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期精细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高含水期精细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一、高含水期精细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九龙[1](2021)在《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我国大部分水驱油田普遍进入了开发中后期阶段,长期的注水开发导致储层水淹严重,形成了油水优势渗流通道,但是储层内仍然存在大量的剩余油,同时储层层间和层内的非均质性又加剧了这种矛盾,给挖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归根结底是受储层构型(韵律、夹层遮挡、井控受限等因素)的限制,储层内部精细剩余油形成的机理和分布特征不明晰,进而不能提出有效的挖潜方法,现有流动模型也无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特别对于大庆油田的非均质厚油层储层,构型影响下高含水期剩余油储量巨大,约占剩余可采储量的53.7%,如何实现这部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成为我国目前和未来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努力方向。为了搞清厚油层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的油水分布规律,揭示剩余油形成机理,本文在“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提出二维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渗流力学和流函数模型,将注采单元划分为4个区域:Ⅰ类(高速流动有效驱)、Ⅱ类(低速流动有效驱)、Ⅲ类(高速流动无效驱)、Ⅳ类(低速流动无效驱)。通过引入两个形状函数表征非均质构型的三维空间特征,实现三维流动与三维空间特征的融合,建立了考虑重力的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非稳态条件下沿流线方向上两相流动的饱和度模型,结合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注采单元内油水流动特征和饱和度(流线)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分别构建韵律、夹层以及注采不完善三类非均质储层的三维形状函数,结合流线密度和流线速度分布来表征了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驱替单元内部有效驱动单元随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弄清了驱替过程中含水率和油水饱和度随4类有效驱动单元转换的变化特征,进而明确了不同非均质条件下储层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油水饱和度分布规律。依据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进行了大量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韵律储层受重力和纵向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在高渗透层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后,有效驱动的范围快速减小,导致整片状的剩余油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模型可以跟踪含水率变化过程中4类驱动单元的变化范围,进而明确了不同韵律特征、不同韵律级差和不同储层厚度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2)夹层的存在改变厚油层层内和层间的流场分布,导致片状剩余油的产生,并且随着夹层延伸长度、夹层倾角等因素的影响驱动单元控制范围也发生变化,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可以明确了不同夹层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3)注采不完善性条件下,不完善区域形成压力平衡去无法实现有效驱动,导致散状剩余油的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析,明确了井网不完善、射孔不完善条件下剩余油随驱动单元变化产生的区域和饱和度分布。最后针对大庆油田厚油层三大类型六种模式储层剩余油分布的特征和剩余规模,基于流场转置方法利用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提出了针对韵律型、夹层遮挡型以及注采不完善型三类主要剩余油类型储层的有效挖潜措施以及具体的挖潜方法和参数设置。根据目标区大庆南中西二区储层构型特征以及开发现状,对整个区块进行有效驱动的单元的划分,最终划分出3788个驱动单元,然后依据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区域、分层位制定针对性的有效挖潜剩余油方案,结果显示调整后区块整体采收率提高4%左右,实现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本研究的成果对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的进一步挖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赵宇璇[2](2020)在《Z区块二次开发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挖潜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Z区块于2009年开始实施老油田二次开发工程,重建井网结构,采用两套井网开发,调整对象为有效厚度小于0.5m的薄差油层及表外储层为主的剩余油富集层位,对发育较好的GⅢ、GⅣ油层组封存,暂不开采。历经近10年开发后,该区块面临水驱控制程度低、含水上升快等问题,需针对原来封存的GⅢ、GⅣ油层组实施补孔,并进行井网井距和分层注水层段优化。本文在剩余油潜力研究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补孔对象及时机进行了研究,并对补孔后层段、井网井距进行了优化。取得如下成果:利用含油饱和度与剩余储量丰度交汇图确定了具备补孔潜力的区域。本文根据Z区块G油层组数据资料,完成了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建立及生产历史拟合,运用耗水率与含水率图版结合相渗-分流量关系曲线确定补孔的剩余油饱和度界限分别为0.35、0.45,剩余储量丰度界限为全区平均储量丰度5×104t/km2,提取模型中各网格点的含油饱和度与剩余储量丰度绘制交汇图联合评价,将剩余油划分为六大类并明确具备补孔潜力的区域,克服了单一指标评价剩余油潜力的局限性。运用数值模拟法预测补孔方案及补孔时机的开发效果,并对补孔后的油水井优化井网井距,综合技术指标、“开发均衡指数”和经济指标进行方案优选。本文选取小层有效厚度和单井小层水淹程度两个参数,结合潜力区域逐井逐层制定补孔方案,优选补孔对象为有效厚度0.5m以上、小层含水率低于97%的油层;以油水井不转注为前提,进行井网井距方案设计,得到五点法井网106m井距开发效果最佳;运用洛伦茨曲线法及提出的“开发均衡指数”量化评价二次开发前后的驱替均衡程度,平面驱替均衡指数提高了0.1030但仍差异较大,纵向各小层注、采驱替程度由差异较大变为相对均衡,开发均衡指数分别提高了0.1057和0.0942。明确层段组合界限并用最优分割法制定了层段组合方案。本文针对各影响因素建立概念模型确定其技术界限:层段渗透率极差上限为4.5,层段厚度小于8m,段内含油饱和度极差不超过1.4;选取单井小层渗透率、孔隙度、有效厚度、含油饱和度、压力五个动静态参数,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单井综合评价参数;运用最优分割法将层段按顺序且性质相近的原则,在现有注水井分段数目基础上设计层段细分方案,最终优选层段划分方案为在现阶段水井分段数基础上增加1段,且保证水井分段数最大为7段,采收率预计提高2.44%,平面驱替均衡程度由差异悬殊调整为比较均衡。有效改善了开发现状,对老油田的二次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贾林[3](2020)在《X油田剩余油分布与井网重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解决X油田高含水期井网开发潜力降低、储层动用非均质性严重等问题,本文以X油田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研究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井网调整方法。为了缓解长期“合注合采”开发所带来的层间矛盾问题,在综合考虑目标区块各小层地质储量、含油面积等九种储层属性特征的前提下,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法将开发层系重新划分,将目标区块的SII-PI2小层划分为第一套开发层系,PI3-PI4划分为第二套开发层系,并采用分层注水的开发方式开发目标区块;为了制定分层注水井网调整方案,本文在谢尔卡乔夫公式的基础上,引入贷款利率、税率等经济指标推导出改进俞启泰公式和改进递减法公式,并通过谢尔卡乔夫公式、改进俞启泰公式和改进递减法公式三套公式分别计算了两个开发层系的合理井网密度,进而,由此折算出对应的合理井距,由计算结果可知第一套开发层系井距应为100-200m,设计第二套开发层系井距应为200-400m,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三采生产井和注入井代用的方式进行井网重构方案研究,提出了五套井距不同的井网重构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五套方案分别进行了模拟,并统计分析其各自采出程度、含水率、含水上升率和采油速度等开发成果。通过综合研究和对比五套方案采收率、含水上升率、采油速度、开发年限和经济指标,确定了第一套开发层系井网井距150m,第二套开发层系井网井距300m的第五套井网重构方案为最佳方案,其采收率达到45.14%,采收率较原方案提升2.12%,经济收益预期高于其他方案,开发效果与经济指标均达到最佳效果。

范海娇[4](2020)在《M区块水驱剩余油潜力评价及开发方案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M区块经过50多年的注水开发后,综合含水率达到了91.04%。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各层系之间矛盾加剧,剩余油分布零散。通过不断加大油水井调整措施挖潜力度,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进一步调整潜力逐渐减小。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成为首要问题。本文在对M区块地质特征与开发历程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试验区地质模型与数值模拟模型,明确了各油层组剩余油平面及纵向分布情况。引入易动用含油饱和度界限概念,与注入孔隙体积倍数联合评价,从动用难易程度角度对剩余油潜力进行评价,并以各沉积单元为评价对象,将其潜力划分为四类。根据各类潜力单元剩余油成因划分10种类型,并给出各单元不同类型剩余油储量分布。(40)、Ⅲ类潜力单元主要剩余油类型为无注无采型与有采无注型,储量占比达之和分别为41.85%和59.47%;Ⅱ、Ⅳ类潜力单元主要以层间干扰型、吸水差型剩余油为主,储量所占比例之和分别为40.15%和43.15%。基于本文所提出的剩余油潜力评价及类型划分方法所得潜力评价结果,针对各潜力单元剩余油类型分布,以试验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块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井网抽稀与加密两种井网调整方法进行方案设计、模拟预测与效果评价。结果表明,井网抽稀方案中五点法井网效果最优,采出程度增加2.76个百分点;加密方案一(新布署一套120m五点法面积井网)较原井网采出程度增加4.23个百分点,在高油价条件下经济效益良好。

姚尚空[5](2020)在《Y区聚合物驱高含水井组成因及调整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Y区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采阶段,油井含水率普遍高于90%,聚合物驱投注前含水持续上升,已投注区块的高含水井表现为见效难、含水率下降幅度低的特点,严重影响区块整体开发效果。目前,针对高含水油井调整方法很多,但往往忽略高含水形成的原因,同时,对于高含水调整机理尚不明确,且相关理论研究比较少。为了适应聚合物驱精细开发,保证投注区块的高含水井达到增油降水的目的,亟需探索高含水井形成的原因,给出不同类型高含水井调整机理,保证聚合物驱的开发效果。本文考虑不同渗透率条件下判别高含水形成的原因,通过统计动静态参数,建立高含水井动静态数据库,分析优势渗流通道的特征。利用分流量曲线和相渗曲线,拟合得到水驱条件下不同含水阶段渗透率与临界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该渗透率条件下的含油饱和度,并与临界含油饱和度进行比值,建立了高含水优势通道判别标准。通过聚驱前高含水通道层数占比参数指标划分成不同级别,将高含水井分为四类,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类型高含水井进行计算和识别。针对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组的特点,分析高含水井组成因。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依据Y区二类油层参数,明确了高含水井层内、层间、平面矛盾调整机理。针对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的特点,分析出各类高含水井存在的主要矛盾,给出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的调整措施,为下一步高含水井的调整措施优化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分析井网因素、注采连通因素、注入水体积倍数,研究高含水井组成因,并基于数值模拟技术,明确Y区目标区块不同类型高含水井层间、层内、平面调整机理。研究表明,通过建立异步注采、水聚交替层内矛盾调整模型,措施调整后,能有效动用常规水驱难以动用的剩余油,提高水驱波及系数;建立封堵高含水层位、层段组合层间矛盾调整模型,措施调整后,缓解了高渗层的低效、无效水循环问题,高渗层相对吸水量被抑制,中低渗透层吸水剖面得到改善,提高了纵向上的波及体积;建立井网抽稀、转注平面矛盾调整模型,措施调整后,油水井间压力平衡被打破,液流方向发生改变,使得原开发方案未波及到的区域剩余油得到波及。

杜博渊[6](2020)在《M开发区北三东西块剩余油挖潜潜力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油田采用注水开发的方式进行开采,并且大多数油田已迈入高含水开发后期阶段,部分油田进入产量递减阶段;但此时油藏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动用较弱的油层甚至未动用的油层,地下仍有大量的剩余油富集,因此目前对于剩余油的研究成为大多数油田的重要任务。在油田开采作业中,明确剩余油的形成分布规律、位置以及对其挖潜潜力做出评价对于指导油田进行后期剩余油挖潜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M开发区北三区东部西块为例,针对该区域剩余油研究成果不够充分,剩余油分布复杂等特点,结合研究区油层精细地质解剖以及动静态资料分析,并结合生产动静态参数,明确该区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为渗透率、有效厚度、孔隙度、地层系数以及沉积微相,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重要性进行分析排序;结合该区域已有16口措施井次产能进行模糊评价方法可行性的验证发现其合理性为81.25%,并利用该方法对研究区单层下各井次的剩余油挖潜潜力开展评价,同时针对该区块设计出模糊评价软件以便对该区剩余油挖潜潜力进行评价;结合各层下单井井位坐标并利用petrel进行随机插值形成该区域18个单层下的剩余油挖潜潜力平面分布图件,为指导该区域进行剩余油挖潜作业提供依据。

李春绪[7](2020)在《葡北X断块地层压力恢复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葡北X断块经历30多年的开发历程,目前已经入了注水开发后期,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地层能量不断亏空,没有后续能量的补充,致使地层压力逐年下降,并使区块内油井处于高含水状态,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难以满足高含水期注水开发的需要,油井产量因此下降,严重影响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因此开展葡北X断块葡萄花油层的地层压力恢复对策研究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本文根据葡北X断块的实际地质状况,建立了油藏地质模型以及数值模型,并进行了相关的数值模拟研究。结合不同类型砂体的成因以及特征,开展了单砂体的识别及划分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地质特征的单砂体划分标准,指导单砂体的识别、描述以及划分,并将得到的单砂体作为地层压力研究单元,为后续进行地层压力恢复对策研究提供了基础研究单元。利用注采完善程度系数法,对压力单元的注采状况进行了评价。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对压力单元进行潜力分析,优选出压力调整潜力单元。本文根据静水柱压力法、物质平衡法、最小自然递减率法以及经验公式法等多种油藏工程方法对合理地层压力进行计算,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优选出最佳的合理地层压力计算方法。结合物质平衡公式以及经验公式,推导出合理地层压力恢复速度计算公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验证。最终得到压力单元的合理地层压力恢复参数界限。基于以上的研究成果,开展了地层压力恢复方法研究,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不同方法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制定出一套适应性较好的合理地层压力恢复对策。

王佳琦[8](2020)在《葡萄花油田X区块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文中指出伴随我国工业发展对油气的巨大消耗以及未来世界对石油的大量需求,开展薄差储层相关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我国薄差油藏储量及其丰富且分布区域较广,开发潜力十分巨大。本文研究区块属薄差层发育,岩性、物性变化范围较大,非均质性强。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各种开发问题逐渐突显,例如地层压力不均衡,油井产量递减快、水驱控制程度低等。可见根据当前的开发情况,初期确定的技术政策界限已不能与之匹配,所以,关于探索薄层油藏最佳开发技术政策的局限性显得的十分必要。在分析该目的区块井网情况以及动态数据的前提下,利用理论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并结合开采过程中的动态生产资料,开展了针对该类型储层油田所进行的技术界限政策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图版与经验公式结合,分析注水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从综合含水、含水上升率、水驱指数、水驱特征曲线等方面评价目前注水开发效果;其次,建立了三维精细地质模型,根据测井二次解释结果对地质储量及可采储量进行重新核实;再者,运用油藏工程方法与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个注采参数;最后确定研究区块的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界限,并提出合理调整方案,并进行开发效果预测。研究表明,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预测,调整后累产油量增加41.12×104t,采收率提高了2.33个百分点,油田增产效果明显,可见综合调整方案合理可行。本文研究结果对薄差储层的合理高效开发、提高采收率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下一步井网方案合理调整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同类型油田提供可靠的参考经验。

焦钰嘉[9](2019)在《杏十区东部开发指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杏十区东部1971年投入开发,2003年进入特高含水期,继2010年进行补孔为主的精细挖潜调整后,2016年开始实施以精控压裂和大位移井开发为主的控水提效调整,历经两次开发调整后,基本实现产量不降含水不升,开发指标变化规律较调整前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有必要开展开发指标变化规律研究,分析开发指标变化主控因素,明确水驱开发合理技术界限。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产量递减规律和含水上升规律,通过单因素和灰色关联多因素分析,给出了递减率和含水上升率的影响因素。本文在杏十区东部地质模型建立和水驱历史拟合基础上,开展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砂体动用程度差异大,河道砂体采出程度48.2%,河间砂采出程度44.2%,表外储层采出程度仅25.4%。对研究区和不同井网分阶段递减情况研究表明,精细挖潜前不同井网自然递减率和综合递减率大小关系为二、三次井网>一次加密井网>基础井网,精细挖潜后二、三次井对递减率的贡献超过50%,全区符合指数递减规律,全区递减率由精细挖潜阶段的8.4%降到控水提效阶段的4.3%,灰色关联分析表明,递减率的变化主要受采液速度、含水及生产压差影响。应用水驱特征曲线法对研究区含水上升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水上升率由精细挖潜前2.19%下降到控水提效阶段-0.04%,含水上升率主要受存水率、注水量和产液量的影响。采用油藏工程方法对合理生产压差研究认为,应维持在6.0MPa,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开发指标主控因素注水量和采液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基础井网、一次加密井网和二三次井网的合理年注水量分别为39.7×104t、52.7×104t和150.2×104t,合理年产液量分别为71.6×104t、32.8×104t和93.6×104t。注采参数优化后,可累积增油12.1×104t,提高采收率0.51个百分点。

贾江芬[10](2019)在《杏六区西部注水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及精准注水技术界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杏六区西部依靠以“666”细分注水为核心的水驱精细挖潜技术,取得了自然递减连续多年控制在7%左右,水驱产量始终保持在60%左右,水驱年均含水上升不超过1个百分点的好效果。随着油田开发进一步深入,原有的技术标准在应用过程中不能完全满足油田开发需求。需要开展精准注水技术攻关,探索特高含水期进一步提高注水精度的技术方法。本文结合现场调研建立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并从平面和纵向对油层动用状况进行评价;根据油水井在各层中实际生产关系,在考虑纵向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平面影响因素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确定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权重,从而确定新的细分注水标准;利用油藏工程法并结合水井各层段的水淹状况确定剩余油潜力以及各套井网精准注水方案。同时,为进一步测定开发效果,在细分注水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剩余油潜力研究精准注水结构措施组合模式,结合水井不同层段的储层特点进行措施,给出了最佳措施组合模式;利用数值模拟软件预测至含水98%时的采收率,与未采取措施相比,采收率提高0.75个百分点。

二、高含水期精细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含水期精细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均质厚油层研究现状
        1.2.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1.2.3 流动单元法研究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现状
        1.2.4 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受控因素实验研究
    2.1 实验模型设计原理
    2.2 实验设备与实验步骤
        2.2.1 实验设备
        2.2.2 实验步骤
    2.3 不同非均质条件水驱特征研究
        2.3.1 正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2 反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3 含夹层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4 夹层和韵律双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4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重力对厚油层剩余油影响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非均质厚油层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研究
    3.1 有效驱动单元的定义
    3.2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数学模型建立
        3.2.1 三维油水两相流动的模型
        3.2.2 三维流函数法研究流体在驱动单元中流动
        3.2.3 有效驱动单元三维流函数法的饱和度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有效驱动单元确定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方法研究
    4.1 韵律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4.1.1 单韵律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1.2 复合韵律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2 夹层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4.2.1 夹层存在条件下储层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
        4.2.2 注水井钻遇夹层时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2.3 注水井未钻遇夹层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3 注采不完善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饱和度分布特征
        4.3.1 注采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4.3.2 井网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有效驱动单元的流场重构及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
    5.1 构型影响下剩余油分布特征
    5.2 构型影响下厚油层剩余油挖潜方法
        5.2.1 韵律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2 夹层遮挡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3 井网未控制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4 其他类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3 本章小结
6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矿场中的应用及分析
    6.1 区块地质特征
    6.2 区块开发现状
    6.3 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6.3.1 无效驱替情况严重,开发效益差
        6.3.2 综合含水高、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控水挖潜难度大
    6.4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区块应用分析
        6.4.1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在典型井组中的应用验证
        6.4.2 实际区块整体挖潜方案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创新点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目标区块有效驱动单元分区、分井划分结果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Z区块二次开发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挖潜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区块开发现状及矛盾问题分析
    1.1 地质概况
        1.1.1 构造特征
        1.1.2 沉积特征
        1.1.3 储层及流体特征
    1.2 开发现状
第二章 水驱开发剩余油潜力评价方法研究
    2.1 三维地质建模及储量拟合
        2.1.1 地质建模方法
        2.1.2 网格划分及构造模型的建立
        2.1.3 相模型的建立
        2.1.4 属性模型的建立
        2.1.5 地质储量拟合
    2.2 Z区块数值模拟研究
        2.2.1 相渗曲线的选择
        2.2.2 高压物性曲线的选择
    2.3 历史生产数据拟合
    2.4 剩余油分布情况及补孔潜力区域的确定
        2.4.1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2.4.2 剩余储量丰度分析
        2.4.3 垂向剩余油分布特征
        2.4.4 剩余油潜力研究方法
第三章 二次开发补孔挖潜方法研究
    3.1 补孔选层的界限研究
        3.1.1 补孔方案
        3.1.2 方案效果预测
        3.1.3 方案开发指标对比分析
    3.2 驱替均衡程度评价方法
    3.3 补孔时机的模拟与预测
        3.3.1 补孔时机方案
        3.3.2 方案效果预测
        3.3.3 方案开发指标对比分析
第四章 井网井距优化设计研究
    4.1 井网井距方案设计
    4.2 开发效果评价与预测
    4.3 优选合理井网井距
第五章 层段组合方法及技术界限研究
    5.1 层段划分的影响因素及界限
        5.1.1 储层有效厚度
        5.1.2 层间渗透率极差
        5.1.3 层间含油饱和度极差
    5.2 层段组合划分方法
    5.3 开发效果评价与预测
    5.4 方案开发指标对比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3)X油田剩余油分布与井网重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剩余油划分研究现状
        1.2.2 井网重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质特征
        2.1.1 地质概况
        2.1.2 储层沉积特征
        2.1.3 岩石和流体的高压物性
    2.2 开发历程及存在问题
        2.2.1 开发历程
        2.2.2 存在问题
        2.2.3 原因分析
第三章 数值模拟研究
    3.1 地质模型建立
        3.1.1 数据准备
        3.1.2 模型范围及网格确定
        3.1.3 构造模型
        3.1.4 属性模型
    3.2 数值模型建立及历史拟合
        3.2.1 油藏多相流体相态参数调整
        3.2.2 地质储量拟合
        3.2.3 油田生产动态拟合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4.1 剩余油成因
        4.1.1 井控型剩余油
        4.1.2 沉积型剩余油
    4.2 剩余油分布规律
第五章 井网重构方案设计及开发效果预测研究
    5.1 井网重构原理
        5.1.1 层系划分
        5.1.2 井网重构标准
    5.2 目前采出程度
    5.3 方案制定
        5.3.1 方案一
        5.3.2 方案二
        5.3.3 方案三
        5.3.4 方案四
        5.3.5 方案五
    5.4 井网重构方案效果分析与评价
        5.4.1 井网重构方案结果分析
        5.4.2 井网重构方案效果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4)M区块水驱剩余油潜力评价及开发方案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M区块开发概况
    1.1 地质特征
        1.1.1 储层发育特征
        1.1.2 沉积特征
        1.1.3 储量构成
    1.2 开发历程
        1.2.1 井网部署
        1.2.2 层系井网射孔
        1.2.3 开发现状
    1.3 开发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模型建立及历史拟合
    2.1 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2.1.1 构造模型
        2.1.2 沉积相模型
        2.1.3 相控属性模型
    2.2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2.3 历史拟合
        2.3.1 储量拟合
        2.3.2 单井拟合
        2.3.3 全区拟合
第三章 剩余油潜力评价及类型划分
    3.1 油层动用状况及剩余油分布
        3.1.1 油层动用状况
        3.1.2 剩余油分布
    3.2 剩余油潜力评价
        3.2.1 含油饱和度界限确定
        3.2.2 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界限确定
        3.2.3 潜力类型划分
    3.3 不同潜力剩余油类型划分
        3.3.1 剩余油类型划分
        3.3.2 不同潜力剩余油类型分布
第四章 开发方案调整及效果评价
    4.1 井网抽稀
        4.1.1 方案设计
        4.1.2 效果评价
    4.2 加密调整
        4.2.1 方案设计
        4.2.2 效果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5)Y区聚合物驱高含水井组成因及调整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含水形成原因研究现状
        1.2.2 高含水调整措施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块地质特征及开发状况
    2.1 区块地质概况
    2.2 沉积相特征
    2.3 开发历程
    2.4 连通状况
    2.5 高含水井的基本状况
第三章 油藏数值模型的建立
    3.1 研究区模型的建立
    3.2 相渗曲线
    3.3 PVTI拟合
    3.4 历史拟合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含水井组分类及识别方法研究
    4.1 水驱高含水通道界限判定
    4.2 水驱高含水通道分类
    4.3 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组识别方法
        4.3.1 单因素分析法
        4.3.2 单因素方差分析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含水井组成因研究
    5.1 高含水井组成因分析
        5.1.1 井网因素
        5.1.2 注采连通关系
        5.1.3 注入水体积倍数
    5.2 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组成因实例分析
        5.2.1 一类高含水井组的识别与成因分析
        5.2.2 二类高含水井组的识别与成因分析
        5.2.3 三类高含水井组的识别及成因分析
        5.2.4 四类高含水组井的识别及成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类型高含水井调整机理研究
    6.1 高含水井层内矛盾调整机理研究
        6.1.1 异步注采机理研究
        6.1.2 水-聚合物段塞交替机理研究
    6.2 高含水井层间矛盾调整机理研究
        6.2.1 层段组合机理研究
        6.2.2 封堵高含水层位机理研究
    6.3 高含水井平面矛盾调整机理研究
        6.3.1 平面转注机理研究
        6.3.2 平面抽稀机理研究
    6.4 不同类型高含水井调整措施分析
        6.4.1 一类高含水井调整措施分析
        6.4.2 二类高含水井调整措施分析
        6.4.3 三类高含水井调整措施分析
        6.4.4 四类高含水井调整措施研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附件

(6)M开发区北三东西块剩余油挖潜潜力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法现状
        1.2.2 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1.2.3 剩余油挖潜潜力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概况
    2.2 储层特征
        2.2.1 储集空间特性
        2.2.2 流体性质
        2.2.3 储层沉积特征
    2.3 开发现状
第三章 研究区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研究
    3.1 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地质因素
        3.1.2 开发因素
    3.2 区域内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分析
    3.3 各层油井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3.3.1 灰色关联分析的原理
        3.3.2 灰色关联分析法下的因素重要性分析
    3.4 剩余油分布研究
        3.4.1 研究区剩余油分布采用的方法
        3.4.2 研究区剩余油分布类型
第四章 研究区剩余油挖潜潜力评价
    4.1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
    4.2 评语集、评判矩阵和权重集的确定
    4.3 模糊评价方法合理性验证
    4.4 模糊评价软件设计
    4.5 剩余油挖潜潜力评价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7)葡北X断块地层压力恢复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1.1 地质概况
    1.2 储层特征
    1.3 油藏条件及油藏类型
        1.3.1 油藏压力及温度
        1.3.2 油藏原油流体性质
    1.4 目前生产状况
第二章 油藏模型研究
    2.1 地质构造模型建立
        2.1.1 断层模型
        2.1.2 网格模型
        2.1.3 层面模型
        2.1.4 沉积相模型
        2.1.5 模型质量监控
    2.2 属性模型建立
        2.2.1 孔隙度模型
        2.2.2 渗透率模型
        2.2.3 饱和度模型
        2.2.4 净毛比模型
    2.3 网格粗化
    2.4 数值模型建立
        2.4.1 模型初始化参数
        2.4.2 高压物性及相渗曲线
    2.5 储量及历史拟合
        2.5.1 储量拟合
        2.5.2 全区历史拟合
        2.5.3 单井历史拟合
    2.6 压力点拟合
第三章 地层压力单元划分及优选
    3.1 单砂体特征分析
        3.1.1 多期主河道叠加型单砂体
        3.1.2 主(浅)河道-浅滩砂型单砂体
        3.1.3 单一河道型单砂体
        3.1.4 席状砂型单砂体
        3.1.5 透镜砂型单砂体
    3.2 单砂体划分
        3.2.1 分类原则
        3.2.2 分类描述
    3.3 压力单元分析及统计
    3.4 压力单元注采状况评价
        3.4.1 影响因素
        3.4.2 评价方法
        3.4.3 评价结果
    3.5 压力潜力调整单元研究
        3.5.1 多期河道叠加型压力单元控制的剩余油
        3.5.2 单一河道型压力单元控制的剩余油
        3.5.3 席状砂型压力单元控制的剩余油
        3.5.4 油气潜力分析
        3.5.5 压力恢复及生产潜力分析
        3.5.6 压力潜力调整单元优选
第四章 地层压力恢复参数界限研究
    4.1 合理地层压力
        4.1.1 静水柱压力法
        4.1.2 物质平衡法
        4.1.3 最小自然递减率法
        4.1.4 经验公式法
        4.1.5 方法优选
        4.1.6 结果统计
    4.2 合理地层压力恢复速度
        4.2.1 物质平衡法
        4.2.2 回归法
        4.2.3 经验公式法
        4.2.4 方法评价
        4.2.5 结果统计及验证
第五章 地层压力恢复对策研究
    5.1 地层压力恢复方法
        5.1.1 注采调整原则
        5.1.2 单一调节注水量
        5.1.3 单一调节采液量
        5.1.4 综合调整注采量
        5.1.5 方案对比分析
    5.2 综合治理对策
    5.3 效果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葡萄花油田X区块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及开发历程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1 油藏特征
        2.1.2 构造特征
        2.1.3 沉积特征
        2.1.4 砂体发育状况
        2.1.5 岩性、物性特征
        2.1.6 裂缝发育特征
    2.2 研究区开发现状
        2.2.1 研究区井网现状及井区划分
        2.2.2 研究区递减率现状
        2.2.3 研究区生产现状
第三章 研究区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3.1 注水开发主控因素分析
        3.1.1 原油地下粘度的影响
        3.1.2 油藏复杂程度的影响
        3.1.3 油藏储层因素的影响
        3.1.4 开发技术指标的影响
    3.2 全区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3.2.1 生产阶段划分
        3.2.2 含水率与含水上升率评价
        3.2.3 水驱指数评价
        3.2.4 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评价
        3.2.5 水驱特征曲线评价
第四章 测井资料解释及储量计算
    4.1 测井资料标准化
        4.1.1 标准层选取
        4.1.2 测井资料数据的标准化
        4.1.4 岩心归位
    4.2 储层测井解释模型建立
        4.2.1 泥质含量模型
        4.2.2 孔隙度模型
        4.2.3 渗透率模型
        4.2.4 含油饱和度模型
        4.2.5 测井解释结果
        4.2.6 储量计算
第五章 油藏模型建立
    5.1 三维地质建模
        5.1.1 基础资料整理
        5.1.2 速度模型建立及时深转换
        5.1.3 构造建模
        5.1.4 沉积相建模
        5.1.5 属性建模
    5.2 油藏数值模拟
        5.2.1 数值模型建立
        5.2.2 储量拟合
        5.2.3 历史拟合
第六章 开发技术政策界限调整
    6.1 合理注采参数确定
        6.1.1 合理地层压力
        6.1.2 合理注采比
        6.1.3 合理配注强度
        6.1.4 合理采油速度
    6.2 开发界限调整
    6.3 数值模拟法预测开发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9)杏十区东部开发指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开发指标变化规律研究
        1.2.2 开发指标影响因素研究
        1.2.3 合理注采参数研究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杏十区东部水驱数值模拟研究
    2.1 油藏概况
        2.1.1 油藏地质概况
        2.1.2 开发历程
    2.2 地质模型建立
    2.3 水驱历史拟合
        2.3.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2.3.2 历史拟合
    2.4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第三章 产量递减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产量递减规律研究
        3.1.1 自然递减率研究
        3.1.2 综合递减率研究
        3.1.3 不同井网对产量递减贡献研究
        3.1.4 杏十区东部水驱递减规律研究
    3.2 产量递减影响因素研究
        3.2.1 单因素分析
        3.2.2 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含水上升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4.1 含水上升规律研究
        4.1.1 含水率变化研究
        4.1.2 含水上升率变化规律研究
    4.2 含水上升率影响因素研究
        4.2.1 单因素分析法
        4.2.2 多因素分析法
第五章 杏十区东部合理注采参数研究
    5.1 合理生产压差研究
    5.2 合理注采参数研究
        5.2.1 正交方案设计
        5.2.2 结果分析
    5.3 经济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杏六区西部注水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及精准注水技术界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注水开发效果主要影响因素
    1.1 区块概况
        1.1.1 储层发育状况
        1.1.2 油层沉积特征
    1.2 历史拟合
        1.2.1 地质建模
        1.2.2 历史拟合
    1.3 油层纵向和平面动用状况评价
        1.3.1 不同沉积类型油层动用状况
        1.3.2 不同砂体动用状况
    1.4 注水开发效果主要影响因素及权重
        1.4.1 注水开发效果主要影响因素
        1.4.2 主控因素及权重
第二章 细分注水技术标准
    2.1 “666”细分标准适用性
    2.2 新细分标准的确立
    2.3 新标准注水效果评价
        2.3.1 开发指标预测
        2.3.2 油层动用状况评价
第三章 各套井网精准注水方案
    3.1 分注层段合理配注性质
        3.1.1 剩余油潜力分析
        3.1.2 合理配注性质划分
    3.2 合理地层压力与合理注采比
    3.3 合理注水量及注水强度
        3.3.1 各类油层合理注水强度
        3.3.2 数模预测开发效果
第四章 精准注水结构措施组合模式
    4.1 各类剩余油量化
    4.2 各类剩余油挖潜措施优选
    4.3 注水结构调整措施组合模式
        4.3.1 注水结构调整措施组合方案
        4.3.2 注水结构调整开发效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四、高含水期精细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D]. 王九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2]Z区块二次开发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挖潜方法研究[D]. 赵宇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X油田剩余油分布与井网重构效果研究[D]. 贾林.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M区块水驱剩余油潜力评价及开发方案调整研究[D]. 范海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Y区聚合物驱高含水井组成因及调整机理研究[D]. 姚尚空.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M开发区北三东西块剩余油挖潜潜力评价方法研究[D]. 杜博渊.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7]葡北X断块地层压力恢复对策研究[D]. 李春绪.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8]葡萄花油田X区块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D]. 王佳琦.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9]杏十区东部开发指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D]. 焦钰嘉.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10]杏六区西部注水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及精准注水技术界限研究[D]. 贾江芬.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标签:;  ;  ;  ;  

高含水期精细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