解策略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综合语义的候选资源服务检索与匹配算法,该算法综合了类型匹配、语义匹配、输入输出参数匹配和QoS约束匹配等信息,实现了多角度多层次基于语义的资源服务检索目标。为解决多目标约束的网络化制造资源选择评价和服务链的构建问题,第五章提出了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选择评价指标与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评价算法,研究了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的选择与实现过程,提出了基于网络拍卖的制造任务分配流程与机制。研究了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链的构建算法,并分别给出了基于时间、成本和时间成本综合的资源服务链构建算例。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开发了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系统。该系统初步实现了资源管理、任务管理、资源发现、资源评价、资源链构建、平台管理、商务中心和站点导航等子系统,从而验证了论文中所构建理论的有效性。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留洋[7](2008)在《基于Web服务的敏捷动态联盟信息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虚拟敏捷制造企业是应敏捷制造思想而产生的新型企业组织结构和运营方式,它又被称为“动态联盟”。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敏捷动态联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意义,及Web服务的体系结构及技术。依据敏捷动态联盟的特性、组建原则及过程,总结出动态联盟的体系结构。在工作流动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合同竞标模式,设计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动态联盟结构模型。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合作伙伴选择多层次的综合评判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设计实现了网络化动态联盟企业快速实现合作伙伴的优化选择的招投标系统。系统采用XKMS和PKI技术解决Web服务的安全问题,并运用Web服务构建电子政务平台的思想,在借助Web服务技术解决了异构信息系统之间集成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构建动态联盟信息平台过程中的若干技术问题。最后在上述思想和技术的指导下,开发了敏捷动态联盟信息中心的实际系统,实现了系统模型与实际应用有机的结合。

周超[8](2008)在《基于SOA的敏捷制造系统集成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有敏捷制造系统缺少灵活性,难以快速适应机械产品制造模式的变化及系统重构。本文笔者分析了面向服务架构(SOA)的特点后,提出了面向服务架构的敏捷制造系统集成框架,以实现不同制造模式的集成和系统的快速重构。

王桂从[9](2008)在《面向订单装配的机械产品柔性生产计划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大规模定制的目的是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提供给客户个性化的定制产品,它逐渐成为21世纪主流的生产方式。本文在探讨了实现大规模定制相关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大规模定制模式下,面向生产过程的产品族扩展信息模型、柔性供应链组织结构、供应商选择与采购计划分配以及柔性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敏捷性是大规模定制的外在特征,柔性是实现其敏捷性的内在驱动力,本文从产品、制造、生产运作、组织、人员、信息系统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提高企业柔性的主要策略。在对精益供应链与敏捷供应链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的概念。针对大规模定制供应链这一新的组织形式,构建了面向订单的供应链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并介绍了其主要功能框架和体系结构框架。针对大规模定制下产品信息的特点,提出了产品族扩展信息模型的概念,它由产品族结构模型和产品信息模型两部分构成。在通用物料清单(GenericBill of Materials,GBOM)的基础上,建立了产品族结构模型。将产品信息从传统的设计领域扩展到采购、计划、制造、库存、销售等阶段,建立了产品六域信息模型。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产品族扩展信息模型进行建模,抽象出实体对象类、对象管理类、对象集合类三大对象类,描述了产品信息模型中各对象类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产品族扩展信息的数据库模型,将产品族扩展信息模型从逻辑模型映射为物理模型。研究了客户订单物料清单(Order Billof Materials,OBOM)的实现及管理方法,建立了基于约束满足问题的产品优化配置模型及配置算法,提高了产品配置的效率。建立了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的产品信息集成规范和产品族配置信息集成规范,为分布在异地的不同制造商、经销商、供应商等提供了一个产品族信息集成的标准。分析了大规模定制下采购管理的特征,并指出了多源供应策略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行性。针对多源供应的两种实现方式,以平均采购成本最低为目标,考虑需求约束、能力约束、质量约束,分别建立了多源供应下的供应商选择和采购计划优化分配集成模型。针对多源同时供货模型,设计了基于分支定界算法的综合求解算法。对单源供应以及两种多源供应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将大规模定制下的供应商分为关键供应商和通用供应商两类,并针对通用供应商,建立了多源供应下的供应链双层构建过程模型,提高了供应链组织结构柔性和采购计划柔性,降低了采购成本。分析了大规模定制下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征,将供应链生产计划分为战略层、战术层与操作层,建立了大规模定制下供应链层次化、柔性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型。针对通用件生产计划建立了实现柔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的计划控制策略;针对订单排程计划建立了实时动态滚动控制机制,提高了订单计划的柔性。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了订单信息模型和订单生命周期模型,并给出了订单类对象的状态图。针对多订单、多产品、多制造资源的订单优化排程问题,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了基于精英选择和个体迁移的多目标遗传算法,实例验证表明算法具有高效率和有效性。采用组件式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面向订单的供应链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将系统的构成组件分为界面型组件、业务逻辑组件以及数据维护组件三类。组件式系统能够根据企业需求的变化实现快速重构,提高了信息系统的柔性。以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为应用对象,分别介绍了产品族信息管理、面向配置的订单管理与订单计划管理、多源供应下的采购计划管理、面向订单的成品库存管理与零部件库存管理等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以及应用情况,验证了本文理论的有效性。

苏金泷[10](2008)在《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敏捷企业的集成基础结构(Integrated Infrastructure for Agile Enterprise,ⅡAE)是敏捷制造企业(Agi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AME)、敏捷供应链(AgileSupply Chain,ASC)等企业运营新概念得以施展运用的平台。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建设,改变了原有思路,将企业的信息化、敏捷化改革从外部做起,制定统一的平台运行标准,通过订单和利益的驱动,使企业加入后主动转变为敏捷企业,遵循平台的运行接入和输出标准进行改革。集成基础结构为敏捷企业提供有偿服务,帮助企业在生产、销售、决策、财务、人事、仓储等多方面进行标准化、高效化、信息化管理,引进行业先进管理模式,提供订单合作、销售合作、原料供应合作、售后服务合作、仓储运输合作、资金合作和市场分析决策等服务。平台的成员企业便可以更加专注于自身所擅长的方面,而将其它工作留给更加专业化的企业,形成拥有动态成员的敏捷供应链。在集成基础结构中,参与平台的成员企业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商业活动,构建动态的敏捷供应链,敏捷供应链内部成员按照一定规则进行谈判磋商,共同完成来自外部市场的生产、销售任务,这是一个合作博弈过程。集成基础结构的建设中,结构及其模型的设计、供应链管理策略、敏捷化制造技术、通信、信息处理等均是亟待研究的关键问题。针对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建设中遇到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及其模型、集成基础结构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集成基础结构的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技术、集成基础结构中的通信策略、集成基础结构中的图像信息处理,它们分别对应了敏捷关键使能技术中的敏捷模块构建、敏捷管理技术、敏捷制造技术、敏捷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图像信息处理)。本文对这些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为:1.在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及其模型部分主要研究了集成基础结构的模块设计、建模方法,探讨了集成基础结构结构模型,过程模型,数据访问模型等;提出了基于XML的MVC模型优化程序设计和算法,该方法与传统的J2EE程序设计方案相比具有逻辑分离、维护方便、工作稳定、数据访问便捷等多方面的优点;在理论上为MVC模块结构、功能、执行方式赋予了新的解释,在模型实现上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为数据访问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实用思路。2.在集成基础结构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方面,主要研究了敏捷制造生产规划和供应链管理算法,提出了基于上下游生产需求的生产规划算法、基于资金稳定性的NP完备性问题及算法、基于博弈论的两级供应链供销博弈均衡点算法。为敏捷供应链中企业的合作、利益分配、利益最大化提供一种有效的博弈算法,有效提高了个体效益和敏捷供应链决策效率。3.在集成基础结构的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技术部分,主要分析了面向敏捷化制造体系的整体结构、设计特点和技术支持,提出了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使生产企业各部门跨越传统的功能部门的边界,通过以资源为核心一系列集成管理,将业务活动集成起来,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敏捷化网络制造模块结构设计、制造流程与控制逻辑设计,将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系统设计应用于制衣行业,并取得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为生产企业的敏捷化改造提供一个新的思路。4.在集成基础结构中的通信策略方面,主要研究了智能通信中的拥塞控制策略,并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的可变压缩率拥塞控制算法,通过拥塞预测,实现进行可控的分优先级的有损的图像传输策略,即在必要时丢弃部分信息以保证信道通畅。仿真结果表明,在当前GPRS网络可用的缓冲区范围内其信元丢失率足够小,优越于传统静态拥塞控制的效果。为基于GPRS的多媒体无线数据通信拥塞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5.在集成基础结构中的多媒体信息处理中,图像数据融合方面,提出基于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的定义融合算法中权值,以信噪比设计能量函数的图像融合算法,仿真实验和实际应用表明,应用该算法融合结果不论从视觉效果上还是从信噪比上都明显优于加权平均法等传统融合算法;图像去噪方面,提出基于FuzzyHN的极点配置自校正图像去噪算法,利用模糊Hopfield神经网络进行自校极点配置、用一阶Taylor逼近神经元输出作为参数估计,并将该滤波器设计方法应用于图像去噪,仿真数据显示,该算法显着优于中值滤波器和均值滤波器,在图像处理、滤波器设计极点配置和模糊神经网络之间找到了新的结合点。

二、基于XML的敏捷制造资源集成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XML的敏捷制造资源集成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螺旋锥齿轮制造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1 啮合理论与设计技术
        1.2.2 加工机床与加工技术
        1.2.3 齿面偏差检测与修正技术
        1.2.4 传动误差与振噪检测技术
    1.3 网络化制造及其在螺旋锥齿轮制造中的应用现状
        1.3.1 网络化制造概述
        1.3.2 网络化制造研究现状
        1.3.3 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及其数控设备网络化构建
    2.1 螺旋锥齿轮的齿面及其成形工艺特点
        2.1.1 齿面特点及分析
        2.1.2 齿面成形方法
        2.1.3 切齿工艺特点
    2.2 螺旋锥齿轮的制造过程
        2.2.1 齿面几何参数化设计
        2.2.2 螺旋锥齿轮的切齿加工
        2.2.3 实际齿面检测与修正
        2.2.4 动态啮合性能检测
    2.3 螺旋锥齿轮的网络化制造模式
        2.3.1 传统制造模式及分析
        2.3.2 网络化制造模式的提出
        2.3.3 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过程
        2.3.4 实施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的关键技术
    2.4 螺旋锥齿轮数控制造设备的网络化构建
        2.4.1 数控设备的通信性能分析
        2.4.2 数控设备网络化集成控制体系结构
        2.4.3 数控设备的网络化集成控制策略
        2.4.4 数控设备集成控制系统开发
        2.4.5 数控设备的网络集成控制及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螺旋锥齿轮制造信息的网络化集成与共享
    3.1 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信息的集成特性分析
        3.1.1 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信息流程
        3.1.2 制造信息的异构性分析
        3.1.3 制造信息集成共享的逻辑层次描述
    3.2 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信息的集成与共享机制
        3.2.1 XML技术体系
        3.2.2 基于XML的制造信息集成模型
        3.2.3 基于XML制造信息集成共享的实现机制
    3.3 网络化制造信息的集成基础
        3.3.1 STEP与XML的映射转换
        3.3.2 STEP标准产品数据的XML描述及转换实现
        3.3.3 XML与数据库的映射转换
        3.3.4 XML与数据库的转换实现
    3.4 信息集成标准协议规范的制定
        3.4.1 XML Schema的设计及建模
        3.4.2 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信息的数据流分析
        3.4.3 信息集成标准协议规范的设计实现
        3.4.4 基于XML的制造信息SOAP传输
        3.4.5 XML信息的数据解析与处理
    3.5 基于Web服务的应用集成
        3.5.1 Web服务技术体系
        3.5.2 基于Web服务的应用集成模型
        3.5.3 Web服务的构建与发布
        3.5.4 Web服务的调用运行机制
        3.5.5 信息集成实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构建
    4.1 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特性分析
        4.1.1 集成平台的功能特性分析
        4.1.2 集成平台的业务模型
    4.2 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框架体系
        4.2.1 集成平台的体系结构
        4.2.2 集成平台的功能结构模型
        4.2.3 构建集成平台的关键技术
    4.3 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软件设计
        4.3.1 平台的应用集成框架
        4.3.2 平台的软件体系结构
        4.3.3 业务逻辑功能的Web服务封装设计
        4.3.4 平台的系统功能实现
    4.4 基于集成平台的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过程集成
        4.4.1 制造过程的信息集成框架
        4.4.2 制造过程的信息集成实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螺旋锥齿轮网络化集成制造应用试验
    5.1 原型系统方案设计
        5.1.1 开发平台与运行环境
        5.1.2 网络支撑体系
        5.1.3 原型系统的应用集成模式
    5.2 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应用试验
        5.2.1 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整体过程
        5.2.2 弧齿锥齿轮网络化制造应用试验
        5.2.3 准双曲面齿轮网络化制造应用试验
    5.3 原型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5.3.1 弧齿锥齿轮制造过程分析
        5.3.2 准双曲面齿轮制造过程分析
        5.3.3 原型系统总体性能
    5.4 原型系统企业应用实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

(2)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1.3 研究背景
        1.3.1 网络化协同制造
        1.3.2 协同制造环境下的制造资源重组优化
        1.3.3 面向服务架构下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配置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研究
        1.4.2 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技术研究
        1.4.3 资源建模研究
        1.4.4 资源发现技术研究
        1.4.5 资源重组优化技术研究
        1.4.6 资源重组评价体系研究
    1.5 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尚存问题及本文主要内容
    1.6 本文章节安排
2 面向服务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系统体系结构
    2.1 引言
    2.2 系统需求
    2.3 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快速重组优化系统对面向服务架构的需求
    2.4 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系统体系结构
        2.4.1 系统体系结构
        2.4.2 系统功能结构
        2.4.3 系统体系结构特征
        2.4.4 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系统应用流程
    2.5 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配置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元模型的网络化协同制造制造资源建模研究
    3.1 引言
    3.2 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建模需求
        3.2.1 网络协同环境下制造资源的特点
        3.2.2 网络协同环境下制造资源建模的特点
        3.2.3 网络协同制造资源建模对面向服务平台的需求
    3.3 网络化协同环境下制造资源的分类
    3.4 基于元模型的协同制造资源建模
        3.4.1 基础数据元模型
        3.4.2 元概念
        3.4.3 元属性
        3.4.4 业务过程元模型
        3.4.5 应用扩展元模型
    3.5 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模型的建立
        3.5.1 元模型的扩展机制
        3.5.2 基于元模型的制造资源模型框架
        3.5.3 制造资源模型建立过程
        3.5.4 模型的集成及扩展
    3.6 基于XML的制造资源描述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模糊聚类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发现与检索
    4.1 引言
    4.2 基于制造资源聚类发现的基本思想的提出
    4.3 基本术语定义
    4.4 面向用户需求的资源聚类方法
        4.4.1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资源模糊聚类
        4.4.2 面向用户需求的资源聚类框架
        4.4.3 资源聚类质量评价模型
        4.4.4 资源聚类实例分析
    4.5 基于模糊聚类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发现
        4.5.1 资源发现框架
        4.5.2 资源检索流程
        4.5.3 候选资源集合的确定
        4.5.4 算法性能分析与比较
    4.6 本章小结
5 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多目标重组优化调度研究
    5.1 引言
    5.2 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多目标重组优化调度数学模型
        5.2.1 目标函数
        5.2.2 约束条件
        5.2.3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Pareto最优集
    5.3 多目标免疫遗传算法
        5.3.1 编码
        5.3.2 解码
        5.3.3 免疫遗传算子
        5.3.4 小生境技术
        5.3.5 群体分级方法
        5.3.6 免疫记忆和精英保留策略
        5.3.7 算法基本流程
    5.4 实例仿真
    5.5 本章小结
6 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评价体系研究
    6.1 引言
    6.2 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评价指标体系
        6.2.1 评价指标体系
        6.2.2 各评价指标的分析
    6.3 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的评价体系模型
        6.3.1 指标的规范化处理
        6.3.2 评价指标的隶属度
        6.3.3 定量指标值的灰色模糊隶属度
        6.3.4 定性指标的隶属度
        6.3.5 基于信息熵的指标权重
    6.4 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模糊综合评价
        6.4.1 决策准则的确定
        6.4.2 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模糊优选评价过程
    6.5 实例应用
    6.6 本章小结
7 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系统的开发
    7.1 引言
    7.2 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系统的开发
        7.2.1 基于SOA和多Agent的系统集成框架
        7.2.2 系统Agent的结构模型
        7.2.3 系统Agent之间的通信机制
    7.3 原型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7.3.1 系统登录界面
        7.3.2 制造资源分类管理
        7.3.3 制造信息管理
        7.3.4 任务管理
        7.3.5 资源检索
        7.3.6 资源重组优化
        7.3.7 资源重组评价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3)联合式制造资源发现与集成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网络化制造理论与方法研究
        1.2.2 网络化制造资源建模技术研究
        1.2.3 网络化制造资源发现模型的研究
        1.2.4 网络化制造资源评价与选择的研究
        1.2.5 网络化制造资源个性化推送服务的研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支持不确定网络环境下的制造资源建模方法研究
    2.1 支持不确定网络环境下的的制造资源元模型
        2.1.1 制造资源建模需求分析
        2.1.2 制造资源的元模型
    2.2 网络制造资源建模语言的探讨
        2.2.1 HTML简介
        2.2.2 XML简介
        2.2.3 语义Web标记语言
    2.3 基于特征、本体、编码技术的元模型
        2.3.1 本体理论及构造技术
        2.3.2 信息编码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联合式网络制造资源发现机制的研究
    3.1 网络化制造资源联合式发现框架
        3.1.1 制造资源联合式发现的工作原理
        3.1.2 体系结构
        3.1.3 联合式制造资源发现框架
        3.1.4 联合式制造资源发现框架的特点
    3.2 联合式发现框架的关键技术
        3.2.1 Web服务发现机制
        3.2.2 WSIL服务发现检查语言
        3.2.3 联合式发现机制
        3.2.4 领域本体
        3.2.5 语义网络标识语言
        3.2.6 基于语义Web服务的制造资源发现原理的研究
        3.2.7 本体相似度算法
        3.2.8 发现匹配算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造资源的评价研究
    4.1 制造资源评价的需求分析
    4.2 资源评价指标分析
        4.2.1 制造资源指标选择原则
        4.2.2 模糊评价矩阵
        4.2.3 制造资源评价体系模型
    4.3 制造资源评价组合权重的确定
        4.3.1 参照比较法确定权重
        4.3.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4.4 模糊数学在制造资源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4.5 基于组合权重的制造资源评价实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制造资源个性化推送服务研究
    5.1 制造资源信息主动推送需求分析
    5.2 制造资源信息个性化推送的服务体系结构
    5.3 制造资源个性化推送服务的实现
        5.3.1 用户兴趣模型表示方法的选择
        5.3.2 基于本体向量空间模型的的文本表示方法
        5.3.3 向量空间的模型
        5.3.4 用户兴趣模型及其更新
        5.3.5 信息推送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原型系统的验证及分析
    6.1 系统目标和体系结构
        6.1.1 系统总体目标
        6.1.2 系统体系结构
    6.2 系统模块的实现
        6.2.1 开发环境及工具的分析
        6.2.2 数据库的设计与访问
        6.2.3 制造资源相关模块的实现
    6.3 原型系统的运行分析
        6.3.1 原型系统的运行
        6.3.2 原型系统的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4)面向制造业ERP的企业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评述
        1.3.2 制造业ERP 研究现状及评述
        1.3.3 企业建模研究现状及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面向制造业ERP 的企业建模体系设计
    2.1 制造业ERP 分析
        2.1.1 制造业生产类型分析
        2.1.2 制造业生产模式分析
        2.1.3 制造业ERP 特点分析
    2.2 企业建模的必要性
    2.3 面向制造业ERP 建模体系的构建
        2.3.1 视图维设计
        2.3.2 生命周期维设计
        2.3.3 通用层次维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制造业ERP 的组织建模
    3.1 制造业组织结构对比分析
    3.2 动态环境下的组织结构变革
        3.2.1 超竞争环境下的组织结构分析
        3.2.2 业务流程重组环境下组织结构分析
        3.2.3 信息时代环境下的组织结构分析
    3.3 柔性组织建模
        3.3.1 建立组织参考模型
        3.3.2 面向对象的组织元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制造业ERP 的资源建模
    4.1 制造资源分类
    4.2 制造资源建模需求分析
    4.3 面向对象的制造资源建模
        4.3.1 面向对象的制造资源分类
        4.3.2 基于XML 的制造资源表达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制造业ERP 的过程建模
    5.1 制造业过程分析
    5.2 Petri 网优势分析
    5.3 基于面向对象Pertri 网的过程建模
        5.3.1 基于CIMOSA 的业务过程分解
        5.3.2 业务过程建模
        5.3.3 过程模型与其他视图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制造业ERP 的功能建模
    6.1 功能需求分析
    6.2 基于IDEF0 的功能建模
        6.2.1 过程模型与功能模型的映射
        6.2.2 功能参考模型
    6.3 基于IDEF1x 的信息建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面向制造业ERP 的企业建模系统实现
    7.1 需求分析
    7.2 体系结构设计
        7.2.1 系统网络体系结构设计
        7.2.2 系统功能体系结构设计
    7.3 功能设计
    7.4 系统实现
        7.4.1 运行环境设计
        7.4.2 功能实现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实证研究
    8.1 项目背景
    8.2 组织及资源建模
        8.2.1 组织建模
        8.2.2 资源建模
    8.3 过程建模
    8.4 功能及信息建模
        8.4.1 基于xUML 的生产计划PIM
        8.4.2 PIM 到PSM 的映射
    8.5 效果分析
    8.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E-HUB模式制造资源管理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E-HUB模式及效益体系
    2.1 网络化制造系统发展模式的演变
        2.1.1 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模式
        2.1.2 企业信息化的模式发展过程
    2.2 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发展策略
    2.3 企业商业模式的演变
        2.3.1 商业模式的概念
        2.3.2 中小企业的商业模式
    2.4 E-HUB模式的应用效益分析
        2.4.1 企业E-HUB应用效益
        2.4.2 E-HUB模式对社会发展的促进
    2.5 企业总体应用集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E-HUB模式的应用标准及集成策略分析
    3.1 E-HUB应用实施的标准体系
        3.1.1 新一代WEB标准化发展趋势
        3.1.2 系统接口方式
        3.1.3 UDDI服务实施的体系架构
    3.2 RosettaNet标准
    3.3 E-HUB模式的集成策略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E-HUB系统模型结构分析
    4.1 E-HUB系统的总体功能架构研究
    4.2 基于E-HUB平台的共享资源模型
    4.3 E-HUB平台的评价指标体系
    4.4 基于遗传算法的服务选择优化研究
    4.5 应用实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E-HUB系统安全策略
    5.1 E-HUB平台安全策略体系
    5.2 面向E-HUB平台的数字签名算法
    5.3 E-HUB模式的数字签名安全建模
    5.4 E-HUB平台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E-HUB模式资源评价及优化算法
    6.1 基于AHP的制造资源模糊评估方法
        6.1.1 评价流程
        6.1.2 制造资源各因素权重计算方法
        6.1.3 基于AHP的制造资源指标模糊方法
    6.2 基于制造资源约束的供应链优化算法
        6.2.1 供应链管理的数学模型
    6.3 E-HUB平台自动协商技术
        6.3.1 协商业务模型设计
        6.3.2 协商模式设计
        6.3.3 模糊推理策略
        6.3.4 自动协商技术应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E-HUB系统集成的设计与实现
    7.1.基于E-HUB模式的网络制造系统的总体设计
    7.2 E-HUB平台系统架构及功能
        7.2.1 webMethods Fabric
        7.2.2 应用服务选择
        7.2.3 平台的系统架构
        7.2.4 实现的功能
    7.3 E-HUB平台开发环境
    7.4 E-HUB平台网络系统设计
        7.4.1 数据库设计
        7.4.2 基于中间件的数据源映射设计
        7.4.3 面向服务的E-HUB模式Web服务集成
    7.5 系统实现
        7.5.1 系统的部分界面
        7.5.2 基于数据库的信息系统集成实现
        7.5.3 基于Web服务接口的集成实现
    7.6 E-HUB服务平台的应用效果分析
    7.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外网络化制造总体研究现状
        1.3.2 网络化制造资源建模研究现状
        1.3.3 网络化制造资源检索技术研究现状
        1.3.4 网络化制造资源选择评价研究现状
        1.3.5 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体系结构研究现状
    1.4 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关键问题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2 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体系结构与运行模式
    2.1 网络化制造资源特点分析
    2.2 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特性分析
    2.3 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的构建
        2.3.1 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体系结构
        2.3.2 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应用功能模型
        2.3.3 制造资源功能单元可重构注册设计
    2.4 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运行方法
        2.4.1 平台运作模式与运行机制
        2.4.2 基于任务和角色的平台访问控制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网络化制造资源建模与封装研究
    3.1 概述
    3.2 网络化制造资源建模需求分析
    3.3 网络化制造资源描述
        3.3.1 网络化制造资源分类描述
        3.3.2 网络化制造资源逻辑层次描述
        3.3.3 网络化制造资源形式化描述
    3.4 网络化制造资源模型
        3.4.1 基于UML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总体模型
        3.4.2 基于OWL的网络化制造资源语义模型
        3.4.3 基于XML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数据模型
        3.4.4 几种资源描述模型间的关系
    3.5 基于WSFR的网络化制造资源封装
        3.5.1 WSRF概述
        3.5.2 封装实例
    3.6 本章小结
4 网络化制造资源检索与匹配技术研究
    4.1 概述
    4.2 网络化制造任务模型与分解策略
        4.2.1 网络化制造任务模型
        4.2.1.1 制造任务模型
        4.2.1.2 制造任务约束定义
        4.2.2 网络化制造任务分解策略
    4.3 基于语义的候选资源服务检索与匹配
        4.3.1 类型匹配
        4.3.2 文本语义匹配
        4.3.3 输入输出参数匹配
        4.3.4 QoS约束匹配
    4.4 本章小结
5 网络化制造资源评价与服务链构建技术
    5.1 引言
    5.2 网络化制造链构建过程
        5.2.1 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选择过程模型
        5.2.2 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选择实现过程
        5.2.2.1 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选择评价指标
        5.2.2.2 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评价算法
        5.2.2.3 基于拍卖的制造任务分配模型与流程
    5.3 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链构建
        5.3.1 概述
        5.3.2 目标函数
        5.3.3 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链构建算法
        5.3.3.1 基本蚁群算法
        5.3.3.2 基本蚁群算法的改进
        5.3.4 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链构建算例
        5.3.5 算例实现
        5.3.5.1 基于时间最短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链构建
        5.3.5.2 基于成本最低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链构建
        5.3.5.3 时间成本综合最优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链构建
    5.4 本章小结
6 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实现
    6.1 引言
    6.2 集成平台网络拓扑结构
    6.3 集成平台访问权限设计
        6.3.1 基于任务角色驱动用户动态访问权限生成策略
        6.3.2 基于防火墙技术的访问权限控制策略
    6.4 集成平台运行实例
        6.4.1 制造资源管理
        6.4.1.1 制造资源分类管理
        6.4.1.2 资源对象管理
        6.4.2 制造任务定义
        6.4.3 制造资源检索
        6.4.3.1 分类检索
        6.4.3.2 语义检索
        6.4.3.3 关键字检索
        6.3.4 制造资源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1、攻博期间发表(已录用)学术论文
    2. 攻博期间主持(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7)基于Web服务的敏捷动态联盟信息平台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及内容
        1.3.2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意义
        1.3.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Web服务技术和敏捷动态联盟的概述
    2.1 Web服务
    2.2 Web服务技术概述
        2.2.1 Web服务组件化
        2.2.2 Web服务体系结构
        2.2.3 Web服务主要技术要素
        2.2.4 Web服务发现
    2.3 动态Web服务组合
        2.3.1 动态Web服务组合的困难
        2.3.2 动态服务发现
    2.4 动态联盟的概念和特性
        2.4.1 动态联盟的概念
        2.4.2 敏捷动态联盟的特性
    2.5 敏捷动态联盟的组建
        2.5.1 动态联盟的组建原则
        2.5.2 敏捷动态联盟的组建形式
        2.5.3 动态联盟的组建过程
    2.6 动态联盟系统体系结构
        2.6.1 动态联盟模型
        2.6.2 敏捷动态联盟的体系结构
3 基于Web服务的敏捷动态联盟的设计
    3.1 工作流管理系统
        3.1.1 工作流的基本概念
        3.1.2 工作流动态性分析
        3.1.3 典型模型框架
    3.2 基于Web服务组合的动态联盟模型
    3.3 基于动态服务组合的动态联盟构建
        3.3.1 基于服务执行计划的动态联盟目标确立
        3.3.2 基于动态服务发现的伙伴定位
        3.3.3 服务协商模式
    3.4 网络招投标系统设计
        3.4.1 系统的体系结构
        3.4.2 网络招投标系统的关键技术
        3.4.3 应用举例
4 敏捷动态联盟信息平台的研究
    4.1 动态联盟信息平台的概述
    4.2 平台的体系结构
    4.3 构建动态联盟信息平台过程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4.3.1 实现Web服务的开发平台
        4.3.2 .NET技术简介
        4.3.3 构建安全敏捷动态联盟Web服务
        4.3.4 联盟中心信息平台的访问控制策略
    4.4 动态联盟信息平台实现关键技术
        4.4.1 数据库访问技术
        4.4.2 数据访问策略
        4.4.3 分页显示技术
        4.4.4 数据检索技术
        4.4.5 文件上传、下载和访问技术
        4.4.6 CSS技术
5 中小企业联盟信息平台的实现
    5.1 系统背景分析
    5.2 系统功能设计
        5.2.1 会员资格管理功能
        5.2.2 信息服务功能
        5.2.3 中小企业联盟的创建
        5.2.4 后台管理和维护
    5.3 数据库设计
        5.3.1 数据库需求分析
        5.3.2 概念结构设计
        5.3.3 逻辑设计
        5.3.4 部分数据表定义
        5.3.5 数据库表关系图
    5.4 联盟信息平台的开发平台、运行环境
    5.5 本系统的特色
    5.6 动态联盟中心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6 总结与展望
    6.1 完成的工作与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基于SOA的敏捷制造系统集成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SOA架构思想与XML Web Services技术
    1. SOA架构思想
    2. XML Web Services技术
二、基于SOA的敏捷制造系统集成框架
三、基于SOA的敏捷制造系统关键技术
    1. 异构制造资源、信息集成技术
    2. 遗留系统的集成技术
    3. 系统重构技术
四、应用实例
五、结束语

(9)面向订单装配的机械产品柔性生产计划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实现大规模定制的关键技术
        1.2.2 产品信息模型的研究现状
        1.2.3 信息共享与集成研究现状
        1.2.4 多源供应下的采购控制研究现状
        1.2.5 生产计划与控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系统总体模型
    2.1 提高大规模定制敏捷性的策略
    2.2 大规模定制下的供应链管理
    2.3 系统总体设计
        2.3.1 系统体系结构
        2.3.2 系统物理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品族扩展信息模型研究
    3.1 产品信息模型需求分析
    3.2 产品族扩展信息模型的建立
        3.2.1 基于GBOM的产品族结构模型
        3.2.2 产品族扩展信息模型
        3.2.3 客户订单BOM管理
    3.3 产品族扩展信息模型对象构建
        3.3.1 实体对象类
        3.3.2 对象集合类
        3.3.3 对象管理类
    3.4 数据库设计
    3.5 产品族扩展信息集成规范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源供应下的柔性采购计划优化分配技术研究
    4.1 大规模定制下的多源采购策略
    4.2 多源供应下的供应商选择及采购计划分配
        4.2.1 多源供应的实现方式
        4.2.2 同时供货下的供应商选择和采购计划分配模型
        4.2.3 交替供货下的供应商选择和采购计划分配模型
        4.2.4 模型对比
        4.2.5 案例分析
    4.3 供应链双层构建过程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订单装配的柔性生产计划与控制技术研究
    5.1 面向订单装配的生产计划模型建立
        5.1.1 面向订单装配的生产计划需求分析
        5.1.2 面向订单装配的生产计划系统模型
        5.1.3 通用件生产计划的关键技术
        5.1.4 订单生产计划的关键技术
    5.2 订单生命周期模型的建立
        5.2.1 订单生命周期模型
        5.2.2 订单信息模型
    5.3 订单动态排程控制机制
        5.3.1 订单窗口划分
        5.3.2 订单选择原则
        5.3.3 滚动步长设定
        5.3.4 滚动机制建立
        5.3.5 订单优化排程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实现及应用验证
    6.1 现状分析
        6.1.1 大规模定制实施现状
        6.1.2 企业现状
    6.2 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6.2.1 五征集团总体业务流程
        6.2.2 产品族信息管理
        6.2.3 订单及订单计划管理
        6.2.4 零部件库存管理与订单库存管理
        6.2.5 多源供应下的采购计划管理
        6.2.6 访问控制管理
    6.3 系统集成案例分析
        6.3.1 集成需求分析
        6.3.2 集成方式选择
    6.4 系统实现方案
        6.4.1 系统开发平台
        6.4.2 基于组件开发技术的系统实现
    6.5 运行效益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摘要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成果
致谢
附录1 ProductSchema.xsd
附录2 ProductFamilySchema.xsd
附录3 应用证明
附录4 英文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1.1.1 引言
        1.1.2 关键概念和课题研究目的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来源
    1.2 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敏捷化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1.2.2 集成基础结构建设中的关键使能技术
    1.3 本文的工作与论文的结构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2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及其模型
    2.1 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概述
        2.1.1 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的基本构架
        2.1.2 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的建模需求
    2.2 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建模技术
        2.2.1 体系结构为中心的建模步骤
        2.2.2 面向对象的MAS建模思想
        2.2.3 集成基础结构基本建模工具
        2.2.4 集成基础结构中的建模
    2.3 集成基础结构数据访问模型
        2.3.1 集成基础结构数据存储结构建模分析
        2.3.2 集成基础结构中的MVC Model 2序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集成基础结构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策略
    3.1 集成基础结构内的MAS决策算法
        3.1.1 基于Nash均衡的随机对策
        3.1.2 群体相似度衡量
        3.1.3 MAS协同工作的任务分配
    3.2 集成基础结构内敏捷制造规划问题的探讨
        3.2.1 敏捷制造基于上下游需求的生产计划探讨
        3.2.2 敏捷制造基于资金稳定性的排产规划探讨
    3.3 集成基础结构内敏捷供应链博弈问题的探讨
        3.3.1 敏捷供应链中的合作博弈概念
        3.3.2 敏捷供应链中的供需博弈模型
        3.3.3 Nash均衡点的MAS求解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集成基础结构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
    4.1 集成基础结构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
        4.1.1 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系统的基本构造
        4.1.2 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系统的主要功能
        4.1.3 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系统的实现方式
        4.1.4 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系统的应用
    4.2 集成基础结构的敏捷化制造流程与控制逻辑
        4.2.1 敏捷企业的资源计划与流程
        4.2.2 敏捷企业的销售管理流程
        4.2.3 敏捷企业的采购管理流程
        4.2.4 敏捷企业的生产控制管理流程
    4.3 基于网络的敏捷化制造系统设计
        4.3.1 生产数据管理
        4.3.2 需求计划管理
        4.3.3 生产计划管理
        4.3.4 生产流程管理
        4.3.5 供应链管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集成基础结构中的通信策略
    5.1 多媒体数据通信及拥塞控制相关技术
        5.1.1 传统的拥塞控制与基本思路
        5.1.2 图像编码原理与基本思路
    5.2 压缩率可控的智能压缩算法
        5.2.1 小波分解与图像压缩
        5.2.2 模糊神经网络技术
        5.2.3 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算法
        5.2.4 基于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的矢量量化编码器
        5.2.5 小波分解与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矢量量化编码器的结合
    5.3 面向GPRS网络环境的智能拥塞控制
        5.3.1 数据通信中的拥塞控制分析
        5.3.2 GPRS无线网络拥塞产生的直接原因
        5.3.3 基于变压缩率算法的智能拥塞控制策略
        5.3.4 信元丢失率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集成基础结构中的图像信息处理
    6.1 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中的图像信息处理
    6.2 图像信息融合中的神经网络算法
        6.2.1 图像融合原理及应用
        6.2.1 图像信息融合的方法
        6.2.2 数据融合的映射模型
        6.2.3 应用CFNN的图像信息融合
    6.3 极点配置自校正滤波去噪算法
        6.3.1 图像噪声的来源及特点
        6.3.2 滤波器设计及统计滤波分析
        6.3.3 模糊Hopfield网络算法
        6.3.4 基于极点配制自校正的FuzzyHN自适应去噪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1. 学术论文
    2. 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四、基于XML的敏捷制造资源集成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螺旋锥齿轮网络化制造关键技术研究[D]. 李聚波. 江苏大学, 2013(08)
  • [2]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研究[D]. 韦韫. 南京理工大学, 2011(07)
  • [3]联合式制造资源发现与集成方法的研究[D]. 郑立斌. 江苏大学, 2011(06)
  • [4]面向制造业ERP的企业建模研究[D]. 祁凯.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1(04)
  • [5]E-HUB模式制造资源管理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研究[D]. 周桂贤. 西南交通大学, 2010(09)
  • [6]网络化制造资源集成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王正成. 浙江大学, 2009(10)
  • [7]基于Web服务的敏捷动态联盟信息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 王留洋.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2)
  • [8]基于SOA的敏捷制造系统集成框架研究[J]. 周超.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08(06)
  • [9]面向订单装配的机械产品柔性生产计划及控制技术研究[D]. 王桂从. 山东大学, 2008(01)
  • [10]敏捷企业集成基础结构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苏金泷. 上海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基于XML的敏捷制造资源集成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