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里水库建设的必要性

论上里水库建设的必要性

一、谈尚礼水库建设的必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贶聚欣[1](2021)在《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以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宁夏引黄灌区“大引大排”的灌溉方式导致农田退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田中的氮磷农药残留随着退水汇入河流后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了黄河水生态系统健康。从风景园林学科角度分析,农田景观格局特征对农田退水污染的防治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为代表案例,首先剖析了宁夏引黄灌区农田景观格局特征,其次揭示了农田景观格局与退水污染过程之间的空间机制,最终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提出了农田退水污染防治的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本研究结论为宁夏乡村农业污染治理提供了空间方法,也为类似地区的农田退水污染问题的治理提供参考。本论文共分6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包含了研究的背景、对象、目的、意义、方法、内容与框架等。第二章为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及景观格局优化方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对景观格局-过程关系理论研究、农业景观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农田退水污染治理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取其中的生态原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对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的农田退水污染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造成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问题的具体原因,对本研究的重要性进行说明。第四章对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形成的景观格局及景观过程进行分析,识别并提取景观单元,并从“源-汇”景观格局角度对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过程进行评价。第五章在结合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农田退水污染空间防治策略进行提取并按照与“源-流-汇”景观单元的匹配性对景观格局优化策略进行分类。第六章对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问题治理的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作出研究展望。本文包括四项主要结论:(1)梳理了农田退水污染防治的相关空间理论与案例;(2)揭示了农田退水污染过程与农田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3)建构了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模型;(4)提出了农田退水污染防治的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陈巧雄[2](2019)在《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及启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颇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构成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绵延千年而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毋容置疑,这是一个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本文尝试从历史的维度对其进行科学论证,并符合历史逻辑地发掘其启示。围绕这一中心,论文在了解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判标准、对其内涵予以释义;接着从宇宙观、思维方式、社会理想、价值追求等方面探讨了中华优秀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通之处,重在说明马克思主义能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有机结合;再者,以时间为序,对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纵向审视和客观解读,可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以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始终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领导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始终赓续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自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获取智慧,用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以及更好地治国理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回顾总结我们党的这段光辉历史,我们可以从中获取诸多经验、得到不少启示,主要如下:第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第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坚持文化自信;第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坚持以创新为导向;最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加强传承体系建设。

方旭东[3](2018)在《1980年代以来乡村的“家”及其变迁 ——以皖西南Z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这是一项得益于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视角的田野研究。所选田野是皖西南的一个自然村落——该研究中的Z村。“过日子”是村落社会基本的生存心态。“过日子”的主体是人,“过日子”的意义是为了“好好活着”。“活着”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品格。“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又是如何成为可能的?时代变迁中的“活着”、“活法”,有什么新的变化?什么因素导致如此变化?变化的结果如何?以上追问是本研究希望求解的内容。围绕村落社会的日常生活,“活着”这一生命哲学观具有很强的实践感,立足时空与事件的周期性往复运动,赋予“活着”特定意义、特定方法,最终都可归结到“为了家”这一理念与行动之中。“家”成为村落社会得以可能的一个关键词。“家”不仅是村民人生意义的原结构,也是村落社会结构中的组织单元。同时,“家”也是村落社会中重要的情感结构,与乡关联到一起形成人文地理学与文化人类学中的地方性——“家乡”。家乡是在历史与实践合意中生成的地方性主体自觉意识。不只是从外围“观看”乡村,深入乡村内部去理解“家”,很大程度上更容易阐释乡村。树立起村民——生活者这一主体身份,以家为主轴尝试理解村落社会的时代际遇便是本文的研究思路。“家”在该研究中是一个分析单位,也不妨理解为洞察社会变迁的一种方法。历史社会学的叙事基调贯穿研究始终。时间段是1980年代至今。大致时间分别对应着三段:1980年代,1990——2010年,2010年至今。空间上从家屋——邻居——村落——乡镇——城市展开。情感结构上从家福——在家——家族——村落共同体——家乡推进。针对不同时段“活着”的特点,文章分为“在家”、“离家”、“回家”三个部分。1980年代的在家生活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家福的民俗约定确立起“家”的神圣性。家屋到村落空间的拓展,依照差序格局原则,内嵌着从家户到“大家”的村落共同体感形成。“靠山吃山”,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维系着家计需要的基本满足。乡村手工业成为小农经济必要的补充。血缘(家族)、地缘(邻居)情谊中生成的互助式劳动、礼俗经济与社交等,充当着村落社会福利功能;一定程度上,通过互相帮扶,确保了“家”的平民化再生产。长老统治与乡贤主导村落事务,充当着人格化社区治理的功能。民间道士、风水师把持着乡村民俗文化仪轨。总体而言,1980年代的家得以可能的条件是村民拥有相对完善的“在家”与“在一起”的礼俗系统与国家制度保证。1980年代制度性成就乡野之家最后的顶峰。1990年——2010年,“家”被分离成两部分:进城务工者与留守者。宏观社会结构调整,导致“靠山吃山”的在家生活难以为继,“离开家才能’为了家’”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形成。“家”被分裂、村落成员被分离,导致“家”为主轴的乡村生活系统逐渐瓦解。进城务工人员遭遇的主要困难并非是承受体能劳动的高度抗压,而是实际生活脱嵌于曾经习惯且被承认的在家生活方式。进城务工者身体与情感悬挂于两种生活系统的边缘状态,过着“身在城市、心在家乡”的生活。“想家”与“牵挂”成为进城务工者、留守者普遍的精神叙事。身体与情感必须同时忠诚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且无法在实践中相统一,是对农民最大的伤害。农民的实践感中不再能维护总体性“活着”的意义。拥有手工业技能的村民是第一批次进城务工人员。与这些村民具有地缘、血缘上密切相关的人,一般是只拥有“蛮力”的“老实人”——成为被技术民工带进城的第二批进城务工者。第三批进城务工者主要是第一批、第二批进城务工村民的子女。村落共同体内部横向社会关系与家庭内部代际关系互相胶合,成为村民进城务工模式。“家”作为一个隐性成本成为城市大建设、大发展的牺牲品,农民、农村却没有获得应得的名声。作为一个拥有独立主体的“农民工”被生产出来。在宏观社会结构高压与近乎资本原始积累的具体雇佣关系中,进城务工人员成为被公德流放者。在实践中得不到法律保证与公德的沐浴,必要的时候,有意识主动成为“无公德的个人”,被他们视为是“保全自身”必要的武器。“农民工”一旦返乡,又会还原其在熟人社会关系中由礼俗约定的农民面目。“农民”的生活世界与自然、乡土具有不可分割性。传统农民过的是一种总体性生活,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在代际中传承且循环。“农民”一旦脱嵌于乡村时空,在当今的城乡二元结构中,注定过着一种单向度的、矢量线性生活。农民进城务工结果,越发偏离“为了家”的进城务工初心。2010年以来,从观念到实践,村民逐渐踏上“回家”之路。“农民工”对未来的期望——“回家”。第一批、第二批农民工有近乎30年的进城务工史,他们可能实现的最好未来是能够回家“养老”。第三批农民工渴望“回家”创业,再过上“城里人”生活。前者视“回家”为人生的彻底返回,家是身体与精神合一的归属。后者视“回家”为“逆城市化”的生存策略,将家乡当成一种创业资源。1980年代以来是村落社会具有一定自主性的生活系统逐渐瓦解的过程。“乡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家的衰落。无论哪一种意义的返回,都可能导致乡村“空心化”状况暂时得到缓解——家等回它真正的主人。“家”一旦被思考,自我拯救的意识就可能被激活。国家应该对被瓦解的家给予最大的善意,在制度上保证进城务工者获得返乡的生存机会,还原乡野之家的本来面目:一家人、“在一起”过着“在家”、“在乡”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乡村,还是作为具备创业机会、“资本下乡”的乡村,长远来看乡村依然面临着不确定的命运。Z村人建设家园的实验性实践,如果放到“城乡结合度”的理念中,可能是化解城乡关系割裂、紧张的一种积极探索。彼此互相承认与嵌入各自合理的要素,在互通、互融中重塑新的城乡关系,才可能树立起各自“作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的文明社会形象。

杨烜[4](2017)在《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大环境下,各级政府持续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由于职能转变滞后、财政事权弱化等原因,美丽乡村建设普遍存在责任主体多元化、顶层设计缺少财政部门参与、基层财政监管不力、历史文化遗存面临消亡等问题,造成政府财力分散,使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下降,给消极腐败留下可乘之机。因此,亟须对美丽乡村建设及项目资金监管进行研究,找到有效解决途径。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一直走在河南省前列,2013年至2016年均受到上级表彰,2015年11月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座谈会在鹤壁召开,鹤壁市在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虽然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着,但在规划实施、资金管理、开发保护等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参考国内成熟经验,为进一步深化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理论工具、方法思路、创新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主要阐述美丽乡村的概念及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原则、必要性、目标。第三部分主要分析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所取得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通过借鉴福建省泉州市和安徽省淮南市美丽乡村建设先进经验,总结出对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有益的做法。第五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鹤壁实际,对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方向、路径进行梳理,为推动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进程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王新会[5](2017)在《河南省南阳市农民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关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战略部署均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这既充分说明我党的理论自觉和文化创新工作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同,又充分反映了当代民众对于社会主流价值确立的强烈呼声。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巨大成功。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以农民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作为研究,就是要抓住中国社会最大的群体——农民,以实效性作为目标,考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一群体落细落小落实的实际状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从农民个体的角度,就是要不断地认知、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实践生活中不断地践行之,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各级行政组织、大众媒体和社会组织就要以传播机制、榜样示范机制、奖惩机制、载体建设、优秀文化传承等方面下功夫,以促使农民完成认知转化、价值转化和行为转化,使农民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本文由绪论和五章内容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战略的提出过程、研究现状、提出背景以及农民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意义、对农民群体践行核心价值观实效性进行研究的意义等角度展开论述。第一章从实效性概念入手,从农民个体认知和行为发展的视角界定内化性实效和外化性实效。本文提出,内化性实效就是农民通过“感性认知——理性体验——认同接受——价值生成——行为固化”五个阶段形成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的过程。而外化性实效主要指农民通过努力,不断培养出与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行为趋向和习惯的过程,如勤劳致富、孝老爱亲、诚信友善、文明守法、民主科学等等。实效性含义的界定为后文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对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章从过程性要素和类型性要素两大维度谈影响农民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的要素,过程性要素是指我们的培育和践行工作要着眼于语言转化、认知转化、价值转化和行为转化四大环节;而类型性要素包括大众媒体的传播方式、农民的整体认知水平、农村文化建设的机制、典型示范的引领状况、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和谐农村的构建情况等。第三章基于实效性的概念和影响要素分析基础上,尝试构建农民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的初步评价体系,即“两个层面”、“四大维度”、“18项关键指标”以及57个细化指标来评价实效性状况。同时介绍了这一指标体系的总体原则、量表制定、实施步骤和评价结果的处置等内容。第四章在问卷调查以及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基础上,选取南阳市作为农民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案例,从调研数据和实践工作的角度分析其实效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其实效提升的障碍性要素。第五章以南阳市为例,从载体建设、传播普及机制、传统文化传承、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干部示范、南阳特色文化等几大方面谈提升农民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具体对策。

刘俊宜[6](2017)在《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研究》文中提出以城市化为时代背景,本文按照“以良法善治原理论证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后,在总结国内外城市环境管理法治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设想”的研究思路,运用文本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解读中国城市综合管理丰富内涵并探寻其科学立法的进路。由此希望通过中国城市综合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建立起城市环境管理的良好法治秩序,实现城市作为和谐美好家园的图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人口集聚效应,城市环境管理承载着巨大的压力。为此,中国正在尝试通过以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为基础的城市综合管理达到善治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从宏观到微观的立法问题。基于良法善治的原理,展开对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的思考。从善治的角度审视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总结出促进公民参与和规范行政管理是推进该立法的两个主导因素,且立法既有社会经济与法治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又面临着一些困难。面对机遇和挑战,从良法的视野提出包含立法目的、立法原则、立法内容在内的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思路。由此认为中国不仅需要通过中央立法确立城市综合管理的法律地位,而且因为城市地域特征有差异,管理要求必然有区别,所以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地方立法更应是关注的重点。国外在城市环境管理方面法治历史久远,尤其在城市管理单行立法方面经验相对成熟。中国港澳台地区结合本土特色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城市环境管理法治经验。中国大陆地区在城市综合管理方面的地方立法也已经开始了有益的尝试。这些大量的实践素材为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撑。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提出构建中国城市综合管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设想,以具体城市为样本,着力探讨了地方立法框架的构建,以探寻和把握适合城市发展的立法规律。全文共分九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作为引言,描述了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研究的时代背景与对于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情况,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二章主要是阐述中国城市综合管理渊源与法律定位。面对城市环境管理问题,以城市化为背景,从城市管理发展的历史角度界定城市综合管理及其立法的内涵与性质。第三章主要是从善治的角度论证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围绕善治的民主维度与法治维度而展开相关论证。第四章主要是从良法的角度探讨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的思路。以良法为标准,从立法的目的、原则、内容展开相关探讨。第五章主要是介绍城市环境管理的国外法治经验及中国立法应借鉴的地方。国外的经验表明城市环境善治以立法为先行。第六章主要是分析国内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的现状。中国港澳台地区虽然是城市管理单行立法模式,但是它们立足本土的法制建设走出了符合自身城市环境管理需求的法治道路。中国大陆地区结合国情开展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努力探寻城市环境管理良法善治规律。第七章主要是从立法的角度,通过讨论城市综合管理中的一些管理相关焦点问题发现立法需要注意的地方。选取了社会比较关注的社区自治定位、城管警察化争论、行政处罚管理实效等问题的分析来探讨如何通过立法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管理。第八章主要是提出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的设想。以统筹全局的视角提出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相互结合的城市综合管理立法体系。在依法治国框架下,立法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事求是态度去解决城市综合管理法律问题。第九章作为结语,表明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中国通过城市综合管理立法从法治的角度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全文研究涉及的知识谱系以立法学为核心,涵盖法学(立法原理、立法制度、立法技术、公民权利、政府义务、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给付行政、行政合同等)、政治学(论辩式民主、交往理性、公民参与等)、经济学(公共选择、福利主义、囚徒困境等)、管理学(破窗效应、木桶理论、邻避效应、帕金森效应等)诸多学科理论。其主线是通过以法学为主、多学科结合思考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进路。通过研究表明:基于良法善治的立法原理,借鉴国内外相关法律制度,中国城市综合管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不仅必要而且可行,这对于保障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法律意义。

薛依欣[7](2016)在《宁波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宁波的传统村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历经七千年的聚落变迁,逐渐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傍山、依水、滨海格局。本文跳脱出建筑单体角度,从村落的建筑群体布局、街巷水系空间、周围环境形态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地处江南腹地、水乡泽网的宁波先祖们如何在历史的动态演变中传承和发扬自己的智慧思想,使村落在世代衍息中将文化、政治、经济渗透到建筑、街巷、山水等物质实体中,为现代人保护村落遗产价值提供历史依据。文章运用系统法、动态法、对比法和实地调研法,以宁波地区保存较好的33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调查对象分条列出其生成原因及环境特点,归纳出宁波传统村落的分布涵盖不同地域特征,包括滨湖、滨海,山麓平原和山地丘陵地带;并通过分类汇总,得出在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根据村落空间环境生成和选址布局特征可以分为平原铺展型、峡谷围合型,山水环抱型和山地集聚型;其次进行各要素的分类解析,对水、街巷、建筑和交互空间的功能类型、界面组成、形态尺度、空间作用等深入研究;最后通过分析近现代演变对传统村落格局的影响,借鉴相关经验,分析各个策略的有利及不利条件,探讨现阶段村落风貌保护和发展的可行性方法。本文希望通过对宁波传统村落的历史演变分析,使不同类型的村落在符合地区发展规律,并满足现代化需求的前提下,保护其历史资源和文化价值,探索出一条适宜宁波地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哈青辰,杨军,刘志辉,刘玉玲[8](2015)在《赤峰市云水资源气象调控工程可行性分析》文中指出赤峰市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空中云水资源丰富但是降水量偏少。该研究通过对赤峰市云水资源、水资源状况分析,提出了气象云水资源调控工程的必要性分析,为提高赤峰市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科学性、有效性、及时性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何日取[9](2013)在《近代以来中国人孝观念的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00年前,一位名叫何德兰的美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家庭生活》中写道:"以孝作为所有社会与伦理体系的基石,是整个中国文明的根本原则。如果不能深知孝是所有中国人家庭、社会、宗教和公民生活的基础,没有人能够理解中国和中国人。"然而,作为一个表征中国文化与社会特色的本土概念,我们却很难说清孝是什么。通过对中国传统孝道文本的梳理、解读和对中国人日常生活话语与实践的考察,我们认为:孝或孝道是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环境下形成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子女及其类似身份的角色期望。或者说,孝就是由一系列特定的规范和行为模式组成的社会角色,反映了社会、组织和个人对于子女及其类似身份的行为期望,而子女及其类似身份者也依据自己的角色领会和情景定义来扮演孝的角色。作为子女的特定规范与行为模式,孝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几乎规定了个体一生中的所有行为,以实现资源和信息由子女向父母的正常流动。根据资源与信息流动所依赖的中介差异,我们将孝的内涵分解为赡养、照顾、尊敬、顺谏、爱护、慰藉、丧祭7个方面24项指标,分别描述孝的物质维度、身体维度、地位维度、权力维度、情感维度、扩展维度和象征维度。其中,"丧祭"旨在规范父母去世后的个体行为,对父母仅具象征意义;"慰藉"重在规范以父母之外的他人为互动对象,但可能对父母的心理状态和声誉造成潜在影响的行为,是一种"隐性孝道";"赡养"、"照顾"、"爱护"、"尊敬"、"顺谏"虽都用来规范直接以父母作为互动对象的行为,属"显性孝道",但前三者属叶光辉所谓的"相互性孝道",后两者则属"权威性孝道"。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与孝相关的期刊论文编码单》、《孝道期刊故事编码单》、《中国人孝观念与行为调查问卷》,分别对随机抽取的315篇期刊论文、300篇孝道故事和1200位青岛市城乡居民进行了内容分析和问卷调查,从大传统与小传统两个视角考察了中国人孝观念的近现代嬗变。研究发现:(1)孝仍是现代中国社会普遍认可的重要道德,但与传统社会相比,孝的内涵及其地位和作用已发生了变化。首先,无论知识分子还是普通民众对"顺谏"、"丧祭"的认同都是所有内涵中最低的,而对其它内涵的认同仍然很高。然而,知识分子更加认同"赡养"、"照顾"这两个在传统社会被视为"小孝"或"下孝"的内涵,但普通民众却更加垂青"尊敬"、"慰藉"这两个被传统孝论赋予更高价值的内涵。这一区别无疑使小传统孝道蒙上了更多的传统色彩。其次,孝的政治意义弱化。再次,孝的对象由父系、夫系向母系、妻系、非亲属和国家、民族等抽象集合体扩展。(2)过去百余年间,中国的孝道变迁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大传统来说,近代以来的孝道变迁经历了 1919年前的质疑、1919-1949年的驳杂、1949-1979年的否定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复兴四个阶段。从小传统来说,则经历了 1950年代前的高认同、1960、70年代的低认同和改革开放后的复苏三个阶段。大、小传统变迁所呈现出的阶段性反复特征向我们展示了传统孝道在近代以来所经历的充满戏剧性的曲折命运。(3)近代以来的孝道变迁是社会转型条件下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每一次剧变,都会引发激烈的孝道论争并导致孝观念的巨大变迁。这些变迁背后的推动力量很多,但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国家政治生态。近代以来,国家政治精英们通过治国理念的宣称、社会政策的制订、社会运动的开展等方式,引导、影响并重塑着知识分子和民众的孝观念,左右着孝道变迁的方向与进程。

王琳[10](2012)在《亚布力水利风景区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水利工作的发展,我国水利建设已经经历了传统水利、农田水利、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四个阶段,正逐步步入到景观水利的时代。水利风景区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景区类型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目前国内外对水利景区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导致在对水利景区进行规划和设计时无理论依据可寻。水库型水利景区做为水利风景区中最为复杂的类型,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亚布力水库是蚂蚁河流域的重点骨干工程,水库的建成不仅满足防洪灌溉的需要,还解决了周围“四镇、两局、一区”的供水问题。水库在满足供水等功能需求的同时,具备了丰富的水利景观资源。本文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总结相关研究理论及方法,提出针对于水库型水利景区规划的技术理论。并用其指导亚布力水利风景区的规划,打造新型的水库型水利景区,为亚布力未来的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本文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研究,首先对水利风景区进行综述,主要有风景区、水利风景区的概念和分类,以及水利风景区与其他风景区的不同等内容,并针对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概述及其特殊性进行论述,通过对水利景区总的概述达到对水利风景区有一个基础认识的目的。其次对亚布力景区现状概况进行介绍,再次就是本文的技术理论核心部分,亚布力水利景区的规划设计理论部分,主要包括水库景区前期规划分析理论以及水库景区的水域规划技术理论。依据理论部分为指导,实现对亚布力水利景区进行规划时,做到有理论可循。第二大部分主要为实证研究,对亚布力水利风景区进行规划,根据前面所提出的如何对水库景区进行规划的技术理论,对亚布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于亚布力水库的特点,按照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导则的具体内容进行规划,并根据亚布力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实施规划的建议和措施。本文意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实践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并通过对亚布力水利风景区的规划研究,提出亚布力水库景区规划建设的新方向,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为亚布力景区及所属尚志地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谈尚礼水库建设的必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尚礼水库建设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以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课题来源
        1.1.2 现实问题与学科问题
        1.1.3 本研究拟解决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文献综述
        1.5.1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
        1.5.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和法律的规制
        1.5.3 农业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1.5.4 景观格局与过程关系研究
        1.5.5 农业景观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1.5.6 研究述评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农田退水污染
        2.1.2 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2.2 基础理论
        2.2.1 景观格局与过程耦合理论
        2.2.2 “源-汇”景观理论
        2.2.3 时间与空间尺度理论
    2.3 分析框架
        2.3.1 本研究分析框架
        2.3.2 本研究技术路线
    2.4 案例分析
        2.4.1 相关案例分析
        2.4.2 相关案例与本研究关系
3 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域选择及多尺度研究分析
        3.1.1 研究区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3.1.2 村域作为研究范围的必要性
        3.1.3 韦桥村农田退水过程多尺度研究分析
    3.2 韦桥村所在区域概况
        3.2.1 地理区位
        3.2.2 气候条件
        3.2.3 土壤植被
        3.2.4 地形地貌
        3.2.5 灌排沟渠
        3.2.6 农业生产
    3.3 韦桥村所在区域农田退水污染现状研究
        3.3.1 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污染概况
        3.3.2 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现状
    3.4 农田退水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
        3.4.1 化肥、农药施用量过度
        3.4.2 排水沟布设不合理
        3.4.3 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3.5 本章小结
4 韦桥村现状农田景观格局描述及退水污染过程分析
    4.1 韦桥村景观格局描述
        4.1.1 土地利用现状
        4.1.2 景观单元特征描述
        4.1.3 “源-流-汇”景观格局识别
    4.2 韦桥村农田退水过程分析
        4.2.1 农田退水水文循环过程分析
        4.2.2 农田汇水单元划分
        4.2.3 农田汇水单元划分等级
    4.3 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源-汇”景观格局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韦桥村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5.1 韦桥村农田景观格局优化
        5.1.1 关键景观单元的识别
        5.1.2 景观格局的优化
    5.2 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的选取及应用
        5.2.1 “源”景观优化策略
        5.2.2 “流”景观优化策略
        5.2.3 “汇”景观优化策略
        5.2.4 “流-汇”景观综合优化策略
    5.3 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整合
        5.3.1 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总体目标
        5.3.2 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原则
        5.3.3 农田退水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整合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及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述评
        1.2.1 国内研究述评
        1.2.2 国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2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
    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义
        2.1.1 优秀传统文化的评判标准
        2.1.2 以和合思维为特色的思想理念
        2.1.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1.4 以崇德向善为基质的传统美德
    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共通点
        2.2.1 宇宙观的契合
        2.2.2 思维方式的契合
        2.2.3 社会理想的契合
        2.2.4 价值追求的契合
        2.2.5 认识论的契合
第三章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轨迹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肩负起领导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3.1.1 以“扬弃”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3.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3.1.3 毛泽东思想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3.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弘扬中华民族勤俭清廉传统美德,奠定民族振兴的立业根基
        3.2.1 弘扬传统清廉美德,铲除贪腐
        3.2.2 “双百”方针与“二为”方向的提出
        3.2.3 注重树立弘扬传统美德的先进模范
    3.3 改革开放时期: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3.3.1 邓小平理论中的传统文化特质
        3.3.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里的传统文化元素
        3.3.3 社会主义荣辱观背后的传统文化渊源
    3.4 进入新时代: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智慧,开启治国理政的崭新境界
        3.4.1 批判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理念和方法
        3.4.2 传承并构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价值观
        3.4.3 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启示
    4.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4.1.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4.1.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秉持辩证理性的态度
        4.1.3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
    4.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坚定文化自信
        4.2.1 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底色
        4.2.2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4.2.3 优秀传统文化是助推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动力
    4.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坚持以创新为导向
        4.3.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当体现时代性
        4.3.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注重形式创新
        4.3.3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当进行内容提升
    4.4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加强传承体系建设
        4.4.1 借助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4.2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4.3 完善机制体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1980年代以来乡村的“家”及其变迁 ——以皖西南Z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问题意识
    1.2 问题意识的缘起
        1.2.1 私人化生活体验
        1.2.2 生活者与“家”
        1.2.3 “乡村空心化”与“泛乡愁”叙述
    1.3 文献综述
        1.3.1 “差序格局”说
        1.3.2 “家庭伦理”说
        1.3.3 “过日子”说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思路
        1.4.2 分析框架
        1.4.3 关键概念
        1.4.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4.5 叙述章节
    1.5 Z村基本面貌
        1.5.1 影响Z村的文化地理
        1.5.2 变迁中的Z村概况
第一章 家福、家屋与村落空间
    1.1 家福
        1.1.1 福与家
        1.1.2 宅基地选取与风水文化
        1.1.3 屋—物体系
    1.2 从家屋到村落空间
        1.2.1 老屋为中心
        1.2.2 大集居、小聚居
        1.2.3 “出场”、“家门口”与半开放公共空间
第二章 家计、生产方式及其精神意义
    2.1 家户单位的劳动分工与“持家”
    2.2 林地资源与有限市场
        2.2.1 槽场、造纸业与精神物品支出
        2.2.2 竹木业与城市化
    2.3 土地资源活性
    2.4 八十年代的城乡差别及反转
    2.5 乡村百工与“商业”
        2.5.1 手工业
        2.5.2 村子里的“时尚”
        2.5.3 “商业”
    2.6 “在一起”劳作的精神意义
第三章 家户关系
    3.1 分家与家族
        3.1.1 由分家到“天下一家”
        3.1.2 邻居
        3.1.3 兄弟情谊
    3.2 互助与共享
        3.2.1 借
        3.2.2 帮
        3.2.3 换
        3.2.4 送
        3.2.5 看
第四章 乡贤、在家与家乡
    4.1 人格化乡村治理
        4.1.1 乡贤回归动因
        4.1.2 乡贤与村落社会
    4.2 “在家”
        4.2.1 “在家”的意义
        4.2.2 “在家”与伦理社会
    4.3 家乡意识
        4.3.1 情感结构中家的空间边界
        4.3.2 从家到家乡
第五章 人口新政与乡村治理行政化
    5.1 Z村的计划生育叙事
    5.2 从“家国同构”到对权力的恐惧
    5.3 只生一胎的动因及后果
        5.3.1 只生一胎的动因
        5.3.2 只生一胎的后果
第六章 家与人口外流
    6.1 “靠山吃山”的衰变
    6.2 “文化人”与乡村
    6.3 农民工的生产与再生产
        6.3.1 拥有手工业技术的第一批农民工
        6.3.2 第二批农民工被“带出”
        6.3.3 第三批农民工出现
    6.4 进城务工辐射行业及结果
    6.5 “农民工”主体的生成
第七章 留守
    7.1 留守儿童
    7.2 留守老人
        7.2.1 “天伦之乐”成为老来负担
        7.2.2 进养老院
        7.2.3 送老困难
        7.2.4 “砸棺”与推行火葬
    7.3 从在家到留守
第八章 脱嵌于乡土的家及小家庭化
    8.1 与土地分离的乡村
    8.2 无手工业村落生活与人情化变
    8.3 家的屋舍结构及空间变化
        8.3.1 实用主义家居美学
        8.3.2 家居封闭性挤压公共性
        8.3.3 楼房结构与小家庭意识兴起
        8.3.4 个体化的起源及其反思
    8.4 “过年”的流变
第九章 1990年代为分水岭的本土化信仰变迁
    9.1 九十年代以前民间道教为主的信仰
        9.1.1 以小农生活为本
        9.1.2 保全伺农劳动力为主旨
    9.2 九十年代以来佛教信仰的兴起
        9.2.1 “都市欲望”与“佛教信仰”
        9.2.2 村里出现了和尚
        9.2.3 皈依:村民从信士到居士
        9.2.4 求财在祝撒内容中竞胜及信仰后果
第十章 “返乡”创业与“回家”养老
    10.1 “农民工”的集体焦虑与生存心态
    10.2 返乡创业
    10.3 回家养老
第十一章 新乡贤共同体与乡村建设
    11.1 老人带头参与公益
    11.2 新乡贤共同体
        11.2.1 “礼”之社交内聚化及其后果
        11.2.2 家庭宴请社交
        11.2.3 新乡贤共同体形成
        11.2.4 新媒介与新乡贤共同体推动的乡村建设
        11.2.5“亮灯工程”后续效应
        11.2.6 Z村乡村建设与社会救助的启示
        11.2.7 村庄整治与“美丽乡村”
结语
    1.1 家与“己”、村落社会的关系
        1.1.1 “家”是“己”生成的原结构
        1.1.2 家是村落社会自主性生活系统
        1.1.3 “过日子”与家
        1.1.4 “在家”与“在一起”是家实现的前提
    1.2 人与家的分离
        1.2.1 “共同体”及“共同体解体”
        1.2.2 精神创伤大于肉体抗压的伤害
        1.2.3 “无主体农民工”到独立主体自我追赋
        1.2.4 乡村生活系统自主性势弱
        1.2.5 “自由市场”政治置换了“家政”意义
        1.2.6 道教信仰祛魅到“佛佑乡村”
    1.3 乡愁的文化政治
        1.3.1 对乡村遭遇表述危机的反思
        1.3.2 乡村之眼的都市文明
        1.3.3 历史性乡愁与实践性乡愁
        1.3.4 “回家”的情感结构
        1.3.5 “为了家”的另一种实践转向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4)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
        2. 国内研究综述
    (三)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1. 理论工具
        2.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
    (五) 创新及不足之处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 美丽乡村的概念
    (二) 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1. 规划先行,突出特色
        2. 分步实施,注重整体
        3. 改革创新,完善机制
        4. 政府主导,多元投入
        5. 以人为本,尊重民意
    (三) 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
        1.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2.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夯实党执政基础的迫切要求
        3.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完善财政奖补政策的迫切要求
    (四) 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1. 配套设施齐全,规划建设合理
        2. 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3. 乡风民风淳朴,文化生活丰富
        4. 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
三、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 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1. 鹤壁市基本情况
        2. 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情况
        3. 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做法
    (二) 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效
        1. 村容风貌有了新变化
        2. 农村经济有了新发展
        3. 村风民风有了新气象
        4. 基层组织有了新加强
    (三) 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衔接不足
        2.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阻力较多
        3. 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监管不力
        4. 历史文化遗存面临灭失消亡
    (四) 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原因剖析
        1. 规划设计中财政部门发挥作用不充分
        2. 实施监管中信息传递不通畅
        3. 对村民及相关人员的积极性维护不够
        4. 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不力
四、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借鉴
    (一) 福建省泉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1. 强化美丽乡村建设科学规划理念
        2. 加强多元化投入及规范建设标准
        3. 培育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
        4. 推动农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二) 安徽省淮南市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1. 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优势
        2. 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
        3. 建立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
        4.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考评管护工作
五、推进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一) 进一步健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施体系
        1. 提升财政等职能部门在规划中的作用
        2. 加强多元投入和信息通达等方面建设
    (二) 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监督管理水平
        1. 强化财政大监督下的项目资金监管
        2. 创新网络监督管理和先建后补模式
    (三) 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护机制
        1. 加强改善美丽乡村人居环境各项措施
        2. 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后期维护长效机制
    (四) 进一步增强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
        1. 尊重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体地位
        2. 增强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主动意识
    (五) 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遗存的开发保护力度
        1. 坚持开发保护与利用并重
        2. 加强统筹管理及整合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河南省南阳市农民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时代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的时代背景
        (二) 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和实践状况分析
        (一) 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成果
        (二) 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成果的评价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 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三)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践行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内涵分析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解读
        (一) 何谓实效性
        (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二、实效性的类型:内化性实效与外化型实效
        (一) 内化性实效:农民个体价值观的生成过程
        (二) 外化性实效:农民价值规范的行为效果
    三、内化性实效和外化性实效的辩证关系
        (一) 内化性实效与外化性实效的内在统一性
        (二) 内化性实效与外化性实效的循环往复性
        (三) 内化性实效与外化性实效的条件转换性
第二章 农民群体践行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四大转化及其影响机制
    一、农民群体践行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四大转化”
        (一) 语言转化
        (二) 认知转化
        (三) 价值转化
        (四) 行为转化
    二、农民群体践行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影响机制
        (一) 大众媒体的传播方式
        (二) 农民的整体认知水平
        (三) 农村文化建设的机制
        (四) 典型示范的引领状况
        (五) 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六) 和谐社会构建的总体状况
第三章 农民群体践行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评价体系
    一、评价农民群体践行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基本原则
        (一) 目的性评估与手段性评价相结合
        (二) 全面性设计与重点性把握相结合
        (三) 长期性追踪与阶段性剖析相结合
        (四) 定量性评估与定性式分析相结合
    二、评价农民群体践行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指标体系
        (一) 媒介传播的普及度
        (二) 认知层面的接受度
        (三) 价值理念的认同度
        (四) 行为规范的践行度
    三、评价农民群体践行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过程
        (一) 评估方案的实施
        (二) 评估量表的确立
        (三) 评估结果的分析与处置
第四章 南阳市农民群体践行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实证分析
    一、南阳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进展
    二、南阳市实证调研的基本信息
        (一) 调查地点及有效问卷数量
        (二) 被调查者的性别与年龄构成
        (三) 被调查者的政治面貌和文化程度
        (四) 被调查者的年收入水平和职业身份
    三、南阳市农民群体践行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现状
        (一) 媒介传播频率较高,但基层传播的主动性不足
        (二) 农民整体信心充足,但总体识记程度不高
        (三) 总体认同度很高,但具体认同差异性较明显
        (四) 某些价值规范践行度较高,但总体践行状况不理想
    四、影响南阳市农民群体践行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障碍要素
        (一)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限制
        (二) 农村文化生活普及率不高的束缚
        (三) 农民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障碍
        (四) 农民内在精神需求不足的影响
        (五) 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不足的阻碍
        (六) 基层宣传方式不接地气的矛盾
第五章 提升南阳市农民群体践行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对策
    一、立足地方特色,凸显南阳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度
        (一) 在南阳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提升与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度
        (二) 在新南阳精神的弘扬中提升与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度
    二、拓宽传播载体,提升农民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
        (一) 以传统媒体传播提升农民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
        (二) 以公共空间传播提升农民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
        (三) 以网络新媒体传播提升农民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
    三、发挥党员干部先进人物示范作用,增强农民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一) 以党员干部示范增强农民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二) 以英雄榜样示范增强农民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四、健全激励机制,提升农民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度
        (一) 以正向激励推动农民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度
        (二) 以反向激励推动农民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度
    五、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农民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度
        (一) 以基层组织制度建设提升农民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度
        (二) 以完善分配制度建设提升农民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度
        (三) 以非政府组织活动提升农民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度
    六、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民群体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保障度
        (一) 以提高农业收入为农民群体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保障度
        (二) 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农民群体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保障度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6)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的定位
    2.1 城市
    2.2 城市管理
    2.3 城市综合管理
        2.3.1 比较中的城市综合管理概念
        2.3.2 中国城市综合管理发展历程
        2.3.3 城市化中的城市综合管理法
    2.4 小结
3 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的论证
    3.1 善治的定义
        3.1.1 内涵
        3.1.2 外延
        3.1.3 引入
    3.2 立法的必要性
        3.2.1 促进公民参与的民主需求
        3.2.2 规范行政管理的法治需求
    3.3 立法的可行性
        3.3.1 立法的时代机遇
        3.3.2 立法的权限划分
        3.3.3 立法的成本分析
        3.3.4 立法面临的有利因素
        3.3.5 立法面临的不利因素
    3.4 小结
4 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的思路
    4.1 良法的界定
    4.2 立法的目的
        4.2.1 以人为本,创新管理
        4.2.2 回应民生,加强管理
        4.2.3 保障人权,完善管理
    4.3 立法的原则
        4.3.1 立法基本原则
        4.3.2 立法具体原则
    4.4 立法的内容
        4.4.1 关于公民参与的立法探讨
        4.4.2 关于部门协同的立法探讨
        4.4.3 关于综合执法的立法探讨
    4.5 小结
5 国外城市管理立法经验的借鉴
    5.1 城市管理整体概述
    5.2 城市规划管理立法
    5.3 基础设施管理立法
        5.3.1 下水道的管理
        5.3.2 城市公园管理
        5.3.3 静态交通管理
    5.4 市容环境管理立法
        5.4.1 市容卫生管理
        5.4.2 户外广告管理
    5.5 城市污染管理立法
    5.6 街头小贩管理立法
    5.7 小结
6 国内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的分析
    6.1 中国港澳台地区立法
        6.1.1 香港地区
        6.1.2 澳门地区
        6.1.3 台湾地区
    6.2 中国大陆地区的立法
        6.2.1 整体立法现状分析
        6.2.2 代表城市立法分析
    6.3 小结
7 相关管理焦点问题的立法探讨
    7.1 社区作为城市管理主体的立法定位
        7.1.1 变革史中的社区
        7.1.2 社区的角色转换
        7.1.3 转换的法制需求
    7.2 中国城管是否警察化问题立法辨析
        7.2.1 警察制度的前世今生考量
        7.2.2 城管警察不适合中国国情
        7.2.3 中国城市管理的本位回归
    7.3 行政处罚管理实效的立法规范分析
        7.3.1 行政处罚的失灵
        7.3.2 行政处罚的类型
        7.3.3 行政处罚的再造
    7.4 小结
8 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构建设想
    8.1 中央立法
        8.1.1 立法的需求
        8.1.2 立法的策略
        8.1.3 立法的要点
    8.2 地方立法
        8.2.1 立法的复杂性
        8.2.2 立法前的调研
        8.2.3 立法具体设计
    8.3 小结
9 结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法治道路
后序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文章(均为第一作者)

(7)宁波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文化背景
        1.1.2 政策理论背景
        1.1.3 经济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小结
    1.4. 研究方法
        1.4.1 系统研究法
        1.4.2 动态整合法
        1.4.3 对比分析法
        1.4.4 实地调研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框架结构
2 研究对象与概况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传统村落
        2.1.2 历史文化名村
        2.1.3 空间形态
    2.2 研究范围与分布特点
        2.2.1 研究范围
        2.2.2 分布特点
    2.3 研究对象概况
    2.4 小结
3 空间形态的选址与布局
    3.1 影响因素分析
        3.1.1 自然因素
        3.1.2 社会因素
    3.2 整体布局的类型与特征
        3.2.1 平原铺展型
        3.2.2 峡谷围合型
        3.2.3 山水环抱型
        3.2.4 山地集聚型
    3.3 小结
4 空间形态的解构
    4.1 水系网络
        4.1.1 水的功能特征
        4.1.2 水的平面形态解析
        4.1.3 水的空间作用
    4.2 街巷肌理
        4.2.1 街巷的功能特征
        4.2.2 街巷的界面构成解析
        4.2.3 街巷网络的空间作用
    4.3 建筑空间
        4.3.1 建筑的功能特征
        4.3.2 建筑的组合形式解析
        4.3.3 宁波传统建筑的特征
    4.4 交互节点
        4.4.1 街与水的交互节点
        4.4.2 街与街的交互节点
        4.4.3 街与屋的交互节点
    4.5 小结
5 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5.1 影响因素
        5.1.1 内忧外患的体制改革
        5.1.2 通商口岸的水运贸易
        5.1.3 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
        5.1.4 社会风俗的新旧交替
    5.2 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趋势
        5.2.1 水运贸易由盛转衰
        5.2.2 空间尺度扩大化
        5.2.3 建筑风格混合化
        5.2.4 建筑功能多元化
        5.2.5 公共空间开放化
        5.2.6 市政设施普及化
    5.3 小结
6 宁波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发展
    6.1 传统村落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6.1.1 观念意识偏差
        6.1.2 人才人口缺失
        6.1.3 资金投入不足
        6.1.4 规划实施滞后
    6.2 空间形态保护的重要内容
        6.2.1 传统村落的保护原则
        6.2.2 传统村落的保护内容与方法
    6.3 宁波传统村落重生的策略探讨
        6.3.1 保护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
        6.3.2 适宜宁波传统村落发展的策略建议
7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赤峰市云水资源气象调控工程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赤峰云水资源及水资源状况
2 云水资源气象调控工程的需求分析
3 云水资源气象调控工程的必要性
    3.1 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3.2 缓解地区水资源短缺
    3.3 保障区域经济发展
    3.4 保障森林草原防火
    3.5 保障人民生活和公共安全

(9)近代以来中国人孝观念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由来与文献回顾
    一 选题的重要性抑或研究"孝"的意义
        1. 孝在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中的意义
        2. 孝在中国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及其研究的现实意义
        3. 孝的本土性及其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 孝道研究的文献回顾
        1. 孝道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2. 孝道经验研究的几个重要论题
    三 研究目的与策略
        1. 研究问题与假设
        2. 研究策略与方法
第二章 孝的概念及其操作化
    一 "孝"的概念界定
        1. 古人对孝的认识
        2. 近现代学者对孝的认识
        3. "孝"或"孝道"的特征
        4. 本研究对"孝"或"孝道"的定义
    二 "孝"的内涵及其操作化
        1. 赡养:孝的物质维度
        2. 照顾:孝的身体维度
        3. 尊敬:孝的地位维度
        4. 顺谏:孝的权力维度
        5. 爱护:孝的情感维度
        6. 安慰:孝的扩展维度或社会维度
        7. 丧祭:孝的象征维度或仪式维度
    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孝道境遇的变化
    一 孝不可非:近代以前的中国社会与孝道嬗变
    二 外来冲击与本土反思:晚清至民初社会与非孝思潮的酝酿
    三 政局动荡与百家争鸣:民国中后期的社会与孝观念的对立
    四 政治运动与阶级斗争:毛泽东时代孝道的生存环境
    五 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和谐社会建设:改革开放与孝道复苏
    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孝观念的经验研究(上):相关文献的文本分析
    一 孝道关注度的变化:对期刊孝道文献的数量分析
    二 孝道理论旨趣的变化:对孝道论文的内容分析
        1. 孝道论文的主题及其变迁
        2. 孝道论文对孝的价值倾向及其变迁
        3. 孝道论文对孝的不同内涵的关注及其价值倾向的变迁
        4. 孝道论文对孝的性质与意义的关注及其价值倾向的变迁
    三 孝道实践旨趣的变化:对孝道故事的内容分析
        1. 不同时期期刊孝道故事主人公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
        2. 不同时期期刊孝道故事中孝的对象分析
        3. 不同时期期刊孝道故事的孝行分析
    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孝观念的经验研究(下):青岛居民的实证研究
    一 研究设计与调查
    二 理论前提与假设
    三 中国人孝道认知与态度的年龄差异
        1. 孝的性质、意义认知的年龄差异
        2. 孝道态度的年龄差异
        3. 其它因素对孝道态度年龄差异的影响
        4. 孝道诸内涵的态度差异及其年龄变化
        5. 孝道诸内涵重要性的认知差异及其年龄变化
    四 民间社会孝观念变迁的历史轨迹
    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社会转型与孝道嬗变
    一 孝道大、小传统的关系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
        1. 孝道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系
        2. 近代以来的孝道嬗变
    二 近代以来中国人孝观念的嬗变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联
        1. 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与孝道嬗变
        2. 五四后的民国社会与孝道嬗变
        3. 毛泽东时代的社会巨变与孝道嬗变
        4. 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与孝道变迁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人孝观念与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B 与孝相关的期刊论文编码单
附录C 期刊孝道故事编码单

(10)亚布力水利风景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框架
    1.4 国内外水利风景区的研究进展
        1.4.1 国外水利风景区的研究及发展
        1.4.2 国内水利风景区的研究及发展
    1.5 水利风景区概述
        1.5.1 水利风景区相关概念
        1.5.2 水利风景区的分类
        1.5.3 水利风景区的专项规划
        1.5.4 水利风景区与风景名胜区的不同
    1.6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概述
        1.6.1 水库型风景区的概念
        1.6.2 水库型风景区的特殊性
2 亚布力水利风景区概况
    2.1 景区区位概况
        2.1.1 地理条件
        2.1.2 交通条件
        2.1.3 环境条件
        2.1.4 旅游条件
        2.1.5 历史条件
        2.1.6 社会条件
        2.1.7 经济条件
    2.2 景区资源概况
        2.2.1 自然风景资源
        2.2.2 人文风景资源
    2.3 本章小结
3 亚布力水利风景区规划理论基础与方法
    3.1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规划前期分析理论与方法
        3.1.1 区位分析
        3.1.2 资源分析
        3.1.3 环境质量分析
        3.1.4 前景分析
    3.2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域规划相关理论与方法
        3.2.1 空间形态分析
        3.2.2 空间视觉分析
    3.3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域规划技术理论与方法
        3.3.1 水体设计
        3.3.2 水岸线设计
        3.3.3 水岸景观与建筑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亚布力水利风景区规划前期分析
    4.1 规划区区位分析
        4.1.1 地理区位
        4.1.2 交通区位
        4.1.3 旅游区位
        4.1.4 经济区位
    4.2 规划区资源现状分析
        4.2.1 自然风景资源现状分析
        4.2.2 文化景观资源现状分析
        4.2.3 工程景观资源现状分析
    4.3 环境质量分析
        4.3.1 水环境分析
        4.3.2 水土保持影响
        4.3.3 生态环境影响
    4.4 前景分析
        4.4.1 市场分析
        4.4.2 市场预测
    4.5 亚布力水利风景区前期分析总结
    4.6 本章小结
5 亚布力水利风景区规划
    5.1 规划的目标和发展前景
        5.1.1 规划的目标
        5.1.2 发展前景定位
    5.2 规划的指导思想
        5.2.1 保护优先思想
        5.2.2 系统整合思想
        5.2.3 系统整合思想
    5.3 专项规划
        5.3.1 水资源保护规划
        5.3.2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
        5.3.3 景观规划
        5.3.4 交通规划
        5.3.5 竖向规划
        5.3.6 服务设施规划
        5.3.7 配套基础设施规划
        5.3.8 安全保障规划
        5.3.9 标识系统与解说规划
        5.3.10 水利科技与水文化传播规划
        5.3.11 营销与管理规划
    5.4 实施的建议与措施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谈尚礼水库建设的必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以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为例[D]. 贶聚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及启示研究[D]. 陈巧雄.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3]1980年代以来乡村的“家”及其变迁 ——以皖西南Z村为例[D]. 方旭东. 上海大学, 2018(02)
  • [4]鹤壁市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 杨烜. 郑州大学, 2017(06)
  • [5]河南省南阳市农民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研究[D]. 王新会.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6]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研究[D]. 刘俊宜. 重庆大学, 2017(06)
  • [7]宁波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薛依欣. 浙江农林大学, 2016(06)
  • [8]赤峰市云水资源气象调控工程可行性分析[J]. 哈青辰,杨军,刘志辉,刘玉玲.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05)
  • [9]近代以来中国人孝观念的嬗变[D]. 何日取. 南京大学, 2013(07)
  • [10]亚布力水利风景区规划研究[D]. 王琳.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论上里水库建设的必要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