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带动PTA扩张——2003-2007年中国PTA扩张纵览

涤纶带动PTA扩张——2003-2007年中国PTA扩张纵览

一、聚酯拉动PTA扩张——2003-2007年中国PTA扩建情况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牛冠博[1](2020)在《邻避冲突成因及预防措施 ——以石油化工行业为例》文中提出“玻璃社会”1如今已逐渐成为今天中国社会的一个标签形容词,政府努力增速经济发展,企业着眼利润效益,民众渴望生活稳定健康,三方不同的利益诉求,导致了类似厦门PX事件、四川什邡钼铜冶炼项目事件,江苏启东王子造纸污水管道事件、宁波PX事件、上海金山PX事件的不断上演。其中,化工企业的对二甲苯(PX)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可谓是妇孺皆知,在民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但不是因为PX项目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一次次的邻避冲突2,一次次的社会讨论,不但没能帮助PX项目恢复清誉,反而加深了其妖魔化的形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无论是仅仅处于规划的项目,还是审批文件已经在手的项目,都会引发项目所在地民众人声鼎沸。伴随着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人民对化纤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蓬勃的化纤产业发展需求已远远超过全国PX的现有产能,而我国PX项目的发展不断地受到邻避冲突的阻碍,需要依赖进口PX来满足巨大的供应缺口,国外的企业趁机登陆中国市场,随之PX的定价权也拱手让人。就像“北斗”对于中国的意义,PX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安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中国必须要发展自己的PX项目。PX是一种低毒化合物,其毒性略高于乙醇,其生产过程的风险也是安全可控的,但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加之政府没有尽到监督与调解职能,两者都忽视了民众的利益,特别是在民众环保意识觉醒的当下,这就导致了三方利益的严重失衡,从而引起邻避冲突的屡次发生。本文的研究从剖析三起典型PX项目引发的邻避冲突事件入手,共同探索PX项目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国外解决邻避冲突的先进经验,为扭转PX项目在民众心中的不良印象和中国PX项目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PX项目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仍然是崎岖的,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三方要相互协作和理解,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帮助和指导企业与民众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企业应该担负起消除误解、教育民众的责任,而听证程序在项目制定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这个在项目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要加大其在安全设备和环保设施的投入,确保周边的安全和环境,政府要履行其监管职能,多管齐下,才能逐步扭转民众对PX项目的误解,真正接受PX项目。

豆如彪[2](2019)在《中国PTA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PTA是聚酯生产主要原料,中国是世界聚酯生产和消费中心,是全球最大的聚酯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出口国。中国PTA产业经历了供不应求到产能过剩、常年亏损的困境。本文重点研究国内PTA市场供需、市场运行情况及PTA的生产工艺成本,分析下游聚酯产能及现金流情况,预测国内PTA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况宗昊[3](2015)在《中国反倾销措施经济效应分析 ——以对苯二甲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国际市场分工的细化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国与国之间频繁的进行贸易往来。在各国所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当中,凭借着灵活以及隐蔽的特点,反倾销成为了使用频率最多的一种贸易保护手段。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今,贸易额不断增加,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导致各种各样的贸易摩擦,引发各种各样的贸易争端。近年来,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和制裁的数量呈连年递增趋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调查最为集中的几个国家之一。因此,积极应对国外针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以及采取反倾销措施保护本国进口竞争型产业显得尤为重要。在保护本国进口竞争型产业、恢复公平竞争的同时,反倾销的实施也不可避免的会给其他与进口竞争型产业相关的利益方,比如上下游产业以及消费者造成损害,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而由于我国采取的反倾销措施逐年增多,由对外反倾销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断显现。对外实施反倾销需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使反倾销既能够保护本国遭遇倾销挤压的产业,又使得反倾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国内外对反倾销的经济效应,特别是负面效应的研究大部分为定性分析,定量研究较少,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也为数不多。本文以2009年我国对韩国、泰国发起的迄今为止涉案金额最大的对苯二甲酸反倾销案为例,对该案例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发现,在一个较短的时期(1至2年),反倾销的确使得国内生产精对苯二甲酸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效的增加,获利颇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倾销的积极影响大大减弱,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受保护产业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也受到牵连。上游对二甲苯行业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下游聚酯行业由于承受较高成本负担,同时终端纺织服装业需求低迷,亏损严重。参照对苯二甲酸反倾销案的相关分析,本文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角度对我国今后实施反倾销措施所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给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指出我国今后在采取反倾销措施时应该本着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的原则,不但要考虑国内受保护行业的利益,同时还要兼顾与之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以及消费者的利益。

钱伯章[4](2015)在《中国对二甲苯产能与需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回顾历史,中国的对二甲苯(PX)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00年以前,发展比较缓慢,但供需相对平衡,国内自给率为88%;20002010年,中国PX项目迅速发展,生产能力一跃成为世界第一;2010年至今,国内市场需求持续走高,而PX生产设备的建设却步伐放缓,产能开始无法满足需求。

陈晓波[5](2014)在《PX产业链及投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对二甲苯(PX)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工产品。国内PX原料供应的主要途径是来自上游炼厂的石脑油,PX联合装置主要由连续重整、抽提、吸附等单元组成,而下游也基本配套建设了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受制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发展速度放缓,PTA产能呈现过剩状态。但受到PTA产能扩张速度加快的影响,PX新增产能仍不能满足国内生产需求,我国仍需大量进口PX,PX在国内仍有较好的发展前景。PX项目盈利的多少主要是受到供应过剩以及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2014年PX全面亏损只是说明PX发展暂时处于盈利的低谷期,抓住市场机遇对于PX装置盈利至关重要。炼化企业投资PX项目要考虑到原料来源和交通便利。中国石化已成为全球第三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化芳烃生产技术专利商,下一步应加大PX成套技术国产化推进步伐,从根本上提高我国PX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优化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

封佳俊[6](2014)在《对二甲苯(PX)项目中国发展现状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像是一个玻璃社会,政府、企业和民众之间的利益分化导致类似什邡钼铜项目事件、启东排污项目事件以及厦门、大连和宁波PX等邻避冲突事件不断上演。其中,对二甲苯(PX)项目由于多次引发邻避冲突,早已被全国人民所熟知,但是民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没有能为PX正名清誉,反而强化了它在民众心目中的妖魔化形象。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到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但凡是涉及到PX的石化项目,不管是正在研究规划,还是已经审批在建的,都会引来民间的一片反对之声。正是由于国内民众对PX项目的抵制,导致了近年来我国PX项目发展缓慢,现有产能远远落后于下游大幅增长的需求,巨大的供应缺口都要依靠进口国外的PX来满足,定价权也长期被国外垄断企业所控制。不管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出于对产业安全的考量,中国需要发展自己的PX项目,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国计民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从2007年的厦门、2011年的大连和2012年的宁波三起由PX项目引发的邻避冲突事件入手进行剖析,虽然PX产品本身的毒性并不强,项目的安全风险也是完全可控的,但是民众环保意识觉醒的当下,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与民众的利益沟通和危机的管理,政府也没有尽到监督与调解职能,是导致了各方利益的严重失衡、邻避冲突屡次发生的最主要原因。针对目前PX项目在国内发展的困境,作者以上市公司X公司的现实处境为例,探讨发展PX项目的合理性和有效途径。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应用危机管理和战略决策等理论方法,结合国外PX项目发展的先进经验,为PX项目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想要发展PX项目,企业必须要在政府的帮助和指导下与民众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坚决执行项目制定过程中的听证程序,同时企业要主动担负起消除误解、教育民众的责任,更严格地执行生产安全管理,强化公共关系管理和危机应对机制,才能促进民众对PX项目的接受和理解,最终达成一种企业、民众和政府之间的多赢局面。

刘相周[7](2013)在《SK油化株式会社中国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近几年中国石化及化纤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已占据全球化纤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也逐渐成为为化纤行业提供重要原料—对苯二甲酸(英文简称TPA)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全球尤其是亚洲地区TPA市场进入产能投放的高峰期,而下游化纤、纺织行业由于全球经济的复苏乏力导致需求不振,TPA行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SK集团是以石油化学、电子通讯、流通物流三大事业领域作为成长动力发展起来的韩国三大企业集团之一。1992年中韩建交后,SK集团在中国积极进行各项产业投资及事业交流,中国是其将来的重点目标市场。SK油化株式会社是SK集团旗下石油化学事业领域中重要的生产成员之一,主要生产化纤原料——差异化的EPTA和DMT,中国是其长期的重要的出口市场。SK油化作为众多以中国为目标市场的韩国TPA生产商之一,正面临着中国国内TPA的快速发展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TPA扩容带来的巨大挑战,如何在这一关键时期保持和巩固竞争优势成为了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重要问题。针对上述背景,本文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SK油化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分析入手,详细分析了SK油化所处的TPA行业环境以及所拥有的内部资源。运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和SWOT等分析工具,归纳总结SK油化公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企业发展战略的定位和构建——以一体化为主的发展战略。最后就战略的执行列举出主要的实施举措,以期能够对SK油化在未来中国市场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对其他同行业企业的战略制订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骆红静[8](2012)在《中国PTA产业竞争态势分析》文中指出随着PTA技术壁垒打破、毛利水平提高,近年来,大型民营聚酯企业开始向上游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内PTA产能将净增3 000万吨/年左右,但聚酯发展速度弱于PTA,未来国内PTA产能将出现过剩、竞争加剧;受制于原料PX的国内自给率不高、进口可靠性较低,PTA的盈利空间将缩小。因此,未来国内PTA产业发展要与上下游共同协作、利益均担,国内还要加快PX的建设步伐。

刘来平[9](2012)在《从独立生产体系到参与全球分工的中国石化产业 ——以中国石化第十建设公司为例(1970-2008)》文中认为石油化工是一个全球化特点十分鲜明的产业,又是一个资源依赖性非常强的产业。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石油跨国公司就是以全球资源为基础,通过对全世界石油资源的开采、加工和销售而发展起来,至今仍掌握着全球产业的主导权。中国石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有所不同,是在国内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基本封闭和独立的生产体系。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个独立的体系与外部世界发生了越来越广泛的联系。本文用全球化的视角研究中国石化集团第十建设公司(以下简称TCC公司)1970—2008年间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这个企业的研究,分析中国石化产业是如何从一个独立体系逐渐参与到世界生产体系过程中的。近代石油产业19世纪60年代发源于美国,不久即成为一个全球性产业。从美国、委内瑞拉、墨西哥、荷属东印度、俄罗斯等地开采的石油经过美国、英国、荷兰石油公司的加工提炼成各种油品,在世界各地销售。一战后跨国石油公司联合起来垄断了中东石油的开发权,二战以后开始大规模开发。凭借中东的“廉价石油”,以“七姊妹”为代表的大石油公司在生产技术和销售市场方面取得了绝对优势,控制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石油化工产业。产油国为了石油利益持续抗争,四次中东战争是石油资源矛盾的集中爆发。中国的石油化工产业是建国后完全在国内资源的基础上独立发展的,70、80年代通过大规模引进技术形成了一个基本封闭和独立的体系。TCC公司就是在中国原油勘探开采取得历史性突破后,大规模发展炼油和化工生产的背景下组建的。公司依托大型石化项目的建设,到90年代初期发展成为大型石化建筑企业。90年代中期中国面临经济体制转变、内需不足的形势,受此影响石化产业发展缓慢,乃致亏损。在这种宏观背景下,虽然TCC公司想方设法承揽工程,涉足多种业务,但一直难以摆脱困境。为扩大总需求,中国开始采取出口导向政策。由于石化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还缺乏竞争力,出口政策对石化产业的影响短期内并不明显。从企业内部来说,TCC公司90年代后期在集团统一政策安排下采取大力减员下岗、脱离社会职能等措施,企业负担有所减轻。不过企业状况真正有所好转、效益逐渐提高是进入21世纪后。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促进出口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到21世纪初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但是中国出口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大多是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和以初级石化产品为原料的制造品,大量的纺织、服装、玩具、电子等产品使石化原料需求猛增。为满足这些产品需求,中国加速扩大石化生产能力。大量石化项目的投资建设使TCC公司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是企业形式好转的根本原因。虽然如此,不过从全球石油化工产业分工形势来看,TCC公司与其他的中国石化企业一样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位置。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转移对石油资源的需求增长放缓。不过从全球来看,只是消耗资源多的产业环节转到了中东、南亚、印度等后发展的新兴经济体。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迅速,导致石油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涨,竞争更加激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加紧了对石油资源的控制。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直至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中都含有争夺石油资源控制权的因素。在政治、军事力量的保护支持下,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占据产业链高端,通过历史形成的技术垄断优势继续保持产业主导权。由于石油化工产业鲜明的资源依赖特点,且石油作为能源又是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石油化工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尤为需要政府的扶助与支持。目前的全球石化产业分工体系主要是在西方国家主导下建立起来的。西方国家一方面凭借军事武力控制世界石油资源,另一方面又借助其在石油勘探、开采和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垄断石油产业链条的高端。中国石化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无疑受到这个分工体系的制约,一方面缺少外部石油资源供应的可靠保障,另一方面在勘探、开采和加工等技术方面又落后于西方,处于石油生产加工链条的低端。历史上和今天,很多国家都曾经通过采用贸易保护和幼稚工业辅助等经济政策,支持和推动自己国家的各种产业发展,以期提高它们的国际竞争力。而对于石化产业这种资源依赖性特别强的产业来说,西方国家在过去和今天采用的不仅仅是经济政策,有时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和发动战争,为自己国家的石油工业抢占国际石油资源。中国是一个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那么在当今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如何用国家力量来支持中国的石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何流[10](2012)在《逆势扩张的广东样本》文中提出虽然2011年整体经济形势不如往年,部分行业更进入整合前的"寒冬"期,但广东的一些企业却在"逆势扩张"。扩张的信心来源于对中国经济的长期看好,以及对行业发展形势的判断。

二、聚酯拉动PTA扩张——2003-2007年中国PTA扩建情况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酯拉动PTA扩张——2003-2007年中国PTA扩建情况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邻避冲突成因及预防措施 ——以石油化工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邻避冲突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邻避冲突相关概念
        一、邻避概念
        二、邻避冲突
        三、邻避设施
        四、邻避冲突的特点
    第二节 邻避冲突相关理论
        一、公共治理理论
        二、危机管理理论
        三、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 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和邻避冲突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对二甲苯的生产情况
        二、中国对二甲苯的进口情况
    第二节 化工行业邻避冲突典型案例
        一、厦门腾龙芳烃事件
        二、大连福佳大化PX事件
        三、宁波镇海炼化PX事件
    第三节 邻避冲突的成因
        一、政府决策角度
        二、企业管理角度
        三、民众参与角度
        四、第三方监管角度
第四章 国外邻避冲突防范经验
    第一节 韩国邻避冲突防范经验
    第二节 美国邻避冲突防范经验
        一、美国邻避冲突的成因和表现形式
        二、美国防范和应对邻避冲突的法律规定
        三、美国应对邻避问题的治理模式
第五章 预防邻避冲突的建议措施
    第一节 完善法律体系,建构合作共赢的制度框架
    第二节 灵活借鉴,政府发挥好第三方作用
    第三节 摒弃“决定—通知—反驳”模式,增强民众参与感
    第四节 利用先进科技,使邻避设施“变害为利”
    第五节 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促成企业与社区的和谐发展
    第六节 充分发挥自媒体“接地气”的宣传和监督功能
    第七节 培养全社会对邻避设施的信任和理性思考
    第八节 发挥第三方组织在事件中的调解作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2)中国PTA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PTA产品供求关系
    1.1 国内PTA产能情况
        1.1.1 国内PTA装置情况
        1.1.2 国内PTA产能变化及增长情况
        1.1.3 国内PTA产能分布
    1.2 国内PTA市场供需
        1.2.1 国内PTA生产
        1.2.2 国内聚酯产能变化及增速情况
    1.3 PTA下游各品种现金流现状
    1.4 国内PTA进出口市场分析
        1.4.1 国内PTA进口分析
        1.4.2 国内PTA出口分析
2 PTA产品竞争力分析
    2.1 PTA行业成本构成
    2.2 未来工艺及成本趋势
3 国内PTA发展预测
    3.1 未来三年新增产能
    3.2 未来三年供需预测
4 PTA产业链发展建议
    4.1 加快产业技术更新,采用先进技术,着力降本增效
    4.2 关注PIA消费发展,PTA小装置可择机转产
    4.3 研究PTA出口,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3)中国反倾销措施经济效应分析 ——以对苯二甲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总体评价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我国对外反倾销概况
    2.1 中国对外反倾销历程
    2.2 中国对外反倾销现状
        2.2.1 我国对外反倾销调查数量
        2.2.2 我国对外反倾销的国别分布
        2.2.3 我国对外反倾销的行业分布
        2.2.4 反倾销措施实施情况
    2.3 我国对外反倾销的动因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反倾销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3.1 反倾销的理论依据
        3.1.1 反倾销的含义与实施条件
        3.1.2 反倾销措施的性质
        3.1.3 反倾销措施功能
    3.2 反倾销的经济效应
        3.2.1 贸易限制效应
        3.2.2 贸易转移效应
        3.2.3 投资跨越效应
        3.2.4 上下游产业的继发性保护效应
        3.2.5 反倾销对上下游产业的影响
        3.2.6 反倾销的净福利效应
    3.3 小结
第4章 反倾销经济效应实证分析——以对苯二甲酸案为例
    4.1 对苯二甲酸反倾销案
        4.1.1 国内精对苯二甲酸(PTA)产业现状
        4.1.2 对苯二甲酸反倾销调查
        4.1.3 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
    4.2 反倾销对国内精对苯二甲酸产业进口贸易的影响
        4.2.1 我国精对苯二甲酸行业进口现状
        4.2.2 反倾销对我国精对苯二甲酸行业产生的贸易效应分析
        4.2.3 反倾销对进口单价的影响
    4.3 反倾销对国内对苯二甲酸产业的保护效果分析
        4.3.1 反倾销对国内对苯二甲酸价格的影响
        4.3.2 反倾销对国内对苯二甲酸生产厂商的影响
    4.4 反倾销对精对苯二甲酸上下游产业的损害效果分析
        4.4.1 反倾销对精对苯二甲酸上游产业的损害效果分析
        4.4.2 反倾销对精对苯二甲酸下游产业的损害效果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对我国今后实施反倾销的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中国对二甲苯产能与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现有PX项目分布
2 主要PX生产企业
3 PX项目规划
4 下游产品PTA生产状况
5 PX供需状况
6 加快PX产能建设

(5)PX产业链及投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PX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3 PX原料供应及装置构成
    3.1 PX原料供应
    3.2 国内PX生产装置现状
        3.2.1 上海石化芳烃项目装置配置情况
        3.2.2 镇海炼化芳烃项目装置配置情况
        3.2.3 国内其他芳烃项目装置配置情况
4 PX产业链及发展趋势
    4.1 PX进出口情况
    4.2 PX上下游产业链及发展趋势
        4.2.1 PX上下游产业链
        4.2.2 PTA发展趋势
        4.2.3 PTA下游发展趋势
        4.2.4 PX发展趋势
5 PX投产项目投资介绍
    5.1 乌石化100×104t/a对二甲苯芳烃联合装置
    5.2 福建炼化70×104t/a对二甲苯芳烃联合装置
    5.3 福建腾龙80×104t/a对二甲苯芳烃联合装置
6 PX盈利分析
    6.1 盈利案例分析
        6.1.1 上海石化60×104t/a对二甲苯项目
        6.1.2 典型PX-PTA项目
    6.2 PX动态市场分析
    6.3 PX盈利周期性分析
7 PX装置设计及投资规模分析
    7.1 45×104t/a PX装置设计方案
        7.1.1 原料选择
        7.1.2 装置配套及工艺技术
        7.1.3 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
    7.2 85×104t/a PX装置设计方案
        7.2.1 原料选择
        7.2.2 装置配套及工艺技术
        7.2.3 投资估算及经济分析
8 炼化企业投资PX的条件
9 PX产业发展建议
    9.1 加大PX成套技术国产化推进步伐, 提高核心竞争力
    9.2 优化产业布局, 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

(6)对二甲苯(PX)项目中国发展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的思路
    1.5 研究的方法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危机管理相关理论
        2.1.1 危机管理的定义
        2.1.2 危机公关原则
        2.1.3 班尼特形象修复理论
        2.1.4 危机沟通模式
    2.2 邻避冲突理论
        2.2.1 邻避冲突的概念界定
        2.2.2 邻避冲突的原因及应对途径
第3章 对二甲苯(PX)的概念及其项目意义
    3.1 对二甲苯(PX)的概念
    3.2 发展对二甲苯(PX)项目的意义
        3.2.1 来自纺织服装产业的庞大需求
        3.2.2 改善汽油品质,减少空气污染
第4章 对二甲苯(PX)项目在中国发展现状和邻避冲突问题
    4.1 对二甲苯(PX)项目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4.1.1 民间反对激烈,行业发展缓慢
        4.1.2 老装置规模小、技术落后、风险大
        4.1.3 自主开发能力不足,设备国产化率低
        4.1.4 产业布局失衡,长距离运输隐藏风险
    4.2 对二甲苯(PX)项目在中国的邻避冲突问题
        4.2.1 邻避冲突事件频发
        4.2.2 邻避冲突的原因分析
第5章 中国企业发展对二甲苯(PX)项目的思考
    5.1 中国对二甲苯(PX)项目发展缓慢,企业丧失市场定价权
        5.1.1 中国对二甲苯(PX)的生产情况
        5.1.2 对二甲苯(PX)在中国市场的需求情况
        5.1.3 中国进口对二甲苯(PX)的情况
        5.1.4 对二甲苯(PX)在中国市场的价格情况
    5.2 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
        5.2.1 国外企业发展对二甲苯(PX)项目的情况
        5.2.2 国外企业发展对二甲苯(PX)项目的经验参照
    5.3 中国企业优选对二甲苯(PX)项目投资策略
        5.3.1 首选沿海石化工业区投资发展对二甲苯(PX)项目
        5.3.2 现有对二甲苯(PX)生产企业主动扩大再生产
        5.3.3 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发展对二甲苯(PX)项目
第6章 对 X 公司投资发展对二甲苯(PX)项目的分析建议
    6.1 X 公司背景以及投资发展对二甲苯(PX)项目的情况介绍
    6.2 X 公司投资发展对二甲苯(PX)项目的 PEST 分析
    6.3 对 X 公司投资发展对二甲苯(PX)项目的一些建议
        6.3.1 借助媒体宣传提高民众对对二甲苯(PX)项目的参与度和了解度
        6.3.2 主动公开项目信息,畅通企业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渠道
        6.3.3 培养全社会对对二甲苯(PX)项目的信任和理性思考
        6.3.4 强化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6.3.5 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促成企业与社区的和谐发展
第7章 结语
    7.1 论文的基本结论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7)SK油化株式会社中国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2 SK油化外部环境分析
    2.1 宏观环境分析
        2.1.1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2.1.2 济环境(Economic)
        2.1.3 社会文化环境(Social & Cultural)
        2.1.4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2.2 产业环境分析
        2.2.1 TPA产业链分析
        2.2.2 行业竞争性分析
        2.2.3 行业内主要竞争者情况
    2.3 TPA市场供求分析
        2.3.1 全球TPA供需分析
        2.3.2 中国TPA供需分析
        2.3.3 韩国TPA供需分析
        2.3.4 韩国TPA行业面临的危机
    2.4 TPA的下游——全球化纤产业发展现状
        2.4.1 全球化纤产业总体情况
        2.4.2 中国化纤产业总体情况
        2.4.3 韩国化纤产业总体情况
    2.5 TPA的上游——PX市场供求分析
        2.5.1 全球PX供需分析
        2.5.2 中国PX供需分析
        2.5.3 韩国PX供需分析
3 SK油化内部环境分析
    3.1 跨国集团发展历程——全球化的SK集团
        3.1.1 纺织到石化到通讯的发展
        3.1.2 垂直一体化事业经营
        3.1.3 在中国市场的定位
    3.2 SK集团经营哲学和独特的管理模式
        3.2.1 经营理念
        3.2.2 SKMS(SK MANAGEMENT SYSTEM)
        3.2.3 SUPEX追求
    3.3 SK油化的基本情况
        3.3.1 发展历程
        3.3.2 经营现状
        3.3.3 核心产品
    3.4 SK油化所参与在中国的布局
        3.4.1 浙江远东EPTA技术的转让合作
        3.4.2 四川HUVIS化纤工厂
        3.4.3 宁波SK振邦合作投资
    3.5 SK油化成长动因分析
    3.6 SK油化的优劣势分析
4 SK油化中国发展战略制定
    4.1 SK油化战略远景
    4.2 SWOT分析
        4.2.1 SWOT分析介绍
        4.2.2 SK油化的SWOT分析
        4.2.3 SWOT战略选择
    4.3 SK油化在中国的总体战略思路
    4.4 SK油化的公司层战略选择
        4.4.1 扩大TPA规模
        4.4.2 产业链的延伸
        4.4.3 技术转让与战略合作
        4.4.4 多元化发展
    4.5 SK油化的业务层战略选择
        4.5.1 低成本战略—PTA/EPTA
        4.5.2 差异化战略—EPTA/DMT
5 SK油化中国战略的实施
    5.1 采用复合贸易策略扩大市场份额
    5.2 注重人力资源管理
    5.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5.4 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PTA产业竞争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近年来中国PTA产业发展迅速
    1.1 新建PTA装置规模大、产能释放快
    1.2 2011年中国PTA供应大幅增长
    1.3 国内供应持续提升抑制了进口增长势头
2 未来中国PTA产业进入爆发期、竞争呈白热化
    2.1 中国PTA建设计划庞大
    2.2 未来PTA建设计划实施可能性分析
        2.2.1 核准的可能性分析
        2.2.2 项目实施的资金压力大
        2.2.3 保障项目生产的原料来源不确定性大
    2.3“十二五”末期国内PTA将短期过剩
3 PTA价格毛利分析
4 对产业发展的几点想法
    4.1 PTA与PET相互依存关系加强
    4.2 PTA与PX赢利水平应互相均衡
    4.3 PX产能不足, 还需新项目建设

(9)从独立生产体系到参与全球分工的中国石化产业 ——以中国石化第十建设公司为例(1970-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内容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全球石油化工产业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近代石油产业在美、荷、英等国的产生和发展
        2.1.1 美国石油产业的形成
        2.1.2 荷兰和英国大石油公司的产生和扩张
        2.1.3 一战后美国石油产业的发展
        2.1.4 大石油公司对炼油技术的垄断优势
        2.1.5 大石油公司的矛盾和勾结
    第二节 二战后西方国家石油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
        2.2.1 “七姊妹”开发中东石油
        2.2.2 “七姊妹”成为石油巨头的原因
        2.2.3 战后美国、西欧和日本石化工业的发展
    第三节 石油输出国与国际石油公司的斗争
        2.3.1 1973 年以前石油输出国使用“石油武器”的失败
        2.3.2 1973、1978 年两次石油危机与石油输出国夺取定价权
    第四节 石油危机后世界石化产业的调整
        2.4.1 20 世纪 80 年代石油需求增长缓慢
        2.4.2 冷战结束后石油控制权对美国的意义
第三章 中国石化产业的大规模技术引进与 TCC 公司的早期发展(1970—1989)
    第一节 TCC 公司的组建和技术引进项目的建设
        3.1.1 20 世纪 70 年代 TCC 公司建设的主要工程
        3.1.2 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技术引进项目
        3.1.3 第二次大规模技术引进的背景
        3.1.4 第二次大规模技术引进对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TCC 公司建设大型乙烯工程
        3.2.1 第三次大规模技术引进的曲折
        3.2.2 大规模技术引进对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3.2.3 20 世纪 80 年代 TCC 公司建设齐鲁乙烯
    第三节 TCC 公司归并入中国石化总公司
        3.3.1 组建中国石化总公司的目的
        3.3.2 中国石化总公司的成立
        3.3.3 石化总公司成立对中国石化产业的意义
第四章 从繁荣到困难(1990—1997)
    第一节 TCC 公司的施工和效益状况
        4.1.1 20 世纪 90 年初期的繁荣
        4.1.2 90 年代中期以后效益下滑
    第二节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石化产业的变化
        4.2.1 产业体制的变革
        4.2.2 由原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
    第三节 宏观环境对石化产业和 TCC 公司的影响
        4.3.1 工业品市场从短缺到相对过剩的转变
        4.3.2 出口导向政策的实施
        4.3.3 中国石化产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第四节 国企改革对石化行业和 TCC 公司的影响
        4.4.1 企业承包制对 TCC 公司的成效
        4.4.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石化企业的作用
第五章 困境中的变革(1998—2002)
    第一节 1998 年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的重组
        5.1.1 重组前石化产业的情况
        5.1.2 两大石油集团成立
        5.1.3 两大石油集团公司的重组和上市
    第二节 TCC 公司的减员与改制
        5.2.1 减员的宏观背景:国有企业“三年脱困”
        5.2.2 TCC 公司的下岗和减员
        5.2.3 改制分流与脱离社会职能
    第三节 20 世纪 90 年代末世界石化产业的状况
        5.3.1 大型石油公司的重组
        5.3.2 跨国石油公司经营战略的转变
    第四节 “入世”对中国石化产业的影响
        5.4.1 入世协议中有关石化市场承的承诺
        5.4.2 “入世”对中国石化业的影响
第六章 参与全球石油化工产业体系(2003—2008)
    第一节 TCC 公司经营状况的好转
        6.1.1 TCC 公司的施工任务和效益状况
        6.1.2 中国石化产业的产能扩张
        6.1.3 中国产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化
    第二节 面向世界市场的 TCC 公司和中国石化
        6.2.1 TCC 公司在国外施工的情况
        6.2.2 全球产业链中的 TCC 公司和中国石化产业
        6.2.3 中国石油进口依赖度不断提高
    第三节 21 世纪以来全球石化产业体系的变化
        6.3.1 发达国家石油化工产业的变化
        6.3.2 投机资本进入原油市场
        6.3.3 发达国家对石油资源的竞争和控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逆势扩张的广东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珠海BP:咬定青山不放松
明阳风电:民营风电弯道超车
PTA的生产链

四、聚酯拉动PTA扩张——2003-2007年中国PTA扩建情况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邻避冲突成因及预防措施 ——以石油化工行业为例[D]. 牛冠博.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7)
  • [2]中国PTA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豆如彪.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9(03)
  • [3]中国反倾销措施经济效应分析 ——以对苯二甲酸为例[D]. 况宗昊. 山东财经大学, 2015(03)
  • [4]中国对二甲苯产能与需求分析[J]. 钱伯章. 上海化工, 2015(03)
  • [5]PX产业链及投资分析[J]. 陈晓波. 中外能源, 2014(12)
  • [6]对二甲苯(PX)项目中国发展现状与思考[D]. 封佳俊.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4)
  • [7]SK油化株式会社中国发展战略研究[D]. 刘相周. 复旦大学, 2013(07)
  • [8]中国PTA产业竞争态势分析[J]. 骆红静. 当代石油石化, 2012(11)
  • [9]从独立生产体系到参与全球分工的中国石化产业 ——以中国石化第十建设公司为例(1970-2008)[D]. 刘来平. 南开大学, 2012(07)
  • [10]逆势扩张的广东样本[J]. 何流. 中国报道, 2012(01)

标签:;  ;  ;  ;  ;  

涤纶带动PTA扩张——2003-2007年中国PTA扩张纵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