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的艺术形象及其对英国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评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的艺术形象及其对英国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评鲁滨逊漂流记

一、鲁滨逊的艺术形象及其对英国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鲁滨逊漂流记》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汪佩[1](2021)在《《水浒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叙事视角转换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英国都处在社会的转型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面临着新的变动,传统与新兴的事物互相碰撞和交融。也正是在这一阶段,小说得到了新的变革。在众多小说中,《水浒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具有突出的代表性,两者可被视为这一阶段小说艺术发展状态的集中体现。在《水浒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身上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小说开始有意识地突破早期文学的藩篱,实现文体的进一步的成熟。它们不仅继承了以往小说叙事艺术的成功经验,同时又为后世创作奠定了基础。国内外分别对这两部小说叙事艺术的研究并不少,但在叙事视角及其转换的运用上则鲜有成果。叙事视角不仅决定着小说的叙述基调,同时也也反映了小说演变过程中的叙事变化。因此,从叙事视角及其转换的角度出发,结合文学心理学,文体学等方法,对《水浒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以金圣叹等中国古典文论家和热奈特等西方理论家的诸多叙事理论作为基础,对两部作品平行的比较研究。以此探索中英小说的文体演变历程,了解文学发展的时代背景,明晰中英小说理论的发展脉络。首先,可以看出这两部着作都不再像早期文学那样固守于单一的叙事视角,而是选择在叙述时采用多重的角度。在《水浒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中,叙述者具有多重的身份。叙述者既可以是隐含作者,也可以是小说中的人物。多重的叙述者不仅能够丰富通俗长篇小说的内容,同时也使得作者理论观点得以阐发。而两部小说在这方面又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水浒传》明显倾向于不同叙述者身份的自然转换,《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则更加关注隐含作者的话语权,使得叙述者身份的切换频繁。在叙述方式上,《水浒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都不局限于使用一种表达形式,都在小说中使用了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方式。这样的转换使得不同感官视角之间的渠道能够打通,小说叙事实现动态感。在具体过程中,《水浒传》偏向于使用听来代替视觉叙事,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则以对话的方式来补充视觉叙事的内容。同时,这两部作品都使用不同的叙事视角来展现人物内在的情绪变化。《水浒传》善于使用这种方式来解释人物行为变化的心理动因,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更加关注人物心理本身的动态过程。其次,在比较的过程中,不仅要研究这些共同的因素,也应该关注差异性背后的原因。这两部小说之所以在叙事视角转换的表现方式上存在不同,得益于不同的文化传统。《水浒传》依托于史传文学,这使得它在叙述过程中更加注意对叙述者身份的控制,青睐于客观冷静的叙述风格。《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则诞生在西方史诗的传统中,而史诗叙述的随意性使得《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不擅长把握叙述者的身份。这种早期文学叙事的影响同样也导致两部小说在叙事视听的转换上表现差异。脱胎于话本小说的《水浒传》在使用听觉叙事上很娴熟,擅长于用听的方式延伸小说叙事。孕育在戏剧文化中的《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则吸纳了戏剧的表现方式。在小说中常常出现以不同人物对话作为整个章节的例子,这使得在叙述过程中的对话性得到加强。此外,可以看到这两部小说身上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要求叙事应当遵循春秋笔法的原则,即微言大义,这使得《水浒传》在表现人物心理情绪变化时显得克制,更加注重读者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揣摩,追求叙述的隐约。18世纪盛行的启蒙思想同样也影响了《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的叙事。启蒙思想对人性重视使得小说家更注重对情感细微之处的挖掘。因此,《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更倾向于对小说人物心理内外转换内容和过程的描写。最后,这两部小说的作者都认识到叙事视角转换的审美效果。他们在创作时通过不同叙事视角之间的切换实现小说叙事的多样化。在这一过程中,小说不仅塑造了多元化的人物,也实现了陌生化和讽刺的叙事效果。

王羽蒙[2](2021)在《本杰明·富兰克林写作中的“美国化”建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美文化的分界问题历经了长时期的含混,无论是单一地将美国文化视作英国文化的衍生与附属,还是由于二者在特殊历史阶段的宗主国与殖民地关系将两国文化混为一谈,其观点都不准确。因此,对于“美国化”建构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刻了解美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在研究过程中,结合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公共事业、思想观念及文学作品以小见大,具体而细致地解读这位美国的“国父型”人物如何在社会生活、宗教伦理及道德行为等各方面塑造起珍贵而独有的“美国化”国家文化雏形,进而更加深入地探究美利坚民族与美国国家的文化内涵、思想底蕴的复杂性及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之所在。本文拟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写作:在第一章中,对“美国化”问题提出的背景进行分析解读。首先,以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思想变革及他由英帝国臣民向美国公民的身份转型为出发点,探讨北美大陆的政治危机。在此基础上,结合丹尼尔·笛福所着的《鲁滨逊漂流记》,通过比较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创造出的“小英格兰”文明与美国本土文化,将这二者之间的联系作为“美国化”的既有条件,进而分析英美之间的文化流动,并以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政治作品为例明确文学写作对于政治建构的重要作用,从政治角度探究“美国化”实现的途径。本杰明·富兰克林思想理念中影响极为深远的伦理观可谓是“美国化”内涵的具像化,对此,笔者在第二章中从社会、财富及道德三个角度对其作出了解读,具体涉及到富兰克林在社群建构范畴展现出的公共意识、清教徒以讲求实际为特性的经济伦理和富兰克林在个人身份塑造时推崇的高尚德性意识三个方面,这些观念在提升公民个人修养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重塑公共社会观念、构建美国民族性格而言可谓是意义非凡。第三章借助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通过关注富兰克林的公共事业发展、探究他的文学作品内涵进一步探讨他对社会观念的重塑过程。在对富兰克林的着作进行分析时,首先解读了以日记这种私人化书写形式面世的《穷理查年鉴》,作品中蕴含了富兰克林意图向公众传达的丰富思想观念,表现出无上的公共性。此外,富兰克林在其《自传》中提出的“道德自我完善计划”对于个人与社会影响颇深,他通过社会事业与文学作品指出了“美国化”实施的具体策略,推动了“美国化”的进程。论文的最后一章以富兰克林作为“美国化”的典型与样本,分析他在美国青年一代成长过程中的范例作用,进一步通过“美国化”国家文化的最初来源与自身发展解读文化的增殖与互补,从而勾勒出富兰克林借助写作手段进行“美国化”建构过程的全貌,深刻体会他对后世人民的教化以及对文学发展的裨益。本篇论文通过探讨本杰明·富兰克林写作中的“美国化”建构问题,详尽地掌握了美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明确了这位“所有扬基人之父”在塑造美国国家文化与民族性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对于美国社会发展与公民观念的影响渗透于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

尤婷婷[3](2021)在《探索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意向对比——以《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英美文学的出现使英美文化积累了较多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奠定了西方文学在整个世界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而言,英美文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将英美文学中的作品内容进行对比,却能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文化意象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受到了两个国家不同的社会环境背景、经济背景和政治背景等方面影响。本文以《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作为例子进行对比,从文化背景、文学表现手法和文学意蕴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探索英美文学中的文化意向。

吴宁芳[4](2020)在《伊恩·瓦特的小说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恩·瓦特针对英美新批评文本至上主义,将文本与外在世界割裂的倾向,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小说理论。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伊恩·瓦特的小说理论展开研究,分别是:伊恩·瓦特小说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框架;伊恩·瓦特的现实主义小说观;伊恩·瓦特的个人主义小说观;伊恩·瓦特小说理论的价值与反思。伊恩·瓦特的小说理论是在新批评的影响下形成的。通过对18世纪小说产生的思想背景和社会语境的考证,伊恩·瓦特将小说的兴起和社会经济、哲学、宗教等方面联系起来,对小说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现实主义”是区分小说形式和之前的虚构故事的关键特征,而小说形式是最充分地反映了“个人主义”的文学形式。在阐释小说的“现实主义”这一特征时,伊恩·瓦特是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述的。从形式上看,伊恩·瓦特将体现小说详尽的生活观的叙事方法命名为“形式现实主义”;从内容上看,伊恩·瓦特认为小说是作者高度摹仿现实生活而编织的类现实世界,并由此提出了“伪现实主义”这一批评术语,提醒读者正确区分虚构和现实。在伊恩·瓦特看来,小说的“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密不可分。因此,在阐释小说的“个人主义”这一特征时,伊恩·瓦特将个人经验视为现实最权威的裁判。通过文艺复兴时期的个人主义萌芽,18世纪小说中的个人主义母题,以及19世纪、20世纪出现的现代个人主义的神话化现象,伊恩·瓦特表明,小说,作为演绎个人主义的主要形式,从最初的兴起到后来的神话化,其中小说人物形象的接受史,体现了个人主义极端化发展的问题。伊恩·瓦特的小说理论既回应了英美新批评的文本中心论,又开拓了小说的批评路径,深化了小说的批评术语,提高了小说的批评深度,在英美小说批评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孙宇[5](2020)在《20世纪以来中英荒岛文学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有关荒岛文学的作品文本以及相关论文、期刊、着作等资料的查阅基础上,尝试将中英两国的荒岛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第一章为中英荒岛文学创作概述。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是创作成因和发展现状。“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带给两国荒岛文学不同的影响。英国的地理环境导致了英国的荒岛文学数量较多,中国的地理环境对荒岛文学中的荒岛形式有着一定影响。其次,不同的民族性导致中英两国荒岛文学的成因差异,即“殖民史的扩张”与“桃花源的隐逸”。中国的荒岛文学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桃花源”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有着自古以来文人的风骨因素。相对的,英国却是由于历史上的殖民扩张导致了荒岛文学的创作。而20世纪以来的中英荒岛文学除了对传统荒岛文学的继承基础上,在荒岛形式的创新和与外界联系上都有了突破。此外,网络的发展使得中国荒岛文学在网络上遍地开花,中国有较多的荒岛文学作品出现在网络上。第二章为中英荒岛文学文本内容的比较分析。每一座荒岛象征着一整个世界,荒岛上的每个人代表着每一类人。本章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主要分析荒岛的空间特征。荒岛文学创作的基础在于荒岛这个载体,作品主题的表达依托荒岛这一封闭空间。而后利用狂欢化诗学理论分析荒岛文学作品中生存绝境下人们的异化和人们在失秩序状态下进行的仪式。第三小节为荒岛文学中的罪与救赎。人们流落荒岛,生存成了第一需求,对这个小社会的控制权力也成了人们的第一欲望,进而探究人们在这种生存绝境下的选择问题,是要生还是死,是要文明还是野蛮。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的荒岛文学,其中都有对乌托邦的向往,作品中往往在对乌托邦的构建与毁灭中进行情节写作。中英荒岛文学中总有一类人坚守着人性,与邪恶作斗争,在失秩序的荒岛中守护着道德与法律。第三章为荒岛文学现实意义之比较。通过比较中英荒岛文学得出荒岛文学创作的意义,即对生态破坏和失衡社会生态的批判。通过对荒岛上人们衰败的精神状态来关怀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荒岛文学作品因其艺术魅力,经常会被搬上银幕,很多电影都是采用荒岛来表现主题。还有很多游戏都采用荒岛主题和模式进行创作,这些衍生价值无不体现着荒岛文学之美。

林懿[6](2019)在《“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文中研究表明无论在哲学、艺术、科技抑或政治领域,人文主义都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中流纸柱。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围绕人作为出发点和终极关照的元伦理视角,并以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的主体性概念为基础,在抽象普世与微观个体两个层面设计并追求理想的人类生活和人性发展。人文主义为西方现代文明以至整个人类文明贡献了极为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思想界,人文主义却变成最具争议与分裂性的概念之一。它引发了一系列愤怒的争吵,人文主义的声誉也一落千丈。战后西方人文主义受到的冲击可用三个标志性节点进行划分。首先,是二战结束的岁月对大屠杀暴行·所进行的关于人性与西方文明的伦理反省。当时极具影响力的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本质主义”倾向发起攻击,但在另一方面,萨特哲学又将人文主义中的个体自由、理性、自主意志和个人责任推向最高点。接下来的一轮人文主义冲击是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以法国(/欧陆)理论界为大本营的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思潮对人文主义立场进行清算。最后是从上世纪末起、以“9·11”事件为分水岭的世界政治格局变迁和科技发展。它们激发的对全球人类生存状况的重新想象给人文主义带来新的挑战。人文主义遭遇的猛烈攻击带来的影响波及西方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而文学和艺术研究领域由于其在人文主义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其中,自由人文主义诗学原则下的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由于其人文主义的深层立场以及它与人文主义人性观相适应的现实主义形式风格,在战后西方文坛中逐渐陷入困境。面对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挑战和针对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的批评,本论文中的三位女性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和扎迪·史密斯——依然通过严肃深沉的思考,有意识地坚持了人文主义的基本立场并在创作中维护和继承了自由人文主义的文学观。她们还在人文主义受剧烈冲击的大背景下,坚持以人文主义立场为出发点来探查战后西方社会和人类生存状况的症结和出路,体现出人文主义者的社会担当和人性关怀。默多克(Iris Murdoch 1919-1999)是战后崭露头角的第一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她首先通过与萨特的人性观、文学观和自由主义观对话,恢复了与人文主义关系紧密的现实主义小说在思想与道德哲学方面的重要性。接着,默多克借助她的内向性道德哲学,努力恢复古典人文主义对整全人性的培养和教化作用。她的关注人物内在意识生活的小说有力地维护了与激进自由主义相对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社会文化观和人性观念。她的道德人文主义为战争暴行之后西方世界的道德反思提供了与存在主义的激越态度完全不同的古典化理解思路。在后期的神秘主义转向中,默多克对人文主义的批判又进入最深层,指向一种“超人文主义”的中间立场。不过,即便在人文主义批判的最深层和最激进处,默多克也没有偏向传统宗教神学和当代学者所称的反人文主义立场。她的晚期神秘主义立场可被视为一种被大幅度修改的人文主义:它携带着默多克在漫长的中前期发展而来的人文主义关怀,又同时指向超人类世界的开阔而神秘的“善”之真理。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 1939-)曾师从利维斯,她成长于一个更为平稳的社会氛围里,可被视为战后英国第二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德拉布尔始终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传统中展开她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的当代思索。她的早期小说聚焦女性特有的身心体验(特别是母性体验),在客观上推动了女性主义事业的发声与传播,同时也帮助过往被忽略的女性生活作为具有独特价值的一种人性经验进入到人文主义的关照之下,并给后者带来新的启发。中后期德拉布尔小说在人文主题上的拓疆则与利维斯按从窄到宽的路径发展起来的关注“个体、文化、(异)文明”的英国小说人文传统正相契合。德拉布尔笔下的人物从人文主义人性化(个性化)、反人文主义分裂状态到人文主义主体重构的变化路径勾勒了作家对现实主义人文传统遭受的攻击所经历的逐步了解、积极应对并最终超越的过程。默多克早早就认识到、自己却没走上的那种“包含一切人与一切事”的光辉丰盈的小说道路,德拉布尔一直在尝试着走下去。她的作品在反人文主义思潮最盛的时期为英国自由主义文学传统赢得了一例宝贵的实践延续,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启示尽管没有被付诸于体系化的理论建树,却与默多克、列维纳斯等人在战后开展的人文主义哲学思辨形成了较强的可通约性。史密斯(Zadie Smith 1975-)在“9·11”爆发之前的写作或许还不介意接近后现代反讽精神和反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甚至乐意去触碰尼采这一自由世界的异质话语。然而到了后“9·11”时期,史密斯在小说和评论文章里体现出来的严肃性和自由人文主义色彩则没有人能够怀疑了。随着史密斯近二十的创作生涯发展和学界对她认识的加深,史密斯与德拉布尔和默多克等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前辈作家的承袭关系也越发清晰。在“9·11”之后全球政治格局变迁和社会心态的变化中,史密斯的创作实践不仅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包容性和自我修进潜力,也表明了具有“超政治”惰性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同样能够在关键时期以积极姿态维护其自由、平等、民主的信念。她通过《白牙》《论美》等主要小说作品传达出的社会文化立场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的进行了再想象,并且把这种关注人性情感联结、微观个人自由空间和真实生活体验的传统“升级”到了新的世界背景中。她的立场可被视为一种“新自由人文主义”。在小说形式技法上,利维斯、瓦特等人所阐发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在史密斯身上得到了重新“问题化”的机会并获得了新的内涵、拓展了形式技法的疆域。史密斯的小说创作还帮助发展了“后现代现实主义”这一新型小说形式风格。对绝大多数西方学者来说,他们对人文主义基本观念的攻击主要出于对它的失望幻灭之情,认为它没有能够守卫它所强调的人性理想和它所展望的自由、平等、合乎人性的人类社会理想,但他们却并不是在根本上反对人文主义的这些人文理想。本论文所论述的三位女作家面对反人文主义者们各种激烈的批评观点时,均表现出开明理解的态度。她们积极回应借鉴反人文主义风潮的可取部分,并对传统人文主义进行建设性的批评与改造。但与此同时,她们更是发挥才智与反人文主义风潮针锋相对,或是指出其弱点和误区,或是巧妙地将其纳入更广义的人文传统之下,最终三人都清晰地表明她们的人文主义立场。她们对人文主义立场的坚持从来不是不容异见的、或是完全没有自我怀疑的,但她们终究将这些迟疑、动摇、虚心接纳、再思索、重新肯定人文主义立场的过程融入了她们更为地道的人文主义处世态度之中。但是,对于根本上意在摧毁人文主义人性价值的观念体系,如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非人性的意识形态划分等,三位作家都表现出毫不犹豫的、无条件的抗争态度。“伟大传统”为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贡献了小说领域里最具典范性的艺术准则和一批最成功的实践成就。在英国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伟大传统”所表现的这种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又与作为社会政治观念的英式自由人文主义立场密切关联、甚至合而为一,这又使得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们的写作具有十分特殊的“英国脾性”。相对于追求纯粹的美学效果,“伟大传统”下的小说创作更注重对个体意识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担当,并在文本中努力促成微观的自主个体与宏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互动。此外,“伟大传统”本身对小说形式技法的多样性就持一种较为开明的态度。对本论文探讨的三位作家而言,“伟大传统”是变化、发展和延续的,它并不是处在奄奄一息的末尾,而是从利维斯为其命名时才刚刚开始获得完全自觉的艺术意识。

季念[7](2019)在《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文中研究指明1842年5月14日在伦敦创刊的《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地将新闻与图像有机结合,实现文学与艺术“联姻”的周刊。它从创刊之日起,就对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给予了高度关注。创刊后仅20天,即刊载了关于中国人的专题报道《中国的道光皇帝》。到1876年,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几乎涉及了晚清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职业。《伦敦新闻画报》在这三十多年中塑造的晚清中国人形象既丰满多样又极具典型性,对英国中产阶级读者乃至大英帝国臣民关于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认知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伦敦新闻画报》的中国人形象报道中,用力最勤、着墨最多、关注度最高的无疑是在晚清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皇帝高官。就皇帝而言,《伦敦新闻画报》报道了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并将他们置于晚清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观照,表现了道光皇帝强撑危局的艰难,咸丰皇帝苦心维持的不易,同治皇帝作为符号象征的无奈。就高官而言,它报道了耆英、斌椿、叶名琛、广州行商及其他官员群像,描绘了耆英在外交活动中的善变形象,表现了斌椿作为“中土西来第一人”的开放包容个性,浓墨重彩地对叶名琛进行了污名化。当然,《伦敦新闻画报》虽然格外重视皇帝高官,但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并不局限于此。它还报道了形形色色的下层人形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军人和中国百姓。就军人形象而言,它描绘了遇敌溃逃、英勇顽强、唯利残忍等不同类型的军人;就中国百姓而言,它表现了堕落麻木、礼貌友善、吃苦耐劳等不同品质的中国百姓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丰富而生动,这既得益于该报图文结合的特色,更得益于该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首先,在图像与文字的互释、互补与悖离中,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直观性、可感性和性格张力。其次,通过新闻观察者的叙述、新闻当事人的叙述、嵌套性叙述等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增强了新闻故事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与生动。再次,记者、画家将新闻背景与事实巧妙结合,或利用新闻背景阐明新闻事实,或利用新闻背景烘托新闻事实,不仅使画报中的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更加完整,而且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作为一种西方视野中的“他者”形象,既非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形象毫不走样地再现,也非西方人凭空想象的产物。它是记者在中国民间游历、战地目击、受传闻影响等亲历中国的印象,也是西欧对中国人美化性想象与丑化性想象的延续,是西欧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在它身上体现了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媒介使命的混合,杂糅了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中产阶级定位与新闻写实等矛盾对立的因素。《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曾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和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并提供了中国人形象研究的新参照物。其次,它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它拓展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和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再次,它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它既为当代社会观察和评价外国媒体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又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还对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借鉴。

吕聪敏[8](2019)在《殖民视域下笛福小说的风景书写》文中指出笛福(1812—1870)是17至18世纪英国着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因其创作和出版的航海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而享誉国内外。在英国殖民时代的特殊背景影响下,他的作品也不免带上了殖民色彩。本论文主要从殖民视域出发,结合笛福本人对殖民事业的思考,分析其小说中风景书写的内容,讨论风景书写的成因以及风景书写的方式,最后结合风景书写内涵及原由对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本论文先对笛福的几部重要作品《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续集》、《海盗船长》、《罗克珊娜》、《摩尔·弗兰斯德》和《伦敦大瘟疫亲历记》中的风景书写内容进行梳理,通过地域特征将他的风景书写分为处女地的荒野风景、殖民地的混杂性风景以及宗主国的现代风景三种不同的景观。其次,从笛福个人对殖民事业的态度,国内外殖民实践以及社会思潮方面对笛福风景书写的原因进行论述。笛福的财富欲望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希望构成笛福风景书写的主观原因。英国独特的橡树资源以及社会发展状况,殖民实践的影响构成笛福风景书写的客观原因。最后结合社会思潮影响等从思想层面探讨笛福进行殖民风景书写的原因。在风景的书写方式上,从“他者化”叙事、“性别化”叙事以及“矛盾化”叙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殖民者对“他者”地观察由远及近,最后深入到帝国自身;在“性别化”叙述下,男性性别特征隐喻帝国现实,女性特征则移植到殖民地上;通过矛盾化叙事,试图剖析殖民者与土着殖民之间的矛盾关系,风景现实与殖民理想的矛盾关系。最后,对笛福的风景书写从积极影响以及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了反思。综观笛福的风景书写,风景其实都在充担着媒介的作用。通过风景这一媒介,风景中的森林、大海和荒野成为展示殖民者征服自然的力量场域;人文景观中的武器、族群、建筑是殖民者与被殖民之间优劣对比的有力证据,与此同时,殖民权力通过自然化的方式得到了合法化的解释。因此风景书写是反映殖民者内在精神与文化、外在军事实力以及英国社会发展面貌的重要媒介资源。

卢茜茜[9](2019)在《高中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的高中生语文阅读学习中,浅阅读、碎片阅读、轻阅读、无阅读等状态是长期和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阅读活动具有的私人性、隐蔽性和不可控等特点,使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都相对困难,导致阅读教学质量不易获得实质性提高,阅读教学也因此成为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为了改善这一阅读现状,近年来学术界和教育界做出了许多努力。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为新的课程内容,现有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多为单部名着的个案探索,谈及的多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论文从经典小说作品的共性出发,进行完整的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为高中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范式,以推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正文分为四个章节。绪论部分阐述了小说类“整本书阅读”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关于“整本书”和“整本书阅读”的概念。第一章论述了“整本书阅读”的理论基础,从学习任务群的直接要求、有意义学习的必然诉求、原形阅读的本真需求和认知发展的内在驱动来说明“整本书阅读”的当代语境;从单篇阅读教学与节选文教学的不足来阐明“整本书阅读”实施的必要性;以语文课程论、系统论和文化批评为理论依据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第二章探讨了高中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以系统论和文化批评理论为依据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从原生态阅读、思辨读写、比较阅读和跨界阅读四个方面来开展“整本书阅读”。第三章探讨了高中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五个课程形式:导读课、自读课、指导课、交流课和展示课;分别阐述了学生关于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效果的反馈形式和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自身评价。第四章主要从认识、审美和教育三个层面论述了高中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整本书阅读”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课程一体化、阅读群体扩大化、阅读方式多元化,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读图时代的文学兴趣培养和探索“整本书阅读”的命题形式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结语部分总结了高中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基本范式和不足。附录是对正文所述内容的具体案例设计,以《老人与海》为例开展小说“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论文以系统论和文化批评为理论依据,运用了文献检索法、历史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突破了小说个案的教学模式,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研究。

袁满[10](2019)在《鲁滨逊形象在中国接受的流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到了近代,欧洲长篇小说的地位已经与历史悠久的史诗和悲剧并驾齐驱。就欧洲近现代文学来说,长篇小说已经发展为主要类型之一,而在长篇小说的发展历程中,享有“小说之父”之名的笛福功不可没。这不仅是因为他的长篇小说创作时间比大多数人更早,还因为他的作品处于时代转变时期、而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转型时期的状况。此外,对于小说而言,它的兴起与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而笛福受到这样的资产阶级上升时代精神的深刻感染,才会创作出符合时代背景的小说。就像很多外国文学史教科书中所描述的,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经历反映出他不屈不挠、顽强生存、不轻易放弃的进取精神,也映射出资产阶级的进取和拓殖思想。乐观又勇敢的鲁滨逊通过努力,靠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困难,表现出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现代精神。鸦片战争以来,出于改变我们文化精神面貌的目的,我们对外国文学的译介相当重视。在分布甚广、数量庞大的欧美文学作品译介中,笛福作品的翻译与研究持续百余年的历史,绝对是一个典型的范例。笛福的作品被中国学者翻译过来的主要有《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瘟疫年纪事》、《罗克珊娜》、《杰克上校》和《海盗船长》等,而百年来中国对于笛福的作品研究次数最多,深受学者重视的便是《鲁滨逊漂流记》,这与该作品的内容、作者笛福对于中国的认知、中国人对其期待愿景等,都有着的密切联系。本篇论文选取笛福这个百年来颇受翻译、研究与接受的典型欧美作家,选择他的重要作品《鲁滨逊漂流记》,从历史的细节来重新审视百年来中国学者对这部作品的翻译和研究情况、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和启示,来分析鲁滨逊形象的流变,并试图发现其与欧美文学中国化整体进程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从最早的沈祖芬翻译的《绝岛漂流记》到当今的众多译本,《鲁滨逊漂流记》在中国的漂流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处在中国百年来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鲁滨逊的形象在中国是不断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形象解读。笔者认为,百年来中国对于鲁滨逊形象的接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清末民初的“殖民英雄”形象;再到建国以来“资产者”的形象;最后到九十年代以来的“创世者”形象。这些形象都与这三个阶段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反映出外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一定深受近现代中国社会背景的转变的影响。

二、鲁滨逊的艺术形象及其对英国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鲁滨逊漂流记》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滨逊的艺术形象及其对英国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鲁滨逊漂流记》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水浒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叙事视角转换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叙事视角转换研究的发展情况与启示
    第二节 《水浒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考和架构
第一章 叙事视角转换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叙事与叙述
    第二节 视角的相关分类
    第三节 谁看与谁说
第二章 叙事视角转换的方式
    第一节 “作者笔端处”“尽是眼中事”:叙述的主体转换
        一、《水浒传》:克己慎言
        二、《汤姆琼斯》:事多颂宣
        三、缘起:史书与史诗的叙事影响
    第二节 “影灯漏月”:叙述的视听转换
        一、《水浒传》:以听代叙
        二、《汤姆琼斯》:以谈代叙
        三、缘起:说话与戏剧的叙事影响
    第三节 “当于此中阴察之”:叙述的聚焦转换
        一、《水浒传》:意在言外
        二、《汤姆琼斯》:辞无曲隐
        三、缘起:春秋笔法与启蒙主义的叙事影响
第三章 叙事视角转换的审美效果
    第一节 “急事多缓”:陌生化的效果
    第二节 “妙在不知其人”:人物多元化的效果
    第三节 “寓庄于谐,庄谐互现”:劝讽的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谢呈

(2)本杰明·富兰克林写作中的“美国化”建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研究背景
    (2)文献综述
    (3)研究思路
一、鲁滨逊与富兰克林:政治危机衍生而来的“美国化”
    (一)思想变革:从英帝国臣民到美国公民的身份转型
    (二)文化流动:从岛屿上的“小英格兰”到跨大西洋的美国本土
    (三)政治寓言:从想象建构到隐喻的现实化
    小结
二、富兰克林的伦理观:“美国化”内涵的具像化
    (一)“工作即敬奉与蒙恩”:造福于人的公共意识
    (二)“赚钱即为荣耀上帝”:新教徒的经济伦理
    (三)“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理性自觉的绅士身份
    小结
三、美国化”的实施:公共与私人间的碰撞与平衡
    (一)富兰克林的印刷事业与公共领域媒介的建立
    (二)《穷理查年鉴》——公共性至上的“私人化”书写
    (三)公共观念的重塑:“勇敢而热忱的道德自我完善计划”
    小结
四、个人角色与民族身份的“美国化”
    (一)《自传》中的圣人形象:新兴“美国人”成长的样本
    (二)“美国化”的路径:文化的增殖与互补
    (三)“第一个美国人”富兰克林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3)探索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意向对比——以《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背景与文化意象概述
二、以《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为例对比英美文学中的文化意象
    (一)《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中所包含的文化背景
        1.《鲁滨逊漂流记》
        2.《老人与海》
    (二)《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中表现文学手法的差异
        1.《鲁滨逊漂流记》
        2.《老人与海》
    (三)《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中文学意蕴的对比
        1.《鲁滨逊漂流记》
        2.《老人与海》
三、结语

(4)伊恩·瓦特的小说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伊恩·瓦特小说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框架
    1.1 伊恩·瓦特小说理论的思想渊源
        1.1.1 卢卡奇《小说理论》的影响
        1.1.2 奥尔巴赫《摹仿论》的影响
        1.1.3 利维斯夫妇的文化批评影响
    1.2 伊恩·瓦特的小说批评方法
        1.2.1 经验主义的批评
        1.2.2 社会历史批评
        1.2.3 道德批评
    1.3 伊恩·瓦特的小说理论基础
        1.3.1 小说的界定
        1.3.2 小说观的思想背景
        1.3.3 小说观的社会语境
第二章 伊恩·瓦特的现实主义小说观
    2.1 现实主义小说观的理论依据
        2.1.1 “现实主义”的概念
        2.1.2 “形式现实主义”与“伪现实主义”
    2.2 现实与形式
        2.2.1 形式现实主义的含义
        2.2.2 形式现实主义的具体表现
        2.2.3 形式现实主义的成熟模式
    2.3 现实与虚构
        2.3.1 小说虚构与神话虚构
        2.3.2 “非神化现实”原则
        2.3.3 小说叙事与神话叙事之间的现实主义
第三章 伊恩·瓦特的个人主义小说观
    3.1 小说的个人主义母题
        3.1.1 个人主义的概念
        3.1.2 个人主义小说观的语境
        3.1.3 个人主义母题在小说中的典范
    3.2 个人主义与现实
        3.2.1 文艺复兴时期个人主义的萌芽
        3.2.2 十八世纪小说的个人主义母题
    3.3 个人主义与神话
        3.3.1 现代神话观
        3.3.2 现代性语境下个人主义的神话
        3.3.3 现代神话中的个人主义问题
第四章 伊恩·瓦特小说理论的价值与反思
    4.1 回应英美新批评
        4.1.1 批评“文本自足”
        4.1.2 修正“形式主义”
    4.2 伊恩·瓦特小说理论的影响
        4.2.1 开拓小说批评路径
        4.2.2 深化小说批评术语
        4.2.3 提高小说批评深度
    4.3 对伊恩·瓦特小说理论的审视
        4.3.1 关于伊恩·瓦特小说观的评析
        4.3.2 关于伊恩·瓦特小说批评术语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20世纪以来中英荒岛文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荒岛文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0.2 荒岛文学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0.3 选题意义及创新之处
1 中英荒岛文学创作概述
    1.1 荒岛文学创作成因
        1.1.1 地理因素:“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
        1.1.2 民族性:殖民史的扩张与桃花源的隐逸
    1.2 荒岛文学发展现状
        1.2.1 与外界联系的突破
        1.2.2 对荒岛形式的创新
        1.2.3 网络荒岛作品的出现
2 中英荒岛文学文本剖析之比较
    2.1 荒岛文学中的空间建构
        2.1.1 环境的封闭性
        2.1.2 被发现的偶然性与模糊性
    2.2 荒岛文学中的狂欢化
        2.2.1 濒亡状态下狂欢的人物
        2.2.2 失秩序状态下狂欢的仪式
    2.3 荒岛文学中的罪与救赎
        2.3.1 绝境下的生存与权力
        2.3.2 乌托邦的构建与毁灭
        2.3.3 人性真善美的光辉
3 中英荒岛文学现实意义之比较
    3.1 荒岛文学中对现实的反思
        3.1.1 对自然生态破坏的批判
        3.1.2 对失衡的社会生态的批判
    3.2 荒岛文学的现实价值
        3.2.1 关怀人衰败的精神状态
        3.2.2 文本的衍生价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导论
    一 人文主义:历史·内涵·成就
    二 战后思想论争中人文主义遭遇的挑战与嬗变
    三 英国人文主义,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及现实主义小说传统
    四 三位英国女作家及其(自由)人文主义立场
第一章 默多克的道德人文主义
    第一节 抗击“唯我论”:与萨特存在主义思想观念的交锋
    第二节 爱若斯归来:作用于“视像”的内向性道德努力
    第三节 走向神秘主义:对人文主义深层立场的改写
第二章 德拉布尔的文学人文主义
    第一节 “女性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女性人物的主体塑造
    第二节 光辉灿烂的生活之路:“后现代转向”与人文主题拓疆
    第三节 主体重构与他者伦理:跨文化跨时空的人性联结
第三章 史密斯的新自由主义人文主义
    第一节 预响的警钟:《白牙》与尼采反自由主义思想的对话
    第二节 “唯有联结”:从“9·11”到《论美》的自由主义辩护
    第三节 小说形式新辩:传统风格的回归与后现代现实主义
结论
引用文献
致谢

(7)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选题依据
        0.1.1 选题缘起
        0.1.2 选题依据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0.2.1 研究对象
        0.2.2 研究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述论
        0.3.1 国外研究综述
        0.3.2 国内研究综述
        0.3.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0.4.1 研究方法
        0.4.2 创新之处
第1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上)
    1.1 皇帝形象
        1.1.1 夕阳余辉里强撑危局的道光皇帝
        1.1.2 大厦将倾时苦心维持的咸丰皇帝
        1.1.3 短暂平静下作为符号象征的同治皇帝
    1.2 官员形象
        1.2.1 外交舞台上的善变者耆英
        1.2.2 中土西来第一使者斌椿
        1.2.3 亦商亦官的行商
        1.2.4 被污名化的两广总督叶名琛
        1.2.5 地方治理中的官员群像
第2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下)
    2.1 军人形象
        2.1.1 遇战溃逃的中国军人
        2.1.2 英勇顽强的中国军人
        2.1.3 唯利残忍的中国军人
    2.2 百姓形象
        2.2.1 堕落麻木的中国百姓
        2.2.2 礼貌友善的中国百姓
        2.2.3 吃苦耐劳的中国百姓
第3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表现艺术
    3.1 图像与文字的互文
        3.1.1 图像与文字互释
        3.1.2 图像与文字互补
        3.1.3 图像与文字悖离
    3.2 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
        3.2.1 新闻观察者的叙述
        3.2.2 新闻当事人的叙述
        3.2.3 嵌套性叙述
    3.3 新闻背景与事实的结合
        3.3.1 背景阐明新闻事实
        3.3.2 背景烘托新闻事实
第4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形成原因
    4.1 记者画家亲历中国的印象
        4.1.1 民间的游历
        4.1.2 战地的目击
        4.1.3 传闻的影响
    4.2 西欧的中国人想象的延续
        4.2.1 对美化性想象的延续
        4.2.2 对丑化性想象的延续
    4.3 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新闻媒介使命的混合
        4.3.1 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的博弈
        4.3.2 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的拉锯
        4.3.3 中产阶级定位对新闻写实的调和
第5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的意义
    5.1 历史意义
        5.1.1 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
        5.1.2 促进了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
        5.1.3 提供了研究中国人形象的新参照物
    5.2 审美意义
        5.2.1 拓宽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
        5.2.2 扩展了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
        5.2.3 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
    5.3 当代启示
        5.3.1 为观察当代外国媒介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
        5.3.2 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
        5.3.3 为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提供了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殖民视域下笛福小说的风景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原由及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与创新
    0.4 核心概念界定
第1章 殖民视域下笛福小说中风景书写的主要内容
    1.1 处女地的原始风景
        1.1.1 待开发的自然景观
        1.1.2 落后的人文景观
    1.2 殖民地的混杂性风景
        1.2.1 暴力景观
        1.2.2 价值化图景
    1.3 宗主国的现代性风景
        1.3.1 现代化的社会面貌
        1.3.2 现代化的“建筑”景观
第2章 殖民视域下笛福小说风景书写的目的
    2.1 笛福殖民理想的寄托
        2.1.1 财富欲望
        2.1.2 民族认同
    2.2 英国现实问题的促成
        2.2.1 资源优势
        2.2.2 社会动态
        2.2.3 殖民实践
    2.3 社会思潮的影响
        2.3.1 帝国思潮
        2.3.2 人文思潮
第3章 殖民视域下笛福小说中风景书写的方式
    3.1 表现风景与殖民的“他者化”叙事
        3.1.1 殖民者主体与“被殖民他者”
        3.1.2 殖民群体中的“秩序的他者”
    3.2 表现风景与殖民的“性别化”叙事
        3.2.1 女性叙述主体与性别象征
        3.2.2 男性叙述主体与性别象征
    3.3 表现风景理想与殖民现实的“矛盾化”叙事
        3.3.1 理想化表达下的风景叙事
        3.3.2 现实主义创作下的殖民实践
第4章 殖民视域下笛福小说中风景书写的反思
    4.1 文学上的传承与创新
        4.1.1 继承欧洲异域书写范式
        4.1.2 开启殖民风景书写传统
    4.2 历史上的进步与局限
        4.2.1 风景书写让风景得以“发声”
        4.2.2 风景书写美化了殖民本质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高中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国外研究现状
    五、“整本书阅读”的概念
        (一) “整本书”的概念
        (二) “整本书阅读”的概念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点
第一章 “整本书阅读”理念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的当代语境
        一、学习任务群的直接要求
        二、有意义学习的必然诉求
        三、原形阅读的本真需求
        四、认知发展的内在驱动
    第二节 “整本书阅读”的必要性
        一、弥补单篇与片段阅读的不足
        二、小说节选文与“整本书阅读”的互补
    第三节 “整本书阅读”的理论基础
        一、语文课程论
        二、系统论思想
        三、文化批评理论
第二章 高中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第一节 高中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内容
        一、聚焦作品内部的教学内容
        二、着眼作品外部的教学内容
    第二节 高中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原生态阅读:唤醒与共鸣
        二、思辨读写:整合与生发
        三、比较阅读:求同比异
        四、跨界阅读:拓展思维
第三章 高中小说类“整本书阅读”课程形式和教学反馈形式
    第一节 高中小说类“整本书阅读”课程形式
        一、导读课:方法多样、激趣阅读
        二、自读课:素读会心、批注常存
        三、指导课:问题指向、资料链接
        四、交流课:内容统整、集约碰撞
        五、展示课:思辨写作、异彩纷呈
    第二节 高中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学生反馈形式
        一、学术形式:小论文、书评、立传
        二、活动形式:读书会、辩论赛、戏剧表演
        三、创新形式:电影选角、自设考卷、记者报道
    第三节 高中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自身评估
        一、结果评价: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过程评价:教师作为“促进者”“引导者”身份的实施情况
第四章 高中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及展望
    第一节 高中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认识意义:联结作品世界与现实世界
        二、审美意义:提升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
        三、教育意义:增强人生思考与历史感悟
    第二节 高中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展望
        一、“整本书阅读”课程一体化
        二、“整本书阅读”群体扩大化
        三、“整本书阅读”方式多元化
    第三节 高中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反思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三、读图时代的文学兴趣培养
        四、探索“整本书阅读”的命题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鲁滨逊形象在中国接受的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笛福对中国的自我想象
    (一)笛福对中国的描述
    (二)《鲁滨孙飘流续记》中的中国想象
二、清末民初“创造性误读”中的“中国化”形象
    (一)清末民初《鲁滨逊漂流记》的翻译热及成因
    (二)中西文化差异冲突下的《鲁滨逊漂流记》接受
    (三)“创造性叛逆”的翻译中被“中国化”的形象
三、新中国成立时期“批判的继承”中“资产者”的形象
    (一)建国至八十年代中国学界对笛福作品的翻译与评论
    (二)建国后四十年鲁滨逊形象在中国的评论视角
四、九十年代以来多元化视角下的“创世者”形象
    (一)九十年代以来笛福作品的翻译热潮
    (二)多元研究视角下的鲁滨逊形象
    (三)鲁滨逊形象与中国当代语境中的接受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鲁滨逊的艺术形象及其对英国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鲁滨逊漂流记》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浒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叙事视角转换比较研究[D]. 汪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本杰明·富兰克林写作中的“美国化”建构问题研究[D]. 王羽蒙.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探索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意向对比——以《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为例[J]. 尤婷婷.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03)
  • [4]伊恩·瓦特的小说理论研究[D]. 吴宁芳. 河北大学, 2020(08)
  • [5]20世纪以来中英荒岛文学比较研究[D]. 孙宇. 辽宁大学, 2020(12)
  • [6]“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D]. 林懿. 南京大学, 2019(02)
  • [7]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D]. 季念. 湘潭大学, 2019(12)
  • [8]殖民视域下笛福小说的风景书写[D]. 吕聪敏. 湘潭大学, 2019(02)
  • [9]高中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 卢茜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鲁滨逊形象在中国接受的流变研究[D]. 袁满.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鲁滨逊的艺术形象及其对英国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评鲁滨逊漂流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