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循证图书馆的痴呆症研究结果

来自循证图书馆的痴呆症研究结果

一、来自循证图书馆的痴呆研究结果(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娜,李婧,杜娟[1](2021)在《基于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工具Ⅱ的痴呆社区管理指南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痴呆是一种获得性认知功能障碍,随着病情进展,患者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交能力明显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全面而有效的痴呆社区管理能够延缓痴呆进程,而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指南能够提供有效的管理策略,从而提高痴呆社区管理的质量和一致性。目的对国内外包含痴呆社区管理内容的临床实践指南和共识进行评价,以期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痴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及网站,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查找2008—2020年发表的有关痴呆管理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痴呆照护共识等;使用指南研究和评估工具Ⅱ(AGREE Ⅱ)对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并通过Kappa值对评价者间总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共入选45篇指南,指南范围与目的、参与人员、严谨性、清晰性、应用性与独立性6个领域标准化百分比得分分别为(77.2±8.96)%、(46.3±21.16)%、(39.19±20.8)%、(71.70±17.3)%、(26.3±17.35)%、(40.6±33.73)%,经过全面评价后,A级指南1部,B级指南23部,C级指南21部。评价者间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73±0.16)(P<0.01)。最终评选出24部中、高质量指南,指南范围与目的、参与人员、严谨性、清晰性、应用性、独立性6个领域平均得分分别为(80.20%±7.90)%、(54.50±16.98)%、(48.90±16.03)%、(77.90±7.99)%、(33.20±17.34)%和(53.3±35.63)%。筛选出的24部中高质量指南的Kappa值评分均值为(0.70±0.20)(P<0.01)。结论本研究应用AGREE Ⅱ对入选指南或共识进行质量评价,评选出了中、高质量指南,尽管制定方法学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但总体质量较高,并遵循了循证原则,能够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痴呆管理提供指导,为我国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痴呆管理指南提供参考。

杨舒然[2](2021)在《基于循证设计的失智老人照护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

刘思琴,罗斯莉,马莹,梁淑仪,郭飞燕,唐慧萍[3](2021)在《阿尔茨海默病病人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检索国内外阿尔茨海默病病人护理的相关证据,总结归纳最佳证据,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系统检索英国国家医疗保健优化研究所(NICE)指南库、JBI图书馆、Up to Dat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CINAHL、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病人护理的临床指南、临床决策、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9月,由3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相关证据进行提取及等级评定。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汇总出护理决策、住院照护、管理非认知症状、职员培训和安宁疗护5个方面,33条最佳证据。结论:汇总的33条阿尔茨海默病病人护理的最佳证据可指导临床更好地管理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建议同行在临床应用前先对医院条件及病人和家属进行评估,并选择性地应用证据,以获取临床护理最大效益。

刘南阳[4](2021)在《还脑益聪方通过干预PS/γ-分泌酶/α-Nrxn 1通路调节阿尔茨海默病突触可塑性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目的:采用系统评价再评价方法对现有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质量进行评价,为中医药治疗AD的疗效及安全性提供证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筛选中医药治疗AD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发表日期限定在从建库开始到2020年12月14日。两名研究者参考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2(AMSTAR-2)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结局测量的证据等级质量由建议、评估、发展和评价分级(GRADE)量表评估。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阐述研究结果。定性研究主要描述AMSTAR-2和GRADE结果,定量研究以森林图形式表示。结果:共20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符合纳入标准。主要结局指标评估包括:日常生活能力(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测(MMSE)、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ADAS-Cog)、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总有效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长谷川痴呆(HDS)、临床痴呆评定(CDR)。根据AMSTAR-2的结果,2项研究被评为低质量,18项研究被评为极低质量。在GRADE分级中,未发现高质量的证据,仅3项研究的有效率、MMSE和ADL被评为中等质量,其余研究被评为低或极低质量。在降级因素中,原始试验中的偏倚风险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发表偏倚、不一致性和不精确性。所有研究未发现升级因素。仅2项研究量化了不良事件发生率,证据质量均为极低级。14项针对总有效率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OR=1.44;95%CI=1.29-1.62);19项研究合并结果显示治疗组显着改善MMSE评分(WMD=1.19;95%CI=0.80-1.57);16项研究合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ADL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19;95%CI=-0.92-0.54);3项研究合并结果显示治疗组可显着改善AD患者中医证候积分(WMD=4.26;95%CI=3.22-5.30)。7项研究合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ADAS-Cog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96;95%CI=-2.12-0.21)。结论:中医药或联合西药治疗AD总有效率高于单纯西药或安慰剂,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然而,基于AMSTAR-2质量评价和GRADE分级发现现有中医药治疗AD的证据质量较低,目前尚不能提供强有力的推荐。此外,基于现有证据无法评估中医药治疗AD的安全性,未来需开展更多设计严谨的高质量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以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第二部分:目的:观察还脑益聪方(HYD)通过干预PS/γ-分泌酶/α-Nrxn 1通路对早老素双基因敲除小鼠(PScDKO)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探讨HYD治疗AD的潜在机制。方法:3月龄PScDKO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模型Ⅰ组、模型Ⅱ组、γ-分泌酶抑制剂组(DAPT组)、HYD低剂量组、HYD中剂量组和HYD高剂量组,每组16只,相同遗传学背景的C57小鼠16只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和模型Ⅰ组每日予生理盐水灌胃,DAPT组每日腹腔注射5.0mg/kg,模型Ⅱ组每日予DAPT组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HYD低、中、高剂量组每日给予HYD提取物1.7g/Kg、3.4 g/Kg、6.8g/Kg灌胃,每日一次,连续给药3个月。水迷宫和跳台实验分别观察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和记忆保持能力,电生理检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长时程增强时间,透射电镜观察突触形态和数量,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和尼氏小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γ-分泌酶、APP、Aβ1-40、Aβ1-40水平,免疫共沉淀法观察α-Nrxn1与α-DG、Cstn3、Nxph1的结合作用,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α-Nrxn1通路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电生理实验显示模型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斜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药物干预后,HYD高剂量组长时程增强持续时间较模型Ⅰ组增加(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HYD高剂量组突触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突触后致密物颜色较深。水迷宫实验发现模型Ⅰ组的穿台次数、原平台象限路程比和原平台象限时间比均减少(P<0.05)。HYD低剂量组穿台次数比模型Ⅰ组增加(P<0.05)。HYD低、中、高剂量组的错误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海马CA1区形态紊乱,用药各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异常的形态。用药各组海马CA1区细胞排列较整齐,细胞坏死不明显,尼氏小体较模型组增加。研究发现PScDKO小鼠突触可塑性损伤与Aβ沉积无关。PS功能失活未破坏α-Nrxn 1与突触后蛋白的结合作用。模型小鼠中α-Nrxn1、Nxph 1和GluRδ2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用药后的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PS功能失活导致α-DG、Cstn3和AchE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上调(P<0.05),用药后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HYD可能通过调节α-Nrxn 1通路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改善PScDKO异常的突触可塑性从而发挥治疗AD的作用。

王雪松[5](2021)在《针刺相关疗法对轻中度AD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隐匿,且病程不可逆,伴随着全球老龄化的日益加剧,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医疗和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针刺相关疗法对AD有效,我们的目的在于比较不同针刺相关疗法对轻中度AD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所纳入的干预措施进行排序。方法:我们运用网状Meta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NMA)的方法对纳入研究中的的直接和间接证据进行评估。我们检索了4个英文数据库和4中文数据库,搜集以针灸相关疗法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早中期AD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2月25日,出版物的语言限定为中文或者英文。在两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使用Review Manager5.4、Stata 15.0和Win BUGS 1.4.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检索所获得的所有文献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研究36篇,包括2711例AD患者,涉及14种针灸相关疗法和联合疗法。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针刺联合认知功能训练(ACU+Training)的疗效优于针刺相关疗法(ACU)、针刺联合中药(ACU+CH)、针刺联合盐酸多奈哌齐(ACU+DON)、中药(CH)、盐酸多奈哌齐(DON)、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片(DON+NIM)、音乐疗法(Music)、尼莫地平片(NIM)、安慰剂(Placebo)、认知功能训练(Training)(p<0.05),而针刺联合中药(ACU+CH)优于中药(CH)(p<0.05),针刺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及尼莫地平(ACU+DON+NIM)优于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片(DON+NIM)(p<0.05);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部分(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ADAScog),针刺相关疗法(ACU)优于盐酸多奈哌齐(DON)(p<0.05);对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针刺联合盐酸多奈哌齐(ACU+DON)优于中药(CH)、盐酸多奈哌齐(DON)、尼莫地平(NIM)和安慰剂(Placebo)(p<0.05);而对于临床总有效率(Effectiveness rate),针刺相关疗法(ACU)、针刺联合中药(ACU+CH)、针刺联合中药联合盐酸多奈哌齐(ACU+CH+DON)、针刺联合中药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ACU+CH+DON+NIM)、针刺联合盐酸多奈哌齐(ACU+DON)、中药(CH)、尼莫地平(NIM)的疗效均优于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DON+NIM)(p<0.05),针刺联合中药(ACU+CH)的疗效优于中药(CH)(p<0.05)。综合排序结果显示,最佳的干预措施为针刺联合认知功能训练(ACU+Training)和针刺相关疗法(ACU)。结论:(1)针刺联合认知功能训练(ACU+Training)可能是提高轻中度AD患者MMSE评分的最佳治疗方法;(2)针刺相关疗法(ACU)可能对改善轻中度AD患者的ADAS-cog评分和ADL评分最有帮助。(3)与单一疗法相比,针刺相关疗法与其他疗法相结合,对轻中度AD患者整体获益程度更高;(4)与单纯药物疗法相比,针刺相关疗法不良反应率更低,更安全。综合而言,在所纳入的干预措施中,针刺联合认知功能训练(ACU+Training)和针刺相关疗法(ACU)可能是改善轻中度AD患者认知功能的最佳疗法。

王俊[6](2021)在《基于循证构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及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目的:1.调查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使用现状并从老年人、护理人员及医养结合机构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构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提供临床依据。2.总结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构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提供循证依据。3.构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并进行适用性检验。方法:1.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的现状调查(1)身体约束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整群抽样,利用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调查表对重庆市6家医养结合机构102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运用直接观察法、标准化访问护理人员及查看老年人医疗健康档案收集相应资料;运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2)护理人员身体约束实践的质性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重庆市2家医养结合机构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n=12)和TPB开放性问卷调查(n=20),运用Colaizzi7步法进行内容分析。(3)护理人员身体约束实践的量性研究:通过整群抽样,采用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身体约束实践分问卷和自制医养结合机构护理人员身体约束计划行为理论问卷(PR-TPB问卷),调查重庆市6家医养结合机构316名护理人员的身体约束实践,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及意向,以TPB为理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变量对身体约束实践的影响路径及程度。2.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的证据综合(1)身体约束干预措施效果的meta分析:系统检索Pubmed,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ENTRAL),Psyc INFO,CNKI,Wan Fang Data,VIP,Open Grey数据库中有关养老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干预措施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2)相关指南及系统评价的内容分析: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专业网站及数据库中2000年~2020年关于养老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的指南、最佳实践信息册、证据总结、推荐实践、专家共识及系统评价,并对内容进行评价、整合和总结。3.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的构建根据现状调查和证据总结内容,结合文献研究,构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初稿,采用专家会议法修改、论证方案并形成终稿。4.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的适用性检验采用单组前后测量设计,选取重庆市一家医养结合机构中的老年人(n=97)应用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通过质性研究方法了解护理人员应用方案的感受及体验;通过量性研究方法评价干预前后老年人及护理人员层面相关结局指标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对干预前后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的现状调查(1)身体约束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6家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使用率为25.83%,腰带(55.47%)和腕带(52.83%)的使用率最高,61.51%的身体约束有签署知情同意,身体约束主要原因是预防跌倒(71.70%),89.06%的身体约束没有护理记录,13.58%的约束老年人有约束并发症;老年人认知、行动能力、自理能力、跌倒风险、入住时间、身体攻击性行为、留置导管情况,机构的类型、属性、护理员照护人数是身体约束使用的影响因素(P<0.05)。(2)护理人员身体约束实践的质性研究:提炼出护理人员对老年人使用身体约束的行为信念、规范信念和控制信念3部分,包括对使用身体约束的认知、态度、情感体验、团体压力、道德压力、责任压力、外在促进因素、外在阻碍因素8个主题。(3)护理人员身体约束实践的量性研究:护理人员身体约束实践、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及意向得分为(30.89±4.82),(5.30±0.62),(4.55±0.73),(3.99±1.31),(5.05±0.88)分。态度(β=0.536,P<0.001)和知觉行为控制(β=0.139,P<0.05)与意向呈正相关,主观规范得分越高,意向越强,但路径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知觉行为控制对实践有直接负向影响(β=-0.348,P<0.001),但意向对实践的直接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2.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的证据综合(1)身体约束干预措施效果的meta分析:单纯教育措施[OR=0.68,95%CI(0.28~1.64),P=0.39],教育结合咨询措施[OR=0.76,95%CI(0.29~1.98),P=0.58]对减少老年人身体约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化干预措施对减少老年人身体约束的效果有统计学意义[OR=0.74,95%CI(0.64~0.86),P<0.001];身体约束干预措施对老年人跌倒[OR=0.89,95%CI(0.64~1.24),P=0.48]、跌倒相关伤害[OR=1.14,95%CI(0.79~1.65),P=0.47]和精神类药物使用[OR=1.09,95%CI(0.89~1.33),P=0.41]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2)相关指南及系统评价的内容分析:最终纳入17篇文献,其中指南1篇,证据总结2篇,最佳实践信息册2篇,推荐实践1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8篇,从定义、人员要求、评估、决策、知情同意、预防策略、实施、监测、解除、记录、报告、人员培训和组织支持总结25条证据。3.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的构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包括身体约束原则、组织支持、人员要求、评估、决策、告知、替代措施、实施、监测、解除、记录、报告、约束培训13个维度,29个条目,会议专家权威系数为0.894。4.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的适用性检验(1)量性结果:身体约束培训后护理人员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实践得分升高(P<0.05),身体约束意向得分降低(P<0.05);干预3个月后老年人身体约束使用率无显着变化(P>0.05),护理人员身体约束使用正确率提升,老年人日间约束时间降低,非正规约束工具使用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干预前后跌倒及跌倒相关伤害和抗精神药物使用无显着变化(P>0.05)。(2)质性结果:提炼出护理人员身体约束理论认识加深、认知态度改变、实践能力提升、方案实践正向体验、方案实践负性体验、约束必要性难以评估、替代措施实施障碍7个主题。结论:1.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使用率较高且实践欠规范,受老年人、护理人员及机构特征等因素影响,应加强危险因素管理、身体约束教育并制定身体约束规范,以提高老年人长期照护质量。2.基于循证构建的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内容科学、全面且具体,虽然不能降低老年人身体约束使用率,但能有效改善护理人员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及实践,提高身体约束使用正确率,减少老年人日间约束时间,规范约束方式,方案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并推广。

《中成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7](2021)在《中成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文中研究说明1背景、目的及意义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以脑血管病变为主要病因的痴呆综合征,属于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中较重的群体(major VCI)[1-3]。Va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之后最常见痴呆原因。在60岁以上人群中,VaD患病率为1.26%~2.40%,占所有痴呆病因的12%~20%[4]。从病史和临床特征来看,VaD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性或亚急性发病,通常有明确的卒中史,另一类是渐进或隐袭起病,通常无明确的卒中史,后者占36%~67%[5,6]。

孙晶晶[8](2021)在《以人为本的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论》文中指出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学者们已经通过科学的方法定量、定性的研究并验证出部分自然景观对人们身心康复的有利影响。但是,一直没有全面的、核心的关于康复景观设计的理论、准则和评估体系。本文通过对康复景观的纵向历史发展动态研究,相关理论文献的横向比较归纳总结,结合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和项目实践,对康复景观设计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总结,并提出了现代康复景观以人为本,以生理、心理和精神三个层面为康复核心的“三元”设计论。通过归纳总结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的原则、策略及评估方法,建立了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的评估体系,并基于灰色统计法(GST法)遴选指标,后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对南京的两处康复景观进行实例研究和评估。又通过总结对儿童、老年人和临终患者三类不同人群在生理、心理和精神三个层面对环境的需求及相应的设计策略,并以“三元”设计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项目进行了设计实践。本文是对现有康复景观相关理论的整合和创新,并进一步将创新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希望本研究课题的核心思想与成果可以为发展初期的现代康复景观设计带来指导与借鉴。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八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康复景观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国内外对于康复景观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同时指出了现阶段研究成果的问题与不足,明确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归纳总结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为康复景观的概念解析及其历史发展的历程、演变和现状。归纳总结了各个历史时期与医疗和康复相关的景观特征和对人们康复的影响。第三章为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的思想基础、设计切入点、和设计标准。本章节重点总结了康复景观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基础。以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三个维度为出发点总结了本研究的核心理念,即现代康复景观的“三元”设计。以“三元”设计的核心理念为指导,作者通过分析设计切入点,结合了现代康复景观的相关理论以及经典案例分析,进一步总结了现代康复景观的三条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第四章为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原则与策略构建。本章通过对使用者生理、心理和精神三方面对环境需求的初步分析,结合现实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了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的原则与策略。第五章是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例研究。基于本文第三章和第四章对于文献和案例的分析总结,结合相关领域专家的征询意见,形成了以生理核心康复性,心理核心康复性和精神核心康复性为准则层(包含34项指标)的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初选指标集合。通过灰色统计法(GST法)对初选指标集合进行筛选,最终得到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指标体系。又以城市南京为例,实地调研了具有代表性的一所新建医院(鼓楼医院)以及一所疗养院(钟山干部疗养院),初步明确南京城市康复景观的发展现状和居民对康复景观的认知与希冀,同时结合问卷答案,通过AHP层次分析法,经过两两对比将指标间的重要性定性比较结果转化为定量权重赋值结果,从而得出南京两处康复景观基于“三元”设计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第六章是以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理论为基础,针对不同人群的设计策略及应用。通过对不同特殊使用者人群生理,心理及精神特征和对环境的需求分析,总结了具有人群针对性的康复景观设计策略,并结合案例分析,讨论了这些策略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情况。第七章介绍了以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理论为指导,作者进行的一次设计实践。此项目位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妇女儿童医院,整个项目从初期的现场调研到汇报完成和通过都是依照作者总结的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的思想,从医院场地的总体规划深入到重症儿童监护室康复花园的详细设计。设计成果得到了医院负责人,医护人员及病患家属的一致认可和好评。第八章为本课题后续研究及展望。本文在康复景观研究方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在总结和归纳过去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更全面的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论及相关准则,建立了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指标体系;另一方面对于康复景观后续的研究和发展起到基础奠定以及方向指引的作用。全文字数:13万余字图表:200余幅

刘佳琳[9](2021)在《老年痴呆患者沟通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检索国内外发布的与老年痴呆沟通护理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专家会议法构建出老年痴呆患者沟通护理实践方案,为今后对相关照护人员进行有关痴呆患者沟通护理的循证护理实践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系统文献检索,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采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证据等级与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等级与质量评定,并通过内容分析法初步形成老年痴呆患者沟通护理的相关实践方案和条目。通过专家会议对方案框架以及条目可行性进行讨论,对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专家一般资料采用SPSS 21.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通过系统检索,共纳入13篇相关文献,包括2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8篇手册,2篇文件。其中质量评价为ⅣA级3篇、ⅣB级5篇、ⅣC级2篇、ⅤC级3篇。通过内容分析法及专家会议法形成老年痴呆患者沟通护理实践方案,包括沟通态度(如尊重长者,不能回避和长者说话或者对她/他们视而不见等13个条目)、沟通环境与沟通时机(如确保沟通环境适宜,照明良好,避免噪音,尽量保证与长者一对一交谈等5个条目)、语言沟通技巧(如保持句子简短等16个条目)、非语言沟通技巧(如沟通过程中注意与长者进行眼神交流等15个条目)和患者语言功能训练(如提倡以长者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交谈和互动,帮助维持其口语和交流能力等2个条目)5个方面共51条推荐意见。结论: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形成方案初稿,并通过专家会议法对方案进行修订,最终构建了本土化的老年痴呆患者沟通护理实践方案。实践方案的构建过程从理论上、实践上保证了方案的可靠性及科学性,构建的方案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意义,适宜在老年痴呆照护场所推广使用。

张迁[10](2021)在《ICU谵妄筛查工具准确性的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目前谵妄筛查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探索不同ICU谵妄筛查工具的准确性,同时将重症监护病房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Intensive Care Unit,CAM-ICU)和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Intensive Care Delirium Screening Checklist,ICDSC)应用于外科ICU患者以验证其筛查准确性,以期为我国ICU谵妄筛查工具的选择与应用提供系统的研究证据。方法1)知识可视化分析:通过全面检索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利用VOSviewer软件分析2000年至2020年发表的谵妄筛查相关研究,探索谵妄筛查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为进一步开展ICU谵妄筛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检索、筛选主要中英文数据库发表的ICU谵妄筛查工具相关研究。应用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2(QUADAS-2)质量评价工具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与适用性。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ICU谵妄筛查工具的准确性进行全面比较。3)横断面研究:应用CAM-ICU和ICDSC两种筛查工具对ICU患者进行临床验证。以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V(DSM-V)为金标准,分析两种筛查工具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阴/阳性似然比等诊断指标,评估CAM-ICU和ICDSC在外科ICU日常谵妄筛查的准确性。结果1)知识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外谵妄筛查研究关注度不断增加,谵妄危险因素、老年谵妄筛查和ICU谵妄筛查等研究领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目前我国谵妄筛查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国内学者仍需加强国际间合作,以促进国内谵妄筛查研究的进一步开展。2)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共纳入37篇研究,纳入总样本量为22,289,研究对象主要来自美国、中国、德国和日本。纳入研究共报告了7种筛查工具,其中28篇研究分析了CAM-ICU,13篇研究分析了ICDSC,其他5种筛查工具纳入的研究数量均为13篇。13篇研究被评为低偏倚风险。CAM-ICU和ICDSC作为临床最常用的ICU谵妄筛查工具,表现出较好的筛查准确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CAM-ICU的合并敏感度及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84(95%CI:0.78-0.89)、0.95(95%CI:0.91-0.97);ICDSC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敏感度及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85(95%CI:0.72-0.92)、0.89(95%CI:0.83-0.93)。3)诊断试验部分共收集样本225例。结果显示,外科ICU谵妄发生率为43.11%,CAM-ICU与DSM-V一致性Kappa值为0.76,显示一致性较好,其敏感度为84.32%、特异度为91.41%、阳性预测值为88.13%以及阴性预测值为88.54%,表明CAM-ICU筛查准确性高。ICDSC与金标准一致性Kappa值为0.74,提示该筛查工具诊断效能良好,其敏感度为87.21%、特异度为86.35%、阳性预测值为82.88%以及阴性预测值为89.91%,表明ICDSC筛查准确性良好。结论通过对ICU谵妄筛查工具准确性的系统研究发现,谵妄筛查研究不断发展,国内外谵妄筛查关注度不断提高。CAM-ICU和ICDSC作为最常用的两种筛查工具,筛查准确性较好。ICU临床试验同样证明了上述两种筛查工具良好的诊断效能。但在我国外科ICU环境下,仍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验证其他不同筛查工具的准确性。

二、来自循证图书馆的痴呆研究结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来自循证图书馆的痴呆研究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工具Ⅱ的痴呆社区管理指南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指南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指南筛选和质量评价
    1.4 数据提取及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指南的一般特征
    2.3 各指南不同领域及总体质量评分结果
        2.3.1 范围和目的
        2.3.2 参与人员
        2.3.3 严谨性
        2.3.4 清晰性
        2.3.5 应用性
        2.3.6 独立性
        2.3.7 指南综合评价结果
3 讨论
    3.1 各指南制定方法学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3.2 我国亟须一部痴呆社区管理指南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3)阿尔茨海默病病人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问题确立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 文献质量评定标准
        1.4.1 指南的质量评价标准
        1.4.2 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质量评价标准
        1.4.3 临床决策的质量评价标准
        1.4.4 专家共识质量评价
    1.5 文献的质量评价
    1.6 证据分级及推荐标准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
    2.2 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见表1)
    2.3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3.1 临床决策的评价结果
        2.3.2 指南的质量评价结果
        2.3.3 纳入系统评价的质量评价结果
        2.3.4 专家共识的质量评价结果(见表4)
    2.4 证据生成与总结
3 证据分析
    3.1 护理决策
    3.2 住院照护
    3.3 管理非认知症状
    3.4 职员培训
    3.5 安宁疗护
4 小结

(4)还脑益聪方通过干预PS/γ-分泌酶/α-Nrxn 1通路调节阿尔茨海默病突触可塑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PS/γ-分泌酶/α-Nrxn 1通路调控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1 早老素基因突变假说
        2 Nrxn及突触后神经连接蛋白在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
        2.1 Nrxn蛋白在突触可塑性调节方面起着组织者的作用
        2.2 α-Nrxn1与突触后相互作用蛋白结合共同调节突触可塑性
        3 PS调节Nrxn在突触可塑性中的功能
        4 PS1/2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4.1. 脑组织形态学改变
        4.2. 认知功能和情绪改变
        4.3. 神经炎症反应和神经元凋亡
        4.4. 突触可塑性损伤
    综述二 “虚-瘀-浊-毒”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病机演变规律
        1 AD始发于肾虚
        2 AD进展于浊、瘀等病理产物的蓄积
        3 AD恶化于毒邪的转化
        4 “虚-瘀-浊-毒”病机演变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AMSTAR-2质量评价和GRADE证据分级的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系统评价/meta分析再评价
    1 研究背景
    2 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检索
        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2.4 质量评估
        2.5 再评价指标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筛选结果
        3.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3.3 AMSTAR-2质量评价结果
        3.4 GRADE证据质量分级
        3.5 结局指标再评价
    4 讨论
        4.1 中医药治疗AD疗效显着
        4.2 中医药治疗AD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有待提高
        4.3 中医药治疗AD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证据等级较低
        4.4 中医药治疗AD的安全性尚待确定
        4.5 对未来中医药治疗AD疗效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建议
        4.6 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Pubmed检索策略
    附表2 AMSTAR-2详细清单
    附表3 AMSTAR-2详细清单
    附表4 AMSTAR-2详细清单
    附表5 排除文献及理由
第三部分 还脑益聪方通过PS/-分泌酶/α-Nrxn 1通路调控阿尔茨海默病突触可塑性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水迷宫实验
        3.2 跳台实验
        3.3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长时程增强时间
        3.4 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
        3.5 各组APP、Aβ_(1-40)、A β_(1-42)、γ分泌酶水平
        3.6 各组α-Nrxn1与突触后连接蛋白的结合作用
        3.7 各组α-Nrxn1信号通路的蛋白水平
        3.8 各组α-Nrxn 1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
    4 讨论
        4.1 HYD可提高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
        4.2 HYD通过提高LTP时间改善突触可塑性
        4.3 HYD发挥保护神经元功能
        4.4 PScDKO小鼠的AD样表型与Aβ沉积无关
        4.5 PS功能突变未影响α-Nrxn1与突触后蛋白的绑定作用
        4.6 HYD通过调节α-Nrxn1及突触后相关蛋白和基因水平改善突触可塑性
    5 小结
    6 创新点
    7 存在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5)针刺相关疗法对轻中度AD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
    1.5 风险偏倚评价
    1.6 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文献筛选及文献基本特征
    2.2 风险偏倚评价
    2.3 两两Meta分析结果
    2.4 网状Meta分析结果
    2.5 不良事件
讨论
    1.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
    2.西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
    3.治未病理论在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中的运用
    4.阿尔茨海默病外周血早起生物标志物在AD防治中的意义
    5.针灸治疗AD的可行性
    6.疗效分析
    7.不良反应分析
    8.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检索策略
附录三 NMA-检查清单
附录四 研究生在学期间科研成果和项目经历
致谢

(6)基于循证构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相关概念
    3 伦理原则
    4 理论基础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6 研究假设
    7 研究内容
    8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节 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医养结合机构护理人员身体约束实践的质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节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医养结合机构护理人员身体约束实践量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的证据综合
    第一节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干预措施效果的META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节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相关指南及系统评价的内容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的构建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的适用性检验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减少护理院老年人身体约束策略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以人为本的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框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基于CITESPACE的康复景观研究可视化分析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章小结
    第一章 注释
第二章 康复景观的相关概念解析及其历史发展历程
    2.1 康复景观的相关概念解析
        2.1.1 康复医学的概念
        2.1.2 康复景观的概念
        2.1.3 康复景观的分类
        2.1.4 康复景观的主要特征(如何区别于一般景观)
        2.1.5 康复景观的主要疗愈方法:园艺疗法与景观疗法
        2.1.6 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康复景观的历史发展历程和演变
        2.2.1 原始医学下的萌芽期
        2.2.2 经验主义医学下的雏形期
        2.2.3 科技-机械主义医学下的失落
        2.2.4 人文主义医学下的重整期
    2.3 康复景观的设计方法的演变与分类
        2.3.1 传统设计方法
        2.3.2 植物学或生态设计方法
        2.3.3 以人为主导的设计方法
        2.3.4 以实证研究为指导的以人为本的康复景观设计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注释
第三章 现代康复景观的“三元”设计及其思想基础
    3.1 以循证设计为指导的康复景观设计理论
        3.1.1 循证设计
        3.1.2 罗杰·乌尔里希
        3.1.3 史蒂芬·卡普兰与瑞秋·卡普兰
        3.1.4 克莱尔·库伯·马库斯
        3.1.5 其他相关理论
    3.2 人文(健康)地理学下的康复景观理论及相关思想
        3.2.1 威尔·杰斯勒尔
        3.2.2 基于海德格尔的建筑思想
        3.2.3 基于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的建筑思想
        3.2.4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
        3.2.5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建筑语言
        3.2.6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建筑思想
    3.3 现代康复景观的“三元”设计理论
        3.3.1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思想
        3.3.2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的核心诉求、康复机制和设计标准
        3.3.3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标准
    3.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注释
第四章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原则、策略与方法
    4.1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原则
        4.1.1 生理舒适性原则
        4.1.2 心理愉悦性原则
        4.1.3 心灵进阶性原则
    4.2 康复景观与建筑相关的设计考量
        4.2.1 康复景观在建筑环境中的空间类型
        4.2.2 建筑与康复景观空间设计策略
    4.3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策略
        4.3.1 ―五感‖设计策略
        4.3.2 康复景观的人性化空间设计策略
        4.3.3 无障碍设计策略
        4.3.4 种植设计
        4.3.5 "神圣"感的营造
        4.3.6 案例分析:所有人的康复花园……伊丽莎白和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
    4.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注释
第五章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例研究
    5.1 基于灰色统计法(GST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5.1.1 评价指标的初选
        5.1.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5.1.3 灰色统计法(GST法)
        5.1.4 灰类白化函数计算
    5.2 GST法分析结果
    5.3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5.4 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
        5.4.1 AHP层次分析法概述
        5.4.2 层次分析法理论框架概述
        5.4.3 软件说明
    5.5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分析
        5.5.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5.5.2 调查问卷数据的整理与导入
        5.5.3 数据处理与结果
    5.6 实例调查
        5.6.1 康复景观在南京的发展概况
        5.6.2 案例介绍
        5.6.3 初步问卷调查结果
        5.6.4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5.6.5 调查问卷结果
        5.6.6 调查结果加权评分
    5.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注释
第六章 针对特殊人群的“三元”康复景观设计策略
    6.1 适宜老年人(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策略
        6.1.1 老年人的人群特征及对环境的需求(一般指60 岁以上人群)
        6.1.2 适宜老年人(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指导与策略
        6.1.3 案例分析
        6.1.4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症状特点
        6.1.5 适合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特征的康复景观设计指导与策略
        6.1.6 案例分析
    6.2 适宜儿童(尤其是0-14 岁儿童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策略
        6.2.1 儿童患者的人群特征及对环境的需求
        6.2.2 适宜儿童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指导与策略
        6.2.3 案例分析
        6.2.4 儿童自闭症患者的症状特点及治疗方式
        6.2.5 适合儿童自闭症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指导与策略
        6.2.6 案例分析
    6.3 适宜临终病患的康复景观设计策略
        6.3.1 临终患者的人群特征
        6.3.2 适宜临终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指导与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注释
第七章 ―生命的韵律‖基于康复景观“三元”设计论的设计案例: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妇女儿童医院康复花园
    7.1 项目背景
        7.1.1 项目起缘
        7.1.2 问卷调查
        7.1.3 设计目标
    7.2 项目设计
        7.2.1 场地分析
        7.2.2 医院整体设计建议
        7.2.3 PICU康复花园设计
    7.3 设计总结
    7.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注释
第八章 本课题总结、创新点和后续研究与展望
    8.1 本课题重点思想
    8.2 本课题的创新点
    8.3 本课题的后续研究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康复景观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AHP分层发实地调查问卷
附录3:ASSENT FORM
附录4:QUESTIONNAIRE
后记
博士研究生就读期间发表论文与学术成果

(9)老年痴呆患者沟通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老年痴呆
        1.3.2 人际沟通
        1.3.3 FAME策略
        1.3.4 内容分析法
        1.3.5 专家会议法
2 对象和方法
    2.1 老年痴呆沟通护理相关证据的收集与评价
        2.1.1 证据来源
        2.1.2 检索策略
        2.1.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1.4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2.1.5 文献质量评价
    2.2 构建《老年痴呆患者沟通护理实践方案》
        2.2.1 内容分析法
        2.2.2 专家会议
3 结果
    3.1 证据收集结果
        3.1.1 文献检索结果
        3.1.2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3.2 老年痴呆患者沟通护理实践方案构建结果
        3.2.1 证据条目提取结果
        3.2.2 形成老年痴呆患者沟通护理实践方案初稿
        3.2.3 专家的一般资料及权威系数
        3.2.4 第一轮专家会议意见结果
        3.2.5 第二轮专家会议意见结果
        3.2.6 方案最终修订结果小结
4 讨论
    4.1 老年痴呆患者沟通护理实践方案构建的意义
    4.2 文献检索结果的启示
    4.3 老年痴呆患者沟通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4.3.1 本研究采用人际沟通理论作为研究基础
        4.3.2 本研究采用循证方法构建沟通护理实践方案
    4.4 本研究构建的老年痴呆患者沟通护理实践方案的可操作性
5 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痴呆患者沟通护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ICU谵妄筛查工具准确性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谵妄的流行病学现状
    1.2 谵妄的危险因素
    1.3 谵妄的筛查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谵妄筛查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2.1 研究背景
    2.2 资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ICU谵妄筛查工具准确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3.1 研究背景
    3.2 资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CAM-ICU和 ICDSC用于ICU谵妄筛查准确性的临床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目的
    4.3 研究对象与方法
    4.4 研究结果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果
    5.2 创新性
    5.3 局限性
    5.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来自循证图书馆的痴呆研究结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工具Ⅱ的痴呆社区管理指南评价[J]. 张海娜,李婧,杜娟. 中国全科医学, 2021(31)
  • [2]基于循证设计的失智老人照护空间设计研究[D]. 杨舒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3]阿尔茨海默病病人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刘思琴,罗斯莉,马莹,梁淑仪,郭飞燕,唐慧萍. 循证护理, 2021(06)
  • [4]还脑益聪方通过干预PS/γ-分泌酶/α-Nrxn 1通路调节阿尔茨海默病突触可塑性的实验研究[D]. 刘南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5]针刺相关疗法对轻中度AD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D]. 王雪松.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基于循证构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及效果评价[D]. 王俊.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7]中成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中成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3)
  • [8]以人为本的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论[D]. 孙晶晶. 东南大学, 2021
  • [9]老年痴呆患者沟通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D]. 刘佳琳.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10]ICU谵妄筛查工具准确性的系统研究[D]. 张迁. 兰州大学, 2021(11)

标签:;  ;  ;  ;  

来自循证图书馆的痴呆症研究结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