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与依据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与依据

一、构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和依据(论文文献综述)

李盖虎,彭迎霞[1](2022)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维度及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双高计划"是国家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和质量工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双高计划"建设的进程和成效。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指高职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拓展自身知识体系,培养专业能力,升华专业精神,实现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转变的活动与过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涵盖三个维度、十三个领域、四十九项指标。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可从坚定正确价值取向、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健全评价激励机制等层面进行积极探索。

高书国[2](2022)在《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内涵与实践策略——基于系统理论的战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十四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是中国教育进入整体现代化阶段新的战略任务和历史命题。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更加先进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的结构体系、更富质量的育人体系和更加现代的治理体系四大支柱。要从系统设计和战略实践的高度,对高质量教育体系进行整体谋划,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制度安排和实践路径。

郭燕,王强,方绪军[3](2021)在《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应然选择》文中指出《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印发以来,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便成为落实好新专业目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选择,以实现专业适应性发展。以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历史脉络为逻辑出发点,专业升级开启"外环境"与"内环境"、"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层次化发展"与"类型化发展"、"他组织"与"自组织"等4对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在逻辑。基于此,提出增强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发展的应然选择,包括以"五个适应"为嵌入域,提高职业教育人才数量与结构的适应性,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动态平衡;以"产教融合"为行动域,提升专业层次与结构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从"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的超越;以"一体化设计"为思路域,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中—高—本"专业体系,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体系的衔接与贯通;以"自组织"为执行域,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运行机制与外生性运行机制的协调发展,实现"不平衡性"向"平衡性"的动态转型等。

邢彦明[4](2021)在《从教育类型学观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类型学是一门研究教育分类现象,揭示教育类型发展规律的交叉科学,其研究对象总体上是教育的共性之同和个性差异,具体可归纳为教育类型分类方法与标准,类型特征与内部结构,不同教育类型间相互关系三个方面。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确立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奠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政策基石,指明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的行动方向,开创了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实现路径,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治理体系的出发点,对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君,余雅兰[5](2021)在《从“适应学习的生活”到“适应生活的学习”:新西兰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探析》文中指出在社会环境变化与职业教育自身面临危机的双重刺激下,新西兰开始推行近25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最大规模的一次改革。改革的主导理念是"适应生活的学习",即遵循个体发展需求的内在逻辑、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外在逻辑、立足人本取向的价值逻辑。改革的目的是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构建统一的、可持续的网络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举措主要有: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构建交互融通的职业教育机构网络;加强职业教育与地区、行业企业间的联系;关注职业教育中少数族群的利益。改革的关键特征可概括为: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构建网络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提升职业教育整体灵活性为重点,通过机构调整优化职业教育与培训功能;建立独立的资助体系,为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供经济基础;持续关注职业教育的公平性,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新西兰职业教育改革为我国后续的职业教育改革带来了诸多有益启示:围绕学习者,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面向行业与地区,提升职业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关切弱势群体,提升职业教育的公平性;立足类型教育根本,建立独立的职业教育资金体系。

王丽燕,韩中淑[6](2021)在《社会变革背景下日本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及其启示——基于增设专门职大学的实践》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日本社会高龄化、少子化的加速,产业结构及劳动力市场雇佣形势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为使职业教育柔软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019年,日本政府实施了设立专门职大学、专门职短期大学的重要举措。日本完善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经验,对于我国构建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岳蓉,桑宁霞[7](2021)在《国家资历框架研究的中国图谱与未来展望——基于CNKI(1999-2021年)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文中提出为理清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研究现状,运用BICOMB2.02、SPSS26.0和CiteSpace5.7.R2对CNKI数据库1999—2021年1324篇国家资历框架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可得:研究成果数量呈总体增长趋势。研究主体以包括普通高校、开放大学、职业院校在内的学校和独立设置的研究所为主,该领域还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者主要从终身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分银行角度研究国家资历框架并介绍国内外经验与启示。研究历程可分为国外国家资历框架经验介绍期(1999—2009年)、国家资历框架相对关系研究期(2010—2015年)、国家资历框架理论体系构建期(2016—2018年)和国家资历框架实践与理论反思期(2019年至今)。研究方法以质性研究和思辨研究为主。文章载体主要是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为首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类期刊。该领域未来应扩展研究主体,转变研究逻辑,充实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

钟贞山,赵晓芳[8](2021)在《面向2035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与内涵实现》文中指出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现过程和表现形式,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要构建内涵式发展、中高等职教育发展相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渗透、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而提高人的职业能力与素养。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美好愿景,是职业教育思想现代化、职业教育内容现代化、职业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国际化、职业教育体制现代化、职业教育现代化与工业化进程相促进的过程,需要加强产教融合、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布局、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规划发展职业教育现代化2035,成为建设公平普及、优质终身和有创新服务能力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路径。

徐纯,李晓锋[9](2021)在《鲁班工坊中高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班工坊建立中高本硕的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回应了类型属性理论与技术技能人才发展论中对人获得技能与心智智能的规律要求,也揭示了鲁班工坊探索贯通式培养模式的必然与应然。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探索鲁班工坊探索中高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给予应用实践的指导。

杨成荣,张屹山,张鹤[10](2021)在《基础教育公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我国已实现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已高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然而,教育公平,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平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优质教育资源垄断、市场化教育扩张和教育功利化倾向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优质教育资源积聚和市场化教育相互强化产生的累积效应,以及基础教育不公平在社会稳定、人口结构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引发的经济社会后果,并从教育资源分配、影子教育约束和教育评价3个方面给出改善劣势累积效应,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可行途径和对策。

二、构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和依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和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1)“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维度及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双高计划”的缘起
二、“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特征
    (一)信息技术的融入性
    (二)办学模式的融合性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融通性
三、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的三个维度
    (一)专业知识维度
    (二)专业能力维度
    (三)专业精神维度
四、“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创新
    (一)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坚持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一,彰显思想价值。
        第二,挖掘育人价值。
        第三,重塑社会价值。
    (二)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第一,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
        第二,制定(修订)全国统筹性政策措施。
        第三,创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
        第四,加大经费投入。
    (三)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创新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培训模式
        第一,建立与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
        第二,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第三,引导与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
    (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健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激励机制
        第一,落实政策措施。
        第二,建立健全评价制度。
        第三,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激励机制。
五、结语

(2)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内涵与实践策略——基于系统理论的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内涵
    (一)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四大支柱
    (二)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内涵
二、更加先进的教育制度体系
    (一)教育法律体系更加健全
    (二)教育标准体系更具权威
    (三)教育政策体系更具时代性
三、更加完善的教育结构体系
    (一)教育布局结构更加合理
        第一,构建与人口结构相适应的教育布局结构。
        第二,构建与现代信息网络高度融合的新时代教育体系。
    (二)教育类型结构更加现代
    (三)教育层次结构适度提升
    (四)教育管理体制更加科学
四、更富质量的协同育人体系
    (一)构建各级学校高标准高质量课程体系
    (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
    (三)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
五、更加现代的教育治理体系

(3)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应然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与现实: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历史脉络
    (一)借鉴苏联经验,满足建国伊始对于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实现专业目录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二)立足改革开放,摸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转型时期中高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类型化”,探索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发展的道路
        1.1993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目录》
        2.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3.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
        4.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三)聚焦高质量发展,构建“中职—高职—本科”专业目录的衔接体系,打通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专业通道
        1.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
        2.2021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
二、困境与不适:专业升级开启了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在逻辑
    (一)专业“外环境”与“内环境”不适应性,导致“供给侧”与“需求侧”失调
    (二)专业“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不适应性,促使专业在“发展张力”中寻求“高质量发展”
    (三)专业“层次化发展”与“类型化发展”不适应性,促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断层”走向“衔接”
    (四)专业“他组织”与“自组织”不适应性,促使“不平衡性”走向“平衡性”
三、适应与超越:增强职业教育专业发展适应性的应然选择
    (一)以“五个适应”为嵌入域,提高职业教育人才数量与结构的适应性,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动态平衡
    (二)以“产教融合”为行动域,促进专业层次与结构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从“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的超越
    (三)以“一体化设计”为思路域,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中—高—本”专业体系,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体系的衔接与贯通
    (四)以“自组织”为执行域,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运行机制与外生性运行机制的协调发展,实现“不平衡性”向“平衡性”的动态转型

(4)从教育类型学观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什么需要教育类型学?
二、教育类型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一)教育类型标准
    (二)教育类型特征
    (三)教育类型内在结构和相互关系
三、从教育类型学看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一)职业教育类型如何界定?
    (二)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有何意义?
        1. 逻辑起点
        2. 政策基石
        3. 行动指南
        4. 实现路径

(5)从“适应学习的生活”到“适应生活的学习”:新西兰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西兰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一)社会环境变化拨动职业教育改革之弦
        1.经济层面: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不匹配
        2.政治层面:改善人民福祉需要职业教育的变革
        3.文化层面: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品牌的需要
    (二)职业教育体系面临生存挑战与发展困境
        1.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不畅
        2.新西兰理工学院面临招生人数下滑与财政赤字的困扰
        3.行业培训机构面临学徒人数减少与培训方式僵化的困境
二、“适应生活的学习”:新西兰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一)遵循个体发展需求的内在逻辑:适应学习者当下生活的学习
    (二)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外在逻辑:适应学习者未来生活的学习
    (三)立足人本取向的价值逻辑:适应所有学习者生活的学习
三、新西兰职业教育改革的举措
    (一)制度保障: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
    (二)机构转型与整合:构建交互融通的职业教育机构网络
    (三)强化合作:加强职业教育与地区、行业企业间的联系
    (四)群体关切:关注职业教育中少数族群的利益
四、新西兰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特征
    (一)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构建网络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以提升职业教育整体灵活性为重点,通过机构调整优化职业教育与培训功能
    (三)建立独立的资助体系,为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供经济基础
    (四)持续关注职业教育的公平性,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五、新西兰职业教育改革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围绕学习者,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
    (二)面向行业与地区,提升职业教育治理的现代化
    (三)关切弱势群体,提升职业教育的公平性
    (四)立足类型教育根本,建立独立的职业教育资金体系

(6)社会变革背景下日本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及其启示——基于增设专门职大学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 日本现行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形成
    1.短期大学
    2.高等专门学校
    3.专修学校
二、日本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发展——专门职大学等的设立
三、日本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经验
    1.架起大学与职业学校的桥梁
    2.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3.高度重视校企合作
    4.密切与地域联合
四、对我国的启示
    1.精准办学定位,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
    2.强化各层次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3.为校企深度合作搭建平台,强化专门职业人才的培养
    4.加大职业学校的开放办学力度,发挥职业教育的公共服务作用
五、结束语

(7)国家资历框架研究的中国图谱与未来展望——基于CNKI(1999-2021年)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处理
二、国家资历框架研究的中国图谱
    (一)发文概况
    (二)研究主体
        1. 研究机构。
        2. 核心作者。
    (三)研究热点
        1. 终身教育体系与国家资历框架。
        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国家资历框架。
        3. 高等教育改革与国家资历框架。
        4. 学分银行与国家资历框架。
        5. 国内外经验介绍及启示。
    (四)研究历程
        1. 第一阶段:
        2. 第二阶段:
        3. 第三阶段:
        4. 第四阶段:
    (五)研究方法
    (六)文章载体
三、国家资历框架研究的未来展望
    (一)扩展研究主体
    (二)转变研究逻辑
    (三)充实研究内容
    (四)丰富研究方法

(8)面向2035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与内涵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1.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轫于洋务运动开展实业教育
    2.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基于明确职业教育的学制地位
    3. 改革开放恢复发展职业教育开启了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征程
    4.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
    5. 职业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为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提供有利条件
二、面向2035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的目标任务
    1. 公平是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2. 普及化是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基本任务
    3. 优质化是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内涵标志
    4. 终身化是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的目标追求
三、面向2035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时代内涵
    1. 职业教育思想现代化是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先导
    2. 职业教育内容现代化为全面提升人的职业能力提供支撑
    3. 职业教育信息化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资源共建共享提供手段
    4. 职业教育国际化为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5. 职业教育体制现代化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6. 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与工业化相促进,为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技能的工业化人才
    7. 提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服务能力,为建设技能型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四、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内涵实现
    1. 深化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2.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际化,实现我国职业教育与世界交流互鉴
    3. 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布局,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 加快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竞争力
    5.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五、结语

(9)鲁班工坊中高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鲁班工坊建立中高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类型属性理论
    (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理论
二、鲁班工坊建立中高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课程衔接是实现鲁班工坊中高本硕模式有效衔接的关键
    (二)中高本硕人才培养模式是鲁班工坊内涵建设的必然选择
三、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建立中高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一)构建集职业性、适应性、实践性、文化性四性一体的贯通目标创新体系
    (二)建立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工程项目、学术论文四位一体的创新培养模式
    (三)开展“真题真做、校企联合、全过程考核”的专业实践
    (四)确立动态灵活、系统完善、紧密深入的保障机制
        1. 建立动态灵活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度
        2. 建立系统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衔接机制
四、研究结论

(10)基础教育公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基础教育不公平的现实与成因
    (一)基础教育资源总量扩张下优质教育资源积聚
    (二)校内教育减负下校外市场化教育扩张
    (三)应试教育指标化评价下教育倾向功利化
        1. 指标化评价的升学竞争模式下“寒门难出贵子”
        2. 唯指标的普职教育分流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受限
三、基础教育不公平溢出的社会经济后果
    (一)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二)基础教育不公平的叠加效应加剧我国人口结构失衡
    (三)唯指标的过度教育竞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潜力
四、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可行途径与对策
    (一)务必做到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分配的均等化
    (二)发挥影子教育辅助功能禁止基础教育阶段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办学行为
    (三)强化育人质量评价构建均衡发展型教育环境

四、构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和依据(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维度及路径[J]. 李盖虎,彭迎霞.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内涵与实践策略——基于系统理论的战略分析[J]. 高书国. 中国教育学刊, 2022(01)
  • [3]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应然选择[J]. 郭燕,王强,方绪军. 成人教育, 2021(12)
  • [4]从教育类型学观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类型”定位[J]. 邢彦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33)
  • [5]从“适应学习的生活”到“适应生活的学习”:新西兰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探析[J]. 马君,余雅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06)
  • [6]社会变革背景下日本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及其启示——基于增设专门职大学的实践[J]. 王丽燕,韩中淑. 成人教育, 2021(11)
  • [7]国家资历框架研究的中国图谱与未来展望——基于CNKI(1999-2021年)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J]. 岳蓉,桑宁霞. 中国成人教育, 2021(20)
  • [8]面向2035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与内涵实现[J]. 钟贞山,赵晓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30)
  • [9]鲁班工坊中高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J]. 徐纯,李晓锋.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1(05)
  • [10]基础教育公平与经济社会发展[J]. 杨成荣,张屹山,张鹤. 管理世界, 2021(10)

标签:;  ;  ;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与依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