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与台湾选举

“本土化”与台湾选举

一、“本土化”与台湾选举(论文文献综述)

方锦程[1](2020)在《台湾“本土化”的演进及影响——政权运作的视角》文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本土化"成为岛内政权的运作模式,并随着历史语境的变迁产生了不同的政治意涵。台湾"本土化"总体上沿着"权力—制度—认同"的路径演进,主要表现为:蒋经国时期权力结构的"本土化",即上层政治系统向台籍精英开放;李登辉时期制度建构的"本土化",即"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台湾化;政党轮替后认同塑造的"本土化",即民进党通过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各层面的"去中国化"重塑台湾人的"国族"认同。在此过程中,权力结构的"本土化"松动了岛内封闭僵化的威权体制,遵循了政治多元化的发展规律。但当"本土化"转向制度和认同层面,却不断为"台独"分裂创造所谓的"政治正确",导致两岸政治定位的异化和台湾人"国族"认同的扭曲,对两岸关系产生恶劣影响。

吴维旭,赵子龙[2](2020)在《“认同”遮蔽“左右”:对台湾地区社会分歧与选举政治竞争的观察》文中提出由于本土化的政治转型与两岸关系历史脉络的特殊性,台湾经济性社会分歧议题长期受到认同性社会分歧的压制。虽然台湾的经济低迷与贫富差距的拉大相对增强了"左右—分配"的分量,但民进党在选举政治中操弄香港议题、大陆因素,快速升温认同议题,并将认同与左右分歧进行叠加,这在2020选举中均得以清晰展现。在台湾选举的周期性波动中,大陆因素在岛内"认同—左右"社会分歧与政治动员竞争中如何发挥其效应,以及发挥何种效应,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吴宗晏(Wu Chung Yen)[3](2020)在《“党公营报业”的衰落与“侍从报业”的崛起 ——台湾报禁时期《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台湾,拥有充沛党政资源的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为何不到十年便丢失了其报界龙头的地位?民营报纸的翘楚《中国时报》为何能逐步成为寡占市场的报业巨头?台湾的报禁时期是国民党威权体制全盛之时,对于新闻的管制极为严苛。民营报业是如何在备受压制的报业环境中异军突起,取代秉承上意又握有丰富资源的“党公营报业”成为报业的领头羊?这些都是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党公营报业”及民营报业的代表,以传播政治经济学为理论视角,采用历史文献法爬梳台湾报禁时期报业发展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台湾岛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以及报社发展的历程,结合内容分析法检视两份报纸的头版内容,看其如何反映这一较长的历史跨度中时空环境的变化,从而探讨报禁时期两份报纸的不同发展轨迹。本研究发现国民党的新闻政策对两种报业的命运差异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国民党新闻政策又受到其政权正当性危机的影响。国民党政权的威权体制与其承诺的“宪政”目标背离,有着法理基础上的结构性缺陷。这一缺陷更会因国民党政权长期在经济军事上受惠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而曝露在西方世界的民主检视下。在内生结构的困境与外部权力的束缚中,国民党的新闻政策无法实践全能主义的新闻理念,而必须为民营报业留有空间,从而保持“自由报业”承载“自由中国”的国际形象。在如此政治现实中,国民党转而试图控制报业的进入门槛,以政策及经济资源的扶持来笼络民营报纸,以满足其在岛内及国际间所需的宣传能量。在国民党的新闻管制下,民营报业反而成为了恩庇侍从主义视角下的“侍从报业”,因而得已幸存于报业市场中,与“党公营报业”共同成为“党国”的新闻战士。这时两种报业在媒介所有权上的根本差异却又引领他们走向了不同结局。承载过重政治宣传任务的“党公营报纸”,其内容在日新月异的台湾经济社会环境中愈显僵化,而更具市场属性的“侍从报业”在经营中会在谨守政治红线的同时尽力回应市场的需求。在民主声浪迭起的80年代,两份报纸的发展歧路反映的更是国民党威权体制下的人心向背。最终,《中央日报》在80年代基本没落,而《中国时报》成为了报业的巨无霸,台湾报业也在1988年的报禁解除中走向了自由化,走向了下一个时代。

王东[4](2020)在《台湾“本土化”思潮的演进及其省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果说1970年代是台湾思想文化从"西望"到"回归"的历史大回旋时期,那么,1980年代以降"本土化"思潮的滋生与蔓延,则是对此前十年间思想演进与人文嬗变的全盘性反转。经过这场全盘性的反转,1970年代以来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民族主义,不断地被内涵日趋窄化的"本土化"论述所挤压、遮蔽乃至覆盖。在"本土化""台湾化"和"反中国化""去中国化"的层层推进中,台湾当代的思想文化进路,视野日趋狭窄,格局越发逼仄,并成为台湾当下治理失据、社会撕裂、乱象丛生的思想文化根源。本文旨在通过对台湾"本土化"思潮演进的轮廓式梳理,以揭示台湾当代思想文化领域的种种"迷思"以及诸多社会乱象的产生之由。

孙悦恩[5](2019)在《政治抗争中的“台独”论述 ——以《台湾新文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八十年代以来,党外运动席卷全岛,反对力量向国民党权威统治发起猛烈进攻,推动台湾社会在短期内突破政治禁忌,进入政治转型时期。党外杂志在党外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党外运动发展相始终,是党外人士宣传政治诉求和进行群众动员的主要媒介,民进党成立后仍然十分重视发挥杂志的作用。学界对党外政论杂志的研究成果已十分丰硕,《台湾新文化》创刊于民进党成立之际,是为数不多的从文化层面传达政治诉求的文化刊物。杂志与民进党关系密切,分析杂志一系列恶意“去中国化”的“台独”文化论述和公然编造“台湾民族主义”理论,可以梳理民进党初期展开文化论述的基本路径,亦可认识台湾民主化夹带“台独”前行。本文第一章叙述党外运动的发展历程与《台湾新文化》创刊。党外运动的迅速发展为《台湾新文化》出版争取了较为宽松的环境,杂志创刊于台湾政治转型时期,极具政治意味。第二章分析《台湾新文化》以先破后立的手法,在批判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过程中,恶意丑化“中国文化”,并提出要建构所谓“新而独立”的“台湾新文化”,是“文化台独”论述的早期表现。进而揭露杂志以激进的文化论述,配合民进党推行政治运动的实质。第三章通过解读杂志鼓吹“台湾民族主义”思潮的相关言论,再次论证杂志“台独”取向的政治立场。杂志企图强行割裂大陆与台湾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虚构一种“台湾民族认同”,动员民众参与反对运动,甚至是为“台独”运动披上合法的外衣。通过对杂志文化论述的细致探讨与考究,得出结论:在民进党人士和部分台籍知识分子的策划下,杂志的文化论述紧紧围绕政治运动展开,《台湾新文化》成为民进党推行文化动员的前沿阵地。杂志片面地以政治眼光解读文化内涵,是对中国文化的曲解和恶意丑化,公开传播“台独”言论也对两岸和平统一危害甚大。《台湾新文化》研究不仅可供解析民进党成立之初的文化动员策略,也为探讨“台独”逆流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广泛传播的背景原因,提供了详实的史料实证,还对今后开展反独促统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刘瑶[6](2019)在《台湾青年的政治、国家及文化认同研究 ——基于Dcard论坛的探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台湾青年在政治参与方面影响力日益上升。在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中,年轻选民积极投票,对选举结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台湾社会的后备精英力量,台湾青年的政治、国家及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台湾最大的学生社交论坛Dcard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Dcard论坛2016-2019年的政治言论帖进行分析,探究台湾青年在政治、国家及文化认同方面的现状。研究发现,在政治认同方面,台湾青年不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是他们也厌倦台湾岛内由蓝绿两大党主导的局面;在国家认同方面,台湾青年不认同祖国大陆与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有支持“台独”的倾向;在文化认同方面,台湾青年不认同“中华文化”而认同“台湾文化”,有“文化台独”的倾向。针对这些现状,本文从台湾政治、教育、媒体、青年个人、两岸关系和国际政治等六个方面来分析背后的原因,并对如何加强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的政治、国家和文化认同提出了几点建议。

陈若萱[7](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郑伟斌[8](2018)在《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文中认为本文以两个“台湾原住民族”——“噶玛兰族”和“撒奇莱雅族”的生成历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脉络性的建构论(contextual constructionism)分析视角检视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如何“族群化”(ethnicitization)。研究分成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先对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首先回溯花莲地区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源流及其早期的社会文化,接着以重大历史事件——“加礼宛事件”作为切入点,探究造成今日花东地区噶玛兰后裔和撒奇莱雅后裔的分布格局与社会文化形貌背后的历史原因。最后,以回顾原住民族命名-分类体系的演变作为衔接,进入第二个层面的研究——围绕当代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族群建构实践进行考察与分析。研究内容以1970年代末期开始的台湾政治转型发展过程为背景,分别从族群运动和文化政治两个方面考察“噶玛兰族复名运动”和“撒奇莱雅族正名运动”的历程,以及当代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透过文化政治路线开展族群建构的社会实践。本研究力图呈现历史、文化、社会与政治等多重力量建构“噶玛兰族”和“撒奇莱雅族”的过程,同时也将此过程放在台湾社会历史的整体演进脉络中进行审视。研究指出,近十几年来台湾原住民社会出现的族群再分类现象,本质上是台湾内部政治秩序调整的产物,它与台湾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过程,以及“台独”势力企图在当代国际秩序中寻求“国家”身份认同的理念与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噶玛兰族”、“撒奇莱雅族”,还是其他“台湾原住民族(群)”,本质上都是历史过程中关于人群命名、分类的权力政治协商的产物。台湾原住民的“族群化”建构在历史过程中产生,同时也是再创造历史的过程。

陈慧雯[9](2017)在《台湾政治文化变迁与民进党的崛起》文中认为台湾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启了政治转型的历程,在这次转型中兴起的诸多力量中,台湾民主进步党是对现今台湾政治影响最为深刻的一支。民进党的形成与建立正处于台湾政治转型的关键时期,1987-2000年的台湾社会具有政治自由化与民主化、社会运动的迅速发展及政党政治化等特征。2000年民进党首次成为台湾地区的执政党,由于其特殊的政党纲领和政治主张,两岸关系经历了相当困难的时期。民进党作为一个建立时间相对较短的新兴政党,是如何在党禁开放的二十年内积累如此的政治影响力,在选举中得到台湾民众的支持,并影响台湾当下的主流政治文化,原因值得深入探讨。大陆对民进党的研究重点往往围绕其“台独”理念,而较少对民进党作为一般的现代政党进行系统性考察。本文以民进党的政治文化为主题,以体系文化、过程文化、政策文化三个层面为分析框架,对几个重要问题展开分析:体系文化方面,民进党的所对外宣传的“台独”理念并非一成不变,其政治认同体系的建立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从而形成今日的体系文化;造成这种变迁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选举需要,激进的“台独”有限的政治号召力与对民众造成的不安情绪迫使民进党进行转型。过程文化方面,民众的态度最直接反映民进党的参政过程中,民众的参政能力、教育程度和政治态度使民进党对参政过程的文化导向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政策文化方面,民进党不管是地方当政,还是在执政党时期,其政策文化一直呈现出渐进“台独”与兼顾民众发展要求的矛盾,民众愈发理性的政治态度与“台独”难以实现的社会现实是民进党转型的重要挑战。

徐家勇[10](2011)在《国民党改革的方向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国民党作为台湾地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党,60多年来不断为适应两岸和岛内政治形势而作出转型调整。尤其是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经李登辉、下野后的连战以及重新执政前后的马英九时期对其作相当程度的改革,意识形态和组织结构上的转变已使国民党今非昔比,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一、国民党改革的历史回顾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其政党类型发生了多次的转变。从两蒋时期的"非竞争性威权

二、“本土化”与台湾选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土化”与台湾选举(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本土化”的演进及影响——政权运作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土化”的历史语境及政治意涵
    (一)“革新保台”:作为政策举措的“本土化”(70年代初—80年代末)
    (二)“民主化”转型:作为政治目的的“本土化”(80年代末—2000年)
    (三)政党轮替: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本土化”(2000年至今)
二、“本土化”的演进路径:权力、制度与认同
    (一)权力结构的“本土化”与上层政治系统的开放
    (二)制度建构的“本土化”与“中华民国在台湾”的政治体制
    (三)认同塑造的“本土化”与“去中国化”的政治操作
三、“本土化”的影响:从岛内政治发展到两岸关系衰退
    (一)威权体制的渐变与两岸政治定位的不变
    (二)两岸政治定位的异化与“国族”认同的扭曲
结语

(2)“认同”遮蔽“左右”:对台湾地区社会分歧与选举政治竞争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土化、“认同”与“左右”分歧
    (一)岛内本土化全面展开的历史背景
    (二)“认同”分歧超过“左右”分歧
二、大陆因素与岛内“认同”、“左右”分歧的连接
三、民进党“抗中保台”选战策略与“认同”竞争主轴的放大
    (一)民进党“维持现状”两岸政策的调整
    (二)民进党的“认同”策略操作
    (三)相对被“遮蔽”的“左右”议题
四、结论

(3)“党公营报业”的衰落与“侍从报业”的崛起 ——台湾报禁时期《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媒介所有权与新闻生产
        二、《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的现有研究
    第二节 理论框架: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断限
        二、研究问题与假设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历史文献法
        二、内容分析法
第二章 “党公营报业”的辉煌与“侍从报业”的崛起(1949-1961)
    第一节 风雨飘摇的台湾与“自由中国”的神话
        一、《中央日报》的草创与重启
        二、“自由中国”运动酝酿中
    第二节 “自由报业”的虚实
        一、“自由报业”之虚
        二、“自由报业”之实
    第三节 《征信新闻》的肇建
    第四节 《中央日报》和《中国时报》的内容比较
第三章 “侍从报业”的寡占与“党公营报业”的没落(1962-1976)
    第一节 政经环境的忧与喜
        一、国际政治风云变色
        二、台湾的经济转型之路
    第二节 报业中的悲与欢
        一、报业荣景与官报陨落
        二、言论的再紧缩与“党国”的新闻战士
        三、党外的星星之火
    第三节 《中央日报》和《中国时报》的内容比较
第四章 “侍从报业”的松动与“党公营报业”的残喘(1977-1988)
    第一节 国民党的危机
        一、蒋经国的挑战
        二、美丽岛事件的回声
    第二节 报业最后的十字路口
        一、“党公营报纸”的垂死挣扎
        二、向中间靠拢的“侍从报业”
    第三节 《中央日报》和《中国时报》的内容比较
第五章 讨论与总结
    第一节 《中央日报》为何衰败?《中国时报》为何崛起?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新闻政策之源
        一、内生因素
        二、外部因素
    第三节 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报纸头版内容编码类目表
致谢

(4)台湾“本土化”思潮的演进及其省思(论文提纲范文)

从“乡土”到“本土”:“台湾意识”论幽灵的浮现
从“台湾文学”论到“台湾史”论:“本土化”推进的两翼
从“台湾主体性”到“命运共同体”:“文化民族主义”的突进
“本土化”之后:台湾社会的乱象及其省思

(5)政治抗争中的“台独”论述 ——以《台湾新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台独”研究
        (二) 台湾党外运动与民进党研究
        (三) 台湾党外杂志研究
    三、文章内容与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重点
        (三) 研究难点
第一章 党外运动的发展与《台湾新文化》创刊
    一、冲破禁忌:从“党外时代”到民进党成立
        (一) 党外运动的兴起
        (二) “美丽岛事件”后党外运动的走向
        (三) 民进党成立前后的台湾政治生态
    二、《台湾新文化》创刊:开辟反对运动的文化建构新路径
        (一) 杂志创刊背景
        (二) 杂志创刊团体与编辑群
        (三) 杂志宗旨与性质
第二章 以文化运动配合政治运动
    一、杂志“去中国化”的文化论述
        (一) 国民党统治下的台湾文化
        (二) 从反“党国文化”到反“中国文化”
    二、创造“命运共同”的台湾本土文化
    三、“台湾新文化”中的政治参与
        (一) 杂志文人团体的政治意识觉醒
        (二) 杂志社长谢长廷“为权利战斗”的文化观
第三章 所谓“台湾民族”的提出与论述
    一、杂志鼓吹“台湾民族论”的表现形式
        (一) 早期“台湾民族论”的演变
        (二) 杜撰“台湾民族”诞生史
        (三) 虚构“台湾民族认同”
    二、杂志与《中国论坛》的“两结”争论
    三、杂志与台湾基督教长老教会的“住民自决论”
        (一) 七十年代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住民自决”
        (二) 杂志宣扬教会的“台独”神学理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台湾新文化》目录
致谢

(6)台湾青年的政治、国家及文化认同研究 ——基于Dcard论坛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台湾青年及其认同在两岸关系中的重要性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认同的界定
    2.2 政治认同
    2.3 国家认同
    2.4 文化认同
    2.5 台湾青年政治、国家及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
    2.6 研究问题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Dcard网络论坛及其特点
    3.2 内容分析法
    3.3 抽样与分析单位
    3.4 编码表
    3.5 编码员间信度测试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1 Dcard网络论坛涉及两岸认同的言论概述
    4.2 政治价值及制度认同上具有“反中”倾向
    4.3 政党认同上反对“颜色政治”
    4.4 政策认同上视对台政策为“统战”之举
    4.5 身份认同上“台湾人认同”占据主流
    4.6 统独立场上具有“事实独立”倾向
    4.7 文化认同上偏向于“台湾文化”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5.1 台湾青年认同言论中显示与祖国渐行渐远
        5.1.1 政治认同显示出“反中”倾向
        5.1.2 国家认同显示出“事实台独”影响对祖国的认同
        5.1.3 文化认同显示出“文化台独”削弱“中华文化认同”
    5.2 台湾青年政治、国家及文化认同动因探析
        5.2.1 台湾政治因素民主转型的阵痛
        5.2.2 本土教育因素“去中国化”的政策
        5.2.3 政党媒体因素蓝绿分化操控舆论
        5.2.4 青年个人因素内外合力塑造自主性
        5.2.5 两岸关系因素陆台之间不断拉锯
        5.2.6 国际政治因素是“棋子”还是队友
    5.3 意见及建议
    5.4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编码员间信度测试结果
致谢

(7)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1.1.3 基本概念界定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1.2.3 研究意义
        1.2.4 研究框架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1.3.1 理论梳理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后记

(8)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构想
        一、噶玛兰人的相关研究
        二、撒奇莱雅人的相关研究
        三、理论探讨与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篇章结构
第二章 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来源与分布
    第一节 花莲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原住民族群
        一、区位空间与自然环境
        二、行政沿革与原住民族群分布
    第二节 宜兰南徙花莲的噶玛兰人
        一、南迁花莲的噶玛兰人与加礼宛六社
        二、噶玛兰人的社会文化
    第三节 世居花莲平原的撒奇莱雅人
        一、花莲平原撒奇莱雅人的早期历史
        二、撒奇莱雅人的社会文化
第三章 “加礼宛事件”与两个人群的流散迁徙
    第一节 “开山抚番”与国家力量介入后山
        一、清廷“开山抚番”与汉人入垦花莲
        二、花莲地区原住民人群与清廷官军的初遇
    第二节 “加礼宛事件”的历史图像
        一、清廷官方文书的记载
        二、口述史中的“达固湖湾战争”
    第三节 人群的流徙与身份的隐匿
        一、事件后清廷的处置
        二、人群的流散、迁徙与活动空间变迁
        三、身份的隐匿与“集体失忆”
第四章 族群运动与“噶玛兰族”、“撒奇莱雅族”的生成
    第一节 原住民族群运动的历史背景
        一、原住民族称与分类体系的历史演变
        二、原住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族群正名”风潮
    第二节 “返去做番”: 噶玛兰人的“复名”运动
        一、潘朝成及其家族的寻根之路
        二、新社加礼宛后裔的族群意识转化
        三、偕万来寻亲与“噶玛兰族”的“复名”
    第三节 脱离阿美族: 撒奇莱雅人的“正名”运动
        一、帝瓦伊·撒耘家族与撒奇莱雅人的“正名”
        二、离散族裔的聚合与“撒奇莱雅族”的生成
第五章 当代原住民政策变迁下的族群建构
    第一节 当代台湾政党政治下原住民政策的嬗递
        一、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原住民政策(1983-2000)
        二、民进党执政时期的原住民政策(2000-2008)
        三、国民党及民进党重新执政后的原住民政策(2008-2018)
    第二节 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文化复振与族群建构
        一、文化的转型与调适: 噶玛兰人的Gataban(猎首祭-丰年节)
        二、断裂与接续: 撒奇莱雅人的Palamal火神祭与文化复振
    第三节 文化政治整合与族群发展路径的探索
        一、族群精英与族群发展的文化政治路线
        二、政治结构困境与族群发展的路径探索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田野调查图集
    附录二: 2016年8月1日蔡英文向台湾原住民道歉演讲全文
    附录三: “总统府原住民族历史正义与转型正义委员会”设置要点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9)台湾政治文化变迁与民进党的崛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政治文化的理论与方法
1.1 政治文化的相关理论
    1.1.1 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
    1.1.2 政治文化的三个层次
1.2 研究方法 第2章 民进党崛起的背景
2.1 党外筹备
2.2 正式建党
2.3 参政历程 第3章 体系文化:省籍议题与认同的异化
3.1 民进党的认同问题
    3.1.1 民进党的省籍议题
    3.1.2 民进党的“台独”意识
    
3.1.2.1 “台独”思想的快速膨胀期
    
3.1.2.2 “台独”思想的转型期
3.2 体系文化变迁的背景分析 第4章 过程文化:参与型文化的确立
4.1 民进党参政过程的民众态度
4.2 过程文化的社会背景分析 第5章 政策文化:理性回归与本土民粹的兴起
5.1 民进党的公共政策倾向
5.2 政策文化的背景分析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国民党改革的方向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民党改革的历史回顾
二、国民党下野之后的本土化论述
三、国民党向选举机器的转型
四、国民党改革的两个面向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四、“本土化”与台湾选举(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本土化”的演进及影响——政权运作的视角[J]. 方锦程. 台湾研究, 2020(06)
  • [2]“认同”遮蔽“左右”:对台湾地区社会分歧与选举政治竞争的观察[J]. 吴维旭,赵子龙. 台海研究, 2020(03)
  • [3]“党公营报业”的衰落与“侍从报业”的崛起 ——台湾报禁时期《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的比较研究[D]. 吴宗晏(Wu Chung Yen).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4]台湾“本土化”思潮的演进及其省思[J]. 王东.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02)
  • [5]政治抗争中的“台独”论述 ——以《台湾新文化》为例[D]. 孙悦恩.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台湾青年的政治、国家及文化认同研究 ——基于Dcard论坛的探析[D]. 刘瑶. 厦门大学, 2019(08)
  • [7]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8]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D]. 郑伟斌. 厦门大学, 2018(07)
  • [9]台湾政治文化变迁与民进党的崛起[D]. 陈慧雯. 上海师范大学, 2017(11)
  • [10]国民党改革的方向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J]. 徐家勇. 现代台湾研究, 2011(04)

标签:;  ;  ;  ;  ;  

“本土化”与台湾选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