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根管的实验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副根管的实验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一、副根管的实验观察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曹聪,冯超,汪洋,轩晶,姚静[1](2017)在《CBCT辅助诊断上颌第一磨牙双腭根伴副根管1例》文中研究说明报道第一磨牙罕见双腭根,同时存在髓室底副根管及牙颈部釉质凸起病例1例。该病例的诊疗过程提示借助锥束CT(CBCT)及显微镜等技术可以避免发生遗漏根管,改善根管治疗效果。

周童,谢方方[2](2015)在《上颌第一恒磨牙根尖孔的解剖形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上颌第一恒磨牙根尖孔的解剖形态。方法:收集101颗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经亚甲基蓝染色后用体视摄影显微镜在40倍率下拍摄记录根尖孔和侧副根尖孔的数量、形态,使用Phmias2008计算机软件测量根尖孔的最大径和最小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观测361个根尖孔。标本只有1个根尖孔的比例最高(84.4%)。根尖孔的形状大多数是椭圆形(70.6%)。不同牙根的根尖孔最小直径的均值在(0.22±0.08)mm至(0.34±0.13)mm之间。最大直径的均值在(0.29±0.12)mm至(0.44±0.17)mm之间。根尖孔最大径与最小径的差值≤0.15mm的比例为84.3%。结论:上颌第一恒磨牙根尖孔解剖形态具有高度复杂的变异。掌握上颌第一恒磨牙根尖的解剖形态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周童[3](2015)在《恒磨牙根尖孔的解剖形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恒磨牙根尖的形态学特征,包括根尖孔的数量、形状、直径大小和副根尖孔的数量。方法收集800颗符合纳入标准的上下颌恒磨牙,经1%亚甲基蓝染色后,使用体视显微镜在镜下放大40倍观察记录根尖孔和副根尖孔的数量、形状,用Phmias2008 Cs ver3.0软件测量根尖孔的最大径和最小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共观测了2330个根尖孔。所有牙根中,只有一个根尖孔的比例最高(75%)。根尖孔的形态中比例最高的是椭圆形(71%)。不同牙位根尖孔最小直径的平均值在(0.22±0.08)mm至(0.34+0.13)m之间。最大直径的平均值在(0.29±0.12)mm至(0.44±0.17)mm之间。不同牙根的直径平均值两两之间的比较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根尖孔最大径与最小径的差值≤0.15mm的比例为83%。出现副根尖孔比例最高的是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10%)。结论体外研究结果表明,恒磨牙的根尖解剖学形态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多样性。根尖孔形态的多样性,最小径均值有较大的极差值和标准差,预示着在根管预备中,选择初尖锉有比较高失败的可能性。在本研究可以为根管预备中工作宽度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曾素娟,方颖,刘亚蕊,刘珍艳[4](2013)在《牙科数字成像系统的准确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牙科数字成像系统(radio visio graphy,RVG)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广东地区汉族青少年上颌第一前磨牙男女各100颗,按编号开髓,揭尽髓顶,每根管插一K锉至根尖孔处,利用RVG拍摄近远中向和颊舌向影像,按Vertucci标准对其根管分类。拍摄影像后的实验牙制作成透明标本,在体视显微镜下按Vertucci标准对其根管分类。评价RVG影像与体视显微镜下透明标本一致性:两名经过专业训练的研究生观察同一颗牙齿的颊舌向和近远中向影像和透明牙,按Vertucci的标准判断根管类型。最后采用SPSS13.0软件计算RVG影像和透明牙判断结果的一致性,即Kappa系数。结果:RVG影像结果与透明牙判断结果的Kappa值为0.573,符合中度一致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VG影像对临床诊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平娟,陈文霞,曾启新,谢方方[5](2013)在《超声波与传统慢速手机后牙根尖倒预备窝洞壁清洁度的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比较超声波和传统慢速手机在离体后牙进行根尖倒预备窝洞壁清洁度的差异。方法:近中根含2个主根管的离体下颌第一磨牙32颗,随机分为2组,每组16颗,分别采用2种处理方式进行根尖倒预备。超声波组用超声波配金刚砂尖Berutti与镍钛尖RE2,慢速手机组用慢速手机配2#圆钻。扫描电镜下评价窝洞壁碎屑和玷污层。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结果:超声波倒预备的窝洞壁碎屑和玷污层显着少于慢速手机(P<0.05)。结论:超声波对后牙进行根尖倒预备能获得较清洁的窝洞。

肇聿[6](2010)在《恒牙根尖解剖结构的显微观测及增龄性变化的初探》文中提出目的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根尖解剖结构,测量根尖狭窄到解剖根尖孔和解剖根尖的距离并研究其与年龄的关系以及通过建立体外模型测试离体前牙的根管工作长度,并采用显微观测法探讨根管工作长度电测法准确性与年龄的关系。材料和方法1、收集144颗离体牙,根据供体年龄将标本分为青年、中年和老年三组。制作磨片,在体视显微镜下观测根尖解剖结构以及研究根尖狭窄到解剖根尖孔和解剖根尖的距离与年龄的关系。2、用根管长度电测仪在体外模型中测试83颗前牙的根管工作长度(其中老年组47例,中年组36例),体视显微镜下观测根尖狭窄的位置,计算测量偏差及准确率。分析根管工作长度电测法准确性与年龄的关系。结果1、根尖狭窄到解剖根尖孔及解剖根尖的距离在三个年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尖狭窄到解剖根尖孔及解剖根尖的距离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2、老年组根管工作长度电测法在±0.5mm范围内准确率为91.49%,中年组根管测量准确率为88.89%,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EAL在"Apex"读数处测量偏差均值小于0;在“0.5”读数处测量偏差均值大于0;两组均值绝对值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根尖狭窄到解剖根尖孔及解剖根尖的距离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2、在离体条件下,老年组根管工作长度电测法准确性与中年组根管工作长度电测法准确性无显着差异。年龄对根管工作长度电测法的准确性无影响。3、根管长度电测仪所测"Apex"处读数可以作为各年龄组准确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参考读数。

朱霞,苏静[7](2001)在《副根管的实验观察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 观察副根管的发生率。方法 利用透明标本的制作及 0 .5 %碱性品红在髓室底的渗入情况 ,判断副根管的有无。结果 透明标本与染料渗入法显示第一、二恒磨牙副根管的发生率分别为 12 .96 %、2 0 .45 %,经卡方检验 ,两者差异无显着性。结论 副根管是药物渗漏及致病菌侵犯的通道 ,临床诊疗时应予以考虑。

二、副根管的实验观察及其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副根管的实验观察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上颌第一恒磨牙根尖孔的解剖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3)恒磨牙根尖孔的解剖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 恒磨牙根尖孔的解剖形态学研究
    1 材料步骤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统计表
文献综述 恒牙根尖区形态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牙科数字成像系统的准确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选择
    1.2 根管类型分类标准
    1.3 操作方法与步骤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男女RVG影像下的根管类型情况
    2.2 男女透明牙的根管类型情况
    2.3 透明牙侧副管的发生情况
    2.4 RVG影像的准确性评价
3 讨论

(5)超声波与传统慢速手机后牙根尖倒预备窝洞壁清洁度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收集
    1.2 主要材料与设备
    1.3 方法
        1.3.1 根管预备与充填
        1.3.2 根尖切除
        1.3.3 根尖倒预备
        1.3.4 扫描电镜观察
    1.4 清洁度评价
        1.4.1 碎屑
        1.4.2 玷污层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6)恒牙根尖解剖结构的显微观测及增龄性变化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
论文一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论文二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7)副根管的实验观察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透明标本法
    1.2 染料渗透法
        1.2.1 开髓
        1.2.2 髓室处理
        1.2.3 牙根处理
        1.2.4 牙冠片切
        1.2.5 放大10倍观察各标本有无副根管:
2 结 果
3 讨 论
    3.1 有关副根管的研究, 国外文献较多, 但采用的方法不同, 结果也大相径庭。
    3.2 临床意义

四、副根管的实验观察及其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CBCT辅助诊断上颌第一磨牙双腭根伴副根管1例[J]. 曹聪,冯超,汪洋,轩晶,姚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7(01)
  • [2]上颌第一恒磨牙根尖孔的解剖形态研究[J]. 周童,谢方方.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03)
  • [3]恒磨牙根尖孔的解剖形态学研究[D]. 周童. 广西医科大学, 2015(12)
  • [4]牙科数字成像系统的准确性分析[J]. 曾素娟,方颖,刘亚蕊,刘珍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3(02)
  • [5]超声波与传统慢速手机后牙根尖倒预备窝洞壁清洁度的评价[J]. 张平娟,陈文霞,曾启新,谢方方. 上海口腔医学, 2013(02)
  • [6]恒牙根尖解剖结构的显微观测及增龄性变化的初探[D]. 肇聿. 中国医科大学, 2010(10)
  • [7]副根管的实验观察及其临床意义[J]. 朱霞,苏静.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06)

标签:;  ;  

副根管的实验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