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组织开展第二届年鉴编纂工作,推动修订迈向21世纪——在第二届广西地方志编纂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认真组织开展第二届年鉴编纂工作,推动修订迈向21世纪——在第二届广西地方志编纂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一、认真组织开展第二届修志工作 把修志事业推向21世纪——在广西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高宏[1](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郑燕红[2](2019)在《泉州市地方志文化资源共享服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方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盛世修志”的传统,促使国家开始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资源用于地方志工作。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第十六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专栏25“文化重大工程”第六项“中华典籍整理”明确提出“加强修史修志”。地方志机构作为“冷”部门,借助国家的有利政策,实施“热”作为,经过一系列措施共享地方志文化资源,为社会各界、机关党政中心工作服务。地方志机构自身与外部的问题日益凸显,通过阐述泉州市地方志共享文化服务的现状,分析泉州市地方志机构共享地方志文化资源过程中存在的数字化共享平台利用率低,地情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政策实施困难的问题,主要原因有共享服务欠缺多样化,部分编纂资料收集困难,机构体制不合理专职专业人员不足,经费短缺。通过学习借鉴上海地方志编纂地方志书籍、建设人才队伍、构建共享平台经验,寻求改善泉州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途径,扩大泉州地方志工作对外影响力,使泉州地方志文化为更多人所识,从而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地方志文化服务,甚至通过开展两岸共享史料、共修史志、族谱对接、学术研讨等活动,整合汇聚两岸方志资源,打造两岸文化交流新纽带,为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作出方志人的贡献。

罗菲[3](2019)在《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与建国之初同样被列为卫生工作重点的烈性传染病防治等工作不同,新法接生直至1985年才基本得到普及,时间跨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若干历史时期,其中原因也远非普遍接种疫苗那样简单。因此,研究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历史过程,勾勒新法接生推行的社会图景,探究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各种因素,剖析影响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即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方法:在掌握大量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对新中国推行新法接生直至基本普及的全过程加以系统考察,从而再现新法接生推行的基本历史面貌。与此同时,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新法接生的36年间政治、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变迁,采用医疗社会史与医疗经济学研究的分析工具,在综合考察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政治运动、经济水平、人力资源和传统生育观念是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新法接生率的起伏变化的命题。成果:通过分析推行新法接生的各个构成要素,诸如宣传动员、人力资源、推广方式、组织管理等,全面梳理新法接生推广的基本历史经验,客观再现新中国新法接生由推广到基本普及的历史。通过查阅、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史料,发现“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率存在虚高的成分,而“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时期农村产妇受到的医疗照顾也并不像前此论者所估计的那样少。“文革”时期许多中、高级妇幼保健人员或参加巡回医疗队,或被下放到农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地区新法接生的推广,他们培训的“在地化”初级医疗人员也为“文革”后期新法接生迅速推广并普及储备了人力资源。在构建新法接生推行历史图景的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史料,对旧产婆改造、妇幼保健员培训、助产教育等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结合社会制度变迁,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演变轨迹进行了梳理,并剖析了其中隐含的内在逻辑。在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传统中医业者以其技术水平、庞大数量和广泛分布,受到政府关注,并被组织到新法接生推行工作之中。文中还对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行特色作了分析,并结合政策环境,提出医疗资源配置在其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在收集与分析各地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数据的基础上,生动再现新法接生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波浪式走向,借助医疗社会学、人口学等多种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影响新法接生推行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推动力量与影响因素,提出导致这种起伏变化及新法接生推广历时36年才宣告基本普及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环境多变、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经济条件落后、传统生育观念影响等几个方面。结论:本文力求在再现新法接生普及历史面貌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新中国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主要成就及基本历史经验,并由此揭示出新法接生普及耗时长久的主要原因及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背后隐藏的内外制约因素。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行以来,保护妇婴健康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中心工作,采取了团结改造己有人员,培训新生力量,大力宣传新法接生,并在城乡和厂矿广泛建立新法接生组织和机构的一系列措以施,运用点面结合、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法,在全国展开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和产妇产褥热的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妇幼保健人员的艰苦努力,新法接生于1959年在城市基本普及,此后,推行新法接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新法接生推行的过程,伴随着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构成新中国新法接生推行的独特面貌。在新法接生宣传中,除了教育民众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外,重点在通过新旧对比,激发民众对新的人民政权的认同感。在接生员培训方面,既有接生技能内容的培训,也带有土地改革、合作化、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鲜明时代特色,其中也能看到传统中医或隐或显的影响。在执业资格管理上,1949-1957年间较严格地实施专业化与证照制度;限于农村地区的各方面条件,1958年提出卫生人员都要做新法接生工作的要求,1963年正式提出只要采用了消毒接生与消毒断脐的方法,即使是家属或亲邻等实施的接生操作一样算作新法接生,事实上弱化了对接生员执业资格的管理,并使新法接生的技术要求降到了最低。1978年后,在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着重推广了1963年以后的做法,从而提高了这种低技术含量的新法接生推行的速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的质量及新法接生率的稳定性。“文革”时期虽然妇幼保健机构大量撤销,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但由于前此“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以及“文革”时期包括妇产科专家在内的大批中、高级医疗卫生人员的下放,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优质资源下沉的效果,部分地区农村母婴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采取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法接生推行办法,加之农村经济逐步好转,医疗装备与专业人员基本到位,妇幼保健网基本形成,新法接生很快在全国基本普及。

沈松平[4](2016)在《试论第二轮新方志编修的实践创新》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第二轮方志编修跟首轮修志不同,是在首轮修志基础上的深化、规范和提升,在体裁、篇目结构和其他方面都有所进步,如运用体裁上的技巧处理前后志在内容上的衔接,增加“特载”等新体裁,取消“经济综述”篇,设立改革开放、体制改革、民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专篇,加强人文内容的记述,纠正首轮志书中经济部类与人文部类比例的严重失调。但由于二轮新志的编修者大多数为新人,对首轮修志的总结不够,因此在实践创新中会不时陷入假象创新、盲目创新和否定式创新。

颜越虎[5](2014)在《从《白沙村志》到“珠三角现象”——乡村志编纂的解读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首轮修志以来,乡村志编纂成就巨大,数量众多,质量值得称道。乡村志编纂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地方呈现出政府主导、地方志工作机构积极推动、社会各界热情关注、乡村百姓主动投入、方志专家指导参与、普及程度渐次扩大的良好局面。从方志、文化、历史、社会及现实的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解读与分析,乡村志编纂将是今后全国地方志工作的一个亮点,也是我国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与着力点。

王伟光[6](2014)在《发扬成绩 谋划长远 奋力书写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篇章——在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文中提出(2014年4月19日)同志们:现在,我代表第五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向会议作工作报告。这次会议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会议召开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部分会议代表座谈,转达李克强总理对本次会议的关心,作了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在批示中充分肯定地方志和地方志工作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地方志工作和事业取得的显着

王伟光[7](2014)在《发扬成绩 谋划长远 奋力书写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篇章——在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文中认为(2014年4月19曰)现在,我代表第五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向会议作工作报告。这次会议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会议召开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部分会议代表座谈,转达李克强总理对本次会议的关心,作了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在批示中充分肯定地方志和地方志工作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地方志工作和事业取得的显着成绩,对全国广大地方志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刘延东副总理在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地方志工作的同时,对继续做好地方志工作提出

朱佳木[8](2013)在《注意防止倾向性问题,巩固和发展地方志事业大好形势——在2013年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上的讲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4月12日同志们:2013年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今天在历史文化名城郑州召开了。首先,我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陈奎元同志,向与会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向全军和武警部队,以及副省级城市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向列席本次会议的澳门特区文化司的官员及有关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向一贯重视和支持地方志工作的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以及为

钟志环[9](2006)在《提高续志编纂质量的几个方面——以《广西地方志》期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二轮修志要加强抓编纂质量,要进一步提高续志编纂质量,主要从这几方面做好:一是各级领导重视抓续志编纂质量,保证续修工作正常、稳定进行;二是开展多角度多形式的续修理论研讨,总结和借鉴先进续志编纂经验;三是加强修志队伍建设和修志人才的培养,提高修志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资料工作也是提高续志编纂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雷坚[10](2005)在《广西20多年修志为文明建设服务概况》文中认为

二、认真组织开展第二届修志工作 把修志事业推向21世纪——在广西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真组织开展第二届修志工作 把修志事业推向21世纪——在广西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架构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小结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小结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小结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第三节 旅游类型
    第四节 旅游市场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第六节 旅游管理
    小结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小结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第一节 资料价值
    第二节 应用价值
    第三节 研究价值
    小结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小结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第一节 资料收集
    第二节 篇目设置
    第三节 内容建构
    第四节 理论创新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地方志
    三、资料汇编
    四、着述
    五、期刊论文
    六、硕博论文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2)泉州市地方志文化资源共享服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地方志文化资源共享服务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地方志文化资源
        一、地方志文化资源的内容
        二、地方志文化资源的功能
    第二节 共享服务
        一、共享服务的涵义
        二、共享服务的内容
    第三节 地方志文化资源共享服务的理论基础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第三章 泉州市地方志文化资源共享服务现状
    第一节 泉州市地方志文化资源共享服务的内容
        一、社会公众查询、借阅、数字化服务
        二、服务市政府中心工作
        三、普及地情知识服务
    第二节 泉州市地方志文化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现状
        一、泉州市地方志官方网站
        二、泉州市地方志公众微信号
        三、泉州市方志馆
    第三节 泉州市地方志文化资源共享服务多部门合作现状
        一、泉州市地方志文化资源研究开发
        二、泉州市地方志文化资源共享服务推广
第四章 泉州市地方志文化共享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泉州市地方志文化共享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化共享平台利用率低
        二、地情开发利用不足
        三、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问题
        四、政策实施困难
    第二节 泉州市地方志文化共享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共享服务欠缺多样化
        二、部分编纂资料收集困难
        三、机构体制不合理专职专业人员不足
        四、地方志经费短缺
第五章 上海地方志文化资源共享服务经验借鉴
    第一节 上海地方志文化资源共享服务的特点
        一、地方志全面开发利用
        二、工作人员配置合理
        三、充分利用共享平台
    第二节 上海地方志经验对完善地方志文化资源共享服务的启示
        一、共享平台构建
        二、共享平台推广
第六章 完善地方志文化资源共享服务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内部治理提升地方志文化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一、构建科学的工作目标
        二、转变地方志职能
        三、建立现代化的地方志数据平台
        四、组建强力的地方志队伍
    第二节 外部联动降低地方志工作成本
        一、政府政策扶持
        二、建立与其他部门的联动机制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缘起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1.3 核心概念:新法接生及其演变
    2. 前人研究述评
        2.1 涉及“新中国新法接生”的史学着述
        2.2 有关新中国新法接生队伍及其管理机构的研究
        2.3 接生制度化与社会动员
        2.4 新中国新法接生研究的多个面向
        2.5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3. 研究的范围、分期及意义
        3.1 研究对象的范围
        3.2 研究对象的分期
        3.3 研究目的
        3.4 研究意义
    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
        4.3 创新之处
    5. 文献资料
        5.1 文献来源
        5.2 文献资料的甄选原则
第一章 新法接生推行的三种传统
    1. 民国时期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1.1 新法接生推行被纳入国家卫生行政
        1.2 卫生试验区的工作与新法接生推行试点
        1.3 助产教育与接生婆培训开启生育医疗化进程
        1.4 建立妇婴卫生公共服务网络的尝试
        1.5 免费接生实践及其经验
    2.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2.1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新法接生推广的理论基础
        2.2 陕甘宁边区建立和完善妇幼卫生制度
        2.3 开展群众性新法接生宣传
        2.4 多样化的新法接生队伍培训
        2.5 加强新法接生的组织管理
        2.6 积极团结各方面力量推行新法接生工作
    3.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
        3.1 学习苏联医学的历史选择
        3.2 学习苏联先进的妇幼卫生组织管理经验
        3.3 学习苏联经验改革助产教育制度
        3.4 引进新技术,为新法接生注入时代内容
        3.5 学习苏联经验中存在的问题
    4. 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新法接生宣传
    1. 进行新法接生宣传的必要性
        1.1 新生儿破伤风与产妇产褥热高发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1.2 歧视妇女歧视助产的旧生育思想普遍存在
        1.3 新法接生宣传是打破旧思想束缚的有力措施
        1.4 新法接生宣传是构建“人财两旺”新社会的思想武器
    2. 不同历史时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宣传主体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2.2 1960年代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实施主体
        2.3 1970-1985年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3. 结合政治运动宣传新法接生理念
        3.1 土改时期新法接生宣传
        3.2 结合“大跃进”宣传新法接生
        3.3 结合革命话语宣传新法接生
        3.4 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新法接生
    4. 综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使新法接生家喻户晓
        4.1 利用妇幼卫生展览会等受众面广的宣传形式扩大影响面
        4.2 利用个别谈话或小型会谈的方式专注点上深入
    5. 宣传工作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5.1 宣传工作的成效
        5.2 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6. 小结
第三章 新法接生队伍培养与提高
    1. 初级新法接生人员培养
        1.1 旧产婆改造与新法接生员培训
        1.2 妇幼保健员训练与女赤脚医生培训
    2. 学校教育
        2.1 新中国早期的助产士培训
        2.2 助产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
        2.3 助产士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培养
        3.1 由学校培养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3.2 由中级晋升而来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3.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
    4. 在职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4.1 行政干部的培训与提高
        4.2 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5. 小结
第四章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1.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1.1 国家政策与各省市举措
        1.2 各地试点区域选择与重点培养
        1.3 由点带面的工作方法
    2. 个案分析:广东兴宁县新法接生工作的全面推广
        2.1 兴宁县开启新法接生试点工作
        2.2 新法接生工作全面推广
    3. 民族地区的新法接生推广
        3.1 党和国家有关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广的方针政策
        3.2 新法接生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实践
    4. 小结
第五章 新法接生的管理措施
    1. 新法接生队伍的组织形式
        1.1 群众性妇幼保健组织
        1.2 国家举办的妇幼保健专业机构
    2. 新法接生队伍的管理措施
        2.1 加强党政领导,实行第一书记挂帅
        2.2 实行劳动报酬与免费接生的双向经济驱动机制
        2.3 建章立制,严格制度管理
        2.4 建立妇幼保健网,实施一体化管理
        2.5 启动评模奖优的荣誉激励机制
    3. 小结
第六章 新法接生与中医
    1. 传统中医学产科理论与实践
        1.1 产科专着中与新法接生有关的分娩方法论述
        1.2 产科专书以外的医书中与新法接生相关的论述
        1.3 与产前检查及产后疾病防治有关的中医理论与实践
    2. 产婆(接生员)接产中体现的中医理论
        2.1 优秀产婆接生技术源于中医理论
        2.2 接生员运用中医理论处理难产
    3. 中医积极参与新中国新法接生推广
        3.1 中医积极参与新法接生宣传
        3.2 中医参与培训与辅导管理接生员队伍
        3.3 中医理论与实践对新法接生的促进
    4. 中医被纳入新法接生制度之中
第七章 推行新法接生的成就及历史经验
    1. 新法接生推行工作的成就
        1.1 在全国基本普及新法接生,保障母婴生命健康
        1.2 建立起一支数量庞大的妇幼保健队伍,促进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开展
        1.3 革除旧生育习俗,初步形成科学生育观
        1.4 加强新法接生科学研究,推动助产学与产科学学术进步
        1.5 保障国家建设的劳动力供给,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工业建设的发展
        1.6 新法接生强化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2. 普及新法接生的基本历史经验
        2.1 党和政府的领导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根本保障
        2.2 持续有效的宣传工作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思想基础
        2.3 接生队伍建设是普及新法接生的人力保障
        2.4 创建制度化接生模式是新法接生普及的组织基础
        2.5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新法接生顺利推进的重要力量
        2.6 合理解决接生报酬是调动新法接生队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2.7 善用传统中医力量丰富了新法接生理论并促进其推广
    3. 小结
第八章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1. 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的起伏
        1.1 作为评价标准的新法接生率
        1.2 全国历年新法接生率呈现阶段性变化
    2. 1958-1959年新法接生率修正
        2.1 “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统计方法直接导致新法接生率过高
        2.2 通过《人口志》等资料修正新法接生率
        2.3 通过回顾性调查修正新法接生率
    3.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3.1 变动较大的政策环境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3.2 人力资源匮乏迟滞新法接生普及进程
        3.3 长期经济水平低下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3.4 传统生育观念长期存在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4. 除旧布新非易事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新法接生大事记
    附录2 《医士、药剂士、助产士、护士、牙科技士暂行条例》摘录
    附录3 广东省农村接生员之组织领导
    附录4 关于普及新法接生工作的报告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详细摘要

(4)试论第二轮新方志编修的实践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体裁上的创新
二、篇目结构上的创新
三、其它方面的变化

(6)发扬成绩 谋划长远 奋力书写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篇章——在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年来的地方志工作
    第一, 修志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第二, 年鉴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 旧志整理工作成绩斐然。
    第四, 方志理论和方志学学科建设迈出新步伐。
    第五, 地方志系统设施设备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第六, 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开创新局面。
    第七, 地方志工作机构与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
    第八, 地方志工作法治化建设深入推进。
二、地方志事业发展形势和奋斗目标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构筑了广阔舞台。
    三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第一, 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 坚持把修志作为基本任务, 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秀的方志文化成果。
    第三, 继续做好年鉴工作, 真正使年鉴成为翔实可靠的年度地情文献。
    第四, 大力加强资料建设, 夯实地方志事业发展和方志文化建设的基础。
    第五, 积极推进旧志整理工作, 抢救保护好地方历史文献。
    第六, 加大对地方志工作基础设施的投入, 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七, 深入挖掘地方志资源, 充分展示方志文化魅力。
    第八, 大力加强地方志理论研究和方志学学科建设, 努力扩大方志学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
    第九, 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不断增强推动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十, 深入推动地方志工作法治化进程, 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第十一, 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 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第十二, 努力做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工作, 确保地方志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10)广西20多年修志为文明建设服务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政领导重视, 指导思想明确
二、修志单位始终把为文明建设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三、修志为文明建设服务、为现实服务的突出典型
四、为文明建设服务、为现实服务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举例
    1. 协助电视台或与电视台联合摄制节目
    2. 为影视拍摄提供素材
    3. 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爱乡教育提供资料, 编写教材
    4. 为培训干部提供素材
    5. 为法制建设提供参考
    6. 为科学研究提供资料
    7. 为保护文物当好参谋
    8. 为现实需要编写地情书
    9. 为市镇定位和历史研究提供依据
    1 0. 为战略转移提供依据
    1 1. 为制定规划提供依据
    1 2. 为改革开放服务
    1 3. 为争取投资提供依据
    1 4. 为发展经济当好参谋
    1 5. 为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依据
    16.成为防灾减灾的工具书
    17.成为传递海内外同胞亲情的纽带
四、几点体会
    1.领导带头读志用志是推动修志为文明建设服务、为现实服务的关键
    2.修志单位积极主动是做好为文明建设服务、为现实服务工作的根本
    3.配合党政部门的工作提供服务是修志为文明建设服务的主要任务
    4.为社会提供服务是修志为文明建设服务、为现实服务的广阔天地
    5.要加强对读志用志的引导和宣传, 才能使地方志更好地为文明建设服务、为现实服务

四、认真组织开展第二届修志工作 把修志事业推向21世纪——在广西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2]泉州市地方志文化资源共享服务问题研究[D]. 郑燕红. 华侨大学, 2019(01)
  • [3]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D]. 罗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试论第二轮新方志编修的实践创新[J]. 沈松平. 上海地方志, 2016(04)
  • [5]从《白沙村志》到“珠三角现象”——乡村志编纂的解读与分析[J]. 颜越虎. 中国地方志, 2014(10)
  • [6]发扬成绩 谋划长远 奋力书写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篇章——在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 王伟光. 新疆地方志, 2014(02)
  • [7]发扬成绩 谋划长远 奋力书写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篇章——在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 王伟光. 中国地方志, 2014(05)
  • [8]注意防止倾向性问题,巩固和发展地方志事业大好形势——在2013年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上的讲话[J]. 朱佳木. 新疆地方志, 2013(02)
  • [9]提高续志编纂质量的几个方面——以《广西地方志》期刊为例[J]. 钟志环. 广西地方志, 2006(02)
  • [10]广西20多年修志为文明建设服务概况[J]. 雷坚. 广西地方志, 2005(05)

标签:;  ;  ;  ;  

认真组织开展第二届年鉴编纂工作,推动修订迈向21世纪——在第二届广西地方志编纂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