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玻璃的研究进展

闪烁玻璃的研究进展

一、闪烁玻璃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房昭会[1](2021)在《透明介质中原位析出CdS量子点及其闪烁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闪烁体是一种能够将X射线或者其他高能带电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转化为紫外或可见光的光-光功能转换材料。目前,闪烁体在基础应用研究和辐射探测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高能物理、工业无损检测、材料研究以及医学成像等领域。传统的无机单晶(如Gd2SiO5:Ce3+、Cs I(Tl)、Bi4Ge3O12(BGO))因其结构的稳定性和优异的光学闪烁性能从而成为商用的闪烁体材料。然而,单晶的制备工艺复杂、生长周期耗时、成本造价高、暴露在水或者高湿环境中易发生变质,这些缺点限制了单晶闪烁体的进一步发展和使用。微晶玻璃闪烁体由于制备简单、成本造价低、透明度高以及物理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所以,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在高稳定的透明玻璃介质中原位生长出CdS量子点微晶,并研究CdS量子点微晶玻璃的闪烁性能,最后探索在X射线成像领域的应用。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探索了CdS量子点微晶在高能电子束的诱导下,从无定形的玻璃基质中原位析出的过程。本实验采用高温熔融以及后期热处理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包含SiO2-B2O3-Zn O-Na2O-K2O-CdS前驱体的玻璃,并用高能电子束代替了后期的热处理工艺,观察到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见证了玻璃内部的量子点微晶从无定形的团簇体到晶核形成以及再长大的过程。这一电子束诱导量子点微晶生长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辐射部位的温度升高给予了形核结晶所需的能量,此外微晶的尺寸还与辐照时间紧密相关。(2)探索了CdS量子点微晶玻璃的闪烁性能。首先通过热处理的工艺,制备了不同退火温度的样品,并利用一系列测试手段探究了样品的结构和光学性能。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CdS量子点微晶玻璃的荧光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600℃时达到最强,它们的荧光寿命呈与荧光强度相似的变化规律。并选取发光性能优化到最佳的样品研究它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和闪烁性能,结果表明其具有极高的水和热稳定性,在水中浸泡30天后和加热冷却3个循环后,发射强度仍可以分别保持为最初值的92%和95%以上,在X射线下有着良好的闪烁发光性能,并且在高湿度、低剂量(1 mGy/s)和长达3600 s的X射线辐射下,X射线发光强度依旧能够保持初始值的96%以上。最后,拿芯片和圆珠笔尖作为成像物体,使用搭建的X射线成像系统,用数码相机拍出了两个物体的内部微观结构图像,且分辨率高达10 lp/mm。(3)探索了CdS量子点微晶玻璃闪烁体长时间在高剂量(8 mGy/s)X射线辐照下可恢复的性能。通过测试原始和损坏样品的XRD图谱、光致发光光谱、X射线发光光谱等一系列的数据表征,证明在长时间、高剂量的X射线照射下,通过低温退火这种简单的方法可以使CdS量子点微晶玻璃的光学和闪烁性能恢复到初始值的97%以上。研究结果表明CdS量子点微晶玻璃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闪烁体材料,可应用于X射线成像以及工业探伤领域。

王大钊[2](2021)在《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玻璃的析晶机理、性能调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CsPbX3,X=Cl、Br、I)由于其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发光色纯度高及简单的制备技术等因素被认为是用于下一代发光二极管的光发射器。但由于其离子晶体的特性以及形成能较低,其环境、水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很差,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玻璃是一种稳定的载体,目前已经被证明通过将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在玻璃中原位结晶可以很好地解决其稳定性差的问题,但是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玻璃还存在以下问题:(1)低量子产率导致的发光效率低;(2)析晶方式单一且机理不清楚;(3)玻璃网络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不明确;(4)应用领域狭窄。在本文中,我们采取高温熔融法制备了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玻璃,通过离子掺杂等策略对其进行调控。最终实现了:(1)量子产率的提高;(2)析晶方式及机理的研究;(3)玻璃网络结构与其性能关系的探索;(4)应用领域的拓展。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制备了一系列Li Br掺杂的CsPbBr3NCs玻璃。通过一系列表征表明,Li Br不参与玻璃网络结构的形成,也不显着改变玻璃结构。掺杂后,量子产率从20%增加到82%,这是基于CsPbBr3NCs玻璃的绿色发射的最高值之一。同时,它的稳定性也有所增强。分析表明,Li Br掺杂可以增强Pb-Br键的键能,抑制卤化物迁移并减少Br空位的产生。基于7%Li Br掺杂CsPbBr3NCs玻璃制造了具有出色光学参数的白色发光二极管(WLED)。2.制备了一系列大量Li+掺杂的CsPbBr3NCs玻璃,实现了无需热处理的自结晶CsPbBr3NCs析出。研究表明,大量Li+掺杂会改变玻璃的网络结构,从而导致玻璃中的聚集态增高。同时,玻璃的相分离程度增加。这两个因素都有利于玻璃中CsPbBr3NCs的形成。自结晶的Cs PBbr3NCs玻璃具有比热处理获得的更好的发光性能,其PLQY可以达到40%。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尤其是热稳定性。利用自结晶的纳米晶玻璃、蓝色和红色商用荧光粉结合在一起,构建了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WLED。3.通过在硼硅酸盐玻璃中,调控碱金属的种类及含量制备了一系列的CsPbBr3NCs玻璃。一系列表征表明,调控碱金属的类型和比例,可以改变玻璃网络结构中[BO3]和[BO4]的比例和相分离情况。其对纳米晶的析出、光学性质和稳定性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在[BO3]层状结构占主导的前提下,相分离程度的增加有利于纳米晶的析出,含Li Br和Na Br的CsPbBr3NCs玻璃具有更优异的光学性质,更多的三维架状结构[BO4]对玻璃中纳米晶的环境、水和热稳定性有一定的提升。4.结合玻璃优秀的光学透过率以及稳定性实现了CsPbBr3NCs玻璃作为闪烁体应用于X射线成像的应用拓展及性能优化。最终基于CsPbBr3NCs玻璃得到了11.0 lp/mm的空间分辨率,基于CsPbBr3:Li Br NCs玻璃实现了16.0 lp/mm的空间分辨率,这是迄今为止基于钙钛矿闪烁体的X射线成像的记录分辨率。同时我们分析了CsPbBr3NCs玻璃闪烁体的X射线衰减效率等闪烁性质,最终得到了154μGyair/s的检测极限,表明CsPbBr3NCs玻璃可以作为闪烁体应用于X射线成像领域。

牛蒙青,李德源,乔霈[3](2019)在《用于冷中子成像的锂闪烁玻璃的发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闪烁屏的位置分辨和探测效率是影响冷中子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冷中子敏感闪烁玻璃研发的纤维面板闪烁屏可以同时实现高位置分辨率及高探测效率。实验研制了几种不同Ce3+掺杂含量的锂闪烁玻璃样品,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含氟化物的闪烁玻璃,Ce3+掺杂含量分别为1. 3%、 1. 5%、 1. 7%、 1. 93%、 1. 93%(含氟化物)、 2. 1%、 2. 4%,并对这些样品的冷中子吸收效率及光产额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e3+含量上升发光效率提升,随后浓度淬灭效应凸显,最优Ce3+含量为1. 93%。相同Ce3+含量下,氟化物的引入没有提升光产额。

姚冠鹏[4](2019)在《Ce3+/Tb3+掺杂钆硼硅酸盐闪烁玻璃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用硼硅酸盐作为玻璃基质,Ce3+离子和Tb3+离子作为发光离子,并加入大量的Gd2O3,来提高Ce3+离子和Tb3+离子的发光强度并增加玻璃的密度。另外引入Al2O3,P2O5,BaO来改善玻璃性能,组成ABS-BGP(Al2O3-B2O3-SiO2-BaO-Gd2O3-P2O5)玻璃系统。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4组不同组成浓度的ABS-BGP玻璃样品。首先通过改变Gd2O3的引入量,保持Tb3+离子的浓度不变,研究得到当Gd3+离子浓度为20 mol%时,在Tb3+离子掺杂的玻璃样品中发光强度最佳;接着在Tb3+离子单掺玻璃样品中,只改变Tb2O3的引入量,研究得到在紫外光,脉冲电子束和X射线激发下,当Tb3+离子浓度是10 mol%时,发光强度最佳,且在X射线激发下积分闪烁效率达到BGO晶体的63.9%;然后在Ce3+离子单掺玻璃样品中,只改变Ce2O3的引入量,当Ce2O3浓度为0.3mol%时,Ce3+离子发光强度最大,样品的衰减时间达到纳秒级;最后利用纳秒时长的时间分辨脉冲电子束,来研究Ce3+/Tb3+离子共掺玻璃样品的发光过程。研究得到该系列样品的能量传递效率都在25%左右,这与Ce3+离子浓度无关。脉冲电子束激发下,542 nm处Tb3+离子的衰减时间为2.2 ms,386 nm处Ce3+离子的衰减时间为35 ns,和540 ns。X射线发光光谱和阴极射线发光光谱表明样品具有良好的闪烁性能,为推进钆硼硅酸盐闪烁玻璃获得实质性应用提供了关键的材料制备基础和理论依据。

赵静涛[5](2019)在《稀土掺杂锗酸盐氟化物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研究》文中认为氟氧微晶玻璃具有氧化物玻璃良好的化学、热学、机械稳定性,同时又具有氟化物低声子能量、高稀土离子溶解度的优点。因而,稀土离子掺杂的氟氧微晶玻璃成为了一种具有高发光效率、物化性能优良的发光材料。本文以氟氧锗酸盐玻璃为基础玻璃,研究了不同玻璃组分、热处理条件对锗酸盐玻璃析晶的影响。制备了稀土离子掺杂的含有不同氟化物晶相的氟氧微晶玻璃。通过DTA、XRD、TEM研究了微晶玻璃的热性质和氟化物的可控析出,通过透过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X射线激发光谱研究了微晶玻璃的光学性能与闪烁性能。制备了Tb3+掺杂含CaF2纳米晶的透明氟氧锗酸盐微晶玻璃。研究结果表明,析出的CaF2纳米晶的晶粒尺寸在16-20 nm之间,微晶玻璃在可见光范围内仍然保持了80%以上的透过率。相较于基础玻璃,微晶玻璃的发光强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且XEL光谱最大积分强度达到了BGO晶体的50%,是一种潜在的微晶玻璃闪烁体材料。制备了Eu3+掺杂含CaF2纳米晶的透明氟氧锗酸盐微晶玻璃。研究结果表明,在玻璃中析出的CaF2晶粒尺寸在13-19 nm之间,微晶玻璃在保持了很高的透明度的同时使Eu3+发光明显增强,在X射线激发下发出明亮的红光,是一种潜在的闪烁微晶玻璃材料。制备了Eu3+掺杂含LaF3纳米晶的透明氟氧锗酸盐微晶玻璃。研究结果表明析出的LaF3纳米晶的晶粒尺寸在22-33 nm之间,微晶玻璃在可见光范围内仍然保持了70%以上的透过率。析出微晶之后,微晶玻璃的紫外光、X射线激发发光强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且XEL光谱最大积分强度达到了BGO晶体的20%,是一种潜在的红光微晶玻璃闪烁体材料。制备了Tb3+掺杂含LaF3纳米晶的透明氟氧锗酸盐微晶玻璃。研究结果表明析出的LaF3晶粒尺寸在16-21 nm之间,微晶玻璃仍然具有较高的透明度。析出微晶之后,微晶玻璃的紫外光、X射线激发发光强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且XEL光谱最大积分强度达到了BGO晶体的40%,是一种潜在的微晶玻璃闪烁体材料。制备了Ce3+掺杂含Ba2LaF7纳米晶的透明氟氧锗硅酸盐微晶玻璃。在CO还原气氛下,Ce主要以Ce3+存在于玻璃中。在微晶玻璃中,析出的Ba2LaF7晶粒尺寸在18-30 nm之间,因而使其保持了较高的透明度。在345 nm紫外光激发下,Ce3+表现出其特征的宽带蓝光发射,且经过热处理,发光强度显着增强。结果表明,此微晶玻璃在蓝光LED基质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刘培[6](2019)在《稀土掺杂闪烁微晶玻璃及玻璃光纤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闪烁体是一种能量转换发光材料,在X射线、γ射线以及高能粒子等的辐照下能够发出紫外光或可见光,连接光电器件与设备可实现对各种高能射线及高能粒子的探测。目前,无机闪烁体在辐射探测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高能物理实验、核医学成像、工业无损检测、安全检查、环境监测与勘探以及天文观测等。与闪烁单晶相比,稀土离子掺杂闪烁玻璃有高掺杂浓度、大体积、易成型、可光纤化等优势,但其在密度、光产额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本论文以Ce3+、Eu2+、Tb3+等稀土离子掺杂铝硅酸盐氟氧玻璃或磷酸盐玻璃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稀土离子掺杂种类及浓度、玻璃基质种类对闪烁玻璃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组分调节和工艺处理,解决了高浓度Ce3+掺杂产生的着色问题,并制备了Tb3+掺杂的用于X射线探测的高效率磷酸盐闪烁玻璃光纤。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高温熔融淬冷法制备了高浓度Ce3+掺杂氟氧化物微晶玻璃,通过热处理得到CeF3微晶,提高了Ce3+掺杂浓度,增强了发光效率;同时,利用F离子的引入以及Ce离子周围化学环境的变化,有效降低了高浓度Ce离子掺杂引起的着色导致的自吸收问题,进而提高了微晶玻璃的闪烁发光性能。2.采用高温熔融淬冷法制备了Eu离子掺杂BaF2微晶玻璃,发现随着热处理的温度升高,玻璃的紫外激发发光由红紫光逐渐变成蓝光,三价Eu发光减弱,二价Eu发光增强。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XPS价态测试分析得到:F-的引入制造了还原气氛,同时Eu3+不等价取代Ba2+,还原为Eu2+,进入BaF2微晶,有效提高了闪烁发光效率。3.成功制备了不同浓度Ce3+、Tb3+掺杂的磷酸盐闪烁玻璃,并得到最佳发光效率的浓度;同时玻璃基质中引入重金属离子Lu离子和La离子,提高闪烁玻璃密度;并采用还原气氛二次熔制法有效降低了高浓度Ce掺杂引起的着色所导致的自吸收问题,提高了闪烁玻璃的X射线激发发光效率。同时,选择最优发光效率的组分玻璃,拉制了闪烁玻璃光纤,在X射线激发下,测得明显的闪烁发光信号,有较优异的闪烁发光性能。

王婧,吕景文[7](2018)在《稀土Pr3+掺杂硼硅酸盐玻璃光谱特性》文中认为通过高温熔融法制备稀土Pr3+掺杂硼硅酸盐闪烁玻璃,研究了稀土Pr3+掺杂硼硅酸盐玻璃的发射光谱和透射光谱。结果表明:在硼硅酸盐玻璃系统中掺入Pr3+后,其发射光谱为600nm的橙光,Pr3+的掺杂浓度不同对发光强度有影响。

王欣欣[8](2018)在《稀土掺杂高密度锗酸盐玻璃及氟氧化物微晶玻璃的发光性质研究》文中指出锗酸盐玻璃具备良好的成玻性能,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高的可见光透过率,良好的稀土离子溶解能力和分散能力。同时,相对于目前较为成熟的硅酸盐闪烁玻璃来说,锗酸盐玻璃具有更低的声子能量,可以减少无辐射弛豫(作用),更好地发挥其闪烁性能。本文以锗酸盐玻璃作为基质,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制备不同稀土离子掺杂的高密度锗酸盐玻璃,利用差热分析、透过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激发发光光谱和荧光寿命等方法研究玻璃的热稳定性、稀土离子的发光性质等。二是制备稀土掺杂的含氟化物纳米晶的锗酸盐微晶玻璃,通过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透过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光谱等方法研究玻璃的热学性能、微晶的可控析出、稀土离子的发光性质等。制备了透明的Eu3+掺杂高密度锗酸盐玻璃。测试结果表明,所有玻璃的密度均超过了6.5 g/cm3,达到了闪烁玻璃高密度的需求。玻璃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在393 nm光和X射线激发下,玻璃均发出较强的红光。同时,Gd3+对Eu3+可发生能量传递作用,可敏化Eu3+的红光发射。制备了透明的Tb3+掺杂高密度锗酸盐玻璃。测试结果表明,玻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容易析晶,所有玻璃的密度均超过了6.3 g/cm3,达到了闪烁玻璃高密度的要求。在377 nm光和X射线激发下,玻璃均表现为强的绿光,Gd3+对Tb3+可发生能量传递作用,这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闪烁材料。制备了透明的Ce3+掺杂高密度锗酸盐玻璃,表明弱还原条件下,Ce3+的还原效果良好。测试结果表明,所有玻璃的密度均超过了6.4 g/cm3,玻璃的物化性能较好。Ce3+的荧光寿命处于32.09 ns至10.44 ns之间,快速的发光衰减使得玻璃有望用于快速事件的探测。制备了透明的Pr3+掺杂高密度锗酸盐玻璃。测试结果表明,所有玻璃的密度均超过了6.5g/cm3,同时玻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449 nm光激发下,玻璃表现为强红橙光。Pr3+的寿命仅有十几微妙,可用于核医学成像用闪烁材料中。制备了Ce3+掺杂含LaF3纳米晶的透明氟氧锗酸盐微晶玻璃。研究结果表明,弱还原条件下,玻璃中铈以Ce3+形式为主,析出LaF3晶相的微晶玻璃仍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析出微晶相的玻璃发光显着增强,同时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发光也随之增强。制备了Eu3+掺杂含LaF3纳米晶的透明氟氧锗酸盐微晶玻璃。研究结果表明,在393nm光和X射线激发下,微晶玻璃表现为强烈的红光。微晶玻璃保持了较高的透明度同时又明显增强了Eu3+的发光,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红光闪烁材料。

陈庆敏[9](2018)在《Ce3+/Tb3+共掺高硅氧闪烁玻璃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硅氧玻璃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以高硅氧玻璃为基质载体的闪烁玻璃,同时具有高硅氧玻璃基质的优异性能与稀土离子发光特性,在高能粒子探测方面的应用潜力巨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玻璃的制备方法通常是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但是在熔融过程中稀土聚合物会形成团簇从而容易造成发光减弱。为了解决稀土离子团簇的问题,采用将稀土离子溶液浸渍到多孔玻璃中的方法,在还原气氛中高温烧结,制备出一种闪烁性能优良的高硅氧玻璃。再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影响玻璃完整性因素逐一进行确定优化,最终得到能制备出完整、透明的高硅氧闪烁玻璃的最优参数。分别制备了不同浓度的Ce3+离子掺杂、Tb3+离子掺杂和Ce3+/Tb3+共掺的高硅氧闪烁玻璃样品。分别对样品进行密度与掺杂量、吸收透过光谱、荧光光谱、阴极射线发光光谱和荧光寿命等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密度随着稀土离子掺杂量的增大而增大;在可见光范围内样品透过率最高可达85%;Ce3+/Tb3+共掺的样品发光强度要比单掺样品的发光强度增强了10倍多;阴极射线发光光谱表明三类样品具有良好的闪烁性能;Ce3+/Tb3+共掺样品的荧光寿命比单掺Tb3+离子样品的寿命要短,这主要是由于Ce3+离子能够有效地敏化Tb3+离子的发光,增强Tb3+离子的发光强度,最佳掺杂浓度为0.2mol/LTb3+0.2 mol/LCe3+。

吕时超[10](2018)在《稀土离子掺杂高密度闪烁玻璃及光纤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能射线探测技术是一种用于电离辐射和高能粒子探测的技术手段,从发现X射线开始人们设计了多种探测器如气体电离室、闪烁体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等。目前,闪烁体探测器作为重要的射线探测器之一,广泛应用于高能物理实验、原子能、医疗成像以及安全等方面。其核心材料闪烁体对探测器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闪烁体作为一种能够将高能射线转化为可见光的材料需要具有高密度、高光产和快衰减的特点,目前闪烁体的种类主要集中在单晶和荧光粉,有关闪烁玻璃和光纤的研究还较少,其各方面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介绍了闪烁体的发光原理与性能要求,概括和评述了近年来玻璃闪烁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应用以及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玻璃组分的设计与优化,获得良好光学透过性能的高密度闪烁玻璃,利用热处理析出特定微晶相,有效提高发光性能。同时设计了闪烁玻璃光纤,实现与商用石英光纤的熔接和光传输。主要研究结果有:1.研究了硅酸盐玻璃的析晶性能与光谱特性,发现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存在从Gd3TaO7向M’-type Gd TaO4微晶相转变的相变过程,通过控制热处理温度可以获得嵌有不同微晶相的微晶玻璃;利用玻璃自限制析晶特点,抑制相变时晶粒的异常长大,保持微晶玻璃的透明性;研究证明玻璃基质组成Gd3+离子和[TaO4]3-基团具有向发光中心离子高效能量传递特点,提高微晶玻璃的发光性能。2.研究了高密度钨酸盐玻璃的析晶性能和光谱特性,发现加入少量B2O3可以有效提高玻璃的成玻性能,密度达到6.266.31g/cm3,与单晶Lu2Si2O7持平;通过控制热处理制度在玻璃中析出Gd2(WO4)3微晶相,利用玻璃基质组成Gd3+离子和[WO6]6-基团向发光中心离子的能量传递,提高激发能量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微晶玻璃发光性能。3.通过熔融纤芯法拉制具有芯-包结构的非晶态Lu2SiO5闪烁玻璃光纤。结构表征表明芯层晶体高温拉制后转变为非晶态,光谱研究表明其激发峰位与发光峰位均发生蓝移。通过与商用石英光纤熔接并与光纤探测器耦合,研究了光纤的激发-发射光谱和导光性能。

二、闪烁玻璃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闪烁玻璃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透明介质中原位析出CdS量子点及其闪烁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闪烁体的基本介绍
        1.2.1 闪烁体的定义
        1.2.2 闪烁体的发光机理
        1.2.3 闪烁体的关键参数
    1.3 闪烁体的种类
        1.3.1 有机闪烁体
        1.3.2 无机闪烁体
    1.4 玻璃闪烁体研究现状
        1.4.1 Ce~(3+)掺杂氟氧化物玻璃闪烁体
        1.4.2 Eu~(2+)掺杂玻璃闪烁体
        1.4.3 Tb~(3+)掺杂玻璃闪烁体
        1.4.4 微晶玻璃闪烁体
    1.5 闪烁体的应用
        1.5.1 医学成像诊断技术
        1.5.2 高能物理及空间物理研究
        1.5.3 工业及地质探测
    1.6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6.1 选题背景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的制备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样品制备所有仪器
    2.3 样品表征仪器
    2.4 样品制备方法
        2.4.1 CdS量子点微晶玻璃的制备
    2.5 样品测试与表征
        2.5.1 热重-差热分析
        2.5.2 粉末/块体X射线衍射分析
        2.5.3 电子透射显微镜分析
        2.5.4 荧光光谱分析
        2.5.5 紫外-可见吸收/透过光谱
        2.5.6 荧光寿命衰减曲线
        2.5.7 X射线激发发射光谱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dS量子点在玻璃基质中原位析出研究
    3.1 前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CdS量子点微晶在玻璃中热处理原位析晶的探究
        3.2.2 电子束诱导CdS量子点在玻璃中原位析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dS量子点微晶玻璃的制备及闪烁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CdS量子点微晶玻璃的物相分析
        4.2.2 CdS量子点发光性能的探究
        4.2.3 CdS量子点微晶玻璃耐候性能的研究
        4.2.4 CdS量子点微晶玻璃闪烁性能的研究
        4.2.5 CdS量子点微晶玻璃在X射线成像中的应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dS量子点微晶玻璃闪烁体在高剂量长期辐照下可恢复性能的研究
    5.1 前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CdS量子点微晶玻璃的损坏与恢复的研究
        5.2.2 低温热处理可恢复的普适性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2)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玻璃的析晶机理、性能调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钙钛矿纳米晶概述
        1.1.1 钙钛矿
        1.1.2 钙钛矿纳米晶
        1.1.3 钙钛矿纳米晶的应用
    1.2 钙钛矿纳米晶玻璃概述
        1.2.1 玻璃的特性
        1.2.2 玻璃的结构
        1.2.3 硼硅酸盐玻璃
        1.2.4 钙钛矿纳米晶玻璃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所用原料及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样品的制备
    2.3 实验样品的表征
        2.3.1 X射线粉末衍射
        2.3.2 傅里叶红外转换光谱
        2.3.3 拉曼光谱
        2.3.4 核磁共振谱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3.8 发射光谱
        2.3.9 吸收光谱
        2.3.10 荧光寿命测试
        2.3.11 量子产率测试
第三章 LiBr掺杂增强CsPbBr_3 NCs玻璃的量子产率及稳定性
    3.1 引言
    3.2 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玻璃结构与物相表征
        3.3.2 光学性能及机理表征
        3.3.3 稳定性表征
        3.3.4 器件性能表征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自结晶CsPbBr_3 NCs玻璃的析晶机理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玻璃结构与物相表征
        4.3.2 光学性能表征
        4.3.3 稳定性表征
        4.3.4 器件性能表征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玻璃网络结构调控的CsPbBr_3 NCs析出,光学性质及稳定性
    5.1 引言
    5.2 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玻璃结构与物相表征
        5.3.2 光学性能表征
        5.3.3 稳定性表征
    5.4 小结
第六章 用于高空间分辨率X射线成像的Cs PbBr_3NCs玻璃闪烁体
    6.1 引言
    6.2 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光学性质表征
        6.3.2 空间分辨率表征
        6.3.3 闪烁体其他性能表征
        6.3.4 X射线成像表征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3)用于冷中子成像的锂闪烁玻璃的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测试方法
    1.1 中子吸收效率
    1.2 光产额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1 中子吸收效率
    2.2 光产额
3 总结和讨论

(4)Ce3+/Tb3+掺杂钆硼硅酸盐闪烁玻璃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闪烁材料
        1.1.1 闪烁材料概念
        1.1.2 无机闪烁材料的应用
        1.1.3 无机闪烁材料的种类
    1.2 闪烁玻璃
        1.2.1 稀土离子掺杂的闪烁玻璃
        1.2.2 国内闪烁玻璃研究进展
        1.2.3 国外闪烁玻璃研究进展
    1.3 论文的目的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Tb~(3+)离子掺杂钆硼硅酸盐玻璃中Gd_2O_3含量的确定
    2.1 样品的制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过程
    2.2 表征方法
    2.3 性能研究
        2.3.1 透过光谱分析
        2.3.2 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Tb~(3+)离子单掺钆硼硅酸盐闪烁玻璃
    3.1 样品的制备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过程
    3.2 表征方法
    3.3 性能研究
        3.3.1 透过光谱分析
        3.3.2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
        3.3.3 X射线发射光谱分析
        3.3.4 阴极射线发射光谱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e~(3+)离子单掺钆硼硅酸盐闪烁玻璃
    4.1 样品的制备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过程
    4.2 表征方法
    4.3 性能研究
        4.3.1 XRD衍射谱
        4.3.2 透过光谱分析
        4.3.3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
        4.3.4 阴极射线发射光谱分析
        4.3.5 衰减曲线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Ce~(3+)/Tb~(3+)共掺钆硼硅酸盐闪烁玻璃
    5.1 样品的制备
        5.1.1 实验原料
        5.1.2 实验过程
    5.2 表征方法
    5.3 性能研究
        5.3.1 吸收光谱和透过光谱分析
        5.3.2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
        5.3.3 毫秒范围内玻璃光学性能的研究
        5.3.4 纳秒范围内玻璃光学性能的研究
        5.3.5 X射线发射光谱分析
        5.3.6 能量传递形式的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稀土掺杂锗酸盐氟化物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稀土离子及其发光性质
    1.3 玻璃及微晶玻璃研究进展
    1.4 闪烁体及闪烁玻璃研究进展
    1.5 选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过程和性能测试
    2.1 制备玻璃样品的原料与仪器
    2.2 玻璃和微晶玻璃的制备
    2.3 测试方法
        2.3.1 差热分析(DTA)
        2.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3 透射电镜(TEM)
        2.3.4 透过光谱
        2.3.5 荧光光谱
        2.3.6 荧光寿命
        2.3.7 X射线荧光光谱
3 锗酸盐微晶玻璃配方的确定
    3.1 含CaF_2纳米晶的锗酸盐微晶玻璃配方的确定
    3.2 含LaF_3纳米晶的锗酸盐微晶玻璃配方的确定
    3.3 含Ba_2LaF_7 纳米晶的锗硅酸盐微晶玻璃配方的确定
4 Re~(3+)(Re=Tb,Eu)掺杂含CaF_2纳米晶的锗酸盐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研究
    4.1 Tb~(3+)掺杂含CaF_2纳米晶锗酸盐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的研究
        4.1.1 Tb~(3+)掺杂含CaF_2纳米晶微晶玻璃的制备
        4.1.2 Tb~(3+)掺杂氟氧锗酸盐玻璃的热学性能
        4.1.3 Tb~(3+)掺杂含CaF_2纳米晶微晶玻璃的结构表征
        4.1.4 Tb~(3+)掺杂含CaF_2纳米晶玻璃及微晶玻璃的光谱性质
        4.1.5 Tb~(3+)掺杂含CaF_2纳米晶微晶玻璃及玻璃的荧光寿命性质
        4.1.6 Tb~(3+)掺杂含CaF_2纳米晶微晶玻璃及玻璃的X射线激发光谱性质
        4.1.7 小结
    4.2 Eu~(3+)掺杂含CaF_2纳米晶锗酸盐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的研究
        4.2.1 Eu~(3+)掺杂含CaF_2纳米晶微晶玻璃的制备
        4.2.2 Eu~(3+)掺杂氟氧锗酸盐玻璃的热学性能
        4.2.3 Eu~(3+)掺杂含CaF_2纳米晶微晶玻璃的结构表征
        4.2.4 Eu~(3+)掺杂含CaF_2纳米晶微晶玻璃的光谱性质
        4.2.5 Eu~(3+)掺杂含CaF_2纳米晶微晶玻璃及玻璃的荧光寿命性质
        4.2.6 Eu~(3+)掺杂含CaF_2纳米晶微晶玻璃及玻璃的X射线激发光谱性质
        4.2.7 小结
5 Re~(3+)(Re=Eu,Tb)掺杂含LaF_3纳米晶的锗酸盐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研究
    5.1 Eu~(3+)掺杂含LaF_3纳米晶锗酸盐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的研究
        5.1.1 Eu~(3+)掺杂含LaF_3纳米晶微晶玻璃的制备
        5.1.2 Eu~(3+)掺杂氟氧锗酸盐玻璃的热学性质
        5.1.3 Eu~(3+)掺杂含LaF_3纳米晶锗酸盐微晶玻璃的结构表征
        5.1.4 Eu~(3+)掺杂含LaF_3纳米晶微晶玻璃的光谱性质
        5.1.5 Eu~(3+)掺杂含LaF_3纳米晶微晶玻璃及玻璃的荧光寿命性质
        5.1.6 Eu~(3+)掺杂含LaF_3纳米晶微晶玻璃及玻璃的X射线激发光谱性质
        5.1.7 小结
    5.2 Tb~(3+)掺杂含LaF_3纳米晶锗酸盐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的研究
        5.2.1 Tb~(3+)掺杂含LaF_3纳米晶微晶玻璃的制备
        5.2.2 Tb~(3+)掺杂氟氧锗酸盐玻璃的热学性质
        5.2.3 Tb~(3+)掺杂含LaF_3纳米晶微晶玻璃的结构表征
        5.2.4 Tb~(3+)掺杂含LaF_3纳米晶微晶玻璃及玻璃的光谱性质
        5.2.5 小结
6 Ce~(3+)掺杂含Ba_2LaF_7 纳米晶的锗酸盐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的研究
    6.1 Ce~(3+)掺杂含Ba_2LaF_7 纳米晶微晶玻璃的制备
    6.2 Ce~(3+)掺杂氟氧锗硅酸盐玻璃的热学性质
    6.3 Ce~(3+)掺杂含Ba_2LaF_7 纳米晶微晶玻璃的结构表征
    6.4 Ce~(3+)掺杂含Ba_2LaF_7 纳米晶微晶玻璃及玻璃的光谱性质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稀土掺杂闪烁微晶玻璃及玻璃光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闪烁体概述
        1.2.1 闪烁体的定义
        1.2.2 闪烁体的发光机理
        1.2.3 闪烁体的性能要求
        1.2.4 闪烁体的种类
        1.2.5 闪烁体的应用
    1.3 闪烁玻璃的研究现状
        1.3.1 稀土离子掺杂闪烁玻璃
        1.3.2 有机激活剂掺杂闪烁玻璃
        1.3.3 透明微晶闪烁玻璃
第二章 样品制备与测试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样品制备方法
    2.3 样品表征方法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2.3.2 吸收光谱测试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
        2.3.4 荧光光谱与荧光寿命测试
        2.3.5 X射线激发发射光谱测试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3.7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分析
第三章 CeF3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光谱研究
    3.1 引言
    3.2 样品制备与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玻璃晶化研究
        3.3.2 玻璃着色研究
        3.3.3 玻璃晶化对稀土离子发光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u掺杂BaF_2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光谱研究
    4.1 引言
    4.2 样品制备与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玻璃晶化研究
        4.3.2 玻璃晶化对稀土离子发光性能的影响
        4.3.3 掺杂离子价态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e/Tb掺杂磷酸盐玻璃及光纤的制备及光谱研究
    5.1 引言
    5.2 样品制备与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e掺 XLu(PO_4)_2 体系(X=K,Rb,Cs)光谱研究
        5.3.2 Tb掺 XLu(PO_4)_2 体系(X=K,Rb,Cs)光谱研究
        5.3.3 Ce掺 La(PO_3)_3 体系光谱研究
        5.3.4 Tb掺 La(PO_3)_3 体系光谱研究
        5.3.5 Ce/Tb掺杂磷酸盐闪烁玻璃光纤的制备及光谱研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稀土Pr3+掺杂硼硅酸盐玻璃光谱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2 结果与讨论
3 总结

(8)稀土掺杂高密度锗酸盐玻璃及氟氧化物微晶玻璃的发光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稀土离子及其发光性能
    1.3 锗酸盐玻璃及其研究进展
    1.4 氟氧微晶玻璃及其研究现状
    1.5 闪烁体和闪烁玻璃
    1.6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过程与性能表征
    2.1 样品制备所用原料和仪器
    2.2 玻璃的制备方法和工艺
        2.2.1 高密度锗酸盐玻璃的制备
        2.2.2 氟氧化物微晶玻璃的制备
    2.3 测试方法与仪器
        2.3.1 密度测试
        2.3.2 差热分析仪(DTA)
        2.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4 透过光谱
        2.3.5 荧光光谱
        2.3.6 荧光寿命
        2.3.7 X射线激发发光光谱
3 RE~(3+)(RE=Eu、Tb、Ce、Pr)掺杂高密度锗酸盐玻璃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3.1 Eu~(3+)掺杂高密度锗酸盐玻璃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3.1.1 Eu~(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制备
        3.1.2 Eu~(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密度及其热学性能
        3.1.3 Eu~(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透过光谱性质
        3.1.4 Eu~(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荧光光谱性质
        3.1.5 Eu~(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X射线激发发光光谱性质
        3.1.6 Eu~(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荧光寿命
        3.1.7 小结
    3.2 Tb~(3+)掺杂高密度锗酸盐玻璃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3.2.1 Tb~(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制备
        3.2.2 Tb~(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密度及其热学性能
        3.2.3 Tb~(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透过光谱性质
        3.2.4 Tb~(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荧光光谱性质
        3.2.5 Tb~(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X射线激发发光光谱性质
        3.2.6 Tb~(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荧光寿命
        3.2.7 小结
    3.3 Ce~(3+)掺杂高密度锗酸盐玻璃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3.3.1 Ce~(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制备
        3.3.2 Ce~(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密度及其热学性能
        3.3.3 Ce~(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透过光谱性质
        3.3.4 Ce~(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荧光光谱性质
        3.3.5 Ce~(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荧光寿命
        3.3.6 小结
    3.4 Pr~(3+)掺杂高密度锗酸盐玻璃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3.4.1 Pr~(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制备
        3.4.2 Pr~(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密度及其热学性能
        3.4.3 Pr~(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透过光谱性质
        3.4.4 Pr~(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荧光光谱性质
        3.4.5 Pr~(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荧光寿命
        3.4.6 小结
4 Ce~(3+)掺杂LaF_3氟氧微晶玻璃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4.1 Ce~(3+)掺杂LaF_3微晶玻璃的制备
    4.2 Ce~(3+)掺杂氟氧化物玻璃的热学性能
    4.3 Ce~(3+)掺杂LaF_3微晶玻璃的结构表征
    4.4 Ce~(3+)掺杂LaF_3微晶玻璃的透过光谱性质
    4.5 Ce~(3+)掺杂LaF_3微晶玻璃的荧光光谱性质
    4.6 Ce~(3+)掺杂LaF_3微晶玻璃的荧光寿命
    4.7 小结
5 Eu~(3+)掺杂LaF_3氟氧微晶玻璃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5.1 Eu~(3+)掺杂LaF_3微晶玻璃的制备
    5.2 Eu~(3+)掺杂氟氧化物玻璃的热学性能
    5.3 Eu~(3+)掺杂LaF_3微晶玻璃的结构表征
    5.4 Eu~(3+)掺杂LaF_3微晶玻璃的透过光谱性质
    5.5 Eu~(3+)掺杂LaF_3微晶玻璃的荧光光谱性质
    5.6 Eu~(3+)掺杂LaF_3微晶玻璃的X射线激发发光光谱性质
    5.7 Eu~(3+)掺杂LaF_3微晶玻璃的荧光寿命
    5.8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Ce3+/Tb3+共掺高硅氧闪烁玻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闪烁材料
        1.2.1 闪烁材料的概念
        1.2.2 闪烁材料性能表征
        1.2.3 闪烁材料的种类
        1.2.4 闪烁材料的应用
    1.3 高硅氧闪烁玻璃
    1.4 稀土离子发光特性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纳米多孔玻璃制备
    2.1 纳米多孔玻璃的制备工艺
        2.1.1 基质玻璃的组成设计
        2.1.2 实验药品和仪器设备
        2.1.3 纳米多孔玻璃的制备工艺
    2.2 纳米多孔玻璃制备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确定
        2.2.1 热处理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确定
        2.2.2 酸浸渍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确定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硅氧闪烁玻璃的制备
    3.1 高硅氧闪烁玻璃的制备工艺
    3.2 高硅氧闪烁玻璃制备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确定
        3.2.1 稀土离子掺杂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确定
        3.2.2 烧结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确定
    3.3 高硅氧闪烁玻璃的制备
        3.3.1 Ce~(3+)掺杂高硅氧闪烁玻璃的制备
        3.3.2 Tb~(3+)掺杂高硅氧闪烁玻璃的制备
        3.3.3 Ce~(3+)/Tb~(3+)共掺高硅氧闪烁玻璃的制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e~(3+)/Tb~(3+)掺杂高硅氧闪烁玻璃的性能分析
    4.1 Ce~(3+)掺杂高硅氧闪烁玻璃的性能分析
        4.1.1 密度与掺杂量分析
        4.1.2 吸收透过光谱分析
        4.1.3 紫外可见荧光光谱分析
        4.1.4 CL光谱分析
        4.1.5 荧光寿命分析
    4.2 Tb~(3+)掺杂高硅氧闪烁玻璃的性能分析
        4.2.1 密度与掺杂量分析
        4.2.2 透过光谱分析
        4.2.3 紫外可见荧光光谱分析
        4.2.4 CL光谱分析
        4.2.5 荧光寿命分析
    4.3 Ce~(3+)/Tb~(3+)共掺高硅氧闪烁玻璃的性能分析
        4.3.1 密度与掺杂量分析
        4.3.2 透过光谱分析
        4.3.3 紫外可见荧光光谱分析
        4.3.4 CL光谱分析
        4.3.5 荧光寿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10)稀土离子掺杂高密度闪烁玻璃及光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闪烁体简介
        1.2.1 闪烁体的定义
        1.2.2 闪烁体的发光原理
        1.2.3 闪烁体的性能要求
    1.3 闪烁体的研究现状
        1.3.1 闪烁体的分类
        1.3.2 晶体闪烁体
        1.3.3 透明陶瓷闪烁体
        1.3.4 高密度玻璃闪烁体
        1.3.5 中子探测玻璃闪烁体
        1.3.6 光纤闪烁体
        1.3.7 微结构闪烁体
        1.3.8 有机-无机复合闪烁体
    1.4 闪烁体材料的应用
        1.4.1 医学成像
        1.4.2 高能射线空间成像
        1.4.3 空间物理实验
第二章 实验样品的制备与测试表征技术
    2.1 实验原料
    2.2 样品制备方法
    2.3 样品表征方法
        2.3.1 密度测试
        2.3.2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2.3.3 X射线衍射分析
        2.3.4 吸收光谱测试
        2.3.5 荧光光谱与荧光寿命测试
        2.3.6 拉曼光谱测试
        2.3.7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2.3.8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
        2.3.9 X射线激发发射光谱测试
第三章 铕掺杂硅酸盐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与测试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玻璃晶化研究
        3.3.2 玻璃晶化对过渡金属离子发光性能的影响
        3.3.3 玻璃晶化对稀土离子发光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铽掺杂钨酸盐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与测试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玻璃密度研究
        4.3.2 玻璃晶化研究
        4.3.3 玻璃晶化对稀土离子发光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铈掺杂硅酸镥玻璃光纤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与测试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闪烁玻璃光纤结构表征
        5.3.2 闪烁玻璃光纤发光性能研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闪烁玻璃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透明介质中原位析出CdS量子点及其闪烁性能的研究[D]. 房昭会.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玻璃的析晶机理、性能调控及应用研究[D]. 王大钊.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用于冷中子成像的锂闪烁玻璃的发光性能研究[J]. 牛蒙青,李德源,乔霈. 科技视界, 2019(31)
  • [4]Ce3+/Tb3+掺杂钆硼硅酸盐闪烁玻璃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D]. 姚冠鹏.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5]稀土掺杂锗酸盐氟化物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研究[D]. 赵静涛.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6]稀土掺杂闪烁微晶玻璃及玻璃光纤的研究[D]. 刘培.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稀土Pr3+掺杂硼硅酸盐玻璃光谱特性[J]. 王婧,吕景文. 化工设计通讯, 2018(09)
  • [8]稀土掺杂高密度锗酸盐玻璃及氟氧化物微晶玻璃的发光性质研究[D]. 王欣欣.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1)
  • [9]Ce3+/Tb3+共掺高硅氧闪烁玻璃的研究[D]. 陈庆敏. 长春理工大学, 2018(01)
  • [10]稀土离子掺杂高密度闪烁玻璃及光纤的研究[D]. 吕时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闪烁玻璃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