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敏感性分析

12种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敏感性分析

一、12种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体外药敏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骆延波[1](2021)在《高通量细菌药敏检测仪器的研制及应用》文中认为研制的细菌药敏试验高通量检测仪器包括高通量药敏试验接种仪、96点阵琼脂检测盒、便携式细菌培养箱、药敏试验图像采集转换仪等,实现了细菌药敏试验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准确性、稳定性、标准化。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药敏试验稀释法标准,对药敏试验接种仪的结构和操作稳定性、重复性、与CLSI药敏标准方法比对验证等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使用该药敏试验接种仪方法与CLSI药敏标准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了8种抗生素对48株禽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显示:该药敏试验接种仪便于灭菌,易于操作,结构合理,接种细菌量重复性好,与CLSI微量肉汤稀释法比对检测结果吻合率达95%,批量检测结果吻合率90%以上,检测效率高5倍以上。针对国内养殖场临床化验不具备细菌培养条件的现状,研制开发出一种便携式细菌培养箱,箱体的长、宽、高分别为40~50 cm、20~30 cm、20~30 cm,热功率为30~40 W。主要由密封的泡沫盒、加热带、电线、温控开关等组成,经过温度稳定性、温度差异性、与常规恒温培养箱培养性能比对验证及使用费用对比、实地培养应用等研究,结果表明,该便携式细菌培养箱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箱体内温度相对恒定(温度范围30-42℃),符合常规细菌的培养要求,与常规培养设备相比成本降低90%,适用于基层现场和实验室培养细菌。研制的药敏试验图像采集转换仪包括外壳、显示屏、图像采集室、控制板、图像采集转换装置,其中显示屏固定在壳体上,控制板、图像采集转换装置和图像采集室安装在内部,图像采集转换装置与图像采集室对应,控制板连接控制器,图像采集转换装置的数据输出端口连接控制器的数据接收端口,显示屏连接控制器。图像采集转换装置包括扫描仪和光源。CMOS感光器或CCD感光器,连接到控制器。稳定性验证结果表明药敏试验图像采集系统进出托盘和操作系统运行顺畅。每个药敏板的读数值基本一致,重复性好。与目测结果比对验证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而且检测效率是目测的5倍以上。检测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图像采集仪能够识别琼脂板上直径大于0.5mm的菌落。本软件设计记忆功能,对于初次不能识别的较小直径菌落,经过软件识别标记,再次扫描时即能识别。为便于操作,撰写了96点阵药敏计算机采集系统v1.0使用说明书。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药敏试验图像采集转换仪能够实现高通量图像采集和MIC统计分析,设计合理,运行稳定,读取结果重复性好,敏感性高,检测效率比常规目测和手工录入数据提高10倍以上,适合批量细菌药敏试验检测。为验证该优化集成的细菌药敏试验高通量检测仪器,使用该集成技术对分离鉴定的临床分离细菌进行了抗药性检测,在此基础上检测高抗药性基因。分离鉴定出菌株总数为10617株,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等。对主要细菌进行了抗药性检测,筛选部分抗药性水平较高的细菌,对其抗药性基因进行了检测,并统计了10余种常用药物对细菌的MIC频率分布。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于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对多黏菌素、头孢噻肟、头孢噻呋、多西环素、环丙沙星抗药率高于40%;对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相对敏感。沙门氏菌的总体抗药性水平略低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红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的抗药性高于70%,对其它药物较为敏感性低于20%。健康动物源大肠杆菌对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头孢噻呋、多黏菌素的抗药性明显低于病料来源大肠杆菌。健康动物粪便源大肠杆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养殖畜种抗药性背景指示菌的作用。多重高抗表型的大肠杆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均含有多种抗性基因,同时含有多种毒力基因。从山东省8个大型集约化养鸡场中720份新鲜粪便样品,分离鉴定到697株非重复大肠杆菌。检测结果表明:83株携带mcr-1基因;从mcr-1阳性菌株中共检测到5种ESBL基因和4种PMQR基因。药敏检测只用了1个月时间,比常规方法节省5个月,检测成本降低80%。综上所述,细菌药敏试验高通量检测技术准确、稳定、可重复、效率高,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为国内首创,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适用于科研、教学、生产,为细菌抗药性检测与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王佳佳[2](2021)在《葛根芩连汤干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研究通过收集临床湿热泻患儿的粪便样本,以耐药性大肠埃希菌为研究对象,运用药敏检测方法分析儿童粪便源性大肠埃希菌的抗生素耐药谱。应用中医经典方剂葛根芩连汤,主要针对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及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BF),分析葛根芩连汤对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干预作用及生物膜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相关性,在分子水平阐释葛根芩连汤对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作用机制。方法:1.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检测儿童粪便源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纯化、鉴定及耐药谱检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革兰氏染色(快速法)。2.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BBF)的形态学观察结晶紫染色法筛选强成膜菌株,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刀豆蛋白A(FITC-Con A)和碘化吡啶(PI)荧光染色,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的实验方法,镜下观察葛根芩连汤对儿童粪便源性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形态学改变。3.葛根芩连汤对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群体感应系统(QS)的影响运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T-PCR)分析葛根芩连汤对儿童粪便源性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作用是否与群体感应系统相关。结果:1.对儿童粪便源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进行了包含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等11大类共计21种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分离菌株对2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6%~86%,多药耐药菌菌株比例高达88%。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56.5%(CAZ%18%,CZ%74%,FEP%66%,CTX%68%)、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约为46.7%(CIP%44%,LVX%46%,MXF%50%)。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0%和8%)。头孢唑林、头孢吡肟和氨苄西林对ESBL表型大肠埃希菌的MIC最高值均为>16μg/ml、头孢噻肟对ESBL表型大肠埃希菌的MIC最高值为>32μg/ml、庆大霉素、四环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ESBL表型大肠埃希菌的MIC最高值均为>8μg/ml,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恶唑对ESBL表型大肠埃希菌的MIC最高值为>32μg/ml、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的MIC最高值分别为>2μg/ml和>4μg/ml,粘菌素MIC最高值为1μg/ml,均呈现高水平耐药。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镜下观察儿童粪便源性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形态学改变,药物作用48小时绿色荧光逐渐增强增多,红色信号开始有小团聚集,表示生物膜已逐步增多,并比较稳定。临床分离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经不同浓度黄连、黄芩处理后均粘附力降低,菌体形态发生改变。3.临床分离菌株菌经1/4MIC(400μg/m)的黄芩作用后,hflX、LuxS、motA、pfS、sdiA共5个基因的mRNA表达量下调。结合共聚焦显微镜镜下观察及RT-PCR的结果,1/4MIC(400μg/ml)黄芩是抑制生物膜的最适浓度。菌株经1/4MIC(400μg/ml)黄连作用后,pfS、motA、hfl A共3个基因的mRNA表达量均下调,fitsQ、hflX、omp A、sdiA共4个基因的表达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1/8MIC(200μg/ml)黄芩、黄连作用后,基因mRNA表达量均上调。但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8MIC(200μg/ml)的黄芩、黄连对于生物膜的形成均具有抑制作用。结论:1.临床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显示多药耐药菌菌株比例高。其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6.5%和46.7%,儿童抗生素耐药严峻。2.黄连、黄芩对儿童粪便源性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生物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相同浓度情况下,对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黄芩强于黄连,相同药物情况下,对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药物浓度更大,其作用越强。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RT-PCR,其中1/4MIC(400μg/ml)黄芩为生物膜形成的最佳抑制浓度。3.1/4MIC(400μg/ml)黄芩抑制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生物膜形成,其机制是通过下调hflX、LuxS、motA、pfS、sdiA共5个基因的mRNA表达量,抑制LuxS/AI-2介导的种间QS系统的AI-2信号分子的合成阶段。1/4MIC(400μg/ml)黄连抑制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生物膜形成,其机制是抑制了与大肠埃希菌鞭毛驱动紧密相连的双组分系统qse BC,进而AI-2生成减少。1/8MIC(200μg/ml)黄芩、黄连作用后,基因mRNA表达量均上调,但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8MIC(200μg/ml)的黄芩、黄连对于生物膜的形成均具有抑制作用,经RT-PCR后考虑可能与其他机制相关,后续可从其它角度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张娟[3](2021)在《中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效果》文中研究指明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的条件致病菌,可以引起多种疾病,例如败血症、腹泻、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然而,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的广泛使用,尤其是不规范和错误使用,导致大肠杆菌耐药率不断增加,多种药物耐药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使得临床上常用的一些药物(如: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的有效性日趋下降,甚至无效。随着新型抗菌药的研发进入瓶颈期,寻找有效的消除细菌耐药性方法,变得至关重要。中药作为细菌耐药性消除剂已得到初步证实,其对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机制主要有抑制耐药基因表达量、抑制主动外排泵系统、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抑制酶的活性和表达、消除耐药基因和耐药质粒等。本试验对50株大肠杆菌进行产ESBL验证试验,并检测其耐药基因,筛选耐药基因检出率高、种类多的菌株作为供试菌,进行10种抗菌药和12种中药的体外抑菌试验,选用抑菌效果好的中药培养供试菌72 h,每24 h检测1次菌株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消除率,检测4种耐药基因消除的差异性及耐药基因消除前后耐药表型的变化,取得结果如下:1.50株大肠杆菌均为ESBL阳性菌;根据其耐药基因检测结果,选出3株菌(耐药基因)E1(CTX-M-55)、E2(CTX-M-55、TEM-1)和E3(CTX-M-55、TEM-1、qnr S、rmt B)作为供试菌;供试菌均为多重耐药菌,菌株E1、E2、E3分别表现出7重、4重、9重耐药;12种中药中组合中药五倍子和乌梅1:1对试验菌株的体外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18.5~21.83 mm,其次为五倍子、乌梅和黄芩,抑菌圈直径在10~18 mm之间。供试菌和质控菌E.coli ATCC 25922的中药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差异不显着,菌株E1、E2、E3对中药无耐药性。2.五倍子和乌梅1:1、五倍子、乌梅和黄芩这4种中药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消除效果均高于自然消除率,其中乌梅对菌株E1和E2的耐药消除效果最好,消除率分别为1.5%~9.5%和10%~11.5%,黄芩对菌株E3的消除效果最好,消除率为3%~28.5%;72h内,所选中药对3株菌耐药消除效果都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4种耐药基因中CTX-M-55消除率最高为62.5%~100%,TEM-1消除率最低为0~41.66%;五倍子和乌梅1:1、五倍子、乌梅和黄芩对菌株E3不同类型的耐药消除效果均表现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在消除过程中发生0~1条质粒丢失现象,耐药消除后的菌株对抗菌药的敏感性显着提高,且具有遗传稳定性。

黄俊红[4](2020)在《质粒介导的oqxAB基因在大肠杆菌间的转移条件及接合子表型和基因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是肠道菌群中重要的食源性条件致病菌之一。Oqx AB外排泵是RND(Resistance-nodulation-cell division)外排泵家族重要组成之一,对包括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喹乙醇和氯霉素等多种抗菌药、金属离子以及某些季铵盐类消毒剂都具有外排作用,是大肠杆菌重要的可转移抗性机制之一。目前关于质粒介导的oqx AB基因在大肠杆菌间的转移条件以及接合子的表型和基因型变化的基础研究较少。基于以上现状,本课题以临床分离的oqx AB基因阳性的鸡源大肠杆菌C26和链霉素抗性标记的工程菌大肠杆菌C600分别作为供体菌及受体菌,研究不同浓度的恩诺沙星、喹乙醇和氯霉素作为诱导底物以及不同供受体菌比例对oqx AB基因在大肠杆菌间转移的影响,并借助高通量测序手段对接合子大肠杆菌C26-600(M1)进行质粒序列分析和对大肠杆菌C600和接合子大肠杆菌C26-600(M1)转录组学研究,旨在探究影响大肠杆菌中oqx AB基因转移的条件以及转移发生后接合子的稳定性调节、生长力及耐药表型的变化规律。1鸡大肠杆菌中oqx AB基因流行性调查及细菌耐药表型研究2019年从安徽及江西地区分离的200株临床鸡源大肠杆菌进行oqx AB基因检测:对其中32株oqx AB基因阳性的大肠杆菌进行氨苄西林等16种抗菌药的药物敏感性测试,按照CLSI(M100)文件的标准进行耐药判定。结果显示,200株临床大肠杆菌中的oqx AB基因阳性率为18.5%(37/200);32株oqx AB基因阳性大肠杆菌中,耐药率最高的为氨苄西林、大观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磺胺异恶唑等5种药,均达85%以上;而耐药率低于20%的几种药为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粘杆菌素和乙酰甲喹。同时,oqx AB基因阳性的大肠杆菌常呈多重耐药,5重、10重、12重耐药的菌株分别达84%(27/32)、37%(12/32)及9%(3/32)。2不同条件对大肠杆菌中oqx AB基因转移的影响的研究大肠杆菌C600作为接合转移试验的受体菌,大肠杆菌C15、C16、C26和C27作为接合转移预试验的供体菌。根据预实验结果,选取大肠杆菌C26作为接合转移试验的供体菌。接合转移试验以3种抗菌药诱导物(恩诺沙星、喹乙醇、氯霉素)、以受体菌大肠杆菌C600对相应抗菌药的MIC设置的6种诱导浓度(0 MIC、1/32 MIC、1/16MIC、1/8 MIC、1/4 MIC、1/2 MIC)及3种供受体菌接合比例[(108CFU/m L:105CFU/m L)、(105CFU/m L:105CFU/m L)、(102CFU/m L:105CFU/m L)]为基础交叉设置条件。3种抗菌药诱导结果显示,oqx A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转移受到氯霉素的调节作用最小,喹乙醇对其转移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不同浓度诱导结果显示,3种抗菌药随诱导浓度升高接合率先升高后下降,在1/8MIC~1/4MIC处的接合率最高。不同供受体菌接合比例的诱导结果显示,供受体菌比例从1000:1、1:1、1:1000逐渐降低时,接合率逐渐降低。3接合子稳定性、耐药表型和生长力分析10株接合子(M1~M10)进行无抗LB肉汤(除含有链霉素)培养,测定接合子菌液中耐药菌比值;检测接合子M1的耐药表型变化;测定接合子M1的生长曲线。接合子稳定性验证结果显示,10株接合子在无抗LB肉汤(除含有链霉素)中传代10天后耐药菌比值范围为24.81%~94.81%,接合子M1(69.57%)作为后续试验菌株。接合子M1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相比受体菌,接合子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喹乙醇、氯霉素等10种抗菌药的耐药水平提升16倍以上,同时对大观霉素、头孢噻呋和安普霉素的耐药水平也有4倍以上的提升;相比供体菌,接合子对头孢他啶、安普霉素和氧氟沙星的耐药水平也有4倍及以上的提升。接合子M1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与受体菌相比生长速率受到抑制,细菌终浓度与供体菌相近。4接合子质粒的基因组测序分析接合转移试验中接合子大肠杆菌C26-600(M1)进行质粒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大肠杆菌C26-600(M1)的质粒类型为Inc X型,大小为138,728 bp。接合子大肠杆菌C26-600(M1)中质粒介导的耐药背景除喹诺酮类(oqx A/oqx B)外,还包括β-内酰胺类(bla TEM-1、bla TXM-55)、氨基糖苷类(aad A5)、氯霉素类(cm LA、flo R、cat B3)、季铵盐类(qac E11)、磷霉素(fos A3)及利福平(arr-3)。5.接合子和受体菌的比较转录组学测序分析接合转移试验中受体菌大肠杆菌C600和接合子大肠杆菌C26-600(M1)进行比较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出与多药外排泵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包括RND家族(acr F、acr R)和MFS家族(emr Y、mdt G、emr D、mdf A)。适应及稳定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包括hip A、hip B及umu D,参与维持接合子大肠杆菌C26-600(M1)中质粒的稳定。毒素-抗毒素(Toxin-Antitoxin,TA)系统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包括yaf N、hok E、hok B、hok D、mqs R、rel B及mqs A。本课题首次研究了抗菌药底物、抗菌药浓度以及细菌不同接合比例对oqx A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转移的影响,证实了不同抗菌药种类和浓度及不同供受体菌接合比例均会对大肠杆菌中oqx AB基因的转移产生影响。本研究对临床oqx AB基因耐药传播的风险评估和制定临床耐药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石耀强[5](2020)在《微生物培养联合分子鉴定快速检测大肠杆菌及其常见耐药表型方法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生素在临床上无指征、混乱、过度使用及反复更换现象的出现造成了临床上耐药菌的大量出现。治疗中一旦出现抗生素耐药,则为患者的治疗造成严重的困难,尤其是多重耐药菌对病患的顺利康复带来巨大困扰,危害公共安全。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解决此困境的最核心因素之一,这需要临床检验的支撑。临床上常用分离培养加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质谱分析等方法对细菌进行中种属鉴定和药敏分析,但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分子诊断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细菌鉴定及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检测上,以核酸扩增为主的分子诊断自PCR被发明以来广泛的应用到临床检验中。但是由于耐药机制多种多样,且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存在不吻合的现象,所以基于耐药基因对耐药表型的判别并不是最佳的。在本研究中,通过本地Blast及在线Blast对大肠杆菌全基因组进行筛选,得到该菌的特异基因hypothetical protein gene(ID:13702648)。经验证,此特异基因在240株大肠杆菌中广泛存在,在150株非大肠杆菌菌株中不可检出,故可作为细菌种属鉴定特异基因。结合大肠杆菌在抗生素存在时的增菌培养,建立了PCR和q PCR快速分子药敏检测体系。PCR和q PCR快速分子药敏检测体系均可在30-60分钟的增菌时间内对102-4CFU/m L的原始浓度的菌液进行药物敏感性的准确检测,总检测时间均不超过2.5小时。PCR可在60分钟的增菌时间内对102CFU/m L的原始浓度的菌液进行药物敏感性的准确检测,在30分钟的增菌时间内对103-4CFU/m L的原始浓度的菌液进行药物敏感性的准确检测。q PCR可在最短30分钟的增菌时间内对最低102CFU/m L的原始浓度的菌液进行药物敏感性的实时、准确检测。将q PCR快速分子药敏检测体系用于临床样本左氧氟沙星、氨曲南、氨苄西林、阿米卡星抗生素耐药性评估,检测结果与医院药敏结果一致。综上所述,本研究将传统药敏鉴定与分子诊断有机结合,成功的构建了基于细菌特异基因的PCR、q PCR快速分子药敏鉴定方法。具有直观、简单、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特点,可在2.5小时内鉴定临床样本中常见多药物耐药病原体的感染情况并明确其耐药表型,提供快速精准检测细菌种属及其抗生素耐药的方法,为相关诊断试剂开发提供技术基础。

陈韵如[6](2020)在《山苍子精油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山苍子精油为研究对象,以精油乳液的粒径大小以及稳定性为指标,制备可稀释型山苍子精油纳米乳液;通过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细菌致病性试验、耐药基因以及毒力基因的检测,筛选出合适的多重耐药大肠杆菌,探索山苍子精油纳米乳液对其的抑菌机制;通过转录组技术进一步研究山苍子精油纳米乳液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抑菌机制;通过小鼠疾病模型试验,得到全数致死量浓度和半数致死量浓度,并通过对试验小鼠的临床观察、剖检结果以及血常规的检测结果,初步探索山苍子精油纳米乳液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的预防作用。具体试验结果如下:1、结果表明,当以混合表面活性剂(即吐温80:无水乙醇=2:1)为11.73%(m/m),山苍子精油为10.65%(m/m),无菌纯水为77.62%(m/m)的组成比例制备的山苍子精油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为49.23±1.23 nm(n=5),多分散系数(PDI)为0.153±0.003,且将此乳液放置90 d后仍然处于稳定状态。2、本次实验共分离出15株大肠杆菌,对细菌耐药性、耐药基因、毒力基因以及小鼠攻毒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了一株含有tet A、bla CTX-M-U、bla CTX-M-9、mcr-1、Sul1、fos A3等6个耐药基因,fim C、omp A、Iss2、yijp、ibe B、ibe A、mat、sod A、R1等9个毒力基因,且使小鼠发病病程相对较长的多重耐药致病性大肠杆菌。3、对透射电镜结果分析,发现山苍子精油纳米乳液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细胞膜具有破坏作用。对山苍子精油纳米乳液处理期间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和酶的定性定量分析,发现其可以导致胞内大分子物质发生外泄现象,同时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能量代谢,降低能量代谢过程中关键调解酶的活性,使菌体不具有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4、对山苍子精油纳米乳作用前后大肠杆菌的转录组研究,发现683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67个,下调基因316个。对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上调基因主要是与核糖体降解有关的基因,如dea D、pcn B、Dna K等基因;下调基因主要是与膜受体及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如mcp、ula B、Nap AB等基因。对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是在磷酸转移酶系统(PTS)、氮代谢、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代谢、细菌趋化性、核糖核酸降解等信号通路富集,且编码物质代谢通路和能量代谢通路上的多种酶和蛋白的基因表达发生下调。5、细菌的全数致死量为7.5×108CFU/m L,半数致死量为3.8×108CFU/m L。对攻毒后的小鼠进行解剖发现,模型组小鼠的肝脏出现明显病变;对照组小鼠的肝脏无明显的病理变化。山苍子精油纳米乳液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白细胞、血小板的数目,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延缓病程的发展,对大肠杆菌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朱福琳[7](2020)在《基于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微流控平台用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综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中,以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E.coli O157:H7)为例,它在适合的环境中能够迅速繁殖,引起环境污染,并随着水,食物,空气等介质传播感染环境中的其余生物,给临床医学和畜牧业带来严重危机,引发多种疾病甚至死亡,造成经济的巨大损失。E.coli O157:H7还很容易通过水,空气,食物等进入人体,释放一种强烈的毒素,威胁人类健康,导致出血性腹泻、发烧、腹绞痛及呕吐。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肾病的发生,若治疗不当可能会危及生命。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在工业环境、临床和医学诊断、水和环境质量控制以及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快速检测致病菌对于减少食品和水传播疾病的爆发至关重要。当前,致病微生物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传统培养法、分析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等。然而,这些方法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如检测耗时长,灵敏度低,容易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结果,有的则需要大型仪器设备,昂贵的试剂和训练有素的操作员,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此外,在临床生物学检测中常采用传统培养法,分析时间需要至少2-3天,对于生长缓慢的细菌所需时间更长。微生物分析的显着延迟导致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产生耐药基因,导致不必要的治疗,无效的抗生素的选择以及潜在的不良临床结果。因此,迫切需要能够快速识别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分析的新技术,并用于临床用药指导,在食品安全领域和医学检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微流控技术是指在微米尺度通道内完成对液体的操纵和控制的新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缺陷,微流控芯片技术以其高度的集成化、微型化、分析手段的多样化、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成本低等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基于聚二甲氧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的微流控芯片具有透光性好,易于制备,价格低廉,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微流控领域取得广泛的应用。在本论文中,建立了一种基于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微流控芯片检测平台,用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捕获,释放,细菌富集,体外培养及药敏实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AST)研究。首先,基于文献调查,设计了合理的微流控芯片结构,包含有鱼骨结构图案和微腔结构,根据文献报道制备并封接芯片,并选择负压驱动方式进样。将PDMS预聚体浇注在SU-8模具上,固化后将有图案的PDMS层和没有图案的PDMS基底经过等离子体清洗机处理后封接,处理时间为60 s,制备的芯片无开裂和漏液现象,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外接阀门或泵等复杂进样方式。四面体DNA纳米结构可以准确地调控探针之间的距离,使探针在修饰界面均一性分布排列;利用DNA四面体作为刚性支架,能够有效保证aptamer的方向,避免了aptamer互相缠绕,可以有效提高aptamer与细胞结合的效率。首先,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表征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来表征四面体DNA的成功组装。四面体DNA的一个顶点修饰有生物素,其它三个顶点修饰有丙烯酰胺,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将组装好的四面体DNA连接到PDMS芯片通道表面,提高了微通道表面的粗糙度。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反应在四面体DNA的顶点连接特异性识别大肠杆菌O157:H7的aptamer,建立了一个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研究平台。该芯片可以同时完成6个样品的检测,检测时间不超过2 h。实现了浓度为101CFU/m L的细菌的检测。然后使用该微流控细菌检测系统检测其它4种不同的细菌,验证了该检测系统的的特异性。为了进一步检测该微流控平台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将大肠杆菌O157:H7细胞分别加在牛奶和橙汁中用该微流控芯片进行检测,回收率为88.3%~108.3%。捕获后的大肠杆菌O157:H7细胞经酶解释放后92.8%富集到微流控芯片的微腔里,用于后续的AST。选择六种不同的抗生素用于研究大肠杆菌O157:H7细胞的药物敏感性,五小时内测定了每种抗生素的最低抑制浓度,这些结果与在96孔板里使用肉汤稀释法测定的结果相同。总之,本论文开发了一种包含鱼骨结构和微腔结构的微流控芯片,结合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优势及aptamer的而特异性,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有效的检测,体外培养及AST。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本研究开发的基于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微流控平台对大肠杆菌O157:H7细胞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是一种有前途的工具,简单而快速,为食源性疾病的检测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兰静[8](2020)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三种受试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生素作为20世纪神奇的药物拯救了数千万感染细菌的生命,但同时又在发现至今的几十年内迅速成为新型环境污染物。本研究选用三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即阿莫西林(Amoxicillin)、氨曲南(Aztreonam)、头孢哌酮(Cefoperazone),考察这三种抗生素对三种受试生物的毒性效应,以便更全面地判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环境毒性。通过考察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发现,作用时间为15 min时,阿莫西林、头孢哌酮、氨曲南对青海弧菌Q67均无明显毒性效应;延长暴露时间到24 h,阿莫西林、头孢哌酮、氨曲南慢性毒性半数效应浓度(Half maximum effect concentration,EC50)分别为18.67、14.41、132.71 mg/L,因此三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其慢性毒性效应为头孢哌酮>阿莫西林>氨曲南。根据毒性单位法、相加指数法和混合毒性指数法判断慢性联合毒性的作用类型,发现多元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青海弧菌Q67联合毒性作用类型表现为相加或协同作用。大型蚤在抗生素作用下其存活情况和繁殖能力均受到影响,影响效果不仅与抗生素浓度有关,且与暴露时间有关。研究发现,暴露时间为48 h时,阿莫西林、头孢哌酮、氨曲南对大型蚤急性毒性半数致死浓度(Half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分别为122.328、138.915、27.293 mg/L。通过考察抗生素对大型蚤14d繁殖情况的影响得出:慢性毒性14d-EC50值分别为57.796、85.049、17.949 mg/L。因此,三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大型蚤的毒性效应为氨曲南>阿莫西林>头孢哌酮。此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作用对大型蚤的毒性效应表现为相加或协同作用。研究表明,阿莫西林、头孢哌酮、氨曲南对脱色希瓦氏菌吸光度的MIC(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值分别为4.00、0.50、1.00μg/m L,MBC(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值分别为32.00、1.00、2.00μg/m L。三种抗生素对脱色希瓦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头孢哌酮抑菌效果最佳。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确定二元抗生素联合作用效果发现:阿莫西林/头孢哌酮、阿莫西林/氨曲南、氨曲南/头孢哌酮联合后的FIC(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指数分别为0.75、0.16、0.16,阿莫西林/头孢哌酮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相加作用,其余表现为协同作用。三种抗生素等比例混合后的联合毒性作用效果表现为协同作用。

刘洋[9](2020)在《消除鸡源大肠杆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中药筛选》文中提出中药药源丰富、低毒低残,在消除细菌耐药性方面具有多靶性且不引起耐药性等特点,因此中药消除细菌耐药性研发成为人们关注焦点。本项目研究11味中药水提物消除鸡源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效果,初步阐明山楂水提物消除大肠杆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为开发绿色、天然新型的消除细菌耐药性中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1.11味中药消除鸡源大肠杆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性研究。以8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具有多重耐药鸡源大肠杆菌为试验对象,大肠杆菌经1/2 MIC中药水提物处理,用微量反应板法检测9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MIC变化。结果显示7味中药水提物消除大肠杆菌耐药效果明显,消除耐药效果由强至弱依次为山楂、黄芩、黄连、大黄、地锦草、蒲公英和舌草,其中山楂水提物对9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耐药均具有消除效果。2.山楂水提物对鸡源大肠杆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消除率影响。8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具有多重耐药鸡源大肠杆菌经山楂水提物处理,利用影印法测定其耐药消除率,结果显示:除头孢吡肟(FEP)外,其它抗生素耐药消除率均在20%以上,其中头孢西丁(FOX)耐药消除率高达41.2%。3.山楂水提物消除大肠杆菌质粒和对大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活性的影响。参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双纸片法,对受试菌株进行筛选,测定山楂水提物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活性的影响及山楂水提物作用大肠杆菌前后耐药质粒变化。结果显示8株经山楂水提物处理大肠杆菌的质粒条带均减少13条,山楂水提物不能抑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活性。综上所述,从11味中药筛选出具有消除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作用的7味中药,其中山楂水提物效果最好,其能消除大肠杆菌对9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山楂水提物消除大肠杆菌耐药性与其质粒消除密切相关,而不是通过抑制大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活性实现的,为开发消除大肠杆菌耐药的药物奠定基础。

田二杰[10](2019)在《鸡源大肠杆菌对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耐药判定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禽类,一些大肠杆菌能够通过定植在肠道导致肠内感染,同时也能转移到肠外导致肠外感染,主要感染3~7周龄的雏鸡,临床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眼炎等症状,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达氟沙星(氟喹诺酮类)和安普霉素(氨基糖苷类)是两种兽医专用广谱抗生素,常用于预防和治疗鸡、猪等动物的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目前由于抗生素的长期不规范使用,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愈发严重。然而国内外尚未建立这两种药物对大肠杆菌的耐药判定标准。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耐药判定标准,为规范这两种药物在我国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对大肠杆菌的野生型临界值(COWT)的测定本研究从全国各大规模化养鸡场采集并分离鉴定了 1412株鸡源大肠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得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达氟沙星在0.125~64 μg/mL浓度范围内的MIC呈双峰分布,峰值分别为0.5μg/mL和8 μg/mL,其中MIC为8μg/mL时细菌有215株,占15.7%,分布最多。达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的MIC50为4μg/mL,MIC90为64μg/mL。而安普霉素在2~256 μg/mL浓度范围中呈单峰分布,峰值为MIC=8μg/mL,此处细菌有828株,占60.7%。安普霉素对大肠杆菌的MIC50为8μg/mL,MIC90为16μg/mL。将两种药物的MIC值转换为Log2MIC,进而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NORMINV和NORMDIST方法建立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COWT分别为4 μg/mL和16 μg/mL。(2)大肠杆菌对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耐药特点分析选择不同MIC值的大肠杆菌,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耐药基因与MIC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中达氟沙星耐药基因oqxAB、aac(Ib-cr)、qnrAqnrB、qnrS和qepA基因的阳性率在一定程度上随着MIC值的升高而增大,qnrC和qnrD阳性率为0。同样,安普霉素耐药基因aac(3)-Ⅳ和npmA的阳性率也具有MIC值依赖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一步筛选到24株达氟沙星高度耐药菌和16株安普霉素高度耐药菌,并使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这两类菌株对17种抗革兰氏阴性菌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这两类菌株均具有多重耐药性,最低10耐,最高达15~16耐。同时还发现所有的达氟沙星耐药菌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萘啶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四环素和甲氧苄啶均表现出100%耐药,而对阿米卡星和磷霉素相对较敏感。所有的安普霉素耐药菌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和氟苯尼考均表现出100%耐药。所有安普霉素耐药菌株都对庆大霉素耐药,而对阿米卡星和大观霉素相对较敏感。(3)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药效学临界值(COPD)的建立构建大肠杆菌感染鸡动物模型,单次口服给予达氟沙星5 mg/kg后,分别收集不同时间点健康组和感染组鸡的血样和4种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肠液,并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药物浓度。4种肠段的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符合二室模型。健康组鸡从十二指肠、空肠到回肠的吸收速率(Ka)、清除率(CL)和分布体积(V)依次下降。而在感染组鸡的肠道中,空肠中Ka和V值最高。与健康组相比,感染组鸡从十二指肠、空肠到回肠,达氟沙星的CL依次降低,且均低于健康组鸡的相应肠段,十二指肠和回肠的Ka显着降低,空肠和回肠中的V增大。健康组和感染组鸡回肠中的F均较高。大肠杆菌078在MH肉汤、回肠液和血浆中的生长曲线的趋势一致。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达氟沙星在肉汤、血浆和4种肠液中对大肠杆菌078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达氟沙星在MH肉汤和血浆中的MIC均为0.016μg/mL,而在4种肠液中MIC值均比血浆中和MH肉汤中的大,其中空肠液中的MIC值最大(6.4 μg/mL),而在回肠液中的MIC值最小(0.64 μg/mL)。采用平板倾倒计数法,绘制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078的体外和半体内(回肠和十二指肠)杀菌曲线。达氟沙星的体外和半体内杀菌作用均表现出浓度依赖性,因此可选择PK/PD参数AUC/MIC来制定COPD。综合血浆和4种肠段中达氟沙星的药动学(PK)和药效学(PD)特点,最终采用感染组回肠中的数据建立COPD。使用Winnonlin软件分析血浆和回肠的PK数据,得到达氟沙星在感染组鸡血浆中的平均达峰时间(Tmax)、达峰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24)分别为 1 h,0.38 μg/mL 和 2.06 h·μg/mL;在回肠中的 Tmax、Cmax和 AUC 分别为 2.7 h,18.95μg/mL和261.78 h·μg/mL。进而用Winnonlin软件中Sigmoid Emax模型对回肠的PK/PD数据进行模拟,选择E=-3时AUC/MIC的值为药效学目标。计算得到达氟沙星在回肠中的药效学目标为421.45。最后使用Crystal ball软件对达氟沙星在回肠中的PK/PD数据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得到不同MIC值下AUC/MIC达到药效学目标的概率,选择达标率大于90%的最大MIC为COPD。即回肠液中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COPD为0.54 μg/mL。(4)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临床临界值(COCL)的制定本研究中,达氟沙星对鸡的临床治疗试验包括感染组、感染治疗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鸡。攻毒菌株是通过PCR和雏鸡攻毒实验筛选出的5个不同MIC值的大肠杆菌致病株。每一个感染组对应三个感染治疗组,治疗方案分别为5 mg/kg,2次/天,连续3天;10mg/kg,2次/天,连续3天;20mg/kg,1次/天,连续3天。治疗结果表明,3种治疗方案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因此,选择5 mg/kg的治疗结果来制定COCL。首先采用EUCAST推荐的WindoW法,得到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COCL范围为0.5~16 μg/mL。然后用CART分类树回归分析法分析得到,当POC等于90%时,COCL>2.25μg/mL。因此,推荐4μg/mL为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COCL。综上,本研究中达氟沙星的COWT=COcL=4μg/mL,COPD为0.54μg/mL。因此,达氟沙星的耐药判定标准为4 μg/mL。而安普霉素的COWT为16 μg/mL,其药效学和临床临界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确定。

二、12种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体外药敏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2种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体外药敏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通量细菌药敏检测仪器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药敏试验标准的制定与发展
        1.1 EUCAST与CLSI药敏试验标准的主要差异
        1.2 药敏试验标准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细菌药物敏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1 常规传统药敏试验方法
        2.2 自动药敏检测系统
        2.3 新型药敏试验技术
        2.4 展望
    第三章 药物敏感试验高通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3.1 药敏试验检测技术及仪器的研制使用现状
        3.2 高通量药物敏感试验检测技术的研制和进展
        3.3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高通量药敏试验接种仪的研制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便携式细菌培养箱的研制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药敏试验图像采集转换仪的研制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优化集成的高通量细菌药敏检测系统的临床应用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1:96点阵药敏计算机采集系统v1.0使用说明书
附件2

(2)葛根芩连汤干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
    2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
    3 葛根芩连汤的研究进展
    4 其他中药缓解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5 小结
第二章 实验研究
    一、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分离鉴定及药敏检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
        1.2 实验药物
        2 实验试剂与器械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器械
        3 实验方法
        3.1 样本采集
        3.2 样品的处理保存
        3.3 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
        3.4 革兰氏染色(快速法)
        3.5 生化鉴定及药敏检测
        3.6 药物的配备
        3.7 微量肉汤稀释法改良法测定MIC、MBC
        4 实验结果
        4.1 患儿基本信息
        4.2 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分离结果
        4.3 革兰氏染色(快速法)结果
        4.4 药敏检测结果
        4.5 MIC、MBC 测定的结果
        5.小结
    二、葛根芩连汤干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大肠埃希菌的培养
        2.2 生长曲线的绘制
        2.3 结晶紫染色法筛选强成膜菌株
        2.4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
        2.5 中药对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表达及QS的影响
        3 统计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生长曲线的绘制
        4.2 强成膜菌株的筛选
        4.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
        4.4 RT-PCR(荧光实时定量PCR)
        5 小结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原晓风教授辨证治疗儿科疾病学术经验粹集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中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肠杆菌病
    1.2 大肠杆菌耐药现状
        1.2.1 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
        1.2.2 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
        1.2.3 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
        1.2.3.1 β-内酰胺类的耐药机制
        1.2.3.2 ESBL的分类及流行现状
        1.2.3.3 产ESBL大肠杆菌的多药耐药机制
    1.3 抗生素的现状
        1.3.1 使用现状
        1.3.2 研发现状
    1.4 中药对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机制
        1.4.1 抑制耐药基因表达量
        1.4.2 抑制耐药菌主动外排泵系统
        1.4.3 抑制细菌生物被膜形成
        1.4.4 抑制ESBL活性和表达
        1.4.5 消除耐药基因和耐药质粒
        1.4.5.1 中药方法消除
        1.4.5.2 化学方法消除
        1.4.5.3 物理方法消除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中药和抗菌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2.1 材料
        2.1.1 样品来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引物
    2.2 试验方法
        2.2.1 大肠杆菌鉴定
        2.2.1.1 形态学观察
        2.2.1.2 PCR特异性试验鉴定
        2.2.2 ESBL确证试验
        2.2.3 耐药基因的检测
        2.2.4 选择试验用菌
        2.2.5 中药提取液制备
        2.2.6 中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2.2.7 中药对大肠杆菌MIC的测定
        2.2.8 抗菌药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试验
        2.2.9 抗菌药对大肠杆菌的MIC测定
    2.3 结果
        2.3.1 大肠杆菌鉴定
        2.3.1.1 形态学观察
        2.3.1.2 PCR特异性试验鉴定
        2.3.2 ESBL确证试验
        2.3.3 耐药基因检测
        2.3.4 试验用菌选择
        2.3.5 中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2.3.6 中药对大肠杆菌的MIC结果
        2.3.7 抗菌药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结果
        2.3.8 抗菌药对大肠杆菌MIC的测定结果
    2.4 讨论
        2.4.1 ESBL耐药基因检出率高且与其他类型的耐药基因共存现象普遍
        2.4.2 中药对标准型和耐药型大肠杆菌体外抑菌结果无显着差异
        2.4.3 受试大肠杆菌均为多重耐药
    2.5 小结
第三章 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试验研究
    3.1 材料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3.1.3 引物
    3.2 方法
        3.2.1 消除剂的配制
        3.2.2 含药培养基的配制
        3.2.3 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消除试验
        3.2.4 消除子耐药表型分析
        3.2.4.1 消除子药敏试验
        3.2.4.2 消除子ESBL确证试验
        3.2.4.3 消除子耐药性状稳定性分析及耐药基因检测
        3.2.4.4 原菌株和消除子的生长曲线测定
        3.2.4.5 原菌株和消除子的质粒的提取和对比
    3.3 结果
        3.3.1 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
        3.3.1.1 对菌株E1 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消除结果
        3.3.1.2 对菌株E2 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消除结果
        3.3.1.3 对菌株E3 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消除结果
        3.3.2 消除子耐药性分析
        3.3.2.1 消除子药敏试验
        3.3.2.2 消除子ESBL确证试验
        3.2.2.3 消除子耐药基因检测和性状稳定性分析
        3.3.2.4 原菌株和消除子的生长曲线测定
        3.3.2.5 原菌株和消除子的质粒的对比
    3.4 讨论
        3.4.1 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消除的特点
        3.4.1.1 中药对耐药性消除
        3.4.1.2 中药对耐药基因消除
        3.4.2 耐药消除前后耐药表型的变化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质粒介导的oqxAB基因在大肠杆菌间的转移条件及接合子表型和基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鸡大肠杆菌中oqxAB基因的流行
        1.2.2 oqxA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转移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2 材料与方法
    2.1 药品、试剂及培养基
    2.2 菌株
    2.3 溶液和培养基的配制
    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2.5 供体菌和受体菌的筛选
        2.5.1 临床大肠杆菌的鉴定
        2.5.2 临床鸡源大肠杆菌oqxAB基因流行性检测
        2.5.3 临床鸡源大肠杆菌耐药表型检测
        2.5.4 供体菌的筛选及供受体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2.6 不同抗菌药诱导oqxAB基因接合转移率的测定
    2.7 接合子稳定性验证及生长曲线测定
        2.7.1 接合子稳定性验证
        2.7.2 供体菌、受体菌及接合子生长曲线测定
    2.8 接合子质粒基因组的测序分析
        2.8.1 接合子质粒的提取
        2.8.2 接合子质粒文库构建及库检
        2.8.3 接合子质粒上机测序
        2.8.4 接合子质粒原始下机数据处理
        2.8.5 接合子质粒样品组装
        2.8.6 接合子质粒基因组组分分析
        2.8.7 接合子质粒功能注释
    2.9 受体菌和接合子转录组测序比对研究
        2.9.1 受体菌和接合子细菌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2.9.2 受体菌和接合子转录组序列文库构建及质检
        2.9.3 受体菌和接合子原始数据整理、过滤及质量评估
        2.9.4 受体菌和接合子比对分析
        2.9.5 受体菌和接合子定量分析
        2.9.6 受体菌和接合子差异分析
        2.9.7 受体菌和接合子富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供体菌和受体菌的筛选
        3.1.1 鸡源大肠杆菌oqxAB基因流行性检测
        3.1.2 oqxAB基因阳性鸡源大肠杆菌耐药背景调查
        3.1.3 供体菌的筛选及供受体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3.2 不同抗生素诱导oqxAB基因接合转移率的测定
    3.3 接合菌株稳定性、耐药表型、生长曲线测定
        3.3.1 接合菌株稳定性验证
        3.3.2 大肠杆菌 C26、C600、C26-600(M1)生长曲线测定
    3.4 接合子 M1 质粒基因组测序分析
        3.4.1 接合子M1样品质检及原始数据过滤分析
        3.4.2 接合子M1质粒基因组概况
        3.4.3 接合子M1质粒类型及耐药因子比对分析
    3.5 接合子M1和大肠杆菌C600转录组测序分析
        3.5.1 接合子M1和大肠杆菌C600细菌总RNA的提取与质检
        3.5.2 接合子M1和大肠杆菌C600原始数据评估
        3.5.3 接合子 M1 和大肠杆菌 C600 同源比对分析
        3.5.4 接合子M1和大肠杆菌C600表达定量
        3.5.5 接合子M1和大肠杆菌C600主成分分析
        3.5.6 接合子M1和大肠杆菌C600样品相关性检验
        3.5.7 接合子M1 和大肠杆菌C600 差异表达基因的GO(Gene Ontology)富集
        3.5.8 接合子 M1 和大肠杆菌 C600 差异表达基因的 KEGG 富集分析
        3.5.9 接合子M1和大肠杆菌C600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 讨论
    4.1 oqxAB基因阳性大肠杆菌耐药分析
    4.2 不同底物对oqxAB基因接合转移率的影响
    4.3 接合子稳定性及生长力分析
    4.4 接合子耐药表型变化分析
5 全文总结
6 文献综述
    6.1 oqxAB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6.2 oqxAB基因的传播特点
    6.3 oqxAB基因的表达调控
    6.4 oqxAB基因的流行特点
    6.5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微生物培养联合分子鉴定快速检测大肠杆菌及其常见耐药表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细菌感染与抗菌药物的问世
    1.2 抗生素耐药已成为公共安全的一大威胁
    1.3 抗生素耐药机制复杂
    1.4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加剧了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扩散与变异
    1.5 抗生素新药研发进展缓慢加剧细菌耐药
    1.6 快速检测抗生素耐药信息从而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1.7 现有方法难以快速有效的检测抗生素耐药信息
    1.8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细菌及耐药检测中的应用
    1.9 目前细菌药敏检测存在的问题
    1.10 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1.11 试验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PCR鉴定大肠杆菌及其耐药表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株
        2.1.2 试剂
        2.1.3 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常用抗生素使用液的配制
        2.2.2 灭菌超纯水制备
        2.2.3 培养基制备
        2.2.4 菌种培养及基因组DNA的提取
        2.2.5 筛选特异基因
        2.2.6 引物设计及合成
        2.2.7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2.2.8 PCR鉴定体系的特异性评估
        2.2.9 PCR鉴定大肠杆菌耐药表型
        2.2.9.1 试验菌株选择培养
        2.2.9.1 试验菌株梯度稀释以及PCR灵敏度评估
        2.2.9.2 抗生素共培养
        2.2.9.3 抗生素共培养模板制备
        2.2.9.4 PCR检测抗生素共培养模板以及循环数优化
    2.3 结果
        2.3.1 特异基因筛选
        2.3.2 PCR特异性评估
        2.3.3 试验菌株梯度稀释以及PCR灵敏度分析
        2.3.4 抗生素共培养
        2.3.5 PCR检测抗生素共培养模板以及循环数优化
    2.4 讨论
第三章 qPCR鉴定大肠杆菌及其耐药表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剂
        3.1.2 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抗生素共培养模板
        3.2.2 qPCR检测抗生素共培养模板
        3.2.3 qPCR检测临床尿液样本中大肠杆菌抗生素敏感性
    3.3 实验结果
        3.3.1 qPCR检测抗生素共培养模板
        3.3.2 qPCR检测临床大肠杆菌菌株抗生素敏感性
    3.4 讨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目录

(6)山苍子精油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山苍子的相关研究
        1.1.1 山苍子的分布情况
        1.1.2 山苍子的化学成分
    1.2 山苍子精油的相关研究
        1.2.1 山苍子精油的化学成分
        1.2.2 山苍子精油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及应用
        1.2.3 山苍子精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3 精油微包埋技术简介
        1.3.1 精油纳米乳化
        1.3.2 包埋技术对精油抗菌活性的影响
    1.4 大肠杆菌的相关研究
    1.5 转录组学的相关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山苍子精油纳米乳液的制备
    2.1 前言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试剂
        2.2.2 试验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2.3.2 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2.3.3 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Km)的配比筛选
        2.3.4 拟三相图的制作
        2.3.5 乳液基本性质测定
        2.3.6 微乳形态、分布以及粒径的测定
        2.3.7 稳定性检测
        2.3.8 统计与分析
    2.4 试验结果
        2.4.1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2.4.2 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2.4.3 Km值的筛选
        2.4.4 拟三相图的绘制
        2.4.5 微乳基本性质的测定结果
        2.4.6 微乳形态、分布以及粒径的测定结果
        2.4.7 稳定性检测结果
    2.5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筛选
    3.1 前言
    3.2 试验材料
        3.2.1 试验菌株
        3.2.2 试剂仪器
        3.2.3 试验药品
        3.2.4 试验试剂
    3.3 试验方法
        3.3.1 细菌的分离鉴定
        3.3.2 细菌的生物学鉴定
        3.3.3 大肠杆菌药敏试验
        3.3.4 耐药基因的检测
        3.3.5 毒力基因的检测
        3.3.6 大肠杆菌致病性检测
    3.4 试验结果
        3.4.1 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3.4.2 大肠杆菌药敏试验检测结果
        3.4.3 大肠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
        3.4.4 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
        3.4.5 大肠杆菌致病性的检测结果
    3.5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山苍子精油纳米乳液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4.1 前言
    4.2 试验材料
        4.2.1 细菌菌株
        4.2.2 试验试剂及材料
        4.2.3 试验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山苍子精油化学成分的鉴定
        4.3.2 抗菌活性
        4.3.3 对DNA的影响
        4.3.4 对蛋白质的影响
        4.3.5 对ATP的影响
        4.3.6 统计与分析
    4.4 试验结果
        4.4.1 山苍子精油的化学组成
        4.4.2 抗菌活性
        4.4.3 对DNA的影响
        4.4.4 对蛋白质的影响
        4.4.5 对ATP的影响
    4.5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基于转录组学研究山苍子精油纳米乳液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
    5.1 前言
    5.2 试验材料
        5.2.1 试验菌株
        5.2.2 试验试剂
        5.2.3 试验仪器
    5.3 试验方法
        5.3.1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5.3.2 样品制备
        5.3.3 RNA的提取、c DNA文库建立
        5.3.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5.4 试验结果
        5.4.1 大肠杆菌的生长情况
        5.4.2 差异基因的表达
        5.4.3 GO富集功能分析
        5.4.4 KEGG通路富集
        5.4.5 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5.5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山苍子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肠杆菌疾病模型预防作用的初步探索
    6.1 前言
    6.2 试验材料
        6.2.1 试验菌株
        6.2.2 试验试剂
        6.2.3 试验仪器
        6.2.4 试验器材
    6.3 试验方法
        6.3.1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6.3.2 细菌毒力性检测
        6.3.3 试验动物分组
        6.3.4 试验动物的观察及血常规的测定
    6.4 试验结果
        6.4.1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6.4.2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结果
        6.4.3 攻毒后试验小鼠的临床症状及剖检结果
        6.4.4 血常规检测结果
    6.5 讨论与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7)基于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微流控平台用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综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致病性大肠杆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1.1 大肠杆菌O157:H7的简介
        1.1.2 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2 细菌耐药性现状
    1.3 微流控技术及其应用
        1.3.1 微流控技术简介
        1.3.2 微流控芯片在细菌检测方面的应用
    1.4 DNA纳米技术及其应用
        1.4.1 DNA纳米技术
        1.4.2 四面体DNA纳米结构
    1.5 本课题的提出和设计
第二章 基于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微流控平台的设计与制备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制备
        2.3.2 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表征
        2.3.3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
        2.3.4 微流控芯片的加工
        2.3.5 PDMS芯片表面的改性与修饰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制备和表征
        2.4.2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和加工
        2.4.3 PDMS芯片表面的改性与修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微流控芯片用于大肠杆菌的检测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试剂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大肠杆菌O157:H7菌液的准备
        3.3.2 基于Aptamer-Streptavidin-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微流控芯片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研究
        3.3.3 基于单链Aptamer的微流控芯片用于大肠杆菌O157:H7 的检测研究
        3.3.4 实际样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
        3.3.5 基于Aptamer-Streptavidin-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细菌捕获系统的特异性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基于Aptamer-Streptavidin-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微流控芯片对大肠杆菌O157:H7的识别能力
        3.4.2 基于Aptamer-Streptavidin-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微流控芯片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研究
        3.4.3 实际样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
        3.4.4 基于Aptamer-Streptavidin-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细菌捕获系统的特异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微腔结构的微流控芯片用于大肠杆菌的富集、培养及药敏试验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试剂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酶切作用效果的验证
        4.3.2 大肠杆菌O157:H7的释放和富集
        4.3.3 基于微腔结构的微流控芯片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培养
        4.3.4 基于微腔结构的微流控芯片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药敏试验
        4.3.5 基于肉汤微量稀释法的药敏试验研究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酶切作用效果的验证
        4.4.2 大肠杆菌O157:H7的释放和富集
        4.4.3 基于微腔结构的微流控芯片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培养
        4.4.4 基于微腔结构的微流控芯片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药敏试验
    4.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8)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三种受试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2.1 青霉素类抗生素
        1.2.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1.2.3 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污染现状
    1.4 毒性效应评价指标
    1.5 生物在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1.5.1 发光菌在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1.5.2 大型蚤在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1.5.3 其他生物在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影响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培养基的配制
        2.2.2 溶液配制
        2.2.3 青海弧菌Q67冻干粉的复苏及培养
        2.2.4 参照物对青海弧菌Q67毒性的测定
        2.2.5 抗生素对青海弧菌Q67急性毒性的测定
        2.2.6 抗生素对青海弧菌Q67慢性毒性的测定
        2.2.7 数据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氯化锌对青海弧菌Q67的急性毒性测定结果
        2.3.2 抗生素对青海弧菌Q67的急性毒性测定结果
        2.3.3 抗生素对青海弧菌Q67的慢性毒性测定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大型蚤的毒性影响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溶液的配制
        3.2.2 斜生栅藻培养
        3.2.3 大型蚤培养
        3.2.4 抗生素对大型蚤急性毒性的测定
        3.2.5 抗生素对大型蚤慢性毒性的测定
        3.2.6 数据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单一抗生素对大型蚤急性毒性的测定结果
        3.3.2 多种抗生素对大型蚤急性联合毒性的测定结果
        3.3.3 单一抗生素对大型蚤慢性毒性的测定结果
        3.3.4 多种抗生素对大型蚤慢性毒性的测定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脱色希瓦氏菌的毒性影响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工作菌液制备
        4.2.2 抗生素对脱色希瓦氏菌抑菌能力的测定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阿莫西林对脱色希瓦氏菌抑菌效果的测定结果
        4.3.2 头孢哌酮对脱色希瓦氏菌抑菌效果的测定结果
        4.3.3 氨曲南对脱色希瓦氏菌抑菌效果的测定结果
        4.3.4 多元抗生素的联合抑菌能力的测定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消除鸡源大肠杆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中药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大肠杆菌耐药现状
    1.2 大肠杆菌耐药引起危害
        1.2.1 动物疾病防控
        1.2.2 动物源食品安全
        1.2.3 生态环境的破坏
    1.3 大肠杆菌耐药产生机制和消除方法
    1.4 中药消除大肠杆菌耐药研究
        1.4.1 中药消除大肠杆菌耐药性机制
        1.4.2 单味中药消除大肠杆菌耐药研究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11味中药消除鸡源大肠杆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性研究
    2.1 材料
        2.1.1 菌种
        2.1.2 主要试剂
        2.1.3 药物与大肠杆菌菌液制备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2.2.2 中药水提物MIC测定
        2.2.3 消除大肠杆菌耐药性中药筛选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大肠杆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谱
        2.3.2 β-内酰胺类药物对大肠杆菌MIC的测定
        2.3.3 中药水提物对大肠杆菌MIC测定
        2.3.4 中药水提物处理后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MIC变化
    2.4 讨论
        2.4.1 中药消除细菌耐药与其活性成分关系
        2.4.2 中药水提物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
        2.4.3 中药水提物抑菌和消除耐药效果相关性
    2.5 小结
第三章 山楂水提物对鸡源大肠杆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消除率测定
    3.1 材料
        3.1.1 菌种
        3.1.2 主要试剂
        3.1.3 药物菌液制备
        3.1.4 主要仪器设备
    3.2 方法
        3.2.1 山楂水提物处理大肠杆菌对抗菌药MIC测定
        3.2.2 影印法测定山楂水提物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消除率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山楂水提物处理前后大肠杆菌对抗菌药MIC比较
        3.3.2 山楂水提物对大肠杆菌耐药消除率
    3.4 讨论
        3.4.1 山楂水提物的耐药消除效果
        3.4.2 耐药消除率的测定方法
    3.5 小结
第四章 山楂水提物对产ESBLs活性影响及质粒DNA消除研究
    4.1 材料
        4.1.1 菌种
        4.1.2 主要试剂
        4.1.3 药物菌液制备
        4.1.4 主要仪器设备
    4.2 方法
        4.2.1 山楂水提物对产ESBLs活性影响
        4.2.2 山楂水提物消除大肠杆菌质粒研究
    4.3 结果与分析
        4.3.1 K-B双纸片法检测
        4.3.2 山楂水提物对大肠杆菌ESBLs活性的影响
        4.3.3 多重耐药菌株质粒消除试验结果
    4.4 讨论
        4.4.1 大肠杆菌质粒和ESBLs的关系
        4.4.2 山楂水提物消除大肠杆菌耐药和ESBLs的关系
        4.4.3 山楂水提物消除大肠杆菌耐药和质粒消除
    4.5 小结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简介

(10)鸡源大肠杆菌对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耐药判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禽大肠杆菌病
    1.2 达氟沙星的药理作用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1.3 安普霉素的药理作用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1.4 耐药性问题的出现及对策
    1.5 耐药判定标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耐药判定标准的定义及制定组织
        1.5.2 CLSI兽医耐药判定标准的概况
        1.5.3 EUCAST兽医耐药判定标准的概况
        1.5.4 野生型/流行病学临界值(CO_(WT)/ECOFFs)的制定
        1.5.5 药效学临界值(CO_(PD))的制定
        1.5.6 临床临界值(CO_(CL))研究进展
        1.5.7 耐药判断标准的确定
    1.6 研究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仪器及设备
        2.1.2 主要试剂
    2.2 方法
        2.2.1 样品收集
        2.2.2 大肠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2.2.3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2.2.4 野生型临界值(CO_(WT))的制定
        2.2.5 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耐药性研究
        2.2.6 达氟沙星在鸡体内的药动学
        2.2.7 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药效学研究
        2.2.8 PK/PD数据处理及半体内PK/PD模型建立
        2.2.9 达氟沙星的药效学临界值的制定
        2.2.10 达氟沙星半体内PK/PD及剂量预测
        2.2.11 达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临床临界值的制定
        2.2.12 达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耐药判定标准的制定
3 结果
    3.1 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野生型临界值的建立
        3.1.1 鸡源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3.1.2 样品来源信息
        3.1.3 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MIC测定结果
        3.1.4 安普霉素对大肠杆菌MIC测定结果
        3.1.5 达氟沙星鸡大肠杆菌的野生型临界值
        3.1.6 安普霉素对大肠杆菌的野生型临界值
    3.2 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耐药性研究
        3.2.1 达氟沙星MIC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3.2.2 达氟沙星耐药菌的多重耐药分析
        3.2.3 安普霉素MIC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3.2.4 安普霉素耐药菌株多重耐药分析
    3.3 达氟沙星的群体药动学研究
        3.3.1 达氟沙星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学
        3.3.2 大肠杆菌感染鸡动物模型的构建
        3.3.3 血浆中达氟沙星的药动学
        3.3.4 鸡肠道中达氟沙星的群体药动学
        3.3.5 感染组鸡回肠液中达氟沙星的药动学
    3.4 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药效学研究
        3.4.1 大肠杆菌的体外和半体内生长曲线
        3.4.2 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体外和半体内MIC、MBC和MPC
        3.4.3 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体外和半体内杀菌曲线
    3.5 达氟沙星半体内PK/PD及药效学目标的研究
    3.6 达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的药效学临界值
    3.7 达氟沙星半体内PK/PD及剂量预测
    3.8 达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的临床临界值测定
        3.8.1 不同MIC值致病菌株的筛选
        3.8.2 临床治疗结果统计
        3.8.3 临床临界值分析
    3.9 达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的耐药判定标准
4 讨论
    4.1 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野生型临界值的测定
    4.2 大肠杆菌对达氟沙星的耐药性
    4.3 大肠杆菌对安普霉素的耐药性
    4.4 达氟沙星的药效学临界值的制定
        4.4.1 大肠杆菌感染模型的建立
        4.4.2 达氟沙星在鸡肠道内的群体药动学
        4.4.3 达氟沙星半体内PK/PD模型
        4.4.4 达氟沙星药效学临界值
    4.5 达氟沙星的临床临界值的制定
    4.6 耐药判定标准的制定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12种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体外药敏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通量细菌药敏检测仪器的研制及应用[D]. 骆延波. 吉林大学, 2021(01)
  • [2]葛根芩连汤干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佳佳.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中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效果[D]. 张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质粒介导的oqxAB基因在大肠杆菌间的转移条件及接合子表型和基因型研究[D]. 黄俊红.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5]微生物培养联合分子鉴定快速检测大肠杆菌及其常见耐药表型方法的建立[D]. 石耀强.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6]山苍子精油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研究[D]. 陈韵如. 广西大学, 2020(02)
  • [7]基于四面体DNA纳米结构的微流控平台用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综合性研究[D]. 朱福琳.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8]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三种受试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D]. 兰静.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9]消除鸡源大肠杆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中药筛选[D]. 刘洋.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2)
  • [10]鸡源大肠杆菌对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耐药判定标准研究[D]. 田二杰.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12种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敏感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