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舒穴与心脏特异性连接通路的荧光双标研究

心舒穴与心脏特异性连接通路的荧光双标研究

一、心俞募穴与心脏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晋莹[1](2020)在《VIP/SP介导胃的特定穴配伍干预GU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运用新一代高敏感逆行示踪剂,在生理状态下,观察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对足阳明胃经的原穴、络穴、合穴、俞穴、募穴以及胃的支配规律和关联性,从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系统三个方面来阐明胃与其相关特定穴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特定穴治疗脏腑病的机制奠定神经解剖学基础。以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运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的方法,通过观察针刺合募配伍、原络配伍与俞募配伍干预胃溃疡模型大鼠后其胃组织的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ubstance P,SP)的形态和功能变化,从分子水平上阐释特定穴配伍治疗胃溃疡的病理机制。为针灸在生理、病理状态下干预脏腑的作用机制奠定物质基础,为经穴脏腑相关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或方向,同时对针灸临床选用合理的配伍方案治疗相应脏腑疾病具有指导意义。方法第一部分: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18只,体质量(220±20)g,随机分为合穴-足三里与募穴-中脘;俞穴-胃俞与胃;原穴-冲阳与络穴-丰隆,每组6只。大鼠处于呼吸麻醉状态下,用微量注射器进行示踪剂的注射,将0.1%的AF488-CTB或AF594-CTB注射入相应六组大鼠“中脘”“胃俞”和左侧的“足三里”、“冲阳”、“丰隆”穴区皮下以及胃。示踪后2-3天,麻醉,心脏灌流。取出双侧交感神经链、颈胸腰部脊神经节、脊髓、脑干、迷走神经上下节。取下的组织放置于含4%多聚甲醛的固定液中后固定2-3 h,经0.1 mol/L PB清洗后,换到经含25%蔗糖的0.1 mol/L PB中脱水,放置于4℃冰箱中,待组织自然下沉。制作成切片标本,使用荧光显微镜或共聚焦显微镜对标记的相关神经元进行观察和记录。第二部分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30只,体质量(22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合募配穴组C、原络配穴组D和俞募配穴组E五个组,每组6只。大鼠处于呼吸麻醉状态下,进行电针,7天后,通过水浸-束缚法制造胃溃疡病理模型。麻醉,心脏灌流。取出胃,放置于含4%多聚甲醛的固定液中后固定2-3 h,换到含25%蔗糖的0.1 mol/L PB(pH7.4)中脱水,再放置于4℃冰箱中待组织自然下沉。用冰冻切片机将其制作成20μm厚的切片,贴敷于阳离子载玻片上,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圈染VIP及SP,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记录。结果第一部分:1.被AF594/488-CTB标记的与大鼠“胃”和左侧“胃俞”穴区相关的感觉神经元分别出现在T2-L4和T8-L2节段的DRG中,且集中在T8-L1节段。被AF488-CTB标记的支配“胃俞”穴区的运动神经元分别分布在T11-L3节段区域的脊髓左侧前角中。支配胃和“胃俞”穴区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左侧胸部交感神经链中。在迷走神经背核和迷走神经上下节中观察到被标记支配胃的神经元。2.被AF594/488-CTB标记的与“足三里”及“中脘”相关的感觉神经元分别出现在L3-L6和T6-T13节段的DRG中。支配“足三里”和“中脘”穴区的运动神经元分别分布在L3-L5和T8-T12节段区域的脊髓左侧前角中。支配“足三里”和“中脘”穴区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左侧腰部交感神经链中及下胸部交感神经链中。3.被AF594/488-CTB标记的与“丰隆”及“冲阳”相关的感觉神经元分别出现在L3-L6节段的DRG中。支配“丰隆”和“冲阳”穴区的运动神经元分别分布在L4-L6节段区域的脊髓左侧前角中。第二部分:1.模型组胃黏膜增厚,内壁泛红且多出存在黑、褐色大块出血点。合募配穴干预组胃黏膜微微增厚,内壁稍泛红且偶有出血点。原络配穴干预组胃黏膜微增厚,内壁呈粉红色且有多处出血点。俞募配穴干预组胃黏膜微微增厚,内壁稍泛红且偶有出血点。2.模型组大鼠胃壁内的VIP阳性神经纤维长度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1)。经针刺干预后,胃壁内的VIP阳性神经纤维长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合募配穴干预组较模型组显着增加(P<0.01),且接近于空白组(P<0.01);俞募配穴干预组较模型组显着增加(P<0.01),且接近于空白组(P>0.05);原络配穴干预组较模型组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原络配穴干预组较空白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合募配穴干预组较俞募配穴干预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合募配穴干预组较原络配穴干预组显着增加(P<0.05)。俞募配穴干预组较原络配穴干预组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模型组大鼠胃壁内的SP阳性神经纤维长度较空白组显着增加(P<0.01)。经针刺干预后,胃壁内的SP阳性神经纤维长度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合募配穴干预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且接近于空白组(P>0.05);俞募配穴干预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且接近于空白组(P>0.05);原络配穴干预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但与空白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合募配穴干预组和俞募配穴干预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合募配穴干预组较原络配穴干预组显着降低(P<0.05),俞募配穴干预组较原络配穴干预组显着降低(P<0.05)。结论1.在胃及其特定穴相关感觉支配方面,胃及其特定穴与胃均存在不同神经节段的重合。2.胃俞、足三里和中脘可通过交感神经的传导对胃起到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3.针刺胃的特定穴不会通过运动传导途径对胃产生影响。4.生理状态下,俞募为胃的近神经节段配伍,可以从感觉、运动、交感等多种神经通路发挥其协同增效的作用。原络为胃的远神经节段配伍,可以通过对感觉、运动神经元的支配起到了协同增效的作用。合募为胃的远节段与近节段配伍,其可能是通过对高级中枢的刺激起到对胃的调节作用。5.病理状态下,合募、俞募、原络配伍可以通过调整胃组织内相关神经肽VIP/SP的分泌来对胃起到防治作用。且合募配穴效果最佳。

王诗妍,李瑞星,徐萍萍,马丙祥[2](2019)在《俞募配穴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俞穴、募穴是具有经穴共同的主治特点和其特殊的性能的特定穴。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和腰部,募穴在胸腹部,俞募穴应用时相互配合,一前一后,阴阳对偶,是偶刺法的经典配穴方法。俞穴、募穴作为人体五脏六腑之气聚集部位,能够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还与病气的出入密切相关,反映出对应脏腑病变,俞募配穴法以中医阴阳及气街学说为理论指导依据,临证时从脏腑阴阳着手,通过俞募穴协同作用调节机体阴阳使其恢复平衡,这一配穴疗效显着且应用广泛。俞穴、募穴是具有经穴共同的主治特点和其特殊的性能的特定穴。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和腰部,募穴在胸腹部,俞募穴应用时相互配合,一前一后,阴阳对偶,是偶刺法的经典配穴方法。

王佳,崔晶晶,哈丽娟,佘琛,徐东升,景向红,喻晓春,白万柱[3](2019)在《神经示踪技术用于实验针灸研究的回顾》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收集关于神经示踪技术应用于实验针灸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分析其在腧穴、经脉、脏腑等方面的应用状况。方法:本研究以"示踪技术OR神经示踪技术OR示踪剂OR神经示踪剂OR示踪OR神经示踪"和"针灸OR针刺OR电针OR耳针OR眼针OR经脉OR穴区OR腧穴OR穴位注射"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2017)、万方数据知识平台(Wan-Fang Data,1990—2017)、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 Date,1989—2017);以"neural tracing technique OR neuroanatomical tracing OR neuronal tracers"and"acupuncture OR electroacupuncture OR auricular acupuncture OR eye acupuncture OR meridians OR acupuncture points OR acupoint injection"为关键词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1997—2017)。结果:共收录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94篇。其中使用最多的神经示踪剂是辣根过氧化物酶和霍乱毒素亚单位B,采用的实验动物有大鼠、家兔、猫和猴等,示踪剂的注射部位以腧穴居多。示踪剂注射后动物的存活时间从1 d到12周不等,所标记的神经成分包括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系统相关的神经元及其神经纤维。这些文献主要揭示了腧穴和脏腑的神经支配具有区域性和节段性特征,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神经解剖学联系,而其相关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化学特征(通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针灸作用途径密切相关。结论:应用神经示踪技术可以从神经通路/环路及其相关化学性质等不同角度更加深入地了解针灸的作用途径,这也为该项技术在将来的实验针灸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左海燕,杨晓希,周美启,吴生兵,张倩,吴欣,李锦航,许果[4](2019)在《从俞募穴探讨体表-内脏相关内涵》文中认为俞募穴不仅是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汇聚的枢纽,而且体现了早期的体表-内脏相关内涵。生理上,俞募穴是脏腑之气在体表的输注处,气街、标本、经脉及气血分别是其与脏腑产生联系的结构和物质基础;诊断上,可以通过观察俞募穴的情况辅助诊断相应脏腑病证;治疗上,通过刺激俞募穴可调整脏腑功能。现代实验研究已从解剖形态学、神经学等方面验证其结构基础和联系途径,大量的临床研究也证实了俞募穴与脏腑密切相关,为俞募穴的体表-内脏相关内涵提供了事实依据。

蒋梦姣[5](2018)在《俞募配穴法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俞募配穴法和常规取穴法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观察,评价俞募配穴法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旨在探索胃脘痛更加高效的治疗方式,为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提供积极意义。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针灸疗法,治疗组用俞募配穴法,选取脾俞、胃俞、中脘、章门,对照组用常规取穴法,选取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5天,连续治疗4周,参考《中药新药临床指导研究原则》中慢性胃炎中医症状分级及2003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定的慢性胃炎内镜分型标准[1],比较治疗前后胃脘疼痛、食后腹胀、食欲减退、胃寒怕冷、四肢乏力、便溏6个主要症状总积分、各症状积分以及胃镜复查结果。试验结束后,总结患者资料,组建数据库,采用SPSS22.0版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结果: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5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胃镜复查结果分析,治疗组治愈2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组内、组间比较,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组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均能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胃脘痛评分比较,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胃脘痛症状,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它可以有效改善食后腹胀、食欲减退、胃寒怕冷、四肢乏力、便溏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俞募配穴法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减轻胃脘疼痛,比常规取穴法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但在胃黏膜的修复上未体现出优越性。

张知云[6](2018)在《肾及其原络俞募穴相关联神经支配的可视化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脏腑和体表相关”是针灸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内在的脏腑和体表的腧穴通过经络联系在一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联系是双向的,既有内在脏腑对体表腧穴的作用,也有体表腧穴对内在脏腑的作用。脏腑出现病理变化时,体表相应的经脉或腧穴会出现一定的症状或者体征,如压痛、痛觉过敏、条索或结节样改变等。有研究也表明受到相关脏腑病变的影响,腧穴局部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质如体表温度、电阻等也会出现一定的改变。不同脏腑疾病所影响的腧穴具有一定的部位特征,常发生于与本脏腑相关的特定穴上。体表对脏腑的作用则表现在刺激经脉或腧穴可以对相应脏腑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这也是脏腑体表相关最为直接的表现。在临床选穴上,原络俞募穴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几种特定穴,因而也是研究脏腑体表相关内在机制的常用选穴。脏腑体表相关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牵涉痛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牵涉痛是指内脏器官出现病变时,不仅该器官会出现疼痛或者不适,在远离该器官的部位也会出现一定的疼痛或者痛觉过敏,牵涉痛的发生主要在相关的躯体,这也可以视为脏腑体表相关在病理状态下的表现。有关牵涉痛发生的机制已有大量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三个假说,一是外周神经分支学说,也称为脊髓前汇聚,认为脊神经节中的感觉神经元周围突有分支现象的存在,分别分布于内脏和体表,二者感觉在脊神经节水平发生牵涉。二是聚合-投射学说,该假说认为牵涉痛的发生是由于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在向中枢传导的过程中出现了汇聚,这种汇聚可以发生于脊髓、丘脑以及大脑皮质等各级水平。三是集中-易化学说,该假说认为内脏出现病变时其传入神经末梢会释放一些神经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能使邻近传入同一节段的躯体神经末梢的痛阈降低,从而引发牵涉痛。这三种假说都各有依据,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但这些研究也为中医脏腑体表相关学说提供了一定的依据。除了牵涉痛机制所涉及的感觉传导通路外,脏腑体表相关的研究还需要阐明的是刺激外周腧穴如何对内脏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自主神经是支配脏腑功能的神经,其生理活动不仅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也可以由外周感受器的反射而引起,来自躯体的信号经传入神经上传到中枢后可以传输到自主神经,由此引发内脏功能活动的变化。多项研究表明,针刺外周腧穴对调节血压、腺体分泌以及改善睡眠等自主神经活动起到良好的效果,另外也有电生理研究记录到针刺能引起交感神经放电。因而可以推测,针刺调整内脏功能也有可能通过作用于自主神经活动而起效。但这些研究目前大多还停留在检测相关功能活动的变化方面,尚缺少相应的形态学证据。从足少阴肾经及其原络俞募穴来看,在外联系于四肢的腧穴为原穴太溪和络穴大钟,联系于躯干的腧穴为背俞穴肾俞和募穴京门,其在内联系的脏腑为肾脏,并且也包含肾相关的功能性结构。肾上腺紧邻于肾脏上方靠内侧,与肾脏共同包裹在肾筋膜内,通过分泌肾上腺皮质和髓质激素对人体代谢活动起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肾阳对人体的推动和温煦功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密切相关。根据肾原络俞募穴在泌尿、生殖和内分泌等系统病症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及其良好的疗效,我们推测外周腧穴在与肾脏发生相互作用的同时也与肾上腺有一定的联系。研究目的观察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对足少阴肾经原、络、俞、募穴以及肾脏、肾上腺的支配规律和关联性,从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系统三个方面来阐明肾与其相关特定穴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来探讨脏腑与体表的神经解剖学相关性。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36只,体质量(220±20)g,随机分为太溪组、大钟组、肾俞组、京门组、肾上腺组和肾脏组六组,每组6只。运用单标记神经示踪。大鼠在呼吸麻醉状态下用微量注射器进行示踪剂注射,腧穴局部注射4μL0.1%荧光素结合霍乱毒素亚单位B(AF-CTB),肾上腺和肾脏注射2μL0.1%AF-CTB,其中肾上腺注射入实质内,肾脏注射入浆膜下靠近肾门的部位。注入2-3 d后对实验动物进行心脏灌流,依次灌入0.9%氯化钠溶液和含有4%多聚甲醛以及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pH 7.4)的固定液。灌流完毕后取出双侧交感神经链、胸(Thoracic,T)5-腰(Lumber,L)6节段脊神经节、脊髓和脑干,制作成切片标本,使用荧光显微镜或共聚焦显微镜对标记的相关神经元进行观察和记录。第二部分: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2只,体质量(220±20)g,随机分为肾俞-肾上腺组和肾俞-肾脏组,每组6只。采用双标记荧光示踪法。在“肾俞”穴区和肾上腺(肾脏)分别注射入AF488-CTB和AF594-CTB。注射2-3d后进行心脏灌流,取出相应神经组织,制作成切片标本,对标记的相关神经元进行影像学观察和记录。第三部分: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5只,体质量(220±20)g,直接进行心脏灌流固定后取出“肾俞”穴区局部皮肤和同侧肾上腺以及肾脏浆膜,运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标记穴区局部皮肤、肾上腺实质和肾脏浆膜中的酪氨酸轻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阳性神经纤维。研究结果第一部分:AF488-CTB和AF594-CTB标记的与大鼠“太溪”、“大钟”、“肾俞”和“京门”穴区以及肾上腺和肾脏相关的感觉神经元分别分布于L4-6、L3-6、T10-L1、T10-13和Tio-L1、T11-L1节段脊神经节中;相关的运动神经元和交感节前神经元分别分布于L4-6、L3-6、T11-L1、T11-13脊髓前角和T11-13脊髓侧角,没有观察到与肾脏相关的节前神经元,同时在颈(Cervical,C)7-8脊髓前角中观察到了支配“肾俞”和“京门”穴区的运动神经元;与四个穴区和肾上腺、肾脏相关的交感节后神经元分别位于相应节段的交感链中。第二部分:肾俞-肾上腺双标记示踪中,T12、T13和L1节段脊神经节中观察到了 AF488-CTB和AF594-CTB双标记的感觉神经元;标记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左侧腰部交感链中,在向肾上腺发出分支水平的交感神经链的神经节中,可以观察到AF488-CTB和AF594-CTB标记的交感节后神经元分布于同一神经节中,并且位置接近;在相应节段脊髓前角观察到了支配“肾俞”穴区的运动神经元,脊髓侧角观察到了支配肾上腺的交感节前神经元。肾俞-肾脏双标记示踪中,T12和T13节段的脊神经节中观察到了 AF488-CTB和AF594-CTB双标记的感觉神经元;在下胸段交感神经节中观察到AF488-CTB和AF594-CTB标记的交感节后神经元分布于同一交感神经节中,位置邻近。第三部分:“肾俞”穴区局部皮肤、肾上腺实质和肾脏浆膜内TH标记的交感神经纤维和CGRP标记的感觉神经纤维部分呈现出伴行关系,TH阳性神经纤维在穴区、肾上腺实质和肾脏浆膜内的分布密度均高于CGRP阳性神经纤维。研究结论1.支配大鼠“肾俞”穴区和肾脏(肾上腺)的感觉神经元在脊神经节表现出交汇和重叠,与牵涉痛的外周神经分支学说一致,这也提示来自大鼠“肾俞”穴区和肾脏(肾上腺)的信号可能通过相同的感觉神经元直接在二者之间建立一种交互的联系。2.支配大鼠“肾俞”穴区与支配肾脏(肾上腺)的交感节后神经元能够存在于交感链的同一节段,并且位置邻近,提示“肾俞”穴区和肾脏(肾上腺)也有可能通过交感神经的途径产生联系。3.从脊髓前角所标记的运动神经元来看,只与大鼠“肾俞”穴区骨骼肌的神经支配有关,说明针刺肾俞不会通过运动传导途径对肾脏(肾上腺)产生影响。

蔡荣林[7](2018)在《基于rs-fMRI技术的胃俞募配穴针刺对水负荷胃扩张受试者脑功能网络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通过观察胃俞募配穴针刺与胃俞、中脘单穴针刺对水负荷胃扩张受试者局部脑功能和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影响,比较配穴针刺与单穴针刺引起脑功能网络变化之间的差异性,分析脑功能变化与针刺调节胃运动效应的相关性;探讨胃俞募配穴针刺信息在脑内汇聚或整合的主要脑区,以及其可能的汇聚或整合机制;以初步明确胃俞募配穴针刺调节胃运动的大脑功能整合机制,为探明俞募配穴的神经网络机制提供现代科学依据,为进一步揭示腧穴配伍的中枢整合机制奠定基础。2方法选取公开招募的健康受试者24例,采用交叉试验设计,每位受试者分3次在不同的时间先后纳入胃俞组、中脘组和胃俞配伍中脘组(配穴组),每次每组纳入8例,等效于每组纳入24例受试者。受试者在水负荷胃扩张状态下分别接受胃俞穴、中脘穴和胃俞配伍中脘穴针刺,每次针刺前后分别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扫描和胃电图检测;利用基于Matlab 2013b平台和SPM 12软件的DPARSF 4.2软件对采集的fMRI图像进行预处理,并进行大脑自发神经活动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和脑功能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采用DPABI 2.3软件比较各组受试者针刺前后和各组间ALFF、ReHo变化;通过分析前述试验发现的显着性变化脑区和我们前期的研究假说及研究结果选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分析ROI与全脑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比较胃俞募配穴针刺与胃俞、中脘单穴针刺前后脑功能连接网络变化。利用DPABI viewer设定统计阈值为0.05,采用Alpha Sim多重比较校正,最后获得脑区ALFF、ReHo和FC变化,并将有统计意义脑区以图像形式呈现。针刺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ANOVA分析;所有临床数据用(?)±s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临床数据统计分析,利用REST1.8软件Extract ROI Signals工具提取各组受试者针刺前后ALFF、ReHo和FC信号差异脑区的平均时间序列,分析针刺前后ALFF、ReHo和FC变化与胃运动变化的相关性,数据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1)三组受试者水负荷试验初次饱足阈值、初次饱足时间、最大饱足阈值、最大饱足时间比较,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前比较,三组受试者针刺后胃电图振幅均明显降低(P<0.01),胃俞组及中脘组胃电图振幅变化与胃俞配伍中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针刺前比较,三组针刺后引起了不同的大脑自发神经活动ALFF信号变化,俞募配穴相比单穴针刺引起了更广泛的脑区发生改变;与单穴针刺比较,胃俞募配穴均引起了丘脑、脑岛、后扣带回、额内侧回ALFF信号出现差异变化。相关性分析可见,胃俞配伍中脘组脑岛、杏仁核ALFF变化与胃运动振幅变化呈正相关,额内侧回ALFF变化与胃运动振幅变化呈负相关。(3)与针刺前比较,胃俞募配穴针刺及胃俞、中脘单穴针刺引起了不同的大脑ReHo变化;胃俞募配穴针刺除与胃俞、中脘单穴针刺均可引起后扣带回、楔前叶ReHo变化外,还引起了丘脑、颞极等脑区ReHo的显着性变化;组间比较发现俞募配穴与胃俞、中脘单穴针刺比较均在后扣带回和颞极具有显着性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胃俞配伍中脘组后扣带回、丘脑、楔前叶ReHo变化与胃运动振幅变化呈正相关,颞极ReHo变化与胃运动振幅变化呈负相关。(4)胃俞募配穴针刺及胃俞、中脘单穴针刺均可引起杏仁核、丘脑、脑岛、后扣带回、孤束核、下丘脑与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变化。配穴针刺相比单穴针刺引起了杏仁核-内侧前额叶、杏仁核-扣带回、杏仁核-枕叶、丘脑-内侧前额叶、丘脑-额叶、脑岛与扣带回、后扣带回与楔前叶、孤束核-颞叶、下丘脑-海马功能连接增强。与单穴针刺比较,胃俞募配穴针刺均可显着增强脑岛与扣带回、后扣带回与楔前叶、孤束核与颞中回的功能连接。(5)胃俞募配穴针刺引起的后扣带回-小脑后叶、后扣带回-前扣带回、孤束核-顶下小叶、下丘脑-脑干、丘脑-前扣带回、丘脑-内侧前额叶功能连接变化与胃运动变化呈正相关;杏仁核-中央后回、孤束核-后扣带回、脑岛-内侧前额叶功能连接变化与胃运动变化呈负相关。4结论(1)胃俞募配穴针刺对水负荷胃扩张受试者胃运动的调节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胃俞募配穴针刺较胃俞、中脘单穴针刺引起了更广泛的脑区出现神经元自发同步化神经活动、局部脑区活动一致性和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变化。(2)胃俞募配穴针刺调节胃运动的效应与脑岛、杏仁核和额内侧回ALFF变化,后扣带回、丘脑、楔前叶和颞极ReHo变化,杏仁核、后扣带回、孤束核、下丘脑、丘脑和脑岛FC变化有关。(3)胃俞募配穴针刺显着改变丘脑、脑岛、后扣带回和额内侧回ALFF,后扣带回和颞极ReHo等脑功能活动,显着增强脑岛与扣带回、后扣带回与楔前叶、孤束核与颞中回的FC与其针刺效应的脑功能整合机制密切相关。(4)配穴针刺所引起脑功能活动的改变并非多穴位的简单叠加,而是引起了某些大脑功能区间新的网络联系,从而发挥更好的针刺效应;胃俞募配穴针刺对默认网络、内脏感觉运动网络和情绪网络的调控可能是胃俞募配穴针刺调节胃运动效应的重要神经机制之一。

周姗姗,贾成祯,尹磊淼,徐玉东,刘艳艳,杨莎莎,杨永清,王宇[8](2017)在《神经示踪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经络效应的神经解剖基础是针灸机制研究热点之一,其效应主要取决于穴位、脊髓、脑针灸信息的产生、传导、整合与输出。神经示踪技术是神经生物学基本方法。该文介绍了近年来神经示踪技术在针灸领域应用进展,总结了针灸研究中应用的神经示踪剂种类、标记经络和腧穴相关神经元及其神经纤维在脊髓阶段和大脑区域性分布规律,为针灸效应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

黄活石[9](2017)在《电针大肠俞募穴对功能性腹泻大鼠脑肠轴相关蛋白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探讨针刺大肠俞募穴治疗功能性腹泻,对其海马组织、结肠组织总蛋白表达量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旨在探索针刺大肠俞募穴治疗该病的效应机制,为针刺治疗本病的临床选穴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50只SPF级别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俞穴组、电针募穴组、电针俞募穴组5个组,每组10只大鼠。除空白组以外,其它四组大鼠均番泻叶灌胃法复制功能性腹泻模型,空白组采用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电针俞穴组、电针募穴组、电针俞募穴组于每日灌胃后1小时给予电针治疗,针刺时间15min,每天一次,共10天。在针刺治疗结束后,每组10只大鼠麻醉后,剖开腹腔取结肠组织,开颅取海马组织,用总蛋白测定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和海马组织蛋白浓度。同时,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和海马组织中BDNF蛋白表达量。结果:1.各组大鼠24h粪便含水量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24h粪便含水量有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募穴组、电针俞募穴组的24h粪便含水量均有下降(P<0.01)。2.各组大鼠灌胃后1h排便粒数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灌胃后1h排便粒数有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募穴组大鼠灌胃后1h排便粒数有所下降(P<0.01)。3.各组大鼠结肠BDNF蛋白含量比较:各组大鼠结肠BDNF蛋白含量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各组大鼠海马BDNF蛋白含量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BDNF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俞穴组、电针俞募穴组海马BDNF升高(P<0.05)。5.各组大鼠结肠、海马BDNF蛋白含量相关性分析:电针俞穴组大鼠结肠、海马BDNF蛋白含量之间有显着性负相关(P<0.05)。6.各组大鼠结肠蛋白浓度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蛋白浓度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俞穴组、电针俞募穴组大鼠结肠蛋白浓度升高(P<0.05)。7.各组大鼠海马蛋白浓度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总蛋白浓度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募穴组、电针俞穴组海马蛋白浓度升高(P<0.05)。8.各组大鼠结肠、海马蛋白浓度相关性分析:各组大鼠结肠、海马蛋白浓度之间没有显着性相关(P>0.05)。结论:1、电针可以缓解FD大鼠腹泻症状,“天枢”“大肠俞”共行健运脾胃之功。2、电针大肠俞穴可以通过上调海马BDNF水平,引起结肠、海马组织蛋白含量的变化,发挥治疗FD大鼠的作用;电针天枢穴可通过上调海马蛋白含量变化,发挥治疗FD大鼠的作用;电针天枢穴配伍大肠俞穴可通过上调海马BDNF水平、结肠蛋白含量,发挥治疗FD大鼠的作用。

周姗姗,贾成祯,尹磊淼,徐玉东,刘艳艳,杨莎莎,杨永清,王宇[10](2016)在《神经示踪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经络效应的神经解剖基础是针灸机制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效应主要取决于穴位、脊髓、脑针灸信息的产生、传导、整合与输出。神经示踪技术是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方法。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神经示踪技术在针灸领域的应用进展,总结了针灸研究中应用的神经示踪剂种类、标记经络和腧穴的相关神经元及其神经纤维在脊髓阶段和大脑区域性的分布规律,为针灸效应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

二、心俞募穴与心脏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俞募穴与心脏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VIP/SP介导胃的特定穴配伍干预GU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逆行示踪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综述二 胃溃疡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
    第一章 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对足阳明胃经的原穴、络穴、合穴、俞穴、募穴以及胃的支配规律和关联性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针刺干预GU模型大鼠胃组织VIP/SP的分布特征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2)俞募配穴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俞募穴特异性理论的机制研究
    1.1 俞募穴与脏腑相关的形态学研究
    1.2 俞募穴与相应脏腑的神经节段学说
    1.3 俞募穴与相应十二经脉的感传线路-“穴树”学说
    1.4 俞募穴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
    1.5 俞募穴针感传入的靶向趋同性
2 俞募穴治疗疾病的临床应用
    2.1 俞募配穴常规针刺法
    2.2 俞募配穴速刺法
    2.3“俞募配穴”埋线法
    2.4 俞募配穴合用推拿法
    2.5 俞募配穴艾灸法
    2.6 俞募配穴合用中药法
3 结语

(3)神经示踪技术用于实验针灸研究的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年份文献发表的数量
    2.2 神经示踪剂的种类
    2.3 实验动物的种属
    2.4 示踪剂注射的部位及剂量
    2.5 动物存活时间、固定液选择及标记成分
    2.6 腧穴/经脉相关的神经支配
    2.7 腧穴与脏腑之间的神经解剖学联系
    2.8 腧穴相关神经支配的化学特征
    2.9 其他方面的研究
3 讨论

(4)从俞募穴探讨体表-内脏相关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 俞募穴与脏腑的生理联系
    1.1 俞募穴体表分布位置与对应脏腑有关
    1.2 气街、经络标本、经脉是俞募穴与内脏联系的基本结构
        1.2.1 气街是俞募穴与脏腑横向联系的通道
        1.2.2 经络标本是脏俞与对应脏腑联系的途径之一
        1.2.3 膀胱经的沟通作用是背俞与内脏联系的又一途径
    1.3 气血是俞募穴与脏腑沟通的物质基础
2 俞募穴的诊断意义
3 俞募穴的主治特点
    3.1 俞募穴可治脏腑病
    3.2 俞募穴可治脏腑所主五官五体病
4 俞募穴的现代研究
    4.1 解剖形态学研究
    4.2 临床研究
        4.2.1 背俞穴
        4.2.2 腹募穴

(5)俞募配穴法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综述
    1、中医学对胃脘痛的研究现状
        1.1 病名认识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辨证分型与临床表现
        1.4 中医中药治疗研究
        1.5 针灸治疗研究
        1.6 俞募配穴的临床研究
    2、现代医学对胃脘痛的认识
        2.1 概念
        2.2 流行病学情况
        2.3 病因及发病机制
        2.3.1 HP感染
        2.3.2 免疫因素
        2.3.3 物理因素
        2.3.4 化学因素
        2.3.5 其他因素
        2.4 临床表现及诊断
        2.5 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结果与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古代文献中对俞募配穴的认识
    2 俞募配穴的实验研究
    3 选穴及分析
    4 艾灸原理及影响
    5 临床疗效分析
    6 结论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肾及其原络俞募穴相关联神经支配的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目的与意义
技术路线图
前言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分别与足少阴肾经原络俞募穴和肾上腺、肾脏相关神经元的形态学特征以及节段性分布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 分组方法
        1.4 示踪方法
        1.5 灌流取材与组织保存
        1.6 切片制备以及影像学观察
        1.7 统计学处理和图表制作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第二部分 “肾俞”穴区和肾上腺、肾脏之间的神经解剖学联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分组
        1.2 示踪方式
        2 实验结果
        2.1 “肾俞”穴区和肾上腺之间的神经解剖学联系
        2.2 “肾俞”穴区和肾脏之间的神经解剖学联系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与“肾俞”穴区局部皮肤、肾上腺和肾脏浆膜相关神经纤维的化学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灌流取材与组织保存
        1.4 标本制作
        1.5 影像学观察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rs-fMRI技术的胃俞募配穴针刺对水负荷胃扩张受试者脑功能网络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俞募配穴的源流及现代研究
        1.1 俞募配穴的源流
        1.2 俞募配穴的理论基础
        1.3 俞募配穴的现代临床应用概况
        1.4 俞募配穴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 针刺效应与脑功能连接网络
        2.1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2.2 脑功能网络
        2.3 脑功能连接
        2.4 针刺效应的脑功能连接网络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胃俞募配穴针刺与胃俞、中脘单穴针刺对水负荷胃扩张受试者大脑自发神经活动低频振荡振幅的影响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剔除与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备与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腧穴定位及针刺
        2.4 水负荷试验
        2.5 体表胃电图检测与分析
        2.6 fMRI数据采集
        2.7 fMRI数据分析
        2.8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水负荷试验结果分析
        3.2 针刺前后胃运动变化分析
        3.3 针刺中脘穴前后ALFF信号变化
        3.4 针刺胃俞穴前后ALFF信号变化
        3.5 胃俞募配穴针刺前后ALFF信号变化
        3.6 胃俞募配穴针刺与胃俞穴单独针刺ALFF信号变化比较
        3.7 胃俞募配穴针刺与中脘穴单独针刺ALFF信号变化比较
        3.8 针刺前后ALFF信号变化与胃运动变化相关性分析
    4 分析与小结
第三部分 胃俞募配穴针刺与胃俞、中脘单穴针刺对水负荷胃扩张受试者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的影响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备与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腧穴定位及针刺
        2.4 水负荷试验
        2.5 体表胃电图检测与分析
        2.6 fMRI数据采集
        2.7 fMRI数据分析
        2.8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针刺中脘穴前后ReHo信号变化
        3.2 针刺胃俞穴前后ReHo信号变化
        3.3 针刺胃俞募配穴前后 ReHo 信号变化分析
        3.4 胃俞募配穴针刺与胃俞穴单独针刺ReHo信号变化比较
        3.5 胃俞募配穴针刺与中脘穴单独针刺ReHo信号变化比较
        3.6 针刺前后胃运动变化与ReHo信号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4 分析与小结
第四部分 胃俞募配穴针刺与胃俞、中脘单穴针刺对水负荷胃扩张受试者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影响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备与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腧穴定位与针刺
        2.4 水负荷试验
        2.5 体表胃电图检测与分析
        2.6 fMRI数据采集
        2.7 fMRI数据分析
        2.8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针刺中脘穴前后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变化
        3.2 针刺胃俞穴前后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变化
        3.3 胃俞募配穴针刺前后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变化
        3.4 胃俞募穴配穴与胃俞、中脘单穴针刺对脑功能连接网络影响的比较
        3.5 针刺前后脑功能连接变化与胃运动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4 分析与小结
讨论
    1 胃俞募配穴法是调节胃肠功能的常用配穴方法
    2 脑功能整合是腧穴配伍针刺效应的关键机制
    3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是研究针刺效应脑功能整合机制的重要手段
    4 以水负荷胃扩张为研究载体的选取
    5 胃俞募配穴针刺对水负荷胃扩张受试者局部脑功能的调控
    6 胃俞募配穴针刺对水负荷胃扩张受试者脑功能连接网络的调控
结论
思考与展望
    1 本研究的意义
    2 创新点
    3 不足之处
    4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8)神经示踪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逆行示踪剂
    1.1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1.1.1 研究腧穴神经支配
        1.1.2 研究经络神经投射
        1.1.3 研究腧穴和内脏联系
    1.2 霍乱毒素类示踪剂
        1.2.1 研究腧穴的神经支配
        1.2.2 研究腧穴和内脏联系
    1.3 荧光类示踪剂
        1.3.1 研究腧穴神经支配
        1.3.2 研究腧穴和内脏联系
        1.3.3 研究大脑核团的神经联系
2 跨突触示踪剂
3 讨论

(9)电针大肠俞募穴对功能性腹泻大鼠脑肠轴相关蛋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选题背景
        1.1 功能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
        1.2 俞募配穴法是针灸临床应用的选穴方法之一,其作用机制研究亟待深入
        1.3 从脑肠BDNF蛋白表达水平入手,为针刺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
    2.研究内容
    3.技术路线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软件系统
    2.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模型的建立
        2.3 模型成功的评估
        2.4 处理方法
        2.5 针刺治疗
        2.6 实验步骤
        2.7 取材
        2.8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2.9 统计方法
    3.实验结果
        3.1 大鼠一般状态及排便状况观察
        3.2 大鼠结肠、海马BDNF蛋白含量测定
        3.3 大鼠结肠、海马组织蛋白浓度测定
讨论
    1.祖国医学对功能性腹泻的认识
        1.1 对病名的认识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对本病治疗的认识
    2.西医学对功能性腹泻的认识
        2.1 本病的定义与诊断
        2.2 对本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2.3 对本病治疗的认识
    3.BDNF、脑-肠轴与FD的关系
        3.1 脑-肠轴与FD的关系
        3.2 BDNF与FD的关系
        3.3 脑-肠轴与BDNF的关系
    4.针灸治疗FD的临床研究
        4.1 针灸治疗FD的疗效
        4.2 针灸治疗FD的用经选穴
    5.针灸治疗FD的机制研究
    6.本实验方法及结果的讨论
        6.1 本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
        6.2 电针不同穴位对FD大鼠排便情况的影响
        6.3 电针不同穴位对FD大鼠脑-肠轴紊乱的影响
        6.4 电针不同穴位的效应机制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附图
    附件二: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10)神经示踪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逆行示踪剂
    1.1辣根过氧化物酶
        1.1.1研究腧穴神经支配
        1.1.2研究经络神经投射
        1.1.3研究腧穴和内脏联系
    1.2霍乱毒素类示踪剂
        1.2.1研究腧穴的神经支配
        1.2.2研究腧穴和内脏联系
    1.3荧光类示踪剂
        1.3.1研究腧穴神经支配
        1.3.2研究腧穴和内脏联系
        1.3.3研究大脑核团的神经联系
2跨突触示踪剂
3讨论

四、心俞募穴与心脏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VIP/SP介导胃的特定穴配伍干预GU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研究[D]. 赵晋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俞募配穴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王诗妍,李瑞星,徐萍萍,马丙祥.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12)
  • [3]神经示踪技术用于实验针灸研究的回顾[J]. 王佳,崔晶晶,哈丽娟,佘琛,徐东升,景向红,喻晓春,白万柱. 针刺研究, 2019(12)
  • [4]从俞募穴探讨体表-内脏相关内涵[J]. 左海燕,杨晓希,周美启,吴生兵,张倩,吴欣,李锦航,许果.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1)
  • [5]俞募配穴法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观察[D]. 蒋梦姣.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6]肾及其原络俞募穴相关联神经支配的可视化研究[D]. 张知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7]基于rs-fMRI技术的胃俞募配穴针刺对水负荷胃扩张受试者脑功能网络的调控机制研究[D]. 蔡荣林.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2)
  • [8]神经示踪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J]. 周姗姗,贾成祯,尹磊淼,徐玉东,刘艳艳,杨莎莎,杨永清,王宇. 上海针灸杂志, 2017(04)
  • [9]电针大肠俞募穴对功能性腹泻大鼠脑肠轴相关蛋白影响的研究[D]. 黄活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01)
  • [10]神经示踪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A]. 周姗姗,贾成祯,尹磊淼,徐玉东,刘艳艳,杨莎莎,杨永清,王宇. 第十八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2016

标签:;  ;  ;  ;  ;  

心舒穴与心脏特异性连接通路的荧光双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