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作面前TSP地质预报若干失误原因分析

隧道工作面前TSP地质预报若干失误原因分析

一、TSP作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预报几例失误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鹏[1](2021)在《地质雷达在地铁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地质雷达是浅层地质勘探的有效方法,应用于预报裂隙带、断层破碎带、富水区围岩、岩溶洞穴等不良地质灾害。结合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富源北路站~森林公园站区间泄水洞隧道的施工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通过对雷达波穿越该隧道不良地质的反应特征的分析,对不良地质和掌子面前方岩体构造情况做出准确预报,为保障施工安全提供有效指导。

向俊燃,许颖[2](2018)在《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缺陷及改进方向》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大量铁路、公路、水电隧道的修建,以地震波法为原理的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我国被广泛引进使用。通过在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TSP系统的缺陷也慢慢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TSP系统预报原理、观测系统、反演程序的介绍,指出TSP的3点缺陷:(1)不能对含水体进行定量预报;(2)主观、客观因素导致多解性;(3)对细小地质体的识别有限导致漏解性。同时提出TSP系统的改进方向,具体为:(1)减少主观因素影响,建立3D立体观测系统;(2)将其余物探信息与TSP结合形成联合反演机制;(3)与其他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相结合,建立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体系。

马中骏[3](2018)在《隧道核磁共振响应特征及物理模拟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隧道含水地质体定量化超前预报是亟待解决的工程难题。基于核磁共振法直接、定量化测水的特点,将地面核磁共振找水技术引入到隧道等地下工程领域中,提出隧道核磁共振超前预报技术,并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和工程应用等为切入点,对隧道核磁共振超前预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究了隧道核磁共振信号响应特征并验证隧道核磁共振技术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了隧道核磁共振信号响应与含水地质体位置、厚度、含水率、含水层数之间,与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大小与匝数之间,与地磁倾角和地磁偏角之间,与围岩电阻率以及与探测线圈放置的方向之间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一个含水层、两个含水层以及三个含水层等含水地质体的超前探测进行了数值试验,反演得到的弛豫时间与含水率均与原型基本一致,反演效果良好,表明了隧道核磁共振超前探测方法对于单含水层以及多含水层地质体探测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同时验证了该理论以及QT反演算法的准确性。在模型试验中,分步骤向含水地质体中注入2m3、3m3和4m3自来水,每次注水一立方米并采集一次数据。通过对隧道核磁共振数据进行叠加、消噪等处理后,反演得含水量曲线图,通过分析得到了核磁共振信号响应与注入水量的之间的关系,主要如下:(1)在进行米级探测线圈的核磁共振超前预报实验中,隧道共振超前探测仪能够接收到信号;(2)随着含水体体积的增加,分别为2m3、3m3和4m3,反演得到的含水量曲线峰值显着增加,体积含水率从0.18增长到1,表明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有效对隧道掌子面前方水体的大小进行定量化探测;(3)反演结果能够对含水地质体进行准确定位,得到的含水地质体位置及含水量大小均与物理模型试验相吻合,充分验证了核磁共振超前预报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在现场应用试验的过程中,本文以利万高速铁炉坡隧道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隧道沿线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并利用隧道核磁共振超前探测方法对目标段落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跟踪并详细记录预报段落的开挖情况,开挖结果表明,隧道核磁共振超前预报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文验证了隧道核磁共振隧道超前探测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隧道核磁共振超前预报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付代光,周黎明,肖国强,王法刚[4](2017)在《基于TSP与直流电法的浅埋隧道超前预报》文中提出浅埋隧道的TSP超前地质预报准确度会有所降低,这是因为TSP可能会接收到来自地表的反射信息,虽然通过改进处理方法可以排除一定干扰,但对其结果的可靠性仍存在一定的隐忧。鉴于此,以某隧道为例开展了直流电法测试。直流电法是利用等位电势的原理,以三点交汇方法确定开挖隧道的地质情况。对研究实例,根据直流电法测得的视电阻率变化特征,判断出开挖前方发育的裂隙密集带,结合前期TSP预报结果,对裂隙带给出了合理可靠的围岩分级,确保了施工安全。

孙斌[5](2017)在《不良地质地段水工隧洞超前地质预报的优化组合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水工隧洞的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施工安全的有效手段,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产生了以地质雷达和红外探水仪为代表的电磁法、以TGP和TSP为代表的弹性波法等预报手段,曾对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情况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工程中面临的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因前方地质情况不明而导致的事故逐年上升,传统的单一预报手段的缺点逐渐显现。对已有预报方法和仪器进行优化组合研究、提高预报精度,对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简要介绍了工程中常用的预报方法,并将TSP法和地质雷达法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评价了其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2)某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对TSP和地质雷达法在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3)为了从数个预选方案中筛选理论上的最优方案,引入了系统工程中的模糊优选理论。(4)考虑到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复杂性,将整个预报工作视为一个系统,初步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体系,并在实际工程中对超前地质预报优化组合技术进行了效果评价。

王登锋[6](2016)在《TSP在广大线下庄1号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复杂地质长、大隧道的修建,TSP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施做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但在实际预报过程中,有时预报的效率和准确度并不高,甚至出现错误,这样就变相的增加了隧道施工的困难性。其原因主要是三方面的影响,分别是现场数据采集的工程因素、数据处理技术、解译结果评估的经验。其中数据处理技术相对比较完善,现场数据采集和解译方法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论文以广大线下庄1号隧道应用TSP203Plus系统进行的超前地质预报为实践基础:分析了数据采集过程中各个环节导致误差出现的工程因素,提出主要和次要因素的概念;根据TSP预报技术的方法原理,提出降低这些工程因素影响的方法;基于TSP203Plus系统能够算出前方围岩的岩石力学参数,对泊松比、Vp/Vs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一种新的解译手段来更准确的判定围岩含水情况,弥补TSP预报的不足;最后根据在广大线下庄1号隧道的应用实例,验证了这些方法和手段能够提高预报的效率和准确度,对以后隧道的TSP超前地质预报具有借鉴意义。

曹海洋,贾金晓,刘阳飞[7](2016)在《TSP技术在千枚岩段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在千枚岩隧道施工中,由于围岩软弱、破碎,在开挖过程中受扰动易出现失稳坍塌等地质灾害事故,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工程质量,准确预报隧道地质情况,并做好防治预案,是控制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前提。结合汶马高速鹧鸪山隧道K181+273K181+376段的TSP超前地质预报成果与实际开挖结果跟踪对比,分析了TSP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变质岩区域隧道千枚岩段的应用状况,并且初步探讨了千枚岩隧道中的小型破碎带和千枚岩片理构造面对TSP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响应特征。

梅华[8](2014)在《十天高速公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TSP)与围岩分级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TSP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是目前长距离物探预报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在不少隧道中进行了比较准确的预报。目前,关于TSP预报的工程实例运用较多,但真正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还是比较少见。作为一种物探方法其预报结果的多解性和不同复杂地质情况的解译特征有待分析。所以,开展不同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下的TSP探测和解译研究,不断的积累该方面的资料,对于提高TSP探测的精度和解译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在总结TSP探测基本原理和搜集TSP超前地质预报实例文献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些关于TSP解译的基本规律和经验,并对几种常见地质体的对应探测成果图特征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对十天高速公路小川隧道和成州隧道两种不同地质情况条件下进行预报,并对预报成果图特征进行解译分析,得出预报结论。其次,通过对掌子面开挖进行连续地质描述,还原TSP预报段前100m的实际围岩地质情况,以此来对TSP探测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探测成果图对应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的解译规律和经验。同时,对比分析TSP与地质雷达预测存在的差异,以此探讨TSP203的探测特征和适用性。最后,通过TSP203探测特征选取围岩分级预测指标,并根据探测结果对指标进行取值,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计算其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围岩等级进行预测。结合实际开挖进行BQ法围岩分级,并将FAHP-TSP法分级结果与之对比,验证其准确性。

张前进[9](2013)在《基于TSP多波关系的围岩稳定性等级判定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岩石介质中的弹性波特征分析入手,深入研究地震反射波法超前地质探测中多波拾取与分离方法,研究地震反射波多波关系与围岩分级指标的关系,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对岩体等级分级判定方法进行建模研究,得到了一种利用TSP多波关系进行围岩稳定性等级分级判定的原位、快速判定方法。1、岩石介质中弹性波的特征分析及地震反射波法超前地质探测中多波拾取与分离方法研究。地震反射波超前预报法是利用弹性波的动力学原理,采用多分量勘探技术,用P波震源激发,用x、y、z三分量检波器接收地震波信息,获得多波多分量地震记录信息。利用运动学原理进行P、S波分离,根据入射波的角度信息,对P、SV、SH三分量处理修正,以便得到完整的P-SV、P-SH波和P-P波的地震波记录。2、地震反射波多波关系与围岩分级指标关系研究。波在岩石体中的传播速度取决于其组成的成分和孔隙充填物的弹性,纵波和横波在岩石中传播的速度,是由岩石的体积弹性模量、刚性率和密度决定的。通过对地震波在岩石中传播的特点可以反演出岩体坚硬程度、完整程度以及含水性等围岩等级分级指标参数。3、基于可变模糊集的围岩稳定性分级判定方法研究。可变模糊集理论是在传统模糊集理论的基础上,融入了物质演化所具有的三个规律发展而来的新成果,融入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差异、共维、中介、两极的概念,它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解决事物变化过程中的矛盾问题。将该评价方法创新性地引入到围岩等级分级判定算法中,来解决当前围岩等级分级判定方法介于定性与定量判定之间的问题。针对隧道施工中所面临的安全掘进问题,利用现场超前地质预报TSP测试数据反演出围岩硬度、完整度及含水性特征参数,通过基于可变模糊集的围岩分级判定模型进行围岩稳定性等级判定。可以利用现有的超前地质预报手段的既有成果,在不增加额外方法成本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科学的算法对围岩稳定性等级进行原位、快速判定,既减少了经济投入,又减少了检测程序,从检测技术投入、经济投入和时间效率等方面相对于原有方法有了极大的改善,对指导施工、节约造价、施工方案设计起到积极的作用。该方法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也具有显着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胡奇凡,张家生,陈俊桦[10](2010)在《基于TSP-203 plus系统的隧道超前预报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TSP-203plus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明确了其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准确设定参数、严格控制爆破地震波质量、牢固安装接收器套管和科学合理解读信号四方面提高预报质量的建议。为正确掌握TSP-203 plus系统、高水平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提供参考。

二、TSP作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预报几例失误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SP作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预报几例失误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缺陷及改进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1.1 TSP探测原理
    1.2 TSP观测系统的布置
    1.3 TSP的反演解译步骤
2 TSP系统的缺陷
    2.1 对含水体不能进行定量预报
    2.2 TSP的多解性
    2.3 TSP的漏解性
3 TSP缺陷的改进方向
    3.1 减少主观因素影响, 建立3D立体观测系
    3.2 将其余物探信息与TSP结合形成联合反演机制
    3.3 多种物探手段结合, 建立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体系
4 结论

(3)隧道核磁共振响应特征及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研究现状
        1.2.2 地面核磁共振研究历史及现状
        1.2.3 隧道核磁共振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隧道核磁共振超前探测应用基础
    2.1 隧道核磁共振超前探测基本原理
    2.2 隧道核磁共振超前探测激发场计算
    2.3 隧道核磁共振超前探测过程
第3章 隧道核磁共振正演研究
    3.1 核函数计算
    3.2 核磁共振信号响应
        3.2.1 隧道核磁共振信号响应与含地质体的关系
        3.2.2 隧道核磁共振信号响应与发射线圈的关系
        3.2.3 隧道核磁共振信号响应与地磁倾角的关系
        3.2.4 隧道核磁共振信号响应与线圈方向的关系
第4章 隧道核磁共振反演研究
    4.1 核磁共振反演方法
    4.2 数值算例
        4.2.1 单含水层算例
        4.2.2 双含水层算例
        4.2.3 三含水层算例
第5章 隧道核磁共振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5.1 试验装置
    5.2 试验材料
    5.3 试验过程
    5.4 试验数据分析
    5.5 瞬变电磁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第6章 工程应用
    6.1 隧道工程地质环境
        6.1.1 概况
        6.1.2 地层岩性
        6.1.3 水文地质特征
        6.1.4 地质构造
        6.1.5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6.2 现场试验及结果分析
        6.2.1 铁炉坡隧道(GK5+287.5)隧道核磁共振超前探测过程
        6.2.2 铁炉坡隧道(GK5+287.5)隧道核磁共振超前探测结果
        6.2.3 铁炉坡隧道(GK5+287.5)TEM探测过程
        6.2.4 铁炉坡隧道(GK5+287.5)TEM探测结果
        6.2.5 开挖验证及分析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TSP与直流电法的浅埋隧道超前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1 直流电法原理
2 工程实例
    2.1 地质素描
    2.2 TSP测试结果
    2.3 直流电法测试结果
    2.4 结果分析
3 结论与建议

(5)不良地质地段水工隧洞超前地质预报的优化组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常见超前预报方法
    2.1 地质分析法
        2.1.1 断层参数预测法
    2.2 地球物理方法
        2.2.1 TSP法
        2.2.2 地质雷达
        2.2.3 红外探水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优化
    3.1 TSP法的优化
        3.1.1 确保TSP法准备工作的质量
        3.1.2 TSP的数据处理及解译
    3.2 地质雷达法的优化
        3.2.1 地质雷达相关参数的确定
        3.2.2 地质雷达的数据处理及解译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质预报方案的选取与综合预报体系的建立
    4.1 地质预报方案的选择原则
    4.2 地质风险等级划分
        4.2.1 地质风险等级划分依据及标准
        4.2.2 不同地质风险等级下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选取
        4.2.3 施工地质预报预警体系
    4.3 系统工程理论在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4.3.1 模糊优选系统的原理
        4.3.2 多层次多目标系统模糊优选理论
    4.4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优选的基本思路
        4.4.1 综合施工地质预报方案优选系统的建立
        4.4.2 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方案优选求解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超前地质预报方案与优选方案的应用对比
    5.1 工程概况
        5.1.1.工程地质条件
        5.1.2 地质构造
        5.1.3 水文地质条件
    5.2 TSP超前预报的应用实例
        5.2.1 主要探测壁的确定
        5.2.2 观测系统的设计
        5.2.3 TSP超前地质预报说明
        5.2.4 超前预报结果的验证
    5.3 地质雷达法的应用实例
        5.3.1 地质雷达测线布置及数据采集
        5.3.2 地质雷达超前预报说明
        5.3.3 超前预报结果的验证
    5.4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的应用实例
        5.4.1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4.2 出口段破碎岩体综合地质预报方案优选
        5.4.3 所得最优预报方案的应用效果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TSP在广大线下庄1号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和工作安排
        1.4.1 技术路线
        1.4.2 工作安排
第二章 地质背景概述
    2.1 下庄1号隧道简介
    2.2 自然条件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象特征
    2.3 区域地质特征
        2.3.1 地层岩性
        2.3.2 地质构造
        2.3.3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2.3.4 地震动参数
    2.4 水文地质条件
        2.4.1 地表水特征
        2.4.2 地下水特征
第三章 TSP203Plus与影响其数据采集的工程因素
    3.1 TSP203Plus系统构成
    3.2 TSP203Plus方法原理
        3.2.1 弹性波理论
        3.2.2 TSP技术涉及的岩石弹性参数
        3.2.3 地震波的类型
        3.2.4 TSP技术反射波时距曲线
        3.2.5 理论基础
        3.2.6 工作原理
    3.3 TSP203Plus预报系统的优势与不足
        3.3.1 TSP203Plus预报系统的优势
        3.3.2 TSP203Plus预报系统的不足
    3.4 TSP数据采集过程
        3.4.1 观测系统的设计
        3.4.2 观测系统的现场布置
    3.5 主要因素
        3.5.1 炮孔、接收孔布置不合理
        3.5.2 炮孔、接收孔质量差
        3.5.3 炸药量不合理
        3.5.4 交叉施工和非控制性声源干扰
    3.6 次要因素
        3.6.1 雷管不合格
        3.6.2 接收器套管与岩壁耦合性差
        3.6.3 炮孔没有进行密封或密封性不良
        3.6.4 接收孔、炮孔量测参数不准确
第四章 降低工程因素影响的方法及应用实例
    4.1 相通性工程因素的解决方法
        4.1.1 合理布置炮孔、接收孔
        4.1.2 提高炮孔、接收孔的质量
        4.1.3 减少交叉施工和处理非控制性声源干扰
        4.1.4 起爆雷管的选择
        4.1.5 增加量测参数的准确度
    4.2 一套总结性方案的提出
    4.3 炸药量的确定
        4.3.1 影响地震波振幅的主要因素
        4.3.2 炸药量的选择
    4.4 在下庄1号隧道中的应用实例
第五章 TSP解译方法的应用研究
    5.1 原始数据处理
        5.1.1 波场处理
        5.1.2 2D结果评估
    5.2 传统的解译方法
        5.2.1 传统的解译技术中地震波传播特性
        5.2.2 传统的解译技术依据的准则
    5.3 解译方法的创新
        5.3.1 新的解译方法的提出
        5.3.2 新的解译方法的依据
        5.3.3 新的解译方法
        5.3.4 新的解译方法的应用实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TSP技术在千枚岩段隧道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TSP地质预报原理
3 K181+273~K181+376段TSP预报
4 地质预报与实际开挖对比分析
5 结语

(8)十天高速公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TSP)与围岩分级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概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TSP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TSP203 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2.1 TSP203 探测基本原理
        2.1.1 探测基本原理
        2.1.2 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
    2.2 TSP203 系统解译标志
        2.2.1 探测成果解译规律
        2.2.2 常见地质体判识成果图特征
    2.3 常见地质体的 TSP203 预报效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十天高速 TSP203 超前地质预报
    3.1 小川隧道 TSP203 超前地质预报
        3.1.1 隧道设计概况
        3.1.2 现场数据采集
        3.1.3 数据处理成果图
        3.1.4 解译分析与预报
    3.2 成州隧道 TSP203 超前地质预报
        3.2.1 隧道设计概况
        3.2.2 现场数据采集
        3.2.3 数据处理成果图
        3.2.4 解译分析与预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掌子面描述与 GPR 的 TSP 探测对比分析
    4.1 小川隧道掌子面描述与 TSP 探测对比分析
        4.1.1 掌子面开挖地质描述
        4.1.2 对比分析
    4.2 小川隧道 TSP 与地质雷达探测对比分析
    4.3 成州隧道掌子面描述与 TSP 探测对比分析
        4.3.1 掌子面开挖地质描述
        4.3.2 对比分析
    4.4 成州隧道 TSP 与地质雷达探测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 TSP 探测结果的围岩分级预测与验证
    5.1 基于 TSP203 探测的 FAHP 法围岩分级
        5.1.1 基于 TSP203 确定分级指标
        5.1.2 隶属函数选取
        5.1.3 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
        5.1.4 小川隧道 FAHP-TSP 围岩分级
        5.1.5 成州隧道 FAHP-TSP 围岩分级
    5.2 实际开挖围岩分级
        5.2.1 BQ 法简介
        5.2.2 小川隧道 BQ 法围岩分级
        5.2.3 成州隧道 BQ 法围岩分级
    5.3 FAHP-TSP 与 BQ 法分级结果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TSP多波关系的围岩稳定性等级判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岩石介质中弹性波的特性分析
    2.1 岩石中弹性波传播原理
        2.1.1 岩石中弹性波的性质
        2.1.2 岩石中弹性波的传播
        2.1.3 岩石中弹性波场的边界元模型
    2.2 弹性波在含裂缝介质中的传播
        2.2.1 弹性波在干裂缝岩石中的传播
        2.2.2 弹性波在含水裂缝岩石中的传播
    2.3 围岩中弹性波传播影响因素
        2.3.1 裂缝含水性对弹性波传播的影响
        2.3.2 裂缝密度对弹性波传播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震反射波法超前地质探测波速拾取机制研究
    3.1 地震反射波法超前地质探测基本原理
        3.1.1 地震波场的应力学特征
        3.1.2 地震波场的运动学特征
    3.2 地震反射波法超前地质探测方法
        3.2.1 TSP24 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3.2.2 观测系统布置
        3.2.3 隧道地震反射波场分析
    3.3 波场分离及 P、S 拾取
        3.3.1 波场分离
        3.3.2 P、S 波拾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多波关系的围岩指标体系与量化研究
    4.1 围岩分级指标体系
        4.1.1 围岩分级的依据
        4.1.2 围岩分级主要指标
    4.2 围岩分级指标的获取方法
        4.2.1 岩石坚硬程度
        4.2.2 岩体完整程度
        4.2.3 地下含水状态
    4.3 波速与围岩分级指标的对应关系研究
        4.3.1 波速与围岩坚硬程度关系研究
        4.3.2 波速与围岩完整程度关系研究
        4.3.3 波速与围岩含水程度关系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可变模糊集的围岩稳定性分级快速评判方法研究
    5.1 对立模糊集
        5.1.1 对立模糊集
        5.1.2 可变模糊集合
        5.1.3 相对差异函数
    5.2 围岩稳定性分级判别方法
        5.2.1 可变模糊围岩稳定性分级判别方法
        5.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计算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波关系法快速判定围岩稳定性分级在东平铁矿的应用
    6.1 东平铁矿工程地质概况
        6.1.1 岩体完整性
        6.1.2 岩体强度
    6.2 地震波法超前地质探测方法的布设及波速采集
        6.2.1 偏移距设定
        6.2.2 采集参数选择
        6.2.3 数据采集过程
    6.3 采用多波关系法分析确定石河王铁矿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级实例
        6.3.1 石河王矿区地质概况
        6.3.2 矿区地层多波参数的采集
        6.3.3 矿区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级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下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TSP作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预报几例失误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质雷达在地铁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A]. 李小鹏. 第十三届建筑物建设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会议暨土木建筑专业委员会三十周年纪念活动论文集, 2021
  • [2]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缺陷及改进方向[J]. 向俊燃,许颖. 四川建材, 2018(11)
  • [3]隧道核磁共振响应特征及物理模拟试验研究[D]. 马中骏. 吉林大学, 2018(12)
  • [4]基于TSP与直流电法的浅埋隧道超前预报[J]. 付代光,周黎明,肖国强,王法刚. 人民长江, 2017(20)
  • [5]不良地质地段水工隧洞超前地质预报的优化组合技术研究[D]. 孙斌.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4)
  • [6]TSP在广大线下庄1号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 王登锋.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7]TSP技术在千枚岩段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 曹海洋,贾金晓,刘阳飞. 土工基础, 2016(01)
  • [8]十天高速公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TSP)与围岩分级预测研究[D]. 梅华. 长安大学, 2014(03)
  • [9]基于TSP多波关系的围岩稳定性等级判定方法研究[D]. 张前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
  • [10]基于TSP-203 plus系统的隧道超前预报质量控制研究[J]. 胡奇凡,张家生,陈俊桦.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0(06)

标签:;  ;  ;  ;  ;  

隧道工作面前TSP地质预报若干失误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