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分析

中国期货市场分析

一、中国期货市场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骁骊[1](2020)在《农产品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套期保值应用研究 ——以小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粮食价格稳定关系到国内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有序发展,政府十分重视粮价的调控,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防止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粮食价格受到供求关系、年产量、国际市场联动等多重影响,因此除国家干预外,更需要市场机制的有效配置,来防止价格风险给相关企业造成损失。本文以小麦为例,研究降低价格风险的管理办法,提出利用期货套期保值可以有效降低小麦公司的风险,优化订单分配,提高整体收益。期货具有价格发现、风险规避、资源配置等功能。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优势,其一在于利用期货价格信号,可以合理的组织安排现货生产,提前规划好远期订单;其二在于利用期货锁定生产成本,实现预期利润,避免受到价格波动的干扰;其三在于拓宽销售和采购渠道,以交易量和成交价倒逼企业关注产品质量问题。对于小麦公司而言,合理利用期货开展套期保值,不仅顺应了市场发展、政府号召,而且为公司的长期持续经营打牢基础,完全有必要将期货业务提升到公司战略高度上来。为验证上述观点,本文首先研究了小麦市场的现状和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特点,得出期货可以通过价格发现功能转移风险、为现货市场定价提供依据,通过套期保值功能锁定成本、保值头寸;其次,本文对套期保值管理作出分析,从风险来源和风险管理方面得出,恰当的使用套期保值手段和套期保值操作不仅可以降低期货风险,也可以弥补现货风险;再次,对2019年至2020年的期现价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将收集到的238个样本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套入经典的套期保值模型,比较不同模型的套保比率和套保绩效,得出恰当的套期保值模型可以增加收益减少风险,并通过情景分析的方法进一步证明了上述观点。最后,本文建议农产品公司特别是民营公司可以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或合作套保模式,制定合理的套保方案,健全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政府应优化期货市场环境和宏观管理,加强期货人才建设,为企业开展套期保值提供有利条件。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期货套期保值在农产品公司中的应用,使经营农产品的公司可以摒弃固有的期货投机意识和落后的套期保值手段,利用期货降低价格波动造成的风险。为更好的完成此目标,本文建议开展期货业务的公司应完善套期保值管理措施,重视套期保值方案的研发,组建专业的期货业务团队,以健全的风险内控制度监督期货业务。在宏观方面建议相关部门推进期货市场体系改革,优化期货市场环境,指导和鼓励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期货业务,加强监管、出台利好政策支持农业期货套期保值的普及。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要走出国门开发市场,寻求议价权,农产品也逐渐增强金融属性,摆脱传统的买卖方式。农产品公司应意识到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并存,要主动寻求新思路,采用新方式,灵活运用期货等金融工具,才可以保障粮食价格稳定,使我国农业发展有更好的前景。

刘凌云[2](2020)在《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分析及期货对冲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燃煤发电项目是指以煤炭为燃料,正在规划、建设或已经投产运营的火力发电单元。由于煤炭燃料约占到火力发电生产运营成本的70%,我国煤炭产量70%以上用于发电,燃煤火力发电量又占到我国各类发电总量的70%以上,这“三个70%”的根本问题是煤炭。所以,从宏观层面上讲,国家以什么方式有效配置煤炭资源,如何高效利用煤炭资源,怎样调整能源结构,是摆在政府决策者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从微观层面上讲,我国煤炭价格购销市场化所引起的价格波动频次增加和波动幅度不断加大,给我国燃煤火力发电厂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构成不容忽视的经营风险。认真研究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规律及如何规避煤炭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是燃煤火力发电项目的规划、建设与运营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纲领指导下,火电项目建设面临着硬约束。相反,新能源发电装机呈高速发展态势,水力发电对火力发电影响显着。但水力发电出功不稳定性,给燃煤火力发电项目功率稳定输出产生不可忽视的风险。本论文将煤炭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替代及不稳定性对燃煤火力发电造成的冲击定义为双因素风险。本研究主要从如何利用动力煤期货工具视角深入研究化解双因素风险的对策与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度探究煤炭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变化与燃煤火力发电出功之间的经济理论关系和数量关系。在理论方面,采用价格波动理论较先进的状态空间模型理论,分析煤炭价格与燃煤火力发电之间、新能源发电与燃煤火力发电、煤炭价格与煤炭社会库存之间的关系特征,选择合适的状态空间模型类型,构建了完善分析模型:实证方面,通过收集了十年以上的煤炭价格指数、煤炭社会库存、新能源发电及燃煤火力发电量的历史数据基础上,经过严谨的经济计量分析,构建了四大计量经济理论模型,检验了双因素风险分析及期货对冲策略诸经济模型的正确性。本论文根据状态空间模型理论和金融期货理论,构建了燃煤火力发电项目煤炭现货和期货库存最优比例模型、双因素风险期货对冲模型。这些模型,为燃煤发电项目运营有效利用煤炭期货对冲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状态空间模型理论,量化分析我国煤炭价格、新能源发电与煤炭社会库存及火力发电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以此研判煤炭价格走势、煤炭社会库存变化、煤炭火力发电变化情况,合理安排煤炭库存,以及煤炭实际库存与虚拟库存比例关系,并在煤炭期货市场上开展套期保值交易,达到规避煤炭价格波动风险和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的目的。基于上述思想及思路,研究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五个主要部分:(1)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的成因。本研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生产实际,深入分析了燃煤发电项目建设与运营中面临的经营管理问题,认为我国煤炭购销市场化而加剧了煤炭价格的波动,给煤炭消费和生产者带来了很大的经营风险,随后分析了引起煤炭价格波动的诸多因素及深层次的原因;同时研究了新能源发电替代及出功不稳定性对燃煤火力发电产生的冲击及原因分析,准确定义为“双因素”及“双因素风险”,为论文展开研究奠定了逻辑基础。(2)对本研究起到支撑作用的相关基础理论综述。把经济波动理论及价格波动理论引入到煤炭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分析中;根据经济滤波理论,对经济变量进行滤波整理,为得到构建模型所需要的数据提供了处理分析方法;运用协整理论实证分析了模型的正确性;期货套期保值理论,为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期货对冲策略模型提供理论支持;状态空间模型理论是本论文主要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3)双因素风险识别及影响要素研究。应对风险必须准确分析风险源问题,本论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风险分析,在供给方面,煤炭价格波动是主要因素,影响很大;在需求方面,对煤炭火力发电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中,就波动性而言,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是主要因素。本论文将煤炭价格波动和新能源发电不稳定性这两个变量风险定义为煤炭火力发电项目运营中的“双因素风险”。(4)构建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期货对冲模型。依据模型构建的总体思路,运用状况空间模型理论,针对煤炭价格与燃煤火力发电之间的关系特征、新能源发电与燃煤火力发电之间关系特征,构建了煤炭价格对火力发电量影响的理论模型及煤炭价格对库存影响模型,新能源发电量变化对燃煤发电量影响的理论模型,建立了煤炭现货实际库存与虚拟库存理论模型,得到了双因素风险期货对冲模策略模型。(5)模型实证研究和燃煤火力发电项目案例应用分析。建立“煤炭价格波动与火力发电量变动”、“新能源发电不稳定与火力发电量变动”、“煤炭价格波动和新能源发电不稳定与火力发电量”、“煤炭价格波动与煤炭社会库存量”的实证模型。最后选取了江苏某火电项目案例,验证了本论文分析方法及模型应用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为我国燃煤火力发电项目运营中开展类似业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操指导。

周婷[3](2020)在《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为人体提供优质蛋白,是人们生存不可或缺的农作物。大豆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物,同时又具有相当的经济效益,在农产品贸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研究大豆进口贸易对我国制定大豆相关政策具有积极意义。首先,本文对我国大豆贸易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梳理。介绍了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大豆产量等大豆生产方面的情况,以及大豆进出口方面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从美国、巴两、阿根廷等主要大豆出口国进口大豆的情况。文章对贸易战形势下大豆进口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是利用图表等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我国大豆进口量及其结构的变化情况,从分析结果来看,我国大豆需求量长期以来远远超过国内大豆生产量,供需缺口巨大,急需解决大豆供需矛盾。其次,从供给和需求方面对中国大豆情况进行分析。本文选取国内大豆供给相关的因素,分析了近年来大豆及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量、历年大豆播种而积及播种面积增长率、大豆单产的变化情况,结合大豆进口量,大豆进口金额以及汇率相关数据,利用Jolhainsen检验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分析这些因素变化与大豆进口量变化是否有关。通过分析得知,大豆种植而积、大豆产量、大豆进口金额以及汇率等因素的变化都是中国大豆进口量变化的原因。需求方面,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大豆消费量、大豆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虽然大豆需求量与日俱增,但由于国民饮食结构偏好大米白而,大豆进口价格相对便宜,且大豆进口来源有保障,因此我国大豆需求对进口依赖较大。此外,本文运用国外贸易实证研究中的常用模型---贸易引力模型,利用stata软件对影响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作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进口来源国的距离、我国GDP的增长、人口的增加、大豆油、大豆粕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汇率增长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我国大豆进口量。本文还从期权的角度探讨大豆贸易的定价权问题。文章通过对国际和国内大豆期权市场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变化不足以影响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而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的变化则会影响我国大连商品交易所,也就是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我国在大豆期货市场并不具备话语权。最后,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秦超[4](2020)在《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以及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的进步,包括电力、天然气、热能、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形式的综合能源系统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综合能源系统的提出和发展,提升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了多种能源梯级利用、互补互济,解决了能源供求不均衡等问题。电转气技术、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以及特高压输电技术的进步,为从园区、城市到区域等各层级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在综合能源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风险驱动因素的识别与度量等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以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系统中的电/气/热多种异质能源转换优化,与传统供能模式的经济环境效益对比分析,以及综合能源系统的风险分析及度量开展研究。优化了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电网的消纳问题,实现了能源跨区域的协调优化,也为Copula方法解决能源市场风险和各异质能源的耦合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论文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随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角度开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最后给出了论文的技术路线、研究难点、关键问题以及论文创新点。论文第二章基于综合能源系统中所包括的电力、天然气与热力的能源消费、价格走势与市场状况,开展相关性分析、平稳性分析以及分位数回归分析,为下文的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研究奠定研究基础。(2)研究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能源转换优化。综合能源系统将电力、天然气、热力供能网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相结合,以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与平滑负荷需求曲线。由于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波动,需求负荷的波动等造成系统因素的不确定性,需充分考虑供给侧风电消纳与需求侧电负荷波动,将优化的多目标设计为系统燃料成本最小,系统弃风电量最小以及电能需求侧峰谷负荷方差最小,结合电力、天然气、热力网络系统约束,构建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3)研究综合能源系统天然气消费结构优化。在天然气供应能力紧缺情况下,重点考虑气-电转换与气-热转换情形下综合能源系统消费结构的整体优化。在天然气供应不确定性和燃气机组调峰能力约束情况下,综合考虑天然气成本、供给侧风电消纳与天然气供应不确定性三个目标函数,并结合效用理论对天然气消费的社会效用与用户效用计算,构建考虑供应不确定性和调峰能力约束的天然气消费结构多目标优化分配模型。(4)对计及地热能的综合供热系统展开经济环境效益分析。为了更加充分有效地进行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推进寒冷地区清洁取暖,在综合能源系统框架下,以热能作为主要着力点,优化了计及地热能的综合供热系统。按照燃气调峰比例以及地热供暖所占基本热负荷比例进行情景分析,对比分析不同情景下的综合供热系统与燃煤锅炉集中供热的环境经济效益。并分别根据能源价格因素、燃气调峰锅炉调峰比例、地源热泵供热的基本热负荷比例对热源展开敏感性分析,以及据此探讨燃气锅炉调峰比例对综合供热系统的经济成本影响。(5)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故障风险。首先识别资金流、能量流、信息流在内的综合能源系统风险源,以物理实体构成、商业主体运营、虚拟价值分析构建综合能源系统资金-能量-信息风险框架。其次,在风险框架内,开展市场层风险的时序性分析、物理层风险的相关性分析以及信息层风险的稳定性分析。再次,分别研究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以及热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评估综合能源系统故障风险,并以故障树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原因。(6)对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市场与耦合风险进行度量。影响能源市场以及综合能源系统中能源生产、传输、转换的风险驱动因素复杂,例如,能源的价格波动与供需不确定往往会给综合能源系统中能源转换和能量耦合带来风险,本文以能源市场收益率和各类型机组出力作为度量综合能源系统市场风险与能量耦合风险的切入点。首先收集综合能源系统中各风险因子变动的时间序列与各能源机组出力曲线,其次,采用非参数核估计方法确定综合能源系统中各风险因子与机组出力的边缘分布,再次,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与最小欧氏距离选择最优Copula函数描述各风险因子之间,以及机组出力之间的非线性的相依结构。最后,通过Copula-CVaR模型测度综合能源系统的市场风险与能量耦合风险。

陈岸鹏[5](2020)在《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选股和波动率择时的量化产品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如今计算机科技水平的进步,量化投资也借此机会逐渐兴起。资产定价理论的不断发展推进了量化投资的研究,成为量化策略研究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而多因子模型是资产定价模型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模型,常用于量化投资中股票的选择,即量化选股。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近年来,也有研究将机器学习应用到金融市场问题中的资产定价领域以使金融资产价格能够被准确定价。本文在资产定价理论的基础之上,将机器学习中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引入到多因子模型中进行股票的选择。首先把因子分为质量类、成长类、技术类、动量类、情绪类,计算所有因子两两之间的相关性使所有因子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6,然后用剩余因子对沪深300的10个行业指数一一进行横截面回归并进行显着性检验,选出每个行业指数各自的显着相关因子,再运用10个行业指数各自的因子对沪深300的10个行业指数进行经过遗传算法调参的线性支持向量机回归与非线性支持向量机回归分析找到被低估的行业指数,从行业中选出五只被低估的个股。在股票选择的基础上,加入单向波动率进行择时以控制买入的进场时机,如果市场过去走势低迷,过去30天跌幅超10%,且移动平均单向波动率小于0,则对资产标的进行持仓或建仓操作;或者说,市场过去是高涨走势,过去30天涨幅超过5%,也可以对股票进行资产标的进行持仓或建仓操作,其余情况下均对股票进行卖出动作。同时,加入做空的双向策略,当发出卖出指令时,做空沪深300期货合约,以提高资金利用率,使该策略有了逆势盈利的可能。在基于该策略的量化产品被设计出之后,本文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进行了产品的分析,选择2017年1月9日至2019年6月30日的情况进行回溯测试,产品收益的参考指标为净值、收益率以及夏普比率;产品所存在的风险以最大回撤率以及波动率作为参考指标;并在最后进行了风险控制的说明。通过实证检验,得到两款产品净值在回测期内表现总体优于表现优于基准净值,年化收益率与夏普比率虽然在2017年表现相对不佳,但在2018年股灾期间远远优于基准水平,且2019年不输于市场表现,而波动率和最大回撤率明显较低的结果,说明基于该策略所设计出的产品在逆市时也有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的能力,且风险相对基准较低,适合于包括机构以及高净值人群等大型投资者。

戚思智[6](2020)在《云南电力金融市场体系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4年电力市场化改革以来,经过5年的市场化改革,云南建立了以中长期交易为主体、日前交易为补充的“云南模式”。然而当前的云南电力市场存在中长期合约物理执行困难、物理交割与电网安全存在矛盾、电价波动等问题。市场参与主体对建设电力金融市场的诉求越来越迫切。如何在云南现有的市场基础上构建适合云南的电力金融市场体系,将变得十分重要。因此,本文以云南当前的电力市场为出发点,对电力金融市场设计相关要素展开详细分析,试图构建适合云南的电力金融市场体系。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内容与方法、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第二部分从电力市场化与电力金融市场、电力金融市场模式、电力金融市场产品与电力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三个角度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了当前电力金融市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第三部分对国外成熟电力金融市场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发展电力金融市场的前提条件以及发展逻辑。第四部分分析了云南当前电力市场体系,并指出当前云南电力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电力金融市场的必要性。第五部分从云南电力金融市场发展基本思路、电力金融市场模式、电力金融市场产品、电力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四个方面对云南电力金融市场设计研究。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本文就如何建设云南电力金融市场得出以下结论:(1)云南电力金融市场建设应“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对接境外”,并坚持“现货交易为主,金融交易为辅”的发展思路。(2)云南电力金融市场应选择一体化模式,即由电力交易中心为主体建设云南电力金融市场,使电力现货交易与金融交易并存。(3)云南电力金融市场发展初期可以考虑建立双边差价合约备案结算机制,由自由的双边差价合约向标准的差价合约过渡,并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步引进电力期货、电力期权、金融输电权等电力金融衍生产品。(4)为适应电力金融市场风险管理需要,云南电力金融市场可以通过电力交易中心自我管理、信用管理、建立保证金制度(目前法律有限制)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于娜娜[7](2019)在《G粮储公司基于价格风险的套期保值方案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粮食企业在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业务模式也逐渐由传统的仓储业务向农产品加工和市场贸易方面不断拓展。由于受国家对粮食价格体系不断改革的影响,粮食价格逐渐由政策性托市收购定价向市场化定价转变,粮食价格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粮食价格波动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粮食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随之加大,各粮食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粮食企业也积极参与到期货市场中,运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进行风险管理,来规避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从而使企业达到稳定生产经营。然而实际上,企业在运用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进行风险对冲时,由于企业内部期货专业人才缺乏、内部控制制度方面不健全、对套期工具风险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套期保值达不到预期效果。本文选取了G粮储公司为研究对象,以G粮储公司运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工具规避粮食价格波动风险为例,分析出G粮储公司在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运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设计出新的套期保值方案。首先,本文通过对价格风险理论和期货套期保值理论的介绍,提出G粮储公司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规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理论基础。其次,对G粮储公司基本情况和现货经营状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我国粮食市场价格风险特征。剖析了G粮储公司在日常业务中运用期货套期保值功能对冲价格风险时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套期保值策略的制定、公司内部套期保值制度、岗位设置、人员结构等方面。接下来列举了G粮储公司原来的套期保值案例,从原案例中的G粮储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出发,同样的场景下,设计出新的套期保值方案,得到和原案例不一样的套期保值效果。最后提出了G粮储公司套期保值改进方案能够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分别从套期保值策略制定、企业内部套期保值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能使G粮储公司在以后的套期保值运用中,能够更加规范和严格,达到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管理企业运营风险的目的;另一方面,能使得更多的粮食相关企业了解并熟悉金融衍生工具对现货价格波动风险的防范作用,并能合理运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对冲企业经营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

刘冠祺[8](2019)在《隐含交割期权的2年期国债期货基差套利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8月17日,2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于中金所正式挂牌交易。本文以2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为例对基差套利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投资者提供的相应操作策略。首先,本文在制定基差套利策略之前对套利的市场环境、2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以及合约交易中的特殊要素进行分析介绍,明确了策略实施的现货交易市场、卖空操作方式,同时指出2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相对5年期、10年期合约的套利优势,为策略研究的展开做铺垫;然后,对国债期货合约进行无套利定价,并以该定价为基础对基差套利策略进行介绍和评述;随后,对中金所合约的交割期权进行分析,将其引入无套利期货定价的基差套利策略,并对纳入交割期权的套利策略的优势从理论层面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认为该策略能够在增加正向基差套利机会的同时降低反向套利失败的风险。接着以前文的分析为基础,对2年期国债期货基差套利进行实证,并对纳入交割期权的基差套利策略的优势进行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相符。最后对策略的不足、风险进行评述,并对后续的研究做出展望。本文可能的创新有三点:第一,考虑套利交易中摩擦因素,构建合理基差区间,使策略更贴合市场;第二,将交割期权纳入基差套利策略,对策略进行改良;第三,将二元资产交换期权定价模型转化为动态模型,使之更适合于基差套利。

程小天[9](2019)在《棕榈油价格波动与趋势》文中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品种的多元化,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业实现了大幅增产,全球营养不良人口比例也得到极大改善。这也使得国际农产品市场格局走向需求决定,大宗农产品价格呈现出长期下降趋势,如果不考虑“黑天鹅”事件等外部作用,相应的价格波动也趋于收敛。我国棕榈油全依赖于进口,其进口总量仅次于豆油,是重要的植物油资源,且在全球的棕榈油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研究大宗农产品价格趋势与波动情况,从棕榈油市场中找寻相关线索,探究大宗农产品价格下降的根源,对帮助外贸企业规避棕榈油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研究脉络来看,为了考察一段时期产出变化是否会影响市场趋势与格局,本文首先以洲际视角对1980-2014年间棕榈油供需情况加以整理,从生产、消费和贸易等角度考察棕榈油市场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变化。紧接着对棕榈油与大宗农产品市场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就棕榈油价格与大宗农产品价格趋势与波动进行归纳和讨论。其次,油脂油料品种替代性较强,不同品种植物油价格波动会显着影响棕榈油短期价格波动。从市场整合的角度出发,利用VAR模型探讨其他品种植物油价格波动是否显着影响棕榈油价格波动,进一步的利用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表明,其他油脂油料品种的价格波动会显着影响棕榈油价格波动。长期来看,由于棕榈油市场供大于求,使得棕榈油价格趋于下降。从不同的时段来考察,棕榈油价格波动也趋于收敛。最后,根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棕榈油生产的趋于集中性不断提高,产出相对过剩,长期来看棕榈油价格呈现下降趋势。棕榈油市场整合程度较高,国内外棕榈油价格呈现明显的同步性与均质性,且波动趋于收敛。

林地,张俊辉[10](2019)在《大豆资讯的采写及投资》文中研究说明大豆是关涉民生的重要商品,并且是大宗国际商品。大豆资讯的采访、分析和写作,对有关决策部门、企业和消费者,是必须的,至关重要的。而大豆投资,如军队作战离不开情报一样,更是离不开大豆相关资讯。大豆资讯,应该包括大豆新闻报道、大豆市场分析稿件、大豆论坛演讲稿,以及有关大豆论文、书籍等等。本文主要论述新闻媒体大豆新闻报道的写作,以及企业大豆市场分析稿件的写作。一、采写大豆新闻报道、市场分析稿件,所需的大豆背景基本知识。采写大豆新闻报道和大豆市场分析稿件,专业性

二、中国期货市场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期货市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农产品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套期保值应用研究 ——以小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产品参与套期保值研究
        1.2.2 套期保值策略研究
        1.2.3 套期保值风险控制研究
        1.2.4 文献评述
2 小麦期现市场分析
    2.1 我国小麦市场概况
        2.1.1 小麦现货市场分析
        2.1.2 小麦期货市场分析
    2.2 小麦公司利用期货套期保值的必要性
        2.2.1 小麦公司面临价格风险
        2.2.2 现货市场依赖小麦期货的定价功能
        2.2.3 小麦公司产品管理及风险转移
3 小麦套期保值分析
    3.1 风险来源分析
        3.1.1 小麦公司面临的风险
        3.1.2 期货市场风险
    3.2 套期保值风险管理原理
        3.2.1 风险识别
        3.2.2 风险预测和度量
        3.2.3 风险控制
    3.3 套期保值在农产品公司中的应用
        3.3.1 原料收购期锁定成本
        3.3.2 销售期锁定利润
        3.3.3 缓解资金压力扩大经营规模
4 小麦套期保值方法及案例——以强麦期货为例
    4.1 强麦期货及套期保值
        4.1.1 强麦期货合约变更前后分析
        4.1.2 期货套期理论模型选择
    4.2 强麦期货套期保值模型分析对比
        4.2.1 样本数据选择
        4.2.2 数据描述性分析
        4.2.3 数据检验
        4.2.4 计算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4.3 套期保值绩效评价
    4.4 套期保值情景分析
        4.4.1 J公司销售模式介绍
        4.4.2 收购小麦——空头套期保值
        4.4.3 销售小麦——多头套期保值
5 优化农产品套期保值管理
    5.1 完善套期保值风险管理措施
        5.1.1 结合实际制定合理的套保方案
        5.1.2 加强期货业务人才建设
        5.1.3 健全企业风险管理制度
    5.2 推进期货市场体系改革
        5.2.1 优化小麦期货市场环境
        5.2.2 探索合作套保模式
        5.2.3 优化政府宏观管理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与意义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部分表格
致谢

(2)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分析及期货对冲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径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波动理论
        2.1.1 经济波动理论
        2.1.2 价格波动理论
        2.1.3 宏观经济变量波动周期基本分析法
        2.1.4 经济变量波动周期分析的滤波法
    2.2 期货市场相关理论
        2.2.1 动力煤价格指数
        2.2.2 期货价格理论
        2.2.3 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关系
        2.2.4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理论
    2.3 协整理论
    2.4 状态空间模型基本理论
        2.4.1 状态空间模型概念及构成
        2.4.2 状态空间模型的类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分析
    3.1 我国煤炭及燃煤发电现状分析
        3.1.1 煤炭供给状况分析
        3.1.2 燃煤发电行业现状分析
    3.2 影响燃煤火力发电量因素分析
        3.2.1 影响火力发电量的一般因素分析
        3.2.2 火力发电量影响双因素分析
        3.2.3 煤炭价格、火力发电量、煤炭库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3.3 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定义及风险因素分析
        3.3.1 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定义
        3.3.2 煤炭价格波动对火电项目经营风险因素分析
        3.3.3 新能源替代波动因素及风险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策略研究
    4.1 煤炭现货市场
        4.1.1 煤炭国际现货市场
        4.1.2 煤炭国内现货市场的特点
    4.2 煤炭期货市场
        4.2.1 国际煤炭期货市场
        4.2.2 国内煤炭期货市场
    4.3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利益分析及操作步骤
        4.3.1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参与者利益分析
        4.3.2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操作策略
    4.4 基差及煤炭期货风险对冲
        4.4.1 基差概念
        4.4.2 期货风险对冲
    4.5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管理
        4.5.1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
        4.5.2 煤炭期货套保操作的风险管理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双因素风险的期货对冲模型构建
    5.1 模型构建总体设计
    5.2 燃煤火电项目双因素关联性模型研究
        5.2.1 煤炭价格对火力发电量影响的理论模型
        5.2.2 煤炭价格对煤炭库存量影响的理论模型
        5.2.3 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量波动对火力发电量影响的理论模型
        5.2.4 煤炭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联动关系理论模型
    5.3 煤炭最优库存与期货套期保值对冲策略模型
        5.3.1 煤炭实际库存与虚拟库存模型的思想基础
        5.3.2 煤炭实际与虚拟库存模型的建立
        5.3.3 煤炭实际库存与虚拟库存模型的应用
        5.3.4 煤炭期货对冲模型
    5.4 模型特点介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燃煤发电双因素风险及期货对冲模型实证与应用
    6.1 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及期货对冲模型实证分析
        6.1.1 数据收集与整理
        6.1.2 煤炭价格对火力发电量影响模型的实证分析
        6.1.3 煤炭价格对库存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6.1.4 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不稳定对火力发电影响的实证分析
        6.1.5 煤炭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联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6.2 煤炭期货套期保值对冲策略案例应用分析
        6.2.1 燃煤火电项目案例简介
        6.2.2 煤炭现货库存和与期货虚拟库存安排
        6.2.3 煤炭现货期货对冲交易
        6.2.4 煤炭现货期货对冲交易收益分析
        6.2.5 煤炭期货等量对冲策略算例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3)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外大豆贸易相关研究
        1.4.2 贸易战形势下中国进口贸易相关研究
        1.4.3 引力模型相关研究
        1.4.4 期权市场相关研究
        1.4.5 文献综合分析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6.1 描述统计法
        1.6.2 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
        1.6.3 贸易引力模型
    1.7 创新及不足
        1.7.1 创新之处
        1.7.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大豆发展情况分析
    2.1 中国大豆基本情况介绍
        2.1.1 1992-2000年中国大豆基本情况
        2.1.2 大豆播种面积变化情况
        2.1.3 中国大豆出口情况分析
    2.2 贸易战形势下我国大豆贸易情况分析
        2.2.1 2016-2018年我国大豆进口结构分析
        2.2.2 美国大豆情况分析
        2.2.3 贸易战形势下大豆进口量变化情况分析
第三章 中国大豆供需情况分析
    3.1 中国大豆供给情况分析
        3.1.1 大豆种植面积情况分析
        3.1.2 大豆生产量情况分析
    3.2 大豆供给因素与大豆进口量关系分析
        3.2.1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3.2.2 ADF平稳性检验
        3.2.3 协整检验
        3.2.4 Granger检验
    3.3 中国大豆需求情况分析
        3.3.1 大豆历年消费量变化情况
        3.3.2 大豆需求变化对大豆进口的影响
第四章 大豆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大豆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4.2 变量与数据的选取
    4.3 检验异方差
    4.4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4.5 贸易引力模型的分析结果
第五章 大豆期货市场实证研究
    5.1 中、美大豆期货市场情况简介
    5.2 中国大豆期货市场成交情况
    5.3 中国大豆期货市场大豆月收盘价及涨跌
    5.4 中美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合约对比
    5.5 中美大豆两大期货市场分析
        5.5.1 数据选取及处理
        5.5.2 实证研究方法
        5.5.3 ADF平稳性检验
        5.5.4 协整检验
        5.5.5 Granger因果检验
    5.6 全球大豆定价情况分析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6.1 相关结论
    6.2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研究
        1.2.2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耦合研究
        1.2.3 综合能源系统风险研究
        1.2.4 Copula方法应用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难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1.3.3 论文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消费与市场分析
    2.1 引言
    2.2 电-气-热能源消费与能源价格现状
        2.2.1 电-气-热能源消费现状
        2.2.2 电-气-热能源价格现状
        2.2.3 电-气-热能源市场现状
    2.3 分析模型构建
        2.3.1 相关性检验模型
        2.3.2 平稳性检验模型
        2.3.3 分位数回归模型
        2.3.4 连续收益率模型
    2.4 数据处理
        2.4.1 原始数据及数据来源
        2.4.2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2.4.3 数据基本统计描述
    2.5 算例分析
        2.5.1 相关性分析
        2.5.2 平稳性分析
        2.5.3 分位数回归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转换优化分析
    3.1 引言
    3.2 理论方法
        3.2.1 优化算法
        3.2.2 鲁棒优化
    3.3 综合能源系统分析
        3.3.1 综合能源系统不确定性分析
        3.3.2 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分析
    3.4 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
        3.4.1 目标函数
        3.4.2 约束条件
    3.5 算例分析
        3.5.1 算例介绍
        3.5.2 算例求解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综合能源系统天然气消费结构优化分析
    4.1 引言
    4.2 理论方法
        4.2.1 优化算法
        4.2.2 效用理论
    4.3 天然气供需与应用分析
        4.3.1 天然气供需情况分析
        4.3.2 燃气机组调峰能力分析
    4.4 天然气多目标优化分配模型
        4.4.1 目标函数
        4.4.2 约束条件
    4.5 算例分析
        4.5.1 算例介绍
        4.5.2 算例求解
        4.5.3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综合供热系统经济环境效益分析与多能源优化
    5.1 引言
    5.2 系统构建
        5.2.1 综合能源系统
        5.2.2 计及地热能的综合供热系统
    5.3 经济环境效益评估模型
        5.3.1 供暖期热负荷
        5.3.2 经济效益评估模型
        5.3.3 环境效益评估模型
    5.4 算例分析
        5.4.1 需热量和供热负荷计算
        5.4.2 经济效益分析
        5.4.3 环境效益分析
    5.5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多能源优化
        5.5.1 价格因素对热源的敏感性分析
        5.5.2 负荷比例对热源的敏感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故障风险分析
    6.1 引言
    6.2 理论基础
        6.2.1 综合能源系统风险框架
        6.2.2 故障树分析法
    6.3 综合能源系统风险分析
        6.3.1 市场层风险的时序性分析
        6.3.2 物理层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6.3.3 信息层风险的稳定性分析
    6.4 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风险分析
        6.4.1 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分析
        6.4.2 天然气系统供气可靠性分析
        6.4.3 热力系统供热可靠性分析
        6.4.4 电-气-热供能系统可靠性分析
    6.5 算例分析
        6.5.1 供电风险故障树分析
        6.5.2 电力系统可靠性灰色关联度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市场与耦合风险度量
    7.1 引言
    7.2 基础理论
        7.2.1 Copula方法
        7.2.2 VaR与CVaR
        7.2.3 非参数估计
        7.2.4 方法步骤
    7.3 综合能源系统Copula-CVaR模型
        7.3.1 各类机组出力特征
        7.3.2 机组出力概率分布
        7.3.3 Copula-CVaR风险测度模型
    7.4 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市场风险测度
        7.4.1 市场风险因子边缘分布假设
        7.4.2 Copula估计
        7.4.3 Copula-CVaR风险测度
    7.5 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耦合风险测度
        7.5.1 耦合风险因子边缘分布假设
        7.5.2 Copula估计
        7.5.3 Copula-CVaR风险测度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防范建议
    8.1 问题分析
    8.2 建议方案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5)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选股和波动率择时的量化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量化产品市场分析及策略建模
    第一节 产品市场分析
    第二节 量化选股模型——多因子模型
        一、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
        二、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
    第三节 量化择时模型——单向波动率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量化产品设计的技术路线
    第一节 支持向量机回归选股
        一、支持向量机与多因子模型
        二、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
        三、遗传算法
        四、选股方法
    第二节 单向波动率择时路线与双向交易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策略测试及产品分析
    第一节 选股策略实行及测试
        一、特征数据处理
        二、选股结果
    第二节 择时策略实行及测试
    第三节 量化产品方案设计
    第四节 产品收益及风险分析
        一、收益分析
        二、风险分析与控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所有候选因子信息
附录2 线性支持向量机遗传算法调参代码

(6)云南电力金融市场体系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电力金融市场体系设计理论基础
        一、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二、电力金融市场微观结构要素与交易制度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一节 电力市场化与电力金融市场
    第二节 电力金融市场模式
    第三节 电力金融产品与电力金融风险管理
    第四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国外电力金融市场分析
    第一节 国外电力金融市场
        一、北欧电力金融市场
        二、欧洲能源交易市场
        三、美国PJM电力金融市场
        四、英国电力金融市场
        五、澳大利亚电力金融市场
    第二节 国外电力金融市场发展逻辑及启示
        一、电力市场模式与电力金融市场
        二、国外电力金融市场发展逻辑及启示
第四章 云南电力市场分析
    第一节 云南电力能源基础
    第二节 电力市场化交易体系
        一、市场参与主体
        二、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
    第三节 云南电力市场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中长期合约物理交割执行困难
        二、电力市场化交易风险客观存在
    第四节 云南电力金融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一、建设电力金融市场的内在动因
        二、建设电力金融市场的意义
第五章 云南电力金融市场体系设计
    第一节 云南电力金融市场体系设计基本思路
    第二节 电力金融市场模式选择
        一、基本模式
        二、云南电力金融市场模式选择
    第三节 电力金融市场交易工具研究
        一、电力基本特性
        二、差价合约
        三、金融输电权
        四、电力期货
        五、电力期权
        六、云南发展电力金融市场产品的总体思路
    第四节 电力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研究
        一、电力金融市场风险类型
        二、电力金融市场风险特征
        三、电力金融市场风险控制机制的构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G粮储公司基于价格风险的套期保值方案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价格风险理论
        2.1.1 价格风险的含义
        2.1.2 粮食价格风险的构成要素
    2.2 套期保值理论
        2.2.1 套期保值的含义
        2.2.2 套期保值的原则
        2.2.3 套期保值的分类
        2.2.4 基差与套期保值
第三章 粮食市场价格风险特征及G粮储公司介绍
    3.1 粮食市场价格风险特征
        3.1.1 受季节性和周期性影响较大
        3.1.2 供需关系的变化较大
        3.1.3 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明显
    3.2 G粮储公司情况介绍
        3.2.1 公司简介
        3.2.2 公司现货经营状况
        3.2.3 公司期货运营状况
第四章 G粮储公司套期保值管理现状
    4.1 对期货市场风险认识不足
        4.1.1 对期货市场本身风险认识不够
        4.1.2 期现货基差风险分析不到位
    4.2 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
        4.2.1 内控制度不完善
        4.2.2 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
    4.3 缺乏专业的人才团队
    4.4 缺乏有效的套期保值策略
        4.4.1 期现货资金配比不合理
        4.4.2 套期保值操作不合时宜
第五章 G粮储公司套期保值改进方案
    5.1 G粮储公司套期保值既有方案
    5.2 G粮储公司套期保值改进方案
第六章 G粮储公司套期保值改进方案的实施保障
    6.1 制定有效的套期保值策略
        6.1.1 研判操作时机
        6.1.2 合理布置期现货配比
    6.2 正确认识期货市场风险
        6.2.1 认识期货市场本身的风险
        6.2.2 把握好期现货基差风险
    6.3 完善套期保值业务内部控制体系
        6.3.1 完善套期保值组织架构
        6.3.2 规范套期保值业务制度和流程
        6.3.3 加强公司内部信息交流速度
    6.4 加强公司期货部门人才团队建设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8)隐含交割期权的2年期国债期货基差套利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论文研究思路及创新
第二章 国债期货及标的物市场分析
    第一节 国债期货市场现状分析
    第二节 2年期国债期货合约分析
    第三节 国债现货市场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债期货无套利定价及基差套利策略分析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下国债期货合约定价
    第二节 交易摩擦下国债期货合约定价分析
    第三节 基差套利策略及评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隐含交割期权的基差套利策略分析
    第一节 中金所国债期货合约交割期权分析
    第二节 质量期权定价
    第三节 隐含交割期权的基差套利策略及优势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差套利策略实证分析
    第一节 国债期货无套利定价计算
    第二节 质量期权理论价格计算
    第三节 基差套利机会分析
    第四节 套利机会实证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差套利策略的不足、风险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 策略的不足
    第二节 策略应用风险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棕榈油价格波动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内容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内容
    1.2 研究意义
    1.3 创新与不足
    1.4 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棕榈油市场现状概述
        2.1.2 农产品价格概述
        2.1.3 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棕榈油市场分析
    3.1 全球棕榈油生产与消费概况
        3.1.1 全球油棕的种植概况
        3.1.2 全球棕榈油产量概况
        3.1.3 全球棕榈油消费概况
    3.2 全球棕榈油贸易概况
        3.2.1 棕榈油进口概况
        3.2.2 棕榈油出口概况
    3.3 棕榈油市场与大宗农产品市场的比较
    3.4 棕榈油与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
    3.5 本章小结
        3.5.1 棕榈油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未来棕榈油产量将持续扩大
        3.5.2 棕榈油生产的区域集中性进一步提高
        3.5.3 国际棕榈油市场的需求决定与波动收敛
        3.5.4 国际市场一体化使得商品农业与生计农业发展并存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4.1 研究方法
    4.2 模型介绍
        4.2.1 VAR模型
        4.2.2 脉冲响应函数
        4.2.3 方差分解
    4.3 数据选取与说明
第五章 棕榈油价格波动分析
    5.1 棕榈油市场现状
    5.2 数据来源与方案设计
    5.3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5.3.1 VAR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
        5.3.2 协整检验
        5.3.3 VAR模型
        5.3.4 脉冲响应函数
        5.3.5 方差分解
    5.4 棕榈油价格波动收敛
    5.5 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思考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棕榈油市场与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路径相同
        6.1.2 棕榈油生产的区域集中性不断提高
        6.1.3 全球棕榈油产出相对过剩
        6.1.4 国际棕榈油市场整合程度逐步加深
        6.1.5 棕榈油市场的需求决定,棕榈油价格长期下降趋势与波动收敛
    6.2 政策建议
        6.2.1 调整和优化植物油进口结构
        6.2.2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制定风险防范策略
    6.3 讨论与进一步展望
        6.3.1 生计农业与商品农业并存,中国农业如何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6.3.2 粮食安全命题在未来是否仍然成立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大豆资讯的采写及投资(论文提纲范文)

一、采写大豆新闻报道、市场分析稿件, 所需的大豆背景基本知识。
    (一) 大豆是国际重要大宗商品, 以至于屡成中美贸易摩谈判筹码
    (二) 世界大豆贸易新变化, 即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种植, 美国、巴西卖, 中国买。
    (三) 大豆投资者高度关注国际大豆市场资讯
二、大豆新闻报道、市场分析稿件的采访写作
    (一) 大豆新闻报道报道的写作
        1、导语新、角度新和立意要新
        2、学习借鉴《经济学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二) 大豆市场分析稿件的写作
三、大豆的投资

四、中国期货市场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产品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套期保值应用研究 ——以小麦为例[D]. 马骁骊. 河南大学, 2020(02)
  • [2]燃煤发电项目双因素风险分析及期货对冲模型研究[D]. 刘凌云.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3]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 周婷.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4]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研究[D]. 秦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5]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选股和波动率择时的量化产品设计[D]. 陈岸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6]云南电力金融市场体系设计研究[D]. 戚思智.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7]G粮储公司基于价格风险的套期保值方案改进研究[D]. 于娜娜. 西北大学, 2019(04)
  • [8]隐含交割期权的2年期国债期货基差套利策略研究[D]. 刘冠祺.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7)
  • [9]棕榈油价格波动与趋势[D]. 程小天.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10]大豆资讯的采写及投资[J]. 林地,张俊辉. 黑龙江粮食, 2019(04)

标签:;  ;  ;  ;  ;  

中国期货市场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