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几个问题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连柱[1](2021)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欲解决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以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除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还应加强语言本体研究、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汉、印、阿、希四个民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广泛的影响力,研究好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提出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汉、印、阿、希四种民族语言及其及物性系统作为跨语言比较研究的对象,以期增进人们对四种语言、四个民族的认识,让民族沟通之路更为通畅。纵观语言研究史可知,史上论及及物性这一重要且复杂语言现象的学者众多,总结来看,他们对及物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形式和意义两个层面,即(形态)句法及物性和语义及物性。最先从意义层面探讨语义及物性的学者是Halliday,其将及物性视为小句经验功能的一部分,作用是把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各种经验用“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表达出来。Halliday和Fawcett的及物性系统主要是基于英语建构的,而每种语言都需要一个特定的、与该语言特征相适应的及物性系统。多位学者如Caffarel、Teruya和何伟已相继建构起针对法语、日语和汉语的及物性系统。此外,有些学者如Lavid、Matthiessen和何伟已经尝试开展及物性系统的跨语言比较或对比研究,或者类型学研究,但是这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少,覆盖的语种和语料也不够丰富,且没有将语言比较或对比与文化、思维层面的阐释相结合,追问何以呈现此样不同。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并指出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本研究以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以及何伟关于及物性系统建构的研究为指导,借助比较和对比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印、阿和希四语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共性和殊性,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对殊异背后所隐伏的深层动因进行解释,以期补益于人们对四种语言,以及它们背后的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及物性过程类型出发,本研究发现,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有五点共性特征:丰富性、层次性、张力性、隐喻性和抽象性。丰富性指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均拥有丰富的过程类型和多样化的参与者角色,都能够有效表征发生在物质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和关系世界的认知经验。层次性指四语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均可按照具化程度,区分为上层、基本层和下层过程,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人们可以选择基于上层、基本层甚至是下层及物性过程进行分析。张力性指当受到使用语境、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主客观条件“牵制”时,小句从本应属的某种过程类型变成了另一种过程类型,或者小句的过程类型难以分辨,亦此亦彼、非此非彼。隐喻性指一种及物性过程会被隐喻化为另外一种过程,与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的功能角色可能会随之出现变化。抽象性指四语及物性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过程之间存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从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出发,本研究发现,虽然四语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均包含“过程”“参与者”和“环境”三种语义成分,但它们的相对序位、省略与凸显、整合程度等并不完全相同。汉语呈现出:1)“参与者”前置,“过程”通常不居于小句句首,“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略多,有一定位置自由度;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较高比例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居中,语义整合程度稍高等显着特征。印地语呈现出:1)“过程”后置,“过程”的位置固定、单一,“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少;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一定数量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成分整合类型最少,语义整合程度最低等显着特征。阿拉伯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过程”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多,位置自由度最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没有“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最高等显着特征。希腊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参与者”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较多,位置自由度较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有少量“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较高等显着特征。四语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上的殊异,是由四个民族不同的认知、思维直接导致的,但殊异产生的最终根源还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理、自然和社会环境。汉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和儒道文化,及由其而生的事理逻辑思维、时间性思维、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顺序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非常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印地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印民族的多元文化、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论辩逻辑思维、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直觉证悟思维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较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低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阿拉伯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阿民族的沙漠游牧文化、外来文化和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非常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希腊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希民族的商贸文化、科学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探究不同语言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异同,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阐释殊异产生的根源,不仅有助于语言教学,而且对增进民族间的沟通与理解大有补益。

耿芳[2](2021)在《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学界对语气的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功能取向不明显、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从而语气对比领域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功能为出发点,明确语气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对比,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研究目的:揭示汉日语气类别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揭示汉日语气语势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本研究的语气系统包含语气类别系统与语气语势系统,关注人际社会沟通与个人意志、情感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人际社会沟通由语气类别系统体现,个人意志与情感由语气语势系统体现。研究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语气类别隐喻式、语气语势的精密度,句法、词汇等语言体现形式,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境特点进行描述、例证、对比,且由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出发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研究发现如下:汉日语气一致式精密度基本一致,功能类别均包含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陈述语气中内含五类感叹语气,分别是对事物的感叹、对事物性质的感叹、对事物数量的感叹、对情形性质的感叹、对情形数量的感叹。汉日疑问语气均包含寻求正反及寻求新信息两类;日语中寻求正反选择类语气仅在级阶小句中出现。汉日祈使语气均包含命令、要求、支配、希愿、建议、提供、祝愿七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一致式呈现出在语序调整、程式化表达、疑问词、语气词使用等方面的共性;包含基本语序、成分重叠、结构顺序、疑问词提示特征、语气词性别特征、词法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的精密度较为一致,均有陈述语气疑问型隐喻、陈述语气反义型隐喻、疑问语气陈述型隐喻、疑问语气祈使型隐喻、祈使语气陈述型隐喻、祈使语气疑问型隐喻六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具有程式化表达、“否定”成分非常规使用、语气词高频使用、句法与词汇共现关联等共性;呈现出句式结构、程式化表达适用性、语气副词、词法变位、句法与词汇共现特点等差异。语境特点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在话轮潜势、口语特征、隐喻义与上下文依赖关联、体现形式与上下文依赖关联、权势关系与句法特征互动等方面表现出共性;具备会话双方权势关系多样性、权势关系与体现形式关联、上下文依赖程度、语体倾向性、隐喻义与语式关联、隐喻义多功能性等差异。汉日语气语势在功能系统精密度上程度一致,内在语势均包含确实、料悟、能力、必然、或然、允许、意愿、义务八类;外在语势均含程度、速度两类,其中程度语势包括高、中、低三个水平,速度语势包含急、平、缓三个水平。体现形式手段方面,汉日语气语势呈现出对成分重复、隐喻式表达、不完整表达、投射结构、骂詈语、填充词等手段使用的共性。此外,由于外在语势关注语言的物理特征,本文对其语音手段进行简要分析并发现,汉日外在语势语音手段在音量与情绪对应、元音发声变化等方面存在共性;日语还可使用卷舌、促音、非常规浊化等手段体现外在语势,其中促音、非常规浊化也可在文字书写系统中体现。从语序类型与形态类型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语气系统的语气构成均不依赖语序,呈现出相似的问答模式;在前置语语言典型性、词汇性与词法性、句法成分与形式对应关系、句法顺序与规则侧重等方面展现出差异。从思维维度关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民族对人际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理解模式,展现出务实性与情感性、整体性与群体性、直觉性与规约性三组对照思维差异。从社会文化观察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中日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均强调互动协商,中日社会宗族性架构与集团性架构的差异影响汉日民族思维,从而使其在语言类型、语气系统上呈现出差异。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描述、例证,基于理论框架对语气的语言体现形式及语境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语言体现形式对比发掘汉日语言在语气表达上的异同,通过语境特点描写明确语气的互动属性,并最终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气的研究,回应了学界语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陈超[3](2021)在《基于符号化和深度网络的煤层气高产区识别》文中指出大量的煤层气井已经进入了规模开发阶段,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却存在许多井产气量不高、衰减快且较难建立稳定的排采机制的问题,对煤层气产业化进程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影响到了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由于煤储层的软岩特征,其对有效应力敏感,即便是相似的施工和生产条件也将造成邻近区域煤层气产气表现差异巨大。为了挖掘产气表现差异性巨大的原因,探究其形成规律及成因机理,需要分析煤层气开发工程全生命周期中所涉及的空间位置选区、钻完井、压裂和生产等重要过程。当前研究者对排采表现特征规律的研究,大多以单阶段和较少地质参数为基础,造成上述问题原因一方面是煤层气开发过程参数众多,难以有效获取和分享全部数据,另一方面是当前传统的数理方法对参数维度的敏感性,无法有效分析开发多阶段的所有数据。但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积累,且正加速与各产业结合落地。结合深度学习对煤层气工程多阶段的参数进行研究将会打破参数维度限制,实现对这种具有较强异质性问题的处理。本文结合参数符号化思想和深度神经网络,融合工程各阶段参数,将参数符号化后形成模板图像,改变参数利用方式,建立、优化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来识别煤层气井是否高产,并探究不同产气表现形式的形成规律及参数敏感性,实现符号化和深度学习在煤层气工程中的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首先概述了当前研究在产气规律及机理研究中的进展,总结了当前对煤层气井产气差异特性及机理研究存在无法兼顾多阶段特点及参数高维性的问题。当前数理方法对参数维度较为敏感,且无法充分利用及分享各种不同格式的数据。较少有研究利用深度学习的方式结合符号化图像模板技术对煤层气产气影响因素及参数敏感性进行探究,因此利用所学习到的特征对煤层气高产区进行识别与解析。2、其次,本文形成了符号化相空间数值分析、符号数据库建设、基于模板快速制图与访问的完整符号化流程。建立了两类数据的符号化成图规则,第一类为离散型数据符号化,在离散型数据中又可分为离散型空间数据符号化和离散型属性数据符号化;第二类为连续型时间序列数据符号化。在前人对煤层气工程各阶段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各阶段共15种离散型参数数据(其中包括了空间位置信息以及地质构造信息)以及1种连续型时间序列参数数据作为符号化的基础数据。所有数据均使用Arc GIS及Python编程自动化清洗处理。本文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既考虑地质构造空间位置又兼顾各阶段影响因素的符号化图像模板,弥补了前人研究中较多专注于煤层气工程单阶段的不足,又缓解了传统数理方法对参数维度敏感性的不足,同时建立起了一套较为方便的不同格式参数信息汇总及数据分享手段,符号化图像模板在一定程度上可对所涉及的敏感数据降低分辨率脱密后共享传播。3、最后,在建立了煤层气工程参数共享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模板规则的快速自动符号化成图并可进行数据共享。选取樊庄-郑庄区块作为研究区建立煤层气高产区识别模型,对符号化成图结果进行产气量高中低标注并利用其进行模型训练与验证,通过数据增强、使用Dropout和正则化策略等手段,辅以学习率和批量大小等模型超参数调节来最大化网络判别性能与准确率。结果显示,所建模型能够较好的对煤层气高产区进行识别,以0.001为学习率,0.5为Dropout概率,通过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法进行参数优化可获取较好的效果,Top1准确率可达70.84%。研究中利用特征图像可视化解析了模型的特征提取过程,并通过生成类激活响应程度图解析了煤层气高中低产出形态对工程多阶段参数的识别响应程度,发现地质构造和套压对类别敏感性较高。该研究结果可在已知工程前期部分参数的情况下为调整、调度后期施工方案和方法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本文最终建立了高产区自动识别应用分析程序,提供了基本的GIS功能和对参数符号化共享数据库的访问修改功能,并通过GUI交互界面来便捷使用本文建立的煤层气工程识别分析应用方案。

陈纵[4](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郑文化[5](2020)在《关于不变式与随机图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探讨了有限群不变式中的超曲面问题.在研究有限群与其子群不变式的关系时,T-函子被证明是一有力工具.本文研究了T-函子对超曲面的作用.我们证明了在Steenrod代数上的不稳定代数范畴中,T-函子不会增加作用对象的嵌入维数.进而有T-函子在不稳定代数范畴内保持超曲面这一结论.从而可知如果有限群的不变式是超曲面,那么它稳定子群的不变式也是超曲面.反之则不然,本文给出了反例,即当一个群的所有稳定子群或所有Sylow p-子群的不变式是超曲面时,群本身的不变式不一定是超曲面.其次,本文还对稠密随机块图的一些参数性质进行了讨论.在研究各种网络中的社区结构时,随机块模型已经被证实是最成功的工具之一.我们讨论的稠密随机块图是一种简单无向随机图.此模型在给定某个有限集作为块集的基础上,根据某个固定法则独立地对每个顶点指派一个块集中元素,然后依据顶点隶属的块集相互独立地给出顶点之间的连接概率.为了探讨此模型在其顶点数趋于无穷时的渐近性态,定义了稠密随机块图的经验对测度,用来测量任意给定块对之间的边数.并给出经验块测度,用以计算给定块下的顶点数.即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在相应的弱拓扑条件下,如何给出这些测度的大偏差原则.在定义了弱拓扑所对应的一种度量之后,推导出条件概率下经验对测度的大偏差,得到了其速率函数的具体形式.再根据混合大偏差理论取得了联合分布的大偏差,证明了其速率函数的下半连续性,测度序列的指数紧密性等性质.进而得到稠密随机块图边密度的大偏差.最后,给出了这种估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算例.

程润[6](2020)在《薄壁量子化方法及其在褶皱圆环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平面弯曲会使得平面上的几何图形发生一定的变化,会导致曲面上粒子的运动与在平面上的运动有明显的不同。对于研究约束在二维超曲面上的粒子的运动,薄壁量子化方法,又称为限制势方法(confining potential approach),是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薄壁量子化方法是通过引入压缩势,使得粒子被垂直于低维流形的力限制,从而使得粒子只能沿着低维流形的切向运动。该方法在分离法向和切向运动的同时,尽可能的保留了低维流形的几何性质对切向运动的影响。在本文的第二章,我们系统的研究了薄壁量子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和计算框架。我们通过回顾微分几何的相关知识和概念,给出了定义在三维空间上的二维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利用薄壁化方法,通过引入压缩势,将粒子的原动力学方程解析地分离为法向薛定谔方程和等效面薛定谔方程。基于薄壁量子化方法,我们归纳出相应的计算步骤。此外,我们还给出了具体示例,选取呈圆柱形对称的表面,应用薄壁化方法,得到了该模型的几何势。在第三章,基于薄壁量子化方法,我们给出了褶皱圆环面上运动粒子的等效薛定谔方程,发现几何势受褶皱影响显着。表现为,褶皱使得几何势阱的深度不同,这一结果与褶皱纳米管几何势有着显着的差别,尤其是在褶皱圆环的内侧,影响最大。根据传输矩阵法,我们计算了粒子的透射率,发现由褶皱所重构的几何势对于电子输运的影响显着。表现为,褶皱的出现使得在电子透射率中出现共振隧穿峰,而且传输带隙被拓宽。我们在本章节中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四分之一褶皱圆环,研究结果表明,其不仅可以用于连接两个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半径的纳米管,也可以用于筛选具有特定入射能量的粒子,在实际应用领域,可利用其特性来设计一些特定结构的量子电子和光子器件。在第四章,我们所研究的是褶皱圆环线上所呈现的力学性质。基于上一章节,在褶皱圆环面上运动的电子受褶皱的影响显着,又因为褶皱圆环面这个二维(2D)约束系统,可以解析地分离为两个一维(1D)量子部分:褶皱圆环线部分和轴部分,而由褶皱诱导的几何势对电子动力学的影响集中反映在褶皱圆环线部分。故在这一章节,我们聚焦于褶皱圆环线所呈现的力学性质。我们计算了无相互作用电子的本征能量和本征态。我们发现,相邻本征态之间的跃迁能可以通过增加褶皱的个数和振幅来提升。此外,我们基于圆环的波函数计算了粒子相应的能级和能量值,值得注意的是,相邻本征态间的能带中所能容纳的圆环能级个数和褶皱个数相同。而且,褶皱的振幅越大,对应的束缚态的个数也将随之增多。另外,褶皱重构了基态波函数的密度,并产生了相应的几何能移。

周倩[7](2020)在《基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中学写作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语言文字是表现思想的形式。逻辑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口语是心灵的经验的符号,而文字则是口语的符号。”(《解释篇》)思维和语言相互影响,关系紧密。离开思维的语言是混乱的,同样,离开语言的思维是没有意义的。脱离逻辑,语言就会出现错误、就会觉得别扭,没有了语言,人的思维是否合乎逻辑也无法得到检验。在认识过程中,人们借助概念、概括、分析等思维形式去解释客观事物的特征,这就是逻辑思维。唯有人们运用逻辑思维,才能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它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可见,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逻辑思维,同样,逻辑语文教学也离不开逻辑思维。但当前,逻辑思维被人们忽视,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却占据了主要地位。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培育的缺席,造成学生在理解文本时跟着感觉走的问题,学生把所看到的语言文字转变成思想的能力很差,表达时,更是混淆不清,概念模糊,推理缺乏逻辑,论证没有科学根据,语言不标准……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必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得到关注,尤其是通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中学写作教学过程怎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分析在中学写作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及逻辑思维对于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中学作文的文本主要有文学类、论述类和实用类,其中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因此,本文主要选用了中学教材中有关这三种文体的篇目提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此外,在写作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其他思维的协同作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它们需要共同参与写作教学中。

林一斋[8](2019)在《自我构念差异条件下国家身份类型与激活机制研究 ——基于独立我与“关系”我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在今天,国际关系现实正在酝酿着巨大的变化。一个是中国实力的加强对全球价值观的冲击。伴随国家的崛起,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将不断流动到国际层面,而中国价值的国际秩序治理观会进一步影响全球各个国家。另一个是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群体性崛起对现有体系观念结构的解构和再建构。随着非西方国家的群体性崛起,非西方的国际秩序治理观进而可能对目前的体系观念结构实现多维多层的重塑。在此背景下,来自非西方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学派的声音也比之以往更加重要。由于全球价值观多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的相互理解变得十分必要。早在建构主义理论的讨论中,就通过引入“身份”的概念来阐释国家间的相互理解与认知。身份确定了国家间的相互认知,进而确定一国对与它国关系和利益的确定,最终确定一国对它国的政策行为。基于上述基本逻辑,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非西方国家都共享类似的身份类型框架,并拥有一致的身份激活机制。然而,历史经验显示,持有不同自我构念的国家可能在身份类型框架和激活机制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主流身份分类理论更适于解释西方国家的身份类型。其中以结构建构主义的身份分类最为经典。亚历山大·温特所划分的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与康德文化分别对应于敌人、对手和朋友角色,很好地勾勒出持有独立性自我构念的国家基于相互的利益关系所具有的身份类型结构。在现代国际关系秩序中,温特的无政府文化及角色身份结构的解释力非常充分。甚至在对罗马体系的解释中,温特的身份分类理论都能保持强大的理论生命力。然而,在解释东方国际体系下的国家身份时,温特的身份类型框架就稍显欠缺。与罗马体系形成明显对比,古代东亚的国际体系文化呈现出了几乎完全不同的特征。从历史的演进来看,东亚各国间身份及其相应的行为预期与“朋友—对手—敌人”的身份框架大相径庭。甚至在现代国际体系下,作为持有“关系”型自我构念的中国也表现过与西方身份类型框架不相符的角色行为。主流的国家身份激活理论也存在某种程度的西方中心倾向。主流的建构主义理论基于个体理性的价值取向,重视个体自我与他者的区分,倾向于提出跨情境一致、跨文化一致的身份激活机制。在特定的国际体系中,体系观念结构会建构一国的身份,从而使一国在任何互动情境中都会倾向于激活先前高显着性的身份。基于跨文化一致性的前提假设,东西方文化及相应的国家自我差异一开始就没有被主流的身份激活理论所重视。温特的结构建构主义理论中,一国在体系中始终首先倾向于激活体系所建构形成的主要角色身份。然而,在东方国家主导的国际体系中,一国身份激活具有情境性。具体的互动情境及一国自身与它国的具体关系才是身份激活的核心条件。一国则根据自身与它国的具体关系及自身在体系中的具体位置来激活身份。出于身份框架与激活的差异,持有不同自我构念的国家间在同一互动情境中关注的焦点和思考的方式都存在显着的不同,由此,各国对身份包含的预期也有所不一,身份框架与激活的差异进而可能增加国家间误判的几率。主流身份分类理论与身份激活理论部分失效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理论构建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国家自我构念的差异,进而基于西方国际体系的经验形成了主要适用于持有独立我构念的国家的身份类型及激活机制。因此,主流的身份分类理论与激活理论最有效的分析对象是秉持独立我构念的西方国家。目前,过程建构主义的中国学派主张对主流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本体论批判,从“过程和关系”出发反思“个体和结构”的建构主义理论,并基于中国本土文化提出具有跨文化一致性的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对社会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的借鉴,中国学派从“关系”身份出发,提出具有关系性的身份理论。但过程建构主义目前主要致力于与结构建构主义进行本体论对话,因而,关系身份大类下的多种子身份的研究相关不多。对于各个子身份的类型区分、身份特性及内在联系,以及相应的身份激活机制都存在进一步丰富的可能。因此,通过对社会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的借鉴,在“自我构念”的视角下,以“国家身份类型与激活机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着理论与现实双重意义: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对建构主义身份分类理论与身份激活机制的反思,从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中进行思考借鉴,进一步修正相关的理论框架,深入思考体系文化差异下一国身份分类与激活的规律,进而丰富国家的“身份理论”;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通过在文化差异下对国家身份类型与激活机制进行比较,不仅可以在相关理论研究中表达中国声音,还能为东西方国家相互理解提供借鉴。本文在反思现有国家身份分类理论与身份激活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社会身份理论、自我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区分了独立我构念国家与“关系”我构念国家的身份类型框架差异,进而比较持有两种自我构念的国家在激活身份上的不同。基于此,以冷战期间美国作为独立我国家的代表、以唐代中国作为“关系”我国家的代表,比较它们在身份类型框架和激活机制上的差异。

杜桂剑[9](2017)在《豫皖苏边区土改研究》文中认为豫皖苏边区是解放战争时期隶属中原解放区的最大的一块根据地。对豫皖苏边区土改研究的意义至少有四点。其一,有助于深化土改和中共夺取政权之间关系的认识。土改和中共夺取政权的关系,学界主要的看法有两种。一种认为:土改是中共夺取政权的关键,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土改对中共夺取政权的作用不大。对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长期形成的基本逻辑是:中共进行土地改革,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这样农民积极参军、生产、支前、保卫土改的胜利果实和国民党政权作斗争,从而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和物力保证。这或是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但仔细观察不同地区的土改,尤其是新区的土改,我们会发现新区和老区土改大有不同。就豫皖苏边区而言,似土改和中共夺取政权的关系不大。其二,有利于深化对解放战争时期新区土改的认识。从对解放战争时期土改研究的现状来看,其研究的重点是上层的政策演变以及个案中对老区土改的研究和考察,并且大多说遵循“政策——效果”模式。新区土改的研究往往是从宏观角度来述论之,个案研究并不多见,并且基本也是沿用“政策——效果”模式。从这个角度而言,研究和考察豫皖苏边区的土改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新区土改认识的深化,更有助于我们对解放战争时期土改的全面认识。其三,尽可能地复原历史面貌。对于已经发生的复杂的历史现场的复原,事后历史工作者努力必将是一种遗憾,但这是历史工作者理想化的追求。从这个角度来说,研究豫皖苏边区的土改,一个重要的意义是最大限度地恢复豫皖苏边区土改的历史面貌,从而为相关的研究奠定基础。其四,现实意义。学术的研究有形或无形中具有现实的意义。但对现实的意义,不同的人理解有所不同。我们常常认为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由于所处的内外环境不同,所以历史上的情形对现实的作用不大或者我们对历史的现实意义的价值会有歪曲。实际上,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历史的用。首先,先辈对某些问题已经有了思考,甚至是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无疑对我们有所启发。虽然社会的环境在不断的变化,但变化是个过程,有小变化,有大变化。这样我们可以在先辈的思考的基础上思考,而不是另起炉灶。其次,先辈思考,引起我们对他们思考对象的关注,而不是完全关注他们的思考结果。今天我们仍然有土改时期前人思考的对象:土地问题、农民问题、农村问题,这样看来研究豫皖苏边区土改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文章主要考察豫皖苏边区从1939年成立之日到1952年初土改完成时期各个阶段的土改(包括减租减息)运动,力图恢复该区域土改的历史原貌。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豫皖苏边区土改前土地占有等状况和农村借贷关系。虽然各个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豫皖苏边区土地占有相对分散,并不集中。土地经营方式主要是出租,但部分地区地主自己经营土地的情况较多。地租形态主要是分租和包租两种,一般地租率较高。豫皖苏边区借贷关系比较复杂。第二章,抗战以及全面内战爆发前豫皖苏边区的减租减息。1939年到1941年初是豫皖苏边区初创时期,此时,边区减租减息主要停留在宣传阶段,并没有多少开展。1941年初国共在豫皖苏边区的摩擦使中共力量被迫撤离了该区域,但保留了睢杞太地区,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初期,这个地区在冀鲁豫区党委的领导下,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1944年8月,中共力量越过津浦路西,很快恢复了豫皖苏地区,在恢复区成立了淮北二分区,在淮北区党委的领导下,二分区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第三章,豫皖苏边区有限区域土改。1946年“五四指示”颁布后,豫皖苏边区分别在华中八地委、冀鲁豫六地委的领导下,通过清算的方式进行土地改革。但是由于国共冲突的爆发,军事斗争成为主要任务,这一时期的土改区域非常有限。1946年12月,在冀鲁豫六分区、华中八分区辖区的基础上,成立了统一的豫皖苏区党委,区党委领导了豫皖苏边区的土改,总体来看到1947年7月,豫皖苏边区的土改只是在有限区域进行。第四章,豫皖苏边区急性土改及其纠正。本章以豫皖苏三分区为中心来考察。1947年8月后,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豫皖苏边区进入了土改的急性大发展阶段,采取大轰大嗡的方式土改,进行“平分一切土地”的土改,但很快出现了许多问题,1947年末,豫皖苏边区逐渐地纠正急性土改直至1948年5月后停止土改。第五章,豫皖苏边区再次减租减息。1948年5月后,在中共中央以及中原局的指示和要求下,豫皖苏边区停止了土改,借鉴抗战时期经验再次实行减租减息。第六章,豫皖苏边区土改完成。1949年末,尤其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颁布后,原豫皖苏边区的辖区分别在河南省委、皖北区党委的领导下,开始了土改。

陈立[10](2015)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一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往往需要一流的科学仪器设备作为支撑。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它的高价格、高科技含量、高使用成本、操作复杂以及对运行环境的高要求等特征,更彰显了这种资源的稀缺性。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还存在资源浪费、布局凌乱、投入分散、配置不当、条块分割等问题。所以,合理配置大型科学仪器资源是当今各国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宏观布局、分类配置、效率评估等方面对大型科学仪器配置优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如下:(1)构建了包括组织体系层、配置体系层和效率评估层等三个层次的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系统组成结构。在分析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涉及的管理体系、组织体系、影响因素、管理层次、投入产出和环境因素,提出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系统,构建了包括组织体系层、配置体系层和效率评估层等三个层次的系统组成结构,并对系统的管理机制和外部环境做了详细分析。确定了本文大型科学仪器资源的调整方式是以增量调整法为主,存量调整法为辅。对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系统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理念。(2)建立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宏观决策的经济分析模型。分析了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资源的分布特点,确立了从地区与技术领域两个维度来进行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宏观配置。从宏观决策的视角综合考虑设备利用率、产业政策、科技水平等因素,针对大型科学仪器存在的资源稀缺、资源过量两种不合理问题构建了资源配置决策的经济分析模型。对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宏观决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3)构建了通用大型科学仪器配置的双层规划模型和专用大型科学仪器配置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分析了通用类与专业类大型科学仪器的不同特性以及影响配置的因素。基于需求变化视角,综合考虑通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中资源配给方和获取方的利益,构建了通用大型科学仪器配置的双层规划模型;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专用大型科学仪器配置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针对这两种模型设计了相应的启发式算法。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配置提供了一种新方法。(4)基于DEA模型建立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效率评估体系。提出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效率评估的内涵与原则,对现有资源配置效率的各类方法进行了分析,经过指标初选与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了选取包括设备原值、设备运行支出、科技活动人员人均设备原值、对外服务机时、总有效工作当量机时在内的投入指标和设备服务收入、专利授权量、科技论文数、出版科技着作数、科技成果获奖数在内的产出指标,并针对现有DEA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效率评估模型。对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新工具。(5)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通用与专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配置模型对B市多所高校计算了仪器资源配置方案。以2012年和2013年的投出产出数据进行评价的实证分析,对配置前后B市高校的综合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其中配置效率不合理的现象,并提出了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管理考核的奖惩制度、精细化经济性分析的研究对象、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公开利用与共享力度等政策建议。

二、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语种和语料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及物性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及物性
        2.2.1 句法及物性
        2.2.2 语义及物性
    2.3 及物性系统
        2.3.1 悉尼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2 加的夫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3 融合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4 其他及物性系统
    2.4 及物性系统的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4.1 双语比较或对比
        2.4.2 多语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及物性理论及及物性、及物性系统的层次归属
        3.2.2 及物性和及物性系统的概念
        3.2.3 及物性系统的建构
    3.3 研究设计
        3.3.1 总体设计
        3.3.2 语料的处理与使用
        3.3.3 语言与认知、思维和文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共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4.1 引言
    4.2 丰富性
        4.2.1 及物性系统丰富性的世界经验基础
        4.2.2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2.3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3 层次性
        4.3.1 及物性系统层次性的生物学基础
        4.3.2 及物性系统的层次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3.3 及物性过程的层次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4 张力性
        4.4.1 何谓张力性
        4.4.2 及物性系统的张力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4.3 一种认知经验与多种经验过程: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4.4 一种经验过程与多种认知经验: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5 隐喻性
        4.5.1 隐喻性的思维基础
        4.5.2 及物性隐喻:从“一致式”到“隐喻式”
        4.5.3 及物性隐喻的跨语言普遍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6 抽象性
        4.6.1 何谓抽象性
        4.6.2 及物性系统的相对抽象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6.3 不同层次及物性过程的相对抽象性
    4.7 小结
第五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5.1 引言
    5.2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2.1 关于序位和语气
        5.2.2 汉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3 印地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4 阿拉伯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5 希腊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3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3.1 关于感叹语气
        5.3.2 汉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3 印地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4 阿拉伯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5 希腊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4 “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1 关于“环境”
        5.4.2 汉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3 印地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4 阿拉伯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5 希腊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6 “环境”序位的跨语言比较
    5.5 “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与凸显
        5.5.1 关于省略
        5.5.2 汉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3 印地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4 阿拉伯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5 希腊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6 “参与者”或“过程”省略的跨语言比较
    5.6 “参与者”“过程”等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1 关于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2 汉、印、阿、希语中“复合参与者”现象
        5.6.3 汉、阿、希语中“过程”和“参与者”的重合
        5.6.4 阿、希语中“参与者”同“过程”的并合
        5.6.5 语义成分分立与整合的跨语言比较
    5.7 小结
第六章 从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看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6.1 引言
    6.2 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和民族文化
    6.3 从民族认知看殊性
        6.3.1顺序象似性(自然顺序)和突显象似性(规约顺序)
        6.3.2 由背景到图形和由图形到背景
        6.3.3 认知突显与不突显
        6.3.4 范畴化与去范畴化
    6.4 从民族思维看殊性
        6.4.1 事理逻辑(类比)思维(汉)、形式逻辑(演绎)思维(希、阿)和论辩逻辑(演绎+类比)思维(印)
        6.4.2 时间性思维(汉)、空间性思维(希、阿)和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印)
        6.4.3 悟性(直觉)思维(汉)、理性(逻辑)思维(希、阿)和直觉证悟思维(印)
        6.4.4 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汉)、分析性思维(希、阿)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印)
    6.5 从民族文化看殊性
        6.5.1 农耕文化(汉)、商贸文化(希)、沙漠游牧文化和外来文化(阿)及多元文化(印)
        6.5.2 儒道文化(汉)、科学文化(希)和宗教文化(阿、印)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发现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
    7.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术语缩略表
    附录2 参与者角色术语缩写表
    附录3 英汉姓名对照表
    附录4 英汉术语对照表
    附录5 语言标注指南
    附录6 汉语文本语料
    附录7 印地语文本语料
    附录8 阿拉伯语文本语料
    附录9 希腊语文本语料

(2)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视角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4 研究对象与语料选取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汉语语气研究
        2.2.1 汉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2.2 汉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2.3 汉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3 日语语气研究
        2.3.1 日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3.2 日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3.3 日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4 汉日语气对比研究
    2.5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气研究
        2.5.1 人际功能研究
        2.5.2 人际隐喻研究
        2.5.3 汉语语气研究
        2.5.4 日语语气研究
        2.5.5 语气对比研究
    2.6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概念
        3.2.1 系统
        3.2.2 功能
        3.2.3 精密度
        3.2.4 盖然率
        3.2.5 体现
        3.2.6 例示
        3.2.7 语境
    3.3 语气系统
        3.3.1 语气类别系统
        3.3.2 语气语势系统
    3.4 小结
第四章 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1 引言
    4.2 陈述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2.1 精密度对比
        4.2.2 句法手段对比
        4.2.3 词汇手段对比
    4.3 感叹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3.1 精密度对比
        4.3.2 句法手段对比
        4.3.3 词汇手段对比
    4.4 疑问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4.1 精密度对比
        4.4.2 句法手段对比
        4.4.3 词汇手段对比
    4.5 祈使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5.1 精密度对比
        4.5.2 句法手段对比
        4.5.3 词汇手段对比
    4.6 小结
第五章 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1 引言
    5.2 陈述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2.1 精密度对比
        5.2.2 句法手段对比
        5.2.3 词汇手段对比
        5.2.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2.5 语场特点对比
        5.2.6 语旨特点对比
        5.2.7 语式特点对比
        5.2.8 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2.9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3 疑问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3.1 精密度对比
        5.3.2 句法手段对比
        5.3.3 词汇手段对比
        5.3.4 语场特点对比
        5.3.5 语旨特点对比
        5.3.6 语式特点对比
        5.3.7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4 祈使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4.1 精密度对比
        5.4.2 句法手段对比
        5.4.3 词汇手段对比
        5.4.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4.5 语场特点对比
        5.4.6 语旨特点对比
        5.4.7 语式特点对比
        5.4.8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5 小结
第六章 汉日语气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1 引言
    6.2 内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2.1 精密度对比
        6.2.2 句法手段对比
        6.2.3 词汇手段对比
    6.3 外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3.1 精密度对比
        6.3.2 句法手段对比
        6.3.3 词汇手段对比
        6.3.4 语音手段对比
    6.4 结语
第七章 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和差异
    7.1 引言
    7.2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与差异总结
        7.2.1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
        7.2.2 汉日语气系统差异
    7.3 从语言类型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3.1 从语序类型看共性
        7.3.2 从语序类型看差异
        7.3.3 从形态类型看差异
    7.4 从思维维度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4.1 从思维维度看共性
        7.4.2 从思维维度看差异
    7.5 从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5.1 从社会文化看共性
        7.5.2 从社会文化看差异
    7.6 小结
第八章 总结
    8.1 研究发现及创新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汉、日汉对照人名术语表
    附录2 莱比锡标注符号说明
    附录3 文中语料

(3)基于符号化和深度网络的煤层气高产区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符号化及深度网络的相关工作与理论基础
    2.1 符号化研究
    2.2 深度网络理论与技术
    2.3 本章小结
3 参数符号化数据采集生成与标注
    3.1 研究区概况
    3.2 参数分类与数据库建设
    3.3 参数符号化与数据生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深度网络的煤层气高产区判别
    4.1 分类识别概述
    4.2 数据格式转换
    4.3 判别模型设计
    4.4 基于Inception-V3 模型的训练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煤层气高产区自动识别应用系统实现
    5.1 开发目的及意义
    5.2 开发及运行环境
    5.3 系统结构及功能设计
    5.4 系统功能实现
    5.5 系统应用与工作流程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5)关于不变式与随机图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不变式简介
        1.1.2 随机图简介
    1.2 本文结构
2 T-函子与超曲面
    2.1 准备工作
        2.1.1 不变式理论
        2.1.2 T-函子理论
    2.2 T-函子与超曲面
    2.3 不变式中的超曲面
    2.4 超曲面算例
    2.5 不变式与图
    2.6 本章小结
3 稠密随机块图的大偏差
    3.1 准备工作
        3.1.1 随机图模型简介
        3.1.2 拓扑空间上的弱拓扑
        3.1.3 大偏差理论简介
    3.2 稠密随机块图的大偏差
    3.3 主要结果的证明
    3.4 数值模拟
    3.5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薄壁量子化方法及其在褶皱圆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薄壁量子化方法
    2.1 数学基础
    2.2 约束在二维曲面上的薛定谔方程
    2.3 薄壁量子化的计算步骤
    2.4 示例
    2.5 小结
第三章 四分之一褶皱圆环
    3.1 约束在周期褶皱圆环上的量子运动
    3.2 薛定谔方程
    3.3 周期性褶皱圆环上的透射率
    3.4 小结
第四章 褶皱圆环面上的能级结构和束缚态
    4.1 约束在褶皱圆环线上粒子的运动
    4.2 等效哈密顿量
    4.3 受褶皱所影响的束缚态和电子能级结构
    4.4 跃迁能及其和褶皱个数的关系
    4.5 基态能移和波函数分布
    4.6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简历与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中学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 中学写作教学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概述
    (一)逻辑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概念
    (二)逻辑思维与中学生写作能力
        1.逻辑思维与审题立意、选材能力
        2.逻辑思维与谋篇布局能力
        3.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
二 中学写作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中学写作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二)中学写作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写作现状及原因分析
三 基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在塑造人物形象中培养逻辑思维
    (二)在记叙事件中培养逻辑思维
四 基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说明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在把握事物的特征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二)在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在确定说明顺序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四)在运用准确的说明语言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五 基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议论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形成论点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1.概念与命题作文审题训练
        2.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3.使用概念系列教学法确定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二)收集论据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进行论证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文献
致谢

(8)自我构念差异条件下国家身份类型与激活机制研究 ——基于独立我与“关系”我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家身份类型框架与激活机制的研究现状
        一、国家身份定义的研究现状
        二、国家身份类型框架的研究现状
        三、国家身份激活机制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角度与方法
        二、研究结构安排
        三、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国家身份分类与身份激活研究
    第一节 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国家身份分类框架
        一、关于国家身份分类框架的讨论
        二、对国家身份分类理论的评价
    第二节 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国家身份激活机制
        一、关于国家身份激活机制的理论争论
        二、对国家身份激活理论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自我出发的国家身份分类逻辑与激活逻辑
    第一节 “自我构念—自我结构”的国家身份分类逻辑
        一、行动者身份的分类逻辑
        二、国家自我构念与国家身份
        三、国家自我结构与国家身份
    第二节 “自我构念—身份线索”的国家身份激活逻辑
        一、行动者身份的激活逻辑
        二、自我构念、身份线索与国家身份激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独立我与“关系”我国家身份类型框架比较
    第一节 独立我与“关系”我国家身份类型比较
        一、独立我:个体身份与类别身份
        二、“关系”我:亲缘身份与交往身份
    第二节 独立我与“关系”我国家身份特征比较
        一、独立我:自我独特、独立平等与群体边界坚实
        二、“关系”我:相互联系、等级秩序与群体边界通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独立我与“关系”我国家身份激活机制比较
    第一节 独立我与“关系”我国家身份激活倾向比较
        一、独立我:个体化与类别化倾向
        二、关系”我:“关系”化倾向
    第二节 独立我与“关系”我国家身份激活路径比较
        一、独立我:类别化、再类别化、次类别化与去类别化
        二、“关系”我:“关系”化、再“关系”化与去“关系”化
    第三节 独立我与“关系”我国家身份激活过程比较
        一、独立我:个体性线索、类别性线索与身份激活
        二、“关系”我:亲缘性线索、交往性线索与身份激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冷战时期美国与唐代中国的自我构念
    第一节 冷战时期美国的自我构念
        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的个体主义文化
        二、冷战时期美国对体系文化的态度与独立我身份特征
    第二节 唐朝时期中国的自我构念
        一、天下体系中的“关系”主义文化
        二、唐朝时期中国对体系文化的态度与“关系”我身份特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冷战时期美国对华与唐朝对吐蕃身份类型框架比较
    第一节 1949年至1989年间对华关系中美国的身份类型
        一、对华关系中美国的个体身份
        二、对华关系中美国的类别身份
    第二节 634年至650年间对蕃关系中唐朝的身份类型
        一、对蕃关系中唐朝的交往身份
        二、对蕃关系中唐朝的亲缘身份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冷战时期美国对华与唐朝对吐蕃身份激活机制比较
    第一节 1949年至1989年间美国在对华关系中的身份激活
        一、1949年至1953年7月美国在对华关系中的身份激活
        二、1969年至1972年美国在华关系中的身份激活
    第二节 634年至650年间唐朝在对蕃关系中的身份激活
        一、高可及性的身份线索
        二、634年11月至638年7月唐朝在对蕃关系中的身份激活
        三、638年10月至641年唐朝在对蕃关系中的身份激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豫皖苏边区土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缘由
    二、本课题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相关资料介绍
第一章 豫皖苏边区土地占有状况与农村借贷关系
    第一节 土地占有状况
        一、土地占有:集中抑或分散?
        二、土地经营方式与地租形态
    第二节 民间借贷关系与农民生活状况
        一、民间借贷关系
        二、农民生活状况
第二章 抗战以及全面内战爆发前夕豫皖苏边区减租减息
    第一节 减租减息的宣传与水东地区的减租减息
        一、减租减息的宣传
        二、水东地区的减租减息
    第二节 淮北二分区(华中八分区)的减租减息
        一、淮北二分区的建立
        二、淮北二分区(华中八分区)的减租减息
第三章 豫皖苏边区有限区域土改
    第一节 冀鲁豫六分区与华中八分区的土改
        一、冀鲁豫六分区土改
        二、华中八分区土改
    第二节 边区初期土改
        一、边区的重建
        二、初期土改
第四章 豫皖苏边区急性土改及其纠正——以三分区为中心
    第一节 急性土改的历史背景
        一、战略进攻形势下边区形势总体好转
        二、土改政策的日益左倾
    第二节 急性土改
        一、大轰大嗡
        二、平分一切土地
    第三节 对急性土改的调整
        一、调整的背景
        二、调整过程
        三、调整带来的新问题
第五章 豫皖苏边区的剿匪反霸与再次减租减息
    第一节 剿匪反霸安定社会秩序
        一、土匪恶霸的危害
        二、剿匪反霸政策
        三、剿匪反霸阶段
        四、剿匪反霸结果
    第二节 豫皖苏边区再次减租减息
        一、从土改转向双减的背景
        二、减租减息政策
        三、减租减息贯彻不力
        四、反霸清算下的减租减息
        五、减租减息的成效与问题
    第三节 合理负担
        一、合理负担的原因
        二、合理负担的政策
        三、夏征和秋征
        四、合理负担的问题
第六章 原豫皖苏辖区土改的完成
    第一节 豫皖苏河南辖区土改任务的完成
        一、土改的三个阶段
        二、两种类型的土改
    第二节 豫皖苏安徽辖区土改任务的完成
        一、土改准备
        二、正式土改
        三、土改复查
        四、土改成效
结语
参考文献

(10)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与管理研究现状
        1.2.2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法
    1.4 论文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5 本文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
    2.1 大型科学仪器配置的内涵
        2.1.1 大型科学仪器的定义
        2.1.2 大型科学仪器的分类与属性
        2.1.3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涵义及特征
        2.1.4 科学仪器与科技创新的关系与作用
    2.2 科技资源及配置效率理论
        2.2.1 科技资源及其配置理论
        2.2.2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2.3 系统科学理论
        2.3.1 系统与系统科学
        2.3.2 系统方法
    2.4 资源配置模型与算法
        2.4.1 层规划模型
        2.4.2 粒子群优化算法
        2.4.3 DEA效率评估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系统分析
    3.1 我国大型科学仪器配置现状
    3.2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系统的目标与原则
        3.2.1 目标
        3.2.2 原则
    3.3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系统结构分析
    3.4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系统的管理机制
        3.4.1 组织机制
        3.4.2 协调机制
        3.4.3 监督机制
        3.4.4 其他机制
    3.5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系统环境分析
    3.6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系统的组织体系
    3.7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方式与调整方法
        3.7.1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方式
        3.7.2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调整方法
    3.8 本章小结
4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布局研究
    4.1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特点
    4.2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决策的主要维度
        4.2.1 行政区域维度
        4.2.2 技术领域维度
    4.3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判断
        4.3.1 合理性判断依据
        4.3.2 配置水平分类
    4.4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决策的经济分析模型
        4.4.1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稀缺的经济分析模型
        4.4.2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过量的经济分析模型
        4.4.3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综合经济分析模型
        4.4.4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综合经济分析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分类配置模型研究
    5.1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
        5.1.1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分类
        5.1.2 通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
        5.1.3 专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
    5.2 基于需求弹性的通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双层规划模型
        5.2.1 问题描述及方法选择
        5.2.2 模型构建前提说明
        5.2.3 模型构建
        5.2.4 模型求解算法
    5.3 基于效益最大化的专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多目标规划模型
        5.3.1 问题描述
        5.3.2 模型构建
        5.3.3 模型求解算法
    5.4 本章小结
6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效率评估研究
    6.1 配置效率评估的内涵与原则
        6.1.1 配置效率评估的基本内涵
        6.1.2 效率评价的基本原则
    6.2 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6.2.1 定性研究方法
        6.2.2 定量研究方法
    6.3 评估模型构建流程
    6.4 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6.4.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6.4.2 指标体系结构
        6.4.3 指标选取
        6.4.4 专家咨询意见
        6.4.5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5 评估模型设计
    6.6 本章小结
7 B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实证研究
    7.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7.2 B市高校通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实证研究
        7.2.1 模型参数
        7.2.2 模型计算与结果
    7.3 B市高校专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实证研究
        7.3.1 模型参数
        7.3.2 模型计算与结果
    7.4 B市高校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7.4.1 模型建立
        7.4.2 结果分析
        7.4.3 政策建议
    7.5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D]. 王连柱.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D]. 耿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基于符号化和深度网络的煤层气高产区识别[D]. 陈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关于不变式与随机图的几个问题[D]. 郑文化.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6]薄壁量子化方法及其在褶皱圆环中的应用[D]. 程润. 南京大学, 2020(04)
  • [7]基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中学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 周倩.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8]自我构念差异条件下国家身份类型与激活机制研究 ——基于独立我与“关系”我的比较[D]. 林一斋. 武汉大学, 2019(05)
  • [9]豫皖苏边区土改研究[D]. 杜桂剑.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10]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 陈立.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标签:;  ;  ;  ;  ;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